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让商品房租金范文

时间:2023-03-16 23:31: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转让商品房租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转让商品房租金

篇1

二、预租仅限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建设,并已取得预售许可证的商品房,但房地产开发企业已经预售的商品房不得预租;商品房预购人也不得将预购房商品房预租。

三、本合同条款中的【出租】或【预租】为提示性符号,表示该条款适用于出租行为或预租行为。本合同作为房屋租赁合同使用时,只能采用标有【出租】部分的内容;而作为商品房预租合同使用时,则只能采用【预租】部分的条款和补充条款中的"预租有关事宜"部分的条款其他未标有【 】符号的条款作为通用性条款,不论预租或出租都适用。

四、本合同用于商品房预租的,在该商品房竣工,房地产开发企业办理了房地产初始登记、取得了房地产权证后,预租双方当事人应当签订商品房使用交接书。该合同即转为房屋租赁合同,合同内的原预租条款履行完毕。

五、本合同文本系市房地资源局和青岛市工商管理局根据《青岛市房屋租赁条例》制定的示范文本(试行)。其和同条款均为提示性条款,供租赁双方当事人约定采用。本合同中的未尽事宜可由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后,订立补充条款予以明确。

六、本合同签订前,出租人应向承租人出具房地产权证或其他权属证明,房地产开发企业向预租人出具预售许可证。并相互交验有关身份证明。其中将房屋出租给外来流动人员的,出租人还应出示公安部门发放的《房屋租赁治安许可证》。

七、本合同签订后的15日内当事人应按规定办理合同登记备案。其中,属房屋租赁的,应向房屋所在地的房地产交易中心或农场系统受理处办理,领取租赁合同登记备案证明;属于商品预租的,外销商品房应向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办理登记备案;内销商品房向房屋所在地的房地产交易中心办理登记备案。预租商品房竣工取得房地产权证,由双方当事人订立预租商品房使用交接书后,再按规定向房屋所在地的房地产交易中心或农场系统受理处办理登记备案,领取租赁合同登记备案证明。租赁合同经登记备案后,当发生重复预租、出租、租赁期间房屋转让或设定抵押后被处分等事实时,可以对抗第三人。

八、凡当事人一方要求登记备案,而另一方不予配合的,要求登记备案的一方可持本合同、有效身份证明等有关文件办理登记备案。

九、房屋租赁保证金是一种履约保证的措施。房屋出租时,出租人可以与承租人在合同中约定收取房屋租赁保证金。租赁保证金的数额由租赁双方当事人约定。租赁关系终止时,房屋租赁保证金除用以抵充合同约定由承租人承担的费用外,剩余部分应当归还承租人。

十、本合同文本可向市或房屋所在区、县房地产交易中心或农场系统受理处购取。双方当事人使用本合同前应仔细阅读,认真了解各条款内容。

十一、本合同为示范文本,供当事人参照使用。

十二、本合同的租赁关系由经纪机构或居间的,则租赁当事人应当要求经纪机构和经纪人在本合同的最后一页签字、盖章。

范文二

出租方:______(以下简称甲方)

承租方:______(以下简称乙方)身份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甲、乙双方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经协商一致,为明确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就甲方将其合法拥有的房屋出租给乙方使用,乙方承租甲方房屋事宜,订立本合同。

一、房屋地址:东莞东城区xxx幢xxx室内的一套公寓。用于普通住房。

二、租赁期限及约定

1、该房屋租赁期共一年。自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起至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止。

2、房屋租金:每月_____元。按月付款,每月提前五天付款。另付押金_____元,

共计______元.

(大写:_____万_____仟_____佰_____拾_____元整)

房屋终止,甲方验收无误后,将押金退还乙方,不计利息。

3、乙方向甲方承诺,租赁该房屋仅作为普通住房使用。

4、租赁期满,甲方有权收回出租房屋,乙方应如期交还。乙方如要求续租,则必须在租赁期满前一个月内通知甲方,经甲方同意后,重新签订租赁合同。

三、房屋修缮与使用

1、在租赁期内,甲方应保证出租房屋的使用安全。乙方应合理使用其所承租的房屋及其附属设施。如乙方因使用不当造成房屋及设施损坏的,乙方应负责修复或给予经济赔偿。

2、该房屋及所属设施的维修责任除双方在本合同及补充条款中约定外,均由甲方负责(但乙方使用不当除外)。甲方进行维修须提前七天通知乙方,乙方应积极协助配合。

3、乙方因使用需要,在不影响房屋结构的前提下,可以对房屋进行装修装饰,但其设计规模、范围、工艺、用料等方案应事先征得甲方的同意后方可施工。租赁期满后,依附于房屋的装修归甲方所有。对乙方的装修装饰部分甲方不负有修缮的义务。

四、房屋的转让与转租

1、租赁期间,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乙方不得擅自转租、转借承租房屋。

2、甲方同意乙方转租房屋的,应当单独订立补充协议,乙方应当依据与甲方的书面协议转租房屋。

五、乙方违约的处理规定

在租赁期内,乙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甲方有权终止合同,收回该房屋,乙方应向甲方支付合同总租金20%的违约金,若支付的违约金不足弥补甲方损失的,乙方还应负责赔偿直至达到弥补全部损失为止。

(1) 未经甲方书面同意,擅自将房屋转租、转借给他人使用的;

(2) 未经甲方同意,擅自拆改变动房屋结构或损坏房屋,且经甲方通知,在规定期限内仍未纠正并修复的;

(3) 擅自改变本合同规定的租赁用途或利用该房屋进行违法活动的;

(4) 拖欠房租累计一个月以上的。

六、约定事项

1、乙方入住时,应及时更换门锁若发生意外与甲方无关。因不慎或使用不当引起火灾、电、气灾害等非自然灾害所造成损失由乙方负责。

2、乙方无权转租、转借、转卖该房屋,及屋内家具家电,不得擅自改动房屋结构,爱护屋内设施,如有人为原因造成破损丢失应维修完好,否则照价赔偿。并做好防火,防盗,防漏水,和阳台摆放、花盆的安全工作,若造成损失责任自负。

3、乙方必须按时缴纳房租,否则视为乙方违约。协议终止。

4、乙方应遵守居住区内各项规章制度,按时缴纳水、电、气、光纤、电话、物业管理等费用。乙方交保证金________元给甲方,乙方退房时交清水,电,气,光纤和物业管理等费用及屋内设施家具、家电无损坏,下水管道,厕所无堵漏。甲方如数退还保证金。

5、甲方保证该房屋无产权纠纷。如遇拆迁,乙方无条件搬出,已交租金甲方按未满天数退还。

6、备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各执一份,签字后即行生效。

八、其他说明:水电数字由甲乙双方与其他承租方平均分配

(入住时的水电数字:电________,水________,)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篇2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住有所居”的目标,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建立和完善政策性保障住房制度,加快政策性保障住房建设,培育和引导住房租赁市场,积极推进老旧住宅小区、危旧房和易淹片区改造,建立健全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其他困难群体住房困难的住房保障体系。

(二)目标任务:按照“低保家庭住得上廉租住房,低收入家庭买得起经济适用住房,新就业人员租得起住房”的目标,明确如下任务:年,对人均建筑面积15平方米及以下、申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城市低保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对其中部分无房户和急需救助的特殊困难家庭实行实物配租,并将廉租住房保障对象从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年,对人均建筑面积16.5平方米及以下、申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城市低收入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对其中的无房户和急需救助的特殊困难家庭实行实物配租;年,对人均建筑面积18平方米及以下、申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城市低收入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全市低保家庭中人均建筑面积10平方米以下的全部实行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年至年,全市建设廉租住房2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100万平方米,中低价位商品住房250万平方米,对347个棚户区平危旧房实施整治与改造,对175个老旧住宅小区实施综合整治。

(三)基本原则: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其他困难群体住房困难,坚持全面覆盖、应保尽保;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适时调整,动态管理等原则。

二、建立健全廉租住房保障制度

(一)提高廉租住房保障水平。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年,市区廉租住房保障对象为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7231元,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县(市)廉租住房保障对象为人均年收入低于上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年,全市廉租住房保障对象为人均年收入低于上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8平方米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和租赁补贴标准由市、县(市)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根据家庭平均住房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和市场住房平均租金等因素综合确定后向社会公布。

(二)逐步完善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廉租住房保障实行租赁补贴和实物配租等方式,主要通过发放租赁补贴,增强低收入家庭在市场上承租住房的能力。其中,对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按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标准给予补贴;对城市低保或特困家庭中的无房户和孤、老、病、残等特殊困难家庭以及其他急需救助的住房困难家庭优先考虑实行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并根据房源情况实行轮候制;对租住公有住房的城市低收入家庭,可以参照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继续采用租金核减的方式予以保障。

(三)多渠道落实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房源。通过新建、收购、改建、置换以及社会捐赠等多种途径,增加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房源供应。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在经济适用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套建设廉租住房。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尽可能安排在近期城市重点发展区域、产业集中区域、公共配套较为完善和交通便利的区域。廉租住房套型建筑面积严格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配建比例和套数由市、县(市)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根据当地“”住房建设规划和近期住房保障规划提出,在年度土地出让计划安排。

(四)确保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落实。根据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规划和年度计划,落实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市、县(市)财政部门要将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纳入年度预算,逐年增加安排。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全部用于廉租住房保障。土地出让净收益的10%用于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土地出让净收益按宗地进行核算提取,也可比照从土地出让金中计提农业土地开发资金的办法执行。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分帐核算、专款专用。市、县(市)财政部门每年要向社会公布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筹集、安排、使用和管理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三、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

(一)规范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和建设标准。经济适用住房是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建设标准和销售价格,面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供应,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申购家庭的收入标准和住房困难标准以及年度建设规模,由市、县(市)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商品住房价格、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水平以及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际购买需求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出方案,并报市、县(市)政府研究确定。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包括合理地价、建安成本、财务成本、合理利润、市场因素等方面,在土地挂牌时初次定价,待具备销售条件后,由价格部门会同房管部门核定销售价格。申购经济适用住房实行申请、审核、公示和轮候制。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中未享受过房改政策的老职工(年11月30日以前参加工作),可以优先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已享受过福利分房或购买过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不得再申购经济适用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采取集中建设与分散建设相结合,近期以集中建设为主,今后可在普通商品房中配建,其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

(二)严格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管理。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取得建设用地的经济适用住房,购房人拥有完全产权,但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以下简称“两证”)未满5年的不得转让,确需转让的,由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按原价格并考虑折旧和物价水平等因素进行回购。以行政划拨方式取得建设用地的经济适用住房,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取得“两证”未满5年的不得转让,5年后购房人可以转让,转让时应按照届时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差价的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价款,市区具体交纳比例由市房管局会同市国土局、物价局等部门提出实施意见报市政府批准实施,各县(市)由各县(市)政府确定;购房人向政府补交土地收益等价款后,取得经济适用住房完全产权,政府可优先回购。上述规定应在经济适用住房购房合同及“两证”中予以载明。政府回购的经济适用住房,继续向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出售,也可以纳入城市廉租住房进行管理。

(三)积极探索并试行“共有产权”经济适用住房模式。对符合经济适用住房条件,但因购房能力不足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积极探索并试行“共有产权”模式。共有产权经济适用住房,由政府与符合经济适用住房供应条件的低收入家庭按照出资比例共同拥有产权。年,市区在新建经济适用住房中安排50套,由政府与符合经济适用住房供应条件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按照出资比例共同拥有产权。县(市)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向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供应一定数量的共有产权经济适用住房。共有产权经济适用住房原则上个人出资比例不得低于住房价格的50%,租用公有产权部分按照廉租住房租金标准向产权部门缴纳租金。共有产权经济适用住房购房人在5年内可一次或分期按原售房价格购买公有产权份额,5年后购买公有产权份额时按照届时物价部门确定的经济适用住房销售价格执行。共有产权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由市、县(市)政府另行制定。

(四)加强单位集资合作建房管理。单位集资合作建房只能由距离城市较远的独立工矿企业和住房困难户较多的企业,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经市、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利用自用土地组织实施。机关、事业单位一律不得搞单位集资合作建房。任何单位不得新征或新购买土地搞集资合作建房。单位集资合作建房统一纳入经济适用住房管理,供应计划、建设标准、供应对象、产权关系等均按照经济适用住房的有关规定执行,不得向非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出售。已享受房改政策购房且住房面积已达标或领取购房补贴、已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或已参加过集资合作建房的人员,一律不得参加单位集资合作建房。单位集资合作建房在优先满足本单位住房困难职工购买的基础上,房源仍有多余的,由住房保障主管部门统一向符合经济适用住房购买条件的家庭出售,或以成本价收购后作为廉租住房房源。

四、着力改善其他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

(一)加大中低价位商品房建设力度。根据城市建设规模和住房需求,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住房条件,建设一定数量的中低价位商品房,其套型建筑面积严格控制在90平方米以下,目前供应对象主要为城市建设项目中的被拆迁人,今后将根据房源情况,逐步向城市无房或人均住房面积较小的中等或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供应。

(二)加快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按照政府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的原则,对小区基础设施条件差、影响居民基本生活条件、街道社区积极性较高的老旧住宅小区,可优先安排综合整治计划。实行综合整治的老旧住宅小区,坚持整治与管理并重,及时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提高老旧住宅小区的管理水平。

(三)加快城市危旧房(棚户区)、易淹片区的改造。对集中成片的危旧房(棚户区)、易淹片区,要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制定危旧房(棚户区)、易淹片区改造计划,采取市场化运作和政府政策扶持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实施改造。危旧房(棚户区)、易淹片区改造要符合以下要求:困难住户的住房得到妥善解决;住房质量、小区环境、配套设施明显改善;困难家庭的住房负担控制在合理水平。

(四)多渠道改善进城务工人员居住条件。用工单位要向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符合基本卫生和安全条件的居住场所。在进城务工人员密集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附近,集中建设向进城务工人员出租的集体宿舍,并统一纳入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在进行城中村改造时,要考虑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需要,在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集中建设向进城务工人员出租的集体宿舍。政府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投资,或国有企业组织实施,采取市场化运作,建设符合进城务工人员特点、生活设施配套的公寓性住房,以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原则,确定指导性租金标准向进城务工人员出租。

(五)积极解决新就业人员住房问题。认真落实新就业人员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政策,住房补贴按月随工资一起发放,允许新就业人员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个人住房租金。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采取配建和集中建设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一定数量的租赁型住房,以合理的租赁价格提供给具备条件的新就业人员租住,纳入经济适用住房统一管理。强化用人单位责任,用人单位应帮助新就业人员解决住房困难。

(六)切实帮助特殊群体解决住房困难。为了解决特殊群体的住房困难,在统一建设和管理的基础上,按一定比例向特殊群体中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定向供应政策性保障住房。特殊群体是指市级以上劳动模范、驻部队现役军官、干部和市引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等。年初分别由工会、军分区、民政和人事等部门,依据政策性保障住房的有关政策,向住房保障部门申请购房指标。

(七)培育和引导租赁住房市场。积极培育住房租赁市场,鼓励私房出租,鼓励、扶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和私人投资经营租赁住房。提倡住房合理消费,引导和鼓励低收入家庭从购房市场中分流到租赁住房市场,以减轻购房经济压力。加快租赁住房市场法制建设和监督管理,合理调控租房租金水平,逐步形成租售并举、完善规范的市场化租赁住房制度。

五、切实加强住房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健全住房保障工作机构。为加强对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工作的领导,市政府决定成立市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市房产管理局下设办公室,负责研究提出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有关政策,完善城市住房制度和政策体系,协调解决住房保障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成立住房保障中心,具体负责廉租住房制度和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等的组织实施工作。各县(市)政府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加强对住房保障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要明确住房保障工作管理机构,已经成立县级房产管理局的县(市),要落实住房保障工作具体实施机构,配备必要工作人员。尚未成立的县,要尽快明确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和具体实施机构。住房保障工作管理机构和具体实施机构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二)建立住房保障工作运行机制。市直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配合,强化服务,协调解决工作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形成高效、规范的住房保障工作运行机制。房管部门要做好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政策的研究和制定,住房保障规划、年度计划的编制和住房保障各项制度的组织实施,对全市住房保障工作的指导监督等工作;发改部门要认真编制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商品房的年度建设计划,确保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商品房优先立项;规划部门要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的总体要求,把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商品房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及时编制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商品房项目的详细规划;国土部门要在土地供应计划中优先安排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商品房的建设用地,并在申请年度用地指标时单列;财政部门要按照国务院、省市政府的要求,认真落实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和共有产权经济适用住房所需资金。多渠道筹集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确保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土地出让净收益和公积金增值收益落实到位;物价部门要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中低价位商品房价格和廉租住房租金价格,并向社会公布;民政部门要会同房管部门做好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收入认定工作。

(三)制定住房保障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要抓紧开展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调查,尽快建立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档案,制定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工作目标、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住房建设规划,并向社会公布。住房保障规划要明确“”后三年每年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商品房的建设规模、投资金额、建设用地数量以及房源需求、解决户数和需要的资金数额。住房保障规划是市政府考核县(市)政府住房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县(市)“”后三年(年-年)的住房保障规划,要报省、市政府备案并向社会公布,每年年度实施计划报市房产管理局备案。

(四)落实建设用地和优惠政策。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实行挂牌出让或行政划拨方式供应。优先安排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中低价位商品房和90平方米以下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年度供应总量不得低于住宅用地供应总量的70%。其中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计划要单列。每年1月15日前,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将上年度土地供应计划的实施情况和当年度土地供应计划报省、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对政府或经批准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经济适用住房暂免征收营业税。对建设中低价位商品房减半征收上述收费和基金。

篇3

承租方(以下简称乙方): 姓名: 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就下列房屋的租赁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房屋基本情况

甲方房屋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租面积:____________

具体结构图:___________

第二条 房屋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条 租赁期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注:( )

第四条 租金

该房屋一年租金为:___________________元(大写: )

按季度交费,一个季度为:_____________元(大写: )

房屋转让金:________________元(大写: )

备注:房屋转让金为甲乙双方在自愿互利的前提下签订,甲方保证乙方以后如果不再经营自己餐饮项目的时,可以自由转让房屋,转让金两万五千元可以从被转让方的转让金里扣除自己付给甲方的转让金。甲方保证乙方在正常经营期间不得与其他方签订合同,以保证乙方正常经营,如有违约按半年的房屋租金赔偿乙方损失。

房屋租金每年涨幅幅度需按商场______________∕年递增。

第五条 付款方式

乙方于本合同签订之日向甲方支付房屋租金_____________元(大写: )即__________ 到________以后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续签下季度房租。房租交定后合同随之生效。

第六条 交付房屋期限

甲方应于本合同生效之日起日__________内,甲方拿出五天给乙方作为装修期。

第七条 甲方对房屋产权的承诺

甲方保证该房屋没有产权纠纷。如有甲方承担法律责任。

第八条 维修养护责任

租用期间,一般日常维修保养,均由乙方负责。若属常规房屋大修,费用则由甲方承担 、 修缮房屋是甲方的义务。甲方对出租房屋及其设备应定期检查,及时修缮,

做到不漏、不淹、三通(户内上水、下水、照明电)和门窗好,以保障乙方安全正常使用。

修缮范围和标准按城建部(87)城住公字第13号通知执行。

甲方修缮房屋时,乙方应积极协助,不得阻挠施工

第九条 关于房屋租赁期间的有关费用

所有需付费的项目和物品等,如水,电,燃气,电话,网络,有线电视,供暖设备等等,均由乙方自己付费。

第十条 因乙方责任终止合同的约定

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终止合同并收回房屋,造成甲方损失,由乙方负责赔偿;

1、擅自拆改承租房屋结构或改变承租房屋用途的。

2、拖欠租金累计达一个月。

3、利用承租房屋进行违法活动的。

4、故意损坏承租房屋的。

第十一条提前终止合同

如因国家建设、不可抗力因素,甲方必须终止合同时,一般应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乙方。乙方的经济损失甲方不予补偿。

第十二条 违约责任:

租赁期间双方必须信守合同,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的规定,依据事实轻重,按年度须向对方交纳年度租金的20%—50%做为违约金。乙方逾期未交付租金的,每逾期一日,甲方有权按月租金的2%向乙方加收滞纳金。

第十三条本合同之附件均为本合同不可分割之一部分。本合同及其附件内,空格部分填写的文字与印刷文字具有同等效力。

本合同及其附件和补充协议中未规定的事项,均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

本合同共2页,一式2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效力。

甲方(签章): 乙方(签字):

签约日期: 签订日期:

商品房租赁合同(二)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通过友好协商,就房屋租赁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乙方租用甲方座落在__渡假村__组团内__楼房__栋,建筑面积为__平方米。租用期三十周年,自本合同生效之日开始计算。

二、租用期限内房屋租金为__人民币(含建筑税)。乙方分两次支付。本合同生效后的十天内,乙方支付房屋租金的60%为__万元,房屋验收合格后的十天内,乙方支付房屋租金的剩余款额。

三、租用期内,房屋由乙方使用管理,房屋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和其它合理税费由乙方承担。

四、租用期内,乙方所用的水、暖、电、热水、通讯、室外环卫、房屋修缮、绿化维护等由甲方统一管理,发生的费用由乙方承担。

五、第三、四条所发生的费用,甲方凭单据、发票和有关规定文件,按各规定的期限向乙方结算。

六、乙方所租用房屋,在乙方验收合格并付清房屋租金后,归乙方使用。

七、在房屋保修期内(水电设施半年、土建一年,采暖设施一个采暖期,自乙方使用之日算起)甲方对房屋质量问题保修。

八、乙方服务人员的临时户口等生活上所需办理的手续,由甲方帮助与当地有关单位联系解决。

九、违约责任

1、本合同生效后,如乙方违约,乙方已缴房屋租金不退,并一次性支付违约罚金__万元人民币(自违约之日起三十天内付清)。

2、本合同生效后,如果甲方违约,甲方向乙方退还剩余租金(即本合同房屋租金的三十分之一乘以剩余租期年数),并一次性支付违约罚金__万元人民币(自违约之日起三十天内付清)。

3、不满半年的租期按半年计算,超过半年不满一年的租期按一年计算。

十、在租用期内,甲方不得将乙方租用的房屋转租(卖)给任何第三者,如果甲方出售乙方租用的房屋,乙方应享受优先购置权,并无需另行支付购房款,同时甲方应协助乙方办理正式过户手续,由此发生的有关费用由乙方承担。

十一、乙方需要安装电话,由甲方解决,费用由乙方承担。

十二、在租用期内,如遇不可抗拒的灾害,房屋遭到毁坏,按照房屋建设程序,乙方重新建造房屋。

十三、甲方已声明本合同所指标的楼房是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和法令而建造和经营的,甲乙双方在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和法令的基础上签定本合同的。如在租赁期限内如遇与国家新的政策、法令、规定相悖,使本合同不得不解除时,甲方每年按房租总金额的百分之十乘以乙方实际租

用年数计扣房租。

十四、执行本合同发生争议,由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双方同意由____仲裁委员会仲裁(当事人双方不在本合同中约定仲裁机构,事后又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十五、本合同一式九份。正本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副本六份,双方各执三份。正副本具有同等法律约束力。

十六、本合同双方签字盖章经公证后生效。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另行商定。

十七、本合同附件(由甲方提供)。

1、房屋平面位置及占用土地范围图(略)

2、____渡假村别墅暂行管理办法(略)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代表: 代表:

地址及电话: 地址及电话:

篇4

(一)上海公共租赁房政策

1.政策定位

公共租赁房政策定位是其租金定价的前提,决定了租金定价的标准和方法。上海公共租赁房政策定位为:由政府出资或提供政策支持,根据基本居住要求限定套型面积,限定租金,面向中低收入群体出租的租赁型保障房。主要用于解决本市青年职工、引进人才和来沪务工人员及其他常住人口的阶段性居住困难问题。

2.运营机构与运营模式

发展公共租赁房既要对大量阶段性住房困难家庭进行审核,又涉及收购、建造、租金定价、轮候、出租、流转、物业管理等很多环节,任务繁重且要求专业,需要政府明确责任分工,组织专门的机构进行专业化运作。因此,上海明确了管理部门职责:市区联手,以区(县)为主。市政府主要负责全市公共租赁住房的政策制定、制度安排和统筹规划;区(县)政府组织开展当地公共租赁房的实施工作。市区两级政府组织扶持公共租赁房投资经营管理的专业机构(运营机构),负责公共租赁房建设投资、房源筹措、定向供应和租金定价等管理。2011年4月6日上海首批7家公共租赁房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它们分别属于卢湾、虹口、徐汇、长宁、杨浦、普陀6个中心城区。这意味着上海公共租赁房已基本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并由专业运营机构采用市场机制运营的模式。

3.准入机制

公共租赁房准入条件的设置对其租金定价具有重大影响,它决定了制定的租金所面对人群、公共租赁房需求规模、政府财政的负担等多个方面。当前,我国各城市一般都从户籍、收入水平、住房条件、稳定工作等几个方面对公共租赁房申请进行严格限制,但上海不同于其他地方,上海公共租赁房准入条件宽松,没有设户籍限制,也没有设收入准入线,使得保障对象更加宽泛。

4.市场导向定价模式

上海公共租赁房定价是一种典型的市场导向定价模式,主要参考市场租金水平,综合考虑公共租赁房的成本,按照保本微利原则定价。2010年6月《上海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规定,公共租赁房的租金价格按略低于市场租金水平确定,由各运营机构综合考虑房型、面积、区位等因素自主确定,并报区(县)物价部门和房管部门备案后实施。在租赁合同期限内,运营机构不能单方面调整租金。

(二)上海公共租赁房实际租金水平

公共租赁房的实际租金水平体现了其租金定价政策的结果和效果。2012年1月6日,上海首批两个市筹公共租赁房项目:馨宁公寓和新江湾尚景园开始上市配租。馨宁公寓位于上海徐汇区华泾镇,建筑面积约17.3万平方米,配套设施较全。新江湾尚景园位于上海杨浦区新江湾城国权北路1450弄,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这两个项目打响了上海公共租赁房政策头炮,但其租金水平与周边普通商品房租金水平相比,没有优势,甚至偏高。如表1,馨宁公寓一居室的建筑面积约为40.24~42.43m2,月租金约为1694~1896元;二居室的建筑面积约为61.58~63.27平方米,月租金约为2533~2772元;三居室的建筑面积约为74.67~78.24平方米,月租金约为3033~3311元。而馨宁公寓所处的徐汇华泾板块,其二手房租金普遍不高,50~60平方米全装修一居室月租仅为1600~1700元,部分60~70平方米的两房全配房源,月租金仅约为2000元,可见比市场租金偏高;再看新江湾尚景园一居室建筑面积约为50平方米,月租金为1970元左右,两居室建筑面积67~72平方米,月租金约2540~2930元,三居室建筑面积约80~82平方米,月租金约2970~3240元,而新江湾尚景园周边小区的两居室约3100元/月,一居室约2000元/月,可见新江湾尚景园的租金也仅比市场租金低100~200元/月,这样的公共租赁房租金水平引起了很多市民抱怨定价过高,“略低于市场租金水平”原则也受到公众的质疑。截至2012年3月,上海公租房申请率仅39%,笔者2012年11月去各公租房申请受理点调查,受理点工作人员反映,每周去咨询和申请公租房的人寥寥无几,普遍嫌租金定价过高。

二、上海公共租赁房定价存在的问题

(一)租金定价标准模糊、操作性差

租金标准制定模糊、操作性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租金标准参考的各因素权重不明确,虽然以市场租金水平为主要参照因素,但其参考的权重究竟多大,其他各因素参考的权重又几何,模糊不清,这样的租金标准操作性差;二是,租金定价“略低于市场租金水平”原则中“略低于”表述不明确,到底应低于市场租金水平多大幅度合适,难以把握;三是,不同区域、地段的公共租赁房租金低于其参照的市场租金水平的幅度应统一,还是可以有所区别,亦不明确;四是,在租赁合同期限内,市场租金水平会随着经济发展、市场情况而波动,与市场租金挂钩的公共租赁房租金必然随之波动。那么,公共租赁房租金在租期内如何维持稳定或者如何调整,均未明确。

(二)租金定价标准缺乏差异性、动态性

上海公共租赁房的保障对象既包括“下夹心层”,如农民工、“蓝领”人群等,又包括“上夹心层”,如外来人才、大学毕业生等,他们的收入不同,工作不同,对于住房的需求也不一样,但当前租金定价直接与市场租金挂钩,以略低于市场租金来确定,没有根据差别化的住房需求制定差异化的定价标准。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通货膨胀、住房市场价格变化、生活条件及居住条件的整体改善等,客观要求公租房租金动态调整。而当前租金定价标准缺乏完善的动态调整机制,应参考哪些因素进行调整、调整幅度如何确定等是模糊的。

(三)租金定价偏高,与公租房政策定位不吻合

上海公共租赁房政策定位是解决中低收入的本市青年职工、引进人才和来沪务工人员及其他常住人口的阶段性居住困难的。然而,当前公共租赁房实际租金水平与周边普通商品房租金水平相比,没有优势,甚至偏高。以新江湾尚景园二居室为例,建筑面积67~72平方米,月租金2540~2930元,而上海2011年中等收入户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为24,824元,平均每户家庭人口为2.92,可计算中等收入户平均月可支配收入约6040.5元,则公共租赁房租金占中等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约为45%,高于家庭的最高可承受租金(一般为家庭收入的25%~30%国际合理的住房消费支出通常为占收入的25%)。可见,对大多数中等收入家庭来说存在租金支付压力,对大多数在餐饮、酒店、零售、家政、物流快递等传统服务业和建筑业的外来务工者来说更是租不起。可见,当前租金定价水平,已将本属于公共租赁房保障范围的对象以租金定价的方式排除在公共租赁房保障之外,这与公共租赁房政策定位是不吻合的。

(四)配套的准入、退出机制不完善

公共租赁房作为保障性住房的一种,具有一定的社会福利性,实行相对较低的租金政策。如果不设置完善的准入、退出机制,则会吸引更多的人申请而更少的人退出。而公共租赁房数量有限,这必然导致公共租赁房的轮侯时间过长,甚至真正需要保障的困难家庭无法入住,而不需要保障的家庭占用公共资源,引起住房保障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因此,公租房租金定价需要完善的准入、退出机制与之配套。然而,上海公租房的准入标准不设收入、资产准入线,同时公租房的退出机制也尚未建立,这种情况下,容易使收入较高的人群加入到公租房申请队伍,而既得利益者又不及时因收入改善而退出公租房,对收入较低、公租房需求较迫切人群产生“挤出”效应,使公租房保障功能弱化,公平与效率受损。

(五)缺乏完善的补贴机制

公共租赁房定价既要注重保障对象的承受能力又要注重公共租赁房建设的可持续性。前者要求租金定价低;后者要求租金定价能回收成本,但公共租赁房建设成本大、回收期长,客观上难有大幅降租的空间。协调这一矛盾,需要完善的公共租赁房补贴机制。而当前,与上海“略低于市场租金水平”的定价标准相配套的补贴机制尚未跟上,应向公共租赁房供给方补贴还是向需求方补贴?或是两种方式相结合?如果向公共租赁房供给方补贴,具体采取哪些措施?如果向需求方补贴,具体如何进行,是对户籍低收入者补贴,还是不设户籍限制均予以补贴,补贴多少等问题需进一步研究。

三、完善上海公共租赁房定价机制的对策

(一)细化公共租赁房政策定位

上海公共租赁房的政策定位应进一步细化,是先解决有市场租金能力的青年白领短期内的住房困难,等长期之后公共租赁房量大了,再覆盖到不具有市场租金能力的低收入外来务工人员?还是先解决收入低,住房保障需求迫切的家庭,等公共租赁房建设规模扩大,再覆盖到有市场租金能力,但找不到稳定住房的人?更加细化的公共租赁房政策定位能给租金定价提供重要依据,如果定位为前者,则租金定价相对较高,如果定位为后者,则租金定价需要相对低水平。笔者认为,公共租赁房作为保障性住房,应充分体现保障功能,首要解决无法通过市场解决住房的困难家庭,应明确政策定位为后者。

(二)完善租金定价标准,增强操作性

科学合理的租金定价应协调好市场租金水平、保障对象支付能力、财政负担能力、社会资金投资回报要求等多方面因素,同时还需考虑保障对象的差别化需求,实行差别化定价,并适时调整。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完善:(1)科学地权衡各租金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租金定价是一个多因素决策问题,可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负担能力、人均收入水平、物价水平、房价与租金水平、保障规模等情况,采用层次分析法定量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2)明确租金定价低于市场租金的幅度。首先,市场租金可考察目标区域范围内(如目标区域方圆1km/2km/3km范围内,或交通线路1小时圈内同类型区域/板块,或同等地段/社区)的其他同类型、同等级的房屋平均租赁价格。再明确衡量保障对象负担能力以及成本租金测算应包括的项目,在考虑保障对象支付能力及公租房成本的基础上,确定公租房租金低于市场租金的幅度。香港政府主要运用了国际上常用的MRIR(Median Rent-to-Income Ratio)来衡量保障对象的经济承受能力,上海可借鉴这一方法;对于成本租金的测算,应根据上海公租房房源收购或建设的土地政策,融资政策,财政负担情况,以及社会资本参与情况等予以明确。(3)租金定价差别化。要充分掌握市场信息,细致分析保障对象的租金支付能力,以保障对象家庭收入为基础,结合公租房实物、区位情况制定差别化租金。或租金按准市场租金统一定价,再给予保障对象差别化补贴。

(三)完善租金调整机制

由于影响租金的各因素都会变动,因此应建立租金调整机制。香港的做法是依据租户家庭收入指数的变动调整公屋租金。为协调租金各影响因素变动,租金调整建议参考运营成本变动比、租赁指数、人均收入变动比以及CPI变动率的加权结果,同时考虑到稳定性,原则上1年之内只调整一次租金水平,并要建立专门的管理程序,与租户充分沟通,调价决定前,均应通过各种方式告知租户,并听取租户的意见。调价决定后,采取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即调价之前已签订租约的,以原价支付。调价之后则以新价支付。考虑到应给予租户以缓冲时间,调价通知颁布后3个月开始执行新租金水平。

(四)完善配套的准入、退出机制

维持公共租赁房低租金水平,需要完善的准入、退出机制与之配套。可借鉴香港的做法,对各类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严格限制,不仅设置收入准入线,还应设置家庭总资产净值准入线。对于退出,设置退出标准,采取定期家访调查及家庭状况申报,租户虚报资料,可终止其租约,拒不退出者,可依法判处巨额罚款,甚至监禁。同时加强政府和社会监督力度,完善我国个人征信系统,以促进准入、退出机制的效率。

(五)完善相应的补贴机制

与租金定价政策配套的补贴机制应积极跟上,当政府定价高于保障对象支付能力时,应采取“补人头”措施,即对公租房需求方补贴,使低收入家庭负担得起租金,具体有以下方法:(1)货币租金补贴。政府定价与保障对象支付能力间的差额,以货币补贴给保障对象。(2)租金减免。根据保障家庭收入等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租金减免。(3)租金补贴券。要求家庭必须拿出家庭收入的一定比例(如25%)支付房租,余下的与市场租金的差额由租金补贴券补充。(4)可允许承租人提取公积金支付公租房租金。

当政府定价低于公租房成本租金时,应采取“补砖头”措施,即对公租房供给方补贴,以分担公租房建设运营成本,鼓励开发商参与公租房建设,具体有以下方法:(1)土地支持政策。如无偿划拨土地,或者土地出让金及相关税费的一定程度的减免,甚至可尝试按年收取土地使用权租金的形式,以降低公租房的土地成本。(2)资金支持政策。给予公租房供给方一定的财政拨款,或者给予贷款方面的优惠,以及出台支持多元融资的政策,如允许住房公积金盈余或闲置资金以贷款债权或购买债券形式投资公租房,鼓励公租房运营公司上市融资、债券融资或信托融资等。(3)“以商养租”政策。可根据地方具体情况,按不超过建筑面积的一定比例配建商业服务设施和商品房,其出租、转让的收益用于平衡公租房建设成本,并提取一定比例的收益用于公租房运营管理支出。

参考文献:

1.吕筱萍 程大涛.基于公租房市场化租金体系的住房市场合理价值探讨.建筑经济.2013.1

2.张泓铭. 对上海公共租赁房问题的一些思考.上海地产.2010.5

3.王先柱 刘洪玉.公共租赁住房定价模式探析.中国房地产.2011.11

4.孙懿.《上海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初步研究.中国房地产.2010.8

5.田新杰. 上海公共租赁房租金高于二手房源于运营压力?. 21世纪经济报道.2012.1.5

6.上海社会科学院房地产业研究中心 上海市房地产经济学会.发展中国公共租赁住房机制和对策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

篇5

2011年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推荐案例

项目背景与动因

重庆公租房建设获中央肯定

2月11日,重庆市政府举行新闻会公布,从2月12日起正式接受公租房申请,3月2日将开始首次摇号配租。同时,《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正式出炉。这标志着重庆在全国率先推行的公租房和商品房的住房“双轨制”创新,已经从设想变成了现实。2010年初,重庆市启动大规模的公租房建设计划,未来3年,全市将建设3000万平方米公租房,解决50多万户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而2010年6月12日,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正式,至此,公租房被舆论视为上升至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标志。2010年11月中旬,中央政法委书记在重庆调研时称赞,公租房建设是解决民生的一个创举。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住有所居”目标,重庆市委、市政府创新住房保障模式,提出了“市场加保障”的双轨制城市住房供应模式。其基本思路是:30%―40%的中等偏下收入群体,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租赁住房和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的安置房予以保障;60%―70%的中高收入群体由市场提供的商品房解决,并对高端商品房和投机性炒房采取相应的遏制措施,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的制度体系,逐步实现住房保障的全覆盖。在重庆设计的“双轨制”中,公租房建设是最关键的一环。重庆未来若干年将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从2010年起的3年内每年建设1000万平方米。后几年视社会需求再建1000万平方米或更多面积的公租房。目前,全市公租房建设实际开工已超过1000万平方米。

■ 保障对象:针对中低收入困难群体,无户籍限制开全国先例

重庆将公租房定义为:在住房市场化大背景下,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限定套型面积和提供优惠租赁价格,由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机构持有产权,面向在本市就业的无住房人员或住房困难家庭租赁的房屋。根据调查与规划,以公租房为主体,未来重庆城市中30%―40%的中低收入群体将由保障房保障,既涵盖了过去申住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人群,又新增了“夹心层”的保障范围,逐步实现保障性住房全覆盖。

重庆公租房在准入上率先打破城乡和内外差别,不设户籍限制。按照《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凡年满18周岁,在重庆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及租金支付能力,单身人士月收入2000元以下、家庭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就可申请公租房。租金方面,公租房租金原则上不超过同地段、同品质、同类型普通商品房市场租金的60%。租金实行动态调整,每两年向社会公布一次,租金每月9-11元/平方米。

■ 科学规划:公租房与商品房“混建”,避免社会割裂

重庆市按照“均衡布局、交通方便、配套完善、环境宜居、利于就业”的原则,公租房主要布局在主城区一、二环之间的21个大型聚居区中,有相对成熟的产业和轨道交通支撑,城市配套设施完善,与周边商品房实行无差别“混建”,避免了社会阶层隔离和形成“贫民窟”。

公租房所在地段一般都有轨道交通支撑,周边城市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绿化率达35%左右,公建配置的建筑面积达10%。套型建筑面积在30~80平方米之间,其中60平方米以下的占85%,可满足不同类型人群和家庭人数的基本居住需求。

■ 融资模式: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发展公租房已在全国推广

为解决公租房建设所需的巨额资金问题,重庆市尝试多种融资模式。依托市级土地储备机构先期储备土地的优势,公租房用地全部采用划拨方式供应,土地成本不计价,作为政府注入公租房系统的国有资产。其中主城的储备地拿出3万亩作为划拨地投入,至少相当于投入150亿元。同时每年商品房土地出让收益的5%用于支持公共租赁住房建设,3年共计约30~40亿元。这样,重庆公租房建设就保证了200亿元的先期投入。2010年11月16日,财政部、发改委和建设部三部委联合发文,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重庆率先实验的公租房融资模式。

■ 严密监管:公租房永远姓“公”,实施“封闭运转”

2010年7月29日,重庆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挂牌成立,专司住房保障的规划、政策、分配和监管等工作。按照重庆的设计,公租房的建设主体是市政府和各区县政府,公租房产权由重庆地产集团等国有投资集团或区县政府性投资公司持有,运行、维护、监管等则由政府房屋主管部门和住房保障机构负责。这些制度设计,确保了公租房永远姓“公”,动态地让住房困难群体享用。

谁“入”谁“出”,同样是公租房监管难题。重庆创新手段和模式,建立房管、民政、社保、工商、税务等多部门共享的信息平台,形成部门联动,提高审核准确度和效率。同时,及时向社会公开保障性住房房源信息,采用公开摇号方式进行配租,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重庆公租房承租以5年为一租期,其间随时可退出。租满5年之后,需要续租的需提前3个月重新申请;符合条件的,可通过成本价购买,转换成有限产权房,此房不得上市交易;购买者确需转让,由政府管理机构以原购房价款加利息回购,再作为公租房流转使用。这种“封闭运转”,可有效遏制以前经济适用房监管中出现的利益输送。

项目创新性分析

项目实施单位:

重庆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

推荐词:

在住房问题日益成为民生焦点的当下,重庆市在国内率先大手笔建设公租房,并尝试以此为基础实现政府和市场同时供应住房的“双轨制”,建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的住房供应体系,是住房体制进入新一轮深化改革的关键步骤,一个具有先锋意义的重大试验。

篇6

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4号)、《廉租住房保障规则》(建设部令第162号)、《经济适用住房管理规则》(建住房〔〕258号)、《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建保〔〕87号)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市城区内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建设、分配及管理,应当遵循本规则。

第三条本规则所称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支持,限定套型面积和租售价格,面向城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或特定对象供应,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包括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

本规则所称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是指城区范围内,家庭收入和住房状况符合本规则第三十六条、三十八条规定的家庭。

本规则所称特定对象是指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政府引进的特殊专业人才,全国、省部级劳模,全国英模、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复转军人。

第四条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平公开、严格监管的工作原则。

第五条市房产管理部门负责本市城区住房保障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市发展改革、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财政、民政、价格、税务、金融、审计、统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住房公积金等有关部门和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共同做好保障性住房相关工作。

第六条市住房保障实施机构负责城区内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日常工作。

第二章保障方式与保障标准

第七条住房保障采取出租、出售保障性住房以及货币补贴等方式。

出租保障性住房是指向符合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条件的保障对象,分别提供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供其租住。

出售保障性住房是指向符合经济适用住房保障条件的保障对象提供经济适用住房供其购买。

货币补贴是指向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保障对象发放租赁住房补贴,由其自行承租住房。

第八条住房保障以满足保障对象基本住房需求为目的。住房保障标准,由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市城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水平的一定比例确定,定期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经登记准予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保障对象,家庭成员为2人及以下的,购买住房的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家庭成员为3人及以上的,购买住房的建筑面积控制在80平方米左右。

第十条廉租住房的保障面积标准,原则上按不超过上年度城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60%的比例确定。

经登记准予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的保障对象,家庭成员为2人及以下的,配租建筑面积控制在30平方米左右;家庭成员为3人及以上的,配租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下。

廉租住房货币补贴额度,按照保障对象现住房面积与应保障面积的差额,结合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补贴标准计算。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货币补贴标准,最低收入保障对象按上年度月平均市场租金与廉租住房租金标准的差额确定;低收入保障对象,按最低收入保障对象货币补贴标准的80%核定。每年度的具体标准,由市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向社会公布。

第十一条经登记准予配租公共租赁住房的保障对象,家庭成员为2人及以下的,配租建筑面积控制在40平方米左右;家庭成员为3人的,配租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家庭成员为4人及以上的,配租建筑面积控制在80平方米左右。

第十二条个人住宅被政府征收,被征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应当优先给予住房保障。

第三章资金与政策支持

第十三条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采取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来源主要包括:

(一)年度财政预算安排的住房保障资金;

(二)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后的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余额;

(三)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按照每年不低于10%的比例安排的住房保障资金;

(四)国家、省财政安排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配套资金和专项补助资金;

(五)商业银行贷款;

(六)公积金等非金融机构贷款;

(七)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筹集的保障性住房集资建房款;

(八)保障性住房租金收入、销售收入;

(九)社会捐赠的资金;

(十)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

第十四条新建保障性住房,采取集中建设与在商品房开发项目中按照一定比例配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十五条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实行划拨供应。

市国土资源部门要将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并优先安排。

第十六条集中建设保障性住房可采取政府投资建设,住房困难职工集中的单位自建,政府统一规划、定向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企业按政策规定投资建设营运等方式。

第十七条商品房开发项目中按开发建筑总面积5%的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市国土资源部门应在土地出让合同中,明确配建保障性住房面积和相关要求。土地出让成交3个工作日内,市国土资源部门将配建保障性住房的相关信息书面告知市房产管理部门。

项目配建的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各个项目配建保障性住房的具体房型结构等指标由市房产管理部门根据保障性住房年度建设计划统筹安排。

第十八条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商品房开发项目配建保障性住房的,所配建的保障性住房免收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第十九条集中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其小区外道路、水电气管网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由政府投资建设。

第四章规划建设

第二十条市房产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发展改革、国土资源、财政、住房城乡建设、规划等部门,根据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和全市的住房需求情况,编制保障性住房年度建设计划,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保障性住房年度建设计划应当纳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保障性住房年度建设计划应当明确计划年度内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应和资金使用安排、保障性住房的来源、提供保障性住房的数量和区域分布、货币补贴的总额、保障对象的范围等内容。

第二十一条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应充分考虑住房困难群体居住、交通、就业、就学、就医等要求,合理安排区位布局。

第二十二条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群众生活水平、住房状况、家庭结构和人口等因素,合理确定新建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和各种套型的比例,并进行严格管理。

保障性住房严格控制在中小套型,廉租住房单套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筑面积小套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中套控制在80平方米左右,政府引进的特殊专业人才住房建筑面积按相关政策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集中建设的保障性住房项目,按10%的比例配建商业用房。建成后商业用房由市住房保障实施机构按建设成本价收回并负责经营管理,经营增值收入用于偿还保障性住房贷款及弥补保障性住房管理费用的不足。

第二十四条建设保障性住房应当符合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的要求,严格执行《住宅建筑规范》等国家有关住房建设的强制性标准,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

第二十五条市房产管理部门要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管理,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工程建设质量及建设进度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第二十六条新建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交付使用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环保节能、经济适用的原则完成室内装修。其他方式筹集的保障性住房出租和出售前,市房产管理部门应当对房屋状况进行检查,必要时应当予以修缮。

经过室内装修或者修缮的保障性住房,应当具备满足基本居住要求的条件。

第五章房源筹集

第二十七条保障性住房房源主要包括:

(一)政府投资集中建设的住房;

(二)商品房项目中配建的住房;

(三)政府购买、租赁的住房;

(四)政府依法收回、征收、没收的住房;

(五)经政府批准,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建设的住房;

(六)腾退的公有住房;

(七)社会捐赠的住房;

(八)其他渠道筹集的住房。

存在重大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的住房,不得用作保障性住房。

第二十八条根据城区各类保障对象实际需求,经市政府批准,不同类型的保障性住房可以相互转换,调剂使用。

第二十九条政府投资集中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实行代建制,由市政府直接委托市房产管理部门负责实施或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代建。

第三十条配建的保障性住房,必须确保优先或与商品房同步开工建设。

配套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施工和监理,应与规划建设的商品房统一招标,选择符合相应资质和良好社会责任的建筑施工企业和工程监理企业实施。

第三十一条距离城区较远的独立工矿企业、住房困难户较多的企业、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以及高校等其他单位,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住房建设规划的前提下,经市政府批准,可利用自用土地集资建设保障性住房。

第三十二条单位集资建设保障性住房的租售对象,限定为本单位符合市政府规定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或职工,不得对外或向不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家庭、职工出售或出租。

单位集资建设保障性住房在优先保障本单位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或职工后,房源仍有剩余的,由市房产管理部门统一调剂,按本规则规定程序向确定的保障对象出售或出租。

第三十三条单位集资建设保障性住房原则上不收取管理费用,不得有利润。向职工收取的保障性住房集资建房款实行专款管理、专项使用,并接受市财政和房产管理部门的监督。

第三十四条政府投资建设和按本规则的规定在商品房建设项目中配建的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产权归政府所有,由市住房保障实施机构统一管理。其他方式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按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经政府批准,投资者权益可依法转让。

第三十五条保障性住房的维修、养护、管理由产权单位负责,产权单位也可委托专业服务机构管理。

产权单位委托专业服务机构管理的,接受委托的专业服务机构应当严格执行《物业管理条例》和省、市物业管理有关规定。

在商品房建设项目中配建的保障性住房,应统一纳入所在小区物业管理。

第六章保障对象和申请程序

第三十六条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对象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本市城区城镇户口;

(二)已婚家庭或年龄35周岁以上未婚者;

(三)无住房或家庭现有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

(四)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城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第三十七条申请租住公共租赁住房的特定对象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年满18周岁;

(二)在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人均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并居住达三年以上;

(三)在无自有住房或未租赁公有住房。

政府引进的特殊专业人才,全国、省部级劳模,全国英模、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复转军人住房困难家庭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不受收入限制。

第三十八条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对象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本市城区城镇户口;

(二)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符合市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公布的享受廉租住房保障的低收入家庭标准;

(三)家庭人均现住房面积符合市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公布的享受廉租住房保障的住房困难家庭标准。

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对象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或扶养人及优抚对象、残疾等特殊困难家庭,可以优先申请实物配租。

第三十九条申请保障性住房的家庭,应按规定提交以下证明材料:

(一)家庭成员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复印件);

(二)家庭成员所在单位或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出具的现住房证明;

(三)家庭成员所在单位出具的上一年收入证明,无固定单位的由其居住地街道办事处出具证明;

(四)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提供由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收入情况审验意见;

(五)婚姻状况证明;

(六)必须提供的其他证明材料。

第四十条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和外来务工人员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应提交以下证明材料:

(一)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复印件,非本市城区户籍的提供公安部门出具的暂住(居住)证明;

(二)工作单位提供的工作收入证明;

(三)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的社会保险缴费证明;

(四)住房情况证明;

(五)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第四十一条申请保障性住房的家庭,应当以申请家庭的户主作为申请人,户主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申请家庭应该推举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家庭成员作为申请人,特殊情况家庭可由所在社区居民委员会代为申请。

第四十二条保障性住房实行申请、审核、公示、轮候制度。申请保障性住房,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申请:申请保障性住房的家庭或个人,向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市城区保障性住房申请审批表》,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二)受理: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收到申请材料后,依照本规则规定条件进行审核,提出初审意见并张榜公布,当月下旬将初审合格的申请材料报送所在区人民政府,区人民政府审核汇总后,统一报送市房产管理部门。

(三)审核:市房产管理部门自收到申请材料的次日起15日内,会同相关部门对申请人家庭的人口、收入状况、住房状况等情况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

(四)公示:经审核符合规定条件的,由市房产管理部门予以公示,公示期限为15日。

(五)登记:经公示无异议或经核查异议不成立的,作为保障对象予以分类登记,并书面通知申请人,登记结果向社会公开。保障对象根据登记情况排队轮候。

经审核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市房产管理部门应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申请人对审核结果有异议的,可在接到书面通知后5日内,向市房产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诉。

第四十三条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原则上每两年受理一次;廉租住房补贴费申请每月受理一次,实物配租每年受理一次;公共租赁住房申请每年受理一次。

第七章分配与使用管理

第四十四条市房产管理部门应根据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合理安排各类保障性住房的分配。

第四十五条保障性住房分配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采取按照轮候顺序、公开摇号的方式配租、配售。

第四十六条已登记的廉租住房保障对象,从获准登记的次月起依照本规则的规定享受租赁住房补贴。

市房产管理部门应当综合考虑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家庭收入、人口、住房困难程度等因素,制订廉租住房实物配租计分标准,按得分高低确定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对象。

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象以申请人获准登记的年度时间为序,采取公开摇号的方式确定购租对象和选房顺序。

第四十七条获准享受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保障对象,应与市房产管理部门签订《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协议》。协议应明确租赁住房补贴标准、停止发放廉租住房补贴的条件及违约责任。享受补贴的保障对象自行承租适当的住房。

第四十八条获准享受保障性住房实物配租的家庭,由市房产管理部门(市住房保障实施机构)与其签订保障性住房租赁合同,办理入住手续,配租情况向社会公开。

获准享受实物配租的家庭,因楼层、户型等原因拒绝配租的,视为自动放弃。放弃配租的保障对象,两年内不予安排实物配租。

获准享受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的家庭,自签订《保障性住房租赁合同》次月起,停止发放租赁补贴。

第四十九条已取得经济适用住房或廉租住房保障资格的保障对象在轮候期间,可自愿选择转换为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象,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经市房产管理部门核准,其轮候顺序以申请人原获准经济适用住房或廉租住房登记的时间确定。

已取得廉租住房保障资格的保障对象承租公共租赁住房的,可申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

住房困难家庭或个人只能申请购买或者租赁一套保障性住房。已购、租公有住房的,在退出购、租的公有住房前不得购买或者租赁保障性住房。

第五十条保障性住房租赁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合同期限届满需继续承租的,承租人应当在合同期满前3个月内提出书面申请并申报有关材料,由市房产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进行复核并公示。经复核通过且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可以续签租赁合同。

第五十一条保障性住房承租人及其家庭成员对配租的住房不享有收益权、处置权,房屋使用权不得转让,不得对住房进行二次装修、改变原有使用功能和内部结构。自行装修的,退租时不予补偿。

第五十二条保障对象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后,应当按照规定办理权属登记。房屋、土地登记部门在办理权属登记时,应当分别注明经济适用住房、划拨土地。

第五十三条经济适用住房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

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不满5年,不得直接上市交易;购房人因特殊原因确需转让的,由政府按照原价格并考虑折旧和物价水平等因素进行回购。

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满5年上市出售的,应按届时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差价的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价款,政府可优先回购;购房人也可以按照政府所定的标准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后,取得完全产权。

经济适用住房在取得完全产权以前不得用于出租经营。

第五十四条公共租赁住房承租人在租赁满5年后,经本人申请,市房产管理部门审核,申请人符合经济适用住房保障条件的,可购买所居住的公共租赁住房。

公共租赁住房出售价格综合考虑其建设成本、营运管理费用等因素,由市价格部门会同市房产管理、财政等部门研究确定,定期向社会公布。

第八章销售价格与租金

第五十五条经济适用住房按保本微利的原则确定销售价格,统一向符合购房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出售。

第五十六条经济适用住房实行政府指导价,其销售基准价格及浮动幅度,由市价格部门会同房产管理部门,依据国家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的有关规定,在综合考虑建设、管理成本和利润的基础上确定并向社会公布。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利润率按不高于3%核定;政府组织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按成本价销售,不得有利润。

第五十七条经济适用住房销售实行明码标价,销售价格不得高于基准价格及上浮幅度,不得在标价之外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第五十八条廉租住房租金实行政府定价,与城市低收入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原则上由房屋的维修费和管理费两项因素构成;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一般不超过同区位普通商品住房市场租金标准的80%。

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标准,由市价格部门会同房产管理部门依据住房市场租金水平和供应对象的支付能力等因素确定,实行动态调整并向社会公布。

第五十九条住房保障实施机构统一管理的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收入,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用于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的维护和管理,不足部分由市财政预算安排。

第九章退出管理

第六十条保障性住房承租人租赁合同期满,应当按照本规则第五十条的规定申请续租,未申请或者申请后经审核不再符合条件的,市房产管理部门应当在原租赁合同期限届满之日收回保障性住房。

第六十一条保障性住房承租人通过购买、获赠、继承等方式获得其他住房的,或在租赁期内超过政府规定的收入标准的,应当退出保障性住房。

第六十二条领取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保障对象,因家庭人口、收入、住房等情况变化,不再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当停止发放租赁住房补贴。

第六十三条保障性住房承租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经查实,市房产管理部门应当取消其保障资格并解除租赁合同,收回廉租住房或公共租赁住房,其行为记入信用档案,3年内不得申请保障性住房:

(一)未如实申报家庭收入、人口及住房状况的;

(二)伪造、提供虚假家庭收入、人口及住房状况证明材料的;

(三)家庭人均收入超出城区保障性住房政策确定的收入标准满1年以上的;

(四)因家庭人数减少或住房面积增加,人均住房面积超出城区保障性住房政策确定的住房标准的;

(五)擅自改变房屋结构、用途的;

(六)将承租的保障性住房转借、转租的;

(七)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以上未在保障性住房居住的;

(八)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以上不缴纳廉租住房租金或连续3个月以上不缴纳公共租赁住房租金的;

(九)在保障性住房中从事违法活动的;

(十)违反租赁合同约定的。

第六十四条经济适用住房购房人违规出售、出租、闲置、出借,或者擅自改变住房用途且拒不整改的,市房产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收回其经济适用住房。

第十章监督管理

第六十五条市住房保障实施机构应当建立完善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及时公开保障性住房建设、申请、审核、轮候、销售、租赁等相关信息。

第六十六条市住房保障实施机构应当按户建立保障性住房档案,记载申请、审核、轮侯、配租、配售情况以及不良行为等信息。

申请和享受住房保障的家庭、个人在住房保障相关活动中的违法、违规、严重违约行为,应当作为不良行为予以记载并公示。

第六十七条市住房保障实施机构应当对保障性住房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反本规则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对保障性住房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时,保障对象应当积极配合,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予以协助。

第六十八条政府各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交易中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

(一)未经批准擅自改变经济适用住房用地用途的,由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罚。

(二)擅自提高经济适用住房销售价格等价格违法行为,由市价格管理部门依法进行处罚。

(三)建设单位擅自向不符合条件的家庭出售经济适用住房,由市房产管理部门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收回;不能收回的,由建设单位补缴同地段经济适用住房与商品住房价格差,并对建设单位给予行政处罚。

(四)对弄虚作假、隐瞒家庭收入和住房条件,骗购经济适用住房的个人,由市房产管理部门追回已购住房或由购买家庭按市场价补足购房款,并可提请所在单位对申请人进行行政处分。对出具虚假证明的单位,由市房产管理部门提请有关部门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第六十九条市房产管理部门根据本规则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取消保障性住房承租人保障资格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当事人,说明理由。

被取消保障资格的,给予3个月的过渡期。过渡期内其承租公租房按同类地段类似房屋市场收取租金。逾期不退房的,市房产管理部门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十条骗取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由市房产管理部门勒令其全额退还已经骗取的补贴。

篇7

毛坯房租赁合同范文1出租方(简称甲方):______,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

承租方(简称乙方):____________,男,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就房屋租赁事宜,经平等自愿协商签订本合同,内容如下:

一、甲方将其所有的位于合肥市滨湖新区福徽苑4栋13层的1304号房屋出租给乙方使用。

二、交房标准:甲方按交付时的房屋现状交付房屋,经双方当场踏勘,确认所交毛坯房的状况与甲方同开发商所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交房标准完全一致,甲方对该房屋未进行任何装修,也未添置任何家俱和电器。

三、甲乙双方约定租赁期间为5年零2个月,自20xx年_8__月__1__日起至20_19_年_9_月_30_日止。(随房交付的有_____________,乙方应当在租赁关系终止时返还给甲方),

四、租赁期限内,前3年租赁房屋每月租金为______元整,后2年租赁房屋每月租金为______元整。该价格为不含物业费、水电费、燃气

五、租赁期限内,第一年租金按季度支付,第二年起租金按半年支付,根据先付租金后用房屋的原则,乙方应提前15日支付下一个租赁季度的租金。甲方的收款账户为:开户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款人名称:____________,账号(卡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乙方应交给甲方一个月房租做为水电押金,甲方收到该款后应向乙方开具收据,租赁期间乙方不得以履行保证金抵付租金或其他款项。租赁关系终止后,甲乙双方结清有关费用且乙方向甲方返还租赁房屋(包括房屋钥匙及水电气卡),甲方无息退还该水电押金给乙方。

七、房屋交付乙方后,乙方应承担该房屋的物业管理服务费以及水费、电费、电视收视费、网络费、电话费、燃气费等所有因乙方使用而产生的费用。租赁关系终止时,乙方应提供相关的交费凭据与甲方进行结算。甲乙双方现确认移交时水表、电表、燃气表的底数均为零。

八、租赁房屋及其内部设施由乙方负责维修,但依法应由物业维修基金承担的维修费用,则由乙方通知甲方依法申请物业维修基金支付。

九、乙方可以对租赁房屋进行装修,但不得改变房屋的承重结构,装修费用由乙方承担。乙方的装修本合同到期时,已形成附合的装修物归甲方所有。

十、乙方因使用租赁房屋对他人的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害,乙方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十一、甲乙任何一方如需解除本合同,应提前90日书面通知对方,

十二、乙方如不按时足额支付租金,每逾期一日应按逾期付款金额每日千分之五向甲方支付逾期付款的违约金,如逾期超过20日,即视为乙方根本违约,甲方可以单方解除本合同收回租赁房屋。

十二、乙方承诺租赁本房屋做办公、培训、居住用途,不作任何违法活动,若从事任何违法活动即视为乙方根本违约,甲方可以单方解除本合同收回租赁房屋。

十四、如因本合同发生纠纷,任何一方均可向本房屋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五、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字后即生效,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各执壹份,每份效力同等。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毛坯房租赁合同范文2出租方(甲方):

承租方(乙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房屋租赁的有关事宜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 房屋基本情况

该房屋坐落于。

该房屋情况为:面积:平方、结构:、其他。

第二条 租赁期限

(一)房屋租赁期自年月日至年月日,共计年

(二)租赁期满,乙方享有优先承租权。乙方有意继续承租的,应提前30日向甲方提出续租要求,征得同意后甲乙双方重新签订房屋租赁合同。

第三条 租金

(一)租金标准:元/月(大写: ),年租金为元。

(二)租金支付方式:(月/ 季/ 半年/ 年)

(三)租金支付日期为:

第四条 房屋租赁保证金

(一)甲方交付该房屋时,乙方向甲方支付房屋租赁保证金,具体金额为 元

(二)租赁期满或合同解除后,房屋租赁保证金在合同期满承租方无任何欠费搬离时退还。

第五条 其他事项

1、交房标准:甲方按交付时的房屋现状交付房屋,经双方当场踏勘,确认所交毛坯房的状况

2、甲方已于 年 月 日将租赁房屋交付给乙方(随房交付的有房屋防盗门钥匙

3、租赁期限内,租赁房屋每月租金为 元整,该价格为不含税、费的价格,甲乙双方因该租赁行为应当缴纳的税、费均由乙方另行承担。

4、房屋物业费包含在房租费中,应由甲方承担该房屋的物业管理服务费。水费、电费、电视收视费、网络费、电话费、燃气费等所有因乙方使用而产生的费用均有乙方承担。租赁关系终止时,乙方应提供相关的交费凭据与甲方进行结算。

5、乙方可以对租赁房屋进行装修,但不得改变房屋的主体结构和承重结构。

6、乙方因使用租赁房屋或对其进行装修等原因导致该房屋受到损害或者对他人的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害,乙方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7.装修时安装水电不能破坏墙面,只能装在墙外面。乙方装修时物业管理部门增收的所有费用由乙方承担。

8、乙方应当在租赁关系终止时将租赁房屋及其防盗门钥匙 片,门卡 张,水卡电卡燃气卡各 张返还给甲方,返还的房屋应当符合按照房屋的性质正常使用后的状态,包括房屋的所有门、窗、玻璃、护栏、水管、气管、电线和水电气的计量表等应完好无损。

第六条 所有权变动

(一)租赁期内甲方转让该房屋的,甲方应当提前30日书面通知乙方,乙方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于第三人购买的权利。

(二)租赁期内该房屋所有权发生变动的,本合同在乙方与新所有权人之间具有法律效力。

第七条 合同的解除

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有权单方解除合同,收回该房屋:

第八条 合同争议的解决办法

本合同项下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或申请调解解决;协商或调解不成的, 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或按照另行达成的仲裁条款或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本合同(及附件)一式份,其中甲方执份,乙方执份。

本合同生效后,双方对合同内容的变更或补充应采取书面形式,作为本合同的附件。附件与本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毛坯房租赁合同范文3出租方: (以下简称甲方)

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

承租方: (以下简称乙方)

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其它有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双方共同就下列房屋租赁事项达成如下协议,望共同遵守本协议。

第一条:甲方有一毛坯房坐落于 村,共 间 层未装修。

第二条:租赁期从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共5年时间。

第三条:在房屋租赁期间,该房屋租赁前3年免收租金,但须乙方出资将房屋地面铺好,一、二楼的外墙门窗安好。合同期满后,乙方不得将地面、门窗拆除或损坏。后两年租金共计为两万元人民币,合同签订后一次性付清。

第四条:在房屋租赁期间,该房屋内所产生的一切费用(水、电等)由乙方负责。

第五条:租赁期满,乙方需将房屋退还给甲方。如乙方需续租须提前30天通知甲方,乙方拥有优先续租权。甲方须在乙方提出要求后30天内给予答复。

第六条:违约责任:

(1)如果甲方在乙方没有任何违反本合同的情况下提出无理要求并干预乙方的正常工作或者提前解除合同,则视为单方违约,由此甲方须负责赔偿乙方违约金20万元人民币。

(2)如因乙方的过失或过错导致房屋受到损坏,均由乙方负责。乙方不得擅自改变该房屋的使用性质。

(3)乙方不得在房屋内从事任何违法活动,否则一切后果由乙方负责。

(4)乙方应配合甲方场地征用管理工作。如遇场地因国家政策而拆迁,乙方有责任配合拆出,不得干扰正常拆迁工作。但甲方必须无条件退还乙方所租年限中而未使用年限的房租费。

第七条:租赁期间,乙方所需变压器由乙方全资安装。合同期满在双方不续签合同的情况下,变压器则由甲方赎买,具体事宜双方协商处理。

第八条:乙方在甲方房屋内安装的一切设备都属于乙方的私有财产(包括机械设备、电器、开关、电线、电缆、变压器、内装房门、床、铁架等)。合同期满不续租情况下均由乙方自行处理,甲方无权干涉。

第九条:甲方必须保证所出租的房屋没有产权纠纷。(有关按揭、抵押债务、税项租金等),甲方须在出租前办妥,出租后如有上述未清事项均由甲方承担全部责任,由此给乙方造成的经济损失由甲方负责全部赔偿。

第十条:免责条件:

(1)因不可抗力原因致使本合同不能继续履行或造成的损失,甲乙双方互不承担责任。

(2)因国家政策需要拆除或改造已租房屋,使甲乙双方造成的损失,甲乙双方互不承担责任。

(3)因上述原因而终止合同的,房屋租金按实际使用时间结算,多退少补。

(4)不可抗力系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第十一条:本合同在履行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房屋租赁管理机关申请调解,调解无效时,可向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二条: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合同自签定日起,其它签定的任何租赁合同均无效。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篇8

内容摘要:住房价格的高涨,使人们住房需求的满足成为难题。本文在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住用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住房保障制度普惠制的设想和公共租赁房租金的阶梯式设计方式。房地产市场和住房保障制度普惠制既可满足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需求,也可以解决人们的房地产消费需求(住用需求),进而可确保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住房保障 普惠制 公共租赁房

住房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为了解决我国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住房建设速度缓慢、欠帐太多、甚至几代人挤住在一间住房的困难局面,同时也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改革开放、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我国进行了住房制度改革。由计划经济时代的实物分配,改为货币分配;由福利变为商品;由企业控制分配,变为由市场供求关系调控分配。这一时期,人们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了,使大量的投资投向了房地产开发,有效的加大了住房的供给量,为缓解住房困难做出了贡献。但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市场中的投资氛围逐渐增强,大量的投资炒作不断拉高房价,导致了大量新问题出现。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房价大大高出了普通百姓住房需求购房的承受能力。

现行房地产制度的弊端

房地产需求按其目的分有三种:生产性需求、消费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目前房地产市场最大的弊端就是一方面有人极力炒作,推高房价从中得利;一方面有人为买不起房而忧心,其产生的根源是房地产的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住用需求)在同一个平台上――房地产市场上混合运行。投资房地产,目的是赚钱,它是富人的行为,这是由房地产本身的价值所决定的,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不可能投资房地产。那些低收入者为不能买到房,无法解决居住问题而发愁。投资行为把房价节节推高,其危害是保障或改善社会大众(普通百姓)的住房条件越来越困难,使他们无力解决目前的住房困难。

有人经常把房地产市场与股市相提并论,是因为二者都具有投资功能。投资房地产市场与投资股票市场都能给投资者带来可能的预期收益。但是,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对于股票市场而言,投资者有需求,想投资赚钱,有能力、有意愿、能承受投资带来的风险。可以进入股票市场进行投资活动。常言道: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独自承担投资带来的后果――收益或风险。没有人强迫,也没有人阻拦。不想投资股票、没有能力、不能承担风险的人,可以远离股票市场。

而对于房地产市场,其具有投资功能,投资房地产市场可以获得可能的收益。但房地产市场不仅是一种投资工具,为投资者们赚取投资收益,它更大的功能应该是为人们提供基本的住房保障,提供人们生存的基本物质保障。保障人们的基本生存的权利,就必须要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衣、食、住、用、行,缺一不可。因此,不管是否有能力、是否有意愿,都必须要获得住房来保障其基本的生理需要,从而保障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房地产投资者,为了获得投资收益,会采取各种手段来推高房价。在房价的不断上涨中,投资者获得了大量的收益。在投资者获得大量投资收益的同时,那些为居住需要购房者(即房地产的消费需求者),或牺牲自己未来的生活质量,缩衣节食而购房;或只能望房兴叹了。

在房价的不断上涨中,获益的是开发商,银行和房地产投资者,还有一个最大的获利者,即从卖地中获得大量收益的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们。房价的高涨,使房地产商们大赚其利润。地方政府在卖地财政中名利双收,既得到充足的财政收入,本地GDP连年高速增长,同时由于政绩“良好”,不少人因此获得了升迁。住房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而现行的房地产制度(包含住房保障制度)不能有效的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商品房,价格过高,早已成为投资者投资、投机的投资工具,普通百姓只能望房兴叹。虽然现在有住房保障制度,但因其覆盖面过小,且条件苛刻,产生了大量的中间夹心层,既买不起商品房,又不符合获得保障房的条件。同时,现行的保障房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大量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甚至滋生了某些腐败现象。

房价的高涨,让房地产的消费需求者透支了其目前和未来的其他方面的消费能力。国内的民众消费能力不足,将导致国民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威胁着国民经济的正常、持续发展。抑制高房价,我国政府几次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其效果并不理想。其难点在于,调控力度小,不起作用;调控力度过大,在短期内可能使房地产价格回落,但也伴随着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负效应的危险。为了既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渠道,起到拉动经济发展的支柱作用,又能解决普通民众对住房的消费需求,本文认为把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功能和消费功能分开在两个平台上运作,满足不同需求的人。同时还能保持经济的正常发展。为此,本文提出了住房制度普惠制的设想。

住房保障制度普惠制设想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房地产需求上,存在着两种目的不同的需求: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即住用需求)。这两种不同的需求在同一个平台上运行,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坊间有房地产业的发展绑架了国民经济,房地产投资需求绑架了消费需求,富人掠夺了穷人等的说法,虽然这些说法不一定完全正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有创新的思维,彻底摆脱旧思维的束缚。分离两种不同目的的需求,使其在不同的平台上运作,让不同房地产需求的人们各得其所。同时还可以化解复杂的矛盾为简单的问题,易于进行管理。

(一)房地产市场定义及功能

房地产市场的狭义概念是房地产商品进行交易活动的地方或场所。房地产广义的概念可以定义为:包括土地的出让、转让、抵押以及一些与房地产有关的开发、建筑、修缮、装饰等劳务活动。从该定义知道,房地产市场是个市场,凡是进入到这个市场中来成为参与者的各方,都要遵循市场的游戏规则,即供求关系。市场的进出实行自愿的原则,其功能就是要满足各个参与主体的需求:投资、开发、自用、经营或消费(住用)等。

(二)基本住房制度

基本住房制度应定义为:保障人民享有基本的居住条件,确保人民的基本生存的住房需要。基本功能是保障人人有房住。这一功能的实现,完全依靠市场解决是不可能的,必须依靠政府才能得到解决和实现,即可概括为:想投资赚钱找市场,基本住房保障靠政府。

(三)住房保障制度普惠制的设想

基于人人有房住,基本住房保障靠政府的理念。以及现行保障房制度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住房保障制度普惠制的设想。用住房保障制度普惠制取代现行的住房保障制度。住房保障制度普惠制的设想是:由政府出面,大规模建设公共租赁房,覆盖全体城镇居民以及在某一城镇有稳定工作达一定年限、符合一定条件的外来务工者。其公共租赁房的住房面积由政府根据情况设定一定的标准。全覆盖是住房保障制度普惠制的根本。其实质是体现在保障人的基本生存条件方面人人平等的原则。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住房标准。达到一定年龄和标准条件的无房居民,都可以申请公共租赁房用于居住。其公共租赁房只能用于居住,不能用于其他用途。一经发现有违规者,其公共租赁房应予以收回,并没收其非法所得。当公共租赁房的住用人拥有了其他住房后,其租赁的公共租赁房应予以退还给政府用于再分配。而租住公共租赁房的居民,按其收入划分为若干等级,向政府交纳相应的租金。即同样的住房标准,因其收入不同,交纳的公共租赁房租金不同。总原则是,家庭收入越高,交纳的公共租赁房租金也越高。这样,那些高收入者可能会考虑转向在商品房市场求得更舒适的住房而放弃公共租赁房。从而减轻了政府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公共开支的负担。

文章认为公共租赁房租金的设计原则是:租金总额能确保公共租赁房的正常维修、维护的成本需要。不同收入等级阶层人群的阶梯式公共租赁房租金设计,既保障了租金总额能维持公共租赁房的维护、维修的资金来源,又能保障低收入者支付承受能力。而极端困难群体的住房可由政府提供补贴予以解决。另外,房地产市场方面的各种税收也可以通过采取转移支付的方式部分的补贴到住房保障制度普惠制中,以确保住房保障制度普惠制实施的资金支持。

结论

建立住房保障制度普惠制是解决目前我国居民住房问题的一种可行途径。住房保障制度普惠制的建立,可以有效区分房地产市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住用需求)在不同平台上运行。避免了低收入住房需求群体被投资需求者“胁迫”,忍痛接受高房价所带来的一系列不利于我国经济正常发展的尴尬问题。比如许多家庭为了购买住房,不得不牺牲其他消费需求,不利于我国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转型。住房保障制度普惠制的建立,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住房保障制度普惠制的建立,就我国的经济实力,也具有现实可行性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永岳,陈伯庚,孙斌艺.房地产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9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房地产市场已发展起来,房地产的买卖、租赁等行为日趋活跃,由此也产生了为数不少的房地产纠纷案件。此类案件现已构成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中很大一部分。其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很多,亦有多年以来未彻底解决的老问题。笔者结合审判实践,对其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做了调查分析,在此略抒己见。

一、预售商品房按揭

按揭是英语"MORTGAGE"一词的粤语音译,是一种担保方式,指在楼宇建筑期内,商品房预购人将其与开发商(预售方)签订的《商品房预售合同》中预购人所应拥有的全部权益作为贷款的抵押物抵押给银行,同时商品房预售方作为贷款担保人,并保证银行为第一受益人,如预购人或担保人未能依约履行还款责任或担保义务时,银行即可取得预购人在《商品房预售合同》内的全部权益,以清偿其对银行的所有欠款。

预售商品房按揭是一种特殊的担保方式,银行为按揭权人,预购人为按揭人,担保人一般是销售商品房的开发商。预售商品房按揭与抵押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抵押。一般抵押权的标的是债务人提供的、其自己享有所有权或经营权的财产。而在商品房按揭期间,商品房实际上并不存在,按揭人无法取得所购商品房的所有权,他向按揭权人提供的担保是在将来某一时间取得楼宇的权利,它是一种期待性利益,而非以实体形式存在的楼宇。商品房按揭的出现将期待性利益引入抵押标的范畴,丰富了我国传统抵押标的理论的内容。

预售商品房按揭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预售商品房按揭是一种要式法律行为,应签订书面合同,并应到规定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

(2)预售商品房按揭是一种从合同,是为担保主债权得以实现而订立的;

(3)预售商品房按揭合同是诺成性合同,合同一经成立即对三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4)预售商品房按揭是有偿合同。银行通揭业务收取贷款利息,除少数政策性无息贷款外,预售商品房按揭均系有偿合同。预售商品房按揭是近几年才出现的,目前在我国尤其是在沿海地区,发展规模很大。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房地产市场资金紧张的状况,使普通百姓拥有商品房成为可能,同时也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了融资手段,增加了建房资金。但我国的房地产管理法对预售商品房按揭尚无规定,与目前房地产业的发展状况很不适应。审判人员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只能依据法理。而银行则大多制订一些标准式合同,购房者与发展商只有签约与否的选择,而没有就合同条款进行协商、修改的自由。这种状况极不利于预售商品房市场的健康发展,笔者试举二个案例说明之。

案例一:个人甲与乙公司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约定甲购买乙公司正在开发建设的商品房一套,价金为五十万元,甲应分五次交购房款二十五万元,余二十五万元房款办理银行按揭。合同签订后,甲如约履行支付了二十五万元购房款,要求乙交付房屋。乙公司称甲应在全部付清购房款后才能入住房屋。甲认为合同中约定余款由银行按揭提供,因而认为乙公司违约,至法院。

此案双方当事人产生争议的根本原因是对按揭的性质认识不清。预售商品房按揭的当事人有三方:购房人、售房方和银行。按揭合同应当由三方当事人订立,而此案中甲与乙公司双方约定办理按揭,实际并未办理,因而按揭合同不能成立。鉴于双方对付款方式尚未约定明确,该商品房预售合同应认定为尚未成立,由此产生的损失由双方分担。由于乙公司为房地产开发商,对有关按揭的规定应当了解,合同未能成立其有一定过失,因此应承担主要责任。

案例二:甲与乙公司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约定甲购买乙公司开发的商品房一套,其中百分之四十房款由甲直接交纳,另百分之六十房款由甲向乙公司指定银行申请按揭贷款。甲按约定向乙公司交纳了百分之四十购房款。在办理银行按揭之前,银行通知停止办理按揭贷款,此后双方就如何付清购房余款协商不成。甲至法院,请求解除购房合同、乙公司返还其购房款。

此案双方当事人对付款方式约定明确,且乙公司与银行之间已有关于办理按揭贷款的协议,但由于国家政策性调整,银行停止办理按揭,使双方当事人之间合同无法履行。此案应适用情更原则,解除合同,双方合理分担损失。

由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我国预售商品房按揭中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都有待完备的立法来进行调整。建议立法部门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时,对此问题做出规定。

二、无效房屋租赁合同的认定及处理

房屋租赁,是指房屋所有权人或经营管理权人作为出租人将其房屋出租给承租人使用,由承权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行为。房屋租赁是一种民事行为,它适用民法通则关于无效民事行为的规定,"下列民事行为无效:(一)无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四)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五)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六)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七)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除此之外,房屋租赁行为还应受一些特别法的约束,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等。根据《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六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不得出租:(一)未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二)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三)共有房屋未取得共有权人同意的:(四)权属有争议的;(五)属于违法建筑的:(六)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七)已抵押,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八)不符合公安、环境、卫生等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九)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出租的其他情形。违反这些规定出租房屋的,一般也应认定为无效。应当注意的是,房屋租赁对民事活动的当事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民事行为,对他们的生产、生活有着重大影响,因而在审判中不宜轻易就认定合同无效。如果基本法律要件都具备,只是有一些细节不符合法律规定,可以责令当事人补正,而不宜认定为无效。如甲乙拖欠房屋租金一案:乙租赁甲房屋,装修后经营饭店,经营期间拖欠甲两个月租金。甲至法院,要求乙给付租金。法院经审查认为,甲、乙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未经房地产管理部门审查登记,因而为无效合同,判决乙将承租房屋返还甲。这一判决使甲,乙之间并无意解除的合同被迫不能履行,双方均遭受很大损失。而实际上法院只要责令甲乙双方办理房屋租赁登记手续,即可避免这样的结果。

司法实践中由于未经房地产管理部门登记备案而被认定为无效的房屋租赁合同为数不少,这样的判决不利于民事法律关系的稳定性及合同的全面履行。事实上,正是有些当事人利用法律的这一规定逃避责任,如许多房屋租赁纠纷案件中的违约一方常会主张合同无效,以逃避承担违约责任。

笔者认为,虽然《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相关法律均把房屋租赁合同认定为要式合同,当事人签订租赁合同须到在关部门登记备案,但不应把未登记备案的所有租赁合同均认定为无效。在租赁合同的各项实质要件均具备,没有其他违法行为,只是欠缺形式上要件的情况下,可责令当事人补办手续后确认房屋租赁合同的效力,这样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及案件的执行。

房屋租赁合同被认定为无效后,对房屋装修如何处理,也是当前民事审判中经常遇到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经营性用房中,承租人为了自己经营的特殊需要,往往对承租房投资很多进行装修,一旦租赁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承租房要交还给出租人,装修费用如何处理即成为问题。

对于房屋装修应按《最高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关于添附的规定处理:非产权人在使用他人的财产上增添附属物,财产所有人同意增添,并就财产返还时附属物如何处理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没有约定又协商不成的,能够拆除的,可以责令拆除;不能拆除的,也可以折价归财产所有人;造成财产所有人损失的,应当负赔偿责任。

对于双方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对此没有争议。双方如无约定又协商不成,除能拆除的之外,如何折价在实践中有不同看法。笔者认为应结合案件具体情况,本着经济效益与公平合理的原则进行处理,兼顾双方的过错责任。属出租人过错的,可对装修的现值进行评估,由出租人予以相当价值的补偿并赔偿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属于承租人过错的,对装修进行评估后,应根据出租人适当的可利用程度折价予以补偿;属于双方都有过错的,应由出租人补偿装修的现值。在处理此类纠纷中,如装修对出租人没有利用价值,而第三人愿意承租出租房屋,并承顶装修费用,并且出租人同意,可由第三人承顶,这样使装修的补偿更加经济合理。

三、落实私房政策遗留问题。

落实私房政策,包括私房因社会主义改造遗留问题,期间被挤占、没收的私人房产问题,建国初期代管的房产问题,落实华侨、港澳台胞私房政策问题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复查历史案件中处理私人房产有关事项的通知》(1987年10月22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房地产案件受理问题的通知》(1992年11月25日)的规定,有关落实私房政策的案件,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工作的范围,应移送落实私房政策部门办理。目前落实私房政策工作已进行多年,出现许多落实私房政策遗留问题的诉讼,主要为被发还私房产权的房主要求收回私房自住的案件,此类案件法院目前大多按一般的房屋租赁纠纷进行处理,而实际上此类纠纷比一般的房屋租赁纠纷复杂得多,不应简单对待。我国城市的私有出租房屋社会主义改造,是在五、六十年代,比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先后开展起来的,私房改造工作,作为整个社会主义改造的组成部分是完全必要的、正确的,但是由于"左"的错误思想影响,遗留下一些问题,有些地方降低了改造起点,错改了一部分房屋;有的没有给房主留自住房。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对不符合规定而错改了的房屋,应按政策实事求是给予纠正;对房主应留而未留自住房的,可补留自住房。但目前这些落实了政策的房屋许多只是发还产权,房主并未实际支配,使用该房屋。对期间挤占、没收私人房产的行为,现已彻底否定,并进行了纠正,根据有关规定,应一律确认原房主的所有权,把房产归还给房主。对于自住房和出租房,应分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处理方法逐步解决。凡单位和个人挤占私人自住房,必须坚持谁占谁退的原则。凡职工个人占用私人自住房的,无论是由房管部门或由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安排的,还是自行挤占的,都应视为无房户,由职工所在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安排其住房,将占用的房屋尽快退还给原房主。但在落实政策过程中,有些单位无力为占用私房职工提供住房,有些单位有房却不优先安排用于落实私房政策,使许多房主仍然是手持房屋所有权证却住不进自己的房屋。

在落实建国初期代管的房产问题及港澳台胞私房政策问题上,也遗留有此类问题,政府落实私房政策部门只是解决了房屋产权归属问题,却未让房主实际占有、使用私有房屋。有的私房主被强制与住户签订了私房租赁合同,否则不予办理产权证照;有的由于争议较大,房主长年一直未与住户签订租赁契约。许多签订租赁契约的私房主,由于契约未约定租赁期限,也与住户产生纠纷,要求收回房屋。

对于此类收房案件法院的处理原则一般是:住户有他处住房,能全部腾退的,全部腾退,能部分腾退的,部分腾退,住户无他处住房,不予腾退。这样的处理是基于保护住户利益,维护社会稳定而考虑的,许多案件也都按这样的原则处理了。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并没有使问题得到解决,因为没有考虑到私房主的利益。拥有所有权却不能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能,在法理上是讲不通的,在现实中也是不公平的。现今房地产已作为商品流人市场,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已成为人们在民事活动中普遍遵守的原则,过去那种强制私房主与住户签订租赁契约,住户可以无限期使用他人房屋的作法已与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相悖,必须加以修正。

在处理此类收房案件上,有人提出以下可供掌握的标准:(1)承租人违反租赁合同的约定,或转租、转借承租的住房,或拖欠房租,可解除租赁关系,准予产权人收回房屋;(2)承租人有了新的住房,可解除租赁关系,准予产权人收回房屋;(3)房屋产权人确实需要占有、使用房屋,且居住条件劣于承租人的,可以全部或部分收回房屋;(4)房屋产权人为收回自己所有的房屋,为承租人找到了相应的住房,可解除租赁关系,准予产权人收回房屋;(5)房屋产权人要求收回自己的住房,但承租人确实不具备腾退条件的,可以暂时维持原租赁关系,但应明确租赁期限或提高租金标准。以上几条可以作为办理此类案件时的参照,但对于"提高租金标准",似不易掌握,因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法规都规定私房租金应受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调控,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住宅用房的租赁,应当执行国家私房所在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租赁政策",《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房屋租金,由租赁双方按照房屋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私有房屋租金标准,协商议定".如果由法院判决提高租金,虽保护了私房主利益,却缺乏相关法律依据,且与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定相矛盾。此种“司法先于立法”的做法其妥当性值得商榷。笔者认为,房地产交易行为是受国家严格控制的,目前私房法定租金与其实际市场价值差距较大,应通过政府提高租金标准来解决问题,在此之前,法院不宜做出提高租金的判决。总之,在处理落实私房政策遗留问题上,既要切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又要考虑历史原因;既要保护公民合法的财产权益,又要维护社会的稳定。审判人员应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多做"案外工作",如做住私房的承租人单位的工作,使其尽快解决承租人的住房问题。毕竟,彻底解决落实私房政策问题仍需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力量。四、离婚案件中房屋纠纷的处理。

住房是一种重要的生活资料。随着住房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状况已得到较大改善,但住房困难情况仍然存在。在离婚案件中,即体现为夫妻双方为分得房屋产权或使用权而争执不休,使得简单的离婚案件复杂化。目前许多离婚案件中当事人的主要争执点即为住房问题。因此解决好离婚案件中的房屋纠纷,往往成为办好离婚案件的关键。在审判工作中,应分别不同的情况去处理。

(一)对于个人拥有完全产权的住房,如系夫妻双方婚后所得,应为夫妻共有财产,按照分割夫妻共有财产的原则去分配。如为夫妻一方婚前所购置,但双方婚后在此居住,根据最高法院有关司法解释,经过八年,可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配。分配中应坚持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照顾无过错方,尊重当事人意愿,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总原则,如住房分配给夫妻一方,应按评估的市场价给予另一方一半价值的补偿。在处理此类问题中应注意分清家庭共有房屋与夫妻共有房屋,如系家庭共有,必要时应先析产,然后再进行离婚案件的审理。对于婚姻中预购的商品房,离婚时房屋尚未交付,如何处理?笔者认为在商品房尚未交付的时候,购房方与售房方仅为债权债务关系,购房方享有的仅是一种债权,因而此种情况应按离婚中对债权、债务的处理原则进行处理。如一方愿意取得商品房的,应给予另一方相当于预售合同一半价值的补偿。并与售房方办理有关的合同变更手续。如双方都不愿意取得商品房的,应当先承担违约责任,然后再对返还的剩余的购房款,进行分配。在处理此类问题中由于牵涉到商品房预售方的利益,因而在夫妻双方争议较大,达不成协议时,法院可以就此问题另案处理。

(二)离婚时对于承租的公房如何分配,是颇有争议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不应将其纳入离婚案件一并处理,理由是:租赁关系是一种合同关系,由原来的夫妻共同承租变为一方承租属于合同主体的变更,应征得公房的所有权或管理权人同意。另一种观点认为应一并处理,理由是:离婚当事人之间就公房使用权的分割处理,只涉及承租一方主体的变更,不会导致租赁关系其他内容的变更,且如不处理公房使用权,会使双方在离婚后又产生争讼,不利于子女成长和社会稳定。笔者同意后一种观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离婚案件中公房使用、承租若干问题的解答》(以下简称"解答")中规定:"在离婚案件中,当事人对公房的使用。承租问题发生争议,自行协商不成,或者经当事人双方单位或有关部门调解不成的,人民法院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予以妥善处理。"在解答中列举了几种离婚后双方均可承租公房的情况:婚前由一方承租的公房,婚姻关系存续五年以上的:婚前一方承租的本单位的房屋,离婚时,双方均为本单位职工的;一方婚前借款投资建房取得的公房承租权,婚后夫妻共同偿还借款的;婚后一方或双方申请取得公房承租权的;婚前一方承租的公房,婚后因该承租房屋拆迁而取得房屋承租权的;夫妻双方单位投资联建或联合购置的共有房屋的;一方将其承租的本单位的房屋,交回本单位或交给另一方单位后,另一方单位另给调换房屋的;婚前双方均租有公房,后合并调换房屋的;其他应当认为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情况。对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公房,应按下列原则予以处理:照顾抚养子女的一方;男女双方在同等条件下,照顾残疾或生活因难的一方;照顾无过错的一方。解答中规定:"对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公房而由一方承租的,承租方对另一方可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但对于给付的标准却没有规定。笔者认为公房租赁权不仅仅是一种民法理论上的债权,它包含有国家给予的福利,取得租赁权的一方即等于取得了这种福利,而另一方则将有可能享受不到这种福利,其所可能遭受的损失即是公房房屋租赁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价。因此,在承租方给予另一方经济补偿的,应考虑另一方有无房住,有无可能分房收入情况,当地房屋租赁价格等因素,给予合理补偿。解答中规定法院在调整和变更单位自管房屋的租赁关系时,一般应征求自管房单位的意见。因而有人认为人民法院在征求意见时,如果单位不同意由当事人中非本单位职工一方承租房屋,法院即不能判决由其承租。笔者认为此种观点值得商榷,法院既已规定在有些情况下离婚的夫妻双方均可承租,那么法院就可依此独立做出判决,不能受单位意见的左右。征求自管房单位的意见,是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配合法院做好当事人的工作,以便于判决的执行。

(三)部分产权房屋的分配问题也是离婚案件中经常遇到的,所谓房屋部分产权,是指职工以标准价格购买公有住房后享有部分权能并且受到法定限制的产权,其中包括永久居住权、使用权、继承权和有限的处分权与受益权。它是在住房制度改革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所有权形式。离婚案件中部分产权房屋的处理原则同公房使用承租权一样,都是抚养子女一方优先,无过错方优先、相同条件下照顾女方,此外还要考虑收入、住房情况等。根据"解答"的规定,分得房屋部分产权的一方,一般应按所得房屋产权的比例,依照离婚时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公布的同类住房标准价,给予对方一半价值的补偿,笔者认为住房标准价是国家、单位给予职工的优厚待遇,分不到住房的一方以后可能再享受不到这种待遇,因此按住房标准价补偿其一半价值并不是完全公平的。考虑到这一点,法院在分配其他财产时应照顾未分得住房一方,并且在分得住房一方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要求其高于标准价给予对方补偿。解答中还规定:对夫妻双方均争房屋"部分产权"的,如双方同意或者双方经济、住房条件基本相同,可采取竞价方式解决。竞价的方式在离婚案件的审理中还属新问题,缺乏具体操作规则和应用经验,尚需审判人员在实践在逐步探索、总结。笔者认为,竞价应遵循以下原则:1双方自愿原则。选择竞价的方式应双方当事人均同意,有关意见应记人法庭笔录。如一方不同意,法庭不能强迫当事人竞价。2公平合理原则。指竞价的双方当事人应经济条件、住房条件基本相同,如双方经济条件悬殊,或一方住房宽裕,而另一方无其他住房,即不应采取竞价的方式。3在法院主持下进行的原则。竞价是在诉讼之中进行的,因而当事人应听从法院的指导,并依照法院规定的竞价规则进行竞价。这样才能保证竞价的公正与合法。

五、拆迁纠纷的受理问题。

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遇到拆迁纠纷,应首先考虑应否受理。因为由于拆迁纠纷的特殊性质,其大部分都属行政案件,应由法院行政庭受理,只有少数由民庭受理。

根据有关规定,下列拆迁纠纷应按行政案件受理:(1)对人民政府或房屋拆迁主管部门作出的拆迁补偿形式、补偿金额、安置用房面积、安置地点、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裁决不服,提讼的;(2)对房屋拆迁主管部门作出的罚款、没收非法所得、责令停止拆迁、吊销证书、责令限期退还周转房、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提讼的;(3)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对拆迁补偿、安置等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尚未履行的,一方或双方反悔不同意原协议要求房屋主管部门裁决,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拒绝裁决或者不予答复,提讼的;(4)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颂发或补发“拆迁许可证”“拆迁资格证书”等,房地产管理部门或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拒绝颂发或不予答复,提讼的;(5)拆迁人取得拆迁许可证后,拆迁的主管部门拒绝公布拆迁人、拆迁范围、搬迁期限等或不予答复,提讼的;(6)认为人民政府或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的其他有关房屋拆迁管理的行政行为或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提讼的。除第三种情况外,其他几种情况应作为行政案件比较容易理解,因为都属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对于第三种情况按何种诉讼处理曾有异议。最高法院(1993)法民字第9号函规定,在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对房屋拆迁的补偿形式、金额,安置房面积、地点,搬迁过渡方式和期限,经双方达不成协议的,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益纠纷,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或同级政府对此类纠纷裁决后,当事人不服诉至法院的,人民法院应以民事案件受理。目前第9号函的规定已不适用,它与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相悖。此种情况应按行政案件受理,已在审判实践中得到共识。但是如拆迁人与拆迁人就有关安置、补偿、回迁等问题达成协议并已实际履行(含部分履行),因一方或双方违约产生纠纷,提讼的,可按民事案件受理。因为此时拆迁人与被拆迁人之间已形成合同关系,双方按合同规定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属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因此,发生纠纷亦属民事纠纷,应按民事案件受理。六、军产房问题。

所谓军产房,是指所有权归军队所有的房产。军队房屋的所有权单位为中国人民总后勤部。在民事审判中,较多的军产房纠纷为军队转业、离退休干部腾退原住房问题及军队利用房地产开展经营活动问题。

关于军队离退体干部腾退军产房问题。最高法院有关批复的精神为:此问题属于军队离退休于部转由地方安置管理工作中的遗留问题,由军队和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手段解决为妥,此类纠纷人民法院不宜受理。对此类纠纷不予受理是妥当的,因为有可能涉及到营区和其他军事设施的安全、保密问题,并且如受理,将涉及到今后的执行问题,法院判决腾房后,当事人不自动履行,须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会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基于同样理由,笔者认为,对于军队转业干部腾退原住军产房纠纷,人民法院也不应受理。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军队房地产在保证战备和部队住用需要并保守军事秘密的前提下,可以利用空余房地产依法开展经营活动,包括房屋、设施、场地的出租,房屋的出售、房地产的换建、互换、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合资建房,利用房地产自办或合办经济实体,以及其他经营活动,而且经营活动可以面向社会。军队利用房地产开展经营活动,其收人可以用于弥补国防费不足,以房养房,但在经营中难免会发生纠纷,对这类纠纷如何处理是法院应慎重对待的问题。

军队利用房地产对外开展经营活动,与地方单位、个人发生纠纷至法院的,一般应视为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按照《民法通则》、《经济合同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处理。人民法院在审理中如发现军队有违反国家有关行政法规的情况,可告知监督管理机关,由其依法进行处理,如发现有违反军队有关规定的情况,应告知军队有关部门处理。

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纠纷时,应对合同的有效性进行审查。根据有关规定,军队利用房地产开展经营活动,实行《中国人民利用房地产开展经营活动许可证》管理制度,凡利用房地产开展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到军队房地产管理部门申领《许可证》,并按有关规定到当地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办理交易手续。对军队方未申领《许可证》进行的房地产经营活动,一般应认定为无效,如在一审诉讼中经军队房地产管理部门批准补办的,可以认定为有效。如果只申领了《许可证》,但未到当地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办理交易手续,并且合同已实际履行的,可认定为有效,但法院应督促当事人补办交易手续。

篇10

第一条为规范城镇房地产交易行为,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保障房地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和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市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国有土地上的房地产交易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房地产交易应遵循平等自愿、诚实信用、公平公正和房屋所有权与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主体一致的原则。

房地产交易管理应遵循集中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依法保护房地产权利的原则。

第四条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房地产交易的监督管理和本条例的组织实施。

区、县(自治县、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条例规定范围内房地产交易的监督管理。工商、建设、规划、财政、物价、税务等部门应当按职责分工,协助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房地产交易管理工作。

第五条房地产交易管理机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及市和区、县(自治县、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权限,负责房地产交易管理的日常工作。

第二章房地产转让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六条房地产转让是指房地产权利人通过法定程序,将其房屋所有权连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转移给他人的行为。主要包括:

(一)买卖(含以房地产清偿债务,下同);

(二)赠与、继承、划拨;

(三)产权调换;

(四)以房地产合资合作、作价入股,房地产权属发生转移的;

(五)因收购、兼并或合并企业,房地产权属发生转移的;

(六)房屋拆迁中,房屋所有权人以产权调换形式获得的期房权利转移的;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地产,不得转让:

(一)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转让的;

(二)权属证明文件与标的物不符的;

(三)权属证明文件被注销、吊销或其他原因失去效力的;

(四)属拆迁冻结通知书确定的时效范围的。

第八条同幢房屋分割转让的,各房地产权利人按相应比例占有土地使用权。

建筑设计为独立成套的房屋不得分割转让。

配套使用的房屋附属设施、附属设备、共用部位不得单独分割转让。

第九条房地产转让应签订书面合同。房地产转让人在转让合同签订之日起三十日内,应持相关的房屋所有权连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明文件和书面合同到所在地的房地产交易管理机构申办房地产转让登记手续。

对符合转让登记条件的,房地产交易管理机构应自受理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办结转让登记手续;对不符合转让登记条件的,应自受理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作出不予登记的决定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条房地产转让,与转让人具有共有关系的房地产权利人、与转让人具有租赁关系的承租人依次享有优先购买权。房地产转让人应当在房地产转让书面合同签订前三十日通知共有权人或承租人。

对涉及共有关系的房地产转让,转让人在申办转让登记手续时,应当出具其他共有人同意转让或者放弃优先购买权的书面意见并对其真实情况负责。

第十一条房地产转让,转让人应当向受让人如实告知房地产权属、质量安全现状和有关抵押关系、共有关系、租赁关系等情况。

第十二条房地产转让当事人在申办转让登记手续时,应当如实申报房地产交易价格,并按国家及本市的有关规定缴纳税费。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房地产转让价格由交易各方协商议定。

第二节商品房销售

第十三条商品房销售包括商品房现售和商品房预售。

商品房销售以套内建筑面积作为计价依据。商品房买卖合同及商品房权证应载明共用部位及设施。

商品房现售,按国家及本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商品房预售,预售人应当取得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不得进行商品房预售。

第十四条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持有营业执照和房地产开发资质等级证书;

(二)持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以出让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已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交付了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

(三)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四)按提供预售的商品房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建设总投资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且拟预售的房屋属多层的,完成主体建筑封顶,属高层的,已建房屋面积应达到规划批准的拟建房屋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五)商品房预售方案。预售方案应当说明商品房的位置、装修标准、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使用时间、预售总面积、交付使用后的物业管理等内容,并附有专业资质的房地产测绘机构出具的《商品房预售面积预测绘报告书》;

(六)已在项目所在地商业银行开设商品房预售款专用帐户并签订了监管协议;

(七)涉及房屋拆迁的,已取得房屋拆迁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拆迁许可证书;

(八)拟预售商品房及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未设定抵押权;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进行小区建设的,预售人可以分期向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申办《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第十五条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由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其他地区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由所在区、县(自治县、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核发,有关具体事项可以委托房地产交易管理机构办理。

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收到申请后,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的条件对项目进行核实,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六条《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应当载明预售人的名称和预售商品房项目的座落位置、栋号、房号、楼层、用途、建筑面积。

准予预售的商品房总面积不得超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商品房总面积。

第十七条商品房预售,预售人应向预购人提供下列资料或其复印件:

(一)法人营业执照;

(二)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

(三)《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四)《商品房预售面积预测报告书》;

(五)项目及其配套设施的平面示意图;

(六)商品房的结构、户型、装修标准;

(七)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使用时间;

(八)预售商品房价格、付款方式和商品房预售款专用帐户。

第十八条商品房预售,预售人与预购人签订书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预售人应当在签约之日起十日内持商品房买卖合同,向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

未经登记备案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不能对抗第三人,由此造成的损失,由预售人承担。

预售合同未登记备案的,按下列顺序确定预购人的权利:

(一)已交付价款及预购商品房的;

(二)已交付价款未交付预购商品房的;

(三)未交付价款及预购商品房的,以签订合同的时间为序。

第十九条商品房预售时,预售款应当由预售人委托设立预售款专用帐户的商业银行代为收取,预购人凭银行缴款凭证向预售人换领发票。

代收预售款的商业银行有监督预售款的义务。

第二十条预售款应当专款专用,由具备合法资质的工程监理机构根据建筑工程承包合同规定的进度计划和工程实际进度,书面通知代收预售款的银行向预售人划款。未经工程监理机构书面通知,代收预售款的银行不得直接向预售人划款。

工程监理机构和代收预售款的银行对预售资金监管不当,给预购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与预售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一个预售项目只能开设一个商品房预售款专用帐户;多个预售项目应当分别设立商品房预售款专用帐户。

第二十一条预售人将已经抵押的商品房进行预售,必须经抵押权人书面同意并书面告知预购人;已经预售的商品房不得进行抵押。

第二十二条预售人改变已经预售商品房项目的建筑容积率或改变已预售商品房的户型、结构、环境整体布局,须经规划、土地房屋、建设、消防等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委托原测绘机构对预售面积进行重新测算,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变更手续。

非因基础设施建设或公共利益需要,规划、土地房屋、建设、消防等行政管理部门不得对已预售的商品房项目的建筑容积率或户型、结构、环境整体布局作变更审批。

经规划、土地房屋、建设、消防等行政管理部门批准,预售人改变已预售商品房的建筑设计,涉及合同约定的预购人权益的,预售人应当在有关部门批准之日起十日内,书面通知预购人,与预购人协商变更或者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并在变更或解除合同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原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变更或注销手续。

预售人未经规划、土地房屋、建设、消防等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擅自提高建筑容积率或改变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商品房户型、结构、装修标准、环境整体布局,损害预购人权益的,预购人可以解除合同,并由预售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预购人未解除合同的,可不承担所购商品房改变后所获增值部分的价款。

第二十三条预售人转让已部分预售的在建商品房项目的,应自批准转让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告知预购人。预购人在被告知之日起三十日内,有权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收回已付购房款及其利息,预售人应当在解除合同之日起十五日内到原合同登记备案部门办理注销手续;预购人愿意继续履行商品房买卖合同或到期未提出异议的,原预售人的权利义务全部转移给项目受让人,预购人和项目受让人应当向原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商品房预售变更登记。

第二十四条转让在建商品房项目的预售人,应自签订项目转让合同之日起,停止预售商品房并公示项目转让情况;受让人未换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不得预售商品房。

第二十五条预购的商品房在合同登记备案后交付使用前可以再转让。

预购商品房再转让的,预购人应当书面告知预售人,再转让双方应在原合同上记载有关合同权益转让事项,并向原登记机关办理合同登记备案手续。

预购商品房再转让的,原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随之转让。超出原合同约定范围内的补充约定,再转让人应与再受让人签订补充条款。

第二十六条预售商品房项目竣工后应经规划、土地房屋、建设、消防等行政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预售人应在预售商品房项目交付使用后十五日内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交回该项目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预售人应自预售商品房交付使用之日起六十日内,为预购人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和房屋所有权登记手续;属现售商品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自销售合同签订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商品房购买人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和房屋所有权登记手续。

对具备登记条件的,有关权属登记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核发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证书;对不符合登记条件的,作出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因预售人的原因,致使预购人无法办理房地产权属登记超过六个月的,双方有约定的按约定处理;未约定的,预购人可以退房,并要求预售人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章房地产抵押

第二十七条房地产抵押,当事人应签订书面抵押合同,并向所在地的房地产交易管理机构申请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其中,以跨区、县(自治县、市)的多处房地产设定同一抵押权的,应向市房地产交易管理机构提出抵押登记申请。

房地产交易管理机构应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二个工作日内提出受理意见,并送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对抵押合同涉及的房地产权属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是否可以设定抵押关系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应自受理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办理登记手续;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在三个工作日内作出不予登记的决定并书面说明理由。

房地产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抵押合同登记记载的内容与抵押合同约定内容不一致的,以登记确认的内容为准。

第二十八条共同共有人以其共有房地产设定抵押,必须经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未经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设定的抵押权无效。

第二十九条两宗以上房地产设定同一抵押权时,该抵押权为不可分担保物权。

第三十条抵押已出租的房地产的,抵押权实现后,租赁合同在有效期内对抵押物的受让人继续有效。

出租已抵押的房地产的,抵押权实现后,租赁合同对受让人不具有约束力。

第三十一条贷款购买房地产并以拟购房地产作为抵押物的,购买者、金融机构、开发商应当共同签订房地产抵押贷款合同。

第三十二条尚未到期的抵押房地产因城市建设需要被拆迁的,抵押人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债务人可以提前清偿债务或由抵押人提供其他担保。

债务人无法提前清偿债务或抵押人不能提供其他担保的,拆迁安置取得的房地产为抵押财产。

第三十三条已设定抵押的房地产,抵押人如需对房屋翻建、扩建或改变用途时,必须取得抵押权人的书面同意,对抵押合同的内容作相应变更,并到原登记部门办理抵押合同变更登记手续。

第三十四条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已办理抵押登记的房地产的,应当书面通知抵押权人并书面告知受让人转让房地产已抵押的情况;抵押人未书面通知抵押权人或者未书面告知受让人的,转让行为无效,由此给受让人造成的损失,由抵押人承担。

转让房地产的价款低于其担保债务的,抵押权人可以要求抵押人提供相应的担保;抵押人不提供的,不得转让抵押房地产。

第三十五条下列房地产不得设定抵押:

(一)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转让的房地产;

(二)作为文物保护的建筑和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其它建筑物;

(三)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用于公益目的的房地产,但以用于非公益目的的房地产为自身债务设定抵押的除外;

(四)已出售给他人但尚未办理权属登记的现房;

(五)法律、法规禁止抵押的其他情形。

第四章房地产租赁

第三十六条房地产租赁,是指出租人基于房屋所有权将其房地产出租给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支付租金的行为。房地产租赁包括房地产现房租赁和商品房预租。

商品房预租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或商品房预购人以预售(购)房的租赁期权让渡给预租人并收取租金的行为,包括以在建的商场、铺面、市场摊点或办公用房向社会公开招租和以在建商品住宅、公寓楼预约出租。

房屋所有权人、使用权人以联营、承包、入股等名义让渡房地产使用权的,视为房地产租赁。

第三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地产不得租赁:

(一)未依法取得房地产权属证明文件的;

(二)共有房屋未经全体共有人书面同意的;

(三)未经批准擅自改变房地产用途的;

(四)已被鉴定为危险房屋的;

(五)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

(六)权属有争议的;

(七)违法建筑;

(八)依法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未达到法律、法规规定的转让条件的;

(九)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使用权的建设项目按经批准的规划设计方案尚未竣工的;

(十)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出租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八条房地产租赁双方应依法签订书面合同,租赁合同应当载明房屋用途,房地产租赁双方应自合同签订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房地产权属证明文件、身份证明文件和租赁合同向所在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交易管理机构申请办理合同登记备案手续。未经登记备案的租赁合同,不能对抗第三人。

符合条件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房地产交易管理机构应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办理租赁合同登记备案手续。

第三十九条租赁期内,承租人与他人互换房地产使用权或转租房地产的,必须征得原出租人书面同意,重新签订租赁合同,并到原租赁合同登记备案部门办理合同变更登记备案手续。

第四十条以营利为目的,将以划拨方式取得使用权的国有土地上建成的房屋出租或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已竣工建设项目的空地出租的,出租人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缴纳租金中所含土地收益。

土地收益收缴的具体标准和办法,按市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出租公有住房,应当执行国家和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租赁政策。公有非住宅、私有房屋出租,由租赁双方协商议定租金和其他租赁事项,但国家和本市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公有住房使用权及被拆除公有房屋使用人的安置权利,在征得房屋所有权人同意后,可以依照有关规定转让,原租赁关系同时终止,由受让人与房屋所有权人重新签订租赁合同。

抵押人出租已抵押的房地产,应经抵押权人书面同意并书面告知承租人。

第四十二条租赁住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报请所在地土地、房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按规定缴纳土地收益。

第五章房地产中介服务

第四十三条从事房地产中介服务的机构应持有工商营业执照和相应的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资质证书。

房地产评估机构的资质管理,按市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四条设立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须持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资质初步审查意见,到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注册。

第四十五条申请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资质初审,应当提供下列资料:

(一)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章程;

(二)有三十万元以上的注册资金的验资证明;

(三)有固定的服务场所;

(四)从事房地产咨询业务的,具有房地产及相关专业中等以上学历、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须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从事房地产评估业务的,须有规定数量的房地产估价师。从事房地产经纪业务的,须有规定数量的房地产经纪人;

(五)房地产专业中介服务人员的资格证书和聘用合同。

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自收到房地产中介机构资质初审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发出书面审查意见。

第四十六条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应自领取法人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到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核发资质等级证书。

符合条件的,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核发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资质证书;不符合条件的,应在五个工作日内作出不予核发资质证书的决定并书面说明理由。

资质管理的具体规定由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四十七条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变更或终止,应自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核准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资质证书的变更或注销手续。

第四十八条房地产中介机构承办业务时,应当与委托人签定书面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责任,也可以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相应的保险。

第四十九条房地产中介从业人员管理实行资格认证制度。

从事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务的人员,应当取得专业资格证书并经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注册。取得资格证书的房地产中介服务人员不得以个人名义从事房地产中介业务。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条未按规定申办房地产预售合同登记备案的,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责任人补办登记备案手续,给予转让价款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一条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预售商品房的,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交易活动、退还预售款,并处已收取的预售款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二条不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销售商品房或者将未经规划、土地房屋、建设、消防等行政管理部门验收以及验收不合格的商品房交付使用的,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违法行为所涉商品房交易金额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的罚款。

预售人未经规划、土地房屋、建设、消防等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擅自提高建筑容积率或改变商品房户型、结构、环境整体布局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有关规定予以查处。

第五十三条因房地产经营者的责任,致使房地产交易合同解除的,经营者应退还购房者已付的购房款及其利息,赔偿购房者已支付的有关税费等损失。

第五十四条未取得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资质证书从事房地产中介业务或超越执业范围从事房地产中介业务的,由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可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五条未取得房地产中介服务资格或者取得资格证书的房地产中介服务人员以个人名义从事房地产中介业务的,由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吊销其资格证书。

第五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将预售商品房预售款挪作他用的,由市或区、县(自治县、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处挪用款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注销《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并可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降低或取消其开发资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七条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索贿、受贿等违法违纪行为的,视其情节轻重,由所在单位、行政主管部门或行政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给管理相对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八条房地产交易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房地产交易登记工作中,不遵守法定期限及程序的,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

房地产交易登记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房地产交易登记工作中因工作失误给房地产权益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九条当事人对房地产等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七章附则

第六十条房地产交易合同、预售资金监管协议的示范文本,由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市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