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农艺师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02:38: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级农艺师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以色列高效节水农业的成效及对我国的启示
以色列是个干旱缺水的中东小国。位于地中海东岸,人口近600万,绝大多数是犹太人农业人口占4%左右。以色列自然生态条件很差,属于典型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国土50%以上被丘陵和沙漠所覆盖森林覆盖率仅为5.7%,人均每年可用水资源300立方米,不到全球平均量的33%约为我国的12.5%,面对如此的自然环境,以色列自1948年建国以来仅用50多年时间就建成了现代农业,解决了自身粮食需要,并有大量的蔬菜,水果,鲜花出口,被誉为[欧洲的菜蓝子]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农业奇迹。
以色列是如何在干旱缺水的恶劣条件下实现了农业奇迹的呢?
一摸清国情家底,树立农业以治水为本的国策
以色列属干旱半干旱的气候类型,降水稀少,水资源匮乏。北部地区年降水量为700-800毫米,中部为400-600毫米,南部仅为25-40毫米。全国每年可资利用的水资源仅为20亿立方米为了解决中南部地区农业生产缺水的问题,以色列从1953年开始,利用世界银行的贷款,动工修建[国家输水工程]即把北部海拔208米的加利利湖的淡水向南一直输送到内格夫沙漠地区该工程历时14年农业论文,投资17亿美元于1967年完工这个[北水南调]的巨大工程为平衡用水发展农业奠定了初步基础。在输水管理方面由国家专门成立了MEKOROT国家输水公司来管理。该公司除了管理输水工程外还从事打井找水,淡化海水,,治理污水等有关工作论文提纲格式。
二以法治水管水
以色列议会于1955年制定了[水法]对全国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有效管理,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以色列[水法,规定全国境内所有水资源为国家所有,必须专门用于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和居民生活需求并设立水利委员会为全国水资源专门管理机构,负责水政策,发展规划,用水计划和供水份额。以及水土保护,防止污染,废水净化,海水淡化等有关水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具体工作。委员会内设有一个理事会,成员中的1/3位政府指派,2/3为各行业的水用户代表,每年水利委员会要把75%的用水份额分配给农业经营着,用于农业灌溉,然后由委员会的理事会根据农业生产中各种农作物,如蔬菜,水果,花卉的不同用水量,制定不同的用水分额
三利用高科技手段,发展节水农业
长期以来水资源问题始终是制约以色列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以色列在积极挖掘水资源的同时,也不断开发出新的节水灌溉技术与方法,并及时推广到农业生产中去,力争以少量的水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主要采取了以下农业节水技术;
1加大使用循环水力度。把工业与城市生产生活产生的废水,集中进行净化处理后二次使用,于农业生产灌溉。对海水谈化后的生活废水也同样如此如位于特拉维夫附近的沙夫丹污水净化厂最初由国家水公司于1987年投资建设的,主要用于处理特拉维夫市排出的工业和生活的污水,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污水处理中心,处理方式也由当初的大面积水池集水日晒分解污水中的化合物,发展到现在的的新型现代化处理净化方法,不仅大大减少污水处理装置的占的面积,,而且处理能力和生产效率也大为提高。1996年,采用现代化处理技术后,该场的处理设备和装置每天24小时运营,收集和处理各大城市产生的各种污水。日处理污水34万立方米生产过滤后的清水再注入地下宫农业灌溉时抽取用水。原来工厂是有国家水公司投资兴建,工厂只生产而不经营,现在规模扩大后工厂出资购买了股份产权农业论文,所以能够自主经营销售净化水,为鼓励农业经营者多使用二次净化水,净化水价格低廉现在以色列每年把2.3亿立方米的净化水用于农业生产,占农业用水总量12亿立方米的19%2010年农业用水的1/3使用的是净化污水这不仅节约了水资源同时也避免了各种废水的大量排入对有限的土地地资源和环境造成的污染与侵蚀因而大大有利于土地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不断增建节水设施,以最大限度地收集和储存在雨季的天然降水资源,在农耕时用于生产。
3灌溉时,农民不必守在田间,可以同时从事其他的施肥,剪枝,收割等工作。
4可减少农药的用量,从而节约了资金和劳力的投入,最终降低了耕种的生产成本。
滴灌技术的发明及其发展,是以色列最近几十年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更是以色列对世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方法最大贡献。现在以色列全国灌溉土地都是用了这种压力灌溉技术和方法,是单位面积土地的耗水量下降了50%,而水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农业用水量大量减少以色列的耕地面积为34.7万hm2灌溉面积为18.7万hm2灌溉率为52%单位灌溉量390m3用水量很低。同时以色列80%的灌溉土地都在滴灌时使用水肥灌溉法,即将灌溉与施肥同时进行,一次完成,以色列每年都推出新的滴灌及设备,现在从滴灌技术中又派生出埋藏式灌溉,喷洒式灌溉,散布式灌溉方式,以色列在农业灌溉领域具有良好的经验,以此为基础还开发出了一系列新的灌溉技术并使这些技术成功的走入国际市场。如位于南部内格夫地区的哈采里姆的‘基布兹’农场内的netafim滴灌技术公司有员工1400名,现已发展成为以色列和国际上著名的滴灌设备的大型企业,除了在以色列本土设有4家设备工厂外还在,美国,法国,澳洲,中国,南非,,巴西,印度等20多个国家设立了办事处事处,拥有顾员4100多人,产品销售服务遍及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滴灌用滴头300多亿只,年销售额超过2亿美元,占全球灌溉设备市场总销售额70%现在以色列的滴灌设备生产者NE,FIN公司和污水过滤装置生产者ARKAL公司每年都要推出多种新产品,所生产的灌溉设备80%用于出口农业论文,1995年以色列农用物资出口额为12.18亿美元其中灌溉设备出口额为2.23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18.4%,仅次于化肥(出口额5.56亿美元)居第二位,以色列正是依靠这一整套节水制度和措施,建成了发达的农业,在沙漠中建起了片片绿州使以色列跻身于发达国家之列。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的后备资源不足,要想解决本世纪中叶16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只有转向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而灌溉则是提高单产的重要途径,因为灌溉农田粮食产量要比非灌溉农田的产量高1-3倍论文提纲格式。例如我国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一半左右,但生产了70%的农产品,可是我国是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2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每公顷耕地平均占水量2832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数的80%
和以色列相似,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81%的水资源集中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长江以北地区人口和耕地分别占我国的45.3%和64.1%,而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9%,农业的季节性区域性干旱缺水问题十分突出。,地表水地下水的严重污染也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状况。目前全国农田的灌溉供水不足,使灌区每年缺水300多亿立方米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年均受旱扩大到2667万公顷,比50年代增加了1.5倍以上,我国每年因干旱缺水少产粮食1000亿千克,水资源短缺已威胁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节水有重大意义。目前,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3%,约为6000多亿立方米,为全国第一用水大户,但我国农业用水中浪费很大。
我国目前灌溉还存在以下问题;许多灌区只修了干,支渠道骨干工程。田间灌排工程不配套,土地不平整,灌溉技术落后,喷,微灌面积不足全国有效面积的5%,打水漫灌水利用效率很低,城市生活,工业生产污水排放无序,许多地方水资源受到污染,管理落后,法规不健全,缺乏鼓励农业合理农业论文,高效用水机制和调控手段,农民经济实力差,节水投入少例如1997年我国有效灌溉面积为5123.9万公顷占耕地面积54%这个比例与以色列相当,但节水灌溉面积只有150万公顷占灌溉面积30%而且标准比较低这与以色列有较大差距。全国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为40%还不到以色列的50%也就是说每年经过水利工程引灌得4000亿立方米的水在输水,配水和田间灌水过程中有60%的水浪费了。
例如我国80%以上的输水渠道没有防渗处理,从渠首到田间的引水有一半再输水过程中损失了,仅此一项每年损失高达1735亿元,难怪有‘先节水后调水’的呼声了。我国每方水的粮食生产能力只有0.87千克远低于以色列的2.32千克的水平,我国许多灌区的灌溉定额为10000-15000立方米/每公顷,高出农作物实际需要的2-5倍我国东部每公顷灌溉用水9000立米,西北地区为13500立米,个别地区高达22500-30000立米而以色列仅为每公顷用水5500立米,可见我国很多地区出现的水资源短缺现象不是资源型缺水而是工程型和管理型缺水,所以只要采取行之有效技术措施,农业灌溉节水的潜力是很大的。
中国和以色列,社会制度不同,幅员差距很大,发展程度不一,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色列在节水农业方面的很多管理和技术经验和措施还是对我国发展节水农业有可借鉴之处的。
篇2
科技期刊评价理论和方法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日臻成熟,其应用也已得到大多数科研工作者及科研管理部门的认可。目前对学术期刊的评价,国际上比较权威的评价体系有《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国内科技期刊评价影响比较大的有北京大学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信息中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另外还有一些期刊管理部门组织的各类优秀科技期刊的评选。由于这类评选多采用专家评估,评价方式主观性大,没有形成固定的评价模式,影响日渐趋微,目前国家级的优秀期刊评选活动已经停止[2]。对科技期刊的评价一般分为三个方面:学术质量、编辑质量、期刊经营管理,根据这三个方面选取若干指标组成一个评价系统对期刊进行评价。目前影响比较广泛的评价体系有“科技期刊综合评价体系”(包含18项指标)和“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19项指标)。而在实际应用中,国内外期刊评价机构的评价报告只是偏重期刊的学术方面,对引文过于偏重,如: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五年影响因子、引用半衰期、H型指数、期刊SJR指数,所有的期刊评价模型都只能侧重反映期刊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性质,如影响力指标直接反映的属性是信息传播的强度、广度及速度,间接反映的属性是信息质量(学术水平)。现有的评价体系偏重于对引文的分析,重在对期刊学术质量的评价,而引文又不能完全反映出刊物的传播状况,以及文章在生产中的应用价值,因此这些评价体系只适用于与引文密切相关的学术性刊物。科技期刊按其性质分类可分为学术类、技术类、科普类、检索类,其中学术类和技术类占绝大部分。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所对国家农业图书馆收藏(2003年—2004年)的农业期刊有814种,其中科技类期刊393种,占比48.3%[7]。对于众多农业技术类科技期刊由于刊载的文章偏重于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与应用,鲜有理论性的研究文章,因此引用的参考文献较少,如果仅以参考文献作为评价的重要因素,对技术类期刊既不合理也不公平。再加上技术类期刊,特别是农业技术类期刊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比如将一个优良品种引种到以前没有种过的地方,并摸索出配套栽培技术,将该品种与配套技术推广后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将该成果总结后发表就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这正是农业技术类期刊的意义所在,但未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因此,用目前对学术类期刊的评价体系来评价技术类科技期刊是不科学的,需要结合技术类期刊的自身特点选取新的指标,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来进行分类评价。由于农业技术类期刊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其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对其实现的经济及社会价值影响巨大,而这些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中基本没有体现。另外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有些指标已经陈旧落伍,重要性下降,比如装帧质量、印刷质量;而有些指标,如信息化建设对农业技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以及对期刊编辑部的发展日益重要,应该在评价体系中体现出来。
2农业技术类期刊评价指标及其分析
期刊专业水平
作者职称及单位级别因技术类期刊的引文较少,因此引文不宜作为期刊专业水平评价指标,需要用其它的指标来代替。研究分析农业技术类期刊发现,作者分布较广,既有国家级、省级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也有市县一级的农业科研和管理人员,还有不少是县乡一级的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既有高级职称的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农艺师,也有不少初级职称的助理农艺师、研究实习员,不同职称和单位级别的文章水平相差悬殊。县乡一级的基层技术人员职称以助理农艺师和农艺师为主,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管理,他们的文章多是对当地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和一些简单的对比试验(比如品种、肥料、农药),没有条件和能力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对于市级科研机构、省级农业管理机构,多是高级农业推广人员和中高级的研究人员,能针对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其发表的文章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缺乏创新性。对于省级以上的科研单位,有科研条件也有科研经费,可以进行一些原创性的研究工作。也就是说所在单位级别越高、作者的职称水平越高,意味着其科研能力越强,写出文章的专业水平也越高。因此,将作者职称和工作单位级别作为期刊专业水平的重要指标。稿件录取率录取率与稿源是否充足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质量高的期刊稿源充足,录取率相应就低,可以多选择优质稿源刊发,期刊的专业水平就高,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相互促进。高质量的科技期刊文章录取率都在20%以下,期刊有充足的优质稿源,从而保证了期刊的质量。一般来说,能够申请到基金项目,说明申请人具备较高的科研水平,也具备一定的科研条件,作为基金项目成果重要形式的科研论文也具备一定的水准。已有研究证明,基金论文比例与农业科技期刊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尽管在不同类型的农业科技期刊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引文数量从事科研以及科研的结果之一———科研论文需要查阅大量的参考文献,一定程度上,查阅文献的全面性与科学性决定了科研项目的水准和文章质量的高低,参考文献作为评价期刊的标准惟一指标是不合时宜的,但作为指标之一是完全合适的。
期刊信息化水平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期刊的数字化发展已成潮流。期刊的信息化建设包括期刊网站建设、采用稿件管理系统,以及对期刊数字资源的整合利用[6]。期刊建立网站首先拉近了期刊与读者和作者的距离,方便作者投稿与查稿,也可给读者提供有用的行业资讯,提高期刊的影响力。不少编辑部的网站只是主办单位网站下的二级网站,不利于作者和读者查找和登录,建议申请顶级域名.cn,建立独立的网站。期刊网站的栏目设置要体现期刊的诉求。农业技术类期刊的网站除了提供作者录取信息、过刊浏览、文章检索外,还要为读者提供最新的农业信息,宣传广告客户并推广其产品。评价网站成功与否的指标是浏览量、下载量以及网站更新频率。随着期刊规模的扩大,来稿量与刊发文章越来越多,手工登记的方式比较繁琐且容易出错。因此采用稿件管理系统成为编辑部的最优选择。通过稿件管理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和远程办公,收稿通知、修改通知、录用通知、版面费通知、稿费发放通知、期刊寄出通知等各种通知均通过系统发出,简化了稿件管理的各种环节。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办刊成本,提高了对作者和读者的服务水平。主要指标是各流程的平均速度。对编辑部来说,期刊的文章以及作者的联系方式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经过合理加工可以取得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农业科技期刊的公益性体现在如果能把农业技术送到每个需求者手中,则可实现农业技术的效益最大化。面对当今社会信息传播途径网络化、获取方式免费化,科技期刊应该摒弃对纸质发行量的片面追求,及时调整思路,发行电子版期刊,而且是尽量免费多发行,每期出版后向所有的投稿者赠阅电子版,在网站提供期刊电子版下载,包括过刊。一方面实现了农业科技期刊的公益性,另一方面,电子版期刊发行量大,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对广告征订也有积极意义的,而且还可以维持一部分作者,争取稿源。通过对作者投稿信息的整理,建立作者数据库,根据作者的专业定向广告推送;与各地方农业信息网合作,挑选一些适应当地的农业技术类文章在其网站上,同时要求合作网站链接期刊网站,通过编辑部网站提供最新刊发的文章以及过刊下载;这些均可以增加期刊网站的流量,以达到吸引读者、征订广告、争取稿源的目的。主要指标是数据库大小(包括作者和读者数据库以及数字化资源数据库)与外网的链接量。
编校质量
科技期刊编校质量是编辑业务能力的最基本体现。差错率反映了编辑校对能力,要求不能高于万分之三。组稿是对编辑办刊思路以及组织能力的要求,组稿比例越高,越能体现出编辑对期刊以及行业趋势的把握能力。科技期刊的出版周期呈现递减趋势,由原来的双月刊、月刊为主流变为现在的月刊半月刊为主,是稿源数量增加,编校效率提升以及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结果。目前高质量的科技期刊会提前出版数字化期刊,即在纸质版未印刷之前已将电子版上传至网站[11],这对于提高科研成果的时效性、缩短论文的发表周期、提高期刊自身影响因子是很有用的,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方向。优秀科技期刊评选一般由新闻出版单位或者行业协会组织,由专家评选产生,是对期刊的综合评价,可以作为编校质量的参考指标。
市场影响力
对于科技期刊来说,市场影响力体现其科技成果传播的广度,传播范围越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价值就越大。农业技术类期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刊发的文章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刊载的文章能满足农业生产和科研的需求,得到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以及农业主管部门领导的认可,也就是得到读者的肯定,期刊的影响力就大,那么期刊发行量就高。同时由于期刊的影响力加大,在上面投放广告的效果也就越好,会得到广告客户的青睐,广告收入带来的经济效益越明显,期刊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发行量是纸质期刊。目前随着期刊数字化的趋势,期刊的传播途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网络以数字形式进行传播将逐渐成为主流,纸质期刊的发行量下降是必然趋势。编辑应该做的是顺应潮流,加大期刊的数字化发行量,以保持期刊的影响力。一般来说农业技术有一定的地域性,在相似的生态区域内,作者分布越广泛,说明期刊的影响力越广。以《福建农业科技》为例,作者以福建省为主,但周边省份如浙江、广东、江西、广西的农业生产条件接近,因此这些地方作者发表的文章也适合在《福建农业科技》上刊登,同时《福建农业科技》也可以在这些地区发行期刊和广告征订。根据以上分析,针对农业技术类期刊自身特点,保证评价具有可操作性,数据易于获取,将评价体系分为4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附图)。
3应用评价体系对《福建农业科技》近几年发展状况进行评价
对近几年《福建农业科技》的作者特点(表1)进行统计分析,从作者的职称以及单位级别可以看出,作者以初级和中级职称为主,比例保持在75%左右,与作者单位75%左右为县级以下单位是一致的。来稿量逐年增加,录取率逐年降低,但仍高于30%(表2)。基金论文比例有所增加,但比例偏低。说明《福建农业科技》的投稿群体主要以县级以下的农业基层技术人员为主,由于其专业水平以及科研能力有限,发表的论文质量不高,限制了《福建农业科技》专业水平的提高。建议加强对市级以上农业科研机构的宣传与合作,实现优稿优酬,多争取优质稿源,以提高期刊的专业水平。
篇3
男,46岁,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园艺植物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兼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分室主任。1981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Wye学院园艺系,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洲马铃薯协会会员,农业部薯类作物品审专家。
谢从华教授一直从事马铃薯遗传育种、生理和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国际国内多项重大课题,取得科研成果六项,获各级科技成果奖励八项(次)。其中,马铃薯块茎大小分布预测和控制的数学模型获湖北省1995年科技进步一等奖。马铃薯试管块茎生产及脱毒种薯快繁技术获湖北省1997年科技进步二等奖。马铃薯块茎大小分布和控制的数学模型、马铃薯试管块茎生产及脱毒种薯快繁技术等研究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上均有重大突破,处于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创造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育成“鄂马铃薯1号”,“鄂马铃薯3号”等高抗晚疫病,食用品质和商品率均优的马铃薯新品种。主持研究的马铃薯试管薯产业化生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进入产业化开发阶段。率先开展了我国马铃薯晚疫病水平抗性基因组研究和品质改良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已克隆4个抗病和淀粉代谢调控的关键基因,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和刊物上60多篇,其中SCI收录4篇。
谢从华教授现在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技术与马铃薯遗传改良。其主要课题有: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国家“948”、湖北省重点攻关项目资助的马铃薯细胞工程育种与分子标记技术研究、马铃薯试管块茎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马铃薯晚疫病水平抗性研究、马铃薯优良加工品质转基因新品种选。
尹江
男,1960年7月出生。1985年7月毕业于河北张家口高等农业专科学校农学系,同年分配到张家口坝上农科所工作至今。1990年被评为农艺师职称,1995年被评为高级农艺师,2001年晋升为农业研究员,1985年一1996年从事燕麦科研和推广工作,现任“农业部薯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张家口)”副主任兼质量保证负责人,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张家口市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量认证国家级评审员、河北省农作物品审委员会委员。1997-2001年均被考核优秀,2001年被评为“全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并荣立二等功,同年获得“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2002年被评为“全国星火计划先进个人”。
参加工作以来,作为主研,育成马铃薯和燕麦新品种12个,其中有7个被列为全国推广品种。获得各级科技奖13项,其中省部级以A7项,其中省科技进步奖4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星火二等奖1项,省丰收杯三等奖1项。
刘刚
男,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专业:环境材料与农业工程技术。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环境材料与生态化学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贮藏加工研究室主任,农业部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贮藏加工研究室废弃物利用和污染控制岗位专家。2000年甘肃省跨世纪人才“333工程”一、二层人选,甘肃省农业工程学会理事。
多年来从事农业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农用化工和高分子材料方面的设备研制、科技开发和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目前,承担着农业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甘肃省科技厅多项重大科技项目,负责全国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贮藏加工技术、废渣废水的资源化利用等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以及突发性、临时性问题的调研并提出解决措施。协助农业部掌握全国马铃薯产业贮藏加工发展情况、督促检查、科学试验和相关技术评估,完成农业部交办的临时性调查和各类突发事件专报以及应急预案草案制定任务等,为马铃薯贮藏加工企业和农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先后主持或参与实施的国列、省列和其他科研课题15项。其中:《葡萄试管繁殖技术研究》和《葡萄试管繁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先后在1986年、1992年分别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软包装水果罐头技术开发》1997年获甘肃省星火科技二等奖,《新型纳米硅基氧化物(siox)保鲜果蜡研制》2005年获甘肃省科技二等奖。申请国家专利12项,已获得国家专利六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40余篇。
篇4
(1. 武汉市东西湖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武汉 430040;2. 武汉市蔬菜技术服务总站,武汉 430023)
摘要:为改善早春大棚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的品质,并达到增产增收、省工、省力、省成本的目的,开展了早春大棚番茄生产应用熊蜂(Bombus sp.)授粉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熊蜂授粉处理比激素点花处理增产937 kg/667m2,单果重增加11.2 g,单株坐果数增加3.8个,畸形果率下降17个百分点,节省人工投入185元/667m2,共节本增收2 621元/667m2。同时熊蜂授粉技术比激素点花技术的番茄果形周正、果实饱满,改善了番茄的风味与口感,提高了果实硬度;在生产过程中还减少了农药使用次数和激素残留。
关键词 :熊蜂(Bombus sp.);授粉;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大棚
中图分类号:S897+.3;S641.2;S6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4-0875-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4.026
收稿日期:2014-11-26
作者简介:陈 红(1966-),女,湖北武汉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的植保及栽培技术研究,(电话)13114384190(电子信箱)672895019@qq.com。
武汉市东西湖区有设施蔬菜3 000 hm2,年产蔬菜52万t,其中早春种植的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面积近600 hm2。然而早春的低温弱光环境造成设施番茄花粉发育不良,同时缺乏传粉媒介,造成坐果率低。以往生产中多采用激素点花方式来提高坐果率,效果明显,但是存在畸形果多、品质差和激素残留问题[1]。熊蜂(Bombus sp.)授粉技术能够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是设施栽培配套授粉技术的研究热点[2],在20世纪80年代突破熊蜂的繁育技术难题后,熊蜂授粉技术很快进入实用化阶段[3]。现在实现了熊蜂周年繁育,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技术应用成效[4]。本试验旨在探讨熊蜂授粉技术在武汉地区早春番茄生产应用上的综合效益,为熊蜂授粉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番茄品种为无限生长型的安莎迪(L. esculentum Mill.cv. Anshadi),由北京中亚华丰种业有限公司提供。供试熊蜂系引进荷兰科伯特生物系统有限公司的产品,每箱熊蜂种群工蜂50只左右。供试番茄激素为坐果灵,由上海联合化工厂生产。试验大棚为单栋钢架大棚,其规格为752 m2(94 m×8 m)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在武汉市东西湖区六合大队单栋塑料大棚进行,设置2个处理。用防虫网将大棚分隔为2个试验区,熊蜂授粉区560 m2 (70 m×8 m),激素处理区192 m2(24 m×8 m)。试验期间都采取相同的栽培管理措施。
1.3 数据采集及方法
1.3.1 坐果数和畸形果率 2个试验区各自随机选取30株,在生长期内调查第三薹果至第六薹果的坐果数目及畸形果数。
1.3.2 产量 记录2个试验区各自每次采收番茄的质量,历次番茄采收质量累加为小区产量。
1.3.3 果实品质 在2个试验区各自随机选取30个果实作为样本,测定果实的单果质量、纵径、横径、果形指数、心室数、硬度、糖酸比和含水量。
1.3.4 激素点花处理劳务费统计 记录整个生育期激素点花用工的情况,按照12.5元/h的标准计算劳务费用。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大棚番茄产量性状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大棚番茄产量性状的影响见表1。从表1分析可见,熊蜂授粉处理比激素点花处理增加的产量为937.0 kg/667 m2,增产幅度17.1%;单果重增加11.2 g,增加幅度8.0%;单株坐果数增加3.8个,增加幅度28.6%;畸形果率下降17个百分点。
2.2 不同处理对大棚番茄果实外观及品质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番茄果实外观及品质的影响见表2。从表2可见,2种处理的番茄果实横径及果形指数差异明显,说明激素点花处理刺激了果实横径膨大,使果形指数下降,而且种子数量很少,造成果实出现大而不重、易空腔的缺点。糖酸比体现了果实的风味,适宜的番茄口感需要高糖,同时要保持一定的糖酸比,试验中激素点花处理的糖酸比过高,所以风味较淡,而熊蜂授粉处理的糖酸比优于激素点花处理,风味适宜。在番茄果实硬度方面,熊蜂授粉处理的果实正常发育,果实饱满,硬度高于激素点花处理;同时减少了农药使用次数,降低了激素残留。
2.3 不同处理的综合效益比较
熊蜂授粉处理与激素点花处理的综合效益比较结果见表3。在实际生产管理中,激素点花处理需要6 h/667 m2才能完成,整个生育期需要60 h(点花10次),以12.5元/h的标准计算,需人工费750元/667 m2,再加上激素药品费用5元/667 m2,故激素点花总费用为755元/667 m2;熊蜂授粉处理包括防虫网450元/667 m2,可以使用3年,则年投入150元/667 m2,熊蜂需要1箱/667 m2,1箱成本400元,加上熊蜂管理费用20元,则熊蜂授粉费用为570元/667 m2;熊蜂授粉处理与激素点花处理投入相比,熊蜂授粉处理可节省开支185元/667 m2。而熊蜂授粉处理比激素点花处理的单产高出937.0 kg/667 m2,以市场价2.6元/kg计算,增收2 436.2元/667 m2。综合比较发现,熊蜂授粉处理实际比激素点花处理增收2 621.2元/667 m2。
2.4 熊蜂授粉技术示范应用情况
2014年武汉地区首次引进熊蜂授粉技术在早春番茄上进行应用示范与推广,示范面积为4.39 hm2,涉及农户38户,结果示范点平均产量6 105 kg/667 m2,产值14 573元。
3 熊蜂授粉技术应注意事项
3.1 合理使用农药
早春设施番茄病害严重,需要使用农药,而熊蜂对农药敏感,故使用杀菌剂时一定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类型的农药,并且在打药前头天傍晚将蜂箱移入至其他大棚,第二天再将蜂箱移回。打药期间严格控制农药的种类和使用浓度,禁用具有缓效作用的杀虫剂、可湿性粉剂、烟熏剂及含有硫磺的农药。
3.2 及时添加熊蜂饲料
当大棚内气温低、湿度大时,番茄的花粉较少,难以吸引熊蜂出巢采集花粉,此时应及时添加糖水或在蜂巢中投入一些花粉,以维持熊蜂蜂群的正常生长发育。
3.3 防止熊蜂蜇人
不要强烈振动或敲击蜂箱,不要穿蓝色衣服及使用香水等化妆品,以避免熊蜂蜇人。
4 讨论
试验中,熊蜂授粉处理能够提高番茄的单果质量和单株坐果数、增加产量、降低畸形果率,减少了农药使用次数和激素残留,所以提高了经济效益。熊蜂授粉能够改善番茄的食用风味和增强果实的硬度,因而可提升早春番茄的商品性。试验结果与罗文华等[5]研究熊蜂授粉对大棚蔬菜产量和品质影响结论一致。不过试验没有开展熊蜂授粉处理后番茄营养物质的变化研究,这将在后续试验中进行补充完善。
参考文献:
[1] 安建东,黄家兴,吴 杰,等.熊蜂授粉和蜜蜂授粉对设施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A].罗 晨,季延寿.第五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57-161.
[2] 谢文闻,姜秋玲,刁青云.中国蜂类授粉研究最新进展[J].中国蜂业,2007(6):12-14.
[3] DOGTEROM M H, MATTEONI J A, PLOWRIGHT R C. Pollination of greenhouse tomatoes by the North American Bombus vosnesenskii(Hymenoptera: apidae)[J]. 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1998,91:71-75.
篇5
关键词:农业;职称建设;科技人才;激励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167-02
1 现行职称建设模式分析
1.1 评聘结合模式
评聘结合模式是指在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进行评审时,同时进行职务的聘任。是以国家行政部门为主体,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审,之后再由用人单位对其进行聘任。其合理性体现在可以做到能力与级别相符,符合管理中的能级原理。但这种模式也存在许多缺陷:首先,国家主导的职称评审的科学性和稳定性与用人单位实际情况的多变性存在不相容,致使用人单位或长期处于高职缺编状态,或长期处于高职人满为患状态。其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成长的规律与用人单位科学设岗的基本要求不相容,因此这种模式在前几年尚可以推行,但近几年矛盾越来越突出,社会组织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决定了组织成员上升空间的狭小,制约了人才的成长和晋升。第三,由于评聘结合决定了“评”与“聘”的紧密关系,必然使职称评聘的标准在“评”的公正性和“聘”的适用性之间进行争夺和摇摆,由于“评”的环节的组织主体是国家人事部门(或其委托的地方人事部门),用人单位没有更多的话语权,致使评聘结合实际上是以评代聘。
1.2 评聘分开模式
从2005年起国家人事部及相关部门出台规定,要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要实行评聘分开,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申报不再受结构比例限制,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申报,但聘用要根据各个单位的岗位职数确定。这种模式避免了评聘结合模式的多种缺陷,兼顾了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要求和用人单位组织结构设置的实际情况,因此受到双方的欢迎。
这种模式可简单总结为“个人申报、社会评价、单位聘任、政府指导”。其突出特点为:“评”解决能力认定问题,“聘”解决单位使用问题,二者互不相干。即把专业技术资格申报全交给个人,把专业资格评审权交给社会,把聘任权交给单位。
由于过分强调用人单位的自由聘任权,这种模式也存在不足,即用人单位既可以高职低聘,也可以低职高聘,可以全然不顾来自社会的公正评价。在目前人才市场效率不高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模式,一些单位的领导就会以个人的好恶,来决定聘谁不聘谁,以及高聘还是低聘,造成个别单位不正之风的蔓延。因此在评聘分开的同时,须强化来自上级人事部门的监管,提高社会评价的地位和约束力。
1.3 先评后聘模式
这种模式从时间上分开了“评”和“聘”的环节,且强调先评后聘。这种做法,基本杜绝了用人单位的低职高聘行为,既保证了职称评审工作的权威性,又使用人单位有一定的灵活度,可以根据自身的环境特点和发展导向决定人员的聘用。
2 农业职称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要求人力资源在各行业间有效配置,农业职称建设显然不适应现代形势的要求,存在多方面问题。
(1)职称终身制,缺乏动态管理措施。职称一旦评定,就不存在降级和撤销,没有退出机制,导致员工高枕无忧,业绩和表现不再是员工的关注重点,使得职称激励失效,直接影响组织整体绩效。尤其是高职称员工极易出现职业生涯的高原现象,更高职称奋斗目标的丧失,使得他们表现出职业倦怠,因为他们处于核心职位,具有较强影响力,很容易影响整个组织的氛围。
(2)重视资格评审而轻视职务聘任。虽然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取得资格与聘任职务已有了明确的区分和界定,但仍然有人认为资格就是职务,评上资格就应该聘任职务,聘了职务就兑现各种待遇,兑现了待遇就为长期聘任加了保险,不犯大错就不能解聘降聘,基本形成一评定终身,能上不能下的局面。
(3)职称分类体系不健全,设置不合理。在具体职称申报时,出现了从事农业经济专业技术人员纷纷改评高级农艺师现象。由于农业系列技术职务分类有欠缺,农业经济专业没有正高级技术职务,而同是农业系统的农学、植保、土肥、园艺等专业都设有正高级技术职务。因此,造成农业经济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人心不稳,不能安心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整天在找项目、找成果、找论文去“挂名”造假,影响十分恶劣。
(4)人才观念陈旧,职称交易和福利化严重。“福利职称观”、“学历、资历职称观”根深蒂固。长期以来,职称渐渐被用来作为晋升工资的依据,并与提高各种待遇不适当地联系起来,于是托关系,找门子,职称评定时人情味十足。出现了在职称申报评审中弄虚作假、拉关系、走后门等种种不诚信、不正当的行为。在有些单位中,资格评审与职务聘任中的“论资排辈”、“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对年龄偏大、而业绩水平一般的人员,不少单位往往降低标准迁就照顾,助长了少数专业技术人员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思想倾向,2
(5)评价办法单一,评审程序形式化。在评审过程中,一律采用评委看材料、听介绍、投票表决的形式。一般情况下,仅凭手中的资料,难以全面了解、准确判断,再加上讦委看材料采用分工制,谁看的材料由谁介绍,介绍人的意见有很大的主导性,其他评委主要是根据介绍人的意见,结合单位考核结论以及专业组的意见进行判断,极易出现片面性和盲从性。目前的评审方式,是以无记名方式进行。这种办法虽能保证评委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也给了评委不受任何约束的权利。
(6)评审标准、条件笼统,缺乏量化和硬化。按农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规定,评审的条件有四个:学历、资历、水平、业绩。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农业专业分类多,又没有制定细化的评审条件,造成十多个专业套用一样的标准,因此条例上的评审条件“水平”和“业绩”两部分的很多条款都流于形式,难以掌握。“学历”、“资历”自然成为评审的主要条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评审中的论资排辈。
3 深化农业职称改革的对策
农业职称建设应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坚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坚持为农业发展服务,坚持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坚持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服务。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具有竞争激励机制的职称管理制度为重点,不断完善个人申请、社会评价、单位聘任、政府调控的职称工作体制,努力营造公正评价、合理使用和充分调动农业技术人才积极性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实现农业人才的全面发展。
(1)拓宽人才评价服务领域。扩大评价范围,打破人才身份和所有制限制,只要从事农业技术工作,就可以依照规定申报和考取农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将原来的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向农业专业技术职称评定靠拢。增设农业经济正高级技术职务,稳定农业经济技术人员队伍。
(2)改革单一评价方式。根据评审对象的不同,农业高级技术职务分别实行资格评审、考评结合和直接认定的办法。对于全日制农业院校涉农专业毕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任农业中级职务5年的、硕士研究生任农业中级职务4年的、博士研究生任农业中级职务2年的晋升对象,由评审专家评议表决。对于不具备农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学历、资历破格晋升的及非农专业毕业的晋升对象,先进行业务知识测试,成绩合格者再由专家进行评审表决。对于研究涉农专业的博士后,可由单位考核申请,省级人事职改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直接认定。
(3)量化评审标准,规范评审程序。细化、量化农业试行条例中的评审标准,将评价指标量化赋分,加大定量评审的分量。对人的评价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定量要切合实际,定性要公平公正。
(4)改进评审组织的管理。打破行政单位、地域限制,广泛遴选道德水平高尚、农业业务技术水平娴熟、农业科研推广应用能力强、熟悉职称政策的专业技术人员,组建农业职称评审专家库。真正让社会和农业行业内人士来评价农业技术人才,以达到社会和农业行业内来认可农业技术人才。
(5)强化聘任制度,继续破除终身制。1986年提出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是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上的一项重要制度改革,实践证明,推行聘任制度和破除终身制度的改革思路是正确的。使职称工作走出“重评轻管”的怪圈,必须在这“三个管理”上下功夫。聘任管理要重点抓好按聘约进行管理;考核管理要体现专业技术人员的特点,进行量化考核,重视对考核结果的使用,要与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挂起钩来;对职称基础性工作的管理,主要是严格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推荐、评审程序,增强考评结果的客观公正性。
(6)改革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办法。结合山东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试行,要适时改革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聘任办法。实现单位聘用与职务聘任的合一。要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制度,把考核结果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解聘、续聘的依据,真正形成能上能下、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灵活规范的聘任聘用相统一的机制。(7)逐步推行农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注册登记制度。对农业技术职务资格实行动态管理,逐步推行注册登记制度。首先对高级职务资格进行定期复审。凡已取得农业高级资格的在职在岗人员,在规定的年限内,达到一定的工作量,有新的科研成果、论文,继续教育达到规定学分的,其资格继续有效。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可暂缓登记,并给予一定延长期。
(8)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依托农业普通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农技培训中心等,建立继续教育网络体系,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作为职称评审时的重要条件,继续教育学分达不到规定分值,不得申报上一级职称。
篇6
关键词:土壤养分变化现状;改进;施肥方法
中图分类号:S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129-2
公主岭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东辽河中游右岸,处于中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干燥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降温较快,多晴天,霜来得早,冬季漫长、干燥而寒冷。全年平均日照2745h,平均气温5.6℃,无霜期平均140d,年降雨量550-560mm。全市共有耕地415万亩,主要土类有黑土、黑钙土、草甸土、风沙土、新积土及少部分棕壤。黑土、黑钙土、草甸土主要分布在市域的中东南部地区,风沙土分布在西北部,冲积土分布于辽河及支流两岸,棕壤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坡丘陵地区。公主岭市是东北玉米主产区,玉米种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以上。
1 耕地质量评价养分因子的确定
评价因子的确定主要依据研究公主岭市的土壤特点和资料的可获得性,选取了与玉米产量密切相关的土壤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效锌等6项指标作为土壤质量评价的因子集。
依据土壤养分供应能力,结合公主岭市3414肥效试验,参照国内分级标准,将土壤质量评价因子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为不同的等级标准,见表1。
表1 公主岭市土壤质量评价因子分级指标
2 土壤质量评价因子区域差异及变化状况
以下化验结果来自于近年来14355个有代表性的耕层土壤样品的测试结果。
2.1 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变化状况
从有机质化验结果分析表明,公主岭市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1.6g/kg,变化幅度在7.2-45.8g/kg之间。
在《吉林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技术规程》分级基础上,将全市耕层土壤有机质分为五级,其中含量大于30g/kg的土地面积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0.42%;含量在20-30g/kg占46.48%;含量在15-20g/kg占23.17%;含量在10-15g/kg占10.42,含量小于10g/kg占4.51%。
与第二次土壤普查调查结果的18.3g/kg比较,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3.3g/kg,究其原因:从第二次土壤普查到目前的20多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一个重大变化是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已占整个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90.1%,大量玉米根茬以及旋耕根茬还田使农田非腐解物增加,从而使土壤有机质的测试结果增加,然而非腐解物不是纯正的矿化腐殖质,此物需经若干年方能生成真正的腐殖质,才能被作物利用。
从行政区域看,苇子沟、环岭、响水、永发、范家屯等乡镇有机质含量较高,平均含量为28.5g/kg,土壤类型主要为草甸土、草甸黑钙土、草甸黑土等;含量较低的是十屋、毛城子、玻璃城子、桑树台等乡镇,平均含量为17.8g/kg,土壤类型主要为风沙土。
全市分布的黑土、黑钙土、草甸土、冲积土、水稻土、风沙土和棕壤等主要土类有机质分别为21.4g/kg、22.9g/kg、25.4g/kg、21.4g/kg、24.4g/kg、12.9g/kg和20.1g/kg。
2.2 土壤全氮含量及变化状况
耕层土壤中全氮含量平均为0.946g/kg,变化幅度在0.28-2.4g/kg之间。
在全市各主要类型的土壤中,水稻土全氮含量最高,平均为1.21g/kg,棕壤土最低,平均为0.79g/kg。按照面积分级统计分析,全市耕地全氮主要集中在0.75-1.5g/kg之间,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2.11%。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的结果1.1g/kg比较,降低了0.154g/kg。究其原因:氮素是玉米高产最重要的养分限制因子。近10多年来,玉米单产逐年增加,种植密度由原来的平展型发展到现在的紧凑型密植品种,密植品种对氮素的需求量增加,从土壤中带走氮的养分增加,因而土壤中氮素趋于下降。
调查结果还表明,全市苇子沟乡全氮含量最高,平均达到2.07g/kg,最低为毛城子镇,平均含量为0.627g/kg。
全市分布的黑土、草甸土、冲积土、水稻土、棕壤、黑钙土和风沙土等主要土类全氮分别为0.94g/kg、1.05g/kg、0.972g/kg、1.21g/kg、0.79g/kg、0.99g/kg和0.58g/kg。
2.3 土壤有效磷含量及变化状况
对全市耕地14355个土壤样品有效磷化验结果分析,耕层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平均为14.9mg/kg,变化幅度在2.98-51.04mg/kg之间。
其中棕壤土含量最高,平均为20.1mg/kg;其次是黑土,平均含量为17.9mg/kg,风沙土最低,平均为12.3mg/kg。主要原因是黑土和棕壤土目前多为旱田,近十几年大量施用磷酸二铵,以上两种土质保水保肥能力强,而风沙土的保水保肥能力差,造成了此结果。
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公主岭市耕地磷素状况有很大的改善,从图1看出,20年前公主岭市耕地土壤有效磷多在5mg/kg以下,本次调查,按照含量分级数字出现频率分析,土壤有效磷多在10-20mg/kg范围内,大于10mg/kg的面积明显地增加了。
从行政区域看,苇子沟和环岭乡含量高,分别为51.04mg/kg和35.45mg/kg,这与两个乡镇菜田种植面积较大有关。最低是黑林子镇,平均含量为7.82,其原因是近十年来,本区域长期采用“一炮轰”一次性施肥法。整体来看,有效磷的含量呈现上升,这于施肥习惯有很大关系。自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从含磷较高的二铵做底口肥的施入,到现在复合肥和复混肥的施入,以及磷在土壤中移动性小,易被土壤固定的特点,使土壤耕层的有效磷含量增加。
全市分布黑土、草甸土、冲积土、水稻土、棕壤土、黑钙土和风沙土等主要土类有效磷含量分别为17.9mg/kg、14.2mg/kg、16.9mg/kg、13.55mg/kg、20.1mg/kg、12.5mg/kg、12.3mg/kg。
2.4 土壤速效钾含量及变化状况
公主岭市耕层土壤速效钾比较丰富,调查表明全市钾平均在129.6mg/kg,变化幅度在60-240 mg/kg之间。其中水稻土含量最高,平均为150mg/kg,其次为黑钙土,平均为124.3mg/kg,最低为棕壤土,平均为78.2mg/kg。具体见图2。
本次调查了4355个样本,按照含量分级数字出现频率分析,全市大于200mg/kg的占9.6%,150-200mg/kg的占20.6%,100-150mg/kg的占48.4%,小于50-100mg/kg占21.4mg/kg。这说明连年施用钾肥和玉米根茬还田,使土壤速效钾含量有所增加,但这并不能说明土壤不缺钾。因为土壤钾丰缺指标值是相对值,它应当随着产量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从各乡镇分析看,苇子沟和环岭两乡含量较高,平均值分别为240mg/kg和206.7mg/kg,这与两乡镇大面积种植蔬菜,大量施入农肥有直接关系;最低乡镇是玻璃城子镇,平均值为78.9mg/kg,该乡镇土壤类型主要为风沙土,其保肥性很差,造成速效钾养分含量偏低。
全市分布水稻土、黑钙土、黑土、冲积土、草甸土、风沙土和棕壤土等主要土类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50mg/kg、142.3mg/kg、139mg/kg、131.7mg/kg、127.7mg/kg、81.5mg/kg、78.2mg/kg。
3小结与讨论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公主岭市耕地土壤养分变化较大:全市耕地全氮呈现下降趋势,有效磷呈上升趋势,有机质和速效钾虽有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很小,基本在适量程度。
耕地质量变化的原因初步分析:(1)氮素下降的原因是,近年来种植耐密型玉米品种和玉米单产的提高,对氮肥需求大大增加;大量采用“一炮轰”一次性施肥法,不追肥,造成氮素明显含量不足。为了控制土壤中决定作物产量的氮元素下降,在氮肥控释技术还没有达到预期技术要求的当前,必须改变一次性施肥方式。(2)磷含量呈增加趋势,为达到养分平衡,在磷的施用量上,要依据土壤特性及养分测试结果,调整磷的施用量。(3)有机质和速效钾增加的原因是玉米根茬还田的结果,但并不乐观,因其有机质中可被作物利用的腐殖质含量并不多,土壤肥沃程度还有待于提高,在积攒优质农家肥和施农肥上还要增加投入;在密植和缺钾的地块,注意追肥时期在追施氮素的同时,适当补施钾肥,对玉米壮秆,促早熟以及提高玉米单产水平十分有效。
参考文献
[1] 于佩锋.玉米常用施肥方法辨析[J].吉林农业,2003(03).
[2] 贺帆.实时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品质和氮效率影响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
[3] 周士龙.加强施肥技术研究 提高氮肥利用率[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
篇7
基金项目: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8FY210500)
作者简介:曹德航(1964-),男,高级农艺师。E-mail:ta8223721@163com
*通讯作者,E-mail:
摘要:本文介绍了茶园天敌资源的调查现状,包括茶园天敌的种类、天敌种群动态以及天敌与害虫种群关系,并分析了天敌的功能及保护研究现状。
关键词:茶园;天敌;资源;功能
中图分类号:S476-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12-0117-06
茶产业是我国的特色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我国农业、世界茶产业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在茶树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长期大量使用化学类农药,导致次生性害虫大量暴发、农残含量超标的恶性循环,致使茶叶的质量安全成为我国茶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国际和国内都加强了对茶叶的安全监管强度。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对进口茶叶的农残指标越来越多,限量标准越来越苛刻。2012年,我国农残卫生指标也由7项增至25项。
如何降低农残、提高茶叶品质,实现茶叶的绿色、安全生产,成为现今茶叶生产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茶园常用的防治病虫害的措施有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与生态防治等,生态防治是目前最为安全有效的措施,而其核心是利用害虫的自然天敌来控制害虫。为有效实施生态防治,各茶区积极开展了病虫及天敌资源的调查,在摸清茶园中病虫及天敌资源的种类及其分布的基础上,强化茶园中自身因素的控制能力,并对天敌资源进行种群动态分析,对其害虫控制功能等进行相关研究,为茶园制定和实施生态防治举措提供依据,为茶叶的绿色、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1茶园天敌资源种类
与其它农业生态系统相比,茶园中的天敌资源较为丰富,通常每种害虫都有1至数种天敌起着抑制作用[1]。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就已经调查摸清了茶园中主要害虫的天敌。印度记载了茶树主要病虫害的重要天敌。20世纪60~80年代中期,湖南、浙江、安徽、贵州和云南等省陆续开展了茶树病虫、天敌昆虫、蜘蛛和昆虫病毒的调查及鉴定。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茶区积极开展了茶园天敌资源的调查。茶园天敌作为茶园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茶园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现已发现茶园天敌1 100种左右。天敌资源种类主要包括捕食性天敌昆虫、蜘蛛、寄生性天敌昆虫、昆虫病原细菌、真菌、病毒、食虫益鸟、捕食性益螨等[2]。山东茶园在天敌资源调查方面的研究较少,目前已记录的山东茶园天敌资源中,捕食性天敌昆虫17种,涉及7目9科;寄生性天敌7种,分属 2目7科;茶园蜘蛛为10科28种。在28种蜘蛛资源中,迷宫漏斗蛛、蟹蛛、三突花蛛、白斑猎蛛、园蛛、机敏漏斗蛛是山东茶园蜘蛛优势种,此外,地蛛科蜘蛛在山东茶园内具有地域代表性[12]。
1.1茶园捕食性天敌昆虫资源
在茶园天敌资源中,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类最多,有百余种,包括瓢虫、胡蜂、猎蝽、螳螂、草蛉、步甲和蜻蜓等[2]。其中瓢虫为茶园中最常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且以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 kuwanae)居多[3]。各类捕食性天敌昆虫对茶树害虫均有较强的自然控制能力,通常,在天敌资源稳定的情况下,茶园内害虫的群体密度可以得到有效控制[3]。瓢虫类天敌对于茶蚜、粉虱、蚧类等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1.2茶园蜘蛛资源
蜘蛛是茶园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茶园蜘蛛的种类和数量都非常丰富,种群数量可占茶园捕食性天敌总数的80%~90%[4]。茶园蜘蛛数量多、寄主广、捕食量大, 平均每头蜘蛛每天可捕食害虫6~10头,对害虫具有较大的控制作用[5]。
据调查,我国茶园中,蜘蛛资源初步统计达28科290种[6],比日本茶园蜘蛛资源丰富得多。浙江已发现茶园蜘蛛14科116种,安徽22科118种,云南西南部14科116种,江西北部17科82种,贵州茶园24科155种,广西茶区24科115种,福建茶区54种,湖北茶园10科22种,各茶区优势种有所不同。其中,常见蜘蛛种类有10科22种。具体常见种类有微蛛科的草间小黑蛛,狼蛛科的沟渠豹蛛、T纹狼蛛,球腹蛛科的八斑球腹蛛,圆蛛科的黄褐新圆蛛、四点亮腹蛛、横纹金蛛,肖蛸科的圆尾肖蛸、鳞纹肖蛸、四斑锯螯蛛以及蟹蛛科的三突花蛛等。在茶园中,一般以微蛛科和狼蛛科的一些种类发生数量最大,其次是肖蛸科的一些种类,蟹蛛科、球腹蛛科和园蛛科的发生数量相对较少[7]。
1.3茶园寄生性天敌昆虫资源
茶园寄生性天敌昆虫主要包括寄生蝇和寄生蜂,且种类以膜翅目中的专性寄生蜂居多,对鳞翅目的幼虫和蛹具有极高寄生率,实现了对害虫的有效控制。据浙江省报道,在春茶期间,茶尺蠖绒茧蜂(Apanteles sp)对2~3龄的茶尺蠖幼虫平均寄生率可达60%以上,最高可达96%以上[8]。安徽敬亭山茶场,对茶小卷叶蛾为害,采用松毛虫赤眼蜂 (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来防治,效果显著,在茶小卷叶蛾卵期,每6667m2放松毛虫赤眼蜂80 000头,寄生率可以达到60%~80%。在安徽省,卷叶小茧峰(Microbracon hebator Say)对茶小卷叶蛾的寄生率可达70%以上。此外,蚜蜂类、小蜂类对粉虱类、蚧类害虫也常发生寄生。黑卵蜂、赤眼蜂等专门寄生害虫卵。寄生蝇类天敌则以寄生鳞翅目害虫的幼虫和蛹为主,对茶树害虫的寄生率可达10%左右[9]。
1.4茶园病原微生物资源
病原微生物资源在茶园天敌资源中占据一定比例。多种细菌、真菌、病毒对于茶园害虫均能够起到很好的控制效果。虫生真菌是茶园害虫的一种重要致病菌[10],在茶树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特别是在山区高温茶园中,虫生真菌是茶树害虫的自然控制因子。韩宝瑜[11]对我国茶园害虫虫生真菌名录及其地理分布进行了总结,共分为虫霉、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4大类。以虫霉中根虫瘟霉(Zoophthora radican)、虫霉(Eoophthora sp)、半知菌中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拟青霉属(Paecilomyces)、镰孢属(Fusarium)、枝孢霉(Cladosporium sp)、顶孢霉(Acremonrium sp)、蚧侧链孢(Pleurodesmospora coccorum)等为优势种属[11]。
1.5茶园食虫益鸟资源
食虫益鸟对茶园特别是山林地区茶园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害虫的控制也发挥着一定作用。茶园食虫益鸟大都属雀形目,有白脸山雀(Parus major Linne)、虎纹伯劳(Lanius tigrinus Drapiez)、红尾伯劳(Lanius cristatus Linne)、灰卷尾(Dicrurus leucophaeus Vieillot)、乌鸦(Turdus merula)、灰喜鹊(Cyanopica cyana)、大山雀(Parus major)、大杜鹃(Cuculus canorus)等几十种。对鳞翅目的尺蠖蛾科、刺蛾科、蓑蛾科、卷叶蛾科,鞘翅目的象甲科、小蠹虫科,直翅目的蟋蟀科等具有一定控制作用。
2茶园天敌资源种群动态
茶园天敌种群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一定规律性。对幼龄茶园、母穗园、丰产茶园和自然生长品种标本园共4种类型茶园天敌群落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垂直空间分布上,天敌的种数和个体数在丰产茶园中均以上层居多,而在其它3类茶园中则以中层最多;在水平空间的分布上,天敌资源的种数和个体数在丰产茶园中以外层较多,而其他3类则以内层较多。
茶园天敌的种类和密度情况与天敌的繁殖力、茶树害虫种群、茶园生境以及茶园的栽培管理方式密切相关[14]。气候巨变的情况或特别寒冷的年份常常会发生天敌的大量迁移而导致天敌种群密度下降[15]。茶园的环境和管理措施对天敌的种群组成及动态具有较大影响。韩宝瑜(2005)[16]对25年生山林间的有机茶园、植被贫乏的无公害茶园和普通茶园的茶丛及地表蜘蛛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植被较少、管理稍粗放、滥施化学农药的普通茶园蜘蛛种数和个体数均最少,无公害茶园蜘蛛种数和个体数多于普通茶园,植株相对繁盛的有机茶园蜘蛛种数和个体数最多。另外不同间作方式对茶园天敌的种群组成及动态也有影响。雷喜红(2009) [17]对5种茶园——纯茶园、茶桂间作茶园、茶梨间作茶园、茶松间作茶园和松林围合茶园内节肢动物群落进行系统调查,用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法研究了茶园天敌存在情况,其中主成分法综合指数为茶梨间作茶园>茶桂间作茶园>茶松间作茶园>松林围合茶园>纯茶园。此外,随着茶园害虫种类的变化及种群的季节变动,所对应时期茶园中发挥主要控制作用的天敌种类及控制程度也有所不同。
3茶园天敌和害虫种群关系
大量研究报道一致表明茶树害虫的种群变化规律以及种群密度受到自然天敌种群变化规律以及种群密度的影响[10,12,18~26]。茶园天敌的种群变化规律对茶树害虫种群变化表现出强烈的追随效应。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不同生态栽培类型、不同管理模式的茶园中,天敌与害虫高峰期出现的时间各异[27]。
在茶园中天敌资源种群与害虫种群的关系研究方面,汪礼鹏[29]认为:茶园天敌种类及个体数量与害虫群落的种类及个体数量随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同步变化。茶园天敌群落的种类丰富度与害虫群落的种类丰富度也是随着季节变化而发生同步变化。并且通过比较天敌与害虫的优势集中性动态趋势、群落数量、种类丰富度等方面得出结论:在各类害虫中,植食类害虫与茶园天敌作用明显,茶园天敌对此类害虫具有明显的持续控制作用。此外,通过调查分析幼龄茶园、投产茶园和更新茶园3种不同类型茶园害虫与天敌种类、总个体数,发现:天敌群落的生产力与害虫群落生产力呈正相关,生产力越高的害虫群落,其所支持的天敌群落个体数越多,多样性越大。
4天敌功能研究进展
4.1捕食性天敌对害虫的捕食功能研究
关于天敌与猎物之间的关系在早年间就有了比较深入的数学模型、理论公式。1925和1926年Lotka和Volterra提出了第一个关于捕食者和猎物之间关系的模型[28]。1959年Holling又提出了捕食性天敌和猎物之间的功能反应3种基本曲线。为了使模型更加完善,解释性更强,许多模型将天敌与害虫的行为特性和环境因素加进去,包括密度效应、干扰效应、寻找效应、空间和温度等,同时还有一些新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天敌自身的竞争强度[30]。然而这些模型大都用来描述棉、稻、麦、林木的捕食天敌与害虫的相互关系上。与之相比,捕食性天敌对茶园害虫控制作用的研究显得很薄弱[31]。王国昌等(2010)[32]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鞍形花蟹蛛亚成蛛对茶尺蠖3日龄幼虫的捕食功能。林海清(2007)[33]研究表明草间小黑蛛对茶蚜的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 Ⅱ型;草间小黑蛛有较强的种内干扰反应,随着捕食者密度增大,草间小黑蛛的捕食率相应降低;猎物密度和天敌密度相互干扰会降低草间小黑蛛的搜寻效应,但对捕食量没有影响。
4.2寄生性天敌昆虫对害虫的寄生效应研究
与捕食性天敌的捕食功能研究相比,对寄生性天敌寄生效应的研究相对较少。韩宝瑜等(2009)[34]考评了不同茶园环境下缨小蜂对小绿叶蝉卵的寄生率,10块供试茶园中,高效丰产示范茶园、普通丰产茶园、国家茶树资源圃和山林间茶园茶梢着卵率高。张学武等(1995)[35]研究了红圆蚧3种寄生蜂的寄生作用,结果表明在红圆蚧的3种寄生蜂——盾蚧长缨蚜小蜂(Aspidiotiphagus citrinus Craw)、岭南黄蚜小蜂(Aphytis lingnanesis)、印巴黄蚜小蜂(Aphytis melinus)中的寄生率以印巴蜂最大,岭南蜂次之,长缨蚜小蜂最小,3种寄生蜂在不同温度下的寄生率都近于正态分布,建立了含干扰效应、温度效应的功能反应模型,两个模型的各参数均有明确的生物学意义,模拟效果好。另外,施祖华等(1998)[36]研究了菜蛾绒茧蜂对寄主龄期的选择性和寄主适合性。邵家斌等(2010)[37]报道了海氏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hayati)在室内对不同寄主密度下的B型和Q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寄生和取食情况,并比较了该蜂对2种生物型烟粉虱功能反应的差异。
4.3虫生真菌对害虫的致病力研究
虫生真菌作为茶园生态系统中一类重要的致病菌,因其种类多、安全有效、便于大量生产等优点,在害虫的生物防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各类昆虫病原物中,病原真菌是唯一能通过表皮侵入昆虫的微生物,在害虫生物控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关茶园虫生真菌的研究,国内有较多报道。韩宝瑜等[38~40]对茶园虫生真菌资源及地理分布进行了系统调研,阐述了蚧侧链孢等几种虫生真菌在茶园黑刺粉虱中的流行规律,总结了粉虱8种虫生真菌的培养性状、致病特征及在多种生境中的侵染率,发现高虫口、高湿和一定数量的虫生真菌是酿成昆虫流行病的必要条件,若将蚧侧链孢虫生真菌定殖于黑刺粉虱种群中,在其种群数量骤增前接种释放蚧侧链孢菌剂,加大茶园虫生真菌菌量,将对黑刺粉虱种群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近年来韩宝瑜等提出并实践了虫生真菌与化学信息物质、虫生真菌与寄生蜂联合防治茶园害虫的理论和技术,拓展和丰富了茶园害虫综合防治的内容。在昆虫病原细菌防治害虫方面,目前主要使用芽孢杆菌类的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5茶园天敌资源保护研究
通过茶园天敌的自然控害能力来实现茶园害虫的有效防治,是生态茶园和无公害茶园的必然要求。因此,茶园应该为各类天敌的生存繁衍提供必需的生存条件,通过改善茶园生境和栽培管理方式,丰富茶园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以此提高天敌资源的丰富度和稳定性,实现对茶园天敌资源的有效保护,充分发挥茶园天敌的生态功能。
茶园生态系统中,植被多样性可以有效增加各类天敌资源生存所必需的基本资源,此类基本资源包括植物类食物(主要是花粉和花蜜)、避难场所和替代猎物等。丰富生态系统中的植被多样性
有利于天敌就近获得生存所需的一切,而无需远离害虫种群到区域外去寻找,从而实现对害虫的持续控制;可以增加天敌替代猎物的种群数量和密度,延长替代猎物的发生时间(特别是靶标害虫出现之前)和分布空间的均匀度,从而增加天敌存留在作物系统中的时间和数量;可以降低天敌作为猎物被其它生物捕食的风险,为实现对害虫的控制提供较大的天敌种类和数量基数;还可以为天敌提供花蜜等食物。
大量研究表明,复合系统中的昆虫群落多样性显著高于传统的单一种植系统的昆虫群落多样性[41,42]。而且多物种植物系统中的天敌活动可导致植食性昆虫种群密度下降。复合茶园亦是如此,复合茶园对茶树害虫的控制机制是多方面的,既可通过增加复合茶园相对复杂的生境为天敌在各种不利条件下提供庇护场所,保护系统内自然天敌,增加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43,44],也可通过间作的林草等对害虫的趋避、拒食等而发挥作用。
在茶园中,主要复合系统有林茶复合系统和茶草复合系统。林茶复合系统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一类典型的间作模式。栗茶间作、李茶间作、茶梨间作、茶柿间作等对茶树病虫害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可改变茶园的小气候,利于茶叶产量与品质的提高[42,43]。茶草复合系统中,种植白三叶草的茶园在不施任何化学农药的情况下害虫种群数虽有所增加,但它的天敌种群数量增加更多,并且,茶树主要害虫如茶蚜、茶尺蠖、小绿叶蝉等数量都明显减少[46]。种植紫花苜蓿的茶园中,紫花苜蓿的专有害虫可为天敌提供食物和充当补充寄主[47]。此外,在茶园四周适当种植一些开花植物可为寄生蜂、寄生蝇提供蜜源,以提高其繁殖力[48]。
另外,茶园铺草也是一项保护天敌的有效措施。茶园铺草覆盖,可以增加环境异质性,提高物种多样性,为狼蛛等提供庇护场所,有利茶园蜘蛛的过冬与渡夏[49]。以上措施可结合其他农业措施使用以保护天敌。如茶园实行密植免耕使茶丛覆盖郁闭, 利于天敌与寄生菌繁衍生存。台刈或修剪下来的虫枝,应集中堆放在茶园附近背风低洼处,以利于天敌昆虫羽化或孵化后飞出重新回到茶园。
6结语
截至目前,茶园天敌资源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通过大量开展天敌资源调查,分析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并制定一系列天敌保护措施。茶园天敌在病害虫的控制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汉鹄.试论茶园害虫生物防治[J].安徽农业科学,1984,12(4):77-80.
[2]胡淑霞.山区茶树病害的发生生态及综合防治初探[J].茶叶通讯,1995,4:23-24.
[3]洪北边.中国茶园瓢虫资源名录(下)[J].茶叶,2000,26(3):144-146.
[4]李新月.湖南省茶园蜘蛛种类调查与优势种生态学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
[5]张觉晚.利用蜘蛛控制茶园害虫[J].茶叶通讯,2007,6(2):33-34.
[6]陈银方,宋昌琪,刘林敏,等.中国茶园蜘蛛种类研究[J].茶叶科学,2000,20(1):59-66.
[7]洪海林.茶园蜘蛛的种类及其消长分析[J].茶叶通报,1991,1:38-40.
[8]侯建文,赵烨峰.茶尺蠖的天敌及其控制作用[J].茶叶,1988,1:31-33.
[9]汤宇,肖润林,张超,等.茶园主要害虫生态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J].湖南农业科学,2004,6:33-35.
[10]杨秋生,张君,黄永珍.鄂西北高山生态茶园天敌对害虫自然控制[J].湖北植保,2001,1:28-29.
[11]韩宝瑜.我国茶园虫生真菌名录及地理分布[J].福建茶叶,2000,2:20-21.
[12]陈伯刚.蜘蛛对茶园害虫控制作用的研究[J].蛛形学报,2003,12(2):125-127.
[13]朱雯,刘玉,张丽霞,等.山东茶园天敌资源及种群变化动态研究[A].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321-329.
[14]戴轩.茶树害虫天敌发生规律的研究[J].贵州茶叶,1994,79(3):21-24
[15]胡淑霞,周其凤.浅谈茶树病虫害天敌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茶叶通报,1999,21(1):30-31.
[16]韩宝瑜.有机、无公害和普通茶园蜘蛛群落组成及动态差异[J].蛛形学报,2005,14(2):104-107.
[17]雷喜红.不同类型茶园节肢动物多样性与害虫发生的关系[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9.
[18]杨青,余德亿.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种群的生态调控[J].福建茶叶,2008,2:33-35.
[19]刘家洪,麻咏梅,涂业苟.广丰县茶树害虫天敌昆虫资源调查[J].江西植保,2007,30(3):121-123.
[20]彭萍,李品武,侯渝嘉,等.不同生态茶园昆虫群落多样性研究[J].植物保护,2006,32(4):197-199.
[21]叶靖平,董民,黄晓照,等.凌云白毫茶园害虫和天敌优势种群发生规律调查[J].中国植保导刊,2006,2:29-30.
[22]杜相华,杨东鹏,黄正恩,等.有机管理措施对有机茶园害虫和天敌种群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4,20(4):78-79.
[23]张建云,侯柏华,彭晚霞,等.长沙地区茶园害虫天敌资源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4,6:49-51.
[24]邓欣,谭济才.生态控制茶园内害虫、天敌种类数量的季节变化规律[J].生态学报,2002,22(7):1166-1172.
[25]胡淑霞,江俊起,宛晓春,等.祁门七里桥茶厂茶园害虫天敌资源调查初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30(1):44-48.
[26]张觉晚,李训生,喻恢云.湖南娄底地区茶园害虫及天敌资源调查[J].茶叶通讯,2002,1:35-37.
[27]高旭晖,杨云秋,梁丽云,等.山区茶园主要害虫天敌及其控害作用[J].中国茶叶加工,2006,6(3):35-36.
[28]尚玉昌.捕食者-猎物关系的理论和应用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0,1(2):177-185.
[29]汪礼鹏.油茶园害虫与天敌群落结构及季节动态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7):183-184.
[30]邹运鼎,耿继光,陈,等.异色瓢虫若虫对麦二叉蚜的捕食作用[J] 应用生态学报,1996,7(2):197-200.
[31]刘海涛.小菜蛾主要捕食性天敌捕食功能系统及其助增机理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1.
[32]王国昌,孙晓玲,董文霞,等.不同温度下鞍形花蟹蛛亚成蛛对茶尺蠖3日龄幼虫的捕食功能[J].茶叶科学,2010,30(3):173-176.
[33]林海清.假眼小绿叶蝉和茶蚜及其天敌草间小黑蛛生态行为特性的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7.
[34]韩宝瑜,林金丽,周孝贵,等.假眼小绿叶蝉卵及卵寄生蜂缨小蜂形态观察和寄生率考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36(1):13-17.
[35]张学武,古德祥.红圆蚧3种寄生蜂的寄生作用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5,6:79-82.
[36]施祖华,刘树生.菜蛾绒茧蜂对寄主龄期的选择性和寄主适合性[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8,24(4):339-343.
[37]邵家斌,刘树生,余元钊,等.海氏桨角蚜小蜂对两种生物型烟粉虱的功能反应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0,32(1):73-77.
[38]韩宝瑜,李增智.蚧侧链孢对黑刺粉虱致病力的研究[J].安徽农学院学报,1992,19(4):303-307.
[39]韩宝瑜,李增智.黑刺粉虱8种虫生真菌培养性状及其侵染率[J].华东昆虫学报,2001,10(1):39-43.
[40]韩宝瑜,崔林.粉虱座壳孢和韦伯虫座孢对黑刺粉虱的侵染和流行[J].中国茶叶,2004,1:19-20.
[41]Risch S J,Andow D,Altieri M A Agroecosystem diversity and pest control: data, tentative conclusions,and research directions[J]Environmental Entomology, 1983,12(3):625-629
[42]Andow D A, Prokrym D R Plant structural complexity and host-finding by a parasitoid[J] Oecologia, 1990, 82(2):162-165
[43]陈银方.浙江省山地茶园蜘蛛研究初报[J].生物防治通报,1992,8(2):68-71.
[44]王沅江,庞雄飞,谢振伦.假眼小绿叶蝉自然天敌控制作用的评价[J].茶叶通讯,1997,4:6-10.
[45]田丽丽,宋鲁彬,姚元涛.茶树间作研究进展[J].落叶果树,2009,4:36-39.
[46]吴洵.有机茶园生草栽培的好草种——白兰叶草[J].茶叶通讯,2009,9(3):26-29.
[47]冯明祥,姜瑞德,王继青,等.茶园种草对茶树主要害虫及其捕食性天敌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0,10: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