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21:11: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施工技术管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施工技术管理论文

篇1

关键词:现场施工排水

一、工程概况

漩门二期堵坝工程位于浙江省玉环县的漩门港,是我国少有的深水堵港工程。二期堵坝在分水山和鹰公山之间,坝长1080m,坝顶高程7.5m,坝底高程一般为-7.2m~-8.0m,最低为-25.0m(黄海高程),坝顶宽6m,标准坝段底宽为190m。

坝基处理采用塑料排水板结合镇压层的复合加固法。插板间距1.2m,标准坝段部位插深一般在26m左右。

二、施工特点

1.水深流急。当地多年平均位为2.88m,50年一遇位为5.22m,即在位时,港址处的水深为10~25m,平均低潮位时也有6~20m,施工时流速达1.0~1.5m/s,随着碎石垫层和抛石升高,流速增大至2.0~3.0m/s。这样的施工环境,对施工设备的定位锚泊和沉桩管对水流的抗弯曲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风浪大。该工程地处浙江东南沿海,为典型的强潮地区,潮差一般在5~7m之间。浙江省每年7~9月被称为台汛期,在这段时间内,一年的潮位最高,而台风也最为频繁。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及设备、财产和人身的安全,要求设备必须具备快速避台风和抢战小风的机动性能。

3.地质情况复杂。该工程总长1080m,其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在软土层中,局部地区有岩基、沙隔层或贝壳沉积层。在这样的环境下施工,对水下装靴桩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4.浮态定位要求高。由于水深,船体是在水浮区的水面进行作业,无法搁浅检查定位的实际情况,所以必须要求定位准确可靠。

5.工期紧迫。漩门二期堵港工程总插板数量为258万m,约10万根。总工期为8个月,这样的施工强度在国内深水作业中也是少有的。

6.质量要求高。在该工程中规定插设间距误差为10cm,垂直度误差小于1.5%,回带长度小于50cm。

三、施工设备

按中国沿海地带作业标准及上述施工特点,浙江省围海工程公司研制了深水塑料排水带插设作业船。船体系航式双体作业船,由两个片体与首尾连接构成一个长方形的施工空间。该船总长46.8m,总宽17m,型深3.2m,吃水深度为1.6m,排水量为700t,一次定位有效施工尺寸为22m×10m。定位与移动设备装置为4台5t起锚机,能在水深30m以内、流速2~3m/s的环境中施工。塑料排水带插设装置为门架式立柱打设机。该设备安放在作业船上,在施工空间可进行纵向和横向移动,总高度为40m,总长度为9m,跨度为13m,能够满足插入涂面以下37m深的要求。为了补偿船体倾斜度,设计时采用门架与立柱之间进行双铰链连接,使其组成平行四边摇摆机构,利用门架后支撑螺杆进行前后倾斜调节。整个架子可以躺倒放置在船上,作业时将其竖起。

水上定位装置采用国际上较为先进的GPS实时差分定位系统,由3台高精度GPS组成。该系统不仅接收信息快,而且不受天气、风浪的影响,可在24小时进行定位作业。

水下剪板装置与装靴装置由剪刀管和剪刀箱、剪刀片、桩头、测深仪、液压设备等组成。

电脑自动记录检测装置由数字测深仪,桩管插深传感器、进带传感器、报警器、电脑等组成。

四、施工方法

1.深水插板的工艺流程。施工定位—插设塑料排水板—水下剪板和装靴检测记录—移位。

2.施工定位。船体定位:首先在岸上选一坐标点,在其上放置1台岸台GPS接收机,然后在计算机上输入施工区域平面图及控制点的实地坐标和船舶施工空间尺寸,根据每条船的施工空间进行船位划分,并直接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这样移动船位时只要用4台锚机绞动船舶,至其施工空间与划分的船位重合时,说明船舶已准确就位。该系统的定位精度达到10cm,能满足全天候施工的要求。插板机定位:其定位方法为机械定位,精度能控制在1cm以内。在施工时先按每支桩的间距及布置形式在222m×10m的空间范围内划分出总排数(纵向)和每排的支数(横向)。然后移动插设机大平台进行纵向定位,当定位指针与纵向定位刻度重合时说明定位准确,在大平台定位准确后开动小车平台进行横向单支定位。这样完成全船的插设支数以后,再进行下一船的定位。

3.塑料排水带插设。采用门架式立柱结构的插设机械。为了控制塑料排水带的垂直度,补偿因插设机械行走引起的船体倾斜,在门架的后座上设计有垂直度调节螺杆,可以调节立柱的垂直度。当船体完成定位后,将穿好带的套管打入土中,至设计标高,将套管拔出,塑料排水带留在土中。完成插板任务后,再移动船位进行下一段插设。

4.水下剪板和装靴工艺。根据水深测深仪测出的水深,将剪刀管放入水中,使其前端的剪刀箱离涂面30~50cm,当套管拔出水面,桩头碰至剪刀箱内的限位器时,说明桩头已拔至剪刀箱内,即可启动液压剪刀将塑料排水带剪断。为了提高剪带速度,将剪切装置设计为双向装置,每一次动作就完成一次剪切任务,而靴头会自动回位。拔管时,保护活动门就会打开,而排水带和压带导柱就会留在孔底。当套管上拔至一定高度时,导柱和套管一起拔出,而此时的塑料排水板已能完全靠泥土的阻力来固定。然后重复上述动作。

5.自动记录检测技术。自动检测系统主要是通过检测、桩深、水深、带深和实际的涂面高程,就可以换算出回带长度,一般回带长度控制在30~50cm。如果在下桩过程距离桩底目标高程50cm以上,拔出时其深度报警器会发出警报提醒。

五、性能特点

该船的作业性能好,抗风浪能力强,能在水深30m以内、流速2m/s、8级风、2级浪的环境中施工,而且定位快、定位准,可进行全天候作业,施工速度快,操作简便。

篇2

关键词:园林施工;技术管理;技术规程

1园林施工中存在的技术管理问题

1.1植被成活率较低。这个问题一直是园林施工建设方面的难点,在施工过程中,植被移植到园林中后,很大一部分植被容易出现无法成活的问题,再次移植造成资金以及资源的大量浪费,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3个原因:(1)气候的不适应。这个主要是针对外来植被而言,一般来说,那些具有观赏价值的植被往往比较“娇气”,适应性较差,在突然改变气候后所受冲击较大,难以存活。(2)时间的不适应。这与气候的联系比较大,一些植物因为生长周期在改变生存环境后因为气候的改变从而造成紊乱,最后导致枯死或冻死。(3)土壤受到污染。在运输植被的过程中,由于运输环节较多,尤其是长距离的运输,这个过程中土壤很容易遭受各种有害物质的侵染,造成植被根部的腐烂。有时,园林土壤的不合格也会造成植被的死亡。1.2环境保护不到位。园林建造的初衷是绿化城市,给市民以更舒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但现在看来,很多地方在园林建造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管理和技术规程的不到位,破坏了环境,比如施工时造成大量的粉尘,污染了空气;或者形成了噪声污染,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扰民;或者由于对所引进的外来植物的管理不善造成外来物种入侵,以及在建造过程中对建筑垃圾的处理不善和对土壤的污染,各个方面,一个不慎,很容易困扰市民生活,这样的园林建设与初衷相违背。

2园林施工技术管理对策

2.1注重植被的采购质量。毋庸置疑,植被对于园林的建造不可或缺,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说园林的设计构思是灵魂的话,那么植被可以称得上是园林的衣服,植被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园林建造的质量。一定要保证植被移植的成活率,可以节约成本,缩短工期,目前大多采用本地植被,基本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2.2提升员工素质。园林建设中,施工的实施者是人,即施工员工。相对来说,园林施工是一个较为精细和专业化的工作,栽种和养护植被、运输和摆放的以及各种景物的安置等都需要专业的知识和较高的素质,而现在的施工员工往往难以达到以上要求,这无论对于施工还是管理都造成一定障碍,所以,施工单位一定要加强员工的培养与提高。2.3加强技术控制管理。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施工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施工单位要注重挖掘和培养人才,提高专业技术,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创新施工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本单位的核心竞争力。2.4协调施工现场。施工现场人员较多,工作又多且杂,施工环境较为复杂,在这样的条件下,要想达到规范管理的目的,就要妥善协调施工现场,各个工序要合理、科学的设计,并且加强各施工人员的交流,这对于提高施工效率,完善施工管理都很有裨益。

3园林施工中技术规程分析

3.1完善管理体系,规范技术规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突况的发生,只有拥有一套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和突况应对预案,施工单位才能从容不迫地完成施工工作。这就要求施工企业要不断地学习创新,不断地与时俱进,从管理、技术、职员、业务等方面全面提升,及时淘汰老旧设备,尊重人才,重视科技,还要注重规划,做好短期和长期的发展计划,这样,不仅施工企业能健康长远地发展,也会提高园林建设的水平。3.2选择施工季节。这个问题往往被忽视,但施工季节的选择直接影响施工的质量,这也是园林施工的特殊性。科学合理的施工季节,可以节约成本,缩短工期。而要合理科学地选择施工季节,就要求施工企业做好考察调研工作,针对每个地方季节的差异,综合植被的生长气候,结合施工特点考量,选择最合适的时间段,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3.3制定施工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好的计划可以很大程度地促进工程的进展,园林建造施工工作更是如此,要做到能够制定完善科学的施工计划,施工单位必然要进行细致的实地考察,对建设地区的气候、土壤、季节变化等有清晰正确的认知,要考虑各方面因素,准确计算,依照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完善的施工计划。

参考文献

1陆文林.试述施工项目管理中的技术管理[J].中国城市经济,2011(15)

篇3

关键词:高层钢结构施工管理

一、“光辉的历程”——我局超高层钢结构施工历史回顾

同发达国家相比,超高层钢结构建筑在我国起步较晚,成熟及可借鉴的经验不多。改革开放以来,许多“高、大、新、尖”的现代化建筑如雨后春笋般耸立,成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标志。而钢结构因其自重轻、施工周期短、抗震能力强等优势和特点被人们广泛应用于高层尤其是超高层建筑中。中建三局以其“敢为天下先,争创第一流”的企业精神和勇于承接“高、大、新、尖”工程的胆魄和实力,瞄准了这块尚待开垦的沃土,发挥大型企业的技术和设备优势,于1986年率先承建了当时全同第一座超高层钢结构的建筑——高165.3m的深圳发展中心大厦,仅10个月便完成了主体11000吨钢结构施工任务,垂直最大偏差25mm,提高了美国AISC规范程度的标准,并首先运用CO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用于超厚钢板焊接的新工艺,刻苦钻研、反复攻关,终于成功地解决了130mm超厚钢板的焊接技术。填补厂国内超厚钢板焊接的空白,整个工程的焊接质量10O%超声波探伤,100%合格,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该工程成套施工技术的成功应用,使在我国起步较晚的超高层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向前跨进了一大步,深圳发展中心大厦钢结构成套安装技术因此分别获1988年、1989年度中建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由于在深圳发展中心大厦超高层钢结构安装中取得的重大成功,1987年又中标承建了我国第一座全钢结构超高层建筑,高146.5米的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大厦,仅用7.5个月的工期便“安全、优质、高速”地完成了主体10470吨钢结构的施工任务。钢结构主体垂直度偏差仅为17mm。提高了日本JASS规范标准,焊接100%探伤,100%合格,受到业主及各界的高度赞誉,该工程荣获上海建筑质量最高奖——“白玉兰”奖和国家建筑业最高奖——鲁班金像奖。此后我们又承建了上海太平样大饭店、新金桥大厦及①界广场等国内具有较高声望的钢结构工程,特别是1995年6月9日封顶的高383.95m的深圳地王大厦,我局仅用1年零12天(比合同工期提前两个多月)便安全、优质、高速地完成了24500吨主楼钢结构的施工任务,主体垂直度总偏差向外17mm,向内25mm,提高了精度,仅是美国AISC规范允许误差的1/3(向外51mm,向内76mm);焊缝延长米60万(其中立焊、斜立焊缝占1/7)100%探伤,100%合格,优良率达94%,并创造了施工全过程中构件无一坠落,人员无一伤亡的奇迹和两天半一层楼的九十年度“深圳新速度”。罕见的工期、一流的质量和安全得到业主、总包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去年8月,深圳地王大厦主楼超高层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通过了国家级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地王大厦是我国近十年才起步的超高层钢结构工程的代表作,表明我国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在以往成功基础上又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地王大厦超高层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及国际水平。

从深圳发展中心到上侮国贸、从上海国贸到深圳地王大厦是我国在超高层钢结构安装发展史上从无到有、施工技术由弱到强的里程碑,代表着三局在近十年超高层钢结构发展史上的光辉历程。

二、超高层钢结构自装施工技术

因有幸参与了在我国钢结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个主要超高层钢结构工程:深创发展中心大厦、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和深圳地王商业大厦的施工组织与管理,结合高层钢结构的工艺流程与特点:(构件验收吊装量控制高强螺栓焊接及其检测压型钢板与熔焊栓钉)。超高层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构件进场,验收与堆放

2、塔吊的选择、布置及装拆

3、吊装

4、测量控制

5、焊接

6、工期及质量控制

7、安全施工

下面我结合深圳地王大厦主楼超高层钢结构的施工情况就这些问题同各位专家和同仁交流一下超高层钢结构施工经验和体会。

1、构件的进场、验收与堆放

场地狭小、施工条件差是当前施工工程普遍存在的困难,对越高层钢结构工程而言,相对紧张的工期内构件堆场要求更高更严,这个问题不处理好必将对吊装及整个工程施工造成严重影响。地王大厦施工初期,由于构件堆场较多,钢结构进场量大,需堆叠2-3层,如没有周密的进场计划,势必造成现场构件进场顺序的混乱,其结果是:需要的构件压在下面,不用的构件放在上面,不仅验收工作无法进行,而且存在着大量的翻料、找料等重复工作。后来在强化现场管理及构件进场计划的基础上,着重抓了堆场布置、构件的堆放顺序等工作,除根据吊装需要周密的进场构件外,还根据吊装顺序和堆场规划特点将进场构件进行有序排列,既保证了验收工作的正常进行,也为吊装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把好构件的验收关是我们在以往施工的超高层钢结构工程中的经验体会。深圳地王大厦主楼共有钢构件14860件,制造及运输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在地面加以消除,吊装到上面势必增加安装的进度,对整个工种质量控制也将产生严重影响。

2、塔吊的选择、布置与装拆

塔吊是超高层钢结构工程施工的核心设备,其选择与布置要根据建筑物的布置、现场条件及钢结构的重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并保证装拆的安全、方便、可靠。

我们根据地王大厦的地理位置、结构形状及大量的特殊构件(如重47.5t的大型“A”字斜柱和37t/节的箱形柱等)选择二台澳大利亚产M440D大型内爬式塔吊并将其布置在核心墙#1和#5井道内,不仅满足了所有构件的垂直运输,而且为大量超重、超高及偏心构件的双机抬吊创造了条件。

M440型内爬式塔吊在国内尚属首次使用,成熟可借鉴的经验不多。施工中我们一改传统的塔吊互吊的爬升方案,采用了一套“卷扬机+扁担”辅助系统较好地解决了二部塔吊的爬升难题,大大提高了塔吊的使用效率,加快了提升速度,为工期提前起了决定性作用;而大型内爬塔吊的拆除是一项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的工作,我们采用了“以大化小、化整为零”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在国内视为难题的大型内爬塔吊的拆除难题,为国内同类工程运用内爬式塔吊提供了范例。

3、吊装

吊装是钢结构施工的龙头工序,吊装的速度与质量对整个工程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深圳的地王大厦主体超高层钢结构施工中,通过采取“区域吊装”及“一机多吊”技术解决了工期紧与工程量大的矛盾。

通过采用“双机抬吊”及门型架不仅解决了高53.79m、长63.20m跨度为32.1m、重达232t的大型“A”斜吊的吊装难题,而同解决了主楼两根长85.61m、重85.51t并处于超重、偏心、超高状态下大型桅杆的吊装难题。

4、测量控制

在超高层钢结构施工中,垂直度、轴线和标高的偏差是衡量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测量作为工程质量的控制阶段,必须为施工检查提供依据。

从钢结构施工流程可以看出,各工序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选择何种测量控制方法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进度与测量。在深圳地王大厦钢结构施工初期,总包单位的测量监理工程师提出采用“整体校正”的方法,即在柱子安装后再跟踪纠偏,梁装不上去时临时挂或搭在上面,待整节柱、梁、斜撑全部安装后再整体校正。由于构件的制作及核心的施工都存在着一定的误差,采用这种校正方法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不仅造成大量的二次安装,而且柱梁安装后结构本身已具有一定的刚度,大大增加了校正的难度。后来我们及时将“整体校正”改为“跟踪校正”,即在柱梁框架形成前将柱子初步校正并及时纠偏,大大减轻了校正难度,每节校正时间由原来10d左右缩短为2-3d,即可交给下道工序作业,并实现了区域施工各工序间良性循环的目标。

为了使地王大厦主楼钢结构施工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项目还制订了比美同AISC规范标准更严格的质量控制指标:内向25mm、外向20mm,并摸索出一整套采用激光铅直议进行“双系统复核控制”的新方法,为保证项目质量控制目标实现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5、焊接

高层钢结构具有工期紧、结构复杂、工程量大、质量要求高的特点,而焊接作为钢结构施工的重要工序,其工序的选择与施焊水平对工程的“安全、优质、高速”的完成影响重大。

深圳地王大厦因其罕见的高宽比达1:9,所以设计中采用了大量的斜撑及大型“A”字斜柱。在总计60万m延长缝中,立焊、斜立焊约有8.6万延长米,共848组接头,占整个焊接工程量的1/7。此类结构不仅处于结构的重要部位,而且大都处于外向、斜向及悬空部位,安全操作与施工防护都比较困难。尤其是相对紧迫的工期与浩大的焊接工程量之间的矛盾,使我们一开始就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尽管在深圳发展中心大厦,上海国贸中心大厦等钢结构工程施工中,我们采用CO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应用于立焊、斜立焊和俯角焊的新工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焊接施工的需要。

工艺选定后,编制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适用本工程特点的CO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接工艺及方法便成了当务之急。焊接QC小组在项目组的带动下进行了艰难的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首先我们确定了攻关目标,运用关联图找出影响质量的原因,并应用01分析法进行系列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并建立了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制定了完善的工艺指导书,经过反复实验,确定了运用于立焊、斜立焊的工艺参数;通过对焊丝的伸出长度、焊缝层间清理,焊枪施焊角度反复摸索,形成了一整套“挑压拖带转”的操作要领;为使焊接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加强了施工防护措施和辅助措施。经过项目组和焊接QC小组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经过半月之久的失败、总结,小有成效研究;大有成效、巩固,到比较成熟、反复焊验,终于成功地解决了CO2气体保护焊应用在超厚件立向、斜立向焊接头上的施焊工艺课题(已获得国家专利)。通过技术攻关、工艺的改进,焊接质量得到了逐步提高,工期大大提前,受到总包及业主的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声誉。

6、质量与工期控制

超高层钢结构不同于一般混凝土建筑的显著特点是:质量高、工期紧。质量与工期的保证依赖于科学的管理、严格的施工组织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大胆应用。

深圳地王大厦主体钢结构14860件,重24500t,压型钢板14万平米,熔焊栓钉50万套,焊缝总计60万延长米。而业主规定的工期仅14.5个月,并且工程按美国规范标准进行验收,工期短、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国内外罕见。

建立科学管理的组织体系,严格按项目管理法施工是保证工程“安全、优质、高速”进行的关键。为此,我们组建了地王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和全员合同管理。在组织形式上,实行定编定员、定岗位、定职责,提倡一专多能、一人多职、工段长与工人一道上前线。既起到了表率作用,又便于现场管理。从项目经理到劳资、安全、技术等职能部门到现场办公,及时了解、掌握工程的进度情况,解决有关的技术、质量、安全等问题,在整个项目管理形成了以项目经理为核心,集施工组织网络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及新技术攻关应用和QC小组为一体的短小精悍的施工队伍。同时各工段均实行了项日承包,明确了责、权、利并实行风险抵押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一线工人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为工程的大干快干奠定了基础。为把为中国人自己施工的第一座世界级摩天大厦建设成跨世纪的经典之作,项目不仅制作了比美国规范标准更严格的质量控制目标,而且积极配合吊装、测量、焊接QC小组进行了攻关,“四新”技术在地王大厦主楼超高层钢结构安装施工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在项目的领导下,吊装QC小组改进了传统的“一机多吊”和“双机抬吊”技术,大大加快了吊装的进度;测量QC小组将传统的“整体测量”技术进行了改进,创新了“跟踪测量”和“双系统复核控制”技术,成功地将主楼垂直度总偏差控制为向外17mm,向内25mm,仅是美国规范标准1/3;焊接QC小组经过艰苦的尝试,终于成功地突破了CO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应用于立焊、斜立悍的,不仅提高了工效、保证了工期,而且所有焊缝经权威的第三方100%探伤,100%合格,优良率达94%。

在钢结构工程中区型钢板铺设是一道工作量大及危险性大的工序其铺设的快慢不仅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并经过吊装舰慢校正、高强螺栓及焊接等一系列工序的施工安全带来严重影响。为此我们从日本进D了两台国际先进水平的Co。点焊机,不仅操作简单加间短而己焊点光洁平滑、质量好工效是手工焊的五倍。地工大厦主楼超高层钢结构L程中所引进的澳大利亚M44OD大型内爬吊、日本产CO。气体保护半自动焊机及熔焊杜钉机等先进设将都在本工程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篇4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创新

1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当下存在的问题

1.1电力工程施工技术质量不佳,技术实施管控不严格。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电力工程为了提高施工的进度,争取更多的电力施工工程,而忽略了技术建设本身的质量以及对于技术的管控,往往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不仅如此,激励机制在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方面也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效,使得电力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导致电力工程的质量和工艺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1.2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设计以及实施缺少规范化标准的约束。电力工程设备技术的设计以及规范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不符合当地的地域情况,出现这样的问题的最大原因在于工程设计缺少统一的设计标准,在进行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安排的时候需要综合评估和考虑施工人员、建设单位以及工程设计标准等等因素,反复的评审和复议电力工程的设备以及技术,对所有的技术设备以及施工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资源的整合,确保电力工程的资金、资源不会出现浪费或者是无端被占用的情况,这样才能够确保电力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不会受到影响。

2优化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以及标准化技术管理的措施

2.1对电力工程的施工技术设计高标准,实施优化的方法管理。工程优化向工程管理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在制定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时候就做到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开展“工程创优”的活动。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在进行管理的时候首先要制定可操作、可执行的阶段性建设目标,对电力工程的项目优劣进行分析,尤其是要结合当期的施工环境和类别对技术创新进行研究和设计。2.2制定明确且全面的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细则,推动工艺技术管理。创优项目是要优化电力工程项目的各项指标,建立以领导层为首的创优小组,设立创优策划部门,在工作的过程中,制定优化创新的实施细则,并按照类别进行区分对待,突出电力项目创新优化的优势,制定明确的管理措施以及备选方案,同时还要有确定的监督考核机制,使得流程化的管理方案真正成为有建设性的可操作性的方案。在电力项目设计的时候吸取成功项目的成功经验和改善不足的方面,取长补短,为电力工程的创优项目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完善措施。为了给电力工程的创优项目确定一个明确的保障机制,在施工准备阶段,要全力地推动电力工程项目的创新优化,并将设计想法落实到实处,所有的设计想法都要综合考虑,包括了电力工程的施工准备、安全警戒项目、文明施工、质量检测、以及造价管理甚至是物资的运输与保存等方面。在具体电力工程设计施工的时候,应当按照不同区域或不同施工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路的清晰梳理以及施工任务的安排,以此来确保电力工程的施工沿着明确的方向实现安全、高效的执行,在此过程中,严禁盲目追赶施工进度,也不能在施工的过程中边制定规则边施工,通过既定的施工方案和严谨的施工流程使得标准化的工程能够顺利进行。2.3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践行标准化工艺。标准化技术工艺是以国家电网总局推行的标准化工艺建设为基础的,将电力工程创优成果与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使得电力工程技术设计能够不断地深入探究,为了有效地推动电力工程安全、稳定进行,应当对整个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技术、工程检测等等内容进行严格的要求和监督,对项目的成果进行检验并不断追求有效措施的总结和应用经验,真正的实现国家电力局规定的“标准化工艺”。另外,为了使得标准化工艺的使用需要与施工情况高度吻合,在提升电力工程质量的同时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减少资源的消耗,推行标准化工艺的来建设完备的管理体系,还需专业电力人才的配合和参与,尤其是需要经验丰富的施工人才对电力工程的技术创新以及标准化工艺技术管理进行质量把关和创新。

3结语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社会大众对于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有了很高的要求,在进行电力技术创新的时候需要从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着手,进行电力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本文加强了标准化建设体系,对电力工程施工的管理意识以及工程质量进行探究和研究,提出了几点创新创优的措施,并不断提高电力工程施工人员自身的全面的建设质量意识,推动电力工程朝着标准化的方向进步和发展。

作者:黄明 单位:重庆鼎兴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子良.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2).

[2]宋志朋.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J].装饰装修天地,2015(6).

篇5

本路桥工程属于连接两地区之间的高速公路工程,不仅工期要求紧,而且对工程质量要求高,工程全程26.4km,其中桥隧长度是总里程的40.1%,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80km/h,投资总额约30亿元,预计2015年年底完工。因此,某施工单位在承建该工程项目过程中,始终结合工程实践,注重对其的施工技术管理,目前工程尚未完工,已经完成了投资26亿元,2014年年底将实现路基贯通的目标。

2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内涵

该施工单位在本工程中,始终本着安全第一和质量至上的管理理念,对其施工技术的经济可行性、施工安全性、施工技术规范以及工程进度、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优化管理和控制。始终严格按照高速公路施工规范和标准,科学合理的组织,统一安排该路桥工程中所采取的各项施工技术,并结合工程项目要求进行了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编制,在确保施工技术水平得到有效发挥的同时,为工程质量的提升夯实了基础。在整个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始终致力于现有施工工艺的改进,不仅促进了施工效率的提升,而且有效地降低了工程投资成本。与此同时,开工以来,始终注重技术规范和规程的贯彻,并将设计、工艺、施工技术规划、安全生产保障和技术创新均纳入本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范畴,在多方的协调和科学的统筹安排下,在2014年底就能完成路基全程贯通任务。

3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3.1注重施工技术规范、制度和标准的贯彻

由于本工程在崇山峻岭中穿行,施工难度极大,仅桥隧长度就占了总里程的40.1%,而且当地气候变化明显,在施工中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所以为了更好地确保工程质量,在整个施工全程始终注重高速公路施工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并结合本工程实际,对该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和操作工艺规范进行了有效的明确,并建立了确保工程技术质量的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为工程质量和进度满足设计要求,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3.2及时组建专业的施工技术管理团队

自开工建设以来,充分意识到加强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并在第一时间组建了专业的施工技术管理团队,有效地确保了高速路桥施工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贯彻和实施,并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有效的解决措施。因而自本施工技术管理团队成立以来,在项目经理的带领下,攻克了施工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例如在本工程遇到海拔高达1800m的大山,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在对当地地质条件进行充分论证的前提下,结合企业现有的技术条件,提出双向齐头并进、三班制的隧道施工方案,并及时地做好了周边群众的搬迁工作,目前该隧道处在紧张的施工阶段,正是由于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通力合作,提出了安全性、经济性较强的技术方案,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为了确保工程进度得到有效的保障,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还提出了多段双向施工的技术方案,攻克了施工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并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对施工中不同的施工方案进行反复论证,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和检测,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工程的成本。

3.3注重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在整个工程项目开工之前,该单位注重与本工程项目特点相符的技术资料的搜集,同时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及时地加强对施工技术资料的整理,构建成符合工程特点的技术质量管理档案,从而为整个工程实施施工技术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同时审时度势,紧密结合信息时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施工技术资料已经实现了电子化和信息化的保管,从而为工程顺利应用施工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有效地确保了工程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

4注重施工管理制度的落实

在整个高速路桥施工中,其包含的施工管理制度较多,不仅有技术责任方面,也有施工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以及安全、质量和进度、工程变更等多方面的制度。所以在进行路桥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必须注重这些制度的落实和实施,确保各项质量安全责任具体地落到实处,同时为工程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4公路桥梁关键环节的施工技术管理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单位在施工中始终注重关键环节的施工技术管理,有效地确保了工程质量。以下就以钻孔灌注桩、梁板制作安装以及桥面铺装为例,作出以下分析。

4.1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技术管理

在本高速路桥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是一项十分关键的技术。本工程跨越小溪架设桥梁,为了夯实工程质量,工程项目部经过多方论证,决定采用钻孔灌注桩的方式进行地基的处理。在管理过程中,当钻机到位之后,对护筒的埋设以及泥浆的制备等方面进行了检查,同时加强对其设备的调试,及时地校正钻机平台的水平度和钻杆长度以及钻头的直径,以更好地满足钻孔的需要,且在整个钻进施工中,重点检查了泥浆的比重和砂率,并结合钻渣对钻进土层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注重钢筋笼的质量检查,钻进结束后,及时地下放钢筋笼并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有效地确保了工程的地基处理效果。

4.2梁板制作安装的技术管理

在本工程中,梁板制作安装技术管理时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确保材料质量,合理选择施工设备及张拉设备;

(2)初审开工报告,对报告内容进行全面审查;

(3)针对工程施工计划及施工方案等进行调查核实;

(4)对各项试验进行记录与整理,定期调试校核设备;

(5)加强梁板预制现场管理,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梁板安装作业。

4.3桥面铺装技术管理

在本工程中,桥面铺装技术管理时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结合桥梁工程设计及施工状况,进行测量放样工作,放出主车道边线与中心线,在桥面两侧设置路面高程并作出标志;

(2)控制钢筋绑扎质量,明确钢筋绑扎间距、搭接长度等参数;

(3)控制混凝土浇注质量,严格控制混凝土高程、强度及平整度;

(4)做好后期养护,防止出现裂缝问题。

5结语

篇6

1.1做好悬挑梁的选择与固定工作

在设计好固定方案之后,要对悬挑梁的材料与型号进行科学的计算,分析其结算结果是否符合工程施工要求,就现阶段来看,常用的悬挑梁多使用工字钢支材料,该种材料具有双轴对称的特征,高度也能够达到建筑物使用需求,安全性也十分的理想。在进行固定时,需要使用超过14mm的粗钢丝绳进行吊拉,与建筑物的结构相连,完成之后,再使用直径大于16mm的锚固螺栓固定,留出一定的外挑长度。

1.2控制好脚手架立杆和悬挑梁连接质量

在建筑施工现场之中,很多施工单位都没有按照相关的标准规定来绑定脚手架,而是敷衍了事,使用短管进行焊接,再将底座钢筋插入立杆就投入使用,这就给后续的施工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保障施工质量,必须要提高底座焊接质量,技术人员在进行焊接时要严格的遵循国家标准,保障短管直径能够符合标准规定,在焊接过程中,监管人员应该进行全程的监督,在焊接完成后,做好验收工作,保障底座质量过关后方可投入使用。

1.3设置好悬挑式脚手架的剪力与卸载

为了保障悬挑式脚手架的质量,需要提前做好卸荷计算工作,对于一些需要设置通道或者断开的特殊位置,应该进行重点核算,这些重点位置包括架体立面转角位置、塔吊、架体、卸料平台等位置。在卸荷完成后,需要设置好悬挑式脚手架剪力,其设置区域为脚手架外侧位置,需要沿立面进行均匀的设置,剪刀夹角幅度与剪刀撑数量需要严格的遵照国家标准进行设置。

1.4控制好建筑结构与脚手架连接件间距

连墙件的质量也是影响悬挑式脚手架的主要构件,是建筑结构与悬挑式脚手架的承接面,其质量标准也是非常严格的,为了保障连墙件的施工质量,必须要控制好主节点与连墙件节点距离,一般以300mm以内为宜。在选择连墙件材料时,需要使用刚性构件材料,严禁使用软性材料。在连墙件间距方面,遵循其他落地式脚手架设计原则即可。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严格的顺序原则,先从底部进行设置,使用安全的方式来提升其质量。

1.5做好架体防护与层间防护工作

在悬挑式脚手架的固定工作完成之后,还要采取科学的措施来做好架体的防护与层间防护工作,这样才能够防止意外的发生。在开展防护措施时,需要注意到两个重点区域,第一个区域就是作业层外侧,在这一位置,需要设置好挡板进行保护,常见的有挡脚板与防护栏杆,在设置完成之后,需要使用密目网进行遮挡,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出挡板的防护作用;在另外的作业层之中,需要额外的增加防护层,根据具体的防护要求来使用不同形式的安全网,在侧面防护上,可以优先使用密目网,在水平防护方面,则需要优先使用平网与密目网。

2做好悬挑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工作

我国脚手架验收制度对于脚手架的验收与检查有着确切的规定,为了保障悬挑脚手架的质量,必须要加强检查与验收。在设置脚手架前,需要加强对配件的检查与验收工作,防止错位、结疤与裂缝等情况的出现,保障钢管的性能;在安装脚手架时,需要开展分阶段的验收工作,在悬挑脚手架基础夯实填平时,需要保障好承压部位的质量,控制好排水系统,在保障这几个环节的质量之后,方可进行后续的搭设。在进行搭设时,验收人员需要时刻检查脚手架的情况,看工序搭设是否符合相关的规程,在装饰脚手架时,还要做好检查工作,特别是外墙装饰,需要定期进行检查,检查完毕后,做好验收记录。总而言之,悬梁式脚手架的验收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分步骤、分阶段的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中。

3建筑悬挑脚手架的使用与拆除注意事项

篇7

如今的电力工程建设无论是在技术操作能力方面,还是在综合管理方面都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比如:

①部分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不高,各方面能力不强,在实际施工的时候,往往都会违规操作,导致工程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②对于工程施工单位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与审核,施工过程当中所采用的原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的质量不达标,不满足工程实际施工的要求。

③在工程实际施工阶段,没有对工程施工进行详细的划分,工程相关责任没有落实到个人,使得工程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无法追究到相应的责任人员。这一系列现象的产生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也导致了电力工程的质量目标与进度目标无法顺利实现,使得工程的经济效益无法得到保证,甚至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2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的关键环节

2.1流程环节

在进行电力项目技术管理的时候,技术部门管理技术的方式方法对于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选择的技术方法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选择一个最为科学有效的技术方法能够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施工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施工管理对于供电公司的指导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其不仅发挥着火车头的作用,同时还发挥着桥梁的衔接作用。

2.2组织环节

对于工程项目技术管理工作来说,其管理的对象是电力工程的施工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是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另一个工作重点,如果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综合能力交叉,就会使得工程管理难度增加,也会导致工程施工材料与机械设备的浪费,从而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造成严重的影响。

2.3纠错验收环节

在对技术管理的过程中电气工程会出现各种不完善的问题。例如:在电力工程建设竣工后验收期间,也需要在有关部门对工程最后的结算后,并经过审计部门完成审计才能够把余款结算。由于在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实施过程中,不时就会遇到问题,有时还可能出现违规操作的事件,因此为技术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使得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很难开展,还会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来很大的影响。可见及时进行施工技术纠错,加大工程验收阶段的审核力度对于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3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优化原则

3.1准备阶段管理

在工程运行初期,应该确保项目管理施工方案已经编制到位,然后再按照工程施工方案进行实施,在工程建设任务当中还必须进行监理合同的建立。

3.2设计文件审核

不可忽视的是,电力工程的设计文件一定要经过相关责任人员的签字批准才能够执行下去,唯有在对设计文件进行全面、认真、仔细的审核以后才能够运用到工程当中。对于施工图的绘制,需要注意的是,一定是要在甲乙双方与监理方一起参与的情况下,当设计图纸当中存在问题需要修改的时候也一定要设计单位递交相关报告,并且经过工程管理部门允许之后才可以进行修改。

3.3施工技术管理校验

在工程正式进行施工之前,承包商应该根据合同的相关内容以及施工技术管理的相关措施,制定一个可操作的,与工程建设特点相符合的施工设计。此外,还必须对施工单位各方面能力进行综合的考察,确保施工单位具备着相应的能力,并第一时间下发考察意见书。另外,还应该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综合的考察,进而才能够进行工程作业指导书的制定,在通过相关责任人员的认可并签字之后才能给正式进行施工。

4提高电力工程施工中技术管理水平的对策

4.1提高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和劳务人员素质

通过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不断提高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电力工程企业,应该积极地引进优秀的人才,重视员工职业技能的提升,使得员工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作出了一份贡献。

4.2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辅助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软件也被研发出来,借助于相关软件进行工程项目的管理,对于促进工程进度与质量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效果。

4.3优化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流程

在实际的施工之前,必须确保已经做好一切的准备工作,做好原材料、机械设备的预算,相关的会议正常组织进行。另外,需要对施工材料的供应商执行付款,工程施工节目单,必须保证原材料数量与质量完全达到有关要求之后才可以正式进行施工。工程竣工以后需要严格地进行工程质量的审查。

5结语

篇8

关键词: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基本原则;准备阶段;竣工阶段

中图分类号: TU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指依据系统论的观点,运用科学方法,对公路施工单位各项技术进行调整,以此,提升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现阶段,我国公路施工企业技术管理仍处于传统的粗放型管理状态,其施工技术管理工程过于注重技术文件管理和施工参数控制,忽视了施工技术的基本原则和各个程序,导致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流于形式,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针对于这一不良现状,这就要求公路施工单位应全面把握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内容,充分认识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运用现代化手段,结合现行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特点和需求,加强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进一步提升公路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促进公路工程施工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二、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基本原则

现行公路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循三大原则,首先是经济节约原则。公路施工工程耗资巨大,工期较长,因此,相关部门应在保障公路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立足于多方利益基础之上,尽可能的降低施工成本;其次是密切科学技术原则。技术的创新是加强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最有效有段,公路施工单位在实现技术创新应致力于传统技术之上,其创新后的技术需经多次实验之后,才能够正式投入使用;最后是贯彻国家经济政策原则。国家经济政策是为推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量身订做的,其各项规章制度均是依据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实施。

三、准备阶段技术管理

准备阶段技术管理是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基础。该阶段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建立各级技术负责制、建立施工技术管理的管理制度、建立标准化技术管理体系以及建立技术档案。

(一)建立各级技术负责制

就公路施工技术管理而言,其管理人员包括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专职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以及各级管理人员。因此,公路施工单位应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和各人员的职责,由总工程师统一领导和管理,确保各级人员各司其职,履行好自身职责。

(二)建立施工技术管理的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图纸会计及设计变更技术核定制度。公路施工单位为了保障图纸的正确性,对其图纸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核定,其图纸会审和技术核定应着眼于主结构、主部位,施工技术装备、设计选用材料以及路、桥、涵等,通过及时发现图纸会审和技术核定中存在的缺陷,对其进行纠正,确保图纸的合法性、整体性以及正确性。

2、建立施工日记制度。公路施工单位为了准确把握整个施工活动过程和现场情况变化状况,建立施工日记制度。施工日记制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日期、气候;二是工程部位、施工组队;三是施工活动相关问题记录,施工进度、施工事故、施工设备更换状况等。

(三)建立标准化技术管理体系

标准化技术管理体系是公路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技术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其被划分为三个等级,即国家标准、部级标准以及企业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在健全标准化技术管理体系时不仅需要强化施工人员从业素质,而且还需要加强技术监督和考核,不断调整技术标准和规程。

(四)建立技术档案

技术方案与其他档案具有较大的差异,现行公路施工单位技术档案仅仅针对于有价值的技术,即将有价值的技术手段记录保存下来,供以后使用。

四、施工阶段技术管理

施工阶段技术管理是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核心内容。该阶段技术管理直接关系到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高效性,加强施工阶段技术管理应着力于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图纸会审,切实严格按照图纸计划施工;二是优化方案,在确保公路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上降低成本;三是贯彻规程,严格依据相关规程制度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四是严格检查制度,全面挖掘施工阶段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避免造成巨大的损失;五是详细记录,对施工阶段技术管理各个细节,进度等做出记录;六是资料收集整理,对有价值的资料进行保存,对无价值的资料进行剔除,以便日后使用。

五、竣工阶段技术管理

竣工阶段技术管理是公路施工的最后一个环节。该阶段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实验检查。由专业组织团队对公路进行通车检查,挖掘其不足之处;第二,预验收,填写竣工报告;第三,总结。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施工高效手段进行总结分析;第四,交工。由公路施工单位与相关部门签署交工合同。

六、加强过程质量的控制

(一)设计质量的控制,重大的设计变更应严格按报批手续, 按规定程序办非重大设计变更可以由设计单位授权监理工程师审批,也可以由设计、施工、监理三方现场会审处理。对设计中不详、漏误及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施工单位直接提出或通过监理工程师上报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以书面解释或补充规定。

(二)施工质量的控制,抓好各施工阶段, 以防患于未然为了提高工程质量,施工单位的各施工阶段要通过定期检查,突出的问题进行现场检查、评比和交流,对存在的问题,施工要点、注意事项等,施工内部质监部门以书面形式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并且要坚持质量第一,对影响质量的要害问题或普遍性问题尽快提出解决方案。对那些虽未发生但根据质量情报信息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要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七、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应当要从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过程中提前采取措施,要采取相对应的组织措施,为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确保质量,必须加强基础工作、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把关。逐步加强完善质量管理工作,就会使质量的满意程度将不断提高,工程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盛玉丰. 建筑工程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及方法[J]. 现代商业, 2011,(29)

篇9

第一,有利于不断的增强对于施工的企业的管理企业的管理的水平的提高。在公路施工的管理过程中对于项目中的每一项的在技术上的审查和控制上以及对于公路在施工的过程中具有直接性的影响的质量上的硬性的要求都与在施工的技术上的管理有很大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对现在的公路的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中可以看出企业在技术的硬实力上所反映的企业的规模以及能力,这可以更加有效率的将在公路的施工过程中在质量上所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企业上普遍存在的潜在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进行控制和限制性的管理,使得对于企业中所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更具经验和经历而故步自封导致的成本的提高,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经济的管理水平。第二,有利于不断的增高企业产生的主要的经济的利益。随着时代的发展,公路施工在市场上的竞争十分的激烈,这就导致了在公路的项目的投标过程中,施工的企业不得不在很大的程度上通过不断的减小利润的空间,为了与标底的价格相接近来获得中标。在这样的环境下就导致了在施工企业的利润的获得上逐年的减少,这就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的规模以及对于整个公路施工企业的大市场的总体的发展。这就需要企业们不得不放弃过去落后保守的经营理念,不断的认识和认可对于技术上的管理以及更高的要求对于企业的经济利益的获得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而对于科学的公路施工的技术手段的运用则可以不断地提高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利润的获得。第三,有利于对于工程的总体质量的保障。在切切实实的履行质量的管理以及监督的重要的地位,在不断的严格的要求中来落实管理和实现的目标,在技术上要不断地完善质量的监管的体系,严格的把握在公路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上一定要选择质量过关的产品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对于设备上要聘请专业的工作人员来进行操作以及培训确保与其他工作人员的无缝链接,从而实现在施工上的高速以及快捷的运转,能够充分的调动每一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断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这些来看,在迫于竞争的压力而不断的改进的行为都是对于公路的施工的质量的重要的保障。

2、公路的施工管理的解决措施

第一,在施工的技术不断地完善技术。在对公路的建设上要有更加严格的控制,这是对于公路工程建设中的质量的管理以及安全的管理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在公路的施工之前要十分注意对于地质的勘探,进而保证对于在水文以及地质等方面来进行数据的探测,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工程的施工的方案。第二,在施工人员的素质的培养上,要不断地进行培训,不断地完善对于施工的工艺的培训,通过对于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的培训来不断地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的专业的素养。第三,在施工管理的中加强对于安全的管理。安全的管理涉及了很多的方面,这就需要不断地增加增强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是否符合标准,不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

3结语

篇10

地基的建设对于一个建筑工程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关乎着整体的建设。而在这个过程中,最常采用的就是基础灌浆技术。它在地基建设中有广泛的应用,给施工人员带来很大的便捷。但是在运用这项技术时,它要求的施工条件是非常严格的,场地要要保持防水、抗震,从而使得基础灌浆技术正常运行。本文主要对基础灌浆施工技术以及它在水利工程中如何应用进行探讨分析,促进这项技术不断地发展。

关键词:

基础灌浆施工技术;水利工程;应用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越来越重视,水利项目的发展也逐渐加快了脚步。但是由于技术和发展时间的限制,导致建筑方的施工难度不断增加。要想在国内找到符合水利项目的地基类型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大多数地基都是为了建筑楼房所设计的,与水利项目的建设不能很好地融合。该项技术的出现正好很大地解决了地基不符的问题。可是前提条件是施工场地的防渗处理要做好,不然很可能降低产生的效果。

1灌浆施工技术的类型

(1)帷幕灌浆技术。所谓的帷幕灌浆技术主要是被运用在上游迎水面的大坝内部,能更好地降低内部的渗透率,使得地更加稳定和牢固。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来选择帷幕灌浆的深度,一般来说,帷幕灌浆都比固结灌浆的深度多很多,有些甚至达到百米以上。但是其缺点是操作难度比其它施工技术难。(2)固结灌浆技术。通常这种技术布置在岩石地质较好的地方,对大坝的基部进行全面的固结灌浆,使其保持稳定的状态。如果一些地区的土质不好,且坝体的高度过高,这无形之中增加了固结灌浆的难度大。一般灌浆孔的深度大约在5~8米之间,还有小部分的深度可能相对来说会更深一点,大概在15~40米左右,深浅不一的孔在各个层面上相互交错,营造出一种立体的效果。然后在此基础上,增加基岩的牢固性和抗压性。牢固性是固结灌浆技术最大的特点,它能够使得地基稳固持久。(3)接触灌浆技术。接触灌浆技术就是指用混凝土来联结坝基与两岸之间的缝隙,从而使得坝体更加稳定,能够经受得起大水的冲击。首先,用混凝土钻孔压浆,等到坝体与两岸之间的混凝土达到指定的温度时,再对其施行接触灌浆的步骤。这项技术利用了物理的性质来很好地实现稳固的目标。(4)坝基岩石灌浆技术。坝基岩石灌浆技术最重要的就是操作流程的先后顺序,严格遵守操作的步骤,否则容易导致产生的效果不如预期。第一步,按照科学比例,将胶凝性浆液与流动性浆液混合;第二步,利用灌浆设备将其打入岩层;第三步,待浆液硬化形成结石后,在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加强基岩的防水性能。

2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岩溶地域的主要应用

许多岩溶地区的地质条件相差甚远,有些甚至达到截然不同的地步。这种情况使得水利工程在施工时需要克服很大的困难。传统的施工主要是以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的判断为主,先是派技术人员对地形进行勘察,再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水利工程的整体设计图。但是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往往实践过程与理论还是有一些差距的,许多情况都难以预料。因此,在岩溶地区进行水利项目的建设时,要从多方位地考虑问题。一方面,要按照实际的地域条件来挑选最适合的基础施工技术。另一方面,考虑当地的岩层质量来预测灌浆的深度。通常来说,岩溶地区所采取的施工技术一般分为高压灌浆技术、高压旋喷灌浆技术以及基础灌浆技术。(1)对高压灌浆的研究。高压灌浆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使填充物变得更加牢固、不容易分散。岩溶地区地土质、天气条件本身就不是很好,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很好地改善地质条件,使得水利工程的地基能够更加紧密、坚固。如果运用传统的施工技术,渗水的现象很容易出现,严重的话可能造成坝体倒塌的结果。但是现代的高压灌浆技术能够使土壤凝结成网状,与土壤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减少空隙的存在,从而降低渗流率。(2)对高压旋喷灌浆的研究。许多施工人员对高压旋喷灌浆技术可能不是很了解,它是比较新的一种施工技术。它的主要工作原理就是利用机械从地表向地下钻一个很深的洞,再将按比例调配好的水泥浆用带有喷嘴的钻机喷到底部,高速旋转的气流先破坏原有土层,再让松散的土层与高温的水泥浆进行混合搅匀,最终形成一个牢固的地基。(3)对基础灌浆的研究。基础灌浆技术对于普通的施工人员来说并不陌生,它在水利项目中有很广泛地应用。这项技术的操作步骤简单,并且产生的效果也相当不错。当水利项目在浅层岩溶地区施工时,先把原有的泥沙挖出,直至土层看起来相当严实,然后再将混凝土浆液注入其中,使其填充到地表,从而完成对水利项目地基的建造。这种方法不仅实际操作简单,而且施工成本相对较低,很适合在水利项目中应用。当项目建设在深层岩溶地区时,一般是将泥沙挖净,再利用两种填充物相互挤压,相互反应的化学性质来形成一个坚实的地基。

3应对吸浆量大的水利工程采取的灌注方法

(1)限流方法。在限制的时间内将规定的浆液灌入到岩缝就是限流措施的主要内容。正常情况下,灌浆的速度要达到10~17L/min,这个区间内的速度不会太快也不会太慢,有利于砂浆进行有层次的沉淀、凝结。限流的主要目的就是让砂浆能够有充分的时间与土壤进行凝结,从而达到牢固的效果。(2)降压处理法。降压处理法是指利用降低灌浆压力的方法来减少浆液的流动速率,只要让浆液保持自流的状态即可。降低压力能够让浆液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凝结的过程,但如果岩缝中的温度多低导致浆液不能顺利流入孔中,可以采取适当地加压,使其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3)多次灌浆法。多次灌浆法是所有方法中最没有技术含量同时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施工方法。它主要就是对灌浆的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每一次灌浆都要保持在一定的时间内,每次灌浆的间隔也要规定在同一个时间段,具体的间隔时间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的,通常是小于等于8个小时。

4应对水利工程出现严重漏水情况采取的灌浆施工技术

(1)模袋灌浆法。这项技术主要的优势就是耐磨。其在水利防水工程施工中应用时,先是选用大小合适的模袋,再往里填充水泥砂浆,让模袋与模袋进行挤压,从而将砂浆中蕴含的大量水分去掉,最终模袋要保持其中只有水泥和土才是正确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降低袋中的含浆量,更快地使砂浆凝固。袋中的沙土由于模袋的阻挡也不易流失,可以对漏水的地方起到堵塞的作用,从而解决水利工程的漏水问题。(2)填充配料法。通常作为填充配料的材料有水泥、砂砾以及细碎的石子等等。它们的获取成本低,但同时又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填充配料法在各个施工工程里都是属于十分常见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是将多种配料进行混合来进行填充。如果仅仅是用一种配料来填充的话,实际效果会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如:在大坝出现严重漏水时,采用填充配料措施,但是单单用砾石来阻挡,可能对于一时来说能起到作用,但是时间一长,随着水流通过的越多,砾石就会被冲刷得越厉害,致使产生的空隙也就越大,久而久之,大坝的漏水情况只会变本加厉。如果填充物是由水泥、沙子及砾石按比例相互组合,形成一层层的过滤层,不仅可以很好地治理漏水情况,而且对水质的处理也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在使用填充配料法的时候要对配料的组合进行合理的推敲,才能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并不是盲目地使用。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要想更好更快地发展,就要对基础灌浆施工技术进行合理地应用。所以,基础灌浆技术水平的高低对于水利工程来说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使它能在水利工程中很好的应用,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人员加强对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完善其不足之处,施工人员要对基础灌浆技术有深刻的了解,减少它的失误率。相信只要每一个工作人员对它重视起来,基础灌浆技术一定在不久的将来能得到很大的一个提升,从而间接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

作者:董巍立 单位:河南省豫北水利勘测设计院

参考文献

[1]刘瑞荣.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