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的格言范文
时间:2023-04-06 01:53: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环境的格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对环境保护的依赖……………………(4)
(一)世界经济发展对环境的依赖……………………………(4)
(二)我国经济发展对环境的依赖……………………………(4)
二、中国税制改革离不开对外国税制的借鉴…………………(4)
(一)中国为何要借鉴别国环境税制经验………………………(4)
(二)国如何借鉴别国环境税制经……………………………(5)
三、我国环境保护税制改革面临的问题………………………(5)
(一)调控对象有“死角”……………………………………(5)
(二)范围较窄…………………………………………………(6)
(三)税率档次较少……………………………………………(6)
(四)优惠单一…………………………………………………(6)
(五)收执行不畅………………………………………………(6)
四、环境保护方面税制改革的原则及意义……………………(6)
(一)环境保护方面税制改革的原则…………………………(7)
(二)环境方面税制改革的意义………………………………(7)
五、境保护税制的改革措施……………………………………(7)
(一)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8)
(二)调整原有税制……………………………………………(9)
(三)开征环境保护税…………………………………………(9)
参考文献…………………………………………………………(11)
篇2
关于环保的格言(最新)1. 地球的命运掌握在人们的股掌之间,稍不留神,将会被毁灭。
2. 地球的梦想,给自己穿上一件漂亮的“绿衫”。
3. 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
4.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5. 地球不仅仅是人类的家园,更是所有生物的家园。
6. 地球不该是黑色的,让天空湛蓝,河流洁净,花儿娇艳!
7. 地球—“母亲”难堪,人类—“儿女”惭愧。
8. 地面爱干净,请您手留情。
9. 淡水用完—南北极取,冰山用完—过滤海水,海水用完—?
10. 保护我们的家园,让地球充满绿色。
11. 保护水环境,节约水资源。
12. 保护绿化,爱护公物,从我做起!
13. 把绿色还给地球。
14. 保持地球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数自身。
15. 保护地球等于保护自己。
关于环保的格言(热门)1. 谁能忍受每天戴着防毒面具过日子?——还空气清新吧!
2. 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必须保护环境。
3. 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会更美丽。
4. 人人丢纸,垃圾一片;人人拣纸,一尘不染。
5. 为绿化环境做贡献,让地球妈妈更美丽。
6. 我们的地球需要每个人的保护。
7. 人类应该为自己破坏环境的行为感到羞耻。
8. 人类需要的是绿色,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拥有绿色。
9. 让河水更清澈,让家园更美好。
10. 让绿色与我们共存!
11. 请别乱坎树林,让空气更加清新。
12. 请不要向天空吐烟,那是地球妈妈的笑脸。
13. 让我们来保护花草树木吧!看,花草树木在向你挥出希望的小手。
14. 让天更蓝,让水更清,让我们从小事做起。
15. 人类为什么总把环境意识抛在脑后。
关于环保的格言(经典)1. 让白色染污永远消失!
2. 请脚下留情,别伤害一棵小草。
3. 请高抬贵脚,听,小草在哭泣!
4. 朋友们,觉悟吧,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还来得及。
5. 让风沙不再猖狂,还地球一片绿色铺垫。
6. 让绿色在生活中洋溢,让心灵在绿色中放飞。
7. 人类就是花的根,环境是未绽的花苞,根努力就能开出美丽,反之只有枯竭、谢落。
8. 人类的最后一滴水,将是环境破坏后悔恨的泪。
9. 让水更清,让天更蓝,让花更艳,让我们的地球更美丽。
10. 每天节约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
11. 美好的环境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
12. 鸟语花香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去创造。
13. 你是否听见,地球妈妈在哭泣。
14. 那里有绿色,哪里就有生命。
15. 绿色消费,消费绿色。
16. 绿树成荫,花香扑鼻——理想家园靠大家。
17. 门前院后种棵树,室内阳台养盆花,健康幸福到你家。
18. 美好环境是产生一切人才一切美好事物和一切美丽家园的基本。
篇3
一、形象的比喻
在作文中如果能有一两处生动的比喻,那就会使文章鲜活起来。如一位同学这样描写春的,她把春比喻为“春姑娘”:春姑娘来了,她穿着翠绿的连衣裙,迈着轻盈的舞步,飘然来了,她给每一个观众都留下了一个热烈的吻,吻着山冈,山清了,焕发出勃勃生机;吻着村庄,村绿了,穿上了一套绿色的绒衣;吻着桃树,桃花立刻羞得满面绯红,引来了蝴蝶翩翩起舞。春姑娘走到哪里,哪里就有绿色的向往,哪里就有绿色的希望。这个同学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春姑娘描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充分地展示了春姑娘的美丽和可爱。如一位同学这样描写秋天的:“秋天犹如怀了孕的妇女,挺着硕大的肚子,披着金色的大衣,在农民的眸子里晃动。”这样把金色的秋天比喻成孕妇,使农民看到了希望,充满了喜悦,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巧妙的夸张
在作文中使用夸张能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如:“看见这绿色的麦苗,就能嗅到面包的香味来。”这对葱绿的庄稼进行了夸张,想象丰富,给读者超前全新的感觉。在《晏子使楚》这篇文章中,晏子严肃地回答:“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人挨着人、肩并着肩,大伙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大伙儿都甩一把汗,就像下阵雨……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晏子用举袖如云,甩汗如雨,极言夸大齐国人多,妙不可言。鲁迅在《漫谈漫画》中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使我们立刻感受到燕山原来这么寒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
话了。
三、感人的细节
细节是文章的血肉,有血有肉的文章才能显得丰润有色,具有真情实感。例如:朱自清在《背影》中写道,“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袄,蹒跚地走过铁道……他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我的眼泪很快掉下来了,我赶紧擦干了泪,怕他看见。”这一细节,把年迈体弱的父亲爬铁道的形象刻画得生动逼真、淋漓尽致,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情,同时也表现出“我”对父亲的愧疚之感、伤痛之情。俗话说:文眼决定主题,细节决定成败,在《保护环境,爱我家园》的征文比赛中,一个作者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年龄大约八十多岁,手拄拐杖,晃晃悠悠在大街上走着,一阵狂风吹来,地面上尘屑飞扬,空中飘飞着一些杂物,这位老人边走边盯着空中飘飞的塑料袋,追赶了七八米,他举起拐杖,翘起脚尖,用拐杖的弯弓把飘飞的塑料袋勾下来,然后包着石块放进垃圾箱里,这时才安然地向前挪着。目睹此景,我的心被震撼了。老人举杖勾袋的细节描写,透露出老人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的精神风貌,实在是可敬可佩,老人的这一行为潜移默化影响着许多人们,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四、生动的描写
一出戏要有紧锣密鼓的开场,一堂课要有锦言妙语的描绘,好的描写就能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传神逼真。如在讲《祝福》这篇课文时,老师让学生张开放飞的翅膀,让学生发挥想象来描述祥林嫂的形象。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大雪漫天,狂风怒吼,炮竹声声,在现在文学人物画廊里,艰难地走出一位衣衫褴褛,神色悲哀,白发蓬松,目光呆滞的四十岁上下的女人,那又瘦又长的左手,提着一个装着破碗的竹篮,干枯的右手拄着一根下端开裂的竹竿,她就是祥林嫂――鲁迅著名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一个惨遭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这样的描述既传神,又有穿透力,使师生共同进入了《祝福》的意境中。
五、合理的引用
在文章中如果能合理地引用名言、格言、谚语、歌词等,能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例如在以“奉献”为主题作文中,一学生在作文中大量地引用了格言、名句,他这样写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赠人一物似于玉珠,伤人一语胜于剑戟。”“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形容老师辛勤工作无私奉献时,他引用了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然后又引用了陶行知先生的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样就使文章大放异彩。如有位记者在美伊战争报道中写道:“战争打响后,俄罗斯表现出‘路见不平一声吼’的势态,但并没有‘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样语言清新,文采横溢,又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篇4
行动一:少拿一个塑料袋
“阿姨,这些菜多少钱?”我站在收银台前,指着那几捆菜问售货员阿姨。呵呵,今天又被老妈下令来买菜了。“一共八元。”售货员边说边扯下一个塑料袋,要帮我把菜装进袋里。“阿姨,等一下,不用了,我这有环保袋呢。”我马上拿出自己带来的环保袋,把菜装进去。走出商场,我边走边想:塑料袋会污染环境,会危害到人类的健康。少拿一个塑料袋,既为保护环境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又增添了一份健康,一举两得!抬头看看蔚蓝的天空,我为自己能为环保尽一点力而自豪。
行动二:骑自行车去看书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我国传统的“治家格言”。是的,节俭是每一个合格小公民有责任延续的优良传统。星期天早上,几个好友邀我一起去图书馆看书,大家商量着怎么去。金峰说:“太远了,步行去一定不行!”连连说:“要不咱们打的吧!”卓林立刻反对:“不行,来回太贵了!坐公交车吧。”我灵机一动,说:“有了!要不我们骑自行车去吧,四个人坐公交车来回16块钱,都能买一本书了。骑自行车既节省钱,又锻炼身体,还符合低碳生活理念呢!”“好啊。”大家一致赞同。于是,马路上,四个男孩儿骑着自行车,哼着小曲,沐浴着阳光,向图书馆驶去……
行动三:老爷爷,我来帮您
篇5
看——地球妈妈生病了。大树枝繁叶茂,小溪清澈见底,草地翠流,花儿欣然怒放,天空湛蓝无边,空气新鲜清爽,鸟儿自由飞翔,动物玩耍嬉戏,这一切是多么美好,可是这,已成为一个梦,渐行渐远。而现在,绿色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汽车越来越多,走在马路上,一辆汽车奔驰而过,汽车尾气便会扑面而起,随之传来的便是一声声“咳,咳”的咳嗽声;为了人类所谓的“建设美好家园”,森林越来越少,动物无家可归,而人类,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心情却一天不如一天舒畅了。
听——冰川正在“哭泣”。它正在对冰川融化而不断提高海平面发出抗议,并警示人们:如果不保护地球,不保护自然,人们也必将为自己的行为流下痛苦的泪水!
是啊,人们在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资源、破坏环境的同时,忽视了这样一个结果:一旦打破生态平衡,人类将受到大自然严厉的惩罚。面对危机,人们提出了“低碳”的概念。“低碳”是指在生活中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是为了解决全球气候变暖要做好环保和节能的工作。而这,不是靠嘴上说说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才能做到的。不必例举枯燥的数据,也不必引用古老的格言,我只用事实证明:人们已经在践行环保了。
就拿我身边的例子来说。去年,我们得到了学校即将搬迁的消息,高兴得无法形容,一起想象着新学校的模样······但是,欣喜之余,一件事困扰着我们:学校的两棵银杏树怎么办?对呀,这两棵银杏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自从学校创建,它们便已在这儿扎根安家了,它们既代表这学校的历史,又见证了那么多天真无邪的小朋友,转变为一个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夏天,我们总是在它们茂密的树荫下乘凉;秋天,我们也总是为银杏扫掉它那金黄的、如扇子一般的落叶。现在,我们又怎忍心与它分离,甚至看它们被连根拔起!搬去新学校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我们却越来越为银杏树担心。终于,银杏树不会搬除的消息传来了!原来,区里为了践行环保,为净化空气做贡献,便决定将银杏树保留下来。可见,大家对保护环境是多么重视啊!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更不能袖手旁观,眼睁睁看着地球妈妈痛哭流涕,而是应该积极地参与到践行环保、低碳的活动中。
首先,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尽量少用纸巾、一次性纸杯、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牙刷;每一张纸都双面利用,不无端浪费;家里的电器不使用时,要将插头全部拔掉;尽量少开汽车骑自行车,少乘电梯走楼梯;干电池要反复利用,废电池不要乱扔;一些吃剩的牛奶盒、饮料瓶可以稍微改装一下,将它们变废为宝······这些虽是最普通不过的事,但正是因为这些事毫不起眼,人们才会把它们忽略,导致了今天的后果。
篇6
教师必须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认真研究学生和教材特点,挖掘思想教育素材,绝不可进行空洞的思想教育。如对于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我们可以向他们渗透爱学校、爱教师、爱同学的思想。老师在讲课举例中用:Howbeautifulourcampusis!Weshouldlearnfromotherandhelpeachother.对于二年级学生,可以结合课本知识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等,可举例:Toprotecttheenvironmentistoprotectourselves.Themoretreesweplant,thebetterourenvironmentwillbe等。到了实习前一年,学生思想进一步成熟,知识积累较多,可有意识地进行职业思想教育。如:Toworkhardisthekeytosuccess.在成功人士身上可以学习:Hethinksmoreofapersonwhohasoneideaandmakesitwork,thanofapersonwhohasonethousandideasbutdoeslittle.这样,按照教材的编排体系,设计出一个总体思想教育规划,对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教育,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进行思想教育要讲究艺术性
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尤其要注重艺术性,这样学生才愿意接受并产生共鸣,留下深刻影响。在学习“Friendship”一课时,我讲述了这样一个哲学故事:一人被朋友打了,他在沙子上写道:“Todaymybestfriendshitme.”而在他朋友救了他的性命后,他又在石头上写下:“Todaymybestfriendsavedme.”朋友问为什么?他回道写在沙子上面的文字很容易被风吹散,而写在石头上的文字可以保留很长时间。利用这次机会,我就让学生讨论两者的意思和所反映出的个人思想品质,进而让学生联系身边事例进行讨论,使学生更具认同感。可见,在英语教学的同时,教师要学会艺术地将品德教育融合在英语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听到知识背后道德的声音,感受精神的力量。
三、进行思想教育要注重及时性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发展是弥漫和渗透在他们整个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的。而教师更要善于抓住思想教育的时机,注重教育的及时性。如在教授形容词的用法时,我结合“Itis+adjective+of/forsb.todo”句型,就同学们身上存在的不良行为展开大讨论,帮助他们认识其危害性,学会如何与人和谐相处。首先,通过课间一同学把同座的眼镜搞坏这事来导入教育。T:Luhua,youbrokeyourdeskmate’sglasses.Isittrue?S1:Yes.(不好意思)T:I’msorrytohearthat.Didyousaysorrytohim?S1:I’mreallysorry.T:Good.Youareapolitestudent.It’sgoodofyoutodoso.(该学生听后露出笑容,觉得自己的行为得到老师的肯定。)T:Zhuye,areyouunhappynow?HowdidyoufeelwhenLusaidsorrytoyou?S2:Ifeltcomfortable.Wearegoodfriends,so“Itdoesn’tmatter”T:Verygood.Itiscleverofyoutoforgive.在小组讨论阶段,我要求学生结合书上的单词,操练今天的句型。还顺势把平时学生们身上的不良行为习惯给予剖析,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并予改正。S3:Ithinkit’sourdutytocleantheclassroom.S4:Itisnecessarytopickupthelittersonthegroundafterclass.同学们的发言积极性很高,说明他们对此有了感触。在讨论之后,学生思想会产生激烈的碰撞,心灵得到洗涤和升华。
四、进行思想教育的途径要多样性
还可以利用报刊上面优美文章,名人名言、格言警句,不但能让学生接受了思想教育,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如名言:“Ifyouwouldbeloved,loveandlovable”再如,惜时、守时,如“Neverputofftilltomorrowwhatyoucandotoday”,“Timeandtidewaitsfornoman”等。如在指导学生阅读策略时,用名言:“Somebooksaretobechewed;somearetobeswallowed;somearetobedigested.”寥寥数语,将深奥的道理讲得非常透彻明晰。
篇7
一、校园卫生环境建设的作用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使人身心愉悦,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热情,能培养学生健康、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他们会勤俭节约,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不会随意破坏环境,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之,不洁的校园环境,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而且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继而还会引发学生恣意破坏环境的行为。为此,注重校园环境建设,做好环境育人工作,既有利于学生学习生活,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将学生溶于良好的人文和学习风气之中。既提高了他们的能力,而且他们的人文素养也得到了培养。校园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校要办有特色,要明确自己的办学宗旨,确定本校的办学特色,确立鲜明的校训,唯有如此,大家认定目标,才能勇往直前。其次,搭建各种平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促使学生自主、自立、自强、合作。第三,学校应注重校园角落文化建设。如:教室里的文化建设,走廊里的文化建设,办公室里的文化建设等。通过悬挂名人画像、名人名言等,体现班级个性和学校特色,无形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熏陶,激发学生积极奋进向上,从而确立自己人生奋斗目标,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第四,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各类活动,展示自我,锻炼自己。在丰富的课余生活中,积累情感体验,积极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第五,注意学生活动场所的创设。对学生活动场所进行文化创设,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人文环境的熏陶。比如:通过定期举办主题鲜明的宿舍艺术节,将思想性、知识性、文化性的内容引入宿舍文化建设中,营造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在活动中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寻找素材、亲自动手布置环境,不仅锻炼充实了自己,而且陶冶了情操。再如:学生餐厅不仅做到适用、洁净、,美观,还要融文化教育为一体,有条件的学校应在餐厅安放电视,让学生及时了解到国内外大事。其他学生活动的场所也应赋予文化内涵,把办学特色和学校人文精神融于时时处处,让墙壁说话,让花草赋诗,让格言警句时时处处显现,启迪学生智慧,美化学生心灵,充分体现活动场所给学生的教育作用。
三、校园人文环境建设的作用
校园人文是学校师生的一种精神标志。良好和谐的校园人文风气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首先,学校管理层要建立和睦、融洽的关系。管理群体要从学校的整体利益出发,积极发挥合力作用,要做到政令畅通、团结一致、廉洁勤政,领导机构职能就能灵活高效。反之,学校管理就会不能正常开展,学校的发展更无从谈起。其次,校领导应积极处理好与教师的关系,处理好教师与教师的关系。应使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都应该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这就要求校领导巧用管理艺术,能动地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关系,做到关系融洽、和睦相处、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同舟共济。在学生关系中教师应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等方面加以指导和教育,使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做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团结勤奋、自主协作。要适当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交给学生辩证思维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一些问题。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方面积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四、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
篇8
摘要: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尽管它涉及其他课程的内容,但它必须姓“语”,其着眼点仍然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因此,教师需要将语文综合性学习引导到培养语文素养的实效上来,即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凸显语文本色,让课堂充满“语文味”,散发语文气息。
关键词:初中;综合性学习;语文本色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思路的论述:“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联系,还是与生活的结合,它的起点都是立足于语文,回到“语文素养”上来的。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最终目标。作为语文教师,就要把着眼点放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将语文综合性学习引导到培养语文素养的实效上来,也就是说要凸显语文本色,体现“语文味”,让课堂充满语文气息。如何在综合性学习中凸显语文本色,营造“语文味”,我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语文的氛围
首先,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处处有语文”,要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感受到自己每天生活在语文的气息之中,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比如各种书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纸、广告、甚至是店名等等,都包含着不同的语文元素。借助综合性学习,营造大语文氛围,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使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让他们学会关注生活中的语文,感受语文的气息。
例如,在《主题探究学习:新闻》的活动中,设计以下的探究内容:(1)对一周的国内、国际要闻进行择要分类概括,用口头交流的方式彼此补充,综合叙述。(2)以校园学习、生活为内容,采写一则300―400字左右的短消息,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在生活中,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新闻,而学生在学写新闻前,先去找身边的新闻,了解新闻最基本的特点,然后采访记者,领悟新闻采写要旨,再来写新闻。学生自己利用生活中的资源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就能感受到生活就是语文的大课堂。
二、注重语言的积累
语文的功夫都在平时的积累上。有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学生才能准确、生动、鲜明地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没有语言的积累,哪来的语文运用能力?特级教师余映潮说,“在语文教育中,不注重积累,学生的语文仓库就会贫瘠,学生的语文泉流就会干涸”。语言贫瘠,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积累丰富了,语文素养也就提高了。因此,在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中,不忘积累语言,才能凸显语文本色,体现“语文味”。
在《学会利用图书馆》的活动中,顺便让学生积累在图书馆内张贴的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后抛砖引玉,让他们积累更多关于书或读书的名言,如“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等。在《主题探究学习:桥》的活动中,让学生搜集资料,积累与桥有关的歇后语、谚语、俗语、格言、名言、诗歌、故事等。如:与桥有关的歇后语、谚语:桥头上跑马――走投无路;桥是桥,路是路――一清二楚;桥孔里插扁担――担当不起。……与桥有关的诗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三、加强能力的整合
语文能力,包括“听、读、说、写”四个方面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指出:“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所以,在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听、读、说、写”的能力,让其有机统一,能提高语文素养。在活动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呈现学习过程和结果,如采访调查、办手抄报、主体演讲等,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让其“听、说、读、写”能力均衡发展。
在《文学采风》的活动中,可将全班同学按民歌民谣、传说、故事、谚语、歇后语五项内容分成五个小组,分别进行一项内容。然后制定实施计划,让学生采访南安本地年岁较大、阅历较丰富的人,或自己熟悉的人。采访的过程,有学生设计的有针对性的提问,如“我们南安有什么歇后语?”等;有学生的倾听及倾听后的重点记录;也有学生在展示课课堂上的介绍;还有学生采访后的调查报告。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了全面的锻炼。
四、培养丰富的情感
“情感与价值观”是语文学习的三维目标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是获取知识的土壤和动力”,布鲁姆把情感看作是影响教育过程的三大动力之一。综合性学习要凸显语文本色,使其充满“语文味”,就必须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领。教师作为活动中组织者、引导者,要善于在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中挖掘出情感内涵,使课程资源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和教师的情感之间形成共鸣,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环保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要让学生在点滴的小事中,如随地扔纸、随手摘花,感受到自己行为的可耻。因此,《环保小课题研究》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反思自己,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保护环境中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总之,让语文综合性学习凸显语文本色,充满“语文味”,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根本,是语文教学创造性的体现,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园地。当然,要开展好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教师就要自觉更新知识结构,创新教学方法,整合课程资源,让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不仅能享受共同参与的乐趣,能享受探究学习的快乐,更能享受语言文字的优美,能积淀厚重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凸显语文本色,充满“语文味”,散发出浓厚的语文气息。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教育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9
针对这种现状,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在强化积累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多看、多借鉴、多写作,同时教师应加强必要的技法指导。具体适用教学策略如下:
一、“以小见大”,突破瓶颈
初一学生的作文题材多以亲情、友情、师生情,同学交往、童年趣事等为主,学生以现在的经历只有写这些,因此只能教会学生学会转化,从而化腐朽为神奇。
具体做法有:结合课文及片段材料,先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以小见大”;启发学生结合材料反思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思考可否如法炮制;钻研中心句、主旨句,尤其是学习结尾段如何画龙点睛,提升立意高度的写法;教给学生必要的方法,如从展现同学、玩伴友谊的事中加入“理解、尊重、信任”等关键词;从童年趣事、难忘经历事件中加入“教训、收获、体验、启发、财富、珍惜”等关键词;从理想愿望题材中加入“实干、勤勉、做人”等关键词;从亲情、师爱等题材中加入“感恩、铭记”等关键词并予以突破等。
二、反弹琵琶,出奇制胜
多数学生由于基础积累不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不足,用惯用思维写作很难实现质的突破,因此,教给这些学生用逆向思维来作文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立意上先人一招,以立意的新奇来掩饰自己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方面的不足。如写“行”这类作文,可让学生尝试写作“感谢对手”、“感谢我还年轻”、“感谢挫折”等;对以“保护环境”为话题的作文,可以让学生尝试写“1+1=绿色”、“眼泪——最后的一滴水”等;当然,这样的构思和拟题往往不是一般学生能做到的,教师需要点拨引导,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指导学生怎样构思行文,最好是帮助学生修正好写作提纲,这样才能确保学生不至于跑题、偏题。长久坚持下去,学生定能不断进步。
三、改变形式,优化结构
1.学写“总分”式写法。
文章采用“总分”、“分总”或“总分总”式,在构思时先拟好本文主体部分的几个基本点,然后在写作时将每个基本点以中心句的方式放在段首,这样可以做到思路清晰,一目了然。当然还应注意课文首尾的呼应和行文中的过渡。
2.尝试写“题记”“后记”式作文。
首先让学生认识题记语和后记语的特点:题记语或是全文“引子”,或是总领全文,文句优美,蕴含哲理,多引用名句;而后记往往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呼应文首或设置悬念。这其实就是常规作文结尾的写法,不过是语句更精炼、优美而已。
其次教给他们具体的方法:(1)坚持独立写题记和后记。学生刚开始写时会有“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尴尬,但必须要迈出这一步。因此,平时可以多让学生练习仿写,多写暗喻句、排比句、排比段,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2)学会“借”和“引”。当独立写很难让自己满意或很难出彩时,建议学生恰当引用自己平时积累的名言、格言、警句、诗词、歌曲等素材。如何才能引得准,用得当?这就要启发学生扬长避短,做到因人而异。如满腹诗书的可多引用古诗词及名篇名句;爱唱歌的可以恰当引用歌词;爱看小说、故事书的可以让其学会套用故事、创设情境、或是借鉴小说设悬念的方法等。
3.尝试写“小标题”式作文。
初一学生写作重叙事,往往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是全文写几件事,但过于平均用墨,详略不当;二是只写一件事,故事讲完就结尾,犯了“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毛病。小标题式作文恰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叙事能力差的可以通过多写一两件事来解决,叙事单一的同学也可以通过增设小标题式来增加“点”,做到“多点开花”。但教师应把握好两个关键:一是教会学生处理好概写和详写的关系;二是教学生拟好小标题,并处理好各小标题的内在逻辑联系。
四、凸显亮点,扬长避短
篇10
【关键词】班级文化;物质文化;班级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近朱者赤”,一个幽雅健康的环境,无不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教室、宿舍墙壁文化是一个班级学习精神的集中体现,加上一首班歌,一个班级文学社,班集体变成了一个熔炉,能将铁炼成钢。
一个企业有企业文化,一个学校有学校文化,那么一个班级是否也该有班级文化?我想应该是的。这种文化应该让生活或学习在其中的人有一种归属感,同时也应该能陶冶人的性情,激发人的斗志。
这样的班级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汲取知识,渐渐成长起来。种子在学生的呵护下生根、发芽、开花,渐渐长大。健康成长成为这个班级的独特文化。
学生的生命成长需要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班级环境。搞好班级的文化环境建设,能使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心态得以改善,情操得以陶冶。
所谓物质文化,即物质环境。比如教室墙壁上的名人语录、格言警句、英雄人物和名人画像;整齐有形有序的桌椅;体现学生创造天赋的制作天地;悬挂在教室前后的各种标语等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班级环境是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和谐的班级环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给学生增添学习与生活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物质环境是班级环境的外在体现。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就是指发挥物质环境的教育功能。下面是我在构建班级文化、营造班级和谐环境方面的具体做法。
1.环境卫生求“洁”
整洁、优美的班级环境,不仅仅反映了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而且也体现了学生的文明素质。学生创造并生活在洁净的环境中,其审美意识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便会得到增强。我主要抓值日和周一大扫除这两个点,要求窗台、黑板不能有灰,地面不能留纸屑,桌椅板凳横看一条线,竖看一条线,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标准叫“整洁”。如发现地面有纸屑的,在谁的位置由谁负责打扫干净;值日生每节课间一定要及时擦黑板,特别是擦讲台,要做到老师来上课时讲台不得有粉笔微尘。如此严要求了,学生就慢慢养成习惯了。这样就能创造一个“整洁”的教室环境。而宿舍这一方面,我则结合我校创建“星级文明宿舍”的活动,严格按照“星级文明宿舍”的评比标准要求803班的每个宿舍。这样学生宿舍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每一个宿舍不但整洁干净,物品摆放整齐,而且室内都经过学生精心的布置:精致的挂件、巧妙的装饰、飘逸的书法、催人奋进的名家字画……整个宿舍令人赏心悦目,心情舒畅。宿舍已不仅仅是休息的地方,还是学生展示才能、体现个性和精神风貌的小小平台。我一直认为,宿舍是同学们在校园里学习、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创建高雅、整洁有序、和谐温馨、健康文明、团结进取的宿舍环境,对同学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星级文明宿舍”创建活动,既是形象工程,更是素质工程,是打造803班文化的重要手段和重要途径。
2.环境布置求“美”
美观的环境布置让人赏心悦目,使人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在班级的环境建设中,“美”应当成为永恒的主题。在布置教室时,我精心设计,将审美的韵味融于其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
一方面安排班委设计美化班务栏和学习园地:(一)教室后黑板左侧命名为“半亩方塘”(家务、树凌云志),内容主要包括:1.班规、管理轮值、记帐表;2.值日轮值(教室、小扫)、早操站位;3.道德之星、班级荣誉等等。(二)教室后黑板右侧命名为“梦想展台”(学习、圆人生梦),内容主要包括:1.班级目标、反思评价表、学习方法;2.目标责任状(对自己负责,向自己承诺,为自己喝彩!)、作业进程表;3.作品展示、学科答案、通知事务、光荣榜等等。
另一方面“让每一面墙壁都充满文化”。在教室前墙黑板上面是一个红色条幅“融洽、互助、自觉、上进、严谨”,这是803班班级目标的精髓;在教室后墙黑板上面同样是一个红色条幅“我要飞翔,只因有梦”,这是803班同学们的灵魂。在教室左右两侧柱子的墙面上分别张贴着“机会属于你我的只有一次,把握住今天的机会,才能创造出明天的辉煌!”“人生最大的对手是自己,自己最大的对手是懒惰,战胜对手,战胜自己,战胜懒惰!”“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脚踏实地,勤学苦练,循序渐进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再努力一些,再坚持一会,离成功就会更进一步”,让这些精神成为学生每天的生活学习的准则。教室前墙左边是全校统一的中学生守则,右边是学校安装的电视机。前门标语是“我的绚丽人生从这里起步!”后门标语是“光阴易逝,岂容我待?”这样803班的教室充满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和温馨的氛围。
实践充分证明,健康和谐、温馨优雅的班级环境,会使学生在有意无意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具有枯燥呆板的说教所无法达到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每位班主任必须树立全新的理念,我们要创造性地赋予班级新的生命力,让班级成为培养时代新人的基地,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参考文献
[1]《给班主任的建议》 丁如许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2]《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 陈小娅王宝祥等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 陆海富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