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作文范文
时间:2023-04-02 20:25: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传承历史文化,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500字范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500字范文一
举世闻名的长城全长6000多公里,合12000多华里,它被誉为“万里长城”,可谓名副其实。长城初为秦始皇下令修筑,前后共动用了几十万民工,用39年的时间才完工。长城的修建,有利于抵御北方匈奴的骚扰,因而保证了那里农业的正常进行,对中原一带的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远望长城,高耸雄伟,蜿蜒万里,四周被连绵起伏、危峰兀立、高大雄伟的青山环绕着。在这绿色的海洋中,它犹如一条灰色巨龙,盘绕于峰峦之间。曾有一位南北朝诗人,用这样的诗句来形容它的险、长、高:“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据报载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说,在太空中望地球,最明显的建筑物就是长城了。
长城由砖砌成,城墙高3—5米,墙头是齿形的,很适合防御敌人。长城上有关:山海关、居庸关、紫荆关、雁门关、娘子关、偏头关、嘉峪关、玉门关。其中的山海关最为有名,它背山面海,处于万顷波涛、千丈绝壁之间,号称“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是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明末李自成曾与降清的吴三桂在此酣战。其次为居庸关,在这个关口,成吉思汗曾同金兵刀枪相见。在近代,山海、居庸两关脚下的农民,也在此奋勇抗击过八国联军侵略者。20世纪30年代,手持大刀、长枪的中国健儿曾在这两关阻击过日本侵略者,他们用血肉筑成了保卫民族的长城。
万里长城是座不朽的奇迹,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也是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体现。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500字范文二
今年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于6月28日至7月14日在苏州举行。这是我们年轻人应该义不容辞参加的活动,这对我们年轻人来说,能够更加了解这世界遗产,同时也能学会怎样保护这些世界遗产,为保护世界遗产作出更大的贡献。在中国众多的世界遗产中,我觉得兵马俑是最灿烂的一个,如果让我参加这次活动,我会首先为客人简单地介绍一下秦始皇的兵马俑。
秦始皇的兵马俑为三个坑,一号坑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有230米,宽有62米,四周各有五个门道。 坑东西两端有长廊,南北两侧各有一边廊。军阵主体面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担任护翼和后位。哦,对了,你现在看到的.哪一个俑,说不定就是古代时的一名工兵,或将军,这真是奇迹。这就是第奇迹。二号兵马俑坑遗址大厅,位于一号兵马俑坑遗址主厅东端北侧。三号兵马俑坑中部,出土木质战车一乘,车已朽,仅存残迹。车后有陶俑4件。前排的一件为军史俑,后排中间一件为御手俑,御手俑两侧的俑为车士。 此组陶马位于三号俑坑中部是车马。
介绍完了秦始皇的兵马俑,客人们会为这第奇迹而感到骄傲,也会为这个世界而感骄傲。同时我会呼吁大家为保护世界遗产而共同努力!因为这世界遗产是属于全世界的,也是属于全人类。大家肯定还记得泰山吧,有些人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他们不惜代价,随意建造高级住宅楼和高档大酒楼,被世界文化遗产组织发出警告!
让我们年轻人共同参加这一次世界遗产大会,更加了解这些世界遗产,以便为保护这些世界遗产尽自己最大的一份力。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500字范文三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盛誉,是中国名山之一。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由此而得名。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诗人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诗句。瀑布是庐山的一大奇观,庐山的瀑布是由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黄龙潭瀑布和秀峰瀑布等组成的庐山瀑布群。其中三叠泉有“庐山第一奇观”之称,泉水由庐山五老峰北崖倾泻而下,分三叠跌下。其声万谷震响,其形似玉龙走潭,十分壮观。
庐山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庐山有野生植物200多种,首次在庐山发现或以庐山命名的主要植物约40种。庐山还有着丰富的野生动物和珍稀动物。至今尚知兽类有33种,鸟类171种。庐山之麓的鄱阳湖还有世界著名的候鸟保护区,珍稀动物金钱豹分布于山麓、山顶。庐山昆虫有2000余种,其中多珍稀品种和新品种。首次在庐山发现或以庐山命名的昆虫有33种。
除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外,庐山还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庐山文化内涵深厚,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据相关记载,有司马迁、陶渊明、李白、苏轼、、郭沫若等1500余位文坛巨匠登临庐山,留下了4000余首诗词歌赋。
庐山风景优美、生物资源丰富、文化价值高,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真是当之无愧!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500字范文四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郊,占地约290公顷,是我国现存规模、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颐和园素以人工建筑与自然山水巧妙结合的造园手法著称于世,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是中国各地建筑风格的精华。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杭州西湖风格,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北部的苏州街是典型的水乡风格。
颐和园最的景点当属长廊了。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仑湖,长700多米,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长的游廊。长廊分为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中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我们都知道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毁,但你可能不知道如今开放的颐和园也曾多次遭到破坏。清漪园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重建,改称为颐和园,用作消夏游乐地。1900年颐和园又不幸遭到“八国联军”的破坏,1902年大体修复。之后,颐和园又多次遭毁坏,多次被修复,它就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见证了它所在时期下中国的成长。
现在,我们在感受颐和园独特魅力的同时,更应该好好保护它!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500字范文五
是那秦时的银钩明月,是那秦时的崇山峻岭,还是那秦时的巍峨长城。
悠悠往事,“大江东去,浪淘尽……”融入了千古岁月,凝入了古老长城。历史定然记得万里长城的辉煌,从山海关的老龙头,到大漠黄沙的嘉峪关,绵延万里似一巨龙盘卧在高山之巅。
今年春节,我终于见到了魂牵梦绕的万里长城。由山腰直伸山顶,驻下一座守哨战士般的敌楼后,恰翻身向下折回山半腰,又骤然升起,至海拔近千米处,盘卷一个大弯,那酷似牛犄角,苍劲雄壮又浑然天成。
站在长城上,脚下的方砖一路向前延伸,望不到头。抚摸着城墙上的条石,指尖传来粗糙的触感。苍天高远,群山连绵,不由感慨万千,我仿佛看到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正指挥着千军万马,横扫六国!又仿佛看到多少佝偻着身躯的脚夫在烈日下一步步的挪动,为宏伟的长城洒下炽热的血与泪!
远处的山林是黄的,点缀着若隐若现的红枫叶,像是醉了一般。顺着城垛往外看,几个烽火台在山峰上错综相连在一起。那蜿蜒的长城,如一条探首天际的巨龙,盘旋在绵延山峰之中。
再往上走,便来到烽火台前。看上去不是很大,走进里面有很多门洞,中间的石阶很陡,不费点力气是绝对上不去的。来到烽火台的二层,用石砖砌成的正方形的平台应该就是巅峰火的地方。我站在平台上,眺望两侧的敌楼和望亭,仿佛听到了当年吹响那出征的号角。
这正是奇特的慕田峪关台建筑。慕田峪关与居庸关、山海关、嘉峪关等都不一样,正关台由三座空心敌楼构成,互相通连并肩矗立,两侧的敌楼较小,中间的敌楼比两侧的大一些,三座敌楼之上有三座望亭,关门不设正中,而是设在关台东侧,进出关台也是两边的敌楼设门,这种独特的关台建筑在万里长城上也实属罕见。
走上台阶,向回望,整个长城尽收眼底。那气势,如惊天动地,气壮山河之雄伟,如同放眼整个天下。
这里的长城,吸引了好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国友人,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是从他们的表情中我看到了他们被长城深深吸引,深受震撼。大家尽情的跳跃,尽情的奔跑,欢声笑语在城墙上久久回荡。
此时此刻,一种民族自豪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这才是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伟大文明。
庚子佳年,春满九州。望着远处的烽火台,我热血沸腾,我想高声呼喊,我爱万里长城,我爱这片土地!
篇2
【关键词】:工艺美术;文化遗产;特性;价值
中国传统工艺诸如青铜工艺、玉石工艺、陶瓷工艺、竹木工艺、漆器工艺、染织服饰工艺、室内陈设工艺等等,均在世界工艺园地中独领,成为人类造物艺术的经典之作。从文化学的角度看,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具有文化遗产的性质,是以民族的传统文化为特质,既是物质文化又具有非物质文化成分。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通常具有双重性质,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精神方面的审美性。
一、文化的标志性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类和非物质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在巴黎第32届会议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Intangible culture)文化遗产公约》,确定了传统工艺美术是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物质类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名街区、名村镇等。非物质类包括口头传统、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化空间。
像中国传统的青铜工艺,从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开始,至殷商、西周达到鼎盛,历经15个世纪的辉煌,其冶铸技术之进步、生产和铸造规模之宏大、生产的品种和造型之多样、设计之匠心、装饰之精美、文化意义之丰富,都可以说举世无双。另外中国人对玉石充满了敬意,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以玉比德”,对玉质之美的喜好,更是可以溯及新石器时代。有学者曾认为中国文化实可称作玉石文化,我们从新石器时代各种玉琮玉璧的盛行、先秦时代君子玉不去身到明清各种玉制品,大到高达二米多的“玉山子”,小到各种玉佩饰,充斥于中国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竹木工艺更是实用工艺美术的杰作,历史还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值得骄傲和珍藏的闻名世界的明式家具等。
二、技艺的特殊性
传统工艺美术的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工艺美术的关键要素之一,也是传统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现在,从全国大多数的传统工艺美术行业而言,一方面是技艺失传,一方面是现有技艺面临无人承续的状态。过去子承父业,现在因为现代教育和经济的发展,就业渠道很宽,相当多的子女不愿继承父母的工艺技艺和职业,其原因一方面是手工艺操持的辛苦,另一方面则是传统手工艺非得十年乃至数十年的劳作和体悟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对于急功近利的一些当代人而言,确实视为畏途。
如漆艺方面,明代黄成《髹饰录》记载的数百种漆工艺,至今已有相当多的失传,而从漆工艺行业或制作的层面上看,普通的加工工艺和技艺水平普遍达不到历史的高度,缺失了传统工艺那种在技艺层面上精工精致、精益求精的态度,更不要说达到精致以后的超逸和神韵了,其问题在于今人已很少真正具有古代工匠艺人那种不计名利、专于技艺和制作的心境。
三、经济的无价性
无论是彩陶艺术、墓葬艺术、佛像雕塑还是绘画作品,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无不以其丰富多彩及高超的技艺显示出巨大的艺术价值,同时作为一种弥足珍贵的文化型资源,还具有着潜在的经济价值。那些拥有工艺美术品的遗址,已成为了人们流连忘返的名胜古迹, 一些工艺美术作品也成为“慷慨解囊”时不可抗拒的诱惑。无论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人类文明奇迹还是文化遗产,其中工艺美术所创造出的艺术价值始终与经济价值密切的关联着。
全世界最昂贵的中国元代瓷器《鬼谷下山图》青花罐, 2005年7月12日在伦敦佳士得拍卖行创中国古典艺术品最高价,成交价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2亿多元),由伦敦古董商埃斯凯纳齐投得。这一拍价创下历来亚洲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成交价,刷新了中国工艺品的拍卖纪录。
道不尽500年辉煌晋商——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的乔家大院誉满海内外。著名建筑专家郑孝燮说“北京有故宫,西安有兵马俑,祁县有民宅千处。”乔家大院综观全院布局严谨,设计精巧,俯视成“囍”字形,建筑考究,砖瓦磨合,精工细做,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砖石木雕,工艺精湛, 是“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因此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
《南京云锦》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南京云锦与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而南京云锦则集历代织绵工艺艺术之大戊,位于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品贡品,因其丰富的文化和科技内涵,被专家称作是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最后一座里程碑,公认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亦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四、精神的凝结性
篇3
星星们都上了这一趟旅游巴士了么?那好,就先让小雪来简单介绍一下山西吧!
山西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山西之名。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山西,现辖11个地级市,85个县,11个县级市,23个市辖区,省会太原。新作文的大本营,就在这里哦。
第一站到了
我们先来看看山西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吧!不是有句话说,“地上文明看山西,地下文明看陕西。”相信山西的地上古迹会让星星们大开眼界的!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
五台山
五台山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中国佛教及旅游胜地,被列为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首。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五台山据传拥有寺庙128座,现存寺院共47处,台内39处,台外8处,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广济寺、万佛阁等。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坐落于山西晋中灵石境内,是山西院落文化的代表。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所建,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共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4.5万平方公里。
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中国黄河上的著名瀑布,其奔腾汹涌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距太原大约五六个小时车程。壶口瀑布,是由于黄河流至壶口一带,两岸苍山夹峙,把黄河水约束在狭窄的黄河峡谷中,河水聚拢,收束为一股,奔腾呼啸,形似巨壶内黄水沸腾而得名。
第二站到了
参观完我们山西几大著名的景点后,星星们有没有对山西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呢?那我们就接着来深入了解一下山西的民风民俗吧!看看我们山西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这话用在山西是再贴切不过了。山西,地处黄河流域与黄土高原地带,民风淳朴厚重。南部沿黄河一线和汾河谷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祥之地,这里有长达几千年之久的文化积累,古迹遍地,由此衍生出了山西各地风格迥异的民风民俗。且用图片来见证吧!
民间锣鼓
山西民间锣鼓被誉为“中国第一鼓”。丰厚的积淀,多彩的艺术,凝聚了多少代山西人民的心血。
民间社火
民间社火,是山西人在春节期间民间的自娱自乐的活动。它源于古老的对土地与火的崇拜。山西民间社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秧歌类、灯火类、车船轿类等等。
闹花灯
在元宵节那一天,山西民间有闹花灯的习俗。元宵节是一年中灯火最旺的季节,可算是“火树银花不夜天”了。
民间剪纸
山西民间剪纸的体裁格式,根据各地民俗与实用需要而各不相同。最常见的是窗花的形式,最出名的是“广灵窗花”。
第三站到了
其实星星们要想真正了解山西,了解我们山西人,尽可以来我们山西做客,相信只要待个一两天,吃一吃山西的特色小吃、特色面食,你就算是真正了解我们山西了。当然,还有我们热情的招待。星星们,快来吧!
第四站到了
篇4
远远望去,长城像一条巨大无比的长龙。近看,长城一眼望不到头。站在长城上看,一座座烽火台屹立在长城上,像一个永远不会倒的不倒翁。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长城的导游词作文500字,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长城的导游词作文500字1游客们,我们现在看见的万里长城。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在春秋战国时期,每个地方的人民为了防御敌人来侵略自己的领土就建筑了一段段长城,只有到了秦始皇统领中国的时候才把一段段的长城连接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我们站的这段长城是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着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了望口和射口,供了望和射击用。
长城还有个动人的传说《孟姜女哭长城》据说孟姜女的丈夫范喜良被秦始皇派去修筑长城,但是很久的时候没有回去,孟姜女决定去找她的丈夫范喜良,到长城脚下却没有看见丈夫就问那些工人,工人却说范喜良死了,被埋在了长城下,孟姜女伤透了心就在长城脚下哭的天昏地暗,连长城都被感动了,最后她哭了三天三夜把长城都给哭倒了,她的丈夫范喜良的尸体现出来了。
从这个故事我们能看出来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是多么的辛苦。游客们,请你们细细游赏,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乱涂乱画,随便仍纸吐唾沫。要珍惜古代劳动人民的成果。
长城的导游词作文500字2尊敬的各位游客,你们知道宇航员们第一眼看到离我们的中国的什么吗?它就是:我们将要游览的是长城,他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是我国重点保护单位,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一段长城是明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大家可以看到这路很宽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缭望口和射口。供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米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保垒,打仗时城台之间能互相呼应。
这长城很长,在长城上有许多人的生命。也是古代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凝结成的。为什么这长城几百年不倒呢?那就是因为这是古代劳动人民用糯米和水泥凝结成的。
各位朋友,我的介绍就到这里。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大家要对长城有一个深刻的了解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亲身投入到长城的环抱里,沿着历史文化的足迹慢慢去游览,仔细去观赏。不过不要在文物上乱添乱画,还注意要保护环境,从自已做起噢!
长城的导游词作文500字3各位先生,女士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今天导游池宇豪。今天我带大家来到长城参观游览。
八达岭长城是长城保存的最完整的一段。城墙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方砖筑成的,每一块条石有两三千斤重,当时没有汽车,没有火车,没有起重机,单靠无数的手无数的肩膀,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到现在为止,这仍然还是个谜。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的外沿有两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有嘹望口和射口,供嘹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大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可以互相呼应。
长城上有许多美丽的传说:秦朝时,范杞梁被抓到北方修筑长城,其妻孟姜女带着寒衣千里寻夫。到长城脚下后,不但未找到丈夫,反而被秦始皇垂涎。孟姜女终日痛哭,终于将长城哭倒,露出丈夫尸骨。百姓借此传说斥责了暴君对人民的残酷奴役,统治者借此传说宣扬了礼教中的“贞烈”,因此流传千古,如今山海关外凤凰山上仍保存有明代重修的姜女庙。
毛爷爷说过一句名流千古的诗句“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我们也去登长城。体验做好汉的滋味吧。
这次的游览结束了,祝大家旅游快乐。
长城的导游词作文500字4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__x。大家在游览长城时,请不要再城墙上乱涂乱画,不能乱扔垃圾,一定要做一个文明游客。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长城。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是不是像很宽的马路呢?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望口和射击口,供?望和射击用。请大家看,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那就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大家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肯定能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你们看着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那时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大家想一想,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长城呀!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大的奇迹,它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
好了,今天的游览就到这里,欢迎大家再来游览长城。
长城的导游词作文500字5尊敬的游客,大家好,我是一名小小导游员,我叫李晓宇。今天,由我带着大家游长城,由于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国家 4A级建筑,游览时请大家保持它的清洁。
现在,我们来到了八达岭长城,这段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延庆,是明长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段,居庸关前哨,海拔高度1015米,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登上这里的长城,居高临下,尽览崇山峻岭的壮丽景色。迄今为止,已有包括尼克松、撒切尔夫人到此游览,八达岭景区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著称于世。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在明长城中,独具代表性。
篇5
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第三部分提到,“要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千头万绪,学术界既应该给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持,也应该对政策的实施加以完善。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概念的内涵,尽管上述文件已经说得很清楚,但由于在宏观概念和微观概念的理解和执行上存在偏差,我们不免时常遭遇尴尬。笔者认为,如果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理解为包含“保存”与发展这两个虽然具有前后承继关系、但必须分开来谈或分开来进行的老问题,即对“保护”作广义解,或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的打造更有助益。以下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加以探讨。
一、关于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对于“保护”的解释是“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对于“保存”的解释是“使事物、性质、意义、作风等继续存在,不受损失或不发生变化”。从“非遗”传承的意义上来看,“保护”意味着护卫,使其不受客观外力的影响侵扰;“保存”则是原封不动地慎密存留。事实上,要“保护”口传的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在变革了的客观环境下再存活下去且不改变其初衷,即“不受损害”是不可能的。口传的非物质音乐文化一旦适应变革了的客观环境得以存活,那么这一份非物质音乐文化也就不叫“遗产”了。与其说“有效保护”,不如说唯有“保存”(好这份珍贵遗产)并提升全民对遗产的充分尊重,才能对这份遗产“合理”地加以“利用”,也才能更好地“传承发展”。
(一)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应予“保存”
空间和时间是一切有机物存在的条件,“空间和时间的经验有着各种不同的类型”,其“所有的各种形式并不都是在同一水平上”,作为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传统音乐,传达的是其时彼地伊人与其所处的客观环境相互协调适应及其在生存过程中的感悟,是不在“同一水平”上的“各种不同的类型”,它是过去了的“遗产”,只能依靠现代化手段和专门的人为传承对它进行原样“保存”。
1.传统音乐是过去了的区域性民族艺术
(1)传统音乐是特定的区域性艺术。人为山川草原沙漠的自然环境所限定,并在这种限定中适者生存,人所具有的“不同类型的感官经验――视觉的、触觉的、听觉的以及动觉的成分在知觉空间的结构中进行合作活动”,并以各种不同方式体现着它非常复杂的性质,所谓“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礼记・王制》)。不同的区域风水与民族秉性给了音乐以鲜活的灵性,如草原绿洲,赋予人性豁达与强悍,其音乐铺陈,但大跳频繁;黄土沟壑,带给人生更多的悲凉、刚烈,其音乐沉稳与激越相间,而多商(伤)音;广袤平原,则给人平和与规矩,其音乐平实,而多热情;水乡湖海,给人智慧与娇柔,其音乐妩媚,而多装饰;突厄山地,铸造人性更多的精明、乖戾,其音乐驻步不前,且多缠绕……它是过去不同地理人文环境作用的结果。今天交通便捷,数字化一下子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普通话、英语成了通用语,音乐的区域性、民族性自然淡化。
(2)传统音乐是逝去了的时间艺术。人在不同的时间流程中有与日俱增的生存需求与感悟。传统音乐便是人在不同时间流程中因不同生存需求而有不同感悟的特殊表达方式,它不能以完全同一的形态重新发生。如我们从祭祀音乐中“看到”的是先民笃信“万物有灵”,向神灵顶礼膜拜以求庇佑所留下的步步印记;从不同的“史歌”、“故事歌”中揣摩到的是无文字社会与“结绳记事”相类的人类“文化”经历;从连篇累牍的情歌中,感受到的是人类在自身繁衍中所吟咏的绮丽哀绝及其走过的不同婚姻进程……它属于过去了的年代。今天科技发明日新月异,拽着人们往现代文明路上迅跑。历史只能退化且离我们越来越遥远。
(3)传统音乐是由人体传承的口头艺术。人的创造活动是自觉而能动的。传统音乐由每个具有民族的或社会集团归属的不同生命个体凭着记忆基质经由个人口传心授,代代传承。记忆“包含着一个认知和识别的过程。包含着一种非常复杂的观念化过程。以前的印象不仅必须被重复,而且还必须被整理和定位,被归在不同的时间瞬间上。”“它与其说只是在重复,不如说是往事的新生;它包含着一个创造性和构造性的过程。”尽管人的文化创造力无限,由无数个体生命的生死传承及其所留存的文化证明着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的存在:但是,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传统音乐的个中精华若没薪火传承就只能随着人体的消亡而消亡。它属于过去的老人们。今天无情的时光几乎将工业时代前的遗老遗少超度一空,传统音乐即使不会即时消弭,其在不同时空条件下要靠后代以不变的形式再度传承并获得存活必然遭遇难题。
2.地理环境的“保护”理念不适合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
(1)地理生态环境与音乐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的性征差别
我国关于“保护”非遗的提法,虽译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文件,却与我国因地理生态环境污染而引发日益强烈的对诸如山岳、江河湖海、草原等进行“保护”的提法相互呼应。正是由于“保护”这一动词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理生态环境使用上的高度一致性,使人很容易对这两个分别具备不同性征的遗产对象一视同仁,对人在其中的身份地位混而不辨至具体行为措施进行不适当的借鉴。
物质与精神。地理生态环境的性征是物质的,它相对固化不变;音乐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则是人文、精神的,它是随时可变的。 地理环境指“环绕人类社会的自然界”,它“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种自然条件,是人类生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社会物质生活经常必要的条件”。为地理环境所包含的自然造物是近乎不变的固态物质形式。虽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一种可变的量”,“社会人和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出乎寻常地变化多端的”,但自然造物及其地理环境毕竟是千 古恒荒的产物,它是限量的,人类生命相较于它,只是“弹指一挥间”――人类是在大地沉睡了45―55亿年的最后三百万年才呱呱坠地的,倘若将地球的年龄比作一小时,人类的年龄不过二、三秒。
音乐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是人文的。它虽受地理环境制约,但地理环境只有通过人的能动协调才有意义。马克思在《1844年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只有凭着从对象上展开的人的本质的丰富性,才能发展着而且部分地第一次产生着人的主观感受的丰富性:欣赏音乐的耳朵,感到形式美的眼睛,――简单地说,能够从事人的享受和把自己作为人的本质力量来肯定的各种感觉。因为不仅五官的感觉,而且所谓精神的感觉、实践的感觉(意志、爱情等等),一句话,感觉的人性,――都只凭着人化了的自然,才能产生。”人是万物之灵,人类在通过劳动改变他身外的自然的同时也改造着自身的自然,人由自身自然的不断完善所产生的主观感觉的丰富性又反作用于自然。“人的本质”不断在“丰富”,大自然也不断在“人化”。大自然是广阔无垠的,“人化”是即时即景可变的。正因为如此,人类音乐文化遗产才会那样千姿百态,它见证着人类在各个不同历史生存阶段中的斑驳淋漓。
重生与不可再生。天行有道,大自然毕竟遵循着一条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在运行,万物可以重生;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音乐“生态”环境则此一时彼一时,不复再生。
月有阴晴圆缺,岁有春荣秋黄,人有衰亡新生,混沌宇宙虽充满未知变数,却仍有规律可循。当地理生态环境被人为破坏时,有些物态资源在相当长的时间段里可能不复再生甚至枯竭,但大自然毕竟是生生不息的,人类如果顺应自然界的规律,便可以使其文化创造加入到正常的生物循环链中去,大多数资源经过有意识的隔离保护,通过一段时间的“疗养”便可以慢慢复苏、重生,如水域污染或森林砍伐、草原沙漠化等。而作为人的“非遗”产品的传统音乐,是随着一个人的仙逝、一个民族的淘汰,随着农猎时代的终结、工业革命的到来而走向消亡。过去它能够世代相传生生不息,乃受制于生产方式的缓慢变更和族系社群的稳固向心力;现在它尽管尚有遗存,而要让它继续传承,只能是人为的,如限定其代表性人物,提供一定的资金、场地,帮助其将特色乐种保存下来,实际上却不可能全面维持它的原状,更不可能让其按照某种美好愿望复苏再生――它完全可能是适应崭新时代的各种崭新形式;其发展规律也可能出现回返性或螺旋性,但它是一定要变的,有的变化幅度小些,有的则可能变得面目皆非。
(2)地球客居者与音乐文化造物主的根本身份差别
人可以约束自己,努力保护自然造化的地理环境。人是自然的产物,每一个人类个体或芸芸众生都是地球的匆匆过客,人与自然的关系既互为依存,又相互排斥。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不仅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与自然的一体性”。但人又有超越自然的主观能动意志。出于自身生存的需要,人必须要向大自然索取。而随着地理大发现把世界连成一片,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大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加强,人类贪婪、短视的本性得到了扩张,人不断“自作主张”轮番无休止地伸手向大自然索取,结果不时招致大自然的遗弃和报复。但人毕竟是智慧的人,恩格斯就谆谆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结果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当人类意识到倘若继续发挥人的全部潜能再肆无忌惮地索取下去,必然招致大自然更加严酷的惩罚及至毁灭时,人类不得不开始居安思危!尽管一时做不到,但总是希望放慢索取的速度,希望大彻大悟,还给地球一个郁郁生机,留给身后的子孙一个殷实的天地。所以,“保护”之声鹊起,“保护”行动日渐实施,如禁止人为大肆放牧致草原荒芜,禁猎、止伐等。
人无法通过“保护”来守住音乐文化遗产的发生时间和生存空间。人类是音乐的造物主,“人化的自然”为灵动的音乐规定了此一时彼一时的生存空间。人类要留住音乐遗产的那一份灵动,也必须留住滋生那一份灵动的音乐的生存空间。今天,当这一份“人化了的自然”――滋生音乐文化遗产的阳光、空气、水分、土壤、人情世故已时过境迁的时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传统音乐因交通的广达、人心之不古而日渐消亡,人们焉能通过“保护”来守住它?如过去人们因缺水须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才能挑来一担水,悲苦寂寞中挑水山歌悠悠沉沉地唱起。现在人们只要一拧水龙头就有自来水,挑水山歌便成了绝唱。今天的挑水山歌再被唱起,若不是作为一种文化的记忆而是被要求再度普及,则只能是没了个中滋味的展览!
3.动植物的“保护”理念不适应于人类
(1)时新的“生态博物馆”透视
“自上世纪70年代起,随着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及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觉醒,一种将自然生态资源与民族传统文化一同保护的新型的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在欧洲逐渐兴起。到19(应为20世纪)世纪末,生态博物馆已成为流行的对文化遗产保护和保存的一种特殊形式,目前全球共有三百多座生态博物馆。1997年,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梭嘎生态博物馆建立,保护对象为一支仅4000多人的苗族――长角苗,标志着中国博物馆进入生态博物馆时代。”一时间,中国的生态博物馆、生态保护区如雨后春笋,大有蔓延乃至遍地开花之势。
笔者无缘到欧洲乃至全球去考察,但综观相关资料,国外的生态博物馆应是对固有的静态博物馆的理念、行为方式的改革、更新,它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展览有关,用“生动博物馆”赞美它或许更加实在,尽管其理念是“人类文化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在于努力地探求人类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式,包括如何阻止不同地方文化的退化,如何激发不同地方文化的原创力”。国内“热建”生态博物馆或生态保护区,其宗旨虽在于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施加保护,究其实质无非以人为禁锢的方式将少数民族及其传统文化或地方性民俗文化遗产予以活性展览。
(2)人非草木熊罴,岂能“画地为牢”横加展览
人是万物之灵。人既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由于天造地设等种种原因,自然人“凝聚”成种种各自为政的不同的“社会”;由于这些“社会”所处的人类历史发展阶段各不相同,其社会发展标准、发展样式、发展过程乃至发展规律也不尽相同。虽然工业化之后,人类社会逐渐朝着一个统一的“先进”模式在发展,但不同的“社会”仍然有自己不以别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样式。中国时兴的“生态博物馆”和“生态保护区”由当地政府和专 家策划村民参与,画地为牢,将今天的少数民族及其生存的文化环境或地方民俗文化遗产“定格”为人类原始或古老的生存模式展示给今天“进步”的同类看,名日“保护”。当然,各地有义务宣传自己的文化遗产,少数民族也有权变卖自己古老的遗产以改善困苦的生活,但从学术层面上看某些方面则值得探讨,因为:
无论是“生态博物馆”或“生态保护区”都不可能保持“原生态”。所谓“原生态”,应该是纯天然的,也就是非人为的自然状态。建立“生态博物馆”,却只能人为地选择一个相对“原始”的典型,让其主人在圈定的园区与世事隔离,重复或者模仿他们祖宗的生活。虽然“其表面形式的文化多样性符号保留下来了,但在符号背后的人们内心的灵魂及心灵中的最深刻的部分,也就是其民族的宇宙观、价值观、道德观都在逐步的一体化”。撇开方李莉披露的梭嘎博物馆“作秀”的种种不可思议的事不说,就说笔者曾经参加过一个类似“生态博物馆”的少数民族山区风光旅游点,当地的青年人已基本不唱民歌,组织者把老年女歌手及其培养的会唱歌的小孙女布置在小山头上,把老年男歌手安排在小山下溪流边,双方展开对唱,以吸引参观者。这样的安排显然不是该民族的“原生态”。因为从演唱者和演唱场地来说,老年人和小孩是不会在野外对唱的,野外对唱是年轻人的专利――年轻人在野外才能遇上外村的异性,而氏族外异姓客人来临,则要通过“漏夜”对歌比试才情,第二天白天才约好意中人到野外再唱私情歌;从演唱内容来说,小女孩对老年男人歌唱,唱的竟是讽刺挖苦老年男人的歌,而在其氏族社会,男性老年族人还是受到尊重的。至于“生态保护区”,其周边的“生态”业已“现代化”,只是这一部分民俗文化尚有遗存或正处于传统与现代的过渡之中,用人为的方式挽留其“现代化”的脚步不让其前行,行得通吗?
少数民族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社会在进步,科技革命给全人类带来了崭新的生活方式和丰厚的物质利益。当电视敲开了封闭的山野,少数民族兄弟发现山外世界的精彩,他们有权改变原来的生产方式,诸如走出大山去谋取更多正当财富,也有权选择时新的生活方式。但是“生态博物馆”则要求他们保持自己的“原生态”特色展现给人看,就是在歌舞表演中,也要求表演者按照他们的原始形式表演,名日“保护”,其实这是不近情理的。笔者曾带领学生到民族地区参加“三月三”歌会,当地政府组织了一台歌舞表演,少数民族几乎都穿着他们认为时尚的皮鞋上台,其中一个节目是巫师作法的舞蹈,其中最有特色的动作是脚趾头扣着脚趾头跳舞,但巫师也穿上皮鞋了,精彩的动作当然看不见了。我们在深表遗憾的同时也不得不认识到,将巫师作法搬到舞台上,本来就不是“原生态”,你有什么理由一定要求具体做法上还要来个“原生态”?
(二)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在今天的“存活”均应视为“发展”
1.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要在今天“存活”必遭变异
传统音乐虽然具有活态流变性的传承发展规律,但其活态是随着慢慢踱步的过去的社会“进程”而缓缓悠悠地“流变”的。当现代工业社会骤然来临,固有的生存环境霎时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音乐骤然失语!机械化取代人力、手工,各种号子不再唱起;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生存竞争激烈的人们再没太多闲情逸趣哼唱山歌小调,种种心语可以借助视听传媒中五花八门的歌星代为发泄;谈恋爱从写信、电话约会、茶馆、卡拉OK歌厅、舞场相亲到手机短信网聊,不必再到歌墟花会费心表达心曲;结婚从分发几块喜糖的“革命”,到浩浩荡荡的轿车迎娶新娘,不再抬轿吹喇叭经过拦路问歌等繁琐程序加以“认定”;人在丧葬场合可以雇请职业哭星代为营造悲伤气氛;科学发达,人们不必再全面依赖巫师念咒加法器驱邪治病;宗庙道观按部就班吟唱前人经忏不必再予创造;新式教育取代私塾,西化学堂乐歌取代吟诗唱辞,琴棋书画本事不必再为高考学子所拥有;年节晚会以新潮歌星唱主角,以国粹作点缀,不必聚族歌舞达旦一醉方休;人们将音乐作为职业且有细致的行当分工,有编有演,只歌不舞或只舞不歌;人们无须再用口传这唯一的人体传承方式,而只消运用数字科技举手之劳,便可聆听世界各地不同的声音,也可以让自己的声音广而播之且获得“永生”。
尽管传统音乐在现代化尚未强势辐射到的角落仍有遗存(或正在过渡),它的精髓也曾被卓有见识的音乐家化为今天灿烂的音符,但它毕竟回天无力――其传承、展衍的形态将不可能再是原样重复或缓慢漂移!在引领潮流的中国现代乐坛上,它或被西方古典模式加以改造,或被现代最时髦的流行方式重新演绎,或干脆丢盔弃甲,以西方现代、后现代的样本重塑――全球化、信息化导致各种不同文化进行交流、碰撞、融合,中国传统音乐在现有时空条件下被工业强势裹挟致发生变异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现实。
2.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在今天存活都是发展
既然传统音乐不属于今天,那么它在今天的存活都只能是昨天的“发展”,不管其变化的大小、幅度有怎样的不同。比如:
(1)“原生态”歌舞表演。除了由农业社会末代传人作文物保存性质的展示之外,一切旅游景点和舞台谓之“原生态”的表演,即使保留其古老的形式,甚至一个音符都没变,都无法传达其原生的意涵。以今天不绝于耳的《二泉映月》为例,相信谁也不会否认它是阿炳的。可是如果你真正聆听了阿炳原声的《二泉映月》,你就会知道,阿炳逝去也带走了他用托音胡琴演奏的空灵澄澈、“泊然天地初”的“身闲”所无法除却的“心未闲”的唯一!现在舞台上演绎的《二泉映月》,无论它是正义愤懑或是妖冶媚艳,无论它是恢弘崇高或是行云流水,都统统不属于阿炳。与其说它属于各取所需、任由人演绎的“合理利用”,不如说它是《二泉映月》在现时的不同发展!
(2)“民族”“民间”歌舞表演。保留传统的内容或形式加以改编,抑或汲取民族韵律、精华重新创作,实际上已经与真正传统的“民族”、“民间”存在大小不等的距离。如舞蹈界称具有民族内容或形式的创作作品为“民族民间舞蹈”;音乐界也称同类作品为“民族器乐曲”、“民族歌剧”,称融合美声唱法的“民嗓”为“民族唱法”,称跳着扭着演奏的汉族器乐表演为“民乐”……
如果我们明确了传统音乐在今天的存活都属于“发展”,那么,我们就不会用“传统”的尺度统一去加以丈量而后惊慌失措,不会因为传统的样式已发生某种程度的改变而一律气急败坏。比如福建南管,有的南管人因为固守传统不允许在演唱演奏的内容、形式上有任何改变(当然,应该万分感谢这些南管人,正是因为有他们执着地“忠于职守”,后人才能从现存的南音中看到某些活态的中国音乐史遗存),当看到南管乐团变静止唱奏为声色景俱佳的动态表演,便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甚或相互攻击――其实大可不必!因 为南管既需要有人原封不动地予以保存,也需要有人根据今人的审美需求做各种不同方式的变化发展。
(三)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基质普及环境要加以保护
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要得到“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只有将其作为国民必须具备的基质进行全面的普及性渗透方有可能,故需要对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基质普及环境加以“保护”。以下择二保护要点论之:
1.保护视听
增强全民的音乐文化认同感、增加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这一氛围、环境的营造在中国当仁不让地首先取决于传媒视听!因为传媒在中国几乎起着统领潮流的巨大作用,中国无比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居然只有通过CCTV电视大奖赛上几个“原生态”节目才能为国人所认识吗?
美国肯特州立大学(Kent State University)民族音乐学教授泰瑞・米勒(Terry Miller)2005年9月在福建师大音乐学院讲学时说:“在泰国和越南,我要找到他们的传统音乐并不难――泰国1932年变君主制为君主立体,建立艺术文学部支持发展传统音乐,尽管三、四十年代受西方文化冲击很厉害,是非常高消费的发展国家,可在泰国的饭馆吃饭肯定有传统歌舞伺候,打开电视会有传统音乐扑面而来,小学里、庙堂里都在演奏不同形式的传统音乐,书架上都可以随便找到泰国传统音乐的CD、DVD;越南有战争创伤,但政府支持民间音乐发展,北部有水上木偶戏,中部有宫廷音乐,南部的胡志明市90年代现代化,有改革戏,战争的幸存者在教授受中国影响几千年的传统音乐……而在中国,我要到哪里去找传统音乐呢?”
政府应该利用掌控的一切传媒工具加大“非遗”的宣传力度,净化传媒视听,营造一个珍视民族文化遗产的氛围,让国民在吸收世界音乐优秀养分的同时,更多地了解、传承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与原创力。
2.保护课堂
课堂是音乐文化遗产发展空间最需要保护的基地。年轻一代对音乐文化遗产不喜欢不感兴趣,并非年轻一代的罪过。课堂上学生们说:“不是我们不喜欢民族音乐,而是社会从来没给我们听民族音乐,我们这一代人是生长在没有传统音乐的氛围里,电视台、广播里都让流行音乐覆盖了,音乐院校都让西方音乐给吞噬了,所以要是没人整治这一难题,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根本无从了解它,对传统没有了解哪来的爱呢?”
音乐院校尚且如此,全社会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教育的严峻程度便可想而知!
要改变这种积重难返的状况,需要从政府的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政策倾斜、教育措施到位进行整肃,而整肃最终落实在课堂,在于从小学开始到所有专业音乐院校的师生都必须接受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教育。而担任此门课程的专业教师,既需要过硬的专业本领和赤子之情的付出,更需要背后强大的精神理念支撑。
以本人的中国民间音乐课堂为例,面对极度陌生甚至怀抱强烈对抗情绪的学生,本人可谓十八般武艺无所不用其极。一年后,学生对民间音乐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发自内心的感悟着实令人欣慰。
他们“终于发现并不是只有港台歌曲或韩文旋律才能诠释心中的故事,而流传于民间、起源于民间的音乐是那样的丰富多彩、独一无二……它是属于我们民族民间人民心中永不可复制的经典”,它“使我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上又多了一个环节,它丰富了我的知识和我个人的修养”。而且他们能够知道“民间艺术是无止境的,它的美也是无止境的,所以不能结束对这门功课和老师的热爱,不能结束对这门课的学习。无论走到哪儿,我都要深入民间,去追寻那些民间艺人为我们留下的财富,充实自己。也要用这些财富,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他们会“学以致用……努力去影响新一代孩子,去陶冶他们,让他们喜欢我们本民族的音乐,感受我们民族音乐的魅力!”
音乐院校如果能将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作为一门实实在在的必修课且加大教育力度而非点缀,综合院校如果也都能展开传统音乐普及教育,并给任课教师以实在的力量支持,那么“非遗”的“合理利用”应该不会太令人忧虑。
二、关于非物质音乐文化“保护”的实践研讨
(一)关于“非遗”讨论的讨论
1.活态音响的“保护”
有专家提出:“声响艺术是一种活态文化遗产,拯救声音绝不是简单地把录音录像放在博物馆里,像‘标本’那样保护,而是要保存其固有的生命活力,通过保护促进传承,只有依靠活态的传承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传承人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音乐是一门时间艺术而言,“声响艺术”确实是一种“活态”文化遗产,但是,如果从“遗产”的实质及其重要性来看,它就不再可能具有“生命的活力”,而应该仅属于极需保存的“标本”。因为,社会一经变革即注定音乐遗产若要存活就要发生各种变化乃至变异,它是传统之根上所生发出来的枝条或叶片(它可能被嫁接)。而我们要保存的则应是称之为“根”的部分。因为只有对基因加以固守,对根源进行传承,才能使其永恒!所以,拯救声音不仅应该“拯救”尚且健在的末代传人原汁原味的“活态”传承,还应该“拯救”博物馆资料的全面搜集。
我们应该让这些我们所能抢救到的最古老的逝去了的艺术,在今天甚至将来都有机会以生动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的子孙后代面前,让他们对民族音乐之根有具象的感性认知。它对中国音乐发展的意义应该是自尊自爱自强的提醒,应该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实践,而非全社会性的音乐传统复古或利欲熏心的全面开发运动的开展。比如湘西苗歌,我们今天在谭盾的《地图》里或原生态歌手赛上看到听到的是光彩照人的苗女龙仙娥轻盈深情的歌唱,而笔者在凤凰县山江镇做田野调查时所采录的却还有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笔者名之为“呕吐式”的唱法。虽然龙仙娥的歌声非常美丽动听,而另一种“呕吐式”的歌唱因今天的“局外人”不能接受完全可能就此销声匿迹。可是,独特的“呕吐式”唱法却不知蕴含了湘西苗人多少古远的生存密码!当笔者聆听资深老歌手龙香莲有别于龙仙娥的歌唱时曾大为震撼,相信我在其他地方再也不能听到这样“发自肺腑”的声音了!而我们必须将这不同的声音都“拯救”下来放进博物馆,进入教学。如果能够同时知道这两种唱法或者更多,就会使我们对这个古老的民族及其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乃至敬畏。至于今天,人们喜欢听龙仙娥的歌就多多听或加以“活态传承”,不喜欢听“呕吐式”的歌就不要强力推广。说不定哪位独具慧眼的音乐家哪天从民族音乐学家的著述中或从博物馆里发现了它会如获至宝,通过“听音寻路”找到它,然后将它也应用到诸如歌剧里成为某一女中音角色独具特色的精彩唱段或其他现代音乐作品“吸人眼球”。
活态传承应该有计划地在限定的范围内尽量实施并促其产生普及教育的社会效 应,这种传承并非都能盈利,而需要获得政府政策上和财力上的有力支持。当然,如果这种传承因为政府的作用力使得全民对传统有了充分的重视,从而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且有引以为荣的从业者,经济上得以自行运转,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2.如何实现文化遗产传承和地方经济发展相统一的问题
有官员、学者称,“努力实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统一,是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手段”。为此,政府也常给“非遗”项目以大量财物支持,并使一些独具特色的传统技艺得到传承,但因市场需求少,时有出现艺人生计陷入困境,出现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回报,“将原生态歌舞进行低层次改造,一味拆旧村建新村”,且“不自觉地加入许多原本不属于这一文化范畴的文化因素,从而导致民族文化的变质”等问题。故学者只能寄希望于各地“把自己的文化打造成一种资源,在地区经济得到满足的同时,也更大限度地保存自己的文化特色”。
诚然,将“非遗”保护与地方经济挂钩来牟利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经济落后地区改变面貌的一个无可厚非的举措。但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应该不是一个这么“现实”的问题!“遗产”是过去时代留下的财产,今天其物质层面上的意义在于“利用”、换取金钱,而其精神层面上的重要意义在于纪念、发扬。文化遗产传承可以与地方经济挂钩,但不是所有的文化遗产都能成为赚钱的工具!精神纪念则是永存的,它是今人与后人得以立足的根本,但它必须靠人代代教育、传承。它造福子孙的利益是长远的。
地方政府将自己的文化资源与旅游结合起来,要保证此类文化遗产经济运动不因为图谋“高经济利益回报”,而“加进许多原本不属于这一文化范畴的文化因素,从而导致民族文化的变质”。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因为经济一体化导致的世界文化交汇势不可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非遗”的发展必然是五花八门,只不过交汇的程度、保留自我的比率各不相同。而毋庸置疑的是“文化遗产”一旦绑上“商品经济”的战车,便会朝着利益的目标勇往直前及至不可收拾,虽然保留自身特色不会有人拒绝承认是一种共识。台湾日月潭邵人的“杵乐”歌舞就曾是一个“前车之鉴”。
“杵乐”即因舂粟的木杵在山岚晚夜撞击石臼、背水的竹筒在迎接客人撞击地面时其长短粗细不同、质料特殊而产生的哀恸曼妙的韵致,于是上个世纪20年代便被聪明的邵人搬到日月潭畔作为不花本钱的看家本领招揽观光者。为了获得更高经济利益回报,“杵乐”在发展过程中也曾吸收过现代化舞蹈进行改造,虽然“现代化歌舞仍脱胎于《春杵声》”,但也未免不发生“民族文化的变质”问题。后来的日月潭不仅因建水库和高楼大厦不见了往日的波光旖旎,也因邵人有一天终于发现卖力的歌舞还不如穿上民族服装供客人或陪客人嫣然一笑照相赚钱来得轻松来得快,于是便放弃了这“此曲只应天上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这举世闻名的乐章曾经划上休止符!
那么,政府的干预能否挽留它不由自主的变化脚步呢?我想我们要做的重要工作应当是留住它的“原生态”,通过录音录像文字记录进入博物馆、进入课堂或进行人为传承,即“保存”。如果我们保存了日月潭杵乐歌舞的音像甚至保存了杵乐的原声――台湾原住民各部族舂米的乐声、马兰社阿美人欢迎客人用竹鼓撞地的音响、日月潭水社邵人古老的歌唱,我们就会有传统延续的现在和将来!因为这是无价之宝,是此地斯人的文化之根。1980年,由笔者参加资料搜集、乐器制作并作为演员演出轰动京城的福建代表团高山族节目《杵乐》,就是在两岸隔绝的年代,仅仅依靠有限的史料记载和照片,向大陆人民传达了台湾少数民族的聪明与智慧。现在两岸日渐沟通,我们已经可以听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四十年代、六七十年代日中学者采录的日月潭畔邵人真正的“杵乐”唱片,而且知道了“杵歌”的音调与邵人日常歌唱音调的密切关系。笔者相信,因为有了真正原生态的资料保存,日月潭的杵乐永远不会成绝响。
3.“非遗”的人才培养
“非遗”工作大面积展开,向高校提出了一个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其实高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专业很多,诸如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每个专业还有不同的相关类别,有些专业还是多学科的综合体。高校完全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开拓局面,适应“非遗”工作的需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从事“非遗”工作的专业人才。而其中的关键在于院校的教育理念要有所矫正,院校要能够低下高贵的头,俯首正视自己脚下土地上的家珍,而不是一味向往天堂向往崇高,对“国有资产”熟视无睹不屑一顾。为何不能介绍、学习不同民族不同区域包括本土的民间音乐?声乐专业为何不能介绍、学习不同民族不同曲种的发声法?器乐专业为何不能扩大同类不同文化的乐器的知识面,甚至能将民间的一些音乐绝技搬入课堂(诸如闽南泉州的“压脚鼓”、北方唢呐的“五调朝阳”等),包括独特的乐器制作工艺?舞蹈、戏剧为何不能以各地的优秀传统作为学习训练的基础?2001年底笔者去台湾花莲一所阿美人的小学访问时,活泼可爱的阿美儿童欢呼着跑出来献给我们的竟是一个个自己编织的几何图形的民族手机袋,午餐用的竹编盛具也是师生所作――学校把原住民的织布机微型化后抬进美术课堂,把竹编技艺带进课堂!课堂的理论则应加强文化相对主义和世界文化遗产危机的教育,使学生走出校门之前具备正确的理论素养,并通过对某一门专业的具体切入感同身受,投入到这场世界性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发展运动中去。
(二)关于“非遗”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模式
政府提倡“在既不改变其自然生长过程,又不影响其自然发展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寻找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及与旅游开发的良性结合等方式”,“创造整体性社会保护的环境”,客观上为增进全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与继承起了保障性、引导性的巨大作用,代表了一个社会光明、正确的主导意志,但并不能“保护”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就一定都能按照如此良好的愿望和正确轨道全方位运行。如果能将“保护”分解为“保存”与“发展”两个概念,我们的目光或许更为深邃、心胸可能更为宽阔、行为可能更为得体,我们还会避免一些不解、尴尬和麻烦。旁观周边国家,如日本、韩国,他们对“非遗”有改革的,更有原原本本加以保存的,二者互不影响。泰瑞・米勒教授在讲学中曾生动地拿一座桥做例子:“比如一座古桥无法发挥其功用,请来日、韩工程师,日、韩工程师说这桥非常漂亮。中国专家说要加以改革,改革的目的是既保留古老风格又能用。日、韩工程师说改革后桥的古老风格在哪里?中国专家说改革后古老的风格还在桥里面,你们认为该怎样做?日、韩工程师说:把它保留完好,再重造一个,有些人喜欢新的,有些人喜欢旧的,让人选择好了!”
篇6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是今天的实习小导游小量,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美丽的颐和园,对于颐和园或许你们都不太熟悉,下面就由我来带领大家一起参观颐和园。那现在就请大家随着我走吧。大家请往这边看,我手指的这个是著名的长廊。这可不是一般的长廊喔。它全长700多米,分成273间。大家可以看到每间的横槛上都有许多五彩图画,画得各式各样,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难怪被称为“世界第一廊”。
大家往前看,这就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这片湖静得像一面镜子。游船经常从这里经过,大家可以听到船上游人们的欢歌笑语。
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站在这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是无比壮观。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阁。
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这座在历史上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现已成为中国最着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1986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导游词作文二
大家好,我是快乐假期的一名导游。我姓何,大家就叫我何导吧!
我们今天参观颐和园,走进大门再绕过大殿,看!这就是著名的长廊。这条长廊一共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分别用緑漆的柱子和红漆的栏杆汇成。上面有五彩的画,大家仔细瞧瞧,就会发现几千副画里没有那两幅画是相同的。昆明湖上的风,加长廊两边的花,是不是使人神清气爽。
现在,我们已经走完长廊,来到了著名的万寿山脚下。看看上面那座闪闪发光的佛香阁耸立在半山腰上,下面是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大家猜猜那是什么?对了,那就是排云殿。
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们可以上去玩玩。看看下面,昆明湖多绿、多静呀!画舫在上面慢慢滑过。小朋友,你认为美不美?
从万寿山下来,我们可以去小岛玩。过去时,我们要走过十七孔桥,上面雕刻着数不清的小狮子。那么多狮子,姿态不一,很美吧?
好,下面大家自己拍照,十点在十七孔桥集合。
再见,欢迎下次大家再来!
导游词作文三
各位先生、女士你们好。今天,我带大家到北京颐和园游玩,首先,我先来介绍颐和园的历史。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位于北京海淀区西郊,距市中心12公里。它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
颐和园在历史上曾遭到两次严重的破坏。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重新修建,并改名为颐和园。1900年再次遭到八国联军的破坏,1902年重修,即成现在规模。
大家清往左看,看到了吧?这就是我国着名的颐和园。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昆明湖两大风景区组成,面积290公顷,其中水域面积约占四分之三。这座古典园林素以规模宏伟、娇丽多姿而享有盛名。
好了,现在我们来到颐和园著名的长廊。大家看到许许多多的画没有?这条长廊一共长729米分成273间。每一间都有画。几千幅画没有两幅是相同的。其中,镇廊之宝《桃花源记》更是有名了:它是陶渊明的到表作。还有许许多多的画,大家可以慢慢欣赏。
游完长廊,我们应该看看别的呀!大家看,我们来到听鹂馆,这个馆子原名慈禧小戏院,建于乾隆期间,因为被八国打灭,后来重建。就成为了颐和园的着名一景听鹂馆。大家先伸出头来看看吧!好了,听鹂馆我就不多介绍了,大家慢慢观赏吧。
好了,我的介绍就是这么多,大家慢慢游览我们美丽的颐和园吧!
导游词作文四
大家好!我是欢乐旅行社的实习导游,我姓范,大家可以叫我范导。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游览颐和园,请大家多多关照,希望大家能对我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颐和园到了,大家请随我下车。
进了大门,绕过大殿,现在的位置就是着名的长廊。你们看,这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是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八百多米长,分为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风景、花草,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画相同。长廊两旁栽的花木,一种花还没有谢,另一种花就已经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大家感觉到了吗?
走完长廊,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万寿山脚下。大家抬头看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现在,我们在万寿山的佛香阁。大家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看,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也都从湖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大家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点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大家走过石桥,就可以去湖中心的那座小岛上去玩。大家看,我现在用手指着的那座桥有十七个桥洞,所以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着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雕刻着小狮子,这些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好,现在大家可以去小岛上玩儿,两小时后在这儿集中,然后我们坐车回去。解散!
大家今天玩得开心吗?通过我的讲解,你们是不是对故宫有了一定的了解呢?希望下次你们还来找我当你们的导游。再见!
导游词作文五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要带大家去颐和园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要带大家去颐和园游玩,希望大家在颐和园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我叫黄嘉仪,你们叫我黄总导。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长廊。你们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八百米长,分成二百三十七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花,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你感觉到了吗?
大家看,我们现在走到了长廊的尽头。我们面前就是万寿山。大家抬头向上看,那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篇7
关键词:运用 信息技术 提高 语文素养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主流的现代信息技术走进了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语文又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语文学科本身在教学内容上的多样性、多元化,加之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语文课在借助各种信息媒介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把课本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宽了语文教学的空间。因此,语文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机整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工具,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智慧和灵感的源泉。小学生首先要对语文产生深厚的兴趣才会触动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学生学习中,兴趣有着定向和动力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基础。有了兴趣,学习就会事半功倍。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就会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图、文、声、像并茂,而且能把静态、枯燥、难懂的材料融入到三维空间,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这种化虚为实,把大量的感性材料直接展现在学生眼前,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这种新颖的学习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能增加感知深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很快地、效果显著地进入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之中。如,我在教《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考虑到学生对秋雨的感受不深,没有什么体验,就采用多媒体画面秋天的雨景来导入新课,“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秋天的雨景。你们想欣赏吗?”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在优美的画面中学生们感受到了秋天的雨是一曲丰收的歌,是一首欢乐的歌。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过程,提高效率
我们都知道小学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一直以来都比较单调、枯燥。老师厌教,学生厌学。但是如果利用多媒体就能“化厌为喜”了。我时常或下载或设计一些识字游戏,如“摘苹果”“找朋友”等应用于识字教学中,学生们学得开心,记得也牢。还有写字教学,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给学生们做出最好的示范。在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中,运用活动课程与小学语文课程有机地融合起来。多媒体教学尤其是课件的适当运用,是推进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可根据课文内容自己发挥想象,利用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心理,把课本上的知识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制作成课件,学生便在愉快的教学情境中掌握所学知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课文,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在教学《自己去吧》口语训练时,我利用计算机给学生展示这样一段动画场景:草地上走来一直小鸭子,小鸭子来到妈妈身边叫妈妈带它去游泳,妈妈轻轻的抚摸着小鸭子的头,说“孩子你自己去吧”。结果孩子学会了游泳。在播放这一段时将他们的对话也播放出来。(这里我将他们的对话的声音都不播放)然后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①它们都说了些什么?②我们可以吸取什么经验?③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时同学们的话匣子打开了,他们纷纷要求发言。这样,我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创设一个语言环境,使他们在模拟的情境中产生了强烈的“说话”欲望,变“要我说”为“我要说”,课堂气氛显得轻松愉快,从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从中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语文素养。
三、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内容,开拓视野
网络信息技术能为阅读教学提供详实的资料,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共享。那么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时,他们对课文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本身,而是引入时代活水,把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学习内容更加丰富,视野更开阔。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学习无处不在,如果只凭借教材这一本书来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传统的语文教学,在提倡大语文教育的今天是远远不够的。生活的外延在不断扩大,语文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大。语文课应当是没有围场的放养,将学生带到“水草丰茂”的地方,让他们自己去品味。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世界遗产这组课文,只学习几篇课文是无法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的。所以,我在教学中,首先利用媒体资源搜集图片,资料激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再让同学们自己上网去学习,去了解;最后把收集的资料图片整理好。学生们在学习中不但学到了书本以外的大量知识,感受到了中华世界遗产文化的丰富多彩,而且开拓了视野,了解更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提高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语文素养。
四、运用信息技术,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审美感知是人对于能够引起愉快的事物完整形象的反映,感知美是审美过程的起点,学生对于鲜艳的色彩、动听的声音特别喜爱。利用这一点,把语文课中美的形象、事物利用信息技术展现出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知审美对象、产生美的情感,进而陶冶起情操。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让学生观看课文录像,录像展示出了海水的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洋生物的丰富多彩。这时学生的兴趣浓厚,在美的画面与音乐中感受到了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增强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有着较强的视听效果,它将音、像、视、听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兴趣、再现情景、营造氛围,提高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进而使学生在有效的40分钟内获得获取最多的知识,使语文课堂教学再现辉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结束语:没有礁石,大海便没有了激昂澎湃的浪花;没有沙粒,河蚌便没有了光亮美丽的珍珠;没有绿叶,红花便没有了婀娜多姿的娇艳……万物之美丽,都要借助于他物的支持或衬托;万物之精华,无不是自己与他物精美绝伦的结合。因此,我要说:借信息技术之精华,以铸学生语文素养之辉煌。
参考文献:
[1]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篇8
关键词:一带一路;企业;生存发展;文化交流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取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成为全球发展合作的重要实践平台。“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以真实的创业故事,展示中国精神风貌,传递中国价值。
1推动倡议落实,展现大国使命担当
中国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要契机,积极开展双多边合作,促进各国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共同构筑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新型合作关系。共建“一带一路”顶层框架确定了五大方向,中国按照合作重点和空间布局,提出了“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主体框架,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有序推进陆路和海上合作。中国政府致力于国际扩大产能与投资合作,提升经贸合作水平,促进运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通过拓展金融合作空间,打造新型合作平台和创新融资机制,促进货币流通和资金融通,为“一带一路”建设创造稳定的融资环境;通过科教文卫、旅游、救灾援助和减贫,深化人文社会及其它领域交流合作。高层互访和政策沟通强力助推“一带一路”落地,中国开展广泛的外交活动,作为实现国家利益、塑造国际形象、参与国际事务的重要路径。至2019年11月,中国已经同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97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政府鼓励实力强、信誉好的企业走出国门,对接建设规划,推动项目建设。中国国有大型企业在沿线国家开展铁路、公路、港口、电力、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建设和运营方面,发达国家为了维持全球领先地位,纷纷开展大规模的技术变革,欧盟“构建未来铁路系统联合行动”,日本超高速磁悬浮计划、美国“超级高铁”设想等技术不断涌现。中国高铁具有起点高、集成度高等优点,且独立开发了核心技术“高速铁路芯片”,在高速、高原、高寒、重载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等方面拥有世界领先技术,但参与国际竞争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苦练内功,不断提高与其他高铁强国同台竞技的能力;电力基础建设方面,国家电网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建设海外机构,扩大民族装备制造业的影响力,在国际标准制定等领域也取得了成效;信息通信建设方面,“六廊”布局为电子信息产业走出去提供了重要机遇,以陆海空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依托铁路、港口、管网等重大工程,一个复合型基础设施网络正逐步实施。在“设施联通”的建设实践中,企业展示已取得的高科技成果,改变了中国以往生产效率低下的形象。“一带一路”平台提供“外交+政策+资金+技术”全方位支撑,着力为“走出去”的企业解“困”,而面对经营中的“难”,企业积极寻找对策,探索本土化的有效管理模式,开展与东道国的深度合作。
2共享发展成果,传递“义利”价值观
企业家是“有眼光、有能力、敢于创新的人”(Schumpeter,1934),企业家以“最能动、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去开辟道路的创造精神”和“勇于承担风险的精神”(Knight,1921),在新的国际环境中开拓市场,他们付出时间和精力,承担强大的压力,期望获得财富增长、实现个人价值,也扮演着融合国际关系的角色,塑造着中国的国际形象。企业家精神可以存在于各种类型的企业,也存在于政府和非盈利机构(Drucker,1985)。企业家的动力不仅仅在于寻求利润,更不在于垄断市场而忽视大众的价值。企业应该有适当的合理的利润。找到与东道国利益的交汇点,满足共同的“利”,通过构建新的商业利润模式获取竞争优势,其创造价值的过程也成为分享价值的过程,企业因而拥有更加开放、更加长远的视角。简易化的、真实有价值的交易,拥有分辨善恶的能力,清醒认知行为后果都有助于友善关系的建立,与沿线国家合作,区域的竞争应当更加规范有序。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重新理解利益相关者,把股东利润转化为利益攸关者的价值,进而形成社会资源。沿线国家普遍面临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不足等挑战,企业与沿线国家分享中国生态治理经验,强化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建设和运营管理,有效提升沿线各国对绿色环保的支持度、参与度,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从而树立中国在全球生态建设中的良好形象。中国儒商获利之后,往往有赈灾济贫、兴修水利、修筑道路等“义举”,慈善行为造福一方。中国中铁等企业为驻在国人民提供物资帮助,利用公司专业特长,义务修桥修路,帮助当地解决居民饮水、排污等民生问题,无偿为当地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价值观。海外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可能还要面对能源、难民求救、传染病控制等问题,企业应当与当地政府、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处理好关系,分配好相关的经营利益。
3创新商业模式,实现多方共赢发展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各国的工业化进程不尽相同。中国经济几十年快速增长,企业粗犷式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惯性,在国家合作中,要了解所在国国情,尊重当地的法律制度和社会习俗,立足地方资源禀赋,认清发展优势。沿线国家人民希望通过经济贸易往来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与稳定,中国愿意将自身发展形成的经验和基础,与各国的发展意愿和比较优势结合起来,开展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海外企业通过错位发展推进区域间联动,释放发展潜力,降低发展的低效性、脆弱性。工业园区模式。建设工业园区吸引企业入驻,形成聚集效应,便于有针对性地提供诸如技术壁垒、反倾销、反补贴、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也便于东道国政府提供海关、商检、税务等机构“一站式办公”服务。产业链模式。“区位品牌”可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和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控制成本,提高产品和企业的附加价值。通过产业链向上游下游延伸,摆脱低利润制造环节,稳定合作关系,增强企业的行业竞争力,有助于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差异化竞争模式。通过产品精准定位,占有专有市场份额,抵御替代品威胁。提高产品的性价比,由过去“薄利多销”转变为“品牌优势”竞争,提高边际收益。抱团出海模式。民营企业把握大型国企基础建设的时机,“借船出海”,布局制造业配套设施和服务业配套,资源在不同规模企业之间得到最大利用。随着海外经营经验的积累,企业以产业集群“抱团出海”,实现制造业的国际分工转移,成熟民营企业以品牌输出或者资本运作的方式融入当地经济。线上线下贸易并重。网络时代电商业务量快速突进,打破时空界限,实体企业与互联网交易平台链接,实现信息时代全球资源调配。
篇9
【关键词】高原体育;北回归线;训练基地;蒙自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云南成为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湄公河以南的国家到达中国内陆的必经之地。同时,国家西部大开发指出“把云南打造成我国连接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陆路交通枢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云南省的战略定位将提升为中国面向东南亚经济圈开放的桥头堡。
随着国内体育事业发展不断壮大,国发(2011)11号文件指出“把建设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引导和支持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发展旅游体育活动列入国家战略”,同时云南省提出“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都将成为推动地处高原气候、土地资源丰厚的蒙自发展体育事业的强力引擎。
1. 我国高原体育发展状况
1.1 高原体育训练概况
高原体育训练指有目的、有计划的将运动员组织到适宜海拔的地区进行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苏联当时建立了高加索高原训练基地,并在1956年奥运会中由于高原训练获益。
目前世界各地的高原训练基地,截至2011年统计有72个,我国有17个,国外有55个。较著名的基地有西班牙格拉兰达和美国弗拉格斯塔夫(2134m)基地。
1995年在昆明召开的我国首届国际高原训练研讨会涉及的项目有:中长跑、竞走、马拉松、游泳、自行车、皮艇、划艇、摔跤、柔道、武术、乒乓球、排球、射箭13个项目。
1.2 国家及云南省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概况
目前国家级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海拔大部分位于1500-2000米,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青海等西部省份,其中云南数量最多,占全国总数约30%。(表1)
表1 国内主要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分布
基地名称 海拔高度(米)
云南元江低海拔体育训练基地 380
贵州红枫湖 1245
四川西昌 1500
陕西太白山 1500
甘肃兰州 1500
玉溪体育运动学校水上训练基地 1756
四川会理 1793
甘肃刘家峡 1800
长白山高原冰雪运动训练基地 1820
贵州六盘水 1840
昆明海埂体育训练基地 1888
云南省北教场体育训练基地 1900
云南呈贡 1917
新疆天池 1942
甘肃榆中 1987
云南昆明松茂水上基地 2100
青海西宁 2260
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 2366
云南省省级体育训练基地有8个,除元江低海拔体育训练基地海拔380米,其余7个海拔均在1750米以上。(表2)
表2 云南省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分布
基地名称 海拔高度(米)
昆明海埂体育训练基地 1888
云南昆明松茂水上基地 1756
玉溪体育运动学校水上训练基地 1888
丽江地区少年足球训练基地 1933
曲靖市体育训练中心 2073
云南红塔体育中心 2100
云南省北教场体育训练基地 2416
云南元江低海拔体育训练基地 380
1.3红河高原体育发展概况
近年来,红河州体育事业发展迅速,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速度加快,体育场馆多达18个,但并无省级及以上级别的训练基地(表3)。曾举办多个国内外体育赛事(表4),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竟技体育水平逐步提升,体育产业培植基础进一步夯实。
蒙自作为红河州州府,依托经济和政策的优势,着力打造海拔在1000——1500左右的亚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充分发挥云南高原体育训练基地领跑者的作用,打造蒙自基地的国际知名度。
表3 红河体育场馆分布
场馆名称 地址 建设
时间(年) 建筑
面积(㎡) 资金
投入
(万元)
红河县体育馆 红河 2005 3500 650
红河体育场 蒙自 2001 18737 4500
红河体育馆 蒙自 2001 12453.8 5500
州综合训练馆 蒙自 2006 9455.04 1500
州网球馆 蒙自 2006 4036 691
州射击馆 蒙自 2006 6303.48 1300
州小轮自行车场 蒙自 2006 7452.5 200
州民族体育馆 个旧 1997 8208.37 2510
州体操馆 个旧 2005 3180 560
州民族体育馆网球馆 个旧 2005 5340 650
个旧游泳馆 个旧 2005 6400 2400
个旧体育场 个旧 2005 11000 1600
开远体育场 开远 1980 16240 1810
开远体育馆 开远 1993 6800 600
弥勒体育馆 弥勒 2007 8961.07 1195
绿春东仰体育馆 绿春 2008 10542.95 1229
屏边体育馆 屏边 1997
-2003 4750 870
泸西体育馆 泸西 2007
-2009 9182 4300
表4 红河举办赛事略表
赛事名称 级别
2010—2012年ITF国际网球男子巡回赛 国际性
国际滑翔赛 国际
云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 省级
2009—2012农行杯网球邀请赛 州级
全国男子篮球联赛 国家级
红河州第七届运动会 州级
全国场地自行车和摩托车越野锦标赛 国家级
云南省青少年锦标赛 省级
全国跳水锦标赛 国家级
全国女子摔跤锦标赛 国家级
世界泰拳拳王争霸赛 国际级
2. 蒙自地理人文特色研究
蒙自隶属云南省红河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珠江与红河分水岭两侧,东邻文山市,西连个旧市,北接开远市,南与屏边县接壤,距省会昆明289公里,市区海拔1307米,北回归线横贯境内,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云南建县最早的24个千年古县之一。
2.1 亚高原山水城市风貌
蒙自地处滇中湖盆高原南部,是典型的低纬度高原地形,主要由山脉、岩溶高原、盆地(坝子)等地貌类型组成。县境最高点为老寨大黑山,海拔2567.8米,最低在冷泉清水河,海拔仅为146米。属于云南低纬高原,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干湿两季分明;气候垂直分带明显,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热带、温带等都有分布。
2.2 享誉世界的梯田文化
红河梯田是红河宝贵的世界人文遗产,在红河州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拥有多元性价值。
(1)经济价值:梯田耕作是红河州哈尼族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为哈尼族生存,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和最强劲的发展动力。
(2)文化价值:他们的文化因梯田产生并发展,从语言,服饰,居住到饮食,歌舞,文学等民族习惯都来自梯田,同时也通过梯田的运行活动得到完美的展示和充分的体现。
(3)社会价值:红河哈尼梯田经过多年的研究,宣传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工作,使红河梯田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认可,社会价值得到体现。
(4)品牌价值:红河州非常重视文化的抢救,保护工作。通过全力打造“红河哈尼梯田”这一关乎红河州各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品牌,使哈尼梯田成为了红河知名的文化品牌。
(5)艺术价值:梯田与地势地貌,生态环境,民族建筑的完美结合,又创造了独特的融梯田景观,气象景观等,全面展现了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梯田景观艺术的巧夺天工,是自然景观和人文创造力的完美结合,具有无与伦比的景观艺术价值。
2.3 多民族人文特色
红河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主要为哈尼族和彝族。
哈尼族大多居住在海拔800至2500米的山区,主要从事农业,梯田稻作文化尤为发达,且是一个与音乐歌舞为伴的民族,主要舞蹈有大鼓舞、棕扇舞、木雀舞。
2.4 北回归线文化
北回归线是地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分界线,所穿越的地带都会有一定的特定气候现象。北回归线从蒙自两海片区自西而东穿过,是城市重要的要素,可规划形成富有特色的城市地标和城市文化。
3. 两海片区总体规划
3.1蒙自城市结构
蒙自城市结构为两路两海三片区格局。两路指连接蒙自市区及工业片区的主干路红河大道和连接两海片区及蒙自市区的主干路天马路;两海指位于3片区之间的大屯海和长桥海,三片区指蒙自市区、工业片区及新规划的体育训练基地所在地两海片区。
3.2 两海片区总体定位
结合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城市经济等多方面要素,两海片区的总体定位为“集运动训练、会议会展、文化休闲、养生度假、旅游购物、生态宜居于一体的国家体育训练基地、东盟休闲度假胜地、国际康体养生天堂”。
3.3 规划策略
(1)城市策略
城市中心:完善的体育设施,丰富的娱乐场所,活跃的商业氛围,极佳的地理位置,这些元素凝聚成一个新的城市中心;
城市名片: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条件,与大屯海和长桥海的结合,在桥头堡发展战略以及推动旅游和高原运动产业的政策推动下,必将成为城市新名片;
城市互动:连接蒙自城区和工业片区,作为城市纽带,理清城市脉络,促进城市互动。
(2)生态策略
土地高效利用:明确城市发展内涵,在营造城市风貌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障土地的高效利用,提高多功能复合的空间营造;
建立评价体系:在区域环境和资源约束的前提下,建立量化的低碳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并纳入到城市规划体系和考评体系之中;
发展绿色能源:利用蒙自压高原气候条件,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强化第三产业;
构建绿色交通:强化公交网络交通系统,完善公交与私家车,非机动车的换乘系统。
(3)文化策略
强调历史文化的延续性,结合蒙自基地内生态肌理的再创造,注入多元的文化休闲设施,打造面貌多元的“文化走廊” 和“文化板块”,为基地建设增加文化内涵。
同时,在全球化的大融合趋势下,蒙自地区结合自身条件,吸收外来文化,创造发展新文化,例如高原体育文化,北回归线文化,园艺文化等。
(4)经济策略
结合地区资源禀赋和区域发展对蒙自的要求,两海片区发展主要考虑以下三种业态:
服务经济——文体休闲(如体育馆、图书馆、展览馆、会展中心),社会设施(如医疗设施、科教设施、公共服务),特色街区(如创意街区、民俗街道);
旅游经济——度假养生(度假山庄、休闲养生、温泉spa),旅游体验(梯田文化旅游体验,哈尼族民俗风情体验)、生态湿地(湿地景观,生态湿地);
商务经济——商务办公、星级酒店、商业综合体。
3.4 功能策划
结合两海片区所在地理位置及定位,对该片区约20平方公里的用地面积提出“一个引领,4个特色”五大功能片区,以亚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为主体功能,结合布置休闲文化会展、购物休闲度假、滨海康体养生、生态幸福人居。
(1)亚高原体育训练
把居住、休闲度假、体育训练相结合,利用特有的亚高原地理环境,打造集田径、体操、足球、篮球、羽毛球、网球、自行车等项目于一体的亚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同时也可举行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形成具有地方气候特征的体育中心。
结合体育中心兴办体育学校,培养专业性体育人才;同时市民也可参与体育运动,达到全民健身的积极效应。
(2)休闲文化会展
以博鳌论坛为主的会议会展带动各类高端会议逐步进入,带来巨大的旅游市场。
同时以奇石博物馆和哈尼特色文化体验为主导,结合城市公园、休闲餐饮、商业办公等业态,形成的休闲文化娱乐中心。
(3)购物休闲度假
沿大屯海滨,以滨海休闲为源动力,结合各种国际时尚名品店,打造时尚高档度假胜地,带来大量高端旅游人士。
为吸引和留住游客,提升度假区品质和质量,提供多样化的娱乐活动配以地方民族特色美食和小商品,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戛纳小镇”。
(4)滨海康体养生
沿长桥海滨,结合自然山水及地方民族特色养生,塑造远离繁华城市喧嚣的田园养生。打造多维度多产品的康体养生“尼斯小镇”。
提供丰富多样的养生方式,如精油SPA、哈尼药物养生、运动养生、温泉等。配合优美的音乐,生动的场景,使生活的脚步慢下来,细细体味养生的乐趣。
(5)生态幸福人居
区域自然植被状况保持较好,山体形态优美。规划将住区、山、林、芳香花园充分融合,各种设计开发尽量减少对地形、植被的破坏,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通过循环使用各种自然能源、采用节能材料和绿色屋顶、采用自然通风系统等一系列措施,构建绿色住宅、健康住宅,倡导自然、生态、健康的生活方式。
面向都市亚健康人群,发展以高端生态健康为核心的居住形态;以生命健康服务体系,实现居住价值最大化。
3.5规划方案
方案从城市整体层面考量,沿现有城市公共空间发展趋势进行重新整合。以城市主要道天马路为纽带,将城市主要公共空间联系了起来(图1),同时结合北回归线的天然条件,确定了体育训练基地、北回归广场及休闲文化中心3大公共空间的位置;沿两海打造滨水休闲商业和滨水休闲度假(图2、表5)。
图1 土地利用规划
图2 规划总平面
表5 用地平衡表
用地性质 用地性质 用地代号 面积(公顷) 比例(%) 面积(公顷) 比例(%)
居住用地 商住 B/R 192.75 9.60% 737.43 37%
居住用地 R2 534.45 26.50%
社区服务 R22 10.24 0.50%
绿地 公共绿地 G1 411.73 20.40% 531.22 26%
生产防护绿地 G2 119.49 5.90%
公共服务设施 会议会展 A1 49.51 2.50% 512.06 25%
文化娱乐 A22 59.08 2.90%
中小学用地 A3 62.95 3.10%
体育用地 A4 134.34 6.70%
商业用地 B1 202.57 10.10%
游艇码头 B3 3.61 0.20%
道路用地 道路用地 S1 232.75 11.60% 232.75 12%
总计 2013.46 100.00% 2013.46 100%
4. 体育训练基地核心区规划
4.1 基地定位
综合国家、省、州等一系列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的研究,定位2000亩的体育训练基地为:以“国际赛事、国家训练、市域健身”为核心内容,依托亚高原气候生态优质的环境资源,突出现代时尚格调,体现民族风情,形成以田径、足球、篮球、网球、游泳为主体项目,羽毛球、体操、自行车、极限运动等为配套项目的国家综合性生态高原体育训练中心。
4.2 体育项目策划
结合高原可适应体育项目,本次体育训练中心规划项目包括田径、球类、水上运动、重竞技和综合5大类,共31个项目(表6)。
表6 用地平衡表
运动
类别 分类 备注 标准 项目内容 项目场地
田径类 径赛 跑道周长400m,6条分道,半圆式跑道的弯道半径36-38m 跑道周长400m,6条分道,半圆式跑道的弯道半径36-38m 风雨操场,体育场
跳跃 大小不限 大小不限 风雨操场,体育场
投掷 大小不限 大小不限 风雨操场,体育场
羽毛球 标准场地,单打13.4×5.18m,双打13.40×6.10m 单打13.4×5.18m,双打13.40×6.10m 体育馆,综合训练馆
篮球 标准场地15m×28m 15m×28m 两片标准赛事场地在风雨操场和体育馆,12片体育运动学校标准赛事场地,
球类 足球 国际比赛标准,长105m-110m,宽68m-75m 长105m-110m,宽68m-75m 2片标准赛事场地在风雨操场和体育场,一片体育运动学校标准赛事场地,2片练习场地
排球 标准场地9×18m 9×18m 体育馆,综合训练馆、大屯海休闲沙滩
网球 标准场地36.6×18.3m 36.6×18.3m 一片标准赛事场地在网球中心,2片在网球风雨中心,24片练习场地网球公园
乒乓球 标准场地7×14m,不少于8张球台 7×14m,不少于8张球台 体育馆,综合训练馆
沙滩排球 标准场地16m×8m的长方形,沙滩必须至少40cm深 16m×8m的长方形,沙滩必须至少40cm深 大屯海休闲度假沙滩
壁球 标准场地9.75m长、6.4m宽 9.75m长、6.4m宽 综合训练馆,体育馆
水上
运动类 跳水 规模21.5m×15m,水深3.5m-5m 规模21.5m×15m,水深3.5m-5m 游泳中心
花样游泳池 规模30m×20m;深度3m(12m×12m范围),2.5m(其它部位) 规模30m×20m;深度3m(12m×12m范围),2.5m(其它部位) 游泳中心
水球池 规模30m×20m(男子),25m×17m(女子);深度2m 规模30m×20m(男子),25m×17m(女子);深度2m 游泳中心
游泳池 规模50m×21m;深度≧1.8m 规模50m×21m;深度≧1.8m 游泳中心
儿童戏水池 形状规模不限;深度0.5m-1m 形状规模不限;深度0.5m-1m 游泳中心
水上运动
中心 帆船 根据比赛艇型的大小,为直径2-3海里的圆形海面,宽度根据参赛船数不同为100-200m 根据比赛艇型的大小,为直径2-3海里的圆形海面,宽度根据参赛船数不同为100-200m 水上运动中心
皮划艇 直线航道长度不小于2300m,至少9条航道,宽度不小于5m 直线航道长度不小于2300m,至少9条航道,宽度不小于5m 水上运动中心
赛艇 直线航道长度不小于2300m,至少6条航道,宽度12.5-15m 直线航道长度不小于2300m,至少6条航道,宽度12.5-15m 水上运动中心
私人游艇
俱乐部 集餐饮、娱乐、住宿、商务、船只停泊、维修保养、补给、驾驶训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场所 集餐饮、娱乐、住宿、商务、船只停泊、维修保养、补给、驾驶训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场所 水上运动中心
重竞
技类 举重 台子4平方米,高8~15厘米,台面四周须涂5厘米宽的颜色鲜明的彩色边线 台子4平方米,高8~15厘米,台面四周须涂5厘米宽的颜色鲜明的彩色边线 综合训练馆、体育馆
摔跤 摔跤垫上有直径9米的圆圈,沿9米圈内有1米宽的红色区带,圈外由1.5米宽的边缘区所包围 摔跤垫上有直径9米的圆圈,沿9米圈内有1米宽的红色区带,圈外由1.5米宽的边缘区所包围 综合训练馆 、体育馆
柔道 标准场地,最小14×14m,最大16×16m 最小14×14m,最大16×16m 综合训练馆、体育馆
综合类 马拉松 国际上规定全程为26英里385码,即42.1956公里 总长:48.798383公里 起点:北回归线广场,终点:体育场
高尔夫 挥杆场 标准场地,250m长,宽度20m以上 250m长,宽度20m以上 高尔夫挥杆练习场
俱乐部 集餐饮、娱乐、休闲、维修保养、补给、训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场所 集餐饮、娱乐、休闲、维修保养、补给、训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场所 高尔夫会所
武术 武术 标准场地,单练或对练,长14m×宽8m,集体项目长16m×宽14m 单练或对练,长14m×宽8m,集体项目长16m×宽14m 综合训练馆、体育馆
散打 标准场地,8m×8m 8m×8m 综合训练馆、体育馆
跆拳道 标准场地,8m×8m 8m×8m 联综合训练馆、体育馆
体操 标准场地,12m×12m 12m×12m 综合训练馆、体育馆
射击 标准场地,长120-150m 长120-150m 综合训练馆、体育馆
击剑 标准场地,长14m,宽约2m 长14m,宽约2m 综合训练馆、体育馆
击剑 标准场地9.75m长、6.4m宽 9.75m长、6.4m宽 综合训练馆、体育馆
乒乓球 标准场地7×14m,不少于8张球台 7×14m,不少于8张球台 综合训练馆、体育馆
4.3 方案设计
方案以北回归线为主轴线,北回归线广场为形象东大门,大屯海作为西部后花园,代表体育训练中心独有的地理位置。从东到西依次为:北回归线广场、体育园区(包括主体育场,体育中心联合馆,网球中心,主体育馆等)、运动休闲区(包括游泳馆、体育学校、管理中心、运动员公寓、酒店、体育公园等)、水上运动中心(包括水上娱乐中心、游艇码头等)。结合地形,采用当地独特的梯田模式,由东到西地势层层降低(图3、图4、图5、表7)。
图3 体育训练基地总平面
图4 体育训练基地土地利用规划
图5 体育训练基地鸟瞰
表7 体育训练基地控制指标表
用地面积(ha) 占地面积(万㎡) 绿地面积(㎡) 硬地面积(㎡) 层高 建筑面积(万㎡) 座位数
主体育场 19.68 4.33 7.87 5.9 2 4.2 35000
主体育馆 14.1 2.02 5.64 4.23 2 2.5 10000
综合训练馆 19.67 5.32 7.87 5.9 2 6
网球中心 14.1 1.63 5.64 4.23 2 2.2 3000
游泳馆 8.3 1.88 3.32 2.49 2 1
体育管理中心 1.83 0.36 0.73 0.55 11 3.96
体育学校 13.71 1.55 5.48 4.11 6 9.3
水上游乐中心 1.32 0.33 0.53 0.4 2 0.67
水上娱乐中心 2.3 0.2 0.92 0.69 2 0.39
运动员公寓 5.73 1.8 2.29 1.72 12 5.77
后勤管理中心 9.02 1.52 3.61 2.71 4 6.08
后勤服务中心 7.31 1.39 2.92 2.19 2 2.78
网球会所 1.69 0.24 0.68 0.51 4 0.95
体育公园 41.39 41.39 37.25 4.14
5.2 结语
从奥运金牌“0”的突破,到如今成为世界金牌大国,我国的体育事业正处在繁荣昌盛阶段,同时人们也深知高原体育训练前所未有的意义。蒙自能够很好的找准自身独特的条件,利用亚高原气候,打造富有特色的亚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同时拥有大屯海、长桥海以及北回归线等独有的地理环境,结合地形打造“梯田”体育训练中心。尽可能保持原生态自然环境,利用体育训练基地作为引擎,大力发展两海片区的旅游业,推动蒙自市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国发[2011]11号文件(公布版本)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
作者简介
- 上一篇:现代诗歌冰心
- 下一篇:家乡的风俗作文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