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4-03 02:32: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清明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4、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5、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6、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篇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宋]欧阳修
《蝶恋花·欲过清明烟雨细》
欲过清明烟雨细。小槛临窗,点点残花坠。
梁燕语多惊晓睡。银屏一半堆香被。新岁风光如旧岁。
所恨征轮,渐渐程迢递。纵有远情难写寄。何妨解有相思泪。
3、[宋]苏轼
《虞美人·深深庭院清明过》
深深庭院清明过。桃李初红破。柳丝搭在玉阑干。
帘外潇潇微雨、做轻寒。晚晴台榭增明媚。
已拼花前醉。更阑人静月侵廊。独自行来行去、好思量。
4、[宋]黄庭坚《菩萨蛮·细腰宫外清明雨》
细腰宫外清明雨。云阳台上烟如缕。
云雨暗巫山。流人殊未还。
阿谁知此意。解遣双壶至。
不是白头新。周郎旧可人。
5、[唐]杜甫《清明》
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
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
篇3
No.1《最好的我们》
在全市最好的振华高中,学霸余淮和学渣耿耿不打不相识,在同桌的过程中,两人对彼此都有好感。毕业之后,余淮家里发生变故,从耿耿的世界消失了,多年后耿耿在念念不忘的余淮和苦苦追求自己的路星河之间抉择。
No.2《十七岁不哭》
讲述了振华高中一群性格各异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关于友情、亲情、爱情的思考,剧情真实接地气,反映了青少年特有的睿智与朝气。
No.3《你好,旧时光》
本剧围绕一群高中学霸展开,不同于大家印象中学霸高冷的形象,这部剧中的每个学霸都有血有肉,有着青少年的幼稚懵懂,也有关于未来的迷茫,很正能量的一部剧。
No.4《奋斗》
该剧围绕一群北京80后展开,六个好朋友之间经历背叛、叛逆、婚姻之后彼此支持,成长过后学会释然,时间流逝,世界在变化,不变的永远是他们奋斗不止的决心。
No.5《我的青春谁做主》
赵宝刚导演的又一力作,讲述了三个表姐妹步入社会后,一心成就自己的事业,奋斗的过程中关于亲情与爱情的抉择。
No.6《流星花园》
讲述了在一所贵族学校“灰姑娘”杉菜勇敢挑战富家子弟F4的权威,最终收获友情和爱情的故事。
No.7《十八岁的天空》
讲述了一群高三少年与老师一起努力拼搏,突破自己的故事。
No.8《匆匆那年》
在青春洋溢的高中校园里,五名少男少女成为了好朋友,往后十多年的人生中,他们之间被爱情友情所牵绊,当所有人都成熟后,青春成了他们永远难忘的回忆。
No.9《旋风十一人》
不被所有人看好的中学足球队,在教练穆奇的带领下一路过关斩将,创造“奇迹”的故事。
No.10《忽而今夏》
篇4
我的短信跨过千山万山,度过严冬与酷暑,经历过冰火考验,终于在千万人之中发现了你,来到你的身边。只想轻轻的告诉你:清明到了,注意保重身体!
你悲伤,或者流泪,已发生的不会改变;你努力,或者奋斗,时光前进不会倒退;你失意,或者欢笑,生活依旧在继续。清明节,忘记过去,迎接新未来!
替你拂去晶莹的泪水,让你的忧愁随风飘散;帮你抚平受伤的心扉,让你的伤痛逐渐变浅;送你一句关怀的祝福,让你的快乐愈加明显。清明节,愿你无忧愁!
又是一年清明到,送你一个清明果,让你健康无忧愁;送你一杯友情水,友谊愈来愈加浓;送你一片柳叶飞,让你快乐满天飞。清明时节,愿你幸福无忧!
又是一年春来到,清明郊游踏青好;忙碌生活要忘掉,心情放松烦恼消;花红柳绿春意闹,幸福幸福来围绕;关怀问候来送上,愿你与健康拥抱!
清明节,雨纷纷,话养生,多珍重;踏青游,好时节,防过敏,花草远;蚊虫叮,要防护,讲卫生,防疾病;休息好,精神佳,心情好,更健康!
清明至,祭先祖。携家人,去扫墓。缅怀意,深情诉。人生路,莫停步。勤梳理,多回顾。平常心,把握住。柳色新,春莫负。多保重,情如故。
清风吹,柳叶飘,祝福传,到心窝;雨绵绵,润万物,温情暖,多珍重;朋友情,不减少,情谊浓,关怀送;清明至,踏青好,邀你共,幸福路。
篇5
关键词:程序性情况说明;法定证据形式;侦查人员出庭作证
情况说明是指"在刑事诉讼中, 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的侦查部门以单位名义就刑事案件中存在或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的工作说明、工作情况、说明等等的总称"[1]。情况说明不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八种法定证据种类之一,但是各种情况说明在刑事案件中广泛存在,该种非法定性与适用广泛性的矛盾导致情况说明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饱受诟病。其中,程序性情况说明与案件的程序事实直接相关,影响程序合法性的认定,其不当适用将会沦为非法证据合法化的"转化器",所以其面临的争议最大,受到的社会关注最广泛。
一、程序性情况说明概述
(一)情况说明的分类
情况说明是说明案件相关情况的材料的统称,可以表现为侦查机关、检察机关的工作记录、在案卷内写出的证明材料等。根据情况说明的内容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实体类、程序类、证据类情况说明:(1)实体性况说明,即影响案件定罪量刑,证明案件实体事实的情况说明,如没被告人投案自首情况、理工情况、前科情况的说明等;(2)程序性情况说明,即证明案件程序事实的情况说明,如说明案件来源、破案经过、抓获经过、案件管辖、侦查机关未刑讯逼供、侦查机关工作情况等;(3)证据性情况说明,即证明证据是否可靠、可信的说明,如说明证据制作过程的、不能对证据进行对比辨认的、不能进行鉴定的、作案工具未找到的、证据灭失的情况说明。以上可以看出,情况说明的内容以程序性和证据性为主,实体性的较少。除此之外,另有学者按照情况说明的制作阶段、情况说明的作用等进行分类。
(二)程序性情况说明的作用
程序性情况说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程序性情况说明能够弥补法定证据中反应的程序事实的缺失。属于法定证据种类的的勘验检查笔录、辨认笔录等笔录证据,其制作阶段和内容根据法律的规定都比较固定,而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可能会发生临时性、突发性事项,该些事项很难包含于笔录中。而程序性情况说明相较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有效弥补该部分程序事实记录上的缺失,更加全面地呈现案件程序事实,通过侦查人员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更有利于案件程序事实的查明。
二是,程序性情况说明能够有效解决程序性争议。刑事诉讼的不同阶段任务不同,对于证据的证明标准把握不同,从侦查阶段到审查阶段再到审判结阶段,对于证据的审查判断的标准是越来越严格,侦查人员一般很难在侦查阶段预知后面阶段可能发生的程序性争议。一旦检察机关要求侦查机关针对一些案件的情况作出具体的情况说明或者法院在审查认定证据过程中要求侦查人员对于被告人、辩护人提出的一些意见进行补充说明时,程序性情况说明能够有效缓解证明困境,解决程序性争议。
三是程序性情况说明能够有效提高诉讼效率,节约诉讼成本。迟到的正义等于非正义,公正和效率同样重要。程序性情况说明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在严格审批并加以控制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地解决案件中的程序问题,节约诉讼时间,提高诉讼效率。
(三)程序性情况说明的弊端
程序性情况说明存在较大的弊端,"'办案说明' 本质上就是侦查人员违规取证的补正品和侦查人员不出庭作证的替代品"[2]。概括而言,程序性情况说明主要有以下三个弊端:一是程序性情况说明的广泛适用甚至滥用破坏了证据的规范性和严肃性。程序性情况说明不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定证据类型,不符合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将不具有证据能力的办案情况说明作为证据使用,作为定罪量刑的根据,模糊了证据的含义,冲击了证据采信规则,有损司法公正。"[3]其作为实践中常用的一类证明方式,在证据属性不明的情况下,已经被广泛使用,甚至被滥用,这种仅凭侦查人员一面之词 、自说自话的"证据"已经严重地破坏了证据的规范性和严肃性;二是,程序性情况说明沦为非法证据的合法化的"转化器"。对于一份侦查机关出具的关于取证过程中程序合法的"情况说明",仅仅通过寥寥数语就使非法证据、瑕疵证据得到解释和补正,使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形同虚设;三是,程序性情况说明提供了徇私枉法的机会和空间。在刑事司法实践中,侦查机关出具的程序性情况说明,只要符合签名加盖公章的形式要件,就能够作为侦查机关程序合法性的"证据",其内容真实性、可靠性难获保障,辩方难以形成有力的庭审质证,实际上构成对被告人、嫌疑人辩护权的侵犯。
二、程序性情况说明的法定证据形式转化
(一)情况说明的证据属性
对于情况说明属于何种证据种类,学术界有三种观点:
第一, 绝对否定说。这种观点认为,《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的证据只有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证据八种, 情况说明不具有法定的证据形式, 仅仅是一种证据材料, 而不是一种法定的证据形式;
第二, 大部分否定说。这种观点认为, 大部分情况说明不具备八种证据的形式要件,所以不能成为案件的证据, 一些情况说明具备了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的,能成为刑事证据。并进一步指出,能成为案件证据的的情况说明一般应归入证人证言, 少数可归入视听资料[4];
第三, 大部分肯定说。这种观点认为, 从内容上看大多数情况说明均应属于证据, 但是从其形式来看,与八种法定证据形式存在差异,或多或少存在瑕疵, 该部分情况说明属于瑕疵证据, 可以通过补正使其具有证据能力。"与案件没有相关性的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应当排除;其它情况说明应当归入相关证据形式并完善其内容和形式"。[5]
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据种类是由法律规定的,不论是1996年刑事诉讼法还是2012年刑事诉讼法,都没有将情况说明规定为证据的种类,其不具有法定性,证据的合法性要求决定了其不具备证据资格。但是由于情况说明在刑事司法实践中能够发挥一定的效用,根据我国目前的刑事司法现状,不能盲目地取消情况说明。有选择地将情况说明尽量转化为法定证据形式,可以有效地规避其弊端,发挥其效用。
(二)程序性情况说明选择性转化
程序性情况说明是侦查机关就其在办案过程中各类诉讼活动的合法性、规范性等问题进行陈述和解释的书面说明材料,其直接指向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瑕疵证据补正规则。正如上文所言,如果不对程序性情况说明加以规范和控制,将使非法证据、瑕疵证据较容易得到解释和补正,使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瑕疵证据补正规则形同虚设,后果严重。对与案件有关联性的程序性情况说明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考量,对其内容或者形式进行完善,分别转化为相应的法定证据形式。对与案件没有关联性的程序性情况说明直接予以排除。
对于未实施刑讯逼供的程序性情况说明,其目的主要在于证明取证行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在产生程序性争议时,侦查人员直接出具证实自己未实施刑讯逼供行为的"情况说明",缺乏可信度和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力度。因此当被告人对讯问、询问、鉴定、搜查扣押等侦查行为的合法性存在合理怀疑时,应当通过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或者通过审讯时的同步录音录像以及其它旁证用以证明未实施刑讯逼供, 以该种方式分别转化为证人证言和视听资料。对于未实施刑讯逼供的程序性情况说明应当尽量减少,并尽量以侦查人员出庭作证作为其正当的证据转化形式。即便是已经出具了程序性情况说明,法庭也不能轻易采信,应当要求侦查人员针对被告人和辩护人的疑问当庭质证。经过侦查人员的当庭陈述,控辩双方的举证质证才能够使得法官更加准确的审查认定是否实施了刑讯逼供,作出公正的判决,保证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施力度。
三、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
2012年《刑事诉讼法》规定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有两种情形,一是对收集证据的合法性进行证明;二是对所目击的犯罪事实加以证明。作为程序性情况说明转化为法定证据形式的途径之一的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本文主要指的是第一种情形,即侦查人员就收集证据的合法性进行证明。
(一)侦查人员出庭作证之于程序性情况说明的法定证据形式转化的效用
侦查人员作为取证主体,当辩护方对其取证的合法性存在合理怀疑时,侦查人员出庭接受控辩双方的询问及反询问才能实现有效追诉。但是在实践中控诉方往往不传唤侦查人员出庭。当被告人或其辩护人提出侦查人员存在刑讯逼供行为以排除非法证据,并能够提生合理怀疑的证据时,控诉方往往就被告人供述的自愿性和侦查人员取证的合法性,让侦查机关出具一份未实施刑讯逼供的情况说明。该证明取证行为合法性的情况说明即属于程序性情况说明。侦查人员提供的程序性情况说明不具有法定证据形式也不具有证据能力。法庭却以程序性情况说明作为驳回辩方申请的依据,辩方难以形成有力的庭审质证,实际上构成对被告人、嫌疑人辩护权、质证权的侵犯。所以,基于被告人、嫌疑人辩护权、质证权的维护,如果辩方提出被告人的口供是侦查人员通过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获取的,如果存在合理依据,侦查人员应当出庭接受质证,以判断口供的合法性和真实性。通过侦查人员出庭作证, 相关的证明取证行为合法性的程序性情况说明转化为了法定的证人证言证据形式。
(二)完善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对于证明案件事实、提高办案效率、遏制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保证办案质量及增强侦查人员素质等方面均起到重要的作用。作为有效规范程序性情况说明的途径之一的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还不是很成熟,还需要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将其充分完善:一是细化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相关法律规定。2012年刑事诉讼法虽然对侦查人员出庭作证作出规定,但是比较原则和笼统,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化。例如,要明确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范围,何种情形下必须出庭,何种情形下不需出庭等,应当明确规定。要规定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相关保障制度,2012年刑事诉讼法建立了证人保护制度,但是对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保护却没有明确规定,为了避免侦查人员因出庭作证而遭受打击报复,应当完善相关保障制度的规定;二是完善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相关配套机制。立法的完善只是一方面,为了符合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新要求,还要做好相关的配套工作。例如,要提高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水平。侦查部门应当提高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业务水平,必要时候可以进行业务培训,训练和提高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为顺利完成出庭作证任务做好充分准备。要规范侦查机关的取证行为。法律规定了侦查人员对于收集证据的合法性出庭作证,已不再是寥寥数语的程序性情况说明能够轻易解决的问题,这对于侦查机关取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维智.刑事案件中"情况说明"的适当定位[J].法学, 2007(7):153.
[2]周维平、马明亮.论"办案说明"在刑事审判中的运用---以刑事判决书为样本的考察[C].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11.
[3]寇松娜、龙腾云."办案情况说明"证据能力探讨[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9(3):87.
[4]张少林.刑事案件中的"情况说明"之我见--与黄维智博士商榷[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15.
篇6
一、考生来源和资格不同
隋唐时期,考生来源主要有两类,生徒和乡贡。中央与地方官学的学生经考试合格,由学校送尚书省参加省试,这些考生被称之为生徒。不在学校学习而学业有成者,则向州县“投牒自举”,经审查考试合格,由州县送省参加考试,称为乡贡。考生来源较广,资格审查较松,这给大部分知识分子以科举取土的机会。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与学校制度紧密结合,非经由学校出身者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国子监是最高学府,监生可以直接做官。府、州、县是地方学校,学员称为生员,未取得生员资格者不得参加考试,进学校成为参加科举考试的必由之路。
二、考试科目、内容和形式很不同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的科目较多,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道举等,尤以明经和进士科为主。考试内容涉及经义、时务、诗赋、杂文等,内容多,并且注重考查考生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考试形式分为笔试和口试两种,有助于选拔优秀的人才。明清时期在这些方面有很多变化,考试科目减少了,考试内容专门从四书五经命题,而且对经义的解释,只能以朱熹的观点为标准答案,不得有自己的见解。考试形式为笔试,规定必须用八股文的文体作文,严格规定答题文章的具体格式和写作步骤,有严格的程式、标准和规范,不允许有任何的个人发挥。
三、考试和录取程序不同
隋唐尤其唐朝把考试分为常科考试和制科考试,常科考试一般安排在每年10月进行,唐初由吏部后由礼部主考,确定录取人之后送由中书门下进行复核,再把录取名单送皇帝过目,省试录取,称之为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元或状头。制科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明清实行三级考试,首称是乡试,由各省主持,每三年一次,取中称为举人。其二是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举行,考中为举人。最后是殿试,皇帝亲自主持,主要考策问。殿试不会淘汰会试录取的人员,仅排出名次,前三名分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篇7
关键词:清式家具;明式家具;装饰风格;风格比较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143-01
中国传统家具的装饰纹样与其他各类的工艺品一样,都是按着中国传统观念延续下来的。它反映了中国古人的审美情趣和思维模式。在家具的装饰题材和使用习惯中,结合了不同的思想观念。同样,在我们看来,家具上的装饰纹样,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时期的风格特色。总体来说,中国古典家具的装饰纹样,有图案化的,也有趋于写实的,他们的图案来源于生活,有些纹饰主题还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
明清两代对于家具美的追求有所不同。明式的家具不重雕饰,主要在家具自身的造型和线条重点突出,有着其特有的在于纹饰图案上的美学个性和艺术范式。与清式家具相比,明式家具的纹饰里植物、风景、动物题材较为常见,寓意比较雅致,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明式家具的高雅气质。而清式家具以雕绘绚烂华丽见长,其装饰图案也相应的体现这种美学风格,清式家具的纹饰图案题材丰富多彩,它在明式家具装饰图案的题材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拓宽,至清雍正以后,仿西洋纹样的风气大盛。所以,也常常有专家运用家具上的纹饰来鉴定家具的时代。
一、制作用料比较
明代家具与清代家具在用材方面,因受社会环境、生活习惯以及材料来源等方面的影响,有所不同。
明代家具主要使用的材料有黄花梨、紫檀、铁梨木、鸡翅木及榉木等五个主要品种。其中以黄花梨为上乘之选。
而清代家具就木材品种而言,有紫檀、酸枝木、花梨、楠木、乌木和榉木等。清代家具发展到后来,由于紫檀来源越来越少,价格也变得越发的昂贵,只好用酸枝木、花梨来充当。
二、制作工艺比较
在制作工艺上,从明代到清代,也发生了变化。比如,明代椅子的座面都以棕和藤皮编成,在边抹上穿孔装镶。而清代的椅子一般都用木板装镶。另外,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在制作风格上的一个明显区别是榫卯结构的运用。明式相比较而言,更加的合乎规矩,制作精密严谨,不易散架。
三、造型特征比较
明代家具和清代家具在造型特征上表现出不同的美学风格。
明代家具有着合理的功能和简练优美的造型特点,明代的家具讲究严密的比例关系和适宜的尺度,在此基础上与使用功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力求达到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清代家具的骨架较为粗壮结实,方直造型多于明式曲圆造型,题材生动且富有变化,装饰性强,整体大方而局部细腻入微。
四、装饰手法比较
明代家具在细部刻画上的技巧众多,综合起来大致可以分为雕刻、镶嵌、髹饰三大技法。明代装饰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在附属配件的使用上,它通常根据功能要求配件的附件,特别是关于铜的饰品的应用,铜饰品既起到保护家具的作用,又起到了增强装饰性的功能。
清式家具则注重形式,不惜功力、用料,工艺精良达到了无以附加的程度。在装饰上,清代家具力求华丽,并注意与各种工艺品相结合,使用了金银、玉石、宝石、珊瑚、象牙以及百宝镶玉的装饰手法,描金、彩绘等在清式家具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力求富丽堂皇的韵味。
五、装饰花纹比较
家具上的装饰花纹是反映时代的最好依据,因为它和其他的工艺品的花纹一样,本身就具有比较鲜明的时代性,其中有的花纹甚至可以作为确切年代的重要依据。
清代家具花纹图案整体比较饱满,通常是一些代表吉祥瑞庆的花鸟纹等装饰纹样。同样类别的花纹,在明代与清代出现的面貌也大不相同。
六、装饰风格比较
在装饰风格上,明代家具与清代家具的追求有本质上的不同。
明代家具的装饰以素面为主,局部饰以小面积的雕漆或透雕,并点缀装饰在最合适的部位,以繁衬简,朴素而不简洁,与大块面的整体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家具整体更显明快、简洁、简练、大方等韵味。
清代家具采用富丽堂皇、庄严稳重的装饰准则,并结合居住环境的空间格局进行分类设计。其主要特征是:造型较为庄重,雕刻装饰比较突出,在体量上恢弘宽大,与明代的清新朴素相异,形成了独特的“清式”家具风格。
篇8
下面就高清摄像机的特性及对曝光和照明的要求,笔者浅谈一下其对电视剧照明设计产生的影响及处理的体会。
一、高清电视摄像机的特点
(一)像素高
高清摄像机采用了最先进的220万像素的CCD图像传感器(一种半导体器件,能够把光学影像转化为数字信号)、高质量的10比特(BIT)数模转换以及最新的数字电路处理技术,所以它们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好的信噪比(摄像机成像的抗干扰能力)以及极小的垂直拖尾电平。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它们也能保证再现出逼真的图像。它能够提供许多先进的图像处理功能,如:增强色温平衡功能,增强对比度控制,增强高亮度控制和三通道皮肤细节调整,使得画面能够达到高清晰度,从而保证影视的画面质量。而影视画面的清晰度除了受摄影机系统的设备影响外,还受照度、明暗对比度、光线性质和光线方向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二)景深浅
高清摄像机的分辨率高,水平视场角比标清摄像机大,画面包容的景物多,但景深比标清摄像机浅很多,所以聚焦时要格外当心精准。
高清摄像机在拍摄时,为了获得最清晰的影像,应把变焦距摄像镜头变焦至某档焦距处(即适当景别)当作定焦距镜头使用,即使用哪一档焦距拍摄,就直接在该档焦距状态下精确调焦,直到寻像器中被摄主题的影像最清晰时为止。
(三)对照明技术要求高
以上特点都与照明技术有关,高清影视画面的清晰度除了受照度不同而引起的光圈、景深的不同外,还受照明的明暗对比度和光线的性质等因素的影响。画面清晰度的高低,并不取决于整个画面的明亮程度,关键在于如何使用适度的明暗对比度和相应的光线性质来满足高清摄像设备的技术要求,也就是说,必须首先满足设备的技术要求,然后再考虑对各种造型光线的控制,包括光线的强弱、角度的变化、色彩的运用和气氛的烘托等。
照明的明暗对比度对高清摄像机的拍摄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着画面的清晰度。照明的对比度除了与被摄体的背景有关以外,还与被摄体本身不同光线方向之间的明暗对比度以及被摄体的反光系数、照明的光线性质等因素有关。如果照明使画面的灰度等级(从最亮到最暗可以分辨出的深浅不同的层次数)越多,那么,电视显示图像细节的能力就越强,无疑,清晰度越高,画面质量越好,越清晰透澈。
二、高清摄像机对照明的几点特殊要求及处理方法
由于高清摄像机本身的特定技术条件,决定了它对照明的几点特殊要求及处理方法。
(一)人物光线要柔和
高清影视画面照明时应多采用软光照明,尽量少用硬光。特别是用于人物脸部的光线,最好采用柔和的光线。可在聚光灯前加上柔光片或纱网使光线变软变柔和。而柔光所造成的细腻的影调层次,能提高我们对物体细部的分辨能力,提高画面清晰度。同时,也要把握好人物与背景的景别关系,照明时形成光线的和谐和精准的对比度是至关重要的。
(二)布光要均匀
在布光时,不同方向的光线照向布光区时,同一方向光线的照度要一致,以保证摄影师在变换机位连续拍摄时,前后所摄画面影调的一致性。因此,高清影视画面严格要求照明的均匀性、照度和反差的一致性。
(三)光比要小
要调整被摄对象与背景、被摄对象本身各个不同方向灯光的相对亮度对比,以及画面中不同物体之间的相对亮度对比。高清影视画面照明的光比一般为1.5~2.1,但随着光线角度的不同和我们需要突出的重点可适当进行调整。高清影视画面照明的光比要小,只要完成前两点的要求,满足了柔和均匀的光线即可实现,这样才能达到画面光比的和谐统一。
(四)透视感要强
透视感虽然与很多因素有关,但在高清摄像机照明时必须要注意影调与色调的阶调变化,着力于立体感、层次感、空间感的表达,这是高清影视剧照明与标清影视剧拍摄时都共同追求的,但是由于设备系统的技术要求不同,所达到的画面质量有显著的区别。
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场景内被摄体的质感和所采用的光线性质、被摄体的表面结构和反光系数、画面所表现主题重点和景别等诸多影响高清画面的因素,综合运用光线。
三、高清摄像机的照明布光理念
电视剧的布光理念是电视剧照明工作者借鉴电影照明并结合电视的照明特点,依据电视摄录设备的技术性能指标的要求总结而成的,并且随着电视摄录设备的技术更新和发展,逐步形成的电视剧布光理念。电视剧的照明没有电视综艺演播室的照明富有炫丽的光色变幻,而是以现实环境生活为依据,用光线描绘等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再现和升华现实生活场景和重点塑造刻画人物造型,保持全剧的影调统一。电视剧照明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自然、生动,使观众感觉不到刻意的照明痕迹,按照导演和剧本的总要求,与演员、摄影、美术等各个创作部门通力合作达到全剧的完整及和谐统一。
高清摄像机之前的标清摄像机由于是电子管感光,感光灵敏度低,要求照度不得低于1500Lx,才能满足摄像机光电转换的需求,拍摄出理想的画面。首先要投入均匀的基础光线,用光性质采用硬光居多,用光痕迹重,不自然。电影画面由于是胶片感光,宽容区域度大,画面表现细腻柔和,层次感好,与电视画面相比优劣很明显。
随着高清摄像机在电视剧和数字电影拍摄过程中的大量使用,影视剧照明工作者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实践和总结,已经形成了高清摄像机照明设计的布光理念,就是充分运用好高清摄像设备的高感光的灵敏度和高清晰度的技术特点结合现代艺术审美价值,综合考虑剧中的情节内容、拍摄现场的场景气氛效果、人物造型的塑造,处理好人物与环境尤其是画面背景的关系,把握好画面中各种景物层次之间的光比,保证全剧的影调和谐统一、画面的高度清晰。
篇9
论文 关键词 :明清家具 榫卯结构 微缩家具 设计方法 韦伯定律
论文摘要:阐明了
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家具的灵魂所在,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在于科技与人文的有机融合,具体表现在结构的 科学 合理性、加工生产的高超技术以及内敛厚重的人文 艺术 等方面。明清家具作为榫卯结构 发展 到高峰时期的中国传统家具,在继承和发展先前榫卯结构特点的同时又具有自身特色,而且所处 历史 年代最近,有据可查的史料和家具原型最为全面和清晰。微缩榫卯结构明清家具(简称“微缩家具”),是在保留原有可拼装的榫卯结构特点的同时,尺寸上按比例缩小的中国明清家具形式。中国传统家具的风格至明式和清式之后,发展几乎停顿,这种断流的状况一直延续至今[1]。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塑造民族特色,本文选取了明清 家具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其微缩家具创新设计的现实意义及实现方法,试图寻找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传播途径。
1 明清家具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家具榫卯结构的主要优点在于与家具本体的和谐统一。榫卯除了具有家具部件的联结作用外,本身也属于家具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表现在材质一致,榫卯匹配,阴阳相合,且榫卯与家具本体的寿命相同。相反 , 现代 家具的钢木结合联结件,多与家具本体材料不一致,由于本身损坏或损蚀方式的不同而各 自寿命不同。wwW.lw881.com另外,现代家具 的修缮也很困难,甚至损坏后报废了之。
榫卯结构作为中国悠久文化的衍生品,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它既具有一以贯之的脉络,又具有多姿多彩的风貌,并以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 出独特、深厚而又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榫卯,作为一种关系的形式 ,蕴含有“和谐 有序”的内涵 ;作为一种系统 的表现,蕴含有“周全稳妥”的含义;作为一种精神 的体现,蕴含有“内敛恭谦”、“诚恳朴实”和“温文尔雅”的意义。一句话概括:中国传统家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 。
2 微缩家具创新设计的现实意义
由于新材料 、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发展,传统榫卯结构家具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退 出了历史的舞台。现如今 ,由于现实生活中带有榫卯结构形式的大众文化创意产品甚少 ,榫卯结构的形式、造型特征以及文化内涵对于普通消费者已比较陌生,更不用谈及中国传统家具文化在世界的广泛传播。因此,寻求发扬明清家具创新设计的方法和途径在今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所探讨的微缩家具设计思路是保留家具榫卯结构,成比例微缩家具尺寸,方便拆卸和拼装,适宜桌面把玩。一般来说,微缩家具产品的整体尺寸要小于原家具的四分之一以上,以小巧、可爱和精致的形象为特点。主要 目的是通过激发使用者的兴趣 ,让使用者在拆装过程中了解榫卯结构,从而实现文化传播。
3 微缩家具创新设计的实现方法
传统家具经成比例微缩后,由于结构、工艺和材质等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很难保持原有的结构特点和比例关系。因此,寻找科学的设计与加工方法便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环节。课题组通过微缩家具的结构设计、样品试制和反复拆装试验, 总结 出一套设计方法 ,并通过系列产品的生产制造和使用检验,证明该方法 的可行性 。
概括起来,微缩家具的设计须遵循一个核心原则,即尽量保持明清家具榫卯结构的基本形式,包括结构特点和造型特征,在此前提下,达到整体比例合适、拼装难度适宜、榫卯连接处牢固的原则。设计实现的具体方法包括:
3.1 拼装件尺寸比例适当调整
微缩家具系列产品的拼装体与原家具尺寸比例包括 l:4,1:6,1:8,1:10等。微缩 幅度较小的的产品,一般可以实现比例尺寸不变。但微缩幅度较大的产品,由于个别榫结构复杂,保持原有榫卯结构形式比较困难,除非加大榫件尺寸。这样一来,各拼装件间比例关系会发生变化。为了保证尺寸变化后的产品在视觉上还能保持基本的比例关系,需要确定尺寸增量的量化数据。具体的视觉感知刺激的度量可以由韦伯定律(weber's law)获得韦伯定律是由德国生 理学 家韦伯 (1795—1878)于 1834年在研究重量感觉时所发现。可表述为:感觉差别阈限随原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差别阈限与原刺激强 度的比值只有达 到一定 比例时,才能引起差别感觉 ,该 比例为一常数。用公式表示为: r一 k 式中:r一感觉差别阈限,也叫最小可觉差 ;一 原刺激强度 ;七一韦伯常数。
应用到微缩家具拼装件的尺寸感觉刺激强度上,可设定r为拼装件尺寸调整所产生的 比例感觉差别阈限,r为按比例微缩 的拼装件的尺寸 比例引起的刺激强度,k为韦伯常数。当微缩 比例取 1:4的时,经对不同比例的原家具部件进行 了重复多次的不同比例微缩试验,取平均 比例感觉韦伯常数为 1/5,拼装件的尺寸比例变化的限制设定在 1个最小可觉差单位内。也就是说 ,1个最小可觉差为微缩尺寸比例的感觉差别阈限,超过该比例 ,则人的视觉会明显感觉比例变化 ,即与原家具相比会明显感觉因局部尺寸调整而引起比例失衡。
举例说明,原家具椅腿微缩后直径应为 5 mm,适当增大直径的尺寸最大不能超过 6 mm,这样才能保证视觉比例关系。
3.2 拼装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合并
明清家具榫卯结构 的零件组成数量繁多 ,榫卯结构多样 ,拼装约束因素较多 ,拼装过程困难 。微缩家具产品的部分使用者是国内 旅游 的外国友人。该群体对中国文化了解甚少,对拼装过程 也不熟悉 。为了确定拼装的难易程度,课题组针对 30名不同年龄和层次的受测者进行了专项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拼装部件数量取 15件为宜。
明清家具座椅拼装件数一般在 30件左右 ,这就需要部分拼装件合并为一体。但限于榫卯结构的约束方向,并非所有彼此接触的拼装件都可以合并,否则容易引起拼装件干涉而增加插接困难 。
通过反复试验,总结出以下基本合并规则 :
①按功能合并。合并零件应具有同一功能,这样功能分类 明晰。比如如意纹椅 座面支 撑体 (图1)、靠背(图 2)和扶手部分等各具其功能,拼装零件应各自合为一体。
②尽量形成封闭体。合并的零件应尽量形成封闭体,以增加稳定性和安全性。比如如意纹椅座面支撑部分(如图 1)。
(3)复杂装饰拼装件适当简化。拼装件合并往往会带来拼装次序错乱的问题,即不能按照原始家具拼装次序,甚至个别装饰件榫接困难 。所以,复杂的装饰拼装件在保持家具原有特色的前提下需进行适当的简化。简化 的原则是 ,在尽量遵循家具造型特征的前提下,个别造型繁琐的装饰件可适当简化。比如条案两侧的镂空纹样(图 3),龙椅或罗汉床表面的装饰雕纹等。
(4)榫卯结构适当修改。榫卯结构形式多样 ,有些结构比较复杂,比如长短榫、抱肩榫、走马销等。微缩后的产品由于尺寸缩小,复杂榫卯结构生产加工困难 ,多次拼装后容易损坏,解决的办法是对这些榫卯结构进行适 当修改使其结实,并便于加大尺寸。修改的基本原则是:尽量保持榫卯结构灵魂特征的前提下适当简化 。比如长短榫合并为格肩榫或结合为 l型榫 ,扶手的走马销由二合一等。
4 结语
继承和发扬 中国 传统家具文化势在必行 。寻找 科学 合理的文化传播途径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微缩榫卯结构家具创新设计作为实现传播的一种途径,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本文所介绍的灵活有趣的微缩家具拼装和把玩方式及其典雅优美的桌面装饰效果 已博得了众多设计专业人士和国外游人的赞誉 ,对文化传播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今后的研究方向是继续完善微缩家具榫卯结构的合理布局及再设计 ,在此基础上更深入地探讨 中国传统家具文化传播的新途径。
参考 文献
[1] 穆亚平,宋孝周.论明清家具的创新设计[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2.17(z):83—85.
[2] 巩如英,王飞,刘雅莉等.韦伯一费希纳定律评价模型在景观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1(1);131—135.
[3] 黄薇,张露芳,吴明.明式家具中的卵榫结构[j].包装工程,2002,24(1)t159-161.
[4] 李赐生.明清家具造型设计中的节奏与韵律美1-j3.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7.22(2):176—178.
[5] 黄信夫.人对基本几何形状面积知觉的研究[d]. 台湾 国立云林科技大学 工业 设计系研究所硕士 论文 ,2004.6.
篇10
写雨的诗句有《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
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