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阅读答案范文

时间:2023-03-27 17:08: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海燕阅读答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海燕阅读答案

篇1

关键词:初中 散文 表现手法 细节描写 联想 想象 对比 衬托 比喻 拟人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分类号】G633.33

会分析散文表现手法是鉴赏、评价、探究作品的基本能力。它包括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语言运用等方面的技巧和方法。分析表现手法,就是教会学生分析文章在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语言运用等方面,作者采取了那些艺术手段,这些艺术手段的运用,对表情达意有什么好处等。阅读过程中,透彻地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不但有助于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提高阅读鉴赏能力,而且能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一、细节描写

【手法特征】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优秀的细节描写往往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效果。

【解题技巧】从细节描写中来探求人物的事件的流程、性格、心理,分析对文章主题的作用,烘托环境气氛、把握对情节发展、表现作者的情感态度作用等。

【示例】请简要赏析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鲁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技巧运用】按照这个流程,似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依葫芦画瓢的去捕鸟了,隐约的也透出出捕鸟少年的心情。因为没有深刻的记忆是不会写出如此细腻的捕鸟全过程的。

答案要点】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 这些动词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捕鸟的全过程,也从捕鸟活动中写出儿童的兴奋、惊喜之情,表达了“我”对这个地方的喜爱、留恋.

二、联想 想象

【手法特征】联想就是有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有关的事物,或由眼前事物回忆起以前的有关事物。想象就是作者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联想与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丰富,语言更生动,更有内涵,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增添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示例一】下面划线的文字可以删去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技巧运用】春天天的繁花“闭了眼”“仿佛”就可以看见秋天的果实,这是明显的想象,可从这个累累的果实推测出作者的心情。

【答案要点】作者由繁茂的春花想到累累的秋实,“闭了眼”“仿佛”告诉读者,这是想象,生动形象的表达出作者已深深陶醉在这花香中。

三、对比 衬托

【手法特征】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有密切关联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叫衬托。用相似的作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作陪衬叫“反衬”。

【解题技巧】在描述主要人、事、物时,写到其他人、事、物,一般可以从对比、衬托的角度思考、分析。分析时,先要指出对比、衬托的对象(是衬托的,要分清主次),弄清对比点,最后,还要指出对比、衬托的目的,即对比、衬托的表达效果。

【示例】文中描写海鸥、海鸭、企鹅的表现对文章中心有何作用?

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坏了,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没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高尔基《海燕》

【技巧运用】从他们与海燕在暴风雨来临前截然不同的表现可以知道,主角是海燕,其它都是反衬。

【答案要点】以海鸥、海鸭及企鹅的懦弱衬托出海燕的英勇无畏,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比喻 拟人

【手法特征】比喻,描写事物(或人)阐述事理时,用与之相似的事物来打比方。拟人,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物来写,赋予事物人的言行、思想、情感等。

【解题技巧】比喻句的分析,要紧紧把握喻体与本体之间的相似点,借此概括事物的特性、阐述事物的道理,还要指出比喻之法在使事物生动化、事理形象化方面所起的作用。拟人句的分析,要抓住人格化过程中的动词,把握事物特性、作者情感以及拟人手法在使事物生动化、事理形象化方面所起的作用。

【示例】简要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

②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技巧运用】①雪后的矮松头顶的白雪,被比作白花,顶着一髻白花的矮松也和看护妇相似,静止的雪、树似乎一下子有了生命,而且能给人以温暖。②傍晚时分,被夕阳暖调的阳光照射的山腰上的白雪,有了夕阳的粉色,和害羞的少女相似,表现出雪后小山的可爱,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也流露无遗。

【答案要点】这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写出济南冬天的温情和雪后小山秀丽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济南的热爱。

篇2

如今,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

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便是我们今春在故乡所见的那一对、两对么?

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么?

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是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粼粼的小波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的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灿烂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

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它们仍是隽逸地从容地在海面上斜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小燕子却从容地憩着了。海是它们那么安好的家,我们真是想不到。

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

(选自《中国现代散文》,有删节)

拓展训练

⒈仔细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题目。

①找出最能表现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特点的词语。

②作者写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背景是怎样的?

⒉本文写的是海燕,为什么先从故乡的小燕子写起?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⒊作者见到海燕,托物寄思,在文中有两处抒情描写,一在中间,一在结尾,其作用是:

①中间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尾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⒋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马家骐/供稿】

参考答案

篇3

在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或课内文章时,也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但学生往往没有一定的阅读水平,导致阅读能力得不到提升,下面谈谈提升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要能整体感知文章

对于任何一种体裁的文章,最主要的是整体感知,在阅读中,不是机械、刻板地照本宣读,而是主动、积极地挖掘,将自身的经验、阅历加入到阅读过程中去,使读物与读者间建立区域广泛的敏感区,读者尝试着用属于自己的语言来评说作品,一边读,一边尝试着说。如我教授《孔乙己》这篇文章时,便引导学生讨论。一个学生问:“孔乙己怎么会死?”我因势利导要大家根据课文提供的材料和自身的体验,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说说自己的想法。尤其让大家想想,鲁迅写孔乙己这个人物的用意。不久,学生就争相发言,甲说:“是饿死的,他不劳动,当然没钱维持生计。”乙说:“是冻死的,当时已是深秋,入冬后没有避寒的衣物、居所,还能不冻死吗?”丙却出人意料:“是气死的。他一向清高,一心想往上爬,但现实不允许。他又不敢申讨,只能在悒郁中死去。”作者的用意也就不言而喻了。读书就是借助他人的思想,开发自己的思想,由于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融入自身见解,用自己的话来说,所以他们的答案合情合理,闪现出创造的火花。

二、阅读应抓重要语句

阅读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善于阅读的读者不是逐字逐句逐段平均使用注意力的。它总是选择重要的词语组成句意,选择重要的语句领会文意。而尤为重要的语句包括主旨句、警句、含蓄句、呼应句、委婉句、象征句、过渡句、用典句等。阅读作品,要能找出那些点题的、表现中心的、提携全文的句子,更好地把握中心。当然,一些名言警句、象征句、用典句,有时也是对主题的很好提炼。如高尔基的《海燕》一文的结句:“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一警句,同时蕴含象征,显示了革命战胜不畏顽强战斗的高贵品质和迎接革命风暴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要注意阅读过程中语句的结构分析

阅读能力包括语句的理解能力、文意的把握能力、文章的分析能力、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能力等几个方面。在这些具体的能力中,语句的理解能力是基础。阅读中的语句理解不是对孤立的一个词、一句话的词义、句意做静态的理解,而是要对这个词、这句话在某一语境(上下文)中的具体含义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就要通过对句子结构的分析来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

四、阅读过程中也应注意语感的培养

何为语感?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语感就是对于语言的敏锐感觉。”语文教育家韦志成先生给语感下了一个定义:“语感是语言文字或语言现象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能力,是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包括语言、语意、语法、语用等在内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由此,我认为,语感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语言吸收能力,指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的敏锐的感受,是读者或听者将个人体会的意义以及生活经验融合到语言文字上的结果。人一旦有了这种能力,阅读就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囫囵吞枣。

1.让学生有朗读的习惯。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课文可以让学生思维上形成定势,对文章有一个轮廓上的感知,在大致了解文意的基础上,再去体会词句的含义就比较好把握了。如我在教授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我让学生疏通字词后诵读了三遍,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揭示主旨的中心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此基础上,分析文章时,学生感悟句子的能力明显提高。

2.创造良好的情境也是培养语感的一个可行之计。学生都偏爱能与他们心灵交汇的老师,而不是摆着脸庞让人生畏的刻板的老师。学生的情感喜好全凭自己的潜意识,老师尊重、喜爱学生,对学生有发自内心的爱,学生对老师也会有“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回报,所以,教师在上课前能纯洁自己的心境,排除杂念,屏除一切不愉快的心绪,端正自己的教学品味,让自己的职业道德情感上升到自由的形式――“爱”的境界。在自己所任学科上能采取轻松、民主、舒畅的作风,使学生解除压抑感和畏惧感,充分感受学习的愉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篇4

关键词:课外阅读;读物选择;方法指导;效果评价

语文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课外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常见的形式,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继续,是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加强语文课外阅读的读物选择、方法指导和效果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1.认真做好语文课外阅读书刊的选择

(1)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理解能力的读物。对于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的选定,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低年级,主要阅读短小的童话、寓言、儿歌童谣,兼顾科学小故事、小知识等,一般为绘本、拼音读物;中年级,主要阅读长篇的童话、寓言、儿童小说、科幻作品、民间故事等;高年级,主要阅读古今中外经典名著、散文集、科普读物、历史、地理等书籍。

(2)选择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发展思维的读物。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而各门知识又相互联系。如《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百科知识丛书》等,学生一接触到这些书,就可遨游于知识天地,如《优秀作文选》《语文报》等,有点评、有总评,他们可以学习怎样写人、写景、叙事、状物、议论、抒情,为写作服务。

(3)选择与语文教材、时事政治、乡土人情有关的课外读物。一是结合课堂教学介绍有关书籍。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可介绍施耐庵的《水浒传》,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时,可介绍法布尔的《昆虫记》;二是结合革命纪念日、英雄人物纪念日以及中华民族传统纪念日,介绍有关书籍或各类报纸杂志。

2.注重加强语文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往往喜欢阅读情节曲折、内容惊险的作品,如神话故事、民间故事、言情小说、武打枪战故事等,而对一些科普读物、人物思想性强的作品却兴趣不浓。针对这一情况,我利用《田忌赛马》一文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田忌第一次与齐威王赛马,三场都输了,第二次田忌仍用原来的马,为什么能反败为胜?”学生回答:“这是孙膑出的主意:先用田忌的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再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最后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结果以两胜一负赢了比赛。”我抓住时机,紧接着问:“这是属于什么问题?孙膑出的主意又属于什么?”学生面面相觑,答不上来。我顺水推舟引导说:“这是数学问题,孙膑出的主意是‘对策论’ ‘线性规则’,答案在《十万个为什么》里面。”我又让一个学生把答案读给大家听,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高了。(2)丰富学生的阅读形式。统筹安排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可用以下两种形式互为补充:一是“师生同读”,利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进行师生共读、共析、共悟;二是“优生导读”,在班级开设“图书角”,安排阅读基础较好的学生当“导读员”,利用“晨诵”和“午读”时间,介绍课外读物,先由他们带头阅读,再带动全班同学共同阅读。

(3)巩固学生的阅读成果。一是摘录法:学生课外阅读时,把书报上重要的词语、优美的句子、精彩的片段以及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帮助的内容摘录下来;二是提纲法:学生读了课外书刊后,以概括的语句或小标题的形式把每段主要内容依次标出;三是心得法:学生读了课外书刊后,抓住感受最深的一两点,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写出自己受到的启发和教育。

3.精心谋划语文课外阅读效果的评价

(1)利用墙报、板报、手抄报、橱窗等,展示课外阅读成果。

(2)通过举办读书笔记展览会、读书报告会、书评会、故事会、心得交流会等,展示课外阅读成果。

(3)每学期举行一两次课外阅读知识竞赛,出题内容要具有时代性、乡土性、文学性、科普性、趣味性,以此来展示课外阅读成果。

强化语文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时展的需要。只要我们上下互动,师生同行,认真谋划,精心安排,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努力唱响语文课外阅读“三部曲”,我们的语文课外阅读工作就一定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5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是否可以根据知识的可连贯性、可迁移性来提高学生有系统有条理地掌握知识的能力,在学习中“举一反三”,加快学习的速度并提高准确率呢?我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对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抓住知识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比如从白雪、白马、白云等事物里抽出他们的共同特征,就可得“白”的概念。

在教学中,教师如能通过分析,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将某知识点的本质特征概括出来,并以此为依据去阐明别的相类似的事例,便能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扩充,能力得到发展,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所以,我在新生入学的最初阶段,就引导他们每学一知识,就分析概括这一知识点的本质特征,并在做习题时以此作为思考回答的依据,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以后碰到同类问题时,让他们回忆那些本质特征,与眼前的问题联系起来回答。经过几次强化反馈,学生基本能把新的知识与原有知识的本质特征对照联系,从而较快速地掌握。

以教学“比喻”这一修辞方法为例。这一修辞方法小学里已学过,学生很快能辨析出来,但要他们谈谈在某一语言材料中的表达作用,他们便感困难。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对比喻“乙事物有些特点和甲事物相似,而这些特点人们又比较熟悉,为了鲜明生动地表现甲事物就用乙事物来打比方”这一基本概念,只抓住“以乙事物打比方说明甲事物”这一较表层的特征,而忽略了“比喻是为将事物表述得更生动形象”这一更本质的特征之故。

因此,我在学生完成第一册第三课《歌词两首》的练习“两首歌词都将黄河、长江比作母亲,请找出这样的比喻句,并说明运用这样的比喻是为了表达怎样的感情”的时候,并不以得出“黄河、长江哺育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孕育了灿烂光辉的华夏文化,所以把她比作母亲,更能表现我们对黄河长江的崇敬、热爱、依恋的真挚感情”这一结论为满足,而是进一步引导,使学生理解为什么比作母亲,就更能表达我们的感情。最后归结:因为对母亲的形象大家最熟悉,把黄河长江比作母亲,能使形象更鲜明、生动,这样我们对黄河长江的崇敬、热爱、依恋的感情也就表达得更生动形象。

二、抓住知识的连贯性,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以允许许多别的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简单地说,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所以,学生学习知识必须要求他们掌握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而不是七零八碎的片断。”

从初一册到初六册,尽管教材是不断加深的,但散见在各教材中的知识是相互关联并具有连贯性的。如“环境描写的作用”这一知识从第一册《曼哈顿街头夜景》到第四册《烈日暴雨下的祥子》、《白杨礼赞》,直至第六册《海燕两篇》等一直反复出现。我在学生抓住“环境描写为渲染气氛,衬托人物”这一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尝试着放胆让学生根据以往经验,举一反三地自己分析理解,这样既优化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曼哈顿街头夜景》有一习题要求回答:“课文是怎样描述曼哈顿街头夜晚的繁华的?”“既写‘繁华’,为什么还要写一个孤独的老人?”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答案:作者大肆描述高楼、街灯、汽车、橱窗、宫殿、人行道等等都是为渲染曼哈顿街头夜晚的繁华气氛,写这繁华是为与街角的老人对比,补托出老人的孤独凄凉。于是在上《小桔灯》一课时,我便要求学生扣住“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来分析“天色越发阴沉了”“浓雾里迷芒的山景”“黑暗潮湿的山路”这些描写环境的语句的作用自己分析,不少学生能够得出“这些语句渲染了那种黑暗阴沉的环境气氛,衬托小姑娘勇敢乐观的精神”这样的答案。

在上《烈日和暴雨下的祥子》、《刘姥姥游赏大观园》这两篇课文时,我设计了一系列题目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回答问题。有关环境描写的回答基本上能说出作者不惜笔墨大段描写烈日暴雨是为渲染烈日暴雨的厉害,烘托祥子为生活而挣扎的痛苦;描写“潇湘馆”的清幽,“秋爽斋”的阔朗,“蘅芜园”的朴素正是为衬托三个少女的不同性格。

同样,在《白杨礼赞》《海燕》两篇中回答描写高原景色的作用,描写海燕活动环境的作用,学生基本能与已学课文比较分析,举一反三,作出比较准确的回答。

三、抓住知识的可迁移性,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一般说,相同文体的课文较容易将知识融汇贯通,但如把不同文体的课文中存在的一些“共同要素”联系起来,实行学习迁移,同样能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迁移的有效条件,一是新旧知识之间要有共同要素,二是学习者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要有一定的概括水平。

于是,我尽可能挖掘不同文体课文中的共同要素,引导学生根据以往经验对它们进行概括,以揭示其共同的本质。

如我在教学“打比方”这一说明方法时,先让学生找出实例,像《中国石拱桥》中“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及唐朝张zhuó@①言“初月出云,长虹饮涧”等句,与“比喻”进行联系,学生回答“说明石拱桥形状很美”。又追问:“这不正是中国石拱桥的一大特点吗?现在比喻用在说明文中称为‘打比方’,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说明事物特点有什么好处呢?”这时学生纷纷插嘴:“为把这个特点说得很生动形象呀。”由此得出“打比方”就是为更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这样的训练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得来的知识也较巩固,学生在此后的阅读材料中能较容易地辨析出“打比方”这一说明方法,并说出在此处的作用。

又如学生要说出议论文中“比喻论证”的作用也是较费劲的,我在教学第一册《政论两则》时,也引导学生用学习迁移的方法来分析“打扫房子”“洗脸”“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比喻什么,运用这样的比喻起什么作用这一问题,我说,“在这里要阐明什么观点大家已清楚了,就是号召全党推广民主作风,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那么为什么用‘打扫房子’‘洗脸’来比喻呢?这样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有什么好处呢?请与比喻的本质特征联系起来。”为防止学生互相干扰,人云亦云,我要学生不说出来,马上用笔将此题答案做在练习本上。学生回答“可以把必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道理(观点)讲得生动形象”“能生动形象地说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必要性”等等。

根据我的教学实践,运用学习迁移,经常促使学生将不同文体中的共同要素分析比较,让新知识经旧知识的重现后得到,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概括归纳的能力均得到显著的提高。

以上所论,是我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目的是使学生尽可能避免“同一个语言文字上的道理,在这一课里老师讲明白了,出现在别一课里,他们又不理解了”的毛病,使学生能把从旧经验里得到的知识尽可能“举一反三”地应用到新事物上,在语文学习上找到一些比较省力和有效的方法,从而逐步提高自己语文学习的能力。

篇6

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大改革即是学习方式的变革,其中探究式学习策略运用与实践尤其凸显。所谓探究式学习策略,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其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策略运用与实践,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师(特别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启发式教学 自主、合作、探究的门径

启发式教学,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学生要有主动、积极、能动的学习状态,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创新。我们初中语文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就课本中的某些问题展开积极思考,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多角度地进行分析判断,增强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

1、多用启发方式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或介绍写作背景,或表情朗读,或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时,一句隽永精警的名言诗句,一个简短而寓意深刻的寓言童话,一首流传千古的古诗或时尚的音乐,甚至一片随风而落的秋叶。都能成为教师手中的道具。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言、行、色等声情并茂的诸多形象,多角度多方面地吸引学生,穿插读、议、讲,在有疑难之处点拨解答,于无疑处设疑深究,做到对课文有理解,对生活有感悟,在字里行间读出作品中的喜怒哀乐、悲苦酸甜,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如教高尔基《海燕》,引用列宁:“面包总是会有的。”

2、 强化基础储备 让学生“动”起来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新课标》),因此,语文是一门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和人文素养的学科。缺乏足够的知识基础储备,学生是无法维护其正常思维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对于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是极为重要的。若没有充分的思考基础――语文基础知识和生活感受的积累,而想展开有效的启发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那是无法想象的。 如教《湖心亭看雪》,先引导学生运用字词典或电脑扫

二、培养问题意识 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

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张载曰:“学则须疑”,先哲们强调的都是学习既学且疑。质疑问题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起点,没有问题或发现不了问题,就谈不上所谓的自主、合作、探究。语文学习中,要鼓励学生敢疑、多疑;阅读中要引发学生品味思考、发现问题,在探究中找到答案,体验解决问题时“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一是要引导学生保持强烈的问题意识。语文学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方法。例如执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入课后,安排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到昔日的罗布泊仙湖之美表现哪些地方?同学们纷纷发言:“从前的罗布泊不是沙漠。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羊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探讨仙湖罗布泊消逝的客观原因和根本原因,以及它的现状与未来。

二是要炼就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分享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教《观沧海》先引导学生讲曹操的故事,再去领会作品的内涵。

三、创设认知情境 让学生思维飞翔认知需要是学生学习中最稳定和最重要的动力。

在学习一个新知识点时,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诱发其探究意识,激活其思维的发散性。

1、创设认知矛盾的情境在现今语文课本中,常常有一些感人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常常有一些不同常人的壮举。可以让学生本身固有的思维方式与故事中人物的事迹进行比较,探究矛盾根源。如语文课《蜡烛》(俄西蒙诺夫):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士兵的坟头。借此可以启发学生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2、创设认知冲突的情境 教师提供可先择的几种答案,使学生感到不知该选哪一种答案才对,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一些以物作为题目,但实质上是写人的文章。对于这类课文的教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读课文题目,再出示被选答案:a、专门写人,b、专门写物,c、既写人又写物,d、表面写物实际写人。如《安塞腰鼓》(刘成章)《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等,使学生的认知产生了冲突,教师便引导学生探究,到课文中找答案。

四、更新观念 让学生跳出“怕”作文的怪圈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新课标》)例如写作课,尤其是我们农村学生,一提起作文就头疼。针对上述情况,我与课题组的同志一起进行了几项实验:写作课,不一开始就作文,先引导同学们看资料、探究交流、绘画做游戏等,然后再动笔写。如写生作文(把绘画与写作结合起来);乐中作文(把欢乐的游戏、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趣味作文(把课本上的经典词语、成语连缀起来,写诗歌,抒写学习、生活感受,或编小故事等);想象作文(鼓励学生写理想、写幻想、写梦想、写奇想),我在11级2班,搞那个《“小太阳”与“未来诗人”作品选》就很成功。

总之,探究式学习策略运用与实践,注意课文“三维目标”的确定,教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有的放矢,针对不同课文,探究学习的切入点,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自学、学会运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篇7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在新课程改革下,现有的教材较老教材而言,越来越“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现实”,我们一线的历史与社会教师也一直在尝试用各种办法来改进教学方法,改善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但因长期形成的教育、教学观念未有根本变化,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太多、太杂而无从操作。老师们最大的困惑在于:我付出了很多,为什么没有回报?“有效教学”作为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的新策略,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青睐,成为每位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师都必须思考和面对的课题。笔者依据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感悟谈一点看法,以期与同仁交流、学习。

一、教材的目标确定与内化,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学的有效性总是相对于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言的,一节课是否成功有效,首要条件是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准确与否和内化程度如何。现实中,许多老师是“手中有标,心中无标”,他们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往往是参考书上的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的几段文字,备课时加以整合,抄下即可,课堂教学时依然“我行我素”,缺乏真正的内化与思考。这样的教学往往会出现师生精力投入大,收效甚微的结果。

1、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往往是对一单元或一大课而言,在具体到一课时的教学时,我们必须充分解读本节课及本课所在单元的课程标准是如何表述的,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老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读教材,找出教材的重点、知识点、能力点、情感点,揭示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准确地把握课程标准,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如《草原人家》一节,我结合教材,根据课标要求,在认真分析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重新确定了本课的操作目标,即:

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从地理环境、生活、生产、风土人情等方面分析大草原的特点,体会牧民如何利用不同的自然条件安排生产生活,感受多姿多彩的牧区生活。

过程与方法:

从地图和相关的资料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用全面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草原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认识到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并感受牧民对草原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饱满情怀。

2、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整合

确定教学目标后,我们要依标施教,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运用,大胆删减取舍,重组开发,不能以教学参考为中心,甚至有时可以质疑课本的表述,理性、全面地看问题,尽可能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宽广的领域,而不是片面、狭隘的认识,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更到位、更科学、合理。

如《知识就是力量》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可不必完全依据教学参考书上所列的条目,可以确定地更简洁明了些:①感受知识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理解知识是推动变化的巨大力量;②理解学习、教育与获取知识、创造文明生活的关系。教学内容的重心抓住“改变”,着眼于知识的“贡献”,所以课堂上应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列举大量的实例,不仅举现实生活中方方面面(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例子,而且举不同社会时代(如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里知识改变生活的例子,在讨论知识所起的推动作用中感受知识的巨大力量。

3、要考虑学生的求知热情

传统备课中的“备学生”一般只是分析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从而确定教师能讲什么知识。而有效备课更强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这些知识保持热情”,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往往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

比如在学习《与山为邻》,如果仅仅是由教师将书中的内容讲一讲,学生可能不会有多大的学习热情。但如果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

[看一看]滚动式的不同山区的图片欣赏,学生妙语连珠,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感受;

[说一说]中国主要山脉,明确天山山脉地理位置、气候情况等;

[排一排]让学生把拆开了的天山自然景观分布图按实际情况加以组合;

[猜一猜]春夏秋冬四季天山地区哈萨克族人应在哪里放牧?学生上台在老师制作的天山垂直景观模型上贴标签,并说明理由;

[选一选]从不同山区景物、生产、生活图片中选出属于天山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图片;

[填一填]请学生来描绘天山地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人自然,自然人。

最后是“课外拓展”:学生列举浙江山区人们因地制宜的例子,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

这样设计结构流畅,如行云流水,环环相扣,步步落实。师生共同参与,动脑动手能力强,学生的学习热情肯定能够激发并维持下去。

4、要注意教学过程的预设与生成

课堂教学设计的预设要注意问题的目的性、引导性、弹性等,给课堂上师生的活动留下自主的思维活动空间。有的老师上课,问题一个连着一个,问题的答案,学生回答的已经比较到位了,但还不是老师的标准答案,于是老师还是继续发问、引导,导致学生面带迷茫,无所适从,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这其实就是老师在备课时没有预设性,只有生成性。预设性教学设计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如果一开始过程就设计成生成性的教学过程,那么一堂课就是老师牵着学生走,而不是顺着学生走,也就不符合新课标的精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也就体现不出来了。

二、合理的课堂教学策略,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在学生身上得到落实,教学设计的目的是目标的高效达成。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好,教师的预设与生成也好,或者其他教学手段的采用也好,目的只有一个,即围绕目标的最终高效达成。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学生要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有所收获。这是评判一堂课有效与否的根本要求和标准。有时也听到这样的课:课上师生互动较好,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各个环节也比较顺畅,在外行人看来,这是一堂好课,但如果学生没有收获,心灵没有受到触动,那它也绝对不是一堂有效的课。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以下做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学目标是一课的核心和灵魂,为有效教学而选择、创设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情境都要基于这一教学目标而展开,都是为这一教学目标而服务。反过来,教学目标的落实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是否具有激趣性、科学性。

(1)直观展现直观情境对学生是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的直观的教学情境,形象生动,使学生动情入境,学得生动活泼。因此,可以借助直观情境促使学生进入状态。如最近在《大洲和大洋》复习教学中,我制作了课件,安排了让学生自己动手的拼图游戏,让学生“先认一认,再拼图”,有了直观印象后,再动手点击七大洲四大洋,把它们放到各自的位置上。课堂上学生十分踊跃,动手游戏激发了他们参与的欲望和自信,课后还余兴未尽,要求我把课件复制在桌面上,以便他们有空再动手拼图,学生迸发出来的热情令我没有料到的。

(2)影视渲染例如在学习《》的内容时,我把电影《》的开头部分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并营造问题情境:正面战场为什么节节败退?学生对影片中的情境很感兴趣;紧接着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教材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在兴致勃勃的探究中寻找到答案。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完全可以巧妙地引用这些影视素材,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在有趣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探究。

(3)小品感悟小品以其贴近生活、富有思考性、趣味浓厚为特色,有效地使用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丰富想象,使学生在模拟现实生活角色的过程中获取体验和感悟。如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专题探究教学中,我用小品《钟点工》片段导入,要求学生从赵本山、宋丹丹的对话中提到的当今社会消费入手,思考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观念。学生非常投入,热情高涨,讨论后得出:要有维权意识,要理性消费,要适度消费,还要倡导绿色消费。

(4)角色体验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角色可以使课堂教育更接近现实生活,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走进生活情境,加强感知,达成新的认知,激发新的思维。情境角色可以联系学生当前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实际,也可以着眼于学生以后要面对的社会实际。如“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教学中,引用了一则发生在广东《林海燕帮客人买的彩票中了530万分文不昧》的新闻报道,让学生探讨“如果我是林海燕会怎样做?”猜测林海燕那样做可能导致的结果(林海燕开出了多家彩票连锁店),体验诚信的善果。课堂上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有话要说。

(二)老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其内涵而言,指教学对学生所产生的积极变化,产生愉悦的内在感受。教学要使学生发生积极的变化,首先就得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成新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上《知识改变生活》一课时,第一步:向学生呈现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要求自主研读;第二步:师生共同探讨阅读方法,总结历史与社会学科独特的阅读方法,即“看引言看标题(往往是一课的论点,即重点)找论据(子目之间的关系)找联系(梳理本课的知识结构)列问题”;第三步: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布置任务,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如各小组围绕学习目标提出2-3个有质量的问题;第四步:小组各亮观点,自评互判;第五步:奇思妙想,展望20年后的生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明确阅读是学习的基础,梳理是自主学习的真谛,它比机械告诉学生本课重点要有效得多。

(三)有机联系,适当拓展

“学史使人明智”“学史知古今”,尽管历史上的许许多多事物不可能重现,社会中发生的事可能离学生较遥远,但我们却完全可以也完全应该从中汲取各类经验教训,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例如在上《文明中心──城市》一课时,先展示大量的资料,让学生分析得出上海在物质、人口、资金、技术等方面都与外界进行大量而频繁的交流,由此自然而然得出结论:上海──国际大都市;然后师生合作、共同探究上海的成长;根据上海的有利因素得出因地制宜的结论;接着通过展示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主题“让人们生活更美好”,流畅地过渡到营建舒适的生活环境──筑波;最后,联系现实,集思广益,让学生借鉴上海与筑波的经验,为建设家乡出谋划策,并在一曲“让世界与我们共成长”中结束新课。

(四)课外延伸

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完全可以,也完全应该走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亲临现场用自己的感官占有第一手资料,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历史与社会知识,历史与社会教学便变得有血有肉、灵活生动、富有生活韵味了。如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课之后,针对家乡水晶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我确立了“保溪清还是保腰鼓”的研究课题,随后带领学生到水晶大村“清溪村”进行了实地勘察。

这样让课堂走向生活,贴近了学生实际,学生不仅关注了自已的实际生活,而且也完全可以去实践,因此学生探究起来兴趣盎然。

三、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在新课程下的历史与社会课堂中,课堂评价的有效开展,必须把握好以下标准:

1,把握好激励与赏识的主导性

人常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注重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赏识,那将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资源,是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成功的支柱。

2,把握好评价语言的艺术性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师的评价语言除了应该简练、明晰、准确、生动、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外,更要把握语言的价值取向,注意语言对活生生的人的尊重,即使是表扬和批评,也要讲究语言艺术,让每句话像涓涓细流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学生体验到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和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和鼓舞,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3,把握好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我们要用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夸奖的话语,一个亲切的动作对于学生来讲,都是莫大的鼓励和欣赏,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评价的方法要注意“多样性”。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定是师生双赢的:学生在认知和能力方面上从少知到多知;过程与方法上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积极参与,兴趣高涨,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在老师的评价中找到自信;而老师呢,在对教学目标的明确和内化后,收获了通达;在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中收获了经验,在和谐、流畅的对话教学收获了灵感,捕捉和巧用动态的生成性资源时感受到思维碰撞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中国教育部

篇8

关键词:解题习惯;审题;检查;润物细无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7-0173-02

在我们的教学中,时常有这样的学生――智力水平并不低,但学习习惯欠佳,审题不仔细,写错数字,作业马马虎虎,且不喜欢检查,学习成绩老上不去,从而对数学失去了的兴趣。我们班这种学生存在的还比较多,对于纠正学生不良的数学解题习惯刻不容缓,因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1.仔细看的习惯

很多学生读题目时往往粗心大意,一瞥而过,没看清楚要求就急于动笔,甚至是读题只读一半。例如:在一次数学测验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在括号中写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三位数。( )、( )、( )、( )、( )"结果呢,班上有多位同学填写的答案是:10,20, 30,40,50之类的2位数。很明显他们只注意到了填写的数要是2与5的倍数,而忽视了需要是"三位数"的要求。

针对以上情况,我要求学生在作业、考试时边默读边思考、边默读边划关键点,做好后再检查。做课本练习时,我先让学生看作业要求,谈对题目的理解,提醒同桌题目中哪些地方要特别注意,避免匆匆看完题目就让学生动手做习题,防止学生不假思索,不注意题目中的"陷阱"。为了训练看仔细,我有时把相近问题编成对比题组同时出示,让学生说出异同。

2.认真想的习惯

一些学生的成绩为什么老是跟不上,往往是遇问题想不清楚或不会想,甚至不去想,急着做题,完成就可以。当然要学生认真去想问题,起先有赖于教师题目分析充分,最好让学生能清楚地知道题目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因此,我在教学中重视训练学生把自己的解题思路说给其他同学听,让他们评一评有什么地方有待改进,在其他同学改进方法的同时,能集中注意力不断揣摩更简单的方法,再把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大胆的表达。作业分析时,可以讲一些简单的题目请后进生讲算理、讲思路,让他们也参与其中。长此以往,学生才能慢慢的养成经过认真思考后解题的好习惯。

3.工整写的习惯

要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都要通过作业练习。从规范学生的书写方式入手,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有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质量。如:在这次期中考试中很多学生丢分的原因不是不会做题,而是自己书写模糊,连自己都看不清楚,导致数据抄写错误,题目里面明明是"20",学生在立式时还是写对的,但在计算时,由于立式中数字写的不端正,不清楚,把"20"看成了"2"或"21"……

虽然一再强调要认真仔细,但是书写的不规范,让很多同学为半分之差而叹息。解答应用题时,不少同学总习惯于把答案写在最右边,最后一步写不下又写到最左边,长期不规范的作业习惯,容易模糊解题思路,老师改作业也成了一件烦事。平时就应多督促学生工整书写,要求学生写工整,教师首先要书写规范,且作业布置要注意质与量的平衡,尽量不要让学生在大量、反复的作业中失去耐心,从而滋生随意,马虎,把作业当做为了应付老师而去完成的。在讲解作业时还要注意经常抓住典型实例来评讲,表扬优秀的,帮助不规范的,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自觉性。

4.确算的习惯

相信很多老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都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班上不少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考试的时候失分比较多的往往是"解决问题"(应用题)一块,更有甚者,前面"填空"、" 判断"、" 选择"做的还是相当好,而在"解决问题"一块却一下子扣了20-30分,让人比较郁闷。当然错误的原因很多,最可惜的就是那些立式正确而计算错误的学生了。所以我觉得首先要抓学生的计算能力,因为教师抓计算容易见成效,让学生在计算方面有了成功的体验,有助于带动学生深入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对于后进生首先要求他们养成正确计算的良好习惯。

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我觉得可以从这样几方面入手:

4.1 基本计算天天练。充分利用起学习资源,按照教学进度安排学生完成"口算训练"以及课后的基础习题。

4.2 正确使用草稿本。我们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可能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作业情况、考试情况,而很少关注学生做作业的过程,比如如何运用草稿本。一些计算马虎的学生往往是因为在草稿本上计算比较随便,如字写得差,竖式计算不注意格式等等,从而导致计算错误。所以我们在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要认真计算的同时,也要提醒学生在草稿上计算时也应该同样认真。

4.3 易错题型重点练。对于多数学生有错误的题型要特别重视,不能单单就学生发生错误的那一个题目讲解清楚就觉得大功告成了,而是应该把这一类型的题目进行归纳并讲透,不至于让学生在"换汤不换药"的题目中一直犯错。

5.注重查的习惯

在完成解题之后,检查对于保证解题的正确性,也是很重要的一环。但学生对于检查往往是最不屑去做的一件事情,作业一做完就马上上交,去玩了。如果是在考试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无所事事,或东张西望,或发呆,等待考试结束。

检查不等于校对答案。有的学生喜欢做完一个题目就跟同桌校对答案,看看自己有没有做正确,或者是等老师上课时来"公布"答案。这样被动的检查其实对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没有一点帮助,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惰性,依赖于"校对答案",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在检查时应该强调自发的去思考,思考解题的方法,解题的思路和计算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校对答案"。

总之,好的解题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经过老师和学生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2012年新版) 》

[2] 袁明谷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快乐阅读;2012年12期

篇9

关键词:英语;互动;教学;探究;素质;教育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的一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一、运用“互动”教学模式,进行英语课堂教学

英语教学课堂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他们乐于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使他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里有更多的口头实练机会,通过丰富有趣的、有组织的、有效的语言实践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提高英语的各种应用能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互动”的基本模式结构可以概括为:教师带动教学――学生主动学习――小组讨论探索――小组交流总结――综合练习评定。以下就对“互动”的基本模式谈谈我的见解。

1.教师带动教学――“互动”的前提。

在“互动”的教学中,学生的知识以教师的带动为基础的。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摆正才能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违背自然规律,而应顺应自然过程。不能让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适应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不仅意味着在教学中将教师的“一言堂”改为学生和教师的“众言堂”,尤其重要的是要在教学中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实际、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学生学习的目标、学生学习的难点,从而设计出更适合学生学习并为学生欢迎的课堂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有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提高教学效果。

2.学生主动学习――“互动”的基础。

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获得主动学习的能力,为打下较强的自我提高和应用能力奠定基础。英语学习归根到底是学生自主地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上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梯式”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适时介绍一些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地使用这些方法,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为小讨论做好准备。

3.小组讨论探索――“互动” 的主体。

在学生自觉、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讨论探索。小组一般由6个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尽可能保持“同组异质”的学习。在课堂上,各小组都要汇报自觉的情况,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各小组的成员要尽可能用英语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主要回答本课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目标,组内成员采用轮流提问题的形式,小组长把各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以便在小组交流时能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不要轻易地给他(她)“标准答案”,而是引导,让他(她)自己做出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通过学生自觉并进行讨论,组内同学相互学习,团结协助,共同达到学习的目标。

4.各组交流总结――“互动”的关键。

经过小组讨论后,进行各组交流总结,也就是全班同学一起交流,老师先让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该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作出补充、质疑和评价,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进行交流、讨论、解答。在讨论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做好调控,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课文中心和话题,突出关键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这样,不仅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交换各自的看法,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们的语言技能也得到提高,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发挥;更重要是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克服了自我中心、胆怯等不良心理品质。

5.综合练习评定――“互动”的检测。

在各小组交流后,教师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个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课内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及时运用预先设计好的练习题,从不同层次,不同内容让学生练习测试。在学生自练的基础上,让其互评、互议、互批、互改,对其中出现的代表性问题,教师也不急于讲解,而是采取全班讲座的形式,通过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手段来解决。“互动”教学采用当堂检测教学效果的方法,反馈迅速,校正有效,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二、“互动”教学对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

1. 着眼于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互动”教学立足于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突出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在程序式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注意知识的迁移,提高解题能力。在学会使用某个知识点后,可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使认识的范围更广,理解更深,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突出以自学为基础,培养学生的阅读素质。

“互动”教学是以学生个人自学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首先根据学习目标和要求阅读教材,然后去思考问题,探求知识。如在进行九年级Unit4 Amazing Science学习时,学生根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阅读课文,先用较快速度浏览课文,了解此节课的结构及段落,明确重、难点;然后仔细阅读,完整地理解内容,最后重点阅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使学生掌握这种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素质,让学生学会学习。

3.强调团结互助,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

由于“互动”教学强调了小组讨论和组际交流,评价学生行为是,不只是依据个体的进步程度,而是注重一个小组的整体进步,每个小组花香的成功都依赖于小组中各位同学的共同努力,使学者活动成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的多边多向的信息传递活动,突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平分秋色作用,使学生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之间相互联系,由此在学生中形成互助、互勉、互爱、互尊的良好人际氛围,培养了学生团结协助的精神,发展了学生积极向上、民主科学的良好心理品质。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探究性,努力通过“互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英语课堂的主角,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10

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是这样阐述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也就意味着,如果要领会阅读文本当中所展示的思想内涵和魅力,就必须摒弃教师“支离破碎”式的分析讲解,就必须回归到学生不断的、反复的阅读体验。活跃的阅读教学,一定会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若能持久坚持,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很大提升。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给语文阅读教学赋予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自主、人文、活跃、开放成为阅读课堂的新要素。但是,热闹的课堂背后有几个问题却是不容忽视,否则阅读教学就有可能偏离正确的轨道,发挥不了它在语文教学中应有的作用。以下笔者就自己十多年农村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见解,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激活阅读兴趣,增强教学吸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至关重要的。王富仁先生说:“我认为在语文的教学任务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针对教材,引进结合学生的实际,给学生创设一种趣味横生的教学情境,使之进入一种“乐读爱读”的境地,自觉地投入到阅读中去,让学生真正把学习语文当作一种快乐的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例如,教师精心设计一些精美的导语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如《背影》一课中,作者朱自清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讲到此处,教师适时启发:为什么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呢?再如在《圆明园》一文中,第二段与第三段之间情感变化很大,因此我们可以设计这样导语“圆明园经过6个皇帝150年的经营,成为当时世界最精美最壮观的园林。它被称为‘万园之园,一切园林之典范’,这凝聚多少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啊!然而今天我们只能从断残枯草中遥想它曾经的辉煌。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奇耻大辱,是英法列强侵略中国、践踏人类文章的铁的罪证。”饱含激情的导语为下文的学习打下一个感情基调,引起学习探究的欲望。

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和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差不多,表现在课堂上就是注意力很难持久。因而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增强教学吸力,使学生保持激昂的情绪。例如,教师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亲切幽默,适当辅之以势态语;教师要多鼓励,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教师多采用变式教学,提高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的丰富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对于课堂节奏和情绪的调控能力,是让学生在亢奋状态下完成阅读任务的关键。如,在教高尔基散文诗《海燕》时配乐朗诵,比一般范读效果会更佳。又如在教《小石潭记》时,如制作一幅“隔篁竹,闻水声,”周围“青树翠蔓”,中间“全以石为底”,鱼儿在潭中“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小石潭的flas、将小石潭的方位、概况、情趣等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更能使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关注个性差异,施行分层教学

为了孩子一切,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教育均衡发展,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确实如课标中所说得那样,我们面对的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基础太差,字认不全,句读不懂,更不用说理解文意了;有的学生可能读完文本之后就能从文中提取信息,从整体上感知文意;更可能有一些能力超强者能从语言、内容、结构、写法上赏析评价文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指导自己的写作。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应忽视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学生不同,教法应有所不同。让能力较差不知从何读起的同学,能做到对文本进行以认读为起点的理解性阅读;能捕捉信息、整体感知的同学做到以质疑为核心的研究性阅读;能赏析评价的同学做到以借鉴为目的的欣赏性阅读。作为老师,切记:不论哪个层面的学生,教师都应对他们的个性化阅读给以充分的理解和赏识,让他们体会丰收的喜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一视同仁”。而应努力拨动每一个孩子那“独特的琴弦”。施行分层教学指导,确立不同的阅读目标,让每个孩子都能跳起来摘到自己的苹果,体会收获的喜悦。

三、尊重独特体验,鼓励质疑问难

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如《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所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这时,即使是学生的认识有偏颇之处,教师只能引导,不能轻易否认,不能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评价。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激情才不会破坏,学生的阅读素养才会不断提高。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社戏》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戏不好看,那请想想“我”热衷看戏的真实原因可能是什么?问题一出来,答案可谓层出不穷,有的说是热衷自由,有的说是追求刺激,有的说是赏夜景,有的说是看热闹……我对这些答案给了肯定、给了鼓励、也给了引导,最后明确看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的是看戏的那一份轻松、那一份自由、那一份友爱、那一份美丽。学生在畅所欲言中得到了尊重、得到了认同、得到了提高。如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我让学生通过模拟双耳失聪,体会其中的不便,进而联系音乐与听力的紧密关系了解贝多芬的心境,全程使用伤感的音乐,关注文章重读。最终就可以使得学生与贝多芬的感触距离缩短,更好地体会到作者文字之间蕴含的感情。

学生在充分的阅读中一旦形成了自己的阅读感受后,自然会提出很多问题。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毫无疑问地是问号”。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当一个人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会激起求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改掉以解决阅读卷上关于文本的几个问题或老师提的问题为主的教学过程,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同时注意引导他们由提一些不着边际、鸡毛蒜皮的问题过渡到围绕文章主要内容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例如在教学《致女儿的信》一文中,我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作者写作目的、写法、重难句子、早恋现象、现代人的爱情观等方面提问,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