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最佳诗词范文
时间:2023-04-07 13:45: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端午最佳诗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端午节小学生活动方案一
一、活动主题:粽叶飘香话端午
二、活动背景:目前,洋节日在中国倍受青睐和热捧,而民族传统节日因缺乏必要的认知和深入的了解,造成了不少人对中华悠久的传统节日逐步淡漠,或是把节日简单的与食品画上等号。端午节就是吃粽子,中秋节就是吃月饼此次活动从挖掘中华传统节日深刻的内涵入手,进一步引导师生、家长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提高全体师生的爱国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在多种活动形式中多角度多侧面地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相关的故事传说,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喜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民族感情。
2.指导学生围绕端午节开展实践性活动,学习运用各种手段去收集、选择、组合信息。培养学生有计划地做事,能与他人互相协调合作的能力。
3.在亲自参与端午民俗活动中学会包粽子、做香囊等方面的技巧,学会生活生存的本领,体验劳动的乐趣。
四、活动时间:
20xx年5月27日6月6日。
五、活动内容:
1.节日环境的创设:各班级以端午情怀为主题出好一期黑板报,6月6日前完成。大队部利用周一升国旗时间开展以端午节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
2.端午知识大搜集: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也产生了许多有关端午节的民谣、诗词。端午假期时间,13年级学生回家搜集有关端午的童谣、诗词。45年级同学做好社会调查活动,调查了解端午这一节气的相关知识、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故事、屈原的诗词、端午节的习俗等,并制作一份以端午节为主题的手抄报,6月4号前每班择优上交20份于政教处。
3.端午民俗体验活动:
(1)全体同学以我向奶奶学一技为主题,学习包粽子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用各种豆物作为佐料包粽子,并品偿不同地方、不同的风格、不同特色的粽子。开学后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同学交流了解的有关粽子的知识,谈谈包粽子的感受。
(2)全体同学参与挂艾蒿活动。我们当地有端午节挂艾蒿的习俗,全体同学在端午节早晨与家长一起采集艾蒿,并了解挂艾蒿传说的由来。35年级同学将艾叶晒干后亲手缝制一串香囊。
四、活动要求
端午节主题活动是我校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又一次实践体验。各班级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班级端午节活动方案,将方案上传到班级博客中。同时各班及要积极落实活动方案,组织学生做好各项活动。活动结束后按时上交各种活动资料。
端午节小学生活动方案二
夏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端午节同时是一个可以和亲友团聚一起度过的节日,端午节也可以举行许多活动,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今天我们就来过一个特别的有意义的端午节。
活动日期: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活动地点:教室
活动目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
活动内容: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同学们在家通过看书,上网查阅等途径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具体内容如下:
(1)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节各地的风俗习惯视频
2.与妈妈一起包粽子
(主持人):同学们,在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粽子的味道不用说了,是十分美味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包粽子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和妈妈一起来包粽子,看谁的手儿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
材料:糯米、去皮绿豆、肉粹、粽叶、粽绳。
方法:
1.将粽叶折成漏斗形
2.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去皮绿豆以及肉粹。
3.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较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
4.将粽叶包好后用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绑紧。
5.蒸煮。学生和家长动手包。
三)诗歌朗诵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看诗朗诵表演。
第一:xx同学朗诵。
第二:小组朗诵。
第三:女生齐诵。
第四:男女朗诵。
第五:家长和学生齐诵
四)观看赛龙舟录像。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到过汨罗江吗?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赛龙舟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国际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汨罗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赛龙舟可以说是端午节的。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视频。)
(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我们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同学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七.吃粽子
请评委根据粽子的样式,口感评价。并且评出最佳包粽子大王;最好吃的粽子;以及最会吃粽子大王。
篇2
具有教育职能的机构进行社区教育活动时各自为阵,效果一般。学校、文化站、少年宫、图书馆、农科站、医院、体育中心、教育中心等单位每年都会举办一些社区教育培训活动,但是他们都各自为阵,也就是做做样子,撑撑场面。综上所述,我认为当前社区教育只是一种职能机构和群众自发组织的、自我消遣的活动,它们还不具备社区教育的功能。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一方面要秉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方面要体现现代社会的人文精神,还要形成某个地域的特定社区文化氛围。要通过社区教育活动增强居民的社会沟通能力,提高劳动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以社区文化感染居民,激发居民的责任心和爱国热情。现在的社区教育虽然受到外部物质条件的制约,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社区教育主导者没有进行正确引导,没有实施有效的教育手段和项目。只有明白社区教育的目的,找到合适不同社区的教育项目,实施有效的教育手段,对居民进行正确引导,形成社区教育的氛围才能做好社区教育。我以为,在社区教育中引入诗词教育,对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中华诗词音律美、情境美、文字美、趣味浓,历久弥新,魅力四射。其文学形式源于历史,字里行间再现历史,古为今用又超越历史,是辉煌的延续。而且国人对诗词都十分熟悉,即使不识字的老奶奶也会吟唱“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将中华诗词引入社区,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就会引领人们崇尚“真、善、美”,远离浮躁,创造诗意般的生活。那么如何将诗教引入社区,让诗教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奇葩呢?
首先,要使人们视诗意般的生活为第一追求、最高境界,在思想认识上给诗意般的生活建设留下重要位置,要让人们认识诗教的意义。所谓诗教,它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从广义的方面来说,更接近诗歌的本义,就是要以诗来管理、教化社会,以诗治国。《诗大序》说:“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莫近于诗。”这里有一个核心的治国理念,即对人心、民心、民情的重视。观人心、民心、民情的最好途径,就是听其声,所以又有“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之说,这就是“诗可以观”的功能。诗的另一功能是对人的精神的引导、教化,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也就是要通过诗歌的吟诵,发泄不满和悲苦,使情绪得以平复——诗“可以怨”;然后,通过诗的移情兴发、潜移默化的作用,涵养人的中和之性情——诗“可以兴”;由个人心灵的净化、性情的温柔敦厚,进而发展为人与人关系的融合,弥漫于家庭、社会以至国家,就可以达到天下的长治久安与和谐——诗“可以群”。在不间断的诗歌阅读中,人将永远保持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永远保持不断提升和净化自我心灵的态势,这确实是一个人一生的生命命题,也是我们面对假恶丑,必须坚守的最后的人生底线。诗教还有一层意义就是重视和强调诗歌在儿童和青少年教育中的特殊作用,这也是诗歌教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基于诗歌和儿童、青少年本原性的亲和力,诗与童心的内在契合。诗歌是教育,是好的教育,它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读诗,特别是读经典诗歌,是承接民族和人类文明精神成果的最佳途径。认识到什么是诗教,诗教有何意义,就会在人的思想上产生对诗的好感,迸发学习和传播的激情,为诗教的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构建、巩固大诗教网络。政府、社区教育部门要创造条件,激励社区进行社会诗教、学校开展校园诗教。社会诗教,要有专门的诗教组织,创办诗教刊物、组织诗教活动,发挥诗教龙头作用,并向机关、企业、及村、居延伸,设立更多分会组织和朗诵团队。校园诗教,是诗教工作的主阵地,要普及校园诗词分会组织。校园诗词分会组织,除了有领导、有章程、有会员外,还要有活动场所,有发表平台,有保障措施。无论是社会诗教还是校园诗教组织,都要重视狠抓朗诵团队建设。朗诵诗歌应成为普及性的文化样式。我们要让吟诵诗歌的声音响彻云霄,此起彼伏,经久不息。吟诵是诗词普及极其重要和有效的方式。
再次,要经常化地组织活动。可以充分利用清明、端午、中秋节等节庆,组织诗歌创作、朗诵活动,并尽力把传统节日精神内涵与时代相融合。平时,各诗词组织要经常组织讲座及改稿活动,邀请名家讲课、改稿,打磨提高作品,邀请名家辅导,提高朗诵水平和诗词创作水平。最后,还要加强地方诗教教材的研发,创新诗词表达形式。在社区普及诗教活动,要根据地方群众的语言特点和习惯,结合古诗词的韵律,研发地方诗教教材。社区教育中心应组织有经验的诗词爱好者挖掘地方语言特色和地方文化资源,编写诗教小册子,发给群众和学生,引导和鼓励居民创作诗歌。将中华诗词的音律美、情境美、文字美和地方语言结合,进行诗歌创作,抒感,展显胸襟,那是多惬意的事啊。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诗教引进社区文化建设,提高社区群众素质,美化心灵,让诗教成长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奇葩!
作者:徐双斌 单位:建湖县芦沟镇社区教育中心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途径
新课改指出,应将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感以及爱国主义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目的,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标。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思想以及文化底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保护了文化知识,而且传承了文明。
一、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一个民族共同创造且共同享有的文化即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有着非常巨大的精神影响力,也会形成民族凝聚力。每个民族、国家的根基所在就是传统文化的弘扬。语文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从原始社会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走向文明社会。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的学习,亦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二、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途径
(一)阅读国学经典,品传统文化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就是国学。国学影响着我国一代又一代学者,培养初中生对于国学经典的研读与学习习惯,有助于初中生吸收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挑选经典著作,也可由学生自主推荐,亦可以根据文章、季节等灵活调整课程内容。语文教研组可以在学生中间展开诗词或经典文章的诵读活动。教师也可以利用晨读时间引导学生对诗词歌赋的赏析,让初中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神韵。
(二)利用网络的优越性,传承传统文化
当今社会,传统文化已逐步在人们心中淡化,绝大部分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网络已逐渐成为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借助网络平台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弘扬。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创新教学模式。网络技术将视频、动画、声音以及文字图像等结合在一起,从多方面(听觉、视觉等)刺激初中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书本教材制作成课件,并且可以将图片或者音乐等多媒体演示手段适当地插入课件中,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将静态的事物动态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传统文化的兴趣。其次,利用网络资源,不断丰富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资源,可以把各个方面的有用的教学资源引入到语文教学中,将学生的学习资料鲜活化,不断提高传统文化学习的现实感与时代感。教师给学生推荐经典的、民族的以及优秀的视听材料,使学生在了解经典的同时掌握传统文化的真谛。随着人们继承传统文化意识的增强,以诗词、成语以及汉字等为题材的电视节目(《中华好诗词》《中国成语大会》《汉字英雄》等)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大众媒体,传统文化以一种轻松的姿态融入到了学生的生活中,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引导、组织初中生收看这类节目,并适当加以点评,激发初中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三)坚持知行合一,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弘扬应做到知行合一。初中语文教师应不断拓宽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渠道,让学生从生活中体会传统文化,感知其魅力。第一,弘扬传统文化的最佳契机就是传统节日。例如,在端午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所知道的传统习俗。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对屈原的缅怀等这些众所周知的习俗,语文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通过询问家长或亲朋好友来了解更多的传统习俗。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而且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参观家乡名胜古迹,认知传统文化”的社会调查活动,引领学生参观古迹、访问群众并收集大量的历史资料,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素养。这些活动的展开可以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得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学生道德素养得以提升。
三、结语
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创造力与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文明永存的支柱所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扬并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尤为重要。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初中语文传统文化的教学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我国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卢贵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8):76-78.
[2]段泽运.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学语文,2016(3):29-31.
[3]王剑.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运用研究[J].课外语文,2014(10):95.
篇4
最新中秋节主题班会选集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中秋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中秋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中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活动一】端午说由来
(一)中秋节简介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活动二】中秋话习俗
1、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2、月饼欣赏
(多媒体课件:月饼)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三】中秋讨论会
讨论:对于现在的高价月饼现象怎么看?
3、主持人小结:
【活动四】谈感受,激感
1、今年中秋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过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品尝月饼。
最新中秋节主题班会选集
一、活动目的:
1、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3、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20××年9月
三、活动准备:苏轼的《水调歌头》ok带、中秋灯谜、图画、月饼
四、活动地点:八(1)班教室
五、活动过程:
老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从而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 中秋节的由来
(1)老师:同学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2)、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较。
老师: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3)、说中秋节的由来。
老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老师引: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指名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导队员讲述不同版本的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老师(小结):看来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3、队员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老师引: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老师: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出示图片1
老师问: 我们来看这幅画,队员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李白的《静夜思》)
(2)、老师: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中国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我们给它题首诗,使它变得更完整。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选自李白《月下独酌》)(你们知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吗?
(3)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绝妙好词。
(4)有感情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学唱苏轼的《水调歌头》
我国的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呢?
(6)指名背诵《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三、 中秋佳节话月饼
1、品尝月饼,感受月饼的香甜。
老师:队员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队员讲出各种贺中秋的民俗活动)
(1) 引出——吃月饼、送月饼
月饼的外形——圆,象征团圆,表达合家团圆。
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美好的愿望。现代的花纹设计更是各异,别致。(欣赏月饼图片若干张)
老师:展示月饼事物,并简单介绍圆形设计的格式。(对称、均衡)
(2) 动动手,设计一个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背景播放轻快的音乐)
(3)队员作品欣赏。由队员自己讲解自己的设计意图。
2、举办月饼宴
老师:中秋节,为什么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饼?往年你和谁一起吃月饼?(吃月饼表示团圆;和家里人一起吃;还和好朋友一起吃。)
师:你吃的月饼是买的呢,还是别人送的?谁送的?
老师:为什么要送月饼?(过团圆节,送月饼表示和家人团圆。)咱们中队也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这个家庭的成员,你们愿不愿意和全体队员一起过这个中秋节?(板书课题)
① 送月饼:
② 吃月饼(大家一起吃月饼,体验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和团圆)
四、中秋灯谜
1、老师:在许多地方八月十五这天会有灯会,其中一项就是猜灯谜。得月楼前先得月。猜一字(棚)
2、重逢。猜一字(观)
3、举杯询包拯。打一句宋词(把酒问青天)
4、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正大光明)
五、游戏:“月”字组词接龙。
要求:以“月”字开头组词,以“中秋节”收尾。
优胜:组词过程短者获胜。
六、老师总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某某中队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结束语:(播放苏轼的《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的时光带给了我们无限的快乐,也留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感谢每个学生的参与,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最新中秋节主题班会选集
教学要求:
1、了解中秋节的有关知识。
2、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传奇故事。
教学过程:
一、齐读班会的主题,交流对主题的理解:
(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是团圆的日子,我们心里也会喜洋洋、甜滋滋的)
二、中秋知识竞猜:
1、中秋节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我们能正确说出是哪三个节日吗?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小学生中秋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小学生中秋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2、中秋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有许多习俗,我们知道些什么习俗都可以说出来哦,看谁说的多?
(拜月娘、赏月、吃毛豆芋艿、吃月饼等等)
三、故事引趣:
1、师引:
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老师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2、学生扮演嫦娥姑娘来介绍其他中秋节的习俗
好,听了老师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
拜月娘
拜土地公
3、继续介绍关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
好,听了嫦娥姑娘的给我们的介绍,老师觉得中秋节真是个非常有意义的传统节日啊。它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呢。(看时间待定)
月中玉兔
吴刚伐挂树
4、介绍中秋节的水果
四、联系班级实际,讨论中秋节的活动方案
1、讨论:很快就是中秋节了,我们有什么想法吗?大家想过没有,中秋节怎么过?
2、同学之间交流
我们二(3)班的特点之一就是,我们班有几个寄宿生,他们的爸爸妈妈不在桃山,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我们该对他们做点什么?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全班每一个同学都爱他们。他们的亲人不在自己的身边,可是我们同学都在他们身边,我们就是他们的亲人。
4、同学交流
篇5
用时尚形式推广经典,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传统的中国文艺样式,是中国人民在悠久的文明史中形成的智慧结晶。传统文艺样式因为国人的喜闻乐见得以流传至今,有些在国外也有一定影响,广播电视文艺应为这部分文化遗产的传承做出贡献。但由于电视文艺节目的海量播出,仅采用传统文艺样式的节目不仅供不应求,也无法满足广大观众的多元需求,借鉴和引进非传统文艺样式的节目也理所当然。这符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宗旨。不过,目前大部分电视文艺节目还是处于借鉴阶段,成功的本土电视文艺节目形式很少。往往一种节目样态走红,各大卫视和地方电视台就一哄而上,竞相模仿。一时间,众多内容雷同、缺乏创意的同类节目充斥荧屏,不仅使观众产生严重的审美疲劳,而且使传统文艺样式更加边缘化。为改变这种状况,不少有志者做过有益的探索。
将传统文艺样式元素融入时尚文艺之中,让观众容易接受。有的把格律严格、文辞难懂的古诗词进行通俗化改造,使喜爱通俗歌曲的青年人也爱听爱唱。一度流行的通俗歌曲《涛声依旧》的词“带走一盏渔火 让他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 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和“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等,虽然没有张继的七绝《枫桥夜泊》的意境却有其意味。还有的把京剧的曲调以歌曲的唱法来演唱,后来大家都称之为“京歌”。这种“京歌”可以让青年人从感到“京歌好听”逐渐发展到“京剧也好听”,虽然不会立竿见影,但也能吸引不少参与者。
在地方形成传统文艺特色,扩大观众群。中国地域广大,每个地区的文化都具有地域特征,也会形成其特有的文艺样式。各地电视台可以进行发掘,将其融入本台文艺节目中,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形成一种优势。河南电视台的戏曲栏目《梨园春》诞生在河南,享誉全国,历经十年而不衰。《梨园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绝非偶然,它以厚重的中原文化为依托,除了为本省的豫剧、曲剧提供舞台外,还为邻省的秦腔、蒲剧等提供一席之地,并兼容京剧、黄梅戏、越剧、评剧等大多数观众能够接受的其他剧种。所以,不只是河南人、中老年人是《梨园春》的“粉丝”,邻省人、青少年甚至连几岁的小朋友也争先恐后到《梨园春》的舞台上大显身手。《梨园春》的特色是民族的、本土的,背靠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所以有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和无限的生命力。
为传统文艺样式增加现代制作手段,提高其观赏性。在对传统文艺样式制作手段进行创新中,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节目制作理念与播出模式,对中国传统文艺样式进行本土化改造。2011年湖南卫视的“端午赋”诗歌晚会采用了国际先进的3D全息投影技术,以3D舞美营造出的天马奔腾的意境,实现了诗歌与高科技效果的完美结合,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震撼。将“阳春白雪”的内容以先锋、时尚的视觉形式呈现出来。湖南卫视的“端午赋”诗歌晚会可以被视为一个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人日常生活的具有典范性的标本,很有借鉴意义。
用现代视角重新认识传统题材,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电视文艺节目要想吸引观众,创造出好的收视效果,除了敢于在形式上进行突破和创新,还必须在内容上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毋庸讳言,传统文艺在表现形式、思想内容等方面都有局限和糟粕。我们传承传统文艺样式必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那些体现爱国主义思想,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中国人民勤劳坚强、正义善良等需要弘扬光大的传统剧目、故事,以电视文艺为载体,广为传播,让青年人了解中国文明史,了解中华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贡献。这是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是内容推陈出新,用传统文艺样式表现全新思想内容。许多民间流行的文艺样式如二人转,过去由于插科打诨的内容等原因登不上大雅之堂,但赵本山的拉场戏《摔三弦》令人耳目一新,以二人转演员为代表的一代笑星的小品表演也成了央视春晚的力作。这与节目内容的推陈出新不无关系。
二是不断推出传统文艺样式的新作,增强传统文艺样式的新鲜感。尽管许多传统剧目、唱段中老年人百听不厌,但年轻人却认为传统段子炒来炒去缺乏新鲜感、没看头。虽然年轻人的看法有些偏颇,但努力为传统文艺样式推出新作也很必要。有些老的剧目也有翻新提高的空间。京剧《锁麟囊》经程先生改编的新版比以前更受欢迎,在电视上学唱的很多,不少是青少年,可见这次改版有较好的推广作用。新编历史剧《谢瑶环》的推出也是这样。侯宝林先生不仅说、学、逗、唱的表演上乘,而且长于翻旧为新,他的相声多取材于丰富的民间传统艺术,大部分是根据传统剧目或笑话改编的。如《戏剧杂谈》《关公战秦琼》《空城计》等,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大连西岗区文化馆为推出更多的相声新作,举办过多届全国相声大赛,许多新作产生轰动效应,如《还礼》《无价的情》《缘分》《梦飞东洋》《迎接视察》等;输送了许多相声人才,大兵、周志华、陈寒柏、王敏、奇志、孙晨等都是通过“西岗杯”这个舞台有了知名度,继而走向全国,成为观众喜爱的演员。如今“西岗杯”相声大赛是大连的一个文化品牌,在全国相声界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
打造热爱传统文化的节目制作团队,营造弘扬传统文化的氛围
电视文艺节目的筛选、编导和播出,需要有好的品质做保障,这就需要有一支优秀的节目制作团队,能对文艺节目有非常好的把握和拿捏。人才是关键,只有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的电视人才,才能创办出高品位的文艺节目。
首先,选好编采播人员。电视台从栏目编导、摄像到节目主持人,要对民族文艺有感情,以传承民族文艺为己任,善于从热闹的演播室跳出来,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层次和知识水平。
其次,制作有推介作用的节目。大连电视台的编导录制过姜家锵演唱古典诗词名篇的《诗香歌雅万古流》,荣获全国“星光奖”,可见业内对传统文艺传承的共识。地处辽宁省南部的瓦房店电台经常播出当地中老年人喜爱的辽南影调戏,为吸引关心影调戏迷,他们编排了一个“孙女”和“爷爷”对话的节目,介绍影调戏的渊源、主要唱腔和经典唱段,很受欢迎。
最后,利用好社会力量。广播电视文艺源于社会文艺,是社会文艺中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部分。只有利用好社会文艺,包括充分利用社会上的文艺人才,团结和联合社会力量,才能既能很好地为观众服务,又能完成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2008年湖南台开播的《天天向上》将节目定位于传播中华礼仪文化,力邀中国手影大师沈晓、全国普通话泰斗级人物张颂、国内著名服装设计师计文波等名家加盟。节目巧妙地将大众文化与传统文化进行整合,使传统的文化资源在同文化产业的运作与互动中重新包装开发,把文化中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以及审美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中华民族悠久的五千年历史和文化不容忽视。在传媒高度发达、各种文化互相渗透融合的大背景下,以一种与时俱进的态度来对待和改造传统文化,立足本国国情,展望世界,创造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精品文艺节目,中国电视必将走得更远。
篇6
一、坚持做优品牌,提高全民健身活动的影响力
全民健身活动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县不仅有在全省具有影响力的健身气功,广场舞等体育品牌活动,而且还有10多项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为有效实施《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切实发挥体育公共职能,将区域优势资源转化为全民健身发展的动力,充分利用政府指导,以及社会力量来共同推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2013年初,我局因地制宜制定了《县“一乡一品”群众体育品牌活动评选标准及办法》。
1、明确品牌定位:“一乡一品”是指多年来充分利用本乡镇资源优势,在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传统活动,是居民参与率较高,在全县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能够代表本乡镇形象、特色,提升本乡镇知名度的品牌活动;
2、制定评选标准和办法:要求各乡镇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整合资源,加大投入。要求申报的活动特点突出,设施完善,管理规范,宣传有力,持续发展,参与广泛;
3、各级政府提供经费保障。县体育局根据县政府的安排,投入一定资金,对被评为“一乡一品”的群众体育品牌活动予以一次性扶持,各乡镇政府对创建“一乡一品”的活动在经费上也给予了一定的扶助,为创建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保障。
二、实施网络建设,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
我县在坚持“一县一品”群众体育品牌活动创建基础上,再创“一乡一品”的品牌建设,通过这一方式认真履行体育公共服务职能,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广泛开展“一乡一品”活动以达到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使全民健身发展成果更好的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在创建“一乡一品”群众体育品牌活动中,把社会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各方支持、群众踊跃参与的活动运行机制。大力倡导群众体育生活化理念,提高群众体育活动的质量,加强科学健身指导,努力提高全民体质。以围绕“白云深处、人家”幸福工程建设,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及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增强全民身体素质,作为发展群众体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造性地开展了健身公共服务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全县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网络。截止年底,11个乡镇,75个行政村、3个社区,共建立了全民健身指导站、点89个,覆盖率达到了100%。
1、我县现有55个行政村新建了农宿文化体育广场,为此,县财政为每个广场投入了8万元,2013年,我局从体彩公益金中也拿出了50万元,近年来,全县各级共投入了近1000多万元。目前,基本做到了村村有体育活动场所,有广场舞队伍、秧歌队、篮球队等,截止2013年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网络全部覆盖。全县共有89个指导站、点,而且均配备了1-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均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健身活动场地。为此,我局还投入资金18万余元,为每个站、点配备了各种体育器材如:拔河绳、羽毛球拍,篮球、乒乓球拍等,有效推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运动,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热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2、为了配合网络建设工作的开展,以全民健身指导站、点为互动平台,我局连续举办了两期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各乡、镇、村先后共派出17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
3、推进居民体育活动生活化。以社区全民健身指导站为阵地,依托县老年体协、健身气功协会、排舞协会、自行车协会、青少年俱乐部等体育协会,以创建体育特色社区为抓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体育健身活动。
三、重点抓好普及、彰显群众体育品牌活动的魅力
在实施群众体育品牌活动过程中,我们努力让体育文化元素融入城镇乡村。围绕城乡稳定、区域经济、文化、旅游休闲等方面的发展,整合社会资源,打造有特点、点面结合,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归纳起来主要特点体现了“五个结合”:一是与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相结合。为了推出地方特色,打造品牌,发展体育文化,我县高湖镇在西头村接连举办了“吕阳洞溯溪帐篷节”,活动紧扣“清凉一夏”的主题,有西头古道穿越、吕阳洞溯溪、神仙谷漂流、观音岩登山、北河园赏花、中部梦幻城游乐等,共吸引了2000余人报名参加。同时还举办了“美丽乡村、幸福生活”文体活动。还设立了文明健康高湖人宣传展示、享受农家风情等群众互动活动,促进活动的开展和普及。二是与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相结合。宝峰镇连年举办“农宿文化节”运动会。项目有篮球、拔河、田径、骑自行车载重、播种、肩稻谷赛跑、摘棉花比赛、广场舞、太极拳、太极扇、柔力球、顶棍、秧歌腰鼓,传统诗词、书法比赛等在内的20余个具有地方代表性的民俗体育项目,弘扬民俗体育文化。三是与传统群众文化教育相结合。为丰富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根据各地特色、春节期间在全县组织了元宵舞龙、舞狮、马灯、船灯、茶花灯会。并专门推出了水口乡桃源村的城门灯、仁首镇象务村草龙灯在全县各地表演和县城集中汇演。尤其仁首草龙灯,以其独特的传统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除了在央视春节特别节目展现龙的元素以外,并已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端午节还举行了龙舟比赛,并于今年10月成功举行全县乡镇腰鼓队表演大赛。全国第五个“全民健身日”,在县清华文化广场隆重举行了全民健身广场舞展示活动,800多名队员参加。此项活动已荣获了“舞动赣鄱健康”2013年省全民健身广场舞活动“县区优秀组织奖”。四是与低碳绿色休闲理念相结合。2013年9月24日,省首届海峡两岸自行车联谊赛暨第六届泛长珠闽国际自行车三爪仑挑战赛在我县落下帷幕。本次大赛旨在倡导“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理念,其主题为“白云深处、人家,百里画廊、骑景最佳”。我局作为执行单位,全程负责组织了此次赛事的进行,并受到了赛事组委会的高度评价。五是与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开放相结合。我县积极整合体育资源,维护维修了县城的体育场馆,根据群众的健身需求,以“服务群众、大众参与”为主题,每天晚上体育广场为全民免费开放,并提供羽毛球、乒乓球、门球、网球、篮球等相关活动场地,而且提供便捷、优质的体育健身服务,促进了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满足了全民多元化的健身需求,极大的推进了全民健身长效化、健身方式科学化、健身形式大众化机制的形成。
四、2014年工作打算:
1、进一步完善农宿文化体育广场建设,争取一至两年内,村村都有农宿文化体育广场;
篇7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图书出版 “走出去” 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1-0050-05
在世界经济发展缓慢的今天,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崛起备受瞩目。客观来看,这只是中国强国之路上的第一步,中国还应关注文化软实力的增长,提高自己在文化领域的世界地位。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中最具特色、分量最重的组成部分,因此,传统文化输出不可小视。图书出版是深层文化输出的重要媒介,当今传统文化图书出版的一个总体倾向,是在内容上没有打通深层文化和浅层文化的界限,不利于被他国文化认识和接纳。
1 传统文化图书出版之文化传承、上下贯通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图书出版是出版“走出去”的一个重要阵地。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李岩在第20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接受采访时,提到传统中国文化题材仍是版权输出的主力军。2013年内地出版社在海外图书馆馆藏排名中,中华书局居首位,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华文出版社排名都比较靠前,这些出版社传统文化出版的氛围浓厚。这样的形式固然可喜,但也需要思考如何能更好、更快地推动传统文化图书“走出去”。
目前,我国传统文化出版中存在着一个总体情况,就是不同层面的文化上下结合不很紧密,文化传承不够,此种现象需要改进。文化的概念很宽泛,依据结构层次的划分标准,文化可分为三个层次: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器物文化。观念文化是最深层次的文化,包括思想状貌、思维方式、价值体系等内容;制度文化为各种制度;器物文化是浅层次的文化。文化是整体,其深层和表层融合在一起,中国传统文化当然也是上下贯通、一脉相承的。文化中有影响力的不是服装、礼节、饮食等这些浅层次文化,而是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深层文化,所以图书“走出去”一定要注意传播深层文化以便加强影响力。
中国深层文化有优势,能够“走出去”成为世界文化的一员。梁漱溟充分表现出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信心十足。在其《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他认为西方文化社会在满足意欲文化的引领下,不断改造着自然,创造着越来越丰厚的物质文明,但其着眼点在物质层面,未免太低;而印度文化主张抑制人的意欲,追求无我的精神层面,未免太高;相比较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不太高也不太低,正适合人生需要。目前看来,他对世界发展的判断有一定道理,意欲向前的西方文化,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但同时造成环境严重破坏、社会的失衡和人的异化,当今社会,面临着民主与科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中国传统文化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和谐发展,追求生命的自由自在与自得其乐之根本精神,是解决时代问题的途径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中一员的实力。
传统文化图书出版如果能充分意识到深层文化的重要性,做到上下贯通,这对图书出版“走出去”,对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进而对中国在世界视野中的正面形象都有重要意义。
2 传统文化图书出版“走出去”应重视发挥其上下贯通的功能
宏观来看,我国传统文化中深层文化同浅层文化的结合非常紧密,图书出版“走出去”面对的是脱离了传统社会对它很陌生的现代人,是没有经历中国文化积淀对中国传统文化毫无了解的他国人,深入浅出有利于他们对中国文化有总体的把握,有利于他们认识真正的中国文化。
2.1 我国传统文化中思想上下贯通的总体特性
宇宙观和人生观是任何哲学中的重要范畴,中国哲学也不例外,中国哲学的特色是强调、突出宇宙和人生的关系——天人关系。天人关系也准确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上下贯通,可以把“上”理解为理论基础,主要是天道(再有心性)思想,王道、人生思想;把“下”理解为现实社会,主要是礼节、风俗、文学艺术等各种现实层面文化,此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
天之道是所有思想的根本。天之道通过花草树木等自然事物的兴衰繁衍表现出来,通过山山水水的物理表现出来,如此,天之道虽然广博深奥,但并不是难于把握,它自始至终对人敞开大门,只是需要人自己去总结,去体悟。《论语·阳货》云:“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天道隐藏于四时更替,隐藏于大话流行当中,又超越于其上,只待人通过形而上的思考把握它。宏观来看,天道问题向下落实涉及两方面的现实,其一是解释王道的合理性,其二是指导个体人生。
中国古人用天道解释王道。天道是社会秩序的最终决定因素。严格意义上来说,在夏朝之前天道与王道没有多少关系,但自夏朝开始,为了配合王道,天就被解释为宇宙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帝王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是因为其权力是天所授予。最显著的是董仲舒证明天子“受命于天”的思想,它是对等级社会、皇权合法性的肯定。另一方面,天子不但有权力,还有责任,可以解释为“以德配天”,即品德高尚,善待百姓的天子才能得到天的庇佑,才能王天下。天子是上天派来执行天命管理百姓,而不是压榨百姓的,天子的天命就是行仁政,否则其统治就应该被终止,这是中国文化对等级社会帝王的约束思想。
中国古人用天道指导个体人生。天道体现在个人层面就是仁义道德和天命,是个人修养之人道。在儒家看来,人为天地所生,天地的特性是无私,所以人的本性也是如此,善是人的本性。天的运化体现出德行,所谓厚德载物,所以人应该学习天的仁德;天的运化还体现出运动变化,所谓生生不息,所以人应该学习天的自强不息。再有,由万物的荣枯体味出应接受人生浮沉的变化,由自然力量的神秘与强大体味出应顺应天命等等。在道家看来,所有生物在自然面前是平等的,人应该同草木一样,去坦然接受各种境遇而不必动心;身体或心灵远离人群社会,置身于大自然中,去体悟自然的奥秘与真谛从而获得安宁等等。天道理论为人们提供了终极关怀。
中国文化体现出的整体思维能力在不断增长,知识结构不断完善,所以理论的开创期、发展期、成熟期肯定会有差别,但总体方向不变。另一理论知识是性命论,性与天道,并非不相关的两个论题,而是相融合的,鉴于本文的重点在讲上下贯通,心性思想从略。
2.2 我国传统文化中思想与现实的上下贯通
我国传统文化中思想的传播过程就是文化的接受、传承、积淀过程。它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章制度、礼节礼仪、风俗人情、教育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共同实现,现实是思想的具体化。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以“礼”最为重要,在此本文以分析礼教为线索来分析文化的上下贯通。
宇宙天地的秩序就是人类社会秩序的本源和最终依据,儒家体悟这个自然秩序,发现礼乐制度符合天地秩序,是人的群体生活中最好的秩序。“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2]礼乐制度是对天道秩序的模仿和执行。
与王道相贯通的天道给现实生活的指导是尊卑制度。“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3]。礼节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形式上的礼仪;其二是具有法律意义的礼制。从起源上来看,礼节仪式早于礼制。我国传统社会中关于礼仪的内容非常丰富,《仪礼》中提到了士冠礼、士婚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等等。每一种礼仪都包括一定的形式以及器物用度,通过这些反映出古人的伦理道德和社会制度,长幼有序、上下尊卑、明确社会角色以及社会角色的责任和权利等等。另一方面,礼节还具有礼法的作用,“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4]。将仪式化的各种礼节归纳总结出其内在品格,将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夫妻关系、亲戚关系等用礼节使其成为规范,使处在不同社会角色中的人都依据这些规范行事,被看做是人伦之道中最重要的。每个人都以礼行事,整体社会秩序就是稳定和良好的。
与个体人生观念相贯通的天道给现实生活的指导是由情入礼。如同万物有性情一样,人生而有自然之情,儒家能从这自然之情体味出礼乐制度。一个家庭中父慈子孝是父子自然之亲情,国就是一个扩大了的家,君臣如同父子,如此君体恤臣,臣忠于君就是合情合理的关系了。早在先秦时期居丧三年的丧礼形式就存在,《论语·阳货》中有孔子弟子宰我认为三年之丧期太长,孔子反对的记载,孔子的理由是:孝子感念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恩情,如果不服三年丧期就会心下不安。“不安”本是情感之事,是亲情之爱的体现,却成为丧礼的依据。孟子发扬了这种以人自然之情作为礼乐文化根本的精神,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5]孟子将人的情感作为他整个学说的根本,认为人之所以能做到仁义礼智,就是因为人有这样自然的情感需要,如此行事,可以带来人的心安。
教育使得礼乐文化被推广。我国古代的教育形式有政府办学各级官学、民间办学——私学和家学的形式,有小学——蒙学和大学的形式。培养人才的目的其一是为政治统治提供人选,其二是普及官方的或官方认可的思想知识,稳定社会环境。最长使用的控制方式就是举办科举考试,通过考试参加到政治活动中的学习目的能限制学习内容,也能刺激很多人参加到伦理道德的学习中。教育内容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包括忠孝仁义的人格内容和三纲五常的社会规范,将社会需要的思想内化到人心,使得人们能够按照伦理道德的要求做人做事,从而维护政治的稳定,社会的安宁。除了这样的教育内容,诗词歌赋的艺术形式等也包括其中,佛家道家的思想、著作也会为知识分子熟悉。中国思想文化本来就是以现实为关注对象,通过教育,社会制度、伦理规范、人生价值等精神层面的文化被学习者接受,并成功传播开去。
除了儒家礼乐文化,佛道思想也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拿知识分子来说,生活不同时期会遇到不同的主要问题,所具备的知识要在具体生活中有所体现,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灵活运用。传统文化赋予读书人的理想与责任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但只有极少数人可以谋得重要政治地位,参与国家大事,绝大多数人都要承受理想与现实巨大差距的打击,在生活顺利时他可能更倾向于接受儒家积极入世的观念,在生活不顺利时他可能更倾向于接受释道出世的人生观。
3 传统文化图书出版如何上下贯通
鉴于传统文化图书出版范围过大,归纳起来论述也过于笼统,本文的具体建议以例证的方式来展开。
3.1 文化、古籍类图书应多解释,使居于上者容易被理解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古籍“走出去”之路历史悠久,发展迅速。这些居于文化较高层次的图书其读者以汉学者和世界各地中国人为核心,他们具备一定的中国文化知识,即便是这样,从理解上来看,还是应多些解释性的材料,否则,他们也不好读懂,更不用说用思想影响。
例如《论语》的出版。《论语》均是弟子记载孔子所说的话,语言平实,就事论事,看不到理论,也没有术语,但是被后人奉为经典。部分研究中国哲学的人认为,如果中国文化中这样的思想就是至高思想的话,那只能说明中国没有哲学,充其量可归为社会学。这样的思想体现着对中国经典文化的误解,个人修养之道是中国深层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而《论语》就是这方面的主要著作。它塑造的孔子形象被看作儒家的圣人形象,以案例的形式告诉后人应该怎样待人接物——仁,应该建立怎样的人格——有尊严,以及应该怎样看待人生,应该怎样承担社会责任等等,表面上是给予人具体指导,背后体现出来的是中国的礼乐教化之道。正因为这个原因,它才具有了经典的地位,《论语》出版“走出去”要注意这方面知识的介绍。
例如《礼记》的出版。《礼记》写作初衷是规范社会人伦、道德规范。因为礼就是社会规范,人们都依礼而行,这个社会就是良性循环的社会。天道体现出万物兴盛繁衍,各自性命不同,却能和谐共处,彼此既互相限制又互相成就,生生不息。人遵循礼仪就能在贵贱不等、性情不同的差异性社会存在中彼此协调。儒教被称为礼教,由此可见礼的重要性,它是规范人类社会秩序的至高法则。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根本的社会规范,也是中国人从野蛮粗俗走向文明的教养依据。《礼记》出版走出去要注意这方面知识的介绍。
例如《易传》的出版。《易传》阐释的是中国人的宇宙观,是自然之天道奥妙,所以读起来玄而又玄,似懂非懂。“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概念。天道问题是中国文化致高深的问题,但是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人道,所以天人关系是相融合关系。不同于古希腊哲学中的就宇宙自然论宇宙自然的本体论,中国人的思维着眼点在现实生活,我们从来不会单纯地就天来论天,探讨天道问题的出发点是人道,是给自己的人道观念寻找至高无上的理论依据。《易传》鲜明地体现出中国古人“悟”的思维方式。不同于西方哲学中逻辑的思维方式,我们思考问题是体悟式的,由草木荣枯直接悟道人世浮沉,以大量的比喻做手段,由现象直至本质。《易传》出版“走出去”要注意这方面知识的介绍。
例如《老子》的出版。《老子》被尊为道教之宝,其行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字里行间之“意”神秘莫测,深不可测。它体现着人生智慧,其所说的朦胧含混的“道”,主要是为了解决社会生活中人们为物欲辖制,迷失人自然之本性的问题,认为世俗就是物欲,只有放下名利,顺其自然,保持心灵自然之宁静,才能获得解放与自由。另外,它还承载着治国之道,由于《老子》崇尚无为,无为的过程又会导致无不为的结果,所以它守柔守弱,谦卑处下,无为的处事方式被看做是帝王南面之术,即帝王宰制臣子的治国法宝之一。《老子》出版“走出去”应注意这方面知识的介绍。
对图书所做出的解释方式,包括字里行间的解释、前言中的说明、图书介绍、书评、访谈等形式,视具体情况而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就存在于这些书籍中,只有对它们极其熟悉,才能领略文字背后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图书出版就应该帮助读者理解中国智慧,图书才会销售得好,文化影响力才会大。
对图书所做出的解释广度,应有所取舍。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有生命力的精华,也有应该进坟墓的糟粕,在解释是应注意将现在看来优势的部分(例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儒释道相结合可进可退的人生观等),有特色的部分(例如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仁义礼智信的理想人格等),对于已经落伍的部分(例如封建等级制度,三纲五常等)还要尽量忽略,多说无益,还要少用笔墨。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对经典的介绍会使得读者更容易读懂经典。于丹《论语心得》严格地说,并没有准确诠释《论语》,但她把《论语》的内容和现实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可以说做到了上下贯通,无论哪国读者,接受它的人都很多。除了极少数文化大家,这种解释都是很有必要的,会有助于经典走进生活。
3.2 大众类图书应联系其背后的用意,使居于下者有深意
大众类传统文化出版“走出去”以介绍浅层次文化为主,或叫做通俗文化,例如中医养生、中国建筑、中国书法、中国传统风俗等。它们作为中国符号对于他人了解中国大有用处,该类图书的出版对国家形象、出版社利益都有好处。但是,诚如前面所述,最有影响力的文化是深层文化,而且浅层文化同深层文化是融通的,因此,传统文化大众类图书的“走出去”也应该引领读者透过有趣的现实层面文化本身,深入认识理论层面的文化。
例如对中国风土人情进行介绍的图书出版“走出去”。风俗的内容驳杂繁多,此处蜻蜓点水,举出清明节、端午节的例子以说明习俗背后有丰富的内涵。
清明节是我国祭祀祖先的节日,表现出来是禁火、寒食、踏青、扫墓等,这些形式因素背后的含义是中国文化中慎终追远的精神。虽然神灵的世界中国古人不深入分析,但丧祭是儒家尤为重视的礼节。首先,它体现着中国亲亲的血缘情感,而这种情感是伦理道德中亲亲尊尊内外上下有别规范的基础,是孝道的具体化,也是家族凝聚力提升的方式。其次,它还是儒家终极关怀的体现。终极关怀是人类获得精神安宁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主要是对死后世界的设想,是在有限世界中追求无限永恒的超越性精神需要,中国祖先信仰崇拜也能起到这个作用。中国文化事死如事生,死和生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祖先过世,通过祭祀活动使其灵魂有所归依,其实和宗教中的某些仪式有异曲同工之妙。相信人死后灵魂生活可以安好,有利于化解人对于死亡的恐惧与困惑。其他文化背景中的人能通过这些介绍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并且更能体味到中国节日的味道。
端午节的由来被普遍认为是纪念屈原。屈原是我国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纪念屈原的行为体现出,其一,儒家的理想政治体制是仁政,要以民为本;其二,儒家的理想人格是爱国、具有责任担当、敢于直言的政治品格、不计个人得失的天下情怀文化影响。而人们,尤其是现代社会中的人或者是其他文化中的人往往只看到这些现实层面的文化本身。更多在意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等庆祝形式,没有联系儒家理想人格,也没有对屈原持敬畏的态度,当然,屈原也没有起到做人们榜样的作用,图书出版者应注意这样的问题。
例如对中国中医养生进行介绍的图书出版“走出去”。养生主要体现我国道家思想,面对战乱纷争、物欲横流的世界,道家选择离开,远离人的世界到自然当中去,如此,就能得到精神的超越与安宁,人格的独立与尊严。不以社会为思虑对象的结果就是以个人的身、心为关注点,养生自然就成为道家的一个重要内容。道家崇尚自然,认为人与自然合一就是养生的最佳办法,人与自然同化的无己状态是养生的至高阶段。达到这种状态的过程就是去欲,除去内心中的各种欲望和思虑。老子认为人最初无思虑时最接近自然,于是将婴儿状态定义为“至真”的目标。中医养生还能联系中国文化中的阴阳、动静等内容。如果能结合这样的内容,中国文化的特色能够体现出来。
综上所述,文化中根本的部分都是至精至简的部分,但是它的影响力巨大并且起决定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图书出版走出去一定要关注传播其中的深层文化。具体的方法应该是深入浅出、上下贯通,即出版深层经典著作一定要解释得浅显易懂,出版浅层次图书一定要赋予它深刻含义。如此,图书有分量,又有吸引力,还能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注 释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88
篇8
关键词:李泽厚;聊斋志异;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异化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一
不管人类是如何起源的,人类在起源之前的生存状态应该是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具有同质同构性质的。李泽厚讲美的起源,说:“美的根源究竟何在呢?这根源(或由来)就是我所主张的‘自然的人化’。” [1] (P434)我同意这一观点,但觉着还不够彻底,还应该再往前推进一步。李泽厚讲“自然的人化”或“自然向人生成”,其前提是必须先有“人”,否则“美”便无从谈起。我想追问的是,“人”在成为“人”之前,“美”在何处?自然界林林总总的芸芸众生,为什么只有“人”变成了“人”,而其他生物却不能?不管“人”成为“人”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偶然,天地间一定有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法则或成理,并且这个法则或成理一定是“美”的。因此,我认为“美”的产生不是后于人,而是与“人”自身的产生同步的。也就是说,不是有了人之后,“自然向人生成”才产生了“美”,而是人类的血肉之躯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就伴随着“美”的产生。“美”创造了“人”,“人”也创造了“美”,“人”和“美”是同时来到世界上的一对孪生兄弟。
李泽厚同时也讲“人的自然化”。“人”历尽千辛万苦、经由千百万劫才脱离自然而成为“人”,为什么还要“自然化”呢?这也是因为“人”是“自然”和“美”的产物。“人”来自“自然”,是自然界结出的最美的花朵。就如同玫瑰、牡丹等需要吸收水分和阳光,人也要认祖归宗返回到自然之中,寻得其“有大美而不言”的家园故国,才能获得安定、舒适和逍遥之感。“自然人化”产生了人,但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认识到了生命的飘忽不定、转瞬即逝,因此时刻都在寻找着把片刻化为永恒的小药剂和大处方。炼丹服药、瞑目静坐等等,只能延长人的相对生命,只有回到自然,在更高的审美层次上与自然冥合融通,才能实现较为绝对的生命永恒。贾宝玉来自自然又复归自然,牛郎织女来自自然又复归自然……这种境界的创设与涌现,则必须依靠人与自然母体之间输血脐带的通畅与交流,以此达到“人的自然化”。
正因为“人”是“美”的产物,“美”是“人”的产物,“人”和“美”又都是大自然的产物,所以才“人”离不开“美”,“人”和“美”都离不开自然。不管人类社会如何发展,社会道德如何变迁,物质机器和社会机器如何翻新花样,“人”与“美”及“自然”的关系,都将是人类不变和永恒的研讨主题。因此,“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也就成了历代哲学家、文学家通过各自的话语方式,乐此不疲地展示演算的命题和公式。
《庄子·秋水》讲过一个著名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故事。故事中,庄子以艺术家欣赏的眼光,也就是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自然之物,因此他感觉到了“鱼之乐”。在这一审美过程中,庄子返回到了人类与自然之物协同共在的原初状态,他与鱼同游同乐,他发现了美,也享受了美。这可以看做是“人的自然化”。《论语·先进》也讲述过一个著名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故事。故事中,孔子同样以艺术家的眼光,欣赏曾点描绘的清明骀荡的暮春风光和天人和融的优游之乐,因此他称赞“吾与点也”。在这里,自然界的山水风云都成了人类咏叹表演的舞台,无知无欲的自在对象,成了与人相依相亲的自为存在。“群籁虽参差,适我莫非新”(王羲之《兰亭诗》),自然界的万物百类,都是为“适”我“新”我而生,亘古不变的自然,也就成了人生当下即刻活动的组成部分。这可以看做是“自然的人化”。
“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相辅相成,合力并肩促进了人的完美人格的生成和发展。中国古代的哲人、文人们,尽管不曾对此理论进行过系统阐释与总结,却对此理论所包含的合理内核有过自觉或不自觉的应用和发挥。例如清代伟大的文学家蒲松龄,他在其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塑造了缤纷炫目的人物形象,其中很多人物在性格生成与演示上,乘坐的就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双轮马车。下文我将尝试通过此理论,对《聊斋志异》中的数位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争取能挖掘出一片比较新颖的阐释局面。
二
中国长篇白话小说的自然风景描写,在《红楼梦》之前,只有《儒林外史》有过较为出色的表现,其他“四大奇书”等,多为陈辞滥调的骈俪描写,对塑造人物性格起不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2]。但是在文言短篇小说中,情况却大不相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给读者奉献出了中国小说史上最为精彩绝伦的、与人物性格水融的景物描写文字。李泽厚在谈到“外在自然的人化”的“软件”时说:“不仅红花绿草、明月春风,而且激流险滩、荒林野漠……之所以也成为今日人类的审美对象,而不是恐怖、威吓或无关的事物(如在远古时期或原始民族),是由于历史发展所造成自然与人的关系产生重要变化的结果。这也属于‘自然人化’的范畴。” [3] (P243)在讲到“人的自然化”的三个层次或三种内容的第二点时,李泽厚说:“把自然景物或景象作为欣赏、欢娱的对象,人的栽花养草、游山玩水、乐于景观、投身于大自然中,似乎与它合为一体。” [1] (P454)千万年来,人们匍匐在大自然的脚下辛苦劳作,用血汗和生命换取果腹之食和蔽体之衣。只有当为人类提供自身生成和衣食住行的大自然,不再是令人恐怖畏缩,或供人无限索取和猎食的异质对象,而成为与人类平等共处、互利共惠的同构对象时,人才会感受到大自然的无限之美,以及由自然之美所引发促成的人性之美。
这种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美,是晋朝人首先发现的。先看几条《世说新语》的记载:
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言语》)
王司州至吴兴印渚中看,叹曰:“非唯使人情开涤,亦觉日月清朗。”(《言语》)
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言语》)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雅量》)
在这里,眼前之景和心中之情浑融无间,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宗白华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 [4] (P215)唯有深情,才能发现自然之美;因为自然美,才能引发人的一汪深情。也就是说,因为人的深情,“自然的人化”才成为可能;“自然的人化”成为可能,就愈发深化了人的深情。不管是“自然的人化”还是“人的自然化”,其之所以成为可能的重要媒介就是一个“情”字。
刘义庆们的“志人”策略,为后代小说家打开了融合情景以塑造人物的玄牝之门。可惜到了中国文言小说的“传奇”阶段,虽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这一情景交融的艺术点金术,却让位给了山水田园诗和游记写景散文,在小说中很难见到卓有成就的实践成果。看一下《补江总白猿传》中的这段描写:
又旬余,远所舍约二百里,南望一山,葱秀迥出。至其下,有深溪环之,乃编木以度。绝岩翠竹之间,时见红彩,闻笑语音。扪萝引絙,而陟其上,则嘉树列植,间以名花;其下绿芜,丰软如毯。清迥岑寂,杳然殊境。东向石门,有妇人数十,帔服鲜泽,嬉游歌笑,出入其中。[5] (P15)
这段景物描写宛如武陵人进入桃花源,但见芳草鲜花,但闻欢歌笑语,满眼满耳都是新奇和喜悦。欧阳纥的妻子被白猿掳去,欧阳纥“大愤痛”、“尤凄悼”,跋山涉水始寻得其迹。试想这段描写,可能是此时此地欧阳纥的眼中景、心中情吗?这不但丑化了欧阳纥,也丑化了其中的妇人。怪不得有人说这是排陷诽谤之作,算不得认认真真用心经营的小说创作。再看《三水小牍·却要》中的这段描写:
尝遇清明节,时纤月娟娟,庭花烂发,中堂垂绣幕,背银缸,而却要遇大郎于樱桃花影中,大郎乃持之求偶。却要取茵席授之…… [5] (P297)
却要是李庾的侍妾,李家大郎欲在月影花阴中强行与之幽欢。试想此时之却要是何等心情,却把景色看得如此烛影摇红、风光旖旎?我们承认此段景物描写很优雅静美,也不否认人物的主观心情不能改变景物的客观存在。但是,这只能是客观之景,或者说是作者眼前之景,而非小说中人物眼前之景。在这里,“自然”没有得到“人化”,“人”也没有得到“自然化”;景物既不能为人物所欣赏,人物也不能为景物所烘托,“人”与“自然”毫无相通共融之处。因此,这样的景物描写本身美则美矣,却无力美化人物性格。唐人传奇中的景物描写本就不多,若有则是游离或疏隔于人物性格之外的此类描写,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小说史的一大遗憾。
三
遗憾终于得到了弥补,因为蒲松龄出来了。
宗白华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4] (P208)在政治上和社会上,蒲松龄所处的明末清初,与汉魏六朝有着极其相似的混乱和黑暗,因此在精神史上也就有着极其相似的自由与热情。为了自由与热情,张岱躲到山里去了,躲到画里去了,李渔躲到戏曲里去了……蒲松龄则躲到小说里去,用自己的文笔,建立了独特的纸上园林、书中奇葩,完成了“自然人化”和“人自然化”的融合交流。
先看人与自然的关系。《晚霞》写端午节江南的龙舟赛事:
五月五日,吴越间有斗龙舟之戏。刳木为龙,绘鳞甲,饰以金碧;上为雕甍朱槛;帆旌皆以锦绣。舟末为龙尾,高丈余,以布索引木板下垂,有童坐板上,颠倒滚跌,作诸巧剧;下临江水,险危欲堕。[6] (P1455)
赛龙舟,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体育活动,也是一项人类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以展示自身之高超体力与智力的伟大实践。把赛舟做成龙的形状,就是驾驭自然界最为凶猛强悍的动物;下临大江能够镇静自若、完成各种颠倒滚跌,就是人在自然面前自我能力和尊严的演展。尽管有时免不了堕水而死,但是人们却一直耽于此乐。其实历史就是一条大江,自然就是一条巨龙,人们时刻都在与这江和龙角力搏斗或握手言和。在这样的自然和人的交互征服和适应中,“自然人化”了,“人自然化”了。“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文天祥《正气歌》),正因为人从征服自然的伟大活动中获得了自然所赋予的伟大力量,才会养成一种浩然正气。《晚霞》中的男女主人公就凭着这种天地正气,方才显示出坚韧不拔地与邪恶势力周旋的高贵品性。
再看仙人与自然的关系。《翩翩》中的罗子浮游荡无行,沾染了花柳病,巧遇仙女翩翩。翩翩先命罗子浮于门前溪流沐浴,然后“取大叶类芭蕉,剪缀作衣”,“取山叶呼作饼,食之,果饼;又剪作鸡、鱼烹之,皆如真者”,“持襆掇拾洞口白云为絮复衣,着之温暖如襦,且轻松常如新绵”。什么叫仙人?能够与自然融为一体就是仙人。人的衣食住行都取于自然,自然也能顺遂人意为人提供所需。自然是人的组成部分,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于此,“人化”和“自然化”已经泯无痕迹。这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最大和谐,也是人类自古以来的终极追求。这样的大化之境,只有仙人能够优游其间,人似乎还有待修炼:
剥果误落案下,俯假拾果,阴捻翘凤。花城他顾而笑,若不知者。生方恍然神夺,顿觉袍裤无温;自顾所服,悉成秋叶。几骇绝。危坐移时,渐变如故。
人之所以不能完全与自然融为一体,是因为人还有各种机心邪念。罗子浮动了花城娘子之凡心,袍裤即刻变成了秋叶,这证明“人自然化”得还不够彻底;罗子浮凝神危坐,就逐渐与芭蕉叶做成的袍裤合而为一,相融相惬,这又显示人只要真心实意投靠自然,逐渐领悟“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的真理妙谛(《庄子·知北游》),人还是有希望熨帖地躺卧在自然怀抱中做逍遥之游的。
再看狐(动物)与自然的关系。《婴宁》中,王子服于上元节在村外偶遇拈花狐女婴宁,回家便不语不食,日渐萎悴。后探得婴宁居处,独往山中寻访:
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里落。下山入村,见舍宇无多,皆茅屋,而意甚修雅。北向一家,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磔其中。
王子服的眼睛就像一架高性能的摄像镜头,移步换影,步步近逼,把眼前之景都化作了心中之情,这与欧阳纥的寻妻之旅便大异其趣。这些既具自然之浑朴、又见人工之匠心的山花、村落、茅屋、修竹等,在表明着这是既“自然”又“人化”、“自然”与“人化”结合最佳的一处所在。对王子服来说,他对此景流连钟情,这体现了“人的自然化”;对身居其中的婴宁来说,这又显示着“自然的人化”的种种可能。接下来,王子服进入了婴宁的居室,眼前之景更是“修雅”到了极点:
肃客入舍,粉壁光如明镜;窗外海棠枝朵探入室中,裀藉几榻,罔不洁泽。
光洁的粉壁上,衬着探入窗内的红艳的海棠花枝。粉壁如纸,海棠似画,不管从窗内还是从窗外看,都像一幅绝佳的折枝花卉画儿;假如院中格磔的野鸟能飞落枝头,那可真是有声有色了。但是鸟不会飞来室中鸣叫,婴宁的笑声不胜过任何鸟鸣?此景此情,谁能说得清是“自然的人化”还是“人的自然化”?谁又能不承认这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绝妙结合的化境?
除此之外,《聊斋志异》中还有多篇景物与人物妙合无间的名篇佳什。大段的景物描写如《西湖主》、《王桂庵》等,早已为论者所熟知;其他随意点缀即恰到好处的景物描写,更是如碎琼乱玉,俯拾即是,不胜枚举。胡兰成分析汉乐府《陌上桑》中秦罗敷的“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说:“连工具亦如壮士的宝刀,女子的菱花镜。” [7] (P142)这是非常聪明、精巧而又贴切的比喻。模仿一下,我们也可以说:在《聊斋志异》中,人物和所处环境的关系,就如壮士和宝刀、女子和菱花镜的关系。人景合一,也就是人刀合一、人镜合一。
四
在《聊斋志异》中,除了自然界的山水风光能和人会心不远、相融相亲,达成“互化”关系,自然界的动植物及鬼怪也有“人化”的愿望和欲求,而社会生活中的饮食男女也有“自然化”的希冀和姿态。
《青凤》中的青凤,本是一只狐狸精,她的温柔多情征服了狂生耿去病。但是偏偏好事多磨,先是青凤的叔叔从中阻挠,接着青凤又在猎狗追逐之下现出原形:
会清明上墓归,见小狐二,为犬逼逐。其一投荒窜去,一则皇急道上。望见生,依依哀啼,闒耳辑首,似乞其援。生怜之,启裳衿,提抱以归。闭门,置床上,则青凤也。
一位聪敏美丽的少女,不意在情人面前变成了一只狐狸,并且“闒耳辑首”,样子十分狼狈。在唐人小说《古镜记》中,狐女鹦鹉说:“久为人形,羞复故体”,《任氏传》中,狐女任氏以扇遮面说:“事可愧耻,难施面目”,这都是非常丢面子且伤自尊的事。所以此后的青凤对耿去病表现得小心翼翼,似有亏欠,就好比《西游记》中的妖怪,一旦被人喊出了真名,就马上现出原形,失去了威风。
《莲香》中的莲香,也本是一只狐狸精,她的情人桑晓病后,她历经三月采药三山,终于救活了桑晓的性命。她能够生死而肉骨,有着超越人类的特异功能,但她却宁愿放弃超人能力甘做平凡之人。为了能够脱胎换骨成为人类,莲香生完儿子后主动死去,“启衾将敛,尸化为狐”。莲香虽然最后投胎成为了人间美妇,但一者曾经现过狐狸真身,二者狐狸还不能直接“人化”,还得借助投胎重生,这实在不雅并且麻烦,让读者感到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有美中不足。
从上面二例可以看出,蒲松龄在创作这两篇作品时,于狐狸(动物)的“人化”方面认识还不够成熟,手法还略显生涩。
在《莲香》中,和莲香同时爱上桑晓的,还有鬼女李氏。她“已死春蚕,遗丝未尽”,夜夜与桑晓辗转床笫,致使桑晓病羸几死。李泽厚说讲“自然的人化”包括两个方面,除了山水风光等“外在自然的人化”,还有“内在自然的人化”:“即人的感官、感知和情感、欲望的人化。动物也有感知、欲望和情感,动物的感知、欲望、情感变成人的感知、欲望和情感,这就是‘内在自然的人化’。” [1] (P417)李氏虽然真心爱恋桑晓,但由于她的感官、感知、欲望和情感,还处在只知自然性的自我享受和肉体满足,还没有“人化”到节制、体贴、尊重与审美的境界,因此爱桑晓反而害了桑晓。后来她借尸重生,才真正成了桑晓的如花美眷,完成了其“人化”过程的提升与飞跃。
在《白秋练》中,白秋练是一只聪明可爱的以吟诵诗词为生命的白鳍豚精。一开始,她就以风雅的美少女形象登场。中途虽然历经波折,她都不曾现出鱼类的真实面貌。直到最后,身居北方的白秋练喝完了储存的洞庭湖水,于是奄然死去。直至此时,白秋练也绝不现出鱼类真身,仍然以人的身躯聆听着慕蟾宫吟诵杜甫的《梦李白》诗,只待湖水到来,恢复生命。但是这还不够,白秋练不能永远远离她的父母之邦、诗意家园洞庭湖,最终还是回到南国楚地方才安心适意。“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屈原《橘颂》)。橘树是屈原的人格形象,白秋练竟然也具有了伟大诗人的崇高意志和美德,能够懂得“诗意生存”。蒲松龄在此所阐释出的这种“自然的人化”,不管是“外在自然”还是“内在自然”,真可以说都达到了鬼斧神工、人神共钦的高度。
说到《橘颂》,我们再说说《聊斋志异》中植物的“人化”。在《黄英》中,精弟弟陶氏与姐姐黄英,以人的形象来到马子才家,艺菊为生。陶氏喜菊嗜酒,一如其远祖晋人陶渊明之为人。可是马子才不懂陶氏自然适意之本性,竟然利用人之机心煽动陶氏与曾生比拼酒量。第一次喝醉,陶氏醉倒显露其真身,但还不至有性命之忧:
陶起归寝,出门践菊畦,玉山倾倒,委衣于侧,即地化为菊,高如人;花十余朵,皆大于拳。马骇绝,告黄英。英急往,拔置地上,曰:“胡醉至此!”覆以衣,要马俱去,戒勿视。既明而往,则陶卧畦边。
在《青凤》中,青凤犬牙下现狐身,狼狈不堪;在《莲香》中,莲香为求生先求死,现出狐狸本相,也颇不雅观。但是在《黄英》中,陶氏醉酒现身,化成十余朵拳头大的。如果说狐女现狐身似乎是一种“自然人化”的倒退,那么,陶氏现花身,我们倒感觉这不是“自然人化”的倒退,而毋宁是“人自然化”的升华。自古以来,“梅兰竹菊”就被比拟为人间的“四君子”,能化为其中的一君子,这是人性的莫大荣耀。所以陶氏这次现身之后,愈发豪饮没有了顾忌。马子才的机心也没有限度,在他的手脚设计下,陶氏终于醉死不再复活,只留下了“短干粉朵”的名“陶醉”。马子才是一“异化”之人,面对“异化”者,不管是“自然化”者还是“人化”者,都将受到极大干扰,而不能顺利而化。
在《葛巾》中,洛阳人常大用因癖好牡丹来到牡丹之乡山东曹州。他日夜盼望着牡丹花开,并且写了《怀牡丹诗》百首。感动于他这份敬心诚意,牡丹花精葛巾和玉版就以芬芳美女的形象出现在人间常大用之前。葛巾以万般柔情蜜意投入常大用的怀抱,并且把玉版引入到常大用弟弟常大器的红罗婚帐里。人间的两位彬彬公子与两位美艳芬芳的花神结为婚姻,这是多么理想的天人合一,是无与伦比的人与自然、自然与人的完美结合。可是常大用是一位叶公好龙式的爱花者,他同样因为机心太重,着意打听出了葛巾的来历,致使葛巾、玉版掷子而逝,地上只留下一紫一白两株牡丹。
比起《黄英》中的马子才、《葛巾》中的常大用,《香玉》中的胶州黄生就天然痴情多了。黄生来到劳山下清宫,本是为了读书,并无寻花问柳之意。可巧就遇到了美女香玉和绛雪。后来黄生知道了香玉是白牡丹精,绛雪是耐冬花精,他不但不以为异,反而更加笃情。白牡丹被人移走萎悴而死,黄生“作《哭花诗》五十首,日日临穴涕洟”;耐冬花妨碍道士建屋将被砍伐,黄生星夜赶往制止。如此,终于感动了花神,使香玉复降下清宫,得与黄生相怜相爱。至此,黄生以其至真至诚之性情,助香玉、绛雪完成了“自然的人化”。人总是要死的,黄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不仅助成香玉、绛雪的“人化”,他还要完成自身的“自然化”:
后十余年,忽病。其子至,对之而哀。生笑曰:“此我生期,非死期也,何哀为!”谓道士曰:“他日牡丹下有赤芽怒生,一放五叶者,即我也。”遂不复言。子舆之归家,即卒。次年,果有肥芽突出,叶如其数。道士以为异,益灌溉之。三年,高数尺,大拱把,但不花。
黄生的肉体虽然死了,但其精魂不散,化为了一株牡丹,常伴着香玉、绛雪。虽然只叶不花,却也“一放五叶”,犹如鲜花怒放,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可惜的是后来小道士不知爱惜,把它砍去了,白牡丹和耐冬也相继而死。这大概就是佛教所说的命中劫难,是自然和人力都无可奈何的事情,我们读者也只能为之一哭罢了。
五
“自然人化”也罢,“人自然化”也罢,都不是越“化”越好,其中有一个度的把握。对此,李泽厚说:“关键在于如何在自然性的吃、性、睡、嬉中,社会性的食、衣、住、行和‘工作’中,既不退回到动物世界,也不沦为权力-知识-语言的社会奴隶。” [3] (P263)超过了这个度,就会走向“异化”。与庄子同游的惠子,“异化”成了语言和思辨逻辑的奴隶,因此他感觉不到“鱼之乐”;与曾点同学的子路等人,“异化”成了社会和国家机器的奴隶,因此他们体会不到“风乎舞雩”之乐。关于人的“异化”,《聊斋志异》也有极为精彩的描写。
《黄英》中的马子才就是一个“异化”人物。马家世代喜欢,马子才尤其痴迷。在他看来,是供陶冶性情、诗酒流连的高雅之物,以此买卖赚钱是有辱之高贵品质的。陶氏看到马子才家并不富裕,就与其商量着卖谋生:
马素介,闻陶言,甚鄙之,曰:“仆以君风流高士,当能安贫,今作是论,则以东篱为市井,有辱黄花矣。”陶笑曰:“自食其力不为贪,贩花为业不为俗。人固不可苟求富,然亦不必务求贫也。”
孔子确实说过“富贵于我如浮云”、“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之类的话;陶渊明也确实写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类的诗。但他们绝不会想到儒家的后人竟然以此为口实,固执地拒绝荣华富贵。若想到后代子孙竟“异化”到这般出息,他们是不会说“浮云”、“悠然”等语的。在陶氏的话语里,“贪”、“俗”、“富”、“贫”等字眼儿,都一反酸儒、腐儒之固有腔调,展现出了崭新的价值判断。孔子说“君子坦荡荡”,陶氏所展现的才是自自然然的人性和人性的自自然然。
备受读者喜爱的婴宁,最终也走向了人性的“异化”。如前文所述,婴宁原本生活在自然美与人性美高度融洽的山村农舍之中,笑声就是她生命的集中外化。可是自从嫁了王子服,来到远离自然的人间社会,她的笑声少了,最后竟然彻底告别了笑容。婴宁惩治西人子,在世俗之人看来或是别出心裁的恶作剧,但在婴宁看来,却只是再自然不过的狐之本性而已。可是婴宁已经来到人世,必须遵守人世的道德伦常和价值规范。于是她先则人化,继则家庭社会化,最终变成了社会权利、知识、语言的奴隶。蒲松龄敏锐感觉到了社会的悖论和“异化”对人性的破坏作用,所以他没有让人类失望,末了他还把笑声留给了婴宁的儿子:“没有被异化的孩子或许还有,救救孩子!”
翩翩也是读者喜爱的人物。如前文所述,翩翩住在武陵源般的自然仙境里边,衣食住行都取自大自然,“我有佳儿,不羡贵官;我有佳妇,不羡绮纨”,这是相当自由适意的生活境况,是人间多少被名缰利锁缠绕者的理想所在。但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翩翩还是为了不耽误儿子的富贵生平,含泪把儿子放入人寰。“人人都说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不知这是对人类尊严的崇敬,还是对仙类“异化”的婉讽。
《石清虚》中的邢云飞,爱石成癖。世间万物都可供人所用、供人所爱。可是一旦喜爱一样东西成了癖好,人也就变成了所喜爱者的奴隶。《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云:“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邢云飞喜爱那块来自月宫的奇石,这本无可厚非;为了得到石头,宁减三年寿数,这也可以理解。至于为了一块石头弄得家破人亡、身陷囹圄,表面看来似乎是一位痴于情者,实际上若在荆人、孔子或老子看来,这真是私心太重不够公了。这与贺知章的“金龟换酒”与敦诚的“佩刀质酒”相较,高下立判。邢云飞就好比《红楼梦》中的石呆子,为了几把扇子被抄家下狱,你说值吗?在所谓道德之士看来,值;在通达自然之人看来,不值!就如同寡妇为死人守贞,值还是不值?有人愿意人们永远做道德伦常的奴隶,就说值;有人提倡尊重人的自然天性,就说不值。邢云飞打算以死殉石,若在《儒林外史》中的王玉辉看来,可能大赞“是青史上留名的事”;若在《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看来,可能会说“一块顽石,值得几何”。
石头再灵,也是块石头,人不能把自己“异化”为石头;功名富贵再好,也是身外之物,人也不能心为形役。人既不能像动物一样生存,也不能沦为社会生活的奴隶,关键就是把握好“自然”和“人化”之间的度,不要“异化”,走向自然人性的反面。人一旦“异化”,上演的必定是“儿子打老子”的悲喜剧。
六
冯友兰在《新原人》中提出人生四境界说,李泽厚对此新解道:“‘自然境界’是对人生或人生意义浑浑噩噩,不闻不问,满足于‘活着就行’的动物性的生存状况里。‘功利境界’则是每人都有熙熙攘攘的日常生活,为利、为名、为官、为家;或荣华富贵,功业显赫;或功败垂成,悲歌慷慨;或称健平淡,度此一生。‘道德境界则圣贤高德、立己助人、清风亮节、山高水长;而凡夫俗子苟有志焉,亦可力就。这些都由语言管辖、统治。唯审美境界(天地境界)则不然。它可以表现为对日常生活、人际经验的肯定性的感受、体验、领悟、珍惜、回味和省视,也可以表现为一己身心与自然、宇宙相沟通、交流、融解、认同、合一的神秘经验。” [8] (P186)
天地境界,就是排除了“异化”的“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聊斋志异》中,蒲松龄借助花妖狐魅、神怪精灵等与人的关系,通过玄幻荒怪的艺术形式,揭出了久存人类心间而又莫名所以的“人化”、“自然化”、“异化”等问题,并以之成功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向人们昭示人到底应该怎样活着才可以称为人,才算得有境界。读者诸君若有雅兴,不妨顺着本文的思路,把《聊斋志异》中的人物形象归归类,看能把他们分放在哪一境界里?也不妨把自己归归类,看自己这几十年是在哪一境界游荡滚爬,还有没有可能向更高的境界靠近一步?
人生的阶梯实在太高,就看人们攀登的信念和脚步了。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四讲、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王光福.论《红楼梦》中唯一一段骈体写景文[J].红楼梦学刊,2010,(3).
[3]李泽厚.己卯五说·说天人新义[A].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M].上海:三联
书店,2008.
[4]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A].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81.
[5]汪辟疆.唐人小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6]蒲松龄.全本新注聊斋志异[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