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科学实验范文
时间:2023-03-31 05:51: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科学实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小学生的实验能力是指小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理解实验目的要求,按照教材提供的实验方案或者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有步骤地操作实验、采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的综合能力。从上述的定义不难看小学生的实验能力不是仅仅指小学生操作实验的能力,还是一种综合的实验能力,是经过学生猜测、制订方案、进行实验进而得出结论的探究活动。
笔者结合多年的科学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一、明确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的起点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可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当教师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时,学生都想做实验,都要争着做实验,却没有几个人是有目的去做的。实验的过程杂乱无章,实验的结果也不尽如人意,没有达到教学目的要求,学生也没有观察清楚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没有把观察到的实验数据记录下来,没有弄清楚实验的结论。
那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完成教师下达的实验任务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感觉到:在实验前,教师应该抽出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养成认真细读实验目的良好习惯,使学生通过细读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了解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只有让学生读懂实验目的要求,了解实验方案,学生才能对实验过程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较好地完成实验,提高实验效果。
二、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环节
现在课改,学校教育提倡探究学习,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那么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呢?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提出问题的方法。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研读实验目的时,给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带着目的去从生活事例、现象中产生疑惑,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于每一个提出问题的学生而言,他们都会认为自己的问题是有价值的,这里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众多问题中寻找出最有价值的问题,当然这个过程是需要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掌握的。这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是很有益的。
三、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设计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又一重要方面
学生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实验中的重点、难点:操作的把握程度;取决于实验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实验设计能力不但重要,而且也是我国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对实验设计有如下要求:(1)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已确定的研究问题提出预测;(2)能设计合理的观察研究方案;(3)能设计较规范的单变量实验方案。无论是实验设计本身,还是课标要求,以及对学生未来科学素质的养成,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呢?
首先,教师的指导应依据示范、半独立、独立这样的次序进行。教师示范实验设计,重在如何引导引导学生去想,要避免教师准备好一切,让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意愿去做的现象。
其次,教师的指导应有针对性,重点指导学生需要指导的部分。学生实验成败的关键有时取决于一些细节,实验设计也不例外。
最后,指导学生实验设计方案应先口头设计再到文字图表设计;先模仿设计再到独立设计;先简单设计再到比较复杂的设计;先局部设计再到整体设计的过程。
四、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有序性,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关键
学生在科学实验中的规范化操作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实验安全;另外,实验活动的有序与否将会直接影响科学教学目标的落实,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尤其明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注意培养:
1.教师的演示实验要规范,科学用语要准确
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操作应按规定进行,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有序,而且语言也要科学规范,不能口语化。
2.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
很多科学实验都要借助仪器进行,因此仪器的使用情况直接影响着实验的成败。在实验前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并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熟练后再进行试验。
3.分组实验,角色分配
提高实验操作有序性的办法之一是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实验,并进行学生的角色分配。将学生4~6人分成一个小组,并让学生们自己分配角色,小组长、记录员、实验员、材料员、观察员等等,既分工又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4.教师巡视、指导,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学生小组实验并不意味着我们采取了“放羊式”的教学模式,区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甚至特发事件,以免造成课堂的混乱。
五、分析数据,归纳结论。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
科学教材中的结论是科学家经过无数次实验,并且通过无数次的实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现在安排学生重新来探究,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的精神,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得出实验数据,观察到实验现象,这还不够,还需要学生去分析、去研究、去归纳总结,才能得出结论。经过这样的实验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的分析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目的。
篇2
结合对所收集到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我认为小学生在实验中数据作假原因有二:一是小学生自身意识和心理因素的作用:二是教学者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设计的影响。
(一)小学生自身因素
1.实验态度不严谨,任务观念严重。小学生好奇心强,因此每个学生都喜欢做试验。可是也有部分学生态度不严谨,如在做实验《高锰酸钾的溶解》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溶解后的颜色,学生的劲头很高。有一个小组的学生光顾抓紧时间完成任务。却忘了放入的高锰酸钾的数量,结果颜色和其他小组不一样,没有认真考虑也没有重复检测。对于表格的填写,早就抛之脑后了。当老师说:“检测完并填写好表格的小组请举手。”这时,他们才手忙脚乱地填写表格,填写的结果也是漂亮的焰火粉红色。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不理解科学探究活动中事实的重要性。态度不严谨,急于完成任务是发生实验作假的重要原因之一。
2.迎合教师心理,猜测教师意图。由于科学实验中学生发现的现象多而杂。而且学生的回答常常说不到点子上。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在让学生交流实验的现象时,常常选择学优生发言。一听到正确的结论。交流就戛然而止,不再展开。时间长了学生为了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就会猜测老师的意图去填写实验结果,从而放弃真实的实验结果。如有一节课上的是《分离盐与水的方法》。同学们做分组实验,他们用蒸发皿蒸发不明溶液,析出许多白色颗粒。然后。比较白色颗粒与盐粒的异同,填写实验表格,汇报交流自己的实验结论。有一个小组,由于实验时用火过猛,没有及时熄灭酒精灯的火焰,使得留在蒸发皿中的颗粒变成焦黄色。在观察比较后填写表格时,发生了这样一幕。
生1:“颜色不一样。怎么办?”生2:“那我们也和他们写一样的。”
于是,他们在表格中将不明颗粒的颜色填成了白色。由此看出,学生为了迎合教师。放弃了真实的实验结果。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1.落后的教学观念,是孕育实验数据作假的温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两个难题,第一。科学作业本上的作业题怎样填(填学生实验所得的结论还是填正确答案?)第二,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的结论还是让学生再重新实验?
对于第一个问题。答案不言而喻,作业本、实验手册中都应该填正确的结论。对于第二个问题,重新实验、寻找原因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好方法,但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科学课的教学内容排得满满的。为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告诉学生正确答案是最可行的办法。可是这样做,科学探究变成了走过场,没有了实效,这样的教学是学生实验作假的最大温床。
2.教学设计不当,引发学生实验数据作假。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有位教师上《夜间的计时器》一课。在“检验学生制作的蜡烛钟是否准确”的教学环节中,这位教师把它设计成小组竞赛――比比哪个小组的蜡烛钟计时最准确。检验结束。课堂气氛异常热烈,每个小组都说自己的蜡烛钟计时最准确,所有的小组都说自己蜡烛钟燃烧一格的时间是60秒。下一个教学环节――探究影响蜡烛钟计时准确的因素却被搁浅。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教学设计影响着学生对实验的态度。
二、杜绝小学生实验作假现象的教学策略
1.强调严谨求实,增强学生实证意识。我们还可以充分运用教学评价强调严谨求实。对科学探究的评价应立足于学生的态度与价值观,立足于科学精神的培养。光看学生实验的结果是否正确,会造成学生只看重数据,不重视实验的过程与操作。学生会把科学精神放置一边。任意改动实验数据。评价要做到有引导作用,对学生形成实证意识。具有促进意义。
篇3
【关键词】小学 科学实验 操作性 规范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051
小学科学这门学科,是一门综合型学科。小学阶段,是学生好奇心和探知欲望最强烈的时期,他们对社会和生活、自然和地理、生物和实验等都充满了兴趣和求知欲。教师要在科学教学中,带领学生积极开展科学实验,在实验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使他们在操作中得到能力的发展。不仅要保护孩子最初的学习需要,还要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的良性发展,为其今后的长远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需要教师在开展小学科学实验的时候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考虑实验的操作性,利用可操作的实验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态度。二是,提高实验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严格要求学生的实验步骤和程序,保证实验准确无误,提高实验的质量和标准。
一、提高科学实验的可操作性,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实验过程,感受实验的乐趣,享受成功的愉悦感
小学时期,学生处于接触科学实验的起始阶段,对于深奥困难的科学实验理解能力较低,但是有很多操作性强、便利、容易理解、符合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的科学实验。这类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还会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甚至不少实验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就能预先估计实验结果。教师要善于结合小学科学教学内容,联系各方面教育因素,设计整合教学实验,增强其可操作性。
(一)挖掘学生的现实生活资源,设计符合生活场景的真实实验情境,增强可操作性
教师要想增强实验的可操作性,首先必须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绝大部分精力都处于现实生活之中,如果小学科学教师讲述的一些知识都是学生生活中没有了解过的,没有丝毫积累和经验的,那么科学的学科教学将会困难重重,更别提开展实验了。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历,挖掘现实教学资源,结合生活切身体会,设计真实的实验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中来,顺利克服困难,完成实验过程,获得升华版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放大镜聚集太阳光使纸燃烧的原理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设计真实的生活场景,举出一些生活中自燃的物品或者现象,启发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辨析其原因,之后亲自动手操作。学生在完成实验之后,教师还要启发学生,及时把所得结论运用到生活中去。比如,教师还可以问学生,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预防一些自燃现象的发生呢?这里实际上又会涉及到燃烧的条件等科学知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提出了新的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下在家长的配合、帮助下,通过自主实验操作,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操作或预防办法。可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的实验内容,都是操作性很强的具体步骤,便于学生及时操作,顺利完成,成功总结发现科学原理。
(二)教师组织互动的科学实验,增强实验的操作性,为学生创造机会参与实验过程,获得成就感
小学生对于实验的操作热情是在自己操作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也会受到实验结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组织互动的实验过程,使每个学生都在交流和讨论中,获得启发和激励,促进思维活跃,增强实验的操作性。一般来说,一个中等难度的实验,学生单独探索解决和小组合作交流探索解决相比,自然后者的操作性会更强。因此,提高实验的操作性,除了需要在实验的内容和建构方面进行有效筛选,还需要涉及活跃的、积极的实验过程。通过调动孩子们的主动性,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快速找到实验方法和技巧,获得实验成就感,增强自我效能感。例如,学习到难度较大的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组织小组合作预习科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先启发小组相互进行讲解,内部初步制定可行的实验方案。之后教师再开展教学,要求学生小组结合教师的指导,及时改进实验计划。教师予以评价之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的验证和总结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实验过程,分工合作,群策群力,齐心协力,相互配合,极大增强了实验的可操作性。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还要做到规范、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理性实验精神
小学科学实验中,教师要严格规范学生的操作步骤和环节,要求学生严格按照科学的要求来规范自身的实验行为和态度,树立科学的正确的实验精神。这对其今后的理性思维发展、科学价值追求都有深远的影响。
(一)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规范自身的实验行为和探究态度
小学科学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校中最活生生的示范者,是学生行为和态度的直接学习榜样。因此,科学教师首先要提升科学素养,学习科学知识。一方面,科学教师要及时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和理念,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创新知识体系,建构完整、全面的知识网络。这样在给学生讲课和演示实验的时候,才能做到游刃有余,继而成为学生学习的模范。另外一方面,教师要多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理,结合生活实践,多开展示范性实验。比如,周末参观科学实验、利用假期普及实验知识等。教师言传身教,以自身的规范行为和科学态度,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促进小学生也树立规范的实验行为,养成科学的实验态度。
(二)教师要多让学生做实验,在操作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规范学生操作动作和步骤
篇4
在小学阶段,科学课中有许多自己动手的小实验让学生倍感兴趣。但如果没有引导好学生实验,最终不仅达不到自己的教学目的,而且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也会锐减。小学科学课百分之七十的内容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如何做准、做活、做好实验是让学生更有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
一、做准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人为地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使某一些事物(或过程)发生或再现,从而去认识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规律。对于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实验是没有那么高深、系统、复杂,但小学实验同样遵循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实验的准备、过程、结论是判断一节科学课,是否成功的标准。而实验过程、结论、评价是否准确,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准实验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实验前要分工明确、合理
在实验课上我们普遍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通常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实行分层搭配,可是由于小组成员的综合水平参差不齐,起主导作用的都是少数几人,有的甚至就组长一个人,其他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动手和发言的机会,常常会出现“权威至上”的小组长或带头人,其他学生的发现和思维也就变得可有可无。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同学们说的他们不一定能听懂,最终只能成为看客,从而减弱大部分学生对科学课以及实验的兴趣。而且小组成员之间没有合作好,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故实验前的小组划分要以水平相近为原则,同时还要坚持小组成员明确分工,不能越俎代庖,让学生人人参与到其中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始。
2、实验时要合理调控、引导
刚接触科学实验教学时,教师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喜欢打断学生的实验思路――再补充说明几点注意事项说明的。这样做容易打断实验的连续性,让本就好动、喜欢新奇事物的小学生没有继续坚持做实验的兴趣。有时习惯站在一旁看学生自己摆弄,不说也不做,这也不利于保持学生的兴趣,然而有经验的老师此时不会闲着,他们会很自然地融到学生的实验中,哪个小组材料少了及时给补上,出现意外时引导学生自行解决,让学生把新发现在第一时间记录下来,为接下来的汇报工作奠定基础[1]。对做的好的小组给予积极评价,做的不够好的小组及时给予引导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做没有白费,感受努力实验过程的开心,加强做实验的兴趣。
3、实验后要及时总结、评价
实验结束后除了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教师还应该及时总结、评价。在关注各小组之间总体情况的同时,也对学生个体做出合理的评价,对于各小组的后进生,采用纵向评价,使每个学生每次实验后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避免长期只有个别成员受到青睐或者“一美遮全丑”“一人成功全组光荣”的现象发生,这样,不管是好的小组还是相对较“弱势”小组都有得到肯定的机会,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热情、兴趣就会越来越高。
二、做活实验,提高学习兴趣
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离开了生活,科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科学是没有魅力的科学。在教学中,要时时领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科学”、“身边的科学”。尤其是小学科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若利用身边的材料去设计一些简单实验,寓教于乐,使比较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科学课的兴趣。
与生活相关的实验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不仅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内容多变、方法灵活,而且每个学生都可以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发现身边的科学,巩固课堂知识,故课堂上要多增添生活中的例子来提高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三、做好实验,培养学习兴趣
心理学表明,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它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强大动力,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在小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的过程中,如果对科学具有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科学,超乎寻常努力地研究科学问题,教学上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意义是深远的。故我们要做好科学课的各种实验,其中趣味实验则是开启培养兴趣大门的钥匙[3]。
1、利用趣味性实验,引入新课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的引入犹如乐曲中的前奏,起着提示主题、激起兴趣、进入情境的作用[3]。设计趣味性实验,引入新课,不但可以让小学生将上课前分散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更重要的是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把学生迅速带到学习科学的环境中去,如在小学五年级刚开始接触科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做一做这个实验:准备蜡烛、水、空盆,让学生进行尝试在水面让蜡烛燃烧。
这个实验出乎学生的意料,学生会很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这时教师就可以很自然的将学生引入科学的殿堂,培养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2、设计趣味性实验,讲解新课
在新课的讲解时可以穿插几个有趣的小实验,起到既培养了学生兴趣又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热传递》时可以让学生做如下的实验:
把纸折成盒状,里面装上水放在酒精灯上烧,过一段时间可以发现不仅纸没有被烧坏,而且水热了。这样的现象会让学生觉得很惊奇,而且记忆深刻,在学生感兴趣时,趁热打铁讲解知识,可立即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
篇5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探究作为学习方式,它是一种教与学的策略。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很重视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获得发展。但是,怎样的探究活动才是有价值的,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在科学实验课上,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应该注重探究活动的效益。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典型的探究活动,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探究活动的目标。并给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在探究中有所收获。
科学课的学科特点就是实验教学。而科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发展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所从事的学习活动,其本质就是让学生“动手做”。因此,实验应当突出实践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有一次,我上三年级的科学课时,我引导学生探究液体的相同和不同。讲台两侧摆满了各种实验材料:有食用油、水、牛奶、蜂蜜、蜡光纸、小烧杯、玻璃片、木板、塑料小天平等。学生开始试验之前,我提出的问题是:食用油、水、牛奶、蜂蜜有什么不同?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说出了很多看法,比如:颜色、透明度、味道、稀稠程度、喝下去的感觉、用途等等。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接下来,我就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学生一下子蜂拥到讲台上领取材料,想领什么材料就领什么材料。学生顿时忙开了,课堂上很热闹。听课的老师问一个同学,你们在研究什么呀?学生摇摇头……
这节课,我准备的大量工具和材料,是想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各种液体更多的不同,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由于我没有让学生确定自己要探究的课题,致使学生盲目地忙乱了一节课,无论是在科学概念方面,还是在科学态度、方法和探究方面,得到的东西很有限。
这一节课,我课后反思了很久。的确,实验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有效的实验启发性,努力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或结果去激励学生思考、分析。小学“科学课”中有许多实验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趣味性,不少内容又具有极强的启发性,如“热胀冷缩”“淀粉的踪迹”等,这些实验本身所呈现的新奇现象会吸引学生去认真观察和动手实践,同时也会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和探究的欲望。并不是每一个实验都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因此,有目的地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启发性,增强实验的启发性,对学生感知、理解实验现象无疑是有帮助的。做的过程伴随着思维的过程,因此,增强实验的启发性可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可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能极大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因此在强化实验启发性的同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启发引导、点拨指导,在降低思维难度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也就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有一次,我在教学科教版六年级下册《日食和月食》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惑:太阳、地球、月球到底是怎样运动的?与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有什么关系?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发现是太阳的位置的缘故,三个天体正好在一条直线上。这样为研究后面的问题打下基础。
对于小学生来说,探究绝不等于不要教师的指导,不是完全放手给学生,有人认为探究就是让学生独立研究,只要老师指导了,就不是探究。那种“学生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学生想怎样研究就怎样研究”的做法实际上是不符合小学生学习实际的。
新课程改革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之后,该怎么办?这些问题是否都有研究的价值,是否都能当堂研究,学生是否具备研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指导他们整理、筛选,然后确定研究的问题,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研究什么,并o紧围绕这个问题收集信息。
一个完美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学生自己发现可研究的对象,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拟定实验计划,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并进行汇报、交流”。每位科学课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完成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但是,真正做到这一步,需要一个能力形成的过程,如果只有探究的激情,而缺乏探究的方法,漫无目的地去操作,那么,只能说是科学课教师失去了应有的指导作用,是“有量无质”的探究活动。
篇6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设计;能力;培养
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核心,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动脑、动手完成实验,得出实验现象,培养简单的探索科学的方法和基本的科学观念。要做好这些并不容易,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小学生的科学实验设计能力不是仅仅指小学生操作实验的能力,而是一种综合的实验能力,是指小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理解实验目的要求,按照教材提供的实验方案或者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有步骤地操作实验、采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的综合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不但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自信心,综合发展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打造小学科学高效课堂。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实验设计能力呢?我结合几年的科学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小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做法,与各位同仁探讨。
一、明确实验目的,按照实验方案有序进行实验
爱动手是小学生的特点,科学课在动手操作这一项比其他学科占优势,学生积极性高,兴趣浓。可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们很想做实验,但是却不知道怎样才能把实验做好。课堂上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当老师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时,人人都要争着做实验,可是却没有几个人是按照实验要求去做,实验场景怎一个“乱”字了得,实验的结果也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学生做实验更多的是满足自己一时的好奇心,而缺乏有目的、有秩序地去完成探究实验任务。不知道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没有对实验中会发生的情况进行预设和猜想,没有把观察到的现象、实验数据及时记录下来,也就无法得出实验结论,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不是我们想要的结局。
如何克服学生做实验的盲目性,提高学生实验的效果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感觉到:第一,在学生做实验之前,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认真细读实验目的要求的习惯,使学生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第二,了解实验的方法,有些实验的实验方案教材中已经有了,有些实验方案则需要自己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只有让学生读懂实验目的要求(要做什么?)了解实验方案(怎么做?)学生才能对实验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较好地完成实验,提高实验效果。
二、激发兴趣,及时督查,自主进行实验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科学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探究性科学实验活动,老师在每节课上都要安排学生做较多的实验,要想让学生做好实验,就必需要准备较多的实验器材。许多老师为了让学生做好实验,都会亲自动手准备实验器材,样样亲力亲为,而不需要学生动手参与准备实验器材,担心学生准备实验器材有困难,担心学生找不到所需的实验材料,无法完成课堂上的实验。其实,老师完全没有必要这样担心,只要你做好宣传工作,宣传到位,检查到位,学生基本上都会按照实验要求准备实验器材的。
要求学生课前准备实验器材,有很多好处,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老师准备实验器材不容易,懂得尊重老师的劳动;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学生在准备实验器材的过程中必然要细读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方法,必定细看教材,对课本有提前预习的准备,进而对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方法有深刻地认识,为上课做好实验作了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准备,为做好实验作了铺垫。如《摆的研究》一课要做一个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我看见学生很喜欢玩摆,他们拎着摆的摆线摆来摆去。我想何不让他们按照实验要求来摆呢?我在上课之前,就让学生按照课本要求去准备实验器材,要学生们按照实验要求自己制作一个摆,同时可以按课本上讲的方法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摆。课前检查,学生准备实验器材的完成情况很好,每个人都制作了一个摆,甚至有人得出了结论:摆的速度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摆线越长摆得越慢,摆线越短摆得越快。可见,学生在自主做实验的过程中不断地理解、消化实验的目的要求,无形之中养成了实验之前仔细研读实验要求与实验方法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理解实验的能力。
三、面向全体学生,明确分工,主动参与实验
学生参与课堂科学实验,经历整个探究实验过程,是培养小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最佳途径,也是培养小学生科学实验设计能力的最佳途径。参与做实验,参与到整个探究实验过程中去,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实验过程中发挥作用,都能有机会动手做实验,都能细致观察实验中产生的现象,都能学会记录实验数据,都能参与讨论,分析实验数据,分析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都能学习归纳总结实验结论,都能学结实验成功的经验和实验失败的教训等等。但是,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探究实验活动的情况并不令人满意,虽然说小学生喜欢做科学实验,但是实际现象是有些学生还是不愿意动手做的,特别是一部分女生,她们常常不愿意动手做,经我了解她们不愿动手做实验的原因有三种,一种是就是不想动手做;一种是不敢做,担心做失败,被别的同学笑话;一种是没有机会做,每次实验都被男生抢去做了,或者被动手能力强的女同学抢去做了,自己没有做的机会,久而久之就再也没有机会做实验了。这样下去,不动手参与做实验的这部分同学动手能力必然被弱化,不做实验,她们的兴趣必然减弱,他们的实验能力必然得不到培养。
如何解决部分学生不参与实验活动呢?首先,老师安排学生做实验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其次,要求实验小组的成员明确分工,细化职责,小组内的同学轮流动手做实验,轮流观察实验现象,轮流记录实验数据,保证每个人都有机会动手做实验。这样小组成员就会主动参与实验。
四、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现象,综合归纳结论
学生喜欢做实验,但往往不愿意去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不愿意去主动用笔记录观察到的实验数据,忙着做实验,甚至抢着去做实验,等到要使用实验数据时,却没有完整的实验数据可用,也就无法通过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的分析来归纳总结实验的结论,那做实验也就没有达到做实验的目的,实验几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在做实验前,教师就要给每个实验小组的成员明确地分好工,安排好实验小组各个成员的任务,实验时要求实验小组成员各行其事,有条不紊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观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获取有效的实验数据,保证实验顺利有效地完成。
篇7
一、提高学生实验兴趣
科学的实验本身具有生动、新奇、鲜明的特征,小学生们对“动手做”的实验都很感兴趣,这种兴趣往往成为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直接动力,甚至会从中留下终身难忘的经历,激发他们潜在的勤奋和探究科学问题的毅力。因此,实验在科学课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搞好科学课实验教学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从实验中获得知识
科学的实验具有探究性,它能使学生在提取生活事实的基础上,对照已建立的原有概念,对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并通过独立操作工具或仪器,进行探究性的验证,自主发现知识的生成过程;实验具有重复性,它能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的反复,使知识有序再现,供学生反复观察、思考;实验具有趣味性,它能使学生怀着对自己提出的假设是否成立强烈兴趣,在验证实验中发现需要的证据;实验具有实践性,它能让学生直接接触到有关知识客体的真实、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实验既能够对观察现象进行全过程的定性研究,还能够通过测量数据、计算数值关系,进行定量研究。这些特点,能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实验手段研究问题的途径,从实验事实和获得的证据出发,形成科学概念,进而上升为科学规律,编织起科学知识的网络。这是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所不及的。
三、指导学生整个实验过程 扶放结合有的放矢
很多时候,为求实验顺利有效的进行,我们便会拟订很多的条条框框来限定规则,如在实验操作前给学生制定这样那样的实验分工:操作员干什么,发令员干什么,计时员干什么,记录员干什么,这样的实验操作安排的确能指导学生有序快速的完成验证过程,但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动手并无动脑,他们根本不用去思考我怎样能更好的操作。也就是说,这种顺利和有效完全降低了学生的独立性。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该做的是扶放结合,着重为学生搭好实验活动的脚手架。
(一)立体分组,合作互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场学习方式的革命,它的特质是从个人学习转向群体互助,追求合作互惠的学习效果。但该怎么分,有多种做法,有同质同组,有异质同组。但不管怎么分,有一段文献供大家参考,我觉得很有道理。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认为:组员之间只能差一个等级,如果差异在两个等级以上,就会导致“鸡同鸭讲”。教学中,我们也时时发现,以优秀生为中心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传统课堂“老师讲,学生听”的微型复制,是“优秀生讲,学困生听,中等生附和”。这种现象其实也就反证了科尔伯格理论的正确性。小组成员间的差异梯度突破了两个等级,异变为“优秀生带学困生”或“学困生补课小组”,其本质上不是合作学习。今日大溪小学的科学课堂上的分组就很科学,体现了差异教学,既有学困生同质基础组,也有异质生协同引领组,还有优秀生同质提升组,这对今后我们如何分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很有启示。
(二)指导学生进行制订实验研究计划
《科学课程标准》在科学探究的具体内容标准中指出: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内容作出书面计划。制订计划就是“事先想”,“想好了再做”。有了问题,我们就得思考一下具体做哪些工作呢?如进一步明确问题、准备材料、明确方法步骤等。为使探究活动更具目的性、计划性,我们把“事先想”的内容记录下来,想好了才能做。
必须要让学生明白制订计划的重要性,每次实验都要让学生经历“事先想,想好了再做”的步骤。有了计划,实验的开展才有章可循,实验的效率才会提高,才能少走弯路,向着有效的学习目标迈近。
(三)引导学生在实验活动前猜想和假设
当要研究的问题提出以后,我们一般会让学生猜想和假设,力图让学生经历并感受像科学家发现真理时的思维过程。在这里,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让他们的思维从零乱变得有序,指向变得更加明确,促使他们自身更关注实验的过程。
(四)控制实验材料 明确实验要求进行实验验证
在学生探究活动的时候,教师往往有活动的提示。我认为有的活动要求,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讨论中提出,当真的需要我们提出的时候,我们必须在学生活动之前交代清楚,在提供学生实验材料之前先交代活动的要求,材料还在教师手中时,你说话学生会听,因为他们还想拿你的材料,还不能自己去摆弄材料,但是如果你没有把事情交代清楚就把材料给学生,然后想起来还有要求需要补充的话,学生一般是不会听你的了。所以对于活动提示,教师一定在材料提供之前说明清楚,但是不能太多,最好不超过三条,清清楚楚的交代,否则学生记不住也做不好。时机一定要适切。
(五)引导分析现象和数据 讨论和交流提炼结论
篇8
科学的本质是“求证”。小学科学学科的实验教学实验是使学生获取证据的主要途径,是小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实践的体验过程,是对求知领域的探索过程,对学生来说,有着无穷的乐趣,我们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研究、实践、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构建知识,建立自信。
一、创建问题情境,促进探究动机产生
科学探究始于问题。教学实践表明,当对已知事物和相关知识相联系时,学生往往表现得很感兴趣。如果教师创建了生活中的情境,让孩子们在生活当中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考与产生问题的能力,引导孩子们以积极状态参与到自主探索学习当中。比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空气的性质》时,我首先给学生做演示实验,从而引发学生认真思考。“老师现在把纸团放在杯子底部,再把杯子倒扣进装满水的水槽里一段时间,拿起水杯大家看看纸团有没有被水浸湿?怎么解释这个现象呢?”“我们班哪个同学会来帮我吹一个气球。”“我把刚才那个气球现在放进瓶子里,这次你再试试帮我把气球吹起来,看看有什么现象?想想,这是为什么呢?”我在课堂上利用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大家研讨、交流,独立设计实验、亲自进行实验操作,从而使学生自己得出“空气占据杯子、瓶子空间”的实验结论。如在《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学中,我提出问题:“老师这里有一条能‘跳舞’的‘花纸蛇’,我们先来看看它是怎么跳舞的。”学生顿时兴趣盎然。然后,教师实验演示:把一只自制的纸蛇放到燃烧的蜡烛上方,纸蛇不停地转动起来。“孩子们,我们怎样来解释这种现象呢?”于是,学生带着强烈的兴奋和明确的任务投入到这个典型实验之中。他们经历实验、观察、分析、讨论,认识到:是蜡烛产生的热气流使纸蛇转动。
二、研讨实验方法,明确实验方法
我们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一定要站在学生发展思维的高度,信任每一个学生的能力,无须太多的铺垫和启示,学生一定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明确自己饰演的角色对于学生上好实验课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在上《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先进行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利用老师给准备的多种材料,如筷子、细铁丝、吸管、塑料片、泡沫等各种材料想办法探究水的浮力。根据学生们的小组讨论,老师把学生们的讨论结果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写在黑板上,从而避免学生们实验的盲目性。这种过程既表现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又培养了富有个性特征的思维方式。
三、遵循学生特点,关键问题引领
学生在探究实验时,往往不能透过事物的外在表现而抓住本质,也不能进行准确地抽象和概括。这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核心问题,帮助他们收集有价值的信息,使探究活动向形成概念方向攀升。
1.在实验之前明确提出观察的任务。教学《校园里的小动物》中,在让学生自行观察蜗牛、蚂蚁等小动物特点时,观察结果往往是停留于这些动物的具体特征上。因此,观察实验之前,我就要明确提出要求:这些动物有什么不同点?有什么相同点?并做好实验记录,最后让学生讨论小动物的所特有的特征,进一步概括出这几种小动物的共同特征。以《叶和花》为例,课前学生收集各种植物的叶子,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同一片叶子的正面和反面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植物叶子有哪里是不同的?”学生会发现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这些必要的问题引领为学生学习分类做好必要的铺垫。
2.适时点拨,让问题研究得到深化。教师在探究活动中,要努力促进学生多方面发现,及时捕捉学生创新意识的火花。在教学《神奇的水》一课时,在学生观察“谁爬到纸巾上面去了”的时候,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研讨设计方案:“你知道为什么会‘爬’到它上面去吗?”“怎样让水‘爬’到其他物体上呢?”激发学生想象,鼓励尝试多种方法解决这个难题。然后通过讨论、比较,优选出最佳方案,“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些最好?”“哪些还存在缺陷?”“怎样改进更好?”这样就使探究活动更具有了科学性。
四、充分整理分析,严谨得出结论
篇9
[关键词]小学科学 探究实验 实效性
探究实验的主要特点是学生亲自收集和获取实验现象和数据,在实证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和思考,联系自己的经验和有关的理论,作出判断和结论;通过交流、讨论、辩论和再思考,逐步建立起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而不仅仅是依靠讲授来接受科学概念。要想切实提升探究实验的实效性,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有效的备课是提高探究实验实效性的坚实基础
教师在备课时应想清楚这节课到底想干什么,怎么去做。一节课只有40分钟,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有若干个环节,要想在40分钟里获得最大限度的效益,则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设计,对40分钟合理分配,尽量避免无效时间,避免无效环节,让目标落实步步为营。
1.1吃透教材 钻研学生,找准探究重点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要依赖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要靠教师的教,教师在备如何教的同时,更要注重备学生怎样学,了解学生的学情和他们的思维方式。“前概念”对学生掌握科学概念的重要性使得科学教师在备课时要去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而实际上很多时候,学生的想法会出乎我们的意料,学生前概念的水平以及暴露的一些问题,正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要了解学情,本班的学生接受程度是哪些,哪些问题是大部分的学生能回答的,哪些问题只有个别的学生能回答出来。如此考虑的话,能兼顾班级中不同等级的学生,给优等生发挥的空间、给学困生逐步向上的阶梯。每个人的知识经验、生活环境和认知水平等都不尽相同,教师备课时也要预设到课堂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状况,并思考好对策,提前做到心中有数。
要充分把握教材,紧抓重难点,围绕重难点展开,将本课的基础知识落实到位,能不讲的不讲,能让学生自己思考的,教师不代讲,将课堂时间花在真正有用的知识能力的训练上。在备课过程中,可以在脑海中想象班级中的学生对于这个问题会怎样回答,预设答案,与课堂中真实的场景进行比较,那在课堂上的反映,解决问题会更加的得心应手。
我在第一次上教科版《沉和浮》单元第五课《浮力》时,由于没有吃透教材,没有备足学生的学,遇到了麻烦。第一个活动是“感受浮力”,学生感受完浮力之后对书本上的“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反”这句话无法理解,他们认为不是应该浮力大于重力泡沫塑料块才浮在水面上的吗。一来二去,我花了很多时间去解释为什么是浮力等于重力,结果学生还是无法理解,还导致在进行第二个活动“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时,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制定“测量浸入水中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实验计划。这一课的知识非常抽象,也很难理解,虽然我课前准备了许多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但是学生的思维跟不上老师的教学,无法理解为什么浮力等于重力加上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使学生的学习非常的被动。第二次上课时,我预设了许多种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也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当学生没法理解浮在水面上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时,我用拔河比赛来帮助学生理解,两个方向相反的力气在拔河,当两边力气一样大时,物体(拔河时中间的红领巾)就静止不动了,如果有一边的力气稍微大一点,那么这个物体(红领巾)就跟着它走了,这样深入浅出,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接受了,对于理解第二个活动中“浮力=重力+拉力”也有很大的帮助,使得整体教学过程非常流利,学生的学习也变得很主动。
1.2把握探究关键,精简探究活动
对于一个主题,教材中往往安排两三个探究活动,一个活动有时还要二次探究三次探究,因此,找准探究关键,删繁就简,避免无效环节是进行有效探究的重要策略。
我在执教《空气的热胀冷缩》这一课时,教材安排了两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是仿照水的热胀冷缩装置,在空平底烧瓶口塞上塞子,中间穿一根玻璃管,然后在玻璃管中间留一段红色水柱,放到热水中观察水柱的变化;第二个是空锥形瓶口套上气球放到热水杯中观察气球的变化。经过课前实验,我发现第一个实验管子中留一段水柱难度较大(玻璃管较粗,受重力作用水易流下来)。于是我决定放弃第一个而保留用气球的那个,另外我还加了一个“喷泉”实验,实验现象更明显,效果更突出,同时这个实验和锥形瓶气球装置并不是完全平行的,而是有了一个小小的梯度,学生都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
2激发兴趣,让问题成为有效探究的起点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探究源于问题,有问题才会引发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是有效探究的前奏。因此,在科学课堂中,必须精心设计,让问题成为有效探究的起点。
导入是关键。好的导入如同路标,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导入应该开门见山,简单流畅,直奔主题,有时可以带点神秘色彩,学生会更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遇到感兴趣的事物时,总会充满好奇,产生质疑,并会想尽办法去深入学习探究。
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第二课《给冷水加热》,我用问题引入,“等体积的冷水和热水有没有轻重?”“谁轻谁重?”
引发学生思考,难道冷水和热水还有轻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把装有冷水的密封袋放入到热水中,实验现象出乎学生的意料,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了铺垫。
篇10
关键词:小学美术;小班额;教学探讨
1开展的主要工作
(1)实验成果总结交流:开学初,我校课题组对小学美术“小班额”教学中存在突出问题,在全校美术教学研讨会上交流,在各年级组实验推广。在美术研讨会上,课题组主要负责老师作了美术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得到了参会教师普遍认可。全体实验教师把重点放在美术技能的积累上,突出因材施教,彰显小班美术“个性化”教学。(2)实验教师加强理论知识学习:采取集中讨论与个人网络学习的方法,实验组成员深化小学美术“小班额”个性化教学理论的学习。课题组负责人还搜集相关理论文章提供实验教师借鉴,帮助实验教师积淀更多的理论知识。全体实验教师把难点放在提高学生兴趣上。继续在我校中高年级4个班课外写生辅导联系活动,增加学生的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了学生美术功底。
2研究主要做法与经验
我们充分发挥小学“小班额”优势,走出了大班教学模式,通过“一对一”个性化教学,找到了同班学生间差异的真正原因。保证了依照每个学生的特长和能力及时调整学习内容和进度,不同程度解决了小学美术教学练习时间少等突出问题。实验中,我们保证了教师指导,师生、生生交流的深入;保证了依照每个学生的特长和能力及时调整学习内容和进度,注重引导与答疑的个性辅导;保证了适时布置作业,并及时批改,发现问题及时纠错。突出“个性化”教学,不同程度解决了小学美术教学练习时间少、进步慢等突出问题。
3取得的主要成果
经过两年多的实验,学生在绘画技能发展方面显示比较明显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交流为创新精神培养保驾护航:创新性的绘画表现是最为直接的,但是我们要明确创新精神是在整体激发下的一种情绪表现。教学中,如果着力关注交流语言的运用,想必对创新精神的培养一定能够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从口头交流情况观察,学生词汇量增加后,语言比较丰富。查看一张张学生画卷,疾驰的汽车、飞翔的小鸟、流动的溪水等卷面整洁,涂改的地方少了。《泼墨荷花》,利用水在宣纸上的晕染、渗透产生的泼洒、堆积形成水、墨、色相辉映的效果。再运用浓破淡、色破墨等方法,出现了斑斓绚丽的画面。给人变幻莫测却又轻松自然的效果,静态作品来表现动态美也是美术的一种表现手段,重在创造的美术创作学习活动,小学美术“小班额”个性化教学从根本上转变了学生的画画方式,学生的绘画技能显著提高。(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才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能一下子提炼出生活中适合入画的题材。中国画中的“四君子”梅、兰、竹、菊,常被文人雅士用来表现清高脱俗的情趣,梅,探波傲雪,高洁志士;兰,深谷幽香,世上贤达;竹,清雅澹泊,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世外隐士。分别代表品质是:傲、幽、澹、逸。尤其是正直的气节、谦逊的品质和高尚的思想感情。历代画梅代表,还必须有梅的品格,有人称之为“梅气骨”。元代以郑所南画兰花最为著名,寓意也最为明确。过去在美术课上,老师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瓶子”或“袋子”,严重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现在截然不同了,学生通过读书,欣赏水平大大增加,小学美术制作课要求学生在观察完图片以后自己动手完成手工作品。在开展手工制作前学生要准备好制作的工具。以小学二年级的《今日菜单》为例,教师展示了很多菜肴图片,学生要准备好彩泥、剪刀以及彩纸,运用自己的想象造型出各种菜肴,有学生制作了农家菜、小辣椒、豌豆等,还有的学生制作了大虾、鱼等菜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4存在的问题及今后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