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原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15:47: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兰亭集序原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英汉差异;形合;意合;聚集;流散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和《禊贴》,是王羲之为与友人相聚饮酒赋诗所成的诗集作的序文,文章主要记述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内心感慨。全文朴实清新,不事雕饰,语言用词古雅,清新流畅。作为我国古代散文的一枝奇葩,对《兰亭集序》进行翻译并将其译介到国外也就成为译者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林语堂、

谢百魁、罗经国等翻译家都对《兰亭集序》进行了翻译。

根据严复先生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翻译的第一要旨就是“信”,即译文在内容上要忠于原文。此外,在语体风格、情态色彩等方面也要尽量忠于原文。因此,在翻译《兰亭集序》的时候,笔者也是以此要旨为主要标准,尽量全面准确地探究原文作者的真实意图以及思维逻辑,并以双语转换的各种技巧对译文进行调整、补充,力求使译文能够精确地反映原文意义,同时,也注意不拘泥于原文形式,使译文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而至于“达”和“雅”,由于笔者能力有限,只能尽自己所能对译文进行修饰推敲,并不敢妄言能够达到这两条标准。下面笔者就将从英汉两种语言的几个特点对比的角度来阐述一下自己对《兰亭集序》翻译的几点体悟。

1 意合与形合在《兰亭集序》翻译中的体现

1.1 理论概述

所谓形合,指的是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英语造句常用各种形式手段来连接词、语、分句或从句,注重句子的形式注重完整的句子结构,以形显意。因此,英语造句主要采用行合法。所谓意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链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含义造句注重隐性连贯,与英语相比,更加注重逻辑事理顺序,注重功能、意义,注重以神统形,因此,汉语造句更重意合,主要采用意合法。《兰亭集序》是典型的古汉语行文,属于意合。因此在《兰亭集序》的英译过程中,必须采用形合法。对于具体句子的翻译,笔者首先要进行逻辑分析、语法分析和文化意象分析,然后再选择适当的方法加以翻译。

1.2 原文中对偶句的翻译。

在《兰亭集序》中,出现了大量的对偶,对照句,这些句式词句整齐、匀称,往往不用关联词;将其翻译成英语的时候就要注意形合,借助各种连接手段来表达。如原文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一句,笔者译为Looking up to see the infinity of the universe, and down to see the prosperity of things on earth. “仰观” 和“俯察”相对照,因此在翻译中,笔者用了两个表示方向的介词 “up” 和“down”;同时,原句中“宇宙之大”和“品类之盛”是比较明显的并列关系,因此,笔者在英译的过程中添加了“and”这一连词来表达并列关系。再如原文中“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也是一个较明显的对偶句。但这个句子不同之处在于原文中使用了“或”这一虚词,其功能类似于英语中的连接词,但又不完全一样。对于这样的一个句子,由于古汉语单音节词非常多,虽然原文寥寥数字,其内涵却非常丰富,笔者在翻译的时候为保持原文意思不变,也尽量采用了与原文类似的结构,笔者译为“some sit and talk about their ambitions in the intimacy of a room, and some, occupied by what they loved, travel around and live indulgently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1.3 四字格的翻译

汉语中的四字格是经过长期锤炼而成的,是社会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语语库里的一块瑰宝,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了汉语语言的博大精深。四字格一般都有言简意赅,整齐匀称,形象生动的特点。充分体现了汉语偏重意合的特点,因此在翻译是要尽量先理解原文,分析句子的功能、意义。在此基础上,确定句子的结构、形式。如,原文中开篇就可见四字格结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此句连用言简意赅,仅用十二个字便清楚的交代了本文的时间,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烈,翻译时要劲量符合原意和原文言简意赅的特点,因此,笔者将前两个四字格单独译出,第三个“暮春之初”后置到后一句中,这样译文不会显得太过拖沓。译为“It is the ninth year of Yonghe and also the Guichou Year of the sixty-year cycle. We hold a meeting in late spring at Lanting in Shanying County of Kuaiji.” 形合角度看,此译文结构完整,也体现了原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又如,“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仅八个字,描述出了当日晚春三月的天气情况,但英语注重形合,注重结构和形式,常常借助连接手段,因此笔者将此句译为“It is a clear day with soothing mild breeze.” 其中运用英语中的形式主语 “it”来表示天气,使句子的结构更加完整,也更加符合英语中对于天气表达的一贯用法。

2 从聚集与流散看《兰亭集序》翻译

英语句子有严谨的主谓结构,主语不可或缺,谓语动词是句子核心,两者协调一致,聚集各种关系网络。这是由逻辑思维方式特点决定的。西方传统思维重视科学、理性,重视分析、实证,具有理性、分析性、实证性等特征。因此,英语句主次分明,层次清楚,严密规范,句式呈“聚集型”。汉语句主谓结构松散。主语形式多样,可用名词、动词、形容词,而且可有可无,还可变换或隐含。谓语也复杂多样,可用动词、名词、形容词;可用一个动词或几个,可是一个单词,也可是多个词组,甚或没有。这是由整体性思维方式特点决定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注重实践经验,整体思考,借助直觉体悟,从整体上模糊地、直接地把握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因此汉语句不受形态约束,没有主谓形式一致,句子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灵活性,句式呈现“流散型”。

文言文,具有丰富情感与意象、词语高度凝练的特质,在保证逻辑关系的前提下,也竭力摆脱着语法的限制,运用汉字句法和词汇上的自由,让其句式呈现灵活多样,词汇灵活多用的情形,以备其意象表达所需。《兰亭集序》正是这类问题的典范,文中出现大量不拘泥于主谓兼备的规则句型,就如:无主语省略句、连动句、倒装句、名词连用法等。相比而言,英语更重视语言形式与功能的不断完善,并认为表达任何思想必须借助清晰合理的词形和语法。因此,利用主谓一致规则、语言形式标记以及词的屈折变化等形式方式表达英语思维就显得格外重要。如:《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修禊事也。”,这句汉语没有主语,而译文“It is the ninth year of Yonghe and also the Guichou Year of the sixty-year cycle. We hold a meeting in late spring at Lanting in Shanying County of Kuaiji.”,以 “it, we”两个代词作主语。像这种无主句在文中比比皆是,在翻译中都可用逻辑主语做补充。再如“引以为流觞曲水”这一句省掉了主语和介词宾语,即,“(我们/群贤)引(之)为流觞曲水。在翻译时,译者遵从英语注重句子结构完整的原则,将省略的部分尽量补充完整,从而使句子在人称、数、性和意义等方面保持一致,故此句译为 “People used the winding brook for passing the floating cups and sat in order along its banks” 将主语补充为“people”,“引”译为“use” , 同时在 “use”后补充出“之”所指代的“the winding brook”,这样一来,句子的结构显得更加完整。

在《兰亭集序》的翻译之中,笔者体会到在翻译的过程中,要达到严复先生“信,达,雅”的标准对于初学者来讲的确不是容易之事,但在翻译时,尤其是针对文言文的翻译,从理解文章的主要思想,体会作者的意图是做好翻译的首要任务,同时,还要了解中英文各自的语言特点,遵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并对这两种思维进行合理转换,最终达到“言能尽意、文能达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方婵.从形合与意合谈《兰亭集序》的翻译[J]. 文学教育,2011年03月.

[2] 杨威.从英汉对比角度谈《兰亭集序》中的四字结构的翻译. 剑南文学,2012年.

[3] 刘嫣.浅析英汉思维模式与翻译——看林语堂《兰亭集序》之思考[J].大众文艺,2010年.

篇2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万物的繁多,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篇3

(1)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边。次:泛指所坐之处,这里指水边。[北师大版《语文(必修三)》第33页]

(2)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次:旁边。[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96页]

(3)次:水边。[粤教版《语文(必修二)》第111页]

(4)次:近旁,旁边。[语文版《语文(必修一)》第99页]

(5)列坐其次:依次排列,坐于曲水岸边。次:地方。[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96页]

(6)参考译文:大家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苏教版《语文(必修五)》教学参考书第164页]

五种版本的教材对同一个“次”字的解释居然可分为四种:水边、旁边、岸边和地方。这必然有正误之别。奇怪的是,苏教版《语文》教材及其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对“次”字作了三种不尽相同的注释。一般说来,在同一个语境中的任何一个语词,不可能出现几种不同的词义。也就是说,“列坐其次”之“次”字不可能同时有“地方”“岸边”“水边”和“旁边”这些所指范围各异的词义,只可能是其一或是其他。这就难怪学生感到困惑了,即便是老师也一时难以适从。

作为教科书,真的不应该出现这种现象。何况,只要我们对原文句的结构内容稍加分析,就可以推知出“次”字的词义。在“列坐其次”句中,“次”字定然不可能释为“地方”或是“岸边”之类。“列坐其次”当是“列坐于其次”的省略,“其次”是“坐”的位置、处所;而“其”则是修饰“次”字的,指代上文的“曲水”,可译为“它、它的”。显然,“其次”不可能译为“曲水(的)地方”或“它的地方”,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辞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等工具书,都未发现“次”字有“地方”之义。又,“地方”所指的是一个抽象的范围,难以与“坐”这一具体动作相搭配。“次”释为“岸边”,表面上看是可以的,只是用以“流觞”的“曲水”难有“岸”一说,《词源》:“岸,水边高起之地。”(P0928)再来看看“水边”这一词义,由于“其”指代的是“曲水”,加之“水边”,则就有重复之嫌了。可见,把“次”解释成“岸边”或“水边”都是不准确的。其实,“次”就是“旁边”之义。《汉语大词典》:“次:近旁;旁边。《史记・吕太后本纪》:‘赵王幽死,以民礼葬之长安民冢次。’《南齐书・高逸・顾欢》:‘母亡,水浆不入口六七日,庐于墓次,遂隐遁不仕。’”这里的“冢次”与“墓次”词义完全相同,都是“坟墓旁边”之意。又,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三:“转盼之间,已至明州海次矣。”林纾《桃花坞》:“溪次有径两三道,咸阴沉。”“海次”与“溪次”相类,一指“海边”,一指“溪旁”。上述引文中“次”字的词义完全相同,都是“旁边”之义。

可见,语文版、人教版《语文》教材对“列坐其次”之“次”所做的注释是非常准确的。《汉语大字典》:“次,近旁;旁边。《广雅・释诂三》:‘次,近也。’(按,‘近’即靠近之意,《说文解字》:‘近,附也。’)《左传・僖公十九年》:‘夏,宋公使邾文公用子于次睢之社,欲以属东夷。’杜预注:‘此水次有妖神。’孔颖达疏:‘次,谓水旁边也。’”(P2134)《儒林外史》第二回:“另还有十几间空房子,后门临着水次。”显然,“水次”就是“水边”,那么,“次”也就是“旁边”了。

因此,“列坐其次”可译为“(大家)依次排列,坐在曲水旁边”,那么,苏教版《语文》配套教参的译文是正确的,只是不知其教科书为何出现如此误释,真是令人费解。

参考文献: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1998年版),商务印书馆1998年

《辞源》,商务印书馆2001年

《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年

《汉语大词典》(2.0版)电子版

语文版《语文(必修五)》,语文出版社2007年版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北师大版《语文(必修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篇4

[关键词]课堂导入 举例 艺术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054-01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就是要求在一节课的开始,教师应从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出发,运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旺盛的求知欲,使之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并进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内容上来,同时,通过各种艺术手段,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下面依据实例简要阐述以下几种导入的类型和方法:

1.开门见山,抓住课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准确凝练的文题有画龙点睛之妙。从讲解分析文章题目入手,引入对课文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文章要旨,领悟作者的精巧构思,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题目与内容的关系。如讲《拿来主义》,根据题目设计三个问题:拿什么?为什么拿?怎么拿?开门见山进入课文,要求学生尽快找到答案,进入课堂。《我的空中楼阁》设计问题:空中楼阁是什么意思?作者笔下的孔子楼阁是什么样的?作者对其怀着什么样的感情?你有没有相似的经历?由题目出发,言简意赅,引领学生寻找答案。

2.音乐导入法

音乐比文字更容易打动人,吸引人。在课前根据需要和课文特点,适当插入音乐,往往能起到独特的效果。在讲诗词《一剪梅》、《再别康桥》《虞美人》等课文时,直接放相应歌曲,歌词和课文内容完全吻合,听一遍再哼唱一遍大概基调就可以感受出来,学生也更有兴趣去感受、背诵和探究。但选取的乐曲一定要和文章基调一致,否则便会弄巧成拙。

3.用对联,诗词或仿写句子的形式导入

《孔雀东南飞》一课,篇幅较长,但却类似白话文,理解起来难度不大。教师可自拟对联:上句是韧如蒲苇,勇兰芝抗婚赴清池;要求学生对出下旬。当然,备课前教师要有合适的下联,可以和学生互相切比较、切磋。《兰亭集序》上联:群贤毕至,一觞一咏成就兰亭华章,信可乐也;可让学生自读注释,理解课文后对出下联,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探究兴趣。答案举例:少长成集,几俯几仰参悟人生哲理,岂不悲哉?

4.故事激趣导入

如学习《鸿门宴》《荆轲刺秦王》等历史散文时,可以采用讲故事法,让熟悉这些故事的学生声情并茂地讲述,尽可能提前查阅资料,使之更客观更充实,然后引发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这样做还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学生间的竞争学习。

5.生活化导入

以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环境作依据,尽量挖掘身边的事例,以学生为本。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可抓住目前社会对婚姻的态度和系列社会问题谈,要求学生调查祖辈父辈的婚姻观以及现代男女的婚姻观,进而和封建时代的婚姻观作对比,得出幸福感受,珍惜当代生活。

6.温故知新导入

如在学习新闻单元时,《别了,不列颠尼亚》属于新闻,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属于报告文学,可以让学生从篇幅,角度,文字特点等各个角度体会二者的区别。明确新闻和报告文学的要素、特点。

7.创设情境导入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祝福》《鸿门宴》《林黛玉进贾府》等较长课文都可先播放电影片段。《我有一个梦想》可以播放英文版演讲视频《I have a dream》,让学生被演讲者的魅力折服,从而更有兴趣阅读课文内容。学习曹操的《短歌行》可以先播放专家朗读,也可以教师范读或学生范读,最好配上相关音乐,使学生受到感染,领略诗歌朗诵的魅力。

8.联系写作背景法

高中《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荆轲刺秦王》《雨巷》《囚绿记》《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文章,都可以在课堂开始时先介绍背景,达到全面理解的目的,尤其《雨巷》《囚绿记》等现代散文,以免引起误读和主题理解的偏差。

9.作文导入法

学习《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游褒禅山记》等写景类课文,可事先让学生写作文片断,如你眼中的秋色2你笔下的荷花?你游览山水后的感受?也可以搜集相关的大家之文章或学生作文进行比较鉴赏,达到拓展视野的目的。

10.提问法导入

篇5

一、要了解文言文阅读选文与命题特点

第一,选材范围较广,选文内容丰富。选文大都体现“浅易”的特点,阅读难度有所降低。选文类型以史传文章为主,兼顾其他体裁。打破史传类散文在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中一统天下的局面,有利于促进学生阅读风格多样化的文言作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各套试题的选材十分注重内容的可读性和思想的导向性,突出人物的思想品格和传统美德。以2013年为例,江苏卷的李丰为官不贪财,辽宁卷的王尧臣为人正直,天津卷的姚敬恒轻财重义,经常接济他人,全国课标Ⅱ卷的李揆深受朝廷器重等,这些材料都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第二,阅读量有所加大,篇幅略有增加。2011年17套试题选文的阅读材料平均687字,2012年18套试题选文平均749字,2013年18套试题选文平均746字。近三年篇幅最长的是2011年山东卷,选文节选自《管子》的“桓公问治民于管子”,912字;篇幅最短的是2012年湖南卷,选文为郑思肖的《自戒》,415字,另外,考查断句的第9小题材料另选,四个选项共计196字。

第三,题型和分值相对稳定,个别试题独具特色。三年来,大部分试题都是3至4个选择题再加一个翻译题,分值在19至22分之间;考查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信息筛选、理解分析、文言翻译等题型,在翻译之外,部分试题考查文言断句,定位为“赏析”的鉴赏分析题也在个别试卷中开始出现。部分省试题还涉及《论语》《孟子》等文化经典阅读的考查。

二、要扩大文言实词关注范围

文言实词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由于文言实词多为一词多义,因此必须根据特定语境,结合文意判断其意思;同时还要注意“古今异义”“通假字”及“词类活用”等情况。答题时要将词语放到具体语境中,根据上下文逻辑关系,根据词语在句中的语法位置,根据对偶、排比、并列结构等句法特点加以推断。

要做好此类题目,一是靠平时的积累,二是要学会借助上下文语言环境进行推敲。两者合一,则可迎刃而解。复习策略上,许多教师把力气花在早年《考试大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上。通过对考卷分析,这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在全国各套试题中覆盖率并不高。2013年18套试题中,文言实词一共考查了72个,在120个实词范围内的只有“疾、恨、谢、属、知、假、度、及、质、堪”10个;2012年文言实词的考查,考点在这个范围内的只有“度、就、举、鄙、善、易、假、胜、绝、卒、固、坐”12个;2011年文言实词的考查,考点在这个范围内的只有“归、顾、易、当、修、徐、病、劝、从”9个。考生如果只盯住120个常见文言实词,显然是不够用的。

三、要区别对待18个文言虚词

关于文言虚词的考查,《考试大纲》的表述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并且将常见文言虚词界定为18个,即: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重点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

文言虚词考查的形式,主要是判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项。对常见文言的考查,由于教材版本的不同,部分试卷比较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选句不再涉及教材内容,只选用考查文本的句子。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中,“以”出现的频率最高,共计考查19次;其次是“而”13次,“之”12次,“为”11次,“其”9次,“于”7次;“乃、且、所、则”5次,“因”4次。2011年“乎、若、焉、也、与、者”6个虚词没有考查,2012年“何、乃、若、焉、也、因”6个虚词没有考查,2013年“乎、若、焉、与”4个虚词没有考查。据此统计,我们对18个常见文言虚词进一步分类,以便在复习指导中有所侧重:

常考一级文言虚词:以、而、之、为、其、于;

常考二级文言虚词:乃、且、所、则、因;

少考三级文言虚词:若、也、何、乎、者、与、焉。

文言虚词试题中,命题涉及课内语句比较意义和用法的,每年都覆盖了中学语文课本十几篇文章。选句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师说》《劝学》《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归去来兮辞》等篇目。2011年四川卷和湖南卷不约而同地选用《伶官传序》中“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的“其”作为考点。2012年天津卷和四川卷不约而同地选用《赤壁赋》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一句,分别考查“其”和“而”的意义及用法。2013年安徽、湖南、山东卷不约而同地选用《师说》中“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一句,并同时考查句中“乃”的意义和用法。

据此,我们提出文言虚词复习策略――回归课本:找基础、找规律、找方法。人教版必修教材中,这10篇课文的基础知识要抓牢夯实:《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游褒禅山记》《劝学》《过秦论》《师说》《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不仅文言虚词复习可以抓住这些课文,文言实词、句式和用法、断句和翻译的知识基础,也可以通过这些课文的复习,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

四、要重视文言翻译考“点”覆盖面

在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语法特点是综合体现的,一个文言语句,可能既有实词和虚词的特殊运用,又有句式、词类活用等方面的特殊用法,能够较好地综合检测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应该莫过于文言翻译题了。在文言文阅读考查客观题逐渐减少,主观题分值逐渐增加的环境下,对文言虚词、文言句式和用法的考查,往往都是通过文言翻译来体现的。

近三年各套高考语文翻译题中,包含了多种词类活用的理解和分析。举例如下:

隋监未远,不可不察。(2011年浙江卷,“监”通“鉴”,引申为“教训”。)

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2013年江西卷,“家”,名词作动词,“居住”。)

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2012年福建卷,“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既要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考生必须认真阅读所提供的材料,找准具体语境,仔细斟酌,强化得分“点”的意识,小心措辞,才能准确恰当地把句子翻译出来。解答此类试题应注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要注意语句整体的通顺完整。

五、要强化信息筛选和文意分析能力

筛选并提取信息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最常见的是定向考查的方式,即挑选若干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排除干扰因素,找出全都说明某个问题的一组,选取与试题要求相适应的信息。根据阅读材料具体情况的不同,命题形式也可出现不同的变化。2013年全国大纲卷要求考生筛选“表明杜瑗、慧度父子军政才干的一组”,2013年全国课标Ⅰ卷要求考生筛选“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2011年湖北卷要求考生筛选“分别写薄葬和厚葬的一组”,2013年江苏卷要求考生筛选“全都表现李丰为官不贪财的一组”,2013年福建卷要求考生筛选“全都间接表现龙洞艰险的一组”。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文句的含义,分析题干的要求,这是筛选信息的前提和目标;然后逐一分析所给例句,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文句契合,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要注意主人公、关键词、正面侧面等信息。命题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其他人物所做之事强拉到另一个人物的身上。考生稍有疏忽,就会失分。

归纳要点、概括中心也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一个重点。如果单纯理解语言方面的内容,则只能讲通字句,无法对阅读材料的主旨有深入的领会,更无法对之进行鉴赏评价。因而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对文意的归纳概括就显得十分重要。无论是归纳、分析还是概括,都是建立在读懂全文基础之上的。大多数试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设题方式基本稳定。

解答这类题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迅速找出文段中与选项相对应的原句并画线,仔细对照字句;二是关注硬伤,即人物事迹张冠李戴、时间顺序前后颠倒、原则性的翻译错误;三要关注软伤,如篡改文意、人物评价不当等。平时做练习,不要只关心错了什么,一定要分辨出错误的类型。

六、要关注部分试卷中的特色新题型

近三年的文言文阅读命题总体比较稳定,少数试题在命题和考查方式上也展露新意,值得关注。2011年湖南卷第8题:“结合文意,请你谈谈作者对严祺先的文章‘欣赏叹诧’的原因。”命题用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在文言文阅读主观题逐渐增加的趋势下,这种思路很有借鉴意义。2011年上海卷第25题:“本文(苏轼《稼说送张琥》)与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在写作手法上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对此加以分析。”试题将阅读材料与高中课文进行比较阅读,要求考生分析两篇文章写作手法的相似之处,注意到了课内与课外的联系。

2013年文言文阅读命题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考查,主观题有明显的增加。北京卷第10题:“文中第5段写道‘美窃视彬笑’‘上亦大笑’,请分别简述两处‘笑’的缘由。”准确解答本题,一要结合文本,审清要求;二要议析结合,自圆其说。四川卷第11题:“第一卷文言文中,传主金履祥是怎样为学与为人的?请简要概括。”命题一改往年传统,把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考查由客观题变成主观题,要求考生简要概括传主金履祥的为学与为人,不仅考查了理解分析能力,也考查了语言表达能力。

浙江卷连续三年将“对原文的理解分析”提升到“赏析”的层级,考查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它要求考生能对所给语段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说,对其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进行赏析。考查指向三个方面:一是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二是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三是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

每年高考都有五六套试卷考查文言断句,或者对原文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断句,或者另选一个精短语段进行断句。湖南卷2012年第9题设题如下:

A.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

B.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

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篇6

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着“虚、闹、杂、偏、碎、假”的现状,这反映出不少教师对新课改缺乏全面深入的理解,过度地强调个性、新颖、前卫,使阅读教学走向了一条“高位化、贵族化、低幼化、戏剧化、时尚化”的不归路。要想让语文阅读教学返璞归真,凸显语文本色,就需要紧扣文本,对其进行解剖、整合、拓展,这样才能真正奏响阅读教学的黄钟大吕。

 

一.解剖文本

解剖文本就是剖析文本,像庖丁解牛一样把文本条分缕析,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广度和深度。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找准解剖的切入点。常规的切入方式有从内容的开头、中间、结尾切入的,有从题目、背景、人物、设置的问题等方面切入的,也有从文体、关键词、相关的课外材料切入的。这些切入方法教师掌握着主动权,他们灵活选择,巧妙运用,给课堂教学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使文本的解剖具有了丰富性。如卢婳老师的《〈石壕吏〉课堂实录》就是从题目切入的。她选择一味被人否定的“石壕吏”来让学生探究他们的身份、行为、心理以及作者的矛盾心理,传达出安史之乱不仅仅给贫苦阶层带来苦难,也给差吏这样的阶层带来苦难的信息,一反传统的认知,客观表达了作者对“吏”这一特殊阶层的关注,扩大了诗歌的思想内涵,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也可以从学生的困惑出发来解读文本。教师根据美国布鲁纳“发现学习、接受学习”的理论,让学生先自读,解决基础性的知识,把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整理出来;再进入教读阶段,教师把学生的问题合并整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最后围绕文本内容和形式设计多种功能的练习。2010年江苏省中学语文教学优秀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杨彬老师在教《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时,就是采取这种方法来进行文本解读的。他先让学生预习课文,挑选出“在伽西莫多要水喝时没有人理他,为什么他的“仇人”爱斯美拉达会送水给他?眼泪和水有怎样的内涵?”这样一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切入,抓一问而带全部,通过解答问题,巧妙地梳理了情节,解决了眼泪和水的关系,把握了爱斯美拉达、伽西莫多、孚罗洛副主教的形象,体悟出了雨果创作的技巧,从而避免了繁多的头绪,引领课堂教学向纵深迈进。

 

当然,无论采取哪种方法,教师首先做到的是反复阅读文本,待到形成自己的认知和见解之后,再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而不能只是依据一些参考资料,在课堂上依个葫芦说个葫芦,更不能思想僵化,对学生的不同解读横加指责。

 

二.整合文本

整合文本,就是筛选、归纳文本,使文本越读越短,达到解读的收合自如。当前许多老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每节课都充斥着学生的活动,教师就是这个好、那个好,人人都好,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而学生大部分只是对文本个别片段进行个性化的理解,缺少整合内容、理清思路等各项能力的培养。黄厚江老师所教的《阿房宫赋》可以说是整合文本的典范,他先后采用了压缩法、改写法、提炼关键字等方法进行文本整合。

 

在学生阅读过《阿房宫赋》后,黄老师将课文压缩为一段百字左右的短文,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阿房之宫,其势可谓(雄)矣,其制可谓(大)矣,宫中之女可谓(众)矣,宫中之宝可谓(多)矣,其费可谓(靡)矣,其奢可谓(极)矣,其亡亦可谓(速)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悲)矣!

 

教师在让学生填空的过程中,整合了文本内容,又通过探讨所填的字的细微差异,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体会感悟,激活了整个教学环节,使教学化繁为简、简中求丰,思路清晰而又轻松高效。

 

在探讨文本主旨的过程中,黄老师又亲自操刀,改写了文本的最后一段,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的主旨:

观古今之成败,成,人也,非天也;败,亦人也,非天也。成败得失,皆由人也,非关天也。得失之故,归之于天,亦惑矣!

因是老师亲自所写的独特感受,激发了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学生或从写作背景来说,或从写作的具体对象来说,或从文章的文脉、文气来说,或从文章的语言来说,这时,已经不需要老师来引导他们归纳文章的主旨了,通过讨论已经完全生成出来。

 

在这节课的最后,黄老师又让学生用三个字理清文脉:奢、亡、鉴。

三次整合,层层深入,迭起,从不同层面观照文本,获得对文本的全息解读,使文本越读越短,感知却越来越深。

也可以通过文本的逻辑结构或表达技巧来整合文本。吉林师大的张永文老师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逻辑结构与主题新解》中解读这首苏轼的词时,方法独到,让人耳目一新。他认为根据上下阕组织教学,就散化了全词的逻辑整体,使主题思想的认同出现问题,于是他把词分成三段来组织教学:

 

第一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第二段: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第三段: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通过这样分层,就很容易整合文本,使作者情感鲜明突出。第一段让我们领悟到作者凭吊时的叹惋与心怀的高远:自然永恒,英雄逝去,人生短暂。第二段有时间、地点、环境、人物、事件,塑造了一个让作者感怀的风流人物,引发作者年将半百而事业无成的感慨。千古风流人物都身名俱灭,自然引起作者举杯相酹,由此展现出作者洒脱、豁达的心境。结构的重新划分,使作者抒发的情感流畅自如,层层深入而又浑然一体。

 

美国卡尔顿大学教授赵启光先生更是把文本分成四段:

第一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第二段: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第三段: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第四段: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每一段都是一组对比,用四组对比结构全词,达到整合全词、突出主题的作用,更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强化,感受表达技巧的无穷魅力。

三.拓展文本

拓展文本是为了丰富和深化对文本的理解,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补充相应的材料,采取适当的方法,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他们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促进他们有个性、有创造性的发展。它是文本通向外界的“天窗”,促使其获得灵性和活力,但无论怎样拓展都要立足文本和学生素养,都要适度、有效、恰当。如《项链》可以运用想象让学生假设一番:玛蒂尔德听到项链是假的后心情会怎样,以后的生活会怎样?假如项链没有丢失或者丢了以后又发现项链是假的,玛蒂尔德的生活又会怎样?对《滕王阁序》的拓展,可以通过和《兰亭集序》进行比较阅读,提高能力:它们都是序文,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让学生从内容与形式进行比较,进而感受《滕王阁序》典雅的语言、整齐的句式、丰富的典故、壮观的景色、淋漓畅快的抒情。《听听那冷雨》语言非常美,情感非常真,抓住语言进行迁移应用,让学生选择某一段落用诗的语言对其意境或情感进行提炼、改写;或者引入作者的《乡愁》小诗,体悟作者的情之真、意之切;也可以制作卡片,开拓学习视野,拓展学习内容,觅其乡愁思想的来源。《老王》则可以沟通学生生活体验,让学生畅谈“当你身边的人遇到不幸时自己或别人又是怎样对待他们的”;或者比较思考,同样是面临悲惨的命运,祥子最终走向堕落,而老王却能始终保持善良本性的原因是什么呢?或者运用探究考证,感受艺术魅力,或者巧设练习,跟踪训练,只要万变不离其“宗”,都可以。

 

解剖文本、整合文本是拓展文本的基础,在阅读过程中,文本就会越读越厚,越悟越多;随着阅读的增加,文本又会越读越少,回归到文本的本真、本色、本味。拓展文本是解剖文本、整合文本的深化,拓展迁移时,就会打开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它们三者在阅读教学这一恢宏乐曲中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从而使整个阅读教学达到融洽、统一、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