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翻译和原文范文
时间:2023-04-04 01:27: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醉翁亭记翻译和原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三美”论;典籍翻译;《醉翁亭记》
引言
中国古典散文如同中国古诗词,同样具有意境深邃,语言凝练,结构优美的特点。《醉翁亭记》便是其中的佳作代表。《醉翁亭记》由唐宋家之一的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记录了他虽被贬滁州做知州,却安得自在的心境。文章在描写醉翁亭的自然美景和太守与民宴游的画面的同时,透露出了欧阳公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因其文笔轻快流畅,旋律优美爽朗,巧妙地将写景、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无论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美的,成为脍炙人口的传世名篇。这篇如诗歌一般的散文,历来受到了很多翻译家的关注,英译本颇多。本文将在许渊冲“三美论”框架内在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Herbert A.Giles的两个译本里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译例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得出结论:许渊冲“三美论”不仅适用于古诗词翻译,也同样可运用于兼具意境美、语言美、结构美的典籍翻译。
一、许渊冲“三美论”
“三美”说首先由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提出,他说,写文章要“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后来,许渊冲先生基于自己的翻译实践,将其嫁接到译诗领域,并加以发展,提出了诗词翻译的“三美”原则,即意美、音美、形美。三者相辅相成,层层递进。三美之中,意美居首,因为意美是诗美的必要条件,是音美和形美的出发点和归宿。音美次之,中国古诗格律严格,翻译古诗必须考虑其音韵特点,在译文中加以再现或曲达,以求留存其音律之美。再次是形美,要在传达原文意美、音美的基础上,尽力保存古诗言简意赅的语言形式及其视觉上文字排列营造的形美,使译诗三美俱备。许渊冲先生在译诗语言表达上极其注重译诗与原作在意境、音韵和形式上的一致,出产了很多令人赞叹的美的作品,为国内外读者所追读和欣赏。
二、“三美论”视角下《醉翁亭记》三个英译本对比研究
(一)意美再现的对比
所谓意美,是指译文传达出原作品的内容和意境,使其产生与原作同样的感染力。许渊冲先生另一个翻译说论“三似”中的“意似”是指表层结构,类似于严复“信、达、雅”中的“信”,即忠实于原文的意义;而“意美”尤甚于“信”,它指的是超越作品物质形式的深层结构,指其深层之意,亦或是言外之意。因此,在做内容饱满意境丰盈的典籍翻译时,要选择最适合而又最有表现力的词汇,以期达到最大程度的意美再现。
例1: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杨译:The District of Chu is enclosed all around by hills, of which those in the southwest boast the most lovely forests and dales……
Giles译:The district of Ch’u is entirely surrounded by hills, and the peaks to the south-west are clothed with a dense and beautiful growth of trees……
欧阳公写醉翁亭,没有径直写去,而是委婉道来,从环滁群山到西南诸峰到琅琊山,再山行渐闻水声至酿泉,最后在峰回路转处引出了整个画面里的聚焦点醉翁亭的所在。“环滁皆山也。”文章开篇,就可以领略到欧阳公惜墨如金,简练不凡的文笔。寥寥五字,就描绘出了滁州被峰峦叠嶂的群山所环绕的绵延景象。“环”在此处应为动词,“围绕”“环绕”之意,对此,杨译为“enclose”,Giles译为“surround”,通过翻阅《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知道,“enclose”的解释为“to build a wall, fence, etc. around something”。而“surround”为“to be all around something”。由此可知,“enclose”的词义更局限于围以墙等,使用范围不如“surround”广,所以杨译“enclose”不符合原文的“环”的含义,此处滁州是被群山所环绕,而非为墙或者篱笆之类的篱障封住,故用“surround”更切合原文的意义。Giles译本的另一出彩处是用“entirely”来修饰了“surround”,使得滁州被崇山峻岭包围之势恰到好处地展现了出来。
对于“林壑尤美”这句的翻译,两个译本选用的动词也截然不同。杨译用了一个“boast”,词典里其释意为“(通常不指人)有(值得骄傲的东西)”,如:The hotel also boasts two swimming pools and a golf course.杨译选用“boast”说明“西南诸峰”有值得骄傲的尤美的林壑。而Giles用“be clothed with”则恰与词典中例句“The valley was clothed in trees and shrubs.”有着同工之妙,运用了暗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了西南诸峰之上有尤美的林壑覆盖着。笔者认为这比杨的选词更高一筹。但Giles的翻译也不无错漏,似是因文化差异导致了理解上的偏差,而没有翻译出“壑(山谷之意)”。类似的误译在全文里面有几处,“琅琊”译为“Shangtung”,“亭”译为“kiosque”等,这些是译文失色之处。但是总体看来,Giles凭借其母语的优势,用词更为文雅地道(如翻译“渐闻水声潺潺”借用习语“within earshot of” 等),信手拈来,把欧阳公笔下的醉翁亭周遭的人物风情传达得形象到位。
(二)音美再现的对比
韵律之美之于中国古典文学是极其重要的,表现于诸如平仄、叠音、形声、押韵等等形式。《醉翁亭记》节奏明快起伏,音韵和谐悦耳,要重现音美,着实需要下工夫。
例2: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这句描绘出了滁州人熙熙攘攘、扶老携幼畅快游玩的场景。“负者”“行者”、“歌于途”“休于树”“前者呼”、“前者”“后者”都押尾韵,“伛”与“偻”、“提”与“携”韵母相同或近似,加上“……者……也”经典判断句式的运用,使得行文流畅,读来琅琅可诵,具有音乐和诗歌一般的韵律和节奏。
杨译文中“infirm” “ infants”、“calling” “answering”简单运用了头韵和尾韵;而Giles译文按照原文的断句,在句与句之间的韵律再现方面做出了更大的努力,“Burden-carriers” “travellers”、“shouts” “responses”、“hobbling” “children in”、“along” “arms”、“backwards and forwards”皆运用了押尾韵或押头韵的方式来弥补译文在韵美和谐方面与原文的差距。Giles译本还有一大特点:多用少音节词(单音节、双音节词),读来利落爽快。
Giles译文整体在韵律节奏上有一股洋洒轻快、欢快愉悦的格调。但散文翻译毕竟别于韵律感十足的诗歌翻译,穷尽各大译本,都没有在音美方面做到极致的。这里不赘述。
(三)形美再现的对比
所谓形美,许先生认为,主要体现在诗句长短和对仗工整方面应该尽可能做到和原文相似。在翻译中保持意美和音美已经实属不易,再在两者基础上传达出形美则更是加大了难度。欧阳公的《醉翁亭记》是诗句化的古典散文,里面包含有三、五、六、九字之骈,句式长短错落有致,行文流利潇洒,英译过程中也必然也要考虑到形美再现的问题。
例2这句原文运用了五字骈、三字骈,句与句之间有凝练对称的美感。按许氏“三美论”之说,原文的句子骈散结合,则相应的译文也要采用富于灵活性变化性的句式。
杨的译文读来有一种白话文般清晰活泼之感,对于原文语序也有所调整,把“滁人游也”放在了段首,可能是出于英语行文习惯的考虑,起到总括这段的作用。译文总体来说是原文内容及意境上的忠实再现,但句式较为冗长拖沓,有失原文形式上的美感。对于“前者呼,后者应”的对偶之句,杨译干脆做一句话翻译,变成了“前呼后应”。相比之下,Giles的译文则保留了和原文一样的结构。他临摹汉语的流水句式,选择不用连词而用分号将句子意义分层,句式长短错落有致,完全按照原文中的五字骈和三字骈相应地翻译成对仗的长句和短句,使得译文读上去轻快畅达,看上去怡然舒缓,再现了原文的形式美。再者,对于“歌于途”的翻译,Giles用的“sing their way”比杨译的“sing as they go”要文雅地道。本例只是Giles译本和原文形式美相呼应的一处代表。再如 “朝而往,暮而归……”杨译为“A man going there in the morning and returning in the evening”,Giles译为“Morning is the time to go thither, returning with the shades off night”,“朝而往”和“暮而归”是三字骈,形成对仗,杨译也直接把这两个分句缩减为一句“朝往暮归”,如他在前文中对“前者呼,后者应”合二为一的做法如出一辙,不仅有损原文的音韵,更是对原文形式美的破坏;而Giles根据原文的对仗形式,仍以两个分句处理,实现了原文的形式美再现。依此,Giles在骈句的翻译上实现了与原文在句子长短和对仗工整方面的一致。
三、结语
通过以上译例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两个译本在三美再现方面各有千秋,也存在失彩之处。作为深谙中国文化的杨夫妇,其译本基本做到了对原文意义的忠实再现,但是对音美和形美的传达有所欠缺。而Giles重视再现这篇古典散文的审美信息,尽管因文化差异有几处在意义的传达上出现了误译,但无伤大雅,总体上给读者带来了更多美的视听享受。总而言之,“三美论”框架下,Giles的译文要略胜一筹,在更大程度上重现了这篇古典散文的意境美、语言美和结构美。
参考文献:
[1]Herbert A. Giles. Gems of Chinese Literature. [M].Shanghai. Belly and Malsy, Limited. 1922. P158.
[2] 罗经国.古文观止精选汉英对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 聂影影.古代散文英译的启示[J].英语教师,2014(12).
[4] 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篇2
1.“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选自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张岱的《于园》)
对于其中“至于园可无憾矣”一句的理解,出现较大争议:
第一种观点,遵照课本节选的文字来理解,“至于园可无憾矣” 应读作:“至/于园/可无憾矣”,“至”解释为“到”,“于园”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出现,句子理解为:(游人)到了于园(观赏这样的假山奇景)就不会感到不满意了。应当说,这种理解较为合理,于词的用法、节奏的停顿、句子的理解都是讲得通的。
第二种观点,苏教版《语文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下册)》(2007年12月第7版)对此句的翻译是:“这样的假山石安置于园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至于园可无憾矣” 就应理解为:“至(之)于园可无憾矣”。至,解释为“放,安置”。 之,解释为“假山石”。于,解释为“在”。为什么要这样翻译呢?课本注释及教师用书并没有提供一点点信息。通过查阅原文和苏教版《语文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下册)》(2002年12月第2版)得知,最近几年的课本和教师用书在节选时省略了关键的几句话,课文末句原为:“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假山)胎于石,(假山)娠于磊石之手,(假山)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之)于园可无憾矣。”苏教版2002版的配套教师用书对部分重点词的解释是:胎:怀孕成胎,这里是形成雏形的意思。娠(shēn):妊(rén)娠,孕育。男女:动词,生男生女,即生养孩子,即诞生。琢磨搜剔(tī):指精心地构思。此句翻译为: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这些假山在自然山石中怀胎,在堆砌山石的人手中孕育,在主人的精心构思中诞生,这样的假山石安置园林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这样一比较,终于恍然大悟,原来现在教师用书所用的翻译是有来历的。大概编者考虑到删掉的几个句子中生僻词较多,且又有词语的活用情况,要想准确地翻译,估计是一件相当棘手的事,所以才巧妙而不露痕迹地把课文和教师用书作了适当删改吧。现在,课文直接删去三个句子,教师用书也删去了这三个句子,以及相应的重点词解释和这三个句子的翻译。但末句“至于园可无憾矣”大跨三步,接在“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的后边,翻译仍保留原样,显得有些突兀,让师生摸不着头脑。可见,教材在节选时的删除造成句意前后较大幅度的跳跃,影响了师生的理解。建议编者在课文注释或教师用书中对删改情况作一点补充说明,以便让师生更好地理解末句翻译的由来。
第三种观点,认为句子应读作:“至于/园/可无憾矣。”将“至于” 看作现代汉语仍在沿用的连词,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句子直译为“至于说园林便无不满意的了”。“天津人民出版社”《非常讲解》即采用这种观点,将此句翻译成“这样建园就没有遗憾了”。结合上下文来看,这样的理解显然有些牵强附会。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选自郦道元《三峡》)
不少老师和学生将此句朗读为: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这种读法是不对的。准确的朗读节奏应当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至于,解释为“到”。全句理解为: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只都阻隔断了。
《唐雎不辱使命》中也有一个含有“至于”《战国策·魏策四》 的句子: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此句中的“至于”也解释为“到”。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
3.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篇3
1.借代
文言文中,借代修辞格运用得相当普遍,如果按字面翻译,往往会造成误解。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这里的“布衣”在古代不难理解,因为古时平民多穿麻布衣服,用这一特征来代事物本身,是一种借代。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按字面译,后面的“不以臣卑鄙”(不因我地位低、见识浅)就会使人产生疑问:“穿布衣服”,怎么就“地位低”呢?在翻译时对这类地方应采取意译的方法,加以复原(译为“平民百姓”),否则往往会使人莫名其妙。
2.互文
就是写作时,为了某种需要,故意将一个完整的意思拆开,分别用两部分或几部分来表达,使上下文互相呼应,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相隐含,上文里省去了下文里将要出现的词语,下文里省去了上文里已出现的词语;理解时,必须把上下文拼合起来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这类句子, 在内容上前后互相补充,常常可以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意本是“不因外物环境和自己遭遇的好坏而高兴或悲伤”,这里的“喜”,不仅指“物”,同时也指“己”,“悲”不仅指“己”,也指“物”。再如:
⑴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⑵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
例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明月是秦时的,关隘是汉时的。而应合起来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此句由于受音节和字数的限制,前面省去了一个“汉”字,后面省去了一个“秦”字,诗句因而显得含蓄凝练,这正是互文的修辞特点。例⑵“席卷”“包举”“囊括”“并吞”构成互文,“天下”“宇内”“四海”“八荒”构成互文,应理解为:(秦孝公)有吞并天下的野心。作者通过互文的修辞方法,将一个意思分成几个句子来表达,尽情铺陈,更加鲜明有力地表现了秦孝公称霸全国的野心。
3.合叙
文言文中,有一种与互文相对的修辞格,它把本应分别叙述的改为合并叙写,这种修辞方法叫合叙。合叙是古人常用的修辞方法,它变分为合,化简为繁,使句子显得较有变化。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这里的“风霜高洁”便是“风高霜洁”的合叙,意即“天气高爽,霜色洁白”。韩愈《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此句用分叙解释,就是“句读之不知,师焉,惑之不解,不焉”。再如苏轼的《赤壁赋》中“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这里的“渔樵于江渚之上”便是“渔于江之上,樵于渚之上”的合叙,意即“在江上打鱼,在小洲上砍柴。”
对于合叙,理解时必须弄清楚前后成分的对应关系,如上例中“风”和“高”对应,“霜”和“洁”对应。“渔”和“江”对应,“樵”与“渚”对应。合叙的特征是前后双双并提,理解时必须前后分别相系。
4.委婉
在语文表述中,为了某种需要,对某件事情不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换一种说法,这就是委婉。文言文中委婉修辞格常用于外交场合。如赤壁之战中,曹操给东吴下战书,“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这就是一种委婉说法。明明大兵压境,杀气腾腾,却故意说得十分轻松自在。对这类句子的翻译,则一定注意保持原文的修辞色彩。
篇4
文言实词是高考语文卷中的一道必考题,其考查形式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即提供四个选项,选出释义不正确的一项。
综观近几年来的文言文实词考查,发现绝大多数文言实词,都是我们在课本中反复学习过的,且大多数文言实词,要么属于活用词、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要么属于通假字、偏义复词等。命题者大多会在这几类文言实词范围内,设计考查题。我们分清了类别,作答起来就容易多了。下面,我们以高考真题为例,来进行一番分析、讲解。
【分类释义】
一、活用词语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初高中文言课文均有接触,且都进行过分类讲解。如名词、动词、数词、形容词的活用,主要是指这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它们都有可能临时改变词性而产生活用。高考命题者最喜欢命制一些词类活用题来检测我们。如:
例1.(2013年山东卷第9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之可茹 茹:吃
B.皆竞秀献状 秀:开花
C.被鹤氅衣 被:通“披”,穿着
D. 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 狎:接近
【参考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了一个活用词“秀”。我们先看原句子:“东西北诸峰,皆竞秀献状,令人爱玩忘倦。”这句话翻译出来就是“东西北三面的山峰,都竞相以形争秀,让人喜爱玩赏忘记疲倦”的意思。“秀”字原本是个形容词,在此句中,它活用了。它不是活用为动词“开花”,而是活用为名词“秀丽”了。我们再根据“竞秀”结构,也可以推出“秀”是名词的结论,因为“竞”是谓语动词,“秀”则是宾语名词。
【课文链接】“秀”字在课文中多次接触过。如:
①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③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天下奇秀。(沈括《梦溪笔谈》)
⑤秀出半天。(徐霞客《游黄山记》)
⑥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李密《陈情表》)
⑦传一乡秀才观之。(王安石《伤仲永》)
⑧峭拔秀丽。(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
【方法指津】判断一个词语是否活用,怎样活用,不能孤立地判断,不能凭空猜测,一定要把这个词代入原文、原句中去,在整体意思上进行判断,这样才有把握,才能判断得准确。
二、多义词
一词多义的现象,不论是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很常见的。由于一词多义,这就增加了掌握的难度。也正是因为比较难把握,灵活多变,所以,多义词也自然就大受命题者青睐,命题者设置多义词的考查题,也就不足为奇了。如:
例2.(2013年全国卷Ⅰ第4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景泰二年进士 登:升职。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录:记载。
C.振巩昌、临洮饥民 振:救济。
D.勒石纪之而还 勒:铭刻。
【参考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了一个“登”字。我们仍然看原句“登景泰二年进士”。“景泰二年”是年号,不要翻译,可以照抄;“进士”是称谓,也不要翻译,也可以照录。因此,此句只要翻译一个“登”字即可。原句的意思是“景泰二年考中进士”。可见,“登”是“考中”之意。“登”字是个多义词,它有“上(登上)、升(升任、升职)、进献、增加、成熟、丰收、登记、记载、考中、选拔、超过、上路”等等多个义项。到底解释为何种意思,一定要视具体句子而定,不可臆断、猜测。
【课文链接】“登”字在课文中学过不少,如:
①登斯楼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孔雀东南飞》)
③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孟子・滕文公》)
④登博学弘词科。(欧阳修《新唐书》)
⑤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曹雪芹《红楼梦》)
⑥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杜甫《石壕吏》)
⑦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⑧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蒙,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⑨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水调歌头・重上井冈上》)
……
【方法指津】一个多义词,首先要知晓它大概有哪些义项,这在平时的学习中就应该夯实基础,积累训练。概知多义词义项后,再根据具体句子,去进行推敲、判断、选择,也可用排除法,一个一个排除,选出那个恰当的义项。如上题中的“登”字,解释为“升职”不通,无“升职进士”一说,只有“考中进士”才通顺。
三、古今异义词
在古代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和用法不同的词,这些词就是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主要有四种: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彩发生变化。此外,古代汉语多以单音节词为主,而现代汉语多以双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却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这类词虽然不太多,但一定要引起特别重视。如“无论”,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起关联作用的连词,而在文言文里却是两个词,如《桃花源记》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无论”就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我们不能以今义去解古义,一定斟酌再三。如:
例3.(2013年浙江卷第16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 堪:胜任
B.岂天下之人固可诬 诬:诬蔑
C.则数更法以御之 御:防备
D.南城之政平 平:安定
【参考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了一个古今异义词“诬”。在现代汉语中,“诬”一般解释为“诬蔑”;而在古代汉语中,“诬”则往往是“欺骗”之意。这是一道典型的以今义解古义的错题,是典型的混淆古今义题。推敲一个词的古义,有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就是成语求证法。因为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古义词。如“惑世诬民”这个成语中的“诬”,就是古义“欺骗”之意。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仍然保留着古义“热水”之意,等等。
【课文链接】“诬”字在课文中虽然不是很多,但仍可了解一二,如:
①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司马迁《报任安书》)
②佞誉诬谀。(柳宗元《柳河东集》)
③诬守纳己赇。(高启《书博鸡者事》)
④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清・魏源)
……
【方法指津】一个文言实词,凡是按照今义解释的,就一定要仔细推敲一下,多问自己一个为什么,多想想。一般情况下,按照今义去解释文言实词,我们基本上就可以肯定它是错误的。为什么?因为命题者常常以此来迷惑人,我们一定要小心,不中命题者的圈套。而推敲文言实词古义时,又可以采用成语求证法进行。
四、通假字
在古代汉语中,存在大量的通假字。所谓通假字,简单说就是,拿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如拿“蚤”来代替“早”,拿“女”来代替“汝”等等。由于通假字,在辨识当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尽管我们学习过、积累过不少的通假字,但还是不容易辨识。正因如此,命题者也就常常在此点上命题。如:
例4.(2011年重庆卷第8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 籍:登记
B.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 趣:通“趋”,前往
C.使者采木且及柳 且:将要
D.公仰视木顾使者日 顾:回头看
【参考答案】B
【解析】此题测试了一个通假字“趣”。“趣”字是中学文言文里重点学习过的一个通假字,如果平时认真学习了,真正掌握了,过关了,那么,再考到它,也就起码不会畏惧了。“趣”字确实比较难判断,因为它有三种通假现象:通“取”、通“促”、通“趋”。到底是通取舍的“取”,通催促的“促”,还是通趋势的“趋”呢?这必须看原句的意思,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判断。看原句“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发现句子中有“驰”、“告”等字样,说明很紧急地公告,因此,当取通“促”,即“催促、督促”之意。
此外,上面所举的例1、例2,即山东卷的C项(被――披)和全国卷Ⅰ中的C项(振――赈),均涉及到了通假字,只是作为正确项出现的,不是直接考查,而是一种间接考查。
【课文链接】“趣”字的倩影亦频频见于课文,如:
①复使一人趣之。(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③趣执之,无使得遁。(《明史・海瑞传》)
④趣赵兵亟入关。(司马迁《陈涉世家》)
⑤园日涉以成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⑥趣舍不同。(《庄子・齐物论》)
⑦以博其趣。(柳宗元《柳河东集》)
⑧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曹雪芹《红楼梦》)
……
【方法指津】如何判断出一个字是不是通假字呢?靠两方面经验:一是平时大量的积累,平时积累了哪些通假字,通哪个本字,都要心中有数,考时就可以进行推敲、推导;二是翻译全句意思,看看整体上解释通不通,如果不通,就假定其为通假字,再进行一番琢磨。
【模拟演练】
范文正重农抑商
庆历①中,议弛茶盐之禁及减商税。范文正②以为不可:茶盐商税之入,但分减商贾之利耳,行于商贾未甚有害也;今国用未减,岁入不可阙,既不取之于山泽及商贾,须取之于农。与其害农,孰若取之于商贾?今为计莫若先省国用;国用有余,当先宽赋役;然后及商贾。弛禁非所当先也。其议遂寝。
【注释】①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1041―1048年)。②范文正:范仲淹。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议弛茶盐之禁 弛:延缓。
B.范文正以为不可 以为:认为。
C.但分减商贾之利耳 但:只。
D.行于商贾未甚有害也 害:损害。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国用未减 减:减少。
B.岁入不可阙 阙:过失。
C.既不取之于山泽及商贾 商贾:商人。
D.须取之于农 农:农民。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议弛茶盐之禁 禁:禁令。
B.茶盐商税之入 入:征收。
C.当先宽赋役 宽:宽广。
D.国用有余 余:盈余。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孰若取之于商贾 孰若:不如。
B.今为计莫若先省国用 莫若:不如。
C.弛禁非所当先也 先:首先。
D.其议遂寝 寝:卧室、寝室。
【参考答案】
1.A (弛:解除、免除。此题考查了一个多义词。)
2.B (阙:通“缺”,缺少。此题考查了一个通假字。)
3.C (宽:宽减、放宽。此题考查了一个活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
4.D (寝:停止、平息。此题考查了一个古今异义词。)
篇5
【关键词】初中 文言文 教学
文言课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起着传承文明的作用,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走进课堂你会发现,学生对文言文的抵触情绪很大。很多教师也反映文言文难教,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躁却是费力不讨好。为应付考试,文言课便成了字、词、句的翻译课。教师独霸课堂,忙于讲解、板书,学生则忙于抄抄写写、背诵,教学过程机械、死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仅有的一点兴趣消失殆尽,文言课逐渐沦为语文教学中的“鸡肋”。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方法,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
1.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积累足够的文言文知识。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呢?我们可以通过同学们看过的影视剧《水浒传》、《西游记》等等,激发他们读原著的热情,尤其从激发他们读浅易白话小说开始,逐步扩大阅读范围(这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并且组织学生到学校阅览室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再学习一些较为简短易懂的文言短篇,如《论语》、《孟子》中的一些小短文,再学习《岳阳楼记》、《出师表》之类较长的美文,让学生在不断学习中感悟文言文的美,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文言文的词汇,把学习文言文变为学生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的行动。
例如,教《扁鹊见蔡桓公》时,就可以先在黑板上写上“病人膏肓”、“讳疾忌医”、“防微杜渐”三个成语,接着,让学生查字典,明含义,组织学生讨论:谁“病人膏肓”?为什么“病入膏肓”?怎样防止?三个成语串连整篇课文的情节,必能极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强化诵读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就道出了“读书”的真谛。读准了,读多了,往往就会把握文言文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就会进入一个广阔深邃的精神世界,自己的思想就会逐步走向丰盈和深刻。
在我国古代,读书学文就非常注重熟读与背诵。学习写诗填词,除了要熟悉诗句的一些格律以外,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诵读大量诗词佳作,并且其中有些要熟读成用。文言文与我们相隔年代较为久远,学生对于文言文的语言习惯很不熟悉,这就使学生理解文言文有一定的困难。要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必须指导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感性材料。没有必要的语言积累,学生就无法真正地领悟课文内容和语文知识,而要进行语言积累,朗读和背诵是十分有效的途径。在朗读和背诵中,学生还会深刻感受到文章的形式美和语言美。如朗读《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时,文章中那些整齐的格式、优美的语言、明快的节奏和高远的立意,一定会使读者陶醉。而文章中的这种美唯有读出来才会有深切的感受。
3.重视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光学不积累,能力如何提高?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把学过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文的一些特殊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的用法进行归类总结,逐渐使知识系统化,并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让学生养成摘录的习惯,把一些名句、重点句做成卡片的形式,加强记忆,学以致用。
能力的提高还有赖于迁移的训练。迁移时注意选择一些与课文难度相当的,内容联系紧密的,主题相近(相反)的文言文。如笔者在教学《送东阳马生序》时,以《王冕求学》作为迁移材料,进行比较学习,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刻苦求学的重要性。既巩固了文言知识,同时又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实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目标。
4.教会方法
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传统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教师逐字逐句地翻译,对号入座,学生一字不漏地记下,使文言文学习变得枯燥乏味,根本谈不上语感、意境,导致原文与译文的分离,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诸如保留、替换、删减、增加、调整等等。笔者认为,最基本的方法是弄通大意,规范语言。要求学生看懂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用今天的话说出文言文一字一句的意思,还有不懂的地方,由教师答疑点拨。在此基础上,用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引导学生增补、调配,达到疏通课文的目的。所以,文言文翻译大致分三步走:首先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其次根据需要,适当调配词序;最后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要求,做出增补。至于文言中的人名、地名、国号、年号、官职等等,保留就可以了。
5.重视课外阅读
篇6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4-00-02
一、西夏王朝
(一)概述
西夏王朝(1038-1227)是由原居四川的党项族于1038年由李元昊建立,国号大夏,西夏在宋夏战争与辽夏战争中大致获胜,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夏景宗去世后,大权掌握在皇帝的太后与母党手中,史称母党时期。西夏因为皇党与母党的对峙而内乱,北宋趁机多次伐夏。西夏抵御成功并击溃宋军,但是横山的丧失让防线出现破洞。金朝崛起并灭辽、北宋后,西夏改臣服金朝,获得不少土地。两国建立金夏同盟而大致和平。夏仁宗期间发生天灾与任得敬分国事件,但经过改革后,到天盛年间出现盛世。然而漠北的蒙古帝国崛起,六次入侵西夏后拆散金夏同盟,让西夏与金朝自相残杀。西夏内部也多次发生弑君、内乱之事,经济也因战争而趋于崩溃。最后1227年,蒙古人第七次远征西夏,末帝开城投降,西夏王朝就此灭亡。[1]
(二)佛教王国
西夏时一个佛教王国,在其境内兴建有大量佛塔寺院,其中尤以承天寺塔、西夏国寺为代表,西夏佛教文化有着浓厚的西域特性。西夏王国政治体制采用蕃汉联合政治,以党项族为主,联合汉族、土蕃族、回纥族等少数民族进行共同统治,其政体及统治方式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官职亦效仿宋朝制度,西夏文化在夏毅宗――夏仁宗时期开始汉化,至仁宗末期已经由番汉同行转为普遍汉化,本文主要讨论的西夏国寺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公元1098年,即是在西夏完成“中学西渐”这一时期的产物。
(三)西夏艺术
西夏艺术呈现多元化局面,绘画、雕刻、书法均有所成就,其中尤以绘画、雕刻为主,这也是如今敦煌学的主要考察对象,其中绘画多为宗教画,主要呈现在石窟与寺庙壁画之上,其中举世闻名的莫高窟中的壁画艺术堪称代表之作,早期西夏艺术效仿北宋,后受回纥、土蕃文化影响渐渐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西夏时期的园林特点
西夏园林建筑现存极少,实体木制建筑已不复存在,只能通过壁画这种艺术形式来想象,这主要是因为成吉思汗远征西夏暴死(一说被西夏人射箭命中),后党项族遭到蒙古族大范围报复,几乎党项人被全部杀光,党项族建立起的西夏文化几乎全部毁灭,针对西夏园林建筑的特点分析我们只能借助有限的史料记载来进行推测性分析。
(一)党项人的风水观念
党项人视“东”为“尾”,“西”为“本”,这从西夏文书《文海》可以看到“尾,末尾也,末尾也,日出处之谓也”又如“东也,末尾也,虎豹也,狐狸也,末尾也”。从其中可以看出,党项人把东方视为末尾端,东与西的对比关系在西夏文残书《圣立义海》有记载“西高东低”,而对于“西”的具体论述在《文海》中又有记载“西方也,本西也,极乐之谓”,本这个字实际上指的就是本源,根源,事物发起于本源,而终止于末尾,可以说党项人的风水观是按从西到东发生递降的顺序建立的。根据俄罗斯人Евгений Иванович Кычанов考证的现存西夏文学诗集中《造字师颂》中所记述的:“西方升高番人国,番人国内番文字;东方降低汉人国,汉人国内汉文字”[2]也可以看出东西方的梯度关系。
关于南北的论述,现存的西夏文本对其解释较少,不过可以看出,党项人认为“北左南右”,《文海》中载“北者,左也。”南方也被看作温暖的象征,如“暖也,南之谓也。”,而北方亦有“房宿,此者,房宿七之谓,又北方之亦谓也。”(《文海研究》),对此在А.НEвскиǔ 的Tан гутская филоло ги一书中注释为Большая Медведица,即大熊星座,也就是北斗七星,这样对于党项人的风水观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党项人住在西方,西方被认为是地势高的地方,东方是地势低的地方,南象征阳光,北象征北斗七星,这样的朴素认知对党项人的建筑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早期西夏园林的特点
早期的西夏建筑要追溯到隋朝,《隋书・列传第四十八》甲:“党项羌者,三苗之后也。其种有宕昌、白狼,皆自称J猴种。东接临洮、西平,西拒叶护,南北数千里,处山谷间。每姓别为部落,大者五千余骑,小者千余骑。织优N布棒擅以为屋。”,《北史・宕昌传》、《旧唐书・卷二百一十》也有“织优N布把蛎覆屋”的说法,这表明早期的西夏建筑就地取材,以木头作为建筑骨架,用动物毛皮充填骨架实现御寒作用,是一种传统的游牧民族建筑方式。
西夏建国初期,多种文化交汇于此,造成了西夏园林建筑风格富于变化,多种宗教共同影响,例如西夏王陵陵园的设计既在形式上表现出对中原王朝帝陵设计的认同性,又显现出其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在早期的西夏政治地位对辽、宋、金均称臣,所以中原文化对西夏文化影响极大,而西夏的地理位置紧邻西域,西域文化同样作用于此,所以可以看到早期的西夏园林风格既有伊斯兰教的影响,又兼具儒家、佛教、道家文化的三重洗礼,看似四不像实则各有凸显。例如高庙集三教合一,体现出西夏文化在交流中走向成熟。
(三)中晚期西夏园林的特点[3]
中晚期西夏园林建筑以琉璃瓦为主,色彩较为夸张用以表现庄严,建筑装饰色彩鲜艳,多以大红大绿表现宫廷的庄严与佛寺的神圣。西夏陵园3号陵东碑亭出土有铺地砖,铺地砖为西夏建筑中较具特色的装饰物,在发掘简报中这样报道:
表面施绿琉璃,大都以莲花、忍冬、水草为题材,砖侧带状花纹,正面主体图案均为中心或轴对称图案。
这段话表明了党项人擅长用图案做建筑装饰,党项人喜欢使用琉璃做建筑装饰,而且在琉璃使用上等级分明,使用绿琉璃而非黄色也反映出来特定历史时期的西夏政治状况――对金、辽、宋称臣。
寺庙园林多以黄色为主,《护国寺歌》残本中记述有“一耀再耀,金柱堪比天上星。”以及“大梁美如凤凰胸,檩梁赛过孔雀尾。”,门前的门神装饰一般用红色渲染加以表现其神秘庄严,如“门前神身上红光地边闪,万火齐燃亦不及”。党项人非常擅长于做建筑装饰,也有着一批技术精妙的建筑师,在《凉州通感塔碑铭》有如下记述:
于是众匠率职,百工效技,朽者缋者,是墁是饰,丹镬具设,金碧相间,辉耀日月,焕然如新,丽矣壮矣,莫能铭状。
从中可以看出西夏多能工巧匠,可惜的是由于历史资料的残缺,这些人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太多名字,但我们从残存的历史记述中也能够想象彼时园林建筑的辉煌。
西夏园林的另一个特点是规模宏大,大多成群体分布,单独的小品建筑极少,一个建筑往往由多个庭院组成,整体建筑辉煌大气,这一特点从西夏的建国时期就一直延续保留下来,到了西夏后期建筑尤为突出。早期的西夏园林“逶迤数里,亭榭台池,并极其胜”(《校正》),又如《宫廷诗集》中记述的“廊檐如翼赛鹫列,时时所见俱惊愕”。这种比喻更多见于汉民族文化中,例如《醉翁亭记》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这也说明了汉文化对西夏文化的影响之深,但是党项人又 恰到好处的对汉民族园林建筑依其地域形貌特征进行了改造,在《贺兰县拜沟寺西夏遗址调查》中对遗址有这样的描述:
方塔区内的高台遗址,高台是个高出地表约50厘米的倒“凸“字形建筑,高台建筑的总体布局采用传统的均衡对称方式。
上文所写的这种建筑方式自周王朝就是汉民族的常见景观设计方式,而党项人根据自己居于非平原地区平坦地势少的特点,因地制宜加以改造,这也反映出党项人多能工巧匠。
西夏建筑的朝向大多坐西向东,如前文所写的党项人的风水观念这很好的符合了由“本”及“末”的特点①,此外,西夏建筑师们在建筑设计上深受《周易》影响,按八卦进行宅门设计,宅门位于东南“巽”方向,这样万事大吉。
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特点是西夏文化依然保留着封建文化特有的等级森严的特性,这也是深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园林建筑对于百姓与官宦材料与装饰是不同的,这也是不可僭越的,违者“匠人有官罚马一,庶人杖十三。”这也是封建园林的一大特点。
三、西夏国寺
西夏国寺是鲜有的一座没有被蒙古人毁掉的西夏园林建筑,这主要是因为元世祖忽必烈出生于此,才使得这座皇家宗教建筑不仅没有衰落反而日渐兴旺,大批蒙古人前来于此参拜使得这座西夏建筑在元朝达到了一个历史巅峰期,下就西夏国寺这座建筑进行具体分析。
(一)西夏国寺的园林特征
西夏国寺宏伟异常,具有西夏风格建筑的大多数特点, 首先西夏国寺本身并非一个小品建筑,而是一个由多建筑综合聚集而成的庞大园林,包括大佛殿、藏经阁、土塔三处(这仅是现存建筑,仍有相当多的建筑因历史原因被破坏,例如:土塔旁边曾有金塔,但金塔顶被人盗取只剩金塔殿)。其中大佛殿内坐落着国内最大的佛像,仅仅是耳朵就可容纳八人并排而坐,足见其雄伟,表现出西夏园林的壮丽。从土塔中还可以看出西夏园林不仅单层建筑又高又大,而且还有高层建筑的楼,并且内部漆彩丰富,颇具艺术美感。土塔主要由砖和土坯搭建,塔基用毛石堆砌,在塔基上第一、二层还分布着四座小塔用以衬托修饰主塔,在塔基上有伸到塔顶的木杆,起支撑作用。佛塔表面也有雕塑装饰,造型简洁形象生动逼真。西夏国寺坐西向东,这也很好的印证了西夏人的风水观念。园林装饰上,西夏国寺内有水池装饰,现已改做喷泉,西夏园林大体呈矩形,水池位于对称轴侧来装饰园林,这是受到汉文化都城设计的影响,自周朝以来在中原大多城市也是这样的格局,即城市对称轴两侧多设市集,在西夏国寺园林中党项人因地制宜将市集换成了水池,用以装点寺庙园林,是对中原文化很好的运用改进。
大佛殿两侧廊坊塑有十八罗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台基上有石刻雕塑作为艺术处理,殿内壁画达700平方米,这些都体现出党项人的园林装饰能力之强,藏经阁内的色彩运用既庄严又有神秘感,西夏国寺的门柱楹联写到“张万里丝路大道有成开盛世,掖千年宝刹佛法无边渡慈航”将古刹一语点尽。
(二)西夏国寺的建筑用料
从西夏国寺园林中可以看出党项人尚未摆脱“弯曲应力”的概念,但通过大佛殿可以看出党项人已经知道使用斗拱使梁的跨度减少以减少弯曲应力的效果。从西夏国寺的小建筑中也可以看出党项人懂得将不同建筑材料的性能和材料结合应用,例如在土塔中使用有一种以草拌泥的建筑材料,这类似于今天的混凝土材料。此外可以看出西夏建筑有少量铁器的使用,塔心柱即使用的是铁管,但这在整体园林建筑中并不占据主要地位,砖木仍然是建筑的主体材料,这也印证了《文海》中所记述的“屋舍之木柱座是也”以及“屋舍之檐螅大木之名也。”并且从房檐结构看党项人在筒瓦的近房檐处放瓦当,在板瓦的近房檐处放滴水,整体结构既美观又防雨,也足见党项人的智慧。
(三)西夏国寺的宗教内涵
西夏国寺是我国初演菩萨戒法的道场和涅磐宗的发祥地,出生于中天竺的高僧大德昙无谶在此翻译《大般涅磐经》,中国仅有此地出土过早期涅磐像,其余地区均无涅磐像的出土,这座寺院是涅磐学最初弘传的重要基地,也是涅磐宗师昙无谶的纪念寺院。[4]
西夏国寺位于张掖,张掖古称“甘州”,是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站,明宣宗朱瞻基曾说:“甘州,古甘泉之地,居中国西鄙,佛法所从入中国者。”由此足见西夏国寺在宗教学领域的地位,西夏国寺本为迦叶如来寺,西夏王乾顺替母求冥福在原寺庙基础上建卧佛寺,由此演变成皇家寺庙。加之元朝两位皇帝出生于此得以保护,香火日渐兴隆,才有了今天这座历史悠久,宗教文化底蕴极深的寺院。
四、小结
本文从西夏园林整体出发进行分析,通过大量史料文献分析出西夏园林的风水认知特点、建筑设计特点,填补了我国园林史上对于西夏园林的研究的空白,之后进一步分析现仅存的西夏寺庙园林――西夏国寺,从其园林特征间接佐证了前文的论述,又对其建筑用材加以分析从中看出党项人的建筑设计天赋之高,设计技法之精妙,最后分析其宗教内涵得出了这座寺庙的宗教意义之深,这也说明了本文的重要意义。通过本文的分析论证,间接为我国敦煌学研究提供很好的材料,对西夏历史研究也有一定的帮助,并且本文在页脚处注明了前人及参考文献对西夏史以及西夏人风水观念认识的误区。文章参考文献除文章中提及的均在下文列出。
(注:甲处所有的文献对这段话的注释为《隋书・党项传》,这是不对的,在当时党项族只是一支规模不大的游牧民族,《隋书》中将其与龟兹,大食等国合并做传)
参考文献:
[1]僧人.西夏王国与东方金字塔〈第二章 党项羌历史的童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01:55-79
[2]克恰诺夫.献给西夏文字创造者的颂诗,中国民族史研究(二)[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