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的风俗习惯范文

时间:2023-03-27 03:26: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阿昌族的风俗习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阿昌族的风俗习惯

篇1

积极收(征)集反映云南民族民间文化的档案史料

阿昌族、布朗族、独龙族等云南省特有少数民族档案的征集工作为试点,逐步开展云南省25个少数民族,特别是15个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的档案征集工作。对于反映这些少数民族民风民俗、民间艺术、民间传说等方面的档案进行抢救性收集和征集,将各个民族的天文地理、语言文字、饮食服饰、婚姻习俗、音乐歌舞、传统医药、手工技艺等档案征集进馆,建立云南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档案资料数据库,实现打造云南民族档案品牌的新目标。

民族档案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云南省近年来已抢救少数民族古籍档案3万余册,出版民族古籍档案3000余种近6000册。至2006年年底,全省收集抢救各民族口传文化遗产约25000种,省民族古籍资料库以平均每年征集入库1000余卷(册)古籍文书珍本和善本的速度发展,位居全国之首。省古籍办通过走访调查民间艺人和听众,经过历时6年的编纂(2002―2008年),成功抢救记录了包括汉族在内的云南26个民族无文字的口承文化,并陆续整理成册。这套超过1000万字的宏篇巨著名为《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被誉为云南少数民族的“四库全书”。全书分为《神话传说卷》、《民间故事卷》、《史诗歌谣卷》三部六册,共收录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2.3万余种。如此完整地收录云南民族通过口耳相传的民族史诗、传说、神话等“无字文化”,在全国尚属首创,其种类和数量均居全国第一。截至2008年,云南省档案馆已保存汉、彝、傣、藏,白、纳西、拉祜、基诺、哈尼、傈傈、瑶等民族的各种载体的档案572个全宗,105万余卷(册),贝叶经、棉纸经、东巴经等一大批极具保存价值、富有民族特色的档案资料被征集进馆。省馆已着手与省文化厅、文物局联合开展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接收征集工作,各州市、县级档案馆也将此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逐步推进实施。迪庆藏学研究院收集保存有《格萨尔王传》手抄本和刻本30余部,各寺院均珍藏有金汁、银汁、朱砂书写的藏文《大藏经》及其他木刻、手抄典籍。还有文书档案1400余件,以“格子石碑”为最早的石碑铭文等,现已抢救藏文文书1000余种。

全省各地州市县的民族档案工作各具特色

如大理州突出南诏大理文化与白族档案史料,近年又致力于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影像资料库的开发利用;楚雄州突出毕摩文化与彝族档案文献-丽江市突出东巴文化与纳西族东巴经档案,尤其是东巴艺术档案的开发利用-迪庆州突出藏文历史档案;西双版纳州突出贝叶文化与傣文贝叶经档案;红河州突出哈尼族谱牒档案;文山州突出壮族口述档案;曲靖市突出爨文化与爨碑档案;石林县突出阿诗玛文化与阿诗玛原始资料等,均取得相应的社会效益。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抢救保护已正式启动

根据2009年10月中新双方签署的《新加坡国家档案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档案局口述历史合作项目》备忘录,2010年7月20日,中国国家档案局与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合作项目之一――抢救保护云南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培训班在昆明举办,新加坡国家档案馆馆长毕观华、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口述部主任赖素春分别对云南全省200余名档案工作者、学者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口述历史方法学的培训。抢救保存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口述历史计划正式启动,云南将分享新加坡在保存少数族群和民间歌谣方面的经验,并于2010―2011年联合开展阿昌族、布朗族、独龙族、拉祜族4个云南独有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抢救保护试点工作,通过对这4个民族的文化研究者、文化传承人、民间能工巧匠的访谈,记录与这4个民族相关的语言文化、原始宗教、祭祀文化、生产方式、技术技艺、社会习俗、节庆风俗、社会组织、文学艺术、民间传说、天文历法、民族医药、衣着服饰、建筑风格、饮食文化、交通工具、民族工艺等方面的口述历史档案。在条件成熟时,逐步建立以云南15个独有少数民族为重点,涵盖云南25个少数民族,充分体现民族性、时代性、群众性、文化性和富有云南特色的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资源体系,探索中国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抢救保护的方法和途径,培养一批抢救保护口述历史档案的人才,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持与维护,推动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和谐共存,促进各民族的团结进步与繁荣发展,维护边疆稳定。目前,阿昌族的历史档案抢救工作进展顺利,已走访采集了5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档案资料,征集到阿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刀王”项老赛煅制户撒刀过程录像资料及阿昌族银器制作过程影视资料;征集到保存50多年的阿昌族女性服饰1套、部分反映阿昌族生产、生活、民居和民族标志等的照片、文献资料,其中还有一本珍贵的祖传手抄宣纸线装阿昌族文字古书(未翻译)。

云南少数民族声像档案资源的整合利用独树一帜

云南被誉为“纪录片资源的王国”,在这片以自然和人文多样性著称的土地上,少数民族原生态影像文化丰富多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拍摄的经典“民社片”中,有9部是在云南拍摄的。从1987年至今20多年来,云南省许多影视机构、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记录、创作、摄制、保存和积累了大量反映地方民族文化的影像信息资料,内容涉及云南各民族的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婚丧习俗、宗教礼仪等各个方面,是一笔不可多得的文化资产。云南音像资料馆现已收藏各类型的声像档案4000余本。云南音像出版社已先后出版700多个盒号的原声带,200多个片号的录像节目及400多个版号的CD、VCD、DVD碟片,发行总量超过6000万盒(盘);发行有线电视节目近15万本、30万集。值得一提的是,大理地方民族文化影像资源一枝独秀,不仅有多年积淀的影像文化传统和丰富的馆藏资源,而且建立了云南首个以影像收藏为主的博物馆――云南大理国际影像博物馆。大理白族自治州图书馆藏有大理地方民族及旅游声像资料160余种,大理学院图书馆藏有大理地方民族及旅游声像资料110余种,大理广播、电视、新闻、文化艺术社团等单位的资料室,也藏有部分大理民族及旅游声像资料,以及自制的大理民族录音、录

像、光盘资料百余种。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影像文化信息资源具有鲜活的历史档案价值,有些是濒危和亟待抢救的、稀少的地域性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影像资源,多数尚未公开出版发行,其资源建设与开发的前景十分看好。

充分挖掘优势资源,编辑出版各种民族档案编研成果

2001年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翻译整理出版了长达5000多万字的《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百卷千册本,被称为“旷古一绝,世纪丰碑”,政府为此投入了500万元,其规模之大堪称全国第一。2003年9月以它为基础申报的纳西东巴古籍文献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2002年又启动了史无前例的贝叶经整理出版工程,由西双版纳州政府投资800多万元,打造傣族文化的“万有文库”和“百科全书”,并于2010年4月出齐多达100集的《中国贝叶经全集》。2005年,投资1000万元的《彝族毕摩经典译注》100卷工程启动,目前已交稿70卷,审定52卷,其中前40卷已编译出版。此书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毕摩文化遗产巨著,被誉为“彝族四库全书”。《大理丛书》编委会拟将自上古以来的大理地区历史文化之精粹,分编为《金石篇》、《佛经篇》、《艺术篇》、《方志篇》、《建筑篇》、《考古文物篇》、《本主篇》、《族谱篇》、《史籍篇》、《民俗篇》十大专辑约100册,大理州档案馆参与编辑出版了《金石篇》,《族谱篇》等,这是一项整理大理地方文献的系统工程,被誉为“白族的永乐大典”。迪庆州藏学研究院先后翻译出版了《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所存和藏事档案史料目录》、《中甸藏文历史档案资料汇编》、《格萨尔-加岭传奇》等数十部藏文图书。

篇2

〔关键词〕地域性民间舞传承高校舞蹈教学

一、丰富多彩的传统民间舞蹈资源

我国是一个有着多民族的国家,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其中,各民族的传统民间舞蹈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各民族特有历史背景、民族风俗、、思维方式、精神价值和文化意识,体现了各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我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分布大致按照东北、内蒙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中南、东南地区等几个地域来划分。

东北、内蒙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这里是北方农业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的摇篮。这个地域的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有:满族的宫廷乐舞、萨满舞、东海莽试;赫哲族的跳鹿神;蒙古族的查玛、安代、盅碗舞、筷子舞;朝鲜族的农乐舞、假面舞、长鼓舞、刀舞;达斡尔族的鲁日格勒;鄂温克族的阿罕拜、爱达哈喜楞、巴勒那德、哲辉哲;鄂伦春族的黑熊搏斗舞、哲嘿哲舞等。

西北地区系指新疆、甘肃、陕西、宁夏、青海五省(区)幅员辽阔的版图。这个地域的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有:维吾尔族的手鼓舞、萨巴依舞、赛乃姆、纳孜尔库姆;塔吉克族的恰埔苏孜刀舞、马舞;哈萨克族的哈拉卓尔葛;柯尔克孜族的比翼舞;乌兹别克族的弹乃瓦尔舞、铃子舞;锡伯族的贝伦舞、蝴蝶舞;塔塔尔族的喜事舞;俄罗斯族的踢踏舞;回族的伊斯兰教乐舞、宴席舞、跳花儿、念舞;东乡族的哈利舞、对委奥依纳;土族的安召、纳东;裕固族的护法舞等。

西南地区是指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和自治区。这个地域的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有彝族的打歌、阿细跳月、烟盒舞、都火舞、披毡舞;哈尼族的棕扇舞、扭鼓舞;拉祜族的葫芦笙舞、摆舞;傣族的孔雀舞、嘎光;苗族的木鼓舞、芦笙舞、板凳舞;侗族的芦笙舞;布依族的织布舞;水族的铜鼓舞、斗角舞、角鼓舞;藏族的囊玛、羌姆、卓舞、弦子舞;羌族的萨朗;白族的三灵组舞、田家乐、拜二月;纳西族的哦热热、阿哩哩、勒巴舞;普米族的搓蹉;傈僳族的嘎且舞、搅脚舞、三弦舞;怒族的达比亚舞;独龙族的剽牛舞;基诺族的大鼓舞;景颇族的目脑纵歌、整歌、龙洞歌;阿昌族的登窝罗;佤族的木鼓舞、甩发舞;布朗族的蜡条舞;德昂族的水鼓舞;布依族的刷把舞、香花舞;仡佬族的踩堂舞、酒礼舞等。

中南地区是指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江苏、江西、浙江、福建以及台湾诸省(区)。这个地域的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有:壮族的蚂拐舞、扁担舞;瑶族的盘王舞、铜鼓舞、跳香火龙王舞;土家族的摆手舞、毛古斯、铜铃舞、造旗舞;黎族的跳娘舞、赶鬼舞、打柴舞;畲族的猎捕舞、铃刀舞;高山族的拉手舞、杵舞、甩发舞;毛南族的条套;京族的跳天灯、采茶摸螺、敬香舞等。

二、保护、传承地域性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资源的重要意义

每个民族在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同时形成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各民族的民间舞蹈中,都不同程度的积淀着本民族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长期以来,我国民间舞蹈在各民族生活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民间,人民相信超人的神灵力量,通过宗教祭祀舞蹈祈求神灵和祖先的庇佑、消灾祛病、人畜兴旺。每逢风俗节庆,婚丧嫁娶,人们往往载歌载舞,自娱自乐,用舞蹈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从而获得审美愉悦的满足,在此背后,舞蹈的社交功能也得以凸显,舞蹈也成为一种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社会交往形式,也有不少男女青年在这样的舞蹈活动中选择配偶。同时,舞蹈也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可以传播一些思想文化也可以使人们更团结,而且,民族民间舞蹈是一切舞台艺术作品的源泉,它提供基本素材,激发编导的创作灵感,丰富舞蹈作品的内涵。另外,民族民间舞蹈可为研究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心理学提供参考。由此可见,民族民间舞蹈有着强大的社会功能,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舞蹈有重要的意义,

三、地方性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地域性舞蹈传承的关系

我国各个地域都有着独具民族特色的舞蹈文化资源,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主要是通过民间老百姓口传身授的方式,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受到了威胁,有一些已经失传,也有一些濒临灭绝,所以抢救和保护显得相当重要。由于政府的重视,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也有很多独具特色舞蹈都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笔者通过研究调查了解,有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民间舞蹈已经濒临灭绝,面临着传承的危机,对于这些舞蹈的传承与保护称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如若能够想到一个好的办法找到有效的途径把它们引入地方高校的学校教育,通过学校舞蹈教育形成一个良好的模式,一代又一代的跳下去,无疑能对民间舞蹈的传承和保护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

四、地方性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在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域几乎都有艺术类院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性综合类院校也下设了艺术类二级学院,其中都开设得有与舞蹈相关的专业,比如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学等,在这些舞蹈专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就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了。据笔者了解,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民族民间舞专业课程都是采用的北京舞蹈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的教材,主要教授的民族舞蹈类型有:汉族舞蹈、藏族舞蹈、蒙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朝鲜族舞蹈等几大类,对于其他民族民间舞蹈很少涉及或者根本没有。这几大民族的民间舞蹈课堂教学组合都是老一辈舞蹈教育家深入民间采风、收集整理原始资料、总结归类、分析研究、反复论证实践,最终得出来的既据民族风格有适合的舞蹈课堂教学的舞蹈组合,对于高校学生掌握其民族风格,传承其舞蹈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这样的教学也存在着几个问题:

首先,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丰富的民间舞蹈,上述舞蹈涵盖的民族数量较少,显得不全面、不完整,这不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所有民间舞蹈文化精髓,但是如果把所有民族的舞蹈都搬到大学课堂上来教学,大学四年的时间是不够的,所以也不现实。其次,长此以往上述几种民族的舞蹈不仅在民间能得以传承和发展,在舞蹈教学课堂上也能得到不断的保护和发展,这是好事。但是另一方面,全国各地的舞蹈课堂如果都只学习这几个民族的民间舞蹈,其他民族的民间舞蹈就失去了更多的被传承的机会。再次,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阔,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分布广泛。大多数地方性高校的生源还是来自于本地或者相邻相近的地域,所以学生最熟知的舞蹈还是他们生长生活环境下的地方性舞蹈。让学生学习跨地域的舞蹈就会有一点难度,不是不可以学习,但是学生在对于民族风格、动律特征的理解和把握上也许就会有偏差,比如我们可以试想让一位西北地区的维吾尔族学生去学习东北地区的东北秧歌,他们需要做怎样的适应和改变,学生也许从来都没有去过所学的民族舞蹈的地方,所以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动作?怎样做动作才能表现出它的原始意义?在课堂上学到了动作,但是没有深刻的地方体验,就把握不住舞蹈的内涵,就会失去民族民间舞蹈的“根”。

另一方面,高校舞蹈专业都开设有采风课程,也就是田野调查,这是一门重要的时间课程,老师会带领学生到山间田野去收集民族民间舞蹈素材,去感受民风民俗,这是一门很好的课程,但是处于时间、经费、安全性的考虑,往往不会长时间跨区域的到很远的地方去进行采风,而通常都会选择就近的有代表性的地域。这样一来,学生感受到的往往还是本地域的少数民族民风民情,对于较远的民族还是缺乏亲身经历的感受。

最后,缺乏教材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除了上述民族的舞蹈有比较系统的教材以外,很多地域性民族民间舞蹈是没有专门的系统的科学的教材的,就算是本地域本民族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编纂出合适的教材,所以只能学习别人的教材,本地的舞蹈缺少了在课堂里被传承的平台。

五、关于改进地方性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对地域性民间舞蹈传承与保护的几点思考

首先,从课程设置着手,在地方性高校舞蹈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加入本地域民族的传统民间舞蹈,并且应当作为一门主干课程,教授大量的本土舞蹈,扩大地域优势,形成不可替代的地方教学资源。例如东北、内蒙地区的高校就可以着重开设满族的萨满舞,赫哲族的跳鹿神,蒙古族的查玛、安代,朝鲜族的假面舞、长鼓舞等;西北地区的高校就可以着重开设维吾尔族的赛乃姆、纳孜尔库姆,塔吉克族的恰埔苏孜,哈萨克族的哈拉卓尔葛,回族的宴席舞、跳花儿,裕固族的护法舞等。再比如四川地区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地方民族特色浓郁的高校,就可以直接开设藏族、羌族、彝族的民间舞蹈课程。这些地域优势是其他高校不可替代的。如果这样,全国各地的大多数的民族民间舞蹈就会在大学课堂里得到传承与发展,改变之前大一统的单一模式,整个民族民间舞蹈课堂就会显得丰富多彩且各具特色。

其次,从课堂舞蹈教学组合编排着手。在地域性民族民间舞蹈的课堂上,要选取有代表性有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素材来编排组合,尽量保持民间舞蹈在民间的原始风貌,不能为了好看或者好跳就任意的篡改动作、加减动作。因为民间舞蹈是各民族千百年来在生产生活劳动中智慧的结晶,把它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或者民风民俗环境中它的跳法就有它代表的意义,我们要从深层次去理解它认识它。在每一个民族的传统民间舞蹈当中,我们应当首先选取能够代表该民族风格的有浓郁特色的舞蹈素材进行组合编排,每一个民族视情况而定,编排6至20个有代表性的课堂组合,然后把它固定下来,一届一届的学年传下去,最终达到对民族民间舞蹈传承和保护的目的。

再次,加强地域性民族民间舞蹈的教材建设。现在,之所以很多高校一直沿用北京舞蹈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的教学内容和教材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自己本土的地域性舞蹈教材。当然,编写教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作为舞蹈教育工作者要尽力去做这件事情,通过反复的田野调查,收集整理民间舞蹈的原始素材,进行研究,归纳分类,分析其基本动律、骨干动作、队形等,然后编写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教材,这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只有不断的加强和完善舞蹈教材的建设,才能更好地为地域性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提供坚实的保障。据笔者所知,现在很多地域性高校已经很重视舞蹈教材的建设,例如以朝鲜族舞蹈著称的延边大学舞蹈系,就有《朝鲜族民间舞蹈组合》、《朝鲜族舞蹈基本动作》、《中国朝鲜民族舞蹈史》等多部朝鲜族舞蹈教材;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有羌族舞蹈教材《羌族女性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等。

最后,重视民族民间舞蹈采风这门重要的实践课程。几乎所有的高校舞蹈专业类都开设有采风这门课程,学生通过深入到山间田野,与少数民族亲近的生活,观察他们的生产劳动,体验民间的风土人情,了解民风民俗,会对民间舞蹈的风格有更准确的把握,在田野调查中对原生态舞蹈的模仿,能够更好的学习和保持民间原生态舞蹈的原貌。在采风的过程中还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原生态舞蹈素材,可以听到老艺人讲的民间传说和故事,舞蹈的文化背景,舞蹈的动作意义,也可以感受婚嫁喜事、重大节庆、宗教祭祀等热闹的场面,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该民族的传统民间舞蹈,做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责任编辑晓芳)

参考文献:

篇3

一、传承功能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外在显现,一个民族文化或者说是民族精神的彰显往往通过传统体育来实现。在这些充满文化内涵的体育活动中,都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德宏地区世居着五种少数民族,而且各世居少数民族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大众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各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成为该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承方式。通过各种类型的传统体育活动,将传统体育中所隐含的该民族制度习俗与心理价值趋向等进行有效的传承,从而达到民族文化传承的目的。德宏州少数民族多半生活在边疆僻地,他们的生活环境相对来说较为艰险。面对崇山峻岭,濒临深谷急流,他们要对付多变的气候,频繁的灾害。所以,他们要维持自身的生存繁衍时,就必须要付出更多、更艰辛的劳动,就必须采用更为丰富多样、更富有民族特色的生产手段。勇敢、无畏、坚韧这些品格并非是人天生就具有的。然而原始的生产劳动使人类不得不面对着大自然的严峻挑战。为了生存,必须跳过深涧,越过急流,攀上悬崖。因此,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积累了大量的运动技能知识。正是在生产劳动中战胜自然的体验,磨练了少数民族的智慧和矫健,陶冶出他们的勇敢、无畏、坚韧这些优良可贵的品质,这正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最具魅力的内核。诸如傈僳族的爬树、爬绳等,是人们在最初的生活劳动中锻炼出来的劳动技能,最初时求生的欲望促使人们不畏艰险地去做着这一切的。

二、政治功能

体育和政治的相互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方面显示出鲜明的政治立场,在宣传民族自信、自强和爱国主义的精神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政治作用。在当今世界,民族问题是世界性的热点问题,在世界许多地区为民族问题纷争不已及战乱四起的时候,唯独我国是“这边风景独好”。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所体现出的政治意义超越了其体育运动本身,它已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广泛开展,充分显示了我们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另外,德宏州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和稳定边疆。德宏州世居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漫长的国境线上,处理好民族间的关系,对于边疆的稳定意义重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节日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也已成为少数民族生活中所必须的活动,组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使各民族欢聚在一起,即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促进民族团结,能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各少数民族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三、竞技与健身功能

(一)竞技功能竞技体育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反映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代表一个国家民族体质、民族精神的基本状况,是一个国家民族强盛的重要标志。因此,世界各国不仅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上展开激烈的竞争,还极为重视在国际体坛上的竞技角逐,比试民族的体力、智力、国力,树立民族在世界上的整体形象。德宏州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繁多,且运动形式千姿百态,每个项目都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有的对抗性突出,有的强调技巧,有的偏重趣味性,其中有很多项目只要加以改造,强化其竞技性,完善其竞赛规则就可以作为竞技项目加以普及、推广。诸如武术、赛龙舟、秋千等项目就是经过完善后发展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并已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理解、乐于参与的体育竞赛活动。其次,这些项目在各少数民族中有深厚的传统性和群众基础,有些项目甚至具有全民族性,人们从小就开始练习、比赛,具有较高的实战技能和素质条件。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这类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中的社会性资源与民族体育、体能方面的优势,建立多层次的训练网点,加强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管理,为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做出相应的贡献。

(二)健身功能1995年国家体委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此纲要提出,旨在大力发展我国全民族的体育运动,增强人民的体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这是一件关系到国家兴盛,民族强盛的大事。纲要提出:“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体育,在民族地区广泛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健身活动”。这就是从政策上肯定了少数民族体育在全民健身计划活动中的作用,也为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德宏州世居少数民族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丰富多彩、便于选用德宏州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体育项目繁多,运动形式千姿百态,有的民族体育活动适合在山区、半山区环境开展,有的则适合于坝区、河谷地带进行,有的适合在江河湖海之中进行,有的则不受地理环境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在纷繁多样的民族体育活动中每个项目都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有的偏重趣味性,有的偏重对抗性,有的讲究技巧,有的则又强调力量,但无论哪种项目都具有强身健体,锻炼意志的功效,灵活多样的体育项目更便于人们选择。

2.可以增加体育人口数、推进体育社会化由于德宏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内容和形式上富于生活情趣,群众喜闻乐见,乐于参与,因而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全民族性。另一方面,德宏州少数民族体育种类繁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其中许多的运动项目不受年龄、性别、体质等条件的限制。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今天,在德宏州各县级城市群众性的晨练环境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各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舞蹈。这表明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以其独具的文化特征及价值作用,已经超越民族地域和文化的限制,逐步被各民族认同和接受,成为民族地区和城镇职工、居民体育活动的内容。这对于壮大群众体育锻炼队伍,有效增加体育人口具有重大意义。

3.节约体育投资、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我国目前人均体育经费还非常的低,体育活动场馆、器材严重不足,远远满足不了广大群众进行体育锻炼的要求。德宏州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世居的边疆地区,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体育投资还严重不足,这种状况在短时间内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在全民健身活动中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开展群众体育锻炼活动。德宏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来源于各民族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具有淳朴自然、贴近生活、简单易行、群众喜闻乐见的特点。其运动技术难度不大,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许多项目只需一块平地、一片草坪、村前寨后即可开展;运动器材为日常的生产、生活工具如刀、棍、枪、箭等和自然资源如竹、木、腾、石等,极有利于在少数民族中普及、开展。

4.促进学校体育与少数民族体育接轨学校是培育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场所。目前,德宏州少数民族地区,尤其在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还十分困难,体育场地匮乏,体育师资不足的状况仍然困扰着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使少数民族教育的健康发展受到了影响。因此,应根据各少数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根据人体生长发育和体质健康发展的规律要求,挖掘、整理出一些少数民族体育活动项目,编成民族地区学校的体育教材或乡土教材,在民族地区学校中大力推广、使用。这样既可以克服体育资源短缺、体育场地匮乏、体育教师不足的困难,又能因地制宜的开展学校体育活动,还可以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后继有人。同时,也可改变我国学校体育中仅以现代体育为主,轻视少数民族体育的状况,使少数民族体育与现代体育在我国的学校体育中比翼齐飞。

四、娱乐与社交功能

(一)娱乐功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本身丰富的民族文化特征,具有强烈的娱乐性。人们在余暇时参与传统体育活动,可使人精神饱满、情绪愉快,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这既是人类生存、享受、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于生活在条件艰苦、较为偏远又相对封闭地区的少数民族而言,这些项目是他们主要的休闲、娱乐、健身方式。许多项目都是通过自娱自乐的消遣和游戏的方式进行,如景颇族的爬滑竿、阿昌族的荡秋千等。

(二)社交功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具有群体性的社会互动行为,使人们在一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约束下,拓宽社会人际交往的渠道,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体育活动能消除各民族因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带来的隔阂,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感情交流和文化交往的社会媒介环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助于改善民族关系,增进民族地区的经济与文化交流,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也为不同阶层的人提供交往的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社交、自我实现的需要。例如傣族的丢包活动就是傣族姑娘用抛花包的方式向对方表达炽热感情的。

五、文化旅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