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病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16 04:24: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扁鹊治病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

篇1

关键词: 寓言 文本解读 体验

寓言以其短小精悍、生动有趣的故事,以及那珍珠般闪光的深刻哲理,展示了这种特殊文体的独有魅力。然而,寓言教学如何能引导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走向深刻?如何让寓意的揭示水到渠成而不是牵强附会?恐怕这些问题正是造成教学“瓶颈”的原因。而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认真解读文本,只有这样,才能有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有如下思考。

一、探文本妙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寓言故事中一个个生动的角色让人发笑,引人深思,《揠苗助长》中的拔苗人、《掩耳盗铃》中偷盗者……他们出人意料的语言、行为、思想方法,可笑而可悲的结局,构成一个完整的耐人寻味的小故事。在教学中,要利用寓言运用的讽刺、夸张等表现手法,再现寓言生动的情境,让儿童充分地感受寓言形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可以运用动画课件、简笔画、剪贴画等,与教师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相结合,把儿童带入特定的情境中。例如,教学寓言《狐狸和乌鸦》,学生读懂课文后,即可边描述边贴上大肉、树窝、狐狸和乌鸦这些道具,激发学生学习这则寓言的兴趣,在学生思维进入积极状态时,再接着叙说:“这一天,乌鸦叼着一片肉,准备给它的孩子吃,结果却被狐狸吃掉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故事展开了,一下子把故事的结果推出来,学生势必要思考:乌鸦站在高高的树上,嘴里的肉怎么会被地上的狐狸吃掉呢?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转移到狐狸是怎么设下一个又一个的圈套的,而乌鸦的防线又是怎样被攻破的?促使学生带着关注乌鸦、同情乌鸦又不得不批评乌鸦的情感阅读故事,这就促使学生进入情境,展开多角度的思考。

2.扮演角色,加深体验。在学生进入课文描写或课堂创设的情境后,扮演角色,能有效将学生的情绪推向,使其增强体验,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如在执教《狐狸和乌鸦》一课时,可以在小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寓言故事后,在利用多媒体播放狐狸和乌鸦的动画的同时,让学生分别扮演狐狸和乌鸦,创设寓言故事情境,鼓励学生在表演的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然后再评价表演情况。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能力。也可以充分利用“复述故事”这一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因为寓言故事简洁易于小学生朗读和记忆,所以在学完寓言故事后还可以进行复述故事或讲故事比赛等活动。要强调交代清楚,声音要洪亮、语言要清楚、语速要适当、语调要优美、语态自然大方,教师可作示范。

二、引文本妙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艺术形象是寓言的躯体,道德教训是寓言的灵魂。寓言教学要想办法让学生理解它的深刻内涵,换句话说,就是要懂得寓意。我们在进行寓言教学时,往往会将关注点过于聚焦在寓意本身上,而忽视揭示寓意的过程性,忽视“形象”树立的过程。

扁鹊治病》一课,有两个人物形象——扁鹊和蔡桓公。这两个形象应该树立起来,并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身上获得启迪,从而理解寓意。一位教师对名医“扁鹊”这一形象的体会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1.找出描写扁鹊的一个词。(名医)

出示一组四字成语介绍给学生,丰富学生的理解:

妙手回春救死扶伤药到病除

起死回生望闻问切医德高尚

2.介绍扁鹊的关于“起死回生”的历史故事。

3.请从课文中找找能说明他是名医的句子。

生:我从第2自然段中知道的。我从“皮肤上有点小病”连小病也能发现,从中看出他是名医的。

生:我从第3自然段中知道的。“过了十来天,他又来拜见”看出他很高尚。

生:我从第4自然段中知道的。这时的病已经到肠胃了,他劝蔡桓公快治病。可以看出他是名医。

生:我从第5自然段中扁鹊的解答中知道的。他说——(生读文)

师:是呀,不同的阶段都有方法,不愧是名医。能对症下药呀!

反思:

教学即便到了最后,扁鹊的形象也没有立体地树立起来,只是零零星星的印象,没有从整体上了解和认识人物形象,给人支离破碎的感觉。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问题的关键是这样的教学设计,造成学生的头脑中只能留下一些“碎片”。教学设计没有遵循整体性原则,缺乏“整体性”的考虑,缺乏对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学生只是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每个学生只是从“一孔”之中“窥人”,所得不会是整体的。如果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课文中描写扁鹊的句子集中出示:

·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师:从这些语句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扁鹊?

篇2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前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要求语文教师必须针对教材内容,把握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并根据学生实际安排教学步骤和方法,制定出最佳的教学设计。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时做到得心应手。一般,课前准备工作,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有效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的环节,让学生对新知有初步的了解,对即将遇到的学习问题有思想上的准备;二,教师要整体把握本节课的重难点,以及教学思路,包括教学方法的使用等;三,针对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时可能会用到的教学用具。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前认真的备课、备学生,较于那些课前准备缺乏、仓促应战的教师,教学时不仅应对自如,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学生参与积极性高,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二、发挥教育机智有序开展课堂活动

(1)采用多样化的课堂导入法

小学阶段,学生由于年纪小,注意力没有那么快集中,要想在上课伊始就抓住他们的注意力,课堂导入非常重要。一般,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常用的导入法有:旧知导入法、情境导入法、设疑引趣法、悬念导入法、图片导入法、音乐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等。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因此上课伊始,教师就应针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习目标,采用最佳的导入法,“一锤子”下深深吸引学生。如,在教学《草原》这一课时,因为很多同学都没去过草原,对那里的环境不是很了解,于是我课前搜集了大量的草原风光图,在课堂一开始就展示给学生看,然后问问他们通过观察发现草原有哪些特点?草原美不美?美在哪里?再顺势导入“今天我们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看看作者笔下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既调动了学生认识草原的积极性,又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了参照物,加深了学生对草原的美好印象。

(2)巧用教学方法

虽然新课程改革推行了几年,但是纵观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仍旧是“一个黑板,一支粉笔”,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下面听,课堂教学仍是以罐输式为主,导致课程改革流于形式。但是在素质教育下,以及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要彻底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求知方法。笔者认为,农村小学教师在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从自身特点和需要出发,结合农村学生具体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一切从实际、学的本质、学的精神上出发,把着眼点放在教法的实效性和学法的指导上来。

(3)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高效教学,就需要语文教师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本人在教授《扁鹊治病》一课时, 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情节,音乐起:五六天起,蔡桓公浑身疼痛,不久他就病死了。桓公本来能够好好地活着,尝着山珍海味,享受着人间富贵,可最后他还是死去了。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没有意义了。读了这个故事,大家肯定有许多感受,也有许多话要说,那么你最想对谁说,想说些什么呢?结果学生们颇感兴趣,他们能敞开自己的胸怀,尽情地谈论自己的观点,在谈论的过程中,他们解决了课文中难点、重点。在课上我充当了一个欣赏者、评价者、参与者, 当学生遇到疑难时,适当进行引导和释疑解惑,激发他们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