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秦观范文
时间:2023-03-31 05:08: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江城子秦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3、李清照的《一剪梅》;
4、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5、李煜的《虞美人》;
6、柳永的《雨霖铃》;
7、秦观的《鹊桥仙》;
8、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9、岳飞的《满江红》;
篇2
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3、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新添声杨柳枝词》
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5、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
6、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7、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佚名《上邪》
8、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
9、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篇3
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江城子》
我看见你似水的眼眸里深埋一层雾霭似的的忧伤,我知道那是你内心深处无声的疼痛;当那一滴滴清亮的眼泪如火般燃烧着你的双眼,将你的灵魂桎梏……这不是青春最动人的无奈,这是为赋新愁强说愁的年代。
青春撒下四叶草般散碎的飞絮,洋溢着投波暗影的姿态,挟杂斑驳的树影。映向苦涩三月青石板那绿幽幽的晃荡,如三生石上绽放倾国倾城的花朵,那恍若隔世的忧伤,在绵延不绝的呼啸里冲破了内心的栅栏,掀起洪波翻涌。
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但终被时光的洪流悄无声的卷走。我们把青愁从青春的轨道上一片片的剥离下来,剩下的是纯天一色的悠扬,在时光的消逝中渐次成长,走向成熟和圆满辉煌。
恍惚间,经过了很长很长的时间,那刻骨铭心的思念,如两颗海珠敲击在一瞬之间,掀起万丈别样的波澜。
别了!那如花的破碎流年,时光如星移斗转,多愁善感灰飞烟散。杨柳暗,晓风残,叹沧海桑田矣;大江往东去,春花秋月何时葬,花落凋零亦怅惘。
在青春得岁月里,我希望获得得成长可以掩盖内心得空虚,充实使我不再贫瘠。可是在岁月得一点点逝去之中,我又突然忘记,等有一天打开那封释得记忆,那里面沉淀得故事最终弥漫成伤感得空气,呼入我得躯体,呛入我得鼻喉。眼泪顺其而流,源源不断。最终掺和黄土,化成雾气。
我不想像卡夫卡那样拥抱忧伤,但是那种感觉也会绵绵不绝得侵向我,品味一切得痛与滋味,那侵满得忧伤,拥抱得滋味也是心灵得栖息。不知何时也那么向往浅蓝色的优伤了。那种忧伤,是向往的一种过程,在何时迷惘,也好像是一种享受,夹杂着哀怨。
篇4
一、以柳写情
1.以柳寓“离情别绪”
根据谐音寓情。柳树的“柳”与留念的“留”、柳丝的“丝”与思绪的“思”、柳絮的“絮”与离情别绪的“绪”谐音,因此,人们常用柳树表达留念和思念之情。根据柳树特点寄托,柳絮的随风漂泊就像在外漂泊的游子,四处飘零无枝可依,容易让游子想到自己身居他乡的悲伤。柳丝纤长,一阵风吹过,柳丝与你的脸颊耳鬓厮磨,形成了难舍难分的形状。因此,人们还把柳赋予了离别伤感的情怀,从此,送友人有了折柳赠别和折柳寄远的风俗。
如秦观的《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写出杨柳的柔长、缠绵,易使人伤别离。如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今晚酒醒能在何处呢,恐怕只有在残月和清风的杨柳岸边了。诗人把杨柳岸与小风、残月的意象放在一起,写出了离别时的不舍心情。
2.以柳寓魂牵梦绕的思乡之情
在古代,柳树是常见植物,在街道、江河岸边、驿站甚至在家乡的宅院都有柳树。所以,游子在漂泊他乡时,看到柳树,自然联想到家乡的柳树,进而会想到家乡的人与物,想到亲人相见的温馨,想到情人相伴的甜蜜,而当一切幻想烟消云散时,会倍感思乡。
因此,在古代有许多写柳的诗是表示思乡之情,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人在外漂泊,忽然听到有人吹《折柳》的曲子,曲声在寂静的夜晚回荡,怎能不使人思乡。柳成为诗人家乡的象征,也寄托诗人的思乡之情。
3.以柳寓刻骨铭心的爱情
春天万物复苏,鸟语花香,杨柳依依,在这种美好的景象中,自然使人心情舒畅,因此,在这种良辰美景下,也是谈情说爱的最好场所。以天地为证,以杨柳为媒,自然引出千古风流的佳话。因此在诗词中,常用杨柳来表达刻骨铭心的爱情。
如欧阳修《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黄昏后,月亮出来,月光斜斜地散在杨柳上,此情此景情侣们相约而来,以月为证,以杨柳为媒,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又如武昌妓《续韦蟾句》:“武昌无限新栽柳,不见杨花扑面飞。”以杨柳和杨花来比喻爱情,描写出了浓浓和缠绵的爱意,使读者为之感动。
4.以柳抒人生之感慨
柳随四季的更替而变化,春天柳枝生长、柳叶茂盛,而秋天柳树叶子枯萎,一荣一枯赋予了诗人无限的感慨,从柳树茂盛时间的短暂,产生对春天易逝的悲慨,自然地联想到人生的短暂,一枯一荣正是人生悲欢离合的印照。如《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我离家从军时,杨柳随着春风摆动,当我从战场回来时,却已是一片白雪,昔日的春景已不复存在,从离家到回来时景象的变化,怎能不让诗人悲慨万分,怎能不让诗人感慨时间的易逝、人生的短暂。
柳叶的绿意葱葱和生机勃勃,易使人产生对春天的留恋,进而产生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青春韶华一去不复返的悲哀。当诗人看到柳丝时,希望柔长的柳丝能够拴住春色,拴住时光,拴住青春,但是,柔弱的柳丝不能停留住他们离去的步伐,怎能不让诗人发出对人生的感慨。如秦观的《江城子》:“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暮春时节登上城楼,看到柳絮飘落,想到青春韶华的流逝,于是满心的伤悲,这里的柳具有对青春易逝的伤感的意象。再如,柳永《少年游》:“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古树杨柳的衰败,多次被人攀折,以前的茂盛景象已不复存在,自然联想到留不住的青春和韶华。古柳枯裂 、粗糙的意象喻指女子青春逝去,憔悴色衰的悲哀。
二、以柳寓人
1.以柳寓窈窕多姿的美女意象
柳树婀娜多姿、瘦弱的柔态像极体态优柔的美女,也像女子温柔体贴、柔情似水的性格,再有女子娇羞含蓄也与柳的缠柔相似,因此,多用柳来比喻美丽、柔弱的女子。如欧阳修《玉楼春》:“黄金弄色清于粉,濯濯春条如水嫩。为缘力薄未禁风,不奈多娇长似困。腰柔乍怯人相近。眉小未知春有恨。劝君著意惜芳菲,莫待行人攀折尽。”这首诗用柳的形状特点形象地描写出了女子婀娜多姿的身姿与柔弱的性格,刻画出美女的特点,并因此发出感慨,不要轻薄女子,要爱惜女子。
柳枝的纤细与苗条,像女子姣好的身姿;柳叶形状的弯曲微翘,像女子弯弯的眉毛,因柳枝、柳叶的形状特点与女子外貌的相似,也就多用柳来形容美丽的女子。如白居易“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以柳的纤细特点描写出了女子柔弱纤细的腰肢。再如,韦庄《女冠子》:“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以柳叶喻女子漂亮的眉毛。
2.以柳寓牵肠挂肚,剪理还乱的闺妇意象
闺怨是诗人笔下常见的意象,以柳写牵肠挂肚、剪理还乱的闺妇意象在诗中也多次出现。闺妇思念丈夫和孤寂愁苦的情感是最有代表性的情感。因为“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想让这种情感更鲜明地表达,需要有一种景物来代替,因为柳枝的缠绵,断了又长,柳叶一枯一荣,一年又一年的生发,像极了闺妇那种牵肠挂肚、剪了还乱的情感,因此,柳就更能形象地表达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所以,自然就成为了古代诗人笔下闺怨的代表。
如贺铸《横塘路》“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绵绵不断的梅雨,一望无际的绿草,满城飘飞的柳絮,见到如此缠绵的景象,闺妇怎能不产生无限的愁苦?这里借柳来写闺愁。
3.以柳寓漂泊不定,以色事人的妓意象
柳树是古代常见的景物,因常见所以无人重视,这一特点像古代青楼女子,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被人们轻视;柳絮的随风漂泊、居无定所、无法掌控自身,像青楼女子一样没有自己的家,只能依附于教坊和青楼中,他们也像柳絮一样,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再有柳任人攀折的特点,像青楼女子悲惨命运一样。因此,多用柳来寓漂泊不定、以色事人的妓意象。
篇5
关键词:秦观;风格;“柔婉精微”;性情
叶嘉莹先生在《唐宋词名家论稿》中说:
“词”这种韵文体式,是从一开始就结合了一种女性化的柔婉精微之特美……而秦观的这一类词,就是最能表现词之这种特质的作品。 ①
所以秦观被叶嘉莹先生看做是词之“逆溯之回流者”,原因就是“以其未能追随苏轼所开拓的高远博大之意境,而只是写一些伤春怨别之词。”
但是,如果仅仅是因为秦观词“最能表现词之柔婉精微之特美”,而把他看作是“逆溯回流者”,笔者认为多有不妥:
首先,性情决定风格。秦观天生敏锐善感的性情是其词表现出“柔婉精微”风格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而不是秦观有意不师法苏轼所开拓的那种在词作中透出“逸怀之气”的风格。罗兰•巴尔特在《符号学原理》中曾说道:“风格是一种个人的、封闭的过程,绝非进行选择和对文学进行反省的结果。”②可见,秦观词之“柔婉精微”之风格,只是他性情的一种蜕变,而非他选择所能决定的。此外,人们普遍认为秦观的诗的风格有和其词相通的一面,有“少游诗似小词”等的评论,其实相通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无论时秦观的诗、词或文都是发自他敏锐善感的性情。秦观在“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等的这些诗作中所表现出的多愁善感、柔婉纤弱的诗歌风格,也是其性情蜕变的一个很好的证明。另一方面,秦观一生坎坷曲折的道路,也使得他只能如《宋四家词选》中说的那样:“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言情,又是一法。”可见,他本人敏锐善感的心性使得他的词只能是“柔婉精微”的,他永远不可能写出苏轼般豪迈的词作。他的敏锐善感的性情,决定了他的词“柔婉精微”的风格,而不是他有意不师法苏轼,也就无所谓“回流”。
其次,如果说从开始的“无个性艳歌”到加入“抒发一己之情”或“抒情写志”,目之为“诗化”的话,秦观的词作也只能说是词的“诗化”过程的一部分,因为他的创作,无不抒发了强烈的一己之情。如《踏莎行》(雾失楼台):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关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清王士祯《花草蒙拾》:“‘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千古绝唱。秦殁后,坡公长书此于扇云:‘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高山流水之悲,千载而下,令人腹痛!”③又《词苑丛谈》(卷三):“秦少游《踏莎行》云……(词略)东坡绝爱尾二句,余谓不如‘杜鹃声里斜阳暮’。尤堪肠断。”又唐桂章《唐宋词简释》:“此首写羁旅,哀怨欲绝。”④等等,都指出了此词传达出的寂寞肠断之情。
再如《满庭芳》: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卷四:“托意高远,措词潇洒;而一种秋思,都为故人。展转诵者,当领之言先。”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卷二:“《满庭芳》诸阕,大半被放后所作。恋恋故国,不胜热中。其用心不逮东坡之忠厚,而寄情之远,措词之工,则各有千古也。”黄苏《蓼园词选》:“亦应是在谪时作‘风摇’两句,写的蕴藉。非故人也,风也,能弗黯然?酒未醒、愁已先回,意亦曲而能达,结句清远。”⑤等等,也指出了秦观词作中抒发的强烈的一己之情。
再次,如果因秦观词作“柔婉精致”的风格与词之原有本意相符,或能体现出比本意更精纯之本质,而言其“逆溯回流”,那么秦观在大量词作中所表现出的“凄惨哀厉”的风格又怎能是“柔婉”的体现与“回流”?黄苏《蓼园词选》评秦观词《八六子》说:“词旨缠绵,音调凄婉如此。”又唐桂章《唐宋词简释》说:“……‘素弦’两对句亦凄苦。‘那堪’贯下两对句,言所见飞花残雨,愈增悲感……”⑥《草堂诗余续集》评《满江红》(越W风流):“(下阕)太露,太急。”《草堂诗余正集卷三》评《满庭芳三首》(北苑研膏)其二(晓色云开):“……感慨过之。”⑦王国维《人间词话》评其《踏莎行》(雾失楼台)云:“少游词镜最为凄婉。至‘可堪孤关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⑧
再如他的《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唐桂章《唐宋词简释》说:“断尽香炉,过尽飞鸿,皆愁极伤极之语。”
再如其《江城子》其一:
西域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评云:“结尾两句与李后主之‘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徐师川之‘门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皆言愁之极致。”
再如其《千秋岁》: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t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五:秦少游谪古藤,意忽忽不乐,过衡阳,孔毅甫为守,与之厚,延留待有加。一日饮于郡斋,少游作《千秋岁》词。毅甫览至“镜里朱颜改”之句,遽惊曰:“少游盛年,何为言语悲怆如此?”遂赓其韵以解之。居数日别去。毅甫送之于郊,复相语终日,归谓所亲曰:“秦少游气貌,大不类平时,殆不久于世矣。”未几,果卒。⑨又卓人月《古今词统》卷十:“悲歌未终,能使秦人舍徵,笛人破竹。”
再有如“月转乌啼,堂宫徵生离恨”(《点绛唇》其三);“人人尽道断肠初,那堪肠已无” (《阮郎归》其三)等等,秦观太多的词作中都传达出凄惨哀厉的悲愁,就这一点,又怎能是“逆溯回流”能概括的了的。
综上所述,秦观本人敏锐善感的心性,历史的决定了他在宋词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所以,无论是秦观在词中所体现出的“柔婉精微”的风格,亦或“凄惨哀厉”的特点,都与秦观本人敏锐善感的性情及其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直接有关。
注释
①《唐宋词名家论稿》,叶嘉莹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28页
② 《文学理论教程教学参考书》(修订二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53页
③《淮海居士长短句》(宋词别集丛刊)【宋】秦观著,徐培均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版,第73页
④ 《唐宋词汇评》(两宋卷第一册),吴熊和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13页
⑤《唐宋词汇评》(两宋卷第一册),吴熊和 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00页
⑥ 《唐宋词汇评》(两宋卷第一册),吴熊和 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92页
⑦《淮海居士长短句》(宋词别集丛刊)【宋】秦观 著,徐培均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05页
⑧《唐宋词汇评》(两宋卷第一册),吴熊和 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12页
⑨《唐宋词汇评》(两宋卷第一册),吴熊和 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08页
参考文献:
[1] 夏成焘.《唐宋词人年谱》,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2] 夏成焘.《唐宋词论丛》,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1956年版
[3] 叶嘉莹.《迦陵文集(第5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 叶嘉莹.《唐宋词名家论稿》,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 夏成焘.《读词常识》,北京:中华书局 1981年版
[6] 吴熊和.《唐宋词汇评》(两宋卷第一册),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7] 【宋】秦观 著,徐培均校注.《淮海居士长短句》(宋词别集丛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8月第一版
篇6
关键词: 宋词 魅力 音乐美 绘画美 建筑美 感伤美 恋情美 柔婉美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这是我人生接触到的第一首词。正当小学的年纪,还不懂何为词。只是惊讶于它与以往背过的古诗颇有不同,且有一番说不出的风味,隐隐地,生出些许喜爱的情绪。真正接触到词以后,才发觉越读越放不下,那种口齿留香的感觉,似有魔力,将我牢牢地锁住。宋词可以说是种在了我的生命中。
但那时还不曾对其有理性思考。如今总结看来,词家千余,在以抒情为主的我国诗歌史中,宋词更是一种更典型、更纯粹的抒情诗。文人词发展之初,原是配合音乐、供妙龄女演唱的歌词。目的是“娱宾遣兴”,这就导致题材的窄深,情调的感伤,风格的柔婉,所谓“诗庄词媚,其体元别”(李东琪语),建构成词体的本质特征。正是词体的这一本质特征,呼唤着人们的审美关注。宋词的魅力大概就在于它形式和内容的双重美。现在,让我们在在词学与审美间架起一座通梁,将我对宋词的美的感受阐发出来。
首先从形式上来看。新月派诗人闻一多曾有格律诗“三美”主张,仔细品味,宋词之美也正符合这一原则。
一、声律和美,韵谐灵动的音乐之美
注重音乐美,是中国古代诗词乃至整个文学的传统特色。早在南朝时沈约就指出:“夫五色相宣,八音谐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诗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秒达此旨,始可言文。”[1]但宋词的音乐美是具有独特性的――“文字之声律助音乐之谐美”,从而产生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先来说说音乐之谐美。宋词所配合的音乐是“繁声奏”、优美动听的“燕乐”。它那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变化多段的节奏韵律,通过人的听觉,能够引发心理上的多种美感,如清脆美(声如裂帛),高亢美(响遏行云),纤弱美(莺语蝶舞)、浑厚美(黄钟大吕)、流利美(溪水潺潺)、连腔美(珠圆玉润)、婉转美(余音绕梁)[2]……这种由音乐所引起的美感是“徒诗”所没有的,是合乐歌词“音乐美”的独特之处。宋词有一千多种词调,一调有一调之“声情”。例如:《水调歌头》高亢悠扬,常用作凯旋的军乐,《水龙吟》是清彻嘹亮的笛曲,《念奴娇》是响遏行云的高调,《贺新郎》音韵洪畅,歌时浩唱,《沁园春》声甚清美,《雨霖铃》颇极哀怨,《暗香》《疏影》乐节谐婉,等等[3]。选择不同的曲调,也就能给人以不同的音乐美感。
再说文字声律之美。我们知道,诗歌的声律美主要体现于语言的节奏感和音调的和谐上。中国古典诗歌的节奏,主要是靠音节之间的“顿”、“逗”以及押韵造成的。而音调主要是借助平仄组织起来的。除此之外,还常常借助于双声、叠韵和叠音词来求得音调的和谐。因而词依乐段分片、依词腔押韵、依曲拍为句,依乐声的高低升降选择确定字音的平仄四声,因而词的节奏、韵律更加灵活多变,呈现出与诗不同的音律美。
“诗的音律也是一种音乐,它用一种比较不太显著的方式,去使思想的时而朦胧时而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性质在声音中获得反映”[4]宋代词人不仅善于择声情,也很注重歌词的文字声律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和谐协调,以达到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例如: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为了跟表达自己在国破家亡、颠沛流离境况下无限哀愁相协调,她选择了《声声慢》这个沉郁幽咽的曲调。《声声慢》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她选用了入声韵,因“入声直如促”,“逼侧而调不得自转”,与所抒之情更谐和。最精彩的是全篇运用十八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点点滴滴)不仅读来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而且从外表到内心,层层深化地表现了女词人空虚无聊、无以慰藉的极度愁苦,声情并茂。
二、情如画,情入画
词是感性的东西,总能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的画面。当你入了情境,便能在脑海中勾勒出完整的画面,品味其中的意境和深意。
“诗(词)中有画”是诗词创作的高境界,也是诗词评论中常用的褒扬之辞。这“画”大体上蕴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形体,二是色彩。例如: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其中“人比黄花瘦”之句,以人比黄花,不但有形,而且有色,既描绘了憔悴的面色,又刻画了娇弱的体态。用黄花的形色作比,把闺中憔悴、娇弱、病态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诗人把“形”与“色”统一于一体,创造了浑然一体的诗词画意。本文试图略去诗词中有关形体的刻画,单纯对其色彩加以品评。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诗词中生动的形体刻画影响我们对色彩的品味,另一方面暂时放置“形体”不论,可以更加深刻地领会诗词中有关色彩描绘的丰富内含和艺术魅力。
三、参差错落的建筑之美
宋词自不必说,乍一眼看去就能看出它与其他文学形式的不同之处。诗从形式上来看,整整齐齐;而词则是长短不一,具有参差错落的感觉,如同苏州园林一般,给人以不对称的美感。
说完了形式,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内容了。宋词的整体基调是比较感伤柔婉的,它不似唐诗那么气势恢宏。文学反映政治,这和积贫积弱的大宋有一定的关系。不过也给予了宋词一片不同于诗的天地,这些浓厚的情绪转化成特殊的审美享受,是留给后世的无价财富。
一、浓厚的感伤美
感伤是宋词的基调。翻阅唐圭璋先生的《全宋词》,这近两万首词给人最清晰、最突出的印象是:充满着浓厚的感伤情调。在宋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是带有浓厚感伤色彩的“悲、哀、愁、怨、恨、叹、泪”之类,还有“酒”、“醉”、“梦”。
宋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大多是各种各样的“伤心人”[5],伤心洒泪的镜头也比比皆是: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同时,这些伤心人也大多是以“孤独者”的形象出现的,他们孤苦寂寞,没有知音,无以慰藉: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肚子凭兰桡。(柳永《少年游》)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唐婉《钗头凤》)
但他们的伤感,各有不同,有的是相思离别,思想怀人的感伤,如“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晏殊《清平乐》)有时光易逝,年华易老的感伤,如“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秦观《江城子》)有怀才不遇、漂泊零落的感伤,如“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还有异族侵凌、国亡家破的感伤,如“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刘辰翁《柳梢青》)再有是遭受压抑、报国无门的感伤,如“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但这些感情并没有完全代表宋词感伤的所有情况,而且往往也是交错融合的。不过,它已将其浓浓的感伤之美表现出来。
二、深挚的恋情美
跟宋代诗文相比,宋词的题材有两个特点:一是较为狭窄,而是有所“专长”――抒写男女恋。虽说“词为艳科”的局面在晚唐五代文人词中以压倒的优势大量地存在着,这是千真万确的客观事实,恋情是宋词的首要题材。
归纳起来,恋情词内容有这样几种:
1.写情人相会的欢乐:如晏殊《诉衷情》:“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东城南陌花下,逢着意中人。回绣袂,展香茵,叙情亲。此时拚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叙写春游时与意中人相逢的欢乐场面,寄托了长相厮守、永不分离的美好愿望。
2.写新婚生活的甜蜜的:如欧阳修的《南歌子》:“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写出了新婚夫妇沉浸在爱情的幸福欢乐之中的场景。
3.写情人难以相合的惆怅的,如欧阳修的《渔家傲》:“近日门前溪水涨,郎船几度偷相访。船水难开红斗帐,无计向,合欢影里空惆怅。愿妾身为红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重愿郎为花底浪,无隔障,随风逐雨长来往。”描写了一对热恋中的水乡男女青年,虽因无法相合而对着并蒂莲空自惆怅的情景。
4.写情人远隔的相思之恨的,如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相思之恨有如长江之水无休无已,但只要心心相印、永不相负,则虽有恨而无恨。
5.写悼念亡妻的凄楚的,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三、“本色”的柔婉美
就宋词的整体而言,其风格是偏于“柔”的,柔婉是宋词的主体风格。在词史上早就有宋词以婉约为“正宗”、“本色”的说法。
如前所述,男女恋情是宋词的首要题材,感伤是宋词的抒情基调。男女恋情,本来就是温柔软媚、婉转缠绵的,又多用婉转曲折的笔调来表现,就显得更为柔婉了。而感伤也以低沉软弱之音为主而偏于“柔”,由此可见,宋词的情调是以柔婉为主的。
宋词中直接加以具体刻画的人物重于女性,她们的形象,“云鬓”“娥眉”“朱唇”“香腮”“纤手”“楚腰”,言谈举止轻柔妩媚,情意柔婉细腻,是无可争议的柔婉。而描绘的自然景物,大多是与水相关的。江水、湖水、溪水、池水,春雨秋雨,水中的荷花,汀上的禽鸟,岸边的杨柳等等。宋词中的水景多是平和幽静、富于柔婉之美的。一些花草,如娇杨垂柳,微风细雨,轻烟薄雾,斜阳淡月等,在宋词里也是俯拾皆是。如: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鞔Α#蒋捷《虞美人》)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过雨小桃红未透,舞烟新柳骨犹弱。(张先《满江红》)
品读宋词,仿佛可以感受古宋朝的文化风貌,仿佛可以体会宋代词作家的思想情感,那一阙阙长短句,或豪迈、或悲壮、或温婉、或缠绵,都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词作者的特有情感,也展示了宋词那种凝炼的语言艺术。
宋词就是一朵开在我生命里的花,美不胜收。
参考文献:
[1]宋书・谢灵运传论.
[2]据杨海明.《唐宋词史》.引庄志民《审美心理的奥秘》.
[3]参看吴熊和.唐宋词通论.
篇7
一.难以割舍的亲情
亲人之间的感情是诸多感情的基础,可以说,没有亲情就无从谈起别的感情,而在我国的古诗词中,很多诗歌词曲篇章就为我们传递了这样的感情信息,而这种感情信息的表达多是采用思念这条线牵连的。下面举例说明。孟郊的《游子吟》,原诗话不多,传递的感情却深长浓厚:“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首歌颂母亲的诗歌。诗中淳厚真切地吟颂了人世间伟大的人性美——母爱。由线起笔,由草作结。从线写到衣,针针寄深情。由衣联想到寸草,想到报母恩。感情回环,母育子艰难,子报母深恩。诗虽短,却淋漓淳厚地表达了母子之间最真的情感。此诗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滋养了读者的心灵,更激起了离乡在外的游子的共鸣,是难得的好诗。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注释]示儿:给儿子们看。元:通“原”。《示儿》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写给儿子们的遗嘱,诗歌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这首诗虽然传递的是爱国之情,但是我们细细一想,作者临终的叹息和嘱咐并没有说给别人听,而把这样可以托付的大事交给自己的孩子们,言语之中可以领略到作者陆游对儿子们的寄望之深。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该诗表达了对妻子的惦念和对团圆的渴盼,浓化了夫妻之间的亲情。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则表现了弟兄手足之间的密不可分的深切感情。回望中国古诗词,可以说是亲情无限。
二.缕缕不断的相思情
中国古诗词中表现青年男女之间感情的诗歌也不少,《迢迢牵牛星》是写牛郎织女的分离之苦和相思之深。秦观的《鹊桥仙》则写牛郎织女的相聚之欢和离别之速,以及依依惜别的情绪。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其内容为:“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表现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之女子的生活状况,以及其内心凄苦与思念的感情。下面的这一首《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把青年男女的依依别离、渴望相聚、思念的憔悴、时光的流逝、想念而不能相见的自我安慰描绘的细腻透彻,简直写绝了青年人之间的缕缕相思。“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苏轼想念亡妻。“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元好问写生与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李商隐写幽幽的思念。
三.对锦绣河山的热爱之情
篇8
一、“花间”到宋词的过渡
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唐入宋的过渡。在这一阶段,晏殊,欧阳修的创作,主要在于继承,这在两人的作品集(晏殊《珠玉词》,欧阳修《近体乐府》)已看出。张先、晏几道的创作,则已稍露宋人特色,张先创作了若干慢词,在形式上,为词体的变革作了准备。晏几道则在思想内容上为宋词的革新开了先例,宋词发展至张先、晏几道,真正完成了由唐入宋的过渡。
二、宋词的发展与开拓
宋词的发展,首先应提到柳永,柳永比晏殊大4岁,比欧阳修大12岁,三人同属于北宋前期的歌词作家。但是,柳永的影响却不限于北宋前期,而波及整个北宋词坛。柳永所走道路与晏、欧完全不同。晏、欧是政界、文坛的显要人物,柳永却是个“失意无聊,流连坊曲”的落泊文人。正因如此,柳永有机会深入社会下层,他的创作广泛地接触了社会人生,除了男女恋情,还反映了都市生活的某些侧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部分城市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他还善于吸取民间歌词的养分,采摘民间曲调入词,大量创作慢词,有效地扩大了词的体制,对宋词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
对宋词的发展贡献最大的莫过于苏轼了,苏轼把词当做“诗之裔”(《祭张子野文》),在柳永开拓疆界、扩大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变革”。《东坡乐府》中出现了〔沁园春〕“孤馆灯青”、〔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及〔念奴娇〕“大江东去”等一类篇章,为北宋词坛增添异彩。词至苏轼,“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卷四),已成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在欧、晏时,词的创作已不仅仅为了应歌,为立言,而且可以直接用以言情、述志。苏轼的出现,促进了北宋词朝着多极方向发展。一方面,柳永的影响极为深远,北宋慢词创作,自苏轼、秦观继起之后,更加兴盛;另一方面,苏轼同时及稍后,若干追随者学其作词,虽各有所得,却不拘一格,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柳苏的 “变革”及其相互竞争的结果,使得北宋词坛出现了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发展变革阶段中的北宋词,并非所谓“婉约”、“豪放”两种风格、两种流派所能概括。
三、宋词的深化与与成熟
北宋后期,周邦彦兼采众家之所长,进行了一系列集大成的工作,促进词体的成熟。在歌词创作的思想内容上,周邦彦“以旁搜远绍之才,寄情长短句”(刘肃《片玉集》序),增强了词的“体质”;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周邦彦“多用唐人语括入律”(《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并注重词调的整理与规范化,为词的创作提供了典型。南渡后,歌词创作出现了新的情况。一方面,江左偏安,出现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局面,社会上唱词之风仍然盛行,为歌词创作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社会历史的大变革由北宋而南宋,政治上的动荡必然波及词坛与歌坛,对词体的发展演变产生一定的影响。南宋时期的歌词作家,在各自不同的创作道路上,以各自不同的态度与方法进行创作,为宋词的继续发展及蜕变发挥了各自不同的作用。南渡作家李清照,由北而南,他的创作是歌词由北宋向南宋发展的过渡。李清照亲身经历了由北而南的社会变革,她的生活遭遇、思想情感发生了巨大变化,歌词的内容、情调,乃至色彩、音响,都随之发生了变化,由明丽清新变为低徊惆怅、深哀入骨,但是,词的“本色”未变,她的创作为南渡作家如何以旧形式表现新内容,树立了榜样。
继苏轼之后,在豪放词上有所建树就是辛弃疾,辛弃疾生当衰世,“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他将自己无处发泄的“一腔忠愤”及其“抑郁无聊之气”寄之于词。不但在词中抒写抗金、恢复的大题材、大感慨,而且在词中歌咏自然风光,赞颂农家生活,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在艺术创造上,辛弃疾经过多种探讨与尝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辛弃疾的创作体现了南宋词的最高成就。
宋元之间,号称“乐笑翁”的张炎,是一位兼擅乐律的词学家。张炎既“大段瓣香白石,亦未尝不转益多师”(《艺概・词曲概》),对于词坛先辈的各种长处,多所采摘,又“能以翻笔、侧笔取胜”(《词林纪事》卷十六引),“研究声律,尤得神解”(《四库全书总目》)。他的词“清远蕴藉,凄怆缠绵”(《艺概・词曲概》),自成一家。但是,在“声音之道久废”的情况下,张炎“独振戛乎丧乱之余”(殷重《山中白云》序),终究无法挽救宋词的厄运。其艺术演进一方面“渐于字句间凝炼求工”(冯煦《蒿庵词话》),朝着雅化、文人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继续合乐应歌,曼衍旁流,与民间抒情“小调”(主要是“嘌唱”“唱赚”与诸宫调)相融合,蜕变为曲,这就是长短句歌词发展的总趋势。
篇9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愁,是历来文学家说不完道不尽的一个主题。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面对一“愁”字,畅所欲言,洞开心扉,肆意挥毫,写出了一首首流传千古的好诗好词。而古诗词中的言愁名篇更是数不胜数,诗人们将抽象、模糊的愁写得形象、具体、生动、可感。对“愁”的描绘是千姿百态,各具风味,仿佛这愁有了长度,有了宽度,还有了重量。南唐后主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把愁写成可用刀剪之物,想象奇妙。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与宋代诗人欧阳修的“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踏莎行》“侯馆梅残”),均以春水喻愁,形象地写出了愁之多,愁之长;宋代词人秦观的“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千秋岁》“水边沙外”),于夸张、比喻的结合中表达了愁之多,愁之深;而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凡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则于夸张与比较中衬出了愁之多、愁之重。如此佳句,不胜枚举。正如宋代词人李清照在其《声声慢》中写到“怎一个愁字了得”。现就以李煜、秦观、李清照的三首词对古诗词中的“愁”在表现艺术的量化与思想内涵的层面作一粗疏的探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叉春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花秋月”常人莫不向往而求之,可对国破家亡,身为“臣虏”往昔的一切均已逝去,南唐的辉煌和国君的威仪都已不在的李煜来说却不是良辰美景。他劈头怨问苍天:年年春花开,岁岁秋月圆,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一语读来,令人不胜好奇。但只要我们设身处地去想象词人的处境,就不难理解了: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这些美好的事物只会让他触景伤情,勾起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今昔对比,徒生伤感。问天天不语,转而自问,“往事知多少。”“往事”当指往昔为人君时的美好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为虚幻了。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来,为什么人生的春天却一 去不复返呢?“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园不堪回首月明中。”东风带来舂的讯息,却引起词人“不堪回首”的嗟叹,“亡国之音哀以思”,大抵只能如此吧。让我们来想象:夜阑人静,明月晓风,幽囚在小楼中的不眠之人,不由凭栏远望,对着故国家园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涌上心头,又有谁能忍受这其中的况昧?一“又”字包含了多少无奈、哀痛的感情!东风又入,可见春折磨。“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月明中不堪回首故目”的倒装。“不堪回首”,但毕竟回首了。回首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想象中,故国的江山、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吧,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怀想时,多少悲恨在其中。“只是”二字以叹惋的口气,传达出无限怅恨之感。
最后,词人的满腔幽愤再难控制,汇成了千古卓绝的喻愁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可谓“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刘禹锡《竹枝词》“水流无限似浓愁”,秦观《江城子 西城杨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些诗句或失之于轻描淡写,或失之于直露,都没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得打动人心,所谓“真伤心人语”也。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就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愁思如春水涨溢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无尽东流。形式上,九个字平仄交替,读来亦如满江春水起伏连绵,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达出来了。用这样深情并茂的词句作结,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合上书页,读者似也被这无尽的哀思所淹没了。
愁在李煜那儿变成了春水,仿佛有了长度而且绵绵不断。那么愁到了秦观的《千秋岁 水边沙外》里又如什么呢?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宛鸟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词中,春天已来临,春寒已从水边沙外,从城郭悄悄地退却了。这时“花影”摇曳,几堪迷目,“莺声”沥沥,已可盈耳,正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非”之时。但词人却以乐景写哀,因“飘零”而酒盏疏,因“离别”而“衣带”渐宽,又加上词人所等待的人在“碧云暮合”时仍未到达,自己只有空对大好美景。词人时刻梦友人再聚,共度昔日景观,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其梦想如同泡影,于是他失望了。“春去也”照应开头“春寒退”,自然的春天正在眼前逝去,而词人的生命的春天也在一天天的逝去,自然的春天去了,还会再回,而词人的青舂却将一去不复还。因此“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词人将愁比喻为海,这就使愁不仅有了广度,而且有了深度.甚至有了立体感。 一语生色,全体皆振。
以上几首词写愁之缠绵悱恻,让愁仿佛有长度,有宽度,有深度,甚至有立体感。而到了李清照笔下,“愁”已经从江水中搬到了由水承戴“舟”中,有了重量,而且“载不动”使人难受。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从词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作者正在“双溪”(今浙江金华城南),词人当时漂泊到此,看到春灭的美好景色,而自己到了晚年却是如此艰苦。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以景喻己,花实则自己本人,花落了,被风吹到了自己无法把持的地方,尘香则喻人的青春,花样年华的青春已如风般逝去,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是风吗?不,是社会,是这个让人家破人亡、动乱不安的社会。明李攀龙《草堂诗馀隽》评日:“景物尚如旧,人情不似初,言之与邑,不觉泪下。”“日晚倦梳头”,一个“倦”,就点出了作者当时的心境。词人想起来梳头去看外面的大好春景,可是一想到自己是多么苍老和凄苦。唯有“倦”,连打扮自己的心情都没有,这时词人又想到自己的身世,不禁“欲语泪先流”,词人流泪,也催人泪下。李清照在她的词中写到泪的句子不少。《孤雁儿》中的小风疏雨萧萧也,又催下,千行泪。《清平乐》的绥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南歌子》凉生枕半泪痕滋。《蝶恋花》中的泪湿罗衣脂粉满,另一首《蝶恋花》中的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生查子》中的酒从别后梳,泪向愁中尽。《浪淘沙》巾的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在这一行行泪眼当中,唯有“欲语泪先流”最能触动我们的心弦,一读到这句,词人的形象便鲜明的出现在我们眼前:头发凌乱,哽咽着,泪已沾湿了衣襟。心中的苦无人诉说,不禁感叹”物是人非事事体”,岁月是多么无情,人、事、物三者的关系作者一语道破。这时作者笔锋一转“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舟”,作者很不想被这一情绪所绊,说明词人也有着乐观的一面,她极想去外面梳理一下心情,打算泛舟去双溪看看春景,可惜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词人的情感都在这一句中砰发,作者整个心都被惆怅包围着,双溪只是一个小地方而已、如同舴艋似的小船,凡能裁动我的人,可是载不走我心中的无限“愁苦”啊,巧妙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心中悲苦写尽,作者心中的悲写得极为婉转。李白《菩萨蛮》中也写过愁,“瞑色人高楼,有人楼上憨”,写得极为直露,而本词也写愁,作者并不是一语指定“已愁”,却写“舟载不动愁”,词中看不到词人对社会的不满和批判,但感情巳如泉涌般的流露出来。心中的愁不是一个双溪就能抚平,以船裁愁,亦不行,可见愁之深,肺腑间流出的真实感情,是时代的哀歌,也是词人的悲歌。也可见当时社会对词人的伤害有多深。
一个“愁”字,在词人的笔下,通过贴切生动的各种比喻,将抽象的思想内涵情感形象化、具体化,达到强烈的艺术效果,这不能不让人五体投地。然而,他们各自的“愁”,却有着不同的思想内涵。南唐后主李煜的“愁”,是一个纵情声色,不理朝政丢掉皇帝宝座,沦为阶下囚的个人的巨大悲痛和哀伤的“愁”。
秦观历来被视为婉约派的代表,词多以凄迷景色,婉转语调表达伤感情绪。《四库全书提要》说:“观诗格不及苏、黄,而词则情韵兼胜.在苏,黄之上。”孝清照在《词论》中指责秦词说:“专主情致,而少故实。”秦观笔下的“愁”是等侯失约情场之“愁”,尽管愁思淋漓尽致,但纤巧之意已在言表。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她的词前期内容较狭窄,多写闺蜜之情,后期由于不幸的遭遇,风格突变,表达了人民的国破家亡之情。这里所录的“载不动,许多愁”不仅仅抒发的是个人的离乱之愁,而是她把个人、时代、人民的深愁哀痛之愁凝聚在其中了。全词流露了怀念故土之情、亡国之恨。可以说,李清照抒发的“愁”,是国难民愁。
篇10
【关键词】中职;古诗词;兴趣;情感
一、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文选入的古诗词年代久远,有着时代的烙印,今人与古人之间横着一道鸿沟。要深入理解这些作品,对中职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必须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
1.通过诵读激发兴趣。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语言凝练,富有节奏感、音乐感,基本上都可以配乐吟唱。要读出古诗词的音韵美,必须注重朗读技巧,将诵读教学贯穿于教学始终。开始可以听录音或者由教师范读,然后学生齐读,读准字音;学生自主讨论,对难以理解的教师给以点拨,弄清楚整首诗的大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划出诗词节拍,然后让学生按节奏朗读,体会古诗词的节奏与韵味。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声情并茂的诵读,从中获得艺术享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歌曲激发兴趣。古诗词大都可以配乐而唱,一些歌曲中也采用有名的古诗词为词,如王菲的《天上人间》,配上现代音乐,成为富有时代气息的歌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贴近。我们在学习这些诗词的时候就可以给学生听听这些歌,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喜欢流行歌曲,在不知不觉中就背下了这些诗词,并乐在其中。
3.通过观摩激发兴趣。古诗词大都是古人有感而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带学生浏览刻有古诗词名句的景点,让学生仔细观摩并评论诗词。多媒体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举办诗歌朗诵会激发兴趣。中职生喜欢参与活动,教师要结合学生兴趣特点,多举办诗歌朗诵会等活动,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诗歌,制作成幻灯片,并自行配乐,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音乐伴奏,容易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情感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即是说读诗时要尽量还原出诗人创作时的情感状态,这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达到深入理解古诗词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情感的重要性。
1.通过爱国诗歌体验情感。古诗词中有很多流传千古的爱国诗篇,中职语文教材中节选了大量的爱国诗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其誓死报国的精神;王昌龄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现了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陆游的《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体现了其壮志未酬的情怀……都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与精忠报国的豪情壮志。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爱国精神,引导学生在诵读这样的诗篇中感受古人炽热的爱国情怀,学生也易于接受,这些感人至深的诗作也会激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通过表现亲情的诗歌体验情感。亲情是人世间最稳定的感情,是人间的至情。古诗中有很多表现亲情的诗句,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用平实的语言歌颂了伟大的母爱,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成为脍炙人口的诗句。这样不仅能感染学生情感,还能引起情感共鸣,让学生体会到人间真情的可贵,树立正确的亲情观。
3.通过表现友情的诗歌体验情感。友情是朋友间真挚的情感,是弥足珍贵的。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都寄托了诗人对挚友的美好祝福与不忍分离的心情。诵读这样的诗篇,学生能感受到古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4.通过歌颂爱情的诗歌体验情感。爱情是古诗词中的永恒主题,中职语文教材中节选了大量的爱情诗。苏轼的《江城子》中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秦观的《鹊桥仙》中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等等,这都是对真挚爱情的歌颂,是人间真情的自然流露,让人读起来淋漓尽致并深受感染。
5.通过表现人道主义精神的诗歌体验情感。古诗词中有大量的反映人民疾苦,关心百姓命运的诗篇,如白居易的《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表现了下层人民的悲惨遭遇,体现了诗人对弱者的同情;姜夔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诵读这样的诗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体验古人的情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中职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学好古诗词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激发兴趣,体验情感是比较注重的方法,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积极投入学习,在体验情感中达到情感共鸣,从而领悟古诗词意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