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的手抄报范文

时间:2023-03-25 20:49: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文学的手抄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文学的手抄报

篇1

关于古诗词手抄报的图片欣赏

有关于古诗词手抄报图片1

有关于古诗词手抄报图片2

有关于古诗词手抄报图片3

有关于古诗词手抄报图片4

有关于古诗词手抄报图片5

有关于古诗词手抄报的资料: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1、《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有关于古诗词手抄报的内容:李白古诗欣赏

1、《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2、《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推荐其他主题的手抄报资料和图片作为参考:

1.精美的古诗词手抄报内容资料

2.关于古诗手抄报的内容设计

3.古诗手抄报大全

篇2

关键词: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激发;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236-02

一、落实课程标准,强化课外阅读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生应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达到此标准,教师要进行外部强化,要依据教育部推荐的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目,为学生制定三年的阅读计划,要求学生读整本名著,每天至少阅读5000字,每天向组长汇报阅读章节内容,小组长做好书面记录。通过强化,让学生走进名著。

二、找准“切入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1.在名著影视作品与原著的比较中,享受原著特有的艺术魅力。读图时代,学生对电视、网络感兴趣。我们可以运用影视来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在学习名著推荐与阅读时,可选择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与名著进行对比阅读,从而感受名著的精彩之处。小说讲究文字描绘的形象化;影视作品讲究人物的行动化和视觉化。因此,读小说要将文字转化为“意象”,这是一种积极的再现过程,需要进入身临其境的氛围,需要联想、想象,需要心灵体验。这样在与主人公的对话、交流中,陶冶情操,增进智慧,提高语言感受能力,获得难以名状的读书愉悦,享受阅读名著的兴趣。

2.以课内名著节选为基点,向阅读大师原著延伸。语文课本节选有大量的中外名著精,在教学时,要把对作者及原著的介绍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如教学《童年的回忆》,文章节选自高尔基的《童年》。教学时,先介绍高尔基——他出身贫寒,忍受磨难,在书籍中找到了自己的天地。如饥似渴地阅读大仲马、巴尔扎克、福楼拜、普希金等文学大师的各类作品,为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这些关于“书”的格言,被千千万万各种肤色的人传颂至今。再介绍作品《童年》,激发学生阅读整部原著的内驱力。

3.以课内经典美文的精读,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及现代美文拓展。经典美文,唯美、清新、智慧,发人深省,充满生活情趣,宣扬理性哲思,追求简单中的精致与典雅,解读平凡中的意趣与智慧。学生对经典美文的阅读更感兴趣。教学要向外拓展,让学生阅读名家的更多名篇,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教学朱自清的《春》,应向学生推荐《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等。让学生在美的慰藉中,感受阅读所带来的快乐。

三、注重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课外阅读

好多学生读书是“跑马观花”,要让学生爱阅读而且会阅读,就必须对阅读方法进行指导。

1.指导学生学会扫读。扫读的特点就是快,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将要读的东西全部“扫”一遍,即“一目十行”法。运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选择书籍。一本书拿到手,先看书的标题和作者,阅读编者的话和关于作者的说明;然后,浏览目录,阅读内容提要、前言或后记;最后再以扫读的方式翻阅全书。这样,自己就能基本了解这本书的内容,然后再决定是否值得花时间去读。

2.指导学生制作读书卡片。学生刚开始阅读大都是浏览,要把学生引进文学的殿堂,就必须提高浏览质量。我的做法是指导学生将阅读中自己认为优美的词语、名言警句、精彩片段等进行分门别类地制作成读书卡片,并进行索引编码存储,以便写作时信手拈来。这样,学生在应用中品尝到阅读的效果。

3.指导学生学会精读。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经典中的精彩片段,不仅文质兼美,而且对人生具有深刻的启迪,对于这样的片段,仅仅让学生去“读”是不够的,要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学会“品”。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把一段话好在哪里?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的批注写在这段话的旁边。这样全身心投入,读书就不仅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富有情趣的对话过程。与书中的主人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己对话。在对话中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品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东西。

4.指导学生学会写读书心得。对于一些作品,不仅要精读,还要总结归纳,提炼出其中的精华。读一本书,真能够提炼出几句有用的话,就算没有白读。把读书与写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不仅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且能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

四、搭建成果展示平台,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只有为学生搭建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才能进一步巩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1.评选“周阅读之星”,肯定阅读成绩。利用周一课外活动课时间,对学生上一周课外阅读的读书卡片、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等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客观量化,综合各项阅读成绩,班级前2名学生荣获“周阅读之星”称号,并在班级显眼位置张榜公示。读得到承认,好得到表彰,内心有成就感。

2.开展阅读实践活动,展示阅读成绩。每两周举办一期小组阅读手抄报制作比赛活动。每期手抄报的制作,教师可以给以相应固定的一些栏目,如名文摘抄、精彩赏析、形象评析、好书共赏、读书心得等,并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最后在学校长廊中展示,并评选出优秀手抄报、优秀个人和优秀栏目。

篇3

关键词:初中课外阅读;读名著;集体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5-198-0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并形成学习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课堂教学和教科书固然重要,但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内容上传授的知识都是很有限的,它们的任务主要也只能是起示范和引导作用,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来自大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个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妙世界。它指导学生认识人生,热爱生活;它召唤学生张开思考的风帆,在书海中遨游;它启迪学生仰以察古,俯以观今,寻求信仰的力量、精神的支柱;它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发展个性,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中学生课外名著阅读是多么必要的一件事。当然语文老师们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也的确做了很多的尝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制定有效的阅读计划;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开展读名著展示活动等等。这种种的措施的确让学生们认识到了名著阅读的重要性,也提高了学生读名著的兴趣。可是我们始终无法解决这样的一个难题:时间问题。我们不得不承认,语文老师们的一番良苦用心,是让极少数的学生拿起了名著,可是面对升学、考试的压力,以及多年疏于阅读的习惯,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会说:没有时间!有那么多的学生在喊没有时间读名著,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了:解决时间问题,也是我们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个必要的课题。

可能也有人会说,如果老师能够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时间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然而我们也知道,认识上的“觉悟”与行动上的“落实”之间依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所以本人尝试了这样的名著阅读方法:汇聚集体的力量,引导学生课内读名著。具体做法如下:

是制定阅读计划

将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名著落实到每学期的教学计划之中,按照每两个星期读一部名著来计算,一个学期可以读十部名著左右,初中的三年,即使将最后一个学期备战中考的时间除外,至少可以读四十多部名著,远远超过了课标推荐的篇目,再加上假期阅读作业,课前的优秀文章推荐,学生优秀作文展览,班会故事,时尚阅读等等,将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另外,在每个学期开学的时候,要将一个学期的阅读计划告诉学生,以便学生能够及时地准备好要读的书。

分配阅读任务

首先将班里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遵照就近分配、好中差搭配的原则。教师掌握全书的章节或是页数,然后将全书内容分成几个部分,班内有几个小组,就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将每个部分分给各个小组,同一组的几个人首先要读完分配到本组的阅读内容。

集体阅读名著的过程

之前说过,读一部分名著需要两周三个课时的时间,第一周用两节课(其中一节也可以是在课外进行)。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还要进行有效的写法指导。

第二周进行阅读展示。首先组长组织全组的学生读自己写的“内容概括”和“精彩推荐”,然后整理一份更完整的内容概括,同时从全组选出两份较好的“精彩推荐”。这一环节大约需要10分钟左右。之后的30分钟时间就是全班展示的时间。组长选人读本组整理好的“内容概括”和选出来的“精彩推荐”,全班读完之后每个学生就会对全书内容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这一节课之后还要留下最后的一份作业:每组出一张手抄报。内容包括:课上整理的“内容概括”;每人展出一个“精彩推荐”……通过这个展示的环节,一方面可以督促每个学生写好自己的“内容概括”和“精彩推荐”,也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去了解之前在课上没听懂或是遗漏的部分。

效果评价

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有过程性的指导和评价。在第二周的展示课上教师的点评更是必不可少,它将会提高学生“写”这一环节的质量和水平。在最后的手抄报展示环节中,可以通过评选优秀手抄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展示兴趣。

篇4

我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阅读兴趣不高。大多数学生不喜欢看课外书,有些学生即使看了,也是相当马虎,很少有学生会做笔记。此外,根据学生的在校表现,可以看出学生在校期间很少阅读。这显示了孩子们的学习负担过重,这也应该是学生不喜欢阅读的原因之一。据笔者在学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首先,阅读兴趣太低。目前,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缺乏阅读兴趣,表现在把阅读当做不想做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他们在阅读课文或是相关书籍时,经常是无精打采,又或者处在有口无心的状态。这种做法直接导致他们在作文时缺少可用的素材。由此可以看出,没有阅读兴趣,就不会保持阅读的热情,就不可能保证阅读的质量和写作的水平。第二,阅读量明显不足,课本成为大部分学生阅读的唯一文本;从笔者所在学校的总体情况来看,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不足20%。第三,阅读面单一。大多数学生喜欢轻松搞笑的漫画书,比如“阿呆校园”系列大受欢迎,部分孩子在课余会看这类书籍,但很少对其他书籍进行阅读。孩子们拥有的书籍中,除了漫画书、故事书之类,最多的就是作文书和学习辅助类书籍,儿童文学、科普类书籍和报刊杂志相当少,阅读过文学名著的更是少之又少。而部分家长没有认识到课外书籍的重要性,也就不支持自己的孩子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以笔者所在班级为例,全班学生总数30人,订阅课外书籍的人数不足10人。

二、小学阅读教学的意义

在语言学习方面,作为小学生,他们入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在日常表达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书面语言,以至运用。掌握书面语言的最重要的教学和实践就是阅读教学,同时阅读教学也是最直接的教学方法。

但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但要首先了解文本的内容,也就是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意思,而且语言的知识和表达形式也是需要理解和掌握的。例如:文章中对字、词、句的运用,篇章结构、体例和布局的安排;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又表达怎样的审美价值等。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学生不仅应关注课文内容,更应该关心的是语言本身传递的信息,如语言的基本知识、语言的表现形式,甚至语言的积累和使用。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除了要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还要了解文章的形式和语言特色。可以说,阅读教学,如果只是单纯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这样的阅读教学是不完整的,充其量只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此类阅读在其他课程中也会遇到。只有将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和理解文本语言两者相结合,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阅读教学中的阅读。

三、小学阅读教学的策略及措施

(一)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是他们内发性学习动机的核心,只要以一个好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自然会带来他们自身的独立的学习;相反,如果没有兴趣,只是被迫学习,只能扼杀学生获取知识的意愿,所以说,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使其贯串整个学习活动,始终引导学生阅读学习,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重要的桥梁和纽带。

“兴趣促使人探究。”一旦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就会主动去了解该事物,探索其特点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只能解决眼前的温饱,而“授人以渔”则能够解决终身温饱。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阅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借助这些方法,自己进行一些探索性阅读,解决一些自己的疑惑,丰富和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深入思考,积极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主动探索,使学生在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喜悦中,获得新的知识,产生成功的经验,保持和激发主动阅读、探索的心理。

(二)创造阅读条件。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必要的阅读条件,如安排好阅读所必须的时间,指导好阅读的方法和阅读书籍的购买等。没有足够的阅读时间,阅读方法再好、阅读文本再生动都是没有用的。笔者每周抽出一节课,带领学生进行集体阅读;为了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在班上成立班级图书角,去图书馆借书阅读等。另外,积极与家长联手,以家校通为平台,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意识到积极有效的阅读能够帮助孩子学习更上一层楼。在家长会,宣传课外阅读和亲子阅读的好处,极力推动本班学生和家长进行亲子阅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很多家长表示亲子阅读不仅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还丰富了自己与孩子交流的话题,亲子关系更进一步。

(三)开展阅读活动。

在开展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活动时,为了更有效地提高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中的效果,可以在班级内部积极举办各种阅读活动和阅读比赛,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如讲故事和手抄报,写读书笔记等活动。如三年级第一学期,学完《小稻秧脱险记》之后,笔者趁热打铁,进行“故事大王演讲比赛”,让孩子们当堂展示他们的口才和表演能力。本学期,班级共读《绿野仙踪》,笔者在课后布置了一个挑战性的作业:每个小组绘制出一张关于《绿野仙踪》的手抄报,并要评出最佳主题奖、最佳设计奖、最佳抄写奖、最佳文章奖、最有创意奖。孩子们的激情再一次被激发了……

学生们在阅读中,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许多精妙词句,他们非常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因此,教师尽可能多地给予他们机会来展示他们的“才华”,形式不限,但应以课外读物为主,以激发他们广泛地阅读,来达到拓展视野,积累语言的目的。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除了让学生获取知识,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和思想道德修养,这样才能真正地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6.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篇5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兴趣 阅读趋向 课外读物

关于阅读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这段话告诉我们,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师就不能抱着一本教科书不放;相反,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引领学生广泛阅读、遨游书海。阅读积累,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至关重要,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响亮地指出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善于向学生推介优秀读物(经典美文、中外名著),并通过有效的指导,引领学生亲近书籍,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一、根据课文的体裁来推荐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体裁是多样的,有古诗、现代诗歌、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抒情散文,等等。教师可根据课文的体裁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

推荐的读物可以与课文体裁一致。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选入了《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两篇神话故事。结合这两篇课文的阅读,笔者向学生推荐了《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通过阅读,学生明白了以他巨人般的身躯变化成天地万物,女娲则是抟土造人的始祖;共公怒触不周山后,女娲又炼彩石补天,挽救了一个即将毁灭的世界。从课内外的神话故事中,学生感受到了远古时代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以及面对天灾人祸决不妥协、勇于进取、渴望胜利的豪迈气概。又如,学习《牛郎织女》后,笔者向学生推荐了《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等中国民间传说。这样的拓展阅读,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较为感性地体会到了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这类体裁的文章在构思与叙述上的突出特点。

推荐的读物也可以跟课文体裁不同。如,学习苏轼的《望庐山瀑布》,笔者向学生推荐叶圣陶的《瀑布》——一首是古诗,一首是现代诗歌。后者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通过三个由远到近的观察点:远听瀑布声,遥望瀑布状,近观瀑布形,写出了瀑布声、色、形三个方面不同的特点。同时,还欣赏了诗句所使用的叠词、对偶、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课堂上笔者指导学生用高昂、激动的语气诵读叶圣陶的《瀑布》,领略了诗句语言及节奏感的优美,体会到了诗人心中的惊喜与感叹,感受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感情。这样课内外结合,学习这两首描写瀑布的诗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让学生领会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大自然有着相同的热爱之情,以及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不同的描写方式。

二、根据课文的主题来推荐

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按照主题来安排课文。向学生推荐读物还要联系课文的主题——既可以跟课文主题一致,又可以跟课文主题相似或相关。如教学刘绍棠的《师恩难忘》一文,笔者向学生推荐了魏巍的《我的老师》和玛丽·安·伯德的《难忘的八个字》。通过阅读,学生从蔡云芝先生那似打非打的动作中体会出她对学生的爱心。蔡老师在课外教同学们跳舞,在假日里带同学观察蜜蜂、品尝蜂蜜,这哪像老师,简直是一位可爱的大姐姐。尤其是蔡老师爱用歌唱的音调教同学们读诗,在作者幼小的心里播下了爱好文学的种子,使作者终于成为一位著名作家。这种爱如春雨点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与课文《师恩难忘》的主题多么相似。《难忘的八个字》,让故事中的“我”找回了自信,重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伦纳德老师能说出这样的话语,源于她那颗关爱残疾学生的美好心灵和她那慈母般的胸怀。笔者与学生一起欣赏这样的美文,一同感受爱心的巨大力量。让笔者感到欣慰的是,在分享交流中,不少学生表示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也要像伦纳德老师那样,用自己的一颗爱心去温暖别人的心。

又如,学习《陶校长的演讲》,笔者向学生推荐跟陶行知相关的文章——《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为了办学,先生舍得一切》。通过阅读,学生感受到了陶行知生前是那么深情、那么执著地爱着他的祖国,他的人民,他的朋友,他的孩子们。他那“爱满天下”的胸怀,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永远像无瑕的美玉——洁白、晶莹、闪亮。这样的拓展阅读,收获的不仅仅是语言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情感得以丰富、思想得以净化、心灵得以启迪。

三、根据学生的阅读趋向来推荐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心理的发展,学生的阅读喜好表现出如下趋向:图画性的图文并茂性的文为主图为辅的纯文字性的。从阅读材料的内容看,大致趋向是由游戏性、故事性向知识性、专题性、古典名著类发展。根据这一规律,教师向学生推荐读物,要做到投其所好,根据阶段阅读趋向提出合理的读书建议。譬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单元以“宽容”和“爱”为主题的一组课文后,笔者给学生作了这样的总结——孩子们,让我们记住作家刘墉的精彩话语吧:“爱是生活,是生命,如果真要付出爱,请伸手去做,别空口去说,因为,没有行动的爱不是真爱。我们来到世间,不是来恨,而是来爱;生命是为了学习爱,爱能包容一切!”当学生明白这段话的含义后,笔者又趁热打铁,向学生发出了阅读刘墉散文的号召。同时,还要求学生以“人间有爱”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手抄报中要有相关的阅读文摘及自己的阅读感受。

此外,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还选编了中国四大名著中的精彩篇章,如《三顾茅庐》《三打白骨精》《林冲棒拓洪教头》等课文。学习完这些课文之后,笔者总会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少儿版四大名著,借此在班内掀起阅读名著的热潮,并适时地开展知识竞赛,以此检验和评价学生的读书情况,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篇6

一、延伸阅读

这是一种以拓宽学生阅读面为目的的阅读,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以个人为中心,也可以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还可以以整个班级、年级为单位。如在学习《社戏》时,我们开展了关于鲁迅先生的阅读活动,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完成几项任务:阅读关于鲁迅先生个人简历方面的资料;阅读《呐喊》小说集,再选择几段描写得精彩的语段以备进行诵读欣赏;阅读一些鲁迅先生语言风格的介绍资料;每一小组以鲁迅先生的一部小说为主进行阅读赏析,如《故乡》《祝福》《孔乙己》《药》《风波》等;搜集周国平等人对鲁迅先生的回忆资料。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小组成员可以将搜集到的资料在全班交流,形成资源共享。我认为这样的阅读活动既可以让学生展示才华,又能让整个班级在资源共享中一起进步提高,何乐而不为呢?

二、研究阅读

这是一种以设计问题和寻找答案为目的的阅读,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其实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学生总会有一些问题提出,它们可能与学习内容紧密相连,也可能与课本无关,不管是哪一类问题,都可以作为研究阅读的对象,指导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在研究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在无形中解决问题、增长知识,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研究阅读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频率很高的,如学习专题“荷”时,我组织的一组学生搜集有关“荷”的诗歌,这个小组学生非常积极,速度快得惊人,效果也很不错,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等诗歌;另外的一组搜集关于“荷”的散文虽然有点困难,但是他们经过不懈的努力,也有所收获,找到了朱自清《荷塘月色》等散文。

三、分析阅读

这是一种以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为目的的阅读。我们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要让他们由读懂故事情节到读懂作品的深刻内涵,从而进一步上升到读透作者的内心,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达到提高他们赏析能力的目的。如学习专题“西游记”时,我让学生在假期阅读原著,并观看电视,使他们对《西游记》有个大概的了解。但是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对故事情节的了解,要激发学生的赏析意识。于是我围绕《西游记》设置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并指导他们要不断地进行思考,做好批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还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整理好批注,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我认为这样的名著阅读活动可以让学生全面地了解作者、作品,最重要的是还可以让学生掌握鉴赏作品的一些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四、泛览阅读

这是一种对文学作品进行整体性的了解而不求精通的阅读。我认为这对提高一个人的整体阅读水平还是有很大帮助的。如果让学生从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进行精读训练,对泛读却不加重视,那么学生的知识面就比较狭窄了,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主旨。所以,我们可以结合课本内容,有目的地提供阅读资料,从而来刺激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能在课后积极主动去寻找文学作品、阅读文学作品。其实这种方式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不但要有极高的文学素养、高超的引导水平,还要能提供好的指导方法,如有的地方只需要读懂大意就好了;有的地方只要能记一些要点就行了,最关键是要培养他们泛读的习惯,让他们爱上阅读。这样的阅读可以让学生读得非常轻松、自由,从而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我们可以在教室的一个角落设置一个书架,陈列一些中外名著、杂志报纸等,让学生课后可以随时进行阅读,从而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我们平时也可以在那看看,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

篇7

【关键词】阅读教学 创新教育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地位与现状

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会使用和阅读祖国的语言。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是信息量急增的社会,也是阅读的社会,阅读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而言,书既是益友,更是良师,可以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完善与发展,所以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可想而知。只是长期以来,语文的课堂阅读教学却一直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学会阅读,还是停留在为了眼前的考试而读。

二、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的尝试

一句话,就是要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思维与方法,变教师的“满堂灌”、“透彻分析”为适当指导,稍微点拔,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学生的自主阅读。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阅读热情。

1.活用现有教材。教材的许多篇目跟不上的步伐,迫切需要进行取舍。对于宜重点研读的课文,也不必拘泥于以往教参或别人对作品的定论,而应以学生为主,启发学生反复阅读,自主感受。

2.提供更广泛的阅读材料。未来的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阅读教学仅以课本为单一的教学内容是不够的。教师可以放下课本,把学生带出教室,把阅览室、图书馆作为课堂和教室。把古今中外的图书都变成学生的语文课本,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去徜徉,去远航。

(二)寻找课外的阅读材料,指点阅读方法。

1.阅读材料内容上由易而难,循序渐进。不一定要求学生一上图书馆就得啃大部头,刚开始阅读时可以选择一些短小而又有哲理的文章,比如《读者》等杂志,或冰心,朱自清的散文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感悟能力时,又向他们推荐一些古今中外的短篇小说、散文等作为阅读材料。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消除了学生对名著的恐惧,并且整个过程由老师启发,学生对书籍怀有一种好奇,从生理与心理都比较适应。

2.阅读方法以讨论为主,自主思考。学生对所读的书籍应当会形成自己的看法,千人千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某本书,或某类书的研讨会,研讨会的主角是学生自己,让学生把在读书中所得到的感悟发表出来。比如读《三国演义》,关于曹操这个人物形象,有的学生对曹操推崇有加,有的却对他全盘否定,于是两派唇枪舌战,各不相让。这种讨论的过程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更是一种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过程。这种语文学习方式,没有灌输,只有拿来,没有固定的答案提供,只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可以说为学生找到了最好的语文学习课堂与语文学习方式。

(三)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巩固阅读效果。

1.课堂上,激励学生突破教参,训练创新思维。为了训练学生自主的欣赏能力与鉴别能力,教师教学时首先要有意识地避开各种教参的现在结论,而突出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体会,自主讨论。

2.课堂外,鼓励学生感悟作品,形成独特意见。方法有多种,其中讨论法对学生具有特别的作用,因为辩可使思维明晰,可以综合人人的不同意见,从而更容易看见新的思想火花。

(四)选择多样的阅读途径,进行自主阅读实践。

记得作家叶文玲曾说过一句话:“社会与人生这部无页码的,亘古的大书,我要什么时候才能读得通啊!”这是广义的阅读,根据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以课本阅读为基础,在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后再作课外阅读的延伸,进而再去读社会、读人生这部无字大书,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1.开展课内各种语文活动。配合语文课本及课外阅读内容,我们可以在校内、班内举办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辩论比赛、作文比赛、课本剧比赛、成语接龙比赛等,巩固课内课外阅读知识;还可以办手抄报、办文学社刊物,办壁报、黑板报等,从征题到写稿,到版面设计,全由学生自主完成,锻炼学生的能力。

2.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开放的社会,开放的课堂,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时刻与社会接触,教师应给学生一双“慧眼”,让学生去体会社会生活的真善美,去鄙弃社会生活的假恶丑,去同情去关爱,去憎恶去批判,把社会作为第二课堂。这实际上是课内阅读的又一延伸方式,只是阅读的材料不再是一本本黑底白字的书,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件件复杂的事,一幅幅生动的画……这对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也是一种极好的训练。

教育学专家潘涌认为:创新教育提倡学生有目标、有选择地学习,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答案和结果,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内容去适应新的情况,自主调控学习进程和学习策略。当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把自还给学生,进行种种符合创新教育理论的尝试时,创新人才就会逐步在我们的开放型的语文大课堂中成长起来。

篇8

我们走进这座千年古镇的枝城中学,看见一间一百多平米的大教室里,满屋陈列着学生自编的家史,整理的传说故事,撰写的形形的读书笔记和自办的手抄报,又分明地感受到语文教学的春天也已经来到这里。

主持这所学校教改实验的是一位面目清秀,目光坚毅,激情洋溢的青年教师,他就是杨邦俊先生。我们听了他的语文课和教学汇报,觉得他把语文教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带给语文课程一种少有的淳朴、浑厚与清新,像一股破石而出的清泉在江南绿油油的草甸上流淌着,流淌着……国正先生为此即兴题写了“滔滔不息,必成江河”八个大字,说出了我们大家心里想说的话。

这是我和邦俊先生的第一次接触。也就是在这一年,他从中语界“冒”了出来,一年之内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中学语文》等全国著名语文教学期刊上发表了八篇文章,其中两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这在他们这一辈中应该说是很难得的。

再后来,除了在各类报刊上常读到他的文章外,我们很少见面。直到今天看到了他的这部书稿,我才明白当年他并没有循惯例选择一条通达的“名师”之路,而是把自己隐蔽起来,甘于寂寞,坐冷板凳,开始了另一个十年的探究之旅,孜孜矻矻,焚膏继晷,潜心搜求,艰苦地在语文人本教育之路上奋然前行。

在中语界的前辈中不乏一流的学者,但是,在世风日趋浮华的今天,已是很少有人能摈弃浮躁,净心为学了。单凭邦俊先生十多年对国学经典每日不误的研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爬罗剔抉,对当下全球化背景下人本教育的不舍追求,我就要极力推荐他。走进这本书,你会感觉到文中到处蕴含着传统文化的智慧,焕发着现代先进教育理论的光辉,作者深厚的国学功底和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无论是匠心独运的经典案例,还是文气沛然的诗词文赋,都绝非一年半载可以练就,需要一种长期“坐禅修定”的功夫。这凸显一个教育人最重要的品格,试问,这样的人在当今中学语文教师中能找到多少?

现代语文教育艰难地走过百年,人本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可惜以往我们见到的关于语文人本教育的种种论述,大都还只是局限于一些局部细节问题,或者只是停留于一种理想。令人兴奋的是终于在这本《语文人本教育》里,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有了完备的形态和生动的教例。这应该得力于本书作者十多年来对人本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懈探索。杨邦俊先生是最早在中语界提出语文人本教育理论的人,也是对人的语文学习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教育研究需要原创,教学改革需要实验,这些都需要默默的坚守,需要百折不挠的毅力。他把十多年的生命倾注在自己心爱的事业上,完成了对语文人本教育理论的系统研究和实验,写出了一些重要论文,对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使得我们期待的语文人本教育成为现实。一个一线语文教师能够做到这些实在难能可贵。

现代语文教育最大的缺失是目中无“人”,缺少人本教育的智慧。杨邦俊先生在他的语文教育中,学生始终牢牢地居于主体地位,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依归。他成功地把语文教学的空间扩展到整个生活领域,创造了很多经典的教例,让我们重新看到了鲜活、生动,充满情趣的语文课。语文教育实现了本质的回归,语文教学彰显着巨大的魅力。走进本书的案例中,你会感受到语文课的美好,语文教师的睿智,做杨老师学生的幸福,恍然中对这样的语文学习已是心驰神往了。语文人本教育正在开启一个伟大的时代!

篇9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呢?

三年多来,我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定位要准;第二、要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第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条件对活动内容积极地进行筛选或调整;第四、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收集及整理;第五、重视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指导;第六、面向全体,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第七、鼓励学生自我总结、评价。

关键词:合理指导

激发兴趣

正确评价

目前,我们正在使用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这套教材,它把“综合性学习”课程设计成每单元后一项内容:“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或者“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例如七年级上、下册:

我们不难发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突出的主要特征是“综合”和“实践”,它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点。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以语文学科为主并综合了其他学科内容的学习实践活动,是以拓宽学习空间、增强实践机会、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是以往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三个系统的整合和发展。是语文新课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语文学习开辟了崭新的天地,为语文教学和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是语文教学的新举措、新突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的特点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基本目标。

这一门新课程的目标和特点告诉我们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告诉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扎扎实实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然而,在近几年我校的教学实际中,这项教学活动开展得不是很理想,其原因如下:

第一、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门新课程,活动时间长、活动过程和形式稍复杂,师生活动的工作量大,不少老师都不太理解、不重视,往往为了追求教学进度而忽视了活动的开展,平时形同虚设,或将“大综合”变为“小综合”,或将“小综合”随便应付一下,让语文综合性学习“流产”或“断种”。

第二、活动安全问题令人担扰。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开放性”,要求学生走出校园,接触大自然、大社会,在经历的实践过程中获得发展。相比传统课堂教学活动,综合性学习设计所在地更自由些,却更多地遭遇着“安全问题”的严峻考验。无论哪一种活动,指导和参与者,首先要将安全工作排在第一位。安全工作出问题,就实行一票否定制。因此,“少活动,只有在校内活动,甚至不活动”成为时下许多教师消极对待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负面策略。

第三、部份农村家长不支持或无法支持。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 ,涉及大量的参观、调查、访问、外出接触社会、自然、包括制作、实验等这样一些活动环节。这些活动不少是在课外开展的。由于受地点、时间、人力限制,老师不可能总是能与学生一起参与活动,有些活动需要家长的配合。但实际活动中,家长与学校的配合受到挑战。首先是社会、家长对学校活动的价值判断很难与分数、排名、升学放到同一平台。然后安全问题又成为社会解释追求分数的理由。其次,我校绝大多数学生生活在农村,而农村家长大部分都外出打工,把自己子女送到学校就算尽到义务教育责任了,有的连自己孩子在哪个班,班主任是谁都不知道,更谈不上参与子女的综合性学习。

第四、资料的搜集与整理难。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家庭条件,搜集资料便也面临着不同的困难。尤其农村孩子遇到的困难更多。我校大部分学生家庭没有电脑,平时父母亲、学校又不让他们进网吧,信息课上计算机老师也不随便让他们上网,更不知上什么网站查。学校图书室藏书册数少得可怜,阅览室又难得向学生开放。城里的图书馆、新华书店离家太远根本不方便。部分学生星期六、星期日还要上特长班,没时间查。学生怨声载道,教师发火连天,资料搜集难,难于“上青天”。

另外,课程内容的设置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戏曲大舞台,学生不喜欢,与这几年农村地方戏曲面临失传的边缘有关。还有活动器材、实践基地的问题、教师专业化的问题、课程评价问题、合作小组的问题,个人指导和集体指导的关系问题等等。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设计他们的课题,在开展实验研究时,遇到的很多问题,可能是教师自己不能完全进行正确指导,给学生们一个满足的答复。基于以上原因,综合性学习开展得不好,那么,怎样克服这些困难,有效地开展这项活动呢?经过近三年的教学总结,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开展这项活动:

第一、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定位要准,要高度重视这一新生事物,充分认识到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及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千万不要怕工作繁重,让语文综合性学习“流产”或“断种” 。

第二、要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要利用家长会或其它形式向家长介绍新课程的情况,介绍综合性学习的一些理念,使家长知道探索、创新、实践、责任感、良好品德以及人性张扬对孩子的重要性,转变家长认为只要学好语文知识等考试内容的旧观念,重视孩子全面素质的提高。另外,充分利用一些综合性学习设计“亲子”互动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了解父母的心思,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献给母亲的歌》一活动,要求学生在家中采访母亲生儿育女的甘苦;收集母爱的各种表达方式,并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去理解这些母爱的表达方式;根据采访母亲的相关内容,评价自己的母亲;搜集与母爱有关的诗、词、美文、格言、俗语等。为鼓励学生,并激发他们的热情,对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或评比、或展示、或交流心得等活动,同时进行延伸活动——以“母爱”为话题的写作训练。通过活动,增进了母子之间的交流和感情。孩子变得更加理解母亲了,更加懂事了,而母亲在欣喜的同时,也领悟到了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当然也更加支持活动的开展了。还可以在家长会上进行成果展示,诸如手抄报、实践日记、活动图片、生活作文等一一给家长们看,赢得家长的支持和肯定。总之,家校合作是语文综合性学习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保障。

第三、为了保障学习的正常进行,教师要对各项活动认真地进行研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条件对活动内容积极地进行筛选或调整,如:七年级下册的,“去剧院看戏、访问剧团”我们没这个条件,我就删掉了这一内容,改为通过多媒体欣赏戏曲,了解我国一些著名的剧团,这样就有效地解决了条件不足的困难,使活动得以正常开展下去。另外还要对活动时间进行灵活处理。又如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听听我的足音”,要求学生在不同时空谛听雨的声音,深入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各个角落去采集雨声,用录音机录下来准备在课堂上播放并描述给同学,这不是几天可以完成的。“读读我的韵味”收集关于雨的知识和文学作品,也难以在短期内做得系统、丰富。因此,在学期一开始,我就把这项活动布置了下去,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随时留意、多方收集,如不这样处理,这项活动就不会开展得深入、成功。

第四、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收集及整理。

活动内容多,可让学生分组分工收集、整理资料,做到分工合作,资源共享。让学生明确搜集资料的途径很多,如看其他书报、上网、看电视、听广播、实地考察、观测、调查采访、请教相关老师等。选择最佳查找方法,活动前通过看书、上网、阅报所得,活动中主要经过自己的动手、动脑、用眼看所得,根据家庭、学校、社会的可能条件来选择。同时,介绍获取资料的方法,如通过购买、复印、打印、摘抄、下载、剪贴、借阅、写观察日记等方式将其占为己有。最后要求学生对资料进行加工整理。首先指导学生按资料呈现形式将资料归类;再是每一大类下面分小类,并在卡片库上简单注明。对所读资料做上特定的符号、标记,写上自己的看法、解释或质疑。还要标明搜集处理者、时间、地点等。

第五、重视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指导。虽然每次语文综合性学习都有活动的主题、大方案,但大多没有细致的操作性强的过程计划。而初中生正处于心智成长、求知的阶段,知识结构尚不完善,还不完全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如果缺乏教师的指导,往往会使活动陷入盲目的状态,甚至导致整个活动的失败。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成长的烦恼”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第二部分“妈妈(爸爸、老师、朋友……)少年时期的烦恼”中,如果教师不指导学生事先设计好访谈的问题,调查就会缺乏针对性,往往会无功而返,甚至导致整个活动的夭折。2007级2班学生在我的指导下,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1)妈妈(爸爸、老师、朋友……),你们在少年时期有过烦恼吗?能不能说来听听呢?(2)你们是怎样解决这些烦恼的呢?(3)通过这些经历,你有什么要告诉我们的?可见,教师应时刻记住自己的“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但不要过多介入,主要起组织、关心、指点和评估的作用。重点在调动所有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第六、面向全体,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的主体意识是综合性学习启动的起点和实施的基础。因此,要从尊重学生的个体情感、个性思维考虑,最好是变教师的激发为学生的自发,要让学生一开始就认识到这样的学习活动是一个更自主的活动而乐于参与。面向全体,形式多样就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如:

(1) 竞赛 有计划地开展语文竞赛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极大的作用。竞赛可在不同范围、不同场合随时举行,不必拘泥形式的大小。比如:查字典比赛、成语串联、朗诵会、现场作文、辩论赛、演讲比赛等等。

( 2 )表演 初中学生很愿意模仿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课本剧或童话剧,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记忆,还能在某些课文的情节空白、浓缩处,拓展想象,在富有创造性的表演过程中培养想象力,促进语言发展,增强自信和勇气。如:《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等都可以改成课本剧,九年级下册的戏剧单元都可以进行表演。

(3)辩论 中学生好胜心强,不服输,常常为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根据这一特点,常常在课上开展一些小小的辩论会,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为了在辩论中立于不败之地,辩论前积极准备资料,编写提纲,辩论中唇枪舌箭,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如:九上,就可以围绕“追星的利与弊”而辩论。

(4) 游戏 爱玩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如:“角色体验”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锻炼了他们的口才。

(5)赏析 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可以开设一些赏析型活动课,由各个小组确立一个主题,分头搜集资料,集体展示。如:“诗海遨游”、“神游水浒”、“秋雨诗意”都可以设计成赏析课。

(6)研究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教师及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尤其到了初中高年级,我们更应该倡导这种学习方式。例如:在初中三年级,我们就可以开展“九年级学生在校学习状况”、“住校生每周生活开支情况” 等社会调查活动。

第七、鼓励学生自我总结、评价。

综合性学习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培养学生评价、总结的能力。每一次活动的评价主体是学生,评价对象也是学生,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评价,思考自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谈体会、谈收获、谈不足。在学生自我评价基础上还应对同学进行评价,评出本次学习活动的优秀。为了便于考查,可以采用记分办法。对学生的其他成果,如手抄报、图画等,教师可给予定性评价。一定要采用多种方法和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力求评价成为激发所有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调动积极性的手段,成为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的过程。开展了《黄河,母亲河》这个活动后,我们举行了手抄报比赛,学生通过上网找资料,自愿组合办报,比比哪组做得既快又好。做完后,学生把作品拿到班上展示,学生参与评价,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并要他们交流自己办报的经验,小组成员之间点评作品,好在哪里,不足之处应该怎么修改,必要时加上老师的评价,这样,同学们在学习别人的长处的同时调整自己的思维,提高自我鉴赏、总结、评价的意识,同时,通过这种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以上观点只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肤浅认识,也许有很多不成熟之处,仅供大家参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能力的独特优势已逐渐显现,现时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已列入了考试必考内容,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分值也较重, 作为语文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投身于新课程改革之中,以新的眼光来看待综合性学习,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而且应以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为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添砖加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添柴加薪。

参考文献

1、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页。

篇10

【摘 要】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对现代科技和网络的了解较多,然而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这种反差,为现今的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和难题。语文教学“文道统一”的提法古而有之。如何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使之与教学活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摆在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学科渗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空前冷遇。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孩子吃的是肯德基、麦当劳,看的是日本、韩国动画片,过的是洋人节,这样下去连自己是中国人都快忘记了。目前外语学习越来越红火,孩子从幼儿园起就学英语,但是对准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却不够重视。现在有的大学生连写书信都感到困难。《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基于语文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的课程性质,重视并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学科性质所担负的责任,更是历史所赋予的神圣职责。作为语文教师,面对传统文化遭冷落的现状,应该自觉地做中华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和传承人,抓住课堂这块阵地,在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担当起保护传统文化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崇高使命。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1. 抓住课堂主阵地,进行人文熏陶

1.1 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文化课堂。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当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品质与素养。可以在班里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一角”,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还可以通过导语激趣,丰富传统文化知识。如《采薇》一课导入时问学生关于战争能联想到的成语有哪些,学生说出很多,如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尸横遍野、狼烟四起、兵荒马乱、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等,再告诉学生本诗虽写战争,但没有硝烟,加入背景介绍,这样既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还增加了成语和历史方面的知识。

1.2 反复吟咏诵读,培养文学素养。文以载道,经典古诗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处世为人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著名的语言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要培养孩子纯正的文学趣味,就要从读诗开始。”在诗歌教学中,让学生养成反复咏唱诗词的习惯,使他们更好地感知诗词的音乐美、建筑美、韵律美;通过指导学生掌握赏析诗歌的方法,进一步启发学生对诗词的审美情趣并强化他们的审美意识,引导他们品味诗词的意境美,体会到中国诗词质美意深、洗炼如金的妙处,感受中国文学的丰富多姿、包罗万象,培养学生的诗歌感悟能力和文学素养。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为了读出味道会对诗词进行品味、鉴赏,如学生读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时,读到“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一句时,读得太平淡。在了解了作者的处境及古人登高抒怀的习惯后,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学生才明白此处直抒胸臆,是因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所以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这样再读就可以把握好感情基调了。

1.3 挖掘教材内涵,提高人文素养。 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讴歌我们民族的精神,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例如文言文,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文言文,将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教学的同时可以对教材内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加以挖掘。例如讲授《离骚》时引导学生学习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讲授《逍遥游》时引导学生理解庄子独善其身、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讲授《师说》时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讲授《游褒禅山记》时引导学生做任何事要有志向,不盲从,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等。这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逐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1.4 穿插民俗知识,领略民族文化。在语文教科书经典文本中,涉及民俗文化的内容众多,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这些民俗知识,可以让学生领略民族文化风情。例如很多文言文及诗词中涉及的“取名与冠字”、“送别习俗”以及“谦称、敬称”和语言避讳等知识,对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很有帮助。例如《鸿门宴》中关于酒席宴饮中主客座次的排列也反映出古代中国特有的礼仪习俗。《林黛玉进贾府》中贾府对林黛玉的接待,反映了封建贵族家庭生活和人际交往活动中的礼仪礼节。还可以恰当有效地运用对联这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样式进行教学,例如:用对联导入课文,介绍作家作品及时代背景;用对联来概括文本内容,评价文本人物;用对联来归纳分析文本的风格等等。这些民俗知识教师不讲,学生也能读懂文本,但是,如果学生忽略这些民俗文化,就不可能真正领略文本的内蕴美、文化美和民族精神美,而对于文本主题的认识或多或少会有些影响。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若能巧妙穿插这些民俗知识,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2. 利用课外语文活动,渗透传统文化 (1)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另一途径。可以配合教学安排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故事比赛,收集剪报,做手抄报,演讲和辩论等等。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比如为了打造校园书香文化,笔者曾在所教班级举行过多次读书汇报会,同学们兴趣盎然、争先恐后谈论自己的阅读体验。有的说他读出了李白的浪漫、苏轼的旷达,有的说他读出了鲁迅的犀利、沈从文笔下《边城》里的人性美等等。像这种简易式阅读活动可以是班级性的,也可以是全校性的,内容可就某部书、某个人物,或作品中某一情节,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这样既扩展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又推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

(2)开设研究性学习,如: “《论语》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价值探究”, “语文教学中的传统山水文化”, “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知识的引用”“对联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等,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拓宽知识面,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