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课件范文
时间:2023-04-11 17:11: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一去二三里课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二、设计思路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中第一学段(1~2年级)的学段目标和内容为:1.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2. 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3.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4. 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可见,识字写字教学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一)的第一课,“一二三”是本课要求学生会写的生字。这节课小学生首次接触写字,对他们今后能否正确、规范的书写,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年级小学生在正式学习写字之前已经握笔写字了,而且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书写姿势,所以这节课的写字教学重点是以正确的书写坐姿,正确的握笔姿势,以及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横(―)”的写法为主,纠正不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认识田字格,知道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及田字格在书写中的作用;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横”,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书写“一、二、三”,注意汉字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3、初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方法与途径:根据小学生善于模仿的认知特点,主要采用形象的图画以及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培养学生喜欢汉字的兴趣,有主动写字的愿望;2、从汉字的形体美,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重点
正确的书写坐姿、握笔姿势,汉字的基本笔画“横”的写法。
五、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以及汉字的基本笔画“横”的写法,能写出规范、美观的“一二三”。
六、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田字格生字本;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向学生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让学生欣赏优秀的书法作品;2、小朋友,这些字漂亮吗?想不想自己也能写出一手这样的好字?写一手好汉字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基本的汉字笔画,从今天开始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怎样写好汉字。
(二)书写的正确姿势
1、出示课件:书写的正确坐姿图;2、请学生认真观察,思考:书写的正确坐姿的要领是什么?如何用自己的语言将图上的内容表达出来?3、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观察:头、胸、脚、腿、身等身体部位;4、请学生站起来描述,全班交流;5、请学生照样模仿,教师巡视指导;6、出示课件:书写时各种不正确的坐姿图,请学生观察分析这些同学哪里做的不好?应该怎样改正?7、观察后全班交流;8、教师小结:正确的坐姿是写好字的关键,不正确的坐姿不利于小学生健康成长。长期坐姿不正确,致使小学生幼小的身躯长成畸形,对自己是百害而无一利呀。所以平时的书写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坐姿,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正确的握笔姿势
1、出示课件:正确的握笔姿势图;2、请学生观察、模仿怎样正确握笔,尝试用语言描述,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并请学生做示范;4、出示课件:不正确的握笔姿势图,请学生观察分析这些同学哪里做的不好?应该怎样做?5、全班交流结果,并请学生改正图上不正确的握笔姿势;6、教师小结:握笔姿势不正确很难写出漂亮、工整、规范的好字。表扬学得好的同学,强调不仅在学校要做到这些,回家后也要做到。
(四)认识田字格
1、多媒体出示田字格,提问:哪位小朋友指导它是谁?它有什么作用?2、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并依次向学生介绍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这是学生首次学写汉字,写字前要让学生指导田字格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把字写端正、写匀称,要让学生认识田字格的横中线、竖中线和各小格。);3、编拍手歌帮助学生记忆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4、同桌之间互相指认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5、教师指名指认,检查学习情况;6、教师小结:
(五)指导书写“一、二、三”
1、认识基本笔画“横(―)”。(1)课件出示:基本笔画“横(―)”;(2)介绍名称,范写,并讲述书写要领;(3)学生书空,跟读,并在田字格生字本中练习写两三个;(4)教师巡视检查,指导,讲评。2、指导写字。(1)课件出示田字格里的范字:一、二、三;(2)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横的长短变化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两方面来说;(3)、教师示范写出“一、二”,边写边讲述要领。“一”只有一笔,横的写法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写在横中线上,字要居中;“二”两横上短下长,先写上横后写下横,上横写在上半格,下横写在下半格,字要居中;(4)学生仿写,描红一个,练写一个,注意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写完后同桌互相欣赏;(5)思考交流“三”的写法,引导学生从写“三”字的先后顺序,长短变化方面说。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述要领。“三”有三横,第三横长,要从上到下书写,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匀称,第二横在横中线上;(6)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给优秀作业加星。3、教师小结。横的写法以及写汉字 “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篇2
语文教学是引领孩子认识汉字,了解人类发展历程的特殊学科。因此,教学中我们更要花大力气指导学生认识汉字,写好汉字。
例如,苏教版一上《一去二三里》一课,生字表中就安排了让学生学会书写“一、二、三”,而这三个字都是由横组成,我们可以选择最难写的“三”做指导并范写,帮助学生掌握写字的要领与方法。
师:小朋友,“三”字是由哪几笔组成的?
生:三个横。
师:请仔细观察这三个横,书写时一样吗?
生:不一样,上面一横稍短,中间一横最短,下面一横最长。
师:(学写“三”)好看吗?
生:不好看,这个“三”字的三横很直,但很硬。
师:你真有眼力,三横虽然写直了,但太硬了,也不好看。
师:(再范写,第一横稍微向上抬起,第二横最短,也抬起一点点,第三横最长,先向上抬起,到最后要让它落地,稳稳地撑起这个字)再比比看,哪个“三”写得美?
生:第二个。
师:再看看三个横中间的空白一样大吗?
生:一样。
师:对啊!空白的地方一样大,这个字的结构就匀称了,所以看上去特别美,请同学们练习写写,比比谁写得工整、美观。
在起步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卓有成效地指导学生写好每一个汉字。
二、读准每一个字音
汉语言文字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文字,它的读音富于变化,即使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读音也不同,这就是常见的多音字。还有一些字词虽说不是多音字,但是由于读者的心境不同,体验感悟不同,表达的情感不同,读音也会有所变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推敲字词,真正读准每个字词,读好每篇课文。例如,苏教版四下《黄河的主人》第3自然段中,作者把目光聚焦到又小又轻的羊皮筏子上,“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对这一段的朗读,我进行了如下的指导:
师:这段话写出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生:惊讶。
师: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
生:这么小这么轻的筏子上,连艄公竟然有六个人,真是出人意料!
师: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这种心情吗?
生:啊(á),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
师:这儿的“啊”字读成了阳平,作者惊讶的心情就表达出来了。看来,我们读书时还要推敲一下句子的不同语气哟!还有不同的读法吗?
生:啊(à),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
师:你为什么要读去声呢?
生:我这样读是想表达对艄公的赞叹,因为这么小的筏子上载了六个人,艄公需要多大的勇气与胆量啊!
师:还有其他读法吗?
生: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
师:他更有趣,先读成上声,尾音又改成阳平,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通过这种朗读的变化,更能凸显出作者惊讶的心情。
短短三分钟,完成了一个“啊”字的读音推敲,学生也许会终身难忘,这才是有效的语文教学。
三、巧用每一个汉字
现行的课文大都是名家的经典作品,或是规范语言的典范。教学中,我们要舍得花力气带领学生去品味课文中的经典语言,去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苏教版四下《第一朵杏花》第6自然段这样写道:“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初读,我们只会关注几个“吹”,但仔细读读,就会追问:时间为什么过得这么快?教学中,我进行以下设计:
师:(出示句子)这个句子多美呀!让我们自己读一读。注意字音要读准,句子读流利哟!(生读)
师:(点击课件,“绿”“青”“皱”“鼓”用红色标出)咱们再来读读,可要特别注意带点的词语哟!你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象,这句话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还可以加上动作。
生:我仿佛感到春风轻轻地拂过我们的脸,柳树在春风的吹拂下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柔软的枝条随风舞蹈。
师:一个“绿”字让你想到这么美丽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小草从大地妈妈的怀里探出脑袋,好奇地看着这精彩的世界!
师:一个“青”字,让我们感受到了小草的生命与生机!
生:“皱”字还让我感觉到小溪像活了一样,有了生命。
师:刚才大家描绘的画面多美呀!微风吹过,湖面泛起了一道道的波纹,小草苏醒了,探出了头来,风儿吹绿了柳梢,杏树的花苞胀得鼓鼓的,就要绽开了!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美丽的春天吧!
篇3
一、用形象化的教学化抽象为形象
要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使用多种灵活形象的教学手段,形象化的语言、形象化的情境、形象化的操作等都能在学生充分感知、亲身体验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使枯燥的知识化抽象为形象,易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教学组成是本节课的重点。我通过“抓小棒”的环节引入:“咱们先来做个小游戏,同桌两个同学的桌子上都有一些小棒。A、请左边的同学先来抓一把,看看你能不能抓出十几根?B、请你的小伙伴猜一猜你抓的是十几根?C、请你数一数,你的小伙伴猜对了吗?D、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让你的小伙伴一眼就能看出来你抓的是十几根呢?”就这样几句简洁地指导,通过“抓一抓”、“猜一猜”、“数一数”、“想一想”这4个环节让学生形象化地操作,使学生兴致浓厚地去经历学习知识的过程,化抽象为形象,一下子就突破了重点。
在教学校本教材《与众不同》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化出示了这样一幅图:
红色三角形
红色正方形
蓝色长方形
红色长方形
蓝色三角形
红色正方形
蓝色三角形
黄色长方形
红色长方形
请问一共有几个图形?你能列出算式算一算吗?
3+3+3=9 我能用(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他是按图形的位置来分类计算的。
5+3+1=9 李老师,我能按颜色来分,(5红+3蓝+1黄),你的发现很重要!
4+2+3=9 我是用(4长方形+3三角形+2正方形)你的眼光和刚才的同学不一样!你能按形状来分!
6+3=9 还有(6大+3小)
我也用6+3来表示,但我想的和他不一样,有6个图形是4个角,3个图形是3个角。
形象化的环节设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类计算,巧妙地渗透了分类思想。
课的最后,我让同学们把本班的6位同学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类,同学们兴致浓厚。老师还有一种新分法,你们爱吃水果吗?请只喜欢苹果的同学站到红色的呼啦圈里,只喜欢桔子的同学站到蓝色的呼啦圈里。有没有既喜欢苹果又喜欢桔子的?怎么办呢?这不正是通过形象化教学对低年级学生在多种事物归类的教学中渗透集合思想吗?
二、用形象化的生活素材启迪智慧
数学本身从生活中来,在课堂上经过加工整理再应用到生活中去。生活是形象化的,数学课堂也应该是形象化的。
“对称”一课,用课件让学生欣赏故宫、天坛、脸谱、风筝、中国结、灯笼等对称的建筑物和工艺饰品,让学生形象地感知了对称图形的特点。《观察物体》一课,我利用多媒体技术现场拍下学生的各个方向的照片,“照相”这一环节很有创意,学生非常感兴趣。练习中“帮小摄影师找照片”,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确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平移和旋转”一课,我查阅大量资料,告诉学生就连我们身边居住的高楼大厦也能平移和旋转:在我们天津将要建立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天津西站。天津西站老侯车楼是目前国内外砖混结构建筑物平移距离最远的工程,比重建节省了约50%的资源。学生觉得非常神奇。我又向学生介绍了更神奇的旋转现象,就是全球首座全幢旋转住宅,它位于巴西南部,每一层楼均可以独立旋转三百六十度,让大厦的住客可以从每个角度,浏览全市风景,更令人惊叹的是:住户可以自行决定房子的旋转与否,而且可调旋转速度和方向。学生自己体会出这都是现代知识、科技的力量。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形象化的生活素材,使学生学会了用数学的视角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并尝试用数学去解决问题。
三、用形象化的教学拓展学习空间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借助其他学科的形象直观,相互渗透既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又显示多学科相互融合的魅力。数学和其它学科的思考方法有许多地方是相通的。
篇4
一、关注空白点,从未知到有识的获智之趣
数千年来,人类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不断增长智慧,而幸福愉悦的获得通常是在从无知到有识的探索之中。要相信知识、学问其实本来就是生动的、新鲜的、活泼的、趣味无穷的。
如在教学《司马光》一课的生字中,我选择了“缸”进行重点教学,因为“缸”字是一个特殊的形声字:“工”的古音读作“gāng”,表声;“缶”表义。以上两点,在一年级孩子的认知中均为空白点。尤其是缶字旁,是第一次出现的新偏旁,所以有必要引导孩子从“不会”走向“会”。
师:“缸”是什么旁?
(大多数学生认为是工字旁)
师:“工”在古时候不读作“gōng”哦,而读作“gāng”。(板书)看来“工”代表的才是读音呢!
生:那偏旁是另一边的。
师:对!(出示:缶)这个你们认识吗?
生:fǒu。
师:(课件出示图片)这就是缶,口子小小的,肚子大大的。古时候常用来装酒,喝完还可以当乐器敲,发出好听的声音。“缶”是个象形字,上面的“午”代表制造的工具,下面部分就是缶的样子。用“缶”作偏旁,代表“缸”也是类似的一种容器,不过缸比缶可大多了。这是老师找到的故宫门前的缸的图片,很大吧?很多这样的缸放在门前,像一片海,一般用来救火的,所以叫门海。
师: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缸。(配合课件出示相应图片,引导扩词,理解“缸”。)装水的缸叫水缸,装米的缸叫米缸,腌菜的缸叫菜缸,养花的缸叫花缸,现在啊,还有用玻璃做的漂亮的鱼缸,有些小朋友家里可能还有浴缸。
“缸”是《司马光砸缸》这一故事中出现的重要物件,但它已慢慢淡出现代孩子的生活。于是设计从“缶”讲起,讲到一般的“缸”,再讲到现代的“缸”,目的在于拉近“缸”与孩子们的距离,使“缸”留在孩子们头脑中的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而是一种形象,解决了“缸”这个汉字在儿童认知上的空白。
二、关注不足点,从薄弱到优化的提升之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搭建台阶,引导学生从一个较低的起点走向更高点。当学生通过学习发现自己的薄弱之处得到改进时,往往会带给他们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产生此趣味的前提是要发现或预测学生的认知不足,找准关键点,研究相应的对策。
如,《乌鸦喝水》一课的“课堂作业本”中,要求学生模仿“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的句式,完成“( ),到处( )”写话。从作业中我发现,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妈妈到处找我”“小猫到处找鱼吃”之类的错误答案,究其原因,关键是一年级孩子基本不能理解句中逗号该如何应对和处理。因此,我在后面一课《司马光》的教学中,利用第5自然段的长句作了一个补救式的教学处理。
生:(齐)“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师:那么长的一段话,只用了一个句号。看来这是一个长句子呢!这样的长句子要是没有逗号会怎样呢?(课件出示没有逗号的句子,并将字符间距尽量缩小。)
生: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生交流朗读的感觉。有的说读得喘不上气来;有的说本来事情讲得清楚,没有逗号就变得像一团乱麻了。)
师:小小逗号作用大,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停顿,让朗读更轻松,而且也能把意思表达得更清楚。这段话其实就讲司马光做了两件事:一是司马光举起一块石头,二是司马光使劲把缸砸破了。(课件出示:司马光举起一块石头使劲把缸砸破了。)
师:读一读,你觉得逗号应该加在哪里?(请学生到电脑上加逗号,其余学生通过大屏幕观察并点评。)
(生尝试练习“______,使劲______。”)
这一教学设计,将文本作为逗号教学的例文来处理,从认知逗号的作用,到尝试添加逗号,到最后在写话中注意有无逗号的区别,难度一层一层增加。实践发现,当堂课上仍有一些孩子不能完全掌握并运用,但通过这样分层设计,该知识点得到了优化。低年级就应该多一点这样的小步走路、分步体验,哪怕只为一个小小的标点,有时语文的奥妙往往就蕴含在点滴细微处。
三、关注扭曲点,从谬误到正确的顿悟之趣
语文作为母语,其文章、言语、字词所承载的意义无不与生活相关联。学生学语文,常常可以闻其音而知其义,这是母语的优势,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尤其是学生自以为明白的,事实上很可能存在偏差甚至错误。及时发现这样的扭曲点,引导学生从谬误走向正确,当产生“哦,原来是这样”的顿悟时,那一刻必定是乐趣无穷的。
如《一去二三里》中有“烟村四五家”一句,基于学生对“烟”字普遍会产生偏差的学情预测,我借助图片这样引导教学。
师:学到这里,课文的12个生字都集中在黑板上了。咱们用它们来玩个拼图游戏。这是一幅古诗拼图,缺少的几块就在这个黑板上,得请大家找出来。
师:拼图后面藏着什么呢?(擦除拼图,显示出两幅风景图)哪一幅跟你想象的“烟村四五家”比较相像呢?
生:我选的是第二幅图,因为有很多烟。
生:我选第一幅。因为第二幅有很多灰烟,像冒火一样。第一幅图要好看一点。
师:看来,意见不统一哦!那我来问问吧,“烟村四五家”这个“烟”可能是怎样的烟呢?可能是哪儿来的呢?
生:白白的烟,烧饭时有的。
生:灰灰的烟。
生:会飘来飘去的烟,村子里的人家,屋顶上冒出来的。
生:我吃过农村里的饭,烟囱里会冒出烟的。
师:我明白了。选了第二幅的小朋友啊,读诗的时候眼睛可能就看到了一个字,那就是“烟”。而选了第一幅的小朋友啊,读诗的时候眼睛一定是看到了一整句话、一整首诗。这首诗讲的是两个孩子出去玩,在郊外看到了美丽的风景,他们看到的“烟村四五家”,有可能是刚才小朋友说的(课件出现相应的画面)“小村里,农家烧饭时,烟囱里冒出的淡淡的炊烟”,也可能是山间缭绕的水汽云烟,还可能是花如烟柳如烟的情景,但是,不太可能是像是爆炸一样的可怕的浓烟。
四、关注泛化点,从模糊到清晰的突破之趣
孙绍振先生在讲到经典文本微观解读时有过一段经典的论述:“语文教学难,常常是难在别的学科是只要将学生从不懂教到懂即可,而语文教师却没有这样的便宜。他们面对的不是惶惑的未知者,而是自以为是的‘已知者’。如果不能从其已知中揭示未知,指出他们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再雄辩地揭示深刻的奥秘,让他们恍然大悟,就可能辜负了教师这个光荣称号。”语文教学,切忌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为借口,教一些泛化的碎片知识,从而导致课堂基本在孩子的认知起点上原地踏步,无所作为。
在写话或写作教学中,有教师常常会要求学生“把句子、文章写具体”,其中的 “具体”,就是一个典型的泛化概念。没有教给学生实现“具体”的方法、技能、路径等,“具体”是无法达成的。
如在教学《小鸟和牵牛花》一课中,我曾尝试 “具体”的教学突破。
1.出示:牵牛花把自己的蔓儿缠在榆树上,使劲爬呀,爬呀。这一天,天刚蒙蒙亮,他终于爬到了鸟窝旁。“嗒嘀嗒,嗒嘀嗒”,牵牛花吹起了小喇叭。
2.牵牛花是怎么去“陪”小鸟的?(板贴:陪)读一读,找一找牵牛花的动作,把它们圈出来。
3.根据学生交流,随机出示:缠、爬、爬、爬、吹。
4.交流体会动作在句中的意义及作用,尤其是三个“爬”的重复使用,感受牵牛花去“陪”小鸟这个过程的不易。
5.引读,以板贴画动态演示的方式重现“怎么去陪”的情景。
6. 发现:本来是一个总的动作“陪”,课文却把它们分解成了一个一个的小动作,这样写让你感受到了――(具体)。看来,“分解动作”是把句子写具体的一个小妙招哦,咱们也来试试吧。
7.练习:
院子里还有“丝瓜、竹子、蒲公英、青菜、葫芦、蘑菇…… ”,如果他们也是小鸟的朋友,听到小鸟的请求,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选做题一:没法陪
请模仿请求和回答,编一段对话。可以说一说,也可以写一写。
选做题二:可以陪
编一段怎么去陪牵牛花的故事,学着把陪的经过讲清楚。可以画一画、说一说,也可以写一写。
五、关注定式点,从偏向到正途的预识之趣
众所周知,思维定式一旦形成,往往会产生正负迁移两方面的作用,正迁移即积极影响,也就是平常所讲的举一反三,能大大提高解决同类问题的速度和能力。负迁移即消极影响,会因固定方法的限制妨碍对新内容的具体分析,甚至产生错误。教学不仅要注重定式的正迁移作用,同时不能忽视负迁移造成的不良影响。教师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使学生很好地享受学习的预识之趣。
在识字教学中,很大一部分错别字的产生就是思维定式的负迁移所致。就拿“猴子”的“猴”来说,受“候”的影响,许多学生在写“猴”时也会加上一个小短竖。如何预防?南京市特级教师史春妍老师的做法就很值得学习。
1. 借助一段“孙悟空把金箍棒收进耳朵里”的小动画,演示了小短竖飞走的情景。
2. 认读“侯”,为什么“猴子”的“猴”右边是个“侯”,猴子的名字有什么秘密?
3. 图文结合,讲述“侯”的演变及其意义。(看,古人正在比赛射箭,谁能射中靶心,这个神箭手就称为“侯”,这就是“射箭封侯”。看这个“侯”字,左边的单人旁就是射箭的人,右上的横折横就代表箭靶,右下的“矢”就是“箭”。“侯”在古时候代表着像神箭手这样的特别聪明能干的人。那祖先为什么用反犬旁加“侯”来给猴子命名呢?)
4. 系猴子的“聪明、灵敏”等特点加深对“猴”字义的理解与字形的记忆。
篇5
形考任务一
在班级学习报告会后,提交一份独立撰写的学习和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报告。要求字数:800字。
答:通过学习,我对语文的概念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语文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提高人内在修养和文化底蕴的重要手段,甚至对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都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如今,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同时也要求着人类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谈一谈几点体会:
(一)
重新认识语文的重要性
一位大教育家曾说过,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进行全面剖析,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阶段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一学段都设置了明确的目标和内容,而小学一年级则侧重于识字与写字。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其次,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再次,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最后,能借助汉语拼音独立识字。
(二)
转变教育理念,更新课堂授课模式
目前最迫切转变的是老师的教育理念,要由“满堂灌“的教育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提高学生的课堂地位,能与老师平等对话;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学生主动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的探讨性课堂,开拓学生的视野,变更学生的学习心态,提高主观能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
提高评价建议在语文课堂中的地位
以往教学特别重视在考试中对人才选拔,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培养。而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改善教师教学。现在社会不仅仅要求与文人才具备一手好字,一手好文章,更需要的是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语言文字存在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今社会各种文化的相互冲击下,语文课程标准给小学语文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当然与之并存的还有新的挑战,对此,我们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取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的修养,促进自身精神的成长。
形考任务二(计分作业)
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在论坛中发帖具体论述以下问题,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15%。
1.如何理解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
答案:
课程资源的内涵极其丰富,它是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而不是长期以来所认为的语文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具体
来说,课程资源大致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前者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后者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等。
2.谈谈你对多渠道开发并利用母语学习课程资源的认识。
答案:
(1)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教材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2)改变单一的以课本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形成并发展语文能力,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3)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4)创设多彩的校园环境。将富于生命活力的环境作为课程资源之一,以熏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发展。(5)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3.简要介绍你所在学校语文教材识字写字课的编写特点和实施要求
答:
一、我所在学校语文教材识字写字课的编写特点:
在识字的编排方面都注意紧扣新课
标,推陈出新,形成自己的特色,提高识字效率。
分别编排在三个部分:一是结合汉语拼音识字,要求
认
70个字;二是在低年级归类识字部分识字;三是全套教材中的随课文识字。
在低年级归类识字部分,采用了多种形式,体现汉字规律,体现汉字表意
的特点,体现儿童学习汉字的规律。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形式:
(1)体现汉字造字规律识字
如第一册安排了象形字《口耳目》,会意字《日月明》,帮助学生了解汉
字特点,粗浅了解汉字造字的一些规律。
(2)韵语识字
第一册安排了意境优美的古诗《一去二三里》,学习最简单的十个汉字,
安排了《比一比》,通过比较事物的大小和多少,认识汉字。
(3)事物归类识字。
如第一册安排了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结合,
安排了反映家庭生活的
《在家里》
,
反映学校生活的
《操场上》
,
反映时代生活的
《自选商场》
,
反映农村生活的
《菜
园里》。把观察图画、认识事物和学习汉字结合起来了。
要求认的字,与以前所理解的识字,任务有所不同,学习方法也有所不同。
增加汉字的量是为了扩大初入学儿童的认字量
,提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
在识字过程中,适当渗透一些识字方法。如结合汉字的识字,学习一些最
常用的偏旁。设计多种活动,如字词游戏,如阅读活动,如竞赛活动等,儿童通
过与汉字反复见面,逐步从本课会认,过渡到在其他环境也能认识。
第一册要求写的字,在拼音部分没有安排。从识字(一)开始,在归类识
字和课文部分,每一课安排
3-4字,全册共
100个。本册中要求写的字,都是
笔画最简单的字。
每一课要求写的字,
都有一些共同之处。
如识字
(一)
第一课,
要求写的字是“一、二、三”,练习最基本的笔画横。识字(一)第二课,要求
写的字是“十、木、禾”,练习基本笔画竖、撇、捺,三个字在字形上有相近之
处,
有利于学生区分形近字,
巩固识字成果。
课文第
2课,
写
“七、
儿、
九、无”
,
主要练写笔画竖弯钩和横折弯钩;课文第
3课,写“口、日、中”三个字,主要
练写笔画横折。
这样按照汉字的字形规律编排写字教材,
教师通过指导书写这些
笔画最简单的字,
有利于学生扎实掌握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有利于学生把字写
对,写好,打下坚实的写字基础。
从一年级起步阶段,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
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写好。
教师教学用书后面附有基本笔画表和常用偏旁表,供教师指导认字写字时
使用。
二、我所在学校语文教材识字写字课的实施要求。
①学习汉语拼音:要求
“学
会汉语拼音”。
②学习普通话:要求
“能说普通话”。
③识字:“认识常用字”
,
达到
“
3000左右个”。④写字:要求“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速度”。目标对识字与写字,
包括汉语拼音、
普通话学习的基本要求和精神是:“学会”
,
“认识”
,
“能写”
,
“能说”
,注重的是知识与能力的整合和实际运用。
这些要求,既明确适当,
又具有弹性,比较符合学
生学习和认知规律。
(2)阶段目标从三维角度贯穿和落实总目标的任务和要求。如:第一学段共提出
6项
目标,其中包括了识字的兴趣、习惯、能力、方法、态度等。这些目标正好体现的是知识与
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设计,有很强的操作性。
“识字与写字”
教学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是整体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就总体而言,它
表现出学习阶段的九年一贯设计,
语文知识能力素养的和谐发展,
学习领域的有机交融,
课
内外的相互紧密联系。就阶段性来说,它表现为合理的分段要求,
自然的渗透衔接,有序的
内容安排。
这种整体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促进了纵向的知识能力发展与横向的综合素养提高,
形成的是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科学实施框架。
4.为什么说写字教学中教师的范写很重要?你是怎么做的?
答:记得于永正老师在
《教海漫谈》
曾写过这样一句话
:“电脑
打出来的字是死的
,
冷冰冰的
;
老师在
黑板上写的字是活的
,
是有情的
.“
确实
,
电脑
程序再精细
,
我们把课件做得再完美
,
也不能完全预
设学情
,
只有教师的现场范写才能根据学生情况灵活推进、适切调整
,
掌控好节奏、拿捏好轻
重
,
把握好快慢
.
曾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
:“孩子躺在妈妈怀里睡觉和搂着妈妈的照片睡觉的
感觉是根本不同的
.“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
,
看老师写字和看
电脑
写字的感觉也是大不相同的
?
其实
,
现代与古典
,
未来与传统
,
都是我们所需要的
.
因此在写字教学时
,
尤其是低年级写字课教
师的示范是非常重要的
.
示范是小学写字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方法
,
它是教师以具体的动作为范例
,
使学生了
解所要学习的字、笔画等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
,
进而在脑海里形成清晰的动作表象
.
同
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使静态的范字动态化
,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从而提高课堂
的教学效果
.
教师的示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
针对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
,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
师的主导作用
,
是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
教师示范的内容包括坐姿、握笔、书写动作、笔画和结
构等
.
我示范的具体方法
,
有以下几种
:
课堂示范
,
这是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
.
在学生进行练写之前
,
教师首先当众进行讲解示范
,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视觉形象
,
然后让学生模仿练习
.
低年级笔画教学时
,
在范写前我觉得要把
重点放在笔画的
“
三要素
“
上
:一个基本笔画由三个部分构成
:起笔
——
笔画开始的部分
;
行笔
——
笔画进行的部分
;
收笔
——
笔画结束的部分
.
笔画的不同
,
起笔
,
行笔
,
收笔的形状也不同
,
书
写中应注意各部分的速度和力度变化
.
在示范在运笔过程中
,
提按是重要的技法手段
.
清人刘
熙载说
:“凡书要笔笔按
,
笔笔提
.“
提按要有变化
,
提按变化即轻重变化
.
对于刚学笔画的小学生
来说
,
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就是提按
.
他们在书写时
,
要么
,
提按过于明显
,
譬如常常把
“
横
“
画成波
浪线
;
要么
,
没有提按
,“
横
“
就像一根棍子
.
因此
,
教师一开始让学生练习书写笔画时
,
一定得重视
书写技巧
.
学生开始学写第一个笔画时
,
教学时间应放长一些
,
直至学生掌握书写方法
.
只有这
样
,
学生学习其他笔画时才能触类旁通
.
怎样示范才能让低年级的孩子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呢
?(播放课堂实录
)
这段实录在笔画教学时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
:通过这段实录大家发现老师示范前先引导孩子
去观察
,
感受竖勾的形态
:如劲松倒折落挂悬崖
,
分析归纳起笔重按、
行笔轻斜、
收笔上勾的书
写要领
,
然后看教师示范
,
接着让孩子边观察、
边说行笔方法
,
最后再让孩子自己写
,
观察
——
分
析笔画形态
——
归纳行笔要点
——
范写
——
书空时说要点加深印象
——
最后孩子练写
,
一系
列的铺垫为孩子写好这个笔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给孩子上紧发条
,
这样的教学行为无疑是有
效的。
5.小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大致包括哪些内容?哪些策略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
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教学时要重视掌握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一二年级要教给识字方法,掌握音序和部首查字典的方法,尤其要掌握利用汉字造字规律识字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加强技能的指导;要让学生有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课堂上采用各种方法与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词的意思,要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一、创识情境,唤起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识字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为这是学生独立识字的前提,情境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情境教学作为沟通教材和教育对象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拔动学生情感的琴弦。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精心制作儿童熟识的动物图画,色彩明亮的多媒体课件,同时插入充满童趣的语言、活泼、轻快的音乐,用它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赋予词语的生命力,这样唤起了学生识字的情感,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学生在这种情感的支配下,就能自主地交流合作,感受到识字的快乐和自己获取知识后的喜悦。
二、用顺口溜的语言,让学生兴趣盎然,轻松愉快地掌握生字
用顺口溜识字,如在教学“青、清、请、晴、情、睛”这组字时,我编了一句顺口溜:草青青、水清清、请你来做事情、太阳升是晴天、看东西用眼睛。学生读来顺口,又从字义和字型上区分了这组字。这种识字方法,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单纯的读字抄字的效果好得多。
三、合理利用生动活泼的游戏,寓教于乐
例如,识记“网、爬、捉”这一个字,我先用课件出于这三个字所在的句子,指名朗读然后进行学习。方法:小游戏猜一猜。我读字,学生找卡,说说是怎么猜出的。这样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了要学的生字,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引导学生利用课外书和广告、商标、电视
等识字
课外书可以让学生认识很多不认识的字,因此在课余时间,我引导学生去阅读一些适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看的书籍,并教给他们识字的方法和用音序和部首查字典的方法,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识字,掌握的字也就越来越多。另外,我还让同学们多留心生活,充分利用影视、广告、商标等识字,不需要老师教他们就认识了许多字,这样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提高了,认识的也不只是课堂尝到的字,弥补了课堂上的局限。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理解字义,发展了组词造句的能力,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识字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性,开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所以,我认为我们能针对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一认识特点,设法丰富学生的感知和表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识字就不再是一种乏味的机械的记忆,而是一种有趣的活动。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6.在汉语拼音教学中,你是怎样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目标的?
答:一、
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目标和要求,参照教材所规定的目标和要求,联系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制订集中、明确、适切的,有针对性、层次性的课堂教学目标。“集中”是指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重点呈现一堂课的主要任务,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表述时应尽可能地将三者加以整合。“明确”是指所制订的目标指向清晰,表述具体得当,要陈述可以观察到的学生的具体行为,说明产生这些行为的条件,以及指出评定行为的标准,以便操作和评价,例如字词学习,应具体到能认读识记哪些字,在什么条件下积累哪些词语并达到怎样的程度等;又如了解课文内容,应具体到了解什么内容,在怎样的条件下完成,完成到怎样的程度。“适切”是指所制订的教学目标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教材的特点,不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要求,并有一定的针对性:在制订重点精读课文的目标时,要注意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在整合的基础上进行细化。对要求学生独立阅读的略读课文,则不必各方面逐条罗列,选一、二方面作重点表述即可;在制订写作课目标时,可以从“观察”、“选材”、“表达”等方面加以具体表述,如提出“观察”的具体内容,从哪方面进行选材等。
情意目标的制订,应注意结合阅读内容和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过程中认识并认同相关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逐步地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自主体验,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在教学目标中使其显性化,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无痕化,发挥“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
每一堂课的目标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学生的学习水平也是循环反复、螺旋上升的。教师备课时应从学生的知识积淀、心理期待、文化准备等诸方面做全面地分析,结合单元目标、学期目标和年段目标作整体思考,使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具体目标和一般目标有机结合。
二、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
(一)分析学生情况。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但是,究竟该怎样以学生为主体?如何了解学生的需求?这些问题都没有现成的答案。要找到答案,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学情调查。我们都知道,科学的学情调查是新课程下优化教学的一种手段。可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有意识地作过学情调查和预测,很难真正了解学生的情况。另一方面,目前关于学情调查的相关研究很少,可供参考的书目和资料也很欠缺。因此,要想优化教学、渐渐读懂学生,还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作好学情调查。“学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和特点的具体情况。因此,学情调查不仅要调查学生的学习起点,还要调查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速度、自主行为能力、能力倾向、兴趣点、学习动机、情感态度的性格表现、情绪的性格表现、意志的性格表现,等等。新时期以来,我们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自主权,但这并不是让教师袖手旁观或是任其自然。相反,这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毋庸置疑,学情是客观的,只要有教学、有学生,就有学情问题。与此同时,学情又是不断变化的。
在教学活动中,时间过了,内容换了,难度改了,甚至天气变了,都会对学情产生影响。因此,每一个教学内容,每一个教学环节,学生的每一次学习活动,教师都应做到心中有数。关注了学情,掌握了学情,教师才有“引”的方向,才有“导”的重点。另一方面,学情的多样和多变,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了解和把握学情。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去倾听、观察、访问,可以察言观色,可以举一反三,可以旁敲侧击,还可以检视他们的学习效果。总之,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而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去改变学情,使之调整到最为适宜教学活动展开的状态。
(二)组织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努力使学生保持持久的、稳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是要重视设置问题情境,把教材知识内容巧妙地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二是要遵循思维规律,抓好感悟、理解、实践三个环节,精心创设突破难点、激活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思维能力的学习情景;三是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利用教学课件、网络资源等,使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四是鼓励学生对文本质疑,向教师提问,为学生提高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境。要指导学生提问的技能,培养学生由提出疏通性的问题到提出深究性、延伸性的问题,再到提出鉴赏性、评价性的问题。
具体从拼音方面来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识字与学习汉语拼音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引导学生既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识汉字,也能借助汉字的发音来学习汉语拼音的拼读,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与形之间的联系;加强汉语拼音的拼读训练,在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识字、阅读以及运用音序查字法查阅工具书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独立拼读的能力;认识到汉语拼音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渐学渐熟的过程,可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不同阶段的教学重点,适时地进行渗透、强化和巩固;不进行汉语拼音字母的抄默训练。
(三)选择教学方法。
1、质疑。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是进步的阶梯,质疑是成功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质疑是至关重要的。这决不是形式主义,也不是为了热闹而装点花瓶。读书有疑源于思,这是思维的结晶,也是智慧的明灯。小学语文课上,学生面对《海底世界》这一课的插图向老师提出疑问:“章鱼不是10条腿吗?怎么书上只画了6条?”这难道不令人吃惊吗?我们都吃过章鱼,但从来没注意到它有几只触手,更不注重科学界对章鱼的分类还有分歧。虽然学生的理解有失偏颇,但他能向教材挑战,这就难能可贵了。教师要注重质疑解疑能力的培养,留足时间,激励表扬,让学生由不敢问到大胆问再到善于问;我们要真正解放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淡化语文教师的表演欲,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培养学生的表现欲。
2、实行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既然“语文学习”是一种生活,学生便是学习的主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探究式学习,简言之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而语文教学活动长期以来主要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强调记忆性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较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这种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单一、被动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这一状况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而且严重影响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运用多媒体。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艺术的光亮是注意力。有了注意力,学习的人才能保持心里不跑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可见注意力是获得良好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现代教育技术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有着所不可比拟的优势。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显现在显示屏上的课件不仅将学生从单调的“黑白世界”带入了绚丽的彩色世界,而且图文声像并茂,直观动态,富有表现力,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等多角度的感官刺激,极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在教学《要下雨了》这篇课文时,就利用了多媒体为孩子播放了动画片,动画片的形式锁住了孩子的视线,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的教师要努力走在时代的前列,做信息技术的有力“推销员”,让学生轻轻松松的进行学习。
三、改进评价方式。
教师应始终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既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要考虑每一个学生的起点,使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
检测要注意体现日常性、选择性和开放性。注重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尊重学生个体读文的独特体验,重在激励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借助拼音认读汉字、查阅工具书的能力,不从默写音节,为汉字注音等角度去考查、评价学生。二年级时进行相关的汉语拼音的验收。一二年级识字能力的评价,应将平时的学习与阶段性检测结合起来,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能认读所学汉字的60%为合格,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