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天的诗词范文
时间:2023-03-14 05:14: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秋天的诗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1.《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秋词》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3.《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4.《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7.《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8.《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9.《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0.《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11.《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2.《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篇2
秋天本身就是一个成熟而饱满的季节。可柿子黄了,叶已枯老;枣子红了,黄叶满地;就是最幸运的金橘,带着温暖的红色和黄色压弯枝头的时候,那叶子早已绿得发黑,显出垂老之状。让人分明感到,成熟和饱满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成熟不等于成全,饱满不等于圆满。
只有这,这野菊,花和叶子同时进入生命的旺季,黄花绿叶,烂漫葳蕤,一样的精神,一样的新鲜,一样的生机勃勃,在日渐颓败的旷野,绽放成一种象征。阳光越来越稀薄,这一丛野菊好似要填补阳光离去后形成的空白。只是,花朵上的清香无语,一任瑟瑟的秋风洗濯芳华,每一朵花都带着感激和期盼的神色,迎风招摇,似乎远方有渐行渐远的挚友,有心仪已久的嘉宾。挚友是秋,嘉宾是冬。野菊就这样静静地站在秋与冬的结合部,站成时间长卷中的一枚逗号,隔开了丰收的喧嚣,与围炉取暖的安谧。
常有蜜蜂来贺,已无浪蝶光临。寂寞与凄清是这个季节的主题,更是野菊面临的光景。
不远处,有一垂钓的老者,好似当年渭水河畔的姜子牙,白发如雪,端坐水湄,仅少了随时可以捻起的飘飘胡须。稍远处,一头牛在草窝中,俯卧成国画里常有的姿势,牛头高昂,斜向虚空,正有一阵没一阵地反刍,仿佛在默念着什么。这是一头健壮的水牛,而且正当壮年。经过一个季节的劳累,此时才得清闲,俯卧,反刍,是最佳的姿势。如果能添得一只喜鹊守在牛背上,那就再生动不过了。可惜牛背上,除了秋风,什么也没有。
于是,想起历史上许多关于的诗句。陶令篱下采菊,心性不闲,抬头翘盼,望眼南山――南山之外红尘滚滚,谁知道什么时候,会有喜讯从山外传来;欧阳修夕阳栏边,金蕊流霞,只叹百草尽摧,若要提一篮秋天回家,除此野菊,别无它选。还有白居易、李易安……但凡心怀“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情绪的诗人词人,都能将关于菊的诗词写到极致。
篇3
关键词: 张枣 诗歌 古典传统 现代演绎
作为一个以古典气质而闻名的诗人,张枣的诗歌作品中对于古典汉诗传统的继承可谓俯拾皆是。张枣的代表作之一,《何人斯》,构思源自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本是《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之中第九首诗“毫无疑问,张枣一定是被‘何人斯’这三个字闪电般击中”[1]18;而《镜中》里对应反复出现的梅花,本身即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张枣的这种意象运用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杜甫所说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但张枣并不拘泥于古典传统,而是充分运用其天赋和才学,分别从意象、形式、主题等方面入手,对于古典汉诗传统进行了一番卓有成效的现代演绎。
(一)意象的复写与开掘
意象,是构成一首诗歌的基本要素,也是诗歌整体风格的具体承载物。张枣诗歌的独特的美学风格很大程度上由意象选择和处理为支撑。张枣诗歌中的古典意象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于这些意象本身意义的继承,即所谓意象的复写;一类是对于这些意象的创新使用,不再拘泥于其本身的实体意义或者象征意义,即所谓意象的开掘。二者之间呈现出一种递进关系,即复写是构成张枣诗歌意象系统的基础,而开掘则是立足于复写之上、对于古典意象更深层次的一番升华,也是张枣诗歌在古典传统之中富于深刻现代性的关键所在。
从意象的复写方面来看,张枣的诗歌中大量出现中国古典诗词常用的意象,而且这些意象往往和其原本的意义有一定程度的关联。《镜中》开头一句:“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来”,其中梅花意象的使用,很容易使读者将其与古代的一些诗词联系起来。梅花在古典诗词中往往用来表达一种低徊的情感,比如王维《杂诗三首・其二》中的“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再如陆游著名的《卜算子・咏梅》等等。《镜中》里的梅花意象继承了这一历来已久的传统。虽然这里的“梅花”在某种意义上已经附着了一层现代色彩,但其意义以及情感的根基,仍然来自对于古典诗词“梅花”意象的复写。
张枣诗歌中的许多意象虽然是复写自古典诗词,但这种复写并不是简单的模仿或者套用,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意象的本身实现了一番超越。这种超越使意象不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而是注入了现代内涵或者诗人的独特体验。张枣的诗歌之所以不落于照搬古典的窠臼而富有独特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对于古典意象的个人性开掘。
以张枣的《西湖梦》为例。西湖,在古代诗词中更多的是一种美的体现,是心旷神怡之地,是超然物外之所。前有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后有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到了张枣这里,“西湖”这一意象已然改头换面:“西湖,三三两两的/逻辑从景点走了出来,像找回的零X”。西湖周围的人也早已经不是什么文人墨客:“而在你的城市定居的人,围拢你/像围拢一餐火锅。一条鲤鱼跃起,/给自己添一些醋/官员在风中,/响亮地抽着谁的耳光”。在这首诗中,张枣对于传统的“西湖”意象进行了深入的开掘,经过现代演绎的“西湖”,不再是传统的美的寄托,转而成了反映现代社会丑陋的一面镜子。由此可见,对于古典意象的开掘,往往会突破甚至背叛其原有的模式;而这一番开掘之后,古典意象才能“旧貌换新颜”,真正成为现代内涵的载体。
值得一提的是,张枣对于古典意象的复写和开掘并不是截然分开的。相反,在很多情况下,两者往往紧密联系。《历史与欲望》组诗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形象均来自古老的爱情传说,而且也用来表达爱情相关的意义,在这一重意义上,算是对古典意象的复写;但全诗所想表达的,又并非对于这一爱情故事的全文复述,而是试图表达一种现代的情感观念。因此,对于古典意象的开掘也就必不可少。所以在这首诗中,“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们深入彼此,震悚花的血脉”。实际上这一句是关于性的隐喻。“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形象不再是因为悲剧而化蝶、命运不能自主的古老传说,而是主动追求自己的爱情、甚至灵肉一致的现代男女。而这两者之间的转换,是通过对于古典意象的复写和开掘共同实现的。
(二)形式的继承与创新
中国的古典诗词,向来在形式上有所讲究。从诗到词,往往都是字数确定,格律严谨,故而读之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形式,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张枣的诗歌扎根于古典汉诗传统,在相当程度上继承了古典汉诗的形式。
首先,张枣的诗歌继承了古典汉诗注重音韵的特点。根据诗人柏桦的回忆:“在我与他交往中,我常常见他为这个或那个汉字词语沉醉入迷,他甚至说要亲手称一下这个或那个(写入某些诗的)字的重量,以确定一首诗中字与字之间搭配后产生的轻重缓急之精确度。”[3]柏桦的话体现出张枣对于诗歌内在音韵完美的追求。
张枣在诗歌的内在节奏上向古典汉诗看齐,继承了古典汉诗的音乐性的特点。实际上,这一特点在诗歌的外在形式上也有所体现,即为诗歌的韵脚。韵脚的设置在张枣的诗歌中大量存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楚王梦雨》的最后一节:
请你不要再聆听我了,莫名的人。
我知道你在某处,隔风嬉戏。
空白地的梦中之梦,假的荷花,
令我彻夜难眠的住址。
如果雨滴有你,火焰岂不是我?
人神道殊,而殊途同归,
我要,我要,爱上你神的热泪。[4]69
在这一节中,第二句和第三句的尾字,“戏”和“址”,是押韵的;最后一句的内部,“归”和“泪”,也是押韵的。实际上,如果去掉中间为了强化情感而引入的问句,这一节诗可以视作是每两句押一韵的情况。而每两句押一韵的情况,不论是是先秦的《诗经》,还是唐宋的诗词,都是普遍存在。张枣在诗歌音韵方面中对于古典汉诗形式的继承,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除了内在的音韵方面,张枣在外在结构方面对于古典汉诗的形式传统也有所继承。在具体的作品中,主要表现为“戏剧化结构”。
仍然以《镜中》为例。《镜中》一开始的抒情形象,实际上应该是一位男性。除了长久以来形成的阅读习惯使我们容易把男性视角作为阅读的最初视角之外,“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这一句也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而到了后来,从“面颊温暖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开始,抒情形象开始向一位女性转化:“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如此一来,这首诗便形成了一种双向抒情的结构,即抒情、回忆是双方互动的,一面镜子是这种双向抒情最好的载体。这种双向抒情结构即是“戏剧化结构”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其核心要义在于人称的变换,而人称变换在张枣的其他各时期作品中同样常见。最典型的莫过于《秋天的戏剧》。在这首诗里,“我”、“你”、“她”、“你们”、“他们”,各种人称的变换,使得全诗巧妙地呼应诗题,演绎了一出完美“戏剧”。
虽然“戏剧化结构”听起来更像是一个西方文艺理论的名词,但实际上它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早已存在,最早则可以追溯到《诗经》。《诗经・国风・周南》中的《卷耳》一诗内容如下:
采采卷耳,不盈顷框。嗟我怀人,彼周行。
陟彼崔巍,我马虺P。我姑酌彼金,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矣,我马矣。我仆j矣,云何吁矣![5]5
这首诗从“征夫”、“思妇”两个方面分别抒发了思怀之情,可以视作“戏剧化结构”的早期萌芽。
如前文中提到的,张枣对于古典意象的开掘首先立足于对这些意象的复写,二者不可割裂来看;同样地,张枣对于古典汉诗形式的创新很大程度上也立足于对这些形式的继承,二者同样是紧密结合的。上文中主要从音韵和“戏剧化结构”两个方面论述了其继承性,而创新性也自然地寓于其中。
在音韵方面,张枣对于古典汉诗形式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严格甚至刻板地追求韵脚工整,没有因噎废食,为了音韵而废弃诗歌的内容。张枣诗歌追求音韵和谐,更多的是依靠诗歌内在节奏而形成独特韵律的自由体诗作。类似的,张枣对于古典汉诗“戏剧化结构”的继承,也是经过现代演绎的继承,有其创新之处。古典汉诗中的“戏剧化结构”,涉及的人称变换,一般来说只有诗人和“代思之人”两位,而在张枣的诗歌中则不仅仅如此。《秋天的戏剧》中前后变换了不下五种人称,《灯芯绒幸福的舞蹈》里面也涉及了“我”、“他”、“她”、“它”等多种人称。古典汉诗往往因为字数和句式限制难以塑造更多的抒情形象,变换更多的人称,而到了张枣这里,这一切都成为了可能。这也是在继承之后的创新,是张枣对于古典汉诗传统在形式层面上的现代演绎。
(三)主题的延续与替换
古典汉诗中,某几类主题往往相对固定,并且频繁出现在不同诗人的不同时期的作品之中,比如爱国之思、流离之痛等。张枣在其诗歌作品中主动延续古典汉诗的主题,这使他的诗歌古典意趣愈加浓烈。但不同的时代与环境决定了张枣必然会在诗歌的字里行间注入现代人所特有的主题。这意味着张枣在诗歌创作中会使用某些古典汉诗传统的主题模式作为切入点,但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则会进行某些替换,使诗歌成为现代内涵或特体验的载体。由于诗人的情与思往往是多源并进的,因此对于张枣主题的解读不能分行并置,而是应该作为同一个过程来看,即在同样的内容里面既要看到对于古典汉诗主题的延续,也要看到有所替换的地方。
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诗为例,这首诗既有对于传统的继承,也有进行现代演绎之后的替换: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他们每天
读书猜谜,形影不离亲同手足
他没料到她的里面美如花烛
也没想过抚摸那太细腻的脸[6]109
这里很容易读出古典汉诗传统中所具有的一些内容:对于天真、合礼的爱情的赞美,“把英台娇小、可爱、含蓄的美感充分表现出来,也强烈地渲染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性:以含蓄、柔美为上,对女子的审美尤其如此。”[7]这些都可以视为对于古典汉诗传统主题模式的一种延续。而到了后面,这种延续更多地被一种现代爱情观念所替换:
这是蝴蝶腾空了自己的存在,
以便容纳他俩最芬芳的夜晚;
他们深入彼此,震悚花的血脉。[8]109
在这些诗句中,梁、祝二人仿佛化身为现代青年男女。因为这种绚烂而激情的情感体验,更像是现代都市男女所具有的。张枣分别用了两节的诗句,对于传统的爱情诗歌主题进行了延续和替换。
除了在延续之后有所替换之外,张枣的部分诗歌则直接进行了主题的替换,虽然形式上看起来依然是古典的。比如《吴刚的怨诉》这首诗,直接地否定了传统的追求长生不死的主题,把吴刚塑造成一个渴望死亡的形象:“无尽的盈缺,无尽的恶心,/上天何时赐我死的荣幸?”。这里的吴刚和传说中的吴刚,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形象。
由此可见,对于传统主题模式的延续和替换,在张枣的诗歌中有时齐头并进,有时有所侧重,而这些,都是张枣对于古典汉诗传统主题进行现代演绎的某一个侧面。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汉语诗坛呈现出一种略显混乱的状态,但总体的趋势是世俗化、口语化、琐碎化。古典汉诗传统在这时往往受到轻视。在这种情况下,张枣扛起了古典汉诗的旗帜,用自己的创作实际呼吁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此同时,他也积极主动地向古典汉诗传统中注入一些现代的内容,并且巧妙地寻找到了两者的结合点。张枣古典与现代并存的诗作,为当代汉语诗坛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柏桦,宋琳.亲爱的张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2]王沛然.张枣诗歌的古典意蕴[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3).
[3]柏桦.张枣:镜中的诗艺[J].东吴学术,2010(3).
[4][6][8]张枣.张枣的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篇4
结合我园“亲自然,活教育”的办园理念,通过主题生活实践活动让孩子亲近自然,以大自然、大社会作为教材。特制定以下园本课程计划:
九月份主题:《团团圆圆过中秋》
本月结合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开展传承民俗的实践活动。
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习俗。
2.学做月饼,从中体验制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家长为幼儿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2.成品月饼、制作月饼的原料
系列活动安排:
1.听一听:听关于中秋节的由来、习俗、传说故事、歌曲等。
2.唱一唱:学唱关于中秋节的儿歌。
3.做一做:制作中秋贺卡。
4.读一读:读关于中秋节的诗词
5. 生活实践:到生活体验馆制作月饼。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提供不同的半成品原材料,以便于操作。(生活体验馆活动)
十月份主题:《快乐秋游》
秋天天气逐渐凉爽,本月我们将带领孩子亲近自然,到郊外去感知秋天的季节变化。
目标:
1.了解秋季的季节特点。
2.到郊外自然中感知秋天的变化。
活动准备:
1.提前找好秋游的地点。
2.准备好班旗、野餐垫等。
3.幼儿带上水壶、遮阳帽等
4.征集家长志愿者。
系列活动安排:
1.听一听:听关于秋天的故事、歌曲等。
2.唱一唱:学唱关于秋天的歌。
3.画一画:画秋天。
4.生活实践:到郊外秋游。
十一月份主题:《丰收乐》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本月我们将带来孩子到生活实践基地去挖红薯,体验丰收的快乐。
目标:
1.感知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2.通过劳动体验丰收的乐趣。
3.感知农民劳动的不易,从而养成不浪费食物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与实践基地提前做好衔接。
2.准备好挖红薯的农具。
3.征集家长志愿者。
系列活动安排:
1.学一学:关于丰收的儿歌。
2.做一做:利用种子、果实等进行美工活动。
3.生活实践:到实践基地开展挖红薯活动。(十里荷乡)
十二月份主题《热热闹闹迎新年》
一年就要结束,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本月末将组织幼儿回顾这一年自己的变化,并大胆表达新年的愿望,在亲子活动中热热闹闹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目标:
1.感知自己成长的变化。
2.了解不同国家地区庆祝新年的方式。
3.乐意向别人表达新年的祝福。
活动准备:
1.准备一些自己小时候的衣服或其他物品。
2.卡纸、彩色笔、剪刀等美工材料
3.筹备全园亲子活动。(详情见《元旦亲子活动方案》)
系列活动安排:
1.听一听:关于不同国家地区庆祝新年的不同方式、关于新年的歌曲。
2.比一比:现在的我和过去的我有什么不一样了。
3.唱一唱:关于新年的歌曲。
4.做一做:新年贺卡
5.说一说:说说自己新年的愿望;给周围的人说说祝福的话。
6.亲子活动:庆祝元旦亲子活动
三月主题《感恩父母》
本月结合“三八”妇女节开展感恩父母的主题活动,通过系列活动,让孩子感知父母的艰辛,从而孝敬父母等长辈。
目标:
1.了解三八妇女节的由来。
2.感知长辈工作生活的艰辛,从而学会感恩长辈。
3.通过亲子实践活动,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活动准备:
1.请父母给孩子讲讲怀孕、生产中的一些事情。
2.制心糕点的面粉、酵母等材料;幼儿自备少量干果等。
系列活动安排:
1.听一听:关于三八妇女节的由来、妈妈的故事、歌曲等。
2.唱一唱:关于爱妈妈的歌。
3.画一画:画自己的妈妈,将作品送给自己的妈妈。
4.做一做:做手工作品作为妈妈的节日礼物。
5.亲子实践:制心糕点
四月主题《春暖花开》
春天是一个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季节,本月结合传统节气清明节开展主题活动,将带领孩子在大自然中去感知春天的变化。
目标:
1.感知春天变化,了解春天的天气特征。
2.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及习俗。
活动准备:
1.学习单:和家长一起了解、记录清明的习俗有哪些。
2.提前规划好踏青的路线。
3.征集家长志愿者。
系列活动安排:
1.听一听:清明节的由来及习俗、诗歌等。
2.唱一唱:关于春天的歌。
3.画一画:春天的图画
4.生活实践:去郊外踏青
五月主题《劳动最光荣》
本月结合五一劳动节开展系列爱劳动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系列活动,让孩子体验劳动的乐趣,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目标:
1.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学会穿衣服、叠被子、叠衣服等事情。
2.热爱劳动,养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小班幼儿练习穿衣裤;中班幼儿练习叠被子;大班幼儿练习叠衣裤。
2.筹备五一生活自理能力比赛。(详见《五一生活自理能力比赛方案》)
3.学习单:填写家长一天的工作和家务劳动
系列活动安排:
1.听一听:五一劳动节的由来,了解父母或者长辈一天要做的工作活动家务
2.唱一唱:关于爱劳动的歌。
3.做一做:回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4.亲子活动:生活自理能力比赛
六月主题《欢乐过六一》
本月结合六一儿童节开展系列活动,让孩子快乐展示才艺,感受童年和成长的快乐。
目标:
1.展示幼儿的才艺,激发自豪感。
2.让家长感知幼儿的学习成果,了解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各班收集幼儿的美工作品,制作成为展板。
2.排练六一文艺节目。
系列活动安排:
1.唱一唱:展示童年快乐的歌曲。
2.跳一跳:快乐的舞蹈。
篇5
就习惯用右手想你
你住的左心室
有咖啡、茶和红酒
还有轻抚脸颊的云一样的乐音
当你沉睡
脸上挂着相遇相思的惊喜
你的手心可以攥紧
我落叶一般随风来去的魂
当你无助
别去看风的列车
别去管它带走的是不是缘
请背着前世的爱人
走过梦中温暖的沙滩
走进火热的泥土和来世
走进冬日残阳
如果你的眼角有泪
让暗伤盛开在灵魂纠结的月光下
让那个穿着婚纱守护你的
自由多情的安琪儿
做你灵魂的新娘
一株梅的神伤
雪下了一地
又下了一地
覆盖冰凉凄凄
昨天才是我的花期
一地殷红
均为你
风过
是你的消息
夕阳无限好
抚摸伤痛的
可是你
子期,子期
子期
江河依依
明月如洗
只高山之志日催
伏羲瑶琴作古
几世枯等
琴台何堪
今夜又是月明
今生
你又要失约了吗
我是伴月踏歌
为两千年前的约定
而来
你是在红尘中
等我么
我幽怨伤悲
化作凡尘中
最完美的女子
我的碎花旗袍
柔情似水
我的诗词歌赋
低头浅笑
都是你的
我的花开花落
我的欲绝伤悲
我的高山流水
都是为你
江边孤冢也化尘土
今夜弦断
这伤感的风拂过
我的白发风干
子期
耳畔轻抚的叹息
可是你么
阳光一米
星星不能陪太阳到天荒地老
就选择像太阳一样努力闪光
我不能读懂你眼里弥漫的哀伤
就选择在自己脸上开出照耀心灵的阳光
冬天里春帏不开
我的马蹄敲响过你的花开花落
你用泪水编织的的清潭
我的笑容是洒脱还是孤单?
冬来了
没有春帏就扼杀等待
把那只歌唱爱情的青鸟
埋葬在你一直为我盛开着的
春天
代你作
我宁愿你温存在别人的怀抱
也不准你悄然走掉
让风带来你的味道
让我假想你从来未曾离开
或者在梦里捎来信息
告诉我你只是累了
要做一次暂作休息的远游
即使这段时间漫长成永远
也能让我满怀希望等待
别说
哦,如果
你闲谈的是一曲挽歌
不,不要谈这个
因为它关于离别
是呵,如果
如果你说的是关于秋的
哪怕是落叶纷飞的硕果
也请,不要谈它
如果,你是说一个名叫玉儿
名叫玉儿的虚无的女子
像落叶般
像落叶般地,飘过
是因为风,或者别的什么
她便空寂成,一缕
悲伤的情书
你说,是故事太寒冷了
别说,好吗
这样的孤寂的悔恨的期待的夜
我们的主人公
即使随风而逝
也会在小雏菊的开放声中
弹奏,平凡的良心
在人间
秋来,春天的死亡
是那么凄楚
前路回首,时间在车轮上啼哭
树叶、花草、传说中美丽的
永恒的爱情
爱情里甜蜜的鹊桥仙
都是过眼云烟的华灯初
一冢孤墓
秋来,生命行将就木
硕果之后的凋零
懒散成高傲的悲苦
金钱、权力、劳心的背负
都是风吹落叶
万般虚无
走进秋天
我不会告诉时间,或者
别的什么
我曾经坐着快车
为你而来
但是,在秋天
我的千年万年的群山
芳菲再逝的时候
我必须站在高山之巅
高喊!遥望!或者只是
化成尘埃的精灵
轻轻长叹
靠在伫立了300年的榕树
枝头
秋高气爽,白云迷惑的蓝天
就让我做一棵经秋经冬
又迎来草长莺飞的愚笨的树吧
我看不见佛的冷眼
我无需用悲悯的眼泪
来感叹皱纹、人生
社会乃至历史的种种
我只相信
有一缕风或者一滴雨
篇6
从语文教材来说,其中也有不少关涉旅游文化的作品,在七年级到九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的篇目中涉及旅游文化内容的占2/5左右,其中涉及到山岳、动植物、江河湖泊、气候等自然景观的主要有:《日》、《月》、《三峡》、《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湖心亭看雪》、《小石潭记》、《济南的冬天》、《秋天》、《观潮》、《雪》和《桃花源记》等;涉及到古建筑园林和历史文化遗迹的有:《苏州园林》、《满井游记》、《中国石拱桥》、《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不仅可以利用美丽的景物,以及其景物中所体现的语言美和情感美,陶冶学生爱美的心灵,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的养成,让他们能够用心拥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体会大自然,同时还可以利用文化历史丰富学生的审美内涵,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民族文化的精神,提高学生对中国旅游文化的理解力。语文教材中还涉及了不少关于旅游活动的练习,比如在八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中就设计了“寻觅春天的踪迹”踏青旅游活动,这项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以郊游的方式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通过这个活动促进了学生对大自然的亲切感,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旅游文化的理解。
二、旅游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应用途径分析
(一)通过旅游文化资源的利用来提高语文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授课质量
教师的备课看似简单,其实是非常复杂的,备课的质量对授课的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一般来说,教师的备课主要是在读课文的基础上,参考教参,并通过阅读其他与本次课程教育主题相关的内容,对其从整体和细节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并总结而制定出来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备课才是比较完善、质量较高的备课。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表达出课文中所写内容的真实接触和感想,那么其备课质量必然会大大提高。比如在姚鼐的《登泰山记》这一课的学习中,作者的登山路线是课文的线索,备课前教师需要一步步地根据文字理清作者的登山路线,将其系统起来才能进行下一步教学。而如果教师已经亲自登过泰山,经历过登山的过程,体会过登山的感觉,那么他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登山经过并结合这篇课文的描述,在很短的时间内理清作者的登山线路并通过将自己的登山情感与作者的情感相融合,加强备课质量。另外,讲课时,教师的心境、感受会影响到学生,教师在授课时还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将自己登山过程中的所见所闻,登到山顶时的感受以及自己的情感变化等与学生进行分享,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更充实、生动,情感更加真挚,更加有趣和真实,进一步将心境升华,深化,唤起学生的向往之情。
(二)通过旅游文化资源的利用提高语文教学课堂的活跃性
在课堂上利用旅游资源能够有效克服语文课堂教学的乏味和刻板,如果学生曾经见过去过这些地方或者这些景物,那么他们就会踊跃阐述自己对课文的见解,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导出作者的思想意图,将文章还原到生活中,这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情感感受,升华思想。现在很多学生都沉迷于电子游戏中,忽略了与周围人的沟通和交流,使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理解产生了偏差,而通过旅游资源的利用,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的活跃性,为学生创造了自主交际的场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交流意识,将语言知识转换成了与外界沟通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并激发了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利用旅游资源,使学生亲身体会大自然赋予的课文意境,并通过旅游知识的串联,使学生对文章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调动学生的逻辑思维,拓展学生的心智培养,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三)通过旅游文化资源的利用促进学生对于古代诗文的理解
古诗词是语文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它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传承古代文化的主要途径,再加上流传下来的古诗词都是精髓,因此更加具有学习价值。我国古诗词中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作者身临其境写出来的,它们都是通过精炼的语句,来向我们展现了深邃的哲理和深远的意境,因而具有不朽的魅力。当我们外出旅游的时候就经常会发现在游览的地方会有一些作者写下的古诗词,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都成为不朽的诗句在世间代代流传下去,当我们在诗人们曾经到过的地方读着他们留下的诗词,我们更加能够真实地领悟到作者所描述的那种意境,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作者所抒发的那种情感,这才是文学真正的享受和体验。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更加重视真实感受,只有通过真实的感受,学生才能对文学中的魅力进行深层次地理解、感悟和欣赏,将旅游文化资源运用到语文教学中能够增加诗句的直观感受和文学感染力。如果你曾经登上过泰山,当你站在泰山顶端,居高临下,极目远望时,你一定能够真切地体会到唐代诗人杜甫所写下的那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如果你曾经游览过古寺、古桥、古关、古镇还有古运河,那么当你在阅读张继的《枫桥夜泊》时,你才能够亲临其境,想象到当时的月亮中天,乌鸦在凄凉地哀啼的景象,感受当时满天霜华的寒意,并进入诗的意境,体会到当时面对江枫和渔火时作者难眠的心绪。
(四)通过旅游文化资源的利用提高语文写作的教学质量
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教学任务就是积累,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而积累是无法在短时间之内完成的,是需要通过很长时间的坚持和持续才能实现的。积累对于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表达就是通过语言的方式或者书面的方式将自己心中所思所想表述出来,没有丰厚的积累,就没有流利的表达。旅游文化资源就是一个积累的很好方式,它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名人名家是如何写出那些脍炙人口的佳作。比如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学生可以按照事物的顺序,将旅游经过从头到尾、真实、有条理、有重点地进行叙说,内容要详略得当,并在记叙中要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并抒发自己的所感所想,其中较为著名的代表作为《登泰山记》和《故宫博物院》等。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 古诗文诵读;创新意识;鉴赏品味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面对着如此优秀的文化财产,我们应该怎么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走进中国传统文学的殿堂,体验古诗文学习的魅力所在呢?经过几年对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摸索、研究,在品味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基础之上,对于中学语文的古诗词的诵读我有了一些个人的见解:
一、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诗人的生平、经历、境遇等都会在诗歌中有所体现,并形成诗人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个性,决定着诗歌的特殊主题。如陶渊明的脱俗与田园情结,李白的大气豪放,王维的生活情趣,李清照的闲适与愁苦。
“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诗人自身的经历与境遇离不开社会政治背景,也就是把诗作与写作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考察。比如,南北朝时代,北朝战乱频繁,加之北方少数民族性格粗犷剽悍,在诗歌中往往表现出尚武精神;南朝社会相对比较安定,故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唐代社会安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诗歌题材自然也就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等等,达到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巅峰。所以学生读诗之前,要先了解作者的性格以及写作风格,还要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只有这样,学生在读诗之前,已经在大脑中形成对诗歌的整体理解。
二、“一诗四读”,高效读诗
诵读古诗,不能盲目地读,在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对经典古诗文依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反复的朗读、诵读。
第一,朗读。朗读是古诗教学的第一步。在朗读中营造学诗的气氛,使学生产生一种美的意识。对朗读的要求首先是读音要准确、节奏明朗、停顿自然和谐,更重要的是投入情感,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这就必须对古诗的内容有初步的理解,才能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然后才能有声有色地读出来。比如在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必须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处境及济世旷达的胸襟,才能体会这首诗如歌如诉、情感跌宕起伏的内涵,从而读出李白悲愤中的豪迈、失意中的希望。
第二,悟读。悟读是古诗教学的较高阶段。学习古诗,通晓大意是前提,沿此路径继续体会,解读其理,从而感悟古诗中的深层内容及情感。这些其实都是对古诗语言或内容的感悟。如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层茅”,有自然的环境恶劣想到诗人处境的艰难以及社会的动乱,从而理解诗人写诗的感情。这还要善于联想与想像,能够在自己的脑海中勾画出一副秋之萧瑟图,让其中的画面动起来,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从而更自然地感悟到古诗的深层意蕴。
第三,品读。品读是古诗教学的高级阶段,也是最关键的环节。要想彻底地走进古诗、亲近古诗,就必须在悟读的基础上进行品读。解读古诗背后的内容和艺术,思考诗人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文学最终的目的都要落到人的世界上,所以古诗教学的最终目的同样要落到人的心灵世界,教化人的思想。如在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延伸至今天的意思是人应该有一种奉献意识,世界才足以发展,社会才足以和平。
第四,诵读。诵读是积累的最佳方法,也是古诗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悟读、品读的基础上再诵读这些东西,将受益匪浅。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自觉地诵读古诗的方法,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识记这些佳作再次感悟诗的情感,把握诗眼,从而感化人的心灵。
熟读成诵,古诗要内化在学生的血液里,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他们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读诗,最后成诵,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得古诗的学习充满了多姿多彩的趣味。
三、多彩活动,在实践中感受古诗文的魅力
运用活动的形式进行古诗文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北师大版的教材把同类的诗词和文章综合在一起,比如七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是关于秋天的古诗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古诗文是关于春天的。这种形式有利于组织探究性合作学习,有利于组织活动。
于是,在引导学生古诗文学习时,可采用活动的方法在课堂上解决背诵,有效地督促学生落实这一重点难点。如的《采桑子・重阳》,首先我请一个同学起开头的第一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然后请他随意点出下一位接龙的同学,下一位的同学就要背出“今有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第三位同学背“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如此类推,以句号停顿为分界,每个同学要背出以上几位同学的诗句和接下一句,这种灵活又带点活动性质的背书方式,一方面调动了学生背古诗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能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下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篇8
【一】
翻开尘封的记忆, 在花开的光景流连。依稀仿佛,窥见你容颜。那一年, 你从北方走来,带着几千里的风尘和思念。你说, 花开时节相逢是我们最美丽的遇见。七月的荷很美,相拥时许下莫失莫忘,炙热的眼神比夏天还温暖。
沏一杯清茶, 让微寒的心醉在淡淡的茶香里。窗外的雨声潇潇,不知道那些飘零无根的叶又随风雨放逐去了哪?闭上眸子, 你是我一湾碧水如玉的梦。咀嚼着浮世清欢的淡淡无奈和荒凉,念着旧日缱绻的诗行,想不明芬芳过往,为何会留下一世衷殇。
【二】
张开双手嬉戏在风里,一直坚信有风的地方,便会遗留初见的记忆。埋下了思念种子的往昔,那在阳光下成长的爱情,四溢着芬芳的绿意。明白彼此都是这滚滚红尘中的匆匆过客,携手, 看一路风景, 读一章诗词,悟一段禅意,任岁月浮沉。
没写完的光阴还在继续,生活其实简单。爱一个人, 就给他全部。不记在哪看过一段话, 记忆尤为深刻。“我一无所有,只有我自己。不给别人,一生都给你。”爱情的诠释,也许只有经历过悲欢离合的人才能写的圆满。
【三】
牵一缕相思,融入笔下,眸已朦胧。长夜漫漫,沉迷在墨染的思绪里,不愿入眠。秋天的雨,淹没了太多的热血和激情。静静的,寂寂的,无声氤氲着浓郁不散的相思。
都说诗酒趁年华,又有谁明白年华只是弹指一刹。害怕深爱, 因为明了,爱的深处是痛彻心扉。在心里奢望,待浮花浪蕊散尽,伴君幽独。可人生无常,谁会在遥远的未来伴随彼此,谁会和谁看尽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天青则云漠,情深越无言。
独自唏嘘十分皓月,也需经历阴晴圆缺。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总是那么伤,又那么美。缘聚缘散,像花儿一样,阳光明媚的日子绽放绚丽繁华。阴雨绵绵的日子,无力的凋残在风中。没有太多言语搪塞分离, 因为关于相逢, 我们已经遣词了太多的甜蜜。
【四】
徐志摩说:“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看着看着,就累了,星光也暗了;听着听着,就醒了,开始埋怨了;回头发现,你不见了,突然我乱了。”
那曲终人散的叹息,隐忍了太多的无奈。曾经固执的认为,爱一个人,许下了天荒地老的承诺,便会永恒。可山盟海誓,终不过是一段花非花雾非雾的故事。爱若烟花,不过是浮华一刹。
许多人,许多事,流年望断,终回不到最初。留一半清醒一半醉,在这朦胧的夜色里,体会秋夜的悲凉。爱情是一个蛊,一份相思,两处黯然。望眼苍穹,笔下的他游离在哪?
篇9
园林文学艺术的发展
我国的园林文学历史源远流长,春秋时代的《诗经》不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而且是最早的园林文学。《诗经》中早有关于“囿”的记载。而在我国关于园林的赋中,必须要提的是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和杜牧的《阿房宫赋》,从水景、石景、植物、动物以及建筑等多个方面表现了当时园林设计的巧妙。还有很多园林的散记,比如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唐代白居易的《冷泉亭记》以及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将人、景、物紧紧结合,表达高超的思想境界。例如,在东晋大文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人们向往的人间仙境,对造园艺术和文学发展都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2]。
到了元、明、清,中国的园林文学已经发展到了精益求精的阶段。这个时候的很多文人都在自己的剧曲作品中通过写园林写景色来抒发一些咏史、叹世、怀才不遇的情怀[3]。在元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曲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通过秋天、西风、瘦马、老树、枯藤描写得萧瑟来呈现出羁旅荒郊的凄凉。
到了明清时候,已经将造园工艺和文学艺术的融合推向了新的高度。这在很多的文人作品当中都是可以见到,例如袁宏道的《满井游记》、李渔的《闲情偶寄》、李斗的《扬州画舫录》等。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园林的布局、园林的题名及园林的诗赋等都融入了特有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综上所述,古典园林从构园、造园到题园、咏园,都是与园林文学紧紧相随的,因此,古典园林的发展与园林文学的发展相随相伴的。另外,通过园林中景物的题咏,使得游园的人们不仅欣赏到园林的美景,更能感悟到造园者赋予景物的思想内涵。
文学艺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
(一)成景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独到的匾额、优美的楹联、精湛的书法篆刻。我国古典园林也多是主题园林,多以典故和内涵来突出园林的主题。例如清代初期文学家张岱的园子,取名为“不二斋”。而在古代“,斋”代表园子不大,比较小,而“不二”二字主要是指“可以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之意。另外有一些园子的面积比较小,常常取名为“残粒园”、“寸园”“、半园”“、芥子园”或者“壶中天地”等,也常常暗含主人家淡泊名利、闲情逸致的超脱性情。这些标题往往有画龙点睛的功效,主人家需要很用心才能确定园名。而对于游园的人来说,首先要通晓这其中的意义,才能够很好地欣赏园内的景观,通晓主人的用意。也正如曹雪芹在《红楼梦》的第十七回中道出了书画在构园造景中的重要性———“若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在我国古典园林中,随着骈文和律诗的发展,楹联也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这同时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文学艺术形式[4]。古典园林中的楹联丰富多彩,从一字一音一义中反映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规律,以及一些亘古不变的哲理。一般由古典诗文的对偶以及押韵演化而来的楹联,它在内容上不仅引入了类似诗词曲赋等的长处,而且往往从形式上表现出对仗工整,把散文的气势与韵文的韵律很好地配合在一起。如我们熟识的位于苏州古城的“拙政园”,在它的“雪香云蔚亭”中有一副对联写道“蝉噪林更静,鸟鸣山更幽”。又比如扬州瘦西湖月观中一副楹联为“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再有就是有名的回联———“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使人读起来连绵不绝,柔情尽洒。此外,这些楹联和匾额不仅文字隽永、文书美妙,而且意寓深远、情境含蓄。园主也往往通过文字和书法来点明景点的精华,抒发自己的情怀。而在我国古典的园林中,篆、隶、草、行、楷五大类书体都有,每种书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使得两者相得益彰。
(二)点景
点景往往以最凝练的词或字来点出景点的环境特征、景观境界[5]。古典园林非常重视意境,至今还保留的古典园林不少,比如苏州的“网师园”和扬州的“个园”。网师园一开始是由南宋文人史正志兴建的,到了清代由宋宗元将网师园买下并重建。宋宗元自比为渔人,号网师并以此号来为花园命名。因为网师有“渔隐”的含义,都有归隐的意思,因此园内的格局布置和题名都带有很浓的隐逸情怀。盐商黄应泰在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个园,因为黄应泰本人喜欢竹子,借鉴了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诗意,在个园中种植了很多的竹子。另外,个园的“个”字就是“竹”字的一半,以表现竹子的坚贞不屈。
(三)拓景
篇10
关键词:玛丽·奥利弗;死亡;自然;乐观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21-02
玛丽·简·奥利弗(1935.9.10-)出生于俄亥俄州克利夫兰枫树岭。奥利弗未获得正式的本科文凭,但她的诗词研讨会却在各大学盛行。她的诗歌赢得了不少奖项,1983年她发表了著名的《美国始貌》,并凭借这部作品荣获次年的普利策奖。此后,奥氏及其作品可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成为全美最受欢迎的是诗人之一。
死亡,一个充满思辨的话题。死亡是个体生命的消失和终结,引发人类巨大的恐惧和对生的无限眷恋。死亡的艺术表现多样,许多诗人都在自己的诗歌中突出死亡这一主题,读者可以根据他们的死亡观透析其生命观。死亡冥想指的是对死亡进行深层思考,认为死亡冥想是维持生的最有效的方式,其历史可追溯至中世纪,诗歌类型众多,最著名的当属苏格兰诗人威廉·邓巴的《哀诗人》。作者在诗中对他之前所有的已故苏格兰诗人进行悼念,每一节都以一个重叠句结束:“Timormortisconturbatme(我被死亡的恐惧困扰着)”。[1]在哀悼先人的同时,威廉也意识到终有一天,他会如前辈一样归于尘土。受“死亡冥想”的影响,奥利弗的多部作品就死亡降临的情形、死亡的意义、死亡的神秘莫测进行书写。《当死亡来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本诗一反传统诗歌语言的晦涩抽象,用清新而简洁的语调抒发对死亡的思考。本文以该诗为例,认为诗人勇敢地向生命发出深层追问,究竟何为死亡?死亡是否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不朽是否真的存在?通过探讨死亡这一古老的文学母题,诗人表达了死亡的不可避免性、自然万物的共生以及在死亡面前的乐观态度这三种思想。
一、死亡的不可避免性
本诗共11节28行,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8行,诗人接连用四个具体的形象比喻死亡降临的情形,激起读者对于人类终结日的无限遐想。“当死亡来临/如秋天饥饿的熊。”诗人想象死亡就像秋日一只饥饿的熊,既使死亡形象化,又成功地将自然世界引入诗歌。选择秋日是因为熊在秋天需要储存足够的热量以应对冬眠,因而比平时需要更多的食物。同时,将死亡这一抽象、神秘的概念具体为可见的动物形象,使得死亡更加形象、可以被感知。全诗运用“when(当……时候)”结构,紧紧抓住读者的心,突出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可见,诗人认识到死亡的普遍意义和必然性,死亡是自然规律,任何生物都无法避免。
接着诗人将死亡拟人化:一个购物者。“当死亡来临,掏出钱包中所有崭新的钱币/来买我,再啪地合上钱包。”这是一个全新的形象,那些闪闪发光的硬币使人目眩,完全颠覆了读者对于死亡的既定印象——黑暗,光明和黑暗的强烈对比激起读者探究死亡的好奇心:死亡就这样拿出他的钱来买人的性命。钱包拍上的声音营造了一种可怕的氛围,死亡的声音如此恐怖!人类在死亡面前的恐惧被传达得淋漓尽致。诗人继续关于死亡的想象,将死亡比作疾病。“当死亡来临/如麻疹。”死亡形式多样,缓慢的或急剧的,无痛的(购物者)或痛苦的(麻疹)。其后诗人将死亡比作冰山,“当死亡来临/如肩胛骨间的一座冰山,”寒冷、锋利,给人强烈的感官冲击。从喻体(冰山)的体积看这一想象不同于动物、人和疾病,冰山极其巨大,而人类较之则分外渺小,巨大的冰山暗示了死亡的覆盖范围如此之大以致无人能够幸免。冰山寒冷,人类在冰山前冻得发抖而无法规避对死亡的思考。再看肩胛骨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是的,人类的心脏。死亡就像巨大的冰块熄灭胸口的温暖,使心跳停止,反映了死亡的急剧和巨大破坏力,突出人类在死亡面前的不堪一击。
二、自然万物的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