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妈妈的爱范文

时间:2023-04-09 00:33: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作文妈妈的爱,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生作文妈妈的爱

篇1

这次主持,我吸取了上次的精华,改正了上次的缺点。但是,我方才说,最重要的还是这次六一主持又给了我一次锻炼的机会,又给予我一次新的勇气。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儿童节日小学生作文锦集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儿童节日小学生作文锦集一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我荣幸的当上了小主持人,这次六一儿童节又给予我一次勇气。  

六一儿童节的联欢会徐徐拉开了帷幕,我和我的小搭档一起自信的走上了绚丽的舞台,我们分别作了自我介绍,然后开始报节目。这里面的节目,永远擦不掉的记忆是我们班表演的一个小品—《魔术拼出的友谊》这个小品向我们娓娓道来的是几位魔术师由仇视变为友好的故事,这里面引起了许多人的捧腹大笑。还有一个节目对我印像也很深,就是由幼稚园的小朋友表演的一个十分快乐的舞蹈——《快乐宝贝》,里面有一张张天真的笑脸,一个个优美的动作对我十分深刻。使我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这次主持,我吸取了上次的精华,改正了上次的缺点。但是,我方才说,最重要的还是这次六一主持又给了我一次锻炼的机会,又给予我一次新的勇气。  

记得在上次的时候,我的心情十分紧张,在台上,就好像是闯进了笼子的小鸟,十分害怕,十分腼腆。而这次呢?我似乎是很希望六一的再次到来,很希望再主持一次。在台上,我勇于面对所有的观众,面对他们,好像就是面对自己的亲人一样,没有丝毫的紧张,似乎是给予我无穷无尽的勇气。  

这次“六一”使我更加坚信自己,这次“六一”给予了我无穷无尽的勇气!

儿童节日小学生作文锦集二

今天的红旗格外鲜艳,今天的我们格外高兴。因为今天,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属于自己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  

舞台上有“七彩的童年”五个鲜红的大字。再舞台两旁有“和平鸽”,代表着吉祥,代表着和平。舞台上的红色地毯,更为这个快乐的节日增添了喜庆。  

啊!今天的人好多,操场上人山人海,所有的老师和同学,还有家长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整个操场就像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节目在我的盼望中拉开了巨大的帷幕。首先就是四位主持人上台来主持。四个主持人精神焕发,生气勃勃。  

节目那么多,我却最喜欢我们班同学表演的献词,和一首歌曲和平之鸽。  

她们的献词使我感动,她们的献词感染了在座所有的家长。是呀!献给妈妈的词再长,唱给妈妈的歌再多,也不足以报答妈妈对我们无私的爱啊!我们从小在妈妈的怀抱力茁壮成长,这就是多么无私的爱啊!  

让和平飞到世界上去,飞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去,让世界上不再有战争的硝烟。因为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只会死更多的人,只会有更多更多无父无母的孤儿,只会有更多的失学儿童。战争,让人们付出了鲜血的代价,为了让世界上不再有战争,就让和平之歌永远的唱下去吧,永远。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今天,我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节日。

儿童节日小学生作文锦集三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急切地盼望着“六。一”儿童节早点到来,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5月28日下午,我们学校举行了一场文艺表演活动。  

节目的主持人是我们最喜爱的谢老师。节目非常精彩,有:舞蹈、独唱、二重唱、说唱等等。我觉得最精彩的算是我们二年级女同学表演的《祖国、祖国我爱你》这个节目了,我们班的桂源等四位同学也参加了这个节目的演出呢!  

看!台上的演员个个认真、投入,台下的观众个个看得入迷,阵阵的掌声不断地响起。  

我们学校的舞蹈队也准备了一个名叫《细雨》的舞蹈,将在“六。一”全市汇演的那一天,作为节日的礼物送给全市的小朋友!  

你们知道吗?我也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迎接这个快乐的节日,那就是和妈妈一起制定一张《良好行为计划表》,我要从现在开始改掉我以前的坏毛病,养成生活、学习的良好习惯。  

我要和全世界的小朋友一样,欢度这个快乐的儿童节!

儿童节日小学生作文锦集四

今天是六月一号,这是国际儿童节的日子,它终于到了!  

“太好了,太好了,六一儿童节终于到了!”这是我早上大声说的。  

可是早晨的时候,我和爸爸出去跑步时,心情就变得很糟糕了。“什么鬼天气,六一还下雨,天气预报不是说今天是晴天吗?下雨还怎么开联欢会!”我报怨着。  

吃过早饭,雨竟然停了。我的六一儿童节又可以照样过了。于是,我高兴地准备起联欢会需要用的东西。  

当我走进校园时,发现平时寂静的校园现已充满了欢声笑语,走进教室,我看到同学们都在聊天,而且聊得热火朝天,有说自己六一去奶奶家玩的,有说要学会自制蛋糕的,有说……反正都是围绕着六一来说的。  

往年的六一学校都要举行联欢会,而今年也不例外。当全校师生欢聚一堂,当校长宣布庆六一联欢会正式开始时,我看到同学们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显得更可爱了,我也开心地笑了。  

联欢会第二个节目是我班吴俊杰演唱的《龙的传人》,他刚走上台,我们班的队伍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最后,他在我们的掌声中圆满地完成了演唱。  

篇2

一、引导学生“说”真话

小学生作文最大的问题就是难说真话,究其原因是他们的观察能力有限,生活积累太少,即使非常好的材料在眼前他们也常都置若罔闻,到了作文题目一出,就只能抓耳挠腮、不知所措了。叶圣陶先生说过:“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中产生出来。”为了让学生有真话想说,我往往在出题后引导学生围绕文题“说文”。比如《寒假趣事》,不少学生看了题目,觉得短短20天寒假,也就是吃吃玩玩,哪有什么趣事可言。于是,有学生就编出了“大年三十为孤寡老人送寒衣”、“正月初一走访低保户”这样的好事,根本无趣可言。整个寒假真的过得那么平淡无奇、毫无乐趣吗?我在黑板上出了这样几道题让学生先小组后全班讨论:1.寒假中你做了哪些事?看到了哪些事?2.所有事情中,你认为哪些事你感到好笑逗人?3.比较这些趣事,选出你觉得特别有趣的。4.说出这些特别趣事的开头、经过和结尾。四道题目渐进有序,筛选了学生的寒假生活,相信只要是说了真话的学生,肯定会有事可写。

小学生作文另外一个问题是无话可说。课堂上偶尔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作文题一出,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不——会——写。有次,我出了《爱我的妈妈》这道题时就是这样。其实我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不会写,但也确实有少数学生不知道写什么。我开始引导学生“说”。我问大家:昨天跟今天,妈妈跟你说话了吗?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有学生说,妈妈要我多穿点衣服;有说,妈妈叫我多吃点,别在学校挨饿;有说,妈妈吩咐我上课不要开小差;有说,妈妈叫我字要写好点等等。我又问:妈妈这两天为你做了些什么?学生都纷纷说,做饭啊,洗衣啊,钉扣子啊,去买了铅笔啊等等。这么一说,大家都感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了,有的学生甚至为刚才说了“不会写”而不好意思地笑了。

吕叔湘先生说:“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老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 小学生觉得作文有困难时,教师需要冷静以对,切记不可发火。引导学生“说”,发散他们的思维、启迪生活的灵感、说出内心的真话,这就为“绿色作文”打下了基础。

二、引导学生“悟”真情

如果说上一个小标题重点在“说”,那么,这个小标题的重点就在引导学生去“悟”了。小学生并不缺少生活,他们缺少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如果他们能感悟到生活有那么多流淌的关爱,那么多温暖的包围,作文就自然有话可说,有文可写了,所以,引导学生感悟真情,享受真爱,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也是“绿色作文”的关键节点。有次作文题为:唠叨的妈妈。大部分学生在习作中写出了一个唠叨的讨人嫌的妈妈。不用说,大家并没有从唠叨中“读出”妈妈真挚的爱来。我在作文评讲《唠叨里的真情》时引导他们:1.妈妈平时都对你唠叨了哪些话?请把你最熟悉又最“讨厌”的话写出至少五条来。2.妈妈的唠叨话主要包括生活中的哪些方面(一般是吃、穿、行、学习)?3.你看到过妈妈对其他孩子这么唠叨过吗?为什么偏偏对你翻来覆去说个没完没了呢?这样的探讨过后,大家就会从唠叨中悟出妈妈的爱来。当有学生说没什么可写,我就会变着法子引导。你今天早上是自己来的吗?有学生说,不是,妈妈送我来的,有说是爷爷送来的,有说是奶奶送来的。我又问:为什么要送你们呢?你们自己有脚不会走路?送你们上学了以后他们还得回去干活。通过这样的一问一答,大家都能领悟到,哦,原来大人送我们上学是怕路上车多,不安全,体现了大人们对我们的关心。

引导学生“悟”真情,不仅在作文课上,在阅读课上也可以,只要是涉及真情这一主题的,我们都可以随时随地地穿插一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温馨、处处有爱。

三、引导学生“写”真事

我认为,引导学生“说”真话、“悟”真情都是学生作文前应做的功课,是铺垫。只有“悟”到了真情的学生,才会有习作的“活水”,才有可能在习作中表现自己“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见新课标第二学段要求),写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见新课标第三学段要求)的佳作来。引导学生写真事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有条理地去表现这些真真切切的生活素材,即梳理材料。梳理材料我常常采用“两步走”:第一步,说。这里的“说”主要是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怎么开头,怎样的过程,最后的结果如何,都要梳理得整整齐齐,做到心中有数。第二步,写提纲。为了避免习作时丢三落四,我建议学生将梳理清晰的素材写成提纲,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中间插件什么事情,都在提纲上写个明明白白,这样写起来就能一气呵成,不会产生那种写了一半搁笔再思考的情况。实践证明,教师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写起来就会思路顺畅。现在有句流行的话,“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确实很有哲理。

篇3

一、从生活出发

在教学作文活动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展示学校新貌、家乡新貌等熟悉的画面;播放春节蓝球决赛、舞龙、舞狮、捞鱼等视频;欣赏描写砍甘蔗和割稻谷场景的优秀范文等来创设各种情境,让置身其间的学生能够十分便捷地调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课堂上虚拟的生活场景变成心目中的真实场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做作文”,在“生活”中“做作文”,在“情境”中“做作文”,在“想象”中“做作文”,缩小作文和生活的距离,实现“生活向作文转化”。这样的情境作文教学法的目的是让学生觉得,作文已不是“要我写”,而是“我要写”,提笔写话已不再是可有可无,而是非写不可。

二、从实际出发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习作三——《说明文》时 ,我充分利用课本,一是组织学生复习课文《鲸》和《松鼠》,引导学生说说《鲸》和《松鼠》各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二是结合当地绿色蔬菜生产基地资源,引导学生按照“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那马的绿色蔬菜,重点介绍种类、无公害、每天上市的销售量及蔬菜质量。

三、打破常规

例如,教学六年级下册习作五——《自由习作》时 ,我先设计了“春天景色”“田野风光”“绿色家园”“幸福家庭”“学校里的事情”“路上见闻”“母爱”“科学幻想”“个人理想”等题目,让学生从多个方面去思考,选择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感受最深的内容;然后让学生自主拟题,对体裁、题材、风格都不要作要求,凡是自己喜欢的、感触深的,都可以写,力求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不说空话、套话,写出真情实。因为有了情感的积淀,学生写的作文可谓是丰富多彩。如写有关《春天》的作文时,有的学生写美丽的春光,抒发热爱自然之情;有的学生写愉快的活动,童心童趣跃然纸上;有的学生则写游人的不良言行,倾注对家乡一草一木的关怀之情。又如写《幸福家庭》的作文时,有的学生写出了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有的学生则画了一个鸟窝和几只小鸟。再如写《母爱》的作文时,有的学生画了一只大鸟在给小鸟喂食……

四、注重习作评价

篇4

年纪不大的她却非常懂事,在人们得眼中,她已经是个“小大人”了。学习刻苦、成绩优秀。每次上课得时候总是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时刻跟着老师的思维,爱动脑筋的她基本上很少有什么问题能把她难住,作业总是完成得又快又好,遇到不会的问题就记下来第二天问老师,正是因为从一年级坚持到现在,她的成绩在全校、甚至全县都是名列前矛,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和“学习标兵”。不止这些,晓敏同学还不断的充实自己的课外知识,每到双休日,她就早早的起来看看课外书,《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少儿百科全书》……有时候就连成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她也一页以页的翻翻。知识面越来越宽、词汇量越来越大。她写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成范文在课堂上朗读。同时她还积极参加一些知识竞赛,曾两次荣获数学知识竞赛二等奖和一次全区中小学生作文竞赛二等奖。

从小就能歌善舞的晓敏,各方面的表现都十分突出。每年春节,她都会组织弟弟妹妹们给外公、外婆送去新年的祝福,唱歌、跳舞、讲故事,正是这些孩子,这几年的春节气氛更加浓厚了。在学校里,她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画展比赛和手抄报比赛,并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别看她身体单薄,可在体育比赛中她从不示弱,XX年冬季越野赛获得第二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在家里,她是个勤快、懂事的孩子,是爸爸、妈妈的好帮手。放学回家总能看见她帮妈妈拣菜、扫地、做饭。而且还是弟弟的“小辅导员”,每天都督促弟弟按时完成作业,耐心的讲解一些疑难问题,为家人减少了不少负担。在学校里,她和同学相处的特别好,从来不和同学闹矛盾,整天乐呵呵的,同学请她办事总是尽力而为。是个乐于助人、乐善好施的“小雷峰”。

篇5

现结合本人实际工作经验,谈几点建议:

一、激情引趣

笔者认为小学生作文要从一年级时就开始训练,激发学生写的热情。但如何“激情引趣”呢?

1.玩中觅趣

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尽情地玩,自由地写,会使学生平添许多写作趣味。如,在户外活动课上,组织学生分组游戏。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仔细观察记下游戏的全过程,甚至想法体会,在文章结尾部分谈谈自己发现的诀窍,只要写得完整、有序就行。这样,学生作文时不仅不会感到无素材,而且思路畅达,中心明确。

2.画中寻趣

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直观性强。让学生描一描、画一画,也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浓情引趣

能牵动感情的事,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比如,某个学生生病了,大家一齐来关心他、照顾他、帮助他;有的给他补课、有的喂他服药……这样的场景,记录下来,有话可说,也容易成文,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尤其是语文课中,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心中的情感,再让他们配以文章,更能促进他们的写作情感。

二、给孩子添上想象的翅膀

1.指导孩子丰富表象的储存

表象是想象的基础材料,表象积累得多,就有更多的进行想象的资源。在日常生活中,要启发孩子多观察、多记忆形象具体的东西。为了记得多,记得准,记得牢,可以请孩子用语言描述,或者家长与孩子相互描述。例如,我在教学中,常常让学生观察窗台上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让他们以语言交流,日记积累的方式记录下来,促进学生观察、积累的能力。

2.指导孩子扩大语言文字的积累

想象以形象形式为主,需要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将想象的内容表述。要让孩子扩大语言文字积累。比如,背诵的课文要记牢,要有一个文学名句、名段摘记本,随时把阅读中遇到的名句、名段摘抄下来,而且利用休闲时间翻阅。

3.支持孩子参加课外小组活动

课外小组活动是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每一种兴趣小组活动都有大量的形象化的事物进入脑海,需要进行创造性想象才能完成活动任务。这对于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十分有益。如课间,我会布置学生做一些观察、收集、积累性的调查报告课题,课外小组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还会想出各种方法使成绩出色。

4.鼓励孩子编故事、讲故事

孩子在小时候,喜欢编故事、讲故事。家长应该看到这既是锻炼表达能力的好机会,也是发展想象力的好机会。积极鼓励孩子,引导孩子按照某个主题去编去讲,适时地给以赞扬,指出不足。

三、拓宽训练时空

1.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

学生的习作是他们对日常生活感悟后的产物。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体现着表现自我的创造性。学生的习作冲动绝不会只等到作文课时才产生。如果把学生的习作都框定在作文课上,学生也许因为缺乏兴趣而走上为文而文的歧途。我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作文的时间放在平时,让学生有了感触就及时地记录下来.

2.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开放学生的多种器官,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绘画。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时,可先出示“小桥、花卉、动物、游人、天空……”等词语,让学生根据这些词语借助想象画成图画,然后要求将这些图画剪下来拼成一幅完整的、自己喜爱的图画,最后让学生把这幅图画的内容写下来。

实验。教师可先布置学生运用自然课或课外阅读中学到的某一科学知识自己做一个科学小实验,然后让他们把实验的过程写下来。

制作。有的课文在学习之后,可让学生完成一个小制作,如学了《琥珀》,才让学生制作一个琥珀,并让学生把制作的过程、感受和新的发现写下来。

操练。小语课文中安排了不少说明文,在学习了这类课文后,我们不妨让学生亲自实践操作一下。

表演。小语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非常适合学生表演,学生表演的过程也是对教材语言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要提供学生表演的机会,在表演中提高创新能力。

3.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孩子的思维和成人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需要我们在和孩子交流时做个忠实的听众,不粗涉,不随意打断,使他们的思维得到自由发展,避免灵感的火花遭到扼杀。

四、强化创新思维训练

1.同一题目多角度选材

例如,写《我的妈妈》,可以启发学生从妈妈的性格、脾气、品德、才能、爱好、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选材。

2.同一材料多种立意

在指导学生写同一材料的习作时,要引导学生挖掘同一材料的多义性。例如:在指导学生写《登山》这篇习作时,启发学生从这样几个角度去立意:①通过记叙登山途中看到的赏心悦目的美丽景色,把中心写为“对大自然的热爱,或对家乡美好的赞美”;②受《挑山工》一课的启发,通过写登山途中的感受,把中心定为“做任何事,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脚踏实地地去努力”。

3.同一材料多种体裁

篇6

关键词:写作资源;知识视野;远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2-100-01

农村的小学生由于所处的环境制约,因此见识少,课外阅读少,信息量小,知识面狭窄,导致农村小学生怕作文,厌作文,感到作文难写,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并且写起作文来老是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或者总是口号式的几句,空洞无物。本文试就该问题浅议,以期能够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立足农村,充分利用农村已有的写作资源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蕴藏着无穷的写作资源,农村孩子具有城市孩子羡慕的特殊环境、优秀条件。比如自然景物方面:春天,大自然的生机景象,耕牛遍地,草长鹰飞;夏天,树木葱郁,稻花飘香,麦浪翻滚;秋天,果园里果实挂满枝头,田野一派丰收景象;冬天,积雪覆盖,田野一片粉妆玉砌的世界……再如童趣方面:孩子们捕捉“小小演奏家”鸣蝉,或者骑在牛背上哼唱乡间小曲,或者去小河边捉鱼,或者在果树上采摘果子,或逗猫逗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热爱农村,赞美农村又是写作的新颖主题与内容。农村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些丰富的写作资源,要善于引导孩子们去观察、去发现、去挖掘这些美好的作文素材,为他们写作提供丰富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游览、采访、爱家乡演讲等活动方式,调动学生的写作激情,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放眼农村,让孩子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外面世界

农村美,外面的世界也很精彩。农村孩子应放眼世界,展望未来。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多渠道拓宽自己的学习领域,开阔视野、放飞理想、大胆畅想、勇于创新,让宏伟的理想鼓斗志,从小树雄心、学雏鹰。比如,我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城市,有意安排他们利用节假日,让家长带领,亲自到城市和大人一起去卖菜、卖瓜果等活动,让同学们目睹城市、感受城市,从而向往城市,拓宽视野,获取更广泛的写作素材。我所教的班上,有一名同学在去了县城亲戚家后,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今年春节期间,是妈妈给了我第一次去城市的好机会。那天一早,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陪同妈妈,带上礼物,去县城的二姨家,我们搭上了去县城――的客车。街究竟是什么样的?我想象着,那一定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城里的孩子,个个是白白嫩嫩、干净利落的……不知不觉,我进入了梦乡。忽然,耳边传来妈妈的声音:‘大牛,醒醒,快到站了,快睁开眼看!’我揉了揉眼睛,向窗外望去,啊!这儿不再是白雪覆盖的田野,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辆辆汽车风驰电掣般地从眼前驶过……”

三、超越农村,多种渠道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不可能让孩子们一一去亲自感受,亲身体验,但他们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收看电视节目、利用远程教育网络等多种渠道来了解,来获取各种知识、各种信息,从而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提高作文水平。农村孩子,好多家庭都有电视机,电视上的儿童节目,寓知识与趣味于一体,孩子们最喜欢观看。书籍,更是知识的海洋,无所不有,只要孩子们钻,就会其乐无穷。现在,全国大多数农村已经配备了远程教育网络,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其它地区教育情况,获取更多信息,为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与方法。

四、学会积累,学会运用

1、要多阅读书籍、多积累好词佳句。祖国的语言文字,优美而又丰富多彩,如何驾驭好这些语言,在文章中能应运自如,恰当合理,这至关重要。多读书、读好书、勤积累、常记诵、巧练笔,是运用好祖国语言的有力法宝。培养学生养成自觉读书、经常积累的好习惯,语文教师应在课堂上多引领学生去理解词句的含义,仔细辨别,恰当运用,并让他们记录下自己喜欢的语段、词句,以便于记诵、复习。教师除了教材的内容,可有意安排、组织学生去自觉的从相关优秀作品中获取有益的词句,多记诵一些优秀的诗歌,散文片断,通过“定期展示”、“知识竞赛”、“故事会”、“作文竞赛”等多种形式语言予以展示,从而调动学生积累的积极性,为写作提供基础。

篇7

关键词:还原课堂素养;语文;名师讲堂

至今记得于永正老师的一句话:语文教育哪些需要忘掉?回首想想,是啊,哪些需要忘掉呢?我们小学学过的语文课文内容还有几篇至今还记得?大多数都忘掉了。教师的分析、讲解也忘掉了,留下的唯有语言――语文最基本的东西。语文课应该姓“语”,这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区分语文课优劣的试金石,应该是有没有真正的“语文味”。一节课,如果能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着力于夯实“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那自然是优质课,一节好的语文课。这些年关于语文课教学的研讨、报告、模式、口号层出不穷,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难道我们语文教师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吗?聆听名家课堂,让我深切感受到,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要还原语文课堂。还原语文课堂,就是要摒弃语文课堂中不必要的表演、拓展等形式化的东西,让看似热闹的语文课返璞归真,写好字,读好书,运用好语言文字,实现语文的独当之任。

那么,如何还原语文课堂呢?

一、踏实的课堂

1.踏实的课堂,紧扣题目

于永正老师认为课堂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教学。上课伊始,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黑板上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写出了课题:爱如茉莉。认真、规范地书写是语文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因为它书写的不仅仅是字,而是一种态度。这位老师正是在用语文的规律教语文,还原语文的真面目。之后,于老师请孩子们读读题目。孩子们大声地读着:爱如茉莉。老人和颜悦色地说道:“爱是轻柔的、美好的,令人温暖的。带着这份轻柔与美好,再来用心读读课题。”这一次,孩子们读得很轻很柔,这份淡淡的爱似乎已在孩子们心中涌动着、奔腾着。在孩子们读得没有感情时,这位老人俯下身子,从学生角度出发,换位思考,鼓励的眼神,激励的话语循循善诱,引导孩子们入情入境地学习。这种课堂是踏实的,是实在的。

2.踏实的课堂,紧抓朗读

一堂成功的课应该是教师和文本、学生和文本、教师和作者、学生和作者之间的对话,应该是能够从情感深处激发学生热爱学习、渴求知识的最高境界。让课堂短短的几十分钟成为师生共度的一段难忘时光,留给学生无尽的回味乃至深远的影响。在课堂上,于老师要求孩子们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母女的对话。于老师与一名女学生来示范读。这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读女儿的话,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读母亲的话。朗读开始了。于老师用天真的语气对着女学生喊道:“妈,你在做什么?”女学生禁不住笑了,我们也笑了。于老师说,读谁像谁。我是文中的女儿,当然要这样读了,又要求这位“母亲”认真读懂文中文字,也做到读谁像谁。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把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提高、情感体验”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母亲”经过这一指导,这才如文中所述:一边修剪茉莉,一边与“女儿”说起话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到被尊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地被激发,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活泼开朗、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语文素养自然提高。

语文教学的对话,其实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沟通、心灵上的碰撞。我想,此时的这位“母亲”,定想文中人物所想,感文中人物所感,使文本与作者达到共鸣,深切地感受到朗读有意思。

3.踏实的课堂,紧锁生字

于老师执教《爱如茉莉》时,找出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爱,就是一个个简单的动作,并用一句话说说为什么爱如茉莉。之后,再让学生从茉莉怎样,爸爸妈妈的爱怎样,说得更深刻一些。孩子们说得真好:茉莉花,很不起眼,但它散发着淡淡的幽香,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爸爸妈妈虽不曾用言语表达爱意,但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个关爱的眼神,传递着他们深切的爱意,这种爱如茉莉花般清香深远,所以说爸爸妈妈的爱如茉莉。在孩子们精彩纷呈的回答中,这堂课达到了。多么完美的一堂课,多么踏实的一节课。我心中不禁为之拍案叫绝。课还没有结束,于老师又在黑板上写下了这篇课文中的两个生字:幽、嵌。这两个生字不单笔画多,而且很难写好。于老师先让孩子们细心观察,再描红,掌握生字笔画的占位,接着临帖,最后指两名学生上黑板书写,又对这两个生字加以评析并一一指出不足之处,再次提醒孩子们汉字不仅要写正确,还要写规范、美观。真是一个一丝不苟的老人,真是一个严肃认真的老师,他让我们汗颜!他给我们上了一课,那就是抓好写字教学,一定让学生写好字,让语文姓“语”。

二、朴实的语文素养

训练任何一种语文能力,都离不开读。读,它本身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方法――一种学习语文的根本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加强读的训练。

读,分为朗读和阅读,朗读要提倡自然,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越是美的文章,越是要用轻声来读,一轻一重总关情。这是赵志祥老师反复提到的一句话。读,要做好六个方面。即:读对(读正确)、读顺(读得流利)、读美(读出感情)、读懂(理清文字信息)、读通(揣摩怎么写的)、读活(迁移运用)。朗读要狠抓正确,流利,读出感情。饭菜重口味,教学求纯美,研文能若此,何患不得味?阅读,就是多读给孩子们文质兼美的文章,让孩子们受到美的熏陶,从而爱读书,多读书,会读书。

一堂好的语文课,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有体验,教师首先要有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首先要受感动。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涵养、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本身就是一堂诗意的语文课。语文教师可以不是歌唱家,唱出美妙的歌声,也可以不是诗人,写出华丽的小诗,但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最基本的素养,要善于发现、引导、培养。

那么,我怎样还原语文课堂,上出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并把自己的精彩化为学生的精彩呢?如何以最接近孩子的起点走向最远的终点,以最主要的问题来拉动最丰富的感悟空间,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呢?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我更深刻地感到“任重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篇8

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1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勤于阅读、书香四溢的民族是兴盛的、充满创造力的;而一个漠视阅读、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停滞的、前途可悲的。语文阅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包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有限的,而课外阅读却是无限的。课外阅读为人的素养尤其是文化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发展的广阔空间。小学生六年时间只读十二本教材,阅读量至少、阅读面之窄令人着实不安。单靠一本语文教材是学不好语文的,单靠课堂四十五分钟也是学不好语文的,没有课外丰富的阅读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必将落空。

教学应立足于课内,引向课外。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密切结合,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阅读量,运用在课内阅读学到的方法,养成自觉、自主阅读的好习惯。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扩展,作为学生自我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学校教育的拓宽都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我于2011年6月年在西安市莲湖区机场小学三年级作了一项关于课外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又召集了部分学生进行座谈,旨在通过这一扇窗口了解本地区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更有效地展开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

这次调查我从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兴趣、时量、内容、习惯、方式方法入手,共发出98份份调查问卷,其中三年级五班学生48份,三年级一班10份,三年级二班学生10份,三年级三班学生10份,三年四班学生10份,三年级六班10份。收回98份,全部为有效问卷。

一、目前环境下小学生课外阅读乐观的方面: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尽管目前小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很大,但是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还有着比较正确的看法,主观认识的端正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提供了可行性。具体结果如下:

1、阅读目的较正确

在所调查的小学生中,75.5 %的学生认为阅读对自己的成长有很大帮助;23.5 %的学生选择一般;没有一名学生认为阅读对自己的成长没有帮助或有负面影响。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74.5 %中生认为读课外书籍主要是为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1.0%的学生认为读课外书籍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为了完 成老师的任务,看一些书籍;还有9.2%的学生认为看课外书籍纯粹是为了消遣,15.3%的学生完全出于兴趣。

2、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浓厚

28.6%的学生对课外阅读很感兴趣,60.2%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比较强烈,有11.2%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比较弱,对读课外书一点也没兴趣的学生没有。

45.9%的学生利用午休、放学后等这些边边角角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25.5%的学生充分利用周六和周日休息时间读书。21.4的学生是在放长假期间进行课外阅读,7.15%的学生随时都在读书。

3、阅读内容较为广泛

从调查显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种类繁多,有中外名着类、小说类、科幻小说、自然科学类、童话寓言、卡通漫画以及学习辅导资料等。多数学生兼爱几种,这反映了小学生的多方面了解社会的要求,学生们通过阅读这些读物,关注自然科学,了解科技发展等,对于他们的智慧、情操、审美趣味等的培养无疑是极大的帮助的。

4、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态度正确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很支持的占77.6%;有时赞成有时反对的的占18.4%;家长不闻不问的占3.1%;反对的仅占到1.0%。家长虽然态度正确,但对课外阅读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怎样保证课外阅读的高质量、高效率等方面,还缺少实践。

二、目前环境下的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1、阅读量减少

阅读量的减少主要表现为阅读时间量偏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减负”措施后学生休闲时间增加,但用于阅读课外书刊的时间偏少,这是阅读时间的相对减少。学生除上学、做作业、做家务、休息时间外,平时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在1-3小时(周六、周日倍增),但经常阅读书刊的学生1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为16.3%;半小时到一小时的的学生有70.4%;13.3 %的学生达不到半小时阅读,有4.1%的学生几乎不阅读课外书。

2、阅读兴趣感性化――阅读情趣及品味下降

阅读兴趣与品味是关于阅读目的、兴趣指向以及读物内容、属性与类型方面的评价指标,以高低为尺度。阅读目的'、兴趣指向不一,对读物内容、性质、类型的选择就不一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三年级小学生喜欢阅读书刊的类型依次为:卡通、漫画;童话、寓言故事;世界名着;自然科学;学习辅导资料;科幻小说。阅读方式多为:边读边做笔记、卡片或摘抄的仅占16.9%;匆忙的、走马观花式的占11.0%;对喜欢的书或内容反复读的占62.3%;其他方式占12.5%。还有的学生认为看了影视剧就算读了书。阅读类型以卡通化、“快餐文化”、大众通俗文化为主,阅读目的主要是为了娱乐生活和休闲。阅读情趣感性化、浅层化,冷落科技书籍现象十分明显。读书过程中,缺少有效监控,粗读、泛读多,精读少。片面强调重感官享受的“快乐阅读”,导致学生很少沉下心来去想、去感悟,阅读质量不高。细读畅销书的多,精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少。像《老夫子》、《米老鼠》这类漫画畅销书,总能在学生中掀起一阵阵阅读商潮。相反,中国古代四大名着、国外经典作品等等,如果不“强制”,学生对此的阅读就很粗浅。因为学生觉得通过影视比泛泛“看”书有意思,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名着就显得没意思,很枯燥难懂。

4、阅读的随意性、无序性

据调查显示,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基本上还处于随意、无序、低效的状态。根据同学推荐和媒体广告宣传选择读物的占51%;根据老师推荐和课本要求选择的占30.6%;根据家长要求选择的占18.4%。主要体现在:

追踪读流行。有些学生跟着书店的广告走,同学中流行什么读什么,读了什么就谈什么。读书缺乏个性、缺乏主见。

热衷读休闲。小学生偏向于读那些情节简单轻松、人物滑腻有趣之类的休闲书。读休闲的书比较轻松,这是事实,但热衷于读这类书,只能永远停留在肤浅、平庸的层面上,不

可能有大的收获,也不可能有质的飞跃和达到新的境界。

不喜欢与人交流。小学生在一起不大喜欢谈论名着,与家长交流体会课外阅读心得的有35.9%;不交流或偶尔交流占到64.1%;。由此看来,能够给学生提供阅读方法指导的教师发挥的作用不大,最适宜熏陶学生阅读能力的家庭未能提供相应的环境,于是学生们的课外阅读必然是逮到哪本是哪本,完全跟着感觉走。

纯粹是为了应付眼前的学习任务。有些同学读书,目的很单一,就是为了在作文时或讨论发言时,引几句名言,背几联古诗,露一露,以显示自己的博学。这种人读书往往不大注意书的整体脉络、内在底蕴和精神实质,他们只能获得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可能探得书的精髓,也难以陶冶性情,培养气质。

为了作文,只读习作。有些同学读课外书,主要就是读《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全国获奖作文集》一类的书,以为读这种书帮助最大,可以直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阅读与写作、计算是人类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认知文字符号世界、发展智慧和提高素质的三大基石。自有文字的历史以来,阅读为人类文化与文明成果的积累、传递与可持续发展,为人类道德、智慧等精神价值的继承、拓展、提升、弘扬建立了丰功伟绩,立下了汗马功劳。只有读那些高质量、高水平的精品,才能摆脱“学生腔”,不断走向理性,走向成熟。然而,在信息如潮的现代社会,特别是在数字化、网络化成为人类新的生存方式的时代,阅读这种与文字文化同龄的原始认知方式是否因其费时耗力的特点而落伍于信息社会匆匆的时代的步伐便需要“离休”静养或退出历史舞台呢?

答案是否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虽然是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一种文化现象,但阅读毕竟是一种与文字文化相始终的人类保持与发展自身所创造的文化与文明的基本方式。阅读之于文化,犹如行走之于生活。虽然现代人有舒适快捷的代步方式,但步行绝不可少,否则生命便失去许多意义与自由。阅读缺乏或阅读减少,热衷于时尚杂志、卡通漫画故事,因而疏远文学名着;热衷流行音乐、港台影视而冷漠书刊。长此以往,基础文化素质赖以发展的阅读渠道萎缩,必然造成提供“营养”的文化知识的不足,进而导致民族基础文化素质的下降。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民族的希望。小学生的阅读退化,不仅是阅读时间、阅读内容的减少,也不仅是课外对文学名着的冷落,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学习与认知核心和精髓的阅读需要、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阅读审美的失却!而这才是课外阅读问题的危机的实质所在,是民族基础文化素质退化的根源,也是青少年阅读退化现象的最大隐忧。

三、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施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课外阅读氛围

在对待学生课外阅读问题上,采取禁止的态度是错误的,而顺其自然,或靠环境的自然熏陶,想读就读,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显然是不够的,甚至是很危险的。学校是对青少年实施教育的固定专门场所,学生应在语文教师的密切关注下进行课外阅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由于血缘和伦理道德关系,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是有权威性的,因此,家长在对待子女的课外阅读问题上,要与学校保持和谐一致。

(1)召开家长会,邀请班级中在孩子教育上,尤其是善于引导孩子阅读书籍的家长讲一讲自己的教育方法,从而改变家长“唯分数第一的思想”。通过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孩子的深远影响,从而支持孩子课外阅读,为孩子创造阅读条件,布置家庭阅读空间,购买课外书籍,营造阅读氛围。

(2)设立图书角、办有关读书的板报、手抄报等方式营造班级读书氛围。班委会拟定相应的图书借阅制度和图书管理办法,由小小图书管理员负责管理,每天开展图书借阅活动。把每天中午到校后的时间作为读书时间,由每天的值日班长负责监督。

相信,学校、家庭二者应密切合作,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积极地去关心、引导和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才会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它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3)沟通交流,树立学习榜样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方面,从情感上激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榜样的作用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2

一、活动的原因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发现,现在课外书对我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了。我们到底还要不要读课外书?我们的`读书情况如何?在妈妈的带领下,我在小区中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内容及数据分析

我根据小学生课外书阅读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你是否喜欢阅读?(2)你在读课外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3)平时读的课外书中种类最多的是什么类的书?(4)课外书的来源?

1、小学生喜不喜欢课外书

从我调查的情况来看,有95%的同学选择了喜欢读课外书,只有5%的同学选择了不喜欢,选择不喜欢的同学都是语文成绩极差的。“为什么喜欢读课外书?读课外书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大部分同学的回答比较含糊,大部分是“多读课外书有利于学习,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等,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读课外书同样是学习。其实,健康有益的课外书也能像语文、数学书一样增长我们的知识。如果把学习比做吃饭,语文、数学等学校里学习的科目是主食,课外阅读应该是副食了,我们难道能只要“主食”,不要课外阅读这一“副食”吗?

2、同学们不读课外书的主要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我发现同学们不读课外书的主要原因是:看电视比读课外书有劲;没有课外书可读;老师没有要求;家长不给钱买课外书。

调查结果表明,现在小学生放学后做完作业就是看电视,热播的电视剧如数家珍,但是有益的课外书却甚少。有37%的同学认为“看电视比看书来得有劲”;有45%的同学说自己家中没有适合自己的课外书,家里基本没有书,有书的同学也反应家中大多是幼儿读物及小学生作文、奥数之类的教辅用书。从中可以看出中高年级往往看重的是学生在校的成绩,一般不重视课外阅读。

3、课外书来源渠道

从我的调查情况来看,从学校图书室借书的占40%,同学相互借的占30%,家长买的占21%,学校中订的报刊杂志占9%。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课外书阅读不够重视,没有主动给孩子买书的习惯,更不可能在孩子的阅读上进行有益的指导。大部分同学的课外书主要来自于学校的图书馆与同学处借的。但是,学校图书馆书籍也有限。同学互相借书,往往属于口袋书,没有多大好处。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4、同学们对课外书的涉猎

调查结果表明,同学们所读课外书籍涉及面较广,有小说、散文、诗歌、科普、科普读物、报刊等。但结构不合理,小说类占65%,诗歌占5%,科普读物占10%,报刊杂志占20%。从阅读情况来看,小说类偏多,占总量的65%。同学们的读书随意性强,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碰上什么就读什么。我认为小学生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结论

我们由于种.种原因,阅读习惯到六年级还没有养成,甚至出现不喜欢阅读的现象。现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只靠教科书是不行的,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使我们与时代同步,让我们爱书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3

一、调查目的

现代媒体虽然已经非常发达,但文献仍然是知识的主要载体,阅读也仍然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基本方式。

对学生来说,阅读的重要性更为明显。阅读是学生学习功课、接受新知识的主要途径;而阅读教学分课内、课外两方面。课内阅读为我们大家所熟知,那么课外阅读呢?原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凡是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书也不读的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浅,而且必然把全部负担转嫁到家庭作业上去,而由于家庭负担过重,他们就势必失去了课外阅读时间,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搞好课外阅读是开发学生智力、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 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了确保学生完成这一课外阅读量,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

现阶段,创书香校园,创书香班级正在各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真正的效果如何呢?学生是否热爱阅读?学生的阅读量是否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提高?为了找出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二、调查对象、方法及内容。

(一)调查对象:

小学三年级171名学生。

(二)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谈话法。利用晨会,发放问卷调查,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填写。发放调查问卷180份,回收180份,回收率100%。利用课间,与学生进行谈话,了解情况。

(三)调查内容:

根据低段孩子的年龄特点,自编相应的题目进行问卷调查。如:你喜欢读课外书吗?你喜欢读什么样的课外书?你经常读课外书吗?你每天读多少时间的课外书?你父母赞同你买课外书吗?双休日你去图书馆看书吗?你不能去图书馆看书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三、调查结果及结果分析。

(一)调查结果。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我校自创书香班级以来,同学们已基本养成了读课外书的好习惯。但也不得不看到,学生还并没有真正与课外书交上朋友。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不浓,许多小学生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进行课外阅读的。经调查发现他们情愿在课余时间做游戏,看动画片。部分家长并不同意给孩子买课外书。更没时间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还有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在家长和小学生的头脑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80%的家长、学生买的是优秀作文籍。形成了优秀作文等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一部分学生只喜欢看漫画类的书籍。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

四、调查反思。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自创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以来,虽然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已有所好转,但离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因此,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点燃兴趣火花,激发阅读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外阅读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等尽可能地满足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具体做法如下:

1、故事激趣法。小学生非常爱看电视,听故事。可利用早读、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还可以让学生上台讲故事。那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声情并茂的诵读都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告诉学生,这些故事书里都有,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的故事无穷无尽。学生会开始自觉地阅读一本本课外读物,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2、活动体验法。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如《写家乡的一处景物》,课前让学生大量阅读写景散文,摘录好词好句,来帮助学生减轻作文的压力,以课外促课内,相得益彰,体验收获的喜悦。.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3、吸引注意法。根据学生的兴趣,在学生生活空间内尽可能地提供有较大选择余地的阅读材料。并把这些阅读材料放到学生容易看到的地方,便于学生随时阅读。例如让每个同学上学时都要带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课间还要把书放在课桌上。当学生看到这些书的时候,注意力会很自然地被吸引过来,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进入阅读状态。

(二)指导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只有导之以法,学生阅读起来才能如鱼得水,顺风行船。根据小学低段学生的特点,我认为可以做到如下几点:

1、读一读。孩子的好奇心十分强,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借阅最感兴趣的、最想知道答案的图书让学生读一读。这样,学生在无半点重负的潜意识

中,不知不觉得爱上了课外书籍。课间十分钟、课外活动时,细心的老师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读一读课外书。

2、划一划 。 在爱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简单的符号划出自认为优美的词句,欣赏、诵读、学生乐而为之,效果不错。

3、查一查。 怎么知道学生所划词句是否美呢?可以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法来检查,教师加以评判后,让全班同学互相交换书本,读别人已划出的妙词佳句。这样做,学生鉴别优美词句的能力就会很快提高。

4、摘一摘。 字词句的积累非常重要。我们可要求学生每天摘抄一两个最感兴趣的词句,做到边抄边读。这样即使学生逐步养成边读边记的好习惯,又能渗透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5、评一评。 对于小孩子来说,表扬,奖励是最好的办法。 我们可在 学习园地中开辟好词佳句栏,每周贴换一次学生从课外读物中搜集到的精美词句,并对他们的积累给予评价。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语言成果的舞台,其阅读兴趣、阅读水平都会逐步提高。

6、讲一讲。 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口头表达能力的.增强,可专门进行讲故事比赛、演讲会等。比赛时,可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先讲已读过的故事,再根据所提供的图画让他们编故事,还可以戴着头饰分角色自编自演故事等。这种形式,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拓展阅读量,积累知识。

1.推荐书籍,引导课外阅读。课内外结合,向学生推荐书籍。如学习了课文《陶罐和铁罐》,老师可告诉学生这篇课文是根据《伊索寓言》中的一个故事改编的,里面还有很多精彩、有趣的故事;学习了《丑小鸭》,我们便可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选》这样课内外结合,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对读书乐在其中。

2.建立图书角,借阅书籍。要求每一个学生至少贡献出2本自己喜爱的图书,并给每本图书编号,打印好目录,放在图书架上。制定借阅制度,自己制作图书借阅证,每周评选出借阅图书最多的小读者。当然图书的内容都要教师好好把关,既要健康又要文学性强。 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他们到学校图书馆借书来读。

3.美文交流,提高认识。每天的10分钟晨会时间,老师可选择精彩内容读给孩子们听,然后进行交流。可以评论朗读者的朗读水平,可以说自己的感想,可以交流文章的写法,还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在受到美的情感的陶冶的同时,提升每个孩子的思想认识。

总之,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心理品质的成长。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书香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爱读书的好少年。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4

一、调查时间:20____年9月5日12月10日

二、调查方法:问卷、学生谈话、家长谈话。

三、调查对象:小学______个学生

四、 调查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 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了确保学生完成这一课外阅读量,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

现阶段,创书香校园,创书香班级正在各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真正的效果如何呢?学生是否热爱阅读?学生的阅读量是否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提高?为了找出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五、调查情况分析。

1、 调查中有 82%的小学生认为自己对阅读感兴趣,但问及你课余最喜欢做什么时,只有34%的学生选择了看书,66%的学生依次选择了看电视、上网、参加文体活动等。这说明小学生虽然对阅读有一定的兴趣,但游戏、网络、电视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在各种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书与电视、电影、电脑和游戏机相比较缺乏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这使得学生在空闲时间容易沉迷于电视影碟、电子游戏。

2、学生喜爱的书籍依次是幽默故事、惊险侦探故事、小说及童话、自然科学故事、历史故事,女生更喜欢反映少年儿童生活的小说,男生更喜欢探险故事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

3、学生所阅读的书籍来自那里?据统计63%是家里的, 25%是班级图书角借的,12%是从同学处借阅及学校图书馆的。这说明家庭的藏书和班级图书角是学生课外书籍的主要来源,而学校图书馆这一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地开发和利用,使其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藏书量在400册以上的家庭占5%,但这部分家庭的孩子认为自己喜爱阅读的占100%, 90%的孩子阅读书籍超过了50本。认为喜爱写作的占60%,认为自己作文良好、优秀的占100%, 而藏书量在100本以下的家庭,孩子的阅读量没有一人达到30本。 许多家长急功近利地买一些教材辅导类的读物,认为孩子阅读其他读物便是浪费时间,分散学习精力。孰不知,读一本好的文艺作品,对孩子的帮助远远大于读一本《小学生作文大全》,因为这些文艺作品是孩子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的源泉,是对课内阅读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所以,家长切不可将自己的偏爱强加于孩子,束缚孩子的课外阅读。

6、在请你写出你读过的书的题目一栏中,我发现许多学生阅读了以下书籍:《十万个为什么》《西游记》《格林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安徒生童话》《365夜童话》《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儿童文学》《小学生作文》《蓝猫淘气3000问》《三国演义》《一千零一夜》《中华伟人故事》《神探福尔摩斯》,《哈里波特》调查同时表明,在推荐读物方面,学校及老师起很大作用,也就是说,老师肩负着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的重要使命。这些书目也说明,经典的儿童文学仍为现代儿童所喜爱。而学生对《哈里波特》的热衷,也说明了国外媒体对新作的宣传成功。其实,我国近年也出版了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如《草房子》《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等,欣喜的是有些老师已经把它们介绍给学生读了。

7、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查发现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家长喜爱阅读,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老师重视,有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自己从阅读中获得了乐趣。

8、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却不容易。调查发现学生都喜欢课外书,但主动阅读的却很少。每周两小时的课外阅读时间已经算较多的,并且这些课外读物大多是老师要求做读书笔记时才去阅读,且读得囫囵吞枣。

六、针对当前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思考。

1、转变教学观念,要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作用。要树立一种大语文教学观,把视野放宽到家庭生活、社会实践的广阔领域里。著名教育家张志公说:从我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来看,将课内与课外三七开。并且为学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积即吸收、积累,发即倾吐、表达。因此,我们应转变观念,冲破阻力,改革教学方法,从应试教育观中挣脱出来,走向素质教育。

2.培养阅读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这里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一方面,从情感上激发。在教师自身素质较高的情况下,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更能从深层的内心产生震撼,使学生又一种强烈的改善自我、完善自我的内驱力。而课外阅读就是老师魅力产生的根源,这便会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要求读课外书。另一方面,知识本身的吸引力的存在。教师可以通过朗读精彩片段、讲述作者创作故事、通过设疑惑造悬念、简介主要内容、借用名人(媒体)评价来吸引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对于一些知识面广的学生应多予以肯定和表扬。这样,既激发他们努力向上的信心,也为同学树立榜样,增强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

3. 注意方法指导。课堂上教师应少讲多读,给学生留更多的读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努力使他们做到口到、耳到、手到、眼到、心到,以达到多读多积累的目的。应树立一种以读为本的思想。注意保证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往往是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因此,要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处理好精读与粗读的关系。注意读书既要有深度,又应有广度。既要以读带写,又以写促读。

4.给足读书时间,以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教师布置作业要精,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要求,不搞一刀切。同时教师也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转变家长的观念。可通过家长会、家访的形式。让家长了解语言学习的社会性,认识到孩子语文能力的提高要靠广阔的知识背景的建立和丰富的课外阅读的积累,并且人的内部存储量的大小决定了人的思维是否敏捷。

5.推荐课外读物,营造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的环境和氛围。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经常性地为学生介绍有益书报。首先,为了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注意配合教学进度大力介绍有益读物。其次,随着现代社会各方面信息渠道的杂、广、乱的形势,现代社会文化市场对学生存在着较大的负面影响,教师应有责任相机诱导,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引导他们吸收多方面知识,防止课外阅读过程中出现的偏食现象。教师可通过设读书角,教师带头捐书、买书,学生踊跃献书,并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等形式来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6.开展读书活动。继续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调查发现,许多学生是因为老师要求做摘记才去读书的。要让学生树立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观念,要求他们随读随记。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好系列读书活动,把讲、读、写、做几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开展学科知识竞赛、读书演讲、读书征文比赛、讲故事比赛及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能得以发展。当然不同年龄年级学生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可视具体情况来采用具体方法。

总之,没有课外读物就没有素质教育,希望所有的老师、家长共同合作,营造良好的氛围,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遨游,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体验到阅读的快乐。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5

俗话说得好:书是人们进步的阶梯,书是有着丰富知识的海洋。小学生都爱看书,但他们都爱看些什么样的书呢?课外书帮助小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我通过这几期同学们业余看书的情况的观察,最后做了一个大概的总结:

我们班上的喜欢看童话和漫画类图书的学生占大多数,而看科普知识类和历史类的人数较少。

从同学们的每次阅读时间来看,有部分同学,十分喜爱看书,平均每天都看一小时以上的书,但有些同学,对书是并不感兴趣。

从同学们的看书感受来看,同学们都认为看书能取得快乐,能从中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就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看,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写作业、玩耍,在这里,我建议老师可以给我们布置适量的作业,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让我们在书中找到快乐,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