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范文

时间:2023-04-08 02:34: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篇1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辩证法试图回答的问题是“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唯物辩证法指出:世界存在的基本特征有两个:一个是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另一个是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唯物辩证法指出: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唯物辩证法指出:世界是一个过程,过程是由状态组成的,状态是过程中的状态;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事物,有生必有灭,无灭必无生;旧事物灭亡的同时,就意味着新事物的产生。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高中化学;唯物辩证法;量变质变;矛盾规律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0-0015-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0.005

哲学原理包括: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历史唯物论。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本文将唯物辩证法中的部分思想引入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

一、发展观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发展的普遍性[2]决定了自然界也是发展的,元素周期律就是典型的例子,同周期、同主族的元素其性质就是变化发展的。事物发展的状态有量变和质变,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3]。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4]。在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中存在大量量变和质变的实例,本文仅指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案例。

1.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由小到大造成分散系性质的量变与质变

分散系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由小到大可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之内时,体系只发生量变,都具有相似的性质(均一性和稳定性等),都属于溶液的范畴。当粒子直径增至1nm时性质发生质变,将具有丁达尔效应、吸附性等(溶液没有),不属于溶液而属于胶体。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只发生量变,都具有胶体的性质,属于胶体体系。当分散质粒子直径超过100nm时,再次发生质变,不再具有溶液和胶体的性质,变得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浊液。

质变与量变的思想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分散系的分类和性质,如图1所示。

2. 硫酸的浓度由小到大造成溶液性质的量变与质变

硫酸和锌的反应,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氢气,在一定范围内,硫酸的浓度增加,反应变快,发生量变,反应的本质都是,当溶液由稀硫酸变为浓硫酸,发生质变,不再和锌反应生成氢气,而是生成SO2。铜与稀硫酸不反应,硫酸浓度一直增加为浓硫酸时,发生质变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2和CuSO4。铁和稀硫酸常温可以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在一定范围内,浓度增加,反应变快,当溶液变为浓硫酸发生质变,反应发生改变,不再生成氢气,而是发生钝化。

以上都是因为浓硫酸与稀硫酸相比具有特殊的强氧化性,除此以外,浓硫酸还具有稀硫酸不具备的吸水性和脱水性等。所以,硫酸溶液浓度的改变不仅仅造成性质上的量变,其性质的质变(浓硫酸的特性)更是硫酸性质的重点。

3. 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量变与质变

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体现在金属单质的性质也在发生着量变和质变,主要体现在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以及冶炼方式上等,见图2。

4. 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由少到多对反应造成的量变与质变

AlCl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当NaOH少量(不足)时,铝离子与氢氧根结合生成Al(OH)3 沉淀,对应图3中oa段,随着NaOH的增加,生成沉淀的量也随之增加。当NaOH的物质的量超过AlCl3的物质的量的3倍时,Al(OH)3 沉淀的量不增反减,发生质变,对应图3中ab段。

方程式分别为:

Ca(OH)2溶液与CO2溶液反应,当CO2少量(不足)时,Ca(OH)2与CO2反应生成CaCO3沉淀,对应图4中oa段,随着CO2的增加生成沉淀的也随之增加。当CO2的物质的量超过Ca(OH)2的物质的量时,CaCO3 沉淀的量不增反减,发生质变对应图4中ab段。

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Ba(OH)2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随着NaHCO3的物质的量的增加有两个质变点,一是1mol Ba(OH)2与1molNaHCO3反应生成1molH2O,Ba(OH)2中1mol氢氧根离子被中和,溶液中还有1mol氢氧根离子。二是1molBa (OH)2与2molNaHCO3反应生成2mol水,Ba(OH)2中氢氧根被完全中和。

方程式分别为:

5. 卤族元素性质的量变与质变

卤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第ⅦA族,它们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按照氟F,氯Cl,溴Br,碘I的顺序电子层数递增而表现出性质的量变与质变。

卤素单质物理性质的量变与质变:

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的量变与质变:

F2、Cl2、Br2、I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

与变价金属(Fe、Cu等)反应,F2、Cl2、Br2使金属变为高价,I2使金属变为低价。说明氧化性在F2、Cl2、Br2的范围内发生量变,它们都能使金属变为高价,到 Br2与I2之间发生了质变,I2的氧化性已经弱到不能使金属变为高价。

从卤素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也可看出卤素单质中F2的氧化性特别强,直接与水发生置换,Cl2、Br2、I2的氧化性相对较弱。

比较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F2与H2在暗处爆炸,Cl2与H2需点燃或光照的条件才反应,Br2与H2加热至500℃可以反应但很缓慢,I2与H2需不断加热才可缓慢进行,同时发生分解(为可逆反应 )。

卤化氢性质的量变与质变:

卤化氢还原性不断增强,同样发生着量变和质变,如浓硫酸可干燥HCl,但不能干燥HBr和HI,说明HBr和HI的还原性已经较HCl明显增强,可以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二、矛盾规律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观点是辩证发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提供了理解一切现存事物“自己运动”的钥匙。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对立统一的[5]。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6]。

1. 酸和碱体现的对立统一规律

酸是指在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完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可分为无机酸、有机酸。碱在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酸和碱就是化学里的一对矛盾,酸和碱相互依赖,酸(碱)以碱(酸)的存在为前提,有酸(碱)才有碱(酸)。酸和碱还可以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两性氢氧化物)中,酸和碱可以相互贯通,即相互反应、互相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如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点稀氨水或涂点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溅到皮肤上,用大量清水冲洗,再涂抹硼酸或者稀醋酸。强酸制弱酸,强碱制弱碱,Al(OH)3遇酸显示碱性,遇碱显示酸性,体现出两性,酸和碱的各种性质都体现出唯物辩证法中矛盾双方的特征。

2. 氧化剂和还原剂体现的对立统一规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获得电子的物质称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失去电子的物质称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氧化剂和还原剂也是化学里的一对矛盾,氧化剂和还原剂相互依赖,氧化剂(还原剂)以还原剂(氧化剂)的存在为前提,有氧化剂(还原剂)才有还原剂(氧化剂)。氧化剂和还原剂还可以共处于一个统一体(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如H2O2)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相互贯通,即相互反应、互相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氧化剂和还原剂相互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新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强的物质可制取氧化性弱的物质,还原性强的物质可制取还原性弱的物质,H2O2遇到氧化性强的物质显示还原性,被氧化为O2,遇到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显示氧化性,被还原为H2O。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各种性质也体现出唯物辩证法中矛盾双方的特征。

3. 难溶性物质和可溶性物质体现的对立统一规律

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可将物质做出如下分类:难溶性物质是指在100g水中只能溶0.1g以下的物质,微溶性物质是指在100g水中能溶0.1g到1g的物质,可溶性物质是指在100g水能溶1g到10g的物质,易溶性物质是指在100g水能溶10g以上的物质。

以难溶性物质和可溶性物质代表溶解度小和溶解度大的两类物质为例说明,难溶性物质和可溶性物质也可以是化学里的一对矛盾,难溶性物质和可溶性物质相互依赖,难溶性物质(可溶性物质)以可溶性物质(难溶性物质)的存在为前提,有难溶性物质(可溶性物质)才有可溶性物质(难溶性物质)。难溶性物质和可溶性物质还可以共处于一个统一体(微溶物)中,难溶性物质和可溶性物质可以相互贯通,即相互反应、互相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难溶性物质和可溶性物质可以相互发生反应,生成新的难溶性物质和可溶性物质,可溶性物质可制取难溶性物质,Ca (OH)2溶液表述为澄清石灰水时认为是溶液,表述为石灰乳时认为是浊液。难溶性物质和可溶性物质的各种性质也都体现出唯物辩证法中矛盾双方的特征。

三、哲学思想提高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总结与反思

本文以哲学思想中唯物辩证法为例,使用文理科相融合的策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果的研究。在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在本学科课堂上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可以明显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度,不同类型学科(文科)的引入效果更为突出。心理学也给出有力的理论依据:兴趣和注意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它是培养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心理条件[7]。

课堂上新元素的引入不仅可以使沉闷单一的课堂带来新鲜和活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调动和激发非化学优势的学生,比如班上的政治课代表和爱好政治学科的学生本来是思维跟着老师被动地学习,一旦听到化学老师说出某些政治课程里的原理,将使得这部分学生更加有积极性,激发出内驱力,这些积极的情绪特别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过程[8],我们会发现这些学生的眼神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成为课堂的主人,充满激情。天生热爱化学的学生是比较少的,让文科思维和知识走进化学课堂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学生,融合各种形式的思维[9]以培养学生更广更高的化学思维。

在化学课堂上融合不同学科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毕竟不同学科的融合首先是建立在教师对不同学科比较了解和比较有兴趣的基础上的,对教师的文化素养有一定的要求,正所谓是“老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师的各方面素质都在不断地进步,现在研究生在中学老师中已经非常普遍。综上所述,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学科和社会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将文科思维和知识运用到高中化学的教学中的策略是现实、有效的,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子宏. 理科思维融合对提高化学教学实效性的研究[J]. 中学化学,2015(6):1-3

[2] 孙熙国.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思想政治4[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60

[3] 孙熙国.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思想政治4[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65

[4] 孙熙国.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思想政治4[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66

[5] 孙熙国.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思想政治4[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67

[6] 孙熙国.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思想政治4[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68

[7] 李兴仁,闵卫国. 心理学[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62-63

篇3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告诉我们,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这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用联系观点解读图表题,就是通过不同现象之间的横向比较获取三种信息:一是表格中相关现象的共性;二是相关现象的差异;三是相关现象的内在联系,通常为因果联系。

例如,表1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解析:运用联系观点分析表1可以得到如下信息:一是2010~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有较快增长(共性);二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块,城乡居民收入仍有较大差距(差异);三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连年增长)是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内在联系)。

发展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它要求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运用这一哲学思维解读表格题信息,就是要通过纵向比较,把握表格中每一现象的变化趋势及其规律。从表1来看,表中各项数据从2010~2012年的变化表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有较快的增长。

2.依据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全面获取有效信息

唯物辩证法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把各要素联系起来统筹考虑,形成对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表格题就是一个信息系统,通常由名称、表格内容、注释三大要素组成。名称与表格内容是表格题的必备要素,不可或缺,而注释则根据需要而定。表格名称是整个表格信息的“题眼”、主线,所有表格信息的设置均服从或服务于此。表格内容是表格题的主体部分。注释是表格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重要的功能:有的注释是对表中内容的补充,有的起对比作用,还有的是对表中某种现象或概念的解释,以帮助学生理解。全面获取和解读表格题的有效信息必须围绕图表名称,综合考查表格内容、注释等信息,否则会造成信息遗漏。

3.坚持一分为二,辩证分析图表信息

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某一矛盾时要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依据该哲理,分析图表信息既要看到图标曲线或数据呈现的积极变化,又要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例如,请揭示图1的经济信息。

解析:图1直观显示的信息是“六五”以来我国环保产业投资额不断增加,环保投资占GDP比重不断提高的情况。辩证分析此图,还应该看到我国环保产业投资占GDP比重仍然偏低,环境改善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4.透过图表现象揭示其本质与规律

现实事物都有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本质总是表现为现象,现象又从不同侧面表现事物的本质。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关系告诉我们,认识事物不能仅停留在现象上,而要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解读图表题信息就要在获取表面现象的基础上,深化认识,抓住其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本质与规律。

例如,请简要分析图2蕴含的经济信息。

解析:图2呈现的表面信息是随着我国人均GDP的增长,CO2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其本质反映的是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

5.依据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关系,解读图表既要揭示信息又要解决问题

篇4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聪敏;分析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8-0237-01

政治教育,本就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仅仅依靠理论的教育很难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而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其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兴趣,说到底就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吸引力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检验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的重要方面,更是检验政治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1 用“矛盾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矛盾的观点是辩证法的核心。侧重揭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即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矛盾双方的联系,讲述对立统一规律最基本、常识性的内容。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居于实质和核心的地位。唯物辩证法作为世界观,最根本的就是关于世界的矛盾观;作为认识规律,最基本的就是矛盾的规律;作为认识方法,最根本的就是矛盾分析法。

“矛盾的观点”即对立统一观点,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的地方很多。如“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的教学中,有的学生提出:“两个文明建设在不同历史时期是否可以有所侧重?”为了讲清“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道理,就必须引导学生用矛盾的观点分析两个文明建设“谁也代替不了谁”和“谁也离不开谁”。

(1)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是两个文明建设共同作用的结果;

(2)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任何时候都不可偏废一方,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又如在基本国情的三个主要方面之间,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之间以及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民主与、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法制要求的四个方面、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等等。初二教材中,各阶级社会形态中的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生产力气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等。初一教材中的自由与纪律、民主与集中以及个人与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矛盾观点和辩证方法教育的合适材料。

2 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

“联系的观点”即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它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的观点,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分析事物的重要方法。、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联系着,中国08发生的冰雪,地震灾害等事件与我们世界人民,与我们祖国人民都是密切联系的,世界人民的慷慨支援,祖国人民的互助精神不正是体现世界是一个联系的统一体吗?联系具有客观性,1.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冰雪,地震灾害等是不因人的意志而改变的,2.人们能改变事物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冰雪地震灾害我们随不能改变它,但我们可以面对,我们灾后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正是体现吗?发展,要把事物看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明确事物发展的阶段和地位,虽然灾害会让我们悲痛欲绝,但也让中华民族有了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事物是变化的原先的灾害,现发展成为中华的一种精神了。

认识联系的本质和特点,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所谓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就是在认识和把握事物时要善于看到事物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多样性、因果性、辩证性等等,反对用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去看问题。此外,还要看到事物的横向联系、纵向联系和整体联系等等。联系观点的方法论意义就在于,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和基本观点。它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在分析具体问题时,既要注意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也要注意这一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分析该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还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做到既着眼整体,顾全大局,又通观全局,重视局部。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深刻的诠释了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道理。

3 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

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概念,作用,教学方法

逻辑学表明:概念、判断和推理是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概念是同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和一般特性,是进行判断和推理的前提和基础。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完整而准确地掌握概念,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也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概念教学是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关键。优化概念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1.注重指导学生理解“关键词”的含义

有的学生在学习概念时往往不得要领,或死记硬背,或一知半解,这种现象,给学生的进一步学习造成了不小的障碍。概念是由一定的字词句构成的,其中一些词语能集中体现概念的基本含义,我把这些词称为“关键词”。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关键词看作一个“点”,通过对关键词的讲解和串联,帮助学生抓住该概念的中心含义,避免遗漏部分涵义,有利于学生完整识记、理解和把握。在分析关键词的时候,应根据课堂教学任务、内容及要求的不同,尽量避免过于抽象化,而是要巧妙设计,精心讲解,尽力讲透彻、通俗和有趣,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并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完整理解和把握。

2.注重结合现实问题,深化对相关知识的系统理解

由于教材内容的系统性,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而贯通的。将概念与有关的知识及其结构相结合,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巧妙设计也将激活学习思路,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深刻。

2.1 利用“特点”和“属性”。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的,本质表现出一定的特点和属性。因此,引导学生明确概念和特点及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是完整把握概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加深理解、系统学习的必要途径。如关于“商品”的概念,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在学习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时,我通过以下简表进行分析。首先,问学生:为什么要交换?社会分工出现以后,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交换者互相需要对方的产品,可见,商品是有效用的,这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前提条件。再问:为什么能交换?启发学生明白:商品作为劳动产品,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就形成了商品的价值。通过上述分析,使学生明白价值与劳动、使用价值与交换的内在联系,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那么,“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与“用于交换”二者缺一不可,也就一目了然了。

2.2 利用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在一定的知识结构和系统中,许多的概念因其内在的联系共同构成了特定原理的内在逻辑,为此,将概念与其所在的基本原理进行联结,可以避免学生孤立地掌握概念,有助于学生明确知识体系内部各原理和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系统掌握知识创造条件。如“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一框中,有联系、发展、内因、外因、量变、质变、新事物和旧事物等概念,其中,“联系”和“发展”犹如一根“针”,其他概念象根“线”,通过它们,能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原理有机地串联起来。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有联系才有发展。内因和外因及其辩证关系是事物发展的原因;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提示了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新事物和旧事物及其辩证关系提示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内因和外因是引起量变和质变的原因;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过程。通过概念串联知识,能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结构的有机联系,融会贯通,理清学习思路,提高识记效率,使概念与原理的学习过程及效果有效提升。

2.3 利用旧知识“架桥铺路”。理论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用事实论证无疑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方法,但不能因此而完全忽略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已学知识的识记与巩固,也能让学生整体感知知识点,长期锻炼,必能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在推理过程中,旧的知识是前提和基础。如学习“市场经济”这一概念时,要说明“以市场为基础”的含义,就可以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问:价值规律是怎样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再结合“价值规律能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使资源配置合理化”这一知识点,结合简表进行推理,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会根据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信号和自身的生产经营条件,自主决定扩大或减少某种商品的生产和需求。市场就象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发地调节着人、财物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

3.注重联系生活实际,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

篇6

政 治

刘 东

这次政治理论知识考核复习的内容,分为社会发展史常识、政治经济学常识、哲学常识、科学社会主义常识、法律常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知识六部分。其中包括经典理论的基础知识、一般政治常识以及时事政治的新鲜内容。

以上各部分的内容各有侧重点。①社会发展史部分,要抓住五种社会基本形态的特征,并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分析说明。②政治经济学部分,其内容主要围绕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帝国主义论及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等展开,必须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③哲学部分,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与意识关系原理和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原理为复习主干,并掌握一些常用的哲学名词。④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则要掌握关于阶级、政党、国家、的基本概念。⑤法律部分,要重点掌握《宪法》知识,大家要明确《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懂得违法、犯罪的涵义及其对社会的危害性,正确认识守法和行使民利的关系。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部分,是整个政治部分中最现实和灵活性最大的内容,它的主要内容是近年来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几件大事和几个重要文件。要联系社会实际,联系现实问题,把着重点放在准确理解我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各项方针、政策上。

政治理论确有不少基本概念和原理需要记牢、记准确,但功夫应花在理解上。这里强调的理解就是不仅要掌握观点、原理的科学结论,同时要懂得它们的由来和指导作用,以及和别的结论的联系。比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不仅要掌握它们两者谁决定谁这种关系,而且要联系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去理解它们的内容和指导意义。这样,就可看清知识间的必然联系,把一大部分概念灵活地串起来了。又如:政治经济学常识中,对于剩余价值这一概念的理解就很关键,掌握好它,对于整个资本主义部分的许多经济学概念就有了更深的认识。

善于比较是另外一种重要的复习方法,它通过确定概念或事物间的同异关系来加深、辨别各部分知识的内容。比如:各种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特点的比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特征的比较;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比较;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内容的比较;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的比较等等,都有助于我们掌握这些概念的实质和联系。

应试同志须知:①认真审题。政治试题中常出现的解释、填空、改错、判断、分析、论述和应用等形式的题,答题前要先看清题的类型和题意,切勿答非所问。②力求准确。回答基本概念和原理要尽量准确完整;举例、联系实际要恰当。③详略得当。考试时间有限,题目也有主次、深浅之分,答题时一是要重点突出,二是要当详则详,当简则简。

地 理

冯嘉苹

复习地理包括基础知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复习资料以中国地理为重点,约占3/5的比例;其次是基础知识,约占1/5强;世界地理部分不到1/5。

一、基础知识 内容包括地球和地球仪、时区和日界线、地球上的五带、地图比例尺、地图上的方向、等高线和等深线等。这部分内容名词概念较多,是学习地理的入门。复习时要求以掌握基本概念为主,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题,如时区、日界线的计算,以及需要比较熟练技能的地图判读,暂不作要求。五带的划分依据及四季的形成原因是这部分的难点,也是重点,需要很好地理解并切实掌握。作为名词解释,答题时概念一定要确切,不能含混不清。例如,解释什么是南、北回归线时,应答:“地球表面上接受阳光直射的最北界和最南界叫回归线。北纬23.5°的纬线叫北回归线,南纬23.5°的纬线叫南回归线。”其别注意的是阳光直射的“直”字,如果答:阳光“照”射的最北界和最南界,那么一字之差,就全错了。另外,要精确地指出南、北回归线的具体纬度位置。

二、中国地理 内容包括全国总论、分区地理及自然资源的利用。

1. 复习时要有空间概念。如学习疆域、行政区划时,不仅要掌握与我国相邻的国家名称、我国主要岛屿、半岛的名字,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等,还要掌握它们空间的相对位置,并能在图上填绘。同样,其它各章,如主要的山脉、河流、平原的分布,也都要求达到在图上填绘的要求。

篇7

关键词:易传;中和; 时中

“Go smoothly by acting timely & appropriately”, “preserve the harmoniousness”:

On the philosophy of harmoniousness in Yi Zhuan

Abstract: The theme and marrow of Yi Zhuan is to develop the philosophy of appropriateness and harmoniousness, being the core of Confucianism. Yi Zhuan deeply exposed that harmoniousness between Yin and Yang is the principal way for universal things' growing; renewing all the time and changing appropriately with times is the highest living wisdom; the principle of harmoniousness and appropriateness with “striving unceasingly” and “thickening virtues” is the fundamental Chinese national spirit. Yi Zhuan put the philosophy of appropriateness and harmoniousness of Confucianism to a new peak.

Key words: Yi Zhuan; harmoniousness; appropriateness all the time;

中和哲学是儒家哲学的基本形态,是儒学的核心和实质。儒家的中和哲学,自孔子开始,经孟子、荀子而在《易传》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易传》十篇,相传为孔子所作,但据今多数学者观点,它当为战国中后期作品。从儒家中和哲学由政治哲学、道德哲学而本体哲学的逻辑历程看,这一观点应是成立的。

《易传》与《论语》直论人我之际的旨趣不同,它以“究天人之际”为主题。它的主旨和精神是借宇宙万物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易道本质揭示人类进取创造的生存方式,标举儒家崇尚的人格理想和价值境界。易道体现了以中和为特色的天人和合的价值取向,奠定了中华民族尚中尚和的思维方式。而易道的中和之道本质上即是时中。清人惠栋断论:“易道深矣!一言以蔽之曰:时中!”[1](《易尚时中说》)惠栋是易学大家,其论可谓勾勒了《易传》的核心精神。

一、中和易道论

《易传》的基本范畴是阴阳,“一阴一阳之为道”,“生生之谓易”,《易传》的易道就是一阴一阳动态化交感平衡协同运动所引起的创造宇宙生命的生生之道。阴阳之所以能生生变化,其因正在一阴一阳之间的中和化相互作用。易道即是阴阳中和之道。“易之道,可一言而尽也,中焉止矣。”[2](《语要》)《周易》的有机化系统化的宇宙观中,整体性、协调性、最优化是其三大特征,而其核心是中和性。中和性表征贯穿统合着整体性、协调性、最优化。

一般认为“易”有三义,即变易、不易、简易。然而在我看来,这三义本质是一致的。易道首先是关于生生大化的,即讲变易的,所以具变易性;但易道作为世界生生大化的总法则和根本规律,却是普遍一般的常道,故具有不变性。同时,这种总法则和根本规律的易道,是最普遍最一般的,具有最大的普适性,因而从内涵上讲,也是最简易的,它只是“一阴一阳”,具有简易性。因此,变易、不易和简易是内在相通的,都只是易道的不同性质、特性和特点。而这种综合着“变易”、“不易”和“简易”的易道其根本内容即是中和,易道是阴阳中和之道。

易道首重变易,易道是生生通变之道。《易传》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是一个不停变易流转的系列。“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易》就是在揭示宇宙天地万物整体变动不居、周流不停的客观辩证法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出主体如何适变,如何变通的,即如何致中和的。

因此,易道不仅是客观规律或客观辩证法,而且也是思维规律或主观辩证法。易道强调变通的实质即是实现主客体在实践活动中的合一。《系辞》所谓“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变而通之以尽利",“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通变之谓事”等都在反复强调主体通过创造文化的活动实现变通,实现天人和合。而变通的内在动力和最高原则便是阴阳辩证法的中和之道,具体又有二种不同的形态,一是客体的结构上的,一是主体的时间上的。所谓客体的结构上的,是指在卦象上的“位中”,其表现即是崇尚二五中爻,其实质则是揭示了宇宙万物最佳存在状态和发展途径,即阴阳中和是宇宙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和发展动力。所谓主体的时间上的,是指在彖象上的“时中”,其实质是揭示了主体在思维行为上的通变性,以保证主体行为的有效性、创新性、合理性、成功性。

二、“保合太和”论

《易传》崇尚中和,首先表现在横向结构上即卦象爻位上是崇尚中爻。中爻,即处中位之爻。在由六爻构成的卦象中,二五两爻分居上下两卦的中位,这种情形也叫位中。

《易传》认为,在六爻之中,二五爻处于中位,是中爻,而中爻就意味着在位置结构上处于最佳的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平衡点或统一点。因此,“处中”“得中”就意味着事物处于一种最佳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意味着事物处于最佳的有序状态中。因此,中爻往往象征着吉利亨通。《易传》中记载有大量中爻与事物存在发展的“吉”“亨”内在一致的卦爻辞,如《系辞上·坤》的“黄裳元吉,文在中也”;《象辞上·临》有“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象辞下·解》有“九二贞吉,得中道也”等等,都指明中正之爻使事物处于“吉”“亨”“贞”的有序状态中。而在易学史上,无论是象数派还是义理派,在解《易》时,也都阐扬着这一中爻为吉亨的思想原则。如汉易中以象数解易的代表人物虞翻,在解“临”卦九二时说:“得中多誉,故无不利。”又解释“观”卦九五爻时为“五得道处中,故君子无咎也”。魏王弼以义理解《易》,都以中爻释卦爻辞中吉利之辞,并把居于中位的二五两爻视为一卦的主体。北宋程颐继承王弼的义理路子,更提出了“以中为贵”“中重于正”的命题,充分体现了《易传》尚中的观点。

《易传》崇尚中爻,又特别崇尚中和。《易传》中和,从爻位上看,是指二五两中爻阴阳既当位,又相应,这种中和也叫“太和”,它寓指阴阳对立面力量均衡无偏性,矛盾双方处于一种最佳的和谐统一协同的关系和状态。从更广阔的视角看,从整个体系看,《易》的六十四卦本身都有阴阳平衡中和的意义,每卦三个阴位三个阳位也体现了客观的中和平衡协调规律。

《易传》中心法则的中和之道,是从“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对宇宙天地万物发展的直观经验中概括而成的。它揭示了阴阳只有处于中和的平衡和谐统一关系,矛盾统一体才是有序的,才有最佳的发展状态。否则,事物统一体就失去了存在发展的动力根据,从而趋向分裂解体,而对这一事物言,也就是“凶”“灾”。这就是“乾”上九说的“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之上九以阳爻居于最上位,在《彖传》就是“穷”,因而有“灾”。它实际上是源于一个“亢”。“亢”就是过于高亢,偏离了中和,因而就不能再发展,就“穷”顿,就陷入灾难。因此,对于事物来说,其“亨”其“吉”源于“中和”或“太和”,其“悔”其“凶”源于不中。故《系辞》说:“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居中则吉存,居偏则凶亡。“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只要使阴阳处于“太和”关系中,万事万物就能保持各自的生命本质和存在状态。故程颐释此说:“天地之道,常久而不已者,保合太和也。”[3](《伊川易传·乾·彖》)阴阳高度中和的“太和”正是天地之道“常久而不已”,宇宙万物常存而不毁的根本原因。《系辞》中“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也正是指在中和关系中,天地万物男女才呈现一派生生欣欣的兴旺景象。“保合太和”之“太和”作为中和的理想状态,是生生之太和,是动态的和谐。“太和”论既指寓天地人万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又明示天地人万物只有在高度和谐统一中才能获得最佳的存在状态和发展方式。“太和”正体现了天地合一的精髓,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想。这种阴阳中和论或太和论充分体现了先秦哲学的理性思维水平,它不仅标举着理性力量对神话迷信的超越,而且也展现了理性思维探索天地自然的轨迹。在“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的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一阴一阳的中和之道的不易性简易性特征充分体现了“中和”“太和”的最高抽象程度。而中或太和作为事物存在发展的最佳方式和内在动力则本质上是辩证法的,它体现了“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的辩证法核心原则,它代表了先秦哲学关于事物存在和发展学说的最高水平。

三、“时中”变通论

《易传》崇尚中和,然而在《易传》作者看来,中和或太和的阴阳统一关系作为事物存在发展的最佳形式,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阴阳感通、刚柔摩推中处于不停地转变迁移变化中,易道即是这种变化之道。《易》的卦爻本质上都是对天地万物变化的状摹比象描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爻者,言乎变者也”。不仅六十四卦指代着持续不断的时间过程上的六十四个时期,而且每卦的六爻也都代表着事物发展的六种不同时态。明朝著名易学家吴澄在其《易纂言》中说:“一卦一时,则六十四时不同也;一爻一时,则三百八十四时不同也。”王弼在《易略例》中也说:“卦者,时也,爻者,适时之变者也。”从纵向看,卦表示的是一个较完善的发展时段,而六爻则是六个小阶段。六爻可分“初”“中”“终”三个时期。由于六十四卦及三百八十四爻都象征着客观事物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因而,时寒则寒、时热则热的有序规律性体现了客观自然的时中原则。而主体的人便必须依据客观事物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而采取相应的对策行动,这是主体性“时中”。如《蒙·彖》中说“‘蒙’亨,以亨行时中也”。《易传》中频繁地用“及时”、“随时”“趣时”、“时行”、“时发”、“时用”、“与时偕行”等词语,表述的都是主体活动上的“时中”实质。“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这里,“与时消息”就是主体实践活动中的“时中”。《易传》对时中的典型释义在“艮”的“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的论断上。人的行止动静与最佳时机相结合,这便是“时中”的实质。

由于“爻者,适时之变者也”。因此,“时中”本质上分布于三百八十四爻的每一爻,而不必是二五爻。实际上,由于“时中”与“位中”的根据不同,一方面有时二五爻的可以是时中,如《彖传·坤六三》“含章可贞,以时发也”。这里的“坤”六三非中爻,但属“时发”即“时中”,因而“可贞”,为吉象。另一方面,有时属二五爻的倒不一定就无条件的是“时中”。如“节”卦九二是“失时极”,就没有做到时中,因而“凶”。由于“时中”的实质是主体的“适时之变”,因此对于主体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善于把握和利用对客观事物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的时机。对这种具有极大促进作用的时机的认识和把握,《易传》也叫“时义”。“时义”是“时中”的集中体现。对此“时义”,《易传》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推崇。在《彖传》中,连称“颐”、“大过”、“解”、“坎”、“睽”、“蹇”、“豫”、“遯” 、“姤”、“旅”、“革”诸卦其“时大矣哉”。《易传》作者认为主体要能把握“时义”,就能做到“时中”。而“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4](《系辞》)?“时义”之大而深,根本就在于它是“时中”的必要环节,而行为能“时中”,便何利不有?!

《易传》的“时中”范畴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精髓,它所体现的是主体主动顺应天地之道,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活动和过程,这也就是《易传·彖·大有》中所说的“应乎天而时行“,”承天而时行”。通过“时中”的主动顺应改造活动,主体更创造出适合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客观环境和关系。显然,这样的“时中”本质上是人类积极的生存发展活动和实践样式,它深刻地反映了主体如何与时俱进、有效合理地生存的本体认识。“时中”体现了一种最高的生存智慧。

“时中”要求主体“时行时止”,归根到底是要求主体行为与天地人万物的运动变化产生协动,发生共振,在顺应性的相通相协的一致性中顺畅地实现主体的存在,达成生存过程。因此,这样的时中所表达的是主体灵活的变通过程。时中即是趣时,而趣时即是变通,“变通者,趣时者也”。时中体现的正是人的“适时之变”,即随时而变通。《易传》大量阐述这种主动性适应和创造性顺应的变通,即时中的重要意义,如《系辞》所谓的“变通之谓事”、“变而通之以尽利”、“通其变使民不倦”、“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变则通,通则久”等等,所有这些对变通重要作用的揭示,都集中说明了一点:变通乃事物长久生存发展之道。易道即时中之道,即变通之道。这就是《系辞》说的“《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一切“变动不居”,一切“唯变所适”。而一切“变动不居”,这是客观辩证法;一切“唯变所适”,这是主体辩证法。“唯变所适”即是时中,即是变通,这正是《易传》的核心精神。程颐曾说:“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的时中变通性包含着丰富的思维辩证法和实践辩证法的内容。时中变通是为道与为学的统一,是智性与德性的统一,是客观认知与道德实践的统一。

一方面,时中包含了阴阳中和之道是宇宙万物变化发展的根本之道,是天地人万物新陈代谢的总规律,“时中”体现了主体在实践行为上主动适应宇宙变化发展的中和之道的态度。它继承了孔子中庸强烈的经世致用的实用理性的特点,但由于它又时时以本体化的宇宙中和之道为前提,因此在理论上又超越了孔子的中庸方法论平实稳重的性质,而处处散发着“变”和“通”的特性。这一时中变通性所包含的正是人类以自己一系列的文化创造活动主动适应和顺应环境从而为自己获得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的思想。“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正是体现了天地生生不息的宇宙精神,时中变通性高度反映了主体具有的自强不息、生生日新的刚健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易传》弘扬的“大人”理想人格,其本质正在于这样一种时中精神和变通品格。所谓“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绝不只是一种道德修养和道德境界,而是一种广义的生命存在形式。它要求的是主体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实践活动必须与天地生生之德,与日月日新之明,与四时变化之序相顺应,相协同,体现的正是时中变通的原则。《易传》理想的“大人”人格,本质上是一种“时中”人格。因此我们这里要避免对《易传》“大人”人格作偏狭的理解,以为只是一个后来宋明理学家所拘囿的狭义的道德人格。“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之“德”,是“天地之大德曰生”之“德”,体现的正是时中变通的顺应创造精神。实际上我们只要看一下《系辞》的时中变通性,就可充分明白它包含着怎样丰富的顺应创造内容,而不仅仅限于道德品德的“日新”。《系辞》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的原则下,列举了历史一系列变通顺应的“时中”典型,而正是这些“时中”变通事例构成中华文化的坚实基础: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这里虽然尚有某种神秘色彩,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通其变使民不倦”的理性变通精神已是淋漓尽致地显溢出来。而“通其变使民不倦”的内容正是一系列解决生存困难的物质文化发明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系辞》所谓“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这种变通并不限于器物的创造发明,还包括社会制度的“革命”,所谓“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4](《彖·革》)显然,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长久,其旺盛的生命活力正在于这种包括一系列器物制度创造发明的变通精神和创造活动,这也就是“时中”精神和“时中”实践。美籍华裔学者成中英曾把《易传》的思维方式的根本特点概括为“和谐化辩证法”,指出:“其内涵在阐明如何化解生命不同层次所遭遇到的矛盾与困难,实现生命整体与本体和谐。”[5]如果这里的“生命”与“本体”不限于道德领域,那么这种“和谐化辩证法”所揭示的正是《易传》的变通精神。但以“和谐化辩证法”概括这种变通精神,远没有《易传》本身的“时中”范畴更简洁,更贴切,更传神。“时中”是变通的根据、本质和原则。因此,用“时中辩证法”或简称为“时中”更能深刻全面地反映《易传》的思维方式和实践原则。

“时中”体现的是“推天道以明人事”的致思原则,它是从“天地”“日月”“四时”“万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的中和本质中推衍出“时中”的“人事”原则,它所体现的本质上是一条从客观辩证法到主观(体)辩证法的正确路线。由于“时中”变通性包括着广义的文化创造活动,它又源于客观的天地自然,因此其“时中”变通过程内在地包括着客观认知的认识论内容。

“时中”讲的是“随时变易以从道”,是随时而中。因此,首先必须认识“时”,把握“时”。“时中”首先必须在观念上“中时”,只有在观念上“中时”,认识“时”,才能在实践中不“违时”。因此“时中”在《易传》中不仅是一个价值性范畴和命题,也是一个知性命题和认识论范畴。实际上,《易》的本意即是“决疑”,而“通变”,“决疑”本身正是一种由不知到知的理性预见活动。《周易》的卦爻辞以及彖象辞本质上都是对表示事物不同发展过程、阶段的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的“时变”的认知和判断。《易传》揭示的人类在“变通”过程中,“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体现的正是“时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对天地万物客观的感性认知和经验类比认识活动,而“探赜索隐,钩深致远”,“知微知彰,极数知来”,“知来藏往”,“彰往而察来”,“知幽明之故”,“冒天下之道”等一系列活动都体现了《易传》“时中”化认知活动由现象到本质、由外部联系到内在规律的抽象理性思维过程。而《系辞》的“当名辩物,正言断辞”、“以类族辨物”等则包含了丰富的辩证逻辑的内容。因此,《易传》的时中哲学包含有关于认识论、方法论的丰富内涵,这些构成了《易传》“决疑”的实质内容,在此基础上它才能“断其吉凶”。没有对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之“时”的正确认知和把握,人们就不能预见进而选择采取合理的生存行为,其行为只能具有“凶”、“悔”、“吝”、“亡”的结果。所以程颐有“见《易》须看时,然后逐爻之才”[6](《二程遗书·易传》)的论断。一个“看”字括尽了丰富的认知内涵。可以说,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时中”或“中庸”是具有最广阔的知识论、认识论的生存空间的,是最需要客观认知作为其必要环节的。长期以来,文化学术界一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要求人无条件地回归自然,顺应自然,在身心各方面向自然作认同。对自然的这种态度,只能产生一种审美与道德的价值取向,决不可能导出人对自然的探索精神,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切实可靠的知识,得到‘真’。相反西方文化由于认为自然界与人类是对立的,主体与客体、物质与精神、思维与存在是对立的,故千方百计要认识外部世界,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真’知识,以实现对立的同一”。[7]笔者对这一论断不敢苟同。为什么“顺应自然”就不须“探索”,不需对外部世界的“真”知识呢?从逻辑上讲,倒正是讲自然与人类对立,主体与客体对立的西方文化哲学更可能不必讲“真”。因为人的任何盲目任意的不讲“真”的活动,就意味着对客观规律性必然性的“对立”。相反,人要“顺应自然”就非得有对“自然”的本质有一客观的认知不可,否则就无法实现“顺应”。在一定意义上,当今自然与人类的“对立”状态的消解,实现自然与人类的统一,就是以高度的“真知”为先决前提的。因此,天人是合一还是相分,与是否求“真”讲“知”没有必然的联系,关键是看以什么样的态度去讲“合一”或“相分”。荀子重“天人之分”却又“不求知天”,而《易传》讲“天人合德”却要“极深研几”。盖在《易传》的“与天地合德”不是如老庄建立在“自然无为”的原则上的,而是建立在“生生日新”的原则上。这种天地的生生日新之“德”,就要求“顺应”生生日新的天地之“德”的人们“趣时变通”,即以“时中”原则相“顺应”。这就要求人们去及时全面地认识天地万物具体的“生生”之“德”,即生成变化的规律性,否则就无以“顺应”而实现天人的合一。因此,《易传》的时中哲学包容了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中可贵的“真”的认识论内容。

时中的实质在变通,而变通的本质在时新。也可以说,时中就是时新,时中强调“趣时”,就意味着须以“革故鼎新”为原则,以适应外界新的变化。因此“时中”是一以革适变、以新顺通的过程。“生生之谓易”,“日新之谓盛德”正规范着“时中”以日新为实质的生生变通内涵。正是在生生日新、自强不息、变通顺应的“时中”实践中,实现天地人万物的“太和”境界。《易传》“日新其德”的原则所强调的正是主体以其创造精神与创造活动“与天地合其德”,与宇宙创新原则相合一。因此,《易传》“时中”所具有的“与天地合其德”的性质体现的是一种天地人万物一体的整体和谐的致思倾向。但显现这种天地人一体的思想不是道德本体论意义上的,而与荀子人与天地“参”的天人合一论具有某些共通性。严格说来,它是在孟子道德化的天人合一论与荀子自然化的天人相分论的基础上超越创新而成的。《易传》时中哲学是儒家中和哲学在当时综合创新的最高典范。

《易传》的时中哲学突破了传统儒家中和哲学的局限。孔、孟、《中庸》都有丰富的用中时中思想。但在那里,“君子时中”本质上局限于政治伦理实践,随时而中的合理性标准根本上就是仁礼道德标准。而《易传》的“时中”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仁礼型时中的局限性,在宇宙天地人的更为广阔的背景下展现时中的普广性丰富性。就人的时中而言,它已不再是政治伦理行为,而是在一般的广义文化创造意义上,从人的应付环境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引伸出来的。这种广义文化创造实践活动的“时中”已扩及到人的行为的方方面面。这样的“时中”观显然标志着儒家中和哲学的新发展。

《易传》时中哲学与孔孟荀的中和哲学相比较,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和突出的优点。

首先,《易传》的时中哲学是以“天道”的客观“生生”原则为基础的。我们知道,无论是孔子还是孟荀,其中和哲学思想带有浓重的宗法血缘关系的性质,都以传统的宗法制作为中和哲学的社会基础和思想根源,因而其中和本质往往与具有宗法性的仁礼相一致。这种情况,一方面使中和观具有强大的世俗性,但另一方面也使中和思想因其政治意识形态化而不时显露出某种保守性、落后性。而《易传》以“究天人之际”为帜志,以重天道自然、明阴阳之理为特色,它的中和哲学或时中哲学是在“法象莫大乎天地”、“与天地准,弥纶天地之道”的原则下,从客观的宇宙大化的中和之道中引伸出来的,因此,《易传》所揭示的核心之道的易道根本上是客观的天地人万物化生之道,它从阴阳矛盾的统一化即中和化过程去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生生不已的根本动力,本质上与唯物辩证法对立面统一的发展规律是相通的。显然从宇宙生生之道的中和之道中引伸出来的以变通日新为本质的时中哲学就具有更为广阔的背景和客观根据,其时中的本质内容也就远远超出了传统的“仁礼之中”的范围。《易传》中虽然也有“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以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的“仁礼之中”内容,但已大大减少了份量,大大淡化了浓度,它只成为人们广泛的“时中”化精神和实践的一部分。这一特点,使《易传》“时中”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特定社会制度的局限,而在更广大悠远的时空范围中展现其适用性和实用性。

其次,《易传》的“天人合一”的“时中”思想是以“生生”原则为中介的。孔子的中庸哲学暗合着天人合一的前提,至孟子和荀子,则具有了明晰的天人观。而《易传》的天人观则是对孟、荀天人观的超越。《易传》的天人观是天人合一论,而这种天人合一论是以“天地之大德曰生”的“生生”之德为中介的。其“大人与天地合其德”,即主体以“时中”的变通日新精神和实践顺应统一于天地的生生日新规律,从而实现天地人万物一体的动态和谐。这样一种时中型的天人合一论显然与孟子道德化的心性型天人合一论不一样,它超越了孟子以道德伦理的仁义原则为中介的天人合一论。同时,它也超越了荀子的天人观。荀子的天人观是一天人相分与天人相“参”的统一。荀子的天人观是以“天职”“天功”与“人职”“人功”的关系立论的,也就是以天与人所各自独具的客观的功能作用立论的。荀子在“明于天人之分”的基础上,实现“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的天地人相“参”的整体和谐关系的思想,是功能互补的天人合一中和论。显然,这种功能互补性的天人观与《易传》“时中”天人观不一样。《易传》“时中”天人合一论,不是以具体功能内容互补相“参”,而是功能性质上的相合,即人在生存活动上以天地“生生之德”的新陈代谢规律为自己的生活准则,以时中变通日新的生存原则与天地相顺应,相和合。它运用的是一种“推天道明人事”的思维模式,是以“天道”与“人道”具有相通一致的“生生之德”走向天人合一的。因此,虽然《易传》与荀子都强调发挥人的能动性,且荀子也提倡“养备而动时”、“应时而使之”的时中顺应思想,但荀子由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走向天人相“分”相“参”,虽总体上承认天人相“参”合一,但突出的是一“分”。其“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唯圣人为不求知天”的观点实际上都在价值取向上有分离天人的观点,将人道与天道、地道作截分。而《易传》的易道却是天地人共同之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天道、地道和人道虽形式内容不一,虽也有“天人之分”,但在本质上是合一的,即都是易道,都是易道本质的体现。这样《易传》就对荀子重分的天人观实现了超越。从孟子的道德心性的天人合一论到荀子客观自然的天人相分论,再到《易传》时中日新的天人合一论,它不仅在形式上走过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更是从内容上克服了孟子天人观的纯道德性局限,克服了荀子纯客观功能性天人观的局限,而将两者综合创新,从而实现了生命存在的飞跃,构建出了积极向上的时中生存样式。这种时中生存样式不唯是对孟荀天人观的综合创新,也是对儒道中和生存样式的超越、扬弃和综合创新,因为它既克服了老子“道法自然”所体现的柔弱无为性,又在继承弘扬孔子中庸及其具有的“强哉矫”的刚强有为性基础上,克服了孔子中庸哲学不及“天道性命”的局限,从而在一种更为广阔全面丰富健康的基础上构建出关于宇宙和人的哲学,而正是在这种关于宇宙的中和哲学和主体的时中哲学上,体现出中国古代哲人的最高智慧,显示着中华民族最高的生存智慧。

四、时中生存智慧论

《易传》的中和哲学体系,从以上所揭示的几方面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出,它实质上阐扬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中和化生存智慧,这一中和化生存智慧在《易传》中主要由以下原理构成:

(一)《易传》阐扬了“一阴一阳之为道”的中和之道。这一中和之道是通贯天地人的宇宙之道,也即易道。这种作为宇宙根本规律的中和之道与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是对立面统一”的根本原则是相通的,因此,它是一种“朴素的对立统一原理”,[8]它是古代朴素辩证法在先秦的最高体现。

(二)《易传》构建了“趣时”、“变通”、“日新”的时中生存样式。《易传》力倡“时中”主体哲学,这种“时中”的本质即是提倡主体必须有一种主动性适应、创造性顺应的生命态度。“时中”包含着一系列的文化创造、文明创新,这正是《易传》被称为“创造的形上学”的原因。这一主动性适应、创造性顺应的生存样式是与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挑战与应战”的文明生成发展模式根本一致的。当汤因比高度赞扬孔子与儒家思想,而把中庸视为“挑战与应战”的根本原则时,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惊叹《易传》时中生存智慧性。这种主动性适应、创造性顺应的“时中”生存与保守性、奴隶性、闭锁性、内省性、平庸性本质不相容。它构成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的品格和开拓创新的特性。

(三)《易传》塑造了乾坤中和的民族精神。《易传》阴阳中和的“易道”集中体现于天地阴阳基本形态的乾坤卦德中。在《易传》作者看来,“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乾坤主宰着世界万物的产生变化发展,因此,天地“生生”之德本质是由乾坤赋予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乾元以“自强不息”而“大生”,坤元以“厚德载物”而“广生”。其“大生”“广生”的性品本质上就是中和之德。天乾“自强不息”的“大生”品格正是一种时中精神,地坤“厚德载物”的“广生”品格正是一种“太和”特性。“时中”的变通日新,体现的正是一种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大生”精神。“太和”的万物和合,体现的正是一种并行不悖、物物不遗、命命兼育的“广生”精神。而乾坤中和的“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相统一就高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张岱年先生和其余一大批学者多年来致力于弘扬这一民族精神。乾坤精神即是中和精神,因此,中和是中华之魂。中华民族生生不已、绵绵不绝、博厚广大、物物化育的广大生命力正源自于中和精神。《易传》塑造出了中和这一民族不朽精神,这当是它的不朽杰作。《易传》在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地位根本上正在于此。

马克思·韦伯在其著名的《儒教与道教》一书中比较了“清教与儒教的对立”:“儒教的任务在于适应此世,而清教的任务则在通过理性改造此世。……儒教的理性主义旨在理性地适应现世;而清教的理性主义旨在理性地支配这个世界。”[9]这里韦伯把“儒教”的儒家学说的主旨揭为“适应此世”,是准确深刻的,但他把这种适应仅仅看成是道德上的“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的“君子”式消极性“适应”,是欠全面的,起码先秦儒家的中和哲学总体上所透射的是一种“强哉矫”的品格。而《易传》的时中哲学则典型地体现了儒家的“适应现世”的方式原则,是主动性适应和创造性顺应。这种主动性适应和创造性顺应,包含着“理性改造此世”的所谓“新教理性主义”特质。这样,我们从一个重要的理论层面,看到了儒家中和哲学与现代市场经济、与现代化实践的相容协同关系。

参考文献

[1]惠栋.易汉学[M].四库全书本.

[2]黄宗羲.明儒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程颐.伊川易传[M].四库全书本.

[4] 易传[M].

[5] 成中英.中国文化现代化和世界化[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237.

[6] 程颢,程颐.二程遗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易杰雄.坚持“真”与“善”的统一,重构现代东方哲学[J].现代传播,1997,(2)

篇8

枯燥概念生动化

讲解“实事求是” 这一概念,我们选用了“郑板桥改诗”作为教学情景――

一天,诗人郑板桥路过一座小桥,看见很多人围观桥下一名溺水而死的年轻女子。一名秀才当场作诗一首:

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

三魂随浪转,七魄随风飘。

郑板桥听后不以为然,当即改诗:

谁家女多娇,为何落小桥?

粉面随浪转,青丝随风飘。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两首诗在事实判断上有何不同,指出:秀才主观判断女子年龄“二八”“风吹落小桥”,显然无根无据;郑板桥用“谁家”“为何”提问,不知为不知,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的。秀才把女子溺水而亡和魂、魄联系起来,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立场和观点;郑板桥把女子粉面、青丝、浪、风这些客观实在的东西联系起来,揭示了不同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所以,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否则,就会从主观出发,就会凭主观愿望和个人好恶来思考和处理问题,就会把事情办坏。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在讲解“联系”这一概念时,我们引用了《说苑》中的一段话――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旁也。黄雀延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树、蝉、螳螂、黄雀之间的关系,来说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哲学上的“联系”。

在讲解“发展”的实质时,我们引用了李商隐的诗句――

十岁裁诗走马成,

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

雏凤清于老凤声。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雏凤清于老凤声”的原因,来说明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即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抽象原理通俗化

讲解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时,我们引用了《乘船》这首诗――

满眼风波多闪灼,

看山却似走来迎。

仔细看山山不动,

是船行。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山”“走来迎”又“不动”,使学生明白是参照系不同造成的。以相对静止的山作为参照系,才发现船在运动。可见离开相对静止便无法认识事物,无法衡量运动。一切事物都是这样:又动又不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讲解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时,我们选择了庄子《庖丁解牛》中的片断――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砉然响然,奏刀然,莫不中音。

引导学生思考庖丁解牛技艺达到炉火纯青境界的原因,从而说明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才能取得成功。

讲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时,我们选用了鲁迅《二心集》中的一段话――

贾府上的焦大是不会爱林妹妹的。贾府上的焦大为什么不爱林妹妹?林妹妹即林黛玉,才貌双全,姿色出众,才气过人。王熙凤初见惊叹道:天下真有这样标志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如此美人怎不招人喜爱?焦大,何许人也?他是宁国府的老家人,几次跟随宁国公出征,曾救过主子的命。凭着这份功劳,宁国府的人对他都令眼看待,谁也不敢难为他。

引导学生思考焦大不爱林妹妹的原因。焦大与林妹妹两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条件大相径庭。在焦大看来,林妹妹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不值得去爱;而在贾宝玉眼里,林妹妹才思超群,情趣高雅,可结同心。所以说,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

深奥道理浅显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表现在: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为了使这个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我们引用了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竹外桃花初放、鸭子水中嬉戏、蒌蒿长满河滩、芦笋开始抽芽,河豚逆流而上……离开了这一个个美妙的画面,春光也就无从谈起了。也就是说,春光是通过一幅幅特殊的画面来表现自身的存在的。这正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矛盾同一性一方面含义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引用了管道升写给赵孟的《我侬词》――

你侬我侬,忒煞多情,

情多处,热似火。

把一块泥,捻一个你,

塑一个我。

将咱们两个,

一齐打破,用水调和,

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与你生同一个衾,

死同一个椁。

这首词中的“你”和“我”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也说明了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篇9

关键词: 职高政治课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渗透

躯体无疾病、心理无疾病、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内外公认的“全面健康”三要素,其中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是智力发展和脑功能健康的重要标志,是确立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我们讲的“社会适应”是指具备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在纵横交错的人类群体中,能应付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具备处理和适应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能力。目前,许多职高生人际关系紧张,应对能力很差,往往产生苦闷、胆怯、猜疑、多虑、孤独、易怒或情绪抑郁等心理障碍。这些性格和情感上的问题常常是心理不健康的重要诱因,使心理活动偏离正常状态。

学科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中心环节,也是心理辅导的主要渠道之一。学科教学过程既可以保持学生的健康心理,又可能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以致造成心理障碍。因此,要设法提高学科教学过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正面效应,同时减少和消除负面效应。从这点而言,所有的任课教师都应该是心理健康辅导者,肩负起心理健康辅导的重任。尤其是处于思想品德教育第一线和主阵地的政治课教学,更是责无旁贷。目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和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标志着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正式出台。本轮课程改革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自2009年秋季入学的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新生开始执行。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心理健康”作为选修课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因此,在职高政治课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对选修课“心理健康”进行的有益补充和有力促进,又能够发挥学科优势进行“随风潜入夜”的“和风细雨”式的教育,必定能够取得效果。

一、深入发掘教材内容中的心理教育因素

哲学教材内容中都不同程度地包括对学生人格和智能训练上的要求,这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和利用这一资源,将心理健康辅导渗透到教学之中,以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

1.学习唯物论的观点,帮助学生正确评估自己,培养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我们经常听见有些职高学生抱怨“老天不公”,悲叹自己“运气不好”等,没有遇到值得快乐的事,却经常遇到一些令人烦恼和倒霉的事。于是整天闷闷不乐,精神不振,意志消沉,虚度光阴。主观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和事物,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问题,导致学生产生或自大或自卑的心理,不能正确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从而产生一系列其他的心理问题。通过辩证唯物论的学习,学生会明白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树立唯物的态度,把从实际出发的要求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渗入到学习、待人和处事之中,从而在生活中、学习中自觉地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放在客观环境之上,敢于面对自己的认识和行动,反思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反思自己同周围事物的关系,客观地分析周围的人和事,客观地陈述自己的见解。

2.掌握科学的认识方法,帮助学生培养正确认知事物的能力。

处于成长发育过程中的学生,思想不够成熟,思维不够深刻,只重表面不重实际,只看现象不看本质,这也是职高学生在认知事物时常犯的认识错误。这种错误是引发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通过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学习,学生能正确区分现象和本质,把握认识规律,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认识事物,不再停留在事物的现象上,而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规律,不断地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进。例如:学习“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时,我以“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为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畅谈了精神状态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精神状态与发挥潜能的关系,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客观规律的关系。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人在认识世界、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和探求真理时,总是带有浓厚的兴趣。浓厚的兴趣会使个人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促其兴致勃勃地学习,自觉地克服困难,排除各种干扰。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产生无限的热情,这种热情会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探求新知识,大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理解辩证的观点,帮助学生培养正确地处理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诸如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升学就业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由于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和唯物辩证的思想,他们在看问题时往往容易绝对化,在行为上表现为好走极端,固执一面,抓住一点,不及其余,非此即彼,顾此失彼等。通过唯物辩证法的学习,学生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会逐步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这对学生正确处理成长过程中的问题,避免偏激、固执、孤单等心理问题的产生,是有重要意义的。例如:学习“矛盾的观点”时,我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讨论生活中的实例,并说明其普遍意义。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有学生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了更深的理解,表态说今后在处理同学关系时,不再一味地苛责别人;有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师生关系”,教学相长,应该积极与教师合作,走过人生中的黄金时期;还有学生提到,原来事物都有相悖的两个方面,我们应该促成事物向积极的方面转化,不要总停留在抱怨、激进的评价中。学生在送给我的贺卡上写道:谢谢您带我们走进哲学的殿堂,知道了原来哲学并不高深和枯燥,您教会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我们将受益一生,再次感谢您!

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与他人、与社会建立和谐关系的能力。

怎样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这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人生观不仅从根源上说明了社会的客观性,而且鲜明地指出了青年学生应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做到心中有国家、集体和他人,反对和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倾向,反对小团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这对学生建立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的关系,是一种正确的导向。

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没有学习上的心理压力,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要使学生成为“乐知者”,教师的教学方法很重要。只有教师乐教善教,采用循循善诱的教风和教法,学生才可能乐学、善学、主动学。哲学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校的实际和国家的实际。开设哲学课不久后,我就开始了“身边的哲学”系列演讲,每节课的前五分钟请学生讲他身边的故事,可以是听到的,也可以是看到的,通过故事说明哲学思想,使人明智、明理。学生积极参加,教室里每次都会响起热烈的掌声。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改变学生以往偏重于接受、记忆的被动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之主动探求知识。作为学习主体的职高学生,随着身心的发展,他们认知的自觉性和抽象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能够通过自学基本理解或把握课本的主要知识。但是要让他们积极、乐意、主动地学习较为抽象、单调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还要注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其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经过多年的摸索,我深深体会到:创设情境,激活思维,把情意融入政治课教学中是政治课教学成功的关键。

课堂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师借助于教学媒体向学生传播知识、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前进。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极大地改善了教学媒体的表现力和交互性,使媒体所展示的教学内容更为具体和生动,所传播的知识更易为学生所接受,学生思维更为活跃。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点就是运用计算机技术,优化组合动态视频、动画、照片(图片)和声音,将一些现实生活中用口述、板书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抽象内容)向学生展示,以突出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化解教学内容中的疑点和难点,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辅助教学,一方面要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接受能力,选择直观的,学生能看得懂、说得出,看了之后能够有感而发的材料,而不能选择那些不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素材。良好的教学情境,辅之以生动形象的课件,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教学目标自然就会实现。当然,教学的成功还需要教师的不懈努力。

三、职高政治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注意事项

1.教师要善于学习,具备渗透意识。

政治教师要首先学习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手段,把握“助人自助”的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自如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保持关爱学生,呵护其健康成长的心态,经常关注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自觉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教师要善于观察,找好渗透点。

从哲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来看,在学科教学中,只要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意识水平、情绪调控能力、挫折耐受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的知识点或恰当的课堂时机,如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偶然行为现象或学生思想的表现等,都可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点;同时,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要对他们出现的心理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使渗透教育有的放矢。

3.教师要分清主次,把握好渗透度。

因为是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教学上首先要把握好政治学科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主次的度,不能把政治学科教学变成心理健康教育课;其次,在教学设计中,渗透教育要把握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度,不能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不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扩散得过宽,力争把握好。

4.注重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心理影响。

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气氛,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一堂轻松活泼而又有一定知识容量的课,能使学生在愉快中学到知识,产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并获得成功感和自信。这种成功的感受和自信往往会迁移到学生的生活事件中,产生良性循环。相反的结果则会产生恶性循环,导致学生形成自卑、抑郁等心理障碍。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培养自己良好的心境,带着乐观的心态走上讲台,以发挥自己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某方面的智力缺陷和不足能够由健康人格得到弥补。良好的性格特征如勤奋、踏实是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责任感、坚持性、主动性、自信心、好胜心等性格特征,都可以使学生克服因基础知识差或能力较弱而带来的不利因素。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鼓励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重要影响。对学生的鼓励(哪怕是稍加肯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变化和智力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之处,并根据各个学生的不同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等差异,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和表扬。同时注意:对于学优生,要适当提高任务难度,以防止他们产生自负心理;对于中下生,要创造成功的机会,以防止他们屡受挫折,产生自卑心理。要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职高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关心学生的发展。因此,政治教师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重视政治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但这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努力找出能结合的点。在哲学内容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将极大地丰富哲学内容教学,从而使哲学内容教学展示出独特的魅力,闪耀智慧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10

关键词: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分析;哲学方法

矛盾分析法、利益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理性分析法和超理性分析法等哲学方法在公共政策分析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哲学方法的应用保障着公共政策的科学性。

一、矛盾分析法与公共政策分析

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也是我们分析事物最根本的方法,在整个唯物辩证法方法论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它是所有学科都应该重视的分析方法,也是公共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研究的基本方法。首先,矛盾分析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辩证方法。所谓矛盾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即其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即其同一性。同一性是相对的,而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而斗争性则寓于同一性之中,两者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第二,矛盾分析法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第三,矛盾分析法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就是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以避免“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就是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着重地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地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避免主次不分的“均衡论”。“两点论”和“重点论”是互相包含的,是内在统一的。任何公共政策问题的产生都根源于矛盾,任何公共政策也都是为了解决矛盾。从政策哲学的研究对象来看,公共政策理论和公共政策实践矛盾的解决离不开矛盾分析法。从公共政策的本质来看,公共政策一定是国家公共权力运行的具体体现,是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重要途径,是政府维护公众利益的主要手段。国家在运行公共权力时,如何做到兼顾不同利益群体、不同矛盾双方的利益需要是政府面临的重要抉择,将矛盾分析法引入公共政策分析中,有助于平衡矛盾双方的利益,使其尽可能达到一种和谐状态。从公共政策的特征来看,政治性和公共性、稳定性和变动性、公平性和效率性、强制性和合法性是公共政策的矛盾性特征。公共政策的政治性和公共性既有一致的方面,又有相互矛盾的一面。当政治系统中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政党以及贯彻统治阶级意志的政府所具有的特殊利益与它们所代表的社会公众的利益一致时,公共政策的政治性和公共性就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但当它们的利益不相一致甚至发生冲突时,公共政策的政治性和公共性就会相互矛盾。稳定性和变动性、公平性和效率性、强制性和合法性也都是这种矛盾关系。再从公共政策的功能来看,公共政策对社会的存在、运行和发展有着导向功能、协调功能、控制功能和分配功能。一般常态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平衡协调发展的,但当社会发展中出现不平衡不协调,比如在分配上出现贫富差距悬殊甚至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没有正确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时,就不可避免地引发利益各方的冲突和矛盾。可见,公共政策领域到处充斥着矛盾。在这些矛盾的解决过程中,矛盾分析法大有用武之地。

二、利益分析法与公共政策分析

所谓利益,就是在受生产力发展制约的一定的经济关系中,人们为实现自身需要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利益是由需要转化而来的。由于需要的多样性,人们之间必然形成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多方面、多层次利益关系。普遍性和特殊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竞争性和协调性、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统一是利益的特征。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的区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的区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区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区分,正当利益和不正当利益、合法利益和非法利益的区分是利益的构成,是利益矛盾的具体表现。利益分析法就是通过分析人们的利益及其相互关系,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利益分析法是公共政策分析中的一种基本方法。首先,从公共政策的实质角度看,公共政策是对社会的价值所作的权威性分配。也就是说,公共政策是政府从自身利益和公众利益出发进行的具体管理,是以政府为主的各种利益个体和群体参与的管理活动,利益分配是公共政策活动的核心。在利益分配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第二,从公共政策的类型角度看,分配政策是对社会上各种利益集团内部利益划分作出规范;再分配政策是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对社会各集团的种种利益进行平衡和协调的规范;规制政策一是规范政府行为,二是划分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自律政策即自我限制的政策,是指政府规定了某些行为规范供集团在行动时对行为进行选择。第三,从公共政策的功能角度看,政府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的目的就是要将社会公共资源正确有效地在它所服务的公众中加以分配,而其关键是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公共政策中利用利益分析法,就是要权衡公共政策利弊得失,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使各方面的利益能够协调、全面发展,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社会健康向前发展。

三、系统分析法与公共政策分析

所谓系统分析法就是在研究中把研究对象视为一个系统,在若干选定的原则和准则下,通过对系统内各要素、结构和关系的考察,利用定量的方法提供允许和可用的数据,借以制定可行方案并推断各种可能结果,以期寻求对系统状态整体效益最大的方法。系统分析法之所以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是由公共政策分析过程本身的系统性所决定。我们可以把公共政策活动视为一个由政策活动的外部生态和内部生态所组成的复杂大系统。公共政策活动的外部生态有历史的、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等环境因素,也有全球的、区域的、一国整体的、地区的等层次因素,它们构成公共政策活动的具体情境事实体系。政策行动主体、政策公共财政资源、政策信息资源、政策价值取向、政策工具选择等则构成公共政策的内部生态系统。公共政策活动是其外部生态和内部生态通过互动实现相互适应和改造的过程。公共政策活动的外部生态既制约着内部生态,同时又为其运行提供了现实条件,公共政策活动的内部生态的变化,又改变着外部生态的状况。正是通过这种外部生态和内部生态间的互动,具体公共政策活动的功能才能得到实现。对公共政策系统的分析可从两个角度进行。从静态结构角度看,公共政策系统由公共政策的环境超系统与资源系统、公共政策的主体系统与客体系统、公共政策的组织系统与体制系统、公共政策的咨询系统与信息系统所组成的复杂大系统。而从动态运行过程角度看,具体的公共政策是一个处在自身系统和环境超系统交互作用下,由政策主客体的活动构成的、处在变动中的动态过程。公共政策动态演进的动力源自其内部矛盾的展开,一类是公共政策系统与其环境超系统之间的矛盾,另一类是公共政策内部各因素之间的矛盾。这一演进过程呈现出变动性、互动性、弹性和流动性诸特点,这一演进过程还呈现出政策议程、政策规划、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和政策终止等有系统关联的若干阶段。可见,系统分析法在公共政策分析中是极富实用价值的。

四、因果分析法与公共政策分析

因果理论是对事物和现象之间因果联系的理性概括和反映,它反映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前因后果,前后现象之间有必然性是因果联系的特点。一因一果、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同因异果、异因异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是因果联系复杂多样性的表现。对事物和现象间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的方法就是因果分析法。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因果分析法,可以帮助人们认识政策目标与政策结果之间、政策环境与政策执行之间、政策资源的配置与政策效率之间的联系。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常用的因果分析法有详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路径分析、结果方程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实验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多元回归分析、路径分析、结果方程模型属于因果关系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公共政策预测和公共政策评估中被经常采用。

五、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与公共政策分析

定量分析法是对事物的量的规定性进行研究的一种科学方法。包括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决策分析、优化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等具体方法。在公共政策分析中,最典型的定量分析法就是福利经济学所主张的成本-收益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是政府以市场方式制定政策从而达到资源再分配目标的一个基本技术,被称之为试图用经济方法取代市场讨价还价的价格确定方式,使政策抉择达到帕雷托最优。帕雷托最优就是采取任何一个行动,都至少给一个人带来好处,但却不损害任何人。这在公共政策领域几乎是不可能的。由帕雷托最优的困境产生了卡尔多-希克斯标准的福利经济学:政策选择要使净福利最大化。也就是说,一项政策即使使某些人受损,但如果总福利大于损失,这项政策就应该被采纳。成本-收益分析法的具体方法有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含报酬法等。成本-收益分析法是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政策评估中常用的定量方法。趋势分析法、指数平滑法、回归分析法则是公共政策预测中常用的定量方法。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基础。定性分析法是对事物的质的规定性进行研究的一种科学方法。包括归纳分析法,演绎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矛盾分析法等。在公共政策领域,确认政策问题产生的原因要借助于因果分析法,对政策问题的实证分析要借助于归纳分析法和演绎分析法,对政策问题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要借助于结构分析法,对新旧政策问题的相似性进行分析要借助于比较分析法,对政策问题的性质的把握要借助于矛盾分析法。定性分析更适用于涉及社会、政治、价值、伦理和意识形态等难于定量的问题,定量分析则更适用于经济问题。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在公共政策分析中是相互统一、相互补充的。

六、理性分析方法、超理性分析方法与公共政策分析

在公共政策分析中,与理性方法相关的决策模型包括完全理性决策模型、有限理性决策模型、渐进决策模型和综合分析政策决策模型。完全理性决策模型是以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经边沁、密尔等功利主义者发展,以及现代管理科学家的概括而形成的一种管理决策理论。完全理性决策模型认为,政策实施的结果就是使社会效益最大化。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限定条件是非常苛刻的,它要求决策过程中必须把决策行为视为具有一致价值判断的整体行为而非个体或群体行为。决策者有绝对的理性,具备完备的知识和信息,能穷尽所有备选方案并预测到所有结果。决策目标单一、明确和绝对。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具备一以贯之的价值偏好。决策过程中不考虑时间和其它政策资源的消耗。这些近乎完备的条件成为完全理性决策模型在实践中无法使用的原因。西蒙对完全理性决策模型进行了批判,指出了其局限性,提出了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有限理性决策模型。它是依靠有限的资源和信息,通过不断的搜索,得出满意政策方案的决策方法。这种模型是以“令人满意的”准则去取代完全理性所主张的“最大化”准则,所以又称满意决策模型。满意决策寻求的不是最佳,而是次佳或“第二最适”。在实际决策中,有限理性决策模型重视的是可行性研究和成本与利益分析,但它更主要的是仅仅为决策者提供决策规则,这也成为其主要的缺陷。林德布洛姆在批判了理性决策的缺陷后提出了渐进决策模型。这一方法强调决策者的决策是从现行政策出发,只是对现行政策的调整。但渐进决策模型只适用于既有的相对简单的问题而不是将来要发生的复杂的问题,因而它在政治上追求的是安全的而不是具有冒险精神的措施,这样公共政策就变成了补救性措施而非创新性方案。德罗尔看到了理性决策模型在可行性问题上的局限和渐进决策模型的保守倾向,提出综合决策模型,试图将理性决策模型和渐进决策模型结合起来,并把两者的合理性加以延伸和综合。他认为现实的政策诉求可能是要求社会变革的,也可能是要求社会稳定的,因此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而R.M.克朗则认为应该把理性分析的科学和超理性分析的艺术结合起来[1]。克朗认为,超理性分析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判断、直觉、创造力、灵感、隐含的知识、信仰、洞察力、意志、超感交流和预见能力等。德热认为,超理性因素主要包括判断力的应用、创造性的发现、头脑风暴法和其它一些决策方法[2]。可见,超理性分析以主观判断为主,而这种主观判断应当建立在充足知识和丰富经验的基础之上。超理性不是非理性,非理性是建立在信息不完备基础之上的主观判断。因此,超理性分析可以定义为在充足知识和丰富经验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主观判断,也即建立在定量分析、理性分析基础上的定性分析。当一个公共政策问题包含社会、政治、组织、意识形态、伦理道德因素时,理性方法就难以解决问题,就必须采用超理性分析方法。超理性分析方法主要有:问题的主观识别方法、趋势的直觉预测方法、方案的灵感激发方法、决策的经验判断方法、结果的模糊评估方法。超理性分析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特别大,为防止其可能导致的片面或极端情况的出现,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建立在定量分析基础之上;决策者具有足够的经验积累;政策过程能够排除明显的错误和缺陷;综合各种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要考虑环境因素的变化。超理性分析方法特别适用于多元政策目标的分析,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有利于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决策过程和政策特点。总之,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存在着包括矛盾分析法、利益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理性分析法和超理性分析法等若干哲学方法,它们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比如,在进行利益分析的同时也必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进行系统分析的同时也必然进行矛盾分析,而超理性分析是建立在定量分析、理性分析基础上的定性分析。因此,它们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方法论体系,这些哲学方法对保证公共政策的科学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建民 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