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赶考范文

时间:2023-03-30 12:04: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面向未来的赶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 、由灌输者转换为教育意义上的对话者

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往往站在比学生高的角度,居高临下,不自觉地扮演着不可挑战的知识权威的角色,让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压力,以致于我们的学习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是适得其反。同时,以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为主,其特点是追求固化的系统性和严谨性,重教轻学,信息交流以单向交流为主,课程呈现出流水型作业的特点。这种机械化和程式化的操作过程,一方面将浑然一体的美文肢解成时代背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写作特点;另一方面脱离语境而孤立和片面地分析语文语法和逻辑知识,使语文教学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

片段:我在进行《雷雨》一课时,制定的教案是将时代背景和故事情节交代给学生,然后由学生分角色朗读,后来我发现学生对于那个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故事并不感兴趣,学生不爱读,不爱思考,于是我就将问题抛给了学生,我说:“这个故事的背景和剧情由同学们回去查阅相关资料,并且认真体会剧中人物的感情,在课下把它排演出来,然后我们在课堂上表演。”这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地去查阅资料,然后排演成话剧,这样一来,加深了同学们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反思:在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思维是最没有束缚的、是最活跃的。他们的脑子里装着许许多多奇异的火花,只要得到一个小小的思维空间他们就会发挥想像,开始创新。我们的教育应该给他们的思维再插上翅膀,让他们在更广阔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在课堂上,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想法转,不允许有独特见解,就是在扼杀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只有诚恳地鼓励他们发表不同的意见,尊重他们,才能创设一个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全面自由地发展。

二、 由知识的传授者转为教育意义上的共享者

科学面对的是客观现象,而教育则不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育者必须融进教育对象之中,避免师生在精神上的分离。师生交往在本质上是教师人格精神与学生的人格精神在教育情境中的相遇。

语文教学要有情,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要让学生的个性在语文中得到张扬,要让学生在语文中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和事。过去我们经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现在看来不仅是给学生一杯水的问题,而是学生如何得到这一杯水的问题。如果老师总觉得自己有“一满桶水”的学问,势必造成学生就是被动的接受者,老师是施与者。这样的教学必然是“满堂灌”式的。新的课程体系将学生放到了主体地位,学生所得的知识多数情况下应该是自己主动探索的结果。教师不再是一个居高临下的“长者”,也不一定非要满腹经纶,而应该是一个善于引导学生探究、不断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学生“平起平坐”的大朋友。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主动得到“这杯水”,而不是怎样灌输给学生“这杯水”。如何实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必须解放学生,解放我们发展的主体,必须激活我们的语文学习。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能说;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能到大自然中去扩大视野,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不把他们的功课填满,不逼迫他们去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学生。总之,要放开学生,让他们拥有发问的权利、读书的权利、想象的权利、选择和出错的权利,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具有主导地位。

作为“共享者”,教师可以共享创造成果。在对话中,师生会共同探讨,形成共鸣和碰撞。共鸣形成共识,碰撞会激发思想的火花。学生有权利质疑、发问,甚至批判和否定的权利。怀疑是创造的起跑线,新的思想在怀疑和批判中产生。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面子。具备向真理“投降”的勇气,与学生在争鸣和碰撞中获得创造性的思想成果。“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师生之间的商榷并非是是非之争,更多的是互相启发、补充和完善,受益者是师生双方。宽容歧见、尊重多元,这也是教师应有的民主胸襟。教师不应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的容器,而应看作是一支等待点燃的火炬。它一旦被点燃,必将闪烁智慧的火花,创新的光芒。

三、将课程发展向工具和人文相结合转变

《语文课程标准》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生命活力: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体贴生命,激励、呵护每一个学生;正视生命,追求学生的真实性;扶持生命,让学生天天在快乐中进步。语文教学关注学生的精神生命,就是要重视学生的发展过程,即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参与和体验的过程、诵读和感悟的过程、自主和合作的过程、探索与发现的过程。激活语文,在乎学生,语文老师不再仅仅是一名“文师”,而在新课程体系下越来越成为“人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关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