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日记范文

时间:2023-03-25 05:05: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养蚕日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养蚕日记

篇1

假如我活在战国时,我会选择养蚕织布的平淡无奇,却也会敬仰西施为国献身的勇气;假如我活在汉武帝时代,我会选择骑马征战……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接下来请欣赏:养蚕日记

养蚕日记1以前,我在家里养蚕,养了十多只,还生下来了许多只,只不过已经死了。我今天就是为大家讲我自己的养蚕日记。

“小蚂蚁”

蚕宝宝从卵里生出来是一条黑乎乎的小东西,它很小,但它也是“全副武装”了的。它有很多只脚,脚上有很小的吸盘所以我给他命名为“小蚂蚁”。“小蚂蚁”别看它个儿挺小,但他的食量大,一天到头都在吃。吃东西的样子也十分可爱,只见它的嘴巴前面尖尖的东西来回移动,它就在吃了,过不久,在桑叶上就会看见一个虫洞。

“黄毛”

过了许久,蚕宝宝就长大了,它从亲切的“小蚂蚁”变成了亲切的“黄毛”了。自从他长大以后,他的尾巴就越来越尖了。他吃东西时也越来张狂了,比以前的食量更大了,而且啃桑叶的速度也快了。

蚕宝宝“变身”

又过了几月,蚕宝宝的身体越来越白了,身体也越来越大,越来越长了。蚕宝宝有10多只脚了,它身上的气孔也清晰可见了。这时用放大镜仔细一看,你会看到蚕宝宝的眼睛有一只是复眼。殊不知,这也是蚕宝宝生命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要慢慢断粮了。

断粮之艰难

蚕宝宝到了鼎盛时期,会有一个转折点,上面说了,那是断粮。蚕宝宝断粮会让自己雪白的身体变得通体透明,吃得越来越少了,到最后就不吃了,我感觉他是已经有气无力,生命到了后期。

结茧

蚕身体透明后,也就到了他的关键期——结茧。蚕结茧时会把自己用自己的丝线包裹起来。但是这也会让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丝绸。丝绸是通过绕丝,放水……很多步骤。

蚕还有很多形态,但蚕让我明白了丝绸来之不易。

养蚕日记2总是听大人说真丝的衣服穿着特别舒服,也总听老师提到“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句,于是我对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让妈妈帮我买了11条蚕准备自己亲自养一养。

20x年4月2日 星期二 晴

我家来了11颗“黑芝麻”,它们个头圆圆的,小小的,直径大约2毫米,我把它们从快递盒里拿出来放在小盘子上,有一个差点被我掐成两半了,我望了望快递盒,空了,又望了望小盘子,1、2、3、4……10,少了一个,我找来找去,最后在自己的指甲缝里找到了第11个。

20x年4月19日 星期五 晴转多云

小蚕从“黑芝麻”里钻出来了,它们如同马克笔细笔头一端画出的一条条黑线。小蚕孵出来了,桑叶呢?正在我着急地时候,看见了阳台上芦荟盆里的那株杂草,我眼前一亮,桑叶不就是长那样的吗?我掐下一片叶子,叶茎里流出了白色的汁水,这就是桑叶!我把新鲜的桑叶剪成小细条,放在盘子里给蚕吃。

过了一会儿,桑叶上出现了几个小细孔。小蚕们在干嘛呢?嘘——!小声点儿,它们吃饱了正在睡觉呢!

20x年5月1日 星期三 多云

小蚕长得好快,不久就从“细黑线”变成了“粗白条”。有几条蚕在脱皮,尾部聚集了一层皱皱的皮,怎么使劲都挣脱不了,看它们脱皮这么辛苦,我好想帮它们一把,妈妈阻止我说:“脱皮是蚕宝宝的成长过程,有些事情别人是不可以帮忙的!”听了这话,我只好在边上默默地为它们喊加油。

通过半个小时的努力,蚕宝宝终于把旧皮脱下来了。

20x年5月19日 星期日 晴

蚕宝宝们大量吐丝把自己包起来,一层又一层,不吃桑叶了,也不睡觉了,终于结成了茧,它们大概是很累了,在里面睡了一场大觉,它们大概自己也没料到,一觉醒来,自己会变成长着翅膀的蛾吧。

养蚕的过程真有趣,观察它们也让我获得了好多知识!

养蚕日记3每当我看到鞋盒里那群可爱的小家伙——蚕时,我就想起我上学期养蚕的经历。

蚕可是非常挑剔的,它的住宅真是精挑细选。首先,要准备一个精致的鞋盒子,要在顶上扎几个洞,然后在下面铺一层纸,注意纸一定不能有味道。接着在上面放上桑叶。蚕的住宅就大功告成了。完成后还要注意,不能把蚕的住宅放在有阳光的地方。这就是蚕对住宅的讲究。

蚕的住宅建好了,然后就是孵蚕了。先把蚕卵包在卫生纸里,然后把它放在口袋里给它温暖。一天拿出来两次,观察卵的变化。

过了34天,蚕就出来啦。几条黑色的小虫在纸上蠕动着。蚕出来以后,不要着急。要用毛笔的笔尖把蚕挑到桑叶上。整个过程一定要很小心,不然的话,很容易就会把蚕给弄死。

蚕的饮食也很讲究。新出生的小蚕要用嫩叶,叶子要用水洗干净,最好使用刷子把水一点点刷上去。叶子不能有水,不然蚕就会因为拉肚子而死去。那是因为桑叶里的水分已经足够蚕的了,不需要过多的水分。蚕吃桑叶时,是一张一合的,别看嘴小,一眨眼功夫,一大片桑叶就被蚕吞食了。

蚕的卫生也很重要。要定期给蚕清理粪便。使它的住宅保持干燥、卫生。清理粪便时,要把蚕抓到另一个鞋盒里,然后把粪便清理出去。

蚕渐渐长大,当它长到3﹑4厘米的时候,就要开始吐丝结茧了。他先把自己固定在一个角落里,然后从嘴里吐出丝来,慢慢的他在我眼前模糊了,过了一晚上,它就变成茧了。

过了3﹑4天,蚕就会破茧而出,变成飞蛾。变成飞蛾后,要把它们抓到一张纸上,让它们进行,然后它们就会排卵了。注意,白色和黄色是无效卵,是孵不出小蚕的,只有紫葡萄色的卵才有效。

飞蛾排完卵后,就会牺牲,飞上天堂。蚕的一生就结束了。

昆虫的一生就是这么奇妙!

养蚕日记4人们说“春蚕到死丝方尽”。你们知道蚕的一生吗?听我缓缓道来。

一天,小米妈妈送了我一些蚕。我打开盒子,不禁吓了一跳:一群黑乎乎的蚕宝宝抱成一团,津津有味地吃着嫩绿的桑叶,可爱极了!回到家里,我将爸爸从乡下摘来的桑叶小翼翼地取来,正准备把放入盒子中的时候,想到施老师说过:蚕不能吃有水的桑叶,不然就会拉肚子导致死亡。我赶紧将桑叶用纸巾擦干。接着,我把桑放入养蚕的盒子,把别的桑叶放入冰箱。过了两三天,当我把盒子开,惊喜地发现那几只蚕不是"小黑",而是"小白"了!可是,那一粒粒罴黑的、核桃形的东西是什么?听爸爸妈妈说,这是蚕的屎,又名蚕沙。它的作可大了!小时候,我还睡过蚕沙枕头呢!因为它有吸汗作用,听说还可以做药呢!

关于这些家伙,还有过许多趣事呢!一天,我发现一只白胖胖的蚕横行霸道,在别的蚕身上爬来爬去。我看见了,不禁哈哈大笑,将那只蚕放到了角落。

随着蚕越来越大,需要的桑叶也越来越多。施老师说过:人要一日三餐,蚕也要一日三餐。由于我们白天不在家,所以我们每天一早都抓一大把桑叶放进盒子里,让它们吃个够,吃个饱。一天,我看盒子里有许多皮,那是什么呢?施老师告诉我说,这就是蚕蜕的皮。

日复一日,过了半个月左右,蚕变得发黄发亮,整天在盒子的角落将头摇来摇去。这时,我知道蚕要"上山"了!他们要开始结茧了。一个个茧从开始透明到最后变成一个个白白的、圆圆的,摸上去有一种软软的感觉。这个茧可以做成蚕丝被,每年冬天,我总要盖蚕丝被。因为既保暖,又柔软,十分舒服。

请问你们与蚕有什么故事吗?快跟我说一说吧!

养蚕日记53月9日晴

妈妈网上给我买的蚕卵已经到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发现蚕卵是黑色的,黑中带点灰,呈椭圆形,长0。2厘米,宽0。1厘米,可爱极了!真希望它们早点出壳。

3月15日阴

期盼已久的这一天终于来了。早餐,我听见几声“沙沙”声,本以为是风吹动树叶发出来的声音,起来一看,原来是我的蚕宝宝破壳而出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连忙拿起一个纸盒,小心翼翼地把蚕宝宝放进纸盒里,它们身长不到0。5厘米,宽才0。2厘米,像小蚂蚁一样,全身黑黑的,黑得分不清哪一边是它的头,哪一边是它的尾巴。

3月29日雨

蚕宝宝们的食量现在已经变得很大,他们的身体随着他们的食量越来越肥,越来越大,蚕宝宝们的大小足有我的小拇指那么大那么粗,他们的身体越来越白,越来越柔软。

4月10日晴

今天我发现蚕宝宝开始不进食了,缩在墙角,我本以为他们要脱皮。可是网上一查,原来他们要结茧了。这是一只较大的蚕宝宝,吐出了一缕缕乳白色的我轻轻碰了一下,摸起来软软的,细细的。

4月20日阴

今天蚕宝宝们已经从蛹变成了飞蛾,她们浑身雪白,有一对又长又直的触角。一双美丽的翅膀,他们开始,完毕后雄飞蛾会飞走,雌飞蛾产完卵便会死去。

篇2

过了几天,蚕宝宝身体也胖了,快要蜕皮了。我很想看它们蜕皮,但晚上它们就悄悄地蜕了皮,一眼也没看到,可能是它们不想让我看到吧!

说了这么久,我还没有告诉你们蚕宝宝长啥样呢,它们长着像小黑点一样的眼睛,鼻子圆鼓鼓的,身体白白的,脚的旁边有小黑点。

等到蚕宝宝长到胖嘟嘟样子的时候,它们的食量大了,吃“饭”的时候,我都能听见它们吃桑叶的声音,好像在说“好吃,好吃!”

我生来就怕毛毛虫,我妈妈也不例外,有一次我把蚕宝宝给妈妈看,她差点“晕倒”。还有一件趣事,是这样的,有一天桑叶差不多被蚕宝宝吃完了,我急得团团转,幸好有妈妈及时“救助”,从人人乐把桑叶买回来了,不然我的蚕宝宝就要饿肚子了。

我想让它们快快长大,结茧、化蛾、产卵。免得妈妈又喊冤了。

告诉你们一件让人发笑的几条蚕宝宝的趣事:有一次,一只蚕宝宝为了吃一片桑叶,竟然把它的身体转了360度,这说明蚕宝宝的身体非常柔软。有时候,几条蚕会叠在一起吃桑叶。

光阴似箭,蚕宝宝终于结茧了。先是一两条结茧,接着就有很多条蚕结茧了。它们结茧和前面我说的蜕皮一样,看都不愿给我看,它们可真淘气呀!

有一条蚕似乎觉得自己是老大,身体很长、很胖,而且是最后一个结茧。还有几条也很有趣,有一条蚕的茧居然结到盖子上,可能是晚上我把养蚕的盒子盖上了,它偷偷地爬上来,结了个茧。

还有一条蚕的茧居然是在盒子里两张报纸的中间,我觉得它很懒,因为这样它就可以少吐点丝。

时间过得真漫长,好像过了一亿年一样,过了很久它们还没有变成飞蛾。

篇3

而在这些人里,有两个人是堂吉诃德化最明显的,一个是马小军,一个则是傻子。马小军童年时幻想着我军的铁拳将苏联的坦克砸得粉碎,自己则成为战争英雄,青年时幻想着米兰与其相恋,幻想自己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顽主,被警察骂得灰溜溜跑回家,擦擦鼻子开始幻想自己教训警察,这与其说是阿Q 精神,更像是堂吉诃德的一种浪漫情怀。傻子似乎不被人注意,但我认为这是堂吉诃德在电影中的一个象征:傻子常年骑着一根棍子,不是像骑着一匹马吗?而每次傻子与马小军他们的对话,是电影《列宁在十月》苏联的暗号,估计是苏联电影反复轰炸后的一种文化现象,人们对电影的经典台词总是津津乐道的。

在描写第一次见到米兰的照片,王朔在书中是这样写的:

另一间房子虚掩着门,我推门进去,发现是少女的闺房。单人床上捕着一条金鱼戏水图案的粉色床单,床下有一双红色的塑料拖鞋,墙上斜挂着一把戴布套的琵琶,靠窗有一张桌子和一个竹书架,书架上插着一些陈旧发黄的书,这时我看到了她为什么我会对她的肩膀、大腿及其皮肤润泽有如此切肤的感受?难道不是只有在夏日的海滩上的阳光下才会造成如此夺目、对比鲜明、高清晰度的强烈效果?

彩色照片又与后来米兰给其看了一张相同景致的照片,却没有笑,是黑白的。这与影片的彩色和最后的黑白如出一辙,所以米兰一直是阳光灿烂的日子的代表元素,她离开,彩色时代结束,剩下无味的成长。

原著里和跳水是两个分开的故事,断开来的,电影里通过乡村骑士把两件事接在了一起,使电影保持流畅,人们的情感可以继续累积。而在爬梯时,姜文采用了两个缓慢的升镜头和固定镜头,马小军爬梯的速度也被降慢了,配上音乐,使得这跳水更像是一个神圣的仪式,像一个阶段的终结,后来的发展也证实了这一点。马小军阳光灿烂的日子结束了。

在原著里,米兰是真的让了,这是马小军的报复,属于一种要打破女神形象,结束一切做的破坏,在电影里没有。你可以说是广电不希望有,但没有成功,也成就了电影,为青春留下遗憾,米兰的荧幕形象依旧,但这一部分显得没有原著那么狂野,也是事实。

除了堂吉诃德式的浪漫,影片的另一个主题就是对记忆与真实的一场思辨。王朔和姜文也都做了论述,王朔大段大段的写,把自己当成一个讲故事的骗子,他在书中这么说:我现在非常理解那些坚持谎言的人的处境。做个诚实的人真难呵!好了就这么决定了,忘掉真实吧。我将尽我所能把谎撒圆,撒得好看,要是再有点启巴和教育意义就更好了。我惟一能为你们做到的诚实就是通知你们:我又要撒谎了。不需要什么勘误表了吧?然后继续叙述着一个已经知道是假的过去,这其中我们感受的是作者对记忆的无可奈何,对真实过去的不见以及时光的流逝的感伤。姜文所做也不过如是。但第十放映室在评论阳灿时的一段话,从细节上,从荧幕与现实,从时代的变迁,几个角度融入到了一起,说出了我一直想说却不知如何说的话:

篇4

2001年,孙孙5岁。一天,小家伙儿从幼儿园回家带回绘画作品《天鹅》,全家很惊诧:“这是什么呀?”他坚定地回答:“天鹅!”全家更为惊诧:分明是一个大篮球啊!孙孙毫不在乎。于是我们便问他怎样欣赏这幅作品。他果断地强调要竖着看:“头向上,它正在飞,不能放平,放平就会掉下来……”

“奶奶,我在小一班的时候,他们说‘大甲’可以进化成‘肯泰罗’。等我上了中班一查,发现‘大甲’无进化!”小家伙一边说着一边信手画他的“精灵世界”。

咱也弄不清他在中班“查”什么,怎样“查”,可是我毕竟有了新发现:哎呀,怎么疏忽了,人家也有历史了――从小一班到中班,再往前推,他这5年的人生经历再加上10月胎儿,也够小家伙说“古”的了。倒是我显得有些幼稚,大甲是什么?肯泰罗又是什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怪物”世界?

不懂就向孙孙“下问”呗。生活在电子游戏时代的小家伙滔滔不绝:大甲就是那怪模怪样带壳子的、虫子一样的家伙,肯泰罗就是那个大怪牛……开始还行,后来我便越听越发地不懂。但是这时候的不懂一定要装懂了,否则就要伤害我诲人不倦的教授积极性……

每天傍晚小家伙进家门,不是爷爷奶奶便是爸或妈,准有一两个人高喊:“梓T,洗手!换鞋!”为了强调洗手的重要性,往往还要补充一句:“你不洗手,细菌进你肚子里,你就会得病。”后来才发现,小家伙根本就没明白大人叫喊的用意:那天他听完这顿叫喊后,便一鼓作气地完成了绘画大作《细菌游戏》。我们才发现他对细菌的理解就犹如快乐的动物园,他每天惰于洗手换鞋是在幻想生病,幻想在肚子里开个快乐的动物园之类的事情……

养蚕者说

我是孙孙的聚宝盆,他那只死在罐儿里的小壁虎遗体、用纸箱板做的大鲨鱼、精心构图的小精灵,诸多宝贝我一概珍藏,自然包括那本养蚕日记。

去年春,为表扬他的作文《救蚯蚓》和《“吊死鬼”变蛾》等,老师奖励他两只蚕宝宝。那天只见他激动地弓着腰、双手捧着蚕宝宝、小心翼翼地走着走着……

“奶奶养过蚕吗?”“养过。”“也是两条?”“不,好几十条。”“我爸呢?”“上百条。”他羡慕地大叫起来,我又补上了一句:“中间死了一半,是我喂了撒过农药的桑叶,没几分钟它们就全身变绿……我和你爸、你叔伤心得不敢再看,多亏爷爷把死蚕挑出去继续喂养,直到它们做茧。”

“爷爷真好。那后来呢?”“不养了。”“为什么?”“太伤心了……”

孙孙坚定地看着我:“奶奶,这回我不让你伤心,老师还让我写观察日记呢!”

养蚕包含着采集桑叶和喂养。采集由他爸、我的儿子负责,他妈负责挑选他爸采回的桑叶,优食劣汰。孙孙的《养蚕日记》便随着蚕宝宝的生长、吐丝、做茧、成蛾、产卵做全程记载。

孙孙的蚕,有老师奖励的两条,同学送给的4条,6条蚕蛾全部做茧,做茧后依旧延续着故事,它们把我们全家串联起来。

加了醋的蜜

最初画画儿没有艺术目的,画着画着竟然发现自己可以创作自娱自乐的寓言连环画儿了。孙孙亦成就不菲,假期与我同画,平素抽空儿独自做画,成了学校美术课的常“优”生,为此,我的儿、孙孙的爸送他一正式速写本,以资鼓励。

儿子赠本的那一瞬间,我醋醋地、羡慕地看着孙孙:“你爸只知道鼓励他的孩子,怎么就没想到鼓励他的妈妈呀……”

孙孙立马安慰道:“奶奶别急,等我大学毕业挣的第一笔钱,给您买个跟我这个一样的速写本!”

此事发生在他9岁、我72岁的2005年春天。天晓得,等他大学毕业挣了工资,我还能再画否?可是,孩子纯真的话依旧犹如一缕希望之光紧紧地包裹着我,像阳光一样温暖,像蜜一样甜。

篇5

(一)制定工作方案。根据桂渔牧发[2009]61号文的精神,我局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兽药管理经验,制定了《*市蜂用蚕用兽药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各县区也结合实际制定本辖区专项工作方案,报市局备案。

(二)市、县两级经营户建档造册。由于蜂用蚕用兽药历来缺乏有效监督管理,经营户、网点,用药业主都未登记在册。接到上级文件后,我局立即转发到各县区局,要求尽快开展工作,进行了一次全市大排查,先要弄清主要经营大户,再逐步调查其它分布网点,,将市、县两级蜂用蚕用兽药经营户、养蜂户全部记录在案,对乡镇蚕药经营户全部检查登记,对村级蚕药经营户、养蚕户尽力了解备案,掌握其用药的种类及来源。

(三)检查蜂用蚕用兽药经营店。市级由主管局兽药分管领导带队,组织兽药监督员对蚕用兽药经营店进行全面、细致检查,共检查蜂用药店5家,蚕用药店3家,未发现区局文件列举的蜂药生产厂家以外的药品,蚕药未发现三无产品。每个县区也分别组织多次检查行动,累计检查县一级蚕用药店5家,乡一级蚕用药店324家,村一级蚕用药店18家,县一级蜂用药店3家。未发现蜂药违禁物品,收缴蚕药三无产品5起。

(四)建立规范用药规章制度。在检查药店、养殖户的同时,宣传国家兽药管理政策,告诉药店建立完善营销台帐,出现用药问题时可有效追溯,减轻自己所担责任;结合无公害蜂产品生产项目的实施,我局印制养蜂户生产日记本1000本,发给所有养蜂户,要求他们从正规渠道、厂家买药,将每次进货、用药名称、厂家、批号、时间、数量和投喂饲料及日常生产活动如实记录,生产日记本要妥善保管,不得使用违禁、未经批准的和过期失效的兽药。不定时抽检蜂产品,送区畜牧总站无公害畜产品办公室安排化验,目前售给蜜博士、全健两家工厂的蜂产品都全部合格。

(五)举办培训班。我局在自治区养蜂站支持下举办了3期无公害养蜂技术培训班,全市211个养蜂户得到多方知识培训,养蜂规范用药方法、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得到了宣传普及。

二、取得成效

(一)全面了解了全市蜂用蚕用兽药经营户、使用户情况。完全掌握了市、县两级蜂药蚕药专营户经销药品情况,目前经营药品未发现违禁物品。由于专业知识的原因,本系统技术人员对蚕药了解不多,检查过程只能针对三无产品,乡镇蚕用经营户有极少数卖三无产品问题,被发现的都进行没收。

(二)大力开展了宣传工作。在检查过程中对经营户、用户进行宣传,使他们知道必须遵守国家兽药法规,为他人健康着想,违法经营必然受罚,提高了他们守法经营意识,为市民消费安全的蜂、蚕产品增加了保障。

(三)帮助养蜂户提高了养殖用药技术。通过专项行动推动,办了培训班,印发了生产日记本,普及无公害养蜂技术,养蜂户会有意识安全用药,对我市养蜂业健康快速发展会有助推作用。

篇6

基于学校的“全人课程”及其生态学视野,我们对科学课堂教学进行了新的思考,决定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现象教学”实践与研究。“现象教学”是芬兰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即基于现象(主题)的教学,按照某一现象或主题实现跨学科的主题教学。如学生通过欧盟演变、气候变化、芬兰百年独立史等主题,以跨学科的方式学习语言、自然科学和经济,让学生与来自多个学科的教师互动,以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取代学生排排坐、被动听讲的传统形式。

我们在科学课程中所进行的“现象教学”,就是围绕某一科学现象进行主题教学、跨界教学,其特点是超越科学与生活的局限,超越学科与学科的局限。

一、跨越知识逻辑,让科学回归生活

教育源于生活,是生活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特别是夸美纽斯提出的班级授课制,使得教育更加专业化、体系化,同时,也越来越脱离生活本身。品德教学有知识逻辑与生活逻辑之别,英语教学有书本英语与生活英语之别。科学教学亦是如此,更多的是遵循知识逻辑,生活逻辑被忽略。学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利用教师提供的仪器、材料完成相关的探究活动,却对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视而不见,极少有学生能够发现生活现象并自主进行探究。

科学课程的“现象教学”就是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适时围绕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现象展开教学,将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努力在学生生活与科学教学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从而使科学教学跨越知识逻辑,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科学现象,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或解决生活问题,从而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让科学探究成为一种习惯。

1.科学问题生活化

在现象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把科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来源于生活,从而使学生逐渐把科学思维延伸到生活中。

(1)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

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造,使之具有可探索性,增加学生获取直接经验的空间,使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更是一个经过加工的实践过程。教材的编写受到地域、文化、时间、民俗差异的影响,使部分教学内容与各地的生活实际不符,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地使用教材,甚至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改动,使之更具生活化。

首先,修改教材。教材是编者提供的范例,这些例子不一定是每一个学生都熟悉的,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改编素材或者增加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素材。例如,粤教版四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五课《健康饮食》活动1“饺子里有什么?”就可以根据广东的饮食习惯改成“包子里有什么?”或者“尖堆里有什么?”

其次,可以修改顺序。根据季节时令,将部分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修改,使之更加符合生活实际,利于教学。例如,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身体的奥秘》第三课《叶里的“加工厂”》、第四课《花里的育婴房》可以改到春季学期的五年级下册,方便老师和学生就教材中提到的叶子、花在生活中找到研究对象,利于学生学习与探究。

(2)实现探究材料生活化

“有结构的材料”是小学教学中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完整的形象,获取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如果选择的材料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既可以提高学生探究的注意力,也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因此,选择“有结构的材料”时应该注意:来源于学生身边的物品;来源于学生周围的环境;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来源于学生的经验范围。

例如,指导学生建立“溶解”的概念时,除了准备高锰酸钾等化学材料外,还可以准备一些来自生活的材料:食盐、白糖、砂子、面粉等;又如《物体的沉与浮》这一课的教学中,除了可以提供木块、石块、泡沫、铁钉、瓶盖、牙签等材料外,还可以选择学生身边就有的铅笔、圆珠笔、橡皮、铅笔盒等。

2.生活现象科学化

只有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体验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品尝到学以致用的乐趣,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科学的乐趣。

一是实现家庭生活科学化。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往往会有许多疑问,要引导学生把这些疑问尝试着用科学的方法去解释和解决,如苹果削皮后不久就变色了,其它水果削皮后会变色吗?你猜想水果变色跟什么因素有关?你有办法证明吗?你有什么办法让水果削皮后不变色呢?

二是实现科学作业的生活化。科学探究活动不应该局限于科学课的课堂上,而应该延伸到生活中,这样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它的魅力。因此,常常布置一些课外作业,让学生带回家去,独立完成或请家长协助一起研究完成。例如,学完《植物的茎》后,给学生布置作业,回家用扦插法繁殖一棵植物,并把自己的发现和收获记录下来。此项活动持续时间足有一个多月,W生们对扦插植物、种植养护进行仔细地观察与研究,当他们发现扦插的植物长出新芽,当他们经自己的手给这个世界增添了片片绿意时,忍不住欢呼雀跃。当然,也有一些同学发现扦插的植物没有成功,枯萎了,他们很伤心,对着那干枯的枝条进行思考:为什么别人的植物发芽了,为什么自己的植物枯萎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雨水太多,还是太干旱,还是虫害,还是养分问题,或是扦插方法的问题?自然而然地进行深入探究。

二、跨越学科教学,让科学关注生命

基于“现象教学”的科学课堂教学,适时超越传统学科界线,与语文、数学、思品、美术、信息技术相结合,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沟通表达、批判思维、创新能力等等。

下面以“蚕的一生”这一主题为例,具体阐述“现象教学”的教学思路。

1.设计多元的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法是引导学生养蚕、观察蚕、了解蚕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侧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着眼于了解关于蚕的科学知识。基于“现象教学”的“养蚕”课程则是将养蚕作为探究的主线索,内容覆盖科学、语文、数学、综合实践、美术几个学科, 重新设定了跨学科的教学目标。

(1)做观察记录,从科学的角度了解蚕的一生经历“卵―蚕―蛹―蛾”四种形态变化,培养观察能力和长期记录的科学习惯;

(2)用图表方式来呈现蚕从一龄蚕到五龄蚕在体长、体重的变化,从数学的角度来探究蚕的生长规律,培养学生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完成一幅《蚕的一生》手抄报,要求图文并茂,从美术的角度发现蚕的生命之美,培养学生绘画与设计能力;

(4)用蚕丝做一件作品,从做上学(一种探究习惯)的角度来研究蚕丝的应用,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工程与技术的应用能力。

(5)举行养蚕分享交流会,从语文的角度来表达养蚕的心得与发现,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于是,基于“现象教学”的“养蚕”就有了“观察蚕”“蚕的变化”“蚕的一生”“蚕丝的应用”“养蚕收获”等课程。在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全方位提升。

2.简化复杂的教学环节

传统的科学教学中,教师总是希望教给学生一些知识或者技能,唯恐学生学不会、记不住,教师的讲解仍然占据课堂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探究、操作、思考、交流的时间很少,这也是许多公开课、展示课执教者总觉得探究时间不够的原因。因此,基于“现象教学”的“蚕的一生”,教学环节只有三部分:第一部分,引入新课。出示几组学生记录一龄蚕到五龄蚕体长与体重的数据,告诉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蚕的生长规律,时长2分钟;第二部分,自主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曲线、矩形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时长25分钟;第三部分,分享交流。先是小组内讨论、小结,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时长约18分钟。在自主探究、分享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只是以参与者、倾听者的角色参与活动,偶尔针对一些问题进行适当地质疑与引导。教师讲解的时间尽可能压缩,把更多的r间留给学生自主探究与分享交流。

3.创建有效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成长。有效的教学评价应该是形成性与过程性相结合;学校与家庭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个人与小组结合;表现与实操相结合。

评价主体多元化。在“养蚕”的主题教学活动过程中,采取的评价包括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自己的评价还包括社会的评价。学生将自己养的蚕带到课堂上来,互相分享交流,在同伴的评价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同时,还要求家长对学生的观察日记进行评价,并分批把学生的观察日记、蚕的图画在科学教室中展出。教师的评价不单是语言上的激励,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翘起的大拇指、一次不经意的摸头,对学生来说,都是有效的评价。

评价时机过程化。评价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进行,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中,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评价。评价对象是各实验小组和个人,评价内容包括小组合作、小组汇报、专心听课、善于提问、回答问题、课堂作业、课外探究活动等。

篇7

28岁的小夏是南京某公司的一名会计,她参加同学会时看到很多人都在用奢侈品,而她的月薪连买一个名牌包都难。于是,她开始挪用公款买奢侈品,而且一买就停不下来,共挪用220万元。事情败露后,民警在出租房里找到小夏,并发现屋子里堆满了名牌包、衣服和鞋子,小夏说:“我就抱着这些东西等你们来抓我。”

夏末点评:“包”藏祸心。

【懒得吃饭】

20岁的小王是浙江温岭市某小区的保安,但他五一假期过后就没再上班。保安队长老江联系不上小王,遂报警。警察打开小王的保安宿舍门后,发现他已处于半昏迷状态。小王说,他不想上班,只想休息。于是他在宿舍待了一个星期没出门,饿了就吃泡面,吃完了也懒得去买,就把自己饿晕了。

深秋点评:小伙子,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呢!

【爱心“回流”】

长沙市的辛奶奶去年收拾出家里的一批旧衣服,捐到小区里的“爱心捐赠衣物”处。近日逛服装展销会时,她买了一条裤子。当她拿回家后竟发现,这条裤子正是她之前捐赠的裤子,裤子上三处手工缝制的痕迹跟旧裤子一模一样。对于为何售卖旧衣物,商家解释是厂家发货,但商家却拿不出厂家的发货单据。

下关点评:消费爱心,商家变“伤”家。

【被骗者骗人】

近日,合肥数人去一家公司应聘,该公司一名自称“蒋主任”的人以体检费、保险费等名义收取应试人200元到1000元不等的费用。当他们在约定的时间去上班时却发现公司已人去楼空。原来这名“蒋主任”去年也曾因找工作被骗,几次维权后,他搞清了诈骗套路,于是依样画葫芦,开公司行骗。

深秋点评:受害者变施害者,二次伤害难免。

【规定作业】

一到四五月份,杭州的部分家长都会为孩子满城找桑叶。学生养蚕是杭州三年级科学教材的规定作业,为了让孩子体验生命的成长过程,学校让学生回家养蚕,并写好观察日记。而蚕宝宝的口粮却让很多家长头疼,不是去公园偷摘,就是去向农业科研单位的朋友要,实在找不到就只有坐车到农村摘,或是上网买。

木杉点评:建议二年级学生种植桑树。

【“替身”父亲】

25年前,因父亲工伤导致脑出血,武汉男子于利辞职回家后,对其精心照料。尤其是10年来,父亲病情加重瘫痪在床离不开医院,于利就在医院陪护,一天没落下。这期间,女儿结婚在山东办酒席,可于利依然“走不开”。于利有个双胞胎哥哥,从小送养给他人。最后,于利让哥哥“冒充”他,以父亲的身份出现在酒宴上。

夏末点评:这份孝心,女儿可曾理解?

【被“考”倒了】

篇8

——玲玲妈

我家儿子总在幼儿园欺负别的小朋友,没事打人家一下、抢人家一块橡皮,每个礼拜都有人来我这告状,我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总不见儿子改过!

——壮壮爸

妞妞胆子太小,和别人说几句话就脸红,别说让她上台表演节目了。

——妞妞外婆

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孩子的不同个性为孩子挑选一个宠物朋友。当孩子多了一个宠物朋友,他的改变,或许会让你惊喜万分哦!

孩子缺乏爱心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并非生来就缺少爱心,往往是父母的溺爱在不经意间把孩子的爱心剥夺了。那么爸爸妈妈就给孩子一个机会疼爱比他更弱小的小动物吧。慢慢地,孩子会发现,除了小动物需要自己的关爱,身边的家人朋友一样需要自己的关爱。

宠物饲养推荐:小猫、小狗、金鱼

推荐理由:

小猫、小狗特别可爱,金鱼也特别漂亮,很受孩子们的喜欢。要激发孩子的爱心,有时候也得使使“美人计”。

孩子可以做的——

按时给宠物喂食。

和爸爸妈妈一起遛狗。

帮爸爸妈妈一起给小猫、小狗洗澡。

爸爸妈妈请注意:

去宠物店挑选宠物时,最好让孩子拿主意,孩子自己选的宠物,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他的爱心。

喂食或换水的任务一旦交给孩子,爸爸妈妈就不要代劳。如果孩子忘记了,可以提醒他。爱心不是一时兴起,长久为之,才是真正拥有爱心!

如果决定在家养小猫、小狗,爸爸妈妈必须定期给小宠物打预防针,毕竟孩子的健康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孩子属于过敏体质,不宜养小猫、小狗等长毛动物,可以改养金鱼。

孩子爱欺负人

对付这类孩子,以暴制暴可不是一个好办法。他们一般都比较强壮,爸爸妈妈可以利用这点,让他们做小宠物的守护者,激发孩子心底里最善良的一面。在饲养宠物的过程中,孩子看到了动物们的生老病死、体会到了动物们的喜怒哀乐,他会领悟到任何生命都需要尊重。慢慢地,孩子会善待动物,善待他人。

宠物饲养推荐:蚕

推荐理由:

蚕的生命周期比较短,很容易观察到它的一生,而且蚕在小时候特别娇弱,饲养起来需要精心呵护,等过了幼儿期,饲养就容易很多,存活率高。孩子一旦“护”蚕成功,正义感会大大提升,说不定孩子就会从“爱欺负人”转变成“爱保护人”啦!

孩子可以做的——

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采桑叶。

洗桑叶,喂蚕宝宝。

帮蚕宝宝打扫屋子。

爸爸妈妈请注意:

给孩子讲述养蚕的要领,提高孩子养蚕的成功率。

孩子做得好,就鼓励他:“你看,蚕宝宝在你的精心呵护下,长得白白胖胖的。你真棒!”

在肯定孩子善待动物的同时,引导孩子善待他人:“你对小动物都那么好,是不是该对你的同学更好呢?”

孩子生性胆小

胆小不算缺点,但如果因为胆小影响到孩子与人交往,那就麻烦了。让孩子先和小宠物交朋友吧,这个新朋友可不会嘲笑你,不会欺负你哦,不用有心理负担。整天和小宠物玩耍,一定有很多好玩的事情发生,爸爸妈妈先让孩子和自己说说,再鼓励他把这些有趣的事情与身边的同学分享,渐渐地,孩子就不怕在人前讲话了,再过一阵,说不定孩子的伙伴也越来越多了呢!

宠物饲养推荐:兔子、小鸟

推荐理由:

兔子温顺乖巧,小鸟一般都关在笼子里,胆小的孩子也不会害怕它们。

孩子可以做的——

按时给宠物喂食。

抱抱小兔子,带小兔出门溜溜。

写观察日记,孩子年纪太小的话,可以用画的方式。事后与爸爸妈妈交流,再与同学分享。

爸爸妈妈请注意:

篇9

融入生活,让观察更细致

《指南》指出:在艺术活动中应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幼儿对周围的新事物充满好奇,但幼儿一般很少会自觉地为某一目的而进行观察。常常受到身边事物的较为突出的外部特征及当时的情绪、个人兴趣所支配,并且常常会在过程中忘记观察任务,或频繁更换观察对象。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生活中的自然事物,确定幼儿观察目的性。有一次,我听到一大群小孩子大喊:“虫!虫!”我跑去一看,原来是一条小蚕。于是让他们观察蚕的特点,并在饲养角饲养蚕,让孩子每天细心养蚕、观察蚕,并作观察日记。在观察过程中,使幼儿增长了不少知识,并画出了蚕的生长过程的连环画。果然,通过这样的训练后,幼儿的观察能力增强了。他们不仅能观察到表面的现象,还会看到藏在里面的现象。比如:在欣赏吴冠中先生的《小鸟的天堂》时,幼儿不仅能看出大树,还能进一步想象大树旁边的东西,虽然都是彩色点表示,但幼儿说出了好多,如鸟窝、鸟儿一家等。

增加游戏情境,活跃观察内容

《指南》指出:在艺术活动中要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幼儿喜欢观察,但却不知如何科学地观察。他们外出时总是东张西望,观察常常是杂乱无章的,并且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要观察的事物。在观察中,教师也可以为幼儿提供游戏化的情境,迎合幼儿缺少观察方法的这一特点。在大班水墨《写生:花瓶里的向日葵》中,就必须观察仔细后才能准确掌握向日葵的形,然后表达出来。活动开始,我搬来了两盆向日葵,要求幼儿仔细观察。轩轩表示不会画鸡冠花,观察后无从下手。我先坐在他身边,和他一起看向日葵,说道:“轩轩,我们来玩一个‘小眼睛爬树’的游戏好吗?”轩轩满心欢喜。我告诉他要让小眼睛慢慢地爬,在向日葵的叶子上等一等,看一看。轩轩说:“哇!向日葵的叶子大大的,上面还有一点小小的刺。”“那花上呢?”我引导他继续仔细观察花的形态,“轩轩你的小眼睛爬在哪朵花上?老师的眼睛在这朵上,他们俩还不一样呢!”“对,老师的花大,我的花小。”轩轩还发现:“瓜子原来是嵌在花朵里的”“那是瓜子的哪头嵌在里面呢?”“是尾巴那头”。我跟轩轩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向日葵,眼睛爬呀爬呀走进了向日葵细微变化中,脸上也渐渐露出了自信的表情。那天轩轩的作品虽然不是全班最好的,但是他自己所有作品中最好的,这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下次参加水墨活动的兴趣。

在多元感知中让观察更投入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观察环节中应该启动幼儿的多元智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各方面的特征,让他们多看、多想、多听、多讲、多摸一摸、多嗅一嗅,以加深对事物的印象。如观察小鸡,除了看它的外形,可以让儿童用手去摸一摸小鸡的绒毛和尖尖嘴,用米喂小鸡。如认识水时,让他们多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倒一倒。在大班水墨活动《小鸡》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光给幼儿看小鸡图片远远不够,无法充实他们对小鸡的认识。很多幼儿生活在城市里,对农村常见的家畜缺乏认识,他们已知的经验无法靠图片支撑起来。鲜活的小鸡摆在他们面前,他们更多的是喜欢,觉得小鸡很可爱。在此基础上的自主观察是幼儿养成良好观察习惯的出发点和归宿,幼儿乐于接受这些直观感受,拼凑起来,他们表现的结果也更丰富。

运用现代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富有趣味的、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无论是水墨画教学还是欣赏活动,现代教育技术在美术活动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制作精美的Flas,调动幼儿的视听觉,充分调动幼儿观察的自觉性;或给幼儿提供一些活的流行元素,调动幼儿的观察兴趣。在大班水墨活动《京剧脸谱》的活动中,笔者事先预料到幼儿对脸谱的概念不足,所以在网上找了一段变脸的视频,幼儿在观看的过程中对脸谱产生了极大兴趣,然后再给幼儿提供一些时下非常流行的“Q版脸谱”,他们看得非常认真,作画效果也很不错。

篇10

一、走出教室,构建语文学习的绿色通道

语文学习的空间绝不能止步于狭小的教室,应当凿开多条渠道,使语文学习与课外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校园中的图书馆、微机室、宣传橱窗等共同发挥教育的功能。

1.书山拾掇

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图书馆作为课堂进行教学,开放教学空间,把阅读的自由还给学生,切实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语文活动课上,我让学生到图书馆自由看书。一进图书馆,学生就四面散开,迫不及待地穿梭于书架之间,挑选心爱的“食物”,连一些平时不太爱看书的男孩子也很快地找到了“可口佳肴”,在一旁“大嚼”起来。不爱看书的朱炳伟见同桌挑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也跑过去拿了一本读起来。下课铃响了,那些原本听到铃声就坐不住的学生,今天竟然对其充耳不闻,不愿放下手中的图书。将图书馆作为语文活动课的课堂,打破过去封闭的教学格局,实现教学空间的开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2.网络畅游

列尔涅尔说过:“教育有特殊的内容和特殊的方法,其形式是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因此必须认识这些组织形式和确定使用每种形式的场合。”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带领学生畅游世界,吸取知识。

教学《海底世界》后,我让学生走进多媒体教室,进入中国海洋生物网。海底的奇异壮观,叫学生大开眼界;珊瑚、海藻、礁石等组成的五彩风光,让学生流连忘返;一条条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鱼儿,令学生异常兴奋……“那是大龙虾,全身披着黄金盔甲,两只铁钳般的大螯,样子多威武啊!”“我看到了正懒洋洋蠕动的海参,真可爱!”学生们的心跳与文本的心跳在活动中趋于一致,抽象的语言文字具体化了。

3.宣传展示

任何一种能力的获得,都需要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觉,也必须经过长期的语言实践。制作宣传板报,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我们学校有一条文化长廊,长廊一侧有许多宣传橱窗,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我们班的宣传栏有“新书架”“故事插图”“校园轶事”“作文展览”等栏目,出刊期为每月一期,先由个人或小组制作小报在班级里展出,然后选择优秀作品,集体出一份班级宣传板报,在文化长廊里展出。学生把阅读、观察、收集到的有意思的资料,通过文字和图画表现出来,这就是创造美的过程,是语文学习的质的飞跃。

二、走出校门,寻找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

教师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农村、工厂参观,参与劳动、采访,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现代化的生产状况及发展前景,懂得生产劳动的重要性,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1.体验生活

教学了课文《剪枝的学问》后,我带领学生走进果园、桑园、花园,让学生亲眼目睹老师傅们的剪枝技能;教学了课文《蚕姑娘》后,我与学校附近的养蚕大户联系,建立校外活动基地,利用星期天轮流派学生帮助养蚕户摘桑叶、喂食、清除蚕沙、撒“防僵粉”,蚕宝宝一天比一天壮实。蚕病了,学生就采集样本利用显微镜观察,再上网搜集资料,对症下药,成功地帮助农户预防病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写出了高质量的日记。

2.现场采访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要求学生自由组成“小小记者队”,到桑园采访养蚕大户吴水荣,到东方丝绸市场采访企业家杨巧观……采访前,我认真组织辅导,在逐项辅导的基础上模拟采访。事前,我还对采访对象进行侧面调查,帮助“小记者”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一次成功的采访,使“小记者”的能力不断提高,从摄影、提问到处理记录的信息,他们已经渐渐地学会探索研究,学会与人相处共同合作,在社区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小记者”从采访农民、企业家开始积累经验,提高能力,还成功地采访了盛泽镇冰镇长,以及盛泽有线电视台的记者,获得了他们的好评。

3.社会调查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教师要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让语文小世界浓缩社会大世界,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活处处是语文。

如教学《地球清洁师》之前,我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家庭周围河道里的水质如何?学校每天产生的垃圾量是多少?马路上的噪音是否超常?……课上,学生们激动地说,原来自己的身边存在着这么多不利于环境的事情。于是,全班学生一致决定向社会发出保护环境的公开倡议。调查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使他们经历了寻文章之道、悟做人之道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