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鱼论战翻译范文
时间:2023-04-11 21:17: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子鱼论战翻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左传・子鱼论战》)
[乙]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及楚人战于泓。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同阵)在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国王的亲兵)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同檎)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敌(读音qíng,‘敌’强大的敌人)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读音gǒu,老,高年),获则取之,何有於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叁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读音chán,队列参差不齐)可也。”
(选自《左传・子鱼论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
(1)又何间焉
间:__________
(2)肉食者鄙
鄙:__________
(3)小信未孚
孚:__________
(4)小大之狱
狱:__________
(5)楚人伐宋以救郑
伐:__________
(6)国人皆咎公
咎:________
(7)寡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鼓:__________
(8)伤未及死,如何勿重
及: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人见。问:“何以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君未知战。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分别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所指代的对象-
A.公与之乘。 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登轼而望之。 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 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指代:_____________
4.选文[甲]略写战争的过程,而详写曹刿和鲁庄公的谈话,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从选文[乙]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简要评价一下鲁庄公、宋襄公这两个人物。
鲁庄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襄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文[甲]与选文[乙]有很多相似之处,请你从内容、结构及语言等方面作一个简单比较。
篇2
原题
(2009・南京)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后面题目。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观第五泄记(节选)
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瀑见。瀑行青壁问,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江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注: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②罅:裂缝。③掉:摇动。
1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盼一组是( )
A 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
B 似与游者相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 疾趋,度石罅
必为有窃疾矣
D 山行之极观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 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无从致书以观
B 或以钱币乞之
C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 皆以美于徐公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
4 以上诗文都描写了“水”,请从中分别选一个表现水特点的字,填入下面空格中。
(1)《次北固山下》
(2)《小石潭记》
(3)《观第五泄记》
5 根据诗文内容填写下表。
解读:这道试题的出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诗文一体”。以往各地中考“古诗词赏读”与“文言文阅读”历来都是分块考查的,前者侧重考查对古诗词思想内容、情感主题的概括和理解能力,及对生动传神的字词、蕴含丰富的名句的品味赏析能力:后者则’侧重考查朗读节奏停顿、常用实虚词的意义用法、重要语句的翻译,及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概括、写作特色的简要分析等知识点和能力点。而像这样围绕某一个专题将古诗与古文作为一个阅读整体来设题考查,无疑是一次突破与创新。该题围绕“都描写了‘水”’的专题,选取了一首古诗、两篇古文,从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文言语句的翻译、内容情感的概括和理解等角度,考查了初中学生应该具备的“阅读浅易文言文”和“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能力。显然。这种“诗文一体”的阅读方式增强了考查的综合性,提高了试题的难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因此,这类试题较为适宜文化教育发达地区使用,而对文化教育欠发达或薄弱的地区应慎用或不用。
篇3
【原典】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①。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②。需,有孚,光③。
【注释】
①逼则反兵,走则减势:走,跑。逼迫敌入太紧,他可能因此拼死反扑,若让他逃跑则可减削他的气势。
②兵不血刃:血刃,血染刀刃。此句意为兵器上不 沾血。
②需,有孚,光:语出《易经.需卦》。需,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乾下坎上)。需的下卦为乾为天,上卦为坎为水,是降雨在即之象。也象征着一种危险存在着(因为“坎”有险义),必得去突破它,但突破危险又要善于等待。“需”,等待。《易经,需》卦卦辞:“需,有享,光享”。孚,诚心。光,通广。句意为:要善于等待,要有诚心(包含耐性),就会有大吉大利。
【按语】
所谓纵着,非放之也,随之,而稍松之耳。“穷寇勿追”,亦即此意,盖不追者,非不随也,不追之而已。武侯之七纵七擒,即纵而随之,故蹑展转推进,至于不毛之地。武侯之七纵,其意在拓地,在借孟获以服诸蛮,非兵法也。故论战,则擒者不可复纵。
【故事】
【欲擒故纵造句】
1、本文对环境工艺中运用欲擒故纵法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哲学内涵进行了探讨。
2、如果想要让对方对你死心塌地,欲擒故纵的效果可能比紧迫盯人好。
3、女警;你现在是在玩欲擒故纵的游戏吗?只因为我吻了你,所以我已成为网中鱼是吗?…我想我被甩了。
4、我想,她大概想跟我玩“欲擒故纵”的游戏吧。
5、你以前受过伤,如果你打算欲擒故纵,你会再次受伤的。
6、会说故事的人往往使用欲擒故纵的技巧,来吊听众的胃口。
7、除非某个人玩欲擒故纵的游戏当事情变得太容易我们就会产生怀疑难道一定要很复杂我们才相信是真的吗?
8、除了按住我之外,他还是表演秀的能手,经常欲擒故纵,以便一次又一次将我从逃离中打倒。
9、男性玩欲擒故纵是想让自己看起来更有自信或更迷人。而欲擒故纵能让女性看起来有种神秘感。
10、眼下,你可能想要别人继续追你,同时你却在玩着欲擒故纵的把戏。
11、我们对他来个欲擒故纵,看看他还要干些什么。
12、对方这招是欲擒故纵,你可别上当了。
13、这篇推理小说,利用欲擒故纵的笔法,紧紧扣住读者阅读时的心情。
14、这是对方欲擒故纵的手法,你可要小心应付。
15、但不幸的是,每当心理学家想要通过试验来检验这一观点,也就是欲擒故纵是不错的约会策略时,实验结果却是不遂人意。
16、妈妈不晓得谁把罐子里的饼干偷吃的精光,但她知道只要她装欲擒故纵,就能抓住偷吃的人。
17、警方采用欲擒故纵的方法,让逃犯失掉戒心后,终于将他们一网成擒。
篇4
近几年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我从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中解放出来,以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宗旨,变“塞”为“导”,力求教“活”,使学生学的知识能够迁移运用。
一、导读中激疑
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常常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问题,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讲授新课时,我往往先告诉同学们本课的重点、难点,以上作为指导学生自学课的提纲,使学生心中有数,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如我在讲孟子《醉翁亭记》时,提示学生注意“而”字用法这一知识时,启发同学们回忆,大家稍一动脑就纷纷回答了所学过的例子,再来寻找本课的一个知识点,积极性就明显调动起来了。因为明确了这个问题是本课的一个知识点,是必须掌握的,就会发生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疑问,有疑问就要思索,比之纯粹地听、记,印象就深刻多了。又如学习《鱼我所欲也》这课之前,告诉学生本课的“为”字数量多,而它们的用法和读音又各不尽同,甚至有较大的区别,必须紧扣上下文来分析、比较。同学们经过分析,跃跃欲试,课堂气氛活跃,多数同学经过分析、讨论和老师的点拨后能当堂解决问题。
二、讨论中启迪
“众人拾柴火焰高”,文言文教学中采取小组口译课文的做法,不但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而且最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使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互为启迪,共同提高。心理学告诉我们:需要激发兴趣,而兴趣又有赖于成功。当几个人一起完成或大致完成了全部译文后,大家都会感到一种心理满足,有一种充实感、愉悦感。在互相学习时,成绩好的同学固然有较大的优势,而成绩差的同学亦会“一鸣惊人”。当后进生智慧的火花迸发后,解决了其他同伴未能解决的问题时,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大大的增强。很多时候,难点出现时,在你一句我一句的研究、讨论中问题就越趋明确。讨论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是发展的过程,是互相启发、补充的过程,一些难点即使一时不能解决,也会留下较深的印象,当然也会带着极大的兴趣去释疑了。
三、对答中释疑
我有时候把全班分为两大组。一方向另一方提出问题,同学们把小组中没有弄清楚的问题摆出来,以求得准确的答案,这本身就是竞赛。由于有速度要求,学生更容易集中精神,这又有别于小组的讨论启迪。这种“定向思维”能较快唤起人的“注意中心”对知识的掌握,自然清晰而深刻。青少年具有好胜心强的特点,两个同学都想获胜,“问”的一方常常千方百计企图难倒对方,而“答”方亦绞尽脑汁去答,这就逼着大家事先去找各种资料来充实自己,同学们在发言中互相启发不断发生智力碰撞,补充并完善各自的思维。例如在学习《岳阳楼记》时,有的同学提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不容易理解。当学生的问题提出后,我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就有不少同学提出自己的意见,在回答和争论中解决了问题。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互相帮助的精神。在学生对答解决问题过程中,对于比较难理解的语句及容易弄错的地方教师也应给予点拨、指导。
篇5
一、打造古诗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书写过程中的错别字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习惯性错字;不理解意思产生的错字;形似字相互混淆。下面我谈谈我的做法:
(一)消灭习惯性错字的方法
巧妙识记法消灭错别字。比如“暮”字,有些学生就将“日”写成“目”,或是将“艹”写成其他偏旁,学生自己发明的巧妙识记法是“暮”说明是太阳即将落山,躲在了高高的“艹”下面,虽然看着是“大”“日”,但终究是被挡住了。这个错别字也在我们学生的巧妙识记下销声匿迹了。
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消灭错别字。在期中考试中,我班有三个同学将“零落成泥碾作尘”的“零”字下面的“丶”丢掉了,这说明绝不是仅仅是大意的问题。为了消灭这个错别字,我是如下讲解的,“零”字之所以念“ling”,是根据“令”字发的音,所以下面是有“丶”的。等到我再次让学生默写这首诗的时候,再也没有出现期中考试时的现象。
(二)消灭不理解意思产生的错别字的方法
应该是理解意思,这样错别字也就不会写错了。如学生写“俱怀逸兴壮思飞”时将“俱”写成“惧”,原因是没记住此句的意思,当看到诗句的意思后,知道“俱”是“都”的意思,那自然就不会写成“惧”了。
(三)消灭相互混淆的形似字
因为形似字的特殊性,学生很容易将其混淆在一起,于是书写时,也就出现很多的错别字。为了消灭他们,我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偏旁识记法。
如:“万物生光辉”的“辉”“山山唯落晖”的“晖”,学生总是易混。我是这样教给学生两个字的区别的,“辉”是“光”字旁,因此和光有关,“晖”是“日”字旁,和太阳有关,“万物生光辉”的“辉”是和光有关,所以写成“光”字旁,“山山唯落晖”“落晖”是指夕阳,因此写成“日”字旁。学生这样识记后,就不会再写错别字。
二、打造古文学习的有效性
在小组备课时,我们集体确定了六册的古文要用两周复习完,在容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为了使古文学习收到实效性,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是将课文分成四大类:1.反映作者理想、志趣、志向类,篇目:《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 《湖心亭看雪》(八上)《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八下);2.写人叙事类,篇目:《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河中石兽》《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七上)《伤仲永》《孙权劝学》《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狼》(七下)《送东阳马生序》(八下)《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九上)《公输》《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愚公移山》(九下);3.民间技艺类:《口技》《核舟记》;4.说理类篇目:《虽有佳肴》(七上)《大道之行也》(八上)《马说》(八下)《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鱼我所欲也》(九下)。
其次是出示中考文言文的说明,包括考点、达成的能力等,目的是不仅教师要心中有数,学生也要做到了然于胸。
再次是出示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四大类需要共同掌握的内容有:1.熟练翻译全文;2.注意特殊句式的翻译(省略句、倒装句、反问句、疑句、双重否定句、判断句、被动句);3.重点实词的翻译;4、虚词的翻译(之、以、乃、而、其、也、矣、焉、于、为、哉)。
针对文章的内容,不同类还会设置不同的问题。如说理类:文章阐述了什么理?是如何阐释的;民间技艺类:作者是如何体现民间艺人的技艺的?对民间艺人的绝技作者发表了怎样的议论?反映作者理想、志趣、志向类:写了哪些景物,概括这些景物的特点。全文或是关键句(主旨句、议论句、抒情句)体现作者怎样的情感(理想、志趣、情趣、志向)?
接下来初三不同类的文言文需要所用课时,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抓紧复习,在相应的时间内完成课堂教学,这也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办法。
最后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不同的个体,基础不同,掌握知识的快慢也不同,如果教师统一复习进度,或是讲解,学生就会出现“吃不饱”或“吃不了”的现象,这对课堂来说,是低效或是无效的表现。
三、打造记叙文教学的有效性
由于当前的记叙文是指广义的记叙文:包括典型记叙文、小说、散文。我下面就小说来谈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首先,要明确中考中小说的考点:
情节考题:用简洁语言概况故事情节;梳理故事情节;写作方法及作用。
人物考题:描写方法及作用;概括形象;根据语境,续写人物的。
心理活动;梳理人物的内心变化过程。
词句题: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品析关键句(环境描写的句子、修辞句、深意句、主旨句、过渡句)的作用。
拓展题:结合实际,谈对全文或是某些情节或是某一句的理解。
探究题:探究主题;写作手法(表现手法)及妙处(作用);题目或结尾的作用;
其次,明确方法指导:
1.概括情节: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结果
2.人物形象:明描写方法―具体句中找形象―准确词语来概括。
3.环境描写作用:具体描写了____的景色(或是社会背景),渲染了_______的氛围,烘托了______的氛围,推动了______的发展,突出了小说______主题。
4.表现手法:明手法―析效果(对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塑造、主旨的表达的作用)
最后,课堂实战,通过做题来巩固。
这样做就会使学生明白小说都会考哪种类型的题,这些类型的题该如何规范答题,找到采分点。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篇6
【关键词】文言文 复习 高效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098—01
古语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因此,要想学生学好文言诗文,首先必须教给他们学习文言诗文的方法,培养他们好的学习习惯。
1、重视文言文的教学设计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还真得如杨美俊专家所说的那样;目标定位在字词句的理解和课文翻译上,讲究的是“字字落实,句句过关”:遵循的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简介作者、时代背景、字词句串译、内容分析、中心归纳、写作技巧。其实在参加国培前我对文言文也是这样教学的,总是“从文本到文本”,缺少对知识迁移。中学教材文言文篇目大多是积淀着传统文化精华,经历历史检验的文质兼美的名篇。这些作品千百年来滋养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精神家园。语文学科,除了工具性和人文性外,还担当者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的重任。
我在学校听了一位老师一节《曹刿论战》教学课,老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她先让学生互相交换作业,在作业本上写上自己认为重要的或不懂得的字词20个,然后拿回自己的本子,在本子上结合课文的注释,写出同学出的字词解释,不懂得的小组交流解决,解决不了的,由小组长写到黑板上,师生共同解决。听完这节课,感觉是打破了常规教学,有所创新,学生都动起来了,但是课堂效率实在是太低了,一节课了,文意没有疏通,而且小组合作交流流于形式,落实不到位。
2、掌握好文言文语法
文言文的语法是文言文用词造句的法则,包括实词的意义,常用虚词的用法,文言句式特点,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等方面。文言文的学习和所有语言的学习一样,最基本的就是理解和运用,理解词语、理解句子,进而理解文意。无以规矩,不可成方圆,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一样,也是有语法可言的,仿佛就有了打开文言文学门的钥匙,加强文言文的语法知识的讲授,对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激发学生喜好文言文的兴趣是大有好处和帮助的。
在表情达意时,并不是孤立地运用某个词、某个句子,他总是将一个个的词语搭配起来组成句子,又将一个个句子连缀起来成段成篇。我们在理解某个词、某个句子的意义时,也就要跳出该词、该句,着眼于句子,通过对词的组合,对句子结构等方面的分析来理解词义,理解句义,语法掌握牢固了,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就掌握牢固了,所谓的“语感”也就强了。文言文的语法教学在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掌握好这一部分的知识,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关键。
3、诵读教学
朱熹将诵读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记载于教育论述之中,日“熟读精思”。“凡读书须整顿儿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清代学者张岱在叙述自己的学习时,对诵读的描述是“正襟危坐,朗诵白文数十余过,其意忽然有省。”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一文中谈论文言文阅读时指出:“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他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说道:“文言的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是为了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的。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子不仅对“诵读”时的形体提出了要求,也不仅对“诵读”的要点作出了规范,而且对“诵读”的精髓也作了进一步揭示,即读书应“三到”,进而对“心到最急”又作了强调,这就更充实了“熟读精思”中的“精”。朱子的理论总结,确定了“诵读”在我国语文教学,特别是文言文教学中的地位。清代张履祥在《初学备忘》中指出,读书“先令成诵,而徐以涵泳其意味,体之于心。”
4、激发学生的兴趣
篇7
一、以为、以……为
文言中的“以为”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 相当。如:
①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打石块来探求命名为“钟山”的原因,还自以为得到了它的实情。
然而,在更多的场合,“以为”却是“以……为……”的紧缩,常见的有如下两种情况:
第一,在“……以为……”、“以……为……”句式中,“以”是介词,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为”的状语,此时的“……以为……”、“以……为……”相当于“用……做……”或“把……当作……”。如:
②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老虎看见驴子,是个庞大的家伙,把它当作神怪。
③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一定要把长安君当作人质,才肯出兵。
④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新唐书・魏征传》)――把铜板当作镜子,可使衣冠端庄。
⑤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到了太子丹,用派荆轲行刺作为计策,这才招致祸患啊。
第二,在“……以(之)为……”、“以……为……”句式中,“以”是动词,“认为”的意思;“……为……”是主谓词组,作“以”的宾语。这种句式,相当于“认为(觉得)……怎么样”或“认为(觉得)……是……”。如:
⑥(满座宾客)以为妙绝。(《口技》)――(满座的宾客)认为它(口技)奇妙极了。(按:“以为妙绝”,即“以(之)为妙绝”,原句省略“以”的宾语“之” 。)
二、所以
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其中,“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生的原因。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因此,“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
其一,“以”字当“因为”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表示原因。如: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前出师表》)――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盛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灭亡的原因。
②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秦国不敢出兵侵犯赵国的缘故,仅仅是因为有我们两个在呀。
③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这就是世上不能流传(石钟山命名)的缘故。
其二,“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如:
④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公输》)――我知道怎样抵御你的办法了,我不说。
⑤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前出师表》)――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啊。
⑥先王之所以为法者,民也。(《吕氏春秋・察今》)――先王制定法律的根据,是老百姓。
⑦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教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三、如……何、奈……何、若……何
古汉语中,“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而这两个词经常连在一起用,组成凝固结构。“如何(若何)”、“奈何”,可译为“怎”、“怎么办”、“怎么样”或“怎么对付”等。如:
①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诗经・豳风・伐柯》)――砍个斧柄怎么办?没有斧子砍不成。娶个妻子怎么办?没有媒人办不成。
②王曰:“取吾璧玉,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说:“秦王如果拿去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呢?”
③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刘邦说:“现在已经出来,没有告辞,那么办呢?”
如果将“如何”(或“奈何”、“若何”)二字拆开,当中夹进名词或代词,就形成表示疑问的凝固格式“如……何”、“奈……何”、“若……何”,这种格式可用“对(拿、能)……怎么样(怎么办)”来对译。如: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你的力量,竟不能削平魁父这座小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⑤西门豹顾曰:“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西门豹回头(看大家)说:“巫婆、三老不来回话,对这事怎么办呢?”
⑥若先生与百姓何?(《国语・周语》)――对先生与百姓怎么样?
有时,“如何”、“若何”又变作“何如”、“何若”的形式,可以作为疑问形容词用,译作“怎么样”。如:
⑦曰:“今日之事何如?”(《项羽本纪》)――(樊哙)问道:“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⑧“……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
⑨此为何若人?(《墨子・公输》)――此人是怎么样的人呢?
四、何以……为
文言文中,“何以……为”也是表示疑问的一种格式。其中“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为”是语气助词。“何以……为”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如:
①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去病传》)――匈奴还没有消灭掉,要家做什么呢?
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何以……为”形式的变化,主要有这样几种:
1.压缩为“何以为”结构,意义不变。如:
②坐卧念之,何以为心?(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对自己的行为起居要自问,怎么对得起良心?
2.有时省去“以”字形成“何……为”式,这时,意义发生一点变化,“何……为”可译作“为什么……”或译为“做(干)什么……”。如:
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项羽本纪》)――现在人家正处在宰割者的地位,我们处在被宰割的地位,还告辞做什么?
④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本纪》)――项王笑着说:“老天要灭我,我还渡江做什么呢?”
⑤(子鱼曰)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战为?(《子鱼论战》)――(子鱼说)一定按您(宋襄公)所说的办,那就向敌人屈膝投降好啦,还打仗干什么呢?
3.“何以……为”中的“何”字,有时换作“奚”、“恶”;“以”字有时换为“用”字,这样便形成“奚以……为”、“何用……为”等形式,意义不变。如:
⑥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向南飞呢?
五、何……之有
“何……之有”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呢”或“有什么……的呢”。如:
①譬如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列传》)――这好比是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一样,有什么功效呢?
②姜氏何厌之有?(《段于鄢》)――姜氏有什么满足呢?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④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何……之有”有时压缩为“何有”,成为一个凝固的形式,表示“有什么……”的意思。如:
⑤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除掉君王的敌人,瞧着力量去办,我有什么舍不得(杀)呢?
有时,在“何……之有”的压缩式“何有”前边加“于”字,或在后边加“于”字,形成“于……何有”或“何有于……”形式,这两种形式所表示的意义基本相同,都可以用“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的格式来对译。如:
⑥王曰:“六国之后君,吾不能封也。远世之王,于我何有?”(《孔丛子》)――(陈)王说:“六国的后代,我是不能封他们为诸侯的。那些远世的国君,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
⑦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论语・雍也》)――子贡通达事理,对于治理政事有什么难处呢?
⑧劳之不图,报于何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不想尽什么劳力,对报答来说,又有什么呢?
⑨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孔子说:“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呢?”
六、不亦……乎
“不亦……乎”是古代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含有探问)句式。句式中的“亦”字是副词,可译为“也”;“乎”字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乎”字与前面的“不亦”呼应,构成反问句式,可以用现代汉语“不也……吗”或“岂不也是……吗”对译。如: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孔子说:“学到了知识,再按时温习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道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恨,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②外内称恶,以待强敌,不亦殆乎?(《五蠹》)――(他们)在国内外呼应配合干坏事,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去对付强大的敌人,不也是很危险吗?
③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而彭祖是今天独以长寿闻名于世,众人要比彭祖,不也感到悲哀吗?
④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子鱼论战》)――(利用敌人在地形上)受困的机会向他们发动进攻,岂不是很好吗?
⑤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淝水之战》)――如果秦军从淝水岸边稍向后撤,使晋军得以渡过淝水与秦军决一胜负,这岂不是很好吗?
七、无乃……乎
“无乃……乎”是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疑问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测度。句式中的“无”为副词,其意义相当于“非”;“乃”字无实际意义,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乃”表示“不是”的意思,与疑问语气词“乎”相呼应,构成“无乃……乎”的凝固结构,这一凝固结构可以用“恐怕(只怕、大概)……吧”对译。如: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栖会稽》)――如今君王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到了这种地步才寻求有智谋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
②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部队(因长途行军)筋疲力尽,郑国又有了准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③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论语・雍也》)――在简单的基础上,再行简单,恐怕是过于简单了吧?
有时“无乃……乎”中的“无”字换成“毋”,成为“毋乃……乎”的形式,其意义不变。如:
④君反其国而私也,毋乃不可乎?(《礼记・檀弓》)――您一返回国家便有了私心,这样做恐怕不可以吧?
值得一提的是,“无乃……乎”切忌用“不是……吗”去对译,因为在古汉语中,“无乃……乎”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而“不是……吗”则偏重于反问。
八、得无……乎
“得无……乎”是一种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在一般情况下,译为“能不……吗”或“能没有……吗”。如: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能不有所不同吗?
然而,当“得无……乎”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得无”则为“该不会(是)”的意思,“得无……乎”可用现代汉语的“该不会(莫非、只怕、恐怕)(是)……吧”对译。如:
②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③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如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乎?(《晏子使楚》)――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该不会是(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吧?
④高帝曰:“得无难乎?”(《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汉高祖说:“(拟定朝廷礼仪之事)只怕是不容易吧?”
有时句末与“得无”呼应使用的疑问语气助词“乎”省而不用,或换作“耶”字,其意义不变。如:
⑤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曹操《举贤勿拘品行令》)――现在国家只怕是有高尚品德和才能的人才流散在民间?
⑥成反复思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成名反复思量,只怕是(岂不是)给我指点捕捉虫的地点吧?
另外,“得无”中的“无”有时还换成“微”或“非”,构成“得微……乎”或“得非……欤”的格式,其意义也不变。如:
⑦堂下得微有疾臣者乎?(《韩非子・内储说下》)――堂下莫非有厌恶我的人吧?
⑧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与公侯之上耳。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柳宗元《封建论》)――我以为周王室事实上老早就灭亡了,不过在诸侯之上保存个空名罢了。这恐怕是诸侯强盛,好比尾巴大了便摇不动的弊病吧?
九、有……者
文言文中,常用“有……者”这样的凝固结构,叙述某个特定人物的行为事迹,以突出所要叙述的对象。“有……者”可译作“有(个)……的”或“有(个)……的人”。如:
①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揠苗助长》)――宋国人有个担心庄稼长得太慢就去拔苗助长的。
②楚人有涉江者。(《吕氏春秋・察今》)――楚国人有个乘船过江的。
③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史记・魏公子列传》)――有敢替魏王的使臣来通报的,处死。
④门下有毛遂者。(《史记・平原君列传》)――门客中有个叫毛遂的人。
十、孰、……孰与……
“孰”字,作疑问代词为常见的用法,它可以就人就事提出疑问。指代人时,可译作“谁”,指代事物时,用“哪”或“哪个”对译。如:
①孰知道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谁知道赋税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知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
③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这样的事可以忍受的话,哪样事不可以忍受呢?
另一种用法是,“孰”字之前如有先行词,即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而这个先行词是表示“孰”字所代的范围的,这时,“孰”字就有从中“选择其一”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一个”或“哪一件”。如:
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徐公哪一个美?
⑤哀公曰:“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哀公问:“学生中哪一个算是好学呢?”
例④中的“孰美”和例⑤中的“孰为好学”都含有二者或多者比较的意思,这种“比较”的意思,古人用另一种形式“孰与”两词连用来表达,就不是表示抉择,而在于表示比较,并成为固定格式。如:
⑥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项羽本纪》)――刘邦说:“(他)比起您来年纪谁小谁大?”
⑦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谁漂亮?”
⑧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坚决制止他们,说:“各位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厉害些呢?”
⑨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荀子・天论》)――观望等待时机,哪里比得上顺应并利用它呢?
从上面例句可以看出:“孰与”若用在名词或代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询问,一般对译为“……比……怎么样”或“……跟(与)……比谁(哪一个)……”,如例⑥⑦⑧;若用在动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反问,意在肯定后者,一般译为“……哪里比得上……”或“……怎比得上……”、“……怎如……”,如例⑨。“孰与”这个凝固结构在文言文中常常遇到,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拆开理解,二是要译出它的“比较”意义。
十一、与其……孰若……、与其……岂若……
“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是表示在反问中有比较而抉择(肯定)其中之一的两种凝固结构,可用现代汉语“与其……不如……”或“与其……怎么赶得上……”对译。如:
①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与其有人称赞在事前,不如没有人批评在事后。与其得到快活在身体上,哪如没有忧愁事在心里?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区寄传》)――与其杀死这个孩子,哪如卖掉他?与其卖掉而分得利益,怎么赶得上我独得利益呢?
③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论语・微子》)――且说你与其跟着躲避坏人的人,哪如跟着躲避恶世的人呢?
有时,“与其……孰若……”格式中,“与其”不出现,单用“孰若”关联。如:
④……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童区寄传》)――……做两个人的僮仆,哪如做一个人的僮仆呢?
⑤……从天而颂之,孰若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顺从天而歌颂天,怎么如掌握天行的规律而利用它呢?
十二、与其……宁……、宁……无(不)……
“与其……宁……”和“宁……无(不)……”是表示抉择的两种格式,其抉择是在比较中肯定其中之一的。“与其……宁……”是肯定后者,“宁”是语气副词;“宁……无(不)……”是肯定前者,舍弃后者。这两种格式可用现代汉语“与其……宁可……”和“宁可……不……”对译。如:
①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礼仪,与其奢华过分,宁可(倒不如)俭朴;丧事,与其治理得完备,宁可(倒不如)哀戚。
②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新注四书白话解说》)――与其有聚敛民财的臣,宁可(还不如)有偷盗的臣。
③与其害于民,宁我独死。(《左传・定公十三年》)――与其对民有害,宁可我一个人死去。
④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羽本纪》)――汉王笑着推辞说:“我宁可斗智慧,也不能较量力气。”
⑤孙叔曰:“进之!宁我薄(通‘迫’),无人薄我。”(《左传・宣公十二年》)――孙叔说:“进军!宁可使我们的军队逼近敌人,不让敌军逼近我们。”
有时,在“与其……宁……”格式中的“宁”字后加“其”字,构成“与其……宁其……”的形式,意义不变。如:
⑥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勾践栖会稽》)――与其杀死这些人,不如得这个国家。
也有时在“宁”字前加否定副词“毋”,构成“与其……毋宁……”的形式,意义仍然不变。如:
⑦与其饥死道路,为群兽食,毋宁毙于虞人,以俎豆于贵家。(《中山狼传》)――与其饿死在路上,被别的野兽吃掉,还不如死在猎人手中,把我放在贵族家的食具中当食品。
还有时“与其”中的“其”字不出现,构成“与……宁……”的形式,其意义也不变。如:
⑧与人刃我,宁自刃。(《史记・鲁仲连列传》)――与其让别人用刀子杀死我,宁可自杀。
十三、……有……以……、……无……以……
“……有……以……”、“……无……以……”中的“有”、“无”都是动词(谓语),“以”字用于另一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与“有”、“无”之间,表示关联,可译作“用来(拿来)”、“来”等。如:
①吾侪小人皆有阖庐以辟燥湿寒暑。(《左传・襄公十七年》)――我们这些小人物都有一个住屋用来避干湿冷热。
②布衣相与交,无富厚以相利,无威势以相惧也,故求不欺之士。(《五蠹》)――一般平民互相交友,既没有财产来彼此贪图,又没有权势用来彼此威胁,所以他们要找忠实不欺的人(做自己的朋友)。
有时,动词“有”、“无”的宾语省略,这时,便成为“……有以……”、“……无以……”的形式,可用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可拿来”、“没有什么可拿来”对译。如:
③项王未有以应。(《项羽本纪》)――项王没有什么话可回答。
④……诸侯皆有以镇抚王室。(《左传・昭公十五年》)――……诸侯都有办法拿来镇定安抚王室。
⑤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羽本纪》)――希望大王赶紧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等汉军到了,没有什么可拿来乘渡的。
⑥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羽本纪》)――(项庄)说:“君王与沛公共饮,军营中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来作乐,请让我舞剑助兴。”
有时,也遇到“足以”连用,形成了固定格式,意义与“有以”、“无以”相近,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能够拿来”或“足够拿来”的意思。如:
⑦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项羽本纪》)――估计大王的兵力能够拿来抵挡住项王吗?
十四、……有所……、……无所……
“……有所……”、“……无所……”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所”字,经常用于动词、主谓词组的谓语动词之前,组成“所……”词组,也叫做“所”字结构,具有名词性,经常用在动词“有”或“无”之后,作宾语形成“……有所……”、“……无所……”的形式,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有什么……”、“……没有什么……”的意思。如:
①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项羽本纪》)――我进入关中以后,一点点东西也不敢有所贪图。
②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现在先生在我的门下为客整整三年了,左右没有什么人谈论的,我也没有听到什么,这可见先生没有什么擅长的。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如果您放弃郑国,让它存在,以郑国为秦国东边道上的主人,秦国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粮食,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有时,“所……”词组用在“何”字后边,组成“何所……”形式,这也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如:
④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史记・淮阴侯列传》)――现在大王果真能一改项羽的做法:任用天下英武勇敢的人,还有什么敌手不被你诛灭的!把天下的城邑分封给立功的臣子,还有什么人会不服从你!率领正义之师加上思念家乡的军队去打仗,还有什么人会不被你打败!
应该指出的是,“何所……”式中,“何”是谓语,“所……”词组是主语。如“何所不诛”,即为“所不诛(者)何”,意思是“所不诛灭的是什么”,也就是“什么都能诛灭”。可见,“何所……”形式,是谓语提前,有突出谓语的作用。
十五、……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矣、其……之谓乎
文言文中,尤其是议论文,常出现“……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矣”、“其……之谓乎”的格式。就表达方式来说,它们是总结性的判断。这种格式的使用,往往是作者先提出一首诗或一个典故,然后来判断前文讲的道理或现实中的人和事。
“……之谓也”是总结性判断的基本形式。“之”是动词“谓”的宾语前置的标志,这种形式可以翻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这就叫……啊”。如:
①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慎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荀子・劝学》)――所以君子是不急燥、不隐瞒、不盲目,谨慎严格地要求自己。《诗经》说:“不过于急切,也不有意怠缓,能受天子的赏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②诗曰:“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 此之谓也。(《庄子・天论》)――《诗经》说:“君子既遵守礼义,行为又无差错,何必担心旁人说闲话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③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听到过许多道理,便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知道得多,说的就是我啊。
“其……之谓也”的形式,是在“……之谓也”形式中动词“谓”的前置宾语之前加一个“其”字,这个“其”字是语气副词,意思是“大概”。这样就舒缓了“……之谓也”的肯定语气,增加了商量、推测的语气。如:
④太史公曰:“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太史公说:“《传》(论语・子路篇)说:‘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如果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不正当,即使下命令也没有人听从他。’说的这不正是李将军吗!”
“其……之谓矣”、“其……之谓乎”与“……之谓也”、“其……之谓也”的作用和意义基本一样,只是语气词“也”改换成“矣”、“乎”,表示了他们之间在语气轻重和口吻上的差异。“其……之谓也”的形式表示轻度语气。如:
⑤诗曰:“自诒伊戚。”其子臧之谓矣!(《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诗经》上说:“自己给自己留下忧患。”大概说的就是子臧这种人啦!
⑥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诗经》里说:“孝子的孝是没有穷尽的,永远把它留给你这样的孝子们。”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