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原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20:07: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荆轲刺秦王原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元旦佳节快到了,我们将迎来小学时期的最后一次元旦节。为了让老师、同学们元旦节过得愉快,我向大家提出如下几条建议:

一、全班选几位优秀同学各表演一个节目。(唱歌、乐器演奏、跳舞、诗歌朗诵、相声小品 等)

二、师生一起做游戏。(踩气球、对对联、猜谜语、击鼓传花 等)

三、带一块大布,在上面涂鸦。

四、晚会结束后给自己的好朋友送礼物。

让我们一起努力过好这个甜美的元旦节吧!

篇2

那么,怎样积累课内素材呢?在高中课文中,可以提炼将作文素材的文章分为两类:一类是叙事性作品,从这类作品中积累的素材,可做人物“事迹概述”,在作文时充当事实论据;一类是有名言警句的作品,从这类作品中积累的素材,可做名人“名言感悟”,在作文时作为理论论据。可以事实与理论相互补充,需要时灵活选用。

那课内素材的积累该怎样操作呢?第一步: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素材积累本。第二步:提出素材积累的要求,同时展示示范文章。人物“事迹概述”的写作要求是:(1)核心词要恰当,围绕核心词进行概述,中心突出。(2)修辞上要引用原文。(3)语言准确且通顺。(4)选材详略得当。(5)字迹正确、工整,标点符号使用正确。名人“名言感悟”的写作要求是:(1)名言的选取要有积极意义、启发借鉴意义、现实意义。(2)写感悟要先解释名言,再议论。(3)围绕名言展开议论,不偏话题。(4)语言准确精练,最好使用复句,运用形象鲜明类的修辞手法。(5)字迹正确、工整,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素材积累也有固定的模式,这种模式确定的依据是便于作文时进行参考和记忆。比如,用人物“事迹概述”类的模式写荆轲是这样的。

课文:《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

人物:荆轲——道义(人物精神品质的核心词)。

事迹概述:荆轲,战国时代燕太子丹的食客。秦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为消灭秦王,报答太子,荆轲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刺秦之路。易水岸边,“白衣”送别;他自知此去难返,便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咸阳宫里,“图穷匕见”,为完成使命,荆轲奋力在殿中追杀秦王,并和敌人拼命,终因寡不敌众,“被八创”而死。

又如,用名人“名言感悟”类的模式写王羲之名言。

课文:《兰亭集序》,作者王羲之。

名言:“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含义及感悟: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生命总在不知不觉中逝去,“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命的消逝与诞生皆圣洁,人生短暂,世事无常。我们要敢于正视人生之痛,表现出自己的真性情,吟唱出对人生的热爱与眷恋,珍视当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工作中,在奋斗和奉献中提高生命的宽度和厚度。

第三步,教师指定提取素材的文章。以高中课本的文言文为例,可选做素材的有:《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寡人之于国也》、《劝学》、《师说》、《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逍遥游》、《陈情表》等。第四步,师生共评素材积累后的写作情况,如有的学生的作品语言流畅,鲜明生动。

课文:《游褒禅山记》,作者王安石。

名言:“尽吾志也而不能志者,可以无悔矣。”

含义及感悟:如果用尽自己的“志”与“力”还没有到达成功的彼岸,也是没有遗憾和悔恨的。因为坎坷曲折塑造人生,艰难困苦磨砺意志。若竭尽全力而功亏一篑,与成功失之交臂,也不要抛弃,不要放弃。即使没有成功,回眸走过的路,我们仍可以问心无愧。因为我们曾努力过,拼搏过,争取过,付出过,更重要的是我们曾像梅花一样,在坎坷曲折中傲然绽放过,把芳香洒满人间。

再如,有的学生的作品语言大气,理论深刻。

课文:《赤壁赋》作者苏轼。

名言:“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含义及感悟:如果不应该是我拥有的东西,即使一丝一毫也不敢取得。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除外。生命短暂,时光易逝。但我们可以拥有的是无时无处不在的乐趣。生活中,我们想要追求的东西不计其数,但过于追求,只会让我们身心俱疲。人应该心不贪恋,意不执著,勇于坦然地放下一切,旷达地面对人生,这样,你才会发现其实人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第五步,素材运用的展示和讲评。如材料作文“沈从文讲课的得与失”之例文。

在“水”“月”中起舞

君知夫水与月乎?水,至澄者;月,至洁者。所谓舞于水月,是一种言行坦荡的生活境界。

澄净的湖底那各色的石子光彩四射,正是石子坦诚地在净水中展现自己才显得美丽;蝴蝶在月中轻舞,正是它坦诚地在流光下露出翅膀才显得迷人;沈从文在座无虚席的大课堂中说出胆怯,正是他坦诚地承认才显得令人尊敬。在水月中起舞,让生命美丽而洒脱。

在水月中起舞,是一种直面生活的豁达。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些名句出于苏轼的笔下,他一生仕途坎坷,却被人铭记千载,其原因在于他的豁达,在于“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气度。他放开眼界,在水月中舞出生命中的那份节律,将豪情展示在天地之间,演绎成世上的一首不朽的诗篇。

在水月中起舞,是一种不计得失的担当。

烛之武,一个被废弃在微位上辛苦一生的老臣,在秦晋围郑时被推到了郑公面前,他为了他的国家放下了不得志的怨怼,“夜缒而出”,毅然穿过百万虎狼之师来到秦穆公面前,几番言语便为郑化解了危机,将他的才气展露出来。因那份深沉的爱国情怀,他不计得失,在水月中舞出他的才气与坚毅,其勇担责任让生命不断闪出震撼人心的光华。

在水月中起舞,是一种于赞誉面前不自傲的真诚。

莫言,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出生于农村,在采访中,他坦承自己得知获奖消息后的狂喜,并在微博中写道“感谢朋友们的支持与赞美,感谢朋友们的批评与质疑”。他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在名誉前,表现地真诚。因不同的成长经历,他毫不轻浮,在水月中舞出生命中的那份真挚,获得了众人真心祝福的成功。

让生命在水月中起舞,让心坦诚地跳动出真性情。忙碌与掩饰只会让生命不堪重负,只有拥有在水月中起舞的心态、生命才会洒脱而自由。在水月中起舞,将真我展现出来,方能得到心灵上的轻松与愉悦。

篇3

【关 键 词】 高中生;语言表达交流能力;对策

表达交流能力是高中语文学科是最重要的基础性能力,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如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交流能力,笔者从如下方面进行了些许探索:

一、立足于阅读

阅读量的积累,是高中生表达交流能力质的飞跃的重要前提。但课外阅读,也要有的放矢,围绕教材,教师要起到指引、示范、点拨作用。

学生自主与合作的效应能充分激发阅读兴趣。如对于学生“我的小书柜”的建设可采取:班级共同订阅报纸杂志,摆放在班级书架,由同学轮流管理;教师推荐书目,学生自行购买,或者以宿舍、以学习小组协作选购;学生自主书店选购,或者到网上搜索,以电子版的方式存储到手机、学习机阅读。

二、立足于实践

采取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如每周摘抄、读书会、主题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将阅读所思所得用文字固化下来,加深记忆促进理解,营造馥郁的书香气息。如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学习了唐代诗歌,要求学生广泛地查找资料,小组以“我心中的某一唐代诗人”为主题制作手抄报,不拘泥教材内容,介绍诗人生平、诗作及个性化理解认识,小组向全班同学介绍展示并张贴,并评选出“最佳内容”“最佳设计”“最佳合作”等奖项加以奖励。

三、立足于课堂

(一)以读说为法

读和说是最为常见的语文学习方式,两者是相互作用,互为促进的。学生通过理解性的读,来理解字词章节的意思。通过审美性的读,浸渍在文字之美中,能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再通过体验性的说,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体验文字的情与理,在探究评点的实践中学得知识,训练能力。读和说既是语文学习的方法,也是提高语言表达交流能力的手段。

以《再别康桥》为例,主导教法:诵读法,比较阅读法。

①教读――体味诗词的音乐美。(10分钟)

教师指出:读诗词,先根据诗句的结构和意义读出停顿,体会情感读出重音,找出诗歌的韵脚。以上每一步中,都有教师的范读和学生的学读及学生的自读。

②讨论――品析诗的图画美。(15分钟)

教师:这首诗是很美的,几乎每一节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面。下面请同学们做这样一个作业,用“美在……”这个句子,就词的内容,说一句话。

教师小结:明确美在意象,美在遣词,美在修辞。

③品味――感受诗的情感美。(10分钟)

教师:诗的情感,显露于诗的字里行间。老师范读,表现出热爱留恋的感情,优美回环韵味。一句一句地带读。

④引读徐志摩《沙扬娜拉》(10分钟)。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刚刚所学的读诗的“三美”把这首诗读一下。要求读出词的情感。老师示范读,同学们学读、自读。

教师:在离别的对象和描写的角度,两首诗有什么不一样?如何来理解“甜蜜的忧伤”?

学生比较其不同的对象角度和韵味。

教师小结:我们在读诗和散文时,就要进行美读,美读,就是要体味音乐美,品析图画美,感受情感美。

这个以读说为主的课例,结合文本进行了学法强化。读诗,就要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诗歌的音乐美,通过想象品析图画美,结合感受体验情感美。同时也是对学生的诵读技巧和口语表达技巧的落实。

(二)以训练为要

语文的课堂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交流的训练。语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读起来,写起来,才是真正落到实处的语文实践活动。写的基本方法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拿笔拿纸,写起来。那么写什么呢?

1. 写与文本内容相关的

与文本相关的许多内容可以作为课堂写作训练的材料。可用写作来概括提炼文章内容、人物形象。如从___

_______,我看到了刘兰芝的 ___________。也可用采用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等方式。

2. 写能提高课堂效率的

如《包身工》一课,快速提炼文章内容,填写包身工档案表,并用一个词语来进行概括你对包身工的感受或认识,让学生全部上黑板写出来,再让同学挑出最精准的词语并结合文本阐述理由。这有助于学生对于较长文章能在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把握内容,理清脉络。

3. 写能提升语文能力的

余映潮老师说,语文课堂活动应着眼于能力训练,着眼于方法的培养,着眼于知识的积累,运用各种方法,创造各种课堂组织形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地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如课例《荆轲刺秦王》,教法:读写结合法。

阅读、理解、讨论课文

读写训练:将全班划分成小组,由每小组抽出题目进行写作。

题目:

假如你是樊於期,若有在天之灵,会对秦王说什么?

假如你是高渐离,在易水送别时,会对荆轲怎样说离别赠言?

假如你是荆轲,在临行前让高渐离转交给太子丹一封信,在这封信中,你会写些什么?

假如你是太子丹,得知荆轲刺秦失败那一刻,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假如你是秦宫中的一名卫士,见证了荆轲之死,说说你看到了些什么?又是怎么想的呢?

假如你就是你,那么你想对文中的几个主要人物,说些什么呢?

要求:不重复原文,不脱离原文,不违背原文,不拘泥原文。

这个课例用多个“假如”来结构阅读课的教学过程,多个“假设”就组合成为一个“多向假设”的问题群,构成教学的主要内容,融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于一体,不仅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一个范本,同时也为学生说、写训练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的聚宝盆。从教学效率上看,它使绝大部分学生充分地动起来,教学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在积极地进行独立思考和个性表达。

总之,以阅读为基石,生活为源泉,课堂为平台,挖掘汉语的韵味,提升学生的智慧,张扬学生的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才能达到课标要求,切实提高高中生语言表达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 卢锦明. 交流与表达[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篇4

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形势,这需要语文教师共同探索。通过几年的摸索,本人归纳了文言文教学的一套方法,我将其称为“文言文四步教学法”。

第一步:清看

学生第一次接触原文很重要。可惜大多数学生,包括部分教师都不重视或不够重视原文。在注释、工具书或其他参考资料的帮助下,学生很容易理解全文意思,教师讲课如果再用资料上的内容而无新意,学生听课就会觉得枯燥无味。

早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前辈们读书大都只能一遍一遍地揣摩,细心研读,让难以理解的词句充分暴露。所以我要求学生第一次看文言文时做到“三不”——不看注释,不查工具书,不翻阅其他有译文的资料,只看文本,谓之清看。

这样可以快速让学生发现自己懂多少,有多少不懂,有多少似懂非懂,然后将疑难点标记下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主动发现问题的习惯,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将问题掩盖。

第二步:自究

发现了问题要如何解决?这是新旧教学方法的分水岭。

新课标要求教师大胆而坚决地让学生自行解决。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和上下文进行猜测,也就是所谓的“悟”。平时阅读中大家一定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只是被过多的讲解、参考书等干扰了。

在此之后,学生再参照注释或其他资料证明自己的猜测,如果发现有一部分居然猜对了,喜悦之情不免油然而生;若是一部分错了,教师就必须提醒学生高度重视那些猜错了的语句。

第三步:讨论

学生自行解决部分难点之后,留下来的疑问可以让学生讨论,也就是合作学习。

在传统的课堂里,讨论也常常被提及,但笔者所讲的讨论是指教师彻底放手的讨论,学生可以在教室走动,可以大声说话,可以面红耳赤地争论。教师即使要参与,也应平等对话。只有这样,才能激活思维,提升学生的兴趣,绽放思想的火花,在讨论的过程中,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要达此佳境,需要教师的持之以恒和精心呵护。当频现此境,离我们教育的春天也就不远了!

第四步:点拨

在教文言文时,我将课时安排如下:“清看”、“自究”各1课时,时间不足留在课外;较长或较难的课文,可安排两个课时,如《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荆轲刺秦王》等;第三步讨论1课时,课外可继续讨论;第四步点拨1课时,前一天放学前学生将不能自行理解的难题抄下来,科代表统一收集交上来,方便教师做准备。

笔者所说的准备,不仅仅是准备答案,更重要的是准备如何点拨,如何启发学生思考。

篇5

拒做白领,传承麦秆画

1985年出生的常青,5岁时就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3年,常青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大学毕业以后,她留在了北京,应聘到一家游戏公司做设计美工,月薪4000元。

常青在这家游戏公司一做就是3年,月薪也涨到了8000元。可是美术科班出身的她,就是觉得高兴不起来。

2010年6月,常青请年假回老家。小麦刚刚收割完毕,留下来的只有麦场上一垛垛的麦秸。在回家的路上,她忽然发现一位老奶奶坐在麦秸堆旁边,手中摆弄着不少麦秸,像是在编织什么东西。常青好奇心骤起,走上前去问道 :奶奶,您这是在干什么呀?老奶奶抬头一看,是一个漂亮的姑娘,亲切地说 :我在做麦秆画呀!

麦秆画?

麦秆画就是用麦秆来作画。小时候我奶奶经常拉着我在麦田里,给我做麦秆画,这可是一门有千年历史的手艺,可惜我一直学不好。

很快,老奶奶手中的一副麦秆画就完成了。那是一幅公鸡的图案,虽然有些粗糙,可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灿灿的麦秆闪烁着不一样的色彩,使得公鸡看起来雄赳赳气昂昂,像是穿了一身龙袍。小姑娘,看你挺感兴趣,这幅麦秆画就送给你了。

麦秆画就摆放在常青眼前,她仔细观察,这幅画是将麦秆裁剪成不同大小和形状,一点一点地粘到背景布料上。这一幅不起眼且略显粗糙的半成品却燃起了她心中沉寂已久的火焰,她发觉自己找到了为之奋斗的灿烂目标。常青回到北京,办理了辞职手续,回到老家河南滑县,踏上了追求传统艺术的道路。

波折不断,创造独门技法

滑县是河南省最大的小麦产地,常青四处寻找会制作麦秆画的师傅,想拜师学艺,可几番奔波下来,会制作麦秆画的人少之又少。常青只能自己研究。

经过5个月的反复研究,常青的第一幅完美的麦秆画终于诞生了,这是一幅。金黄的麦秆展现出别样的韵味,本来高洁、典雅的,在这一刻有一股女王的气质。常青高兴极了,她趁热打铁,一口气做了40幅画出来,花虫鸟兽等应有尽有。她又联系到一家镜框厂,把粘贴好的麦秆画嵌到不同风格的镜框里,转眼间,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就做成了!

2010年12月,常青带着自己的麦秆画来到郑州,安顿下来之后,摆起了地摊,商品正是她的麦秆画。常青的摊位刚刚摆好,就有一个中年人过来询问 :你这是壁画吗?看起来好别致呀,怎么是这样一个颜色?常青赶忙向其介绍道 :这是麦秆画,是传承千年的民间手工艺品,全部由小麦的麦秆制成,纯天然无污染,永远不会掉色哦。这倒是很特别,给我来两幅。中年人表示出了兴趣,挑选了一幅孔雀和一幅牡丹。或许是因为新奇的缘故,从第一个顾客走之后,常青的摊位前就没断过人。有真心来买的,也有来打听麦秆画民间故事的,但或多或少都为常青的摊位增添了不少人气,不到两个小时,40幅麦秆画全部卖完,一共收获了1600元。

推新替旧,麦秆画席卷全国

2011年6月,常青拿出几年的积蓄,创办了秋之韵麦秆画专营店。有了店铺的包装,熨烫版麦秆画的价格又提高了不少,最高一幅标价为2800元,即便如此,依然不乏土豪收购。

2012年3月,常青更是推出了一系列套画,以著名典故为主题,做出桃园三结义梁祝化蝶鸿门宴荆轲刺秦王等图案,根据朝代的不同、典故主题不同又分为几大系列。这一套图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各界收藏家纷纷而至,最终有三个人分别以5万元、7万元买走了爱情典故主题、历史典故主题两大套图。

典故主题系列一经推出,常青顿时名声大噪,不少商家主动上门希望做麦秆画的商。随后,常青拿出10万元组建了一间工作室,招聘了5名具有绘画功底的大学生,从选麦秆、做料到熨烫,常青全方位无私地向她们传授自己研究出来的技艺。在大家的努力下,这个年轻的工作室月产出的麦秆画成品达到了2000幅,可以初步达到供货标准。很快常青的麦秆画销售到了上海、南京、杭州、西安、北京等多个城市。

篇6

一、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交流氛围

传统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坚信“严师出高徒”,因此,对学生要求普遍较高。再加上农村学生思想比较保守,对教师一直存有畏惧心理,有时候见到教师甚至还会远远的避开,这些都在酝酿着尴尬的师生关系、紧张的课堂学习氛围。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阻碍了学生参与课堂交流。所以,要想建立高中语文互动型教学模式,首先必须营造出和谐、融洽的课堂互动氛围。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和组织者,所以应积极转变角色,从过去的“主宰”课堂变成现在的“导演”课堂,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大家都愿意、都喜欢参与进来的课堂学习氛围,将语文课堂打造成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比如,在学习必修四第一单元《哈姆雷特》时,我让课代表组织学生分角色排演话剧,教师参与其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拉近与学生心理上的距离。结果证实,这样不仅有助于平等师生关系的形成,还有助于民主自由学习氛围的营造,学生独立思考、口语交际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设计合理的教学互动情景

高中生面临高考重压,课业负担相对较重,面对学习也是无奈地应付或者是强迫自己学习,这样或许可以取得一个不错的高考成绩,但对于个人在未来的成长发展以及对语文知识的吸收实质上都是存在阻碍作用的。另外,农村没有先进的教学设施,无法将一些抽象、难理解的知识变得形象。所以,此时高中语文教师便可以通过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虚拟情景中学习语文,借此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活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融入课文,而且还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内涵,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比如,在讲必修一第二单元《荆轲刺秦王》时,我先让学生自主预习,熟悉课文背景和大意,为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然后我在上课时再简单地对课文进行讲解,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改编并排演一个课本剧(依据原文背景改写故事情节),小组进行比拼,最后选出最佳表演奖和最佳改编奖。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古文的鉴赏能力。

三、创造条件,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

高中是学生个性高速成长的阶段,由于21世纪是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时期,学生的成长经历和个性特征等都不尽相同,因此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兴趣、学习方式和生活态度,诸多不同虽然给教师教学带去了不便,但换个角度去看,这也恰巧为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师可以以学生的不同点,比如个性、兴趣等将他们分为不同的小组,有了共同语言,合作完成课堂任务的效率相对而言也会更高一些。比如,在讲必修四第二单元李清照词两首中的《醉花阴》一课时,我给小组下发了“词朗诵”“词表演”和“词描绘”三个任务,让小组组长依据组员特长进行任务分工:善朗诵者诵读课文、善演绎者负责场景再现、善绘画者将词中字词间表达的意境用水彩或素描的方法描绘出来。这种学习方式看似将知识划分成了部分,其实不然,每一部分都要求学生全面分析和理解知识点,稍有迷糊则无法清晰阐述故事情节,这不仅使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将学生因为生在农村的自卑减弱,帮助他们建立起充分的自信心,还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在小组合作之余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一举多得。

四、充分发挥农村环境优势

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创新

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从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中精选而来的,而且随着语文教学的深入,文言文在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的难度、广度和深度也随之增加,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作以思考。

一、以历史为背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

文言文是汉语文化的源头,它作为中国古代书面语言,紧随历史的足迹传承了几千年,无论是先秦诸子散文还是后世诗词都折射出了当时的政治背景和社会文化,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与散文、诗词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因此,我们在讲解文言文时切忌将文章孤立开来,单独讲解,而要联系其创作的历史背景,将有关联的篇目串联起来。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强化学生理解记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和《荆轲刺秦王》这两篇文章的时候,笔者就将这两篇文章放在了秦王扫六合的历史背景之中,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进而掌握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给学生播放《大秦帝国》的相关片段,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由此可见,语文教师也要有一定的历史知识作为基础,有这样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事半功倍。

二、营造轻松环境,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

同学们普遍反映文言文难学,其实文言文难就难在与学生的距离上。由于时空的限制,学生对文言文都感觉很陌生,理解起来十分费劲。造成这种结果除了文言文自身的原因外,还有就是教学方法不合理。传统讲授法并不适用于文言文教学,因为传统讲授法使课堂枯燥乏味,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受到限制和影响,导致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因此,我们要变讲授学习为互动学习,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课文录音,将学生的感官调动起来。其次,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例如,如果文章具有情节,则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朗读,尽量站在角色的角度思考问题,体会角色的心理活动从而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和情感特色。接着用现代文的语言结构知识去同化文言文结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会事半功倍。第三,用故事进行引导,用生动形象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到文章所营造的情境之中,从而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三、联系文言文语境,增强对关键语义的感知能力

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要给学生创造自由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思考,自读自悟,通过联系文言文语境,增强对关键语义的感知能力。例如,在学习《陈情表》这篇文章的时候,有的学生就对“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提出了质疑,不明白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这时笔者引导学生回归语境,站在作者的立场上还原文本,经过思考分析学生们便能明白这是一种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将“落日”比作人命,预示了祖母在不久之后就会离世,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李密要报答祖母养育之恩的恳切之情。通过结合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学生会对文章的内蕴有更深刻的理解。

四、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感悟文字的能力

文言文作为文字语言的一种,也需要学生拥有文字感悟的能力以及语感,这是语文水平的一部分,只有拥有好的语感才能对语言文字进行准确地分析、理解和体会,对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语感拥有很强的经验色彩,语感需要在反复阅读和运用中培养,但实际情况却是在日常生活几乎没有这种机会。因此,学生语感的培养依旧是一项难点。如果学生拥有语感,就能够轻松地掌握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把握住文中的虚词和实词,强化对文章意蕴和理趣的理解,进而促进文化素养的提高。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在高中一年级和二年级特别重视文言文的背诵和朗读,因为随着朗读背诵篇目的增多,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越来越强,进而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水平,这是一个夯实基础、为量变到质变做准备的过程。经过两年的积累到了高三后,学生的阅读水平就会发生质变,凭借语感就能够对文章大意和意蕴有个大体的理解和把握,学习效果必定会事半功倍。因此,语感的培养对文言文的学习至关重要,它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和前提。

五、加强知识拓展,让学生深刻体会文化内涵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诗文中的极品,它们历经千年流传至今,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这些文言文作品中的语言大都历经千锤百炼,采用的表现手法斐然可观、独具匠心,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智慧宝藏。高中生作为正在接受文化教育的中华民族的子孙,更需要大量阅读这些古代诗文,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阅读和解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例如,在教学《赤壁赋》时,教师可以将诵读与思考充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苏轼这首诗的深刻内涵。文章在第四段中表示“羡长江之无穷”,随即又希望“抱明月而长终”,由此可归纳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这种开朗、豁达、自信的可贵品质正是学生所必备的,也是文言文教学所要完成的重要目标之一。

总之,文言文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的组成部分,也是重要部分之一,直接关乎到学生语文能力能否进一步提高。因此,教师要勇于实践,积极探索,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水平,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助力学生成才。

参考文献:

[1]陆云霞.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J].文学教育,2010(3).

[2]丹.变换手段 培养能力——高中文言文教学[J].佳木斯

教育学院学报,2010(1).

[3]江忠虎.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有效性教学的几点尝试[J].中

篇8

关键词 新课改 文言文

1.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以扩充学生见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高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大多为先秦散文和诸子散文。与这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相关,许多作品虽具文学性,但基本忠于历史史实,且人物、事件互相关联,牵一动十,如《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荆轲刺秦王》等,均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相搅合,构成严密的因果联系,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讲授课文内容,不注重与历史事件的联系,其结果,一是不易激发兴趣,使学生感到内容单调、枯燥;二是不能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历史理件这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记忆效果;三是不能让学生更深切感悟到知识原野的广阔性,求知欲望便极难得到引导和培养。因此,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多读史书,了解、熟悉中国的历史。在给学生传授相关历史知识时,甚至在比历史老师的讲授更生动、细致、传神。这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要善于指导,背景要力求准确

诵读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朗读课文,它必须尊重创作者倾注在文章中的真实的思想感情。而这思想感情不是一开始就能把握得准的,它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句意和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所以我认为,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起初应让学生自学,最好是默读,发现问题,初识文意扫除阅读障碍;其次是质疑和答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句意和文意;而诵读则在这两个步骤之后进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准确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读出语感来。这一步做好了,将大大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受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背诵必须忠实于原文,力求词句准确,这也是文言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文言文就是要求准确背诵,完全忠实于原文,并不缺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首先,学语文必须学语言。能流传于世并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多为古代名篇,其语言的优美和谐和准确严密无论怎么说都应该是典范。而我们中学生按照自己现有的水平随意加以改变,多数只能改糟,不会改好,这就会把自己引上学习语言的歧途。其次,我们在运用知识、运用语言时,常常免不了要引经据典,而一旦误读误记,就不单是张冠李戴的问题,有时甚至是无中生有了,这必然影响到期引论的效果。其次才是应付高考的问题。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原文填空占有相当的比例,阅卷要求也十分严格,错、漏、添加一字均不得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要求学生准确背诵,准确书写,决不能擅自增删和改变。

3.对字、词、句式的教学要死中有活

所谓“死”,就是对文言字、词、句式所涉及的基本语法现象和考点要反复强调,并对其概念化、条理化。如文言文中的文字教学,除基本的字形、字音外,我们还必须反复强调“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概念。例如,通假字就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另一个字,它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用字现象,我们无须向学生引经据典或想当然的过多分析它的形成或由来,但反复强调这个概念,让学理解、掌握常见通假字是必要的,这不单是高考题中可能或必然涉及的内容之一,也是后人解读文言文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从初中到高中,学生接触的文言文通假字特别多,“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通“现”,“失其所与,不知”中“知”通“智”,“约从离衡”中“衡”通“横”,“制其弊”中“弊”通“敝”,“陈利兵而谁何”中中“何”通“呵”,“倔起阡陌之中”中“倔”通“崛”,“赢粮而景从”中“景”通“影”……都是通假字。教师可以适时地指导学生对其归类列表,用化零为整的方式使其系统化。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调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畔”,其本义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畔”与“叛”同音,所以又借用为“背判”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

4.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技巧

正确翻译文言文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关键所在,教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是有必要的。

首先,让学生遵循翻译文言文的基本原则,即“信、达、雅”。信: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达”: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泽文简明、优美、生动。

其次,要体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特点。

最后,教学生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技巧。(1)、留:对专有名词,如国名、地名、年号、官职名、人名、物名等,还有经常使用的成语、习惯语等,如席卷天下、门庭若市、气象万千等。这些不必翻译。(2)、补:补充省略成份。如:还矢(于)先王。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3)、换:把古汉语直接换成现代汉语。如:把“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中的“孰”换成“谁”。“使六国各爱其人”中的“使”换成“如果”。(4)、调:把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倒装句进行调整,使其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篇9

一、营造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是我们教师普遍感到头疼的

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并不大运用文言文,学生们对此并不熟悉,因此,我在文言文教学中针对以上情况灵活应用教材,紧密结合学生现实,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1.通过课本剧的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找出有故事情节的文章,组织班内有表演才能的学生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把当时的古人古事再现出来。例如,我在教《邹议讽齐王纳谏》一文时,就指导学生编演课本剧。首先指导学生在吃透教材、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中

心,然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根据所编课本剧的需要,对一些故事情节适当删减,这样人物的形象会更加丰满。在编演过程

中,引导学生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一些趣味性的东西,使学生既放得开,又收得拢,使一些比较难懂的文言文变得生动有趣,增加了无穷的魅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2.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部分文言文都具有较为丰富的历史背景,学习的这部分的文言材料是丰富背景中的一个小片段。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讲解一些小故事,使文章更加丰富生动。例如我在教《荆轲刺秦王》一课时,就给同学们讲了秦始皇的故事;在教《赤壁赋》的时候,我给同学们讲三国演义中的故事等等,这些背景故事使学生正确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使原本枯燥的课文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在讲背景故事的过程中,也可以故意设置悬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学生就会更有学习的兴趣了。

3.通过朗诵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学段的文言文内容较深刻,但是不少句子句式较整齐、音韵也很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气势,可以说是朗诵的好材料,如《过秦论》《归去来兮辞》《兰亭集序》等。这些文章不应只是让学生背诵,而应让他们享受文章的节奏感、音乐美。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诵比赛,使文章变得更有吸引力,朗诵的形式可以不限,老师范读、学生范读,也可以是单个学生朗诵或多个学生朗诵。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文言文的创作年代离我们较远,有很多知识性的东西需要我们翻译出来才能理解作者的意思,学好文言文,能够正确地翻译原文是很重要的,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翻译文言文

的能力。在教学中我经常检查学生对文言文中的字、词、句是否弄懂了。如果学生有不懂的地方,我就指导他们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然后逐字逐句地解释,如果遇到句式不了解,我就一一给他们讲解文言中的常用句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文言句式等。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文言文学习中常遇到的问题就解决了,对文章的理解也就更深刻了。在教学中有时学生们可能已经理解了文章的意思,但是不能用现代汉语流畅地表达出来,这是因为他们对原文的内容还没有准确的把握,对现代汉语的语汇掌握得不够丰富、对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还不够高。作为教师可以通过文言文的翻译来提高学生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在指导过程中教师的语言一定要规范、标准,这样学生才能够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三、培养学生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鉴赏文言文作品的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我特别注

重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在鉴赏活动中,要对文言文作品做整体的把握。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感知作品,调动各种感官和自己的心理活动,在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开展丰富的想象,再创造出新的形象。有时可以指导学生穿越时空,突破现实生活中的界限,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把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中去,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作品的神韵。例如,我在教《种树郭橐驼传》一文时,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现郭橐驼种树的情景,继而理解种树和育人的道理。

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应进一步落实文言文的学习,使学生既要理解具体的字词、句式的含义,又要领悟文章的艺术特色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文言文教学才能进一步地向更广阔的、健康的道路上发展。高中学段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都是经历几百年流传下来的,都蕴涵着大量的人文性,极富美感,是进行德育的典型材料,也是极好的教书育人经典作品。因此,作为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基本的文言文常识,更应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以及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同时还要借助于这些作品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健康的审美情操,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健康的人生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更要捕捉并利用好这些教学资源,使学生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得到统一,并对古人的优点加以吸收,对他们思想的局限性则加以批判。因此,我在教学中,努力改进文言文的教学方式,使古代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努力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使其更有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出发点,积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他们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对着课文翻译意思,这既阻碍了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也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就像喝白开水一样,一点味道也没有。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必须彻底转变旧的教学方式,教师只有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才能更快、更好、更灵活地掌握知识,才能较快地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的教师更应该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篇10

关键词:楚国;音乐交流;中原文化;巴蜀文化;百越文化

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1)05-0137-04

作为春秋战国时期政治舞台上的强国,楚国曾一度雄踞南方,开疆五千里,统一了江汉流域、江淮流域、江浙流域、沅湘流域等广大地区,是先秦时期享国最久、疆域最大的诸侯国。尽管楚国最后被秦国灭亡,但她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作为南方的民族融合中心,楚国音乐亦表现出了民族性和融合性的特点。20世纪以来,包括文史学家在内的众多学者对楚国音乐进行了专门研究,出现了一批富有见地的学术成果,研究重点主要是在楚国乐舞、乐器、音乐特征以及楚声与汉乐之关系等方面,而对楚国音乐交流研究甚少。为了更为清晰地展现特定时空背景下楚国音乐的全貌,从而更加明确楚乐在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本文试对楚国音乐文化交流进行一些探讨。

一、楚与中原诸国的音乐交流

楚国是在与中原地区各兄弟民族的长期生活与交往中,相互融合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同时,这种交往也包括楚国与其他兄弟诸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这期间,楚国的宫廷不仅充满着异国风情的歌舞表演,而且其音乐在当时也对周边地区和整个华夏民族产生了有力的影响。据史家研究,在商朝时期,荆楚地区已与中原文化交相融合,而且直接受商王朝的影响。在荆楚地区考古发现的商朝时期文化遗存中,如出土的一些工艺品、礼器等都明显地带有商文化的特色,与黄河流域的商文化表现出较大的统一性。春秋争霸战争进行一百余年,楚国与中原诸国交战频繁,其间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交往也更加密切。春秋中期,中原的礼乐思想逐渐在楚国流播,双方进行的音乐交流也更为广泛和深入。

(一)楚对中原礼乐文化的吸纳

《国语-楚语上》记载,楚庄王的儿子审(后继位为楚共王)为太子时,以申叔时为傅。在谈到教育王室公子时,申叔时日:“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研读分析这条史料,我们至少可获悉三点重要内容:其一,申叔时说,教育王室太子要以《礼》、《春秋》、《诗》、《乐》等为教材,恰恰这些教材乃属中原儒家文化“六经”中的四部经典著作,说明此时楚国已接受包括音乐在内的中原儒家文化。其二,《诗》乃《诗经》,孔子曾说“歌诗三百、弦诗三百”;《乐》乃《乐经》,主要传授文舞和武舞,包括《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滢》、《大武》等六代乐舞。中原音乐经典《诗经》和《乐经》能在楚国贵胄子弟中传授和学习,侧面说明楚国与中原诸国音乐交流不仅非常频繁,而且已深入人心。其三,《礼》即《礼书》,学界一般认为是指《周礼》、《仪礼》和《礼记》,也属儒家经典著作。文献记载,先秦的《礼》与《乐》是相辅相成的,特别是周代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礼乐制度。在祭祀、宴享、朝贺等礼节仪式中,都规定了与之相配合的各种音乐。《周礼・春官》中载:“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所施礼乐的规范、场面等均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不得违反和逾越。楚王室学习中原《礼书》,说明楚国接纳了中原的“礼乐”思想。

不仅如此,接受中原礼乐文化的楚人,也逐渐把中原的礼乐文化运用到他们的生活中,如“诗言志”。楚国君臣在对外的聘享宴会中,经常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左传》中有许多楚人引诗、赋诗、唱诗的记载。《左传-襄公二年》记楚子重曾引《诗・大雅・文王》“济济多士,文王以宁”,以此喻仁德扶众之意。《左传・昭公二十四年》载沈伊成曾引《诗・大雅・桑柔》“谁生厉阶,至今为梗”,以此喻楚执政,如不及时收敛,祸乱将由此生也。由此可见,吟诗、歌诗、以诗言志,已成为楚国贵族的风尚。

(二)战乱中的音乐交流

在战乱中,战胜者一方常常夺取对方的礼器、乐器、乐人。从客观上讲,战乱会使国与国之间音乐接触的机会增多,融合度也会随之增强。《左传・成公九年》载,楚国琴师钟仪为郑国所掳,献给晋侯。晋侯命其弹琴,钟仪当即演奏了楚国的音乐,其精湛的技艺与“乐不忘本”的爱国思想竟使晋侯大为感动,遂礼送钟仪回国。此后,晋楚结为友好之邦,文化交流更为频繁。

不仅如此,北方侯国的许多贵族、士大夫因内乱等原因,纷纷逃到楚国,他们也带去了先进的礼乐文化。《左传・禧公二十六年》载“桓公之子七人,为七大夫于楚”。《史记・楚世家》亦云齐桓公七子皆奔楚,楚以为上大夫。孔子也曾南游于楚国。具有较高礼乐素养的大批中原士大夫以及大量的平民流徙于楚,必然增强楚国与中原地区音乐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刺秦王临易水时起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此歌之曲与楚歌无异。荆轲是卫人,卫近楚,荆轲大概习闻南音,因而能作楚歌。由此看来,楚国的音乐同楚国的政治力量一道向北发展了,说明楚国音乐的远播和影响。

(三)中原各国的音乐在楚国的传播

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楚国宫廷也广泛地吸收或引进中原各国的乐舞。《招魂》诗句“二八齐容,起郑舞些”;“吴傲蔡讴,奏大吕些”。《大招》云:“代秦郑卫,鸣竽张只。伏戏《驾辩》,楚《劳商》只。讴和《扬阿》,越箫倡只……二八接舞,投诗赋只。叩钟调磬,娱人乱只,四上竞气,极声变只。”《离骚》也提到“启《九辩》与《九歌》兮”,“奏《九歌》而舞《韶》兮”。上述《招魂》提及楚国的达官贵人曾欣赏到中原郑国的乐舞、蔡国的歌曲以及江南的吴歌。《大招》中描绘的他国乐舞更是迷人。笙管乐队齐奏代、秦、郑、卫四国的乐曲,声音非常响亮。表演的乐曲《驾辩》、楚地乐曲《劳商》、合唱歌曲《扬阿》以及赵国的洞箫真是美轮美奂。妙龄少女轮流起舞,钟磬调和音乐奏起,变化无穷的各国音乐在楚轮流上演,竞相争艳!《离骚》也讲楚国宫廷曾表演中原音乐夏启《九辩》与《九歌》以及舜时乐舞《箫韶》。诸国歌舞竞相绽放,异国美女尽显妖娆,帝王将相也尽显风流,好一个热闹非凡的歌舞交流盛会。

随县擂鼓墩出土的编钟,其铭文更为我们提供了反映古代各诸侯国音乐交流的生动文字。铭文2800多字,记载了春秋战国之际楚、齐、鲁、晋、申等国和曾国本地各种律名、阶名以及变化音名之间的对应关系。与编钟一同出土的还有一件钟,是楚惠王赠给曾国的,据铭文推断,曾侯乙编钟乃战国初期下葬。说明此前的年代中,这套编钟已在楚国的附庸国――曾国宫廷里演奏过上述各侯国的音乐。

二、楚与南方诸国的音乐交流

西周时期,楚先祖鬻熊建立楚国,这时的楚国仅有一国之地。春秋以后,楚国迅速发展。《史记・楚世家》载:楚武王至楚成王时。“楚地千里”。时人战国,又经楚悼王、楚宣王时期的发展,到楚威王时,楚国进入了鼎盛时期。楚灭掉吴越,又北向灭鲁,疆域达至泰山之侧。楚国吴起变法,“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于是楚国贵族带上他们的族人和家卒兵丁来到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楚国的势力和影响达到巴蜀、岭南。可以说,楚占领了整个南中国,是先秦时期疆域最大的诸侯国。楚国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与南方地区进行广泛的交流。

(一)楚与西南巴蜀音乐交流

楚文化、巴蜀文化均是长江流域的区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百花苑中两大奇葩。有学者研究认为:“东周之世,二者问的文化交流更趋频繁,从整体上看,这一时期的楚文化可谓强势文化,巴蜀文化被更多地烙下了楚文化的印痕。”文化交流反映在音乐上,则更多的体现为二者的融合。

第一,楚与西南巴蜀很早就有着密切的联系,蜀王开明氏就是西迁的楚人。《华阳国志・蜀志》载:“九世有开明帝,始立宗庙,以酒曰醴,乐日荆,人尚赤,帝称王。”楚人开明氏把“乐”称为“荆”,此乃荆楚之乐也。在我国古文献中,楚族或楚国,多被称为“荆”、“楚”或“荆楚”。可见,蜀乐与楚乐是一脉相承又相互借鉴吸收的。正如学者萧兵所言:“这自然是不忘本,保留楚语、楚乐之举。楚人可万众能和之《巴人》,蜀中复有荆声而成为蜀乐之专称。”

第二,刘向《新序》曾载:“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日《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下里巴人》当为楚人、巴人杂居地区所流行的通俗歌曲,人们表演时载歌载舞,场面十分热闹。其余歌曲由于难度较大,人们能相和的也逐渐减少。这一记载非常真实地反映了楚国这一音乐之邦,在音乐发展中,允许夷夏并存,共荣共赏。如此壮观的相和歌曲表演,说明楚巴音乐往来已非常频繁。

第三,近年来,巴文化的典型乐器虎钮罅于在湘西、鄂西等楚文化区时有发现,在三峡库区的发掘中,也常见到巴蜀音乐文物与楚文物同出一墓的现象,这些均充分说明了双方音乐文化交流的频繁。

第四,涪陵小田溪战国时期巴先王墓葬中出土一套青铜编钟,1件为巴式,14件为楚式,是巴楚文化共存的最好见证。钟架的建造亦如此,木质笋虚为楚钟所常见,青铜笋套以浮雕巴虎装饰,悬钟插销又以楚器常见类似饕餮形的云纹兽首为饰。其整套编钟可以说是融巴楚文化于一体而构成,巴楚文化交流之情状由此可见一斑。

东周时期,中原地区战争频繁。一些国家被楚灭亡,这些国家的贵族被楚国统治者任意迁移,其中的许多人被楚迁至西南地区。还有一些华夏诸侯国贵族为了躲避战争灾难,也经楚国不断地来到西南地区。《汉书・卷八十七上扬雄传》云:“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其先出自有周伯侨者,以支庶初食采于晋之扬,因氏焉……当是时逼扬侯,扬侯逃于楚巫山,因家焉。楚汉之兴也,扬氏朔江上,处巴江州。”应邵注曰:“《左传》霍、扬、韩、魏皆姬姓也。扬,今河东扬县。”这些从中原迁居巴蜀地区的居民,他们把中原文化带到楚国,并且吸收了楚文化,又把这种已经融合了的文化带到此地,从而促进了楚国与蜀、中原与楚、中原与蜀的文化交流,中原及楚国的礼乐文化也随之播撒于此。

(二)楚与东南吴越音乐交流

春秋时期,我国东南地区有两大诸侯国,即吴国与越国。吴越两国与楚国因地缘关系文化往来非常密切。楚威王时期,楚灭越,全境属楚,楚国文化遂成为吴越地带的指导性文化。期间,晋国为了争霸战争的需要,曾派遣申公巫臣为晋通吴,使吴国成为楚国东南方的劲敌。春秋末年,楚大夫伍子胥、伯豁年相继奔吴,曾带领吴军攻入郢都。《谷梁传・定公四年》云:吴入楚。日入,易无楚也。易无楚者,坏宗庙,徙陈器,挞平王之墓。《谷梁传集解》引郑嗣日:“陈器,乐悬也;礼诸侯,轩悬。”言吴人进入郢都后毁坏楚人的宗庙,搬走了楚人的礼器、乐器。1964年6月,考古工作者在江苏六合程桥发现东周楚墓,出土编钟九件。编钟铭文表明随葬品为吴国的遗物,从编钟的形制、花纹来看,与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编钟类似。综合史料与考古出土文物来看,吴国音乐确与楚国音乐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后来吴国的灭亡,吴地与楚国的音乐艺术更是相融相合了。

楚与越文化交往可从《越人歌》中得到更好的体现。这首《越人歌》据说是公元前6世纪中叶,楚康王之弟鄂君子皙在河边泛舟,水手是越人,抱着船桨唱了一首越族民歌。唱词是越人方言,鄂君子皙听不懂,就找人将其译成楚语。译得歌词如下: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越人为楚人唱越歌,楚鄂君又将其译成楚语,此乃楚越音乐在君民之间交流的一个最好例证。不仅如此,具有较高音乐素养的楚国文臣武将也源源不断入越,如范蠡、文种皆为楚人。

战国初期,吴起南平百粤,遂有洞庭、苍梧,楚基本上占领了洞庭湖平原,随后又把部分越人赶到岭南。根据文献记载,岭南越人要向楚国称臣朝贡。岭南的广州,曾有“越宫室始于楚庭”记载。近年来,在广东、江苏等地陆续有许多乐器出土,乐器纹饰有雷纹、蟠虺纹等,与长江流域楚国的青铜文化属于同一类型,而且大部分青铜乐器与楚地的相近,说明楚国音乐已流行于此地。

战国中晚期,越灭吴,楚灭越。越国正式纳入楚国的版图。至此,东部地区完全接受了楚文化,楚越(包括原来的吴国)音乐文化也渐次融合。当代百越音乐研究专家冯明阳认为,“百越之声”内向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对中原音乐与楚乐的融合方面。特别是楚歌与现代湖北民歌中至今犹存的三音歌、三声腔等,在百越土著后裔的壮族民歌中,被化作核腔得以繁衍。如此说来,楚乐像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汇入中国音乐的滔滔江河之中。

三、楚与外域的音乐交流

探讨楚国音乐的域外流布,很可能把楚国音乐文化研究引向一片新的天地。1987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一批珍贵的古乐器,当中有两件首次出土的排箫,其中一件有七八个箫管能够发音,至少可以吹奏五声音阶结构的乐曲。据学者研究,这种排箫和当今东欧舞台上仍在使用的排箫相同。我国先秦古籍中曾把箫称作籁,罗马尼亚也把排箫称为nay。由此看来,两种排箫不能说没有关系,商代卜辞中有龠等编管乐器,可能是排箫的前身。据历史记载,原始社会时期已有苇龠类乐器,是一种用芦苇管编排而成的乐器。在没有芦苇的地方用竹代替。箫、籁、龠,音不同而意相近,是否因为远古夏商先民的语言文字的族源不同,所表

达同一事物的名称亦不同?如果(排)箫为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的乐器,那么中国很可能是世界排箫的发源地。如果是这样,在排箫的传播上,楚人无疑起了巨大的作用。

中国的国外译名似乎也和楚乐有关。关于“支那”一名的起源,有很多解释,比如说是“瓷”、“丝”、“秦”的音译。近年有学者提出了另一种解释,据他们推断,“支那”是楚国音乐“荆”的音译。古巴蜀地区对楚国传来的音乐印象异常深刻,直接用“荆”的名称来称呼它。这种音乐文化经过巴蜀转往与长江流域文明比邻而居的印度河流域,印度也和巴蜀一样采用了“荆”的名称,以之来表明这一音乐文化的起源。也就是说“支那”一词的产生,直接来自传播于印度的这种“荆”乐(梵文cina,欧洲因袭为china)。那么,“荆”乐又是如何在中印之间传播的呢?据史家考证,从蜀人印度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张骞通西域之前的西南地区的另一条丝绸之路。《汉书・西南夷列传》记载,西汉时期。张骞在大夏国见到蜀地的蜀布,邛竹杖。张骞问这些东西从何而来,贾人回答:“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布。”(身毒国即印度)说明蜀地贾人已从西南地区到达印度,与印度已有经济、文化往来。进入印度贸易的蜀贾人当与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楚文化的影响从蜀地已达到印度、大夏等国。因此,伴着西南丝绸之路的开辟,楚国音乐也随之流传于印度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