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个人物群体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14:05: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写一个人物群体的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人是万物之灵,大千世界,人海茫茫。但是,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我们介绍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把这个人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写出来,这样,文章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什么叫人物的“特点”?就是指这个人身上特别突出的地方。总的来说:一是外貌特征,二是性格特征(性格、爱好、习惯等),三是思想品质特征。如果你们下笔前能仔细斟酌,我准备描写的这个人哪一方面的特征最明显,该精选哪一件事例来表现,习作就成功一半了。
找到特征,选好事例后,怎样写才能达到“写具体、生动,表达出真情实感”的习作要求?下面,我结合三篇“写同学”的例文,赠送大家三个锦囊:
锦囊一:为习作取一个高度概括、画龙点睛的新颖题目。接下来,讲述都须围绕“文眼”展开,否则就可能文不对题啦!
瞧,《绝对先生》 《六(1)班的“坏小子”》 《“三高”苏哲》,这些一看就是写人的文章吧!一看就够引人入胜吧!假如题目写人记事两不分,首先就逊色了。
锦囊二:运用细节描写把事例写具体。有同学曾问我,写熟悉的人一定要在第二自然段写外貌吗?不一定,除非那个人的外貌特征有助于中心思想的表达,除非你没信心把作文写够字数。哈哈!所谓细节描写,主要指人物在一件事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述。作为旁观者,假若你把当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精彩地记录下来,习作能不具体,不生动吗?
《绝对先生》一文中,为了进一步说明岑成同学“粗心”的特点,小作者重点举了一个他错把“216”看成“261”的事例,精准的神态、语言描写让他行文时如虎添翼;《六(1)班的“坏小子”》写的是群体,难度大些。虽然小作者惜墨如金, 生动、形象的动作、语言描写却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三高”苏哲》就有点遗憾了,哪里稍憾?看后面的点评吧!
篇2
关键词:“学生腔” 写作对象 群众语言 文体特点
文章要运用文字语言来反映客观生活,但反映的效果如何,则取决于写作者的思想政治水平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语言表达十分重要。
我所教的学生运用文字语言的能力较差。普遍的问题就是“学生腔”。例如,一个学生在叙写家人团聚过中秋节时写道:
我爷爷端起一杯酒,仰望空中皎月,一口拙 =幼牛他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我们全家人说:“党的好政策给我们带来了美满生活。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离收割时日不远,今年我们家准能获得好收成……”
这个学生的爷爷是个年过花甲的老农。这种文绉绉的语言绝不是一个老农能说出的话,而是“学生腔”。
我批改时,指出了这些问题,而这个学生却没弄明白,后来他问:“我写的这段话错在哪里?”经过我的说明,他才醒悟。
语言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简而言之,同是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用在某一特定语言环境中或许是恰到好处的,但用在别的场合却会适得其反,降低了语言的表达效果。由此可见,所谓“学生腔”,并不是犯了语法、逻辑、修辞等方面的错误,而是一个语言习惯问题。我们知道,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他们属于不同民族、不同国籍的人,语言表达的方式和特点一定会有差别。同一地域的人,由于年g、性别、性格、职业、文化程度和思想修养的不同,语言表达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对于同一个意思,表达的语言也会多姿多彩、各有风味。我经常告诉学生:“在作文中,尤其是在叙述人物语言时,一定要认真思考研究‘如何说’”。那么,如何克服学生写作中的“学生腔”呢?
一、语言运用一定要分清对象
班里有些同学看过《水浒传》。我便引导学生思考:“同是粗莽性格的人,鲁智深的话和李逵的话一样吗?”《故乡》中的杨二嫂与闰土,同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但一个是小市民,一个是贫苦农民,他们的语言也截然不同。可见,每个人都有个性,说话也必然有个性。正如契诃夫所说:“要把别人写成别人,不要写成自己。”
二、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向群众学习语言
文章是生活实际的反映。生活实际的主体是群众,体现了广大群众的活动。随着政治、经济的改变,由于人们所处环境及性别等方面的不同,其言行必然各异。如果一个人远离群体,与现实生活脱节,就一定写不出好的作品来。鲁迅先生能写出闰土、杨二嫂这样的人物,也绝不是偶然。
三、考虑文体的区别
一般记叙文的语言和说明文、散文、议论文的用语不同。
学生往往会把说明文和议论文写成记叙文。因为他们写说明文,不知如何介绍事物的特征;写议论文,不知如何摆事实、讲道理。所以,只有区分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才能驾驭不同的文体写作。
总之,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深入生活,学习群众语言,克服“学生腔”。学生应把富有特色的语言积累起来,还要注意从我国古代作品和外国作品中吸收一些富有生命力的语言。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语言就会有较深厚的储备,作文中的“学生腔”现象就能避免,学生的语言技巧也会由幼稚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余秋雨.观众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汪永亮,黄厚江.第五讲 文体与结构――量体裁衣,布局谋篇[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Z1).
篇3
《甩掉包袱,实现人生目标》的写作提纲:只有放下包袱,才能实现人生的奋斗目标,体现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甩掉包袱,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李白);甩掉包袱,才能创造人生辉煌(无臂钢琴师刘伟);甩掉包袱,才能收获人生硕果(袁隆平)。让我们甩掉包袱,驾起人生的风帆,驶向光明的彼岸,实现人生奋斗的目标吧!这个提纲对话题分解合理,结构清晰,一目了然。把“甩掉包袱,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甩掉包袱,才能创造人生辉煌”、“甩掉包袱,才能收获人生硕果”作为每一段的开头,使文章结构清晰。结尾两段,又准确完整地收束了全文。切入角度紧扣社会现实,材料充实,文章厚实。中间的三个段落,作者分别写到了李白、刘伟以及袁隆平,他们是甩掉包袱的成功者。在此基础上,作者强调,“甩掉包袱,才能实现人生目标,这是真理。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升华主题,振聋发聩。
《坚持的力量》的写作提纲:人们都希望驻足金碧辉煌的“罗马宫城”,到达魂牵梦萦的“象牙之塔”,实现自己长久的梦想。这就需要不懈的努力,因为坚持就是胜利(观点明确);坚持是对极限的挑战,是对心血和汗水的慷慨挥洒,是对理想的执著,是不到长城不止步的豪迈(陈定);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成功往往就诞生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爱迪生);坚持需要七擒孟获的韧性,需要六出岐山的不坠之志,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孤独,更需要知其不可为而为的大智大勇(张海迪)。当然,坚持不是固守,更不是画地为牢。当我们遇到困难,遭受挫折,当我们汗流浃背、筋疲力竭的时候,我们应该在心中默念一声:再坚持一下。这一写作提纲,使用层进式的论证结构剖析话题,阐述很有深度。分别从坚持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 、坚持需要什么 、坚持要注意什么四个方面展开分析。使用古今中外的人物事例材料,很有说服力。
那么怎样才能在考场上迅速破解话题,列出这么好的写作提纲呢? 用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让花开放,把根扎深” 。
“让花开放”,就是破解话题,展开思路;“把根扎深”,就是选准角度,提升内涵。先来分析怎样让话题之“花”开放,破解话题,展开思路。一般来说,紧紧围绕话题或观点,回答三个问题,思路就自然展开了。即“是什么”(解释内涵),“为什么”(探求原因),“怎么做”(解决方法)。从语言形式看,基本格式应该这样:是什么(解释内涵),“xxx是xxx”,如,“舍弃是一种人生智慧”,“舍弃是一种理性选择”。为什么(探求原因),“只有xxx才能xxx”,或“xxx能够让你xxx”,如,“只有懂得舍弃才能获得更多”,“懂得舍弃能够让你明白‘舍得’的内涵”。怎么做(解决方法),“xxx就要xxx”,“ xxx需要你xxx”,如,“舍弃需要勇气”,“舍弃就要淡泊名利”,“舍弃就要胸怀坦荡”。
怎样“把根扎深”,选准角度,提升内涵。应从现实生活切入,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要用理念统领事例,而不是为举例而举例。关注社会现象,比如,职业道德,舍己助人,无私奉献,诚实守信,慈善事业,关爱尊重弱势群体,等等。文章要反映社会现象,探讨现实问题,不能无病。以上社会现象,都是值得人们思考的。只要结合具体事例展开剖析,就能有思想的深度。关注人生追求,比如,成败、挫折、名利、适应、心态、欣赏、沟通等。可以写一些典型人物的人生经历,比如,感动中国人物中的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医生、最美妈妈等。但更重要的是借助他人的事迹写自己的人生经历,体现自己的价值追求。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提纲是成功的大半。话题“让生命之花绽放”的简要提纲:有自我,开放最朴素的美丽;有奉献,尽管零落,自有香如故;无傲气,于花间撒播最朴素的香味;无欲望,于蕊间隐去骄奢之气。看这一写作提纲,就知道文章会写得有层次、有深度。文章在探讨怎样“让生命之花绽放”时,从四个方面分析:保持自我本色,乐于奉献,谦虚朴素,淡泊名利,颇有思想的深度。
篇4
一、习作不具体的成因分析
1.将“字数多”与“具体”混为一谈
在调查中,大多数学生认为,“具体”就是文章写得长。确实如此吗?非也。打开《现代汉语词典》,“具体”的意思为细节方面很明确的;不抽象的;不笼统的(跟“抽象”相对)。那么,什么叫细节方面很明确的,什么叫不抽象、不笼统的,恐怕学生也难以准确理解。
我们常常看到,命题测试时,我们常常会对习作的字数作要求。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浅表的要求,容易让学生对“具体”产生误解,以为把文章写得长点儿达到要求的字数就行。作文时,一些学生边写边数字数。考试时,下笔不考虑文章布局,达到字数很快收笔,这是不少同学常用的招数。如果字数不够,就绞尽脑汁,生拉硬扯,胡编乱造,有些甚至词不达意,与主题毫不相干。这样很容易造成盒匝环,无实质内容,无具体细节,只会笼统表达,抽象叙述,模糊带过。调查中有一个学生,每次写作文都很“长”,少则三四页,多则达十页,并以此为傲,以为洋洋洒洒、篇幅很长就是好,他还自豪地说:“我还可以再写几页呢。”其实,习作在动笔之前就该构思,哪里着墨,哪里惜笔如金。这两类学生的做法都不足取,都是误解了“具体”的本意,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字数,长此以往,中心不明,主次不分,习作水平自然难以得到提升。
2. 不知道怎么“写具体”
同样一件事、一个人,教师同样在班级指导、分析,不同的学生写出来,“具体”的程度不一样。有的学生总是像挤牙膏,刚开了个头,敷衍几句,就草草收场,内容空洞,明明白白一件事,在其笔下,三言两语写完了,跟概括内容似的。为什么?对于“写具体”而言,他们不得法,缺少的是将文章写具体的策略。
其实,不同的习作主题及要求,对于“具体”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文章应该在哪一个方面“具体”更是由表达中心决定的。本文仅以写人习作为例,谈谈这类习作如何写具体。
二、写人习作“写具体”的策略研究
在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就明确提出了“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的习作要求。的确,“写具体”是最基本的习作要求。
1.对比:让“具体”看得见
要想解释清楚“什么是具体”,最好的办法不是诠释,而是对比。三两段文字,放在一起,对比着读,就会知道哪个是具体,哪个是简单,哪个是流水,哪个是唆。
比如,在教学完《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之后,我让学生写一写再次见面时,爱因斯坦的模样。有的学生只用了一句话:爱因斯坦穿戴整齐,精神极了。而有的学生洋洋洒洒,写了一段话:只见他蓬乱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一双深褐色的眼睛虽然仍陷在眼窝里,但是散发出温柔的目光,看上去是那么和蔼可亲。他上身穿一件雪白的衬衫,外面套一件黑色的西装,露出领口精致的领结,下身搭配一条同色系的黑色长裤,脚上的皮鞋大小合适,擦得锃亮。整个人看上去精神极了!
比较之下,学生就会发现,原来“穿戴整齐”只是一个笼统而模糊的描述,究竟穿了什么?读者肯定一问三不知。而读完具体描述之后,我们的头脑中爱因斯坦的形象就会清晰地浮现出来。
而有些流水账、唆繁复的习作,也可以经常拿出来对比着看,这样,什么是具体,就不言自明了。
2.观察:让“细节”全显现
观察,即仔细地看。看,人人都会,但是观察,未必人人能做好。参与一次活动,观看一次实验,如果活动之前不指导观察,活动结束,学生可能只对活动步骤及流程有印象,对于活动过程中人物的表情、动作等全无记忆。
有一次习作,是写一次体验活动。老师安排了一个摸箱中物体猜测是什么的游戏。老师的语言风趣,在学生摸索之前,设置了悬念,对于箱中物体充满了好奇,很多同学都想参与。而被选中的同学也极具表演力,摸的过程中,表情丰富,动作夸张,下面的同学观看得兴致勃勃。可是,活动结束后,老师采访同学,当问到“他是怎么摸的?”时候,很多学生却哑口无言。究其原因,在于大部分同学只关注了事件的发展,并没有去细致地观察。
后来,这位老师对教学环节进行了调整,在体验之前,指导学生从身体不同部位――面部、眼睛、嘴巴、手臂等去观察,体验完之后再来问时,学生发言踊跃,思如泉涌。
观察,是有方法可言的,也是需要不断训练的。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有计划、有步骤地去观察周围的事物、身边的一切,坚持不懈,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升了,细节才可能一一显现,这是学生作前的重要能力。
3.回放:让“动作”慢下来
连续动作描写,对于许多学生而言,是一个难题。对于不会描写的同学来讲,连续动作常常会简化为一两个动作,然后一笔带过。确实,有些动作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由不得我们细细欣赏。怎么办?得让一闪而过的动作慢下来。有人想出了用摄像机拍下来的方法。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自然很好。但是家常课呢?学生自己习作时呢?没有办法摄像时怎么办呢?也许托尔斯泰教女儿写作文的方法能给我们启发。
有一次,托尔斯泰的女儿在外面玩儿,突然听到爸爸的书房里居然有狗叫声。她跑过去一看,天啊!爸爸正像狗一样爬着,还一边爬一边叫。细细一问,才知道了缘由。原来,当时,托尔斯泰正在创作一部小说,里面写到了一条狗,却不知从何处着手。于是,就自己学着狗的样子,爬啊,叫啊,这才找到了感觉。
托尔斯泰学狗叫这一招是否能给我们启发呢?我们写作文时,不知道哪个细节时,怎么办?学!即“仿真”体验。这样,写出来的细节才会真实。比如,平时,我们写活动,写游戏,对于许多动作细节的揣摩,都可以运用此法。当然不一定要有真的道具,有时候比画比画,反复体味也可以,只要让“动作”慢下来。
就拿踢毽子来说,踢的过程是精彩的,然而,踢过后,也许细节上除了“踢”,有些学生就再找不到其他的幼髁恕U馐焙颍就可以发动所有的学生进行“仿真”体验――空手演习刚刚的踢毽子活动,群体性的感悟、体验能迅速让学生的思维回复,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真切感受,“发现”细节。
4.开口:把“实话”说出来
写人作文,有时候写不具体,还可能因为“语言”在习作中成了空架子。举个例子,一个学生写妈妈叫他参与班委竞选的事,只有一句话――
妈妈叫我参加班委竞选,起初我不同意,后来,终于被她说服了。
看完他的表述,我们就会发现,这件事中,他和妈妈其实是有对话的,而且究竟怎样说服应该是重点,而他竟然一句话也没有写到他或妈妈的语言!经过指导,让人物开口说话以后,这一句话就变成了下面这段话。
吃完晚饭,妈妈看似无意地说:“童童,听说你们班要进行班委竞选了。”
“嗯。”
“你参加吗?”妈妈终于问到了重点。
我摇摇头:“不参加。我对我的成绩还不太满意,觉得班上比我优秀的同学很多。”
“我是这么想的,”妈妈看了我一眼,语重心长地说,“也许你身上还有一些不足,但是,这并不妨碍你推介自己。站在讲台上,展示自己,表达自己,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况且,选班委并不只是看成绩,还需要有责任心、良好的管理能力等,我觉得你可以试试。”
妈妈的话打消了我原本的顾虑,经过思考,我同意去试试。
人物的语言也是有力量的,直接引用常常极具感染力。因此,在适当的时候,我们需要把人物的语言还原到实处,写清楚,这就是具体。
5.独白:把“想法”真还原
看电影、电视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会发现,人物是有内心独白的。而有些学生的心理描写苍白到只有一两个词语:紧张、害怕、得意……殊不知,紧张、害怕的背后,其实是有许多“独白”的。比如,老师抽测背诵,宁宁昨天没有背,因此在老师的目光扫过来时,他看似平静的脸掩盖了他的紧张与不安,但是在习作中,他这样写道:
老师朝我这里看过来了,我迅速地把头偏向另一边,假装看别处,心里在默默祈祷:“镇定啊镇定!千万别给老师看出来……不要叫我,不要叫我!叫到我就死定了。”再抬头,老师的目光已经扫到另外一边了,她叫了丁子俊来背。我立刻松了一口气:真是谢天谢地!好险好险啊!这一次,算是老天保佑,侥幸逃脱。下次可不能再忘作业。否则,当场语塞,现了丑,我可怎么当这个中队长啊?
心理独白,其实人人都有,只要有心捕捉。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将“想法”说出来。说出来,就具体了,比那一个简单的“紧张”“害怕”叫人将心看得更明白,更透彻。
篇5
1、能从人物的描写中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征
2、学会从人物性格中体会到高尚的人格
3、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教学难点:
1、
前面学生学到的是一个人物的描写,对于群体人物的描写较为陌生,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学会对群体人物的分析。
2、知道应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进行描写;
教学设计;
要体现新课标的理论,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思考问题。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人物的描写,知道可以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今天我们来结识四位举世闻名的大作家。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被著名的法国文学家莫泊桑精彩逼真地记录在散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作业
1、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这四位大作家都是谁呢?
生: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
2、(出示有关几位作家简介的投影片)几位作家中我们最熟悉的是谁呀?为什么?你能给大家介绍这位作家吗?
福楼拜(1821-1880),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
屠格涅夫(181-1883),俄国作家,代表作有《父与子》等。
都德(1840-1897),法国作家,短篇小说代表作是《最后一课》。
左拉(1840-1902),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小酒店》等。
三、整体感知课文
(指点投影片,简介莫泊桑)莫泊桑(1850-1893),法国文学家,他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创作成就以短篇小说最突出。他在创作上受福楼拜、左拉和屠格涅夫的影响较大。莫泊桑与福楼拜交往甚密,因此写下了这篇出色的散文
1、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生:(齐答)形散而神不散。
教师:在这篇文章中,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写星期天在福楼拜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没有开端、发展、、结局,但是四位大作家的形象却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作者是如何刻画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的。我们这节课重点解决两个问题。
2、下面请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考虑这几位作家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作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1)我们先来看主人——福楼拜(板书:福楼拜)“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七点他一直都有客人来”,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回答:可见福楼拜朋友特别多,与他的交往都很密切。这也可以看出他在欧洲文坛上的地位很高。(意思对即可)
(2)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往往是通过对人物进行哪些描写表现出来的呢?
回答: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
(3)找一下描写福楼拜肖像、语言、行动的语句。
回答:肖像描写是“蓝色的大眼睛”“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语言描写有“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着一把军号”。“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一次思想的飞跃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块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4)从对福楼拜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博学善辩。(板书:博学善辩)
(5)找有关福楼拜动作描写的语句。
“门铃一响……他总是亲自去开门。”“渐渐地,人越来越多……这时只见福楼拜作着大方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内裙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最后,他的朋友们一个个地陆续走了。他分别送到前厅,最后再单独和每个人讲一小会儿,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6)福楼拜朋友这么多,可他是“分别送”、“单独和每个人讲”、“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这些短语说明什么呢?
把关键词语通过重读表现出来。
可见福楼拜是一个热情好客、开朗豪放的人。(板书:热情豪放)
(7)“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可见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关系怎么样?他们深厚友谊的基础是什么呢?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这一点呢?
“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和共同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个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
(8)找出作者对屠格涅夫的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
肖像描写的是“白的脸”。
语言描写是“用一种轻弱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那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谈话很少涉及日常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屠格涅夫也常常还来一些外文书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译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
动作描写是“仰坐在一个沙发上”。
(9)谁能用短语概括一下屠格涅夫的思想性格特征呢?
博学多识。老年持重。(板书:博学多识老年持重)
(10)刚才我看到大家把关于都德、左拉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的语句都在书上勾画出来了,通过这些描写你们看这是两位具有什么思想性格特征的大作家呢?
都德活泼开朗,而且很幽默。
左拉不太爱说话,沉默寡言,但是坚毅聪慧。
教师总结:
这都不是一眼就能直接看出来的,因此作者的这种肖像描写已不是纯粹的客观描写,而是用议论来发表自己的主观感受了,并把自己对左拉的敬佩之情融入其中。纯客观的自然描写就只能是“肥胖的脸,近视眼”,而在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能把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点对我们同学作文也很有启发。另外,为什么我们在读完课文之后就能说出四位作家不同的性格特征呢?因为作者莫泊桑抓住了四位作家的不同特点,从肖像、语言、行动等方面进行了描写,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篇6
关键词: 中西方新闻传播差异成因分析
纵观古今中外的新闻史,新闻学作为一门研究新闻传播活动及规律的科学,中国和西方的新闻传播既遵循着共同的规律,又在变化与发展中具有各自不同的形态与特征。这种共同性与差异性,正体现在中西新闻的报道及写作理念之上。中国与西方各国,对于新闻传媒都无一例外地进行着必要的社会调控,其中有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国情、文化体制、社会发达程度、新闻事业发展进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对于新闻传媒的理念认识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中西新闻传播理念比较
新闻报道是大众传播者利用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加工,向受众传播信息的一种活动。中西新闻传播报道理念的分歧在于新闻报道的观念不同,新闻报道观念是人们关于新闻报道的一系列看法、观点的累积和整理,是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加工之后的价值取向和思维定式。中西方都强调在新闻报道中要用事实说话,但就这一点,双方有着截然不同的观念。
首先,以体育赛事报道为例。中方以夺金牌为中心,紧紧围绕金牌的意义而论,运动员是叙述整个事件的线索。赛事以赛场的运动员为主,紧紧围绕赛事进行写作。赛事中“不会再有任何闪失,不会再给对手任何机会”等主观性的语言极富有情感煽动性。而西方报道则就赛事而论,紧紧围绕运动员而写,突出选手的个人成绩,也报道了赛事奖金。即使有对比赛发展的预测,也依旧以赛事为主,不脱离运动员。
其次,就新闻的真实性而言。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生命,中西方都将新闻的真实性置于重要地位,但在表现手法上双方有很大的差异。中国人善于从整体来看待问题,新闻报道更多的是关注事件整体概貌而非事实细节的真实,从更广阔的视角去考察事实、挖掘事实的内涵和意义。而西方国家注重的是事实,强调事实的客观性。西方新闻报道经常将真实性与客观性联系起来考察,以事实报道为其核心,强调客观中性的立场。
二、中西新闻写作理念比较
新闻写作是一个思维的运作过程,由于受到的文化传统影响不同,一个记者的认知结构决定了他思维方式的不同,从而使新闻作品写作特征不同。
就“新闻文体”而言,“新闻文体”是新闻的体裁、样式,是媒体传播的新闻报道的具体而又不同的载体形式,是新闻事实在新闻报道中呈现出的信息内容、表达特色和结构方式的整体形态。受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影响,加之新闻事业所走过的道路不同,中西新闻界对新闻文体的认识亦有很大不同。中国的写作文体分类严密琐细,各种选材方式、结构、语言、风格都有明确界定,要求记者写作时必须合乎文体规范。而西方的新闻写作相对而言在文体的分类上比较宽松而广泛,各种文体之间交融流通,不拘一格,在文体探索上锐意求新,不受陈规束缚。
就新闻写作的侧重点而言,中国文化重人,西方文化重物;西方文化重科学和宗教;中国文化重统绪,西方文化重分殊。在人物写作上,中国记者重在以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心理表现人物,旨在告诉读者人物有什么意义,达到群体精神的代表高度,而西方记者重在从人物外在的动作、服饰、语言等刻画人物灵魂,旨在告诉读者人物是怎样的一个人,这是一种个性的张扬。
三、中西新闻文化差异比较
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或群体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是其理想、价值观、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的总和,还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举足轻重,是构成人的行为准则的重要方面。文化差异可分为两种性质:一是时代差异;二是非时代差异。
从时代差异上来说,主导性力量的来源不同是中西新闻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中国新闻文化始终是由社会统治者主导的,新闻传媒事业始终以其强烈的政治色彩归属于社会统治阶层,融入到国家的政治文化框架之中。西方新闻文化则是一种由社会监督者主导的文化,“对政府实行舆论监督”、“分析并解释复杂问题”则成为了其最有价值的传播内容。
从非时代差异上来说,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的关系,西方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分别对立的关系。中国新闻报道极少写毁灭、死亡、绝望,而代之以人民群众与灾难斗争的乐观精神及抗灾救灾的英雄气概,并以此来凝聚公众注意力。对个人独立性的肯定使西方新闻媒介得以独立于政府之外,从而具有自己独立的社会地位。
通过对中西方新闻传播差异的成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不同背景下新闻报道活动的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传统的新闻报道观念是在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下发展的结果,当前中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客观上要求文化的再造和创新,只有文化价值观的融合和超越才能带来新闻报道观念的变革,也才能带来新闻报道实践的真正创新。
参考文献:
[1]师全民,陆相欣.浅谈中西文化传统的几点差异.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2]张莉.中西文化传统与新闻传播.国际新闻界.
篇7
一、通过“看”,积累下生活
学生要想实现写,就要积累生活。而让学生积累生活的主要方法,就是让学生学会“看”,拥有“看的能力”。这里所说的“看”就是“观察”,“看的能力”就是“观察的能力”。学生只有“看到了”才能“描绘出”,才能“想象到”。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讲”,还要引导学生去“看”。让学生用发现的眼光观察事物,及时用文字去记录生活的一点一滴。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之前,可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收集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收集、运用写作素材的能力得到提高。以苏教版《想北平》这篇课文为例,老舍先生用通俗质朴的言辞表达对北平的眷恋和思念,容易激情学生乡土情结的共鸣。在进行写作教学时,高中语文教师可让学生自主圈划文中的优美语言,收集关于描写故乡的优美散文,鼓励学生回忆和观察乡土的特点再进行写作。即使对于平时不善于表达的学生,也能描述出自己故乡的面貌,激起学生用文字表达对故乡感情的欲望,逐渐提高写作兴趣。
二、拥有个性,“百家争鸣”
学习过程中什么才是最宝贵的?不是学生能够答出标准答案,而是学生拥有了个性化的、有价值的想法。学生的学不是为了“迎合”――“迎合”标准答案、“迎合”老师的想法、“迎合大众口味”,学生的学是为了使学生成为社会中有建树的建设者,让学生成为“百家争鸣”中的一员,而不是成为机械化模板人才中的一员。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我们该怎样实现这一教育理念呢?即让学生写出真实感受。在笔者看来,让学生写出真实感受的最佳方法就是让学生写随笔文章。在写随笔文章时,不限定学生选取的内容和题材,可按学生的意愿选取诗歌、散文、文言文等写作文体,让学生能够真实发挥自身所长和创作力,真实地表达自己对事物、人物、事件的所见所闻及所思所感。例如苏教版《我与地坛》一课中,我让学生提前自学课文,了解史铁生无法用双脚站立行走却跨越困境的艰苦过程,进行一次随堂写作练习,让学生以课文为写作题材进行读后感写作,结果获得良好效果。学生们都可以从史铁生的经历中得到启发,有的学生表达出磨难可以摧残一个人的身体,却无法打垮他的意志;有的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明需要在学习中也要不畏艰难;有的学生认为既然改变不了客观条件,就努力改变对人生的态度。在进行点评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既为学生在写作此方面内容的文章积累素材,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
篇8
关键词:中职语文 作文 能力 人格精神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作文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养成。认清中职学校学生作文能力现状,明晰教学目标,找准提高作文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对于增强中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职学校作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作文从写作类别看,主要有写景、记事、议论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有利于拓展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渠道,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
以写景类作文为例。写景作文就是用语言文字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地、生动地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环境气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衬托人物的心情,这类作文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又如记事类作文,叙述好一件事,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方面的内容写清楚,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就能做到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就能使交流对象明白你在叙述一件什么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工作中的沟通交往能力。再如议论类作文,议论文的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选用论据要具有典型性、新颖性,表述要精练、简要,论证过程要把问题展开、论透,做到以理服人,抓好议论文的写作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笔者认为,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在弘扬工匠精神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作文教育,为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二、作文教学在培养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追求中的作用
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培育一批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著、对产品负责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在这一过程中,不可忽视作文教学对学生人格养成的重要作用。中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健全人格的关键期。笔者认为,文如其人,作文是一个人最具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应通过作文教学,将传授专业技能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全面素质,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
1.让学生具备工匠期望
通过作文教学,引导学生对学习、生活、社会进行深入的观察、感受、思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立足社会的“制胜法宝”是职业精神。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塑造、培育学生的职业愿景,引导学生形成对职业技能的追求和坚守。
2.让学生具备工匠素养
注重“人文合一”,把“严谨、敬业、执著、创新”的职业素养融入作文教学中,“人品”和“文品”相互促进,强化潜移默化的熏陶,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思想认识。
3.让学生具备工匠情怀
顺应《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要求,突出爱国敬业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胸怀家国的博大情怀,把自身发展与提升制造业水平结合起来,为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发挥作用。
三、提高中职学生作文能力的途径
人文合一是作文的规律,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作文中得到综合体现。从中职学校作文教学的特点来看,要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实处着力,发挥作文在培养现代工匠中的作用。
1.阅读经典,积微成著,让学生基础更加扎实
提升作文水平,源于扎实的基础。说到底就是要多读书,在阅读中不断积累,在积累中逐渐形成能力,筑就坚实的基础。
(1)多阅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每学期制订阅读计划,精选教材中的经典范文、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和优秀篇章,例如推荐《陋室铭》《六国论》《品质》《我有一个梦想》等佳作,让学生利用每周早读课进行诵读;推荐名家作品,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2)多摘录。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比如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每周一上交,养成良好习惯。鼓励学生把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好段背诵下来,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用词的精准,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语言的美妙。在摘录中逐步积累写作素材、实现写作能力的提高。
(3)多争鸣。提倡学生们在阅读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谈认识、讲体会,每周安排4~5人进行课堂交流,倒逼学生对所阅读的文章进行思考、梳理、归纳,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借鉴、拓宽思路。学生在读中积累、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将那些名家名篇的内在魅力――或爱国、或忧民、或志趣高洁、或秉承追求卓越品质的匠人精神充分挖掘出来,这样就极大地丰富了写作素材。
2.锤炼细心,一丝不苟,让学生思维更加缜密
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关注生活细节,采撷思想的浪花,并在写作训练中尝试、强化,使细节生动起来,使作文跟上时代步伐。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细节。 好的作文是作者独特的生活体验,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笔者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生活,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发现别样的风景。例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社区志愿者活动。在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后,笔者布置“我的一次志愿者经历”,让学生写活动后的感悟。有位学生写了篇题目为《弯弯腰,捡起道德的麦穗》的感想。他f,经历过后才知道,原来为他人、为社会做点好事会让喜悦感、满足感充盈内心,即使这件好事在别人眼中也许微不足道,但却让他意识到了自己对社会而言是个有用的人,从此丢掉颓废,专心学技能。
(2)引导学生关注思想细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认识达到一定的高度,写作之泉才会源源不断从笔端流出。例如在一次作文训练中,一位学生这样写道:“进入技校后,我要抓紧每分每秒认真上好每一堂专业课,只有技能学到手了,才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才能赚到很多钱,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笔者看了作文后,感觉这位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追求目标,但过于物质化,所以笔者找到这位学生,告诉他学习技能一方面固然是为了将来能立足社会生存下去,但更重要的是要拓宽眼界,心怀他人、社会,从而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感。
(3)引导学生关注写作细节。在批改学生作文时,笔者十分注意发现学生习作的闪光点,对在立意、构思和表现手法上富有个性的作文,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例如,在一次以《我的职业梦》为题的作文训练中,一位学生梦想成为一位摄影师,用手中的摄像机拍出中国奥运健儿的精神,拍出中国的强大;去神奇的九寨沟、大庆油田,拍出祖国的美丽与富饶;与贫困孩子交朋友,拍出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学生用自己的个性语言展示了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笔者给予这样的批语:你是一位具有家国情怀的男生,格局高远,只要踏实做好眼前的每一步,梦想成真指日可待。
3.培养信心,持之以恒,让学生人格更加健康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教师应当重视教育中的人格培养,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认识生活,展现自我风采,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
(1)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创造一个实现梦想和技能实践的良好环境,引导学生自由地研究和探索。可以发挥校、企结合和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优势,及时把各种新技术、新成果和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反映到作文教学中来,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深入钻研,培养他们在技能上的自主思路和想法,突破原有框框的束缚,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引导学生社会化发展。中职阶段是学生向社会化转变的准备阶段。在作文训练中,引导学生体验身边的父母恩、师生情、同学义,体验在日常生活交往中的集体荣誉感、道德感等社会性情感因素。教师可以设计《我给老师画张像》《我终于原谅了他》《实习生活之感悟》等命题,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对学生之间合作交往、参与班级活动等实践中获得的情感认识,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加强思考总结,进行整合提炼表达。这些都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为学生明晰今后的职业方向。
(3)支持学生团队化协作。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合作学习是课堂学习的最佳情景。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协作作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材料所给信息确定作文主题、框架结构和主要素材,鼓励学生把握每一次讨论的机会,对那些不善言辞的学生,鼓励他们克服胆怯,在讨论中亮明自己的观点。如对当前社会热点的讨论,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从事件本身思考,有的从社会主流意识方面切入等等。在讨论中做到师生联动、生生互动、全员参与,在学生思辨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在群体中进行活动的能力。
总之,笔者认为,只要善于积累,精于观察,深于感悟,勤于动笔,便会对写作产生兴趣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事业心和感恩之心,将产业、行业、企业和职业对从业者的素养要求融入专业教育过程中,不嗯嘀参幕底蕴,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晓纯.提高中职作文教学质量的措施[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2(6).
篇9
近年来高考作文经历了从命题作文到话题作文再到新材料作文的改变,但是命题形式的改变并不能阻挡高考中千人一面的“高考体套话作文”的出现。所谓“高考体套话作文”就是学生高考一律写议论文,回避其他文体,同时在写作中,提出观点后就是堆砌材料,通篇没有自己的感情和意见,不见其情,不见其理,导致很多高考改卷老师只能一味从“语言优美”“材料充实”的角度来评分。通常这样的文章能拿到43-45分左右的基准分,这样促使更多老师和学生在应试作文的怪圈中越陷越深:老师进一步加大语言写作技巧和材料充实训练力度,在应试写作纯技巧操练上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不求优秀,但求保险;不强求高分,但求基准分;不求真情流露,但求稳扎稳打;不求富有理趣,但求材料充实。
从2013年起,新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格局已经形成。2013年高考,全国大纲卷、新课标卷及其他各自命题的省市都采用了这一题型。新材料作文写作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实际,便于考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思维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视野更加开阔,鼓励学生对社会、自然、人生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面对这样的高考改革态势,教师应该如何投入到改革的洪流中找到拯救高考作文的诺亚方舟呢?
首先,巧设作文序列,激发学生写作冲动。
为了促进学生的写作冲动,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尽最大可能地挖掘学生心灵中的柔软处,以生为本,紧密联系学生的真实生活,让学生有情可抒有感可发,让学生对作文的态度发生微妙的变化,能够在写作中收获肯定和满足。
高一这一学年,我设计了一个有效激发学生真挚情感的作文序列,这个序列由如下四个“关注自我――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自然”母题组成。
“关注自我”分为以下几个子题:我的家 我的成长足迹 我的学校(结合学校文艺周和体育周)
“关注他人”分为以下几个子题:我身边的人(我的父母、我的同学、我的朋友、我的老师) 我最喜欢的书中的人(结合学校读书月活动) 我最崇拜的偶像(结合学校的电影月活动)
“关注社会”分为以下几个子题:社会热点之我见(结合最新时事热点)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结合三月学雷锋活动) 关注节日(结合五六月的母亲节、父亲节、端午节)
“关注自然”分为以下几个子题:我的故乡(结合学校的榧乡远足活动) 我旅游去过的地方 我眼中的美丽星空(结合学校的“天文”月活动) 我心中的人间美景(结合学校的摄影大赛活动)
这些母题和子题以靠近学生生活为根本,提供给学生宣泄自我情感的平台,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原始写作冲动,让学生对写作由恐惧抗拒发展到满足喜悦;高二高三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思辨性深刻性”为设计理念,贴近学生的生命感悟和认知来设计写作序列,最大可能地做到让学生有话可谈,有文可写,有真情可抒发,有观点可畅谈。
其次,加强作文的审查和评价机制,有效进行升格训练。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自己要摒弃应试思维模式,要在导向方面及时引导,鼓励学生在考试中放胆写作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同时进行有效的考后辅导和修改,精心比对,让学生在比较中升格文章,让“真情实感”的清泉流进考场作文的湍濑。
例如在一次考场作文训练中,学生以“保持内心的美好品质”为中心论点来写作文章,完成后我撷取了一个写作片段对学生及时引导。
朱自清先生早年叫朱自华,可后来他坚持用“清”来代替“华”,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看透了社会中丑恶黑暗的面目,当他为生活所困时,他宁可挨饿,也不接受美国人的救济面粉。在他的眼中,唯有荷塘里的一抹月色,父亲匆匆的背影才是最珍贵的,薄伽丘说:“贫穷不会磨灭一个人高贵的品质,反而是富贵先叫人失了志气。”是的,人的富有与金钱无关,人的富有实际上是人心灵中美好和高贵品质的展现,是颜回“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悠然自得,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淡泊平静,是卢梭“根本不该为取悦别人而使自己失敬于人”的坚定执着……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这段文字看上去貌似语句优美,事例充足,旁征博引,但是细细品味咀嚼,就会发现文章问题颇多,落入了“事例”“名言”相互叠加的窠臼中,文章缺少学生的真情实感,缺少学生生命流动的展现。面对这种情况,我要求该生进行修改,要求有“文中有我”,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改后的作文片段展示给全班学生品读。
大家都知道,朱自清先生早年叫朱自华,可后来他坚持用“清”来代替“华”,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先生一定会告诉我,是因为他看清社会中丑恶黑暗的面目,所以当他为生活所困时,他宁可挨饿,也不接受美国人的救济面粉。我在冥冥中思索,如果我也生活在当时的时代,面对饿殍遍野的,我是否能够面对香喷喷的救命粮能够保持内心的尊严?也许我会内心纠结动摇彷徨许久,在痛苦的挣扎中也许我会双手颤抖地接过这份施舍,也许我会在窃窃自喜中还编织出很多接受这份“嗟来之食”的托辞和借口,尽管我清醒地知道人要保持内心的美好品质,人要保持内心的澄澈与透明;也许是颜回“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悠然自得让我汗颜,也许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淡泊平静让我羞愧,也许是卢梭“根本不该为取悦别人而使自己失敬于人”的坚定执着让我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我要求学生进行反复朗读和合作研讨,指出修改后的文字带给他们的启示,学生很快总结出以下几点:
1.文章是“文中有我”并且满含真挚的情感。
2.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和想象的表现手法,加大了文章的抒情性和灵动性。
3.采用第一人称,让“我”与文中人物进行沟通,使得文章更好地展现“我”的真实的想法和观点。由“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开始巧妙地过渡到了“关注自我”,进一步给读者加深印象,深化了主旨。
4.文章巧妙地使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展示了“我”在面对物质诱惑时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展示了“我”作为一个普通人真实的想法,从而进一步突出了朱自清先生灵魂的崇高和伟大。
对该生的用心修改,我给予了大力表扬;对学生总结出来的观点和感悟,我给予了充分肯定。鼓励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尽可能使用富有真情实感的材料,在分析材料的时候要多角度辩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在考场作文的时候,放弃功利之心,平静淡然地“我以我手写我心”,让真情实感的阳光驱散分数的阴霾,最终水到渠成地让“真情实感”的清泉流进高考作文。
最后,统观全局,挖掘学生写作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针对高考作文要求和未来发生趋势,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触动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培养学生思辨意识。
《2013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中“发展等级”首要要求就是“深刻”,要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然而写作的现状是材料和名言的堆砌铺陈,是华丽而空洞语言的放纵恣肆,语言与思维的分裂导致学生的头脑成为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学生“自觉”成了为他人手中的可悲傀儡。思维不能得到拓展和延伸的学生无奈之下只能“以叙代议”,只能“掉书袋”,只能草草地说一下极为简单的道理。面对这种现状,教师要学会设置情境,给学生设置“思维模板”,挖掘学生深刻思维和发散思维。
如利用下面这则材料来进行训练。
据英国《卫报》报道,畅销游戏《愤怒的小鸟》的制作公司罗维奥公司畅销总监皮特表示,该公司“全心全意地关注亚洲”,通过“出口中国文化”来凸显其对中国市场增长的重视。
该公司为《愤怒的小鸟季节版》制作了一个基于中国中秋节的国际更新包,包括中国版的主题音乐、人物和背景,以及配有《愤怒的小鸟》标志的传统月饼。皮特说:“许多人是通过我们的游戏第一次听说中秋节的。我们不仅把《愤怒的小鸟》带到了中国,还把中国带给了世界,我们想要比中国人更具有中国特色。”
第一步概括中心法,要求学生概括这则材料的中心观点:英国畅销游戏《愤怒的小鸟》欲当中国文化的推广者。第一步完成后,开始第二步“假设情境法”,假设多种情境:假设学生这时是总监皮特会怎么做?假设你是别的国家的游戏玩家会怎么想?假设你是中国的游戏玩家又会怎么想?假设你是中国的游戏设计者会怎么想?假设你是普通的中国民众会怎么想?假设你是中国的文学传播者你会怎么想?要求学生设身处地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这样多角度思维,让学生思维延展开来。在第二步完成后,进一步深度挖掘,例如学生在假设自己是总监皮特,也会采取与皮特相同的做法,那么紧跟其后,采取第三步由果溯因法,要求学生挖掘原因:“为什么你会这么做?有哪些原因?哪些原因是主要原因?哪些原因是次要原因?哪种原因更具有说服力?”第四步反弹琵琶反向思维。“反之,不这样做(外国游戏不推广中国特色)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第五步近似联想发散思维。 “你能联想到哪些相似的现象,它们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年轻一代应该如何维护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利益?”第六步回归本位,全局思考。“作为一个地球人,我们年轻一代应该如何融和本国文化和外来文化?”由此培养学生全盘思考的能力,形成整体意识。
这样一个训练后,学生都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原先单一维度思考的弊端,考虑问题开始向“多角度全面化深刻化”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其新基础课程理念中提出:“应该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特殊认识活动论的框架,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①是的,语文课堂正以“实然”为根据的“知识课堂”向以“应然”为根据的“生命课堂”转变。作文教学的课堂更加应该是生机勃勃,每一次作文都应该是学生独特而美丽的思想之花灿烂绽放的过程,而不应是鲜艳却缺乏生命力的假花的招摇,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给学生的写作过程带去一缕温暖合适的阳光,解冻学生们被高考应试教育封冻的心,让他们在写作中释放生命的活力,奔向魅力无穷的写作乐土,真正做到心弦与清风共鸣,情思与流云相戏。
――――――――
注释
篇10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不仅在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结构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的重建。由此,我们开始了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的审视和对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的追寻。
一、关注劣势:传统心育文化的误区
以下心理健康教育场景,在很多学校里可能经常会出现:
场景一:班主任对班里的一位男生说:“你做事细致认真,责任心很强。只是你不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性格太内向了。以后把这一个小毛病改掉,好吗?”男生看着班主任期待的目光,十分为难地点了点头。
场景二:办公室里,家长在和语文老师沟通:“老师,我的孩子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包括课文朗读都不错,就是对作文不感兴趣,你能帮他在作文方面补一补吗?”老师觉得有些勉为其难,但还是答应道:“好啊,我们共同努力吧。”
这些心育场景,在很多学校里司空见怪,以至于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以审视的眼光来分析这些现象背后所折射的心育文化时,就会发现传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文化中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关注劣势。具体来讲,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心育对象,窄化为问题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初期,由于受认识水平、实践经验、理论指导的限制,很多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同起来,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只是个别有心理问题或品行不良的学生,忽视了“大多数学生面临生理、心理发育以及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中的挑战,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阳光和雨露”的现状。这种将对象窄化为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观,陷入了一种心理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病态心理学取向,大大削弱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2.心育内容,简化为学生短处
受“扯齐拉平”的“补短教育观”的影响,学校在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自助的过程中,较多时候会关注学生的短处。正如两个案例中,班主任和家长都能看到学生身上的长处和短处,但是,他们期待的是“弥补学生身上的短处”,而非“学生身上的长处”。小学生的自我意识相对模糊,他们在确定自助内容的时候,更多地会受老师、家长、同伴等的影响,于是,在老师、家长的影响下,他们也会简单地将心理自助的内容确定为自己的短处。
3.心育过程,异化为消极体验
当心理自助的内容确定为学生的“短处”的时候,心理自助的过程自然就成为了“让短处变长”的过程。有些学生的有些短处通过短时间的努力,可能会成为他的长处,但是多数学生的短处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成为他的长处。于是,一次次心理自助的过程,极可能是让学生在自己的短处面前一次又一次感到自卑、沮丧的过程。这种长期消极的心理体验,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确立和培养,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4.心育评价,弱化为甄别优劣
心理健康教育过多关注学生的短处,其实是评价标准过于划一的具体体现。和这种划一的标准相对照,大多数学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短处。于是,大多数学生被比下去了,得不到肯定和赏识,成为了劣势群体。得到肯定和赏识的只是极少数全知全能的“通才”。这样的心育评价起到的是甄别学生优劣的作用,完全违背了“心育评价是为了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的初衷。
总之,在以“关注劣势”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心育文化中,更多培养的是缺乏自信、没有个性的平庸学生。
二、追寻从关注劣势走向关注优势的心育文化
以“关注劣势”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心育文化显然不能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那么,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应该以什么为主要特征呢?我们不妨通过追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目标,来寻找新的心育文化的印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可谓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助人自助”,有的说是“帮助人认识生命的意义”,也有的说是“实现人的自我成长”……这些说法虽然不完全一致,但其中都蕴含着一层同样的意思,那就是“让人幸福地活着”。
我们进一步追问:“让人幸福地活着”的要素是什么?人文心理学告诉我们,除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之外,“对自我的认可”是“让人幸福地活着”的最重要的因素。
一个人对自我的认可,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人的认可。而他人的认可主要凭借的是发现并赏识这个人的长处。于是,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特征呼之欲出――关注优势。
关注优势的心育文化表现在心育对象上,每一位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因为每一位学生都具有自己的优势。
关注优势的心育文化表现在心育内容上,能客观地认识每一位学生的优势和劣势,淡化学生的劣势,强化学生的优势,让学生的优势得到更优的发展。
关注优势的心育文化表现在心育过程上,发现学生的优势,赏识学生的优势,不断培养学生的优势,让学生在愉悦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强化自己的优势,建立起充分的自信心,进而迁移自己的优势。
关注优势的心育文化表现在心育评价上,客观评价每一位学生的优势,认可每一位优势得到强化的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地、有个性地发展。
综上所述,学校要开展深入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构建从关注劣势走向关注优势的心育文化。
三、我校构建关注优势的心育文化的思考与实践
发现优势、培养优势、迁移优势是构建关注优势心育文化的理论上的三个不断递进的环节。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这三个环节很有可能交融在一起。为了便于阐述,暂时将三个环节分开来叙述。
(一)发现优势――构建关注优势心育文化的起点
善于发现学生优势的前提是形成正确的优势观。我们对“优势”的理解,并不完全等同于“特长”。它指向个体身心素质发展过程中逐渐生成并有所变化和发展的相对优越的长处、强项或势能。即每个人具备的正向特征,除了较为出众的能力以外,品德、性格、习惯等都有可能构成一个人的优势。
发现学生的优势要关注三个点:
1.关注学生的不同点
学生的不同点往往是学生的潜在优势。
我校四(1)班有位男生,喜欢拆东西。家长向班主任告状,老师笑着对这位男生说:“喜欢拆东西,说明你的好奇心强,想探究的欲望也很强,希望你在扔鸡蛋比赛中好好表现!”到了扔鸡蛋比赛的那天,只看见一顶用“碗罩”做的降落伞徐徐降落,盒子里的鸡蛋安然无恙。男生高举成功的作品向大家示意,脸上洋溢的是幸福、自豪的笑容。
在这个案例中,男生的家长发现了孩子的与众不同,男生的老师又保护了男生珍贵的好奇心。这份与众不同的好奇心,激发了男生乐于探究的欲望,使得他在扔鸡蛋比赛中获得了成功。
所以说,学生的与众不同,往往是他潜在的优势。我们要善于去发现学生的与众不同。
2.关注学生的兴趣点
如何来判断什么是学生的优势?唐纳德・克里夫顿告诉了我们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比如,当这一个学生看到别人在做某件事时,他心里是否会有一种痒痒的召唤感――“我也想做这件事”;当这一个学生完成一件事时,他是否会有一种满足感或欣慰感;假如是,这就是这一位学生的优势。
因此,发现优势的过程始于自省。我们要让学生定期回顾自己做过的哪些事是自己心里十分愿意做的,很容易做好的,做完以后心里十分开心的。如此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也能够发现学生的优势。
3.关注学生的闪光点
我校任斐老师在她的班主任随笔中这样写道:
周某某是我们班一个文静的男孩子。他沉默内向,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哪怕老师点名表扬他,都会惊得面红耳赤。就是这样一个害羞的男孩子,做事认真仔细,分配给他的任务,总能完成得很出色。于是,在班中调整班干部时,他凭着这份责任心当选了劳动委员。从他当上劳动委员的那一天起,班级的清卫工作,就不要我多操心啦!瞧,他的这一份沉稳,他的这一份踏实,他的这一份尽责,让其他同学无不信服!
确实,每一位学生都会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即使是所谓的“后进生”,我们也要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让这一个闪光点逐渐成为他的优势,以唤醒他们可能已经失去的尊严,树立学生的自信。
(二)培养优势――构建关注优势心育文化的拐点
培养学生的优势,关键在于营造一个保护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心育环境。目前,我们设想以学习课堂、学生社团、班级岗位三个途径为载体来实现培养学生优势的目的。
1.在课堂学习中培养优势
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不同,每一位学生学习时都会结合一种特殊的学习优势。加德纳在《心智的架构》一书中提出,人有八种基本智能:语文、逻辑数学、视觉空间、肢体动觉、音韵、人际、内省、自然观察者。不同的学生就这八种基本智能的构成也不同。
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了解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优势,在此基础上再设计与学生的学习优势相匹配的教学策略。如,李某是个才华横溢的舞蹈爱好者,她能迅速想起并重复舞蹈老师示范的多套动作。然而,她在数学课上却无法很好地完成测验,后来,老师带着她参加证明相关概念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她理解并掌握了相关知识,于是,她不再害怕数学测验了,并能自觉地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发现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引导学生发扬光大,久而久之,它自然就成为了学生特有的学习优势。
2.在学生社团里培养优势
学生社团是学生的兴趣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一般分为实践服务类、探索研究类、文体技能类等。
组建学生社团时要考虑教师的优势和学校有效资源的优势。这是培养学生优势的人力资源保证。
组建学生社团时更要考虑学生的优势。要建立在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之上,让学生自愿参加、自主管理、自我服务。
学生社团的运作时间,可根据设立项目的不同、参与对象的不同,安排在不同的时间段。
3.在班级岗位上培养优势
班级管理中学生的自我管理,是培养学生优势的有效途径。在设置班级学生管理岗位时,我们遵循自愿、自主的原则,按照班级学生人数设立学生管理岗位数,确保人人有事做。如,除了设置常规的班委会、大小组长、各科课代表等岗位,还设置个人卫生管理员、优秀作业管理员、图书角管理员、电灯管理员等具体的管理岗位。
为了在引导学生把事做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优势,我们倡导班主任做积极的旁观者,尽可能让自己隐藏起来,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在暗中“帮扶”。
五(3)班的赵某是每周一的早读管理员。刚上岗没多久,她就碰到了管不了几个调皮男生的问题。在了解了相关的情况后,班主任组织五位早读管理员进行了一次小小的“管理讨论会”,一起来商讨如何处理早读中碰到的突发问题以及“问题人物”。经过将近半小时的讨论,学生总结出了谈话法、写说明书法、自我反省法、电话告知法等多种操作简便、效果明显的方法。赵某等几名早读管理员的善于管理的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三)迁移优势――构建关注优势心育文化的终点
发现并培养学生优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优势迁移。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促进个体优势向个体优势迁移
学生个体优势的迁移包括提升和拓展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优势更优,即在优势原来的程度上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优势提升);另一方面表现为从一项优势扩张为几项优势(优势拓展)。
例如,五年级的杨某,原先在班里很普通。一个偶然的机会,体育老师发现他擅长跑步,于是让他参加了校田径队的训练,出乎意料的是,杨某跑步的技能提高得很快,在市田径运动会上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班里的学生对杨某十分佩服,杨某的威信在班里越来越高。班主任发现了这一变化,建议杨某负责管理班级的课间纪律,杨某欣然答应,一个学期下来,杨某的管理能力也初显端倪。
2.促进群体优势向个体优势迁移
学生群体对小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一名学生倘若置身于一个团结合作的群体,那么,他的合作意识也会逐渐增强,进而成为他的优势。
3.促进个体优势向群体优势迁移
当学生的个体优势不断得到教师和同伴的认可的时候,这种优势很可能会成为一个群体向心力,成为这个群体中个体学生努力的方向。
例如,某班学生刚开学时倾听同学发言的习惯较差,除了少数几个学生上课时能认真倾听外,大多数学生只倾听老师的讲解,不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呢?班主任采取的做法是:不断表扬上课时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的那几名学生,同时表扬在倾听同学发言方面有进步的学生,一个月下来,班里倾听同学发言的现状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 上一篇:高中贫困生助学金申请书
- 下一篇:感恩节祝福短信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2写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