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负荆请罪范文
时间:2023-03-27 07:29: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廉颇负荆请罪,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王开始怕被秦国扣留,不敢去。大将廉颇和蔺相如都认为如果不去,反倒向秦国示弱。
赵惠文王决定硬着头皮去冒一趟险。他叫蔺相如随同他一块儿去,让廉颇留在本国辅助
太子留守。
为了防备意外。赵惠文王又派大将李牧带兵五千人护送,相国平原君带兵几万人,在边
境接应。
到了预定会见的日期,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并且举行了宴会,高兴地喝酒谈天。
秦昭襄王喝了几盅酒,带着醉意对赵惠文王说:“听说赵王弹得一手好瑟。请赵王弹个
曲儿,给大伙儿凑个热闹。”说罢,真的吩咐左右把瑟拿上来。
赵惠文王不好推辞,只好勉强弹一个曲儿。
秦国的史官当场就把这事记了下来,并且念着说:“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
相会,秦王令赵王弹瑟。”
赵惠文王气得脸都发紫了。正在这时候,蔺相如拿了一个缶(音fǒu,一种瓦器,可
以打击配乐),突然跪到秦昭襄王跟前,说:“赵王听说秦王挺会秦国的乐器。我这里有个
瓦盆,也请大王赏脸敲几下助兴吧。”
秦昭襄王勃然变色,不去理他。
蔺相如的眼睛射出愤怒的光,说:“大王未免太欺负人了。秦国的兵力虽然强大,可是
在这五步之内,我可以把我的血溅到大王身上去!”
秦昭襄王见蔺相如这股势头,十分吃惊,只好拿起击棒在缶上胡乱敲了几下。
蔺相如回过头来叫赵国的史官也把这件事记下来,说:“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和秦王在
渑池相会。秦王给赵王击缶。”
秦国的大臣见蔺相如竟敢这样伤秦王的体面,很不服气。
有人站起来说:“请赵王割让十五座城给秦王上寿。”
蔺相如也站起来说:“请秦王把咸阳城割让给赵国,为赵王上寿。”
秦昭襄王眼看这个局面十分紧张。他事先已探知赵国派大军驻扎在临近地方,真的动起
武来,恐怕也得不到便宜,就喝住秦国大臣,说:“今天是两国君王欢会的日子,诸位不必
多说。”
这样,两国渑池之会总算圆满而散。
蔺相如两次出使,保全赵国不受屈辱,立了大功。赵惠文王十分信任蔺相如,拜他为上
聊,地位在大将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私下对自己的门客说:“我是赵国大将,立了多少汗马功劳。蔺相如有
什么了不起?倒爬到我头上来了。哼!我见到蔺相如,总要给他个颜色看看。”
这句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装病不去上朝。
有一天,蔺相如带着门客坐车出门,正是冤家路窄,老远就瞧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
他叫赶车的退到小巷里去躲一躲。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
这件事可把蔺相如手下的门客气坏了,他们责怪蔺相如不该这样胆小怕事。
蔺相如对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势力大?”
他们说:“当然是秦王势力大。”
蔺相如说:“对呀!天下的诸侯都怕秦王。为了保卫赵国,我就敢当面责备他。怎么我
见了廉将军倒反怕了呢。因为我想过,强大的秦国不敢来侵犯赵国,就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两
人在。要是我们两人不和,秦国知道了,就会趁机来侵犯赵国。就为了这个,我宁愿容让点
儿。”
有人把这件事传给廉颇听,廉颇感到十分惭愧。他就裸着上身,背着荆条,跑到蔺相如
的家里去请罪。他见了蔺相如说:“我是个粗鲁人,见识少,气量窄。哪儿知道您竟这么容
让我,我实在没脸来见您。请您责打我吧。”
蔺相如连忙扶起廉颇,说:“咱们两个人都是赵国的大臣。将军能体谅我,我已经万分
篇2
昌黎一小五(4)班刘欣然
今夜静极了,凉风习习,一弯皎洁的明月挂在天边,星星像一颗颗珍珠点缀在夜空,一眨眨的。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刚学过的课文《将相和》。
《将相和》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组成,但是最让我难忘的是“负荆请罪”。
“负荆请罪”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蔺相如连续两次立了功,赵王封给蔺相如的官职就比廉颇的高了。廉颇不服气,就想找蔺相如麻烦。蔺相如知道后,有意避着廉颇,免得见面。廉颇了解蔺相如的用意后,向蔺相如负荆请罪,最终,他们成为了好朋友。
当我读到“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国。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时,我被蔺相如心胸宽广、大度,不斤斤计较,识大体顾大局的优秀品质所感动,我们多应该向蔺相如学习呀!
但是,生活中少不了与这相反的行为:
一天下课,小丽急于收作业,就对旁边挡着道路的小亮说:“小亮,你让一下,我过去。”小丽走到小亮身旁不小心踩了一下,小亮气得哇哇大叫:“你给我洗了,鞋给我擦干净!你等着,以前的事我都记着呢!”
同学之间不免发生矛盾,但如果都像蔺相如那样,这样的事还会发生吗?
当我又读到“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时,我猛地震撼了:一个历经无数次战争、立下许多大功,甚至连蔺相如都佩服得连连称叹的堂堂大将军却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这是多么难得的事啊!廉颇这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认错赔礼的高尚行为,多么值得大家学习!
这一段话也让我羞愧万分,就像专门写给我的,因为:
有一次,我用小刀削铅笔,不知谁碰了我一下,小刀落到了于冰洁手上,划了一个小口子,虽然不大还是向外冒血。在场的人都让我想于冰洁道歉,我却满不在乎地说:“划个口子又怎样?在烈火烧身的情况下都能坚持半个多钟头,这点小伤算什么。我也划过口子,也流过血,用清水冲冲不就好了?”
篇3
1、负:背着。
2、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发生在赵国首都邯郸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被称为将相和。 在邯郸市串城街(邯郸道)有一处巷子回车巷,这里就是蔺相如回避廉颇的窄巷。还在巷口立了一通石碑回车巷碑记,记述负荆请罪的故事。
意思: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予自己严厉责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将相和》这出故事宣扬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平天下。《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
故事介绍: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事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之后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廉颇看到蔺相如职位比自己高。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非得给他难堪不可!”廉颇握紧拳头,捶了几下桌子:蔺相如呀。蔺相如呀你到底哪比我强?以没能耐,二没本事怎么就爬到我头上去,我和你势不两立!
这话传到蔺相如的耳朵里。廉将军要与我为地敌,这样必定会削弱赵国的力量,所以我要避免简练将军。我还是,,,,,,,蔺相如请病假。这样就不能与廉将军见面了。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将军起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认可看不下去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国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找过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两个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就要乘机攻打我们了。我所以避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的利益。”
这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为了争地位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是不应该。他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迎接。“蔺兄,我对不起你;对不起身上的战袍;更对不起赵国。我负荆请罪,希望您能原谅我,蔺相如扶起廉颇,说:“你知错就改,知道要以国家利益为重那就好!”从此以后,他们两个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篇6
一、借一缕阳光,涌动一堂灵性。
亮一线灯光能光耀全屋,借一缕阳光能哺育万物。我正是借用了“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去!”这句代表人物性格的典型语言,去链接文本,去唤醒学生的思维,进而提出“自由读一读,你能从廉颇的话中读懂什么?”之问题。学生借着这一典型的人物性格语言,踏着这一缕唤醒思维的阳光,去思考,去领悟,从而生成出“我读出了廉颇内心的强烈不满。”“我读出了廉颇当时十分生气。”“我读出了廉颇不服的原因,他觉得蔺相如就靠一张嘴,没什么能耐。”“我读出了廉颇想寻机报复,以除心头之恨。”之个性体验,使学生与文本之间形成积极的多维、有效的互动力,从而唤起学生的经验,开启学生的思维,与文本之间产生共鸣,走向融合,走向丰富,迸发出火花,灵动的生成课堂涌动出灵性。
二、给一份启迪,喜迎一份精彩。
有人说:学生的独特感悟是生命的火花,是教育追求的境界。我在指导读廉颇的话语时,不惜步步给一份启迪,去促进学生情感的生成,让我领略到了这种境界。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生:我读懂了蔺相如没能耐,仅靠一张嘴这句话不公平。
就这样,教师怀着宽厚的“阅读期待”,鼓励学生“独特感悟”,学生越读越有劲,越说越概括。
可在指导朗读时,我则采用了“唤醒记忆、体验自我”的“授之以渔”之法,引导学生去感悟语言内涵,去领悟人物性格。
师: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我碰到他应该――
生:得给他下不去。
师:再读。
生:(大声地)得给他下不去!
师:再读!
生:(更大声)得给他下不去!
师: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大声?
生1:我很生气。
生2:廉颇战功显赫,蔺相如仅靠一张嘴,官职比他大。我替他抱不平。
这样的引导,强化了学生体验自我和他人的情感的敏感性,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使阅读焕发出鲜明的个性和色彩,使课堂涌动出智慧的波澜,闪动着灵性的活力。
三、留一片天空,喜迎一道彩虹。
在引领感悟“负荆请罪”一段时,我先出示“负荆请罪”课件图,引导观察,后点出文本情节空白:“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这一情节一定有许多感人的动作、表情、语言、旁人的见解,闻者的感受,请你帮作家把细节还原。5分钟后,学生纷纷举手:
生1:廉颇来到相府前,“扑通”跪下,“蔺兄弟,我向你请罪来了!”说完,泪水直流。蔺相如连忙向前扶起廉颇,说:“廉兄何罪之有啊?快快请起,快快请起!”廉颇叹了口气,道:“哎,我真是不应该,在国家危难之际,我却为了个人名誉和你斤斤计较,而你处处为国家着想,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与你相比,我真是无地自容啊!”蔺相如扶起廉颇说:你不要难过,也不能这么说,你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战功赫赫。我们只要同心协力,保家卫国,赵国一定能富强起来。”廉颇听了连连点头,两人都爽朗得笑了。
生2:当时围观的百姓看到这感人的一幕,都连声赞道:“我们赵国有这样两位宽宏大量、一心为国的大臣,真是福气呀!看来我们可以国泰民安了。”
生3:秦王听到这个消息,叹道:“真可惜,错过了一个好机会。本可坐收渔利,可现在他们将相又和好了,今后攻打赵国那将难上加难啊!”
生4:赵王听道,哈哈大笑说:我手下竟有如此胸襟宽阔的大臣,我真高兴啊,只要有两位大臣在,我们赵国何愁不强盛?我再也不怕秦王了。来人哪!快召两位爱卿晋见,本王重重有赏!”
情境来源于文内,又延伸于文外。此教学集扩写训练、发展想象思维、思想教育为一体,使学生想有文路、行有梯桥、学有发展。既加深了对课文理解和知识的拓展运用,又培养了创造性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促使天空璀璨,彩虹满天,灵性课堂闪烁出无尽地灵性。
四、设一个平台,激掀万朵浪花。
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导致了课堂生成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度诱导,有效点拨和人文点化,为学生搭建一个个性放飞的平台,让学生在迷途中去唤醒、去发现、去领悟“柳暗花明又一春”的境界,呈现出见解多元,使课堂生成出灵性的智慧,激掀起万朵浪花。
课例中,我在总结全文时,问学生:“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小手林立:
生1:我知道“将相和”是用来比喻文武官员团结一致。共同把国家管理好。
生2:我知道蔺相如曾两次救赵王,是个足智多谋、随机应变、临危不惧的英雄,我喜欢蔺相如。
生3:我跟生2不同,我喜欢廉颇。因为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能保卫国家,他才是真英雄。而蔺相如仅凭一张嘴,本领绝对没有廉颇强。”
听了生3的发言后,学生们把手举得更高了,课堂像沸腾的海洋。此时正是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的时候。我随即搭建了一个平台,启发道:“廉颇和蔺相如到底谁厉害呢?”
生4:我觉得蔺相如厉害,因为蔺相如不仅只动嘴,而且他有超人的胆识和过人的智慧。
生5:我觉得廉颇厉害。因为战场拼杀的胆识和英勇,蔺相如是不及的。
生6:我觉得蔺相如厉害,因为廉颇说不服气话时,他不计较,顾全大局,胸襟比廉颇宽广。
生7:廉颇后来知错就改,负荆请罪了,可见他的胸襟也并不窄!
生8:我和大家的想法都不同,我觉得赵王更厉害,因为蔺相如本是平民,他敢大胆起用,每次立功,都提拔重用,他奖惩分明,慧眼识英雄,是个好“伯乐”,好“明君”。
篇7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A-0063-02
新课程改革注重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而课本剧作为语文实践的一项主要活动,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演好一出语文课本剧,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服务。
综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课本剧类文本,如《公仪休拒收礼物》《负荆请罪》等。在教学这类文本时,我们通常的教法都是让学生先自读剧本,了解剧本的特点;接着,让学生抓住人物对话进行品读,体会人物特点;最后通过分角色表演,让人物形象得到提升。诚然,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基本能了解文本的特点,感受人物形象;但是,究竟如何充分利用此类文本,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全面语文能力得到提升,让课本剧的教学充分彰显语文味呢?可采用以下方法。
一、初读文本,建构文体知识
剧本一般以人物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揭示人物之间的尖锐矛盾。因此,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剧本,了解这种文体的基础知识:人物、时间、事件、布景等分别是怎样的?如教学《负荆请罪》一课时,学生先自由读文,了解文本中写了哪几个人,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学生通过自由读文,不难发现剧本只有蔺相如、廉颇、韩勃三个人物,事情发生在战国时代,背景是在蔺相如的家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剧本有几幕,再看看人物的语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其次,没有矛盾就没有剧本,剧中的矛盾尖锐突出。再次,剧本的语言着重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精炼。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台词。
通过以上教学,学生基本建构了课本剧类文学体裁的特点:为舞台表演而创作,受表演场地制约,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刻画人物的性格。这样为学生品读文本,体会人物特点以及创作剧本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研读文本,加强文本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在教学课本剧类文本时,应让学生抓住人物的对话,结合时代背景及舞台说明,通过自主品读、合作探究等方式,感悟人物的特点。如在执教《负荆请罪》一课时,笔者就让学生抓住人物对话,自由品读文本,感悟人物形象。通过交流探究,学生不难总结出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顾全大局等特点;同时也感受到廉颇的知错就改、爽直磊落;以及韩勃的性格直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由练读,然后分角色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人物的特点。
根据小学生天生表现欲强的特点,在教学《负荆请罪》时,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笔者还让学生通过课本剧的表演,把学习语文的独特体验,在实践中发挥得淋漓尽致。笔者先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一人扮演蔺相如、一人扮演廉颇、一人扮演韩勃,一人叙述舞台说明。教师在学生自由练习表演时,及时指导,纠正表演得不好的地方。然后选择表演得最好的一组上台表演,特别是要让学生表演出蔺相如的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的特点和廉颇知错就改、爽直磊落的特点。表演完,师生共同评议,指出表演中的优点和不足。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而且,在表演中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均得到了有效提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但是课本剧的表演受时间、场地的限制,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人物的语言是表演重点,表演时一定要掌握语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缓急,节奏的变化停顿。学生可以适当加进自己的理解,以便突出人物性格,不断推进故事的变化发展,使自己的语文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升。而道具则可以从简,尽量用学生的文具等物替代,实在无法准备的道具,则可用旁白的形式来代替。
三、改写文本,提升语文能力
由于剧本的表达方式和一般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如果让学生在理解剧本内容及感悟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把剧本改成记叙文,既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因此,在教学《负荆请罪》后,笔者就让学生把剧本改成记叙文,通过改编,学生把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刻画得具体生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在改编中得到了提高。以下是班上某位同学的作文:
廉颇知道后,火冒三丈,逢人便说:“我廉颇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才得上将军之职,那蔺相如如今却靠着一张嘴,地位就比我高了,如果让我看到他,我一定要让他好看,看他拿我怎么办。”
……
蔺相如听了,意味深长地对那位门客说:“秦王厉害还是廉颇厉害?”“秦王!”那位门客脱口而出。“对啊!秦王我都不怕,还害怕廉将军吗?我容忍他的原因是我和廉将军好比支撑楚国的擎天柱,稍有不和,有可能其中一根柱子会倒塌,那时秦国侵略我邦,那祸国殃民之罪该怪谁?我忍让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
蔺相如接过荆条向远处扔了,说:“将军能明白真是太好了,来人啊!快准备宴席,我要和廉将军好好谈谈国家大事。”说完,扶着廉颇往后花园走去。
……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叙事类的文本可以改变为课本剧,如《大江保卫战》《半截蜡烛》等。对小学生来说,虽然创编剧本难度可能较大,但是,学习的过程是个游戏的过程,有益的游戏能丰富想象,丰富的想象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只要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让学生在掌握剧本知识和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最大限度地对文本进行加工创作,创造性地设计人物对话,添加适当的动作和表情,编写适合他们演出的课本剧也并非难事。
篇8
我们每个人
>> “原谅”别人的“道歉” 原谅,要趁早才好 老公找小姐要原谅吗? 原谅
">原谅
孩子自杀,家长要先向孩子道歉 道歉有用要警察干吗 张娜拉:不是所有道歉都可以被原谅 道歉 “道歉” 问题不是原谅,而是真实和正义 请原谅我的小心和谨慎 原谅杀子真凶,只因要延续香火 一生要原谅“三个人” 要如何原谅一个失足者 如果道歉有用,要警察做什么? 妻子坦白和男同事酒后出轨,能原谅吗? 语文教学要教会知识和学习方法 安全管理要重法律学习和制度落实 教师要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要学习道歉和原谅 要学习道歉和原谅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南方朔")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插图/茶茶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
廉颇和蔺相如都是战国七雄的赵国大臣。廉颇是战功彪炳的大将,官拜上卿;而蔺相如是个外交奇才,他有完璧归赵等外交功绩,也拜上卿,而且比廉颇还大了一级。廉颇心里当然不是滋味,认为自己的功名是在战场上提着脑袋打来的,而蔺相如只不过养着一张嘴。因此他放话要羞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后就百般回避廉颇。他的手下对他的示弱很不满意。蔺相如说,赵国之所以还站得住,就是有一文一武他们两人,如果他和廉颇闹翻,受害的会是国家,因此,他的闪避廉颇不是示弱,而是为了国家。蔺相如的这种态度打动了廉颇,于是遂有了一个老将军负荆请罪这一幕。
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以前在念书时,书里都在强调蔺相如的大度和谦虚,他好像比廉颇伟大。但现在年岁较增,我觉得廉颇比蔺相如伟大了一级。因为要一个人道歉实在太难了。堂堂一国的上卿,而能承认自己犯错,负荆请罪,这是何等的胸襟气魄,在人类史上也不多见。
近代道歉学的研究相当盛行。学者已经发现,虽然礼貌式的道歉已极普遍,但真正的道歉,特别是政治的承认错误和道歉,仍极少见。美国的尼克松搞出了“水门案”,但一直到他死,他都没道过歉,只说过他很“遗憾”;小布什总统炮制假证据作为攻打伊拉克的理由,这是欺骗美国人民,他也没有道过歉。
政治上犯了错,当事人几乎从未做过道歉,最大的原因乃是道歉认错可能要付出无法预测的风险,可能会引发社会的动乱,被人算账。为了避过风险,遂只得打死不认错。只有等到好几十年后,犯错的那一代都已死光,而且认错道歉已不再有后遗症,甚至还会赚到好名声,这时晚了一代或好几代的人,才会出来道歉。
二战期间,美国将12万日本侨民送进了集中营,直到1988年,已完全事过境迁,才由里根政府道歉赔偿;1946年在台湾屠杀人民,闹出了“二二八”事件,也要等到半个世纪后才道歉赔偿。而人类最空洞的道歉乃是前几年天主教教宗为过去1000多年里教会对发展中国家人民所造成的伤害道歉,这是最廉价的道歉。
因此,道歉这种行为太值得研究了。无论个人、组织甚至政府,都很容易做错事,使别人受到伤害,照理讲,都应该道歉,才符合正义的标准。但要一个人或组织及政府认错却极困难。认错等于承认自己愚蠢及犯错,认了错可能就会被人瞧不起,等于宣判了自己的人格死刑。因此,犯错者都普遍会拒绝认错道歉,宁愿去鬼扯赖皮。犯错而不认错,却在法庭上东扯西扯,这已成了道歉学研究的一个有趣问题。
篇9
宽容如水,会给人带来一种温暖的美。
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生存着,都要彼此交往,沟通,合作,这就难免有时会产生或遇到种种矛盾,甚至有时矛盾还很激烈。倘使你能以一颗宽容之心去对待、处理,不和对方斤斤计较,又能原谅他人的一时过错,用你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对方,使他感到你如水的温柔,让他漫漫静下心来思考问题,认识事情的真实缘由,你们也许会化干戈为玉帛,反之,若是你们针锋相对,以牙还牙,那么你们除了两败俱伤,头破血流,还能带来什么呢?所以宽容他人的过失,给他人一次改正的机会,应该是你的一种美德,而不是你的无能。正如人们所说:“得饶人处且饶人。”
宽容似火,会给人带来一种温暖的美。
宽容更一深层次的理解,就意味着不仅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更能用自己的爱与真诚去温暖别人的心灵。心平如水的宽容,已属难得,而雪中送碳的宽容,更可贵,更令人动容。
众所周知的“廉蔺相交”的故事,就是最好的宽容典范。由于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相会”上,不畏,机智勇敢地同秦王斗争,为赵国的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赵王便提升了蔺相如,职位在廉颇之上。这可惹恼了廉颇,他想:蔺相如有什么本事,不就凭一张嘴吗?竟然官职还比我高,于是就多次羞辱蔺相如,但是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并不计较个人得失,甚至是忍辱负重,用他宽大的胸怀感召并教育了廉颇,才有了后来的“负荆请罪”的故事。从此廉蔺团结合作,辅助赵王,使强秦虽拥有重兵也不敢轻易举兵伐赵。试想,如果蔺相如没有宽大的胸怀,不能正确处理他和廉颇之间的矛盾,那么廉颇还会负荆请罪吗?结果是不言而喻的。正是有了蔺相如的宽容,才使廉颇一颗冰冷的心变的温暖了,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才亲自登门谢罪。而赵国也正是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两员大将齐心合力地协助赵王,才使赵国能继续巩固下去,不被外来国家侵略。由此看来,宽容似火,不仅能给人带来一种温暖,也能给国家带来一份不可低估的力量。
篇10
读《将相和》有感 2008、12、6
读过《将相和》后,对“完璧归赵” 、“渑池勇斗秦王”、“负荆请罪”这三个典型的历史小故事记忆犹深。故事详细生动地讲述了老将军廉颇与?相如之间从不和到和的过程。表现出?相如机智勇敢、临危不惧的斗争精神和廉颇勇于改过,胸怀大志的品质,反映了将相之间相互尊重的崇高品质,充分说明了“和”为贵的道理。
?相如忠心报国,不畏、不辱使命,在秦国王宫里巧妙地保住了和氏壁;在渑池会上,为维护国家尊严,又以生命威胁秦王,为赵国扬眉吐气,从这些事中我看到了?相如从灵魂深处发出的一种不可泯灭的爱国精神。当他受到赵王重用时,廉颇老将军内心不服,这时?相如能宽大为怀、顾全大局,让居功自傲的廉颇自己认识错误而主动负荆请罪,至使两人团结一致、保家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