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范文
时间:2023-03-25 23:00: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 护生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依据理想的长期目标,所形成的一系列工作选择,以及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活动,是有计划的职业发展历程。而护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是护士在从事护理工作中根据其专业发展和需要,获取相关的知识与技术,拟定需要达到的目标,最终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
护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其职业生涯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专业性。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给护理学生求职就业带来很大的竞争性、挑战性,因此如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是摆在卫生类高职院校面前最为突出的问题。为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护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护生进行个体的自我定位,确立生涯目标、设计合理的成才之路;选择有意义的个人价值观;帮助护生加深对所学专业的了解,正确处理当前学习与实现个人职业理想的关系。
一、护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曾经有人对日本东京大学毕业生做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只有3%的毕业生具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毕业后做什么,计划取得什么样的业绩,达到什么样的层次等等,并且予以书面化。12年后。针对这群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当初那3%有目标设定的人.收入状况明显好于其他人,并且对生活的满足程度也高出很多。可见,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和目标对成功者是多么重要。
我校自建校以来每年都举行毕业生招聘会。面对众多的招聘单位,许多学生尤其是护理系的学生没有明确目标、拿着求职材料不知往哪家单位投是好.参加就业招聘会好像是在“赶集”。多数护生没有“生涯”概念。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劣势,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也不甚了解。由此可见.规划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助于护生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极具现实意义。
二、辅导高职护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新思路
要解决高职院校护理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入手。从学生自身来说,首先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社会和用人单位也要伸出关心和帮助的援手;而作为学校则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尽快改变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新思路。
(一)普及职业生涯教育,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帮助广大学生较为深刻地剖析自我,参照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修正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应该自始至终地贯穿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职业生涯规划应作为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列入教育计划之中。
(二)引进职业测评体系,帮助大学生客观了解自我
职业测评具有预测、诊断、探测和评估等功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还可以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水平。学校应充分认识到职业测评在大学生就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中的作用,挑选和引进合适的测评工具,尽快让所有学生接受职业测评服务。
(三)加强和引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专业性和职业针对性
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要增强其专业性和职业针对性。使他们在了解社会的同时,对其所学专业的应用以及将来可能从事的相关职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感性认识,使大学生不仅在心理上接纳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而且进一步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因此,学校应加大力度建立相关的专业社会实践、实习和就业基地,组织和安排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到相关工作岗位上去。
(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培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既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一支具有较强专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队伍,才能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教育功能。这就需要通过集中培训和学习,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的职业生涯指导队伍,使之成为大学生的“职业导航师”。
三、护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尽早培养职业兴趣、职业意识
一个人职业兴趣、职业意识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护生进入高职院校以前,没有实际接受过护理职业教育,对护理职业缺乏必要的了解,还没有真正形成护理职业兴趣和职业意识。因此.护生的护理职业兴趣和职业意识要从一进入高职院校就开始培养,以适应护理职业发展的需要。
(二)依据所学专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用人单位招聘时,首先考虑的就是专业。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是护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依据。如果护生职业生涯规划离开了护理专业.从事的职业不是自己所学的护理专业,参加工作后必然就要“补课”,这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许多负担,也不利于个人发展,难以实现个人价值。
(三)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服务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曾对700名学生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抽样调查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职业生涯教育很重要;对学校或者其他服务机构提供的职业生涯设计、就业指导服务。只有两成学生非常满意,而近一半的学生不满意。可见,大部分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服务不满意。
对护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不只是职业知识的介绍不能照本宣科,空洞说教,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提高辅导效果。如采用专题讲座、现身说法、社区实践、外出参观、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使辅导的内容形象、深动、具体。要用启发、讨论、辩论、测试等学生参与的方法,开启学生的思路,分享经验和感受。
高职院校适时对护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提高护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教学手段。科学、合理与适时的职业生涯团体辅导是帮助护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进行自我的定位、选择职业生涯角色、寻求最佳生涯发展途径的专门性课程和活动,也是学校职业生涯辅导中最有效的辅导形式之一。
参考文献
[1]吴风清;危情护理[期刊论文]-中国医院院长 2008(05)
篇2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高职院校;就业
2014年,一直被媒体称为“更难就业年”,就业率作为一个学校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指标,牵动着大部分高职院校管理者的神经。近年来,高职生的就业问题较为严峻,笔者认为应从主观方面入手,发挥积极的能动性去适应社会和市场是明智的选择。高职院校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让学生学会自主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减少“跟风”盲目择业的现象,知己知彼,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企业要求,更好地提高就业满意度,从而提高学校的就业率。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和意义
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首先要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其中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所经历的职业过程,包括职业的准备期、选择期、适应期、稳定器和衰退期5个阶段,如图1所示。而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根据学生本人实际情况和市场需要,制定未来人生事业的发展规划,设计自身职业的发展道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特点,尽量做到具有针对性,实行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够个性发展,更好地适应市场和社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和职业目标。学生在“就业季”感到就业压力大,找不到好工作的原因不是没有岗位,而是学生没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不了解自己的职业目标,不知道自己适合做的工作和该做的工作,因此在各类招聘会和人才市场上,如果没有目标,只是抱着碰运气的心态乱投简历,往往会因此错失较好的就业机会。
其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学生与企业市场能更好地“无缝对接”。实际上,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根据市场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再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制定出来的,高职教育的一个培养方向就是以就业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能让学生提前了解市场需求和岗位信息,从而客观分析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学习技能,弥补差距,就业时能真正做到与企业和市场的“无缝对接”。
然而,经过笔者的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普遍不够重视。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规划过;小部分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有过想法,但是没有实施;而真正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学生数量屈指可数,
二、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从学生角度出发。第一,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还处于萌芽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是国外引进的方法,目前国内高校都处在起步阶段,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是处于萌芽阶段。第二,学生自我认识不够全面。目前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已经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也开始运用各种职业测评工具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测评,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未能结合自身实际,而是过渡依赖测评工具,直接将结果套在自己身上。
(二)从学校角度出发。第一,高职院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度不够。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大部分都开设了相关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却“无动于衷”。第二,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缺乏个性化的指导。根据笔者调查发现,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普遍采用课堂理论授课的方式,实效性不够强。对学生来说,纯理论的学习枯燥乏味,没有参与其中的积极性。。
三、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
第一,高职院校应加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力度,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的力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学校提升就业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学校应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紧密结合起来。此外,高职院校应当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积极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如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证书等,提升业务能力。
第二,更新教学理念,采取个性化、连续化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体验性很强的综合课程,教师应当转变观念,抛开传统的授课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注重引导,同时由于学生阅历和知识结构储备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进一步增加,其目标和心理特征也会不断成熟,因此,应把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到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之中,
篇3
关键词:高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IT;职业定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指大学生客观认知自己的能力、兴趣、个性和价值观,发展完整而适当的职业自我观念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在对个人和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各种职业的需求趋势以及关键成功因素,确定自己的事业发展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和岗位,编址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制定出基本措施,高校行动,灵活调整,有效提升职业发展所需的执行、决策、和应变技能,使自己的事业得到顺利发展,并获得最大程度的事业成功。”这个过程正是高等职业学生最需要自觉实现的过程。目前,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IT类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意义重大。
一、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1.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通过企业招聘的笔试和面试,我们发现,应届高职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他们对制作简历、写自荐信、搜集就业信息、准备面试、就业基本礼仪等常识性问题了解甚少,应聘时,只知道投简历,没有明确的职业岗位要求,没有个人的发展目标和思路。在与用人单位沟通时,过分关注经济利益,过分关注专业对口,而不考虑职业前景与长远发展,更不考虑个人的能力和自身的优劣势,择业盲目,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部分学生还认为在职业生涯规划是工作以后考虑的事情,在大学阶段为时过早,但当他们毕业面临就业时却毫无准备、束手无策。
2.自我分析不足,职业定位不准确
由于缺乏对自身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家庭背景、行业形势等的全面分析,尤其是对社会发展、市场前景的判断及适应能力较弱。这使他们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易走入误区,暴露出职业定位模糊等问题。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IT类学生对于本专业的行业状况没有进行过调研,也不了解相关行业的发展前景、用人制度、企业文化、人际关系等等,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一知半解,很少考虑自己的职业定位,走一步算一步。
3.职业价值观偏颇
通过与学生私下的交流,发现许多学生把薪水和待遇作为职业选择的首要因素,过于注重个人的自我感觉,很少考虑社会的实际需求和人生发展的规律,没有把自己可持续的职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没有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认识、评估和对职业环境进行全面了解。在择业中明显存在着追求实惠和功利化的倾向,看重大城市、大企业、大单位,只顾暂时的利益取舍,不考虑长远的发展前景。
4.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只在学生毕业的时候开设就业指导课,而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却缺乏职业引导,缺乏对该专业当前的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的分析,从而没有及时为学生提供面试技巧、择业心理、简历书写等深层次的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毕业生就业难、职业发展错位的问题。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高校的就业环节中一项长期的任务。
二、IT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1.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确立明确的职业目标
职业思想是指人们对未来职业表现出来的一种强烈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对未来职业生活的构想和规划。任何人的职业理想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社会现实的制约。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职业理想的客观依据,凡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利益的职业理想都是正确的,并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更应把个人志向与国家利益和社会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职业理想形成后,每个人都会确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在职业生涯中,人生的职业目标有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以及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之分,而且在一定时期还有可能对职业目标提出一定的调整。所以,高职学生应当尽快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打算成为哪方面的人才,打算在哪个领域成才等等。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答案不仅会影响个人职业生涯的设计,也会影响个人成功的机会。
2.评估环境、认识自我,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
高职学生在制定IT职业发展规划时首先要进行的是职业环境评估以及职业自我评估,一方面,要了解IT行业前景,IT业所需知识,成功的必要条件,各种利弊、报酬以及晋升机会等职业环境要素,才能把握职业机会。另一方面,要客观全面地认清自我,充分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结构、职业价值观、行为风格、优势与劣势等是否适合IT行业。了解IT业是否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思考自己在该行业中到底适合做一名技术人才、销售人才抑或是管理型人才。
IT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IT人才市场往往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因此,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时,要考虑到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需求特点,如该地区的特殊政策、环境特征等。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时,不能仅要看单位的大小、名气、工资待遇,而要看该职业在IT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如人才供给情况、平均工资状况、未来发展趋势等。
3、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知识的积累是成才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人们常常把一个人掌握知识的多少作为衡量水平高低的标准,但这不是衡量人才的绝对标准。大学生既要具有相当数量的知识,又要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既要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又要能充分体现个人特色;既要满足专业要求,又要有良好的人文修养;既要能发挥群体优势,又要能展现个人专长。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时,大学生要能够根据职业和社会不断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IT类大学生除了具备IT专业知识外,还应该积极学习社交礼仪、市场营销、艺术设计等专业课程,帮助自己提升未来的就业砝码。
4、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
高职IT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面是IT从业人员的重要考核依据。IT业不仅考核学生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考核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因此,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除了构建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应具备从事IT行业岗位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某些专业能力,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般来说,应重点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心理调适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
三、职业生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结合社会人才需求设计职业生涯
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是不能脱离社会需要,要注意社会与个人利益的统一,社会需要与个人愿望的有机结合。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时,应积极把握社会人才需求的动向,把社会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为准绳,既要看到眼前的利益,又要考虑长远的发展,既要考虑个人的因素,也要自觉服从社会需要。
2.结合所学专业设计职业生涯
IT类大学生经过短期的专业学习,具有一定的IT专业知识和技能,就可以确定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可以进行专业方面的职业生涯设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一般首先选择的是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大学生迈入社会后的贡献,主要靠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实现。需要强调的是,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要精深、广博,除了要掌握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拓宽专业知识面,掌握或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若干专业知识和技术。
3.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特长设计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设计要与自己的个人性格、气质、兴趣、能力特长等方面相结合,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要求。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设计时,要对自己的兴趣有一个客观的分析,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重新培养和调整。能力特长对职业的选择起着筛选作用,是求职、择业以及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知识多、学历高不一定能力强,大学生切不可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能力高低的惟一尺度。大学生应在对自己的能力特长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评价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真才实学和能力特长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由于IT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IT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是动态的、可持续的。从学生职业规划的时序上看,学生个人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是协调的,每一阶段又是上一阶段的升华、调整的结果,体现了一种发展上的连续性。即一个人为实现他的职业生涯目标必须进行的实践活动只是一个连续不断的从一个阶段向另一阶段进步的过程。这个发展不仅是量变的过程,更是质的飞跃。这一阶段的发展能为下一阶段或整个人生经历打下基础,具有解决实践中不断出现问题的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的本质特征在于追求人的发展的最大化。这就决定了职业生涯的规划不局限于在学校受教育阶段,而是整个人生历程中都要坚持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反思、学会发展,进而使人生的潜力得到最大化的展示,最终实现预期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全员化参与;全程化引导;全面化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1-0140-02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国家法规、政策的规范下,在理想教育和职业生涯理论的指导下,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实施、修正、完善的过程。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与人才供给数量和结构间的不适应,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愈加突出。有专家认为,当前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显得被动、盲目,主要原因是缺乏规范的职业素质和系统的职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仅限于理论,缺乏实战性。加之部分学生在学业上的被动应付,从而导致职业定位不清,学习针对性不强,并最终导致学生就业竞争力下降。因此,针对现阶段形势,如何强化各大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就业指导服务就成为重中之重,而积极探索如何建立“全员化参与、全程化引导、全面化推进”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成为解决当前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职业生涯规划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美国得到推广和实施,并逐渐成为现代学校教育与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部分。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高校逐渐掀起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热潮。总体来看,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校起步晚、发展慢,系统化、专业化、科学化程度还不高,基本还处于移植、借鉴西方先进理论方法与自找探索起步阶段,发展情况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认识片面化
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认识不足,投入乏力,力量薄弱,甚至根本没有,起步。部分学校、教师、学生都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上有一定的认识误区。部分高校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个人的事,在校期间主要任务是学习。学校只负责就业指导与推荐,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毕业以后的事。部分教师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校、学生不重视,光靠教师的指导收效甚微,因此也无心顾及。有部分学生认为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只是指导老师的事情,课程结束了职业指导也就结束了等等。事实上,单纯依靠就业指导老师或者单纯依赖第一课堂的教学是很难真正落实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
(二)队伍薄弱化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要求具有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背景,同时应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资质,熟悉学生专业学习及采来就业方向的老师,而目前很多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师资队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专业化程度上都十分薄弱。开展此项工作的教师基本是一线辅导员和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而这些老师大多数没有受过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训练,对职业生涯规划实际情况并不了解,或缺乏理论基础,或缺乏实战经验,很难对大学生职业发展进行有效的指导。
(三)过程间断化
职业生涯规划应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分析环境、自我完善的过程,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专业应确立不同的目标,开展不同的教育与指导。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基本局限于大一新生入学阶段和毕业前夕,仅仅发一些教材,开展一些讲座,举行一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开设一些就业指导课,且呈现出阶段性、间断性的特点,缺乏连续性、系统性,从而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四)体系缺失化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作,应该逐步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目前许多高校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只是停留在第一课堂,缺少教材,没有实际的互动和实战性训练,缺少有效的案例或模型,缺乏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这样就不可避免的造成职业教育的不连续性,同时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五)指导简单化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然比较粗放型,教师的指导、授课缺乏个性化、针对性,学生很难得到专业化、个性化的指点。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会有不同的个性和特点,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更应注意细节和个体的指导,在全方位的指导过程中突出个性化。
二、全员化参与、全程化引导、全面化推进模式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策思考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成长成才不言而喻,目前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式和水平已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高校而言,需要不断探索构建起全员化参与、全程化引导、全面化推进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新模式。
(一)构建全员化参与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指导体系
针对目前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队伍建设上的薄弱性,一方面要引进培养一批优秀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同时,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职能部门应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多级联动、全面覆盖、全员参与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体系。
第一,建立由学校专职职业规划师或心理咨询师开展长期咨询的指导机制。他们负责从专业的角度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社交技能、心理素质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阶梯式的指导,通过开展专业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设计、人生规划、职业指导。
第二,发挥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一线人员的独特作用,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及时分析自身存在的优缺点,制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并在学习生活中不断调整完善。
第三,发挥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领域的优势,通过发挥专业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开展一对一结对。引导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加深了解,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
第四,聘请优秀校友或企业界的成功人士,采取报告讲座和一对一的交流导航形式,定期与学生开展交流,传授创业经验和职业成功心得,提供学生实践实习和学习交流的平台。
(二)建立全程化引导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体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各有侧重,以学年为阶段设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阶段任务与目标,并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从而积极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具体实施。(以高职大学生为例)
1.大学一年级:适应探索期
阶段目标: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加强专业学习。培养职业意识。
任务活动:开展大学生始业教育。建立学业生涯规划活页档案、举办专业学习讲座。
实施方案:开展大学生始业教育,通过专业讲座,学业、心理适应性讲座等活动帮助学生尽快转变角色,帮助引导
学生确定学习目标,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开展学业规划教育,建立学业生涯规划活页档案,引导学生了解专业课程、专业方向,确定阶段性学习目标,进行阶段性学业规划;加强英语和计算机等基础课程学习,通过英语、计算机及相关专业资格证书考试充实提升自己;积极参加各种学生组织和活动,增强人际沟通能力,锻炼团队合作能力,提升个人基本素质。
2.大学二年级:定向准备期
阶段目标:明晰职业方向,强化职业技能。增强职业素质。
任务活动:开展职业量表测试,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及相关职业讲座。
实施方案:运用北森郎途职业测评系统进行职业测试,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我,明确自身的优势、劣势、兴趣、爱好、性格、能力,初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通过大赛形式,明确职业方向,制订实施计划,培养相关能力;注重专业技能学习,考取与专业或目标职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积极参加课外兼职和社会实践活动,最好能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力,并从中获得职业经验,提升职业素质。
3.大学三年级:冲刺求职期
阶段目标:增强求职技巧,强化岗位实习,实现成功就业。
任务活动:开设就业指导课,开展模拟招聘会。举办校友交流会。
实施方案:开展就业指导课,进行就业形势、求职知识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开展模拟招聘会,通过现场模拟的形式进行招聘会以及招聘流程的模拟,增强求职实战经验技巧训练。重视实习机会,通过实习从宏观上了解单位的工作方式、运转模式、工作流程,从微观上明确个人在岗位上的职责要求及规范,为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结合三年的学习和个人职业目标方向,制作求职简历,积极参加求职活动,不断总结提升,顺利实现就业。
(三)完善全面化多层级推进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组织管理体系
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生日常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建立三级网络管理体系。在学校层面成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和咨询,并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全校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让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和各种职业规划模拟活动。在二级学院(系)设立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办公室,主要协助学校指导中心认真做好本学院(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在班级设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兴趣小组,成立二级学院(系)若干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类学生社团,具体开展班级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规划类活动。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三级网络管理体系中,学校三级机构要明确目标、细化职责、及时沟通。建立细致可行的工作制度,发挥各自优势,指导学生开展贯穿整个大学阶段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而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覆盖到每个学生、每个阶段。
除此之外,高校应该从办学理念、职业辅导、课程设置、学生管理、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方面构建起全面化多层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同时在两课教学和专业课的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篇5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重要性
中职学生是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可以使他们在规划职业生涯的过程中、在落实职业生涯规划方案的实践中,通过不断自我反思调整职业理想,改进职业生涯规划,更新就业观念,提高就业创业的能力,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更加合理并切合实际。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师资缺乏。
以我校为例,我校大部分职业生涯课程教师是转岗教师,只有我一人是德育专职教师并经过短期培训。他们没有受过相关的专业训练,专业理论素养不够,仅凭个人经验及自学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工作,直接影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科学性与专业性。自然,对于实质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也难以完成。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方式单一,缺乏个性化和实践感知。
目前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基本上局限于课堂,教师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课时理论灌输较多,对不同专业不同的学生采用千遍一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操作性,不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得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指导服务个性化缺乏,实用性差,束缚着学生的发展,也难以给予学生具体有力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三)学生认识不到位,学习态度不端正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读中职校主要是学专业技术或考高职,因此他们普遍重视专业课和语数外的学习,加上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意识,自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无多大实用。
三、解决措施:
(一)转变观念,提高师资力量。
首先各级领导必须加大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的投资力度,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一批骨干教师,鼓励教师参加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培训,并获得职业指导师的资格证书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二)以学生为中心,优化过程,探索教法。
空洞的说教,只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专业特色,采取灵活多样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过程构建。中职生的特点是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喜欢参与各种活动。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活动或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三)组织校内外实践教学,活跃第二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校园内,为了配合课堂教学,可开展各种生动的职业生涯教育活动。一是举办各类讲座。例如请企业的专家能手讲他们成功的职业生涯体会;二是开展各种竞赛、主题班会。例如参加"文明风采大赛"。
篇6
实体经济的持续低迷,择业、就业,创业成为大学生最为苦恼的事情,为了让广大的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准确地进行职业定位,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职场能力,我们有必要组织一次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来磨砺自己、提高自我。
活动目的 此次大赛的目的是通过比赛帮助学生尽早树立危机意识,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化“被动就业” 为“主动择业”,让他们认识自我,有目标地发展自我,从而赢在职场起跑线。
活动主题
关注就业,认识职业,成就事业!
大赛主办方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
大赛承办方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发展协会各部门
大赛协办方
南京财经大学职业发展协会
南京邮电大学职业发展协会
南京中医药大学职业发展协会
南理工大学紫金学院职业发展协会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发展协会
大赛指导单位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
大赛比赛时间
12月16日下午1:30(时间有变另行通知)
大赛比赛地点
行政楼报告厅(地点有变另行通知)
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团队奖一名
一等奖:奖杯,证书,MP4
二等奖:奖杯,证书,摄像头
三等奖:奖杯,证书,电脑键盘
团队奖:奖杯,证书,U盘
大赛流程 :
1、主持人开场白
2、第一环节——展示PPT
3、第二环节——情景模拟
4、颁奖
大赛环节策划
第一环节:展示PPT
每位选手有五分钟的时间,通过PPT的展示和个人演说,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展示给大家。
第二环节:情景模拟
请快速阅读关于你所扮演角色的描述,然后认真考虑你怎样去扮演那个角色。你将与其他两个人合作,因为你们三个角色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进入角色前,请不要和其他两个应试者讨论即席表演的事。请运用想象力使表演持续?? 5分钟。
活动效果:
1、帮助大学生学习一些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
2、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3、提高大学生的整体职业规划竞争力。
活动预算 宣传预算: A 横幅:冠名公司2条 单价 60 元 合计:120元
B 海报: 8张 单价 1元 合计:8元
C 喷绘写真 2份 单价100元 合计:200元 打印复印支出: A 策划书 6本 单价 4元 合计:24元
B 报名登记表 单价16元 合计:16元
请柬与证书的开支:
A 请柬 15份 单价2元 合计:30元
B 证书 6份 单价 4元 合计:24元
会场布置开支:
A 横幅 1 条 单价 60元 合计:60元
B 席卡 20个 单价1元 合计:20元
C 背景 1个 单价100元 合计:100元
D 奖品费用 合计:650元费用预算总计:1252元评分标准
个人奖: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评分标准(满分100):
1、设计书的完整性(30分)
内容包括:
①自我分析(5分)包括价值观、兴趣、性格、技能等
②职业分析(5分)包括社会环境、行业环境、人际网络资源、地域优势、学校专业优势等
③职业定位(5分)人职匹配程度,优势、弱势、机会因素、威胁因素等
④短期(从现在到毕业后五年)计划(5分)
⑤实施方案(5分)
⑥评估调整(5分)
2、设计书的科学性、可实施性(40分)
①能对自身及外部环境进行全面、科学、客观的分析(10分)
②能结合自我分析及外部环境设立合理的职业目标(10分)
③能根据职业目标指定合理的短、中、长期计划(10分)
④具体实施方案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10分)
3、设计书的创新性(10分)
视角新颖,见解独特
4、职业规划设计的逻辑性(10分)。
作品逻辑清晰、组织合理,准确把握职业规划设计的核心和关键。
5、设计书的文笔(5分)
条理清晰,文笔畅达,结构合理
6、作品美观性(5分)。
版面大方美观,形式新颖。 现场展示和情景模拟(共100分)
1、现场展示 (60分)
①作品表达的完整性(15分)
能够准确表达作品内容,把握职业规划设计的核心和关键。
②自我表达力(15分)
普通话标准清晰,语言流畅,语速适中,表达简洁。
③表达的生动性(15)
表现力强,有感染力,控场灵活有效,能够调动观众气氛,现场互动效果优良。
④仪态(15分)
着装得体,仪态端庄、大方。 2、情景模拟(40分)
①个人的才艺和语言能力、表达能力,是否到位,角色的把握是否成功(20分)
②是否有团队合作精神,能通力合作,使表演生动,传神(20分)团体奖:
①建立信任(4分):要建设一个具有凝聚力并且高效的团队,第一个且最为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建立信任。一个有凝聚力的、高效的团队成员必须学会自如地、迅速地、心平气和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弱点、失败、求助。他们还要乐于认可别人的长处,即使这些长处超过了自己。
篇7
一、时间安排
2月8日至2月10日 职业生涯设计大赛宣传阶段
2月25日至2月26日 评选阶段(由我会邀请专家进行评选)
二、稿件形式:A4打印稿和电子版
三、活动规则及说明
(一)参赛作品提交材料包括个人职业规划设计与个人简历设计。个人职业规划设计、个人简历均以Microsoft Word文档格式制作,A4大小。参赛者需同时提交书面文档和电子文档。
(二)各参赛者必须认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参赛作品主题是参赛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专业背景与社会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定位,从专业、就业、职业等方面进行个人职业规划设计、个人简历设计。
(三)大赛严禁抄袭、剽窃行为,一旦发现,将取消参赛资格。
(四)参赛作品要求:
1、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参赛作品必须有封面,封面必须包含参赛者的真实姓名、性别、专业、联系电话及地址、E-MAIL等信息。
2、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作品参考内容:
a认识自我,准确定位。
参赛同学通过各种途径全面、客观地对与职业有关的自我特征进行分析,比如自身兴趣、个性、价值观等,形成一幅层次分明、内容丰富的“自画像”。从所学专业出发,分析该专业的性质、学好该专业应具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将来有可能的职业方向、专业前景等。对就业机会、职业选择、家庭和社会等外在环境进行全面的认识和客观评价。
b确立志向,设定目标。
参赛同学根据自己的职业志向,拟定长期、中期、近期目标,认真考虑:我喜欢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可以做什么?我将做什么?想往哪一路线发展?能往哪一线路发展?可以从哪一路发展?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优化目标。
c设定职业目标,实现规划。
在了解自我和分析所学专业的基础上,初步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深入了解自己所选择的职业方向所需的专业技能、应具备的经验、素质等,评估职业机会,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比如大学四年的学习计划、每个学期的实践计划、某项能力的提高计划等,还可以拟定相应的保障措施以及应付对各种变化的调整措施等等。为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而制定的可行性计划。
d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
例如:如何充分利用人才测评工具科学地认识自我,计划采用什么措施提高学习、工作效率,计划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提高哪些业务能力?采取什么办法开发自己的潜能等等。
3、个人简历的制作要求
a个人简历的封面设计。
b个人简历的基本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应聘职位、学习与培训经历、实践和实习经验、获奖情况、发表的文章、兴趣爱好等。
c个人简历要求真实、简练、整洁、美观、有针对性、体现个性。
4、评分细则:
a稿件、简历可以选用MicrosoftWord、MicrosoftExcel、MicrosoftPPT进行制作。
b参赛作品要求内容完整、简明扼要、格式清晰,版面大方美观,创意新颖,能充分体现个性而不落俗套,文如其人,能充分展现参赛者的大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充分展现职场新人的职业形象。
c本次活动将聘请有关专家对职业规划参赛作品进行专业评选,对个人职业规划设计参赛作品将以思想性、创新性、真实性、实用性为主要评比标准,对个人简历设计的评选将着重从简历的内容策划、个人特色展现、版面创艺、设计与美观等多方面进行评选。
四、报名及参赛作品提交方式:
1、可由各班班长收齐后交给以下同学(稿件截止日期为5月24日下午六点):
04外语系 李同学83977049 05国贸2班 林同学13459444448
05计算机3班 俞同学83974491 05电商1班许 同学13067406639
五、奖项设置:
一等奖 1名 奖品(100元)及证书
二等奖 2名 奖品(80元)及证书
三等奖 3名 奖品(50元)及证书
优秀奖 10名 证书
六、备注:
我院有开设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选修课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有关老师意见。
时间:每周一晚7:00至9:00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
引言:
职业生涯是指人的生活中与职业有关的所有行为、活动以及经历,也是人在工作中职业和职位变迁,工作理想实现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选择过程中,个人对主观因素、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过程。职业生涯的规划,要求学生以自身的兴趣爱好为依据,准确定位自己的长处,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好的职业规划有助于学生明确自身优缺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但在我国,职业规划的实践还处在起步阶段,还需要我们进行不懈的探索和优化。
一、进行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的必要性
1.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高职院校帮助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当前,我们的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学生走出校园就面临着“失业”。这样的事实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问题。在传统的学生就业指导中,主要采取的是技巧和政策指导,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帮助不是很大。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设计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2.为了完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功能我们一定要大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是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教育和引导的过程。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必要的设计有助于帮助学生把个人发展与职业发展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学校针对职业规划进行课程设计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职业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奠定牢固的基础。
3.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有助于实现就业指导的系统化和全程化
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仅仅是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可有些学校却将其等同于职业生涯的规划,这是不正确的。我们要充分重视对高职院校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使其在工作的领域充分发挥个人所长,实现个人价值。然而,当前的形势下,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上理解的都不够充分,因此需要教师积极探索,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要有阶段性进行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
由于我国教育形式存在一些固有的问题,当代高职院校在校生普遍存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要从学生入学开始不断向学生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首先,一年级的时候,要帮助学生进行清醒的自我认识,丰富学生对市场、对世界的认识,并适当向学生讲解一些岗位知识和面试的技巧。升入二年级后,学生的专业知识已经有所丰富,这个时候,我们要提高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认识程度,培养他们在择业中的灵活性,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责任感,同时要使他们渐渐学会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进行平衡。当学生进入三年级,就到了高职院校学习生活最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要使学生正视就业形势,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使学生学会在短时间内展现自身的优点,最终在面试中获得理想的岗位。
2.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就业和创业意识的教育
从当前的一次就业率来看,许多知名度较高、教学水平领先的学校一次就业率也保持着较高的水平,毕业生能够得到相对理想的工作。可见毕业生就业情况除了与就业形势有关,与学生自身的素质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把就业方面的相关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创业的技巧,培养学生创业的能力,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3.展开职业生涯规划的咨询工作
高职院校进行职业生涯课程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所以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的课后咨询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的有一部分,是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延伸。作为高职院校,应当聘请专业的学生职业发展顾问,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形成独立人格,明确人生价值,为学生走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4.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
高职院校展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找寻前进的方向,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就业观。学生才是职业生涯规划未来的执行者,因此,在课程设计上,要突出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主体地位。学校要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让他们积极自主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要使学生明白,他们所写的职业生涯规划书,不是一份硬性的作业,而是他们对于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展望。我们应当拨正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上的心态,进行体验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地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总结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工作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竞争意识。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小组合作的内容,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在团队工作中见证同伴的成长,以己度人,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及时进行自我调整。这样的课程设计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生存方式。
结论: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工作需要进行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才能够获得好的成效。因此,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吸取国内外教师实践的经验和教训,设计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上是笔者在进行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过程中得到的领悟,希望对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有所帮助,希望广大高职院校再接再厉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宏楼. 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01期
[2] 谭小芳. 浅议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途径[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年18期
篇9
关键词: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全程式;构建策略;选择路径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3-7552-04
1 高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的问题与挑战
21世纪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化服务业崛起,促进了以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己任的高职教育快速发展。在高等职业教育强就业导向的社会需求驱动和就业市场卖方格局变化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成为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中关于学生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承担和发挥着“入学教育的专业定位、课程教学的专业聚焦、专业学习的职业设计、就业指导的职业发展”的综合职责和引导作用。
当前国内外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主要关注于生涯教育的“概念界定、特征总结、目标澄清、步骤路径、原则对策”等某一特定的领域范畴【1】,探讨和阐述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毕业前就业指导活动所面临的教改问题和应对措施【2】,尚未形成覆盖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体系化、专业化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参考模式。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尤其是高职高专教育的短学制约束,给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带来新的内容和挑战——如何有效整合高职院校内外部资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适合高职院校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2 高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思路和途径
2.1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概念界定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处于特定组织或团队的个人,从面向社会工作就业需求出发,结合自己所处的社会、家庭和个人情况,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识别个人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适配就业准备度,进而确立符合时代特点的个体适合职业倾向,树立可行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行动【3】。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则
通过学校教育有效衔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综合教育实施的优势以帮助广大在校学生从知识学习走向职业发展的生涯轨道。
通过考察职业生涯规划及其教育的起源和目标演进,以聚焦高职学生特定群体的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对象和实施范畴,提出关于高职生全程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概念定义,由此界定应用研究方向和理论探索范围: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种将职业规划融入针对广大在校学生的高职高专教育体系的实施策略,旨在结合在校期间的全流程教学活动的教育路径促进高职学生关于社会职业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正确择业观养成和岗位就业能力构筑。
2.2职业商业规划教育层次的参考框架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职业本质”和“教育价值”,要求突破现在大多数学校的单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和就业前集中指导等形式只注重入口和出口宏观教育的局限性,在高职高专教育目标视域审视职业生涯规划的微观教育要素,强调和发挥以“专业教育”为核心的教学过程和环节的主导作用。
结合高职院校的具体专业教学改革,实施全流程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设计、实施、反馈和指导”,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入高职专业设计、课程大纲和教学环节,以提高高职专业教学质量和达成职教目标的最佳途径和必然选择。因此,提出如图1所示的职业生涯教育的参考框架作为解决问题的应用指南。实现“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就业教育”三个层次的全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统一布局,充分利用各种教育管理手段形成综合作用机制,对于形成比较完备的高职全程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具有至关重要作用:
1)高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必须强化符合社会要求的就业参与和工作胜任的价值导向,通过“入学教育引导、专业教育定位、就业教育衔接”的层次化和多维度教育实践,促使学生实现角色认知和学习相长的在岗位工作胜任能力养成,以综合“自我评估、认识职业、环境约束”形成对个人职业现实选择。
2)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本质和效果体现在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就业岗位落实。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抓住“专业教育定位”核心,有效融入当前专业教学的内容制定、大纲制定、课程标准制定和实训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并结合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的教学评估和各环节的考核不断加以教学改进和获得学生生涯规划反馈。
3)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本质是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依托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主线得到全程化、体系化、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辅导。由此将学生个人的自我规划和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职业生涯指导结合起来,是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实践所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3 全程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构建聚焦学校教育的主航道,帮助高职学生转变临近毕业才关注就业的思维定势和认识误区,从入学开始就基于自身潜力、专业特点和就业方向逐步确立职业方向。结合所学专业了解未来职业岗位的需求特征和就业信息,进行职业设计和不断提升就业准备度,围绕职业生涯目标持续校准专业学习和职业实践活动以实现就业目标。
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职业面向出发,综合考虑学生个体和群体特征以及社会就业岗位要求,根据所面临社会就业角色的职业选择认知,提供可供选择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教育、培训”的内容措施和教育保证: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程化和系统化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专业岗位群的“职业目标、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等生涯教育要素必须合理配置到高职教育全过程分阶段实施。职业生涯目标实现不仅依靠专业知识技能,还需要相当的职业化素养,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专业水平系统地加以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员化和个性化 切实提升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水平,首先需要作为主体的学生整体参与和主动担当,还依赖于教师和学校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全方位、多层次教育指导。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员重视和整体推进的同时,也要注意不同专业以及相同专业学生的兴趣爱好、经济环境等个体特征,视情况提供有针对性差异化辅导。
3.1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循环及其核心要素
适配高职高专就业导向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构建必须综合“思想教育、素质教育、生涯教育、教育管理”等不同视域,但其核心教育要素在于“专业教育环节的教育定位”。强调各种教育要素作用机制的有机融合,图2提出了一种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三个循环层次对接闭环模型,旨在整合教育要素优势实施以“角色认知为起点和胜任在岗工作为目标”的全程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路径:
1)外循环长周期 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入学教育”开始(一年级),结合“规划教育”导引(二年级),通过“就业教育”辅导(三年级)。是在现有短学制下学校层级针对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外在形式,这种循环周期长衔接跨度大,起到理清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了解相关方法应用和建立自我规划的导引作用。其中:“入学教育”是高职教育管理衔接中学教育的途径,通过“入学教育”促使学生实现高职教育过渡,建立为职业发展而学习和接受职业技能教育的思想观念。“规划教育”指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提供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一般方法和参考案例,是当前学校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途径。“就业教育”面向学生就业环节,提供具体的就业形势、岗位需求、职业选择、求职应聘指导。
2)中循环宽周期 高职生的专业教育的课程教学和实践实训环节,是将职业认知和专业面向结合的主要阶段。高职学生的教育培养和实践锻炼不能脱离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整体约束,这就要求学校基于高职教育教书育人和专业教学的总体要求,不断优化和对齐所学专业的职业岗位群的就业导向目标。而学生在聚焦专业学习和课程实践基础上,基于职业认知并结合自身特点参与第二课堂和校外教育与顶岗实习,体验实际工作环境和就业途径,促进所学知识技能和职业认知在实操中得到强化和定位。
3)内循环短周期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贯穿于高职学生在校学习全过程,最终通过参与就业获得反馈,包括学校的就业指导有效性和学生个人的职业方向清晰化,需要学校和学生的双向循环互动一致——学校的个性化就业辅导、学生的可获得性职业倾向。学生就业求职期间的内循环短周期的职业目标评估和实施过程,可结合行为学习法PARR【4】进行闭环,着眼于求职效果反馈,以找准下一阶段的方向措施并使生涯规划与在岗工作进行衔接。
3.2 高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模式构建
面向高职生全程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突出高职生岗位就业的胜任导向(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生涯发展),以提升高职教学和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可参考图3所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模式八个步骤的构建策略循序展开。这种以高职生的“角色认知为起点和胜任在岗工作为目标”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贴近学生毕业后的现场工作实际,不仅有利于高职专业教学目标的落地,而且促进了高职学生从学校教育开始培养职业技能素养和对接职业发展的在岗教育。该模型的关键特征和主要内容如下:
1)三种就业胜任力 包括“专业技能胜任力、职业素质胜任力、生涯发展胜任力”,实现“以技能为前提,素质为支撑,生涯之发展”。三种胜任力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归宿。
2)三层次循环融合 将前述的外中内循环体系融合为“入学教育导引、专业教育疏导、生涯教育聚焦、专业岗位牵引、专业教育培养、素质教育养成、就业教育指导、职业生涯发展”的相互衔接和协同作用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从入学教育延续到生涯发展以覆盖高职生在校教育的全程化活教学活动,并体现出系统化、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教育行为模式。
3)三位一体化覆盖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具体实施,首先是学校教育管理通过“专业设置、专业目标、培养计划”承载高职生“入学教育、规划教育、就业教育”的整体布局和资源配置;核心是围绕具体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实现高职生的角色认知和职业定位;结合学生和教师的教学相长以及就业指导和个人方向相互作用,形成三位一体的职业胜任力教育覆盖。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实践,确保了高职学生结合专业学习的职业规划设计的连续性和动态定向。基于全程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认知,学生能够正确地识别自身的兴趣特长、能力倾向和准备不足,以正视个人目标与现实差距,通过结合专业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强化学习和实践锻炼,实现与个体需求匹配的在岗就业。
4 构筑和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整体优势
综合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的“参考框架、构建模型、策略步骤”,通过“入学教育、规划教育、就业教育”三结合,强化专业教育和职业素质养成的职业角色认知和就业胜任力主线,发挥“全程化、系统化、专业化、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服务优势,为高职院校和学生提供了一种达成职业教育和学生就业目标以及构筑高职生职业发展和高职教育就业竞争能力的可行教育实施策略和参考路径。
高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来源于职教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又服务于学生主体的职业发展需求。面向高职生的全程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立足于教育培养的主航道结合“学校教育指导、个体自觉规划、社会体验适应”,促进学生在校学习与社会就业的有序对接,不仅有利于根据社会职业需求的自身选择专著于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升,而且培养了高职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自立创新的进取精神。高职生全程式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实践过程,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结合“思想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等活动的的不断理论思考和持续应用反馈。
参考文献:
[1] 李迎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经典文章研究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
[2] 关黉谚.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模式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9(35).
篇10
一、当前我国高职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在国外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并于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并引起我国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广泛关注。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这个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目标,及对一项职业和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成就期望。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按照职业生涯设计的流程,认真做好每个环节。从当前我国高职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开展的情况来看,存在着下面一些问题需要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第一,从思想认识的角度来看,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根据笔者调查的数据表明,71%的高职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工作和职业生涯没有规划,25%的不明确,只有4%的对自己未来的有较为明确的规划。究其原因,其一是大一新生刚入学校,对学校的生活还未适应,在刚走过辛苦学习的高三阶段后,普遍会感觉择业、就业对自己来说还非常遥远;其二是高职学院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之前,基本上从来没有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更没有体会过就业方面的压力;三是当前高职学院在入学教育的时候普遍会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上的指导,但这些指导是粗放型的、大班式的或是以做报告形式进行,这些指导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从工作实践的角度来看,职业生涯规划的体系缺乏科学性,其效用性有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模糊必然导致其职业生涯规划缺乏科学性,存在很多心理误区。例如,有的认为计划不如变化,没有必要做生涯规划,有些大学生认为职业规划等到即将毕业时再做不迟,未认识到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已经让一些大学生意识到职业规划从大一起就应该作为重点工作来做。有的把职业规划等同于职业目标或学习计划,其实职业规划并非学习计划,达成职业目标往往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能力。所以,职业规划的重点是工作能力提升的规划。有的制定职业规划急功近利,他们往往忽视了对个体年龄和发展的考虑,就业目标定位过高,导致择业过程中的眼高手低。有的认为专业就是职业,认为专业就决定了职业。有的认为高文凭者就有高技能,只要是高学历就等于好人才,就有高就业能力。甚至还有的把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大学生涯规划,认为整个人生生涯规划一部分的大学生涯规划就是职业生涯规划。还有不少大学生选择以考取学位和证书作为发展主路径,以考研和考博来作为自己职业设计的职业目标,有些大学生“为保险起见”准备了四条以上的发展路径,但这些路径的结果悬殊较大,路径之间也缺乏内在联系,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模糊不清势必导致在实际选择中犹豫不决,不利于核心职业目标的实现。
第三,从规划指导的角度来看,规划设计的指导缺乏专业性、有效性和持续性。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的学生在进行自我认知时比较肤浅、表面化,没有对自己的优点、缺点以及特长准确定位;有的学生则在职业选择时依赖于职业测评工具或者仅凭个人兴趣或是把职业规划等同于学历规划;还有的学生即使选择了将来的职业目标,但是对于如何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也不清楚,没有系统的学习计划,对今后的职业发展措方向不明确。很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主要安排的是就业指导课、就业讲座或报告。在教室上课过程中主要讲授的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而每个学生对于应该怎样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怎样去了解本行业的发展动态和社会行情以及在确定职业目标之后怎样去实现则并不是很清楚。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和规划时缺乏全方位、个性化、一对一的辅导。目前,许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还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一般是由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或者思想政治辅导员来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但辅导员工作本身就很繁杂,用于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时间就很有限;同时一个辅导员通常要面对近200个学生,如果要一对一辅导的话,工作量是非常大的;而且辅导员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另外,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非常需要学生所学专业的专业教师的意见,因为只有专业教师才了解学生所选择行业的动态和行情。
第四,从外部环境的角度来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着诸多束缚。很多高职学院在进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主要关注的是大一新生以及大三毕业生,对大一新生主要进行职业测评和规划,对大三学生则进行就业指导,而忽视了对大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很多学生在大一刚进校时就定好了自己的职业目标,确定了自己每学期的学习计划,但是之后就没有下文了,对自己制定的生涯规划的效果没有及时进行反思,指导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的生涯规划进行跟踪指导。同时,各高职学院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的课程设置难以满足大学生的真正需求,课程设置形式单一、内容空泛、课程渗透力度不够、缺乏实践性。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采用集体授课和讲座的形式进行,比如邀请专家和企业负责人来传授求职技巧,这些形式普遍缺乏针对性,学生对于此类讲座的兴趣也不是很高,只有毕业班的学生会把此类讲座当成是求职前的救命稻草而“临时抱佛脚”地去听一下。
二、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第一,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舆论宣传、理念的灌输与普及。政府首先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其工作的开展用法规的形式规定下来,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法可依;其次是鼓励民间机构创办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培训机构,弥补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的不足;再次,利用官方媒体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宣传力度。学校自身也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发展、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来开展,而不是流于形式或者为了完成任务。同时,就业指导中心要做好宣传和教育的工作,让学生主动地、热情地、负责地参与到自己的生涯规划活动中来。另外,还要做好学校与学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工作,互相汲取经验,借鉴方法,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全国的各所高校中开展起来。
第二,要构建科学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探索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就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列入教学计划,有具体的指导部门及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全面推行全程职业规划,从学生一入校就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大一要让大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加深对本专业的认识,形成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大二要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职业选择范围,帮助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认知,进一步思考和修正自身的职业规划;毕业班主要对大学生在就业心理、就业技巧等方面进行专题辅导,引导他们对选定的专业进行实际的尝试,做好职业目标修正和完善。为激发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热情,各高职院校应实施“一根主线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注重职业式指导实施的全过程监控,通过加强过程监督和后续的跟踪调查,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实施、修正、调整和效果评价的一体化。“一根主线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能够提高学生对终身教育的认识,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