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名言范文
时间:2023-04-05 02:05: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学名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数学的本质在于它的自由。DD康托尔
2、可以数是属统治着整个量的世界,而算数的四则运算则可以看作是数学家的全部装备。——麦克斯韦
3、数论是人类知识最古老的一个分支,然而他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与其最平凡的真理是密切相连的。——史密斯
4、数学发明创造的动力不是推理,而是想象力的发挥。——德摩
5、数学,科学的女皇;数论,数学的女皇。——C·F·高斯
6、我曾听到有人说我是数学的反对者,是数学的敌人,但没有人比我更尊重数学,因为它完成了我不曾得到其成就的业绩。DD哥德
7、给我五个系数,我讲画出一头大象;给我六个系数,大象将会摇动尾巴。——A·L·柯西
8、我们能够期待,随着教育与娱乐的发展,将有更多的人欣赏音乐与绘画。但是,能够真正欣赏数学的人数是很少的。——贝尔斯
9、给我五个系数,我讲画出一头大象;给我六个系数,大象将会摇动尾巴。——柯西
10、我曾听到有人说我是数学的反对者,是数学的敌人,但没有人比我更尊重数学,因为它完成了我不曾得到其成就的业绩。DD哥德
11、一个数学家越超脱越好。——无名氏
12、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DD康托尔
13、一个没有几分诗人气的数学家永远成不了一个完全的数学家。——维尔斯特拉斯
14、如果谁不知道正方形的对角线同边是不可通约的量,那他就不值得人的称号。——柏拉图
15、纯数学这门科学再其现展阶段,可以说是人类精神之最具独创性的创造。——怀德海
16、纯数学这门科学再其现展阶段,可以说是人类精神之最具独创性的创造。——怀德海
17、这是一个可靠的规律,当数学或哲学着作的作者以模糊深奥的话写作时,他是在胡说八道。——A·N·怀德海
18、发现每一个新的群体在形式上都是数学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有其他的指导。——C·G·达尔文
19、无限!再也没有其他问题如此深刻地打动过人类的心灵。——D·希尔伯特
20、这是一个可靠的规律,当数学或哲学着作的作者以模糊深奥的话写作时,他是在胡说八道。DDA.N.怀特海
21、观察可能导致发现,观察将揭示某种规则、模式或定律。——波利亚
22、如果谁不知道正方形的对角线同边是不可通约的量,那他就不值得人的称号。——柏拉图
23、上帝是一位算术家——雅克比
24、纯数学是魔术家真正的魔杖。——诺瓦列斯
25、上帝创造了整数,所有其余的数都是人造的。——克隆内克
26、数学不可比拟的永久性和万能性及他对时间和文化背景的独立行是其本质的直接后果。——埃博
27、数统治着宇宙。——毕达哥拉斯
28、上帝创造了整数,所有其余的数都是人造的。——L·克隆内克
29、无限!再也没有其他问题如此深刻地打动过人类的心灵。——希尔伯特
30、数学不可比拟的永久性和万能性及他对时间和文化背景的独立行是其本质的直接后果。——A·埃博
31、非数学归纳法在数学的研究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舒尔(I.Schur)
32、宇宙的伟大建筑是现在开始以纯数学家的面目出现了。——J·H·京斯
33、整数的简单构成,若干世纪以来一直是使数学获得新生的源泉。——G·D·伯克霍夫
篇2
一门科学,只有当它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能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
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
给我五个系数,我讲画出一头大象;给我六个系数,大象将会摇动尾巴。
数无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
无限!再也没有其他问题如此深刻地打动过人类的心灵。
数学是符号加逻辑。
一个国家只有数学蓬勃的发展,才能展现它国立的强大,数学的发展和至善和国家繁荣昌盛密切相关。
篇3
1、现在努力了,你将会征服人生;而不努力,人生将征服你。——庄伶
2、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3、学习是为自己,不是为了别人,因为,别人没有义务为你的前途负责。——饶佳
4、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葛洪
5、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6、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7、在紧张的环境下,适当地放松一下,对身心对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方伟明
8、天分高的人如果懒惰成性,亦即不自努力以发展他的才能,则其成就也不会很大,有时反会不如那天分比他低的人。——矛盾
9、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颜之推
10、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培根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2、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缀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13、不爱做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厉富钰
14、不怕吃苦,终可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徐广越
15、不敢妄为些小事,只因曾读数行书。——陶宗仪
16、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7、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8、学习不是股票,想炒就炒,不想炒就抛售。——李玉冰
19、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贝弗里奇
20、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21、自控能力是指南针,有它你不一定走向成功,但没有它你一定会迷失方向。——潘世前
22、非读书,不明理。要知事,须读史。——李光庭
23、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泰戈尔
24、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2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2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7、如果不学习,那将会落后于人。
28、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
29、心向着前进的方向,全世办界会给你让路。——吴乐凡
30、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31、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洪优
3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33、当我们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时,恰恰是在为自己铺路。——陆子健
34、人们都说现在决定未来,其实真正地是未来决定现在。——倪竞
35、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6、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37、为自己的梦想插上翅膀,飞向成功的彼岸。——赵柯
38、开卷有益。——赵光义
39、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是为治。——苏轼
40、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41、当以读书通世事。——倪元璐
42、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
4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44、应当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尔基
45、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戴震
46、学习就像爬山,目的性强爬得就快,尽管山坡陡,但坚持登上山顶才是最大的成功。——应亚男
47、既然选择了远方,就不顾风雨兼程。——吴逸雨
48、格天功业有本源,谁谓读书记名姓?——归庄
49、虽天才隽朗,而实须坟诰以广知。——葛洪()
50、非同一般的学习,学习非同一般。——张霄峥
篇4
《泰晤士报》曾经这样评价《生命之树》的导演泰伦斯马力克:这位哲学家导演的作品如此之少的原因在于,他的每一部电影都试图回答一个关于生存的意义的问题,每次他都给出一个答案难以理解。 泰伦斯马力克曾在哈弗大学跟随斯坦利卡维尔教授,学习哲学。他青睐于对索伦奥贝克尔凯郭尔、马丁海德格尔、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研究,马丁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对马力克影响更深广,1969年马力克将海德格尔的《论真理本质》一书翻译成英文。而在他导演的影片中也总是围绕着哲学与自然、生命本意的扣问。在他的电影中也能看到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演绎。 什么是存在主义?萨特相信存在即是被感知,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海德格尔提出了存在的法则的前逻辑(非逻辑)思维方式,逻辑(logic)应源于讲话(Legein)的母体,Legein所意指的并不是一种顺序推论、前后连贯的语言,而是对已然消散的存在之痕迹的一种收集、一种收获、一种聚敛和一种复原(即回忆)。阿伦.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是一部成功诠释了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的影像作品,也创造了一套存在主义的影像叙事风格透过影像的叙事电影语言镜头画面与话语的模糊:人物X的独白的心理时间来操纵影片的物理时间、画面呈现影像时间虚拟现实时间,所制造出的时间错位、模糊来呈现思想上的至上和真实,或的内心的自由。《生命之树》影片也展现出这种非逻辑性的叙事风格,影片的影像(镜头语言)与话语形式是自由的,来至不同角色(母亲、父亲、杰克、教士)围绕生命意义思考的旁白,与现实、回忆、幻想的画面无规律可循的交织在一起。这是已然消散的存在之痕迹的一种收集、一种收获、一种聚敛和一种复原(即回忆)的叙事非逻辑性,对内心的存在的自由的诠释。
二、思与诗的影像诗化的修辞风格
在《生命之树》的影像里,它是由许多关于现实、回忆、幻想的碎片似的片段组成,每一影像片段在柔缓的音乐的伴奏下,诗意的旁白下,显得动人而意蕴深长。母亲给予小杰克了对生命之路(生命存在状态)的启蒙的旁白:修女们曾经教导我们活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秉随天性(本性之路),一种是慈悲为怀(慈悲之路),你必须选择一种自己的活法。悲悯不是给自身带来愉悦,而包容他人的轻视、遗忘、憎恨,包括侮辱和伤害。伴随着缓缓摇晃的镜头:小女孩依附在窗台上,看着窗外的风景,小女孩怀抱着小狗站在草地上,透过蓝天云层的阳光,田野中的向日葵花簇,透过小女孩的背影,在草地上的吃草的奶牛,女孩依偎着父亲,逆光的夕阳照射着他们。旁白、音乐与画面形成了影像的互文,看似画面的内容与旁白没有直接关系,而一些列的影像传达出了一种亲近自然温情宁静的画面;影片的风格与塔可夫斯基的《镜子》非常相似,具有诗化的叙事风格。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美学观认为一切艺术都是让存在者的真理达到发生,艺术本性上是诗。
影片中间部分由一大段的宇宙生命起源演化的影像,与现实回忆中的杰克的生命成长历程有着换喻的修辞关系。向日葵、树、戈壁之门、海洋、沙滩的意象反复在影片中出现,甚至在影片的结尾所有的人物(现实、回忆中人物)跨越时空的界限,都聚集在沙滩上面超海洋,这些都是影片中的隐喻,正如影片的旁白所揭示的,父亲教给小杰克生存的成功之道:要有坚强的意志,若你真的强,人们会对你刮目相看。你知道那些头脑人物是如何登位的?见机行事,别让他人左右你,如你有追求,就要去做,别抱憾终身。教堂教士的教育世人对生命的无常坦然面之:生命如浮云易逝,如秋草易枯,如树木根基尽毁,难道这是宇宙无常之际的骗局?有谁可永生,永存于世?我们不能驻足不前,要勇往直前,我等必须寻找生存与毁灭的本意,除此,无他法可以带来安宁,智者与义士的血肉之躯,可否历经痛苦,可否经忧患,可否于残破于眼前而不惊恐,可否受病痛而不气馁,汝等信我主否?这世上无一处场所,可永保安康取之亦将还之。这是对生存状态、生存的态度、生命进化形式的思考的隐喻。
篇5
1、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3、书籍乃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寇第斯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5、书籍并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与作者同样地活跃。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宝瓶,把作者生机勃勃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弥尔顿
6、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7、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8、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9、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凯勒
1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1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2、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1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4、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15、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16、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7、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9、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0、书籍是少年的食物,它使老年人快乐,也是繁荣的装饰和危难的避难所,慰人心灵。在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21、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22、读书就应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2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4、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
25、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赫尔岑
26、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7、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28、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答和根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对图书倾注的爱,就是对才智的爱。——德伯里
29、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30、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3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2、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33、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茨威格
34、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的教材的兴趣。
35、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3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37、书籍是前人的经验。——拉布雷
38、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3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0、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4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4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4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4、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赫尔岑
45、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46、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47、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48、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都德
篇6
关键词:地名学;少数民族地名
地名的记载与研究在我国早有所查。最早关于地名的确切记载,可见于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中,其保留下来的今天可理解的地名达几百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周礼》中最早出现了“地名”一词。此后,有关地名记载及其命名原则、沿革变迁等记载和研究日益增多,沿革地理成为历史资料中常见的内容。由此可见,地名作为人类交流工具和文化载体,随着我国文字的出现以及国家制度的完善,逐渐为人们所关注。经过三千多年的积淀,我国地名学的发展越发迅速,地名研究俨然成为地区文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我国地名学的发展
我国地名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古代本土地名研究的起源和研究时期、民国建立以后受西方地名学学术影响的近现代地名学科研究、发展这两个时期。
我国古代对地名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地名的记载、地名命名原则的总结、地名沿革的研究以及地名渊源解释等等。早期的重要著作有先秦时期的《山海经》、《禹贡》等,其贡献主要是对地名的记载,书中记载的许多地理名称沿用至今。到汉朝时,《汉书・地理志》记载地名已多达四千五百多个,并对四十多个地名作了地名渊源和沿革解释,由此我国对地名的记载和研究有了较为系统的方法。《汉书・地理志》的出现也标志着我国地名学研究的开始。
东汉《集解汉书》、《十三州志》和《地理风俗记》等,其解释地名渊源的方法、内容有所创新。许慎《说文解字》、刘熙《释名》对地名的收录和解释有所拓展。汉代之后,在地理学者中解释地名渊源的著作日渐增多起来,其代表是《华阳国志》。晋代,我国出现了第一部地名辞典,这就是京相的《春秋土地名》。南北朝时期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地名多达两万左右,解释地名达两千四百处,该书是当时地名渊源及地名沿革研究的集大成著作,标志着以解释地名渊源为主的地名研究进入了成熟阶段。唐代是我国历史上地名学研究发展的重要阶段,其表现在:地名解释数量增加,地名解释内容扩展(记述别名),地名渊源的记述和进一步总结,地名读音和书写规范化问题的探索。
唐代以后,我国的地名学研究主要以总结为主,出现了很多全国性总志。有宋代《太平寰宇记》、元代《大元一统志》、明代《寰宇通志》和《大明一统志》、清代《读史方舆纪要》和《大清一统志》等。其地名记载数量和研究范围有所拓展,但研究方法和研究水平仍然停留在唐代水准之上。整个古代时期,中国地名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地名渊源与沿革的研究方面,所记载地名及其渊源解释虽多,但无论在地名研究理论上还是方法上并没有太大新建树,只是依附于历史学门类,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
民国时期,西方地名学理论与方法传入,我国沿革地名学受到影响。我国地名学者在这一时期总结之前地名学成果,并探索地名学规范化以及介绍和引进外国地名学理论和思想。葛绥成的《地名之研究》,罗常培的《语言与文化》等都是以新思想新理论研究地名学。这一时期的研究为我国现代地名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之后,我国地名研究取得长足发展。首先是与语言学、历史地理学、民族学等学科相结合的研究层出不穷,诸如蓝勇的《中国历史地理学》、游汝杰的《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周尚意、孔翔的《文化地理学》等可见地名研究在其他学科中的广泛运用。其次,在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研究的同时,地名学研究内容也不断深化,分类也更加细致:基础地名学、社会地名学、应用地名学、区域地名学、交叉地名学的分类出现,都是现代地名学研究的范畴。第三,大量区域地名志的出版。以区域为单位研究的著作数量极大,据学术网站收录,已达一万四千多部,其数量之大为地名学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新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不断出现。诸如边界理论,为地名学的研究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名研究
我国少数民族地名研究方面,地名学与民族学、语言学结合较为紧密。
在地名调查过程中,采用民族学田野调查法实地了解当地地名的存在、渊源及变迁,以研究实体地名之实,着重探讨文化内在之结构,为研究民族文化提供新的视野。同时,民族学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探索,也为地名学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环境。宋长栋著《地名学与民族学研究》从地名学研究的角度,探讨如何为民族研究服务,并在文中提出了研究少数民族地名的方法、原则和步骤,为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如何收集和研究地名提供了清晰的方法和思路。
研究民族地区的地名,结合语言学相关知识对地名进行分类,总结和归纳地名命名原则,追溯地名渊源,是研究当地地名基本方法之一。其中,研究成果比较丰富。黄宏姣《湖南湘西土家语地名的文化内涵》、李军《论地名与语言》、石林《侗语地名的得名-结构和汉译》等文章均是从语言学角度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地名。
除了与民族学、语言学相结合外,地名学与其他领域的研究也有很多。《中国少数民族语地名文化》(王文,中国地名,2002),《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地名》(韩明武,人才资源开发,2012),《民族史视野下的中国地名》(沈坚,史林,2006)等文章从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历史等方面探讨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地名问题。
虽然我国地名学对少数民族地区研究有不少成果,但相对于汉族地区地名研究来说,与上万部地名志比起来,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名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野相继投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地名研究中,但研究还有待深化,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其研究现状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第一,地名学者多研究的地名多与研究地区远近程度有关,其研究内容与研究区域熟悉程度有很大关系。其二,汉语地名资料较为充足、其发展变迁多有据可查,便于研究分析。第三,少数民族地区地名研究与语言学、民族学等学科结合较为紧密,客观上增加了研究的难度。最后,少数民族地区少有汉族地区地名沿革研究,地名大多口口相传,增加了地名历史变迁研究的难度。
综上所述,我国地名研究逐渐受到学界重视,研究成果丰富,研究角度也不断更新,在研究理论上出现了边界理论等新的研究视野。但在研究方法上,我国的地名学研究大多还以语言学、历史学以及统计学方法为主,缺乏或少用其他系统、新颖的诸如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等方法的运用和研究,造成了地名研究中的研究对象狭窄,研究内容的不全面的局面。这与我国地名研究的注意力还集中在汉族地区是分不开的。与堆积如山的汉语地区地名研究成果比较起来,我国少数民族的地名研究还缺乏详实的资料,其成果大多还停留在普及性文章上面,很少有以地名学前沿理论和方法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地名状况的,更缺乏少数民族地区地名的文化探讨,因此,在已有研究思路的基础上广泛采取地名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在少数民族地名研究上挖掘更多地研究成果势在必行。(作者单位:1.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2.重庆云阳凤鸣中学)
参考文献
[1] 谢前明.当代地名学发展的三大特点[J].中国地名,2008,4.
[2] 刘盛佳.地名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0,4.
篇7
关键词:《语言学名词》,音韵学,术语,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H1;N0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7.02.003
The System of Phonology in Chinese Terms in Linguistics: on Compiling Principles of Phonology Terms in Dictionaries//LI Qiuxia
Abstract: Chinese Terms in Linguistics innovatively constructs a knowledge system of phonology terms, which includes General, Phonetic analysis and rhyme tables, Rhyme analysis and middle Chinese phonology, Tongzhuan and old Chinese phonology, Phonetic change and transcriptions. This book fused simultaneously consensus and innovation, and provided principles for terminology specification and dictionaries to construct a clear phonology system, and to realize scientific classification of phonology terms.
Keywords: Chinese Terms in Linguistics, phonology ,term, knowledge system
收稿日期:2016-11-25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合作项目“音韵学术语规范问题研究”(L15EYY001)
作者简介:李秋霞(1979―),女,满族,文学博士,鞍山师范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音韵学研究。通信方式:。
引言
《语言学名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组织编写、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项工作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审定和编写专家阵容强大,“每个分支均聘请资深的权威专家为首席或主持,由他们亲自动手或组织其他专家(包括若干中青年教师和博士生)具体操作并进行把关。……其阵容公认为学界的‘一时之选’。”[1]因此极具权威性和科学性,是术语规范的典范之作。本文以其中的音韵学术语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与其他辞书音韵学术语体系进行比较,发掘《语言学名词》的音韵学术语知识体系特色,希望有助于音韵学学科发展及音韵学辞书的编纂工作。
一《语言学名词》的音韵学术语体系
“术语规范的首要任务和首要步骤,是从宏观上对术语按照学科的概念体系进行梳理。这种梳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一,整理术语的目的就是建立这样一个系统;其二,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哪些术语有问题,并用系统化而非原子化的观念与手段解决这些问题。”[2]《语言学名词》正是构建了这样的术语体系:总论、音类分析和等韵学、用韵分析和今音学、语音通转和古音学、音类演变和对音。
“总论”收录了音韵学各历史发展阶段中常用的基本概念,如“音韵学、古音构拟、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北音”等。读者可以通过这些词目了解音韵学研究的大致范围及其发展历程。“音类分析和等韵学”收录了汉语声母、韵母、声调的基本术语和等韵学方面的术语,如“全清、双声、阴声韵、四声、五音、十六摄、等、独韵、m侈、洪细、等韵学、切韵学、等韵图、门法、类隔”等。“用韵分析和今音学”收录诗词用韵方面的术语,如“叶音、韵脚、诗韵、词韵、曲韵”等和音韵学研究方法的部分术语,如“反切系联法、正例、变例”等。“语音通转和古音学”主要收录语音通转方面的术语和古音学资料的部分术语,如“正对转、次对转、旁转、谐声、谐声系统”等。“音类演变和对音”收录一些音变学说和对音资料方面的术语,如“喻三归匣、浊音清化、入派三声、梵汉对音、藏汉对音、日汉对音”等。
较以往收录音韵W术语的辞书而言,这一术语框架体系十分新颖。其最大特色就是在保持术语体系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同时,又结合音韵学各发展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而新设了“音类分析”“用韵分析”“语音通转”“音类演变”主题。这既有益于读者了解音韵学各发展阶段的研究重点,把握各术语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又凸显了各个发展阶段音韵学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为音韵学术语规范工作开拓了新的局面。
二国内辞书的音韵学术语体系
据笔者统计,国内收录音韵学术语的工具书共31部,包括专科辞典、知识手册、百科全书等。如果将有序(笔顺或音序除外)的音韵学术语词目表视为术语体系的直观反映,则纳入本文研究范畴的辞书共有15部。详见表1。
表1设立音韵学术语词目表的辞书(15部)
编号书名出版时间术语词目表名称词目表术语编排顺序
1《语言文字学名词解释》1978.4音韵学词目意义关系
2《辞海・语言学分册》1987.3音韵学词目意义关系
3《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1988.2汉语音韵学学科体系
4《古代汉语知识辞典》1988.7音韵词目意义关系
5《古汉语知识辞典》1988.11音韵学内容
6《中国语言学大辞典・音韵学卷》1991.3音韵学学科体系框架
7《古代汉语教学辞典》1991.6音韵学词目意义关系
8《实用中国语言学词典》1993.3音韵学内容内在体系排列
9《中华小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1994.6音韵学词目意义关系
10《古汉语知识详解辞典》1996.10音韵学以类相从
11《语言文字词典・音韵学卷》1999.2汉语音韵学学科体系框架
12《语言文字学常用辞典》2001.10汉语音韵学词目意义关系
13《实用古汉语知识宝典》2008.5音韵学知识顺序
14《大辞海・语言学卷》2003.12音韵学词目意义关系
15《语言学名词》2011.5音韵学知识体系
关于“词目表术语编排顺序”,有的依据辞书的编纂体例说明,有的依据词目表术语之间的内在关系。上述辞书可再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将术语按照词目意义之间的关系编排。包括《语言文字学名词解释》(商务印书馆,1978)、《辞海・语言学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古代汉语知识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古代汉语教学辞典》(岳麓书社,1991)、《中华小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四川辞书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古汉语知识详解辞典》(中华书局,1996)、《语言文字学常用辞典》(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大辞海・语言学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这8部辞书的术语词目表均可分为几个部分,内涵关联度较高的术语集中编排,以类相从,形成多个术语组,但各术语组之间并未构成特定的逻辑关系。
第二类,将术语按照某种知识体系编排。包括《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古汉语知识辞典》(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中国语言学大辞典・音韵学卷》(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实用中国语言学词典》(青岛出版社,1993)、《语言文字词典・音韵学卷》(学苑出版社,1999)、《实用古汉语知识宝典》(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语言学名词》(商务印书馆,2011)。这7部辞书的术语词目表均从不同角度呈现了音韵学学科的知识顺序或者内在体系。特别是《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中国语言学大辞典・音韵学卷》(《语言文字词典・音韵学卷》与《中国语言学大辞典・音韵学卷》均为冯蒸先生编写,术语知识体系相同)和《语言学名词》。三者的术语词目表各具特色,所构建的术语知识体系均在学界产生广泛影响,是术语编排具有代表性的三种模式。
(一)《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汉语音韵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汉语音韵学”由俞敏先生主编。共收录74条音韵学术语,按照“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北音学”的框架编排[3]。总论性词目“汉语音韵学”对汉语音韵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材料和发展历史进行了概述,帮助读者了解汉语音韵学的基本情况。“古音学”收录术语11条,“今音学”收录术语16条,“等韵学”收录术语36条,“北音学”收录术语10条。词目虽少,但“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北音学”概念体系的创立在音韵学辞典编纂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为很多辞书所继承,对音韵学教材编写和学科理论研究也具有深远影响。
(二)《中国语言学大辞典・音韵学卷》
《中国语言学大辞典・音韵学卷》是《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的一个分卷,由冯蒸先生主编,收录音韵学术语、理论和学说近750条。包括总论、分论、方法论三大部分,各部分下再分小类和子类。该音韵学术语体系依托冯蒸先生1988年提出的“汉语音韵学学科分类体系框架表”构建[4],是融音韵学理论、研究方法、音韵学史、研究资料等于一体的音韵学术语知识体系。“总论”囊括汉语音韵学学科性质及其研究范围的术语,如“汉语音韵学、古音学、今音学”等。“分论”包括“音理篇、音史篇、资料篇、音韵学史篇”四个部分。“方法论”包括“音韵哲学方法论、音韵逻辑学方法论、学科方法论”三个分支。其术语体系与《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汉语音韵学”有很大不同。首先,“总论”和“方法论”单独设立,分别注重对音韵学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的阐释;其次,将音韵学不同发展阶段的术语按照概念性质重新分类,尤其是集中收录了一批音变类词目。
音韵学术语体系应该符合音韵学教学发展和理论研究的现状,体现音韵学理论和应用对于学科体系的价值。以上三部辞书的术语体系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音韵学研究的范围和主要内容,格局清晰,体系完整,集共识与创新于一体,其编纂理念值得继承和发扬。
三对o书编排音韵学术语的启示
专科辞书在编制音韵学术语词目表时应遵循两个原则:
篇8
大家好!我是四(3)班。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树文明新风,创和谐校园”。
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五千年文明史造就了中华儿女许多优秀的品质,这也成为了我们今天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既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也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老师要教育学生做一个真诚的人,而学生呢,应该首先学会做人,学做文明的人,学做社会中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明礼诚信,尚学知礼。”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无不遗憾地发现,一些同学还存在着种种不文明的行为习惯。有的同学把说脏话当作耍酷;有的同学把乱扔垃圾当作潇洒;甚至有的同学遇到师长视而不见……种种不文明行为,不仅损害了双峰学子的形象,还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前不久,我曾看到学校的外教老师在操场上捡拾垃圾。我想,我们在对他的行为表达敬意的同时,作为儒励学子,难道我们不应该比外教做得更好一些吗?
其实,想要成为一名“讲文明,树新风”的时代少年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文明时刻提醒我们周围还有别人的存在,我们的行为会相互影响。文明是在路上遇到长辈时有礼貌的问好;文明是不小心撞到别人时的一声对不起;文明是向老弱病残伸出一双帮助的手;文明是自觉地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 ……只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您将会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人。
文明,让人们心灵相通,友好相处,在和谐的校园生活中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满足。我们的言行举止只有时时处处体现现代文明的要求,百年双峰才能不辱“儒行励志、崇文尚德”的美名。
篇9
当下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路径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深刻反思,其发展面临着尴尬的局面,即出现了严重的主体性意识缺乏的困境。这一方面表现在强行地运用西方的社会理论去切割中国的经验事实,这直接导致了中国经验研究的碎片化及“去中国化”。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以中国的经验去验证西方的某个社会理论,而非探讨中国的问题本身及回应中国自身社会理论发展的诉求。正如方忻所说,这种以中国经验资源挑战各种(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研究范式,表面上看是外在于既有之理论,分析了中国经验的特殊性,但此中国现象之所以能够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实是因为它和因它而被批评的理论之间的结构关系,至于它在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中具有什么样的特殊位置,反而是研究者没有关注和考虑的。如此,中国社会科学仅仅只能成其为西方社会理路的“校验室”,而不能成为自身社会理论的产生地。这与中国自身的国情和地位是不相符的。早在三十年前,哈贝马斯就曾对中国的知识分子表达了其厚重的寄望,“以你们长远而深厚的文化传统,你们应当有更多的贡献”。但三十年已去,中国知识分子却迟迟未能完成哈贝马斯的这种预期。
贺雪峰教授的反思则直接指向了中国社会科学的主体性意识,即当下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中国农村研究明显地缺乏主体性意识。研究者对于中国经验的分析往往寻求在西方理论体系中的解释,其结果往往是在中国实践中引出的问题变成了对西方经验的讨论,中国的经验研究变成了西方的历史研究,而中国的经验本身则被抽空了。
中国社会明显不同于产生西方社会理论的欧美社会,其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农耕文明,这对于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来说是一笔极大的资源。早在80年前,马林诺斯基在给先生的《江村经济》作序时就指出应该把中国农村视为一个与西方社会不同的文化体进行研究的,他说:“未来的人类学不仅对塔斯马尼亚人、澳洲土着居民、美拉尼西亚的特罗布里恩德群岛人和霹雳的俾格米人有兴趣,而且对印度人、中国农民、西印度群岛黑人、脱离部落的哈勒姆非洲人同样关注。”不仅如此,当今的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社会转型,这种转型对于社会历史的重要性无疑也使得中国社会科学必须能够承担更大的学术使命。而中国的农村社会更是处于这种转型的漩涡之中,中国的农村研究也无疑将进一步承担起促进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历史使命。
从形态学的角度来看,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存在着极大的非均衡性,透彻地分析这种非均衡性,并深入地探讨这种非均衡性的诱因及其社会性后果,无疑又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农村社会的情况,进而形成具有丰满性的国情意识,这不仅是中国本土性社会科学发育的土壤,同时也是孕育中国社会科学理论的温床。贺雪峰教授《什么农村,什么问题》一书第一编“农村政策基础研究”的五篇文章即通过对自上而下的政策、法律和制度在不同区域农村实践过程、机制和后果差异的调研,深入理解了中国农村非均衡的状况及中国农村政策、法律和制度的实践特征。正是这种研究的视角使得其农村研究具有了明确的主体意识,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可以广泛地吸收各种有用的理论和方法来发展和丰富自己的理论和解释框架。受社会行动理论的启示,贺雪峰教授在理解中国农村政策实跋的过程中,“行动单位”的分析视角被日渐凸显出来。所谓的行动单位,在贺雪峰教授看来其与认同单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是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农民可以依托解决超出家庭范围公共秩序和公共事务的合作单位。单就“行动单位”的视角而言,其要义就在于随着中国乡村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原有的中国乡村社会均质的社会结构被打破了,差序格局出现了非均衡的状况,而且由于各地的变迁状况不一样,因而差序格局的表现形式也有所差别,从而也就构成了中国乡村社会非均衡状况的表现之一。贺雪峰教授的这一分析框架不仅直接面向中国的经验世界,有助于理解当下的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国农村社会的特征,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中国传统社会理论概念“差距格局”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其提出的“行动单位”的分析框架对于中国本土化中层理论的诞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有了区域的村庄治理的差异,又有了对应的区域性的农民认同与行动单位的差异,我们就可以建构出供进一步实践检验的理论模型。
从动力学的角度来看,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转型,在一个相对短暂的时间序列中能够呈现这种剧烈转型过程的场域在当下的其他地方不常见了。这一复杂性的“社会事件”无疑为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2006年贺雪峰教授及其所在的学术群体即开始系统地关注家庭结构以及农民生活意义系统的巨变。这种巨变进而又导致了乡村治理基础以及乡村社会结构的巨变。这种因为构成农民行动基础的意义和价值观发生的变迁,促使了传统的以传宗接代为安身立命基础的信仰体系正在消解。这是中国社会“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正是这种在地化问题意识的浮现,贺雪峰教授及其所在的学术群体再次将目光透射到“农民价值研究”的话题之上,这尤以收录《什么农村,什么问题》一书的“农民价值的类型及相互关系”一文为代表。贺雪峰教授将人的行动意义划分为三个层次,并由此构建了三个不同层次的价值类型,即人的精神层面的价值、社会层面的价值以及生存价值的判断。由于国家自上而下的政权建设以及消费主义文化和市场化经济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农民的价值观开始被重塑,其行动的结构条件也正在被改变,由此开始出现申端峰所说的由“治理性危机”到“伦理性危机”的转向。只是贺雪峰教授在该书中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变局之后未能进一步系统地予以分析,且其对于意义系统的分析由于呈现出哲学与形而上学的色彩而使得讨论不可避免带有“玄化”的嫌疑。
中国在转型,农村更处于转型的漩涡之中。中国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还是农民,且从本质上来说,中国社会仍然是一个乡土社会。中国社会转型的成功也最终是取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因此,对于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而言中国农村研究则是其最为重要的部分。中国农村研究可能是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契机,也只有中国农村研究实现了本土化,中国的社会科学本土化才有意义。而中国农村研究的本土化首先则是要确立其研究的主位性。以中国农村为主位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农村”、解读“中国农村”、认识“中国农村”,从“中国农村”研究“中国农村”,而不是纯粹的对话式的农村研究。
篇10
关键词:苏伯衡;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146-01
苏伯衡,字平仲,浙江金华人。约元惠宗至正二十年前在世。苏伯衡在诗词、文、等诸多方面都有所建树,尤以古文名世,宋濂称他“文词蔚赡有法,殆非虚美。”①他好读书,学问渊博,曾受宋濂的邀请,与胡翰、朱廉、张孟兼参与了《元史》的编纂。著有《苏平仲文集》十六卷,现收于《四库全书》。
通过对苏伯衡的梳理,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明初的文人生存状况和明初的思想状况、和文学创作。笔者把目前搜集到的相关论文加以梳理,主要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苏伯衡的生平研究
现代学者对苏伯衡的生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伯衡的出仕和隐退。据《明史》记载,伯衡“元末,贡于乡”②郑礼炬在《明代洪武年间翰林院作家的文风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中就指出:“元末太祖依靠大量的浙东文人出谋献策。著名的有宋濂、胡翰、刘基、苏伯衡等人, 形成了浙东派。”可见他在元末就已出仕,在元明易代之际,或是出于避乱,或是出于故国之思,他选择了隐居。左东岭在《元明之际的种族观念与文人心态及相关的文学问题》(《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中说到:“当时士人或为了自身利益,或屈服于外来压力都先后出仕了,如戴良昔日的金兰契友宋濂、王、苏伯衡等都成为新朝的重臣权贵”。由此可见,苏伯衡在当时还是很受器重的。但他并未就此而官运亨通,而是多次辞归,选择隐退。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32“明初文人多不仕”条目中就列举了张孟兼、苏伯衡等人的例子。③
二是伯衡之死。对此,学界有不同看法。《明史・苏伯衡传》明确记载云:“寻为处州教授,坐表笺误,下吏死。”④许多学者都持此种看法。葛春蕃《明代知识分子与士风》(《书屋》2004年02期):“严密的文字狱,使当时不少知识分子死于非命。据统计“处州教授苏伯衡以表笺论死,太常卿张羽坐事投江死……”对于苏伯衡的死,学术界也有另一种看法。美籍华人学者陈学霖对苏伯衡死于文字狱之说提出质疑,在认为苏伯衡不死于文字祸,依据是黄云眉在《明史考证》中《苏伯衡传》下的案语: 按开国臣传,伯衡卒于家。苏伯衡到底死于文字狱还是死于家,目前并无定论。
二、苏伯衡的诗文观研究
(一)苏伯衡的诗学观
诗以用世的思想。 苏伯衡反复陈说诗与世运迭为盛衰之理.左东岭在《论宋濂的诗学思想》(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文中指出胡翰、苏伯衡、吴沉、许元、方孝孺等等的浙东派诗学观念中, 始终保持着理学重政教功能、重情感节制的底色。
诗的风格和内容。赫广霖在《论明代早期浙江诗坛的宗唐黜宋现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6)指出苏伯衡的诗作大多为应制、酬唱之作, 主要内容为铺叙国典之隆, 展现大明开国宏伟昌明之气象。
诗歌的章法理论。张胜利在《古代诗歌章法理论》(《河南大学学报》第38卷第1期)一文中把其诗歌的章法理论概括如下:一是诗文创作应情感深厚充沛,情感表达以辞达为标准。二是文体的布置秩序井然,节奏匀称。三是文体的气象要沉郁、深远、隽永。四是其结构要奇正相生、首尾相应。
诗歌的律调。邓新跃在《明代诗学辨体理论的尊体意识与典范意识》(《南都学坛》2005年02期)中指出明代最早严辨古、近体诗体制, 并且强调律不如古的是元明之际的苏伯衡,但他偏好古诗而鄙弃律诗。
(二)苏伯衡的古文观
古文的特点。李圣华在《越中诗派与明诗复古初兴述略》(《郑州大学学报》2011.5)中在言及“文之精”的特点时引用苏伯衡《洁庵集序》:“理到矣,气昌矣, 意精矣,辞达矣”的观点,指出苏伯衡强调古文要理到气昌辞达。
文体观。陈昌云在《论明人的诗文之辨》(《中国韵文学刊 》第23卷第1期)一文中认为苏伯衡的文体观受宋人破体观念影响, 认为文无定法, 体无定式, 各种文体都处在演变之中,同中异, 异中有同。
文章的功用。苏伯衡强调文以载道。因此肖扬碚在论及《柳宗元及其散文在明代的接受和批评》(《柳州师专学报》2011年03期)就指出苏伯衡认为柳宗元等人的散文虽然很“妙”,但是其文脱离“载道”的文章功能,可见苏伯衡强调文以载道。
由上叙述可见,学术界虽未对苏伯衡展开专门的和全面的研究论述,但对其进行研究,对于了解元末明初的史学、政治、思想和文学还是可以看到其重要性的。
注释:
①转引自徐永明.刘基与婺州文人.殷都学刊,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