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与我最新范文
时间:2023-03-20 07:1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母亲与我最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角色转换之间
我给母亲买了一台IPAD(苹果公司的最新平板电脑)。这当然不是她想要的,我母亲今年六十,不会电脑,不会打字,不会上网聊天偷菜,甚至连拼音都不是很顺溜。
但我还是决定给她买一台IPAD,这与追逐潮流无关,甚至和产品有多优秀也无关,花这笔看似冤枉的钱,其实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我们经常说,父母与孩子是有代沟的,诚然,可我们却不了解,这种代沟并非由父母造成,而是由我们自己造成的。
造成代沟的原因,就是我们不懂得角色的转换。
当我们小的时候,父母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他们跟随着自己的时代亦步亦趋,掌握了大量的生存技能。所以,父母总是我们的老师,他们可以教给年幼的我们海量知识,让我们迅速与社会接轨。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老师不可能当一辈子,当父母无私地把一切都教给孩子后,往往意味着角色互换的开始。因为人是有生理周期的,父母总归会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往的经验和习惯成为一种负担和拖累,让父母们沉浸在过去的经验里难以自拔。
父母们不再前进,但时代在前进,做为新生代的孩子在前进。所以,父母和孩子之间巨大的代沟便产生了。这是人的生理周期造成的,是不可逆、不可避免的。
我们必须看到,在这种时候,已经老去的父母自己是无力挽救的,他们被封闭在自我经验里,难以接触到新的知识。但孩子们却不同,我们每天都在进步,都在吸取最新的资讯。在这个时候,就应该由我们这些新一代,来回教父母,用全新的科技、习惯和知识,把父母身上旧的枷锁打破。
代沟形成的原因,就是我们跟随时代走的(得)太快而父母们走的(得)太慢。而打破代沟的方法,就是我们回过头,搀扶着老一辈人一起走,这就是所谓的文化的反哺,也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填补精神和文化上的代沟。
年轻一辈人,通常以为只要赡养父母,满足物质需求就好了。但是,“精神上的赡养”呢?有多少父母,因为和子女没有共同语言而痛苦,有多少父母,因为不能了解子女而痛苦。他们已经没有能力进步了,难道不应该由子女去转化角色,当这个老师么?
我给母亲买了个IPAD,这是件非常小的小事,但它却承载着一个重要的使命,那就是把我六十岁的母亲,重新拉回到这个时代的轨道上来,不再与我有精神上的鸿沟。这就是对老人“精神的赡养”。
篇2
中秋节,是人们最喜欢的节日。它便代表着团圆、圆满,正是家庭团聚在一起的时候,也是家庭圆满的。但是,对人来说它不仅代表着团圆、圆满,还应该加上令人赏心悦目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最新中学生中秋的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最新中学生中秋的心得体会1中秋节前,儿女们分别打来电话,问我和老伴想吃啥月饼。我想了想,年年到了这时候,月饼大战就开始了,各式各样包装的月饼看得你眼花缭乱。月饼的包装一年比一年豪华,价格一年比一年高。每年光积攒的精致的月饼盒子就有一大摞,不扔占地方,扔又舍不得。商家推出高档月饼是为了赚钱,老百姓吃月饼是为了喜庆欢乐。所以我决定今年不再买市面上的月饼并告诉儿女:“今年的月饼由我来安排,到时候你们回来吃就行了”。
母亲去世数十年了,但当年制作月饼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那时农村生活不宽裕,月饼的做法大都比较简单,材料也比较单一。方法一是蒸,把上好的麦面发好,揪成小蒂子,里面包上红糖或枣泥、核桃仁等,用木制的模子磕出来,上笼蒸熟了就成了。
家境好一点的就是烙,用适量的油和好面,馅儿和蒸的一个样,在锅里倒上清油烘烤而成。味道比蒸的要好吃得多。做好的月饼一部分留给自己吃,一部分作为礼物送给亲戚。现在生活条件比过去好多了,月饼的制作方法也应当有所改进,馅的用料也应当有所提高。
好在家里至今还保留着母亲留下的一个木制的月饼模子。我们依照母亲的做法把面和好,所不同的是在面粉中按比例加入蜂蜜、黄油和适量的苏打粉,反复揉和均匀,揪成大小基本相同的小蒂子,然后把煮熟的蛋黄包入备好的豆沙饼里,再包入擀好的面饼内,揉成饼球,压入月饼模子内磕出。
这样漂亮的月饼就成型了。再在上面刷一层蛋汁,打开微波炉,调至烧烤模式,烤15分钟至20分钟,就大功告成了。比起母亲月饼,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共做了20多个,个个黄亮酥甜可口,不比市面上卖的质量差,总共花了不到30元。
中秋节前一天,孩子们都回来了,我把黄亮黄亮的月饼和苹果、梨、栆、葡萄、核桃摆上桌面。孩子们惊奇地反复问这月饼是哪里买的,老伴笑着说:“是你爸自己做的”。大家都夸我的手艺好,还埋怨我怎么不早露这一手。我说:“自己动手,佛也开口,这还是从你奶奶手里学的!”这时,聪明的孙女已将月饼供奉在太奶奶和老爷爷微笑着的遗像前,以表示对先辈的怀念和敬意。
最新中学生中秋的心得体会2说起中秋节来,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节日了。为什么呢?我还是来说说我八岁时的那个中秋节吧。那次我是在外婆家过的,至今令我记忆犹新。
那天,我们很早就来到了外婆家。刚进门,一股诱人的香气钻进我的鼻孔,我情不自禁地跟着香气“飘”进了我外婆家里的厨房。定睛一看,呀!那么香的月饼,一定很好吃。妈妈看见我这副馋儿样,笑着说:“小馋猫,想吃了吧?想吃就拿。”我连忙摆摆手,心想这么好的月饼不留到中秋夜吃,太可惜了!随后我跑到后院一看,桌椅都摆好了,各种各样好吃的瓜果儿,都齐了。
等待总是很漫长的,当我终于看见最后一缕云披着最后一缕光芒缓缓消失在天边时,那种激动,简直无法形容。我放下手头的事,几个箭步冲到后院。哟!家里人都在后院了,等待着那一轮明月。我东跑跑、西窜窜,兴奋极了。
月亮姑娘露脸了。她害羞地躲在树后,揽过一层云丝披在身上。过些时候,她终于打扮好了,犹如一位仙女,飘在天空。爸爸看着这美好的月色,不禁吟诵起来:“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我仰头看着这一轮明月,仿佛看到了嫦娥抱着玉兔,倚着桂花树。我更看到了千千万万团圆人家,仰头注视着明月……
“吃月饼啦!”表弟这一声愉悦的喊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月饼让我一大嘴咬下去,好吃极了!吃过了月夜晚饭,我在月光下玩耍,恬静的月光照在我身上,让我觉得今夜月光无比温柔。
睡觉时,我望着那明月,想到这样的日子要过一年才有了,心里十分依依不舍。这一晚的滋味让我意犹未尽。
这就是我八岁那年的中秋节,那天我非常开心。马上又是中秋了,我期待着这个中秋节我也能过得开心。
最新中学生中秋的心得体会3今天是中秋节,是吃月饼的日子。
上午,我在家里认真地写作业。到了中午快该吃饭的时候,爷爷开着车把我和妈妈接到五区吃午饭。饭菜非常丰盛,有好吃的土豆炒肉丝,还有我最爱的虾仁和糖醋排骨。
吃完饭后,爷爷又开车把我们送回了家。回家后,我和妈妈睡了一小会儿,就起身去俱乐部看电影《唐山大地震》。
刚坐下,电影就开始了。先是演了一些电影广告,真正的电影开始了。大地震的震前,蜻蜓等动物都发生过异常现象,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接下来的时间内,大家都还生活得很好。
到了晚上,大家差不多都已经睡着了以后,地震发生了,所有人都被巨大的震动给震醒了,人们争着往楼外跑,希望能够活下来,但是电影中的姐姐方登和弟弟方达不知道应该怎样逃出去,被压在了同一块石板下面。他们的爸爸为了要救他们,被倒下的房屋砸死了,只有他们的妈妈在外面没有被压住。最后,人们发现了他们,但是有人告诉妈妈只能救一个,妈妈不停地喊道:“两个都要救!”到最后,妈妈只好说:“救弟弟。”
人们来到弟弟那边用杠子把这边的石板撬开了,结果石板向姐姐那边压去,弟弟被救出来以后,姐姐也被弄了出来。妈妈背着弟弟去解放军机场时,姐姐醒了,原来姐姐并没有死。姐姐走着走着被一个解放军发现了,把她带到解放军住的地方。在一次看电影后,她被两个解放军收养了,并离开了唐山,在别的地方上了学。姐姐在这边一天天成长,弟弟在那边也一天天地长大,但是因为他的左胳膊被压坏了,所以戴了一个假肢,最后他们姐弟在汶川大地震的救援现场神奇地相遇了……电影不停地演下去,我都流眼泪了呢!
走出电影院,我觉得自己的生活比电影里的人们幸福多了。
最新中学生中秋的心得体会4翻过八月的日历就快到中秋节了。日历上那三个红色小字,在一瞬间就抵达了身体里最柔软的部分,让人感觉温暖却又有微微的刺痛。
想起在故乡想起在父亲母亲身旁儿时的我,绕着他们的膝听他们讲一些关于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故事那缠绵悱恻的爱情传说对于一个七、八岁孩子的诱惑力远不如一块小小的月饼。所以往往只听到一半我便吵嚷着要吃月饼。母亲便会从衣橱里变戏法儿似地取出月饼来。多半是在村里的杂货铺里买的廉价的月饼一两角钱一个。现在怕是连一块饼屑儿也买不到了于那时却是非常奢侈的享受。
记得那时的月饼,好像并没有馅儿的,有的也只是里面夹裹了一两块浑浊不堪的冰糖。那乡村简陋的杂货铺以及父母亲口袋里拽了又拽的零碎的角票儿都只能承受那样的月饼了。一次买上七八个分给我和几位姐姐。看着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父亲母亲便会在一旁幸福地相视而笑了。
我递过去一块说:“妈妈您也吃啊!”母亲就摇摇手“我们老了牙齿不灵光了你们吃吧!”那时我还天真地以为父亲母亲真的不想吃便只顾自己解馋了。把自己的那份吃完后还胡搅蛮缠地去说服姐姐们让给我一些。而到现在我才发现在时光流转了二十多个春夏秋冬之后母亲“变得”那样爱吃月饼她的牙齿出奇地好。
看我们吃完月饼母亲便到厨房张罗起夜宵。灶前灶后黑滚滚的浓烟将母亲的面容熏黑了不少也熏出了她的皱纹和花发。荷包蛋、咸鸭蛋、皮蛋母亲挖空心思实在无法做出的食物。但还有什么比那更丰盛呢?还有什么比母亲精心地做完这一切后对着自己的孩子们露出一个舒心、得意的又略带些许歉疚和羞涩的笑容更重要呢?
屋后的葡萄架下,皓月当空,月光把一串串葡萄装饰得晶莹剔透。晚风轻拂光影浮动一切都那么生动美好。父亲自斟了满满的一杯白酒母亲和我们则端起麦饭石(一种饮料)“来干杯。团团圆圆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父亲不擅言辞也没有什么言语会比一家人围坐在一张方桌上团圆更具意义。我们一饮而尽。
如今我们已举家迁离故乡十余载而我与父亲母亲也相隔百里见面的'次数不多一年难得几回。母亲有时会打来电话问及一些我的近况我知道她是想我了她也该知道儿也想他们。
母亲是不是又站在路口眺望我回家的身影呢?
最新中学生中秋的心得体会5又是一年中秋时,几家欢聚几身单。不知有多少载此刻都是游子的身份,也不知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尽头。
只身在外,总是身不由己;孤单想念,却又思绪难尽。总是想着多与家人团聚,可身为学子的我们此刻也只能是空对一轮明月。每一年算下来,与家人相聚的时间屈指可数。做学子的我们尚且如此,工作后,成家后,那不是更力不从心。
有一个亲戚前两天打来电话,知道我国庆节准备回家,叫我到她那儿玩玩。总是认为见面机会多着呢的我突然想到,上次与她见面却隔了整整一年。叹流年似水,更叹这似水流年中,我们成了匆匆过客,道一声相逢却相距甚远。有些时候,我们走过,只因太匆忙,忘记了应做的事情。而此刻,在这特殊的时刻,我们也该对着这中秋明月,从繁忙的世界中走出。
去年十一,我没有回家,而中秋却在此间划过;今年十一,我打算回家,而中秋已在今宵逝去。总是那么的不巧合,但也只能是无奈。其实,我不太看重节日本身。节日,这一早已被钉在日历某处的特殊日子,不随个人的意愿而发生改变;节日,这一众人欢庆的日子,只不过是营造一个不凡的氛围,让众人觉得这一天非一般罢了。在这样的日子里做应有的习俗,确实是在过节,自己过,与众人一起过。
每一个节日都有其特殊的含义,如这中秋,求的是与家人团聚。月半中秋,团团圆圆。但这样一个被钉在某处的日子,却难以都尽人意。远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身在外,只能孤身过节,此刻的心声,也许是怨这日子怎出现在今宵,也许是怨这生活将家人拆散……其实,我们每一次与家人相聚的日子,其本身就非同一般,这本身就可以算作一个节日,虽然过节的只有一家人。过了端午照样可以吃粽子,中秋过后同样可以吃月饼,因为有灵性的我们又何必只关注那一年中难得的,且又难今尽人意的日子。喜欢度日如年,每一天如过年一般度过。
但,中秋终归是中秋,看着别人团聚,自己不免有些孤单。思念……孤单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这时候有一个或一些人住进了你的心里,而却又无法摆脱孤单这一状态。我这是想家了吗?也许是吧!空对一轮明月,总希望能在此中看见某些人的身影,然而,余辉之下,只有自己的影子伴已左右。
篇3
1966年岁末,一场大雪降落在内蒙古赤峰地区的老哈河畔。早晨醒来,我感到特别的寒冷。母亲在外间屋忙碌,窗外传来父亲干活时沉重的喘息,我已非常熟悉这种轮回不绝的生活之语,但年仅8岁的我,在那天早晨还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情。他们总是这般劳累!
懂得这一点是在我成年以后,可我却再不能与父亲分担生活重负或相对而坐,因为父亲在那场大雪消融时的春天里故去了。
30年前,我认识故园的河流、杨林、草地和山脉,在降生人间的短短8年里,我记住了许多条通向家门的道路。早晨逝去,当我在蓦然间发现遍地的白雪时,我听到遥远的沉寂。
迈出门槛,我人已在雪中,掩门时发现母亲的背影,刚读小学二年级的我,觉得那是我所读到的最新鲜的语言。
我随意走在茫茫的雪野上,四周杳无人语。雪后,几乎所有的道路都消失了,鸟群也不知道飞往哪里,视线中只有遍地的洁白。
我在一处斜坡下站住,我想,这里可能就是河边了,可我却无法感知冰雪下的流水。在那种时刻,我突然感到一阵惊悸!记得我曾回过头来,痴迷地望着紧闭的家门。
内蒙古昭乌达大地的12月,在30年前庄严呈现的雪后景观,令8岁的我抬起头,仰望遥远的蓝色天空。那种色彩似乎一直影响我,最终使我走到海南的这座岛上。
生命中的那个冬天已经走远,我依然铭记遭遇的瞬间,这已成为永远的怀念。
那一天我在冰封的老哈河边,手握枯枝,我在雪地上写着,组合着我已掌握的有限的汉字。年少的我没有意识到,就在我胡涂乱抹的时候,有一个至今仍令我感到十分神秘的男人,正默默站在我的身后,而我竟毫无觉察。
孩子,好好写下去吧!
我蓦地转身,看到一个神色疲惫的中年人在注视着我,他穿着单薄的冬衣,脸上似乎落着长路的尘土。
你是谁呀?
我要去北边。
你家在那边吗?
没有,我离开家很久了。他说,孩子,你不懂!
我呆呆地望着他。
孩子,好好写下去吧,你会有一个很远的前程!
我站在感觉的河边,吃惊地望着那个神秘的、在深厚的积雪中艰难跋涉的男人。我不懂,我8岁的心灵深处为什么充满了感动。北边……在那个瞬间我无力想象它的概念,今天我终于懂了。那个与我遭遇的神秘男人,或许是为了躲避某种不幸,才去那里的吧!北边,到巴林草原向北是锡林郭勒的西乌珠穆沁草原,再向北是东乌珠穆沁草原,他北行的脚步到此即为终点了。
他是谁呢?
在这个雪夜,尽管我对人的所谓“前程”已有了完全不同于往昔的理解,可我依然深深地相信:在广袤的人世间,某种昭示是真实存在的,我们不会因此而陷入什么宿命。
篇4
五只小狼读后感沈石溪笔下的动物栩栩如生,描写狼更是入木三分,《五只小狼》这篇文章就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狼身上的种王者那风范。
全文描述了作者本人和五只乳臭未干的小狼崽,生活了好几年发生的令人心惊肉跳的传奇故事。在与小狼崽朝夕共处的时光中,有狼群猛烈的进攻,有与小狼在一起嬉戏时的快乐,最后,由于小狼逐渐成长,有了训练有素的嗜血成性的彪悍狼群,把沈石溪当作一种潜在威胁,以及因为作者喂养五只小狼长大,使小狼感觉到在同类面前羞愧,因而威胁沈石溪走出它们的军营,逃到城市去。
在小狼的成长中,遇到过有许多凶残的猎手,它们个个茹毛饮血,是食肉动物界响当当的猎手,要是没有强大的团体精神,它们不可能战胜高大强壮的黑熊,经验丰富的大花狗。可见,它们的团体精神,可以说是非常坚固的。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这学期与我们和四(1)班的那场足球赛。我们班的12名球员身体相对较弱,个头不高,而对手球员个个人高马大。比赛进行中,我们啦啦队在看席上不断的加油呐喊,
班级的队员们仿佛找到了支撑的力量,个个眼神坚定,精神抖擞,他们如同猛虎下山,传切配合到位,攻防转换及时,不会轻易犯下任何一个小失误。李思伟膝盖、手肘多处擦伤出血依然留在赛场上奔跑;张永强旧疤添新疤;队长石竣铖作为全队的核心,踢完了三天的全场;守门员黄明威坚守我们的最后一道防线;刘祖浩动作灵活,多次断了对方的进攻在炎炎烈日下,我们的队员们挥汗如雨,经过无数次的跌打摔伤仍然坚守岗位,团结是他们力量的源泉,最终,班级的勇士们战胜了困难,赢得了球赛的胜利。
俗话说,五人团结一条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 在人类社会,如果我们都像五只小狼一样团结一心的话,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到我们的。
《五只小狼》读后感《五只小狼》是沈石溪写的最新一本动物小说,讲了我当母狼把五只小狼养大的故事。五只小狼分别叫:黑兵痞、花政客、灰布衣、紫荆钗和俏妹妹。
要说这物质小狼的实力,一定属黑兵痞为头狼,她是五只狼里面个子最大、跑得最快、体力最好的狼,但也免不了霸道。每当我丢肉块的时候,它都是第一个跳起,把其他狼撞开,几乎一般的肉都是属于黑兵痞的,剩下的一般才能平均分给另外四只狼。他还会去抢夺别的狼的食物。在作者眼里,黑兵痞就是一个小强盗。老二就是花政客了,它是一个小演员,在头狼黑兵痞的面前很服从,哪知道趁黑兵痞不注意时就去偷咬肉,灰布衣和紫荆钗也是这样。俏妹妹是五只狼中最弱小的一只雌狼,是我最喜欢的狼,还把它带回家。
为了教会小狼们怎么捕猎,我买了一只小野猪。刚开始,五只小狼没有一个出手,让小野猪跑了,但是一条河挡住了小野猪的去路,小野猪被困住了。这是,黑兵痞突然冲了上去,一口咬住了野猪的耳朵,把它的耳朵吃了,花政客咬住了小野猪的尾巴,剩下三只狼则压在了野猪身上,黑兵痞有咬住野猪的颈部,要断了它的血管,小野猪当场身亡。这次以后,黑兵痞自然成了五只小狼中的头狼。
这本书让我百看不厌,既有感动的地方,又有好笑的地方,希望大家去细细品味一下。
学习《五只小狼》心得体会一看到这本书时,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五只小狼》。
这本书的内容十分丰富,一读这本书就让人流连忘返。主要讲述了作者沈石溪和向导强巴在野狼谷考察,偶遇了一家狼,并且给这家狼取了个有趣的名字。狼妈妈叫黄美人,三个小公狼分别叫:黒兵痞、 花政客、 灰布衣,还有两只小母狼分别叫:紫荆钗、 俏妹妹。狼妈妈为了保护五只小狼与野狼谷的霸主W形黑熊殊死搏斗。最后,狼妈妈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五只小狼的安全。因此作者才收留了五只小狼。它教会了五只小狼的生存技能,慢慢将它们养大。让五只小狼成了名副其实的野狼。整个故事的描写,深深地吸引了我。
五只小狼的性格也被作者描写的栩栩如生。这个狼群里的黑兵痞因为强大成为了五只小狼的头狼。老大黑兵痞心狠手辣、四肢发达;老二花政客聪明狡猾,诡计多端;老三灰布衣和老四紫荆钗平平淡淡,普普通通;老五俏妹妹,心地善良,胆小如鼠。作者对狼性的描写深深的吸引了我。
篇5
忠实读者 刘思金
刘思金同志:您好!
您的来信反应了一个很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谓之普遍性是指许多男性都为自己曾有过史,或对自己出现遗精而困惑和苦恼;谓之特殊性是指“十滴血,一滴精”等东方传统性观念,对中国男性障碍产生的独特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及东亚次大陆的男性由于受传统性文化“珍贵论”的影响,都极端珍视,视其为“生命精化”、“元气”,认为控制的外泄,减少性生活次数,或在同房时控制,是男性健康和长寿的保证。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男性在中不。会感觉良好、思维敏捷、耳聪目明;相反则感疲劳、耳鸣眼花、肢体僵硬、活动迟滞。甚至还有人称,如果一个男人随意浪费,会生病;如果耗竭,会死去。
其实,这些都是杞人忧天。男性性生理知识告诉我们:由和精浆两部分组成,由产生,功能是延续种族;而精浆由前列腺和精囊腺等副性腺分泌的液体混合而成,功能是为提供能量、激活。一次量约2~6毫升,其中95%是精浆。占5%;正常男子的密度是每毫升0.6~1.5亿,但个体差异较大。和精浆的产生都是连续不断的,从青春期一直保持到衰老期。一次后,约3~5天密度即可恢复正常。精浆中虽然含有蛋白质、糖类、矿物质等营养成份,但一次量有限,对身体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每对夫妻的强弱不尽相同,次数亦无固定标准。应视各人的年龄、体质和心理状态而定。实际性生活次数应以后次日双方不感觉疲劳为原则。如果性生活后,感到心情愉快,精力充沛,感情融洽,即为性生活适度。
的确,过去曾有一些科普宣传认为“有害”,导致一些夫妇产生性心理紊乱。最新男性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是无害的,引起其障碍的真正病因,是医源性和传统性观念影响而形成的“恐惧”和“期待性焦虑”。
长时间的控制和压抑。会导致不能和低下。不能患者在时,能,也高度渴望产生,但是只要在阴道内就无法。为此,病人苦恼,女方亦感不快。由此而发生不育的比例也相当高,据著名性学专家江鱼教授等报告,在2087名男性不育症中,不能竟占32.69%。专家们认为。这与传统的错误性观念有关。
另一方面,病人还为自己时常遗精而苦不堪言,疲于四处求治。其实,遗精正是患者中普遍存在的性代偿反应。“精满自溢”,病人有正常的。生殖系统又不断地产生,时不能射出,故而出现梦遗或滑精。可是,有不少患者错误的采取进一步减少来“藏精”,或单纯使用补肾壮阳药物来“固精”。结果遗精反而加剧。病人更为痛苦。
我认为,您首先应对和性生活有一个正确的科学的认识,摒除错误的“十滴血、一滴精”和“有害”等性观念,同时注意解决夫妻关系中一切妨碍治疗的不利因素;其次可到开设有男科的医院进行治疗,使用电动按摩器诱导有很好的效果,约一半的病人在首次治疗中即可恢复正常。中药熟地、枸杞、覆盆子、桑椹、菟丝子、山萸肉、五味子等,治疗不能也有较好效果。此外,戒除烟酒嗜好,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包皮过长者做包皮环切术等措施,对治疗亦有裨益。
篇6
《狼王梦》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写的经典名作,故事中精彩的场景描写和曲折的故事情节使这部小说变得更加精彩好看。在故事中担任主角的不是一代绝世狼王,而是一只母狼叫紫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最新名著狼王梦读后感600字,欢迎阅读!
最新名著狼王梦读后感600字1终于把《狼王梦》这本书看完了。说起《狼王梦》,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狼王梦》是沈石溪写的动物小说之一,主要写了一匹狼悲惨的命运,而这匹狼名叫紫岚,她和她的丈夫黑桑都是野心勃勃,想成为狼王。但就在争夺狼王的计划实施的前一天,黑桑被野猪刺穿了脑袋。而紫岚在后有猎狗追赶,前有洪水的绝境生下了五只小狼崽,可最后一只小狼崽由于承受不住洪水的压力死了。
于是,紫岚就把成为狼王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最像黑桑的狼崽黑仔的身上,但黑仔却被一只金雕抓走了;接着,她又把希望寄托在次子蓝魂儿身上,但蓝魂儿被捕兽夹给夹住,频临死亡,紫岚为了减轻他的痛苦,忍痛把他的身体咬成两半安葬了。
之后,第三个儿子双毛又在争夺王位时失败,被狼群吃掉了。庆幸的是,最小的孩子媚媚生下了一窝小狼崽,但媚媚嫌弃紫岚年老体弱,凶狠地把她赶走了,紫岚只好到处流浪。但当她发现那只吃掉黑仔的金雕又盯上了媚媚的孩子,为了让后代更好地生存,她和金雕进行了殊死搏斗,最后和金雕同归于尽了!
在以前,我认为狼是一种凶残、狠毒的动物。看完这本书,我的想法变了,狼变成了一种面对困难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动物。我觉得我有一点还比不上紫岚,那就是坚持,紫岚的坚持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记得有一次,我在做作业,写着写着就觉得好简单,就在我洋洋自得的时候,碰上了一道难题,我顿时傻了眼,不知该如何是好。
我心想:算了吧,不想了,去问问妈妈吧,再这样下去很浪费时间的,可是我才想了一会儿,妈妈肯定不会告诉我的。于是我故意玩了一会儿,再去问妈妈。可妈妈说要我自己想,我急了,心想:怎么办呀,妈妈不告诉我……有了!我看了一眼答案,把正确得数写了上去,就算了事了。反正老师也要讲的,讲了之后再改,我觉得自己真聪明。这件事,现在想起来真的很惭愧。
我被紫岚的坚持不懈所感动,被她的勇往直前所感动,被她的母爱所感动……就像爱迪生说的一句话:“无论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决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灰心丧气。
最新名著狼王梦读后感600字2成功人人都想得到,但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一直不知道成功的秘诀,是这本《狼王梦》给了我答案。只有不断竞争,拥有远大的梦想,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你才会获得最后的胜利。
就像《狼王梦》中的紫岚一样,一心想把三只狼儿培养成一代狼王,宁可付出一切代价,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残酷的现实中,狼儿死了一只又一只,但紫岚的梦想并没有因为这颗小小的绊脚石而就此破灭,所以它不断地让狼儿通过种种磨练,直到三只狼儿全都死了,紫岚的狼王梦才消失。
在童话故事里,狼总是扮演着令人厌恶的角色,虽然这样,但《狼王梦》这本书中的母狼紫岚却有一种难得可贵的品质,它无论干什么事情都不会放弃自己的梦想,就像它看见自己的狼儿夭折之后,它并没有放弃让它们做狼王的理想,而是打起精神来,重新来过,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直到完全失败为止!
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有的人一开始也经过不懈的努力,但最终没有成功,然后他就觉得自己一起努力都白费了,就这样放弃了,就这样一直都不会成功。而另一些人就像书中的紫岚一样,失败了却不会气馁,他会向着目标不断地努力,于是换了一个角度,换了一个方向,重头再来,一次一次地摔倒,一次一次的失败,终于成为了最后的霸主。
这两种人,相信所有人都会选择后者,他不仅有梦想,而且会一次一次地爬起来,所以获得了成功,这说起来是一件容易的事,做起来却需要一种对自己的肯定。我们在生活中,也要有远大的理想,并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奋进,这样才会获得最终的胜利!
我梦想成为一名医生,决定好好学习,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对着目标冲刺长大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我合上书,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个像紫岚一样的人……所以,我还是真诚地祝愿紫岚能够圆了它的狼王梦,希望媚媚也像它的妈妈一样,会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媚媚的五只狼崽中有一只能成为未来的狼王。
最新名著狼王梦读后感600字3其实,书中不少的动人之处,读的时候像珠子似的滚过我们的眼,有时令人感叹,有时令人痛心。在这本《狼王梦》中,同样存在着无数的点点滴滴,触动我们的心。
在人们心目中,狼永远是邪恶的化身。翻开词典,什么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翻遍了也找不出一句褒奖的话,清一色贬义词。可以这么说,狼就是丑恶的代名词。小时候“大灰狼”的印象就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心里,但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狼其实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紫岚为了让孩子们当上狼王,不惜一切代价,全心全意让她心爱的狼儿按着她制定的蓝图成长,拼命想让他们当上狼王,替自己圆梦,一心只想着这是自己和黑桑毕生苦苦追求的愿望,幻想着自己的孩子终有一天能当上狼王,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其实,人有时和狼也是一样,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大有人在。很多时候,大人们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反过来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子女身上,一定要他们向着自己想象中的路走去,却从不考虑孩子的想法。家长们一心想着自己是为孩子好,于是一步一步,很多人都成了为父母而活,忘了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失去了生活原本的意义。这种错误的思想,酿造了无数的悲剧,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
狼王梦,最终还是一场梦罢了,但为了这场梦,紫岚牺牲了一切,若不是她对这个梦的坚信,又怎会如此一如既往地努力?我不明白,为了一个狼王的位置,紫岚为何要如此拼尽全力,难道她紫岚就是为狼王而生的吗?失去这么多,就算她的后代当上了狼王,也没有意义了。但是她还是这样做了。
这说明,欲望真的很可怕,如果不能好好的控制自己的欲望,后果将不堪设想。活一次不容易,每一分每一秒过去了都不会重来,所以,不要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与其为了一个不想要的成功呕心沥血,倒不如做自己想做的事,时时刻刻开心,才不算白活。如果我们能放下心中的欲望,抛下一切不必要的杂念,就能活得快乐幸福。
最新名著狼王梦读后感600字4在这几天,我又重温了一回《狼王梦》,它那生动的场景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我的眼前,就像天上的星星一般数也数不清。其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片段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
紫岚的一个儿子“蓝魂儿”,带着狼群四处觅食,突然,在草丛里发现了一只死糕羊,它的皮已经破了,血不停地在流着,狼群见了都直流口水,却不敢冲上去叼羊,它们害怕这是人类做的陷阱。蓝魂儿见了第一个冲上去叼住羊,突然,一个捕兽夹夹住了它半个身子,它惨叫了一声,那声音是多么凄惨,悠长的声音引来了人类,随着一声声狗吠声向这边“冲”来,狼们的心也随着紧张起来。
作为蓝魂儿的母亲(紫岚)它第一个冲上去,用狼牙向捕兽夹咬去,但根本无济于事,蓝魂儿口中喷出了白沫,还发出了轻轻的叫声,紫岚伤心极了,却不知道如何是好……众狼们要等不及了,随着狼王们一声令下狼们都走了,只有紫岚留在这里,最终它一口咬断了蓝魂儿的喉咙……
许多人认为狼是无情的,可我却不这么认为,狼也是有感情的,紫岚咬死自己的儿子也是有原因的,我想:它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儿子受到猎狼和猎人的嘲笑,就算是死也要死得伟大,长痛不如短痛,不可以在别人的讽刺下死去,而且紫岚在咬蓝魂儿时自己的心又何尝不痛呢!“她”作为一个母亲我相信,“她”当时一定有百般的无奈,可是现实是无情的,不留一点情面的。所以,我认为狼像人一样是有感情、有梦想的,只是不能像我们这样表达出来而已……
我的母亲也是如此,哪一点不是为了我着想,在我生病时着急的总是她;在我摔倒时将我扶起的也依然是她……。她为我做得太多了。我想紫岚与我母亲一样无论风吹雨打也要保护孩子,将最好的给孩子,她会变成一把火炬给孩子温暖与光明,还有勇气和力量。
母爱,多么伟大,从母狼紫岚的身上,我看到了我当下的父母,无偿付出一切,甘愿赴汤蹈火,母爱,往往很平凡,旺旺又很伟大,往往来自看不见的地方,往往展示出让人想不到的方法,目的:为了儿女。《狼王梦》这个故事,让我真正感受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最新名著狼王梦读后感600字5一直以来,我都比较安静,体育课上不能尽情跑跳,大课间活动不能尽兴玩耍。因为我有过敏性紫癜,稍不留神,便会病发,耽误了学习不说,还常常因为我,影响了爸爸妈妈的工作。也因此,我不敢张扬自我,甚至有时身体状态好的时候也不愿意多动,怕人注意到我,怕人笑话我是“病包”。直到我遇见《狼王梦》!我明白了“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需要面对心理医生,但见不见的到,完全取决于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
紫岚是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只伟大的母狼。她有着雄心壮志,一生都在努力完成公狼黑桑的遗愿。可是,一次次的失败,最终还是把她击垮,被冲破了最后一道心理防线。但这恰恰是她人生一个巨大的转折点。她突破了自我,克服了自暴自弃,最后用生命保护了她的子子孙孙……非常令人悲伤,但却让人感到震撼----她在死神来临前克服自己的心理缺陷,成为一只伟大的狼。
每当我读到紫岚悲壮的牺牲片段,都会情不自禁地落泪,为紫岚,也为我自己。生活上,我需要克服的困难很多。现在,我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克服心理上的自卑。这自卑源于一次次的住院请病假,源于成绩单上一次次出现的体育成绩的“合格”字样。尤其是每次在医院听到医生说“诱因不明”,说“切记不能进行剧烈运动”时,我真的觉得自己眼前一片迷茫,不知道自己何时才能像同学们一样在操场上尽情奔跑。相信,无论是谁遇到我这样的处境都会感到很困惑。我一直向爸爸妈妈抱怨,抱怨为什么我的身体素质会这么差,老是发作怪病,老是住院。不过,抱怨又有何用!
这次读了《狼王梦》,我感觉自己和故事里的紫岚实在太相似了!我们都那么卑微,那么弱小。不过,要感谢紫岚的是,她告诉了我:在恐惧、悲伤面前,无畏的愤慨只能当作歇斯底里的发泄。用实际行动来代替,才能表示真正的意义。
遇见比你强大的,不可能使之变弱。只有让自己迅速强大起来,努力超越之,同时也超越自我。不要一味的害怕失败!因为,失败乃成功之母!所以,我决定像母狼紫岚那样,克服心理的自卑,勇敢地突破自我。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积极参加游泳、跑步等运动训练,多和同学们在一起玩玩游戏,好好锻炼自己的身体,让自己请病假的时间越来越少,让自己的体育成绩也能达到优秀……
篇7
2006年秋,我在旧金山拜访旧上海古钱收藏大家――张叔驯哲嗣张南琛时,偶然发现他家存有上世纪四十年代杨成麒先生亲自拓制的一册《古泉集拓》,我顿时喜出望外。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因为近年来,我一直在寻找有关杨成麒先生的史料,但几乎是收效甚微。幸亏《古泉集拓》的发现,使我掌握了杨先生早年的一些情况,终于能够比较完整地写出杨成麒经营、鉴定钱币的一生了。
这本由杨成麒早年经手和鉴定的99枚古钱的珍贵拓本,是他唯一存世的一本专辑拓本,其封面是钱币收藏鉴赏家张伯先生题签。除当年沪上一些藏家的珍钱拓本外,还有罗伯昭、张伯、郑家相、蒋伯勋、孙鼎以及家父马定祥的手迹,更显得弥足珍贵。
家父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元旦曾为同好杨成麒《古泉集拓》题签,他是这样写的:“小杨道兄慧眼天生,隔三尺远能辨真假,审其双瞳,确与常人异也……”
杨成麒先生于1940年在上海广东路古玩市场内开设麒麟钱币社,经营古钱、金银币、铜元以及古瓷、玉器等买卖。当年他是一个走南闯北,到全国各地收购钱币的“积极分子”,家父曾与他一起去北京、天津、南京和杭州等地征集钱币。正如张伯先生所写的那样:“杨子成麒英年颖敏,于鉴别一道,早得其门而入,旋往返南北,所见既多,学识更进。”
杨成麒先生经手的珍罕古钱、金银铜币很多,他是陈仁涛、罗伯昭、张伯、沈子槎、孙鼎以及施嘉干、秦子帏、吴诗锦和许小鹤等古钱和金银铜币收藏大家的主要供货者。杨成麒还擅长青铜器、古钱作拓。当年他与张叔驯的助手杨廷康并列为泉界最佳拓技手。1940年11月,罗伯昭先生四十寿辰之际,曾以其珍藏的40枚佳品印行的《沐园四十泉拓》纪念册子,即是请杨成麒拓制的。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家父大力培养其助手方鹤林拓制钱币工作,自此之后,泉界始认为方鹤林才是“泉拓之王”。杨成麒自认不如,他对方鹤林的技能和泉拓效果也佩服至极。
郑家相先生在《古泉集拓》中写道:“杨君手拓之装订成帙,蔚为巨观,各泉图多属珍稀,而拓墨更为精致。令人有百看不厌之妙观。”并称册内所拓之钱皆为“海内藏家之奇珍也。”
在《古泉集拓》中,杨成麒1940年初经手的那枚北宋“建国通宝”篆书小平钱泉拓尤为珍贵。它不仅是稀世孤品,而且有其特殊的文物历史价值,它填补了中国货币史之缺。
据家父告诉我,“建国通宝”篆书小平钱是由杨成麒推荐给罗伯昭先生收藏的。这枚钱,罗先生当年是以四百大洋巨价购入。一枚小小的古钱出这种价格非同寻常!罗伯昭在“建国通宝”的拓片上盖上了一颗“伯昭铭心绝品”之印章,视此钱为稀世珍宝。
张伯先生在此钱的拓页上也加盖了“伯心赏”及“伯过目”两颗印章。他甚至在拓页的上端写了一段话:“伯昭视为铭心绝品,吾亦云。然此钱又有真书者,张氏钱志新编载之。家相云,亦尝得之,果然剑合延津,何快如之。伯附志。”
1945年冬,在抗战胜利后,著名钱币收藏家蒋伯勋在“拜观”杨成麒的珍贵的“建国通宝”钱拓时,即兴挥笔题了“抗战已胜,建国必成”八个大字,充分表达了当时一群收藏家对此钱的推崇及他们的喜悦之心情。
罗伯昭于中华民国卅二年(1943年),在杨成麒这本《古泉集拓》的首页中是这样写的:
……杨君为多君精鉴有独到之处,如建国钱一品,申友以其文字类建炎多疑之,钱遂北走津门,殆余观其拓片,君力赞之,曰使此钱湮没,因其泉之不幸,亦泉界之耻也。遂委君以巨值收回。今皆视为珍品矣。然非杨君之力荐,几失之交臂焉。近以所集泉拓嘱题。
另外,罗伯昭先生在1941年第7期的《泉币》杂志上又发表了《建国通宝钱考》研究学术文章,对该钱作了介绍:
“(建国通宝钱)乃小江北房良君收自外埠。人以其为离奇,或竟疑为建炎改刻者,钱遂北走津沽。比余至沪,获其拓片,文字精神,叹为未有。乃谋之杨君成麒,会杨君北游,后持以归余。”
罗先生还指出:
“此钱轮廓风气,酷肖政和、宣和,亦迫近美制大字圣宋,其为北宋官铸钱无疑。”由此可见罗先生对此钱的研究和重视。
我十几岁时,就认识了杨成麒先生。他个子矮小,他那双充满慧黠而炯炯有神的眼睛,似乎与众不同。据家父告诉我,因为杨成麒是回族人,所以会这样。杨成麒的父亲是古董商,精鉴古瓷。在其父的熏陶下,杨成麒自十五六时,就喜爱收集研究中国历代古钱。早年他曾得益于家父的恩师――张季量先生的指导。他与家父都是1940年成立的中国泉币学社的创始成员。那时,他们在学社里最年轻,其他同好皆称他们为“小杨”、“小马”,是小字辈人物。家父叫我称他为“小杨伯伯”。直至他晚年我再遇到他时,仍旧这样称呼他。
“小杨伯伯”常来家父店里(祥和泉币社)坐坐,也常在我家店堂的楼上吃饭聊天。每当他留下吃饭时,似乎会嫌炒锅“不干净”,要求我母亲把锅子再洗洗,去掉猪油味,而母亲也常常为他特地烧一大碗红焖牛肉。有时家父和他去连云路新城隍庙旁边的“洪长兴”餐馆吃涮羊肉。
他们即使在吃饭时,说话的主题都是一些有关钱币的事情,常常为一枚古钱的真假争吵到几乎面红耳赤。“小杨伯伯”经常用这样的口气说:“定祥,这枚古钱怎么会假呢?你看它的红绿锈多好啊!”
家父主要是通过对钱币的文字气息、制作风格、铜质色泽等综合因素来鉴定真假的。我认为,他们两人鉴定钱币的方法有所不同,所以常常会有很多争执。他们在某些钱币上有不同见解而争论,但丝毫无损于彼此之间的友情,他们的泉谊保持了四十多年。
杨成麒除精于鉴别古钱外,对中国银币、铜元也造诣极深。他经常将一些最新得到的珍稀银币、铜元,如福建官造局一元币、吉林库平一两、陕西光绪元宝一元币等,特地拿来给家父一同欣赏。
据家父告诉我,上世纪四十年代,杨成麒曾拿来了一枚十分稀罕的“工部局上海壹两”银币,这枚银币精美无比,币面闪闪发亮,如同刚从造币厂打制出来的。
家父看了这枚银币是十分喜欢的,他拿在手中,感到太美了!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当时他十分渴望能获得此枚珍贵银币。杨成麒索价“一根大条”(十两黄金),并限时一天之内交割。
父母为此东拼西凑,四处借钱,终因时间太短,价格太高无法凑齐而未能获得。父亲将此枚精美的钱币拿到兰心照相馆拍了正反面两张照片,作为存念,然后摩挲再三,依依不舍将“工部局上海壹两”银币退还给了杨成麒。家父生前曾与我多次谈及此币往事,不胜感叹。
1946年,杨成麒拿来了一张银币墨拓,给家父欣赏。家父一看,原来是一枚从来未见过的光绪戊申年吉林省造大清银币(后称其为“吉字戊申一两”银币)。该币中间镌有一个“吉”字,因为它与家父名字中的“祥”字正好“配对”,成为“吉祥”二字,家父极感兴趣。
当家父问其来源时,杨成麒却卖关子道:“这是一个朋友的,人家不肯卖……”然后就转身而去。
篇8
一
“这老屋无论如何住不得人了,再住下去,我与你娘的这副老骨头,指不定哪天就会被砖头瓦砾埋在里面了!”回老家过春节时,父亲把我叫到一边这样对我说。
我知道父亲说这话的目的其实只是在催促我赶紧为他翻盖新房,并非老屋真的会倒:老屋的屋顶几年前翻过一次新,梁檩、椽子等当初都换了新的;屋顶的瓦也没有一块破的,青砖墙更是好得很,既没裂缝也没倾斜。总之,老屋老是老了点儿,但一时半会儿是绝不会倒的。
于是,我笑着对父亲说:“没这么严重吧,这好好的房子,顶不漏墙不裂的,咋能说倒就倒哩!”
没想到我这话似乎惹怒了父亲,他突然间语气生硬地说:“那你就给我一句明白话,到底是盖,还是不盖?你要是实在不想盖,那我就自己盖!”
父亲说这话时虚龄整整八十。
我没想到八十岁的父亲会说出这样的豪言壮语,看来他是铁了心要翻盖新房了。我说:“您总得让我回去与徐玲商量商量吧!”
徐玲是我的妻子,说实话,对于父亲的建房要求,我每次当着父亲的面,一直以“媳妇不同意”为借口,其实妻子是为我背着“黑锅”哩。
话说到这儿,父亲不再说话,但我分明又一次感到他对我的深深失望。
二
我家的这座老屋,算起来只30年不到,当年建造它时的情景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可以说既是父亲的一个壮举,也可以说是父亲的一次无奈之举,用父亲当年的话来说,是“逼上梁山”,因为直到动工,父亲也并没做好建房的材料和资金准备。
那是在1975年,当时我们那儿不知怎么突然刮起了一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风,即将村里各家各户原来的住房重新“规划”,盖得横竖对齐如军营。根据大队的统一“规划”,我家的房子要么向前挪三丈,要么向后挪两丈,这才能合乎“规划”的要求。这可让父亲为了难,挪就等于重盖,而我家当时的房子刚翻盖过三年,盖房欠下的债务还没完全还清哩。
但是,不重盖还不行!
大队书记找到父亲说:“你家要是不服从‘规划’,就是破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父亲说:“我就破坏了,你能把我怎么着?总不能抓我去坐牢吧!”
大队书记原是本生产队的会计,而父亲当时是生产队长,他当年当上生产队会计还是父亲“提拔”的,所以父亲并没把他这个书记放在眼里,一句话便把他顶了回去。可是没过几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天,村东头的二狗和村前头的贵生,突然一起找到我父亲说,他们两家准备在我家房子一前一后的空地上盖新房,并说这是大队“规划”他们来盖的。父亲听了他们的话,脸色气得铁青,知道这是大队书记的损招,当着二狗和贵生的面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你们谁要是不怕死就来盖!”
不知道是因为怕了我父亲的那句话,还是怕被乡亲们戳脊梁骨,二狗家终于没来我家门前盖新房(如果真那样的话,我家大门口就只有两米不到的出场了)。但不久,贵生家竟真在我家屋后动工盖起了新房,他家新房的前檐墙墙脚离我家后檐墙的墙脚竟然不到两尺。
父亲虽然先前是说过狠话的,但人家是在你家屋后盖房,并没挡你家什么事呵,所以并不好去干涉。父亲只能无奈地说:“随他盖去吧,我倒要看看他盖好了住进去,如何将香的担进家臭的担出门!”
不久,贵生家的新房盖好了,青砖黑瓦三大间,很是气派,相比之下,我家的房子就有点相形见绌了,但是父亲似乎并不太在意,每当隔着墙壁听见贵生家人抱怨出场太小不方便进出门时,似乎还有一种莫名的得意。然而父亲并没得意几天,又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贵生家当初开墙脚时,不知是有意无意,将墙脚开得很深(至少是比我家的房子的墙脚深许多),梅雨季节一到,墙根周围的泥土经雨水浸泡自然向着墙根塌陷了下去,由于两家的墙根靠得实在太近了,我家的墙基石竟然随着泥土也向着他家的墙根塌陷了过去……
那天早晨,是父亲第一个发现了我家堂前墙上出现了一道裂缝,似乎一夜之间,这道裂缝中就透过了外面的光亮,紧接着,又出现了第二道、第三道……只两三天工夫,整个房子便朝北边倾斜了过去,任凭父亲在堂屋前打满了撑子,也阻止不了它倾塌的趋势。
父亲站在堂屋中间骂了一声:“的!”就冲进了外面一连下了几天的雨中,留下母亲一面抹着眼泪,一面带着我和妹妹一起搬家,搬进门口因闹地震而搭起的“抗震棚”里。
父亲再次回到家中,说已与几个亲戚说定了下半年借几百元钱给我们家重新盖房。当天晚上,就在我们家的“抗震棚”里,父亲在喝下去两杯土烧酒后终于说出了这样的话:“老子一定要盖得比你贵生还要高还要结实!”
时在公元1977年春。
三
雨季一过,父亲便率领着全家开始实施他的盖房计划了。
新房的墙脚这次一定要打得深,这就需要更多的碎砖石。别人家一般都是去后山的石塘里用炸药去炸,然后再用拖拉机拖回来。但是买炸药需要钱,租拖拉机又需要钱,父亲就率领我们全家一起去后山捡“山皮”(散落在满山遍野的乱石片),连两个已嫁出了门的姐姐也被叫了回来一起捡。白天捡了堆在山上,晚上趁着月亮一担一担往家担。后山上的山皮捡完了还不够,就到湖对岸的一个废砖窑上去捡碎瓦片。捡了再用船装回来。只是回来的路上有一段河水过浅,船装满了便会搁浅过不来,我们只好先卸下一部分,用肩膀一担一担担过这段浅水河,再装上船。船靠岸离家还有一段路,还得再用肩膀担回家。总之,仅为了那些断砖头碎瓦片,我们家每一个人的肩都不知磨破了几层皮。
打墙基的碎砖石可以捡,砌墙的青砖是无处可捡的,去窑厂买得三分钱一块。好在窑厂烧砖需要柴火,如果用柴禾去换也是可以的,一般是一担干柴火换20块砖。父亲决定用柴火去换建房的青砖。整个一个夏天,我们一家人硬是从田边地头砍了100多担干茅柴,用它从公社的窑厂里换得了2000多块青砖。但父亲算来算去觉得还不够,那只能用借来的钱买了。
至于瓦、梁、檩、椽等等,父亲说就用老屋上拆下来的,估计差不了多少……
当年的农历十月初八,是父亲请人选的吉日。那天一大清早,我家门前准备盖房的空地上站满了前来帮工的乡邻和亲戚们,他们除带来了准备挖墙基的镐头、砌墙的瓦刀和砍削木料的斧子等以外,有的人还带来了三五斤不等的米面和三五元不等的钱――他们都知道我家这次盖房实属无奈。他们带来的是他们的一份心意,也是对我父母在村里几十年做人的肯定,同时他们也用这种方式表达着他们心中的正义感。
父亲一一谢过前来帮工的乡邻和亲戚后,就像个司令官一样,高喊一声“开工”,然后便指挥着大家先将要塌没塌的老屋拆了:下瓦的时候,父亲不住地告诫着“小点心,小点心!这瓦还有用的,可不能碰破了呵”,下梁的时候,父亲又不住地告诫“榫头千万小心,弄折了就不好用了……”
母亲除了将家里的三只大公鹅宰了,还托人到镇上的供销社买了一只猪头,红烧了盛了满满两大脸盆招待工匠和所有帮工的亲邻。
由于大家的帮忙,房子盖得十分顺利,眼看就要“上梁”了。这时,负责木匠活的表叔说,还差三根梁,原因是新房子比老屋“进深”和“开间”都大,有几根老梁不能用了。再请瓦匠算一算,瓦也差两百多块哩!
这可急坏了父亲。大家也你一言我一语地帮助出着主意,最后还是父亲出其不意地想出了一个既省钱又省事的好办法:他花60元钱,买了6块水泥楼板,盖在了东面南向的半间房子上。这样,不仅一下子省去了梁头、椽子、瓦等,算起来比买这些花的钱还少哩,而且使得本来很普通的三间瓦房一下子变得不那么普通,似乎洋气了许多――因为它多出了一个阳台,这在当时的乡下可是很稀罕的,父亲为此而很是得意。
四
我家的新房终于竖了起来,但父亲却躺下了。母亲开始以为这都是因为盖新房累的,躺几天歇歇就会没事的,哪知道父亲一躺下竟然好几天起不来,母亲这才发了慌,赶紧叫上人把他送到公社卫生院,医生说得赶紧送县医院。父亲在县医院里一住就是40多天,最后总算老天保佑他大难不死,但我家盖房子欠下的老债还没还上一分,便又因为父亲治病而欠下了新债,而且医生还说,父亲至少一年内不能下地干活。
那时我虽然还是少不更事,但每当夜深人静,母亲的啜泣将我惊醒时,我常常一夜无眠。我听见父亲这样劝母亲:“你哭个啥,没有过不去的坎!再说,我们好歹不是将房子盖了嘛!这房100年也不会倒的,我们今天苦点,将来孩子不就不用苦了嘛!”
父亲的话常常让我在黑夜里泪流满面。我真有点恨我家的新房,也恨那些逼得我家非盖房不可的人。为此我很不愿与他们为邻,我要离开他们,远远地离开他们!
两年后我考上了大学,终于离开了那块生我养我同时又让我既爱又恨的土地,这让我也一时成了父亲除房子外的另一个骄傲,因为我毕竟是我们这个几百户人家的大村子里出的第一个大学生。那一段时间里,父亲逢人最爱说的一句话便是:“我家小子上了大学便是国家的人了,以后连房子也不用自己盖了,国家会分!只是可惜了我这三间大瓦房了!”话语间掩饰不住一种俏皮、自豪和骄傲,尽管那时我们家欠的债并没完全还清。
我大学毕业后,工作第一个月的工资便是用来为家里还债了,不久便还清了所有的债务,其时父亲已年届花甲了。妹妹出嫁后,父亲当初亲手盖起的三间大瓦房只有父亲与母亲两个人住着,也算宽敞。而我在城里不久后也有了自己的住房。
1998年,也就是老屋建成20年后,我对它做了一次修葺。那一次我不仅将老屋的屋顶做了翻新,还对内墙重做了粉刷,将原来的泥地铺上了方砖,最后还在屋里装上了电话,让父母亲有事与我联系起来方便些。我做这些的时候想,父亲当初建房时或许为子孙考虑得更多,但如今,我真的不再需要他为我盖的这处住房了,留着给他自己住在里面安享晚年,他应该是最心满意足的吧!
五
我在家里虽然装了电话,但父亲一向很少给我打。有一天,我正上着班,父亲突然给我打来电话,我被吓了一跳,赶紧问他有什么要紧事,可问了半天他直说没有,东拉西扯地说了一大通,最后告诉我:“门后的贵生家小子要盖楼房了!”我说:“他爱盖就盖吧,也不关咱们什么事,你烦什么呀?”父亲说:“是呵,我烦什么呀!他再怎么盖能好过你城里的房子吗?我只是告你一声!”说着便把电话挂了。
又过一些日子,父亲又打来电话,问他什么事,他吞吞吐吐地说:“贵生家小子的楼房……盖好了……”说完便挂了电话。
以后父亲每次与我通电话,他一定要说到村里谁家又盖了楼房,那楼房是如何如何。我从父亲的一次次诉说中分明已听出,父亲又生出了再造新房的愿望。此时父亲已是年过古稀的老人了。
虽然我从内心真的很不愿意费这个精力和财力去老家重建一座新房,但父亲既然有了这个心愿(虽然他还并没正面向我表达过他的这个心愿),做晚辈的只要力所能及总该满足他才好。于是我与妻子商量:“不就是几万块钱吗,我们现如今也不是花不起,就算是尽一次孝心吧,更何况住房盖在那里也算个不动产。”
然而妻子却说:“你父亲想盖房无非是为了挣个面子,我们不如干脆多花点儿钱在城里再买上一套房子,就说是为他们买的,他与你妈真要来住就让他们住,他们要是不来,将来处理起来也容易,说不定还可以增值,不至于投在农村白搭一笔钱;况且这样不也可以为你父亲在村上的老哥们面前挣回面子了嘛!”妻子的这番话我觉得颇有道理,于是我也改变了要翻建老屋的想法,决定在城里另买一处住房。
不久,我们便在城里按揭买下了一处130多平米的三居室。
新房钥匙一拿到手,我与妻子便赶紧回了趟老家,将这个自以为是的好消息迫不及待地告诉父母亲。可是没想到的是,父亲并不领我们的这份情,说:“你们要是真有这份心,就把那房卖掉,回来把这老屋翻了!”
――这是父亲第一次跟我正面提出翻建新房的要求。
但是刚买的房子哪是说卖就卖的,况且近几年城里的房价总一个劲地涨,留着就意味着增值,要卖真还舍不得哩。但是不卖一时又实在凑不出一笔翻盖老屋的钱,于是就只好这么拖着,一拖又是几年。每次回家,父亲总忘不了老调重弹,而我也总是以“媳妇不同意”为借口一直拖着,直到今年春节,也就是我文章开头写的,父亲几乎向我发出了最后通牒。
六
“五一”长假期间,我回家时父亲一反常态,竟然一句也没再提让我翻盖老屋的事,这让我感到有些奇怪。临走时母亲送我走了好远,似乎有什么话欲言又止,我再三追问,母亲才吞吞吐吐地说:“你能再给我几个零花钱吗?”我忙问:“我每个月捎回家的钱你们不够用吗?”母亲连忙说:“不,不,不!”最后,在我的再三追问下母亲才告诉我,我每个月捎回家的钱全给父亲存起来了;不仅如此,父亲还将喝了几十年的酒戒了,另外还将二狗家的那块荒地种上了。父亲说等攒够了钱他就自己翻盖老屋,他不能让乡亲们看不起我,说我在外面混得人模人样的,在老家竟然连个老屋也翻不起。
母亲的话让我几乎惊呆了,虽然春节时父亲与我说过我若不愿翻盖他自己盖的话,但我以为这只是父亲说的一时气话,绝没想到父亲真的会准备凭自己的力量再盖新房。这时我不禁在心里叹问,父亲呵父亲,你干吗这样在乎别人,在乎别人对你儿子的评价!你都八十岁了,人生还有多少年头了呵,你也该为自己活几年了!为了子孙把自己最后的人生弄得这么苦,这又何必呢?
我决定,无论如何也要为父亲盖一座新房,盖一座让父亲满意的新楼房!否则,与父亲相比,我显得太自私了!
七
我在城里请人为将造的新房画出了图纸,转念一想又怕父亲看不懂图纸,我又亲手画了一幅效果图。父亲眯着眼睛看着我画在纸上的小楼,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那满脸又深又密的皱纹笑成了秋日阳光下一朵盛开的。
我对父亲说:“你好好看看,就盖成这个样儿行不行?你要是看着哪儿不合心意,还可以改的!”
父亲连声说:“行!行!行!”最终一点儿意见也没说出。
秋收结束了,我家的新房便开工了。工程队是我专门从城里请的,工头是我表弟。为了怕父亲累着,我与表弟谈好,大小工全包。而材料供应的活儿则交给了我外甥操办。我当着表弟的面跟父亲说:“你不必动手,只管每天看着就行了,看老表还敢在哪儿偷工减料!”表弟说:“你就放心吧,我给一千家人家偷工减料,也不敢给姑爹的房子偷工减料呵!姑爹您说是不是?”表弟的话说得在场的人都笑了,父亲也笑了,他笑着说:“这活儿我放心着哩,你要我也不会干的,也干不动了!”
我在城里上班,每天用电话与家里联系着,工程进展得异常顺利,只三天时间,墙基便出了地面,又过了三天,就要浇铸二楼的混凝土笼子和圈梁了。而就在这时,表弟忽然打来电话说让我立即回家一趟,我问他什么事,他在电话里也不肯说,最后还搁下一句话:“你要是不回来,我就停工了!”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立即赶回了家。回家后才知道,原来是父亲非得要在客厅东面的山墙上开一个大窗户,表弟说图纸上没有,不肯开,父亲说:“这房子我住,我说了算!”任凭表弟历数若开这窗户将会带来的种种不好,父亲一句也不听,最终竟与表弟争执了起来。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我笑着说:“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哩!”我把表弟说过的东墙上开窗的种种不利与父亲又说了一遍,没想到父亲听了我的话后说:“不是我盖房子了,我的话不作数了!”父亲的话让我倒有点后悔没随了父亲的要求,他要开这个窗户就随他开吧,只要他高兴。我暗暗地想,后面父亲若再有什么要求,我将全听他的。
篇9
虎娃金叶子小说读后感1
一直对动物小说情有独钟的我,读过著名作家沈石溪写的无数部动物小说,这部《虎娃爱金叶子》却让我明白了人与动物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友情。
在一个爱尼族小村庄里,当地有一个古老的风俗,凡是双胞胎和六个指头的孩子,一律被视为会给这个寨子带来血光之灾的琵琶鬼,都要被火烧死。六指头就是出生在这样的地方,因为他的阿妈爱他,舍不得他被火烧死就带他逃进了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在一次打猎的时候,六指头无意中捡到了一只虎娃,因为它的皮毛像一片金黄的叶子,所以取名金叶子。六指头与金叶子这两个同病相怜的家伙竟奇迹般的生活在了一起,并逐渐培养出了感情,金叶子是唯一不嫌弃六指头的人,六指头把它当作女儿来养,仿佛金叶子就是六指头的亲生女儿。金叶子长大了,成为六指头的亲密伙伴,跟他一起打猎,跟他一起玩耍。
六指头和金叶子相依为命,互相依靠,互相帮助。不仅仅六指头是金叶子的靠山,金叶子也时常是六指头的救星。六指头为了金叶子不受金雕的伤害,费尽千辛万苦爬上山顶杀死金雕,使金叶子尝到了生活的乐趣。有一回,六指头激怒了象群而被象群猛烈追赶,金叶子为了保护六指头,先让六指头爬到了安全的地方,然后他才用“金蝉脱壳”之计才得以逃脱,六指头得救了,还得到了宝贵的象牙。最后,六指头被女巫抓住要烧死,金叶子在千钧一发之际赶到,并使出了浑身招术救出了六指头,而自己却倒在了枪声中,六指头回来了,可金叶子却再也没有回来。
我读完这本书后十分感动,我真想不到老虎有如此深厚的情谊,如此通人性。老虎在人们心中都是凶猛,恐怖的一面。可是我在金叶子身上看到了对主人的温顺,忠诚,乖巧。最后甚至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金叶子就是这样回报着主人的恩情。所以,我们要学会报恩,报答那些辛辛苦苦抚养和培养我们的父母和老师。
我非常喜欢看动物小说,特别是这一本,大家一定要读一读哦!相信看了一定会受到很多启发与教育!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它们与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我们应该关心它们、爱护它们。没有了动物,人们奖永远孤独的,请保护它们吧!
虎娃金叶子小说读后感2
《虎娃金叶子》是动物小说大作家——沈石溪写的一本好书。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名叫“六指头”的人,有一天他出去打猎时,捡到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雌虎。六指头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将这只可怜的小雌虎养大,取名为“金叶子”,还亲切地称金叶子为“女儿”。他们父女之间的感情可好了。特别是在有次,父女俩出去打猎,被一个富翁家的黑衣家丁发现了,六指头只好被迫交出了女儿——金叶子。
在这一天的晚上,六指头冒着风险救出了自己的女儿金叶子,父女俩又过上了幸福的日子。然而,灾难又发生了。六指头又被十几个黑衣家丁发现了,由于当地人对六指头的人和双胞胎不怀好意,所以要抓起来,用火烧死。就在六指头快要被烧死时,一个金色的身影——他的女儿金叶子来了。最终,六指头成功回到了家,而金叶子却永远地站不起来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动物虽然不会和我们一样正常的交谈、说话,也不懂人类高级的语言,但它们也有一颗和我们一样会跳动的心,也有和我们一样有喜、怒、哀、乐等许多心情,动物还是我们人类忠实的朋友,所以我们不仅不能去伤害它们,而是要去保护,爱护这个庞大的动物家族。
虎娃金叶子小说读后感3
在这星期里,我看了一本《虎娃金叶子》,这本书让我觉得很感动。
篇10
你们好!
拥有健康和快乐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当我们正欢欢喜喜和家人团聚准备过大年的时候,我们的好朋友郭家鑫一家却沉浸于忧愁苦闷当中:他的父亲在即将迎来喜庆春节之际不幸的患上了尿毒症。自从患上尿毒症之后,他的父亲全身系统受累,出现心力衰竭、精神异常、昏迷等严重情况,危及生命。
郭家鑫现就读于湖南文理学院,他一家住在海南省屯昌县大同乡内,全家均为朴实勤劳的农民,然而无情的病魔打破了他们原本清贫安居乐业的日子。半个月前,他的父亲因身体不适而在屯昌县人民医院就医,而如今病情严重转至海南省人民医院治疗,医学诊断出患了难以治愈的尿毒症。尿毒症是肾功能丧失后,机体内部生化过程紊乱而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综合征。近日,他的父亲即将进行大手术,但是原本贫困的家庭承受巨额的医疗费,并且在手术后仍需要大量的医疗费在医院进行后期的肾脏透析治疗。
今年寒假,郭家鑫同学自从大学回来就一直在医院日日夜夜陪伴着他的父亲共同与病魔抗争。作为朋友的我们看到他们一家的艰难困境,急朋友之所急,朋友的亲人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愿意与朋友一起牵手度过这个需要温暖的时刻。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携手努力,一定能够战胜病魔,迎回我们健康的亲人。
如今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困难是郭家鑫的父亲即将进行的手术需要数万元。他一家生活拮据,现在的医药费高达每天上千元,郭家鑫一家没有办法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农村合作医疗对于这种治疗报销甚少,并且一下子也不能获得资金来垫付医疗费。“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此,我们向大家发出倡议:为了郭家鑫父亲早日康复,奉献我们自己的一份爱心。
快过年了,希望每个人都能过上一个好年,希望每一个家庭都快乐安康。
最后祝愿郭家鑫的父亲早日康复,也祝愿大家春节快乐,合家团圆。
学校全体师生爱心捐款倡议书(二) 各年段、班级、团支部: 爱心无止境,助残见真情。为了生活在同一蓝天下的残疾儿童能与我们共享社会文明成果,让我们大家共同伸出援助友爱之手,以拳拳爱心为残疾儿童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我们热切期盼着您的支持和关爱。“滴水汇成大江,碎石堆成海岛”,当一个人有难的时候,众人的帮助将是克服困难最大的力量。残疾人是社会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关心、帮助残疾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体现。
在这里,我们根据上级文件《关于认真组织好第二十二次“全国助残日”活动的通知》要求,在市教育局的领导和组织下,在今年的“全国助残日”期间,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主题为“加强残疾人文化服务、保障残疾人文化权益”,每人捐献一天零用钱的爱心助残活动。我们在此向全校师生发动爱心捐款倡议,希望广大师生、热心人士伸出关爱的援助之手,在能力范围内献出爱心、慷慨解囊、踊跃捐款救助有特殊困难的残疾儿童。我们的捐款对最需要的帮助的残疾儿童来说,无异是雪中送炭。请伸出你们的援助之手,用自己的爱心托起孩子明天长高的梦想。 尽管我们和残疾儿童素不相识,但面对孩子天真无邪的眼神,面对父母真诚的企盼,我们还能无动于衷吗!如果你愿意伸出援助之手,表达一片赤诚的爱心,请你于5月17日前捐出你的小小爱心之款。我们将及时把你带着滚烫爱心的钱物交到特殊教育学校,资助贫困残疾儿童。
学校全体师生爱心捐款倡议书(三) 尊敬的各位青年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古人云“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扶危救困,乐善好施是中华*年10月开始,活动能力逐渐下降,目前他已经高位不完全瘫痪,四肢和躯干肌肉严重萎缩,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才能让他重拾健康。但是**同学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他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过世了,只有母亲与他相依为命。而现在他瘫痪在床,母亲为了照顾他也不得不暂停工作,家庭日常生活的维持都很艰难更别提高昂的治疗费用了。对于罗燚立一家来说,现在的情况无疑是雪上加霜。希望我院师生们能够伸出援助之手,给这个单薄的家庭予以帮助。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不论你的能力大小,捐款多少,只要每个人用真诚的心,献出一份爱,编织一份情,就能铸就今天的真情,创造明天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