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冬天范文
时间:2023-04-02 18:31: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北京的冬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冬天,冬爷爷拿着雪白色的画笔迈着沉重的脚步,走进了北京。
他来到屋顶上,把屋顶涂上了一层洁白的颜色,冬爷爷把这层洁白的颜色当作雪来称呼,过了一会,一群孩子爬到屋顶上玩,冬爷爷就在这群孩子身上和头上涂了一些雪。孩子们高兴得玩起了游戏。冬爷爷走到干净马路上,洒下了满地的雪花,马路上堆起了厚厚的积雪。这正是小朋友们最开心的时刻,有的小朋友不知从哪滚来一大一小两个雪球,你猜他要干什么?原来他要玩堆雪人的游戏;有的小朋友们在玩打雪仗,时不时把雪扔别人满脸,有个四五六岁的孩子不知怎么的,手一抖,把雪扔歪了,扔中了一位老人,把老人的眼睛划破了,许多热心的大人们都纷纷围过来,看看老人的眼睛有没有受伤,还说在讨论到底是哪个不懂事的小朋友,把老人眼睛弄受伤。伙伴们都劝小孩去认错,小孩十分胆小,不敢认错,就在这时,一位大人气愤地说道:“如果让我抓到那个小孩,一定好好教训他。”听到这句话,小孩更不敢道歉了。另一位小伙伴挺身而出,拉上小孩走上前去,对老人说:“对不起是我的这位同伴打伤了您,请原谅。”老人见了他这么懂事,连忙说:“没关系,没关系的!”;还有的小朋友躲在树后面玩着捉迷藏的游戏。冬爷爷看到的这一切笑了笑,把整个北京都涂满了白色,瞧!小姑娘在家透过窗户兴奋地喊道:“妈妈,妈妈快看,下雪了,冬天来了!”
如果我是画家,我要把下雪的美景画出来;如果我是音乐家,我要把北京冬天美丽的景色和发生了的有趣的事情都唱出来;如果我是作家,我要把所有美好的一切都写出来。
四年级:风儿691
篇2
其实自然契合的地方在于那个教堂前面的广场。
这个广场当然是后来的产物,广场边上的拱形门,以及仿古的青砖和繁华的王府井大街形成呼应,把那座古老的教堂衬托得十分高大,又让人觉得那建筑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精神气质顺着开阔的广场蔓延铺展,整齐的洋槐树间,除了一些游人之外,还有一些年轻人在门前的广场上玩轮滑,他们呼啸着,笑闹着,充满了青春气息。一些影楼,也把婚纱摄影选择在了这里,在以教堂为背景的幸福相偎相依里,传递出的是教堂的神圣气息。这是一种说不出的奇异感觉,那是西洋的文化,生长在传统的土壤之上,传播着抚慰人心灵的精神气质。热热闹闹的王府井大街、观光游览的车子和步履匆匆的行人,从东长安街折进来,一路繁花似锦,到了这里,被突然出现的这种青灰色的历史印迹打动了,像是河道一样,顺着分叉自然地漫了过来,泛起无边的恩宠。
有着挺拔和精致造型的东堂,记载着中西文化最早的交流,它上了年岁的身躯,在今天除了继续行使传播文化的道场之外,更多的像是一种温暖的物证,牵动历史的记忆。
这座教堂,是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批准设立的,统治者在紫禁城的核心之地划出一个空地,交给来到中国的利类思和安文思神父修建教堂,在我看来,这是中国帝王极其开明的姿态,它的背后,充斥着中华文明的强大自信和包容力量。这座教堂的设立,成为一个文化的载体,与中国文化形成了鲜明的互动,给人带来清澈明净的精神抚慰,但是这个传播悲悯关爱的场所,自身却经历了诸多苦难。在建成之后的若干年,教堂遭受地震,彻底倒塌。第二年,一座新的教堂在原址上重新修建。可是在1807年,灾难再次降临,只不过这次厄运是人为的。堂内的人在搬运东西时,不慎引起火灾,除了教堂之外,整个大堂的房屋全部被烧毁。这座失去了大堂的教堂残骸并没有立即得到修复,连大火中幸存的教堂也被拆毁。从那个时候起,已经有着百余年历史的东堂,又在废弃中等待了80年,终于有人牵头重建。不过这次重建依然没有逃脱被毁坏的命运,命运坎坷的教堂,又经历了一次苦难,然后重新站立,终于保留了下来,成为今天最后的模样。
东堂的建筑形式是国内少见的。窗以长条状的居多,门洞接近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券,却又都彰显出不同的味道,砖的排列方式时而竖着,时而横着,却绝不繁缀。门上的雕花,也是跟中国普通民居建筑上常见的不同,据说堂内至今还有郎世宁绘制的圣像。绕着建筑走一圈,你只是猜想,这样一座挺拔别致的建筑,里面该是如何的神圣和庄严。它的屋顶一律的水泥栏杆,和墙体一样的肤色,高处和低处错落有致。
冬日午后,偶尔会有领着孩子的温婉女性从中间走过,更显得建筑的空旷和魅力,觉得它是让心灵极其宁静的所在,你在外面,就能感觉得到它神秘的召唤。经历过人为和自然的灾难之后,它虔诚的精神气质依然在今天传承着极强的感染力。
在这个古老的建筑附近,空气似乎是静止的,你看那些人忙着选取角度,去拍摄,用镜头留住它,它孑然一身地立在那里,你却不觉得是突兀的,反到觉得这就是岁月的模样,这就是历史的本色。
篇3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运动;兴趣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田径体育教学是教学大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青少年学生掌握体育锻炼技巧和常识的必修课。但是,田径体育项目和其他项目不同,田径项目总会让人感觉到枯燥、无味,并且每一次训练都是对自己身体机能的一种挑战。实践中我们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新课标的要求,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学生不喜欢田径教学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
一、原因分析
初中学生不喜欢田径体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学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师授课方法、授课技巧方面的原因,还有学生主观因素方面的原因。从初中田径体育教学的现状来看,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们对田径体育的价值认识不足,没有在田径体育中亲身体会到其中的快乐。现在的青年学生在家庭中总是处于被保护、被溺爱的状态,他们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愿望被家长视为是非常痛苦的选择,在学生的心目中也逐渐形成了怕苦、怕累的思想,因此,他们就很难形成参与田径体育锻炼的习惯,并且认为参加体育锻炼只是为了将来能够顺利通过达标,只是在被动地接受教育。由于他们没有形成对田径体育的浓厚兴趣,也没有在体育锻炼中发现自己的特长,因此,从主观上对田径体育存在着畏惧思想。
(2)教材陈旧,不适应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呆板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初中体育教材,就是在讲解动作要领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机械的练习;老师在讲解动作要领以后,依据教材上的讲解给学生做示范,然后让学生进行跑、跳、投掷等运动项目的练习;在课堂组织形式方面没有创新,不注重学习环境的创设和授课方式的转变。这样的课堂上,趣味性和娱乐性非常缺乏,因此,学生总是感觉体育课堂比较枯燥。
(3)在中学课程体系中,体育教育没有被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沿袭了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教学理念,体育课、美术课、劳动课被视为所谓的辅课,在整个教师和学生的心目当中总是认为这门课程不重要,在考试当中所占的份额非常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缺乏必要的大环境作为支撑,也没有相应的考核体系下,体育课被学生们认为是供大家消遣时间的课程,在这种心理状况下,如果强加压力让其进行相对比较枯燥而且很累的田径锻炼是不现实的。
二、建议与对策
结合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了提高初中生对田径体育的兴趣,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提高田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转变和完善教师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学生总是模仿老师的行为。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理念方面结合新课标进行改革和完善,把自身的素质、能力、文化修养与体育的魅力巧妙地结合,在枯燥的专业知识中融合与轻松的、愉快的娱乐性、趣味性,以此来带动学生对田径体育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参与田径体育锻炼的热情。
(2)加强田径体育价值宣传,引导学生态度转变。教师要因材施教,通过恰当的宣传和引导,促使学生对田径项目态度的转变,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有很多学生对田径运动认识不足,教师应该在授课过程中从田径运动的作用和终身健身的角度,加强田径运动的宣传,让学生逐渐了解并接受田径运动,进而养成习惯,培养浓厚的兴趣。
(3)合理利用教材,并作必要的补充。在初中的所有学科当中,体育课堂对教材的要求是最宽松的,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要围绕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标,以教材内容为主,但不要过分地依赖于有限的教材内容;对一些章节要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对于学生一时难以接受的内容,要降低难度,对教学目标进行分解,让学生能够轻松地完成规定动作,体验到田径运动带来的成就感,也可以将田径项目和其他项目相结合,设计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小游戏,供上课时使用。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充分考虑田径运动与地方文化的结
合,比如,如果当地的少数民族较多,就应该在课堂上把田径运动和民族特色体育项目结合起来,使体育课堂呈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让学生感觉到有一种亲切感,课堂教学效果肯定要比单纯的按照教材内容授课好得多。
(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钻研,力求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是非常重要的。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体育课堂更加接近生活,可以避免体育课堂的单一性,让学生感觉不是那么枯燥,相反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的课堂就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例如:在上课伊始,和学生一起做一些简单的、节奏欢快的小游戏,在集中学生运动思维的同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课前的预备活动,活动结束后,对表现比较好的同学或者小组进行表扬,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中长跑练习是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参加的,但是,如果我们在进行练习的时候,为学生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在心理方面的畏惧感。
(5)要重视体育教学,加强和完善初中体育教学的考评机制,并将学生的体育成绩列入学生的综合评定标准当中。初中生正是处于身体发育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体育这门学科在直观上的作用就是要通过教学活动,让青少年掌握一定的运动技巧,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塑造健康的体魄,进而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这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要高度重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制定一系列对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考核、考评机制,引导他们能够从主观上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田径体育是增强体质、塑造健康体魄的最佳途径,进而投身到体育锻炼当中。同时,要抛弃传统意义上以分数论英雄的观点,在体育教学中,要看到体育这门学科的特殊性,要将体育素质的提高作为评价一个学生体育成绩的重要标准。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还有待提高,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及时查找到原因,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师自身思想观念,巧妙灵活地综合运用多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对现有的教材进行必要的补充,做好课堂设计,采取激励教学的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幅度地提高,逐渐形成积极参与田径体育项目锻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宫 哲初中体育教学改革之我见[J]教育科研,2011(2)
[2]徐 平初中体育课程田径教材分析[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4)
篇4
关键词:生态城、被动式节能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07年11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和《补充协议》相继签署。中新天津生态城项目是中新两国的第二个政府间合作项目,是两国合作的旗舰项目。中新天津生态城南部片区警务中心是集公安、消防、交管为一体的综合性办公楼(含一个消防站),并在该办公楼内设置综合应急中心,为区域内的公安、交警、消防及市政设施的应急出警、排险提供信息平台。
该项目基地位于该项目位于中新天津生态城南部片区。项目用地西至汉北路,南至运河路,东至住宅规划用地,北至规划住宅用地。项目占地1公顷,净容积率不大于1.0,绿地率不低于30%,建筑密度不大于40%,建筑限高24米。
该项目功能要求复杂,用地较为紧张,需要同时考虑各使用机构自身特点,并且交通流线组织互不干扰,梳理使用功能的同时还需树立警务办公的整体形象。同时根据生态城建筑设计导则应遵守对“建筑质量”、“环境负荷”和“成本投入”进行综合平衡,避免高科技、高投资的发展思路,避免简单的“向发达国家靠拢”,避免示范、展示和技术、产品堆砌;鼓励采用被动式、适宜技术,鼓励中国特色、结合气候策略的“本土化绿色建筑”,鼓励技术和建筑的有机集成。
根据该项目特性,我们制定了如下设计原则。建筑功能上充分整合建筑功能,力求做到建筑整体合一,各功能区在一个建筑体内有机融合,且相对独立。各功能流线分明,互不较差,互不干扰。建筑形式上追求庄重大气,现代简洁的风格,突出警务办公气质。空间形态上室内空间、室外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完美过渡与融合。建筑技术上秉承生态设计理念,按照生态城绿色建筑的标准,充分展示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注重节能环保技术与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在建筑自然通风采光方面力求新突破。
根据功能要求及场地现状,我们将整体建筑规划为两部分,一部分为L型综合办公楼,另一部分板式生活用房。两栋建筑围合中心绿地,形成了场地的基本骨架。通过建筑退线让出了建筑入口空间,这样既兼顾了室内空间的使用又满足了室外空间的需要。形成了城市空间向室内空间,室内空间向室外空间三个层次的过渡。同时根据地域风向特征,建筑打开的一面吸收了夏季东南主导风向,有利于夏季自然通风;L型建筑抵御了冬季西北主导风向,屏蔽了冬季的寒潮,从而保证了建筑内部小环境的舒适
空间结构的设计上主要考虑如何处理好由城市开放空间向建筑室内空间以及再由建筑室内空间向建筑庭院空间的两重过渡关系。在处理手法上,我们将面向城市十字路口的建筑转角作了圆角处理,并且将此处处理为整个建筑最高部分,以此为中心沿两翼高度递减,呼应了城市肌理,丰富了城市空间。建筑内部庭院空间主要由中央绿地和训练场地两部分组成,消防员训练用消防塔高24米,我们采取与建筑结合的办法,使其形成庭院内有机围合部分,并成为整个建筑群组的制高点,形成了该区域具有标志性的空间形态。
地块位于汉北路与运河路交口,依据建筑功能,在两条主干路上各设置一个机动车出入口并通过建筑过街入口引入建筑内部庭院。机动车交通系统只环绕办公楼设置,步行系统可以进入建筑庭院内部,达到了人车分流的目的。消防队车库面临运河路一侧,车库前留有15米宽空地。场地停车位置大部分布置于地下室,地下室两个出入口分别布置在基地最南端和最北端生活辅助用房首层部分,均临近主干道,便于迅速出警。地下地上停车位总计90部。
本方案绿化系统的设计主要考虑地面绿化,垂直绿以及屋面绿化三层次相结合构成的立体绿化系统。地面层次绿化以中央绿地为主结合城市绿化形成内外贯通的绿化系统。垂直绿化主要依赖爬藤植物对建筑的覆盖,以及建筑外皮通风层内的盆栽植物。屋面绿化布置在办公楼两翼屋顶平台的部分,形成建筑的空中庭院。
作为生态城内的核心公共建筑,生态技术方面的设计无疑是本次方案考虑的重中之重。
本方案生态技术以被动式节能技术为主,从六个方面加以实施。
节地与节能是绿色建筑的基本评价标准,本方案通过功能的整合,尽量缩小建筑占地面积,留出室外空间。最终核算占地率为23%。体型系数是控制建筑能耗的重要参数,体型系数越小对建筑节能越有利,因此在设计方案中我们抛弃了复杂几何体与异型体,选择了简单规则的形体的拼接,最大限度的控制体型系数。最终核算体型系数为:0.2。建筑外墙材料计划选用保温性能较好的砂加砌保温砌块,从而达到节约保温材料的目的。
节水的原则主要体现在节水设备的选用。
本方案中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主要考虑太阳能,我们通过外墙面大面装置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以及屋顶放置太阳能集热板的方法,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发热,可供建筑部分用电及热水的需求。
在植物系统的设计中,我们采用了屋顶绿化与墙面绿化两种方式相结合。屋顶绿化的设计可显著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净化空气,滞尘降噪,改善了建筑景观,提升了建筑品质。墙面绿化我们设计为附壁式,以屋顶花园钢支架为依托种植攀爬植物。外墙垂直绿化起到隔热、蔽荫、减少辐射的作用,从而调节墙壁的室内外温差,降低室内温度,改善室内小气候。
自然风循环系统的设计。首先根据地域风向特征,建筑打开的一面吸收了夏季东南主导风向,有利于夏季自然通风;L型建筑抵御了冬季西北主导风向,屏蔽了冬季的寒潮,从而保证了建筑内部小环境的舒适度。其次,我们在建筑西侧设计了一道由玻璃幕墙包围,绿色植物穿插的生态通风层。夏季西晒强烈,通过通风层的拔气作用,使空气在建筑西表面上流动;通风层内的植物,为热空气降温,由此起到通风隔热的作用。第三,在建筑局部靠近走道部位设计通风道,通过风道的拔风作用促进室内空气循环,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篇5
其实,老北京忌惮严冬,也与取暖条件比较差有关,普通人家只能烧煤球,无家可归者就更艰难了,夜里只能“抱火锅”,即蹲在墙边睡觉,把身体缩成一团,怀里揣个小暖炉,里面只有很少的炭,靠它的那点热量过夜。遇到特别寒冷的天气,体质差的人就很可能被冻死。即使是普通人家,冬季也很难熬,家家少不了三大件:挡风的棉门帘、苫白菜的蒲草帘和小孩的屁股帘,这被戏称为“岁寒三友”。
北京冬天的回忆,首先是冷。这种冷,在凛冽中透着踏实感,如老舍所言――“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这种冷,在萧索中透着温存,如郁达夫感慨――“冷虽则比南方要冷得多,但是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彻底。”北京的冬天,凝结了北京人对寒冷的记忆。而冬天里的一条条胡同,则承载了人们对温暖的向往。烧着水壶蜂窝煤炉子、热腾腾的白菜馅儿饺子,围坐在火炉旁暖手聊天的一家人,无不透着那股实实在在的热乎劲儿。当你走进胡同的院墙,一踏进屋里,扑面而来的一团春气会使你立马忘记屋外的一切苦楚。
如今北京的冬天,似乎不像过去冷得让人印象深刻。偶尔下点雪,过不了三五天,便化作黑乎乎的雪水流走了。少了大雪封门、少了积煤成山,冬天的味道淡了。从北京籍摄影师李江树的这组胡同影像中,我们能够透过北京人传统的生活细节,重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的胡同变迁和北京人冬日的生活情趣。那些年的冬天如同胡同里土灰色的斑驳院墙,阴冷却不单调,破旧却流露着人情味儿。时过境迁,当时的胡同范儿已伴随着拆迁和改造而消失殆尽。少了胡同、少了自由市场,没了蜂窝煤炉子和搪瓷痰桶,自然也抹掉了平淡充实的生活韵味。幸有灰白的影像记忆,让我们站在冬天的尾巴上,怀念冬天。
【冬暖】“京华忆,最忆是围炉,老屋风寒浑似梦,纸窗暖意记如酥,
北京金、元两代就有煤。当时的煤是用骆驼从门头沟拉到城里零售。黄土多是从蓟门桥外拉来的元大都城墙土,当年修城墙时这里的土都被筛过,所以比较细,杂质少。清代始至民国,煤末加1/5黄土制成的煤球是京城百姓的主要燃料。小康人家从煤铺买煤球,煤铺用直径1米的大荆条筛子,两个工人一天可摇1000斤煤球。城市贫民买煤末,加上黄土、水和成煤泥,摊平切成小方块,放在簸箕里自己摇煤球。当20世纪60年代有了轧煤球机,煤厂不再人工摇煤。再后来,多数人家从烧煤球改烧更方便的蜂窝煤。
上世纪90年代北京冬天的胡同里随处可见一堆堆的蜂窝煤。当时一块煤卖7毛钱。一个炉子一天要添上6~8块,一冬天下来,省着烧也要烧八百多块蜂窝煤。烧煤的程序是拢火、擞火、添煤、封火,还得不时地清理炉灰。大清早,经常能见到穿着秋裤的人哆哆嗦嗦地捧着一脸盆炉灰渣去当街倒炉灰。没烧透的煤末子可别糟践了,得把它倒在墙根,活了水压平,拿菜刀一条一条线地划开,晒干后自然形成一块一块的,待来年再利用。如今大多数平房已由政府统一安装了电取暖设备。但在21世纪初,北京的一些四合院仍使用煤炉取暖。
【冬食】
清水飘芙蓉,元宝落玉盘。 饕餮世间味,最是此物鲜。 ――《饺子》
冬至・饺子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北方的冬至讲究吃饺子。相传饺子源于医圣张仲景发明的御寒方子 ――“祛寒娇耳汤“。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物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下锅煮,吃了不会冻烂耳朵,张仲景将其取名为“娇耳”。老北京还有冬至吃馄饨的习俗,据《燕京岁时记》载:“冬至馄饨夏至面”。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如今民间流传北京人讲究“冬至饺子夏至面”。这一天“茫茫寰宇,天地浑沌如鸡。”饺子形似鸡卵,所以冬至要吃饺子。
在冬天干冷的空气中,一丁点儿带着热乎气的香味儿就能飘得很远。冬天是饱口福的季节,冬天的美味离不开饺子。一碗热乎的饺子能驱赶一切孤独寒冷。冬至一过,转眼到年根儿,老百姓家里得屯上过年期间的蔬菜粮食和鱼肉禽蛋。几张木条案和几辆移动的板车构成了胡同里的自由市场。老百姓挎着菜篮子,买上几条带鱼和十几斤肉,还得来上几斤新鲜肉馅。忙碌了一年,年夜饭可不能含糊。
【冬趣】
一夜北风寒,大雪纷纷落,那景致有得瞧的。――梁实秋《北平的冬天》
雪景・雪人
谈到冬天最大的快乐,李江树说,“我最喜欢的是北京冬天的雪。现在冬天的北京不那么寒冷,雪也没那么常见了,野趣没有了。过去一下雪,整个北京都变得漂亮起来,特别是北京的胡同里更是好看。雪把胡同里的煤渣和灰尘都掩盖住了,胡同变成了一条狭长的白色甬道。孩子们堆雪人,点灯笼,白雪映着红门帘,洁净中显得特别喜庆。”雪是赏心悦目的。银装素裹的修饰让干冷空寂的胡同增添了几分素净与灵气。裹上围巾走出家门,去街上溜达溜达,迎着雪花,呼吸着新鲜空气,也别有一番风味。
老北京一入冬,有 “猫冬”的说法,意思是冬天要少运动、多保养,减少热量散发。可是离开了户外,哪儿还有冬天的韵味呢?当满城飞雪,遍地流银,“猫”在屋里的孩子们掩盖不住兴奋,急着奔入雪中,追寻着冬天赐予他们的妙趣。雪是百玩不厌的。光是打雪仗,就有很多玩法。除了攒雪球的玩法,孩子们还将竹竿破成两半,用竹条上雪,用脚磕出“雪弹”。第一场雪下完了,一定要在家门口堆个雪人纪念一下,如果能偷个胡萝卜作鼻子就更好了。要是家里有大人会木匠活,用木板和粗铁条给孩子做个小爬犁,那是冬天里最令人羡慕的玩具。大人用绳子拉着爬犁在雪地里前行,孩子的脸冻得红扑扑的,高兴地喊着“快点,再快点!”――童年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而如今,飘雪的胡同已成了“丢失的从前”,只留存在人们缤纷的记忆里。当罕见的雪花朦胧北京城时,胡同中赏雪戏雪的景象却难得再见了。
李江树,1954年出生,曾任北京无线电二厂工人,英文版《中国妇女》摄影记者。除了从事纪实摄影,他还进行摄影评论、摄影美学、文学方面的写作。
1985年,报告文学《林莽,浩瀚的林莽》在联合国“国际青年年”中国区征文中获金奖。1995年,专题摄影《儿童孤独症的拯救者》获全国纪实报道大赛一等奖。
1996年,摄影作品《人民音乐家王洛宾》获“全国新闻人物肖像大赛”铜牌奖。
曾在第一届“四月影会”《自然・社会・人》首展的摄影作品《画家石鲁》,1988年获“艰巨历程”全国摄影公开赛优秀奖,1999年获“共和国50年新闻摄影奖”并入选20世纪华人摄影经典。
2003年,中篇散文《向北方》获首届全国环境文学一等奖与《中国作家》“好百年杯”全国散文大赛一等奖。
2004年,《北京・东四七条》等5幅照片被广东美术馆收藏。
2007年12月,以图片与文字的形式呼吁全社会对残存的、正在和继续遭受破坏的老北京做最后的抢救性保护的专题《老北京》,获首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同月,对两位摄影家的长篇评论《中原厚土》获第六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一等奖。
2008年5月,摄影作品《茶馆》被西班牙瓦伦西亚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
篇6
北京是一座北方城市,四季分明。
万物复苏的春天,冰雪融化了,柳树绿了,花儿红了,欢快的鸟儿“叽叽喳喳”不停地向人们汇报着春天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了。沉睡了一冬天的柳树醒来了。“轰隆隆”的春雷跟柳树说“小柳树呀,快醒醒吧!”“沙沙沙”的春雨给柳树洗澡了,洗着,洗着,柳树的枝条绿了,软了。啊!多么美丽的春天呀!
我非常喜欢北京的春天,但我不喜欢北京的夏天。因为北京夏天非常的炎热。虽然在夏天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雪糕,但是我还是盼望着夏天赶快过去吧。我最喜欢的还是北京的秋天。
北京的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层林尽染,叠翠鎏金,天高云淡,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看!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麦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在北京,秋天是最让人难忘的,而寒冷的冬季是最让人可怕的。在冬季,除了有白茫茫的大雪,还有呼号的刺脸的北风。我总是盼望着可怕的冬天赶快过去吧!冬天已经来了,美丽的春天还会远吗?
篇7
海南岛的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都如春天般那是妇孺皆知的。春天鸟语花香;夏天山青水秀;秋天稻香传千里;冬天更是一幅独特的图画了,是她将北方冬天那死一般寂静的景色换成了活跃生机的景色。
海南岛冬天的动物大多数不用冬眠,不用把自己短暂的生命花在睡觉上。当你到橡胶林时你可以感受到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如:鸟叫声与树叶沙沙的配合声等。
海南岛的冬天充满了花的气息,就好比我家的富贵花吧,春天是火红火红的,冬天也彼此彼此;又如那地上的小草,北京的已枯黄了,而我们海南岛的草依旧未改变,青油油的,可以说动物们吃了都会焕发出“青春”的气息。
海南岛的冬天,人们不用变成大熊猫;不用上下包得扎实,只需两只眼看东西;不用因穿得太多像背着一个人走路的重……在海南岛轻轻松松地穿一两件衣服足可抵住这一个柔弱的少女。
会有人问海南岛为什么会有这般景色呢?我会回答:应为海南的纬度位置与赤道较近,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有于四面环海,冬暖夏凉。
我爷爷说正是因为看中了海南岛的气候才选定在这儿定居的。确实,就如海南的空气吧,在地理书上说我们这儿的空气要比广州啊,北京啊,等地方要干净得多;气候呢,就更不用说了,冬天暖和暖和的,不像黑龙江,冷死人了!而且冬天的景色全是白色的,让人觉得乏味与空空的感觉。
海南岛的冬天,如能到三亚住个三四天那就是两个字能形容“享受”,在那可穿着短袖,海水一点也不冷,很舒服,上次我还看到有新闻说有很多大陆人因当地太冷了而来海南岛过冬。
北方的冬天,大多数无经验的农民种的农作物回被冻死很多;而在海南岛则不同,冬天即使那些无经验的农民种农作物,也决不会受损太多。
篇8
那是2004年的冬天,我那年6岁。12月时我随父母坐飞机到北京,那时的天气异常寒冷,我的脸被冻得通红,稍微动一动都像刀割在脸上一样。在住在北京的大舅家坐了没两分钟,大舅就拉着我到附近的公园,那儿被一片白雪覆盖,像冰河世纪一样。大舅拉我在一个亭子坐下,接着他指着一株散发着暗香的花激动地对我说:“那是梅花,它专门在冬天开放,它不怕寒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那时我被北京的寒冷冻到说不出话,只是在我幼稚的心里想:“梅花真傻,那么冷的天还开放,这种天气我都受不了,他还在硬撑?真是傻到不能再傻!竟还要我学它?”于是从此以后,我都认为梅花是最傻的花。
不知不觉,我是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了,自从我学了《梅花魂》这一课,我对梅花的看法彻底改变。老师讲课的内容已不再记得,只模模糊糊地记着:“梅花是最有骨气的一种花,它不畏寒冷,专在冬天开放,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人都有它的本性。”这时,我对我的想法出现了疑问:梅花到底是不是傻瓜?回家问爸爸,爸爸的话我现在还记得:“孩子,这是它的本性,它天生就是在冬天开花的。”听了这话,我恍然大悟:对啊!这就是梅花的本性!
去年,我又一次去北京,又赶上了梅花开放。我走到梅花面前,心里默默地对梅花说:“对不起,我误会你了!”那梅花随风摇摆,似乎在微笑:“没关系,我不在乎。”
篇9
据说在冬天每往北走100公里气温就下降一度,老家的冬天与北京有十几度的温差,气候上南北温度的差异也造成很多生活习性的不同,老家冬天晒太阳的习惯在北京似乎不曾听到有人说起。
南方的冬天难得有痛快的大晴天,家里把被子、褥子、垫床的稻草等全部拿出来晒,大人小孩坐在太阳底下和衣被一起晒太阳。身上晒暖和了,衣服一件一件可以脱去,让人萌生洗澡的冲动,烧了热水光着膀子就坐在太阳底下慢慢搓洗身上积攒多日的垢泥,洗完倒在被太阳晒软变暖和的被子上美美打个盹,感觉人生很美好。更小时候的记忆中冬天似乎晴天要多些,家里厚厚的篱笆挡住北风迎着早上的太阳是个晒太阳的好地方,从床上起来抓住衣服冲到篱笆下,把衣服晒热了再穿上。然后去水塘捞起一块薄冰,用空心的稻草对着冰的边沿用力吹气,一会儿吹开一个小洞,用稻草穿起来吊在竹枝上看着一点点化为水。晒太阳的感觉是暖洋洋的,晒太阳的人会变得懒洋洋的,母亲、姐姐织毛线,外婆在纳鞋底……雪后的晴天晒太阳更有意思,看着邻家屋顶的雪慢慢融化变薄露出灰黑的瓦片,晒化的雪水从自家的屋檐流下来宛如水帘洞,小孩子钻进钻出不免打湿了衣裳。不过晒太阳看书可不是好时机,一会就打起了瞌睡。
老家有句谚语:“春寒细雨冬寒晴”,冬天天晴的日子往往气温比较低,大太阳的日子屋里屋外可是两重天,屋里阴冷难熬,一节课四十五分钟没有多少精力在课堂上,两只脚从脚跟开始一直僵到大腿,不敢稍稍挪动一下,双手揣在衣服里,翻书都不愿拿出来,只将舌头伸出来舔着去翻,身体蜷得紧紧的,恨不能把自己卷起来躲进书包里,下课的铃声一响便如脱兔一般欢叫着冲出教室,在有太阳的墙角大家挨着墙分别从两边向中间挤了起来,口里喊着:“挤呀、挤呀,挤爆肚……”中间的人被挤出,很快跑着从边上又挤进来,不停挤着、跑着,一会全身暖和过来,直到上课的铃声催促进教室。晒太阳在阴冷潮湿的南方是童年温暖的回忆,北京的冬天室外太冷,在高楼的丛林中能在家里隔着玻璃窗晒太阳不失为美事,不过却少了在屋外晒太阳的乐趣。
江南的气候是冬冷夏热,冬天要晒太阳夏天则要乘凉。暴晒在毒辣的太阳下干农活,田野中找棵大树歇息乘凉感觉很享受。家里厚实的竹篱笆挡住了太阳,又近着荷塘,荷叶、荷花的清香随着从水塘漫出来的凉气顺着篱笆悄悄地沁过来,很是凉爽,是村里最好的乘凉去处。四近劳作的人都会来这里乘凉,外婆烧了一大钢精锅开水泡上茶叶,备了一只碗,路人都可以随便舀一碗喝。中午,村里人会举着饭碗来这随地坐在草上,一起吃一起闲聊,我们搬了竹板床来这里午睡,邻村的同学常过来和哥哥下象棋。南方的夏夜更是闷热难捱,晚上几乎夜夜都要乘凉,我们弟兄几个早早在水塘里洗了澡,先用水浇湿了地,被暴晒过的院子用水一浇兹兹地响,腾起一股带着尘土气息的热气,几遍凉水浇下去慢慢就有了凉快的感觉,搬了竹床,架起了竹板床,就着霉豆腐吃饱了中午剩的凉粥,兄弟几个就在竹床上争夺“地盘”和扇子,扇子其实没有太大的用处,扇起来的风依旧是热的,于是拿着扇子在院子里到处捕捉出来闲逛的小微风,外公用古老的法子“呜呼”、“呜呼”的呼唤着风,风却没有给过面子,人家不想来怎么呼唤都没有用。夏天屋里屋外终究是有些温差的,不过在屋外睡觉蚊子就来享用大餐了,我们收集一些干树叶、竹叶点起火来,折些新鲜的草压住火头,火苗就大部分变成了烟,拿扇子将烟驱散,蚊子就被烟驱散了,就能安心睡到下半夜再回到屋里睡。
篇10
关键词:《冬》 冬天意识 严酷 个人命运 时代 承担
九叶诗派是40年代后半期活跃在国统区的一个用现代主义手法,以《诗创造》、《中国新诗》等刊物为阵地,来表达现实感受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有辛迪、杜运燮、郑敏、唐湜、袁可嘉等九位。他们因于1981年出版了诗歌合集《九叶集》而得名。他们的作品都渗透着“现实主义”的文学特征:表现现代人的意识和体验,揭示存在于现象背后的复杂与深刻。[1]穆旦就是这个诗歌群体中,最重要的一员。他曾在40年代活跃于中国文坛,但在特殊的历史时期里,穆旦被迫停止了创作。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年里,穆旦创作了二十余首诗歌,这些诗可以看作是诗人在弥留之际,对人生的回顾与总结。《冬》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诗歌,不仅表现了诗人坎坷不幸的个人命运,更体现出诗人于黑暗之中的坚持与探索。
穆旦的《冬》创作于1976年12月,特殊的年代里,历经磨难的诗人,无论是身心还是灵魂都已经相当的疲惫,但他却依然从容镇定,在充满了强烈的“冬天意识”的整首诗里,诗人以生命之歌驱赶寒冷,凭借坚韧毅力承担那个时代的困境和痛苦。从整个作品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沉重而苦涩的情感,更有一份焦灼而热切的渴望。
“冬”作为诗的主体意象,不仅是描写自然环境冬季的严寒,更是通过冬的寒烈,渲染冬的严酷,表现环境的恶劣,是特殊时代环境和个人境遇的代言。
诗的第一章:“我爱在淡淡的阳光短命的日子,临窗把喜爱的工作静静做完;才到下午四点,便又冷又昏黄,我将用一杯酒灌溉我的心田。多么快,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2]诗人在诗中使用了冷色、晦暗的词汇,即便是“太阳”也是“短命的”,呈现了一个处于黑暗的历史隧道中的生命的颜色。在萧瑟寒冷的冬季,酒可以使身体温暖,抵御季节的寒冷,却无法抵御人生的严酷。“严酷的冬天”是诗人现实人生的真实写照:被劳动管制二十年,经历了批判、检讨、蹲牛棚等不公正的待遇。诗人此时的境遇已经处于严酷的冬天,表现出时代与社会所给予他的沉痛和苦涩。虽然人生已是冬天,但是诗人仍能从严酷的冬天里看到“跳动的生命”“体会到人生的乐趣”,用热烈的感情温暖人生的冬天。
在第二章里,诗人以自然之冬,象征社会之冬,写出外在社会环境的恶劣,“寒冷,寒冷,尽量束缚了手脚,潺潺的小河用冰封住了口舌,盛夏的蝉鸣和蛙声都沉寂……春天是这样深深隐藏,哪儿都无消息,都怕峥露头角……”。[3]花和绿色本是大地应存的本色,但是寒冷的扼杀,使得一切都由蓬勃、盎然的生机转为死寂。暗指特殊的社会环境会使人不敢向前,禁锢人的思想,使人的热血变冷。
第三章诗人用裸的语言写出了对“冬天”的愤怒与厌憎,“天气是如此的肃杀,因为冬天是感情的刽子手,因为冬天已经使心灵枯瘦,因为冬天封住了你的门口,因为冬天是好梦的刽子手”。[4]诗人的情感或是说想发泄的念头一触即发,爆发式的情感,情绪化的意象,写尽了当时特定社会环境的冷漠与残忍,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扼杀揉碎。
《冬》的最后一章的书写,像转换的电影镜头一样,首先呈现在镜头里的是马房隔壁的小土屋,镜头定格在被冷风吹动得沙沙作响的窗纸上,几秒过后,镜头突转为带着雪走进来的几只泥脚。接着就是几个镜头片段的拼接组合:“有的添木柴,有的在烘干,有的用他粗而短的指头把烟丝倒在纸里卷成烟……”[5],背景则是一壶滚沸的水,其蒸腾的白色水雾和烟气共同缭绕着的小屋。在陋室里,被“改造”的知识分子聚集在一起,吃着,哼着小曲,谈着些枯燥的原野上枯燥的事物。这里影射着现实的“严酷”:他们已经不敢把内心真实的东西表现出来,特殊的环境,也只能谈些无关痛痒的话题。
在不幸的个人命运和时代重压下,诗人穆旦并没有被严酷的现实所击倒。尽管他慨叹“多么快,人生已经到严酷的冬天”,可是他仍然看到了希望:“冰冻的小河还在冰下面流”,体现出对人生信仰的坚守,坚强的生命之河并没有由于严冬的降临而停滞,反而不断地流淌。从与好友的会心闲谈中得到了精神支撑与鼓励,诗人相信太阳终会冲破“多日的阴霾”,“从枯树枝漏下淡淡的阳光”。诗人还通过读小说,来排遣内心的痛楚“你一本书躺在床上,在另一个幻象世界里周游,它使你感叹,或使你向往”。
诗歌的结尾处这样写着:“北风在电线上朝他们呼唤,原野的道路还一望无际,几条暖和的身子走出屋,又迎面扑进寒冷的空气”,[6]虽然北风还在呼啸,严酷的冬天还没有过去,但是面对寒冷的荒原,真正的勇士敢于迈出勇敢的脚步向前。
诗人穆旦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曾经把初稿的一、二两章,抄寄给好友杜运燮,让其品读,后来杜运燮在回信中坦率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冬》的第一章各节最后一行均为“人生本来是严酷的冬天”的复沓,未免太悲观。在征求好友的意见后,诗人穆旦把每一叠句都做了修改,并给好友杜运燮回信说:“这样改动,你看是不是少了‘悲’调?”其实当他在试探性地征求杜运燮意见的同时,也明确表示了自己的观点,他原意是要写冬之乐趣,因为他觉得乐趣画在严酷的背景上,表明越是冬天越能看到生命可珍之美。[7]原诗稿客观地描述“本来”,这是现实,我们无力改变,只能去顺从、适应,连反抗的力气都没有。“本来”之中渗透着无奈与无助。修改过后的作品传达着这样的一个讯息:冬天是人生所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只是一个历程,一切严酷都会过去,“人生本应是严酷的冬天,人生没有不请自来的春天”,包含着希望、寄托与希翼,可能让诗人的原意更明显些。
《冬》是诗人穆旦的最后一首诗歌,也可以说是生命的绝唱。它既是对生命的赞美,对人与人之间真挚感情的渴望,也是对坚韧精神的颂扬,是坚韧、顽强、勇敢的生命的赞歌。鲁迅说过,“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真正的知识分子在沉默中也不会放弃对思想的求索。在作品中,满含着诗人对深深隐藏的新春的期待。
诗人穆旦于1977年2月26日病逝,在1981年11月,诗人所受到的所有不公正评判终于得到了,尽管这春天对于穆旦来说已经来得太迟了,在他的有生之年没有等到春天的到来,但他却以一首《冬》预言着中国大地上严酷冬天的结束。谢冕曾经作文《一颗星亮在天边》来表达对诗人穆旦的缅怀,结尾处这样写到:“一颗星亮在天边,冲出浓云它闪着寒光。它照耀过,但浓云最终还是埋葬了它。在偏见的时代,天才总是不幸的。”[8]而今,诗人穆旦的诗歌受到读者的喜爱,也得到文坛与社会的肯定。其诗歌作品《冬》中所流露的“冬天意识”在现今社会中依然有其珍贵的价值,让人们在喧嚣中寻求着满足,在脆弱中学会坚强行走,“人生本应是严酷的冬天,人生没有不请自来的春天”。
注释:
[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3][4][5][6]李方:《穆旦诗全集》,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7]陈伯良:《穆旦传》,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