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拼音学习范文
时间:2023-03-24 10:14: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拼音学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 键 词】 拼音;新课程;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应与说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小学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语言、阅读文字不可缺少的工具,是小学生入学后首要的学习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道难关。因此我在拼音教学中,全方位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营造活跃欢乐的课堂气氛,让一年级的孩子在不拘一格的学习方式中,积极愉快地度过小学学习的第一道难关――汉语拼音。在具体的教学中我积极探索新教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与大家分享。
一、激趣导入引兴趣
在拼音教学中,如果导入方式设计得巧妙精当,就能在顷刻之g引起学生对拼音的兴趣,使学生迅速步入兴奋状态,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强烈的探究意向,从而为新的教学活动做好心理准备。
l. 由图导入。拼音教材配有多幅插图。教字母的图大部分是直接表音或表形的,这些插图趣味性较浓,又是多为儿童熟知的事物,易说易记,从旧知或经验的迁移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知。
2. 故事导入。故事这一文学形式生动有趣,对低年级儿童具有特别的吸引力。教学拼音前,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读或编说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故事,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3. 儿歌(或谜语)导入。儿歌或谜语内容简单,有的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饶有兴味,为低龄儿童喜闻乐见。因此,以儿歌或谜语导入新课也不失为一种有趣而生动的好方法。
4. 演示法导入。这种方法以演示实验、操作玩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了解演示现象产生原因的强烈愿望,从而跃跃欲试,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5. 游戏表演法导入。游戏表演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不妨让学生做做游戏或参与表演,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二、直观入手触拼音
1. 低年级儿童自控能力较弱,思维也带着很大的具体性,无意注意占据优势。如何利用这种无意注意,取决于教学内容的具体性和直观性,可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具直观性教学。依葫芦画瓢:主要用于第一课时学习新声母、新韵母或整体认读音节。把与新授拼音相对应的图片,照教材上的样子画下来,贴于黑板即可;活动激趣法: 让刚入学的儿童乖乖地在课堂上坐40分钟,会导致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我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让他们“动”起来,寓教于乐以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2. 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实物演示,用直观的办法来帮助学生发准字音,记住字形。根据字母的特点,进行音和形的演示。如教t时,教师可拿一把带钩的布伞进行直观演示。如区分b和p,一个发音不送气,一个发音送气,教师可放一张薄纸在嘴边,发出两个音,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送气的情况。
大力开展趣味教学,营造愉快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做知识性游戏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游戏娱乐学拼音
l. 低年级最常见的游戏就是“找朋友”。不过这个“找朋友”可以有不少名堂:复韵母找朋友;整体认读音节找朋友;两拼、三拼音节找朋友;图文找朋友……形式多样,灵活实用。
教师还可以通过做游戏的形式,进行复习、巩固、练习,使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思维达到最活跃的状态,很快学会所学的知识。
2. 猜字母:教师说出谜语,让学生猜。如:圆圆脸蛋梳小辫是什么韵母?马蹄印子是什么声母?一个门洞是什么声母?
3. 摘果子:教师用彩纸剪成苹果、桃子、梨的形状,写上学过的声母、韵母,挂在小树上。学生两个一组上来一个念发音,一个找对应的果子摘下,认错了,便不能摘。
4. 编儿歌:儿童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采用游戏的形式吸引孩子,让他们广泛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主动地轻松快乐地学习。还可以利用拼音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来编成儿歌。
四、边学边用固拼音
当拼音全部教授完毕,可以试着用拼音来练习组词、造句的练习。一开始可先用拼音来试着说、写周围的熟悉的事物的名字,待熟练之后,让学生用口头说一句完整的话,再用拼音写下来。既可以巩固、运用拼音,又可以训练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如果开展得好,今后还可以成为老师与学生互相沟通的重要渠道。边学边用,学以致用,将拼音教学生活化,能使学生更熟悉拼音这套工具。
总之,学生、教材、时代给了我们极大的创新空间,我努力在教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枯燥、单调的拼音课为孩子迸发智慧火花的阵地,使孩子们爱上拼音课。
【参考文献】
[1] 计亚萍. 趣味学拼音[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篇2
【关键词】教师;实践性;观念;课堂效率
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汉语拼音也是刚入学儿童必过的第一道难关。如何使学生爱学、乐学,尽快掌握汉语拼音呢?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学好汉语拼音的关键,只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巧妙创设学习环境,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起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对教师而言,面对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一边要落实基本的行为养成教育,一边是枯燥的汉语拼音教学,真正能使新入学儿童的心智得到根本提升并体验成长的震撼感的拼音教学是什么呢?是有趣的游戏!是直观的演示!是科学、准确、生动的汉语拼音知识的讲演!
首先,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汉语拼音的实践性特点。
初入学儿童对学校生活充满憧憬,但大多一时难以适应紧张、快节奏的小学学习生活。因此,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大多数老师都会不约而同地采用游戏形式激发学习兴趣,以帮助儿童顺利实现由幼儿园的游戏生活向小学的学习生活的转化。如:借助实物、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把所学内容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可以使单调、枯燥的教学活起来,使孩子们乐起来,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学习声母“q”时,老师拿来几个五颜六色的气球,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了,借助气球的形状和“气”的发音,学生很快就记住了“q” 的音和形。再如,学习声母“d” 时,教师首先放录像:一匹马在公路上“得得得”地奔驰,路上留下一个个脚印。借助音像,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很快掌握了“d” 的音和形。
这很有必要,要提高汉语拼音的课堂教学效率,还应该重视课堂的组织调控的问题。根据汉语拼音的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提高汉语拼音教学 ,应从尽可能多地为全班每个孩子创造开口练习的机会和安静倾听的环境。因此,一入学,我便从正确的坐、立、听、发言等细节抓起,让孩子形成有序、规范又充满活力的上课习惯。在汉语拼音教学中鼓励孩子养成细心观察教师示范、当众大声练习以及在小组中能倾听发言、及时评价的习惯。在一个有序、自律又富有求知、竞争的氛围里学习拼音,真正保证每一个孩子最大限度地得到开口练习和受到尊重鼓励的机会。正因为有形成公约式的课堂常规的保证,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我教的每一个新的字母、音节,我都能以开火车的形式或有重点的抽查形式让孩子得到最大限度的练习,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使课堂40分钟发挥它应有的实效,较好地保证了汉语拼音的教学质量。
其次,在拼音教学中,必须关注儿童个性化的独特体验,教师要引导、鼓励儿童用自己的方式识记拼音。
引导儿童寻找适合自己的有意义学习方式,具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内容之一。因为任何学习内容或学习方式的选择只有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体验,对学习者而言,才是有效的。也是因为,细心呵护和关注儿童的个性化独特体验是儿童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自己独特学习方法的根本保证。因此,在汉语拼音教学中除了引导儿童充分运用教材,使儿童在图、字母读音、字形三者之间形成有效联系外,更应鼓励儿童用自己的方式创造性地学习拼音。如表演活动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能够帮助儿童在看看玩玩中获得知识,形成记忆。比如学习j q x和相拼的规则时,教师让四位儿童戴着标有j、q 、x 的头饰表演,看到j q x就主动走过去,脱掉有两个点的帽子,向j、q 、x敬礼,然后大家一起念顺口溜“小有礼貌,碰见j、q 、x就摘帽,念>变不了” 。这样,儿童就很容易记住j q x和相拼规则。
还有,教师必须紧紧抓住汉语拼音学习的几个关键点,灵活地处理教材。
因为只有创造型的教师,才能促使学生创造性地学。一要抓住汉语拼音教学的几个关键点,引导儿童学会迁移。拼音教学有其特有的体系,只有抓住几个关键点,灵活处理教材比重,拼音教学才能有的放矢,让儿童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如,汉语拼音第6课《j q x》中这部分学习内容,以往教学时,都是由教师告诉学生j q x与u相拼的省写规则。这次学习,教师调整了教学思路,首先板书了这部分内容,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没过多久,一只只小手举起来了,有的学生说:“ju qu xu中ü上的两点怎么没有了?”有的说:“本来韵母是u,到了音节中韵母u怎么变成了ü?”老师趁势说:“ju qu xu中的韵母实际上是ü,只是书写时省写了两点。这是因为,在普通话里,jqx不能和ü相拼,所以和ü相拼时,ü上的两点可以省去。你能编个儿歌记住这个规则吗?”顿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纷纷发言:“小ü小ü有礼貌,见了j q x就脱帽。”“小ü碰见j q x,去掉两点还念ü。”“j q x,小淘气,见了鱼眼就挖去。”此时,连老师也不能不佩服学生形象思维的活跃。又如:教a时,重点让儿童定准四声调, 教g时重点过关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这样,由于学生有可能常出现的问题在起始阶段便一抓到位,往往能使我们的汉语拼音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3
关键词:特殊孩子 汉语拼音 兴趣 内容 手段
让智力障碍儿童学习汉语拼音,是为了帮助他们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和矫正语音障碍。可以说汉语拼音是语文学习的开始,又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但拼音只是一些简单的符号,学生学起来总觉得枯燥无比。对正常小孩来说汉语拼音都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难攻的堡垒,更别提有智力障碍的特殊孩子了,他们学习起来更是难上加难。我与学校教导处协商,每周开设3节汉语拼音课程。我经过一学期的摸索、研究和反思,现小结如下。
一、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重要因素。那怎样激发特殊孩子的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呢?首先是要学生明了汉语拼音的重要性,告诉学生汉语拼音可以帮助我们纠正发音、认字、查字典、读故事,还可以发信息、聊天等。用一句顺口溜概括就是:学习拼音用处大,识字读书要靠它,帮我学好普通话。其次,利用直观形象的视频学习汉语拼音。经过比较、研究,我认为中国儿童教育资源网里的学汉语拼音的视频很好,它包括字母的发音、形状、书写,在一句话里学习说音节等,学完一课的几个字母后还有复习的视频。它有图片、动画,学生很喜欢看,喜欢跟着读。再次,将教材的重、难点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或顺口溜、口诀让学生吟诵。例如学习“b、p、m、f”时,是教学拼音方法的起始课,可利用“前音(声母)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的口诀,帮助学生掌握两拼音节的方法;又如,在教学三拼音时,将拼音要领编成口诀“声轻介快韵母响,三拼连读很顺当”,帮助学生领会拼音方法。最后,用游戏的方式巩固练习,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把学习当成一种快乐,一种享受。我一般采用一些比较简单易行的小游戏,比如说开火车读、青蛙蹲、击鼓传花等游戏。比如,学完了ɑ的四声后,请4个同学每人拿一张卡片,老师或同学说ā蹲,拿ā卡片的同学就蹲下去,说à蹲,拿à卡片的同学就蹲下去,蹲得又对又快的同学不仅能得到表扬,而且还有小奖品奖励,同学的积极性很高,每个人都想上去玩。这样不仅巩固了知识,还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加强训练,正确发音
特殊儿童不只是在语言发展的速率上与普通儿童有所差别,其语言运用的品质也较普通儿童差,而且此现象随智力落后程度的加深而更加明显。调查(沙金,兰亚斯,1991)显示: 轻度智障儿童的语言障碍发生率为42%;中度智障儿童的语言障碍发生率为72%;重度智障儿童的语言障碍发生率为100%。我班大部分同学都属于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而且3个自闭症孩子在语言方面的障碍比智障孩子严重,有的只会重复别人的话,有的喜欢自言自语,说一些常人听不懂的话或发出一些怪异的声音,所以对存在比较严重的语言障碍的学生进行一些训练是很有必要的。(1)我常教他们做舌操、面部操,训练舌的灵活性和唇部肌肉,以提高语音清晰度。(2)进行发音训练。利用吹气球、吹泡泡等游戏训练他们对气流呼出的控制;用闻各种气味、深呼吸等方法训练他们对吸气的控制;通过让他们模仿说有意义的词语或句子,来提高言语中对气流呼出时节奏的控制。(3)利用听故事、看电视等丰富他们的词汇量。
三、结合实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程序
智障孩子的学习特点是接受能力差,所以安排学习内容要针对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内容要少,步子要慢。比如说普通小学里“b、p、m、f”最多两课时就完成了,但是我却花了4课时,每节课我只安排学习一个拼音字母,让学生认识字母的音、形和书写,学会声母与单韵母的拼读。学完了一课后,还要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强化。所以一学期下来,我只教了6个单韵母和23个声母。
因为智障儿童的序列处理优于平行处理。我在教学时,尽可能用序列性的交代,让孩子一步一步地完成事情,比如拼读音节b—à—bà时,先教同学读出b,再读出单韵母à,最后“两音相连猛一碰”,读出音节bà。
四、字母发音,多听多读多纠正
我觉得智障孩子学拼音的发音,不需要强调发音部位、送气方法等,比如抵住上腭、硬腭等词语,即使讲了他们也听不懂,搞不清,有时还会混淆。我在教字母时多让学生观察教师的口型,多听、多读、多纠正。比如在教“f”时,一个同学老是读成“b”的音,我让她看我发音,把她的手放在我嘴前,让她多观察,体会发音的位置,气流从上牙缝中出来。但是她上嘴唇肌肉比较松弛,试了好多次还是不行,我就想了个办法,让她用手指把上嘴唇中间部分捏起来再发音,这样她就能正确发出f的音了。
五、联系生活,多渠道学习汉语拼音
语文学习外延等同于生活外延。课程来源生活。生活即课程,课程即生活。汉语拼音本身就是学习汉字工具,因此,汉语拼音学习应该重在运用。在学完了全部声母之后,我就让学生为身边一些物品标上音节做成卡片,然后贴在上面。有的贴在家里,有的贴在教室里,给学生营造出拼音学习氛围,让学生时刻能见到拼音,在多看多读中熟练掌握音节拼读。在学完全部字母之后,我每月给他们一首诗,让他们去拼读,还经常让学生看图或看实物写出音节,用听写词语等形式复习汉语拼音,让学生试着用音节记录下看到听到或想到的词语,在图书角上摆上低幼拼音读物供学生课外阅读。
六、家校结合,多巩固多泛化
智障学生的记忆力差,课上学习的东西,有的下课后就忘了,有的甚至读10遍,等过了1分钟后再问就又不知道了。所以复习巩固是很重要的。但是光靠老师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与学生家长联系,请他们克服困难,每天抽出10到20分钟的时间,帮助孩子把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这样多读多写后,学生掌握汉语拼音的情况大有好转。
我班有3个孤独症孩子,学校由于师资力量不够,要求孤独症孩子家长陪同上课。上课时家长尽量多提醒孩子看黑板,听老师讲。老师提问时也尽量多请他们回答。他们除了上大课外,还需要一对一的辅导,进行复习巩固和泛化,才能掌握学习的知识。比如,学完了音节cā后,指导家长回家后告诉孩子怎样擦,用什么擦,擦什么,让他们动嘴动手,体会“擦”的意思,学会“擦”这个动作,会说“擦什么”这些词语。
篇4
一、浅入浅出生活化
儿童学习汉语拼音的过程,就是一个从言语中来,再回到言语实践中去的过程。拼音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求教师为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在头脑中建立一座抽象符合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即让学生根据如教材情境图等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和理解。教学中,善于借助儿童已有的口语经验和相关的生活经验,使之与所学的字母接通、匹配就能化难为易,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拼音教学也应该把学生从课本、教室带入生活中,带入更广阔轻松的学习空间。让他们认识到拼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都在运用它,更能帮助它进行识字阅读。生活化是习得拼音的最佳方案。
二、活化语文,激发兴趣。
学生对音节的拼读要经历“掌握方法――熟练拼读――灵活运用”的过程,怎样使学生枯燥无味转化到轻松有趣。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多种行之有效而且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善教者,师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师勤而功半。”刚入学的儿童往往把学习、游戏混为一谈,他们感兴趣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和目的。而且低年级的孩子好胜,表现欲强,喜欢比比、赛赛、猜猜等有竞争、有刺激的活动,所以拼音教学就要提倡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将学生的思维引到一个兴奋点上,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学生情绪高涨,欲罢不能。因而汉语拼音教学应尽可能具有趣味性,宜以活动、游戏为主。目前,随着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我们可以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教师还可以和学生共同配合创造出更多更丰富的游戏,以满足新概念下汉语拼音教学的需要。
三、找准合作点,培养合作意识。
篇5
一、汉字认知视角下的教材状况
我们认为汉字认知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积累一定数量的汉字,掌握其形音义,并能运用于契合儿童身心需要的阅读和书面表达。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阶段(第一、二、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至初中阶段(第四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
第二,获得汉字思维,树立汉字规则意识,具有自主识字的能力。汉字是目前世界上仅存且广泛使用的表意文字,是形音义的综合体。它以象形字为基础,继而构造出指事字和会意字,又进一步向半表音半表意的形声字发展,具有以形表义的特征。汉字的形体逐步演变发展,从原始表意性图画到甲骨文,历经金文、篆书、隶书,直至楷书。汉字教育,须遵循汉字整合性与具象性的特点,也应符合汉字发展的规律,使儿童充分感受、认识汉字构造特点,能够运用汉字构造的思维方式自主识字。
第三,积淀传统文化,了解与汉字相关的文化知识,亲近传统文化。汉字文化,既包含有关汉字起源、演变、构造、书写、规范等文字知识,也包括与汉字关联的历史、经济、宗教、民俗与艺术等文化内涵,其中蕴含着汉民族的文化、行为与思维模式。汉字学习,除了掌握汉字的形音义,养成汉字思维,还应在一定程度上感知汉字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获得对汉字及其相关艺术的审美体验。
以汉字认知的内涵衡量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普遍存在着汉字意识不强的问题,即对汉字认知的内涵认识不足或不全面,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对汉字构造特征关注不足。汉字是源于象形的文字,以形表义,现行教材并非没有注意到汉字的构造特征,如基本上都阶段性地设计有形声字归类、形近字辨析等练习,有的教材还注重引导儿童关注偏旁与字词意义的联系,也不乏诸如“日月明,鱼羊鲜”“二木林,三木森”之类的识字歌,但总体而言,若从字种选择、汉字识读内容与顺序的安排来看,大多数缺乏一以贯之的汉字特征逻辑。这就在教材内容层面减弱了从本体特征人手培养儿童汉字思维的基础。
对汉字认知缺乏文化维度。一方面表现为凭借字源及其字形演变学习汉字文化。尽管各家教材都会不同程度地呈现一些象形字、指事字的字源,有的也包括字形演变,但往往是举例性质的几个或十几个字,如“日、月、山、水、石、田、火、人”等,大多数汉字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都处于被忽略状态。另一方面表现为处理汉字与汉语拼音学习的关系不当。除了少数的几家,多数教材的教学顺序是汉语拼音学习先于汉字学习,这一设计显然忽视了汉字认知和汉语阅读的特点。因为汉字的形体特征,汉语阅读者最终一般会获得由视觉符号关联概念的认知方式,而汉语拼音是拉丁字母,形体与意义之间并无联系。儿童入学之初,首先接受的是非汉字的认知方式,且不论拼音学习的难度,从母语教育的角度来说,母语特性的缺失是毋庸置疑的。
二、识字教材内容的组织要旨
教材内容必须反映、体现课程内容,其组织依据由特定的教育价值观以及相应的课程目标决定。识字教材内容的基本组织取向有三种:社会需要取向(以汉字的使用能够满足参与成人社会生活的需要为基本依据)、汉字特征取向(以汉字构形系统、语音系统和语义系统的特点为组织依据)、儿童特点取向(以儿童的语言和生活经验、发展需要以及学习心理为组织依据)。基于现代教育理念,以整合取向组织识字教材内容成为越来越多汉字教育研究与实践者的共识。整合取向并非各个维度平均用力,而是以其中一个取向为核心来整合其他维度。通过汉字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根本是以汉字特征为基点整合组织教材内容,把汉字应有的文化内蕴充分地发掘出来。
以汉字特征为基点组织识字教材内容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第一,初始阶段的字种选择。目前义务教育阶段识字教材的字种选择依据当然主要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附录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共3500字),那么初始阶段学习哪些汉字比较合适呢?我们认为初始阶段的字种选择应整合汉字特征和儿童特点。从汉字特征而言,如清代王筠在《教童子法》中所主张的“先取象形、指事之纯体教之……纯体字既识,乃教以合体字”,即先学习构字能力较强的象形、指事字等;从儿童特点而言,则是选择儿童心理词典中已经储存了音、义的字词。所谓整合,便是尽可能地择取二者的交集部分(下文将增加新的维度)。
第二,汉字的呈现形式。通常第一学段儿童所要认读的汉字组织在两类材料中,一是篇幅短小的诗文,一是词或短语等。从文化传承而言,应较大幅度地增加韵文的数量,除了儿童文学作品,还可以借鉴古代声律启蒙读物的编写经验,使儿童在学习汉字的同时充分感受汉语的节律。
第三,识字的内容与方式。教材内容及其组织的理想状态,“是形成可供选择的教学设计”,组织识字教材内容需要考虑识字内容与方式。识字是在一个汉字的音形义三者之间建立联系,以汉字特征为基点组织教材内容的要旨是:有助于明字源、讲字理。明字源,即把汉字的字形演化过程呈现出来;讲字理,即阐明汉字字形与意义的关系。
明字源、讲字理是符合儿童认知特征的组织方式。儿童时期的思维与记忆模式以形象性为主,而汉字起源于图画,具有象形和表意的特点,恰与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认知特征相吻合。基于汉字构造特征明字源、讲字理,在汉字教育中可谓一举两得。
一方面,有助于培养汉字思维。儿童在感知文字形体演变的过程中,可以学得汉字的构造方式。象形、指事、会意是图画式的纯表意文字,古象形字能准确描画出事物的典型特征,指事字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基础上加指事性符号来表示意义,古象形、指事字的意义往往一目了然,儿童可轻松识别。会意字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字组成,也有的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非象形字以象形方式组合起来的(如上“小”下“大”为“尖”),解析会意字的构件就能推测其意义。形声字是半表意半表音的表意文字,儿童基于象形字、指事字与会意字的经验,可以很好地理解形声字。由于长期演变,形声字的许多形旁和具体事物的形态已有较大差别,借助对字源和字形演变的追溯,可以帮助儿童形成这些形旁的具象性表征。如“宀”在甲骨文中为一尖顶房屋形状“ ”,儿童掌握其演变后,就能通过“宀”提取出尖顶房屋的心理表征,从而迅速理解形旁宝盖头的含义。汉字大多数部首都是表意的形旁,儿童了解字形的演变后,就可识别很多部首的形义关系,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另一方面,有助于传承汉字文化。若能理解和欣赏古文字,表意的汉字在儿童眼中就能成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同时,追溯汉字字源,实质上也是引领儿童感受中华文化,文字起源与演变的信息中蕴含着汉民族的文化、行为与思维模式,这种熏陶与浸染正是文化的传承。
对于可以依据明确和明显理据明字源、讲字理的汉字,教材应呈现相应的学习材料。
明字源、讲字理的方式因字而异。如象形字、指事字可以通过追溯字源来讲字理,会意字可以通过拆分、组合构件来讲字理,形声字则可以依据形旁归类来实现。在教材的组织中,对于象形字、指事字可以用直观的方式把字形演变的过程呈现给儿童:原始表意性图画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会意字也跟图画有密切联系,呈现的应是各构件及其关系,若其中的构件是尚未学习的内容,同时呈现这一构件的字形演变过程,让儿童明了各个构件的形义关系以及构形的依据;形声字要呈现的则主要是形旁的字源以及结构关系。
何时呈现明字源、讲字理的材料比较合适?并非每认读一个汉字就必须呈现相关材料,这一时机应根据汉字特点和儿童经验来确定。大致可以分为两档,一档是汉字认读当下就出现,如象形字、指事字;另一档是阶段性地呈现,教材可以按照一定的周期设置特定的明字源、讲字理专题。阶段性呈现适合各种类型的汉字。
组织明字源、讲字理的材料需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识字初期少一些,具有一定的识字量后可以大面积地呈现;二是应从象形字和指事字开始。另外,有些形声字的声符与意义也有一定的联系,这些汉字可在中学阶段的教材中适时归类介绍。
为使汉字所承载的文化更快更好地内化为儿童的心理结构,教材呈现讲字理的方式宜适当采取整合取向,即追求汉字特征与儿童心理逻辑的契合。汉字学习中引导儿童关注、探究汉字构造方式,旨在传授儿童识字方法,培养儿童自主识字能力,但要求学龄初期的儿童完全按照汉字造字的理据来分析每个汉字形体与意义的联系是不现实的。在明字源、讲字理后,儿童的“说文解字”,只要不对字义的理解造成误导,应鼓励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记忆汉字,如:乌鸦太黑了都看不到眼睛了,所以“乌”没有“鸟”中间的一点。这是儿童创造的识记方式,虽然从汉字个体而言并不符合字理,但是不能说不符合汉字构造的思维方式。因而,教材有必要呈现少量的儿童“说文解字”的样例,当然也可将样例编排于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中,由教师传递给儿童。
三、汉字与拼音的学习顺序
汉语拼音是识字阶段儿童学习的重要内容,厘清拼音学习与识字的关系是教材组织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汉字具有独特的形音义结构,尽管关于汉字认知、汉语阅读的心理机制尚无权威定论,但已有研究表明汉字认知、汉语阅读有其不同于拼音文字的心理特点,汉字认知的脑区、个体发展过程中对字词处理脑区优势的发展路径等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汉语特有的认知方式是母语赋予我们的民族属性,汉字教育有责任保护母语认知特性的传承。我们认为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先识读一部分汉字再学习拼音有利于儿童亲近汉字。
汉语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是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汉语拼音是正音、识字、汉字输入的工具,利用汉语拼音可以学习普通话、多识字、快识字,从而及早阅读,但汉语拼音本身不是与汉字相当的学习目的物。
我们主张识字教材采用先识后拼的编排顺序。例如,某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从第八单元才开始汉语拼音的学习,“先安排学生认识一些常见常用的实词――独体字,而且是构字能力很强的独体字,以及一至十的数字,然后再安排拼音学习,再过渡到认字、识字、写字的学习”。编写者如是阐释,“汉字是母语文字,随处可见,应当充分利用”,“拼音不是汉民族的母语,不应当脱离母语环境学习拼音”;“汉字是方块字,像一幅图画,儿童认识汉字比认识拼音字母容易得多”,“儿童学习拼音困难,容易一入学就产生挫折感”;而首先学习汉字是可行的,实践和专家研究都证明,不识拼音直接学汉字可行,“而且比先学拼音效果更好”。
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实验课程也是先识后拼,其语文学习开始于集中大量识字,识字五六百后开始汉语拼音学习,并与计算机汉字输入学习整合。“在儿童认读一定数量汉字的基础上,习惯于汉字的以视觉符号直接表示概念,习惯于接受汉字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和语义密码后,再来学汉语拼音。从而养成儿童直接认读汉字的阅读习惯。”
在学习了一部分汉字后再学习拼音,然后在汉字认读、阅读与书面表达等学习活动中继续运用拼音,我们认为这是依循汉字认知心理的学习顺序。同时,从识字心理的角度看,先识后拼还可以充分利用儿童学前的语言经验,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识字是在一个字的音形义三者之间建立联系,利用儿童已经具有的口语心理词典,先识已经掌握音、义的字,字形和音、义之间的联系就比较容易建立,可谓事半功倍。另外,从音节拼读的角度看,先识后拼也有助于降低拼音学习的难度。相对于汉字,汉语拼音对儿童来说更为陌生,先期识得的汉字可以成为拼音初学阶段的工具。 综上所述,识字初期教材的字种选择应该从三个维度来考量:一是适合于明字源、讲字理的基本字;二是儿童的口语经验;三是普通话400个基本音节的覆盖率。
要在汉字教育中比较充分地实现汉字文化的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就教材建设而言,不仅仅是教科书的编撰,相应的教辅资源建设也是必需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为每一个“明字源、讲字理”的汉字设计开发专业性的帮助教与学的资源,因为教科书中呈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帮助儿童学习汉字的除了常规的图书、挂图、音像等产品外,还可以设计成学具,让儿童在操作中明字源,在拆分、组合汉字的构件中讲字理,在快乐的学习中传承汉字文化。
参考文献
[1]张隆华,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340~342.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99.
[3]何林英,魏晓燕.构形学指导下中小学汉字教学的有效方法[J].语文建设,2013(3).
[4][7]李先启,张鹏.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0,77.
[5]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特色[EB/OL].http://gbjc.bnup.eom/news.php?id=16710.2015―03―20.
篇6
【关键词】培养意识;营造氛围;激励巩固
刚从幼儿园升到小学的农村一年级学生,在初次接触拼音反应的焦虑、乏味、恐惧、甚至厌恶,产生的不安定、不接受现象,对拼音学习和语文学习都是致命的,令老师堪忧。这时老师的引导非常重要,如何让每个孩子对课堂充满期待与渴望,让他们预见自己会是学习的小能手?如何让每个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爱上拼音、进而爱上语文呢?笔者通过调查、研究,进行了以下拼音教学操作形式的研究,得到了一定的成效。
一、培养意识:学习拼音爱动脑、勤动手,快乐成长
对于未接触的知识与未知的领域,孩子会充满期待和渴望,但万一受到挫折又会不愿认真对待或置之不理。拼音学习对于个别孩子来讲,就像一只“拦路虎”,拼音学不好,可能对整个一年级甚至以后的学习失去信心。跟孩子们分析了拼音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后,也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拼音只要讲究正确的方法,端正学习的态度并不难。
一年级孩子尚小,“先入为主”效应占主导地位,近代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就曾经指出:“保持和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趣的强度。”没有接触拼音就被传言怎么难,孩子承受能力差很难会树立学好拼音的信心。
二、营造氛围:课堂教学趣味性、民主性,快乐收获
布卢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于此,笔者在拼音教学中努力调动学生的感官,进行多种实践性活动的尝试,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和民主性,提高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内驱力。
(1)看一看:学习新的拼音,引导他们学会看图,学会观察图片与拼音之间的关系,能激发一年级孩子浅层次的理解与记忆,提高看图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动态的视频总是学生的最爱,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大时代,搜索到关于拼音教学的动态视频是轻而易举的,但如何在缤纷的资料中选择最实用的?需要斟酌,权衡时间上的有限性,资料上的实用性。
(2)做一做: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孩子通过动手操作得到的知识记忆更深刻。故采用制作卡片的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在小学阶段,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动手操作的直观性丰富了教学内容的感性教材,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是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学生借助操作的直观理解抽象的拼音知识,促进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协调发展。
(3)编一编:朗朗上口的自编自创的拼音儿歌教学法,是根据拼音字母其形、音的一些特点,编成孩子易学、易背的儿歌,使孩子们在儿歌的诵读中学习和掌握拼音。从儿童心理特点以及对事物的认知特点上我们可以发现,儿童一般对于押韵的语句容易记住。因此,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把一些拼音知识编成儿歌引入课堂,使得学生在诵读拼音儿歌中学会汉语拼音。
(4)猜一猜:所谓猜谜语教学法就是根据拼音的音、形的特点来编一些谜语让学生猜。这类教学法通常运用于复习课中,复习课如果不采用一些特别能吸引学生眼球和注意力的教学方法,是很难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的。因为都是已经学过的内容,提起来他们都认为索然无味,如采用这一方法,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无形中更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5)玩一玩:游戏教学法是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拼音教学内容和游戏活动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趣味化,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从初入学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让他们在开开心心的游戏活动中学习,将拼音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不仅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而且在游戏教学中孩子们可以得到肯定,能够被认可是每个学生所需要的。
三、激励巩固:学生挑战周冠军、月冠军,快乐争锋
篇7
一、自编口诀,强化记忆
朗朗上口的儿歌和短小精练的口诀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机械性识记意识比较强,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时可以编一些口诀让学生背读,帮助学生牢记字音和发音要领。比如,在教学单韵母时,教师可以编口诀“嘴巴张大aaa,公鸡唱歌ooo,白鹅游水eee,牙齿对齐iii,嘴巴突出uuu,像吹笛子üüü。”学生不仅在学习时兴趣浓厚,而且更快更准确地掌握了这些字母的发音规律。辨别b、d和p、q这两对字形相近的声母时,可以在总结了口诀“正6是b,反6是d”后,启发学生自编口诀,如“正9是q,反9是p”。
再如,在教学j、q、x和ü相拼时,ü上两点省略的规则要特别强调。教学时首先要讲解拼读规律,然后让学生观察j、q、x与ü相拼有什么变化——ü上两点没有了,可以利用儿歌来帮助记忆,“j、q、x真奇怪,从来不和ü为伴。”我们还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拼音妈妈有许多孩子,可就数j、q、x最淘气,每当和ü在一起玩耍时,总要把ü的两只眼睛蒙住玩捉迷藏。”接着用儿歌帮助学生记忆,“j、q、x,小淘气,见了鱼眼就蒙住。”
二、图文结合,直观记忆
儿童认识事物总是从具体到抽象,拼音字母缺乏具体内容,儿童学起来往往会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在拼音教学中要尽量使枯燥无味的内容形象化,加强直观感,常用的做法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或自制一些新颖活泼的启发性图画。这些图画有的表音,有的表形,是学生掌握读音、记忆字形不可缺少的帮手。例如,教学《dtnl》一课时,教师讲解发音要领后,先让学生观察图画:图上画的是什么?这些物品和所学的字母有什么相同之处?这样提高了小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不仅记住了字形,而且增强了口语表达能力;再如,教学《jqx》时,我们可以通过自制的公鸡、气球和西瓜的图片来加强直观感,在看图中,既让学生掌握了这三个声母的音和形,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当学生尝试着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去解决一些问题时,他们往往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信心。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一边学习拼音一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他们体验学习的快乐。我们可以循序渐进地布置一些练习,先让学生练习拼一拼自己和同学的姓名、家庭成员的称呼;在教室里或自己家中给具体的事物贴上写有音节的卡片;用拼音写一写课程表等。随着学习的深入,再把有趣的事、谜语、故事写成一句话和家长比赛拼读;在班上开辟“拼音天地”专栏,内容短小丰富,通知、作业等都用拼音写在专栏中,让学生独立拼读;甚至还可以尝试着让学生用拼音写日记、周记(有的孩子识字量大,建议用汉字代替拼音),熟能生巧。运用这些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了语言积累。
四、借助故事,激发兴趣
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最受学生的欢迎了。我们使用的语文教材汉语拼音部分中的每一课都为我们提供了色彩鲜艳、丰富多彩的情境图,在教学汉语拼音的每一课时,应先指导学生将情境图编成故事,并时常将故事贯穿于整节课中。比如,教学“gkh”时,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秋天到了,天气晴朗,同学们到郊外去游玩,他们玩得可高兴了,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都看到了什么?又发生了怎样有趣的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先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按一定顺序讲故事,再读儿歌,接着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声母。把音节的学习也可以编到故事中来,使整节课都贯穿于郊游中,还可以把郊游同学的名字以本班学生的名字来命名,更增加他们的兴趣。
五、设计游戏,玩中学习
篇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我在拼音教学中做到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脑、眼、口、手并用,在兴趣盎然中掌握一个个抽象的汉语拼音字母,乐学好学。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 说儿歌,以读识音
儿歌是儿童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朗朗上口,易懂易记,很适合儿童的语言特点,在教学23个声母时,我就利用儿童熟知的事物编成以下一组儿歌,帮助儿童记忆。
听广播bbb,爬山坡ppp,两个门洞mmm,一根拐棍fff。
左下半圆ddd,鱼儿跃起ttt,一个六洞nnn,一根小棍lll。
小鸽子ggg,小蝌蚪kkk,一把椅子hhh,一只母鸡jjj。
七个气球qqq,切西瓜xxx,像个2字zzz,小刺猬ccc。
小树发芽rrr,树杈树杈yyy,波浪波浪www。
在学生已感知图意的基础上,我把图同字母的音形巧妙结合在一起,编成了儿童喜听喜读的儿歌:学i时说:"小小一件花花衣,一排扣子系整齐。"学ü时说:"小小鱼儿真可笑,头和尾巴向上翘,一边玩儿一边游,吐出两个小泡泡。";学习ao时说:"迎风飘扬的五星旗,证明中国人有志气,申办奥运成功了,我要为奥运出力气。"
二、做游戏,以玩促学
游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让儿童在轻松快乐的活动中获得知识经验,享受学习的乐趣。如在学习巩固ai、ei、ui时,我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同时,向座位上的小朋友分发写有ai、ei、ui的三张卡片。首先,站在讲台上的那个小朋友喊:"喂",座位上持ui卡片的小朋友举着卡片到讲台上,领读ui。接着,最先站在讲台上的那个小朋友又喊持ei卡片的小朋友的姓名,该小朋友答应ei。举着卡片到讲台上领读ei。最后,最先站在讲台上的小朋友再喊持ai卡片的小朋友的姓名,并说:"快到讲台上来呀。"小朋友答应ai,赶快向讲台上跑去,做跌跤状,发出ai的叫声,讲台上的两个小朋友把他扶起来,一起领读ai。
三、猜谜语,以悟促思
谜语是一种把事物的本体巧妙地隐藏起来做谜底,用与它相关的喻体做谜面,让人从谜面猜谜底的语言文字游戏。儿童喜欢猜比较浅显形象的谜语。如学习yu这个整体认读音节时,教师先让儿童猜一猜: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学习yue这个整体认读音节时,教师先让儿童猜一猜:有时像圆盘,有时像镰刀,有时挂在山腰,有时落在树梢。当儿童猜出谜底时再引出发音,这样既增强学习活动的趣味性,也加深了儿童的记忆。
篇9
【关键词】农村小学 汉语拼音 教学方法
汉语拼音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是帮助儿童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学好汉语拼音有利于识字,阅读和学说普通话,有利于发展儿童的语言,发展思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拼音教学要求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圣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在农村小学的教学中如何达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的,提高课堂效率,除了教师的素养、学生自身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以及父母的监管和辅导等方面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要针对新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1.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教学存在的困难
1.1 留守儿童增多,家庭教育缺失
在农村7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打工,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在家。没有几个家庭能有大人陪小孩写作业,指导小孩怎样写才漂亮,或者吩咐小孩检查有没有错,检查小孩拼音字母读得准不准,这样就很难培养小孩的学习习惯。在学校里,当堂完成作业是很少的,特别是拼音字母的练习,在课堂中老师指导学生写,学生会写了就行了,至于多写、多练,在课堂上是没有时间的,老师只好布置学生回家练习了。因为一年级学生不是很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他须要有人来督促,才能顺利完成。由于农村的家庭教育跟不上,所以拼音教学速度慢,教学效果一般。
1.2 语言坏境对拼音教学的影响
在农村,大都是讲乡土话,平时玩的,活动的,交流的都是用乡土话来讲,大人讲乡土话,小孩也是讲乡土话,小孩从开始会说话,就是讲乡土话。虽然随着影视、网络的影响不断扩大,普通话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农村儿童的普通话表达水平越来越高,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受乡土话影响,发音不准。所以,一开始学汉语拼音,学习讲普通话,就觉得很难,有些拼音就是发不准。比如an en in un ün这几个韵母,很多学生就是区别不出来。有个别甚至in和ing也分不清,教他怎么跟读、模仿、纠正,就是死活读不出。所在农村小学进行拼音教学,往往在纠正发音上面就多花了近一半的时间,所以,教学进度慢了,赶不上了。从以上事例说明,在农村,语言环境大大影响了拼音教学。
1.3 教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对拼音教学的影响
在农村,一是教学资源匮乏,在农村教学设备是比较简陋的,除了中心小学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外,其余的小学都是原汁原味的教学了,有的只是一些拼音卡片,挂图之类的。所以教学一直处于教师加课本的模式,无法进行直观教学,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中来。二是农村的师资不是很均衡,经过中师、大专毕业的,有经验的老师在村下小学都待不长。只有老的,代课的,新出来的,没经过专业培训的老师,这些老师大多是普通话不很标准的,拼音字母也读得不很准,再加上教学经验少,所以拼音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太不好;还有部分教师是少数民族教师,年龄偏大,学历低,普通话水平不高,少数民族教师受母语的影响比较深,发音经常出现偏差现象,带有民族口音。
2.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对策和方法
2.1 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钦北区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是由代课转正的,他们大多没有经过专门拼音和普通话的培训,对于这一部分教师,上级主管部门多办培训班,提高农村小学的师资水平。
二是要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投入,应用多媒体资源弥补教师发音不规范的缺陷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规范发音。要改变这一现状唯一的方法就是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发音环境。如果在教学中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多媒体资源里的范读就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拼音、课文范读不间断的让学生跟读、练读,让学生处于标准的发音环境当中,加快语言同化速度,这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是非常有利的。
2.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2.2.1 将丰富多彩的游戏和活动引入课堂,使教学生动、活泼、有效
对于一年级的新生而言,汉语拼音是抽象的、难认又难记的符号,汉语拼音的学习相对较为枯燥。如果让学生整堂课都单调反复地认读、拼读、跟读,学生极易疲劳,还会感到乏味。要想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针对学龄初期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通过描、画、剪、摆、唱、猜、看、找、听、说、读、写等多种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口、脑、眼等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倾听、观察、模仿、发现,全身心、全方位地投入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到学习汉语拼音的快乐与轻松,不知不觉地掌握新知。
2.2.2 汉语拼音教学要与识字、认识事物和发展语言紧密结合
初入学儿童,具有认识的形象性、直感性,因此,有人不主张小学一入学就教拼音,因为拼音太抽象。这倒也未必,拼音是抽象的,但它也是具体的。只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去感受它的具体形象,就能激发起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与认识事物的相结合,变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
翻开教材就会发现,每个新学的声母、韵母旁边都配有一幅彩图,彩图有的表音,有的则是音形结合体。彩图上的事物学生都较熟悉,这就是拼音教学与认识事物的一种结合,有形与无形的一种转换。但教师在运用教材时要注意,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事物,要从有形到无形再到无数构建的相关形。由事物到拼音再扩展到相关事物。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对相关事物的反复列举和认识,达到巩固声母、韵母和音节的目的。
2.2.3 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合作学习有机结合
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是小学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拼音教学大多安排在新生入学初期,学生学拼音的过程也是适应小学生活、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会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汉语拼音教学中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对于声母名称、发音要领、拼读方法等陌生的知识,没有必要让学生去探究、合作的,完全可以由老师来示范、讲解;一些规律性的诸如"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有a莫放过,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i上标调把点去,轻声不标就空着"等声调口诀、标调口诀也完全可以教给学生,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可以使用富有情趣的儿童语言来介绍枯燥的拼音知识。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也不能过分依靠教师教授,可适当渗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独立认读、见形知音等能力。可采用多人异步的训练形式,让学生自主拼读音节、同桌互教互查、当小老师领读、小组内合作完成操作任务等,将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提高教学效率。
2.2.4 加强汉语拼音学习与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
实际运用,是拼音学习的有效途径。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把汉语拼音放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让学生感受到学拼音的好处,重视它,运用它,逐渐掌握它。布置学生在家人的帮助下给家里的物件用拼音贴上标签并经常拼读;将作业本上的姓名注上拼音,让学生轮流发放作业本;在题为"温暖的家"的园地里贴上全班学生的照片,并在下面分别写上汉字和拼音的姓名,在观看、认读中巩固拼音、增识汉字、增强集体凝聚力;也可将教室内的板报办成拼音专刊,时常更换供学生拼读学习;教师用拼音在学生的作业本上书写评语、用拼音在黑板的一角书写当天的课程表、用拼音布置作业、在教室里张贴拼音卡片等,尽量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拼音的良好环境,加强汉语拼音学习与儿童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到拼音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和欲望。教师可推荐、布置学生阅读一些短小的注音读物,还可鼓励程度好的学生运用学过的汉语拼音写话、表情达意,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学习拼音的作用,在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的同时,激发兴趣、发展语言、活跃思维。
2.2.5 汉语拼音的学习要循序渐进,不能追求一步到位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是阶段性的汉语拼音教学目标,它贯穿于整个第一学段。对于汉语拼音教学,我们的定位一定要准确,要有一个长远的、弹性的考虑,不能追求一步到位。千万不能认为学习汉语拼音是开学后一两个月内的任务,不能追求课课清、个个清,不能用形形的汉语拼音过关考试,搞得学生紧张兮兮、人人自危。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制定不同的、弹性的达标时间表,让孩子们都能轻松愉快地掌握汉语拼音。对待那些接受能力稍弱的学生,一定要有耐心,要学会"等待",不能因为对于汉语拼音的暂时"不开窍"而扼杀了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小孩子的学习,有时候"入门"很困难,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数量的积累才能达到"顿悟"。"顿悟"了,自然会一通百通的。在他们"入门"之前一定要多鼓励、多帮助,在汉语拼音集中学习后长期的识字、学文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复习巩固,不断强化。
2.2.6 在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现在的教科书在汉语拼音的编排上更趋科学合理,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但再好的教材也只是教学的凭借,长期按部就班进行教学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如果我们从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角度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做到既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既遵循于教材,又超越教材,就会使抽象的教材生动起来,统一的教材个性化起来。
3.加强课外辅导,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家长外出打工后,把孩子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很多老人都不识字,有的识字也不识拼音,完全无法给孩子辅导,孩子就出现了"课后盲区"。所以作为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家访的同时给予学生辅导,有必要的话可以安排时间表进行适当的辅导,每天晚上不能只去一个学生家里而应该尽可能多走几家。有的时候你可以告诉同学们今晚要去谁家让他做好准备,有的时候不告诉去谁家,这样可以给学生觉得虽然爸妈不在家里监督学习可是教师随时会到家里检查,慢慢的就会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同时要告诉家里的爷爷、奶奶一些监督的方法,就是虽然自己看不懂拼音但是应该看着书让孩子大声的背出来或读出来,这样孩子就会觉得爷爷奶奶非常关心自己的学习。这样即辅导了学生又做了家访,也会受学生喜欢家长认可。
参考文献
[1] 李仲芬 《如何进行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年第10期)
篇10
关键词:汉语拼音;活化拼音
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它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在发展儿童的语言、促进儿童早期智力开发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汉语拼音学得如何?对以后学习语文知识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因为拼音字母比较抽象、枯燥,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死记硬背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教师教得无奈,学生学得被动。陶行知曾说过“喂鸡”原理:“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消化的,过不了多久,他还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那么如何指导刚入学的儿童,掌握好这一重要工具,喜欢上拼音,乐于学拼音呢?如何提高我们的拼音教学呢?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要活化拼音教学的课堂,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情况来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使我们的拼音教学生动趣味起来。让孩子们亲近拼音,激活他们的学习情感,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轻松快乐地学习拼音。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皮亚杰说过:“儿童是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力和成功的密友。在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们不仅应重视孩子的智力因素,更应重视孩子的非智力因素;不仅要重视孩子的智力商数,更要重视孩子的情绪商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你对感兴趣的东西平添几分爱意,几分热情。在教学中是否不断激发了孩子学习拼音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是拼音教学成败的关键。一开始,我就用亲切的话语向孩子们介绍拼音的重要性。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善于模仿,机械记忆强,喜欢自我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生动的口语,优美的体态语以及恰当的手势给孩子们讲解,更容易被孩子们吸收。
二、在动手实践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随着拼音的深入学习,我又动起了脑筋;我可以制卡片,为什么不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卡片呢?很快我把这个想法变成了行动。不久,我们的教室成了“拼音王国”:黑板上方是我工工整整书写的字母表;教室里的每一种物品都被孩子们贴上了各种形状的“拼音标签”;黑板报也变成了用拼音和学生新学的生字书写的“混血儿”。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始终以一种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着,很多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把家中的物品也都贴上了标签。这样既巩固了拼音,又认识了好多生字,使所学知识从课内拓展到了课外。这样做不仅复习巩固了汉语拼音知识,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求胜欲望。
三、利用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从儿童的心理分析,一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幼儿向儿童时期过渡的过程。他们的理解能力差,记忆与思考不够完善,擅长于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对抽象的概念与思维的空间较为陌生。多媒体课件声像俱备、图文并茂,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尤其是在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上有很大的帮助。如教学声母“K”时,学生一看图,首先传给他的第一感觉便是:“图上画了几只蝌蚪”,于是声母“K”的发音便油然而出,一学而会。再指导学生仔细看图,不难看出,两只蝌蚪与一根水草组成的图形就是“K”的字形。另外借助多媒体,效果就会更佳:清澈的湖水里长着几根长长的碧绿的水草,从远处游来了一只黑灰色的小蝌蚪,左斜着停靠在水草旁,不一会儿又来了一只,右斜着停靠在这根水草旁,此时能极快地借助“蝌”读出“K”的音。并以同样的动画方式出现几组相同的图形,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很快地记住了“K”的形。再加上教师或多媒体在四线三格中的范写,学生很轻松地学会了读、写,又很乐意地将“K”记住,还有效地达到了正确书写的教学目的。鉴于此,我们可以把多媒体直观、形象的教学,融入到原本枯燥、抽象的拼音教学中,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快乐。但是,多媒体地运用要讲究方法,掌握好“度”,合理的运用多媒体的功效,吸取传统教学中的精华,两者相得益彰,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四、巧用儿歌,帮助记忆。
儿歌是自古以来儿童最喜欢,最乐于接受的一种形式。儿歌的歌词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念起来琅琅上口,很有节奏感,具有很多优点。孩子机械记忆力强,很容易记住儿歌内容。在备课时,我注意收集有关拼音知识的儿歌,尽量挑选好的在教学中运用。实在收集不到称心的儿歌,就自己动脑筋再编一些。做到每个声母,每个单韵母以及拼读规则都有相应的儿歌帮助学生识记。
右下半圆 b b b 右上半圆 p p p
两个门洞 m m m像根拐杖 f f f
左下半圆 d d d伞柄朝下 t t t
一个门洞 n n n一根小棒 l l l
9字加弯 一挺机枪 k k k
一把椅子 h h hi字加弯 j j j
左上半圆 q q q一个大叉 x x x
z加椅子 zh zh zhc加椅子 ch ch ch
ds加椅子 sh sh sh小树发芽 r r r
像个2字 z z z像个半圆 c c c
半个8字 s s s像个树杈 y y y
屋顶相连 w w w
五、采用游戏,激发热情
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也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一说到做游戏,孩子们就会情不自禁地露出眉飞色舞、激动不已的表情。将学习拼音知识的内容用游戏的形式呈现于孩子们的面前,出现于课堂教学之中,确实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好教学方法。孩子们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吸收了知识的营养,而且掌握得更熟练、更牢固。孩子在学习中的情绪体验是有兴趣,不乏味。
第一种
游戏名称:开火车
游戏准备:相关字母、声母卡片
操作过程:
(1)做这个游戏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开火车可以横着开,也可以竖着开,还可以开双轨列车。
(2)导语: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开小火车,看哪一列火车最先开到我们首都北京。
开火车时,其他孩子学着很轻很轻地发火车开动的“呜――咔嚓、咔嚓”的声音,有利于营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例,教师在复习学过的生字时,可以用卡片先出示一个生字,然后让一组学生轮着读生字字音、组词
师:“请第一组开双轨列车,先读读字音,再给它找个朋友。”
谁说错了,火车就停下。
师:“哪个修理员来帮着修理一下?”
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字母),修理好了继续开。
第二种
游戏名称:顺风耳
适用范围:复习音近的拼音字母(前后鼻音、平翘舌音)
游戏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套拼音卡片。
操作过程:
(1)导语: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看谁的耳朵最灵,是顺风耳。
(2)老师或小老师报音,其他同学找出相应的声母、韵母、音节,边举起卡片边迅速读出来“找到了,找到了ao ao ao”。看谁找得对、准,读得快、准。
(3)这样能帮助学生区分浙江方言中较难分辨的平翘舌音、前后鼻音,提高学生的听音辨别能力,培养学会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
六、小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