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专题范文
时间:2023-03-30 18:05: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节专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教师作为一名“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有自我的职业梦想,而实现梦的双翼是思想和时间。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2021教师节优秀专题作文五篇,衷心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2021教师节专题作文1早上我慌里慌张地背上书包,着急地走出家门,完全忘了今天是教师节。到了半路上,我看见许多学生在买鲜花,我很疑惑:他们为什么要买花儿呀?
于是,我就问了一个同学,那个同学用奇怪的眼光看着我,并回了一句:“难道你不知道今天是教师节?”我这才恍然大悟。现在我也想给老师买花儿,可惜钱不够,没办法,我就只好买了一束五毛钱的小花。到了教室,我把它小心地插在老师准备的罐子中就坐下来读书了。
上午第三节课,学校广播通知全体师生到操场上集合,我猜想应该与教师节有关,果然不出所料,是开表彰大会的。那天的天气还真热,我们站了一会儿,浑身都出汗了,可没有一个同学叫苦叫热,反而听得很认真。先是领导讲话,然后宣布假期里作文写得好的同学,只可惜没有我的名字,好遗憾哪!
接下来,宣读的是优秀教师的名字,只见点到名的老师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到台前,双手接住领导奖励给她们每人一张鲜红的荣誉证书和一箱月饼,下面的掌声哗哗地响了起来,久久不能停下。正值教师节,这也许是我们给老师的礼物了。
教师节过去了,但对记忆却在心中,老师早到校晚到家,为了学生,她们付出的太多了,在这里,我由衷地对我们敬爱的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2021教师节专题作文2教师节就要到了,不少同学开始思考着该送老师什么礼物呢?我想,送什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心意,是对老师的感恩。
老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老师,包括每一位成功人士,每一位伟大的人物,他们不都是在老师的辛勤的培育下才成长起来的,老师是园丁,把我们培养成鲜艳的花朵,老师是一艘轮船,带着我们驶向成功的彼岸,老师是一只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老师在知识的海洋里陪伴我们一年又一年,岁月在老师的头上又添上几丝白发,又有皱纹在脸上显露出来,这些的出现是老师为我们日日夜夜勤劳的象征,老师总是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生病了也不请假,还要能坚持就坚持来为我们上课。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想祝天下所有的老师身体健康,每一天都开开心心,我们也辜负老师的希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是谁,给我们带来了知识;是谁,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是谁,把调皮的我们教育成能体贴、帮助的人,是您——老师。老师您就是辛勤的园丁,我们在您的哺育下慢慢长大。您像一根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我们。这位老师就是我们的班主任——宋老师。
感恩老师,感谢您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你上的课生动有趣,同学们都听得入了神,这也大大激发了我的胆量,让我情不自禁在您提出问题时想举手发言。我以前胆子非常小,不敢举手,后来经过您的帮助及指点,我变得自信起来,有什么活动我也想参加,因为这活动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在这儿我要对您说一声:“感谢您——老师。”
感恩您为了我们的学习,煞费苦心。您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专心地为我们讲题。夜晚,当我们都进入梦境时,您还在灯下批改作业。在这儿我想对您说:“老师,你辛苦了!”
感恩老师,感谢您无私的奉献。您只懂得付出,但从不回报。您就像是灯塔,为我们照亮远方的路……
感恩您,老师!在此我再对您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
2021教师节专题作文3在你们欣赏娇艳美丽的花朵时,可曾注意到那默默奉献营养的泥土?在你们为夺冠的运动员喝彩时,又可曾注意那把自己所会的一切全倾注给运动员的教练?在我们的校园里也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用自己的一生来培育祖国未来的花朵,他们是校园里最美的“风景”——老师。
翻开语文书,“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的诗句总会浮现在书页。以前对于这些诗句我总没有深刻的含义,可是从那件事中,我懂得了什么叫师恩……
这件事发生在五年级军训时,记得那天,是军训的最后一天,由于进行了5天的“魔鬼式”训练,同学们十分想家,于是,“终于可以回家了!”“军训终于结束了!”这些话便从一张张嘴巴中蹦了出来,我呢?由于乐极生悲,在和同学追打的过程中摔了个“狗啃泥”当我站起来时,就有一阵疼痛从左腿膝盖涌上心头。
呀!我低头望着左腿膝盖,上面擦破了一大块皮,变的血淋淋的。我顿时大惊失色,下了一大跳,站在原地不知所措,旁边的同学也赶忙去叫老师。不久,陈茗老师闻讯三步并作两步地赶来,平日的和蔼可亲的笑容不见了,担心焦急写在她的脸上。她半跪着,皱着眉头,轻轻地帮我包扎伤口。还时不时地问我:“疼吗?”伤口处理完了,陈茗老师的眉头还没有舒开,仿佛受伤的人是她自己。“易禧,怎么搞的?怎么摔成这样?”我知道自己闯了祸,急忙说:“陈老师,我刚刚和同学玩时不小心摔到了,只是擦破了一点皮,不要紧的。”“这可不行,不及时处理会发炎的,你们都这么大了,怎么会这样不当心……”陈老师对我说:“让外婆来接你吧,回去后要到医院再处理一下,好好休息,争取早点好起来。”
陈老师的批评,虽然严厉,却语重心长,如同我腿上的创可贴一般,直暖我心。在校园中老师为我们做的,远远不止这些,他们用自己的全部精力来培育祖国未来的花朵,用自己的付出构成了校园最美的风景线。
老师,一个美丽的职业!
2021教师节专题作文4金秋九月,又是一个教师节,在这丹桂飘香的季节来感怀我和老师之间的岁月年华……
八月底,如火的季节,我被告知成为九年级二班的一员。于是,在当年的教室里,见到了我的老师,一个看起来很温柔和善的女老师,有种直觉告诉我,我要开始一段难以忘怀的旅行。
于是,在我的意料之中,我喜欢上了她的语文课。之所以在语文课之前加上“她的”这个定语,是因为我想表达的,是我喜欢上的只是她的语文课。她的语文课到底有多大的魅力呢?言简意赅地说,就是我真正渴待东西都能在她的课上汲取而来,并且受益匪浅。
无数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教室里的同学们忙着各自的事,吃早点、交作业、做卫生。很平凡但是很真实,随着上课的铃声,老师走上了讲台,用她特有的声音宣布着要上课了。语气中透露出自豪与淡定,在她微笑的面容中,我们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从她的语文课中开始了。——这些,弥散着平凡与特别,普通与真实的感动,离开了她还会有么?
飘着饭菜的香味教室,充满欢声笑语的操场,头顶上无比湛蓝的天空构成了无数个休息娱乐的中午,在这样的背景幕布下,同学们各自支配着属于自己的美好时光,总在这时,不是班主任的她走进了教室,看看同学们在干什么,顺便了解一下今天的琐碎小事,诸如:今天谁没好好吃饭,吃零食了……这些,弥散着怡悦与欢心,琐碎与零乱的感动,离开了她还会有么?
老师走过的地方,总会留下一串特别的咳嗽声,或许是多年的习惯,抑或是过度劳累的嗓子发出的求救信号。这些咳嗽牵动了多少同学的心,又造就了多少节语文课?我们深知这些咳嗽是为何而生,于是我们尽管不会关切地询问老师身体怎么样,但会用一个又一个的语文成绩全年级第一来证明,我们爱我们的老师,而且发自心底。——这些,弥散着劳累与关怀,奋斗与辉煌的感动,离开了她还会有么?
这些平凡中的感动是我初中时代的宝藏,而我也相信,这些我与恩师共处的日子可以拨动你的心弦。教师节了,老师节日快乐。
2021教师节专题作文5首先祝愿所有的老师节日快乐,幸福年年!
在这个金秋送爽的季节,我们又迎来了第22个教师节!身为老师,在这一天,才是最幸福最自豪的日子,因为我们会收到来自社会各届的祝福……
首先,这个祝福来自学校领导,来自于同行的老师们,他们会毫不吝啬的为我们送来他们最真挚的慰问!他们一定是在为老师们的辛苦取得的成绩而高兴,也一定希望老师们会桃李芬芳,硕果累累!
然后,是我们的学生,这一天,孩子们似乎比老师还要高兴和兴奋,他们会用他们稚嫩的双手,绘制出漂亮的卡片,还不忘祝福老师每天都笑容满面,这其中包含着孩子多少期盼和希望啊!他们一定希望老师能微笑着去面对他们!
接着,是那些理解我们支持我们的家长,他们会为我们送来节日的祝福,给老师道一声辛苦!此时,再多的劳累,再多的委屈,在这一句温暖的祝福声中也烟消云散了。
最后,是我们的家人,他们会用家的亲情抚慰你劳累的身躯,会用理解的目光给予你最有力的支持,会用宽容和快乐营造一个快乐的家庭氛围,让我们,再次感到作为教师的付出与获得!
篇2
教师节专题校园广播稿范文一
九月金秋,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感恩的季节,更是一个属于教师的季节。今天,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xx个教师节。在此,我们校园之声广播站全体成员要向二十一学校的老师们致以最诚挚的节日问候!祝愿你们身体健康,幸福美满!
教师节-----这是一个令人激动而神圣的日子,因为教师节不仅仅赞美教师,更重要的是,她在讴歌一种灿烂的、塑造灵魂的职业。
教师,一个普通的名字,但是在我们今天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教师的名字显得格外的厚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这个名字赋予我们的实在太多太多每个人的成长和成才,都离不开老师的培养。同学们,从你入学的第一天开始,你们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份成功,无不浸透了老师们的心血与汗水,同学们,感恩师长,不需要鲜花,不需要礼物,一句标准的普通话说一句:老师,您好!一声声文明的话语,一件件文明的行动都是送给老师最美好最珍贵的礼物。在老师的心里只要看到同学们上课积极发言,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这比什么礼物都要宝贵!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用同一旋律,谱写出同一个声问候老师,节日快乐!
伴随着音乐声,我们的节目又要接近尾声了,期待今后我们的思维在这里交汇、碰撞,让我们的生命永远充满活力,让我们的生活永远充满朝气!今天的广播到此结束,感谢您的一路倾听,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教师节专题校园广播稿范文二
甲:红领巾广播站开始广播了,欢迎您的收听!
乙: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暑假,我们又回到了这美丽的校园。
甲:在这里我们祝愿所有的同学在新学年学业进步,健康成长!
乙: xxx,你知道9月10日是什么日子吗?
甲:我当然知道,9月10日是我们所有老师的节日教师节。
乙:我们每个人从稚嫩走向成熟,由父母的牵手过渡到老师的指引,一位又一位的老师,引导我们认识世界,认识人生。在第二十五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代表全体少先队员向老师献上节日的问候。
甲:在这里我们祝愿每一位老师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乙:下面为各位老师送上一首诗歌,名字叫做《献给老师的歌》。
甲:是谁把雨露撒遍大地,催促小小的种子萌发?是您,亲爱的老师;
乙:是谁把幼苗辛勤哺育,为长成参天大树打好根基?是您,亲爱的老师;
甲:是谁对我们殷勤叮嘱,指引我们走上人生的光明大道?是您,亲爱的老师;
乙:您就像一位伟大的园丁,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换来满园桃李的芬芳;您就像一支蜡烛,用一生的心血,启迪无数蒙昧的心灵。
甲:您的教诲,如春风化雨,伴我们走过求知的年月,您的祝福,如海上明月,引我们找到远航的方向。
乙:我们信任您,亲爱的老师,请继续给我们真诚的建议,我们爱戴您,亲爱的老师,
甲:请接受我们真挚的爱、感激和祝福,
合:祝福您,亲爱的老师,祝您健康,快乐,永远年轻!
甲:下面,我向同学们推荐祝贺教师节的十种方式,有兴趣的同学不妨一试喔。
1、给老师发一封庆祝教师节的电子邮件;
2、给老师写一封表露自己感激之情的亲笔信;
3、自己制作一个贺卡,送给老师。
4、早上见到老师时送上一声亲切的问候;
5、给老师画一幅铅笔画,再加上一行深情的问候;
6、当老师走进教室时,能看到黑板上写的是祝教师节快乐的话;
7、一份自己决心改正缺点追求上进的日程表;
8、以全班同学的名义,在老师的讲台上放一束鲜花;
9、给老师买一包润喉糖或一杯凉茶,让老师保护好嗓子;
10、给老师送上一支红笔,谢谢老师日夜劳累的批改。
乙: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师。老师是我们最值得尊敬的人,在这里让我代表琅东小学的全体同学向老师们问声好:老师,祝您节日快乐!您辛苦了,谢谢您!下面送给老师们一首歌《老师啊老师》
(播放歌曲)
篇3
1.爱岗敬业的更深体会。
很多团队工作的地方都能看到“爱岗敬业“的口号,而真正体会其含义还是在这次学习中,当我们不是迫于其他外来因素,而是真正发自内心地去爱教育这份工作时,我们便真正的是爱岗了,而此时我们所要做的一切都是来源于内心,自然便会用心去爱学生,爱工作,爱所有与之有关的一切,再也不会觉得这些是负担,孩子天真的笑容、一节成功的课堂,家长一句由衷的感谢都是我们幸福的来源,这时我们已经很好地做到了敬业。而这句号召就会具体起来,那些具体的工作也变成一种了与学生交流的工具,于是所有的教学工作都由原来的被要求做变成了我要去做。
2.对“教育爱是一种行为能力”的折服。
同样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关爱学生”,张红老师提出的“教育爱是一种行为能力”让我耳目一新并为之深深折服。当今教育都让我们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难教,为什么不像当初的我们那样听话?张红老师便解开了这个问题的关键:传统教育是一种权利教育,而现代教育则是一种能力教育,这就要求做为现代教师的我们不仅要提高教授知识水平的能力,还要学会用爱去教育学生以及去教育爱。教育爱的伟大之处是爱的永远是别人的孩子,我们尊重每一个孩子,不放弃不抛弃每一个孩子,学生到学校需求的是关心,需要的是约束,正因为他们在一天天的成长,是不断发展中的人,所以一切皆有可能,我们赞赏他们的每一点进步,也会因他们所犯的错误而着急,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教师因为深爱,所以厚望,因为厚望,而不允许学生犯错。而恰恰此时,做为老师的我一定要学会冷静地去倾听孩子的心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观察一切,并引领孩子的精神成长,让我们都越来越理性。从而去逐步达到教育的高标,实现幸福的人生目标。
3.终身学习,坚定一生的追求。
篇4
一、举行“师德师风教育”专题座谈会,作好专题教育活动动员工作
为了将提高师德师风水平作为教职员工长期的自觉行为,杜绝“活动来了一阵风,活动过后一场空”,分工会和部门党政充分协调,形成统一领导,经过精心组织,利用周二政治学习时间,召开了分工会“师德师风教育”专题座谈会,通过了活动实施方案,作了工作分工,统一了思想,作好活动动员工作。
二、努力钻研业务知识,提高服务育人技能技巧
针对图书馆和档案馆的服务育人基本性质,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在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中,加强各种专业业务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服务育人技能技巧。
三、拓宽服务育人领域和范围,增加服务内容和项目
为了体现分工会所属各部门的窗口服务功能,贴近广大读者和来访者,我们采取以下措施,增加服务内容和项目,最大限度地方便了读者和来访者,强化员工的服务意识和两馆的服务功能。
1、信息咨询部在图书馆大厅设立现场信息咨询岗,现场为读者解难答疑;
2、针对图书馆原纸质借书证易坏成本高,功能单一的弊病,图书馆技术部在新学期的借书证办证工作中对卡证材料进行更新换代,采用硬质塑板代替纸质材料,且采用激光数码现场照相技术,现场一次喷绘成像,加强了读者身份识别和信息保护功能。
3、图书馆阅览部针对学生人数增加,馆舍不足,自习场所缺乏的现状,科学整合现有阅览桌椅,合理规划阅览区域,利用馆舍走廊安置闲置阅览桌椅,为读者提供自习场地(座位)120多个。
4、针对图书馆原有寄包柜采用密码开启,读者密码条容易遗失,导致读者存取物品不便,图书馆报经学校同意后,划拨经费,对原有寄包柜施行存取方式改造工程,用读者借书证刷卡存取代替了密码条存取,改善了服务育人功能,提高了服务质量。
四、规范行为语言,树立合格教师形象
为了大力倡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要求,要求教职员工,特别是一线窗口部门员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格规范自己行为语言,做到文明语言,文明服务。
1、全体员工上岗时要做到衣作整洁卫生,举止谦和,彬彬有礼,杜绝不文明语言,不在阅览场所抽烟。
2、一线窗口部门员工在与自愿者服务人员同台进行读者服务和文献管理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教给他们为读者服务和文献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时,以文明语言和规范的行为准则感染和教育自愿者服务人员。
五、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全体员工在这次活动中以活动促建设,以师德强师能,学习先进,加强交流,树立榜样,鞭策后进,以优良师风带动教风,促进学风。把以服务育人为主要特征的图书馆和档案馆的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落到了实处。
1、建立了窗口服务首问制。
2、窗口部门实行了挂牌上岗,凡被读者和来访者连续3次投诉,在编正式员工提出批评教育,外聘人员建议学校依照有关合同条款予以辞退。
六、组织机构
1、此次活动由图书、档案馆工会委员全员组织进行,党政领导负责协调指导。
2、此次活动新闻报导由技术部在图书馆网站。
篇5
关键词:梯度;产业转移;企业迁移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无论是国际产业转移还是区域产业转移,推动产业转移的主体始终只能是企业而不是政府或者其他机构,离开企业空讲产业转移没有实际意义,也没有产业转移的微观实践主体。产业转移与企业迁移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首先,产业转移推动企业迁移。产业转移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由之路,转出地为了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必然会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推动企业迁移,而转入地为了经济的发展也会对产业转移推动的企业迁移敞开大门。其次,企业迁移带动产业转移。企业迁移就是指企业将其部分或者全部生产经营活动从一个地区移到另一个地区,其实就是企业的区位再选择过程。先迁移的企业会对后迁移企业产生示范作用,尤其是龙头企业的迁移,会带动相关配套企业的整体迁移,大量的企业迁移就会促进两个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影响企业迁移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推力因素、拉力因素和阻力因素,长三角企业向安徽迁移也不例外。
一、长三角企业向安徽迁移的推力因素
(一)产业结构升级
根据苏浙沪2009年统计年鉴计算得出:2008年苏浙沪的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6.9︰55︰38.1;5.1︰53.9︰41;0.8︰45.5︰53.7。可以看出苏浙沪三个地区的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都较小,尤其是上海仅为0.8%,而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其中上海第三产业比重高达53.7%,可见苏浙沪基本进入后工业化时期,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巨大压力。迫切需要转出技术水平差、附加值低、资源能耗高的劳动密集型与能源密集型产业,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腾笼换鸟”。
(二)生产成本上升
伴随着企业和生产要素持续的向长三角地区集聚,这些地区传统行业的环境、资源约束日益加剧,土地、劳动力和环境等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先后出现了“民工荒”、“地荒”、“电荒”、“水荒”和“油荒”等。
1、土地成本
根据中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网的监测,2010年第二季度南京、杭州、上海、合肥和全国的综合地价水平分别为:6194元/平方米、20802元/平方米、11086元/平方米、2338元/平方米和2756元/平方米。可见,长三角地区城市的综合地价水平高出安徽城市很多倍,合肥甚至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低出418元/平方米,加上房价的不断攀升使得一些企业在寸土寸金的长三角地区难以立足,一定程度上也促使长三角地区企业向安徽迁移。
2、劳动力成本
根据苏浙沪皖与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苏浙沪皖职工年平均工资分别为:31667、34146、56565、26363,全国平均为29229元。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的职工年平均工资明显高出安徽很多,尤其是上海高出30202元,安徽的职工年平均工资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2866元,由此可以得出长三角地区企业向安徽迁移可以节约很大一部分工资成本。
3、环境成本
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带来经济腾飞的同时也给自然与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目前长三角大部分地区的环境容量相对较小,节能减排压力相对较大,居民对城市环境、市容市貌的要求逐渐提高。政府顺应经济形势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要求企业提高科技含量,加大排污治理力度,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成本。
(三)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做大做强,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占有率,进行企业的扩张。企业扩张通常可以从两个方向发展:一是从部门领域来看,企业发展初期一般都将经营活动集中在某一种产品上,然后通过水平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最终将经营活动扩张到多个部门,形成多样化。二是从地理范围来看,企业一般在建立初期集中在某一个地区,然后向其他地区扩张,最后走入国门成为跨国大公司。在第二种扩张途径中,就必然会引起企业迁移,形成扩张性产业转移。长三角地区企业在其他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建立生产和研发基地,进行企业迁移,很多都是为了占领当地的市场(原材料市场和消费市场),提高企业在当地的知名度,以便企业发展壮大。
二、东部企业向安徽迁移的拉力因素
(一)地理位置
安徽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华东、长江三角洲的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横跨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水系,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安徽与长三角山水相连,地域相近,文化相通,以上海为中心的500公里经济辐射圈能够覆盖安徽大部,而南京与杭州的辐射作用更加显着。
(二)交通便利
1、水路交通
安徽坐拥长江、淮河两条“黄金水道”,加之河汊密布,湖泊众多,水运优势可谓得天独厚。2008年,安徽全省航道总里程达到6507公里,通航里程5596公里。长江、淮河、沙颍河、合裕线、芜申运河被国务院列入全国内河高等级航道里程达1122公里,占全省通航里程的五分之一。2008年底,安徽完成水运建设投资23.6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港口吞吐量达到2.7亿吨,列全国内河水运第三位、中部六省第一位。
2、陆路交通
2008年底,安徽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48827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06.8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七位。境内南北纵向的国道分别有:104、205、206和105国道,东西横向的国道分别有:310、311、312、318国道,加上省道以及县乡以下公路,形成了以国道为主的四横四纵的公路交通网,路网结构不断提升,通行能力显着增强,并且与长三角地区的公路对接建设逐步加强。
2008年低,安徽全省铁路总里程达到2871公里,复线里程比重达50.6%,位于华东地区前列。境内拥有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宁西线、津浦线等铁路干线,安徽是中国最早开通高速铁路的省份之一,基本实现了合肥一小时到南京、两小时到武汉、三小时到上海、四小时到北京的“1234”计划。
3、航空运输
2008年底,安徽全省民航总里程达到97638公里,其中国际航线25555公里。目前省内有合肥骆岗机场和黄山机场,合肥新桥机场迁建工程正式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前期各项迁建筹备工作已经逐步展开。两大机场目前都开通了国内各大航线,并积极拓展国际航线。 转贴于
(三)资源丰富
1、自然资源丰富。2008年底,安徽全省耕地面积为4144981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0615公顷,水资源总量699.2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1139.8万立方米,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丰富。2009年全省已发现的矿种为158种(含亚矿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118种(含普通建筑用石料矿种),其中能源矿产5种,金属矿产19种,非金属矿产92种,水气矿产2种。开发规模较大的矿产有煤、铁、铜、水泥、石灰岩、硫铁矿,已形成能源、建筑、冶金、有色、化工五大基础产业,是国家级的材料工业基地和华东的能源供应基地。
2、劳动力资源丰富。安徽常年在外务工人员接近1000万,拥有大量的熟练产业工人,劳动力平均成本只相当于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可以有效吸引并承接来自长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2008年底,安徽拥有普通高等院校93所,在校研究生34982人,全省科技机构1533个,完成重大科学技术成果668项,安徽不但拥有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本优势也不容忽视,在承接长三角产业梯度转移中占得先机。
(四)政策因素
安徽省一直以来都积极推行东向发展战略,1988年,省委省政府就提出“远学粤闽,近学苏浙”,参照长三角的政策发展沿江地区,1990年,又适时提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主动张开双臂,接受长三角的经济辐射。2008年,******总书记视察安徽时指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安徽的东向发展战略面临着泛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契机。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安徽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安徽省将以皖江城市带为平台,根据实际情况对长三角地区迁移来的企业给予税收和财政上的一定优惠,这无疑对长三角企业的加速迁移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三、东部企业向安徽迁移的阻力因素
(一)员工因素
企业在迁移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员工的劳资关系,员工是企业的生命,没有员工为企业卖命,整个企业就会变成一个无人车间,不能创造任何价值。很多老员工都不希望企业进行迁移,因为企业一旦迁移他们就必须离开自己现在熟悉的环境、城市和家庭,同时还要对另外一个环境进行适应,了解当地文化习俗,处理不当还容易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长三角企业向安徽迁移,如果员工因素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给企业和员工自身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最终可能导致迁移的失败。
(二)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SunkCost)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企业在迁移中的沉没成本通常有机器、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同时还有企业与企业、政府、行业协会以及其他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这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如果企业迁移到另一个地区,很多的固定资产是无法移动的,只能进行套现,但往往贬值很多,即使运输到迁入地,企业也要付出巨大的物流成本,而上述企业的无形资产将彻底埋葬。
(三)政府因素
大量的企业迁移肯定会给迁出地的就业、税收和财政收入等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如果新产业没有及时补充进入,可能导致当地的“产业空心化”,给迁出地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后果。基于这点当地政府为了就业的稳定,财政收入和GDP的增长,会适时出台一些不利于向安徽转移的政策,引导企业向区域内的其他地区迁移。以江苏为例,江苏一直存在苏北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于苏南的现象,而江苏省政府一直致力于加速苏北崛起,2008年,江苏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苏北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类似政策的出台必然会促使江苏的企业由苏南向苏北迁移,而不是向安徽迁移。
:
1、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荣兆梓,胡艳.泛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
4、李慧,刘志迎,周彬.泛长三角区域产业差异及产业梯度系数比较分析[J].江淮论坛,2009(6).
5、林斐.泛长三角承接长三角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思考[J].发展研究,2009(12).
篇6
一种现象是只讲优点,缺点和不足忽略不计或如蜻蜓点水点到为止,不去挖掘本质的东西。这或许是碍于脸面,怕误以为夸夸其谈,或有伤同志友情。另外一种现象则刚相反,只说缺点和不足。更有甚者,把评课的重点放在词语解释是否准确、对回答问题学生是否及时表扬以及教态、口语等上面。这些不是不能评,而是作为听评课的重点不能放在这些上面。
我认为听评课绝不是拿着记录本坐在那里被动的观察施教者的言行,不是课堂的旁听生,听的过程中要把施教者的思路、问题的设计、细节的处理、课堂活动的设置等和自己的设想相对照,揣摩、交流、探讨。评课时既要评出课好在哪里,还要评出哪些地方有待完善,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在反复的训练中获得收益,教学水平得到提高。那么,听评课应该关注些什么呢?我觉得在听评课时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关注施教者“教”的情况。我们要考虑施教者对教材的把握,师生教与学双边关系的开展以及施教者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第一,关注施教者是否根据学科内容的特点组织实施有效的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更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开发、个性特长的培养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课堂活动安排要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千万不能为迎合某种模式而去“作秀”。我们在听评课时,就是要看施教者是否把握教材的教学目标,深入浅出的切入教学的重点难点,传授知识,开发思维,提高能力,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关注施教者是否根据教学经验和学生的特点恰当的组织双边活动。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思维方式、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有针对性的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就是通过恰当的引导让学生对知识达到“乐之”的境界,让学生乐学、善思,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愉快氛围。评价一堂课,就要看施教者是否营造了乐学的教学氛围,看学生是否成了主动参与探究的课堂主人。
第三,关注施教者在完成课堂教学时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逐步走进课堂并发挥出作用,给学科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教师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教学时,要能随机应变、及时运用教学手段进行调控,能结合学科适时、有效的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灵活实施多种教学方法,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我们在听评课时要看施教者对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是否有效,是否及时应对课堂突发事件,也就是看施教者对课堂活动的驾驭能力和应变能力。
其次是关注学生“学”的情况。新课程理念倡导以学生为本位,施教者的活动都应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我们在听评课时关注教师比较多,忽略了学生的“学”。我认为在关注教师的同时,也应重视对学生“学”的关注。
第一,关注学生“学”的热情。虽然不能说只要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热烈的课就是好课,但一节好课总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评课时要关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是否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积极思考、探讨、争辩,乐于提出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做出了怎样的反应。评学生“学”的热情,有利于引导教师反观课前预设是否关注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接受能力的差异;教学环节、是否恰到好处;教学手段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教师的营造的乐学氛围是否有感染力,是否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等。
第二,关注学生“学”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教师的“教”是如何服务于学生的“学”。应当多考虑教学过程因素。如:设计了怎样的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温故而知新;设计了怎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安排了怎样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练习,及时巩固迁移所学知识等。评价学的过程有利于教师审视自己在分配教学时间,安排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是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否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不知不觉的学到知识;增强能力,让师生富有个性的发现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篇7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不同的经历,但每一个成功者都能为他人提供榜样和借鉴的机会。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想上出一节好课,除了认真钻研教材,在教育教学中,还要多学习优秀的课例。在学习中要注意模仿优秀课例的处理艺术。模仿是一种学习,体现了一种积极学习、主动进取的心态,模仿是通向创造的必经之路。特级教师薛法根从学习于永正老师开始踏上了成功之途,而于永正老师也是因为学习斯霞前辈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名师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普通老师呢?
一、对模仿的现实审视
那么模仿名师上课到底该模仿些什么呢?模仿的现实情况又是如何呢?笔者从学校管理、教师态度等几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教师对模仿课的认识现状如下:
1.不合理,管理力度低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校虽有听课后上汇报课的要求,却没有明确细致的具体细则规定。只是口头上的一些要求,没有具体的考核规则办法。有73.3%的老师觉得教导处应该对老师汇报课进行课前、课后的组织研讨,但是由于每学期听课的次数有时较多,这样的组织给教导处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些要求非常笼统,不能适应实际的需要。
2.不理解,抵触心理强
通过调查有66.7%的老师认为听课后上汇报课是不合理的,老师们不能从心理上接受。认为这样挫伤了老师们外出听课的积极性,认为是一种负担。同时这样的规定,会成为部分老师的专利。许多教师有外出听课的想法,但是害怕回砗笊匣惚课,给自己找麻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孩子是这样,对老师们也同样是这样。老师们的抵触心理决定了这样的课效果不会是很好。
3.不明确,理论知识少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老师不知道或不理解什么样的课是好课,不知道该如何学,学什么。68.9%的老师不清楚模仿课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帮助,不能认识到上模仿课对教师的意义。因此,老师们对这种方法表示怀疑,被动的模仿只是依个葫芦画个瓢,没有自己的思考,成了一种模仿流程的课,当然效果也不会是很好。
4.不理想,现场掌控差
通过调查有68.9%的老师认为模仿课的效果不太理想,老师们将原因归结在孩子身上和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上,没有从自身找原因。通过调查46.7%、44.4%的老师认为,模仿课主要是模仿听课老师的教学流程和具体的教学方法,对上课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设计关注不够,或是老师们没有这样一种关注设计理念的想法,即老师们欣赏课、评价课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总之,很多老师为了应付学校的这一差事,常常是原课照搬,将听课的内容进行一次简单的模仿。这种不考虑学情的差异,而采取一味的“拿来主义”,不能充分发挥汇报课的示范作用。
二、模仿的途径
模仿课传递着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让青年教师在模仿中学会思考、内化,在模仿中得到锻炼,找到自信。同时,模仿课的分享也让观摩老师接受更多的教学信息与经验,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与积累有效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我总结了模仿课的一些途径:
1.在阅读中提升理论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
“拯救语文教育,从拯救教师阅读开始。唯其艰难,方显意义。”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和生命状态。我想每一个成功者,都会经历这样的一个与书亲密接触的过程。我们应当模仿成功者的对于书的专注。读一本好书犹如沐浴智慧的洗礼,与智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指引我们教育教学。当然我们不能为读书而读书.要把读书自觉地和教学研究结合起来.用读书指导实践,用实践深化读书,这样的读书才是最有用的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要不断深究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素养。素养的提高,才能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才能在学得皮毛后,见到包裹在皮毛里面的骨头,这样的模仿课才是成功的模仿课,才能变成真正的自己的课。
2.在研讨中推敲提高认识:宝剑锋从磨砺出
模仿课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选择一些优秀的课例。通过反复观看,将其还原成教学设计,经过共同研究思考,反复推敲后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模仿上课实践。上课后再组织研讨,真正做到每上一节课,人人都能进步一大步。这种有组织、有明确的目的的“模仿课”,有很强的针对性,其活动的组织是灵动的,是适合教师的实际需要的。教师在享受“模仿课”所带来的独特的理念、方法的同时,体验到“模仿课”对提高课堂学习效果的作用,由此会更加积极地对待“模仿课”,从内心提高对“模仿课”的认识。
3.在实践中提升品课能力:经历磨炼登新高
篇8
关键词: 焊接专业 整体化教学 解决措施
焊接技术是现代机械制造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焊接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中,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更高质量的焊接专业技术性人才是焊接教学努力追求的目标。现在很多学校焊接教学课时越来越少,新内容没有及时地与时俱进,包括很多课程内容设置不够科学,为此,我们针对目前焊接专业整体化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了一定思考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一、优化整合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设置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关键性指标,对课程内容加以优化和整合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前提,如何优化整合课程内容,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优化改革课程内容
对于焊接专业来讲,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并且学科涉及很广,在有限的教学学时下,教师不可能对每一章节内容都能细致讲解,所以在课上进行理论教学及相关概念讲解时,应善于抓住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需要,忽略一些过于高深的细节性内容,关键在于重点突出基本理论和观点,抓住每一部分内容的核心点,联系实际。在教学内容方面将重点和难点有机结合起来,对于一些理论深度较大且不是很重要的内容可以鼓励学生自学,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及时更新补充知识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焊接专业教学不能一成不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根据课程需要及时补充教材之外与焊接学科相关的内容。焊接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连接材料的工艺方法,其发展迅速使相关教学教材远远跟不上。这就需要焊接专业教师积极引进先进思想和技术,注意引进有关焊接专业更为科学的研究成果,将其插入教学中,使课堂教学内容更灵活,并且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补充新知识,教师可以通过相关教材内容及一些报纸杂志,将焊接领域很多新知识和新技术充实到讲课内容中,不仅能避免知识的局限性,还能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自主性,让学生感受到焊接内容的新颖性并富有时代气息。
二、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了培养出焊接专业的综合性人才,整体化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就是教师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于学生来讲,除了一些必要理论及相关概念知识传授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实践能力,对于焊接专业来讲,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实验课更为重要。如何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可以从加强实验教学入手。
1.加强创新型和设计型实验的开设力度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以致用,将理论性焊接技术应用于实践中,需要教师加以正确引导,加强创新型和设计型实验开设力度,让学生自主选择操作方式。如学习焊接冶金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操作,独立完成焊条制作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自行选择焊条的种类,自己设计出焊条药皮的相关配方,并且将自己制作的焊条自行试验。对于一些较为综合性的实验来讲,教师只给出相应的题目方向、实验中的一些条件,最后实验报告由学生根据实验过程自行撰写。比如,他们可以对焊接冶金、焊接的方法及焊接工艺对焊接质量的综合性影响进行研究并对热可焊性、冶金可焊性、工艺可焊性和焊缝金属等方面展开综合全面的评价。在这样的实验中,学生不仅能系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能培养自身科学研究能力。
2.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力度
在焊接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力度,增强教学实践效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任务中,除了要完成一部分固定教学内容之外,还要加强科研工作,积累更为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实行导师制度,根据学生自身能力特点及相关课程内容加以科研性指导,也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些课外科研活动,如鼓励他们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和挑战杯等活动,通过实际性研究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和研究表明,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才能促进焊接专业整体化教学更好地实施,更好地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三、积极改革教学模式,提高专业就业应用能力
现在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大部分学生面临严重的就业压力,所以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对于焊接专业学生来讲,教师需要培养出一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学生,并且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学校应当改变原有较为单一的教学模式,为满足多元化市场的需求,应积极引入更为新鲜的元素。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力度,引入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认证内容,将专业性培训与教学计划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整体化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有十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必须具备熟练的生产经验和操作技能,不仅要了解当前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还要很好地提高焊接知识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吉刚.焊接专业整体化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焊接技术,2007,36(3).
篇9
一、教学问题解决方案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昆山中W所提倡的教学问题解决方案,主要是指教师针对教和学中的具体问题,通过研究形成并经过实践证明有效、简洁、新颖的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法。
教学问题解决方案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真实性,即教学问题解决方案所针对的问题是来自教学实践,且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二是具体性,即教学问题解决方案所针对的是具体问题,所记录的是对某一具体问题有效的教学方法。三是特色性,即教学问题解决方案来自于教师自己实践经验的总结,或是通过行动研究所形成,即便借鉴了他人经验,也是经过了自身的加工改造,更符合使用者的特点和需求。四是动态性,即教学问题解决方案处于不断使用、改进的状态中,且对于学内容的有效方案还会不断增加。五是系列性,即教师针对某一类问题,进行持续性研究并撰写系列教学问题解决方案。六是多样性,即教学问题解决方案的形式是多样的,如文字叙述、PPT和微课视频等。
总之,教学问题解决方案必须是针对教和学的某个问题,直指实践,提出切实可行的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法。
二、教学问题解决方案的主要类型
教学问题解决方案按来源可划分为两类。一是经验总结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逐渐形成了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有效方法,对其加以总结和提炼后形成问题解决方案。二是问题研究型。教师选择教和学中存在的问题,将其课题化后,通过一定时间的研究和实践,最终形成问题解决方案。
教学问题解决方案按内容可划分为三类。一是学术引领型。教师将当前学术界有关教学内容中某一问题的重大成果和前沿理论编撰成文,形成问题解决方案。二是方法介绍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借鉴他人(包括他人的理论和实践,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或自己独创并经使用证明有效的教法和学法,将其编撰成问题解决方案。三是知识组织型。这是教师从知识体系、串联、辨析、运用、拓展等方面对学科知识进行有效的自我构建而形成的问题解决方案。
教学问题解决方案按作用可划分为两类,一是改进教法型。教师从教和学的需求出发,针对具体教学内容或问题所使用的有效益、有创意、有特色、有趣味的教学方法。二是优化学法型。教师通过主动研究或者从学生处征集在学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有效性、操作性、特色性强的学法建议。
三、教学问题解决方案的撰写规范
撰写教学问题解决方案的一般模式为:标题+问题缘起+操作方法+实践效果+反思改进,并有明确的写作要求。如,标题中应尽量写明模块,并能直接表明本方案所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问题缘起,要求简明扼要地写清问题的来源及起因;操作方法,要能简洁、清晰地说明问题解决的思路、方法和过程;实践效果,应实事求是,最好能有对比数据加以佐证;反思改进,要写清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建议或措施,以便后续改进该解决方案。教学问题解决方案提倡原创,如果是借鉴别人的,要注明“改编”。以下为教学问题解决方案的示例。
【标题】用“同代反补”概括相关商品之间的价需变化(洪敏原创)
【缘起】相关商品主要是指互为替代商品和互补商品。消费者对一个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的影响,而且受替代商品和互补商品价格的影响。
有不少学生反映,在思考或解答问题时,难以快速准确地运用所学知识做出推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相关商品之间的价需变化情况,并能准确提取并运用这一知识,经过思考和试用后,笔者用一句话对上述知识作了概括并将其推介给学生。
【方案】A价B需同代反补――A和B是互为替代商品或互补商品。“代”是指互为替代商品,“同”是指它们的价需同向运动;“补”是指互补商品,“反”是指它们的价需反向运动。即当A和B是互为替代商品时,如果其中一个商品的价格上升,则消费者对另一商品的需求会增加;反之亦然。当A和B是互补商品时,如果其中一个商品的价格上升,则消费者对另一商品的需求会减少;反之亦然。
【效果】学生普遍反映,在解答相关问题时,以“A价B需同代反补”为依据进行分析思考,速度和准确率都有了保证。
【反思】学生在使用这句话时,会扩大其应用范围。对此,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两点:这句话概括的是相关商品价需之间的运动方向,而不是同一商品自身价需之间的运动;“同代反补”是指相关商品价需之间的运动方向,而不是指两者价格与价格或需求与需求之间的运动方向。
四、教学问题解决方案的存储、管理和运用
一是网络存储。课题组建立了“江苏省昆山中学教学问题社区”网站,选择教学业务精湛、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学科组长,负责本组教师教学问题解决方案的撰写指导、审改和上传。网站首页设置了各个学科以及提问交流等一级目录。每个学科一级目录下一般以教科书为单位分别设置二级目录,也可根据需要设置专题二级目录。提问交流区用于师生提出教与学中遇到的问题,便于课题组及时发现问题,也便于师生就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
篇10
关键词:实践教学;双师素质;实训;校企合作;在行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项目“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08jxxm558)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明确指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对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更加突出了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会计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会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从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关键环节。因此,如何创新目前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广大会计教学工作者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1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发展演变
近十几年来,我国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不断地在探索中前进,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工作从未停止。在实践教学发展的进程中,主要有代表性的实践教学模式有“零”实践教学模式、“分散”实践教学模式、“2+1”实践教学模式、“1+2+1”实践教学模式等等。
“零”实践教学模式指学生在校三年,一心一意专升本或沉湎于考证过关,强调理论教学,实行题海战术,无精力、缺时间顾及实践教学。“分散”实践教学模式下,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进行一些分散的、不够系统的实践操作,“实践教学”只是为理论教学服务的。“2+1”实践教学模式则是先安排学生理论学习两年半时间,在专业课程结束时进行两周的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最后一学期进入顶岗实习阶段。 “1+2+1”实践教学模式与“2+1”实践教学模式差别不大,一般在学生进入两年半的理论课程学习同时,会在“基础会计”理论课程结束时安排一周的“基础会计实训”、在“财务会计”理论课程结束时安排两周的“财务会计岗位实训”,最后一学期离校顶岗实习。可见,“零”实践教学模式下,学生接受的完全是理论教学,没有任何实践教学内容,这与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分散”实践教学模式、“2+1”实践教学模式、“1+2+1”实践教学模式等等实践教学模式下,实践操作的内容越来越多、比例也越来越大,但会计教学仍以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对于会计实践教学仍未摆脱原有的辅助教学地位,这种教学方法及模式与高职教育的目标极为不符。
2 我国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制约因素
制约我国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对职业教育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对学生的会计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最好是让学生到企事业单位会计部门实习,而且每个单位都有相应的会计部门,实践的机会也应该是最多的,而事实是企事业单位根本不愿让学生去实习,即使去了也不让他们接触实际业务的会计处理。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业务不熟不能给其增效,还难免给其会计等部门增加工作,且企事业单位不愿让学生知悉其商业秘密;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费用不能列入成本,也不能减免教育附加税,抑制了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德国的职业教育的成功典范——双元制,但由于我国的国情与德国的国情不同,这种职业教育典范在我国没能推广开来,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的社会环境,在法律方面,我国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税收优惠。
2.2 难以打破的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会计教学模式中,教学目标的确立直接指向知识的传授,即由教师先讲授各章节知识点,然后布置作业让学生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的教学是公式化的,每堂课教学的形式都是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学生练习。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被动性和学生学习的盲目性,使得学生难学、教师难教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 “从书本到书本”的简单重复、照本宣科,教学与实践一直停滞不前。
2.3 有限的实践教学环节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学生在校三年,要完成学理论、强基础、长技能、考证书、专升本……等任务,再要接受系统的操作训练、实践体验和顶岗实习,大多数学生的毕业实习就只能在会计模拟实验室通过实训来完成了。另外,学生们的实习通常是在毕业前夕完成的,这也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2.4 明显不足的实践教学资源
近年来全国存在的扩招造成的多数高职院校的在校生数量偏大,加上企业没有参与实践教学积极性的社会环境,使得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资源的严重不足!当然近两年国家开始投入、高职院校自己也在想方设法投入并进行资源整合和专业共享的努力,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资源明显不足的基本面未变。
2.5 不合时宜的考核与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是保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其改革进程远远滞后于理论教学改革的进程。主要表现在:(1)考核方法单一,缺乏考核的层次性和多样性,所有学生按部就班地做一样的实训,完成实训内容完成考核任务,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2)考核内容缺少综合性、研究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3)忽视学生个体对实践教学考核的需求,实践教学考核往往采取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的办法对学生进行考核,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最终的评价,既没能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也无法真正衡量学生的全面素质。
2.6 缺乏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
实践教学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必要准备和必须环节,但实施实践教学需要的“双师型”或“双栖型”教师很关键。在我国,目前大多数老师都是从正规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学校的,并没有企业工作的经历,由于各种原因很多高职高专也没有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或形成制度,在时间上、组织上和经费上都没有相应的安排和保证,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师脱离实践的现象。而在澳大利亚等国,想成为高职院校会计老师,前提是“在行”职员,从事会计教学以后,每年都必须有一定时间的“在行”经历和自己参与专业会计工作的记录。目前,我国有些高职院校尽管引进了少数来自企业的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但总体数量偏少,还存在缺乏教学经验的明显缺陷
2.7 缺陷明显的校园仿真实训
校园仿真实训有缺陷明显,直接导致岗位意识难以鲜明。校园仿真实训,偏重会计岗位的实际操作,往往忽视帮助学生对会计岗位职责、工作内容、行业法规的理解,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校内实训和社会实际相脱节。会计实践教学业务再注重仿真处理,由于缺少实际会计工作的情景,使学生无法完全理解会计业务实际发生的过程,往往出现实训过程结束了,但究竟怎样与银行税务部门打交道、怎样与企业内部的相关部门相联系、怎样办理结算业务、税务登记、申报和纳税、甚至出纳如何处理报销业务也都是一知半解。这样的实训无法让学生形成鲜明的岗位意识,无法帮助学生对具体岗位的职业能力形成明确的认识,更谈不上新会计准则下强调的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3 高职高专会计实践教学完善策略
3.1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三个模块构成:专业实践模块、素质实践模块和综合实践模块。专业实践模块主要指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训练,包括认知模块训练、基础模块训练和仿真模拟训练。认知模块训练目的是让学生对企业的财务凭证、账簿、报表及企业基本生产经营环节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具备会计操作流程的能力;基础模块训练目的是让学生,获取对原始凭证的处理、记账凭证填制、成本核算、账簿登记、财务报表编制和电算化操作等方面的能力;仿真模拟训练目的是让学生在仿真的模拟职业现场环境中,巩固前面两个层次的能力训练,并加以综合运用。
素质实践模块主要指对学生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主要包括学生身心素质、道德素质、人际沟通交往的能力等。基本素质是通过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引导逐渐形成,职业素质是为了更好的从事会计工作在专业知识外所必须具有的一些知识与能力,如财经法规知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软件和财务软件操作、点验钞等,是从事会计专业的基本保障,也是从事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综合实践模块是对学生进行的最后一次综合能力的训练,一般包括校内综合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两种形式。但考虑到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和企业实际认识现状,所以综合实践的重点一般放在校内综合实训上。但校外实习不能少,至少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下实际中的会计岗位设置与会计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
3.2 拓展会计实践教学的内容
要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必须加强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管理能力、人际协调能力的培养。先实行混岗与分岗训练,按会计的实际工作环境设置相关的单位和部门,让学生对会计分工及各岗位的权限职责有详细的了解,深刻体会具体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和各岗位之间、各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关系。其次训练学生对企业管理知识的运用,重视沙盘实验等手段,可能帮助学生提高对会计职能的深入理解。如何处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问题、如何防范工作中的风险以及如何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等,都是即将毕业的学生迫切需要的,这种人际协调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在整个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
3.3 加强实践教学教材建设,丰富实践内容
实训资料的编写必须遵循循序渐进性原则和仿真性原则。每种实训资料的编写以及各种实训资料的衔接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此外,资料仿真度越高,学生感性认识就越强.训练的质量也就越高,因此,编写者应该广泛深入到具体的大中小微型企业中,全面搜集会计核算等相关资料,同时编写时应请会计工作的实务人员参与或指导。既要体现各会计岗位的实习要求,又要满足业务流程的需要,要用直观真实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报表,进行会计业务模拟实务演练,使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全貌有一个清晰直观的了解,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对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工作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
3.4 改革会计实践性教学方法,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时要明确实际会计相关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按照实际岗位需求设计模块、准备案例、安排实训并对学生进行实训指导。实训一个模块就能掌握一个岗位技能,按照实际会计运作模式安排综合实训,真正实现课堂教学和岗位需求的零距离贴近。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重在练习,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作用。加大实践教学考核力度,完善教学效果评估体系,重视学生训练效果的评估,根据学生参加实训的科目和掌握情况评判等级。
3.5 提高双师素质,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个人基本素质实践水平。学校有计划地安排会计教师到实践基地和合作单位进行实习和顶岗锻炼,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社会执业资格考试,丰富实践经验,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会计人才,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让那些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熟练操作技能的企业高级会计师、企业财务总监、审计经理等上课堂。
3.6 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方式,创建校内实体性实训基地
通过自办实体公司,由教师、学生双方角色参与转变到教师 、学生、员工三方角色参与,形成了“校中企”联合服务创新教学新模式。
3.7 培养“靠前”的职业素养
会计专业人才需要有“靠前”的职业素质,即这些专业人才既了解企业的实际、熟悉企业的运作、胜任企业的操作。这就需要与中小企业用人的忠诚度、专业性、成本效率和价值追求一致。一句话,培养会计专业人才要突出专业意识,养成“靠前”的三个职业素养:会计人员的“综合”素养——各种财会业务岗位的职责和能力集于一身;会计人员的“忠诚与公正”的素养——既要正确处理各项财会业务又要忠诚于企业;既要对老板忠诚又要对其施加影响、既要服从又要公正;会计人员的“全能”素养——即应对税务、债务、内务、业务的全方位能力,既要有理论与实践的才能又要有灵活与规范的技巧。这就是中小企业对财务会计人员普遍真实的需求和现实需要,也自然成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人才的标准和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苏中天.高职院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管见.财会月刊.2008.4
[2]黄震.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探析.经济视角(下) .2009.10
[3]赵红英.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J] .会计之友.2010.10
[4]王一中.会计教育的国际比较级对高职会计教育的启示[J].市场周
刊.2011.1
[5]吴霞.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4
[6]钟顺东.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企业研究.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