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范文
时间:2023-03-31 09:57: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世界着名建筑大师,1917年出生于中国广东,1935年赴美留学,1955年在美国创办建筑师事务所。1985年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所和国家文学艺术学院联合推选为研究院院士。曾获美国总统授予的“自由勋章”及美国的“国家艺术奖”,还有法国总统授予的“光荣勋章”,及“十佳公民奖”。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美籍华人——贝聿铭。他自赴美国求学,以后在大洋彼岸成家立业,功成名就,至今已66个年头了,但他对中国的一片深情,依然萦绕于怀。他一生为中国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最新的技术熔于一炉。
他一心一意的为祖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付出的汗水,比在外国的还要多。在中国香山饭店成立时,贝聿铭拒绝掉了一切的建筑工程,他为了建香山饭店,三番两次的去看周围环境,他还说:“我们不能往国外看,要像中国看,我们的根在中国。”是啊!他们这些人的身上有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要爱国,热爱自己的国家,要为自己的国家做贡献!在世界各地,华夏子孙遍布全球,无处不有!虽然他们身处异乡,但是他们有一颗爱国的心!
初一:刘树
篇2
关键词:汉服 文化元素 民族服装
一、前言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繁荣、国力增强,国内出现了一股民族文化热潮,其中的“汉服运动”也成为文化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泱泱华夏流传数千年的“汉服”,也成为广受追捧的传统文化符号。汉服文化元素时装,简称“汉式时装”。这类服装,可以看作汉民族服装文化元素与当今主流西式服饰体系相融合的时尚服饰,属于“泛汉服”的范畴。这类时装设计灵活自由,在服饰文化上集古今元素于一体、融中西风格于一炉,可以充分展示当代服饰设计师们的服饰文化素养和艺术设计才华;对消费者而言,汉式时装在某种程度上带有对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的固守和追忆。
二、汉服的发展及特点
从三皇五帝到明朝,这一段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称为汉服。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服装。汉服是汉民族传承千年的民族服装,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的服装。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直到清初,这一服饰制度才崩溃。谈到历史,无论是文化或是礼仪,甚至是风俗制度和封建信仰,在汉服中都可以找到它们的影子。当这些文化和理念再度被人们想起的时候,汉服回归的日子也就悄然到来了。
汉服为避讳,忌龙纹凤纹,也不常用紫、黄、大红等鲜艳颜色。汉服最经典的颜色搭配为黑红或红白。穿汉服的正确姿势――抬头挺胸,双手合十放在腰间。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汉服在其宽大飘逸、流畅拔俗的基本风格之下,演绎出几百种款式。例如汉代宫廷中女子爱穿的曲裾式,续衽后的曲边围绕人体转一圈或两圈,下衣的裙部层叠出流美的曲线,高贵却不失含蓄;唐代最流行的襦裙,是上衣下裳类汉服的代表,衣缘和下裙的花纹搭配,朴素里衬托着秀丽;由直领汉服发展而来的鹤氅,长至曳地的外衣,深受中年男子的喜爱。
肥衣肥袖和不用衣扣是汉服的两大特点。宽大的衣袖是汉服区别于其他民族服装的最大特点,汉服袖子一般都比手臂长,最常见的深衣规定要回挽至肘,而袖径最宽的竟达四尺,垂下手几乎及地。肥大的衣袖兼有口袋的功能,古人可以把东西往衣袖里一塞,用手捏住袖口东西就不会掉出来。和西装的衣袋相比,汉式服装的衣袖可以放更多的东西。由于汉服没有衣扣,所以必须用一根宽腰带把衣服束住,才不至于敞胸露怀。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平民阶层都穿“短衫”,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叫“裳”,合称“衣裳”。而对于达官贵人和不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读书人,则一般穿“长衫”,即上衣下裳连为一体的袍服。从汉代起袍服被用于朝服,此后唐、宋、明等各朝代,均沿用衣袖宽肥、不使用衣扣的典型汉族服装作为朝廷官员的正式服装,宽衣肥袖的服装也成为中原地区汉民族文明的一种象征。
三、从汉服文化元素看民族服装的继承与创新
华夏民族由 56个民族共同构成,各民族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关系,华夏民族的服饰是由各民族服饰共同构成的大体系。但是,毋庸质疑, 在56个民族之中,汉族的人数占绝大多数,据2005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的数字来看,汉族在大陆占92%,在台湾占98%,在香港占95%,在澳门占97%;即使是在世界上,汉族也是人口最多的民族,而且遍布世界各地。因此,在56个民族中,汉族不能没有自己的代表性服饰。
民族服饰与一般服饰不同,它是华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华夏服饰的复兴,是华夏文化复兴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国际上来看,作为各国文化象征而存在的民族服饰,已不单单是一件能够蔽体保暖的外套,更加承担了传播本国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因此,国服的确立有利于我们对华夏文化的认同,有利于在国际上展示华夏文化的风采,有利于华夏文化的复兴。
随着传统民族文化的复兴,这类服饰必将拥有很大的市场,从民族服饰文化保护方面看,汉式时装亦可为传统规范汉服、现展汉服提供必要的社会服饰文化认同基础。当然,“汉服元素时尚装”严格说来已不能称为汉服,而是一种带有“汉风”的现代装,是一种“泛汉服”。目前,社会对汉服尚不太了解、缺乏亲近感,大多普通人士更易接受“冷汉服”这一层次,而且其穿着范围、场合存在的约束较小,与目前的现实服饰文化环境、社会心理环境也易衔接。汉式时装虽然不是正规的“汉服”,但在民族服饰文化的社会心理认同、心理过渡方面将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消除因汉服断代而客观存在的历史心理隔阂。
我们要学会从汉服文化元素看民族服装的继承与创新,以艺德环球出品的《七仙女2》为例,就结合汉服文化元素,推出“时尚汉服”理念,将传统汉服与流行时尚相结合,实现了传统与现代、复古风与流行圈的完美结合。在服装设计上,《七仙女》吸收现代科技和流行元素,同时扎根于本土传统文化,对汉服加以大胆改良。在保持传统汉服样式、特征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生活节奏和审美理念,在细节局部上对袄裙、襦裙、婚服、儒装等几种汉服类型进行了大胆改良、调整。此外,剧中十分注重汉服的各种款式类型与人物身份、着装场所的搭配协调,避免出现各种古装戏中易犯的失误、穿帮等错误。汉服是华夏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弘扬民族文化过程中值得深挖的一种传统元素,以《七仙女》为代表的古装剧,不论神话剧、历史剧,都有必要大力发掘古装魅力、弘扬汉服文化内涵。
《七仙女2》中出现的大多数古装都经过专业设计师的细心设计,以华丽、唯美为主打风格,融入现代流行元素,使服装美轮美奂而又动感十足。艺德环球以《七仙女》系列深度发掘传统文化素材,以文化产业链模式营造国内影视界新气象,吹响了影视界文化创意集结号。
目前,汉服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开始复苏。例如第三届“全球汉服回归设计大奖赛”于2010年10月16日下午在纽约大都会馆举行,有来自美国、欧洲、东南亚、台湾、香港和中国大陆的150余件作品参赛,共同奉献了一场视觉盛宴。金奖:林颖媚(美国)《天国之约》(见图1),银奖:高透应(台湾)《相见欢》(见图2),铜奖:詹雅淇(台湾)《丰华》(见图3)。可以明显看出,这些结合了汉族文化元素的民族服装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呈现了绚丽的视觉感官,可见民族服装得到了继承与创新。
四、小结
总之,汉服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注意的是,和汉服几千年来在传承过程中的不断变化发展一样,汉服的艺术生命要能延续,绝非把明代或者以前历朝的服饰再照搬回来。只有顺应现代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的变化加以改良,才能够赢得时代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君浪《从汉服的审美层面看汉服的精神文化价值》,载于《才智》2009年第28期
2.孙美堂《从价值到文化价值――文化价值的学科意义与现实意义》,载于《学术研究》2005年第7期
3.刘瑞璞《论服饰文化"倒错"》,载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4.李毅《汉服演绎"文化经济"――记"汉衣坊"的千年梦想》,载于《中国市场》2007年第50期
5.瞿妹亚《浅议汉代服饰文化之特征》,载于《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6.吴建陵《瑶族服饰文化的多元融合与变异》,载于《装饰》2005年第4期
篇3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1.在讲读中渗透德育。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阵地,它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和民族自豪感等。在课堂教学中,应实现德育与智育的统一,把德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讲析中。例如,针对学生认为《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战士火中救朝鲜儿童这一动人场面不值一提,我引导学生注意战士救人时的一系动作,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战士不怕危险救朝鲜母女的坚定决心和英勇气概惨烈的场面,使学生震撼,借此我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在别人身处困境时勇于上前相帮。
2.在课外阅读中渗透德育。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磨炼学生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读,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使学生收到实效。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3.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只有学生亲耳所听、亲眼所见、亲手去做,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血有肉,才有感染力。同时,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极好机会。例如:在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活动中,我布置了一系列作业:一是写调查报告。让学生调查身边的人,了解祖国改革三十年的巨大变化。二是开展体验教育活动。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试着用柴火做饭、用煤油灯度过夜晚、徒步上放学等,感受祖国今昔的巨大变化。三是写作活动。有的学生用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祖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巨变的认识,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热爱。有的学生写出了诸如《写信与打电话》、《我家搬新居》、《柴火做饭与液化气做饭》等文章,表达了祖国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激起了对祖国变化的赞叹和对祖国母亲的热爱。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作用
1.营造美的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运用一切教学手段营造美的氛围,展示美的境界,用美熏陶学生,使他们产生感情共鸣,使德育融于他们的心灵。《黄河大合唱》能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不畏的英雄气概;《北国之春》会让学生荡漾起想念家乡眷恋亲人的情思;贝多芬的交响曲可让学生领悟到百折不挠的生命强音。播放这些配乐曲,创设感人的情境,诵读文章,会唤起学生对美的感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动静结合写景状物,能让他们领略到其乐融融的自然美;《散步》中一家人尊老爱幼和谐相处,能让他们感受到其情切切的人情美;《岳阳楼记》融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能让他们体味到其心坦坦的豁达美;《鱼我所欲也》中世代颂扬的仁义美、《桃花源记》中美好生活的幻想美、《望岳》中不畏艰难的壮志美都会使他们在读悟中体悟沉淀。学生对美有了深刻的体验,才会产生对美的热爱,才会对真理有追求,才可能有美的创造。
2.培养学生情感。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管子・牧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同于政治课的说教和概念化,它以典型的人物形象、感人肺腑的事迹和优美动人的语言感染学生。教师只要因势利导,自然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强化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强不息的奋斗激情。诸如《黄河颂》等从不同角度歌颂祖国,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赵州桥、苏州园林等绮丽的风光。祖国壮丽的山河、欣欣向荣的面貌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篇4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 , 是课堂教学的前奏 ,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 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 。因此 ,应追求导入艺术化 ,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开端 。
导入语的恰当运用 , 对于上好一堂课具有导向和奠基的作用 ,向来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 。
在语文教学中 , 我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采用不同的导入法 。下面介绍几种导入新课的设计 :
1 插图视频导入法
展示教学插图给学生以形象直观之感 , 利用多媒体视频 , 把文字 、 影像 、声音同时投诸于学生的视觉 、听觉 , 引起学生的关注与共鸣 。教学《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可用视频《北京赢了》中的相关片断来导入 。讲授《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可用教学插图导入 : 展示贝聿铭在世界各地设计的优秀的建筑作品的图片,点出该文的主人公_----贝聿铭 。
2名人名言导入法
意蕴丰富的名人名言常常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 , 从而感受文章的深刻内涵 。如《孙权劝学》一文的导语 : 读史使人明智 , 读书使人聪慧 , 哲理使人深刻 。 知识能塑造人 , 改变人 , 三国时期吴国名相吕蒙正就是一例 。
3演示导入法
教师通过教具演示 , 引出一个在情理之中却在意料之外的结果 , 使学生产生疑问 , 然后教师巧妙的导入新课 。如讲《比萨斜塔上的试验》, 上课前我做了这样的实验 : 手拿两块大小不同的石块 , 问学生 ,从同一高度丢下它们 , 哪块先落地 ? 学生们的回答都是大的先落地 。 我就演示给学生看。然后自然的导入到该课的学习 : 刚才的试验结果与大家的经验不同 , 今天我们走进《比萨斜塔上的试验》, 听听科学家伽利略的解释 。这样 ,学生带着好奇探求新知 。
4情景导入法
教师借助录像制造一个美妙的情景 , 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 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如教《我的中国心》这首诗歌时 , 先把长江滚滚东流、 长城蜿蜒延伸、 黄山云雾缭绕 、黄河咆哮汹涌的画面展示 , 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江山多娇 , 从而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怀 。撤去画面 , 播放《我的中国心》的MTV 音乐 , 最后导入:《我的中国心》是前 , 香港歌手张明敏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 , 一经演唱 , 立即广为流传 。是什么样的感情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共鸣 ? 今天我们一起体会歌词中表达的情感 。
5 、提问式导入法
上新课前 , 教师提出一两 个与学习有关的问题 , 通过回答和争论造成悬念 , 从而导入学习情景 如学习“长城”专题时 , 我这样设计导语 :说到长城 , 人们自然会想到秦始皇和传说中哭倒长城的孟姜女 , 应当怎样评价秦始皇筑长城 的功与过呢 ?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同学们的看法有对立的 ,这些看法 有没有道理呢 ? 我们听听学者剧作家吴祖光的《万里长城断想》。这样 , 学生在悬念中引发了对学习的渴望 。
此外 , 还有 复习导入 、经验导入 、悬念导入等等。
总之 , 语文课堂的导入能使学生的各种感官活动起来 , 指向学习对象 ,为激发动机 、进入学习情景乃至整节课的学习创造一个开端。英国教育家约翰 ·洛克说 :“教学的巨大的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 , 一旦办到了这一点 , 他就可以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速前进了。”可见 , 课前导语作用多么重要。 当然 , 导入语的时间应控制在五分钟左右 , 不宜太长 , 否则会宣宾夺主 ,过多地占用教学时间 。
篇5
关键词:包容精神 兼收并蓄 文化创新
中国文化,悠悠数千年,它产生于“人猿揖别”的远古时代,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聚水成河,聚沙成塔,终于形成了灿烂的中国文化。
同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化传承早已断绝,为其他文化所同化,而中国文化也曾面临消亡的危险,但却依然以顽强的生命力传承了下来,使得我们得见古代辉煌的文化,究其原因,得归功于其特有的包容精神。
中国文化的包容精神,就是指中国文化的厚德载物,文化中的与兼收并蓄。指的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平相处,兼收并蓄指的是能够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文化的积极成分。
一、中国文化包容精神的表现
1.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学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汉初黄老之学盛行,经过长久的休养生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采用了儒学大师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全国推行儒学。在新儒学中,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在结合阴阳学家的阴阳五行思想、墨子的天罚理念以及《公羊传》中的灾异说,认为“上下不合,则阴阳缪X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而且董仲舒的新儒学借鉴了道家哲学的道论、法家“大一统”、“中央集权”的理论。
宋明理学在形成过程中也吸收了不少佛道思辨哲学。二程和朱熹都曾是久居释、道家的学者。他们在吸收了道家、道教以道为宇宙本体、“道生万物”的思想基础上去完善儒学的“本体论”,并且吸收了“清静无为”和“主静”的思想提倡居散、主静。通过习静的修养而“去人欲,穷天理”。
2.近代以来西方思想的传入对中国文化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冲击。在列强政治、经济、军事的多重打压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民主”、“科学”到的传入与传播,都体现了一种包容精神。西方民主、人权思想的传入动摇了维护君主专制的儒学的统治地位,各种“主义”在中国各地开花,呈现了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社会生活近代化上中华文化的包容精神更好的体现出来。以服装为例,改良旗袍是“吸收西方外来服装造型方法的结果。通过收省、分割、装袖等西式造型方法,实现了在外轮廓造型上由传统的“A”型向“H”型再向西式的“X”型的转变。采用垫肩、拉链等西式服装辅料,辅佐主体结构实现了由离体到紧体、由平面到曲面的转变 ”,说明近代改良旗袍是中西方服饰文化不断碰撞与融合的产物。
3.中国文化的包容性还体现在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在古称“海岱地区”的齐鲁大地上形成了以质朴务实、注重传统的儒学为代表的齐鲁文化,在两湖以及河南、安徽、江西的部分地区,形成了以奔放浪漫、瑰丽神奇的楚文化。在江苏、浙江、上海和江西的部分地区,形成了细腻、恬淡、婉转、雅致、清新的吴越文化,在四川以及陕南、鄂西、云贵的部分地区,形成了以农耕纺织、高歌劲舞为特色的巴蜀文化,而在陕西以及陇中一带,是强调实力,注重功利的秦文化的流行地。流行于三晋之地的三晋文化注重锐意进取,是法家、纵横家的主要发源地。
二、中国文化包容精神形成的原因
1.中国政治制度的早熟。自秦始皇建立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后,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基本上都是在不断完善发展这一制度,因此,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在秦朝就已经奠定了原型。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使得国家内乱较少,这会更加稳定,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这种良好的社会氛围下,不仅本地文化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外来文化也在传入后得到肥沃的土壤萌芽生根。
2.中国对外交往的频繁。汉族皇朝与游牧民族部落之间的征战持续数千年,从殷商抗击犬戎到五代十国到满清入关,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从未中断。中国与国外交流也十分频繁。丝绸之路的建立、鉴真东渡、玄奘取经和郑和下西洋都是十分典型的例子。中国对外交往往往不以利益为目的,在“和而不同”观点的影响下,向外传播中国思想和文化,展示中国的巨大魅力,同时也带回了不少国外的文化,增加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
3.华夏中心思想的形成。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亚洲第一强国,因此不少周边国家都依附于中国求其庇护。“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种华夏中心的思想不断萌芽巩固。因此在儒家积极开拓,奋发进取的精神影响下,形成了华夏文化宽阔包容的胸襟。而在这种文化胸襟的氛围中,异域文化都能够很好的传入中国,并且广泛传播,而不是收到本地文化的挤压,政治的打压,人民的抵制 。
4.中国历代思想家多主张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在诸子百家时期,儒家在初创之时,创始人孔子作为鲁文化的代表与齐文化的代表晏婴是有矛盾的,在齐鲁“夹谷之会”还曾发生过公开的争执,闹得不欢而散。但孔子并不因此而排斥齐文化。孔子正视文化差别,主张用先进的华夏文化消除差别,实现华夷一统。他教育弟子子夏“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提倡君子坦荡荡,胸怀要宽广。荀子在齐国是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他主持学宫的时候,实行开明的政策,招揽列国名流,汇集百家学说,兼容并包、来去自由。这使得不同的学说、不同的观点一时间如雨后春笋般地破土而出,各家各派也不断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造就了中国学术史上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局面。当代学术大师季羡林和新儒家的许多代表人物,他们大多开始致力于融和多元文化为一体,期望以此为儒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开出新生命。相辅相成,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中,相互吸纳,相互补充,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动力所在。
三、中国文化包容精神的意义
(一) 对古代中国的意义
1.促进了古代中国民族融合,推动统一的多民国家的形成。文化的包容性使得各民族文化能够很好的并存,不会因为文化差异导致互相仇恨,从而使得各民族能够很好的相处、了解,增加了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为统一的多民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促进了中国多元并存的文化格局的形成。文化包容精神的存在在于使各种文化在这种精神的庇护下能够生存壮大。中国文化的包容精神使得中国文化含有多种元素,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儒学,等,而不是如同西方文化元素单一。因此中国文化是一种多元并存,和而不同的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发展,形成了如今的华夏文明。
3.增强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现今,国与国的竞争已不再局限于过去军事、经济等硬实力,文化的软实力也逐渐崭露头角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文化的包容特性使得中国文化时时充满昂扬的生机,更具有竞争力。在中国文化在国际上传播的同时,也带去了中国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使得中国在国际上受关注度提高。
四、结束语
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包容精神使得中国文明传承几千年而从未中断。而在这期间,包容性使得中国文化能够在与其他文化和平共处的同时能够吸收借鉴其他文化,促成自己的创新发展,就如同一棵幼苗,在不断吸收营养后终于长成参天大树。中国文化能够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自成风格,包容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现今,中国文化欲要继续发展壮大,全在于文化创新;而文化欲要创新,文化包容精神必不可少。
篇6
一、锤炼诗意教学语言
语文教学与语言密切相连,语言是一名语文老师传递信息、讲述知识的基本载体,因此,打造有诗意的语文课堂最主要的就是锤炼诗意的语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有这样不和谐音符:很多语文教师发音不准、吐词不清,一会普通话一会方言,语言没有感染力,整个课堂毫无生机。试想,如此课堂语言怎能解读诗意盎然的文章?怎能触动学生的心灵?怎能激起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共鸣呢?因此,在学习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时,我总是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给学生讲课,努力做到咬字清晰,吐音流畅,从不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同时我还常常运用幽默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轻学生疲劳,这样的课堂气氛才会和谐愉悦,才会诗意盎然,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如沐春风,他们听起课来才会精神饱满、心情舒畅。
二、营造诗意教学氛围
学生在诗意的教学氛围中,能够主动地动口、动手、动脑,能够主动地完成教学任务,能够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课堂作为传播诗情画意的舞台,我们应该让它成为诗意浓浓的海洋,因此,在学习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时,我总是用各种方法给学生营造有诗意的教学氛围。例如,在学习《为你打开一扇门》《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等课时,我用多媒体给学生营造诗意教学氛围;在学习《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从小就要爱科学》《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等课时,我用精彩导语给学生营造诗意教学氛围;在学习《天上的街市》《沁园春・雪》《小石潭记》等课时,我用比赛的形式给学生营造诗意的教学氛围。根据课堂实际需要用多种方式进行诗意氛围营造,调动了学生的知、情、意等因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构建诗意教学过程
爱因斯坦说:“教师应该在本职工作上成为艺术家。”虽然我们和艺术家的要求相差甚远,但是我们应该把语文教学看成一门艺术,让语文教学过程充满热情和诗意,让学生在诗意的教学过程中获得知识,得到锻炼。因此,在学习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时,我总是走到学生身边,和他们一起读书,一起思虑,一起切磋,当他们有意见时默默倾听,当他们争辩时细细琢磨,当他们迷茫时指点迷津,因此,我觉得上课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愉悦。当然,每堂课都上得那么出色、那么有诗意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周下来,天天都有语文课,但我常常突破常规,借助图片、实物、表情、动作等,构建有诗意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总之,语文是充满诗意的一门学科,语文教学中的诗意让广大师生流连忘返、爱之不尽,也让师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所以,我们应该努力构建一个充满诗意的课堂。同时,新课改呼唤语文教学诗意回归,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的熏陶,这与诗歌中的陶冶精神是吻合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诗歌中的真善美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我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定会溢满诗意,我们的学生定会感受到我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篇7
亮点之一:项目推介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项目推介会集中推介120个重点招商项目,投资额约850亿元。这批重点项目针对国际资本流动趋势、产业转移特点和扩大内需政策,涉及了盐湖精细化工、煤气化工、有色金属、建材、基础设施、新能源建设、现代农业等产业。已有44个项目达成初步投资意向,投资额达646亿元。招商的项目有格尔木MTO/PVC联合项目、德令哈年产30万吨丙烯项目、海西州马北5亿立方天然气综合开发项目、乌兰年产1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大柴旦年产3万吨甲硫醇项目等。
亮点之二:投资洽谈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项目推介会期间,各部门积极协调,成功对接了一批项目。共举办了两次成果签约仪式,共签订合作协议项目35个,签约资金达到331亿元。首次成果签约集中签约的项目共有21个,涉及金额达231.4亿元。项目涵盖了盐湖精细化工、煤气化工、有色金属、建材、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等领域。第二次成果签约共签订项目14个,签约的项目包括海西州设施农业技术培训合作项目、格尔木10万千瓦那棱格勒河梯级电站项目、格尔木市河东农场4x50兆瓦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德令哈1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等14个。
签约项目技术水平高,有的达到了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其中有的项目可填补青海乃至全国的产业空白。这些项目成果的落地,对海西资源开发步伐、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亮点之三:展览展示
大会展览展示面积逾4440平方米,展位构思新颖、造新美观、布局合理、主题鲜明,共设置展位247个。一是综合展区,全面展示建国60周年、建州55周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全方位展示柴达木良好产业基础、投资环境和发展潜力,提升对外合作的吸引力。二是海西州八个地区展区,重点展示优势产业、特色产品,全面反映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面貌。三是专题展区,设旅游展区、农牧业产业化展区、汽车太阳能设备展区、书画、摄影、工艺美术品展等,并组织了一批青海特色名优产品进行展示展销。
亮点之四:旅游观光
近年来,格尔木市相继开辟了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汽车探险、玉珠峰登山探险、昆仑山道教寻租、察尔汉盐湖观光、胡杨林自然风景、蒙古族草原风情等十余条具有青藏高原和浓郁民族特色旅游线路,相继建成了昆仑山口、玉虚峰、西王母瑶池、昆仑神泉、万丈盐桥、胡杨林、昆仑文化碑林等景区。在“柴推会”期间,格尔木市旅游局和国内有关单位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此次签约的合作协议共5个,涉及旅游开发、宣传、合作和游客互换等内容。协议的成功签署,将对促进格尔木市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充分挖掘民族民俗文化内涵,打造具有高原特色旅游文化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亮点之五:高峰论坛
柴达木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就要努力打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理念和新模式的创新区,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和机制的创新做出贡献。要成为新技术、新成果推广转化的先行区,加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柴达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举办了“柴达木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论坛汇聚了众多国内知名专家和学者。专家们围绕“柴达木如何以循环经济模式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从国际到国内、从提高产品品质到树立品牌意识、从优化资源开发模式到产业延伸集聚、从营造宏观政策环境到建立具体应对措施等不同层面进行了精彩阐述。对柴达木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亮点之六:昆仑文化论坛
篇8
在主题整合微课程中逐步积淀
通过学习历史去追寻民族的根,进而产生历史认同感,是儿童个体发展过程中的情感需要。如何让学生对历史文化名人建构起相对系统的认知,进而萌发为之骄傲的情感呢?这是一个需要逐步积淀的过程。于是,笔者借鉴了《中国历史的童年》《中国历史名人故事》《中国上下五千年》等书籍,查阅了华夏人文地理网、国际在线华夏文化网、中国历史在线网等网站,编写了一本主题整合微课程师本教材《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教材中主要列举了从先秦至清代的十位有世界影响的文化名人,如文化先驱孔子、兵学鼻祖孙子、元曲大家关汉卿等,涵盖了科技、文学、军事、政治、艺术、医学等很多领域;最后还设计了“我了解的历史文化名人”专栏,期待学生补充完善。这不仅将课前与课中无痕链接,而且悄无声息中关注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科学性解释及其运用,还对接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公民情怀、技术运用、人文积淀和审美表达。
在Flas中萌发兴致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始,笔者用剪辑过的《猴歌》视频、特地录制的《春夜喜雨》音频以及精选的粽子图片等信息化手段,激起学生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兴趣,并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集中,保留了课堂的神秘感,为本课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也为后续情节发展作了一定铺垫。
在专题网站中尽情冲浪
本节课涉及内容繁多,笔者结合教学设计而量身定做的专题学习网站,呈现了“老瓶装新酒”学习时空,彰显了互联网的独特魅力。
知识竞答 学生在“孔子探究”专栏中汲取智慧后,参与知识竞答。学生借助平板在线答题、自动提交,系统实时统计完成人数和正确率。直观的数据条,一目了然的数字,让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且充满成就感。而教师再根据答题情况教学,真正实现了“学生在游戏中学,老师依数据而教”的教学新体验。
网上投票 网上投票环节是在学习了孔子的至理名言后进行的,旨在加深学生对名言的理解,感受孔子名言对后世的影响。投票功能里共设置了4条名言,一人一票,投票成功后即时出现投票人姓名。当数据条随着投票人数的增多而由红转绿时,学生们难以名状的郑重感溢于言表。
实时评论 学生尽情遨游网站中的“名人展馆”后,自己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在自主构建知识的基础上,组内再确定一位历史文化名人向全班,并适时将代表名人的“星星”贴到星空图,以达到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和思维与全班同学共享。喜闻乐见的形式,配上图文并茂的网页内容、清晰生动的讲解、如诗如画的板书,学生们心潮澎湃地在“专题研究”中实时感受,将整节课推向。几十位同学的一句话评论,争先恐后地刷屏,那是他们发自肺腑的心声,不仅加深了对名人的了解,更升A了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
把现实生活融进来 以“名人展馆”为例:在介绍李时珍时,加入了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和《本草纲目》中所记载且生活里常见的枸杞、陈皮、甘草等中草药的图文;在介绍苏轼时,不仅罗列了他的书画作品和学生们熟悉的古诗词,还加入了《水调歌头》音乐,学生们跟着音乐唱一唱,跳一跳,教材与学生生活之间建立一种有机的联系,课堂因此而灵动。学生在信息资料的海洋中学会筛选,学会创造性地利用,实践创新与人文底蕴等核心素养浸润其中。
在连线操作中穿越时代
交互式一体机有拉幕、聚光、拍照、擦除、连线等功能。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孔子思想与当下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孔子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笔者选用了交互一体机中的连线和聚光功能,请学生将孔子的三句名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关键词联系起来,再说说自己的发现。
学生们发出惊叹:几千年过去,孔子思想影响了一代代中华儿女,我们怎能不为有这样的祖先而骄傲?信息化手段的简易运用,引领学生进入历史名人的生命领域,丰满了他们的学习时空和精神世界。
在学习群中分享成果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课末,笔者布置学生作业:点击专题学习网站中“在线搜索”栏目走进更广阔的网络世界,或走进博物馆、文化宫、名人故居,多种途径参与调查后完成调查表。扫描网站中的二维码,加入专题学习群,将学习成果拍成照片或制作成文档、PPT、初页等,到群中与大家共享。这样的调查实践,既找寻了家乡文化名人,又将培养家国情怀落到实处。学习群的资源共享功能,让学生在互动中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名人,增强了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篇9
关键词:语文课堂;“穿插”艺术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3-089-2
“穿插”在词典中的意思有两种,一是交叉,二是小说戏曲中,为了衬托主题而安排一些次要的情节。在语文教学中常讲的“穿插”近其第二种意思。如写作教学中我们讲“文似看上喜不平”,指导学生写作记叙文经常提醒学生不能平铺直叙,要善于节外生枝,使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这样才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同样,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节外生枝地进行“穿插”,也能让课堂精彩生动。以下就语文课堂中的穿插问题做简要论述。
一、恰当地运用穿插能提升教学实效
(一)在兴趣激发中提高课堂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带着兴趣学习,枯燥无味的知识就会变得生动有趣,被动的学习也会变成主动。课未始,趣先行,课已行,趣穿插,这能让学生乐学不倦。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有意地穿插一些成语故事、哲理故事、谚语、谜语、寓言、童话、笑话、美文、图画、视频、游戏、竞赛、表演等,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既活跃课堂气氛,又收获教学实效。
如上《愚公移山》时穿插分角色表演的活动,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愚公妻和智叟的语言对比及效果;上《捕蛇者说》时可有选择性地穿插“水深火热”、“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等成语故事,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封建残酷统治对百姓的毒害,加深对文章主题的把握;上《人琴俱亡》时穿插成语“高山流水”的故事,加深学生对情义的认识,这些切合主题的穿插都能让学生在兴趣中学有所获。
(二)在眼界开阔中丰富学生知识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科教学,不再是单纯的学科课堂,它强调知识的整合和学科的渗透,体现学科间的共融性。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有意识地穿插学科外课程资源,可以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与整合中开阔视野和丰富知识。
如在上《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一文时,穿插贝聿铭的建筑绝妙之作,既可以让学生为国人骄傲,提升民族优越感、荣誉感,又能丰富了学生的物理空间想象思维;上《松鼠》时简单穿插其他鼠类习性与松鼠进行对比,既突出了松鼠的特点和价值,又丰富了学生的生物知识;上《桃花源记》时让学生画桃花源环境和位置,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林之“美”和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桃源之“隐蔽”;上“描写人物要抓住特点”的作文课时,让同学上前做模特,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把握人物形与神,这几个绘画活动的穿插都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又能锻炼学生绘画能力;上《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时穿插和南沙群岛相关新闻,可以丰富学生的时政知识。
(三)在共鸣产生中突破重点难点
把握作者情感是很多课文特别是散文的重难点。语文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如果产生共鸣,就会在认知、情感、心理等方面共同产生满足、快意和值得咀嚼回味的轻松情绪,出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效果。教师穿插自己生活中的亲身经历、体验、感悟,或让学生谈自己的经历、体验、感悟,容易引起心与心的共鸣和情与情的共振。这种共鸣会让学生与教师的思路和情感相近相似,这将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难点,突破重点。
如在上《我的老师》时穿插让学生讲述与老师发生的有趣的动人故事;上《我的母亲》时教师穿插自己体验母爱的真实故事;上《给我的孩子们》穿插播放所收集的学生幼年、童年图片、视频的环节,或播放教师自己小孩的动画和图片,这些或娓娓动听的语言或的温暖人心的画面,都能起到引起学生共鸣的效果,同时又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蕴含的深厚感情。这样既把握了文章的情感、主旨,还丰富了自身的情感,升华了学生过往生活中很多没有去在意,没有去感悟的人生宝贵经历,真可谓一举两得,真正做到了新课标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起到了良好的情育德育效果。
(四)在旁征博引中激发学生想象力
成功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不囿于边界的,而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与信息,征引更多的语句和范例,既丰富了学生的学识,又可以激发学生想象和联想的能力,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李煜的《相见欢》中,赏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人的愁绪,教师可以穿插其他的把愁物化的诗词。如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叔书云》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秦观《浣溪沙》中“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时,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进行了积极的思维,产生了对诗人以化无形为有形手法所表达出来的“物”和“意”的联想,加深了对作品意境的理解,“愁”变得形象可感了。这种穿插,无形之中激起了学生对古代灿烂文化的遐想,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还展示了文学以及教师自身的底蕴和魅力。
二、使用穿插须注意的几个注意问题
穿插是“集中”下的些许“分散”,是“紧张”中的片刻“轻松”,教师在运用时须注意一些原则,才能真正做到为课堂锦上添花。
(一)穿插要适时适量
穿插不可过多,要适时适量。如在学生注意力整体不集中时,体育课后或午餐前学生精神状态不佳时,学生遇上生偏疑难时,学生思维发散不开来时教师可适时适当穿插。教师不能不分时间、不分情形的无节制穿插,毕竟穿插只是为了衬托主题的“次要情节”,否则主次颠倒,不仅会破坏课堂教学的目标性,还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性、流畅性。
(二)穿插要精简
既然是题外话,就要点到为止,要在精简繁复上做到恰到好处,能起到旁敲侧击的作用即可,如果过分“旁逸斜出”,容易让人耳繁目杂,效果适得其反。
(三)穿插要紧扣主题,不能信口开河
“穿插”是为了衬托主题而安排一些次要的情节,那么,节外生“枝”,当然不是随心所欲地乱添乱加。“节”和“枝”之间应该有内在联系,穿插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即定义中的“主题”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不能远离、脱离教材,否则,不但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反而还会损害教学目标的达成,影响学生对课堂重点的把握。
篇10
1.丰富语文阅读教学内容
农村地区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高山、大树、野花、青草、流水、鸟语、虫鸣……四处弥漫着原生态的气息;有着珍贵的人文特色,传统的农作方式、质朴的乡村农友、悠久历史的民风民俗、独具特色的方言民歌……洋溢着一方水土一方人文的韵味。所以,在农村初中语文课上,如果我们将这些本土资源引入,那么课堂必然会变得生趣盎然,阅读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本身是一个开放性的学习行为,我们不应该把学生局限于课堂和校园之内,而是应该鼓励学生放宽视野,去接触更多的东西。同时,阅读还是一个读者与作者之间思想情感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的过程,需要读者有一定的生活感悟或者情感体验,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而乡土文化可以熏陶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整合乡土资源加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1.营造乡土氛围,创设阅读情境
在农村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乡土文化气息,营造出乡土文化氛围,为学生创造出一个个逼真的、情节化的阅读情境。例如在阅读《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七律・》、《革命烈士诗二首》等爱国情怀浓厚的课文或者描写革命年代的诗歌时,则可以结合家乡的有名的革命先烈或者著名的革命事迹等文化资源,营造出氛围浓厚的阅读情境,更能激发学生内在的爱国情感。又比如在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美丽的西双版纳》、《阿里山纪行》等游记类课文时,则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风光,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在风光迤逦的大自然美景中再去阅读课本中的游记,更能引发出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愫。还有在阅读《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故乡》、《社戏》、《端午日》以及《中秋咏月诗三首》等记叙民俗风情的课文或诗词时,则可以联想家乡的人文风情,有没有什么有特色的民俗活动、戏曲表演等,家乡的端午节、中秋节有什么习惯或活动等等。这样,将家乡的本土文化与阅读文本进行了有机结合,借助家乡的本土资源营造出学生们熟知的文化情境,让学生更喜欢阅读、更善于阅读,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家乡文化加强阅读学习。
2.联系乡土文化,加深课文阅读理解
在农村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整合家乡的乡土文化资源,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阅读分析和理解。一般而言,乡土文化资源包含了学生们十分熟悉的地理地域风貌、人文习俗、经济建设、文化习惯等,具有极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特点。教学时,教师可以巧妙地将这些乡土文化引入到课堂上,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情感、感悟课文深意。
例如教学苏教版初中教材中梁衡的《夏》这课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比自己家乡的夏季风光与作者笔下的夏景图进行对比阅读学习。首先,教师让学生们大胆发言,谈一谈自己所经历的夏季是什么样的景象?或者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夏季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们便纷纷举手,有的说“夏季是阳光普照”,有的说“夏季是炎炎烈日”,有的说夏季是“绿树成荫”,还有的人说“夏季里田地都裂开了口、河流都干枯了”等等。那么,你们心中的夏季印象是根据什么得来的?“生活经验”、“我们家乡的夏季就是如此”,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到。根据学生们讨论家乡的夏季景象,教师再因利势导将学生引入到课文的阅读分析之中,与学生一起对比探讨作者梁衡笔下的夏季与我们家乡的夏季有何异同特点。比如作者笔下的夏季是有颜色的,是什么颜色呢?学生答“金黄色”。“为什么呢?”“因为作者看到了一大片成熟的金黄色的麦田”。“那么我们家乡的夏季有颜色吗?”“有”“什么颜色”“我们家乡的夏季是绿色的……是白色的……是泥土的颜色……”作者还写到“密密的厚发……黛色的长墙……热风浮动……蝉儿长鸣……”,这些是描写什么的呢?我们家乡的夏季里有没有这些情景或景象呢?作者认为夏季人们的神经是紧绷的、呼吸是急促的,为什么呢?大家在夏季是否有同样的感受呢?你的感受如何呢?通过引入本土资源,让学生更深入地研读本课课文,更透彻地理解作者笔下那热烈、紧张而又急促的夏天。
3.挖掘乡土文化开展课外活动,激发阅读情感
阅读是一门学问,浩瀚无边、永不止境。我们在教学时,要善于挖掘农村当地的乡土文化资源,借机开展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对阅读文本的情感。
例如教学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这一课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家乡有特色的建筑或者园林,并让学生们记录下本次参观的内容、写下参观感想。笔者发现,学生们能够活学活用,仿照叶圣陶先生的写作手法描写游记。这说明学生们对课文有了一定分析和理解。与此同时,教师还为学生们推荐许多类似的文章,比如吴冠中的《桥之美》、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朱秀海的小说《乔家大院》等,让学生去阅读去感受、去对比学习和思考,扩大学生们的文本阅读范围,培育他们的阅读情感。又比如我们在学习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苏轼的《水调歌头》、艾青的《我的思念是圆的》等描写中秋月夜的诗歌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家乡节日大调查”的活动。学生们可以通过与村里的老人聊天,了解家乡的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以及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了解现在节日习俗有没有变化;学生们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我国其他地区与家乡本地的节日习惯有何差异。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对节日本身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对家乡的文化资源有了更亲切的感受,内心潜在的情愫或情结也开始汹涌澎湃起来。这些情感的激发,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阅读文本中作者的各种思想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