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阅读答案范文

时间:2023-04-12 13:19: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口技阅读答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口技阅读答案

篇1

一、填写表格

例2.(2016・云南昆明)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与《郑板桥集・板桥善诵》第12题:从宋濂和郑板桥的学习经验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请按提示在A、B、C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简析】本题考查了考生对比阅读及提取概括信息能力。做好本题考生须仔细阅读两篇选文,然后根据已填好的文句及短语(词语),发现填写规律(文句与态度(方法)要对应),最后按提示在文中提炼出恰当的内容来填写。需要注意的是A、C处须用四字词语概括。

参考答案:

A.虚心求教(或“恭敬有礼”)

B.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

C.勤奋刻苦(或“反复诵读”)

二、评价人物

例3.(2016・江苏连云港)阅读节选自《汉书》中“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廷尉当是也”第12题:你认为文帝和张释之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简析】做好人物评价题,考生一定抓住文章有关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句子去思考人物的性格,围绕其突出的性格去回答。评价文帝应结合“此人亲惊吾马,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廷尉当是也”来分析;评价张释之应结合“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若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厝其手足?唯陛下察之”来分析。

参考答案:文帝善于纳谏,有错能改。张释之刚正不阿,敢于谏言;秉公执法(依法办事)。

三、赏析手法

例4.(2016・山东临沂)阅读《口技(林嗣环)》与与《观巴黎油画记(薛福成)》第15题:【甲】【乙】两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简要分析。

【简析】写作方法的辨析与赏析是中考阅读题的难点之一,也是常考考点。常用的写作方法有:托物寓意、咏物抒怀、夸张、对比、悬念、照应、联想和想象、抑扬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伏笔呼应、白描细描、正面侧面、借古讽今、承上启下、虚实相生等等。解答本题时,首先要读懂甲乙两文,其次就是弄清甲乙两文所采用的写作方法,最后就是结合原文进行简要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甲】【乙】两段文字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描写口技艺人的精彩表演和蜡人逼真的形态、姿态,是正面表现口技表演者、蜡人制作者的高超技艺;描写听众、参观者的反应是从侧面表现艺人们技艺的高超。

四、发表看法

例5.(2016・黑龙江绥化)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14题:本文开篇列举的六个事例可以印证“逆境出人才”的道理,而当代中学生大多处于“顺境”之中,在这样的“顺境”中怎样才能避免“死于安乐”呢?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简析】此题设计注意了与考生的阅读实际、生活实际及已经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的结合,力图多角度、多侧面地考查学生对文章以及生活独特的感受体验、价值取向与个性化的理解。解答本题既要结合原文,又要注意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论述“顺境”中须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做到完整严密即可。

参考答案: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挫折与磨难有时会不期而至。所以生活在“顺境”中的我们要拥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的磨练自己,让自己的性情变得坚韧起来,自立自强,勤奋进取,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学生。只有这样,当危难来临时,我们才不会“死于安乐”。

五、描述画面

例6.(2016・北京)阅读《三峡》第9题: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

【简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描写语句进行形象概括的能力。解答方法是:不是干干巴巴地直接翻译,而是根据句子的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写出富有诗情画意的文字。值得注意的是描述时须带有生动形象的修饰语,表现出一定的文采。

参考答案:每当春冬之际,三峡的景象格外美丽,江水滔滔,鱼儿在其中欢唱,树木茂盛不受拘■任意生长,山势高耸,青草茂谣,色彩鲜艳生机勃勃。意境明快,让人感到心情愉悦。

六、写出启示

例7.(2016・四川南充)阅读《河中石兽》与“余十一二岁时,闻从叔灿若公言……盖所感者深矣(节选自《阅微草堂笔记》)”第25题:你从这两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甲】文的启示:

【乙】文的启示:

【简析】本题考查了考生结合文章写出人生启示的能力。做好本题考生首先要对甲乙两文读懂读透。其次就是了解两文的主旨思想:甲文是说“遇事不要主观臆断”,乙文是说“做好事与尽孝道”。最后就是围绕主旨思想,紧密联系实际写出启示即可。

参考答案:

【甲】文的启示:“遇到问题,如果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主观臆断,就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甚至闹出笑话来”或“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或“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

【乙】文的启示:“做人要尽孝道”或“有志者事竟成”或“做好事与尽孝道都能够感染影响别人”等等。

七、比较阅读

例8.(2016・江苏南京)阅读苏轼的《养生》(甲文“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省费以养财”,乙文“吾闻战国中有一方……是以有此言也”)第9题:甲、乙两段中作者所提出的养生之道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简析】做好本题需要认真阅读两段文字,弄清文意,围绕“养生之道”来进行梳理:

①两文都强调了何种养生观,即相同点。

篇2

摘 要:目前,“对话”已经成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热门词,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中的中心,是所有对话的根本基础。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走进文本,通过自主的读书实践,充分地与文本进行交流,将文本的语言及思想进行内化,并学会阅读。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谈谈教师如何为学生搭建与文本对话的桥梁。

关键词:对话;文本;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特别是在新课程背景,如何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我认为,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必须抓住一个关键词:“对话”。因为,阅读本质上就是一场心灵的对话,是读者与作者以及作品中的形象进行的一场心灵的交流,用普鲁斯特的话来说:“阅读的过程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是一次与不在场的或者已经死去的当事人的心灵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的本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阅读“对话”的过程。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也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中的中心,是所有对话的根本基础。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走进文本,通过自主的读书实践,充分地与文本进行交流,将文本的语言及思想进行内化,并学会阅读。

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亲近文本,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架起一座有效的桥梁呢?

一、不惧怕“冷场”――给学生充分阅读时间

学生是阅读教学中对话的主体,是在阅读中产生情感体验的主体。学生的阅读是一个需要较长时间思维过程,蜻蜓点水的阅读使学生难以思考、难以深入思考,是不可取的。只有当学生的情感和作者在文本中所体现的情感融为一体的时候,对话的桥梁才真正建立起来。因此,一定要给足学生阅读时间,否则,课堂上学生的对话交流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去年我参加全国中语杯课堂教学大赛,现场执教的是八年级下册的《喂―出来》,对象是七年级学生,由于学生并没有阅读过文本,在课堂开始,我提出了一个十分简易的问题“这是一个怎样的洞”想引起师生间对话时,大部分学生茫然不知所措,着急翻书寻找答案。面对此景,我立刻调整教学方案,给了学生10分钟的时间阅读文本,10分钟对于一堂参赛课来说是十分宝贵的,可正是因为我给足了学生阅读的时间,之后的对话开展的十分的顺利,学生沿着我的指导思路,不仅了解了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洞,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洞等问题。甚至还对文章的主题提出许多新鲜的见解。10分钟之后的课堂在有趣的对话中有序的进行。而这一切归功于给学生充分阅读时间,让他们亲近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才获得独特的感悟。

如果教师过分专注于自己的讲解,没有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与文本进行话,不能让学生咀嚼辞章,教师讲解的信息都只能是“外加”的,学生无法获得真切的体验。这样的阅读教学是失败的。因此,无论是常态课还是公开课甚至是大型参赛课,教师们不能一味追求热闹的效果,给孩子充足的时间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不要惧怕课堂上的“冷场”,只有这样,阅读教学才是真实有效的。

二、给课堂“瘦身”,让主问题成为课堂牵引

自从“对话”走入语文课堂教学,于是“问”字取代了“讲”字,成为了语文课堂的“新宠”,“满堂问”取代了“满堂灌”。然而满堂问”并不比“满堂灌”高明。问题太多、太琐碎,不仅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阻滞了学生自主的、个性化的学习,这样不利于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古人云“挈领而顿,百毛皆顺”,教师若能抓住关键词句设计课堂的的“主问题”,对于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我在教《醉翁亭记》这篇文章的时候,就抓住“醉”这个字来设计主问题――“太守为什么而醉?”在这个问题引导下,让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概括出太守是“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很自然的引申出课堂的三个子问题,什么样的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情?通过这几个问题支起课堂教学三大板块,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品味醉翁亭景色之美,人情之美,以及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一个“醉”字,让学生走进了美丽的醉翁亭,也与欧阳修展开心灵的对话。

三、以读促品,让学生在诵读中走进文本

“诵读,把书面符号变为有声语言,把抽象静止的感情变为真实具体的感情,使课文中的人物、景物跃出纸面,读者可以直接地毫无障碍地体味、感受、感知,是达成学生与文本对话,体验文本主旨的一种有效途径。”①《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多次提到应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教学应该成为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的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与文学作品进行心灵对话、理解沟通的能力,并提高审美情趣,这些目标的实现与朗读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也可以用“朗读”来串起课堂教学,将朗读作为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的桥梁。例如我在执教《口技》这篇文章的时候,采用的就是朗读的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全体学生的朗读,去感受口技者高超的技艺,要求学生读的字正腔圆,初步感受口技者表演声音的纷繁复杂。

其次,分角色朗读,通过朗读的停顿划分层次。为此,我在设计朗读教学中参照余映潮先生的教学方法,以2、3段为例子,请男女生分开来读,要求女生读第一层次,男生读第二层次。让男女生凭自己的阅读经验做出停顿安排。并提出问题:大家为什么知道在这里停?进而明确:从描写角度来看,第一层属于正面描写,第二层属于侧面描写。第一次写了口技者的表演,第二层写了听众的反应。

再次,在全班朗读的基础上,进而提高朗读的要求,要求学生能把文章读得抑扬顿挫,有轻重缓急。同样我也给同学们选取了一段落,让他们进行自由朗读并将自己的朗读体会进行小组交流。以第四段为例,大家感觉那些句子应该读快点?那些应该读慢点呢?进而让学生明白,第一层中写失火场面的句子应该读得快点,失火救火的声音是从小到大,情势也越来越危急,因而朗读声音由缓入急。第二层次写作者的议论可以读的慢点。

这样以“朗读”为线索的阅读教学,层次分明,覆盖全面,涉及到字词教学、内容理解、艺术手法等等,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到口技者技艺高超,感受到文章语言之美,可谓是“一读多得”。

总之,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一种对话。要想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就得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为学生搭建与文本对话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与文本融为一体才能体会作者言外之意,言中之境与言中之情,才真正完成了与文本的对话。也只有这样的对话才能让学生积累语言,陶冶情感,真正实现有效的阅读教学。

注释:

① 引自李舒怀《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6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0年版。

[2] 吴勇:《让语文课本成为对话的文本》,南京:《师范教育》,2004年5月

篇3

一、阅读课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所以,我先设置了阅读课。一般是每一单元的第一、二课时,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和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为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要进行5分钟左右的必要的启发讲解:或背名言、或讲个小故事、或讲个成语的来历等,针对每课的具体内容,确定启发讲解的内容和形式,提出几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阅读《邓稼先》一文时,首先放几张关于人造卫星升空时的片子(自制的课件),然后教师对照片子有声有色地向学生讲述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的经过,再引导学生回想2003年10月中国“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的场面阅读本文,从而激发学生对邓稼先的了解和崇敬,使阅读在美好的气氛中起步。

第二,指导读书方法,为学生提供有效阅读的路标和向导 关于读书方法,我向学生提出了“三到”的要求,就阅读的全过程来说要看到、读到、写到。所谓看到就是要快,要全。了解全貌,掌握全局。所谓读到就是心到,边读边思考。写到就是要动笔进行点、划、摘、记,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记忆。上述读书法,从导言课开始逐步向学生介绍,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记好笔记,写出体会,以推动学习向纵深发展 “发现问题,等于解决了一半”。这话很有哲理。学习中的问题,就是推动学习深入前进的动力。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的时刻,才真正开始了向这个问题的进击。在学习阅读过程中,为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我采取了以下四种方法。

1.联系实际提问题 有些学生在阅读《中国石拱桥》一文后,联系实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见过文中那样的桥吗?古代的人造出的石拱桥,和现代人造出的形式各异的立交桥,哪个更美、更先进?它们就仅仅像文中所说的‘天上的彩虹吗’?”于是出示了关于各种桥的幻灯片(即自制的课件)和一些有关桥的图片,这样便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便加深印象。

2.反过来想想提问题 如学生在阅读《口技》一文时,先放几段有关艺人吹拉弹唱的录像,再放几段音乐,问:“这几幅图画上的人和录音中那些人的演奏好听吗?为什么?”“对,好听,因为演奏技艺高超!”再提出:“如果他们的演奏很一般,你愿意听吗?”这样反过来想想提出问题既能加深理解,又能增强记忆。

3.前后对照提问题 在学习《故宫博物院》时,首先介绍有关故宫的一些历史,再出示几幅有关图片,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对照《苏州园林》一文,向学生提出问题:“两文都力图将有关的事物的各方面知识清楚明白地告诉读者,但在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联系各科提问题 如《气候的威力》一课,先出示自己制作的课件――南极的冰川,然后让学生联系地理、数学、理化提出问题。

当然,提问题的方法很多,这是普遍常用的四种方法而已。

二、讨论课

阅读课之后,我设置了讨论课。讨论课上教师把学生阅读时提出的疑难问题加以筛选,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首先讨论的重点力求符合教材重点和学生思想实际 有时围绕对某个概念理解展开讨论。针对学生在讲解《藤野先生》一文时,展示了关于敬佩教师的几幅画面(自制的课件):有名人敬师的,有少先队员敬师的,有战士敬师的……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鲁迅敬师的原因。

其次,提出明确讨论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认真组织,具体指导,对学生要求勇于发表自己见解,虚心听取和思考别人意见,在平等的氛围中展开争论或辩论,坚持真理。

第三,指导讨论方法 引导学生把握讨论题目的中心点;充分运用课本中的要点,针对讨论题目进行分析,恰当运用已学文化知识和生活中的实例进讨论,分析综合,提出观点。然后紧扣要点,理清思路,做出结论。

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 培养 自学能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他还说:“一个人有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将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因此,为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应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传统的语文课教学模式曾一度令教师厌烦,学生头痛。“上课讲课文,复习背课文,考试写课文。考后忘课文。”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窒息了语文课应有的生命力,面对这一现象,我在初中语文课教学中,初步尝试了“阅读--讨论--解惑--探索”四课型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以主人姿态获取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觉悟。

一、阅读课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所以,我先设置了阅读课。一般是每一单元的第一、二课时,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和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要进行5分钟左右的必要的启发讲解:或背名言、或讲个小故事、或讲个成语的来历等,针对每课的具体内容,确定启发讲解的内容和形式,提出几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第二,指导读书方法,为学生提供有效阅读的路标和向导。关于读书方法,我向学生提出了“三到”的要求,就阅读的全过程来说要看到、读到、写到。所谓看到就是要快,要全。了解全貌,掌握全局。所谓读到就是心到,边读边思考。写到就是要动笔进行点、划、摘、记,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记忆。上述读书法,从导言课开始逐步向学生介绍,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记好笔记,写出体会,以推动学习向纵深发展。“发现问题,等于解决了一半”。这话很有哲理。学习中的问题,就是推动学习深入前进的动力。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的时刻,才真正开始了向这个问题的进击。在学习阅读过程中,为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我采取了以下四种方法。

1、联系实际提问题。有些学生在阅读《中国石拱桥》一文后,联系实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见过文中那样的桥吗?古代的人造出的石拱桥,和现代人造出的形式各异的立交桥,那个更美、更先进?它们就仅仅像文中所说的‘天上的彩虹吗’”?于是出示了自己制作的关于各种桥的幻灯片(即自制的课件)和一些有关桥的图片,这样便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便加深印象。

2、反过来想想提问题。如学生在阅读《口技》一文时,先放几段有关艺人吹拉弹唱的录像,再放几段音乐,问“这几幅图画上的人和录音中那些人的演奏好听吗?为什么?”“对,好听,因为演奏技艺高超!”再提出“如果他们的演奏很一般,你愿意听吗?”这样反过来想想提出问题既能加深理解,又能增强记忆。

3、前后对照提问题。在学习《故宫博物院》时,首先介绍有关故宫的一些历史,再出示几幅有关图片,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对照《苏州园林》一文,向学生提出问题“两文都力图将有关的事物的各方面知识清楚明白地告诉读者,但在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联系各科提问题。如《气候的威力》一课,先出示自己制作的课件----南极的冰川,然后让学生联系地理、数学、理化提出问题。当然,提问题的方法很多,这是普遍常用的四种方法而已。

二、讨论课

阅读课之后,我设置了讨论课。讨论课上教师把学生阅读时提出的疑难问题加以筛选,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首先讨论的重点力求符合教材重点和学生思想实际。有时围绕对某个概念理解展开讨论。

其次,提出明确讨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认真组织,具体指导,对学生要求勇于发表自己见解,虚心听取和思考别人意见,在平等的氛围中展开争论或辩论,坚持真理。

第三,指导讨论方法。引导学生把握讨论题目的中心点;充分运用课本中的要点,针对讨论题目进行分析,恰当运用已学文化知识和生活中的实例进讨论,分析综合,提出观点。然后紧扣要点,理清思路,做出结论。

教师组织重点问题全班讨论。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由各组代表围绕重点问题展开全班讨论。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教师应直接参讨论,但应做到“引而不发”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起穿针引线、因势利导的作用。在全班学生对讨论的问题产生兴趣时,教师应作画龙点睛的讲解,使学生对问题有明确认识。

三、解惑课

讨论课上的问题有的解决了,有的尚未解决,特别是全班争论的重点问题,意见不统一,或理解不够深透。这时,学生把希望寄托于老师,教师重点讲解的时机到了。为此,我设置了解惑课,教师在课上的讲解要力求生动有趣,言简易明,掷地有声,富有启发性。

第一、教师讲解的重点应放在“三点”上,所谓“三点”指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新知识的关键点;前后各节之间的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点,这些都是教材最本质的东西。

第二、教师的讲解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兴奋点是为学生普遍关注且同教材有紧密联系的问题,教师应力求把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同学生的兴奋点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愉快地进入思考过程。

第三、教师的讲解要从形象入手,注意指导学生的思维方法。语文课上的内容和有关问题,都是属于理性的抽象的,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应使学生以形象为入门的向导,步步深入的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道理。

四、探索课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应培养具有创造能力人。为达此目的,也就不能只要求学生做完几道教师规定的练习题,还要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前进的能力。于是我就在解惑课后设置了探索课。做法如下:

第一、专题探索。每学习一课,都要引导学生运用有关知识,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突出思想问题,进行探索性分析,并在各自分析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第二、自拟复习题目。引导学生自己拟定本单元的复习提纲和自测题目。不搞束缚学生思想的所谓答案格式,而是引导学生逐渐学会对具体题目进行具体分析,归纳总结出分析各种问题的思路。

第三、单元小结及写小论文。指导学生书面表达每单元的知识序列纵横结构,写出学习每一个单元的心得体会,或小论文,初步联系实际解决一些思想问题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篇5

1.解释下列黑体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 )

②会宾客大宴( )

③施八尺屏障( )

④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

⑤满坐寂然( )

⑥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

⑦夫叱大儿声( )

⑧众妙毕备( )

⑨宾客意少舒( )

⑩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11}曳屋许许声( )

{12}虽人有百手( )

{13}不能名其一处也( )

{14}奋袖出臂( )

{15}两股战战( )

{16}几欲先走( )

2.指出下列黑体词的意思。

①妇抚儿乳( ) 儿含乳啼( )

②以为妙绝( ) 群响毕绝( )

③以为妙绝( ) 众妙毕备( )

④手有百指( ) 不能指其一端( )

3.指出下列黑体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①于厅事之东北角( )

②妇拍而呜之( )

③其夫呓语( )

④不能名其一处也( )

4.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遥 闻 深 巷 中 犬 吠(停一处)

②妇 拍 儿 亦 渐 拍 渐 止(停一处)

5.仔细体会课文第二段中的“遥闻”和第三段中的“微闻”两词各有什么妙处?

6.在课文第二段文字中,口技表演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模拟各种声响的?

7.课文第四段中写起火、救火场面,连用五个“百千”,有什么表达效果?

8.各写一个与“不能名其一处也”中的“名”字和“几欲先走”中的“走”意思一样的成语。

9.比较文章各段中听众的反应,看看有什么不同,并加以品味。

二、能力拓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种说法

渝40岁,瘦精精的,科里老办事员,业务没有不精的人,人缘也挺好的,就是寡言少语。大家都说他厚道。一起工作的混到现在都是公鸡头上的一块肉――大小是个冠(官),唯独渝还是渝,只不过是从小渝到老渝罢了。

于是单位里的、单位外的早住上高楼大厦,他还在旧平房里蜗着;人家老婆、孩子一个个地往性质好的、效益高的单位钻,他家的老婆工资是月头拖到月尾,女儿在家吃了几年闲饭;人家早吃腻了荤腥,他家却掐巴着过日子。有人说渝你找找领导吧,渝说怎开得了口呢?有时忍不住找领导,话没说脸就红了,一旦领导说“困难啊”,就再也无话可说,渝最见不得老婆、孩子的眼光,老婆是忧忧的,女儿是怨怨的,但从不和他说半句。闲下来,老婆便练字,常写的便是“知足常乐”四个字。

老渝最近觉得胸闷、厌食、无精打采,老婆便和他上医院,B超一做,医生的脸上便有了一种惶恐的神色,叫老渝坐着,把他老婆叫到门外。

老渝住院了,可老渝觉得没什么,现在有的医院还不是捡到芝麻当西瓜,尽抓公费医疗的搞创收。老渝不知道他老婆正泪汪汪地告诉他的领导:老渝是癌,没几天活了。人之将死,其情可怜。多好的同志啊!领导觉得无论如何得为他办几件宽心的事,让他死而无憾,含笑九泉。

领导拍着胸脯对医生说:什么药最贵用什么药,尽一切可能多延长老渝同志的生命。每一位领导都亲自买上一堆高档营养品来看老渝,老渝很激动,说一点小毛病惊动了领导真是不安。领导们连连拍老渝的手,强颜欢笑:老渝,好好养病,有什么要求尽管向组织上提。领导们召开了紧急碰头会,讨论老渝的房子和照顾女儿进本系统事业单位,一致通过。随即把一套三居室的钥匙和调动表格送到老渝床头。多少年梦寐以求的事竟在自己生病的短短几天全盘解决了,老渝有点不敢相信,可这的确是真的,老渝十分兴奋,气顺了,食欲强了,精神焕发。

老渝精神越好,单位探望的人也越多,领导来得也越勤,老婆和女儿脸上的愁也越厚。从每个人眼里老渝觉得他们躲躲闪闪地盼望着什么。老渝问老婆,你说这好事怎么都轮到我了。老婆一下子止不住了泪,你还有几天,谁和你比?

老渝一下子懵了,那一夜老渝想了好久好久。老渝又病了。老渝一如人们的希望死了。临死前老渝向领导提出了最后一个要求,把遗体献给医学解剖,为社会做最后的贡献。

善良的愿望得到了满足。解剖的结果却令人吃惊:老渝体内没有任何癌细胞,老渝的器官很健康。那么老渝究竟死于什么呢?一位实习的医学博士说:死于无奈。这种说法能否成立,医学界尚有争议。

1.小说题目“一种说法”,这种“说法”指的是什么?

2.分析画线句,说说人们“盼望什么”?找出下文与之对应的句子。

3.作者对文中的老渝持什么态度?

4.小说讽刺了什么社会现象?

5.你认为老渝的死因究竟是什么?

本期参考答案

《〈口技〉课文精练与能力拓展》

篇6

关键词:语文课;综合性学习;思维训练

只有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语文才能真正学到手。无数的实践表明,把语文课当做活动课,结合家庭、学校、社会,积极而广泛地开展语文活动,其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学生是喜闻乐见的,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语文活动中,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求知欲,有了实践语文的体验,有了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就不愁学不好了。

“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考虑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和语言能力发展的特征,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我认为,要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效率,必须把握以下有效教学策略:

明确学习目标,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前提。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向,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精辟论断。如果抓好语文课前三分钟思维训练,并且能持之以恒,得益的是学生,因为它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直接感受到自身识知能力的存在,从而获得“找到自我”的心理满足,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

思维训练旨在通过积极轻松的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具体的做法如下:

接龙:接龙演练旨在培养学生的敏捷能力和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接龙训练的内容很多,有成语接龙、课文标题连缀、名人分类、诗文接龙等。具体操作方法是:由教师或同学开个头(如:课文标题连缀,我梦见《孔乙己》胸有成竹地用《大自然的语言》证明《死海不死》,《老王》在《天上的街市》兜售《羚羊木雕》,《狼》与《斑羚飞渡》《三峡》,望着他们一个个忙碌的《背影》,我想起了《我的叔叔于勒》,一边听《孙权劝学》一边表演《口技》。写完后,从准确、鲜明、情调等几个方面加以品评,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写作兴趣)。还有,如某同学接龙接不上,就要求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否则,活动不可能顺利进行下去。

说名解字:结合文学作品中的人名,作者笔名,由每个学生依次介绍自己名字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同学间对班集体的归属感,咬文嚼字,刨根究底地理解字义,“名正言顺”树立自豪感。学生从自己名字中说出来的答案可谓五花八门,有的是令人始料不及的,其实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对祖国文字的兴趣。

实用作文:即让学生写实用文。如就文具盒,写一则遗失启事和一则推销广告,其角度就不同。写实用文,能使学生认识到作文乃“经世致用”之学,而非“无病”之辞。实用作文,强调作文的实用性,激发学生“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写作兴趣。

讲故事:鼓励学生参与其间,既可简单重复故事情节或续写故事,又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从点上突破,或者与同学合作探究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取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和独特感受,共同编演出自成一格的故事,先由小组演习、挑选,然后在全班展示。讲故事是脱稿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适当加入自己的理解,用生动传神的创造性再现故事内容。

时文欣赏:师生共同从报章杂志上精选一些较为短小的随笔、评论、通讯特写、微型小说和经典散文等“时文”。课前阅读、欣赏。这些文章针对性强,时代色彩浓;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文笔清丽,用语新鲜,很适合中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欣赏口味。他们手中有了这些材料,经过阅读鉴赏,就会在潜移默化当中提高思想境界,掌握新材料,丰富时代语言,领会写作技巧,从而培养出较强的语感能力。一个学期下来,装订成册,是很好的积累。

猜谜:这是一种古老却至今流行的思维训练方法,它可以调动人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如,字谜、成语、人名、地名、词语等。为减低难度,可担供选择答案,这种“猜”想法,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思,学有所悟,极大激发了他们的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持久的学习热情。

课前三分钟活动,激发兴趣,寓教于乐,是一个既平常又深奥的话题,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无论在内容上或形式上,以及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上,都有许多值得探索的东西,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认真摸索,因地制宜,善于变通,综合运用。

纵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内容,它主要体现了以下特性:

首先是综合性。从《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各学段“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阶段目标的阐述上,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学习空间上,体现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机结合;在学习内容上,体现自然、社会、人文领域与语文课程内容的综合;在学习方式上,体现实践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

其次是实践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从实践的过程来看,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认真阅读课内外书籍,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亲身去体验语文,学习语文,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实践的方式来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和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是自主探究,也可以是合作交流。从实践的手段来看,可以让学生走进现实世界考察、调查访问,通过讨论、交流,走进人们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在具体的主题实践活动中,实践的方式和手段都是体现在实践的过程之中的。展开探究活动,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关键。

篇7

一、生成的魅力

预设,就是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学生已有得的知识与经验积累,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育活动。要让学生走进文本,知道“是什么”,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让自己先走进文本。

吃透文本才能精心预设,备课的过程,就是教师首先与文本内容、人物、作者、编者对话的过程。教师备课时要吃透文本每一句话,尤其要关注和推究细节。

新课标认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信息化的今天,学生往往拥有和教师同样甚至更多的信息源,而他们往往也有自己不同于教师的独特的视角。所以教师应当积极顺应信息时代的这种变化,把过去教师单向封闭的备课转变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备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引导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备课,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教学预设就会更具有针对性,课堂的空间也将会更加深广,教学效果也会更佳。

二、心灵的碰撞

1. 阅读前的创设情景。其目的在于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激发兴趣、蓄势铺垫,引导学生披文入情。

《落花生》的导入,我请几个同学到黑板写出自己的名字,再向大家介绍一下名字中的意义。在同学们基本都意识到了人物的姓名往往都带着寓意和内涵后,我亮出许地山的笔名“落华生”,请同学们猜猜它会有什么内涵。同学们依照自己的理解猜测,我因势利导,请同学们带着疑问到文本中去找寻答案,借此大大拉进了学生和文本间的距离。仔细阅读了文本后,学生们都体会到作者以此为名是预示着自己的人生追求,即“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 阅读中的创设情景。其目的类似于遇水搭桥、逢山开路,具有搭设阶梯、降低坡度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深化、拓展。

余光中的《乡愁四韵》一诗,作者借四个极富中国韵味的物象: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来抒发诗人久积于心,耿耿难忘的乡愁情结。教学这首诗,这四个物象中所蕴含的中国元素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要让学生体会这四个意象中的中国元素,离不开老师在课堂中适时的创设情景。如对“海棠红”这一物象的理解,首先告诉他们,海棠是中国传统家居庭院中常见的花卉,也是文人墨客最爱的题材。这样很容易引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相似联想。其次,将中国的旧版图与“海棠”叶比较,由此让学生展开联想:作者站在宝岛台湾遥望祖国,面对“海棠”,自己却身在“海棠”之外――这样能使学生铭心刻骨的感受到这“沸血”是怎样的“血”,这由“乡愁”而引发的“烧痛”是怎样的一种“痛”,从而对“乡愁”这一情绪的体悟必然更真切、深刻。通过适时的创设情景,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及作者的情感内涵的更详细、全面的理解。

3. 阅读后的创设情景。在对文本的研读与学习之后创设情景,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云雀》的最后,我介绍了作者儒勒・米什莱及文章的写作背景。儒勒・米什莱是著名的生物学家,同时又是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还是散文家。写出《云雀》这样的经典之作,他是站在社会学、历史学的高度,用足了生物学的知识。作者生活在正处于路易十六统治下最动荡时期的法国,国人面临着最大的灾难和最严峻的考验。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扎实的知识结构,使作者能对云雀的“天性”、“生性”那么熟悉。他高度赞誉云雀在灾祸动荡的生活中,并没有变得僵硬无情,而仍然是那么快活善良合群,满怀信心的精神。1874年作者逝世,而1875年,法国实现了共和,制定了第一部宪法,从此法国才走向安定繁荣。补充这些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对于文本的内容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就有了更深刻的领悟:作者是要借云雀的这一形象鼓励法国的同胞们勇敢乐观地面对生活。

三、架构的艺术

1. 以文章题目为切入口。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直接进入文本的方法。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我采用了以题目为切入口。让同学们找出题目中修饰湖的词语,学生们很容易就找到了“消逝的”和“仙”两个词;再让同学们阅读文本,用文本中的语言来描绘一下这个湖是何等的“仙”,文本中描写历史上罗布泊的优美的语言被同学们一一找出,细细地品味;然后请同学们围绕“消逝”,在文本中找寻依据。精心品味精彩的语言并与之前的描写进行对比。

2. 以关键词为切入口。《口技》是新老教材都采用的传统篇目,突显了它的文学价值。一个“善”字是全篇的文眼,教学中紧紧抓住“善”字作为突破口,围绕简单的道具、复杂繁多的声响及在座众宾客的反应三个平面,由点及面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就能让学生很好的理解从多个角度表现表演者高超的技艺的主旨和写作特色。

3. 以中心句为切入口。《晋祠》一文介绍了晋祠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的特点,称赞它是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文中第一节便直接揭示了晋祠著名的原由:“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围绕这句话请学生们在文本中去领略那以巍巍的山、古老苍劲的树及多、清、静、柔的水为代表的自然风景的美丽与独特,以及以古建筑中的三绝、各具情趣的建筑群及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小品为代表的历史文物的悠久与绵长,进而体会到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四、内心的声音

篇8

关于导学案,这种教学设计很好,有它鲜明的特点和显著的优点。但是,如果因为大家在这个阶段推崇这种教学设计,就认为导学案可以包打天下,就一定要在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所学校像传销式地推广,并且要求所有的课堂都必须要以这样的模式进行,那恐怕就是一刀切了。为了避免这些的情况的产生,我们在使用导学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要思考语文课文哪些课适合用导学案来上,哪些课不适合用导学案来上。

语文课堂一直存在“常式”和“变式”互融的问题。但是有一个常式是固定的,也是公认的,那就是无论怎样的课堂都要以学生的需求作为课堂设计的出发点。正如新课程标准里所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初中语文课文根据文本特质,课型基本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主题型文本、诵读型文本、写作型文本、拓展型文本、思辨型文本……我们要区分哪些课文适合用导学案上,哪些课文不适合用导学案上,或者这篇课文的哪些部分适合用导学案上,哪些部分不适合用导学案上。能明确这个标准后再考虑怎么样用导学案,是相当重要的。

比如说正在进行的人教版七(下)第四单元的课文,我是这样处理的:

《社戏》:经典课文,教师主导型课。精心设计,讲出文章精华。

《安塞腰鼓》:优秀课文。学生朗读为主,以朗读赛的形式进行,配合着让学生阅读老师的文本解读文章。不讲。

《竹影》:部分内容使用导学案。学生自学,个体展示和小组展示,教师稍微点拨。讲解时间尽量控制在8分钟以内。

《观舞记》处理为写作型文本。略讲。为作文指导课服务。

《口技》:两课时全部使用导学案。

从实施情况来看,导学案的使用,在两个班级里都取得一定的成效。基础好一点儿的那个班“展示课”相比而言就比较成功。学生能够说出点儿名堂来,课堂比较高效。基础差的那个班孩子们也热闹,但说不到点上,课堂低效。所以,我决定,以后这个班的展示课,时间缩短,半个课时即可,加大教师的指导。

二.在使用导学案的时候,最最要紧的是认清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位置。

使用导学案使学生展示型课成为一种常式。教师需要适当放手或者完全放手,创造相应的条件让学生去进行自主的课堂探索,让他们在自主展示中主动学习课文。这让学生充分发挥了学习的自主性,也让老师获得了观察学生的最好平台,以此还可以为以后的教学形式寻找依据。

但是,学生的学情是有差别的。并不是所有学生的学习习惯都是良好的,这个需要慢慢地培养;也并不是所有的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很强的,这个需要慢慢地锻炼。如果一开始就不依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就彻底完全地放手,相信学习的效果不一定能达到最佳。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学生习惯好能力强,就可以继续进一步放手。如果学生习惯差能力弱,就应该适当加强教师主导的力量,这样对学生学习的帮助会更扎实,教学也能落到实处。

所以我们说一切的教学设计都应该以学生的学情来定,而不是流行中的这种或者那种模式,包括导学案。

有效的课堂一定是在交流中行进的。这个交流,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还要注重学生和文本的交流,更要注重学生和老师的交流……这个交流应该是多维度多角度,如果重点强调学生和学生的交流,这样的课堂表面看起来很“美”,却“美”得没有深度。没有立体化的多维交叉沟通的课,是不灵动的,而灵动是语文课堂保持生机的要素之一。如果一味要求学生带着这种交流导学案上答案的状态进课堂,表演完后,没有经受关于文本的任何主动或者被动的点拨思考和深化,然后以同样的状态出课堂。这个课堂时间,就没有生长力,就是一种浪费!

篇9

一、为何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对话型课堂模式需要有效的课堂提问

新课程提倡并强调对话教学。对话教学指的是蕴涵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言说,它不仅表现为师生间的提问与回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它需要师生彼此敞开自己的心灵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价值的分享。虽然对话教学不是师生简单的问答,但是师生就所提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获得精神层面的交流和分享却是对话教学的基本形式。因此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为实现师生间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搭建了平台,而师生间真正对话的展开对学生而言则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创造性的解放,而这些正是课堂教学有效性所要追求和实现的。

2.新的学习方式呼唤有效的课堂提问

新课程提倡新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方式作为一个开放的整体,具有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意义性、交往性、体验性、问题性、创新性等八个基本特性,其中“问题性”也成为新的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所以新课程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做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于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余文森,《论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性》)因此教师创设的有效问题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激发学生生成新问题的关键。

二、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教师设计的问题具备“支撑性”。

古人写文章,常常追求“立一字缀全篇,缭绕盘旋到底”的效果。这充分说明了该字在全文中的重要作用。那么,如果把这种理论移用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来,同样可以发现它的价值。因为,一个有效的教学过程,同样需要有一个极其精妙的问题来撑立整个课堂教学的结构,以此勾连起整个教学环节,提纲挈领地辐射和管辖起其他教学内容,使整堂课有了骨架,有了着力点。按照这种要求设计出来的问题,是教学过程中所有子问题的母题,这样的问题,可以成为师生互动的中心,课堂教学目标集中,更有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达成。

反过来说,如果课堂缺失了这样一个能撑立起整个教学过程和内容的问题,课堂教学往往会显得松散无神,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游离教学目标。如在教学苏教版《口技》一文时,我们就可以紧紧围绕一个“善”字,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抓住“作者是如何表现此人善口技的”这一中心问题,层层推进,最终达成教学目标。这里的主问题是具有支撑性的,这个阅读过程就具有了明确的中心,学生也能从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培养阅读能力,养成一定的问题意识。那么,这样的问题就“撑立”起了整堂课的内容、环节,以及学生活动。

2.教师设计的问题须具备“力度性”。

此处所说之“力度”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具有思考力度,有思考容量,亦是就有效地提问而言的。在教学中,有效地“提问”能促成学生讨论、思考,能使师生生之间保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学生自主的学习状态。这种状态的维持取决于教师“提问(问题设计)”的有效性。一个有思考力度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情景中。反之,则会损伤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然而,虽然我们的课堂从来不缺少问题,但真正具有思考力度的问题不一定很多。应该怎么设计问题才能把学科知识与学生的个体经验连接起来,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就成为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从平时大量的常态课来看,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大量没有思考力度的伪问题。教师们常常把学生当做教学对象,自己则扮演着演讲者、主导者的角色,向学生灌输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记住”大量信息,即使有的教师会在课堂上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绝大多数问题只是为了确认学生“懂了吗”,只是为了追求唯一的正确答案,甚至是对内容简单机械的重复陈述,这些问题其实是毫无思考意义的。我们需要的问题仅仅能考虑激励学生的兴趣尚且不够,更何况要追求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情绪在或亢奋或沉静中“潜流暗涌”起来的效果呢?问题设计若流于肤浅,缺少思考力度,课堂教学就已经失败了一半。

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评价该问题是否具有足够的思考力度,设计的问题需要切中学生的知识背景与心理需求,切合学生的情感状况,切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唯有如此,我们的问题才可能带来思考效应,才可能激活课堂,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3.教师设计的问题须具备“变革性”。

现代认知结构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碰撞与融合而实现的。它强调学生自主对知识的尝试、发现及对所学知识的意义的主动建构。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必须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可尝试性、合作性、探究性都比较强的问题,让学生在尝试、合作与探究中发现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完整的感性材料,让学生通过讨论、观点碰撞、组织交流来解决,从而拓宽彼此思路,互相受到启发,共同获得提高。

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前如何设计此类可以变革学生学习习惯的问题就显得有为重要,这样的问题才能真正变革我们学生的学习方式。比如在教学舒乙先生的《都市精灵》一文时,我就安排了这样的环节,在学生理解文意,初步感知文章中心之后,创设情境:人生往往很奇妙。公元2010年10月14日上午,阳光朗照,旧金山的一只大鸟偶然间飞到了北京现代文学馆的一棵参天古树上,遇到了那对一直无所事事的乌鸦,它们展开了跨越国度的交流……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段对话,话题可涉及环保、“非典”、禽流感、绿色、人文等,设计完成后上台表演;活动后评出最佳对话奖和最佳表演奖。

(这是一项综合性、开放性的设计,学生可联系生活实际、知识积累、文中所学进行个性化设计,畅所欲言,在具体情境的实践中表达独特感受,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培养创造能力,获得情感、智慧、能力的和谐发展。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

我让学生四人一个小组,在充分讨论之后,让他们进行对话、表演。这样的问题既可以保证学生的活动紧紧围绕理解文本来展开,同时又很有趣味性。这样的问题设计,变革了学生学习方式,保证了学生的活动的充分自主性,也就能真正实现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目的了。

4.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具备“层次性”。

这里所说的“层次”是指整个教学环节中所有问题的位置安排,以及呈现时机的层次性问题,这其实也设计到一个课堂结构的问题。“提问顺序是一连串按认知发展先后顺序排列的问题,和一系列能促进学生解释、验证、支持和重新回答问题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促进学生参与教学对话”。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层次分明的,而这种层次首先取决于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与安排的通盘考虑。从目前的课堂结构来分,教师设计的问题可主要分为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三种形式。从探究性学习的要求来看,递进式地来设计和安排问题是比较有效的。这种结构表示整堂课中,教师的问题设计是按照学生一般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设计和安排问题,问题的难度是随着教学的推进而逐步深入的,由浅入深,最后走向课堂教学的。这样的层次越分明,越有利于教师对课堂的调控,以及教师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阶段性地对自己的教学环节作出自我评价,也有利于相应的调整,促使教学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互动。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实施之前,要对所有预设的问题进行细致的筛选和布置,什么问题怎么设计,安排在哪个教学环节呈现出来都要仔细考虑和布局,问题越简练,层次越清晰,教师对课堂的调控越得心应手,学生的学习更专一、更有效。那么,我们追求的教学有效性才可能得以实现。

篇10

关键词:高峰体验 诗词 背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2-0042-03

作者简介:张西云(1980―),广东南雄人,教育硕士,中学一级教师,广东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语文教师。研究方向:课外阅读、初中文言文教学。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调查一批有相当成就的人士时,发现他们常常提到生命中曾有过的一种特殊经历,“感受到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颤栗、欣快、满足、超然的情绪体验,”由此获得的人性解放、心灵自由,照亮了他们的一生。马斯洛把这种感受称为“高峰体验”。

常有高峰体验的人最接近真实的自我,能够最佳和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与智慧,因此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富有责任心,更富有主动精神和创造力,他的行为更具有自发性、表达性、纯真性,更加自然、公正、坦率。因此这种人的潜能与价值更能得到充分实现。

虽然自我实现的人更容易有高峰体验,马斯洛也承认有些还没达到自我实现阶段的人也有可能有这种体验。高峰体验不能通过个人的意愿而发生,但却有可能通过安排自己周围的环境提高它发生的可能性,例如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中创设条件,激发学生获得高峰体验的可能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笔者认为古典诗歌是最容易让学生产生高峰体验的载体,笔者也试着从各个方面引领学生获得高峰体验。

古诗文背诵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和必然路径。叶圣陶先生曾说:“读,原是很重要的,从前的人读书大都不习文法,不重解释,只知死读上用死功夫。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明了。”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然而,不少学生认为古诗文枯燥无味,尤其讨厌背诵。学生在背诵时死记硬背,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本文从诗词吟诵、背诵竞赛、歌曲哼唱、游戏活动等角度引领学生获得学习的高峰体验,希望不仅能让学生高效地学习,并且能在背诵中培养语感,提高自学能力,积淀人文素养。

一、以诗词吟诵引发高峰体验

吟即吟咏,按照汉语特点和诗词格律拖长腔地唱。吟诵即吟咏和诵读的合称。区别在于吟咏有曲调,诵读没有曲调。古诗文是以吟诵或唱的形式创作的,白话诗文是以朗诵形式创作的。故古诗文吟诵之,白话诗文朗诵之。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这样写道“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吟诵的感染力可见一斑。

在学习古诗词时,笔者先给学生播放了吟诵专家徐健顺的七绝《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这首仄起七言绝句中,用的是“麻(a)”韵,这个韵比较单纯直白。这首诗每句的前半部分都比较低回顿挫,后半部分比较明朗上扬,这种音韵上的对比,吟诵起来正符合诗歌所表达的古今对比之意。吟诵之时,无限感慨尽在其中。燕子年年寻旧巢,辈辈相传,而此屋主人已经数易,旧时贵胄华堂,今成百姓人家。

吟诵时应拖长的字有:边、花、衣、阳、斜、时、前、常、家。入声字读短音。这些字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诗意,也牢记了字词,不易写错。

然后,笔者也依样画葫芦,引领学生尝试着吟诵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此诗也是初唐古绝。从格律角度来看,亦可视为押仄声韵的仄起五言绝句,所以吟诵时用古体诗的调式和近体诗的调式均可。按照吟诵专家的指点,这首诗中有三个闭口音的字,比较有特点。“琴”“深”“林”,这三个字现在收音收到-n上,过去是收到-m上的,所以在吟诵这三个字时,尽量闭口走鼻音,才更有古韵。如果按照近体诗吟诵,则应拖长的字是:篁、琴、啸、林、知、相、照。入声字读短音。学生在反复的吟诵、体悟中,颇受感染,亦深解其中滋味,这种别样的体验,震撼着学生的心灵。

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也说:“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声音是对生命的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读会让学生感动。”引领学生进入诗歌教学高峰体验的第一步就是倾听诗中个性的声音,让学生在吟诵中沉入、陶醉、忘我,引领学生获得高峰体验。

二、以背诵竞赛激发高峰体验

人皆有好胜之心,中学生更是如此。少年不识败滋味,表现欲很强,屡败屡战,更容易激发其兴趣。背诵竞赛可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现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内容为例,以小组为单位举行背诵竞赛。比赛项目有:其一,“非你莫属――指定背诵”。即人员由老师随机指定,背诵篇目则在附录的《山中杂诗》《竹里馆》《峨眉山月歌》等古诗中,由被指定的学生抽签确定。指定背诵是为了确保将基本的背诵篇目准确、熟练地背诵出来,考量的主要是准确度,而抽签则让比赛充满戏剧性,也要求学生充分准备每一首。其二,“狂飙突进――速度背诵”。顾名思义,比拼的就是在准确背诵的基础上的背诵速度,限定背诵《木兰诗》和《口技》等较长的诗文,一声令下,“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各小组派出的背诵快手就迫不及待地开背了。眼看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背诵的学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一气呵成,快速背完,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全班学生都屏息凝视,目不转睛地盯着背诵者,神情紧张,场面热烈,气氛火爆,扣人心弦。学生梁家健背诵《口技》全文仅用44秒,可谓神速。其三,“击鼓传花――接力背”。由每个小组的学生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背诵附录的课外古诗词10首,每人限背一首,不得重复,在准确的基础上以时间决胜负。这个项目是为了保证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轮番上阵,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考验学生小组的和谐和分工合作能力。其四,“独此一家――挑战背”,即各小组的背诵高手毛遂自荐,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文,只要没有其他小组的学生能背,即可得分,反之,则挑战不成功。这个项目是为了鼓励学生积极背诵课外古诗文,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背诵面,增加学生的积累量。

在背诵竞赛中,学生踊跃参与,背诵中的表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充溢着高峰体验。而观摩比赛的学生也倾心投入其中,与之感同身受,同样体验到背诵的和乐趣。

三、在歌曲哼唱中享受诗词

优秀的古典诗词大多语言精练、意境优美、意蕴深远,富于形象性。一些具有深厚古典文化底蕴的当代流行歌曲词曲作者,将古典诗词重新谱曲,巧妙地化用古典诗词的语句、意境或意象,将古典诗词的精华融入当代流行歌曲中。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著名歌手邓丽君、王菲等人都曾演唱过,流传甚广。再如由徐小凤演唱的李商隐《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别亦难),同样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歌。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月满西楼)近年经安雯演唱后,更是不胫而走,颇有后来居上之势。

学生在对流行歌曲的哼唱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诗词的熏陶影响,不知不觉就能入脑入心。笔者常在课前、课间播放由相关的古诗词改写的流行歌曲,带领学生哼唱,让学生既得到音乐的享受,又受到古典诗词美的浸染,深受学生的欢迎。

中小学各版本教材的课内及附录的课后诗词,迄今已被谱曲传唱的详见附表。

四、以游戏活动触发高峰体验

开展《我爱记诗词》等活动,以游戏活动、比赛形式,通过朗诵、吟诵、背诵、接龙、默写等,寓教于学,寓学于玩,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让学生在游戏活动、竞赛中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加速诗词的背诵,享受运用诗词的,体验学习诗词的乐趣。

环节一,诗词接龙,主持人说上半句“海内存知己”,选手就得迅速接下半句“天涯若比邻”,或者先说下半句“长河落日圆”,选手就得迅速答上“大漠孤烟直”;如此这般,循环往复,让人乐此不疲。

环节二,按图索诗。展示一幅图画,选手须猜出相关的诗词。

环节三,说名道诗。主持人报一个诗人的名字,选手马上背出所提诗人的一首诗;或主持人说出一个关键字,选手需要说出一句包含这个关键字的诗词,例如说红,选手可说“落红不是无情物”。

环节四,描诗猜景――主持人会描述一位诗人或一个场景,猜出答案的选手可随时举手回答,答对得10分,答错将失去再答这道题的资格,本环节共10题。这一轮主要考验选手对诗词、诗人与诗词知识的了解程度。

古诗文背诵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老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乐趣是强大的内在动力,如果能带着乐趣去探求,让学生感受其中的奇妙和,学生将充满探求的动力。诗文的背诵也是如此。引领学生去发现背诵的快乐,经常获得诗词学习的高峰体验,学生将会进入乐此不疲的忘我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