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范文
时间:2023-03-31 11:28: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爬天都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真好!爸爸答应我要去爬天都峰,我高兴得直奔三尺,非常高兴。
在一个天高气爽的早晨,爸爸带我做着汽车奔驰到了天都峰脚下,来到天都峰脚下,爸爸对我说:“咱们一起征服这座天都峰吧!”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们开始爬山了,一开始,我兴奋地跑啊,跑——,不到一会儿的功夫,我累坏了,气喘吁吁地说:“爸爸,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我好累,休息一会儿吧!”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上变得严肃起来,他严肃地对我说:“你这样是不会有结果的,难道老师没教你们:“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吗?”听了爸爸的话,这时,我才想起了课文中出现的诗句。我对爸爸说:“对,爸!您说得对,我应该遵守诺言。”就这样,我挺着胸膛跑上了天都峰。
我的双脚踏在天都峰顶上,想出了一个人生哲理,我明白了——世界上其实是没有困难的事的,只要你积累每一小步,就一定能到达千里远的路。真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篇2
这次习作就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写课余参加的活动,可以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或者你愿意写的其他事。
习作指导
课上紧张,课余快乐。这次作文就是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和大家一起分享课余的快乐。
课余生活,顾名思义,就是课堂之外的生活,所以,选材的范围很宽,只要是课外参加的活动、发生的事情,都是作文的材料。而且不受地点的限制——发生在教室里、操场上、家里、田间、公共场所等地方的事都可以。如,唱歌活动,只要不是音乐课上与同学一起唱歌的事,都是课余活动,像你在课间与同学玩唱,在家里与爸爸对唱,在河边独自练唱,等等。
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应该选什么来写呢?也许,你会说选最有趣、最高兴、最想告诉别人的事来写。不错,但是那些恶作剧、坏习惯之类的事,不管你“兴趣”多浓,也不管你有多“高兴”,都不能写,因为这样的事没有意义,写成的作文主题不积极,写得再好也没用。应该从自己亲身经历的课余生活中,挑选不仅有趣、高兴,而且有意义的事来写。你可以好好回忆参与过的体育活动(游泳、下棋、踢球……)、文娱活动(唱歌、跳舞、弹琴……)、科技制作活动(小制作、车模航模、电脑绘画……)、休闲活动(养鱼、养鸟、种花……)、公益活动(宣传环保、慰问老人、学雷锋……)等,从中找出几件记忆深刻的事,放在一起,比较一下,然后确认自己最有话可说的一件事来写。
确定了想写的事,你就要有顺序地把事的经过写具体。如写拔河比赛,你就要按比赛的先后顺序从开始写到结束。当然,不能写流水账,对其中赛前的准备、老师是怎样布阵的,以及比赛的结果应该简略地写;对比赛过程中双方队员怎样拼搏、怎样对垒、拉拉队又是怎样助战等情况要详细地描写。详细地描写,就是把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心里的想法等具体地写出来。这样,文章就生动了。请看《爬天都峰》中对人物动作的描写: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爬呀爬……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这里的“奋力”“爬”“一会儿”“攀着”“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等词语,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小作者与老爷爷他们登山的艰难和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
还有对人物心里想法的描写:
篇3
关键词:儿童;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200-01
小学语文教学坚守“童本”取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往往以“知识垄断者”的身份出现,在比较注重知识灌输的社会里就无形地拥有了主宰教学、主宰课堂的特权。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回归“童本”课堂,我们自然可以作多向度、多层面的探索和阐述,但笔者在这里简单的阐述一下。
一、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
人类的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学习、成长和发展的能力。这是自然界的恩赐,也是生命降世所必须拥有的谋求生存、发展的基本生命活力。就如种子一定要顽强地发芽,草木一定要拼命地扎根一样。所以。学习应该是生命自身的一种行动历程,我们所有的
教学目标和希望,都可以依托学生的自我生命来实现,而且真正有效的教学。也只能凭借学生内在的学习智慧来达到。必须认识儿童是人类亿万年发展的成果,他们承传了人类生命的全部精彩。教学必须坚信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生命潜能,最大可能地运用他们吸收内化的积极性,从而使课堂成为儿童快乐起飞的平台。尤其是语文学习,语言学家都十分肯定人的语言本能的存在。从而认为语文原则上不是靠别人的教,而要依靠自己的学。语文可以“无师自通”几乎已成共识。父母并没有把他们送到专门的学校去,也没有学习口语的教材,更不上任何口语课,布置许多作业,当然也谈不上去补习班或请家教。可为什么几乎每个孩子都能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口头语言?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儿童作为天生学习者的潜力。儿童有三大特点体现了好学的天赋:一是“好问”。孩子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这甚至令一些成年人不胜其烦。为什么“好问”?“好问”的实质是求知,儿童希望了解许多不太清楚的事。二是“好玩”。游戏几乎是孩子的全部生活,儿童的文化精神便是自由的游戏精神。孩子正是通过“玩”去认识自然、认识世界的。所以,“玩”就成了孩子最好的学习。三是“好奇”。儿童很容易发现新奇,也很喜欢新奇。“好奇”正是儿童天性的“求知欲”的强烈表现。
也许有人会质疑:既然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为什么又会有不少的孩子学不好?这并不奇怪,除极少数儿童有生理因素(智能发育不良)外,基本上是由不正确的教育造成的。学习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可过高的要求,过多的作业.过分严厉的训斥,过于费解的交流……都有可能伤害了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厌学情绪油然而生,好学的天性遭到压抑。这就正如大教育家卢梭所认为:“受错误教育的儿童。比不受教育的儿童,距离智慧更远!”
二、“不需要教”,应当怎样教
一个人在学校接受语文教学最多不过是十几年.然而学生在离开老师之后能独立运用语文于工作、学习、生活。最有效的语文课堂的“教”自然应当着眼于学生离开学校之后的“不需要教”这一落脚点上,但似乎很少有人考虑它的逆命题。即“为了不需要教”,今天我们又应当怎样教?否则,我们的语文课堂为什么总是摆脱不了“逐段讲解”那“授予”式的基本套路,为什么总是超越不了“牵着学生走”的基本态势.为什么总是突破不了教师淋漓尽致地展示才情而只是让学生一旁“配合”的基本格局。如果我们能严峻地反思“为了不需要教。应当怎样教”。答案恐怕只能是一个,即这样的教不应当是教师的全盘授予.更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讲台作秀,而应当是“导学”.引“导”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学会”学习。我们过去过度地在研究怎样教,其实我们应当更多地研究如何“少教”、“不教”,实行“无痕之教”。
篇4
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场面:老师在课前一个劲地鼓励学生:“愿意配合老师吗?”“要大胆举手发言,要表现出你们最出色的一面”……上课了,问题一提出,老师的手首先举起来,充满感召力地——“谁来说?”没反应,老师的笑脸更灿烂了,“没关系的,勇敢些,谁来?”并在教室里往返走动着。还是没反应,老师的笑脸开始有些僵硬了,表情有些尴尬了,但还是耐着性子说:“男生不是很勇敢的吗?女生不是很爱表现自己的吗?来啊,举手啊,老师相信你们!”老师此时的手已经不再举得高高,走动的频率却更高了,而且近乎企求地走到哪就问到哪——“你来说?”不回答,继续走,——“你来?”终于,有一位女生虽然很迟疑但还是举起了手,尽管不是很直,老师还是一眼就看到了。老师就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冲到该生面前,充满感激地说:“你真勇敢,你是最棒的,你说吧!”听课者也终于能如释重负了。
和同事们聊起这个话题,大家都觉得高年级的学生不爱回答问题,深思原因,无外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学生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怕回答出错,受到老师批评,遭到同学嘲笑;二、多数学生性格内向,不够自信,不敢在大众面前发言;三、对举手回答问题不屑一顾,认为只有爱表现的低年级学生才举手发言,已经是高年级的自己还是“深沉”点比较好;四、懒惰心理作怪,把回答问题看成是别人的事情,与己无关;五、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不能准确地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另外,教师方面也存在:和学生的关系疏远;态度过于严厉,学生不该亲近;教师创设的课堂气氛不够宽松;教师的问题不够具体等原因。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都严重地阻碍了学生上课积极举手的行为。
长此以往,教师渐渐失去了引导学生举手的耐心,学生更不爱举手了。然而,学生课堂上不爱“举手”真的是理所当然,不可改变吗? 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再现“小手如林”呢?向大家交流我工作中的点滴做法。
一、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无忧无虑地举手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喜爱任课教师的为人,从而喜爱该教师所授的科目,并进一步喜爱在该教师的课堂上举手,很难想象学生会在他不喜爱的教师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新形势下师生关系正由一味的“师道尊严”向“人格平等”转变。教师不能只依靠自己职业的权利和地位来管束学生,而应该把学生当做独立的个体,去尊重,去热爱。融洽了师生关系,怎样把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带入课堂,引入教学呢?这就需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具体到语文教学中,我们的新课导入,可更亲切自然,贴近学生生活;整体感知,力求轻松、愉悦,让学生自主吸收自主学习;课文研读,启发引导,而不生搬硬套,让学生真切体验,畅所欲言;主题研究,不过多限制,促成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的和谐课堂。这样的课堂学生应该是“跃跃欲试”了,就会无忧虑地举起手来了。可是,真正的让学生参与课堂,都能正确表达自己的理解,那样的举手才是更有价值的。
二、想方设法,让孩子积极参与课堂——信心十足地举手
1、改变课堂提问
学生不举手回答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教师的问题感到“难以回答”,而这并不表示教师的问题有多大的难度,而是教师提问的方式或内容学生不好接受。因此,教师应尽量明确问题的所指,不笼统的提问。如教《爬天都峰》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达到了解天都峰的“高”和“陡”的特点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接着提问:
师:作者第一次爬天都峰,还没爬天都峰时的心情怎样?
生:作者感到很害怕!
师:课文当中,你是从哪里看出害怕?
生:我看到“发颤”这个词看出,说的是作者看到天都峰心里就发抖。
师:作者真的是心里害怕吗?为什么要“发颤”呢?
生:因为天都峰的“高”和“陡”。
师:课文哪些语句写天都峰的“高”和“陡”?
最后让学生画出有关“高”和“陡”的语句:“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笔陡”和“石阶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学生再读一读,品一品句子的意思。这样步步追问的设计,让学生觉得很容易着手,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让学生都能信心十足地举起自己的小手。
2、变换课堂回答的方式。
再好的形式如果一成不变,就可能陷入新的问题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兴趣和学习内容,创造性地采用问答竞赛,互问互答,抢答等灵活的方式,随时调整课堂提问的形式。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进一步调动了学生“举手”发言的积极性。
3、多进行相关的语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课堂上要让学生彻底放开,还要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入手。课堂上下,教师要多组织像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口语交际等多种形式的能力训练活动,并指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都能达到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都能骄傲的举起手。
篇5
我们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导学生在分析问题中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加速学生的思维矛盾斗争,促进他们的思维转化,帮助他们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教《一定要争气》这一课时,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童第周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其根本原因是什么?”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比较好,便引导他们围绕童第周的三次争气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说:“因为童第周做了一遍又一遍,许多次实验,才成功的。”有的学生说:“童第周在欧洲做实验,并且受到那位欧洲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的指导,他才做成功实验的。”听到这里,有的学生马上站起来反驳道:“我不同意他们的说法。如果仅仅在那位名教授的指导下做成功的话,那么这位名教授也不会做了几年都没有做成功这个实验。”听了他们的辩论,有不少学生指出:“童第周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原因就在于他有远大的志向,那就是为自己、为中国人争气,不被外国人瞧不起,他对自己又充满信心。而且他具有刻苦钻研,不怕失败的精神。”
我为学生能认识到这么深的道理,表示赞赏。接着,我进一步提问:“同学们,你们学到这里有什么感受?”有的学生说:“我真钦佩童第周。”有的学生说:“今后我要向童第周学习。”有的学生说:“我有一个缺点,胆小怕事,做任何事时自己都没有信心,不敢尝试,总怕失败。今后我要向童第周学习,做一个对自己充满信心、敢于面对失败的人。”还有的学生说:“我们从小都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朝着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刻苦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长大才能更好地为祖国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此刻,在我的指导下,学生正在进行思想交锋,新我、旧我进行一番斗争。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从而进行自我反省的过程,就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二、在解决问题中培养自我体会、自我锻炼的习惯
教师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进行自我检验和自我锻炼,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爬天都峰》一文的第四自然段时,我采取了反推的方法,从一个看似简,单用起来不易的“犹豫”入手,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我问:“同学们,课文中告诉我们作者她‘不再犹豫’了,说明作者曾经‘犹豫’过。请同学们用‘犹豫’来描述她拿不定主意时的心情?”有的学生说:“天都峰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呢,我能爬得上去吗?我犹豫了。”有的学生说:“看看笔陡的石级,像从天上挂下来的一样,叫人发颤,能爬得上去吗?我犹豫了。”还有的学生说:“天都峰又高又陡,我爬得上去吗?我犹豫了。”就这样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主动学习、挖掘词语的意思,对文章的主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接着,我再问:“为什么会不再犹豫了呢?谁也能用一两句话把她的心情变化描述出来。”有的学生思考了一下说:“看到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来爬高耸入云的天都峰,我被打动了,我不再犹豫了。”有的学生说:“看到比我爷爷年纪还大的老爷爷也来爬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受到了鼓舞,我也不再犹豫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自我体会出从小敢于攀登,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的道理。
篇6
关键词:课堂表演;语文教学;教学实践
所谓的“课堂表演”就是利用课堂这个平台,通过人的动作、表情、语言来再现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我认为把“表演”这种艺术运用在语文教学中,尤其重要。我们把表演舞台拓宽了,把表演艺术引入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天地。近年来,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以下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激兴趣,活气氛
教学是一门古老而永恒的艺术,课堂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如果我们在课堂上一味地灌输,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方式,在百花齐放的今天,已经没有前景。我在自己的实际教学实践中,不时地安排一些恰当的表演。刚开始学生还有点不适应,表现都很腼腆,胆怯,可经过我的鼓励,学生逐渐变得大方,都有表演的欲望,而且兴趣大增。慢慢地,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把一些教学内容就用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了,而且兴趣很浓,每个学生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由此我发现,表演这种艺术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在这样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师生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当中,愉快高效地学习,能够真正发挥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例如,在教学一年级识字“爸、妈、我”的认记,我把“表演”用在这一环节当中:我先是拿出卡片,让学生认会“爸、妈、我”,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诵读儿歌,然后让学生同桌二人加动作表演儿歌。等学生表演得差不多了,我先给学生做了示范表演,然后再让学生四人一小组表演,最后再在全班表演。这样,通过这种不同层次的表演,既照顾了学习吃力的学生,也鼓励了胆怯腼腆的学生,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浓厚的兴趣中爱上学习,在这一环节中我发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积累了语言,又巩固了识字成果,还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受到了热爱父母的情感教育和熏陶。
二、深领悟,高品位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轻松化解课文的重点、难点,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领悟呢?本人认为抓住课文中的重要场景,对课文的重点、难点进行合理的设计,巧妙地引入“表演”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这种在初步理解课文基础上进行的表演,是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动作和装扮,它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代替教师常规的讲解,而且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爬天都峰》这一课时,我发现教学“老爷爷和小女孩爬天都峰”这一环节让学生直接理解有点难,教师干巴巴地讲,只会是填鸭式的教学,离“愉快学习有效课堂”相差甚远,于是我在这一环节设计了表演,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表演。表演前先让学生分小组揣摩和讨论老爷爷和小孩爬天都峰时的几个动作“怯”“攀”“望”“笑”,然后把这几个动作在小组内试着表演,等学生都互相揣摩得差不多了,都有表现的欲望了,然后选两个学生上台表演。表演时我挑选了一个男孩,扮演老爷爷,而且我给他佩戴了白胡子,这种装扮更显出“老”,让学生更能体会文本含义。然后我又选了一个女孩扮演小姑娘,同样给她也装扮了一下,这样一老一小爬天都峰的精神自然就凸显出来。接下来他们把“爷爷和小女孩”的这几个动作加进去,表演得极为逼真、形象。表演后我顺势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课文题目为什么是“爬”,而不是,“登”“上”等,这样水到渠成,学生有了刚才的切身体会,自然能领悟到文章的主题。从而可以看出,这样的表演,它不但能创造性地再现课文内容,还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领悟,并能使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表现出来。
三、展主体,张个性
课堂表演,我不仅设计让学生表演,还根据具体情景激发学生的潜能,张扬他们的个性,发挥他们的特长。如在《在家里》的教学中,我试探性地安排了一个表演项目,首先播放歌参考文献:曲《我的好妈妈》并配有画面,先让学生边欣赏边模仿体验。然后我宣布表演要求,请一个学生来唱歌,另一个学生表演妈妈。结果我刚一说完,班里一位女学生勇敢地举起了手,顺口就唱了起来,另外一个学生配起了舞蹈,她们的载歌载舞,她们的勇气和“多才多艺”赢得了全班学生的钦佩。等他们表演完了,学生都纷纷举手,抢着要唱,要跳,兴趣很浓,都想展示一下自己,由于时间有限,学生不可能一一表演,但学生对表演这种上课形式已非常乐意。学生觉得这节课非常有意思,接下来的教学异常顺利,对这篇短文的记忆也格外深刻,后来家长反映,学生在家里都要表演。可见学生在表演中既能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又能在实践创造中升华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张扬了他们自身的个性。
四、养合作,求创新
有人说,课堂表演只是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简单的重复再现。但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课堂表演不但能帮助教师化解重难点,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提高学习的兴趣。而且我要说,成功的表演更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学生在表演中还能对文本进行创新。因为学生表演时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饱含了他对文本的创造性理解。而且,我还设计一些特定要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美丽的小路》教学之后,我要求学生仿照课文内容进行故事新编表演。我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提出一些要求:新编的故事,要有后来的发展,有动作台词,有道具等,在这样的要求下,学生有序地进行了合作交流探究。等他们设计好之后,再让他们进行小组表演。最后,再全班表演。表演时,其中有一个小组的演出十分成功,他们对故事进行了新的创造:鸭先生后来当上了卫生局长,对小路进行了科学管理,这些都真正体现了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从而达到了学语文就是用语文的目的。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把表演融入在课堂中,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途径。我认为这种方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能从学生的兴趣着眼,从关键的问题入手,肯定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徐佳.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表演[J].教育管理与艺术,2014(9):149.
篇7
一、激励要真诚,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
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诸多名师也认为鼓励是教育的法宝,是最廉价的剂。实践证明,鼓励可以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这种自由的空间里可与老师、同学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在课堂上我们通常采取赞赏、激励性的评价,这有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上进心。众多优秀教师在课堂上总是自始至终地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如:“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读好。”、“没关系,只要再努力一下就成功了。”、“老师都没想到,你体会得太精彩了。”、“你跟大家的想法不一样,快说出自己的想法。”、“很佩服你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多好的问题,会读,会思考,进步真大。”、“大家在认真读书,渴望知识的热情深深地感染了我。”……据说,优秀教师有一个共同的法宝,那就是鼓励学生的方法多,因为鼓励能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得到迸发,并使火花熊熊燃烧,照亮全班,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机。
但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有些一味迎合学生的过分表扬十分流行,“好极了”、“你真聪明”、“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等既含糊又夸张的表扬声充斥着整个课堂。教师如果总是用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浮泛空洞的语言来评价学生,如果让学生轻而易举地得到奖励,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久而久之,对教师的评价会产生淡漠感还会使学生变得浮躁、麻木、势利,判断力锐减,承受挫折的能力下降,把学生引向随意附和、不尊重科学的歧途中,给学生产生误导作用,认为只要有发言就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从而使学生忽视了对答题的思考,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的课堂评价要真诚,更要真实,我们要善于用恰当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友善的微笑,营造充满关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品尝到被人尊重的喜悦,从而真心实意地接受老师的评价,在各方面得到发展。
二、尊重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确,“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课本更是师生想像力任意挥洒,个性自由驰骋的领域。对学生在课堂上一些有分歧的发言,我们一定不要断然否定,而要因势利导,给学生一个充分发表想法的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如在学习《爬天都峰》这一课时,我问学生:“如果小姑娘没有碰到老爷爷,她能爬上天都峰吗?”一部分学生认为:小姑娘爬不上天都峰,因为在遇到老爷爷之前,她没有信心,有些犹豫,而见到老爷爷之后,他们互相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才最终爬上了天都峰。也有学生认为:小姑娘能爬上天都峰,因为她爬天都峰,不仅需要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还要靠自己的努力,只要她有了决心,在爸爸和周围人的鼓励下,一定也能爬上天都峰。学生们还因此激烈地争论起来,一时难分高下,最终把焦点落在了教师的评价上。我没有将学生引入到事先设定的框框中,而是告诉大家:“同学们各有各的理解,老师认为讲的都有道理,大家能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真了不起。老师想告诉大家的是:当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都应该像文中的小姑娘一样,善于向别人学习,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更重要的是,还要把这种力量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加倍努力,从而克服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样的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尊、自信的个性品质,使学生爱思考、敢思考、会思考,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得到发展,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
但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因为尊重学生而悖离了正确的价值观,不能因为强调个性化体验,而迷失了阅读材料给予我们的价值指向。如在学完《狐狸和乌鸦》这一课后,我问学生:“你们有什么想法?”有位学生竟然说“我觉得狐狸很聪明,而且我懂得了如果你想要得到别人的东西,而别人不给时,你要多动脑骗他高兴,让他自动送上门来。”面对学生的这一认识,我并没有批评他,而是真诚地对他说:“你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这种学习方法值得赞赏,但你认为狐狸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这样不择手段是真正的聪明吗?”引导学生领悟到狐狸的“聪明”是为了欺骗,再追问“这样的‘聪明’我们喜欢不喜欢?你会向狐狸学习吗?”从而顺理成章地把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入到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上来。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发言,教师如果不加辨别地盲目叫好,可以说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评价,真实的评价需要教师关注课堂上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给予实事求是的分析,恰如其分的描述;真实的评价并不隐瞒学生思想与语言表达上的错误与缺点,肯定该肯定的,尊重学生自己的感悟与理解,引导该引导的,对出现的错误进行价值引导;这样才能体现对学生的真正尊重,才能真正令学生信服。
三、强化纵向比较,关注个体发展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实践
目前,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是教育界激烈探讨的话题,新课改和应试教育仍明里暗中地不断博弈。新课改倡导着语文阅读教学中综合能力的培养,人文因素的挖掘,语文素养的提高。“无可奈何花落去”,受传承因素、理念与实践不可逾越的冲突影响,语文阅读教学仍难易旧辙。面对容量陡增的阅读要求,师生疲于应付,学生阅读技能匮乏,阅读指标难以落到实处。语文的人文精神熏陶是阅读教学中重要的功能,但现实中有的变成了应试的奴仆,变成了家长、老师为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变成了冷酷的驯化和空洞的教条……失却活力和魅力的阅读使得语文课堂人气不足。如何让阅读重现她本来的灵性与俊美?
一、入境悟情,感知美
视觉、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朱光潜说:“美感起源于形象直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画面再现、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形式,创设一种审美意境,使学生的审美感知指向于审美对象的美,让学生在感知中思索,入境悟情,自然而然地体会到语言文字的形象美、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1.欣赏图画展示美
电教媒体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鸟鱼虫、古今建筑、风土人情等。同时因为色彩鲜艳,生动逼真,又使它具有一定的美育功能。教师可抓住图文相似之处,以图导文,图文合一,启发、点拨,打开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琢磨画面的“境中之情,境外之音”,细细品味文字,让学生在情景交融的氛围中接受美的熏陶。如我在教《爬天都峰》中的一句:“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石阶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学生对天都峰的“高”、“从天上挂下来”,缺乏形象的了解,就不能深刻地体会战胜困难,登上天都峰的心理变化的过程。这时,我就利用图片,让学生去感受路的窄,感受路的高,学生很快就总结出这句是写路险。因为图中周围的景及路的描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美的画面使人赏心悦目。
2.聆听音乐营造美
音乐,是人类心灵的诗章。真正的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很容易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在阅读教学中,根据不同内容的文章,借助音乐语言,再现教材提供的情景,可以起到渲染意境的作用。从而,促动学生伴随着悠扬或激昂乐曲,捕捉课文中传送的美的信息,丰富想象与联想的审美感受,使学生入情入境。
课堂上灵活地运用音乐营造和谐的氛围,在这样一种情境中师生都可能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学生则以一种愉悦的心态接受了丰富的知识,及感情的熏陶。美的音乐,美的旋律,美的享受,学生浸润在美的氛围中。
3.凭借语言渲染美
于漪老师讲到他教学成功的奥秘时曾说:“首先,一个教师要让教材中的情感,来点燃起自己的情感之火,然后,再用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燃起整个班上数十颗心灵的情感的火焰。”教师用爱憎分明的感情,真挚的语言和恰如其分的表情动作,去扣击学生的心扉,能够引起学生的有效感知,与教材内容产生共鸣。
当学生们看到五壮士跳崖的那一瞬间,说:“虽然五壮士跳下了万丈悬崖,但他们奋勇歼敌,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却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他们那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无数革命战士……”听到这里,学生们彻底被课文中的情感氛围所包围。学生的情感体验,也随着对五壮士的无比崇敬而升腾。
三、真情诵读,体悟美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称诵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告诉我们,读文章就要把文章的神读出来,以实现传情达意的目的。在朗读课文过程中,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会受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熏陶,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语言文字是思想和感情的载体。只有真情实感才是美的,才能打动人心,否则便会让人觉得矫揉造作。学生年龄小,文章中许多情感体悟不到,或读不到位。这时,需要教师引导。如《她是我的朋友》中,阮恒一系列的动作,真实地反映了他当时的内心世界:“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一开始学生的朗读浮于字面,不能入情。我引导学生:“此时,阮恒心理在想些什么?如果你是阮恒,你会怎么样?”引导学生揣摩阮恒复杂的内心世界,进入角色,情真意切。这段文字越读声音越重,激动的语调把学生带入害怕、紧张的情景之中,让他们感受到阮恒把朋友看到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读得感人真切。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篇9
[关键词]合作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新课改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来构建起语文知识体系,对于阅读教学而言,在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基础上,以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将较好地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从对小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调查发现,小学生的学习效率直接受学习兴趣的影响。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让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不强。新课改下倡导合作探究式的教学,首先就需要借助情境这一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过程中。
在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方法较多,如借助多媒体导入,如在《爬天都峰》教学中通过幻灯片展示天都峰而提出问题“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而引出课文的结构“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当然,在该课时的教学中,也可借助《黄山奇石》的复习,在对比中导入;提问导入,如《槐乡的孩子》的教学中,导入过程如: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情境导入,如在《听听,秋的声音》的教学中,教师利用音频文件播放晴天晚上动物所发出的声音,引导学生听后,引导学生说说听到了什么?然后再闭上眼睛想象,看到了什么?引入课文阅读后,将自己所听到了、看到的和课文中的对比,理解也就更容易了。
不难看出,在情境创设中,无论是采用哪种方式,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都需要借助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出示目标引导,初步感悟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多是随着教师的教学和指令而发展,较为被动。而新课改下提倡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要让学生在目标的引导下自主进入到学习过程中。为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目标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就是基础。
以《窃读记》的教学为例,导入新课后,教师出示学习目标: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接着在整体感知课文阶段,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认读生字词;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解决生字词困难,整体感悟文章的基本结构后,引入“窃读”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渴望。在这个过程中,先让血色边默读课文边用横线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在对“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的分析中,以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为基础,结合语句“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引导学生先自主体会,然后再探究。
可见,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朗读方式对文章朗读后,再以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这样,学生才会在自主学习中获得体会,提出问题,为讨论和交流奠定基础。
三、提出问题引导,合作探究
在合作探究中,问题是主线,但合作探究中的问题必须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能结合教学目标来进行。尤为重要的是,课堂教学是不断推进的,教师的问题一定要具有层次性,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到对文章的理解中。
篇10
我不是当代的徐霞客,虽然我喜爱旅游,也曾有过一些旅游的经历。尤其是去年的泰山之行给我印象最深,当我们汗流浃背地爬上玉皇顶,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无以言状。泰山之行,让我对新课改下的小语教学以更多的思考,虽然二者从表面上看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一、准确定位,扮好角色
从角色看,旅游中的导游是主导,游客是主体,是上帝.导游所做的一切完全是为游客着想:上下泰山是否坐索道由游客说了算,导游充分尊重游客意见(这里撇开费用不谈),从不越俎代庖;游客爬山累了,导游适时提醒大家歇一歇,还不忘招呼落在后面的游客.一个个文人墨客的轶事,一处处峭岩奇松的传说,一段段风土人情的趣谈,让游客忘却疲劳,快乐地向上攀登。虽有预定的线路和看点,但在不突破整体行程的前提下,导游也能根据游客兴趣与要求,灵活安排。正如导游的一句口头禅:“只要你们快乐就行!”
在小语教学中,教师是主导,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如果把每篇课文的学习看作是一次“旅游”的话,那么教师就是“课文之旅”的“导游”。学生是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可谓“课文之旅”中的“游客”、“课文之旅”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作为“导游”的教师应一切为了“游客”,为了“游客”一切,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充分开发与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不断诱发“游客”的“旅游”动机;同时要安排好“先行者”,耐心等待“后进者”,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充分预设“旅游”线路的基础上,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更加注重“课文之旅”生成性的特点,以不断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多方面提高语文能力,体验“课文之旅”的愉悦。
二、着眼效果, 选好方式
从方式看,旅游有个人游、团队游、结伴游等.为登上玉皇顶,游人或徒步登山,或乘坐索道,或兼二有之,正所谓“我选择,我愿意,我快乐!”
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课文之旅”中的教师“导游”也应根据学生“游客”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尽力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充分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鼓励并指导他们选择自主、合作、探究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他们去学习语文,享受语文,一步步向知识的高峰攀登。
如人教版三年级《爬天都峰》一课,课文讲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与一位素不相识的小姑娘来到黄山风景区的天都峰下,都犹豫了,但双方都从对方身上受到了鼓舞,产生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结果这一老一少都爬上了天都峰顶。课文的3―5节写的是这一老一少在天都峰脚下的对话,也是他们善于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具体描写,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有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首先用大屏幕出示3―5节,征求同学们用什么方法学习的建议。因为三段话的突出特点是人物对话,因而同学们选择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学习。接着,教师尊重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三人一小组合作学习。之后交流评价学习的成果,此时,学生分角色朗读,只达到了正确、流利,但感情没读出来。怎么读才能读出感情呢?这是应让同学们感悟的学习方法。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知道了读书时应边读边想,具体到这三小节课文,即当读到人物对话时,要想想人物说这句话时是怎么想的。学生领悟到这些,再让他们小组合作学习,便发现学生会读了,也读好了。
三、紧扣三维,达成目标
从目标看,泰山之行最高目标是达到玉皇顶,但在登山过程中移步换景,风光满目;拾阶而上,欲与天摩与自然相拥,让心胸开阔,在耳闻目睹心悟体行中,其收获怎一个“乐”字了得!
“课文之旅”的目标是围绕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通过教师“导游”的预设和生成的“旅游线路”,指导并鼓励学生“游客”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喜爱“旅游”, 学会“旅游”,享受“旅游”,从而不断提高语文素养。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四季的脚步》的一个片断,从中可以看出在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哪些字词用得特别好,用横线画出来。(学生边读边画)
师:在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把你最喜欢的那个小节读一读,然后同你周围的同学说说你心目中的这个季节是怎样的。(学生朗读,议论)
生:我最喜欢春天,我想读第一节。(读完后说)我心目中的春天到处是绿色,小草绿了,树枝也发芽了。
师:还有谁在点缀这绿色的春天呢?
生:小燕子也飞回来了,各种颜色的花都开了。
师:说得好!你就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生读,语速较快,没有读出春天悄悄走来的语气) “春的脚步悄悄地,悄悄地,她笑着走来。”你能悄悄地,笑着走到我身边吗?(生表演)请你再读读前两行。(生读,语调还是有点高)想一想,你刚才是怎么走到老师身边的,脚步那么轻,我都没有觉察到。再读读(生读,有进步)好,有进步,听老师读一读(师范读)你愿意再读一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