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名言范文

时间:2023-03-16 03:15: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苏格拉底的名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苏格拉底的名言

篇1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

篇2

事情是这样的: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那位助手非常后悔,甚至后悔、自责了整个后半生。

为了不重蹈那位助手的覆辙,每个向往成功、不甘沉沦者,都应该牢记先哲的这句至理名言:“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

100多年前,美国费城有几个高中毕业生因为没钱上大学,他们只好请求仰慕已久的康惠尔牧师教他们读书,康惠尔牧师答应教他们。但他又想到有许多年轻人没钱上大学,要是能为他们办一所大学那该多好啊!于是,他四处奔走为筹办一所大学向各界人士募捐。当时办一所大学大约需要投资150万美元,而他辛苦奔波了5年,连1000美元也没筹到。一天,他情绪低落地走向教室,发现路边的草坪上有成片的草枯黄歪倒,很不像样。他便问园丁:“为什么这里的草长得不如别处的草呢?”

园丁回答说:“您看这里的草长得不好,是因为您把这里的草和别处的草相比较的缘故。看来,我们常常是看别人美丽的草地,希望别人的草地就是我们自己的,却很少去整治自己的草地!”

这话使康惠尔怦然心动,恍然大悟。此后,他积极探求这个人生哲理。到处给人演讲“钻石宝藏”的故事;有个农夫很想在地下挖到钻石,但在自己的地里,一时没有挖到。于是,他卖了自己的土地,四处寻找可以挖到钻石的地方。而买下这块土地的人坚持辛勤耕耘反倒挖到了“钻石宝藏”。康惠尔向人们讲道:“财富和成功不是仅凭奔走四方发现的,它属于在自己的土地上不断挖掘的人,它属于相信自己有能力“整治自己的草地”的人!由于他的演讲发人深省,很受欢迎。7年后他赚得800万美元,终于建起了一所大学。如今他所筹建的高等学府依然矗立在费城,并且闻名于世。

点评:

篇3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有始有终,定能成功”。古希腊着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在中学当教师,有一天他对班里同学说,我们来做个甩手游戏吧。游戏很简单,就是把手使劲往前甩三百下,再往后甩三百下,但要求每天都这样做。同学们纷纷说这个游戏容易,保证能做好。一个星期以后,苏格拉底问同学们游戏完成得怎么样?同学们全都举起了手。一个月以后,当苏格拉底再做统计时,全班仍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学在坚持做。一年以后,当苏格拉底在课堂上再次向大家了解情况时,只有一位同学举起手,他就是后来成为大哲学家的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凭着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自觉锻炼自己的意志,终于在哲学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其哲学思想直到现在仍然放射着智慧的光芒。

同学们,这个甩手游戏从动作上看很简单,但每天坚持,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始有终,绝不能半途而废,如果我们能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人们常说,在科学之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敢于在崎岖的小路上不断攀登的人,才能到达希望的顶点。让我们认准自己的努力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地鼓励自己,这样我们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快乐。

最后,我送给大家一句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的名言:“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惟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篇4

重庆今天陡然降温,我想去看看高三学生,顺便跟学生聊一聊,以缓解紧张情绪。我走进高三教室,同学们那张张笑脸,让我想到了太阳,于是我说:"今天很冷,但你们的笑脸是太阳,让老师很温暖;只要我们心中有太阳,我们就有温暖的!"

再过11天,日历将翻到2016年。对国家而言,2016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我问学生:"特殊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建党95周年。"我说,"这绝对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若干年后,男生对自己的儿子或女儿说,你爸爸参加过建党95周年庆;女生对自己的儿子或女儿说,你妈妈参加过建党90周年庆。这多令人骄傲和自豪啊!"对个人而言,2016也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特殊在哪里?学生说:"参加高考。"我说,对,参加高考。1977年,一位老人、一个智者的复出,恢复了停止10年的高考,北大荒那群知青激动万分,欣喜不已。电影《高考1977》画外音说:"一位老人、一个智者,唤醒我们,他对我们说,孩子们,走,我们读书去!"这句话激励着一代代青年捧起书本,从此,学子们心中有了希望,有了梦想。所以,能参加高考是幸运的,是值得一生铭记的。若干年后,你们可以对自己儿子或女儿说,爸爸或妈妈是2016年参加高考的,正是那一年,爸爸或妈妈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我跟学生讲了"望梅止渴"的故事,让学生说出了同义词"画饼充饥",我说,这两个词语的含义是,比喻用空想来做自我安慰。"空想"带有贬义,但王老师认为,"空想"比"不想"强。一个人最怕的是什么都不想,什么都无所谓,连自己前途都不想、都无所谓的人是最可怕的,所以,我鼓励大家"空想",想自己拿到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情景,想读大学漫步在校园里的情景,想参加工作领到工资时的情景……王老师读高中时,经常这么想,就连吃馒头难以下咽时,就在"空想":"鸡肉,鸡肉,鸡肉",于是难吃的馒头也如鸡肉般香喷喷的了。当大家复习累了不想干了,或者精神不济懈怠了,不妨大胆地"空想"自己的未来,美好的未来。这样,你的干劲就来了,精神就好了,复习的效率就高了。

我很欣赏燕妮的座右铭:"永不绝望。" 秦朝末年,项羽杀了按兵不动的上将宋义后,率领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面对章邯率领的强大秦军,项羽在全军渡过黄河之后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断后路。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激战,大破秦军,成就了他"西楚霸王"的伟业。"永不绝望"的项羽是不可战胜的。可是,项羽后来被围垓下,面对四面楚歌时,他却自刎乌江。唐代诗人杜牧就为他叫屈,有诗为证:"胜负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更是叹惋不已,"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项羽本可渡过乌江卷土重来,为什么自刎乌江呢?因为他认为"天亡我也",绝望了。所以,我们在高三的紧张复习中,一定坚持"空想",抱定"永不绝望"的念头,给自己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取得高考成功的关键。

大胆的"空想","永不绝望",我们就成功了吗?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次苏格拉底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都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第二天,苏格拉底问学生:"谁昨天甩胳膊三百下?做到的人请举手!"几十名学生的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一个不落。苏格拉底点头。一周后,苏格拉底如前所问,有一大半的学生举手。一年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他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伟大哲学家的柏拉图。他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哲学并创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培养出了堪称西方孔夫子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篇5

1、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唯有神知道。

2、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

3、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

篇6

关于位置与价值的名言警句和素材有: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尔斯泰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 爱因斯坦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丘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陶渊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陈涉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 黑格尔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苏格拉底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1、幸福是一个很不确定的概念,虽然每个人都想要得到幸福,但他从来不能确定,并且前后一致地对自己说,他所向往的到底是什么。

——(德)康德

2、人无论如何都是疯狂,不疯狂只是另一种“疯狂”。

——(法)帕斯卡

3、人从未像我们现在那样对自身充满疑问。

——(德)马克斯·舍勒

4、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古希腊)苏格拉底

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北宋)苏轼

6、人生包括两部分:过去的是一个梦,未来的是一个希望。

——(美)霍桑

7、人生中最困难者,莫过于选择。

——(英)莫尔

8、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鲁迅

9、当智慧和命运交战时,若智慧有胆识敢作敢为,命运就没有机会动摇它。

——(英)莎士比亚

篇8

(小博士)

柏拉图在大约公元前427年生于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母亲是改革家梭伦的后裔,父亲的家谱可以追溯到古雅典王卡德鲁斯。高贵的家族使柏拉图自小就接受了最好的教育。

柏拉图在20岁时开始师从苏格拉底,苏格拉底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对职业教师智者派的轻视和厌恶,都深深地感染了柏拉图。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派处死,给了柏拉图沉重的打击。从此,柏拉图不愿直接参与政治活动了,而是一心一意地要纪念苏格拉底,集中转入对哲学的研究。柏拉图随即离开雅典,从28岁至40岁这段时间,他做了一次海外漫游。这是一个自由考察和增长见闻的机会,也是形成柏拉图思想体系的重要阶段。

经过10多年的游历,大约在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纪念英雄阿加德穆的圣殿附近的园林中,创建了欧洲历史上第一所固定学校――“学园”,他一边教学,一边著作。

柏拉图主持“学园”大约有40多年的时间,教师与作家的双重身份和10多年的游历给他著述作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柏拉图一生共写了36部著作,大都是关于道德和哲学的著作。其中《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之作,这本书涉及了他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和政治等内容,但主要的是讨论所谓“正义国家”的问题。

柏拉图所生活的时代,希腊城邦开始发生危机,于是他留心于探索一个普遍性的问题:究竟用什么样的原则,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建立理想的国家?这种国家既可以克服某些城邦所固有的“弊病”,又可以作为一切城邦理应效仿的“典范”。大概这些就是柏拉图在殚精竭虑地构造他的国家时,所面临和考虑的主要课题。

柏拉图在着手设计他理想的国家时,首先规定公民应具有的四种品质,即智慧、勇武、节制和正义。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有三部分人:一是护国者,有担当统治者的魄力与智慧;二是卫国者,有勇有谋能保卫国家安全的能力;三是供养者,让有节俭美德的人来从事生产。前两个等级不得蓄有财产,也不许持有金银,他们的生活所需全由第三等级供养,而第三等级则可以持有财产,经营适合于他们的那种经济,但应限制其财富的膨胀,以防止贫富过度分化。这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设想而采取的措施,力求造成一个有权力者无私产,有私产者无权力的局面。这三个等级很明显地有高低之分,但柏拉图却理想地认为他们之间没有矛盾,就如同人的身体一样,上中下三个部分协调一致。只要三个等级各安其位,各从其事,在上者治国有方,在下者不犯上作乱,这样的国家就犹如一首完美的乐章中最和谐的地方。正义是各个等级、阶级的调和剂,实现正义是国家的主要职能,这便是柏拉图理想国的美好图景。

柏拉图还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柏拉图中年开始从事教育研究活动。他从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的哲学思想出发,在其教育体系中强调理性的锻炼。他要求3~6岁的儿童都要受到保姆的监护,会集在村庄的神庙里,进行游戏、听故事和童话。柏拉图认为这些都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7岁以后,儿童就要开始学习军人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读、写、算、骑马、投枪、射箭等等。从20~30岁,那些对抽象思维表现出特殊兴趣的学生就要继续深造,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学与和声学等学科,以锻炼他的思考能力,使他开始探索宇宙的奥妙。柏拉图指出了每门学科对于发展抽象思维的意义。他主张未来的统治者在30岁以后,要进一步学习辩证法,以洞察理念世界。经过5年后,他就可以成为统治国家的哲学王了。

此外,柏拉图在文艺、美学等方面,也有成套的理论主张。关于美的事物是美的理念的仿制品,这是柏拉图唯心主义美学观的基调。在对待文艺和文艺家的问题上,他们是曲高和寡的。

在大约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在一个弟子的婚礼上,说他要小睡一会儿,此后就长眠未醒。这一年,柏拉图80岁。

[超级链接]

柏拉图名言

在短暂的生命里寻找永恒。

尊重人不应该胜过尊重真理。

时间带走一切,长年累月会把你的名字、外貌、性格、命运都改变。

拖延时间是压制恼怒的最好方式。

初期教育应是一种娱乐,这样才更容易发现一个人天生的爱好。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最有美德的人,是那些有美德而不从外表表现出来,仍然感到满足的人。

好人之所以好是因为他是有智慧的,坏人之所以坏是因为他是愚蠢的。

一切背离了公正的知识都应叫做狡诈,而不应称为智慧。

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

没有什么比健康更快乐的了,虽然他们在生病之前并不曾觉得那是最大的快乐。

篇9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哲学家艾伯特与苏菲对问题的探讨中,不仅做了条理分明的叙述、幽默适当的引证,也将自己对哲学的思考渗透在文字之中。例如宗教,虽然乔斯坦-贾德的观点并没有得到评论家、尤其是一些虔诚的基督教信奉者的支持,但在我看来,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例如,这本书更注重科学为哲学发展所做的贡献,而对于宗教却有贬低之嫌。批评家对他把耶稣殉道与苏格拉底之死相提并论所表示出的不满情绪,在Phillip D. Jensen的书评《是谁的哲学史?》中写得非常清楚:“尽管这本书给了基督教相当的篇幅,然而它对基督教观点的呈现是相当失职的。基督教三位一体的信仰神观,不是一个简单的上帝存不存在的哲学问题,就能涵盖的。把耶稣对真理的执着和他的殉道,类比于苏格拉底,实在是对耶稣教训极大的误解。”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基督教对于哲学影响力远远无法和科学相比,至少在近几个世纪来,哲学的科学性正在被挖掘出来,以便更好地贡献给人类。神的启示显然只存在于宗教信徒的心中,而哲学的思想却可以渗透更大面积的人群。

这大概也正是本书选择一个十四岁的少女为主人公的原因。她在哲学课之前并没有接受到什么正规的哲学思想,身上更没有什么宗教极端分子的倾向。只是如她的名字一样,苏菲具有一种促使她去理性地思考的智慧,于是她对于哲学,对与这个世界有比同龄人更为深刻的见解——摆在她面前的,是一个在时间与空间上都趋向于无限的广大天地。尽管一条条错综复杂的线索都在暗示她世界的产生来自于意外,但逐渐深入的思考却让她走向了探询世间万物之意义的道路。这个似乎矛盾的问题在书中始终没有一个圆满的解释,因为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坚信人类文明的创造来自于神的教诲——包括自称自然主义者的艾伯特在内。

作为一本主要叙述西方哲学史的小说,《苏菲的世界》对于东方哲学发展所用笔墨不多,仅提到了一些佛教的理论。而我认为佛教的生成与西方宗教之间的联系也是颇值得探讨的。佛教对于万物产生的观点,和基督教有着较大的区别;与西方人相比,东方文化对命运与轮回的解释则更为完善。令人不得不叹息的是,东方,尤其是较早进入文明时代的中国。虽然也在相当早地形成的一些哲学流派,但却在很大程度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影响,并逐渐演化成封建统治者的武器。西方的哲学思想尽管在产生的时间上没有多大的优势,却因改革运动而具有了时代性和科学性,从而走向新的繁荣。这一点弦外之音,大多读者也能体会得到。

篇10

——题记

一个人只有了解自己,才能去了解别人。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人生对事情做出准确判断,否则只能一错再错。痛苦常常属于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做好你自己!

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珍贵的个体。有时你并未成功,就是因为你并未做好自己。只有做你自己,才能充分爆发能量,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成功者的人生之所以如此精彩,就在于他们不容易受无关干扰,认真走好人生每一寸钢索,做好自己,没有人能够让他们轻易失足,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当你坚信自己是,意志就是无坚不摧的力量。你就是自己的上帝。

保留自己的独立自主意识,只有你相信并接受你自己,你才会有能力相信并接受别人。相信你自己,做好你自己,听命于你自己的心,那才是你唯一的老师。只有相信自己,正视自己,你才能超越自己。

不要忽略了你自身的无限潜力。你自己就是一座宝藏,你自己才是取得成功的资本。笃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战胜自己,只有你自己,才是你人生命运的主人。做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