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人故事范文
时间:2023-03-31 11:54: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火柴人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鸡血文,成功学,营销客,名片狗。时间被琐事填满,难得静下心空闲。
如许多小而美的应用一样,大家都是赞赏着下载,静静的不打开。但这些产品还是一种美好存在。产品做的好,心里难免不喜欢。
火柴盒定位的是一个分享打动人心事物的APP,主要的展现方式为每日进行精选内容的分享,有音乐,语录,经典文章,文艺产品和原创作品等。重要的是内容都是经过编辑团队深度筛选。在他们团队的设想里,火柴盒只是他们APP内容矩阵的一款产品,但目前是主打地位。
火柴盒曾进入过苹果APP STORE音乐类排行榜前十名,并保持在7—9名位置,曾一度还超越过虾米、多米、豆瓣FM等音乐类APP。
其实很简单,火柴盒团队想要以高质量的内容来吸引同类的读者群,形成垂直的粉丝群,最后拓展到“话题社交”,“兴趣电商”上。
目前的《火柴盒》共有三个栏目。
篇2
首先,我对这本书的作者安徒生有了一些了解。他是一位诗人、哲学家、思想家和民族主义者。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促使他的童话成了不朽的篇章。
《海的女儿》这篇文章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吧!海的女儿是安徒生写的童话中的主人公。她生活在海里,是一条美人鱼。她可以在海底世界自由自在地度过三百多年的岁月,然后化为泡沫,结束她无忧无虑的一生。她的寿命比人类要长好几倍,但是她却是一个低级生物,没有人类特有的那种不灭的灵魂。为了获得这个灵魂,进入生命的较高级的境界,她放弃了海里的生活,忍着痛把自己的鱼尾换成一双人腿后,便喜欢上了一个人间的王子,希望通过那个王子得到一份人类的灵魂。而那个王子却和人间的女子结了婚,她的希望破灭了。若她再想成为海的女儿,就得在王子结婚的早上,用尖刀刺进他的胸膛,让他的热血流到她的腿上,这时她的双腿就能变回鱼尾,回到她的家人中去,回到属于她自己的世界中去。但是她没有这样做,而是自己投入海中,化为泡沫。
美人鱼这样对生命的追求,打动了成千上万读者的心,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懂得了生命的可贵。在任何事前面都要有坚强的毅力,勇敢地去面对它。要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去对待周围的每个人,在事情来临的时候,为他人着想,体现自己的胸襟和气量,这才是人生的追求。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是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一个小女孩在路边卖火柴,他爸爸和她说:如果你不把火柴卖完,就别想回来!没办法,小女孩只好把火柴卖完。可是,路边没有一个人来买小女孩的火柴,而且小女孩还光着冻得紫紫的脚丫。看到这里,大家一定都会想为什么小女孩的父母这么残忍,说真的,我也很想知道,只可惜书上没有写。
忽然,小女孩想到了自己的火柴。她先点了一根火柴,看见了温暖的火炉,可是火炉一会儿就不见了。她又点燃了一根火柴,看见了美味的火鸡,可是一会儿又没有了。她打算再点一根火柴,奇迹的事情发生了,她看见了奶奶,可能是因为她怕再失去奶奶吧,便把许多的火柴都点燃了,就这样,小女孩永远闭上了双眼。
篇3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虽然很残酷,但是我们必须拥有一颗坚强的心,只要我们不认输,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光明。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在圣诞夜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因为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小女孩一天没有吃东西。她又冷又饿,擦亮了第一根火柴,看见了喷香的烤鹅;她擦亮第二根火柴,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她擦亮了第三根火柴,看见了久违的外婆,她想让外婆留在自己身边,擦亮了一整把火柴。然而当火柴熄灭的时候,这所有的一切都不见了,小女孩就这样在圣诞之夜悲惨地死去,没有人知道她在生前最后一刻看到的美好情景。
安徒生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关键词]牵制;趁热打铁;畅想;空间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初为人师时,当然把这积句话当成真理。作为教师首先要博览群书,先有一桶水才能教给学生一杯水,这是当时的理解当然的看法。
第一次教《七根火柴》时,为了把课教好,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尽可能地教给学生,我反复钻研教材,又翻译一些资料,设计好几套方案,几资助推敲终于确定讲课方案。
先出示教学目标:(1)紧扣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写法。(2)自然环境的烘托作用。
上课伊始,我要求学生读两遍课文,然后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挑出生僻字,安排思考问题完成第一个目标。
师:“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生:“卢进勇” .生:“七根火柴” ;生:“草地” ;师:“线索是指贯穿全文的人、事物等,你们好好再想想” .生:“草地”;生:“无名战士”。
师:“你们再想想,这个线索是人还是物?”
学生在教师的急燥的情绪下显得有点紧张,开始小声的嘀咕,到底是人还是物呢?由于我把问题局限在“线索”这一点上,脱离教材牵制学生的思维,造成学生思维的没有了信息源,凭空想象,忽视了教材的背景,使思维受到阻碍。
我注意到学生一时拿不定主意,就说:“同学们看一看文题”。
学生马上回答:“线索是七根火柴”。
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我马上追问:“本文是怎么展开故事情节的呢?”
学生一时又沉默了(这个问题问得太宽泛了),以至于学生不知从何下手,于是我又问:“那你们想想什么叫故事情节?”
生:“开端、发展、、结局。”
师:“很好,那么本文的这几个部分在哪呀?你们找一找吧!”
学生开始看书寻找问题的答案,最后终于把故事情节找出来了。我又忙问:“那本文的线索和故事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马上回答:“贯穿全文”。
师:“是‘贯穿’还是‘紧扣’?”
生:“紧扣”!
第一个目标终于完成了,下课铃也响了。这节内容不多,确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现在看来,原因有三:一、教师的角色没定好位,没有把学生当成这节课的主角。教师用自己的想当然的所谓“启发”式思维,结果恰恰把学生的思维紧锢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没发挥的畅想的余地。
二、没有处理好教材。教师把教材看懂了,而学生只看了两遍课文,就急忙应付教师的提问。
三、把理解感悟教材的意境,变成了寻找答案的智力游戏。
第二次学习《七根火柴》时,我重新做了安排。
课前做好铺垫,指导学生回顾有关的历史,印发了有关小说方面的常识、王愿坚小说的特点、时期小故事等信息源,创设了跟课文很贴近的“草地”情境,并引导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自己试着寻找新有关方面的信息。
第一节课上课,我先让学生把自己搜集来的信息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大家听。
其中有一个学生给全班讲了《粮食的故事》,我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引导学生讨论:师:“如果我们饿了好多天忽然发现了粮食,我们会怎么样呢?”
生:“赶快的用粮食做饭吃!”
师:“那么,《粮食的故事》的主人公,为了粮食却失去了儿子,这不是有些离谱吗?”
生:“也不是,这得看是什么时候”。
生:“那得看是为了什么?”
生:“那不是时期嘛!”
师:“为什么在时期为了粮食失去儿子就正常呢?”
生:“可能那时的人们都是无私的吧。”
师:“这么说,故事在什么情况下发生还有取限定啊,这说明故事必须在什么环境下发生呢?”
生:“故事发生在典型的环境下!”
生:“要围绕什么事物才能发生?”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所围绕的这个事物就是故事的线索。同学们讨论一下《七根火柴》的线索是什么?”
生:“七根火柴!”
这时的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思维已进入到“中的草地里”了。于是,我决定趁热打铁,安排学生讨论:(1)主人公是卢进勇还是无名战士?(2)请你描述出主人公是在什么环境下出场的?(3)你试一试把这个故事换成是今天的环境,讲给大家听一听你的设想。
学生们开始热烈的讨论,意见各不相同,有的认为主人公是卢进勇,有的认为是无各战士,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有个同学问我:“老师,你说说该怎样判断谁是主人公呢?我看到学生们能够自己提出问题了,高兴之余,我卖了个关子,”这要看这两个人谁能更突出精神高尚呢?“学生高兴了,马上回答:“当然是无名战士了!”又有学生提出了疑问:“那卢进勇起什么作用呢?”
“没有卢进勇,能显出无名战士吗?能发现火柴吗?”一个学生快速回答到。
还有的同学说:“没有卢进勇就不能找到七根火柴,也就没有这个故事了。”
学生的思维火花被这七根火柴点燃了,“关于卢进勇在本小说中的起什么作用,同学们能再明确的叙述一下好吗?”我说。
生:“衬托了无名战士!”
生:“他推动了故事的情节的发展!”
师:“起到这种作用的人或事,我们在以前学过的文章中遇到过没有?”
学生们思考了一会儿,说“《最后一课》中的小弗郎士!”
师:“小弗郎士把故事从开始演到结束,那个故事发生在德国法西斯统治时期,我们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呢?”
生:“又潮又湿的草地里!”
师:“如果把这个故事搬到今天的大商场里会怎样?”
学生有的开始笑了:“那怎么成,如果在应有尽有的大商场中,卢进勇捏着被雨水打湿的青棵面舍不得吃,太滑稽了!”
有的说:“无名战士拿着七根火柴郑重地交给卢进勇不太虚伪了吗?”
我连忙问:“那你们说为什么入在草地那个环境就觉得合适呢?”
学生抢着回答:“典型的环境对主人公的形象直到烘托作用呗!”
篇5
夜深了,妈妈已经熟睡,邻家的小狗也不再吠了,我在暖暖的被窝里深情地读着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天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这个童话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忘记了时间,钟已经响了十一下。这个童话故事不知已经读过多少遍了,然而我每次读这个感人的故事都更多的思考,我读着,读着,仿佛已经置身于这个神奇的世界。“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头赤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周围死一般的宁静。一个小女孩披散着一头卷曲的美丽的金发,她衣衫简陋,争着一双惊恐的眼睛,脸和嘴唇冻得发紫,冻僵的小手攥着一束火柴,嘴里不断喊着:谁要火柴……”她在阴暗的墙角边,我遇见了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她伸出那双冻僵了的小手,向我兜售火柴。她的衣服好脏啊,也许是因为妈妈生病在床没有时间给她换洗?也许她家里穷得跟本没有另外的衣服。我问自己,我真的同情她吗?有什么能表明我对她的同情呢?大街上还有许多的小孩也像她那么穷,也许还有比她更穷的,我能拿什么奉献给这些穷人家的孩子呢?我家也不富裕,每天妈妈只拿二元钱给我吃早饭,我想把二元钱给她,可在衣服袋里摸来摸去也没有摸到那二元钱。我撇过脸不忍再看那小女孩,我不禁叹了一口气……妈妈从睡梦中醒来,问我怎么还不睡?我这才回过神来,嗳,这是在看书哪!
我继续朗读着,回答他的只是风雪的呼啸声。整个城市像漫天飞舞的雪花一样,冷酷无情,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没有赚到一个铜板。她的父亲一定会打她,而且家里也是很冷的。“家”对她来说不是温暖的地方,也不是可以避难的地方,她没有地方去。我多么感谢上天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爸妈和外婆每天在家里欢欢喜喜地等着我回家,我一回到家外婆还把各样食物塞到我的嘴里,又给我加添衣服,等等,等等。多么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我真愿意把她带到我家做我的妹妹!
她终于抽出一根火柴,火柴给她带来了光明,给她带来了希望,她在火光中遇见了她的祖母“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即没有寒冷,也没有饥饿,更没有忧愁的地方去了——她们是跟上帝在一起!……”读到这里,我流泪,这既是悲伤的泪,又是欢欣的泪。因为她终于可以不再经受寒冷、困苦、贫穷、饥饿了。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历尽了人世沧桑,终于在合家团圆之夜离开了这个黑暗的世界。她虽然没有富有的生活、快乐的童年,在有生之年只能拥有美丽的梦,但她没有抱怨命运对她的不公平,当她离开这个悲惨的世界的时候,她的嘴唇上带着微笑,她虽然死了,她相信她已经与祖母一起飞上天,住在永恒的光明当中,她的心是何等的美善!
篇6
“爸,我们要高考了!”一位年轻的姑娘对自己的父亲说。“哦。林,你准备考哪个专业?”“啊?爸,我想当个警察,跟妈妈一样!”父亲慈祥的面孔就在那一瞬间变得严肃起来,他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无论当什么我都同意,就是不能当一个警察!”年轻女孩嘟着嘴:“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父亲的脸沉了下来。“原因你不是不知道。你妈就是干着行把命都干掉了!我不想再失去我唯一的女儿!不想再白发人送黑发人!”年轻姑娘摇了摇头大喊:“父亲你简直是不可理喻!正是因为妈妈被犯人杀害,所以我才要当警察,我要除暴安良。我要把妈生前没有做完做好的事完成了。”她边说边落泪,跑出那间小屋,任双腿残疾的父亲在后面叫喊……
“爸,我回来了。”眼角依然残留着泪水的年轻姑娘回来了。父亲和蔼地望着她,让她坐下。“父亲,我想通了。我不会……”“不孩子,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一个人把火柴划燃,风婆婆看见了便把他吹灭了。那人见火柴熄灭了,便把火柴扔在了地上。火柴哭着问:婆婆,你干吗要把我熄灭呢?风婆婆回答:孩子,我不忍心看见你被火烧着痛苦的样子!火柴接着哭:但是,风婆婆,我短暂的生命就是要来这样结束啊。你把我吹灭,等于吹灭了我的一生。风婆婆很自责。这个时候,小火柴死去了。”“爸爸,你给我讲这个干什么?”“女儿,”发亲温柔地抚摩着她的头,“我也想通了。这是你一生当中最重要的选择之一。我不能象风婆婆那样盲目地关心你,而毁了你的一生。”那个女孩哭了,她无言以对……
我的回忆被一阵敲门声打断。“妈,”门外传来女儿的声音。“我回来了。我错了。”我赶忙打开门。“妈,我真的想通了。”我点头让她坐下。“清,是妈妈不好。妈妈给你讲个故事吧。一个人把火柴划燃,风婆婆看见了便把他吹灭了。那人见火柴熄灭了,便把火柴扔在了地上。火柴哭着问:婆婆,你干吗要把我熄灭呢?风婆婆回答:孩子,我不忍心看见你被火烧着痛苦的样子!火柴接着哭:但是,风婆婆,我短暂的生命就是要来这样结束啊。你把我吹灭,等于吹灭了我的一生。风婆婆很自责。这个时候,小火柴死去了。”清突然抬头:“妈妈……”我将她搂入怀中。
女儿顺利地考上国外一所名牌大学。我想,她父亲也会为她感到骄傲。
篇7
课文七根火柴读后感
《七根火柴》是中过草地时发生的故事。暴雨冰雹后的草地、伤痛的折磨、饥饿的煎熬、潮湿寒冷的侵袭,让战士对火无比渴望。在这么恶劣的条件下,卢进勇渴望火,无名战士也需要火。但无名战士却极力保护火柴,把七根火柴保管得很干燥,不惜牺牲自己,连同党证让卢进勇将七根火柴转交给组织,让宝贵的火柴去给其他战士带去温暖。
现在,七根火柴太微不足道了,但在时,却弥足珍贵、意义非凡。可以说:火柴就是生命。
无名战士与卢进勇一样,都渴望火的温暖,却甘愿把这生存的希望留给战友,帮他们战胜寒冷,争取革命胜利。可以说:火柴不仅有维持生命的重大意义,更闪烁着信念神圣的光芒。
卢进勇接到无名战士的火柴后走得特别快,是无名战士的精神激励着他。可以说:每根火柴都是火炬,传递着不可战胜的力量!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精神会永远闪光,它是我们人生之旅中驱散寒冷的不息火焰,坚定信念的强大支柱,增添力量的无穷源泉。
篇8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经典文学的兴趣,扩大经典文学的阅读面,并学会鉴赏经典文学和流行歌曲,能写简单的文评与乐评,创作一些与经典文学有关的流行歌曲(当然这个创作要求较低,仅是配乐或是填词),最终提高人文素养,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二、课程实施
(一)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序论(一)流行歌曲与经典文学的关系
1课时
第二单元 序论(二)流行歌曲与经典文学的鉴赏方法
1课时
第三单元 流行歌曲中的经典神话传说、寓言故事、 民间故事、圣经故事3课时
第四单元 流行歌曲中的经典童话 2课时
第五单元 流行歌曲中的经典诗歌、散文3课时
第六单元 流行歌曲中的经典小说、戏剧3课时
第七单元 流行歌曲歌词的创作2课时
第八单元 我心唱响——学生原创经典文学流行歌曲展示1课时
(二)实施材料
讲义、课件、多媒体设备、专用教室。
(三)实施形式和手段
采用视听、朗读、探究、讨论、比较鉴赏、写评论、学唱、原创歌曲、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
三、学习评价做法
1.课前填写问卷,测评原有水平。
2.课中以发言、讨论、评论、表演、原创作品的质量为考核依据。
以小组为单位评价,要求每个人都积极参与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法。
3.课后完成学习的体会及建议。
最终综合以上三阶段的表现给出本科目的学业等第。
四、课程实施的反思
(一)经典文学和流行歌曲的选择要讲究
经典文学要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与欣赏水平的作品。流行歌曲要选择内容、情趣上贴近原著,歌词生动、有画面感、寓意丰富,旋律优美动人的歌曲。如“流行歌曲中的经典童话”单元,我选择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对六年级学生来说,阅读理解上没有太大的难度,比较容易把握鉴赏。与这个童话相关的流行歌曲有谢金燕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赵丽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熊天平的《火柴天堂》。我最终选用的是熊天平的《火柴天堂》。这首歌的歌词抓住一个个典型的场景和细节,再现了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和她美好的愿望,曲调哀婉凄丽,不仅表达出了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同情,更表达出了对亲情、关爱、温暖的呼唤,对幸福的向往,对梦想的坚持。熊天平把这个凄凉的童话故事演绎得格外动人心弦。而谢金燕和赵丽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词意虽也和原著相符,却仅仅在感叹小女孩的不幸,在表现力上总觉单薄。这两首曲子的节奏又太快,削弱了对主题的表现。
(二)经典文学和流行歌曲鉴赏并重
这个课程如果仅仅听听歌曲,唱唱歌曲,告诉学生这首曲子和哪个经典文学相关就显得太肤浅。而如果仅用歌曲做引子,其余时间去大量地分析文学作品又显得太单调。要达到课程目标,就一定要做到经典文学和流行歌曲的鉴赏并重。
再以《与》一课为例,谈谈具体的做法。这节课我首先请学生边看歌词边听歌曲《火柴天堂》,说说这首歌和哪个经典文学作品有关,写下听后的第一感受。然后阅读鉴赏《卖火柴的小女孩》,其中包括简介写作背景,概括故事梗概,朗读精彩语段,分析人物形象、归纳主题和写作手法(此环节切忌过多咬文嚼字,点到辄止)。接下去再次聆听歌曲《火柴天堂》,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讨论歌词与原著的联系、从旋律、音色、配器等角度鉴赏歌曲,再写听后感。最后学唱歌曲,分组表演。
这样的教学流程从听、说、读、赏、写、演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养,使他们对课程兴趣十足。
(三)要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
在课程的实施中我采取了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与苏轼的》一课,我运用了范读、自读、轮读、小组合作读、配乐朗读等方式。学生越读越上口,越读越兴奋。再如《与中国古代神话、民间故事》一课,课前我请同学们探究歌词与哪些中国古代神话、民间故事有关,并搜集相关故事。学生非常认真地完成了作业,在课堂上争先恐后的发言。又如《与徐志摩的同名诗》一课,我采用了比较鉴赏法,让学生比较蔡琴、黄磊、林宥嘉唱的《再别康桥》孰优孰劣,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觉得蔡琴的曲子太忧伤,黄磊的曲子太喧闹,只有林宥嘉的曲子恰到好处,恬静又不失热烈,正符合年轻的徐志摩当时的心绪。还如《我心唱响——学生原创经典文学流行歌曲展示》一课,我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原创作品。学生分工合作,有的负责创作歌曲,有的负责制做多媒体,有的负责演唱。大家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极大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篇9
读罢此文,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啊!一双小脚穿着一双大脚,这是多么的不相称啊!大年夜的时候我们大家都穿着崭新的衣服、鞋子,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坐在餐桌前同家人、亲朋好友共进晚餐,而她却孤零零地站在大街上卖火柴,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
在可怜小姑娘的同时,我想到了当时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愿意给她一个钱,买她的一根火柴,难道那些人一点同情心也没有吗?此时此刻,我想起了现在的“富翁”们,他们家里几乎都养着宠物,而且宠物还过着比一般人都要好的生活,记得有一次,我骑着车子上学校时,经过一家很有气派的人家时看到了一条狗,这只狗养得膘肥体壮,身上长着又密又长的毛,此时它正懒洋洋地趴在太阳伞底下呼呼大睡。这些狗生活是那么的舒适,想必它的主人为了养它也花了不少的钱吧!但如果把用来养这些狗的钱用来捐给灾区,那么将会有多少贫困孩子又可以背起书包上学校了。
再说养这么多的狗又有什么用呢?现在的狗还有几只会看家的?狗和人到底哪个重要,难道这些“富翁”们也不知道吗?有一幅漫画真是画的太对了,它上面画着一个有钱的大“富婆”招收名厨,当一位厨师被录取后才知道他要伺候的是一只德国进口狗。这幅画的含义真的很令人深思啊!
卖火柴的小女孩,你是那样的可怜,如果你和我同一个时代的话,我相信你一定不会生活得那么痛苦,因为会有人帮助你的,虽然大多数人都不算富裕,但是,他们懂的去帮助别人。
篇10
诚信故事里有一个叫《门德尔松的坦诚》故事令我最难忘,故事里讲的是:着名的德国音乐家和钢琴家门德尔松,单凭《伊塔尔兹》就足以证明他的实力,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也非常喜欢他的曲子,一次,他出访去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为他举办了盛大的宴会,女王在宴会上表扬了门德尔松,他羞得满脸通红,承认说这曲子是他妹妹创作的,只是当时的德国认为女性是创不出好作品,所以他妹妹为了发表,就署名门德尔松了。
门德尔松这种坦诚是世界上少有的,诚实的品格是可贵的,不能因为一丁点利益,就违背了诺言。诺言就是对自己承诺过的话,做出负责。一件发生在英国18世纪的诚信的事更是令人感动。
一名有钱的绅士在漆黑的夜晚里行走,他遇见了一位卖火柴的男孩,男孩哀求他买一盒火柴,绅士答应了,可绅士没有零钱,男孩说肯去帮绅士换零钱,绅士等了很久,始终不见男孩回来,只好拿着火柴回家了。第二天,又有一个小男孩来找绅士,原来这个小男孩是昨天卖火柴的男孩的弟弟,他是来替哥哥送零钱的,绅士问男孩呢?小男孩说哥哥在换回零钱的路上被马车撞了,正在家里躺着,绅士听了又着急又感动,连忙赶往男孩家。
在生活中,我也有不讲诚信的时候。上学时,我和同学约好了晚上一起去玩,可是由于我一边作业一边玩耍,做作业用的时间比平常慢了一倍,刚写完作业,同学就来叫我,我刚想答应,可又想起,我还没有弹琴,只能失信了。
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社会需要诚信,我们少年儿童更需要诚信。诚信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点石成金,触木为玉。这种力量是强大的,我们崇尚这种力量,想要得到这种力量,不是靠别人,是靠自己,靠自己信守每一次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