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阅读答案范文
时间:2023-04-06 16:16: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礼物阅读答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进入腊月,年的味道便越来越浓了。一街两行都挂上了火红的灯笼,大的,小的,圆的,长的,各种形状的都有。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新年礼物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年礼物侯发山
进入腊月,年的味道便越来越浓了。一街两行都挂上了火红的灯笼,大的,小的,圆的,长的,各种形状的都有。超市,商场门口的大海报,你方唱罢我登场,打折、降价的信息扑面而来。街口巷角的空地也全被小商小贩们占领了。过年了,城管也睁一眼闭一眼的,他们也知道弱势群体的不容易。卖衣服的,卖年货的,还有现杀活羊的……都来了。有商家门口的音响放着“新年好啊新年好”。不时炸响的鞭炮,更是把年味送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
李娟走进商场,打算给母亲买件礼物。迎宾小姐穿着大红的旗袍,脸似乎比平时笑得还灿烂:“欢迎光临!”
每到年关,李娟必给老母亲买一件礼物。她自小没了父亲,是母亲屎一把尿一把,既当娘又当爹地把她和弟弟拉扯大的,不容易。记得进城的头一年,她给母亲买了一个洗脚盆。还是李娟在雇主家看到洗脚盆后,才决定给母亲买的。李娟是一个家政服务员,说白了,就是保姆。李娟在电话里给母亲说,睡前泡泡脚,胜似吃补药。这话也是雇主给李娟说的。李娟又问了雇主一次,才记住:先前在老家,晚上睡觉前谁洗过脚?即使偶尔洗一次,也是用的洗脸盆,谁用过那种木制的、带按摩的洗脚盆?第二年。给母亲买了一个袖珍音响,里面装了个卡,录满了家乡戏,豫剧、曲剧,还有大鼓戏。弟弟和弟媳在外打工,不常在家,母亲一个人在家孤独,听听戏也不寂寞。这玩意也是李娟在公园里见到的,不少城里老人都有,腰里挎着,手里拿着,口袋里装着,想听谁的就听谁的,比收音机方便多了。
第三年,她给母亲买了一个按摩椅,母亲经常腰疼,都是干农活给累的。这也是刘娟看到雇主家里有这个,才想起给母亲买的……
李娟东瞅瞅,西看看,给母亲买什么合适呢?衣服?平时没少给她寄,弟媳也给她买,到老也穿不完。用的?电视机,家里有。冰箱,家里也有,除了过年派上用场外,其他时间都罢着工。洗衣机,在弟弟的屋里锁着。李娟想再给母亲买一个,母亲不要,说村里不少人家都有,使用的却很少,都当成柜子塞满衣服了,说洗衣机老费电。即便是给母亲买了,会不会用还得一说。吃的?母亲饭量不大,也不吃肉,说老了,吃啥都不香甜了。开心果、核桃之类的坚果,她的牙也退化了,咬不动。
李娟在商场转悠了半天,也没想好给老母亲买什么礼物好。她打通家里的电话,问问母亲还缺少什么。
听到是她的声音,母亲在电话那端显得挺激动:“娟,是你吗?你五天都没打电话了。
家里啥都不缺……你啥时间回来?”家里装的是座机,母亲却不会拨号,不能主动打电话,只能接受电话。
又是这句话。每次打电话,母亲都问李娟啥时间回去。李娟耐心解释道:“娘,我最近工作忙,回不去。”前不久,李娟刚换了雇主,这一家有一个老太太,她的儿子媳妇都在国外,忙,没时间回来陪老人家,老太太晚上睡不着,想找个人说说话,晚上陪她睡觉。老太太的儿子给的价钱也诱人,李娟就答应了。
母亲在电话那端不说话。
母亲似乎不高兴,李娟忙换了欢快的语气:“娘,我弟弟他们回去了吧?我们几天前通过电话。我有时间就回去。”弟弟他们回去了,这个年也就热闹一点,家里也不至于太冷清。
“娟,给你寄的礼物你收到了吗?”母亲在电话那端怯怯地说道。
给我寄礼物?李娟感到新奇:“娘,您老人家给我寄啥子礼物,真是的。”母亲又说:“我让你弟弟寄的,他说丢不了,你会收到的。你弟弟他们今个儿去镇上赶集了……”
电话挂断后,李娟就给弟弟拨通了手机,闲聊了一会儿,就问到正题:“娘说给我寄的礼物,啥礼物?”
“姐,你别生气啊。娘给我二百块钱,让我买张火车票给你寄去……我今天早上才在网上订购的,让他们直接送票去你那里,估计今天就会给你打电话,是腊月二十六的票。
姐,你几年没回来了,你就回来一趟吧。你知道吗?你给娘买的洗脚盆,她一直没拆封,按摩椅一次也没用……姐,你真的很忙吗?娘想让你回来陪她睡一晚上……”
弟弟的话音没落,李娟眼里的泪已悄然滑落下来。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5年第9期)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母亲接到李娟的电话,始而激动,继而沉默,再后怯怯地问话,表现了她对女儿由思念、期盼到理解、关心的变化,这是小说的细腻之处。
B.李娟在商场转悠了很久不知道给母亲买什么礼物,就打电话问母亲缺少什么,这样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引出了下面母亲为李娟寄礼物的事。
C.李娟陪雇主老太太睡觉,而放弃陪母亲睡觉,令人感慨,其中蕴含着作者对现在家庭和社会伦理关系的忧虑和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D.弟弟回到家里过年,而且还帮母亲劝姐姐回家过年,说明弟弟对孝道的理解和实践都超过了姐姐,他是小说着力树立的一个鲜明的孝子形象。
E.李娟听弟弟在电话里讲述母亲对她的思念和期盼,于是也开始思念母亲,亟不可待地想回家和母亲团聚,感受母女亲情,所以流下了泪水。
(2)小说开头一段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内容?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在刻画李娟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4)新年礼物对李娟和母亲来说,意义不同。请结合小说内容说明,并简要分析新年礼物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8分)
(1)BC(A“理解、关心”脱离文本实际。D“弟弟对孝道的理解和实践都超过了姐姐”以偏概全,“着力”“鲜明”言之太过。E“亟不可待”的想法没有根据。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2)写年关越来越浓的年味。用意:①渲染气氛,为故事的发生、发展提供背景。②烘托人物的情感,在这样的氛围中,李娟自然想为母亲买礼物,母亲自然盼望女儿回家团聚。③扣题写“新年”,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引出下文写“礼物”。(内容答对给2分;用意答对给4分,答对两点即可,每点2分)
(3)①不怕吃苦。常年在外打工当保姆。②有孝心。给母亲买各种生活用品,希望母亲享福,意识到母亲可能不高兴,就换了欢快的语气。③细心。看到别人有的东西,想到给母亲买。(每答对一点给2分,其中概括和分析各1分)
篇2
第1题单选 曹操的《短歌行》(其一)是一首( )
A.律诗
B.新乐府
C.乐府旧题
D.绝句
参考答案:C
第2题单选 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雪恨的心愿。
B.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冀君实或见恕:希望或许得到你的原谅。
C.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革具。食以草具:拿粗糙的饭菜给他吃。
D.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岂尝有所恨乎:难道曾经有什么怨恨的事吗?
参考答案:D
第3题单选 侯方域是明末清初的( )
A.政治家
B.诗文作家
C.思想家
D.教育家
参考答案:B
第4题单选 下列句子中“诸”字的含义是“之于”的是( )
A.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
B.渚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C.诸广之军吏及士卒或取封侯。
D.公伐诸鄢。
参考答案:D
第5题单选 《背影》描写人物肖像和行动时所采用的手法是( )
A.比兴
B.白描
C.情景交融
D.直抒胸臆
参考答案:B
第6题单选 “狡兔三窟”成语出自( )
A.《段于鄢》
B.《秋水》(节选)
C.《李将军列传》
D.《冯谖客孟尝君》
参考答案:D
第7题单选 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是( )
A.《文选》
B.《乐府诗集》
C.《左传》
D.《战国策》
参考答案:D
第8题单选 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方法依次是( )
(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2)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A.拟人排比比喻对偶
B.比喻拟人夸张对偶
C.比喻排比夸张对偶
D.拟人比喻对偶夸张
参考答案:C
第9题单选 下列作品中,属于新乐府的是( )
A.白居易《杜陵叟》
B.李白《行路难》(其一)
C.陆游《关山月》
D.曹操《短歌行》(其一)
参考答案:A
第10题单选 贯穿《谏逐客书》一文始终的论证方法是( )
A.对比论证
B.归纳论证
C.演绎论证
D.比喻论证
参考答案:A
第11题单选 王昌龄最擅长的是( )
A.七言律诗
B.七言歌行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参考答案:D
第12题单选 奠定巴金在我国现代文学地位的长篇小说为( )
A.《灭亡》
B.《春》
C.《家》
D.《雾》
参考答案:C
第13题单选 下列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是( )
A.战百万滋之师。滋:滋养。
B.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卒:到。
C.间道经其门。间:间或,
D.凌余阵兮躐余行。凌:超过。
参考答案:C
第14题单选 在我国现代文学,郁达夫是杰出的( )
A.诗人
B.剧作家
C.杂文家
D.作家
参考答案:D
第15题单选 《日出》的情节结构特点是( )
A.回顾式写法
B.横断面描写法
C.闭锁结构
D.开放式结构
参考答案:B
第16题单选 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为( )
A.巴金
B.鲁迅
C.冰心
D.茅盾
参考答案:B
第17题单选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这句话出自( )
A.《大同》
B.《谏逐客书》
C.《陈情表》
D.《五代史伶官传序》
参考答案:C
第18题单选“麦琪的礼物”的含义是( )
A.指主人公的真挚情感及他们的美好心灵
B.指西方国家圣诞节所馈赠的礼物
B.指年轻夫妇德拉和杰姆所购买的表链和梳子
C.指生日礼物
参考答案:A
第19题单选 《行路难》(其一)中情感流动的方式是( )
A.起伏跌宕
B.逐层减退
C.逐层递进
D.平缓舒展
参考答案:A
第20题单选 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动用法的是( )
A.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彼以艰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
D.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参考答案:B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9分。
阅读《从军行》(其四),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第21题简答 概述本诗的主题思想。(2分)
参考答案:《从军行》(其四)的主题思想是:通过描写唐代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反映了他们身处边塞荒漠、险峻的地理环境,表现了他们苦战杀敌、长年戍边、保家卫国的昂扬斗志和英雄气概。
第22题简答 本诗前两旬是怎样写景的?(4分)
参考答案:该诗前两句,主要是描绘边塞风光及戍边将士所处的艰苦的地理环境:。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幅西部边陲的长长画卷,苍苍茫茫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给人以悲凉、孤寂之感。可以想象,若无爱国精神的支撑,戍边将士难以在这种环境中生活、战斗:
第23题简答 本诗后两句是如何运用对照手法,把全诗推向的?(4分)
参考答案:该诗后两句,运用了对照手法,把全诗推向:“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代西北战事频繁,条件艰苦,在黄沙戈壁中,出生入死,反复征战,铠甲都被磨穿了.但将士们的精神状态依然很好,依然斗志高昂。一个“终”字,突出了戍边将士的责任感和赤胆忠心。自然条件的艰苦、恶劣,与戍边将士精神状态的积极、奋发,成为鲜明对照。
阅读《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涣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
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日:“野语有之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第24题简答 将这段文字中的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参考答案:(1)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在我这里。
(2)我将要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嘲笑。
第25题简答 本段描写了哪两种景象?二者的关系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一是秋水暴涨的景象,一是大海无边的景象。二者是对比关系,用来说明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第26题简答 这段话中,包含并演化出的两个成语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望洋兴叹”和“贻笑大方”。
阅读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苏子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第27题简答 作者以水与月为喻,阐明了怎样的哲理?(4分)
参考答案:万物都具有变与不变的两重性。
第28题简答 这段文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4分)
参考答案:旷达乐观,超然物外(或“超脱”)。
篇3
2009年我省高考英语命题坚持“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考查语言运用能力”的原则。在08年的基础上难度稍有降低,试题继续降低了对课程标准中八级词汇的要求,命题进一步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选材更加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进一步体现了命题的真实性、交际性和开放性原则,这必将对我省高中英语教学起到积极的反拨作用,有利于稳定师生情绪,提高教和学的积极性,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具体来讲,今年的高考英语试题有以下特点:
(一)试卷难度适中,符合新课改要求
2009年是我省实行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三次高考。新课标试行以来,教材难度有所增加,尤其是词汇量、阅读量有较大提高,对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命题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测试了考生的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试卷难度适中,体现新课标培养目标,符合新课改要求。
(二)继续突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考查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仍然是2009年高考英语试卷所考查的重点。其中词汇和语法知识均考查考生在进入情境,理解题干,把握内容的基础上对词汇或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完形填空以记叙为主,议论为辅,前后一体性强,强调考查语篇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阅读理解无论是题材还是体裁都特点鲜明,考查角度灵活多样,真正考查学生对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阅读表达题体现了语言的综合化和语境化因素,在实际的语境中考查考生的语言知识,体现了所解决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和应用性,能够使学生展示个性发展和思维的多样性与开放性。写作命题要求简洁明了,考查考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到位。
(三)试卷内容贴近现实,体现生活,时代感强
从语法和词汇知识、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阅读表达到最后的写作,各部分的选材让人能感觉到浓厚的生活气息,时代感强。文章题材多样化,敏锐地捕捉到了社会生活的不算热点的“热点”。让考生普遍感觉到试题来源于生活,引导考生去品味生活,感受生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反拨作用。
(四)阅读部分继续保持较大的阅读量,充分体现语言的交际运用功能
在与2008年题型保持一致的同时,2009年阅读理解部分有新特点:在选材、用材、以及考查上,保持了较大的阅读量,这既有益于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提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能体现对考生语言的交际运用能力的考查,符合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
(五)继续发扬主观性、开放性的鲜明特色
与2007、2008年的阅读表达相比,今年阅读表达题的命制更成熟,能多角度地考查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该题型是山东省高考改革的一大特色。书面表达题的设置保持了稳定性和开放性,充分考查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考生写作的内容不仅要有针对性,还要思路开阔,展开丰富的联想,准确表达个人观点。
(六)在试题整体难度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灵活设置细节难度
1、试卷总词数4,300左右,英语单词3,500左右,新课标词汇量有所增加,体现了对高考英语课程标准词汇考查“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分步到位”的原则。
2、阅读部分复杂句式明显增多。整份试卷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阅读表达部分的长句、难句增多。在有的文章中,一句话有近30个单词,且独立成段,比如完形填空的第一段就是一句话。这就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分析长难句、突破生词、理解句意,并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多角度考查学生输入、加工和输出信息的能力。
二、试卷分类分析
(一)语法和词汇知识
该题突出了对基础语法和基础词汇的考查。考题设置的情境化更加丰富,语境更加充分,这无疑既降低了考题的难度,又寓语法规则和词汇知识于实际应用中,有利于考生拓展思维,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升华,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覆盖面比去年略有缩小,难度降低,其中情态动词、冠词、it用法、虚拟语气皆未考查,而以上几个语法点都是考生认为较难的;非谓语动词的考查也未涉及独立结构等难点。
2、突出重点,侧重考查动词及其用法。
3、题干简短,但语境明确,寓语法规则于实际应用中,有利于考生拓展思维,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升华。
4、体现交际,以口语、对话、习惯用法等考查学生得体地运用英语的能力。
语法和词汇知识考查的重点更倾向于语言的实际运用,这也更符合语言学习的目的。因此,考生需要注意以下解题技巧:
1、利用“特殊关键信息”解题:题干中某些句子或短语会为选择答案提供必要信息,它对选择正确答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称这些句子或短语为“关键信息”。如:
The number of foreign students attending Chinese universities ________ rising steadily since 1990.
A. is B. are
C. has been D. have been
其中的the number of 起着关键作用,我们非常熟悉它的使用,它做主语时谓语动词一定是单数,又因since是一般现在完成时的标志词,所以选C。
2、利用“中西语言思维习惯差异”解题:近年来,日常交际用语仍然是单项填空题考查的重点之一。而且,这种题许多情况下是以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习惯的不同来命题的,解答这类题时,切记要撇弃中文思维。
―John and I will celebrate our fortieth wedding anniversary next month.
―Oh,_________!
A. cheer upB. well done
C. go aheadD. congratulations
该题我们首先要理解句子意思,说的是约翰和我下个月将庆祝我们40周年结婚纪念日。按照一般的习惯应该是对别人表示的祝福和祝贺。答案很自然是D。
3、利用“语法分析法”解题:该题常考的语法项目有时态和语态、非谓语动词、句式结构等。这类题在许多情况下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来进行考查的。如果我们能结合试题的语言环境,并运用语法分析法,就会使很多难题迎刃而解。如:
So sudden ________that the enemy had no time to escape.
A. did the attack B. the attack did
C. was the attack D. the attack was
so sudden 放在句首,应该是倒装的形式,而且是半倒装。所以排除B、D,然后再来判断助动词,因为主语是the attack, sudden 是形容词,所以判断助动词是was。这句话的原来形式应该是:The attack was so sudden that the enemy had no time to escape.
4、利用“标点或连词”解题:标点符号虽小,但可以提供很多信息。例如:疑问句之后要用问号;感叹句之后要用感叹号;句中有逗号,可提示此处有可能为“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也有可能为非谓语动词作状语等等。所以,由标点符号入手,我们可以确定做单项填空题的解题思路,从而既快捷又准确地获得答案。如:
Whenever I met her, _________ was fairly often, she greeted me with a sweet smile.
A. whoB. which
C. when D. that
这个题典型的特征就是中间由两个逗号分别隔开,忽略中间的,剩下的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时间状语从句。现在中间加了一个成分,而且用逗号隔开,该如何理解呢?既然是逗号,没有连接词,那么说明和整句话是一个整体,是一部分,我们要让它正确地融合在句子中,所以这个时候就可以想到是定语从句,而且是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用which 来代指前面一整句话的内容,意思是我经常见到她。
(二)完形填空
2009年完形填空体裁为记叙文;讲述了圣诞节收到的一份特殊礼物,共330词;选项设置以实词为主,虚词为辅;动词9个,名词5个,形容词和副词5个,连词1个。20个小题中,有13个题目需要考生逾越句子层次,在理解语篇的基础上进行推断作答。纵观全文,该文的文眼就是一个字Special,作者既仔细叙述了David的special 之处,又描述了David 所送的礼物的special;通过两个special的叙述,读者自然而然地明白了David为何会送这样一份特殊的礼物,礼物的意义何在,并自然而然地被David和他的礼物所感动。完形填空一般从交待背景开始,依次推进,直至,而后结局,环环相扣,条理清楚,层次异常分明。故在平时训练解答完形填空时,以下策略和技巧值得注意:
1、审题和解题时应遵循三个原则,即整体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先易后难原则。
2、加强语感训练、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
3、加强对文章上下文语境及内在逻辑关系的把握,重视文章的脉络;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和文章深层次理解能力的培养。
4、加强词义的辨析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动词、形容词,副词和名词的近义词的辨析。
(三)阅读理解
2009年的阅读理解选材更加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渗透文化意识;注重体裁、题材多样化、交际化和生活化。阅读量(1,921个单词)较08年(1,842个单词)略高。命题加大了考查学生对所提供的阅读材料的推理、判断、综合理解等深入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加大了对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考查。语篇意识加强,设题手法灵活,提问深入;既注重细节的理解,也重视整体的理解;既重视从语言学角度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又重视从心理学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学习策略。
今年的四篇阅读材料真实新颖,都是当今社会的热点、焦点,关系民生之类的话题,语言地道,信息量大,体裁主要是叙述文、新闻报道、描写文,主题内容积极健康,能够真正让学生阅读后受益匪浅。这一考查趋势要求考生平时要多关注社会话题,了解社会生活,牢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阅读理解备考策略:在日常备考时,我们应该注意:
1、平时练习应以考纲为标准,熟悉各种文体。
2、对一些常用又重要的单词,需要重新加以认识,可以把这些词进行归纳、比较,可以查词典,全面了解这些词的用法。
3、精读、泛读、快速阅读相结合,提高阅读能力。英语与其它学科有所不同,它更加强调在知识的不断积累中提高语感,唯有精读、泛读有机结合,才能使知识积累更加有效。
篇4
你读完《像风一样奔跑》这本书,请静下心来想一想:这本书里哪些地方让自己最感动?对哪一个人物最感兴趣?对哪些段落产生了共鸣和联想?
要抓住重点部分,问一问这是“为什么”。
选择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去重新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寻找,获得属于自己的答案,并与同学交流。
2.亲子共读一本书
建议你主动向父母推荐自己读过的优秀书籍,进行阅读讨论,让家人之间的对话超越日常生活的琐屑内容,提升亲子交流质量。
比如亲子阅读《像风一样奔跑》后,会引出许多有趣的话题,有很多值得交流的内容。
3.尝试写一部传记
亲子共读《像风一样奔跑》,在此基础上,你选择家中的一位长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打听他(或她)小时候的亲情故事、友情故事、学习故事、与动物的故事、游戏故事,等等。你对感兴趣的那些素材要做进一步了解和挖掘,抓到具体的细节。瞧,你就巧妙地开始了采访工作。
建议你利用周末进行采访对话,持续写出几篇故事,每篇取一个生动的题目。你利用假期去访问他(或她)童年生活的地方,拍摄照片作为文章插图,最后装订成册。
这样你就创作出了一本童年传记,这是献给长辈的美好礼物。
在长辈生日时,将这个特别的礼物送出去。
4.从阅读里学会关怀与行动
《像风一样奔跑》里写了菊朵照顾外婆的故事,请你列出菊朵为外婆做了哪些事情,体会她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做这些事情的。
请你想一想,自己为长辈做了哪些事,还能为长辈做些什么,选择自己能够做好的一件事情,尝试做起来。
获取属于你的奖品――
请你登录“小学生导刊・中国童话网”(http://.cn),开设你的个人博客。
尝试从以上创意阅读活动中选择一项开展起来,对活动的过程、感悟和收获进行记录,整理成作文,发表到“小学生导刊・中国童话网”个人博客。你将有可能获得本刊主编邓湘子亲笔签名的新书。
本次活动从现在开始,至2017年3月20日止。
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听懂、会说、会读单词:watch, wallet, calculator, teapot, hairdryer,skateboard。
2、初步了解名词性物主代词mine, yours, his, hers, ours, theirs并及其用法。
3、能正确理解并能体验句型
①Whose…is it/are they? It’s/They’re……②Who is it/are they from? It’s/They’re from……的使用语境。
(二)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在学习对话的过程中感受如何谈论物品的归属;
能正确理解、掌握对话的内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读对话。
(三)情感目标:
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重要传统节日“圣诞节”,体验西方国家送礼与受礼的风俗习惯,帮助学生拓展文化视野,增强跨文化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能听懂、会说、会读本课词汇,初步理解运用本课句型;
能正确理解、掌握对话的内容并能流利的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2、难点:
单词hairdryer, calculator, skateboard的读音;
初步理解名词性物主代词在课文中的具体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单词、句型和人物卡片,练习纸
教学过程:
Step1、Warming-up.
1、Free talk.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T: What date is it today?
T: What holiday is coming?
T:When’s Christmas?
T:Do you like Christmas ? Now let’s sing a song about Christmas?
播放歌曲:“We wish you merry Christmas”。
T: You sng very well and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 Christmas? 引出课题。(Unit 7 At Christmas)
(Ss: They usually eat delicious food.吃美味的食物,go to parties参加聚会and give presents to each other.互赠礼物……)
3、介绍圣诞节的由来,主要是具体的时间、圣诞老人、圣诞树以及送礼物的风俗,导入本课的重点互赠礼物。
Step2、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Learning the new words
A guessing game
T: Did you get a present last Christmas ?
Ss: No
T: I’m sorry , Here’s a present for you.last christmas I’ve got so many presents,you can guess.
快速教读,利用卡片纸
Group work (I say , you say)
Magic eyes
T: let’s have a rest and play a magic game .Are you ready?
2、Learning the whole text
T: Now we know so many presents.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presents did Jim’s family get? Now let’s listen.After that, please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① Listen and answer(序言)
1: Where were they?
They were in Jim’s grandparents’ house.
2. What did they do?
They opened their presents under the Christmas tree.
②Watch and circle
T: Oh,Jim’s family opened their presents under the Christmas tree.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presents did they get? Let’s watch a cartoon and look for their presents.
(完整的看一遍课文卡通片,圈出Jim一家的礼物)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关的学习指导。
③ read and think
T: So clever, can you help me to find mine/hers/ours/yours and talk with your partern about its meaning ? Now read
(先跟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教师请个别学生讲答案)
(1) Dad:This one is from grandma .it’s yours , Jim .
(2) Jim: No,it’s not mine , it’s his.
(3) Jim :No , it’s not hers .It’s Grandma’s.
(4) Dad : Where are ours then ?
④Read and match
T:Good job . Now I will give you 2 minutes to read the Unit and please match the person and its present .
(快速阅读课文,将对应的人物、礼物进行连线。)
在学生做完连线以后,运用连线后的图引出句型:Whose...is it/are they?
It’s/They’re... 请学生开火车问答
(上接257页)
⑤Read and fill in the form
(自读课文,完成表格内礼物来自于谁,然后根据例句造句)
重点让学生操练句型:
Who is it/are they from? It’s/ They’re from…
如:The wallet is from Grandma.
The teapot and some tea are from Grandpa.(注意单复数)
Step3、Consolation
1、Read the Unit and fill the blanks.( 用粘贴的方式小组活动)
2、Group work :
T make examples and ask Ss to retell the Unit
On Christmas Day, Jim’s family were in his grandparents’ house. After lunch, they opened their presents.Everybody was very excited.
……
They all like their presents.
3、知识卡片:西方国家互赠礼物的风俗。
Step 4、Homework
板书设计:
Whose …… is it/ are they ?
It’s / They’re…… wallet watch
篇6
平安夜,我特地在睡觉前喝了一大杯水,果然不出我所料,睡到半夜,我就急着想上厕所。当我起床走到客厅时,透过窗户望去,只见天空是漆黑的,偶尔有几颗调皮的小星星在眨眼欢笑,格外富有诗情画意。在一片静寂中,爸爸那“呼噜、呼噜”的鼾声格外清晰。我赶紧回过神来,仓促地上了厕所后,悄悄地走向爸爸妈妈的卧室。
当然,我这个圣诞老人也不能空着手――我左手拿着爸爸最爱的“费列罗”,右手拿的是妈妈喜欢的“怡口莲”,张开双臂保持身体平衡。我脚尖点地,蹑手蹑脚地走到他们的房门口。谢天谢地,他们一点儿也没察觉。可一往里走,我的心就怦怦直跳,都快跳到嗓子眼了。我赶紧屏住呼吸,要知道,妈妈睡觉时总是很警觉,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醒来!不过,今晚妈妈似乎睡得很安稳,我轻轻地将她的圣诞礼物放在床头柜上。接下来,该送爸爸礼物了。对于爸爸,我很放心,他睡起觉来像只大笨熊,即使是鞭炮声、打雷声也丝毫影响不到他。而且他的呼噜声这么响,会把我发出的声响都掩盖掉。看来我的送礼计划就要大功告成了!
可谁曾想,我一得意就忘了形,一脚踢到了爸爸平时锻炼用的哑铃,随之而来的疼痛使我不由自主地惨叫了一声。爸爸妈妈几乎是同时一骨碌地坐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直愣愣地看着我。我顿时不知所措:“那个……那个……圣诞快乐!”说完,我赶紧把爸爸的礼物往他面前一扔,便头也不回地溜了出来,一头扎进自己的被窝里,然后一遍又一遍地回想着刚才那既狼狈又好笑的一幕……
虽然我是个业余的圣诞老人,但这个平安夜,我是带着微笑进入梦乡的,我想,爸爸妈妈也一定是枕着甜蜜入睡的。
江苏海门市实验小学
(指导老师 郁蓓蕾)
呱呱点评
标题新颖:圣诞老人还有业余的?新颖的题目首先抛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悬念。怀揣着疑惑,同时也充满了好奇,我们不妨往下阅读,寻求答案。
篇7
关键词:综合实践; 问卷调查; 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017-002
教学目的:1.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2.了解问卷阅读法的简单知识,了解设计调查问卷的基本原则。3.让学生学会设计一份较为合理的调查问卷。
教学过程:
一、引出问题
同学们,非常荣幸,来到扬州树人中学和大家一起完成一节课的学习,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小礼物: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培根的一段名言:(出示培根的一段名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
是的,阅读很重要,要提升我们个人的素养,要提高我们全民族的素质,阅读必不可少,(板书:阅读)但是我们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怎样的现状呢?请听来自我们同学之间真实的声音。(播放录音)
同学们,听完刚才一段录音,你们有什么感受?其实存在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些,我们也要对阅读进行一次“问诊”(板书:问诊),到底在我们同学的课外阅读中存在哪些问题?要知道这个答案,用什么方法比较好呢?(问卷调查法)
二、初步了解问卷调查法及调查问卷
什么是问卷调查法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出示幻灯片)
问卷调查法是以书面形式,围绕研究目的设计一系列有关的问题,请被调查者作出回答,然后通过对答案的回收、整理和分析,获取有关信息的一种研究方法。
看了这个简单的介绍,请大家来说说看,实施问卷调查要分为哪几个步骤。
第一阶段:设计调查问卷;第二阶段:组织、实施调查;第三阶段:整理分析,形成报告。
那么我们本节课的任务是什么呢?(板书:设计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是什么样的呢,见过吗?大家手头上就有两份比较常见、比较简单的调查问卷,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两份问卷包括哪些部分?(标题、前言、主体、结束语)这也是问卷的一般结构。
1.这两份问卷的标题是什么?你认为怎样拟标题呢?(语言精炼,包括调查的内容,有时还要包括范围)给我们的这份问卷拟个标题: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问卷。
2.前言一般包括哪些内容?(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目的、表示感谢、承诺保密、个人资料、答题指导)
3.主体包括哪些内容?(问题及答案)
4.对比这两份问卷,如果让你在30秒的时间内作出判断,你愿意选择哪一份来回答?为什么?
第一份语气委婉,诚恳,第二份是命令的语气,让人不想答。小结:语气委婉,态度诚恳;第一份还承诺保密。小结:承诺保密,不保密的话,可能有的情况下就不想答;第一份选择题多,第二份问答题多,第二份的题目总量也比第一份多。小结:题型合理,题量适中。
看来,前言也很重要,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被调查者能否想答,能否真答。现在也请各小组讨论一下,为我们的这份问卷写个前言。
三、讨论设计问题及答案选项的注意点
(一)问题的设计
第一份问卷的前言设计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但是一份问卷最主要的部分是什么?(主体:也就是问题及相关答案选项)那我们首先来看看第一份问卷的问题设计得怎样。
出示第一份问卷的问题:
1.您了解肯德基公司的历史吗?
2.您喜欢套餐这种比较合算的产品形式吗?
3.在您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您要到肯德基就餐,您一般选择的是肯德基的?
4.您对肯德基的服务态度和就餐环境满意吗?
5.您认为在肯德基就餐最头疼的是什么?
6.您在肯德基消费一般会点?(多选题)
这些问题中,哪些设计得比较好,哪些有问题?
1.您了解肯德基公司的历史吗?(没有围绕调查目的设计问题。)
2.您喜欢套餐这种比较合算的产品形式吗?(“比较合算”带有诱导成分,可能影响被调查者作出判断,问题设计一定要客观,不要带有主观态度、评价的词语。)
3.在您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您要到肯德基就餐,您一般选择的是肯德基的(语言表述一定要力求简洁)。
4.您对肯德基的服务态度和就餐环境满意吗?(问题要单一)
在设计问题时,我们要注意这样的几个方面:围绕目的、态度客观、语言简洁、表述单一。
(二)答案选项的设计
大家都认为5、6两个问题设计得不错,那我们再看看它们的答案选项设计得怎样呢?
5.你认为在肯德基就餐最头疼的是( )
A.找不到餐桌 B.价格太贵 C.食品不健康
答案不全面,尽量涵盖所有的情况。但是不是要把所有的选项都罗列上去?
罗列出主要的,罗列出想要调查的情况,如这一题的选项可以设计为A.找不到餐桌B.食品不健康C.环境不好D.要排很长时间的队伍E.其他。
6.您在肯德基消费一般会点( ) (多选题)
A.新产品 B.饮料 C.甜品 D.套餐 E.自己喜欢的单品 F.其他。
应是并列关系,按同一标准,不重复,不交叉。
四、小组合作,设计问题及答案选项
问题及答案选项设计的注意点,我们现在都很清楚了,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尝试一下吧。
请大家小组合作,每个人先自己独立设计一道问题,并设计好答案,然后小组交流:把差不多的内容进行整合,并从小组中选出一个最好的,然后小组再进行修改、完善。
全班交流,小组依次进行点评,指出所点评小组的优点,缺点,并提出修改完善建议。
在小组点评时,适时归纳出是哪一个方面的问题:阅读时间、阅读内容、阅读方法、阅读目的、书籍的来源等,并把同一类的放在一起。
小组讨论:黑板上我们最终确定的问题能不能基本达到我们这次问卷调查的目的?如果不能,我们还要补充哪方面的问题?
五、进行排序
问题确定好了,我们要把这些问题放在前言下面,这又遇到一个问题:怎样排序呢?学问也大着呢。
由易到难:1.先选择,后简答;2.感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敏感及涉及到隐私的问题放在后面。
进行排序。
篇8
自从我开始记事的时候,父亲就几乎不开口说话了。一声大病将他的听力完全毁掉。他自己又是个极自尊的男人,便唯有这样一年年沉默下业。
记得小时候,我走在他的身边,常有淘气的男孩子在后面跟着高喊“哑巴”。他当然听不见,照例大踏步地往前走。我被他的大手紧紧拉着,想停下来跟那些男孩子拼一架连时间都没有。那时候的我,总是莫名其妙地生出一种保护他的欲望。
后来我读了中学,他每隔两天就送我最爱吃的饭菜到宿舍传达室,留下字条,告诉我下次他再来时将换下的衣服放在楼下就好。他知道一开口就会给我丢面子,所以他宁肯不见我,只给我一张张面孔与他一样严肃冷淡的字条。我是很少给他写什么字条的,有什么事能自己做的,就尽量地不去依靠他。我不知道他是否心里难过。听朋友说,他们在叛逆的年龄,常常会和父母大声地吵闹,我有时候会羡慕他们这样的经历。其实读书时的我,与他们一样,想把郁积在心里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发泄出来;可是站在我对面的父亲,却是什么也听不见。即便他看见我皱了眉头,又能怎样呢?顶多是轻拍一下我的肩,剥个可以安神静气的香蕉递过来,仅此而已。
所以在我最不可一世也需要父亲来安慰的时候,我选择了与他一样的“失语”。我带着男孩子到家里来玩,将电视开得震天响,还关起门来在书房里疯狂地跳舞。那些没有礼貌的男孩子都会觉得抱歉,怕吵得父亲无法休息。我听了从来都是只有一句话:他要对我还有一点点的爱,为什么不说出来呢?那时候的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父亲对我的爱,远远没有对他自己的多。他躲在无人注意且不会被嘲弄的角落里,守着一颗敏感高傲的心,过自己的寂寞日子。他是自私的,他宁肯冷落我,也不会在我的同学面前用高得惊人的声音说一句关爱的话给我。而我,为什么不也自私地在他将棉衣盖在我身上的时候,假装睡着了翻身,将衣服抖到冰冷的地板上去?
这样不出声地与他较劲,持续了我整个的青春期,直到我后来工作了,彼此离得远,才慢慢地学会对他好。而父亲,也开始用写信的方式,将以前没有对我说的话,一点点地邮给我看。每有来信,同事们都惊奇地说,都什么时代了,怎样还有人给你这么执着地两周写一封信?我淡淡地笑称父亲不会发短信,也不会用电脑。其实,只有我自己才知道,那么聪明的父亲,他什么学不会?只是在与我交流上,他很执拗地选择了写信的方式。尽管每次我收到了他的信,都是用电子邮件或短信简短地回复给他。
我结婚的时候,他开心地写信祝我幸福,并寄来了礼物,他自己却以路远为由没有出席。结婚前一天,我躲开所有人,一个人一遍遍地看父亲寄来的礼物。那是一张他自己制作的光碟。他用DV继继续续地拍了一年的时间。春夏秋冬,每一个季节里,都有对我的思念,无声地录在他拍摄的故事里。上面的文字,很少,但我看得懂每一个镜头里的含义。我会说话时,他给我买的识字磁带;我开始读书时,他送我的漂亮背包;我从一年级到高中毕业得到的所有奖状和证书;被我揉皱了的小熊枕;为了学习,我忍病剪下来的长长的辫子;每年生日时,他帮我在门框上刻下的长大一岁的印痕;我在他怀里几欲挣脱掉的照片;他给我送饭时专用的保温盒;他打印出来的我写给他的所有的短信和邮件……那么多琐碎的旧物和细节,我以为他与我一样在时间的流逝里忘记了。没想到的是,他一样不差地记得那么清晰!
篇9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果园里果农望着压满枝头果实的满脸喜色,幸福是教室里莘莘学子憧憬未来的动人笑脸。幸福其实时时刻刻围绕在你身旁。如果你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心存温馨,那就是幸福;如果你在灯下读着朋友的来信,品味友情,那就是幸福。
“幸福”话题,历年是中考读写题涉及较多的热点。如2005年金华中考阅读题《一千张糖纸》,2006山东济宁中考阅读题《读书人是幸福人》,2007年山东济宁中考阅读题《收藏幸福》,2007成都中考阅读《幸福为何总在遥远的山那边》,2007年广东茂名中考阅读题《衡量幸福的新标准》,2007年湖北黄石中考阅读题《谁动了小陶的幸福》,2007山东莱西中考话题作文“感受幸福”,2007年新疆乌鲁木齐半命题作文《____________也是一种幸福》,2007浙江金华命题作文《这就是幸福》。预计2008年这类读写题将再度体现。
阅读特训
一、抒情篇:幸福是小草吐芽时的一抹绿意
【心香一瓣,点燃智慧的灯塔】如果彼此相爱着,哪怕生命的最后一天也足够了,因为爱一旦在心灵里扎根,一刻即永恒。
幸福一辈子
郑海啸
旧书摊有一本宣称可以让我幸福一辈子的书,尽管大概只需3元钱就可买下,我也没动心。
十多年前,大家闺秀张家四姐妹(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分别嫁给了四位名人:昆曲名伶顾传、语言学家周有光、小说家沈从文和美籍德裔汉学家傅汉思)的故事让我着迷。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无论谁,娶了张家四姐妹中的任何一位,都会幸福一辈子的。所以,无论是沈从文先生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和三姐张兆和喝上了甜酒,还是卞之琳先生苦恋张充和而不得,大概都是很值得的。
十多年一眨眼就过去了。如今让我感兴趣的是契诃夫的故事――
1901年,契诃夫41岁时,与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女演员、在契诃夫戏剧中扮演女主角的奥尔格・克尼碧尔结婚,他们在一个疗养院里度过了蜜月。而在那之前,契诃夫的一位朋友就曾劝他结婚,当时他在给他这位朋友的信中说:“承你关心,我结婚就是。不过我的条件是,诸事仍得照旧才行,她得住在莫斯科,我还是住在乡下,我会进城去看她。那种一天连着一天,一个早晨连着一个早晨的、绵延不断的幸福,我受不了……”
他的愿望实现了,克尼碧尔为了演戏,不得不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之间来往,而契诃夫则在气候温和的南方城市雅尔塔养病。他们每天通信,每隔一段时间,他就到莫斯科去看她。这种关系,也可以说是契诃夫生命中最后的神秘仪式,持续了三年,一直到他去世。
其实,“那种一天连着一天,一个早晨连着一个早晨的、绵延不断的幸福”,不光是契诃夫受不了,大概是任何人都受不了。所以我敢大胆肯定,娶了张家四姐妹的顾传、周有光、沈从文和傅汉思,其实也并不是幸福一辈子的。若有读者不信,可以去问仍然健在的周有光先生。
痛苦和乏味,是人生的基本面。幸福因为稀少而可贵。为了幸福一阵子,值得我们奋斗一辈子。
(摘自《检察日报》2007年06月21日)
【眉宇飞语,品茗阅读的芳醇】
别爱得太近,是爱的艺术。不管是爱情之爱,还是亲情、友情之爱,都是如此。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灵空间,有自由飞翔的天地,如太拥挤势必会碰撞,彼此的那份爱就会在碰撞中凋零。留有空隙,就能产生吸引,产生悬念,产生欣赏,人生将因他们的存在而幸福。
文中作者选取了两种不同的幸福方式,对比之后,作者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作者否定了张家四姐妹的幸福,而去赞同契诃夫的幸福格调,在作者看来,距离可以产生美,真正的幸福并不是长相厮守,而是追求刹那间的永恒。并且要为之而努力争取。
本文的语言非常的干脆,作者的观点特别的明显,所选取的事例又有代表性,很有说服力。
【能力空间,心灵世界的对话】
1.情感体验――3元钱就可以让人幸福一辈子的书,作者为什么会不屑一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佳句偶得――由“幸福因为稀少而可贵”你联想到了那句俗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题目揭秘――题目中的“一辈子”在文章中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园地,感悟生活的窗口】
4.主题透视――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什么观点?你是否同意作者的看法?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由论坛――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简略的谈谈你的生活中哪种幸福较多一点,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舞台,捕捉解题的钥匙】
1.因为作者知道真正的幸福不是从书中得来的,而是一种内心的感悟,那种书只不过是想骗人钱财而已。(此题是考查学生对文中语句的理解,解答此类题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此题就需要结合文末的主题来解答)
2.“物以稀为贵”(此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有丰富的语言积累)
3.指的是一阵子或是刹那间的永恒(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因为题目和主题息息相关把握了主旨就解答了此题)
4.观点是:幸福因为稀少而可贵。略(言之有理即可)
5.答案略(言之有理即可)
二、记叙篇:幸福是牛背上牧童奏出的一曲欢歌
【心香一瓣,点燃智慧的灯塔】因为有了目标,大山才有了无怨无悔的沉默,小溪才有了一路跋涉的欢歌,野百合才有了拥抱春天的激情,我们才有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一只袜子的幸福
张晓聆
晚上陪儿子看动画片:圣诞前夜,泰迪熊和他的好朋友们在床前各自挂上了一只只充满期待的袜子。当孩子们熟睡后,圣诞老人从烟囱滑下,悄悄地把各种礼物放进了袜子。小老鼠个子最小,却挂了只最大的袜子,圣诞老人笑了笑,在他的百宝袋里找呀找,终于找到了适合那只大袜子的礼物。第二天,小动物们看到鼓鼓囊囊、装满礼物的袜子,高兴极了,大家在一起唱歌跳舞,过了一个快乐无比的圣诞节。
动画片拍得简单而温馨,很让孩子神往。说实话,对于现在热衷过洋节,我是持有异议的:东西方完全不同的文化积淀,迥异的礼仪氛围,如果我们只知一味从形式上去模仿洋节,商家倒是赚足了银子,而留下的不过是一时的喧闹和浮躁。
但是圣诞节的童话色彩和美好祝福对于孩子确实是美丽诱人的。我启发儿子:“你看泰迪熊和他的好朋友们互相帮助,他们都是好孩子,乖孩子就会得到圣诞老人的礼物。你想不想也得到礼物呢?”儿子点点头,嚷着想要一盒橡皮泥。我说:“好好表现,现在去把自己的东西放回原处,礼物明天会有的。”儿子立马听话地去收拾撒了一地的玩具,看来礼物的驱动力还真大。
入夜,在灯下看着儿子睡得粉扑扑的小脸,我想,他的梦里,肯定已挂起了那只神奇的袜子,想着只要自己做个好孩子,妈妈就会像圣诞老人一样给他变出礼物。有盼,有望,儿子今夜的梦一定很甜吧。明天,可千万不能把橡皮泥的事给忘了,言而有信才能教好孩子。
其实,成人是不是也应为自己挂起一只只期盼的袜子呢?相信梦想,相信童话,相信努力就会美梦成真,这不是比一大堆人挤在广场喧闹狂欢,徒留下一地狼籍来得更有意义?
(摘自2007年03月07日《重庆晚报》)
【眉宇飞语,品茗阅读的芳醇】
梦想是人生的干粮。它时时刻刻喂养着我们的内心,滋养着我们的精神。因为拥有梦想,我们内心充满阳光;因为拥有梦想,我们的精神始终乐观向上。
文章的开头首先用一个童话故事来引入,这样的设计不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使文章的写作格式显得灵活而不呆板。由看故事很自然的写到自己和儿子的一件事情,我由故事而启发儿子拥有一个梦想,并为了梦想的实现而去作出努力,以期望得到应有的回报,儿子很欣然的就接受了。文章的末尾进一步的拓展,由己及人,直接的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就是相信梦想,相信童话,相信努力就会美梦成真。
本文的写作顺序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于一件小事生发开来,衍生出深刻的人生道理。语言平实,娓娓道来,如同听故事一般惬意。
【能力空间,心灵世界的对话】
1.总结概括――请为文中的童话加一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题透视――作者借用的童话是为了表达什么观点,请用原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题目揭秘――如何理解题目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园地,感悟生活的窗口】
4.自身感悟――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为自己挂起一只期盼的袜子呢?请简要的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实际――在你的周围有文中所说的“如果我们只知一味从形式上去模仿洋节,商家倒是赚足了银子,而留下的不过是一时的喧闹和浮躁。”现象吗?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舞台,捕捉解题的钥匙】
1.举例:《泰迪熊的故事》等(此题的要求比较的简单,只要能概括童话的内容又符合童话的特点就可以)
2.“相信梦想,相信童话,相信努力就会美梦成真”(解答此题的一个关键就是要通读全文,抓住一般文章的结构特点即文末点题就可以了)
3.袜子本身没有幸福可言,但本文的袜子其实就是指代人的理想、梦想,意思是人只要有了梦想并为之而努力就会变得非常的幸福。(此题是考查学生的对文章的感悟能力,但只要明确了文章的主题,此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4.略(此题是开放性的试题,要求不会太严格,主要是调查学生们平时有没有制定目标,有没有理想)
5.答案略:(言之有理即可)
三、议论篇――幸福是广场上人与鸽嬉戏的一种融洽
【心香一瓣,点燃智慧的灯塔】
我能想到最幸福的事,那就是和你们一起慢慢变老。其实幸福就是这么简单。不信吗?就去看一看吧!
最好的幸福
苗君甫
最好的幸福在于把一个人记住。
想起那个不能忘记的名字时,便会有柔情在心中像潮水一样渐渐升起。
最好的幸福在于被一个人记住。
他会在每个可能的时刻联络你。生日的烛光下有他信手涂抹的简笔画;清冷的寒夜里有他温暖的问候。
最好的幸福在于被父母捧在掌心。
只因你说了一句喝茶可以防止电脑辐射。父母便用了好多个阳光晴朗的日子去山上的沟沟边边给你摘。他们把摘回来的细细地择好,细细地清洗,然后在阳光下摊开,一遍遍地翻晒。当你用那晒好的冲茶时,看着开水给了第二次生命,看着在水中尽情舒展,你知道舒展的何止是,还有那恒久温暖、永远亲爱的父母的爱。
最好的幸福在于和自己的爱人一起走完一生。
在你身边有个愿意恒久忍耐你的人,他不在乎你偶尔的小脾气,他不介意你经常性的撒娇,他的宽容还有他温柔的包容是爱的天堂。和他在一起平静、琐碎地过着日子,洗衣服、拖地、做家务,偶尔十指相扣地上街,买些喜爱的菜蔬、水果,或者一起回父母家,带着父母爱吃的糕点……
其实,最好的幸福莫如家人围绕、朋友相伴、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在绿叶转红时喝杯红茶,在每一天终了时,有清清爽爽的床单,然后安安稳稳地睡个好觉。(摘自2006年12月05日《重庆晚报》)
【眉宇飞语,品茗阅读的芳醇】
朋友是什么?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地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朋友是失败苦闷时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家人是什么?家人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乐章;家人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文章采用了排比式的段落来结构全篇,层次特别的清晰。而且在叙述时有详有略,前两种人特别的简单,几乎是一带而过,而后面在写家人及爱人特别的详细,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重心何在,最后在文末进行了总结概括,点明了主旨,凸显了主题。
本文的语言诗意盎然,轻松自如,让人有一种听来特别舒服的感觉,而且选取的事例简简单单中透出人生的真谛,让人受用无穷。
【能力空间,心灵世界的对话】
1.品味修辞――请分析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想起那个不能忘记的名字时,便会有柔情在心中像潮水一样渐渐升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题透视――请分析作者认为最好的幸福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理解――文中1、3段中提到的“一个人”指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园地,感悟生活的窗口】
4.精妙品析――品味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他们把摘回来的细细地择好,细细地清洗,然后在阳光下摊开,一遍遍地翻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由论坛――请谈谈你认为的最好的幸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舞台,捕捉解题的钥匙】
1.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的再现了那种幸福的感觉(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修辞知识的积累,只要能联系上文中的话就可以解答了)
2. “其实,最好的幸福莫如家人围绕、朋友相伴、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在绿叶转红时喝杯红茶,在每一天终了时,有清清爽爽的床单,然后安安稳稳地睡个好觉。”(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整体感悟的能力,只要对本文的结构有所了解,主题就会很明显了)
3.他们指的是朋友一类的人(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前后联系,因为在文章最后提到了朋友一词)
篇10
但是,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是经得起反复阅读的。在时隔三十年之后再阅读《洪堡的礼物》,四十五岁的我,觉得特别有感触。因为在今天,中国的社会和经济情势改变了。我们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多地面临着和这本书中的洪堡和西特林所面对的同样的问题。
这便是洪堡的礼物
《洪堡的礼物》中故事是这样的:查理・西特林在写了一部在百老汇走红的戏,并赚了一大笔钱之后,回到了他的出生地芝加哥,那座对贝娄来说象征着物质主义的大城市,它“庞大的外部生活,包含了美国诗歌及内心生活的全部问题”。
西特林回到芝加哥是因为他想完成一部巨著――结果他受到离婚妻子的缠讼、黑帮分子的暴力威胁与骚扰、美国国内收入署(IRS)的审计。所有这些琐事、干扰与烦恼让他心烦意乱,许多年过去了一事无成,直到多年前就已去世的、与他亦师亦友的诗人洪堡留给他的一份遗产唤醒了他。
小说中的西特林不停地回忆着他与洪堡的友谊。多年前他从美国中西部来到纽约的格林尼治村,去拜访早已成名的诗人冯・洪堡・弗莱谢尔。洪堡热情地接待了他,跟他谈论文学、思想,并引他走上了文学之路。
洪堡曾对他说,“诗人应当想出对付实用主义的美国的办法。”但他自己却最终没能战胜实用主义的美国。这也是由于他自己的两面性。他是个诗人,是个幻想家,但他同时又是个物质主义的美国人。他已经有了四份闲差,但还是渴望着出名、发财。
洪堡还抱有政治上的幻想,希望能够有一个爱好哲学与艺术的美国总统来主政,并引他进入华盛顿来建立一个歌德的魏玛,结果他给予厚望的候选人史蒂文森却输给了艾森豪威尔,他进入政界的希望落空了。洪堡收入不少,但他还想获得一个普林斯顿大学的教职。这一期望,也随着他所从属的政治派别的失利而落了空。在这双重打击之下,洪堡发了疯。
西特林还在不断思考的,是洪堡与他的反目。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金钱。洪堡妒忌西特林的成功,当他的戏在百老汇热演的时候带了一批人在剧院外举着标语牌无理取闹。西特林感叹道,“其实我赚的大笔钞票,是钞票自己赚来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为了它自己阴暗可笑的理由赚来的。”这个制度让他赚到了一大笔钱,可是又想尽方法夺走他那笔钱:“之前对我的灵魂毫无兴趣的政府,马上要从我灵魂的创造性努力所带来的利润中拿走百分之七十。”
洪堡最后在贫病交加中死在纽约的一家蹩脚小旅馆里。但他在死前却有片时的清醒,留了一个剧本o西特林和已经跟他离婚的妻子,这便是“洪堡的礼物”。
西特林惋惜洪堡的苗而不秀,秀而不实:他的那些学问,天才,内心的痛苦,辛勤的写作,都白费了。仅仅过了三四十年,他的诗歌就被人遗忘了。西特林感叹道,“也许美国并不需要艺术和内心的奇迹。它已经有了这么多外部的奇迹。美国是一桩大买卖,很大很大。”
西特林在书中历数美国的那些走上自我毁灭之路的文人:“埃德加・艾伦・坡被人从巴尔的摩的阴沟里拖起来。哈特・克莱恩从船边走进了海里。贾雷尔倒在了一辆小汽车下。可怜的约翰・贝里曼从桥上跳了下去。”美国人和中国人一样,对这些自杀的文人津津乐道:“不知道为什么商业和技术的美国特别欣赏这种可怕的事……这些诗人证明,美国太粗糙,太庞大,太过分,太严酷,美国的现实太让人无法接受,而美国从中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这一角度来看,《洪堡的礼物》也可以理解为是对物质主义的美国的一部控诉。
西特林对那些自杀的美国文人寄予了同情,但同时也认为,这是由于他们自己的内心不够强大:“你不能靠发疯、怪癖或者诸如此类的东西来吸引人们的兴趣,而是靠你抵销世界的纷乱、忙碌、嘈杂,并因此能倾听到事物之本质的力量。”诗人不能放纵自己的软弱,并试图把自己的软弱,变成比自己的诗歌更令人感兴趣的东西。他所应当做的,是更深地沉静下去。用他们内心的深沉来抵销这个世界的肤浅、浮躁与纷乱。
洪堡是被毁灭的,但同时他也毁灭了自己。他放弃了诗人的天职。
诗人,台风眼
西特林最终意识到,诗人应当是台风中心的台风眼,是纷乱世界中的一个宁静的角落。艺术家要靠自己强大的内心来对抗这个世界的嘈杂。
贝娄写的是美国当代知识分子的这样一种困境:当代生活如何使知识分子魂不守舍,心神不定,无法投入艺术创作,无法沉浸于哲学的思考。他们外表的忙碌,遮掩了他们内心的懒惰。
贝娄通过西特林之口,敏锐地指出了在身体的忙碌与心灵的懒惰之间,实际存在着这么一种貌似悖论的关系:“懒惰其实是一种忙忙碌碌的、过分活跃的状态。这种活动赶走了美妙的休息或平衡,没有它们就不可能有诗歌、艺术或思想――这些都是人类最可贵的能力。”要抵制这种虚假的、表面的忙碌,要沉静下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其实需要强大的灵魂。
西特林对洪堡进行了温和的批判:“他始终未能挣扎到进入更高层次的清醒状态。”贝娄要求艺术家要有强大的内心,完全的清醒,那是灵魂的清醒。
今天生活在市场经济中的中国知识分子,不是也面对着洪堡和西特林所面对的同样的问题吗?过热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侵入到艺术家和人文知识分子的内心,引发共振。他们正在陷入无休止的活动中:似乎有一根无形的鞭子,在驱使他们去举行与参加越来越多的讲座、讲学、座谈、讨论和学术会议,尽管这些活动越来越少地吸引到圈外人的兴趣。
他们面对着无数让他们分心的事:要填无穷无尽的表格(而计算机软件又让管理层设计表格,变成了一桩极轻易的事),来申请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申请各种层次的岗位津贴,汇报年内的工作量、科研成果,申请校内、市级、省部级、国家级的各种项目基金,这些项目可以带来一笔笔既不算太多也不算太少的钱。但吊诡的是,谈论学术的时间多了,钻研学术的时间少了;申请项目的时间多了,做项目的时间少了。
他们神魂不安,无法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因为外在的生活,挤占了他们太多的内心空间。
这全是别人的错吗?不全是别人的错,部分也是他们自己的错。他们正在用关于艺术与思想的活动,来代替术与思想。
更深层的含义
为什么物质能够获得对内心的如此巨大的胜利呢?贝娄的答案,是艺术在二十世纪技术的巨大进步面前显得尤其无力。他写道,“古代的俄耳甫斯能感动木石。但现在的诗人不会做子宫切除术,也无法把飞船送出太阳系。他已经不再拥有奇迹与力量。”
生活的发展,已经超过了想象。而推动它发展的力量,并非文学艺术。那么,在物质生活如此进步之后,人还需要精神生活吗?精神生活还有意义吗?贝娄的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是什么使我们还要从事于文学和艺术,是什么还令我们需要文学和艺术呢?
贝娄的答案很奇怪,但也很自然:这其实跟爱有关。
爱,这是一个多么经常被我们遗忘的词啊!
但只要还有人存在,就会有爱存在。只要爱存在,那么就会有艺术存在。因为只有艺术,才能使爱长存。贝娄说,“没人会在注定会被遗忘或浪费的东西上面,倾注这么多心思,或者说爱。爱是对存在的感谢。”那些美好的情感,不应从地球上永久消失――那么只有什么才能把它永久地记录下来呢?只有艺术。
《洪堡的礼物》其实是一本关于死者的书,是一本关于生者对死者的怀念的书,是一本关于死者对生者还在继续发生着影响的书。
西特林说,“如果我们选择让死者活着,那么他们就会在我们的心中活着。”艺术可以把我们关于我们所爱的人的回忆,永久地记录下来,并且让他们不但活在我们的心里,甚至活在从未见过他们的人的心里。
贝娄在写这几句话的时候,似乎在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即他写《洪堡的礼物》也是出于爱,出于他对已故的诗人、短篇小说家、评论家朋友德尔墨・斯瓦茨(Delmore Schwartz,1913-1966)的爱。通过他的笔,贝娄让他的朋友的形象,他的痛苦、斗争与煎熬,永久地在我们的心中存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