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祝福语范文
时间:2023-03-18 09:26: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夏至祝福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祝福是我愿;短信是我发;祝夏至快乐。
2、炎热的日子来临,清凉一夏,送给你!
3、夏至,一阵清风寄我情。
4、夏风吹动我思念,牵挂之情永不变,问候真情天可见!
5、短信到,清凉到,愿你幸福长相伴,夏至快乐多美好。
6、夏至养生有三宝,贴心给你道一道,饮食清淡宜食粥,南瓜百合放里头,益气生津多喝汤,枸杞乌鸡是良方,饮茶品茗养心性,绿茶搭配合欢花。愿快乐安康!
7、炎炎夏至今来到,高温酷暑身边绕。劝君心情莫烦躁,四季轮回莫要恼。中午美美睡一觉,神清气爽开颜笑。朋友情谊总围绕,假日聚会聊一聊。早晚出门走一走,欣赏美景到来好。生活充实心态好,凉意自然身边到。祝夏至健康快乐!
8、夏至既至暑气盛,养生重在多养心,平心静气宜心脏,暑胜切莫动肝火,新鲜水果会排毒,多吃绿豆可降火,西瓜排水又解渴,脾胃虚弱不贪多,平心静气暑自降,高枕无忧到天亮。
9、夏至将至,朋友关怀无微不至。铃声一响祝福至,短信一条心意至。寿喜跟着福禄至,财运伴着幸运至,吉祥携着如意至,健康随着快乐至!夏至快乐!
10、夏至将至,愿你豪情似火、朝气蓬勃的状态,永远夏光万里;愿你踏上幸福快车、健康美满的舞台,永远夏不了台;愿你看到我短信,永远与清凉夏路相逢!
11、夏至炎热心浮躁,外出旅游暑气消,成功可贵快乐更重要,名利渴求情意永闪耀,调理饮食心态也要调,愿你被幸福套牢,祝你和甜蜜狂飙,生活如意事事好。
12、热情似火的夏至已来到,抱一抱你,开心无边;照一照你,幸福如火;亲一亲你,神采飞扬;拥一拥你,活力四射;搂一搂你,激情无限。愿你夏至舒爽,欢乐开怀!
13、夏至到,幸福的花儿对你笑,美好天天;快乐的歌儿对你唱,欣喜连连;平安的大道任你逛,福寿绵绵。祝你夏至快乐,幸福无忧!
14、转眼又到夏至,炎炎酷暑将至,愿你快乐一直,送你西瓜一个,滋润你的心肺,甜甜你的美胃;送你酸梅一碗,甜甜你的心扉,清凉你的一身。夏至快乐。
15、六月来,夏至到,白昼长,夜变少,热的火烧地球了,出门去,要带帽,小心皮肤晒黑了,防护霜女生要,墨镜可乐要备好,记得缺水最重要,时刻补水要记牢!
16、夏至节气到,木槿花盛开。开的是希望,结的是硕果;开的是情运,结的是幸福;开的是芬芳,结的是清爽;花开花又谢,好运永不绝!我借木槿语,祝君安。
17、夏至悄悄到面前,阳光依然很灿烂,我的祝福虽平淡,感情真挚不一般,祝你好运在泛滥,霉运从此不沾边,忧愁烦恼一边站,生活幸福又美满!
18、夏至来了静悄悄,不声不响骄阳照,健康快乐跑不了,锁定目标不放掉,你争我抢似赛跑,好友祝福又送到:好运和凉爽也一起到,千万看准要盯牢。
19、夏至好运至,出门遇好事;夏至快乐至,天天有美事;夏至成功至,事业成大事;夏至平安至,世上无难事;夏至祝福至,幸福陪你寻常事。
20、夏至点亮了梦的起跑线,希望给了勇气无穷的力量,在胸膛在远方,一颗炽热的心跳的疯狂,年轻的朋友啊,用夏至的火热燃烧这生命吧。
21、夏至,转眼即至;祝福,依旧如昔;友谊,藏在心底;记忆,需要铭记;人生,需要美丽。夏至到来,幸福快乐随行,健康平安围绕,愿你精彩生活乐淘淘。
篇2
方法: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舌下囊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激光治疗,调节激光光斑至直径0.5cm大小,10min/天。治疗组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1剂/d,水煎2次,混合取汁400ml,分早晚2次,温服。2组均10d为1疗程,治疗2疗程,停药10d后统计疗效。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7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中未发现血府逐瘀汤有明显不良反应,无药物依耐性,依从性好。
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舌下囊肿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小,依从性好。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 舍下囊肿
The blood Xuefuzhuyutang treatment of ranula clinical observation
Wu Jianzhen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licacy of xuefu zhuyu decoction in treating sublingual cyst .
Methods:0 patients with sublingual cyst who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random number table .3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laser treatment,and adjust the laser spot diameter of 0.5cm size,10min/days.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xuefu zhuyu Decoction with 1 dose per day.It was decocted for 2 times and the mixed juice of 400mL, was obtained and orally administered with warm water in the morning and evening . 2 groups regarded 10 d for a course of treatment and treated for 2 courses .Statistcal effects were analyzed after withdrawsing for 10 d .
Result: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2.50% and th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3.33%.Comparison of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showe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0.029).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No siguificant side effects and drug dependence were found in xuefu zhuyu Decoction and the compliance was good.
Conclusion:Xuefu zhuyu decoction has better clinical efficacy in treating sublingual cyst with good compliance and leses toxicity and side effects.
Keywords:Sublingual cyst Abandon one’s cyst Xuefu zhuyu decoction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182-02
舌下囊肿是常见病和多发病,舌下囊肿的治疗方法较多,如切除法、碘注射液法、冷冻法、激光治疗法、电灼法等,效果都不是很理想。笔者自2010年1月~2012年3月,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舌下囊肿4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70例均为我院内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舌下囊肿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22-65(40.28±6.35);病程0.25-5(2.19±0.64)a。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1-68(41.32±3.21);病程0.3-5(2.24±0.73)a。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患者自觉舌下有一肿块,使活动受限,检查可见舌下有一囊肿,表面透明光滑、质软,用注射器抽囊液,可见无色透明粘稠液。
1.3 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辨证标准;②年龄20-70;③病程>1月;④签署知情同意书;⑤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①年龄70岁者;②7d内使用过治疗药物且有效者;③过敏体质或对治疗药物过敏者;④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⑤合并心、脑、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或有颅脑肿瘤者;⑥舌下囊肿为其他疾病的伴随病状或精神病患者;⑦依从性差或重要资料不全者。
1.5 治疗方法。对照组30例,采用激光治疗,调节激光光斑至直径0.5cm大小,10min/d;治疗组才用血府逐瘀汤加减(主方:桃仁10g,红花9g,当归9g,川芎10g,生地黄20g,赤芍9g,枳壳9g,桔梗6g,炙甘草6g,柴胡9g,牛膝9g,黄芪30g,党参15g,陈皮6g,水蛭3g,丹参15g,三棱9g,莪术9g),1剂/d,水煎2次,混合取汁400ml,分早晚2次,温服。2组均10d为一疗程,治疗2疗程,停药10d后统计疗效。治疗中嘱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每日应有适当的体力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调节情志,不抽烟、喝酒、喝浓茶、寒凉等刺激之品。
1.6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囊肿完全消失,随访无复发,舌底口腔粘膜组织正常;有效:囊肿基本消失,随访无复发;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1.7 统计学方法。在SPSS13.0统计软件包上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资料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有效率比较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舌下囊肿患者总体疗效评价、有效率比较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依从性比较。70例患者均按时服药,完成研究,无剔除、脱落病例,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显示良好的依从性。治疗中,治疗组有3例出现轻度上腹部不适,未发现对中药的依赖性;对照组有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炎,并有11例对治疗药物产生依赖性。
3 讨论
舌下囊肿位于口底部舌下区,来自舌下腺,囊肿的直径一般为2-3mm或7-8mm不等,组织学表现为粘液性肉芽肿,或充满粘液的假囊,无上表衬里,多半为各种原因使导管破裂,粘液外漏组织间隙所致[1]。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阴阳失交,瘀血阻滞,舌下囊肿与瘀血有关,心开窍于舌,故治疗时应温通心阳和活血化瘀,方由血府逐瘀汤加减。
血府逐瘀汤系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是行气活血的代表方剂[2]。血府逐瘀汤广泛应用于临床内、外、妇、五官等各科。方中以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而杨血;黄芪、党参、陈皮补气行血,加桂枝温阳通脉、助阳化气。水蛭、丹参、三棱、莪术破血化瘀。
研究显示,血府逐瘀汤治疗舌下囊肿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小,依从性好,值得进一歩研究。
参考文献
[1] 邱尉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91
篇3
瓜蒌薤白半夏汤出自《金匮要略》,主治痰饮壅盛、闭塞心脉所致胸痹;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主治胸中血瘀、血行不畅之证。笔者临床上合用此二方治疗多种疾病,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 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
李某,女,25岁。2002年3月就诊。患者2年前患病毒性心肌炎,经治疗后好转。半月前因患感冒又诱发胸闷胸痛,乏力纳差。舌苔薄腻、边黯紫,脉弦涩。心电图示偶发房性早搏。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给予心肌营养等支持治疗1周,病情未见缓解。证属胸阳不振、心血瘀阻,治拟温通心阳、化瘀通络,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瓜蒌皮15g,薤白、当归、姜半夏、桃仁、川牛膝、赤芍、炒川芎各10g,失笑散(包)20g,红花、桔梗、甘草各6g。3剂后症状明显减轻,7剂后诸症消失。
按:本例患者患心肌炎日久,心气不足,病久伤及心阳,阳气不振,血脉不行,致心血瘀阻。且病久伤脾,失其化湿之力,痰湿内生,故出现心悸、胸闷胸痛、舌苔腻边黯、脉弦涩等症,投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共奏健脾祛痰、活血化瘀、宣降气机之功,而获佳效。
2 心脏神经官能症
钱某,女,27岁。2006年7月就诊。患者10天前与人争吵后,遂感胸痛,平素纳差便溏。多项检查未见异常。舌黯、苔腻,脉弦细。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证属肝郁脾虚、阳气受遏、心脉不通,治拟疏肝健脾、通阳化瘀,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瓜蒌皮25g,薤白12g,姜半夏、醋香附、淡豆豉、醋柴胡、当归尾、丹皮、生白术、炒白术各10g。3剂后胸痛即减,加煨木香、煨葛根各10g,又进2剂,便溏已止,效不更方,又服7剂,诸症均消。以逍遥丸:补中益气丸善后,随访半月未再发。
按:患者脾胃素虚,受情绪刺激,胸阳受遏,心血不通,则胸部闷痛。取瓜蒌薤白半夏汤温阳散结通络,血府逐瘀汤加减化瘀止痛,淡豆豉、白术健脾渗湿,香附理气。诸药同用,而获桴鼓之效。
3 胸外伤
张某,男,34岁。2003年3月就诊。患者1周前与人斗殴,致右胸外伤,痛如针刺,胃纳不佳,暖气频作。查体:右侧胸部第3肋压痛伴皮下瘀青。舌紫黯、苔薄腻,脉弦涩。证属胸中血瘀、血行不畅、肝郁犯胃、胃失和降,治拟活血化瘀、理气和胃,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瓜萎皮15g,薤白、姜半夏、炙甲片(先煎30分钟)、醋香附、醋柴胡、当归尾、桃仁、川牛膝、旋覆花、代赭石、丹皮、生白术、炒白术各10g,红花、桔梗各6g。3剂后右侧胸痛即减,嗳气也止,去桔梗、牛膝、旋覆花、代赭石,续服1周后,诸症均除。
按:患者瘀血在胸,故胸部疼痛,痛如针刺;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脾胃失运,故胃纳不佳,嗳气频频。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散结通络解郁,血府逐瘀汤加减化瘀止痛,旋覆代赭汤加减和胃降逆。三方合用,切中病机,诸症自消。
4 急性冠脉综合征
篇4
关键词 互动性 创造性 语篇性 《祝福》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王寅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可总结成“现实――认知――语言”,即:现实和语言之间存在“认知”这一中间环节。只有将交际过程中的三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考虑体验和认知的制约作用,努力处理好几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作者、理解作品、译好文本,才能实现“解释的合理性”和“翻译的和谐性”。这就是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这一翻译观体现的观点有:(1)翻译具有多重互动性: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中,要求译者在认识到原作者的创作意图的基础上,达到对于原文的通透理解,并将译文的读者考虑在内,以实现“和谐翻译”。这一过程是前述交际过程的一次扩展,即“作者――文本――读者兼译者――读者”。(2)翻译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译者首先是原作的读者,在阅读过文本并在自己的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身份从读者向某种程度的“作者”实现了一次跨越。(3)翻译的语篇性: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接受了Beaugrande(1978)的观点“翻译的基本单位不是单词,也不是单个句子,而是语篇”。翻译主要是语篇为基本层面的,主要是就语篇所反映出的整体意义、主旨和风格而言的。
上述三个特性不是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的全部观点,而是其中的较易把握的三个特性。下面将上述观点作为框架,对鲁迅的《祝福》的英译进行分析,针对杨宪益和William A. Lyell的译文,论证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例 1: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
“老了。”
“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
Yang’s version: “Xianglin's Wife? Why?” I pressed.
“She's gone.”
“Dead?” My heart missed a beat.
Lyell’s version: “What about Sister Xianglin?” I asked apprehensively.
“She’s aged away.”
“Aged away?” My heart constricted into a tight knot and felt as though it would jump out of my body.
杨将“死了”直接翻译成“Dead ?”,而Lyell将之译为“Aged away?”杨直接了当的翻译突出了封建时期人们的麻木无情,年关将近,人们避讳谈论与疾病、死亡相关的话题,但是叙述者却不忌讳这些封建迷信,敢讲“死亡”,突出了其作为接受新文化的知识分子,不受封建禁忌的影响。而Lyell的译本则没有这层意思。但是对于没有汉语背景的英语读者来说,Lyell的译本更加容易理解,也实现与读者的互动。
例 2: 回头人出嫁,哭喊的也有,说要寻死觅活的也有,抬到男家闹得拜不成天地的也有……
Yang: Some widows sob and shout when they remarry; some threaten to kill themselves; some refuse to go through the ceremony of bowing to heaven and earth after they've been carried to the man's house...
Lyell: When second-timers marry, some’ll scream and holler; some’ll try to do themselves in; some’ll raise such a ruckus after they get to the groom’s place that you can’t even get ’em through the ceremony...
“拜天地”是中国结婚仪式,即新郎新娘向天地、祖先、父母磕头。此处,杨创造性地译为“the ceremony of bowing to heaven and earth”,然而Lyell将之译为“the ceremony”,虽更易为读者所理解,但未传达出中国传统结婚仪式的内涵,欠缺创造性。
例 3: 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Yang: the Selected Writings of Neo-Confucian Philosophers, and Commentaries on the Four Books.
Lyell: a copy of Collected Commentaries to “Reflections on Things at Hand”, and a copy of A Lining to the Garment of the “Four Books”.
杨用了通用的翻本,读者理解起来更加容易,Lyell则采用逐字翻译。何谓“近思”?从《近思录》便可找到答案。“问:如何是近思?曰:以类而推。”“近思”即是从平常的事物发现不寻常的道理。可见虽然Lyell意图采用逐字翻译,使英语读者能理解文中所言,实现与读者的互动。但由于译者的创造性,使个别字词略显偏离原意。
例4: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Yang: Those who enjoyed life must have wondered at her for wishing to live on, but now at last she had been swept away by death.
Lyell: People happy in their own lives had no doubt thought it odd that she chose to continue such an existence. Well, now at last Wuchang had swept her away without leaving the slightest trace.
杨将“无常”译为“death”,即“死亡”。Lyell将之译为“Wuchang”,并注释“the name means literally nothing is permanent was a deity who, despite a rollicking sense of humor, played the role of grim reaper”。在穆斯林文化里,“无常”有两重意思,一是死亡,二是世间万物变化多端。两位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之译成不同版本可谓创造性和语篇性俱佳。
随着鲁迅作品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对鲁迅作品的译本的研究也成了学者关注的焦点。《祝福》这一短篇小说的内涵丰富,对译者个人体悟、创新性、与读者的互动性要求较高。只有在这三个层面上都达到要求,才能准确传达出鲁迅作品的内涵。在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要求下,中英翻译越来越需要译者具备多种素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私人复制;网络著作权;合理使用;利益平衡
一、网络环境下关于私人复制的争议
面对网络环境下的广泛复制的存在,著作权人希望将复制权的效力扩展到暂时复制,这样,计算机用户在线阅读、欣赏、使用网络上的盗版作品就是未经许可复制作品的行为,可能构成对复制权的侵权;使用者的立场截然相反,因为在网络上获取和浏览必须经由复制,如果著作权人完全控制复制,就意味着控制了对信息的获取;而立法者要考虑的是怎样通过权力及其限制来保持对信息控制和信息获取之间的平衡。
扩大网络空间上复制权的范围,符合著作权人尤其是著作权产业集团的利益。他们打着维权的口号,成为加强互联网著作权保护的急先锋。他们认为网络复制如果得不到控制,就会给软件、录音、出版和电影业带来巨大的灾难,权利人无法控制这种利用,将不利于互联网的发展。但是,如果满足了他们的需求,这必然意味着互联网传播信息的功能将受到限制。个人用户看来,网上浏览作品必须首先获取作品,而在网上获取作品即构成技术上的复制。这样网上的每一次传输、浏览和下载都要受到著作权人的控制或者必须经过其许可,这不仅不近情理,也难以实行。
二、产生争议的原因分析--复制权基础地位的变迁
在传统的著作权法中,复制权是整个著作权的精髓和首要权利,是作品财产权重最常用、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一项权利。①复制权之所以是著作权中最基本权利是因为其他权利大都以复制为基础,比如说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都要以复制为前提。复制权的地位决定了复制就是侵权的征兆,保护著作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使未经授权的复制行为得到有效控制。
所以,传统的传播技术条件下,对复制的控制是实施著作权保护的有效机制。传统的著作权法之所以能够将复制作为构筑著作权法的基础性权利,系由复制的特点所决定的。在有形的作品世界里,复制时公开且有明显意图的行为;复制行为必然会产生有形物件的复制品,复制时发行的先决条件,在销售复制件之前,必须先复制出作品复制件。基于上述特点,复制行为具有以下法律意义:(1)复制是一种准确的侵权先兆,著作权人对复制行为的控制是行使著作权的最有效和便利的机制;(2)一部作品被复制通常是著作权侵权最直接的证据。
基于复制的基础地位,传统著作权法注重对复制权的保护,仅仅开辟出一小部分的例外情况--私人复制,并且此时的私人复制范围比较有限。总体来说,对于复制权的保护还是比较严格的。
复制权在网络环境下需要澄清和重新解释,因为作品通过计算机系统传输不可避免地发生复制现象,用户计算机与服务器之间的上传或下载以及文件在网络用户之间的传输,都会涉及到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复制。 如果仍然加强对复制权的保护的话,就必然会打网络信息的传播造成重大影响,甚至会侵犯到民众的基本人权。
以此看来在信息网络环境下,复制权在著作权中的基础性地位在逐渐发生变化,著作权法权利体系的完美构造被打乱。首先,复制不再成为准确的判断侵权的征兆,通过对复制的控制来遏制作品的非法使用不可行了。在网络世界里,复制行为随时发生,其中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非法的,已制成的复制件对此无法做出回答。其次,通过控制复制件来保护著作权人利益不再是行之有效的机制。数字网络技术彻底改变了作品的使用和传播方式,著作权人利益是否受到损害,已无法根据复制品的制作及数量来确定。
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播仍然要以复制为基础。但是正如上文提到的,复制已经发展成网络时代下人们获得信息的基本手段之一,所以对复制的控制不应该像传统著作权法那样严格。但是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而赋予著作权人的专有权利又必须得到保障,面对这种利益的冲突 ,著作权人的传播权的地位得到了凸显。加强著作权人对自己作品传播权专有性保护,逐渐变成了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人保护自己权益的有效途。网络作品的价值通过广泛传播得以体现,网络环境下通过一定的技术可以实现对信息传播的有效控制的。
三、以P2P软件为例分析私人复制的法律定位
私人复制通常是指少量地、非公开地复制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以供复制者个人使用。传统著作权法中,私人复制不受著作权法的限制。个人为个人使用而复制享有著作权的作品不构成侵权,规定此项制度的主要原因是基于公共利益和人权保障的考虑。
然而现在技术条件,由于私人复制的广泛存在对著作权人利益产生冲击,著作权人集团开始呼吁限制私人使用的范围,以保障著作权法的利益,并且这种趋势也表现在一些国家的立法中。
当今时代,P2P网络成为在线盗版的主导,很多著名的案例是围绕其展开的。其中争议的关键在于未经作者授权通过P2P技术下载文件或分享文件是侵权还是个人使用的问题。发生在美国的两个关于P2P软件的著名案例可以给我们一些重要的启发:
一个是Napster案,在本案中美国法院首先认定:用户将MP3歌曲置于"共享目录"中供其他用户使用检索和下载构成对发行权的侵犯。而从他人"共享目录"中下载则构成对"复制权"的侵犯。并且判定Napster的经营者应为用户的侵权行为承担"替代责任"。
另一个是关于新一代分散式P2P技术的Grokster案。本案中美国最高法院提出"引诱侵权"理论,来确定高科技产品提供者的"间接侵权责任"。②从这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网络著作权法的总体趋势是扩大著作权的保护范围以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
这两个案例中确立的几个原则对我国的著作权立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但是也得辩证的看待:
首先,在网络环境下,用户将文件放置在共享目录中构成对著作权"发行权"的侵犯不适合我国传统著作权法理论对发行权的定义。鉴于我国已有信息网络传播权,所以将这种行为认定为是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犯比较适合我国国情。
其次,将用户从网上下载作品认定为对著作权人"复制权"的侵犯有些不妥。在网络环境下复制已经成为获得网络信息的基本手段,不宜将著作权的保护范围扩大到下载。此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从网上下载是一种有条件的行为,即必须以作品被上传到互联网上为前提,只要作品被传到网上,就应该认定为著作权人已经默示了用户的下载行为。二是即使将网络下载归于复制权的保护范围,法律也难以控制从网上的下载行为。
最后,对于"引诱侵权理论"笔者认为尤其值得我国借鉴。现在我国互联网上很多网络提供商和软件提供商都存在"引诱侵权"的嫌疑,尤其是在我国作品网络发行制度和网络作品集体管理制度不健全,靠制度约束还不可能的情况,加强网络服务商和软件提供商的责任可以约束其行为认真审查上传的作品。
网络环境下应该坚持"管上不管下"的原则,加强对上传作品的审查,畅通正版网络作品发行渠道,严格制止未经著作权人授权将作品上传到互联网上的行为认。而出于保护民众获得信息的权利的角度,将下载作品和复制视为合理使用的范围。
注释:
①汤宗舜著:《著作权法原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69页。
篇6
关键词:职业素养;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116-02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强调:高等职业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加强实践育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促进学生人人成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指出,对高职学生要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培养。以上文件明确了国家在新时期高职教育的政策,高职院校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一、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与课程的关系
职业素养指的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职业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等方面。[1]“素质冰山”理论认为,职业素养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素养是指人在工作中必须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以及相关的专业创新能力,也称为专业素养;隐性素养是指在较长时间范围内形成的包括社会能力、学习能力、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等方面的综合素养,称为非专业素养。[2]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受用人单位欢迎的职业人的关键。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千百万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高低关系着未来社会经济的和谐稳定和发展。高职教育是为学生今后职业活动持续发展奠定职业素养基础和职业技术基础的教育,隐形素养和显性素养的培养都十分重要。
课程是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的具体载体。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具备比较高的职业素养、受单位欢迎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就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二、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
职业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为学生走入“工作世界”奠定基础[3],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如果不能建立以“职业素养培养与提升”的高职教育理念,就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的“高职学生”,也难以真正实现专业与企业的对接。
目前的高职课程概括如下:
1.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不鲜明。高职课程中职业性不足,问题具体表现为:课程结构模式普遍具有学科教育特征,课程缺乏职业性的总体设计。
2.高职教育的“隐性职业素养培养”被忽视。为了便于学生就业,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课程设置通常着重围绕“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只注重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等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
高职教育本质上首先是“育人”,应把追求人的自身发展要求与社会发展要求统一到高职教育课程构建中,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健全的人”为目标,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设计融知识、技能、品德于一体的职业素养视角下的课程体系。
3.隐形职业素养和显性职业素养的割裂培养。目前,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不少高职院校设置了专门的“职业素养”课程,如《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职业素质养成》等课程,把隐形职业素养的养成寄希望于简单的几门职业素养课程。正确的做法是:除了专门的素养课程之外,为基础课、专业平台课、专业课及实践课等每一门课增设隐性职业素养的目标和要求,并将其融入职业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培养的过程中。
三、职业素养视角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改革内容及成效
1.企业需求调研与职业能力分析。本专业教师和佛山市机械装备、家电行业、企业专家组成课程开发小组,通过深入人才市场调研,确定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职业岗位主要为产品设计工程师、产品制造工程师、品质工程师等,对以上职业岗位能力进行了分析,并分析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素养。
2.职业素养视角下的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开发小组将岗位群的实际工作凝练成典型工作,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构建了基于职业素养视角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
职业素养视角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如图1所示。
职业素养视角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应包含第一课堂(校内课程)、第二课堂(素质拓展)、第三课堂(校外实践课程),各个课堂又包含不同的课程模块,其结构图如图2所示。
职业素养视角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就是要正确处理三个课堂各个课程(或模块)之间的关系,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贯穿到三年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在第一课堂和第三课堂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将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等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到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中。
3.职业素养视角下的专业核心课程开发。根据专业核心能力的要求,本专业注重学生的产品数字化设计能力和产品数字化制造能力的培养,确定了《家电产品结构设计》等5门课程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
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课程开发理念,本专业老师对5门专业核心课进行了职业素养视角下的课程改革。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素养养成规律,分析每门课程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性工作任务,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在课程开发的基础上,编写了对应的课程标准,作为指导老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纲领性文件。以适当的载体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构建学习情境,按照工作过程组织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本专业核心课中,《快速制造技术及应用》等2门课申报为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家电产品结构设计》等3门课申报为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4.工学结合的教材编写。在课程开发的基础上,编写了《快速制造技术及应用》等4本工学结合的教材并已经公开出版,扩大课程改革受益面。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在广泛进行企业人才需求分析和职业素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职业素养视角下的课程体系构建和专业课程改革探究,有利于促进本专业与广东省特别是佛山市家电和装备制造企业岗位对接,本专业课程内容与家电、机械装备行业的职业标准对接、课程的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有利于确保本专业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促使学生职业生涯的和谐、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伍大勇.大学生职业素养[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篇7
关键词:志愿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民族院校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4-0043-02
多年来,志愿服务所体现出来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追求,体现了当代青年关注社会问题并为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而积极参与的热情,成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活动之一,也是高校最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之一。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民族院校是党和国家为解决我国国内民族问题而建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办学过程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为少数民族、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挥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强化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对于民族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性
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出于自愿,在不求物质报酬的前提下,贡献自己的时间、知识、技能和财富等为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和提高公共事务效能所从事的各项活动。[2](P.28-30)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是由具有一定思想觉悟、热心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的在校各民族大学生以自愿的态度,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知识、技能和资源等,向社会提供的各种无偿服务活动,其特性如下:
(一)主动性。民族院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非常高,特别是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来到学校后大大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他们通过参加“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社团组织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积极与社会加强接触,努力回馈社会,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获得价值认同,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民族性。民族院校大学生因多来自民族地区,特别是一些学生来自偏远的贫困地区,特别愿意参与展现本民族文化,与家乡建设发展相结合,提升个人能力,促进民族文化交流的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体现了民族性的鲜明特征。
(三)实践性。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社会实践活动,是实实在在的社会服务活动,各民族学生必须将志愿服务的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如果离开了社会现实的土壤,那么志愿服务将失去其原有的价值。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地感悟、认同、追求和践行志愿服务的理念,才能最终实现知与行的相互转化,达到实践育人的效果。
二、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功能
首先,志愿服务为民族院校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效的活动载体。志愿服务现在作为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认同,志愿精神体现了一种自愿自主自由的选择,大学生志愿服务突破个体活动的局限性,将个体融入到社会中,团结进步,奉献共赢,在促进国家公共事业发展进步的同时,以更广阔的胸怀和视野实现个人价值和人生梦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空谈,必须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理想通往现实的唯一途径,志愿精神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人与社会的和谐进步,成为民族院校大学生参与社会文化建设重要方式,成为深刻体验社会发展变革的有效途径。[3](P.44-49)引导民族院校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积极构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通过组织各民族学生利用节假日、纪念日及课余时间走进学校周边社区和群众,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突出了“民族团结”主题,开展社会调查、文艺演出、挂职锻炼、义务支教等系列活动,强化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情商教育和感恩教育,在实践中强化各民族学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促进各民族学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主动地内化为自身的精神追求,进而外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行动。
其次,志愿服务有利于提高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大学生必须善于接地气,深系广大人民群众,敢于下基层,勇于实践。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可以帮助大学生进一步从政治、历史和社会发展等角度去观察和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理解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进而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方面化被动为主动,并自觉地承担起民族院校大学生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真正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可靠接班人。[4]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合,通过志愿服务这一育人载体的实践,将抽象的理论教育融入各民族学生的生活实践之中,通过各民族学生的感受、感悟和情感的升华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进而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三、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提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提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但在目前的实践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的培育。
(一)提升思想意识,重视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要充分认识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促进作用,提升思想意识,切实重视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民族院校应在经费和物质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积极引导和促进青年志愿者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可以考虑将志愿服务纳入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培养计划,比如设置必修或选修的相关学分,规定在校期间必须从事一定时间的志愿服务方可得到学分,或可以抵消部分选修学分,作为毕业考试的前提条件之一。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应精心组织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完善的专业化培训机制,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志愿服务有效融合的路径和载体,特别是探索符合民族院校学生自身特点的志愿服务特色体系,将志愿服务与学习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联系起来,将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系起来,将志愿服务与各民族学生成才成长联系起来,通过志愿服务这个载体和平台,实现民族院校育人的目标和宗旨。
(二)完善制度建设,保障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健全的制度保障,因而应完善制度建设,探索与建立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首先要建立完善志愿者登记注册制度,建立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者档案,完善志愿者志愿服务评价机制。根据各民族学生志愿者的意愿、专长等建立合理的档案,通过科学管理以及资源的合理整合,使志愿服务向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完善各民族学生志愿者的专业培训制度,结合志愿服务的对象、服务活动的特点和内容提前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切实保障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结合网络等新媒体技术建立志愿活动跟踪反馈制度,对于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情况和效果进行记录,定期跟踪记录反馈情况,做好对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必要的监督、考核和评价。其次要完善志愿服务的奖励机制。对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表现优秀的个人和团体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发挥模范先进的导向激励作用,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同时,可以考虑将志愿服务活动成果与学生“评优评先”全过程,充分调动更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再次要积极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建设。稳定的志愿服务基地建设,能够为志愿服务提供长期稳定的平台,维持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可以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使志愿服务活动更加规范、搞笑、健康有序地发展。
此外,民族院校应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保障相应的资金投入,并拓展多种渠道解决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问题,如通过学校的资金投入、学生义卖、义演活动、政府补贴以及争取社会赞助等渠道,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支持,保障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搭建载体平台,拓展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内容
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应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拓展活动内容,通过多元载体和平台的搭建,提升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效和水平。由于民族院校的特点,对于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应特别突出民族团结的主题,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民族院校应主动协调学校所在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等社会管理部门,结合学校和学生特点,鼓励建立适应新形势下为社会改革发展服务的新的服务项目,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如开展对接民族地区的支教活动、与社区、街道等对接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与保护活动等。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加强网络阵地的引导和宣传,利用有声、有形的宣传引导平台,积极引导和激发广大民族院校学生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EB/OL].http:///politics/2013-12/23/
c_118674820.htm.
[2]胡凯,杨欣.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 能[J]. 思想教育研究,2010,(2).
篇8
>> 浅析商业银行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的机遇与风险研究 关于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支持城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对商业银行支持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城镇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金融支持研究 城镇化建设中的银行机遇与风险防范 城镇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如何更好的服务三农建设 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中的未知风险及防范 地方商业银行助力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经验与发展思考 新型城镇化道路与商业银行金融支持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财政与金融配合支持的战略思考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与管控 城镇化建设中地方政府与当地企业的协调机制 环境保护政策要求在商业银行信贷管控中的应用 新型城镇化下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信贷支持研究 利率市场化下的中国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控模式分析 商业银行服务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新型城镇化建设下商业银行的发展机遇及挑战 新型城镇化战略下商业银行的机遇 关于商业银行风险管控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02-28.
[4]新玉言.国外城镇化比较研究与经验启示[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5]赵忠世,朱科帮.城镇化,银行信贷投向何处[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01-14.
篇9
论文摘 要:微博是新时代网络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的新兴产物,它的出现使得在网络环境下的高职学生有了新的学习英语的平台。将微博引入到高职英语的课外学习中,不仅能促进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同时也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增加高职学生克服英语学习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和革新,各种网络交流平台被广大网友越来越多的接受并且利用。微博,也就是微博客(Micro Blog),是一种基于网络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信息传播以及信息获取的平台。微博的起源是博客,因博客占的篇幅太大,多数人没那么大的精力,所以改成小博客就叫微博。微博要求博主最多用140个字来表达自己,提高了语言的表现力。
微博的红火无疑是2011年最值得关注的现象之一。艾瑞数据显示,2010年3-6月,国内微博市场月覆盖人数从5452.1万增长到10307万。在此期间,新浪微博月覆盖人数从2510.9万增长到4435.8万。2011年3月3日,新浪宣布其微博用户总数已突破1亿。如此好的一种交流媒介也被很多教育人士用来宣传自己的教育理念,更有一些英语教师就用微博来与学生进行课外的英语学习互动,这些对高职英语教学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一、高职生学习英语的特点
(一)学习动机模糊
学习动机的概念英语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英语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是英语学习者在英语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根据作者在就职的学校展开的调查,39%的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将来好找工作,有57%的学生是为了应付英语B级考试,学业考试,获得文凭。
然而,正确的学习动机是职校生想方设法克服在学习道路上遇到各种困难的动力,是学习英语获得成功的关键。可职校生口语学习的动机不明确,他们当中甚至有人认为“进职校=只学技术=只能当打工仔=社会地位低下”,将前途看得一片渺茫,从而失去了英语学习的信心,认为即使学好了英语也无用武之地。
(二) 学习基础薄弱
笔者就近几年高职院校部分学生入学英语成绩过低、且入学后英语成绩提高幅度不大的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年级约400名学生的英语入学成绩进行可比性分析、统计,并对部分学生进行为期两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新生英语入学成绩高低悬殊近100分;英语入学成绩偏低的学生入学后提高者仅占3%~5%;92%~93%以上的英语学习困难学生存在"自卑情结",其中2%~3%甚至试图放弃英语学习。
(三) 学习激情匮乏
笔者对我校11级机电专业200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在200名学生中,对英语感兴趣的占38%,对英语兴趣不足的占45%,其余部分显示对英语学习完全丧失兴趣。这也导致了高职英语课堂经常会出现了死气沉沉,鼾声一片的尴尬场面。
(四) 学习方式单一
现在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学习英语的方式还是比较单一。在定制教学大纲的时候都只是把课本当做唯一的上课材料依据,没有把一些紧跟时代的方法融入进去。这导致了很多高职院校的课堂形式太过同意。大部分还是老师讲课本,学生学课本,记笔记,枯燥而乏味。一些与社会或时代紧密相连的英语知识却很少有机会获取。
二、利用微博学英语的优势
根据《2009中国网民社交网络应用研究报告》显示,年龄为20到29岁的用户占到整体人数的52.6%,远远高出在这一年龄阶段达到全国网名比例。其中,学生与职场人士这两大群体是中国社交网站用户的主力,分别占到50.3%和31.1%的比例。
微博作为今年新兴起的热门网络交流平台,它借助计算机为媒介,以电子信息为基础的信息交流形式,有快速回复,更新速度快和经济实用等特点,被称为“网络交流的新起点。”伴随微博技术的成长,它可以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平台,而且也是与同班同学、英语教师,以及全球网络用户分享英语学习的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媒介。与此同时,微博这种新颖的方式也可以让生性活泼的高职生能够很快接受,并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当中。
(一) 微博的及时性
微博打通了固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间的限制,实现了电脑与手机的终端融合,使内容的传播速度比其他媒体更便捷、更迅速。教师在英语课堂之外需要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作业微博,让同学们及时通过网络去了解。学生便可立刻获得这些信息,并去准备。同时教师也可以一些问题,让同学们在课后以轻松的方式回复,并对其回复做出相应。对于大部分90后的大学生来说,这种及时而有效的方法也可以足够吸引到他们。
(二)微博传播内容的自主性
教师可以任意的在微博上一些有趣的英语知识,或者补充一些上课没有提到的语言知识,让同学们浏览并发表疑问。教师可以针对其提出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回答。这样,对于一些平时羞于问老师问题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媒介,让他们在第一时间里解决自己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这样,就无形中扩大了课堂的范围,扩展了自主学习的空间。例如,现在有很多以“微博英语”、“微博趣味英语”、“微博每日英语”、“唯美英语”等很好的英语学习微博。这样,通过微博,学生除了学习自己课本上的知识之外,还可以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使得学生的英语知识结构更加丰富,也能够让他们更灵活的运用这种英语这门语言。
(三)微博传播方式的互动性
微博跟传统媒体及博客、论坛等新媒介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实现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互动传播。正是这样一种互动性,增加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以及学生与英语爱好者时间的及时互动。也就是说,学生除了可以和身边的人进行英语学习互动之外,还可以和微博上广大的英语爱好者互动。例如,教师从学生提交的作文中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这些文章可以体现出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经常会犯的一些语法错误同题。教师把这些文章在微博空间,让学生或者微博好友以回帖的方式互相批改,指出文章中比较经典好句型和文章需要更改的语法错误。学生通过互相修改这些作文,也可以避免自己在写作中出现相类似的语法错误。
三、结束语
利于微博学习固然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它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提高了英语学习效率。但是在众多的微博英语学习中,教师要学会科学合理的引导学生,不要一味的盲从,也不要认为微博上所有的英语知识都是对的,因为有一些非专业的人士会用一些“草根式”的中式英语将一些词汇或句子翻译错误,教师要告诫学生学会辨认。总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广泛运用到英语教学的今天,我们可以想象在不久的未来,将有更多的类似于微博的教学网络工具和平台被开发和利用。因此大学英语教师不但要提高本身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而且也要积极参加各项科研活动苦钻研,使自己在网络英语教学领取有更高的成就。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自己在现代化多媒体网络教学中的作用,从而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高新;微博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0年53期
[2]林书兵;徐晓东;微博客及其教育应用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3]赵鸣;胡焱红;在大学教学中利用Blog弥补交流缺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篇10
[关键词] 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分娩镇痛
[中图分类号] R61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5(a)-0074-04
Feasibility of spinal anesthesia with Sufentanil combined with Ropivacaine for labor analgesia
ZHANG Qinglin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Beijing Obstetrics & Gynecology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nalgesic effects of spinal anesthesia with Sufentanil combined with Ropivacaine for labor analgesia. Methods 60 mulliparous patients in Beijing Obstetrics & Gynecology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2011 to October 2012 who were requested spinal anesthes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Group A was given via a spinal needle of 5 μg Sufentanil combined with 1.5 mg Ropivacaine, total 2.5 mL. Group B was given via a spinal needle of 3 mg Ropivacaine.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by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PCA) via epidural cather. The visual analog scores (VAS), fetal heart rate (FHR), duration of uterine contraction before and after analgesia were recorded. Analgesia onset time, analgesic time, stages of labor, conditions of pitocin, delivery mode and side effects were also recorded. Results The VAS scores after analgesia all decreased in both groups (P < 0.05). 5 min after analgesia, VAS scores in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B (P < 0.05), while VAS scores at 7-8 cm cervical dilation, as well as at full dilation in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P < 0.05). The analgesia duration in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in group B (P < 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stages of labor, conditions of pitocin, delivery mode and side effects such as pruritus, nausea and vomit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spinal anesthesia with single ropivacaine, the spinal anesthesia of ropivacaine combined with sufentanil for labor analgesia has exact effect, with lasting effect, less side effect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Ropivacaine; Sufentanil; Spinal anesthesia; Labor analgesia
从1979年,椎管内应用阿片类药物(硬膜外及蛛网膜下腔)在分娩镇痛领域得以发展和成熟,在过去的30多年里引起了最广泛的关注。循证医学证明,低浓度的阿片类药物复合局麻药可以很有效地减少产痛,对母胎影响较小。本研究利用微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探讨其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自然分娩初产妇60例,胎心监护正常,自愿要求分娩镇痛,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产妇无病理产科因素,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宫口开大2~3 cm行分娩镇痛。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微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组(A组)和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组(B组)。两组产妇年龄、身高、体重、孕龄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x±s)
1.2 方法
常规开放上肢静脉,缓慢输注复方乳酸钠注射液,在产妇宫口开大至2~3 cm时,两组产妇均选择L2~3间隙左侧卧位穿刺,行腰硬联合阻滞,A组推注舒芬太尼5 μg+1.5 mg罗哌卡因2.5 mL;B组推注罗哌卡因3 mg。置入硬膜外导管后连接电子镇痛泵 (配方1 mg/mL罗哌卡因+0.5 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100 mL),背景剂量5 mL/h,自控镇痛(PCA)每次5 mL,锁定时间15 min,每小时限量30 mL。两组均待宫口开全时停药。
1.3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无疼痛为0分,难以忍受疼痛为10分)评估疼痛程度。记录注药前和注药后5、10、15、30、60 min,宫口开大7~8 cm时,宫口开全时的疼痛VAS评分、胎心率(FHG)、宫缩持续时间等。记录镇痛起效时间(从首次注药至VAS评分降至3分及以下所需时间)、镇痛维持时间(从首次注药至疼痛评分大于3分需追加药物时间)。记录两组产程、缩宫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自然分娩、器械助产、剖宫产)。记录相关不良反应:瘙痒、恶心呕吐;改良Bromage法评估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程中不同时点不同指标比较
与镇痛前比较,两组在镇痛后5、10、15、30、60 min,宫口开大7~8 cm时、宫口开全时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 < 0.05);镇痛后5 min时A组VAS评分明显高于B组(P < 0.05);当宫口开至7~8 cm、宫口开全时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 < 0.05),两组不同时点FHR、宫缩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镇痛起效时间、首次镇痛维持时间比较
A组镇痛起效时间略长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的首次镇痛维持时间明显长于B组(P < 0.05)。见表2。
2.3 两组产程、缩宫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比较
两组产程时间、缩宫素使用率及分娩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2.4 不良反应
两组瘙痒、恶心呕吐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全部患者Bromage评分均为0分,B组产妇Bromage评分11例为1分,2例为2分,其他为0分,两组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3 讨论
蛛网膜下腔阻滞直接作用于脊髓和脊神经,选择微量的局麻药和镇痛药物即可产生麻醉镇痛作用,其与传统的单纯局麻药蛛网膜下腔阻滞比较,具有作用效果持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副作用少等优点。舒芬太尼脂溶性高,与阿片受体亲和力强,蛛网膜下腔可直接作用于脊髓和脊神经,不对其宫缩、产程、产力产生麻醉作用尤其适用于产科分娩镇痛,但有报道发现,部分产妇鞘内应用舒芬太尼会发生宫缩亢进和胎心变异[1]。部分产妇应用硬膜外舒芬太尼分娩镇痛后,产妇镇静、恶心和瘙痒情况明显[2]。罗哌卡因是单一对映结构体(S形)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在低浓度时对感觉和运动神经产生不同的阻滞作用,在无痛分娩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2-5]。但是,罗哌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和兴奋双向作用,血药浓度过高时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罗哌卡因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毒性作用,血药浓度过高时可抑制心脏传导和心肌收缩力[6-10]。所以,微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可以扬长避短,既可以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本研究在A组比B组减少50%罗哌卡因用量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的情况下,两组镇痛前后VAS均评分明显降低,虽然镇痛后5 min时A组VAS评分明显高于B组,镇痛起效时间A组略长于B组但两组总体镇痛满意度相当,而且A组的首次镇痛维持时间明显长于B组。分析为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叠加协同有关。
Palmer等[3]利用腰硬联合麻醉对蛛网膜下腔单独应用舒芬太尼分娩镇痛的量效关系进行了研究,初产单独采用舒芬太尼的中位有效剂量ED95为(15.3±13.9)μg,本研究A组复合舒芬太尼量为5 μg已属微量,而且两组不同时点FHR、瘙痒、恶心、呕吐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为蛛网膜下腔应用微量舒芬太尼降低其引起的副作用的发生,而其镇痛效果被很好地发挥。
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产力是对产钳助产率和剖宫产率影响的重要因素,低剂量的罗哌卡因可以阻滞产妇下肢运动功能,可能会对产力有影响[11-14],本研究中B组产妇Bromage评分11例为1分,2例为2分,其他为0分。分析此为造成A组的产钳助产率和剖宫产率略低于B组的原因。
文献报道[1],阿片类药物尤其是舒芬太尼(≥7.5 μg)可能会引起子宫过度收缩和FHR的异常,虽然在本研究中未发现FHR异常、宫缩持续时间及强度的显著性变化,恰恰体现了A组复合微量舒芬太尼的优势。
两组瘙痒的比例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研究报道鞘内注射舒芬太尼4~8 μg均可提供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效果,但其引起的瘙痒发生率在35%以上[15-16],本研究中产妇所产生的瘙痒感多为轻度,无需处理。
综上所述,微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充分发挥了罗哌卡因的运动感觉分离和舒芬太尼镇痛效果强的特点,微量给药对分娩和胎儿影响较小。与传统的蛛网膜下腔应用单纯罗哌卡因比较,其镇痛起效慢但效果确切、作用持久,对产妇循环干扰小,不良反应少,对母婴影响小,基本符合理想分娩镇痛的条件。
[参考文献]
[1]Van de Velde M,Teunkens A,Hanssens M,et al. Intrathecal sufentanil and fetal heart rate abnormalities: a double-blind, double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comparing two forms of 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algesia with epidural analgesia in labor [J]. Anesth Analg,2004,98(4):1153-1159.
[2]Salem IC,Fukushima FB,Nakamura G,et al. Side effects of subarachnoid and epidural sufentanil associated with a local anesthetic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abor analgesia [J].Rev Bras Anestesiol,2007,57(2):125-135.
[3]Palmer CM,Cork RC,Hays R,et al. The dose-response relation of intrathecal fentanyl for labor analgesia [J].Anesthesiology,1998,88(2):355-361.
[4]胡祖荣,曹培如,余守章,等.鞘内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的作用[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6,12(6):338-340.
[5]左美娟,张博,戴阳,等.硬膜外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10):1025-1026.
[6]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605.
[7]孙星峰,黄绍强,耿桂启,等.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布比卡因剖宫产术腰麻的50%和95%有效剂量[J].中国临床医学,2013,20(3):336-339.
[8]吴粮葶,李瑛.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的相关因素研究概况及针灸治疗现状[J].西部中医药,2012,25(2):105-108.
[9]武燕,陈玉玲,夏俊灯,等.1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急性脑积水患者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151-152.
[10]高连莹.Orem护理系统结构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9):49-51.
[11]徐洁,李凌.蛛网膜囊肿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8):41-43.
[12]张剑.罗哌卡因用于腰麻在等离子电切前列腺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0):67-68.
[13]陆丽琴,冯琦云.鞘内注射不同剂量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分娩镇痛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7):87-88,91.
[14]周可欣,毛红艳,王自强,等.盐酸罗哌卡因在硬膜外无痛分娩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128-130,132.
[15]唐轶洋,张兴安.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应用进展[J].中国药房,2012,23(46):4390-4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