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范文

时间:2023-03-27 07:37: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

篇1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把诗句补充完整,答案详见教材。

1.

空山不见人,

,不肯过江东。

可怜九月初三夜,

,骚人搁笔费评章。

2.一道残阳铺水中,

,只缘身在此山中。

,碧海青天夜夜心。

葡萄美酒夜光杯,

3.

,远近高低各不同。

云母屏风烛影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但使龙城飞将在,

4.梅须逊雪三分白,

,复照青苔上。

千里黄云白日曛,

篇2

关键词 分层作业 小学语文 班级优化

我校虽然是县城学校,但是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儿童进入我校就读。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同一个班的学生虽然年龄相仿,但由于主观、客观、先天、后天的影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语文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一、让学困生找到自信心,成绩逐步提高

每一节新课前的预习作业,我只要求学困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顺即可。课后复习作业以字词复习类为主,以弥补字词掌握的缺陷,每一次作业的布置以基础为主,同时对于眼手耳协调能力差的学生布置的作业量比较少,从较低要求开始,让学生“跳一跳”就可摘到“果子”,“品尝”到成功的“滋味”,然后再加大力度,让学生“拾级而上”,最终达到成功的“巅峰”,从而顺利完成预期设定的整体目标。每次听到课代表交作业时说“老师,作业齐了”,我都会欣慰一笑。

学生小陈的家长在问卷调查中写到:“我儿子从小干什么事都‘慢半拍’,因为完成不了作业,老师经常要求我要监督、要辅导,但效果不明显。读三年级时他说不想读了,因为老师批评他,同学笑他经常考5分以下。

读四年级,吴老师根据情况给他布置作业,他能像其他同学一样按时完成作业;得到了老师表扬的他更积极了,成绩慢慢提高了。作为家长我真的很高兴。”到期末检测时,我班不及格的同学只有5人。最重要的是分层作业设计难度降低了,适量的作业和练习要求减少了学困生学习中的挫折感,使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得了老师的肯定、表扬和同学们的赞许,增加了学习的自信心。

二、让学优生有发展的空间,更好发挥潜力

对于学优生,在生字新词的学习过程中允许以听写代抄写,减少抄抄写写的作业,在掌握课时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布置提高题和拓展题,或是同样的作业给予更高的要求,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创新,积累,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教学S版四年级上册27课《》,预习时我给学优生布置了三项作业:①结合上下文理解“赞不绝口、水泄不通、垂手恭听、惊心动魄、自投罗网、欢呼雀跃”;②通过上网搜集资料,了解林则徐以及的背景;③读了《》,我想说:_____。

在日常教学中,学优生常常表现为时间过剩、精力充沛。要想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就要善于引导他们有效地利用过剩的时间,让充沛的精力有用武之地。他们在日常的练习中已掌握了基础知识,形成了解题的技能技巧。如果再让他们重复类似的练习,只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更好地成长。因此,课后复习作业我注重引导学优生阅读与教材有关的文章。大量的读书让学优生的写作能力更强,能使学优生更优。分层布置作业,就好像是给了他们前进的动力,使他们充满竞争地学习,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形成良好的学风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由此可见,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创造能力得到释放,使“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得到真正的体现,教师就必须在“自主”上下工夫。每一次布置作业我都采用“作业超市”的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

在教学S版四年级上册第23课《新型玻璃》后,我设计了以下作业:①抄写课文中的8个生字,各写10个;②用“尽管……还是……”“如果……就……”写话;③把课文中的四字成语摘抄到词语花篮中,并牢记它;④争当“优秀推销员”:从文中的5种新型玻璃选一种,用自己的话夸夸自己厂里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让人一听就来买;⑤争当“小发明家”:请同学们根据我们生活的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玻璃(以上作业,学生自选其中适合自己的两三题做) 。

篇3

四年级期末考试,我语文考了满分,奶奶奖励我50元钱,让我买几本好书。

下午,妈妈带我来到书店,我迫不及待地寻找心里已经快想烂的那本书。妈妈知道我进了书店是不会轻易离开的,就去隔壁超市买东西,买完回来接我。妈妈走后,我东翻翻西找找,书店阿姨告诉我,我要的书卖完了。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在我心口上重重一击。我想了想,自言自语:“不行,我一定要买到手。”于是我便向另一家书店跑去。进去后我快速地寻找,很快我眼前一亮,找到了!我长出了一口气。趁妈妈还没有来先看一会儿吧!我毫不犹豫地拿起它,窝在一个角落里,有滋有味地读了起来。此时我还不知道,几百米外的妈妈正在火急火燎地找我。

不知不觉已经很晚了,书店的阿姨亲切地说:“小朋友,天已经黑了你还不回家吗?” 我抬起头,才发现书店里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我急忙把钱递给阿姨,拿着书兴奋地走了。路上,突然发现妈妈着急忙慌的身影,我百思不得其解地问妈妈:“您怎么了?”妈妈看见我一把抱住我:“儿子,你去哪儿了?让我到处找你。”我听出来妈妈有点儿生气,“我去另一家书店了……”我说着把买到手的书炫耀给妈妈看。

唉!这次买书竟差点儿把自己给弄丢了,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473132)河南省南阳油田第五小学

指导老师 蔡海萍

【简评】

篇4

五小 王金勇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是五小的一名普通的教师,今天能够参加学区举办的《科学》教研研讨活动,感到非常荣幸,也感谢学校给予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对于这次发言,作为不是科学专业、从事《科学》教学经验较少的我来说,感到惶恐!这次本这学习的态度参加活动,希望能有更大的收获。现在我对自己在《科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情况及复习打算作简单的汇报。

首先,先谈谈四年级上册《科学》的主要内容及设计理念。本册共5个单元(18课)及专项学习:第1单元《动物大家族》,第2单元《物体的运动》,第3单元《常见的力》,第4单元《简单电路》,第5单元《岩石与矿物》,最后是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本教材的设计理念与国家课程改革的三个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评价标准”高度一致。以面向儿童终身受益的学习,如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对自然的好奇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核心要素,构建大科学观统领下的主题单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活动。

其次,简单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情况。我是一个既教数学又教科学的教师,在《科学》教学方面确实感到吃力。虽然只担任一个班的《科学》教学任务,但总觉得放在科学教学上的精力不够,或许是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数学的教学上!自从担任《科学》的教学工作以来,自己始终是尽力尽责教学生,没有教参书、没有教案、没有课件、没有复习资料,自己从网上查阅、下载、打印;不懂的科学原理、现象等,自己网上查找资料,寻找答案;对理解不清的题,与同事交流讨论解决,对于能给孩子观看的视频资料,尽量让孩子观看。虽然是这样,自己的学生还是没能学好、没能考好!记得在去年三年级的《科学》评卷中,发现很多孩子不能正确书写一些字,从那时起,深深的意识到科学学科写对字的重要性,我想是不是也把科学的字词也像语文字词一样来要求,要求学生会读会写呢?科学就是科学,有的知识太抽象,比如这学期的“力”,有拉力、摩擦力、浮力等,再一个是“电路”问题,对很多孩子学习来说,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学起来有很大的难度。我们班的大多孩子总是不能完整地表述一种概念、结论、现象等,似懂非懂,讲不清、写不出。我任教《科学》一年多以来,科学教学中我的体会是:教师“学”科学,“讲”科学,学生是听科学,怕考科学。

第三,说说我对于这学期后期复习的打算。不瞒大家,我的科学进度截止上周才上到第15课,目前还差3课和专项学习的教学任务未完成,我将按照计划尽快上完新课,确保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复习。后期复习我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边复习边检测,对基本概念及实验内容的复习,给学生发放知识点复习资料,要求学生记忆,对基本知识点要求掌握,达到大多数学生会背会写,每单元将检测最少一次,大约需要两周时间;第二阶段是综合能力模拟检测,即总体复习及检测,利用科学课、体育课,每天进行一检测一讲解,查缺补漏,训练学生答题技巧,计划一周时间。复习期间利用早读或中午时间对学生进行记忆效果的抽查,针对背不下来的作为回家作业的安排。每单元进行一些易错、难写的字词的听写,让学生真正会写会考!争取在期末考试中优生能考80分以上,中上等生能考及格以上,差生人数较少。

篇5

论文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索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为了改变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为了改变课本是惟一的课程资源的状况,更是为了克服偏重接受性学习的弊端,在语文课程改革上采取的一个重要的举措。《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我市新一轮课程改革进行已近四年,回顾四年中各校开展综合性学习情况,尤其是农村学校相对滞后的教学观念,简陋的教学设施,年龄结构偏大和学历层次参差不齐的教师队伍现状,经过认真调查分析,我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观念更新不到位。多数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语文学习只是拼音、识字、阅读、作文,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补充,是附属,可学可不学,淡化和削弱了综合性学习应该作为“必修”的地位。受功利思想影响,认为上级、学校对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无从考查,担心设计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而影响语文教学成绩,因此不够重视,也有学科教师间的相互不配合,缺乏沟通,协作精神差。

2、教学资源不丰富。过分依赖语文课本,认为教材中的内容是学习开展的唯一,缺乏课程开发意识,不去或不愿联系学生生活,联系社区和学校的实际来开发学习资源,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3、活动指导不得法。把教室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唯一场所,放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进行,一支粉笔一张嘴,学生或一潭死水毫无生气,或嬉戏玩耍悠闲逍遥;教师或包办代替津津乐道,或放任自流不加引导。对综合性学习的策略不得而知。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综合性学习,旨在改变过去那种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单纯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内容,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要改变农村学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笔者认为,教师起决定性的因素。要明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切实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转变教育观念;多方开拓课程资源;探索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学校要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管力度,改革评价机制,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一、要把教师的理论更新放在首位,调动和发掘教师投身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理论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不断实践创新,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效。

首先,各学校应借助校本教研这一平台语文教学论文,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和相关资料,调整思路,更新观念,重新审视和反思学校开展这一语文活动的问题与不足,直对突出问题,面向全体教师,共同研讨,力图有所感悟;校长是学校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更要带头学习,到第一线指导教学的开展,亲手打造学校的研究生活。

其次,要正确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特征。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以下特征:1、综合性。2、实践性。3、文化性。4、主体性。5、全体性。6、开放性。7、生成性。8、有序性。通过学习、领悟,做到心中有底,前瞻设计。

另外、要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创设展示自我的平台,促进教师思想的转变。对照兄弟学校学习取经,明确目标,寻找差距,拓展比较,在理性学习与感性实践中提升认识;通过“三课”活动,交流观摩,参观学习,自我展示,研讨提升,逐步把教师的教学思想引向正规,趋于完善。

同时,还要注意发挥教师间协作,互助的优势,使教师知道教师团队需要合作,教学活动需要合作,语文综合性学习更需要教师、学科间交流与合作;明确教师的任务就在于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流畅地读、主动地说、大胆地唱、活泼地跳、自由地画……鼓励他们勇敢地发展自我、认识自我、发掘自我,实现良好个性的自主发展。

二、贴近生活,充分发掘课程资源

首先要善于发掘教师资源。农村教师来自农村,生活经验非常丰富,尤其是目前农村教师年龄结构偏大,虽是劣势,但也要看到自身的优势,他们生活的阅历,经验,也要恰当地转化为课程资源免费论文下载。如三年级语文上册,搜集《中华传统文化》这一综合性学习,在学生充分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可通过展示会,让教师讲如民间故事、神话故事;组织学生看教师带来的剪纸、老虎头、布娃娃等一系列来自农村,充满泥土芳香的活生生的材料,更大激发教师投身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热情。

其次,要充分发掘农村社会生活资源。“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教育名言,揭示了母语和生活的深层联系,只有为学生创设大语文教育环境,让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整合,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丰富阅历,提高素养,增长才干。这样才能落实小学语文课程“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走进田园”这一活动,可以想一想家乡值得自豪的景物是什么?自己或身边的人的生活是怎样的?然后在教师的带领下观察田园风光,了解不同季节里庄稼、瓜果蔬菜的成长,调查当地人生活的变化,回忆和小伙伴之间的趣事。到生活中去,到社会上去,学到更多的知识。当然,农村自然风景,旧址遗貌,民风民俗,田间劳作,劳动模范,致富能手,都将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发利用的最佳资源。

最后,要善于挖掘学生资源,根据学生年龄、实际、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生活状况进行适度开发,从不同的侧面,让学生自己说话,为教学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大自然的启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个人条件等方面分若干组。如“金龟子组”去观察动物、植物的生长状况,看看有什么发现;“天线宝宝组”可以查阅图书,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了解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的启发;“爱迪生组”可以自己动手,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最后,把收集到的信息、成果汇总展示,用学生慧眼去发现、获取来自各个层面的知识,每个学生都是小小播报员,都有来自自己获取、加工的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首先,加强课堂教学中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进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充分利用母语环境,采用贴近儿童生活的语言和生活情节,在具体的情境中识字,如标签识字法、找好朋友识字法等。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力求探索几种课型:感悟式、讨论式、实践式、探究式、专题式课型。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不管是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还是中高年级的习作,首要是激起学生兴趣,后发展学生写作能力,同时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努力改变课堂教学重技能传授的现状,努力使作文教学生活化、情境化。也可以在口语交际过程中,采取演讲、朗诵、资料展示、相声小品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学习能力。

其次,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横向联系,促进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综合,把自然、社会、人类历史等方方面面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使学生在不同

摘要的语文实践。可以和舞蹈、音乐、绘画、诗朗诵等形式有机结合。三年级“走进春天”这一活动,可设计各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美术教师作画,音乐教师伴奏、科学教师做气象分析预报、语文教师写下水文,信息技术教师做网络支持的全方位展示,使学生语文素养得以提升语文教学论文,教师的协作、互助精神得到体现。

另外,要走出教室,利用生活大舞台,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尽可能多创造机会,多留出时间,放手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农村生活中体验、学习、积累。创设能激起学生探究兴趣,综合运用知识的主题,通过学生走访调查、听老爷爷讲故事、进图书馆及上网搜索、写调查报告、办专题小报、创作童话和漫画、布置专题会场等活动,获取更多知识,锻炼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工具的综合能力。

同时,要重整合,多形式展示成果。相信学生是最棒的,让他们自己动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让他们尽情展示。农村学生有来来自自身的实践感受,有旁听道闻的奇闻轶事,也有父母熏陶、怀抱中的回忆,教师做好引导,把展示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尽管较为粗糙,但重在表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四、改革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方式

作为农村学校,要逐步建立相应的语文综合学习管理制度,改革评价方式,用制度规范这一课程的实施,尤其是活动中学生的安全教育及教师的成果量化。在评价原则上,多鼓励,多引导,多实践,扶持指导逐步趋于完善。评价方式上,鼓励教师组织形式多样的汇报交流、活动沙龙、成果展示、论文上报等形式,尤其在语文考试中,尝试开放性、实践性、拓展性题目的渗透,引领教师、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如近几年我市在期末质量测查中设计的题目“我课外阅读过的名著名篇”,“我知道的环境污染”,“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我知道的传统文化”等,切合课程与学生实际,考察学生实际活动情况,有力的推动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健康发展。

篇6

这一届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1   人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文如不符合您的要求,推荐参考以下同栏目文章:

| | | | | | | |

查看更多>>

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安排另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是加强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人们对一个量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根据《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因此,无论在“测量”一章还是在“四边形”一章,实验教材都安排了有关估测长度的内容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五、

单元测试时间安排:

三单元测试一:第一单元《测量》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单元测试二:第三单元《四边形》和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单元测试三:第五单元《时、分、秒》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测试四: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八单元《可能性》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期末检测

【2】 人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文如不符合您的要求,推荐参考以下同栏目文章:

篇7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是当下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不同的色彩,创造出适合学生幸福成长的七彩教育即美丽教育,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就是在成就美丽教育。

多年来,我们本着“把校园还给孩子,创中国的巴学园”的七彩教育理念,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蓝天下学生最喜爱的校园,进而喜爱学习,让走出人大附小彩虹门的学生成为视野开阔、见多识广的阳光少年。

一、让课堂有效起来

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主阵地。

1 以“单元整体推进”提高课堂实效

最初我们选取了语文典型单元――“快与慢”主题单元,进行整合教材研究。按照传统逐课教授的方法,共需8课时,单元整合后只需5课时。

教师对单元教材重组,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带领学生进行整合式学习。节省出的3课时,我们增加了与课文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让学生阅读喜欢的书籍,并加入学生改编、创编、表演等环节,以“读、悟、赏、创”的方式实现“小课堂、大世界、勤积累、多运用”的设计意图,在实践性与活动性学习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从课堂反馈及单元测试情况来看,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并没有感到负担重、压力大,测试成绩也保持稳定。教师的研究兴趣更浓厚,学生学得更有趣味,学习过程更具挑战性。

2 以“相关联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提高课堂实效

四年级语文教师尝试把教材中的散文《瑞雪图》和散文诗《下雪的早晨》整合在一起教学,避免了教师的繁琐串讲;在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拓展阅读《螳螂捕蝉》教学中,通过前测的学情分析,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会的内容不讲,学生不会的精讲,省出的时间还增加了与之相近的寓言《鹬蚌相争》,加大容量又不增加负担。

学生的负担有外显和内隐两类。数学中方程单元的教学,多数学生的负担是内隐的,即思维与心理的负担。数学整合课《用字母表示数》,教师首先了解到,学生前4年的数学学习偏重算术思维,而字母表示数与方程的学习则是代数思维。如何实现这个飞跃呢?教师在方程单元的开篇上了一节预备课,让学生初步感知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培养学生从数量关系入手想问题,而不是直接列方程。有此铺垫,学生列方程解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容易真正学会代数思维。

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的减负,使我们认识到:师生首先要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才能一起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其次要重视学情研究,有针对性地教学,省时省力;再次是要解放教师,允许教师创造性教学,培养自主研究意识及多角度研究问题的能力,成就研究型教师团队。

二、让作业可爱起来

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减轻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中之重”。有效作业不在于数量多少,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喜欢,孩子喜欢做的事就不是负担。多年来,我们坚持一个理念:喜欢就不是负担;坚持一个做法:需求分层,自主实践;坚持一个关注:做作业不仅是巩固复习,更是关注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坚持一项制度:作业监控反馈;坚持一种奖励:学生给予老师的评价。

1 日常作业的变革

2008年,我们开展了“可爱作业”的探索,编印了《让作业可爱起来》资料。教师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设计童趣性作业,把作业分为“基本套餐”和“营养套餐”;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分层作业,有必做题、自选题、挑战题;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鼓励学生“我的作业我设计”。

我校要求教师不留机械性、重复性作业。比如字词,学完后当场听写;听写全对免写;哪个字出错就写哪个字,遍数自定,记住为止。我们减少学生认为是负担的练习,如语文,低年级取消课练;中年级进行选择性课练;高年级实行自主性课练。数学则加强实践性作业及分层作业的探索等。

分层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提高,培养学生做自主乐学的主人。我校自行设计的作业本上有评价标准、知识导航、作家故事、学生作品照、温馨提示等,让作业本也变得可爱起来。

2010年,作业探究又有新突破,从以教师为主体的留不同层次的作业转变为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多元成长,把作业的自交给学生。如数学学科把传统的作业内容合并归类,并让学生根据同伴提出的问题、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及知识背景,进行实践活动和同伴交流、合作,并把思考、探讨、交流、合作的结果用表格、图形、幽默故事等自己喜欢的形式,记录在学校设计的“可爱作业本”上。同时改变留作业的方式,鼓励学生走到社区、走进社会生活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生活小达人”、“小区住户大调查”等实践活动既用到了数学知识,又锻炼了统计、分析、社交、合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印制了“日作业反馈记录本”,请学生记录当天完成作业、睡眠及锻炼时间,家长一周参与一次。建立“周作业监控”制度,在“我们最喜欢的作业”学生自主管理评价中,学生适时对教师所留作业的数量及内容进行评价,不但请学生评出每周在留作业方面最受欢迎的老师,而且评出最喜欢的课程和活动。学科教学主任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有关教师,对受到学生表扬的教师进行鼓励,有效地监控了学生的家庭作业量,将减负增效落到实处。每学期末,学校根据平时的评价情况评选出在留作业方面“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并由学生设计奖状发给教师。

2 把寒暑假真正还给孩子

钱学森之问引发我的思考,我们的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创新人才?我们的孩子,每天照课表上课,节假日按父母要求上各种兴趣班,哪有独立思考和创造的时间,怎么可能有丰富的创新能力?

寒暑假是孩子们的,要把时间与空间还给孩子们。2010年寒假,我校在北京市率先取消传统寒暑假作业,改为让学生根据兴趣开展小课题研究,充分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多样化需求。

开学后,每个人在班上进行课题汇报。记得第一次小课题汇报中,一年级学生研究了“市场上为什么只卖绿豆芽、黄豆芽,不卖红豆芽?”一个不爱写字的二年级学生,假期20多天没有出门,写了一本“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美人鱼”的“研究报告”……孩子们在研究中运用各学科知识,他们的研究成果,让我不禁感叹:要培养创新人才,就要留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空,他们所展现出的能力真的超乎想象!

我们关注的不只是学生的研究成果,更多关注他们发现问题的意识、探究问题的能力,促进其个性发展。它带给孩子们的收获比传统作业多得多。

三、让课程丰富起来

2009年,学校开设了7国外语小语种校本选修课、13门艺术选修课、15门体育实验及选修课,建立健全了课程开发的相关管理制度。如今,学校共研发出146门校本选修课供学生自主选择。

1 让学生不想毕业的《毕业系列特色课程》

六年级第二学期,不少学生呈现出课堂纪律涣散、缺乏学习动力的状态。我想:小学最后一个学期,我们还能留给孩子什么?如何在有限时间,最大程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我们关注学生的多元需求,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决定改革毕业课程,研发出了《毕业特色系列课程》。

《中学生活体验课程》涵盖课堂体验、选修课、社团活动、专题讲座、自我管理5个领域,侧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以及适应与调整能力,消除学生对中学生活的畏惧心理,让他们对未来中学生活充满向往。《毕业旅行课程》侧重学生未来领导力、自我规划管理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意志品质。这一课程提高了学生的未来领导力、统筹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交流表达能力、自我研究能力、自我反思能力等综合能力……

毕业典礼上,孩子们流下了难舍的泪水,他们说:“太留恋附小了,多想再留一年。”母校太多的美好让他们无法忘怀,太多的记忆在生命中定格。《毕业系列特色课程》探索出一条为未来创新人才奠基的有效途径。学生多元的发展像盛开的七色花一样,色彩斑斓、幸福绽放。

2 学生自主创设课程

我们致力“创造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创设适合于儿童的校本课程,让孩子走进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校本世界,做自己想做的事,使校园成为培养综合能力,增强责任感,进行探究、发明和创造的天地。

这学期的六年级选修课,由学生自主组建社团。孩子们异常兴奋,招募海报贴满校园,不仅本年级学生参与,还吸引来不少其他年级学生。六年级学生还主动申请为低年级学生上校本选修课,孩子们真是潜能无限。学校成为了好玩的地方,学习成为了好玩的事情。

四、让评价多样起来

减负的根本是评价制度的跟进。我们打破“一张试卷定等级”的做法,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将教材中需要掌握的知识,以生动活泼的“智力闯关”形式进行考查。语文通过“智闯五关”,数学采取“智闯三关”,测试全过程可由家长陪同。寒假过后,孩子们见到老师的第一句话是:“老师,什么时候还考试?”可见这种考核形式,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样可以全方位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我校在二至六年级实行免试制度。平时成绩占60%,单元测试占40%。平时作业累计评价,做错了及时改错仍然算全对。学校走廊里,经常出现学生追着老师改错的现象,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我校有一句名言:“上课发言,出错了都要理直气壮!”有助于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保护其好奇心,帮助师生共同创造充满欢乐的课堂。

篇8

1、能借助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识字201个,能辨别常见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掌握部首查字几种情况,能在字典中选择恰当的意思,学会独立识字。

2、会读写260多个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能口头或书面运用。

3、初步学会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初步学会用毛笔临贴,继续练习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初步养成认真临摹的习惯。

4、初步养成有礼貌地认真听人讲话的习惯,能正确转述别人的话,初步学会完整地讲述一件事,条理比较清楚,语句比较连贯;能听写一段话。

5、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重点词句,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内容;读课文时能注意到文章的题目;初步学会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和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能读懂程度适宜的儿童文学作品和儿童科普文章,了解主要内容。

6、初步学会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和周围的事物,能条理比较清楚地记叙一件事,语句通顺连贯;初步学会写留言条,学会写信,掌握普通书信和信封的书写格式。

7、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有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初步培养民族自豪感;初步培养勤奋学习、乐于助人、谦虚谨慎、敢于拼搏的精神;初步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本学期教学进度周次总课时数教材内容本单元教学目标:

1、观潮学习第一单元,使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品味语言,想象画面。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并能试着运用。积累好词佳句。学生在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雅鲁藏布大瀑布。

3、鸟的天堂。

4、火烧云语文园地一。

5、古诗两首学习第二单元,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能用自己的慧眼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发现世界的奥秘,体会其中的乐趣。

6、爬山虎的脚。

7、蟋蟀的住宅。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语文园地二。

9、巨人的花园学习第三单元,使学生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学习童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10、幸福是什么。

11、去年的树。

12、小木偶的故事语文园地三

本学期教学进度一览:周次总课时数教材内容本单元教学目标:

13、白鹅学习第四单元,使学生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体会作者描写动物时,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体会作者不同的语言表达风格,丰富自己的语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14、白公鹅

15、猫

16、母鸡

语文园地四

17、长城学习第五单元,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激发探究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学会赏析优美语句,并做好积累。

18、颐和园

19、秦兵马俑

语文园地五

20、古诗两首学习第六单元,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提高学生联系上下文解词的能力。提升通过抓重点句理解文章的能力。提高联系课外相关资料理解本单元课文的能力。

21、搭石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3、卡罗纳

24、给予是快乐的

本学期教学进度一览

周次总课时数教材内容本单元教学目标

语文园地六学习第七单元,引导学生了解更多成年人或同龄人的成长经历。联系生活,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提高认识,懂得如何自立,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且能带着问题查找相关资料。学会正确的书信格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7、乌塔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语文园地七学习第八单元,继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领略科学技术的神奇,感受科学技术的威力,开阔眼界,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边读边体会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质疑,在交流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自学的能力。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30、电脑住宅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二》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仍继续担任六年级上册一、二、三班的英语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以下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整体有所下降,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所以本学期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初步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语言的综合运用,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突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重视知识的灵活扩展,真正将英语教学的目标落实到实处。在五年级的对话的基础上,增加了阅读的内容和难度。本册中所涉及的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过去时等句型中对人称、是动词的变化、行为动词的运用对小学生都是一个难点,要打好此部分的基础,为六年级的毕业考试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PEP)》是课程教材研究所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与加拿大LingoMedia国际集团合作编写的一套全新的小学英语教材。这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编写而成的。供小学6年级的学生使用。本册教材的特点是:

1.强调语言运用。

2.注重能力培养

3.突出兴趣激发

4.重视双向交流

5.融合学科内容

6.重视灵活扩展

7.实现整体设计

三.教学目标

1.能听、说、读、写61个单词或短语以及7组句子和4个单句。(包括长度、重量、高度、看病、情感、周末和假期活动、旅行、晚会等几个话题)。要求能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读懂简短语篇。

2.能完成1个手工制作。

3.能听懂、会唱6首歌曲。

4.能听懂、会吟唱6首歌谣。

5.能完成4个自我评价活动。

6.能理解6个幽默小故事。

7.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四.教材重难点

能按四会、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4、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难点:

1.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几个小学阶段所学句型中对人称、是动词的变化、行为动词的运用。

2.对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的灵活运用:对话、写作、阅读。

3.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层次的有机结合。

五.教学措施

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2、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

3、培养学生拼读音标的能力,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4、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后进生转化措施:

1、对后进生要求要适度,应懂得“大目标,小步走”;

2、让后进生获得成功;

3、让后进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才能。

还是要狠下工夫监督学生去完成课堂作业与课后作业,课后做到个别辅导,尽量减少差生的数量。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与班主任多做交流,大家齐心协力完成六年级的教学任务。

优秀生提高措施:

对尖子生加强培养,发掘其潜力,设计更多的弹性问题,让心有余力的优秀生留有扩展延伸知识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六.教学进度

由于本学年教学时间紧张,学习内容多,因此对本学年的教学作如下安排:

教材共六个单元。每单元6课,其中5节新授课,计两周一个单元。书本知识共32课,不排除因为课文难,学生接受较慢而增加课时。教学中还穿插各种形式的小测验,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还有数次作业、考试的评析,同时由于放假、学生差异、教学容量、教师进修、考试等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将按实际需要对课时进行适当调整,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总而言之,这是六年级学习小学英语的最后一年,本学期英语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为中学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同时教师充分利用“情景教学”这一重要方法扩展教学形式,培养、维持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周次教学内容

第一周、第二周UnitOne6课时

第三周、第四周UnitTwo6课时

第五周、第六周UnitThree6课时

第七周、第八周RecycleOne6课时

第九周、第十周UnitFour6课时

第十一、十二周UnitFive6课时

第十三、十四周UnitSix6课时

第十五、十六周RecycleTwo6课时

第十七、十八周总体复习6课时

《三》七年级英语教学计划

一.学生状况分析

七年级6班及8班现有学生132名,英语水平不等。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能力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虽然在小学接触过英语,但应用能力十分薄弱,特别是听力题,很大一部分学生听起来都很吃力。面对学生掌握英语的程度不一,将采用分层教学与整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努力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另外,两班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例如:个别学生不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有些同学对学好英语缺乏自信,不敢用英语表达;缺乏小组合作意识;一些学生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习没有计划性和策略性;不善于发现和总结语言规律,不注意知识的巩固和积累。

二.教学目标

1.能力发展目标

指导学生进行拼读和预习,培养自学能力;通过比较级、最高级的学习,培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了解动物习性,培养描述动物特性的表达能力;对语言点的归纳能力;增强用英语谈论过去活动的能力;培养拼读英语单词的能力。

2.思想情感目标

培养热爱学习好习惯;增强自信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发展社会交往素质;尊敬长辈,与人和睦相处;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3.认知目标

语法:一般现在时BE动词的基本句型;物主代词的用法;

课文:听懂课堂用语,并做出反应;逐步学会预习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听懂课文语音材料;学会查字典。书面表达:对人物特征进行描述;能用正确的所谓写信;描写人物;

本学期教育教学具体工作: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更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但不能只做一个“教书匠”,更要做个“教育者”,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各个时期的心理状态并进行及时适度的处理,让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1、课前准备:备好课。

每一次备课都很认真,遇到没有把握讲好的课时立即提出,请其它英语老师参谋,综合考虑各种方案。多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大家讨论,如有问题立即更正、改进。

2.多听课,学习有经验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水平的提高在于努力学习、积累经验,不在于教学时间的长短。在实验初级中学我还是一位新教师,还需向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学习,尽量多深入课堂听课,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听课的同时,认真做好记录,并进行评课。听完课后写听课心得,哪些地方是自己不具备的,哪些地方可以怎样讲可能有更好的效果等等。务求每听一节课都要有最大的收获,必要时,还可与讲课教师进行讨论,以了解其讲课安排的依据。

3.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把握住知识点,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书,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讲授本课程的内容,学生学习才会有依据,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老师时可以参考教材重新整理思路,跟上老师的思路,所以应该重视教材的钻研。在备课过程中,在不离开教材的原则下,可以参考其他教科书,对比它们的不同之处,寻求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法,有了这些教法后,上课之前应与有经验的老师多交流讨论是否行得通,总之单兵作战很容易钻牛角尖,教学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应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讨论。

4.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生动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课堂上说练结合,布置好课外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5.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初一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多做思想工作,从生活上关心他。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6.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在教学工作中,要努力提高自己对学生的亲和力,与学生建立和睦友好的关系。我信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只有真正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跟学生做朋友,心心相通,学生才会愿意接近你、亲近你,才会乐意地去学习你所任教的科目。

7.尽量地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农村学生大多性格内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现为胆小,在学习不愿意开口。针对这种情况,要尽量去了解每一个学生,摸准他们的心理脾气,在教学中尊重他们,关心体贴他们,及时鼓励他们。对那些双差生,我满怀热情地关心爱护他们,决不嫌弃、歧视,而是不厌其烦地说理教育。在学习中尽量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尽力鼓励他们,尽量地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从思想上点燃他们进取的火花。

8.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重心:

1.认真钻研教材,改进教法,坚持每周集体备课。

2.继续做好中小学的衔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注意传授知识与及时评价相结合

4.注意课内操练和课外积累相结合,继续抓好课间口语操练,

5.建立成绩跟踪档案,实行分层教学,以提高整体成绩

6.抓好单元考,完善课后辅导,结合区命题趋势,作到命题规范性、实效性、针对性。

《四》四年级英语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当今信息化、知识化的社会,英语教学必须响应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政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小学英语教学主要应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着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语言能力和英语语感能力,循序渐进地建立起英语语言思维能力.

二、教学原则

以听为首,以听助说,听说整合,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废止“聋哑英语”。教师全情参与课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高质量的上好每一堂英语课,使知识、技能、兴趣、音乐、情感、享受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中掌握知识,在玩中体验,在体验中享受成功,在成功中激发潜能。

三、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的设计和编写体现了外语教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分析、研究许多种国内外小学英语教材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博采众长,形成了本套教材特有的编写体系。教材编写有如下特点:1、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2、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培养。3、注重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4、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5、注重融合学科内容,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和渗透。6、注重教材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7、注重教学资料的配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8、注重中小学各阶段的衔接,以保证各学段的顺利过渡,全面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四年级经过三年级一年的英语初步教学,已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由听说逐步转向英语的读写。乡村小学中普遍家庭不能辅导,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比较难以落实,给课堂教学带来了阻力。课堂中一星期仅120分钟,也给学生的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在今后的教学中增添了难度。四年级的主要任务还是要应面向全体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能动性、积极性,并发挥团队协作精神。营造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英语的语境。

五、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听懂、会说一些日常交际用语,并能在情境中运用,能够进行初步的交流。

2、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单词,掌握生词的读音、书写及中文意思。

3、通过歌曲、游戏、歌谣、游戏、制作等活动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措施

1、深钻教材,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认真备好每节课,精心设计教案。2、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师角色,建立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育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方式,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课堂上,有讲有练,精讲精练,有动有静,让学生说起来,动起来。4、实行开放式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交流中提高英语交际水平,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和合作能力。5、训练和提高学生能听懂一些日常生活对话,能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

七、教学评价

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将教学同学生的思想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学生辅导。注意渗透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营造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听力。

八、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本学期教学36课时,另加考查、讲评4课时,本学期共计40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周、第二周UnitOnemyclassroom6课时

第三周、第四周UnitTwomyschoolbag6课时

第五周、第六周UnitThreemyfriends6课时

第七周、第八周RecycleOne6课时

第九周、第十周UnitFourmyhome6课时

第十一、十二周UnitFivewhatwouldyoulike6课时

第十三、十四周UnitSixmeetmyfamily6课时

第十五、十六周RecycleTwo6课时

第十七、十八周总体复习6课时

《五》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本学期所授课程为七(2)(5)两班数学,作为刚进入中学的学生,他们对一切都感到很新鲜,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所授课程为七(2)(5)两班数学,作为刚进入中学的学生,他们对一切都感到很新鲜,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2)(5)作为两个刚组成的班集体,学生数分别为61人和62人,基本情况差不多,学生成绩相差较大,有部分同学在90—100分数段,比例较小,大部分同学在60—80分数段,也有不少60分以下的同学,其中最低的就十几分,因此教学困难大,在抓总体的同时要做好学优生的提高工作和学困生的补差工作。

二、教学目标

第一章有理数通过实际的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概念,弄清它们的区别与联系,理解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理解整式中字母,整式的加减运算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之上,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用整式表示。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通过实物和具体模型,识别一些基本几何体,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平面图形,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和它们的区别与联系,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初步认识图形是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工具。

三、教材分析

综合分析本册教材,有如下特点:

1、承上启下,立足发展,返璞归真的反映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和思想方法的深刻内涵,有效的掲示了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联系内容,为后续学习作铺垫。

2、体现过程,反映规律,知识首先是粗略的、定性的、直观的,然后才是精确的、定量的、抽象的,通过“思考”、“探究”、“归纳”等逐步引导出精确、定量、抽象的认识。

3、注重基础,突出重点,课程着重于基础性、普遍性、通用性的内容。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提高课堂效率。

2、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有针对性的设计教案,并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为每位同学制定一份学习方案,帮助他们提高学好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每月进行一次师生交流会,分批和同学们谈学习数学的感受和心得体会,并记入学生档案袋,及时有效的帮助他们改变计划。

4、做好学优生的提高工作和学困生的补差工作,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进度表

月份周次起讫时间教学内容9月131------9月6日第一章第1节27-----13日第一章第2节314-----20日第一章第2,3节421------27日第一章第3,4节528-----10月4日第一章第5节及“国庆”放假10月65-----11日第一章本章知识小结及第二章第1节712-----18日第二章第2节819-----25日第二章第2节及本章知识小结926—11月1日第三章第1节11月102-----8日第三章第2节119-------15日第三章第3节1216------22日第三章第4节1323---29日第三章第4节及本章知识小结1430----12月6日第四章第1节12月157-----13日第四章第2节1614—20日第四章第2,3节1721-----27日第四章第3,4节1828---元月3日第四章第4节及本章知识小结元月194----10日期末复习专题2011------17日期末复习专题2118-------24日期末复习专题。

《六》学期化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担任九年级1、2班的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的化学教材分为上下两册,其中上册为本期的教学内容,它由七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将学生带入化学的殿堂,从而很自然地接受这门新的课程,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首先从学生最熟悉的物质空气着手,研究了空气的组成,学习了空气中与人生命息息相关的一种气体——氧气,并探究了氧气的实验与工业制法。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从水的组成,导入到微观世界,了解了分子和原子,为使书本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又对水的净化与水资源的保护进行了分析。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单元抽象地向学生介绍了物质的微观构成,使学生学会去理解物质是怎样构成的,为今后的探究打下基础。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这一单元让学生懂得物质不生不灭的道理,学会写化学方程式,并初步引入了化学计算。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碳元素组成的一些物质着手,对形成物质最多的一种元素进行学习,并探究了二氧化碳的制取。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从燃烧的现象开始,去探究燃烧的条件,同时得出灭火的方法。让学生从身边去发现化学知识,了解燃料的种类以及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教学具体目标

通过一学期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五、具体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

(2)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3)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第二周(9.1~9.9)绪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三周(9.10~9.16):走进化学实验室(参观化学实验室,怎样进行化学实验,怎样设计实验)、单元测试。

第四周(9.17~9.23):空气、氧气。

第五周(9.24~9.30):制取氧气,单元测试。

第六周(10.1~10.7):水的组成、分子和原子、水的净化。

第七周(10.8~10.14):保护水资源、最轻的气体、单元测试。

第八周(10.15~10.21):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

第九周(10.22~10.28):化学式与化合价、单元测试。

第十周(10.29~11.4):期中复习及考试、试卷分析

第十一周(11.5~11.11):机动

第十二周(11.12~11.18):质量守恒定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第十三周(11.19~11.2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单元测试。

第十四周(11.26~11.2):金刚石、石墨和C60、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十五周(12.3~12.9):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单元测试。

第十六周(12.10~12.16):燃烧和灭火。

第十七周(12.17~12.23):燃料和热量、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第十八周(12.24~12.30):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单元测试。

篇9

[关键词]数学阅读 “犁耕式” 问题思辨 聚焦本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3-005

在一节数学课上,一位教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布置学生自学课本例题:“请大家打开书,自学课本例题。”由于缺乏指导,学生都漫不经心地看了看书,草草地填写课本上的留白,瞬间完成自学。

无独有偶。同样是一节数学课,课堂上教师神采飞扬,引导学生看黑板、看屏幕,学生或思考、或讨论、或交流,一节课已接近尾声,也没见教师让学生阅读数学课本,连课堂作业教师都提早印好,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材料――教科书就这样被冷落在桌角。

上述现象在日常教学中并不是个别现象。但是,令人费解的是,很多教师都在抱怨学生不会看书,阅读能力差。面对此,我不由得思考:当前学生对数学课本的阅读现状究竟如何?教学中如何发挥数学教科书的文本阅读价值?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深度阅读?

一、现状扫描――数学阅读,怎么样?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实施意见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对外来视觉信号输入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毋庸置疑,数学同语文一样,都需要认读、理解、鉴赏。那么,当前学生数学课本阅读现状究竟怎样呢?笔者调查后发现,学生数学阅读缺失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语汇缺失,理解肤浅

学困生在解题时对题意的理解是相当粗糙的,或者说根本就理解不了。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自主解决问题、大胆创新的能力,于是一些问题有了很大的开放度和思维度,这些题目的特点是内容鲜活、阅读量大,注重检测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而学生的语言文字分析能力成了阻碍学生审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障碍之一。

例如:“明明看一本15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3天,还有30页没有看,平均每天看多少页?”这是一道逆向思考的问题,要求“平均每天看了多少页?”就要用“已经看的页数÷已经看的天数”,而“已经看的页数”是未知的,需要学生在阅读时体会到的,但是对于那些语言文字分析能力较薄弱的学生这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2.经验缺乏,不合常理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新课程提倡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但是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脱离生活的,现在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生活积累比较少,对数学问题中涉及的生活常识没有认识,以致无法理解题目,甚至闹出结果与题目完全不符的笑话。

例如,解答“小明付了50元买了一个足球,找回2元,一个足球多少钱”时,学生往往会列式为“50+2=52(元)”。由于一年级的学生缺乏购物经验,体会不到“如果足球是52元,怎么可能付了50元还能找回2元”这样不合常理的事情。

3.信息多元,筛选不力

新课程跳出“人为应用题”的框架,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由单一的小情境转向包含多元信息的问题。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中有这样一道题(如图1)。

学生面对这么多数据,分不清有用和没用的信息,往往不知道该从何入手,不能透过繁杂的现象抓住本质的东西。

4.观察无序,不得要领

“三位数乘两位数”有一则“你知道吗?”(如图2)拓展阅读材料。笔者让学生阅读材料后模仿试做。

全班通过阅读材料能成功模仿的只有少数几人,有的在画好的格子上只写两个乘数后就无从下手;有的是用竖式计算后写上得数的,不会写铺地锦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对阅读大段文字缺乏持久的注意力,观察无序,不会探究表格中的内在联系,铺地锦的算法也就无法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组织教师对学生不能正确解决数学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某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答算术应用题,竟是由于他们不会把题目流利地、有理解地读出来。这些学生在读题时都把精力用在阅读过程本身,没有剩余的精力去理解所读句子的含义,他们不能把一句话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更不能前后连贯地、系统地全面理解应用题的题意。

二、聚焦本质――数学阅读,是什么?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数学阅读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术语、数学符号、图表、公式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同时也是一个不断想象、假设、推理和证明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具体地说,数学阅读是指学生围绕数学问题,通过阅读数学文本、符号、图表等相关的材料,获取数学信息与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拓展数学视野,或解决数学问题,实现对阅读材料与原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心理认知过程,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数学信息,汲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数学阅读是学生对数学材料的感知、认读,只有深度“犁耕式”的数学文本阅读,才能促进学生自主理解的真正发生。

所谓深度“犁耕式”的数学阅读,就是指在学生对于文本(情境、文字、图画等)初步感知的情况下,能从数学文本中找到、判断、理解关键的数与字眼,提取数学信息,进而进行“数学的思考”,并能用“数学的方式”表述出来,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在领会、理解其中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过程中,经历数学产生、发展、演绎、形成的过程,体验数学文化,欣赏数学美的过程,而不是只抓“只言片语”,或浮光掠影般的小和尚念经式,要在读中思、读中记、读中悟,在读中沟通信息之间的联系,寻找数学之间的关系,为解决问题探求突破口。

三、策略探寻――数学阅读,怎么读?

数学是理性的,张奠宙教授说过:“数学教育,自然是以‘数学’内容为核心。数学课堂的优劣,自然应以学生能否学好‘数学’为依据。”“数学教育应当更多地关注‘数学’的特性。”数学特性和数学教学的最主要载体当推数学课本,课本经过众多专家及一线名师精心编写,是学生学习阅读的最重要的资源。指导学生开展深度“犁耕式”数学阅读,让学生学会如何阅读课本是扶本固元之举,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策略。

1.动态阅读

在教学时进行动态阅读,就是教师通过动作、图画、实物或口头语言的描述,再现问题表达的情境,让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体会事件的发生,理解问题表达的意思,给学生以强烈的真实感,这种阅读方式可以用在问题描述的是动态事件中。例如,一年级下册“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的实质是把“去掉的”和“剩下的”两部分合起来,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所以指导学生阅读题目时,不妨把题目变成动态的演示,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理解题目的意思。如“笔筒里有一些铅笔,拿走6支后还剩4支,笔筒里原来有多少支铅笔?”教师准备好笔筒,让学生根据题目来表演。学生先从笔筒里拿走6支,数一数还剩4支,学生很快意识到笔筒里原来的铅笔应该包含“拿走的”和“剩下的”两部分,题目意思就能轻而易举地读懂了。

2.描述阅读

描述阅读,就是学生在正式做题前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即用自己理解的语言将题目的情景、已知信息、未知信息在大脑中进行再现,描述时能做到把题目信息表达清楚、完整。这种阅读方式对于一些图表表述题,特别是将部分条件隐含在图中的问题比较适合。

例如,三年级下册有这样一个问题(如图3):

出示问题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图画表达的意思。学生在描述时不仅要表达出“同学们此时距森林动物园26千米”、求“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关键还要说出“他们到动物园的时间是从7:30到9:30”。通过描述,学生对问题的信息有了完整的认识,同时也明确了题中去动物园的时间是要根据两个钟面上显示的时刻去算的,为解题提供了思考方向。

3.整理阅读

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根据文本表达的信息分类、分层进行整理,这样不仅能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而且能帮助学生把一个总目标分成几个子目标逐个解决。特别适用于一些情景复杂、信息多元、学生理解起来困难的问题。

例如,四年级上册的这样一个问题(如图4):

这类问题语言描述复杂、涉及数量较多。阅读时引导学生根据个人不同的信息,一层一层地整理:

小军:买3本 用去18元

小华:买5本 用去?元

第一层,了解到小军买了3本,用去18元;第二层,了解到小华买了5本,而用去的个数是未知的,用“用去?个”表示。这样通过整理,杂乱的信息逐渐清晰、有条理,其中的数量关系也逐渐明朗化,学生根据第一层的信息可以顺利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从而解答问题。

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指导学生进入到问题中去,深度犁耕问题,把握问题重点与实质,能又好又快地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四、教学建议――数学阅读,怎么教?

陶行知先生曾说:“与其把学生当作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学生对数学文本语言的阅读理解是顺利解题的重要保障。如何做好深度犁耕式的数学文本阅读呢?

1.引入新知时阅读:兴趣导学

小学生学习新知,不仅需要充分的知识准备,而且也需要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在课堂上导入新知识前,恰当地安排一个阅读环节,常常能激发学生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引起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从而产生新知学习的“自我需要”。“读一读”、“你知道吗”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要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内容一般都生动有趣,有一定的超前性和拓展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学习新知之前进行阅读,阅读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从欣赏的角度去读。如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教材中的“你知道吗”,就是介绍祖冲之的生平及中国对圆周率的贡献。学生读起来兴趣盎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对数学学习更有兴趣。第二,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的角度去读。如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材第20页的“你知道吗”就是对正、反比例的知识进一步介绍,通过阅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2.突破难点时阅读:理解助学

在学习平角的概念时,有学生受平角表象的干扰,认为平角就是一条直线,直线就是平角,为此学生间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此时,我并没有给予简单的判定,而是要求学生再去阅读教材中平角的定义。通过阅读,进一步明确:平角作为一个角应该有一顶点;它的两边是从顶点引出的方向相反的两条射线;平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

再如教学圆锥的体积公式时,借助动手操作和通过对“圆锥的体积V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品读,让学生真正理解在计算圆锥面积时就是先算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后再乘三分之一,这样对圆锥的公式记忆就更加深刻,解题时出错率也就大大降低了。

3.回顾总结时阅读:反思促学

在新知学习后,为帮助学生进一步领悟学习内容中所蕴含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从而使知识本身具有更广泛的迁移性而进行阅读。指导此类阅读,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自觉渗透的意识,还要善于从平常的教学内容中,提炼对学生素质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基本思想方法,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如在教学“圆的周长”后,要求学生带着如下问题去阅读教材,重新回顾获得圆周率概念以及推导圆周长公式的过程:教材上是用哪些办法把圆周长转化为线段来测量的?教材是用什么办法发现圆周率的?你自己又是通过几次测量发现的?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4.拓展延伸时阅读:文化厚学

教材中蕴含丰富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难易程度适当的内容,通过指导阅读,由学生自主掌握数学知识与方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发现自身的学习潜能。挖掘教材的丰富内涵,要充分利用教材中“你知道吗”栏目,其呈现形式常常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它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针对重要概念进行背景介绍、知识延伸,是传承数学文化的有效载体;它包含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技巧,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如 “圆的认识”一课,教师根据“你知道吗”栏目在教学中适时介绍古代算术书《九章算术》以及古代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的值领先世界七百多年这一数学史料,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数学的热情,学生通过数学阅读感悟数学思想,感知数学文化。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给学生数学阅读的时间与空间,就是给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的机会,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数学教科书,营造良好的数学阅读氛围,加强数学阅读指导,在学生心中播下数学阅读的种子,学生可以“读”出不一样的数学视界,让学生的学更好地发生。

[ 参 考 文 献 ]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邵光华.数学阅读――现代数学教育不可忽视的课题[J].数学通报,1999(10).

[3] 李万江,刘广存.重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2(11).

[4] 邵光华.关于重视数学阅读的再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1999(10).

[5] 李星云.数学阅读――开启数学宝库的金钥匙[J].云南教育,2007(7-8).

[6] 高文君.韩联郡.田小现.对数学阅读概念及方法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