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夸我的老师范文

时间:2023-04-02 23:12: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夸夸我的老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夸夸我的老师

篇1

夸夸我的老师

jslJerry

有人喜欢认真严格的数学老师,有人喜欢上课生动有趣语文老师,有人喜欢体育老师,而我最喜欢的是九色鹿英语学校的何老师.

何老师她很年轻,身材中等,不胖也不?C。她上课认真,讲解生动,她教的发音和单词,我们想忘也忘不了。她说话和蔼,从不骂同学,她的课很受欢迎,我们都喜欢她。她对同学很耐心,每次上课前,她都要同学们背课文,她一个个评分,一个个过关,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她课后都耐心辅导,在她的帮助下,我们班的英语水评都有很大的提高.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衷心的感谢老师为我们做出的一切。.

篇2

双辽第三小学 袁诗博

看了这个题目,你一定会莫名其妙,老师怎么和字母“I”联系上了呢?

首先,“I”老师就是我的作文老师----崔老师。崔老师的头方方的,身子很瘦,成了一个“I”形,给人一种和蔼的感觉,当然这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是因为“I”字母上下平等。而且谐音是爱,说到这我就忍不住要夸夸他了。

记得有一次,我们班王允的书页掉了,王允和崔老师说了,当时崔老师那里只有一个小订书器,因为书很厚,崔老师无法用小订书器把书订好,于是,崔老师特意买了一个大的,可是因为钉子有点小,崔老师又细心地修了一下,把钉修好了,接着崔老师又用订书器将书订好。

崔老师不仅细心,而且还关心我们的健康。

记得有一次,我们班王聪买那种不卫生的小食品吃,大家都知道那是不干净的东西,可王聪还是依然在吃,被崔老师发现了,崔老师说:“王聪,你怎么还吃这东西,罚50分积分卡。”然后又把王聪手里的小食品没收了。崔老师问王聪:“你那东西多少钱?我给你。”王聪说:“五角。”崔老师从兜里掏出钱给了他,并告诉他以后不许买这种东西吃。

篇3

她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同学。从不看同学在班级的“地位”高不高,就算最差的学生只要有一点点进步,她就会在课堂上表扬,从不偏心。

平时付老师对我们和蔼可亲,就像好朋友一样;但在上课的时候她就十分严格,特别认真,一丝不苟,是一位负责任的好老师。

记得有一次,那是在二年级的时候,我生病了,请了一个星期的假。一个星期后我的课程落下了很多。付老师每天抽出时间为我补习,毫不马虎。看到老师那麽的操劳,我心里充满了感激。到考试的时候,我的成绩提高了,考了双百。可老师却瘦了。

篇4

上中学的前一天晚上,我和母亲闲聊,在母亲情深切切的回忆中,我知道自己是七个多月的早产儿,出生时只有两斤多重,体质极差,在医院保温箱里呆了二十多天。那时,父母都悬着一颗心,怕我挺不过来。出院后,母亲怕小小的我冻着,不敢把我独自放床上睡,没做事就抱着我,晚上睡觉也把我圈在她手臂内……母亲说,我比我哥难带多了。

也就是那时,我意识到母亲的不易,放学回家我会主动揽起做饭打扫卫生等活,让母亲不用那么劳累。

结婚后,我如以前一样尽心孝顺父母,经常回家看看他们,帮家里做点什么。若是母亲叫我做什么,我会非常乐意去做。起初,我孝顺父母,老公也很支持,但到后来,他越来越反对,甚至因此和我产生矛盾。当然,老公出现这种情况也是有原因的。

大嫂怀孕后,母亲专程到大哥家侍候她,大嫂生下孩子,帮她做月子,紧接着帮他们带孩子,一直带到上幼儿园。大哥在城里的房子,首付的钱全是父母的。大哥和大嫂是在我和老公谈了两年恋爱后才相识结婚的,所以父母对大哥所有的付出,老公都是知道的。母亲对儿子好,这也没什么,老公对母亲有意见,那是因为母亲对大哥和我太厚此薄彼了。

老公的母亲在老公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正因此,在我们计划结婚,提到未来生活时,老公就和我提过,以后在某些事上可能要指望我妈帮忙了。

我怀孕七个月后,挺着个大肚子,做事不方便,那时,母亲在给大嫂做月子,老公不会指望母亲来照顾我,而是自己默默地照顾我,承包家里大部分家务活。我快要生的时候,大嫂已经坐完月子,老公便提议等我生了,让母亲过来帮我做月子。

母亲没有马上回答行或不行,而是说要和大哥他们商量之后才能决定。两天后,母亲给老公回复,说等我生了,就过来帮我做月子。

我生下女儿后,母亲来倒是来了,可只待了几天,便在我耳边说她不放心小侄子,说我大嫂怀孕时,要苗条,不注意营养,说又不听,导致孩子生下后营养不良,身体很弱。还好做月子时,她听了母亲的话,吃下母亲给她做的各种营养餐,孩子的身体才一天一天好起来。现在她不在身边了,怕是她又要讲究苗体而不肯多吃东西……说这些的时候,母亲一脸担忧,我不忍心母亲担忧,便柔声对母亲说:“既然你那么不放心,那你还是去大哥那吧,我让正宇去请月嫂。”母亲低着头没说话,我知道母亲真得是很想回大哥那边。

晚上,我和老公低声商量这事。老公听后,很生气地说:“我只是让你妈帮你做一个月子,她都不放心你侄子,你是不是你妈亲生的?”我说主要是我侄子很娇气,我妈不放心也是很正常的。再说了,我妈也不是说不帮我做月子,是我不忍心我妈担忧,是我提出让她去回大哥那的。“算了,即然你都和你母亲说好了,还说什么,不过,请月嫂不是说请就能马上请得到的,得等我找到人帮你做月子,她再走。”我把意思转告母亲,母亲满口答应说可以。后来,老公向他表姨求帮忙,请她过来帮我做月子。

结婚第5年,我们准备买房,由于首付款还差点。老公想向我父母那边借点钱,老公知道家里是母亲当家,便打电话给母亲,问母亲借3万元。

母亲自从大嫂怀孕后便没去打工了,不过,父亲还在上班,一年下来,有3万元收入。在农村,儿子结婚需要花大笔钱,而嫁女儿非但不需花钱,还会向男方要聘礼钱,我也不例外。也就是说,虽然我迟大哥一年结婚,自从大哥结婚后,父母的开支就是一些生活费人情往来等小样开支,老公认为除掉那些,这几年,不说多,攒个5万元是会有,问我母亲借3万元应该行。老公打电话问母亲,母亲却说家里开支大,拿不出3万,只能拿出一万给我们。

老公听母亲那么说,便说那算了,我找别人借去。母亲马上说,那可以,你先问别人,如果没有,你再来我这拿。老公挂掉电话,很生气地对我说:“你看看你妈,问她借个3万元,说什么家里开支大没钱什么的,给你哥买婚房,一出手就出三十几万,可对我们呢……”

老公气愤地数落着母亲厚此薄彼的行为后,一反平时对我的温和,气吼吼地对我说:“平时过年过节的,你没少拿钱去孝敬你父母,家里有什么事,也都是叫你这个当女儿的,你大哥呢,钱不用给,事不用做,反得了你妈贴心贴肺的好,这就是你亲娘,以后,你别在我面前说要孝顺你母亲的话。”在老公训斥下,我不敢说半句话,确实母亲对大哥和我厚此薄彼的行为做得太过了。

等老公气消了些,我对老公说,可能我妈真没钱了,如果有钱她应该会借给我们的。老公生气地说,到这个时候,你还在为你母亲说话,你是不是被你所谓的孝心蒙蔽了双眼,难道你就完全看不出,在你母亲心里你不过是个外人,你大哥才是她的家人。“我母亲也挺爱我的,小时候……”我话还没说完,老公便打断我说:“你别和我提你过去那些事,更别提结婚时,你父母拿的彩礼钱都返给我们的事,你大哥结婚时,你父母给他们花了那么多钱,你怎么不说,你母亲一心一意对你大哥好,你怎么不提?对了,我看你妈是防着我们借她钱不还,到时候,她就得少给她那宝贝儿子了吧,你给我记着了,以后,我是不会再去你娘家了,你最好也别回去,反正在你母亲心里,你不过是个外人。”

老公说到做到,往后,就连过年过节,老公也不愿意跟我一起去了。他还对我说:“你实在要回去我不拦你。不过,你去就去,e像以前那么给你父母钱了。”老公没跟我回母亲家,父母起初会问问,后来连问都没问一句了,想必,我父母也是无所谓我老公去不去的。

我一直感恩我母亲生我养我的不容易,过年过节回去,我依然会拿些钱给父母表表孝心,给完之后,我不敢让老公知道,怕他心里会不爽,不给,我心里又不踏实,哎,真是为难啊。

某个周六的上午,母亲打电话给我,说胃不舒服,父亲外出不在家,让我带她去市医院检查。挂完电话,我想也没多想,就把母亲的情况和老公说了,告诉他我得带母亲去看病,让他在家带女儿,说完,便准备出门,老公冷笑着说:“你大哥呢,她为什么不找你大哥。她那么疼你大哥,为什么有起事情来,就给你这当女儿的打电话,她把你这个女儿当什么,一台不用保养随时可用的机器人吗。”我回老公说:“你就别说了,我妈都生病了,你还计较什么?”

我不想和老公争什么,开门就想出去。老公一把拦住我,绷着脸说:“你一定要去,那好,请你把女儿带去。说完,便抱起女儿硬塞进我怀里。“带着女儿去就带着女儿去。”那时,我也是有些赌气了,抱着女儿就往外走。我以为老公随后会追出去来,没想到,我走到楼下了,他都没出来。我带着只有几岁大的女儿,怎么带母亲去医院看病?

我只好无奈地返回,进了家门,瞪了老公一眼说:“我不去了,你开心了吧。”老公见我回来,脸色有所缓和,也没因为我说话不友好而生气,而是平和地接了我的话说:“你不去是对的,你母亲那么疼你大哥,应该让她叫你大哥带她去看病,不能那边偏爱着儿子这边有起事来就使唤着女儿。好了,你带女儿,我去买菜。看着走出家门的老公,我心里百感交集,说心里话,老公对我真是不错的,虽说老公不想让我带母亲去看病,我心里很是不爽,可是客观地说,若不是因为母亲对大哥和我太过于厚此薄彼,老公是不会这么做的,所以,我心里不爽归不爽,却不能也不该对老公有任何怨恨。

篇5

阳光洒洒落落地在大地上飞跑,略过厚实的雪上,折射浅浅的逆光在你的眼眸里画出冬的景致。我真是感恩这一切,感激在这遇见你,在冬雪里,于我的生命。好,你不信,让我说给你听:

我感恩,当冬日的麻雀在雪地里寻找食物与温暖,而我却于温室里免去了冻饿之苦,外面残存的草叶枯枝是它们生活的全部,而我们手握诗篇,坐在窗前,将外面的一切都入了诗。

我感恩,当图片里的那一双眼睛溢满绝望,我还可以与朋友互诉温暖的话语,谈论哲学与真理,绝望的眼神后面是生活难以启齿的悲哀,温暖、哲学、真理却不过是我们生活的调味剂。

我感恩,当医院里苍白的面孔与医生相对,我还能站在这雪里与你相遇,咯咯的笑声可以传到很远,亲人的泪水浇不透已经干涸的生命,而我的笑声却能让你的双眼像夏夜的月光一样温暖。

我感恩,当一双粗糙的手颤抖地拾起垃圾箱里的塑料瓶,我还能够穿着时尚的衣服,享受空虚的青春,粗糙的手有着岁月轮廓,那是我们未来的预言,而我却还拥有鄙弃它的权利。

我感恩这一切,感激这生活中所有的快乐与苦难,你说我好吗?你为什么不夸夸我呢?你不说话,大大的眼睛看着我,像是在琢磨我的话,柔软的爪子向前伸了伸,挺了挺腰,然后“喵”了一声,算是回答我的话。好吧,我知道你的回答了。我站起身,看着远处渐渐迷迷蒙蒙的太阳,远处的雪与天仿佛连成了一片,不远处市里的天空,有着霓虹灯映射出橘黄样的色彩,氤氲着。偶尔一两声车响,在这既渺小又广阔的天地里流淌。

这世界好静谧好安详。可是,我知道,现在一定有人在哭。

因为我看见了一个孩子,他一边在雪里跋涉,一边流着泪,头上帽子歪歪斜斜他也不理,看似破旧的羽绒服裹在身上,脚下穿的旧棉鞋,背上一个破烂的背包,这孩子走过我身旁,我看到他的脸被风吹的通红,一双噙满泪的眼睛满是委屈。他哭诉什么呢?我很好奇。是他的父亲打他了,或者他的老师训他了,还是他的同学欺负他了,到底怎么回事恐怕我永远也不会知道,但我不禁又骄傲起来了,我是多么幸运啊!我的父亲从不打骂我,我的老师也不会训我,我的同学更不会欺负我。

于是我感恩。

你又“喵”了一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低头看你,发现你看我的眼神满是奇怪的神色,终于,你忍不住说话了,一只猫会说话,我不禁有些恐怖,然而我仔细地听,想听听一只猫所能说出的话会是什么样子。你又伸了伸懒腰,用一种玩世不恭的眼神看着我,你说:“你以为你的感恩是应该被夸赞的吗?那我告诉你,你这种由对比而带来的优越感迟早会让你流泪的。你不是感恩,你只是庆幸那些苦难没有落到你身上罢了!”说完,你摇头而去,迈着优雅的猫步,这背影颇有些鄙夷的态度。我不禁悚然,被一只猫说出的话震惊了。我仔细回味这话,仿佛很有些味道,仿佛又很没滋味,脸也红起来,大概是被风吹的吧。

篇6

我们那里,学习书法,大部分时间是自己练习,老师教的时间很少,后来临近专业考试,我才渐入佳境,临摹的越来越好。但是那里的学生却不如书法那么清新脱俗,诗意有余。我和大部分人没有共同话题,书法的话题也很少。书法教室里不乏谈恋爱的学生,最后教室里,除了我和好友,教室里都是成双成对的恋人,男才女貌,所以男生长得好看,女生长得漂亮,在哪里都受欢迎,外貌的气质比内涵重要,女生长得好看,就算没有朋友,至少会有男朋友陪伴左右,打饭聊天。在恋爱的季节被夏天的热情点燃时,我在发愁我该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

恋爱班。

回到教室,很少人说话,天色渐晚,体育生气喘吁吁地跑上来,都开始复习做题。每个小类班都是这样子。我最喜欢语文,我握着笔不停的计算,但心里却是充满忐忑与激动。我没有和老师说,我不想学习书法,我想学习影视,别说家长不同意,老师也不会同意。而且我去那么远的地方学习影视,学习怎么办。老师见不到我的进步,也不能让老师见不到我的影子。我翻动着物理练习册,心不在焉地看着班里又多了一位优秀的学生,自己又多了一个对手,不是,自己又下降了一名,在教室里,我很少与人交流,我们之间的话题很少,课本之间的话题也很少。所以没有人了解我的想法,没有人知道我正在酝酿着一个伟大的计划。

那个学生是一个女孩,坐在了前边,老师安排好她,百无聊赖的出去。我们的班级人越来越多,老师警告我们,如果再进学生,他就会清除一些成绩不好,违规乱纪的学生。我明天去不去?我没有告诉任何人,如果别人知道,告诉老师怎么办。如果老师去书法教室查看。没发现我怎么办。我该怎样解释。我会不会被扫地出门,毕竟我只是一个滥竽充数的学生。我肯定了自己,去。

晚上睡觉时,我辗转反侧,在思考同一个问题,我想去念影视,但怎样撰够钱?

第二天中午放学,学校外面依旧有很多发传单的人。我在书法教室学习了两个小时后,便独自踏上了寻梦之旅。为了自己的梦想,我们可以多疯狂。我坐公交到了城市,按照传单的地址,到了影视学校。这里有好几家影视学校,在努力下,我找到了自己的目标。这是一家学校的前台,接待我的是两个年轻的老师,比我大三岁。由于今天是星期五,有的学科没有开课,她只能带领我参观舞术班。里面是一个空旷的教室,放着一面很大的镜子,练习的老师做着动作,带领着十几个学生练习步法。学生都心不在焉的说话。这里真的很简陋,不是一所学校,是一所私人的学校,她说是私人承办的。黑暗的楼道里,简陋的设施,混合宿舍没有科学的管理。后来,她带我找到主任,是一个徒有虚名的影视教师,知道的明星知识不如我。我看了他给我的课本,很久以前的教材,他还夸夸其谈自己培养了多少学生。谈吐决定素质,他后来问我,我们这里先交一千元,来不来?

我有一种受骗的感觉,回去时我却觉得仿佛明白了一件事豁然开朗,外面的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华丽的外表,吸引别人,内在如何,骗到你再说。我庆幸自己只用了两节课便明白过来,而不是用了一下午。我返回学校时,我决定安心在学校读书,安心的写我的书法,高考会如何,到时再说,要考影视学校,高考结束再说。没有安全感,自己努力了再说。或许人应该知足常乐,追求平静的生活,追求现实的生活。这样不靠谱的学校都这么贵,远在广州的着名学校该多贵。毕竟外面的情况怎样,没有实践的自己,很多情况不知道。

回到学校,幸亏老师没有查书法教室,自己蒙混过关。失去了一段理想,又回到起点,在平静的生活下,出生在农村的我又过起了普通的高三生活。毕竟,谁的理想能全部实现,谁没有被理想抛弃的的遗憾?不管你是伟人还是平凡人,前进之路的开始,都不会星途坦荡。

篇7

对于实习,感触还是满多的,当中我经历了太多的挣扎,记得才开始做的第一天,带我的老师分配给我的任务就是负责将他们手写的稿件用电脑打出来,有时也会将当地的一些新闻通过电脑传送到市里。一开始我觉得挺无聊的,便想放弃。但又想到:其实校对文字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而且通过这项工作,我也可以看看老师们是怎样写新闻稿的。考虑到这些,我又坚持了,现在想想,还真得夸夸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在习惯了自己的工作之后,以后每天早上不到八点,我便会第一个来到办公室,进屋后,首先将办公室的卫生打扫一遍,这样做一是为了有个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让大家可以心情愉悦的工作。其次也让自己在老师们眼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让他们觉得“这个学生挺好,将来可以用”.打扫完之后,也将近八点,办公室里的老师也都到齐了,我便会来到临时属于自己的办公桌前,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找出稿件中的错别字,语法错误的也加以修改。虽然这份工作看上去确实很枯燥,但当你爱上这份工作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你的每一天过得还挺充实的。

通过这两个星期的实习,我将自己从学校学到的一些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工作相结合,使我学会了一些光靠理论知识是不可能学到的东西。这次的实习,也加强了我对新闻工作者的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了我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使我对自己所学的新闻学专业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也让我对大二的再次选修专业有了一定的选择,更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实习的同时也可以检验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进一步使自己成为合格的人才,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在此次实习过程中,我以做一名高素质的新闻人为目标,全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超越自己。在实习期间,我也深受单位领导的照顾和关怀,并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认真负责地做好各项新闻工作,完成任务要求,做一名合格的新闻人。

来广电站之前,听实习过的同学讲里面的关系很难处。虽然我对于处理人际关系还是有把握的,不过,我一开始做事的时候仍是小心翼翼的。后来才慢慢发现,根本没有这种必要。只要你真心诚意的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同样的和你相处。在那里,老师们也交给我一些必要的社交礼仪,比如握手的原则,饭桌上的原则等等。我想,这些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对我在以后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方面有很大的帮助,会使我一生受益。

在这两个星期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这里的文化氛围,从中也领悟到了许多东西。我发现很多从事新闻的人并不是新闻专业出身,有很多理工科的毕业生也在做新闻、做记者,而他们很多人做的要比文科生优秀,去市里的电台发现,电台的高层领导也很少是新闻专业出身的。这说明了做新闻不一定非得新闻专业或者文科专业的人才能做好。这就给我这个新闻专业的人带来了不少的压力,因此,我就更得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才能面对这迎面而来的挑战。

实习期间勤快和积累人脉很重要。作为一名实习生,我所欠缺的,就是社会经验、职业素养以及一些基本的工作技能,所以实习生必然会从接电话、发消息这种基本的工作做起。想要真正地学到东西,不仅要从点滴开始累积,更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多观察,不断地发现、发掘自己能做的工作,循序渐进地进入工作体系。要利用实习的机会,想清楚自己要走的路,趁着实习多听多看多认识人,提高求职的综合素质。正如站里的老师们说的那样,人际关系的处理是头等大事,在实习中,我们常常能得到一些宝贵的人脉资源,这些都要好好的把握,对于以后的求职可能有帮助。

作为地方电台,我们报道的内容仅为当地的社会经济服务,作为政府和民众的传声筒。通常都是一些政府会议,或是市领导慰问、下乡之类,有时也会报道一些政府或某些单位的通知。在报道一些政府会议时,我向老师了解到,领导的名字不能有差错,甚至领导的排列也要按照职位的大小来排,否则就可能弄出颠倒主次的笑话。可想而知,新闻报道是一件多么严谨的事情。

理论中的新闻是真实、客观的,在现实中也是一样。这就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要有很高的职业素养,把真实的事情反映给人民群众,为社会负责、为他人负责、也为自己负责。决不夸大事实,不编造虚假新闻。我们也要多报道一些与老百姓切身相关的新闻,积极反映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做好政府和民众的传声筒的工作。

篇8

案例一:在教学《珍爱生命》的课堂上,老师提问:“同学们,生活中我们应怎样以实际行动来珍爱生命?”同学们思考着,无人举手。这时,性格内向、成绩后进、从不主动举手的A同学破天荒地举手了。很是诧异的老师居然脱口而出:“奇怪,今天连A也举手发言了!”A顿时脸红,同时,全班同学的目光也都转移到A这边,大家都打量着这“难得的现象”。终于,A举着的手缓慢无力地缩了回去。从此,他再也没主动发言过。

案例二:在“环境”教学的课堂上,老师提出类似上例问题,从不回答问题且有些口吃的学生举手,感到诧异的老师说道:“请这位同学来回答。” 虽然他的回答有些听不清,但老师带领同学们给了他热烈的掌声,并对他说:“你回答得非常正确,如果速度再慢一点,声音再大一些就更棒了。”从那以后这位同学经常在课堂上勇敢地举起自己的右手。

从这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短短的一句评价语的作用具有天壤之别:“案例一”教师的评价挫伤了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二”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我们要正确对待不同学生的差异,关注、尊重每一个学生。要提高课堂评价的有效性,还要十分重视语言艺术。

一、当前课堂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表扬缺乏针对性,过多过滥。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几乎是清一色的表扬,听不到一句批评,即使学生答的很差也给予表扬,导致一些很好的评价语言没有达到应有的激励作用,有的反而起了反作用。

2.忽视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过于关注结果和即时表现。评价时更多地关注学生答问的结果、题目的正误等体现知识与能力的内容,而对学生学习的情绪情感,学习过程中的方法、态度等因素不予关注,忽视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

3.评价缺乏诊断和导向性。有的教师只关注学生是否达成自己预想的教学目标,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不更正。教师面对这很明显的情感偏差,不作正确引导,不利于学生良好情感的发展。

二、提高思想品德课堂评价有效性的对策

1.教师评价语言要简洁明了,有重点,指明学生努力的方向。评价语言应该努力做到恰如其分,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要有明确的导向性。如:“你的回答特别准确到位”“你的观点正确但不全面”。

2.评价要体现恰当的赏识激励功能。赏识激励教育是一门艺术,评价源于对学生真诚的爱。用敏锐的眼光去捕捉学生身上瞬间即逝的“闪光点”, 运用灵活的表扬方法,让评价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以达到最佳效果。

(1)表扬要恰当、多角度。表扬学生的精神如“回答得真好、非常有创造性”,表扬学生的行为如“你真是个有责任心的好孩子”,表扬学生的素质如“这种方法很有新意,说明你动了番脑筋”等等。

(2)表扬应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对见解独到的学生,表扬他“很有创意”;对见解一般的,鼓励他“回答正确”;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同学,要纠正错误并给以 “你有进步”的评价等。

(3)把握好表扬与批评的度。表扬要进行有效的反馈和激励,表扬不能过度,要适中,否则单一、过度、重复的表扬会适得其反。批评也是一种评价形式,以不伤害学生自尊心为前提。批评的语言要婉转,要寓情于理、欲抑先扬、说清利害、循循善诱、指明方向,易于学生接受,改进不足。

3.评价要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学科知识形成过程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情感体验、人格的养成。如《我爱我师》一课,有一环节是“夸夸我的老师”,有位学生说:“我们有位老师非常强壮,有190多斤呢,他上课从不迟到,上45分钟的课,他会说半个小时的废话,其他的时间才是给我们讲课呢。”当时教室就嬉笑一片,我脑海里闪念:这哪是夸老师啊?但从同学们的表情上看好像很喜欢这位老师,然后追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位老师吗?”学生说:“喜欢。”“为什么说那么多废话还喜欢?”“好玩儿。”“那老师说的是废话吗?”“不是。”“我知道我们班这科成绩非常棒,看来啊,老师的教学各有特色,我们还是很喜欢这位老师的。”这种评价语使学生在知识技能的增长过程中升华了情感,也发挥了正确的导向作用。

4.评价要幽默机智。幽默机智的评价语言更能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如在讲情绪一课,同学们正在举手回答问题时,教室后排的一个学生把他后面的课桌碰倒了,老师边扶起课桌边说:“你准是着急回答问题了,来你先说吧。”他在同学们释怀的笑声中认真的回答了问题。老师接着说:“你刚才情绪激动了,幸好碰倒的是课桌,要是玻璃杯后果就惨了。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控制情绪。”教师机智幽默的评价既很好地处理了突发事件,又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情绪”的学习上。

篇9

  小学教师师德培训心得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曾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作为一位教师,我们要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为了进一步铸就师魂,更好地服务均衡教育,使山村的孩子能享受优质的教育,本学期来,我通过认真学习师德师风文件和宣传资料,有如下心得:

  一、有梦才有爱。

  山村教师,孤寂而又清贫,没有教育梦,不可能长期坚持在山区工作,更谈不上对学生的爱。通过学习邓朝络老师的事迹,深深地体会到了梦想和爱的伟大:躬耕教坛35载,桃李芬香满园春,执着文学,文坛诗海结硕果,扶危济困,感动苍天与大地……这些,就是邓朝络老师的梦,她的梦成真,她的梦平凡而精彩。学着学着,我也感受到我的梦也逐渐清醒而明亮起来了。

  二、要热爱学生。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把学生教育培养好,振兴中华才有希望。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义务,通过学习,我们要更进一步地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不侮辱、谩骂、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只有热爱我们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树立远大目标,成为新时期的有活力的追梦人。

  三、要提高自身素质和教研水平。

  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能力素质。我们要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参与教育改革,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探索教育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四、要工作积极和认真负责。

  工作积极,就是要勇挑重担,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吃苦耐劳,为教育事业多做贡献。认真负责,根本的一条是对学生成长与成才负责,因此必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五、要团结互助和廉洁从教。

  团结互助,一方面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另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也要团结互助。廉洁从教,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利用职务和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不向学生乱收费,不向学生和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

  作为教师,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黑板上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泪滴,奉献的是自己。作为教师,我们无悔站在三尺讲台,无悔耕耘于课堂,无悔山村的岁月。我们的无悔,才有无数个山里娃的梦想成真,才有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小学教师师德培训心得

  “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 8月27日至8月31日,我校全体老师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师德培训。在本次培训活动中,我校全体教师以饱满的情绪、认真的态度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一、精心组织,认真参与。

  为了确保此次活动的顺利实施,我校成立暑期师德培训领导小组,由徐时忠校长担任组长。根据上级领导有关精神,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明确目的、制定计划、安排培训人员、组织材料,确实把此次培训活动纳入重要日程。在校领导的精心组织下,参加培训的每位老师认真参与,确保了此次培训得以顺利开展。为期一周的培训,每一位老师都能按时参加每一次集中学习和讨论。无论是在集中学习相关学习材料,还是在自由讨论时,每位老师都能坚持在座位上认真专注地聆听、仔细记笔记,培训结束后每位教师都撰写了心得体会。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本次培训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我们采取了集中学习、分组学习、个人研修等多种形式,保证教师在学得轻松的基础上学有所得。

  1、贯彻精神,学习动员。

  8月27日 动员大会;分组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8月28日 上午分组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

  下午部分教师到实验中学参加xx市师德教育讲师团报告会,其他教师自学;

  8月29日 观看市局师德培训专题讲座视频录像自行组织教师;

  8月30日学习《市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十不”规定》;

  8月31 日撰写师德培训体会。

  通过进一步学习,老师都明白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活动最基本的要求,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实现,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

  2、分组讨论,形式有效。

  在分组学习中,教师们积极交流师德培训体会,畅谈优秀师德教育叙事,还进行了“夸夸身边的榜样”师德个案感悟交流会。这次交流会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在会上,每位老师都谈了自己身边的老师在工作中值得学习的地方。大家夸榜样,谈体会,感悟深刻。在教育叙事交流中,教师们讲述了自己教育中的爱心故事,表达了自己追求崇高师德境界的决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老师们对学习困难生等弱势群体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心,“不信东风唤不回”,老师们都决心用激情感染学生,让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样的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学习让教师们对自己的工作态度、工作目的有了一次重新审视,老师们都说培训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应当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快乐地面对工作、面对困难和人生。讨论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场面热烈,感到这次学习的内容很是贴合我们当前实小教师的实际,大家感到榜样就在我们的身边,为他们感到自豪,感到有无穷的动力为实小教育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深刻反思,学有所得。

  一周师德培训已经结束了,在这次培训活动中,我校全体老师积极参与,认真聆听,感受深刻。学习结束后每位撰写了师德自我剖析材料,结合工作中实例查找存在的师德问题,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做了理性思考,争对今后的工作制订了许多相应的整改措施。

  通过这次师德专题培训,相信我校教师对师德师风的建设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师德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要学的还有许许多多,但是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真诚的心,从点滴做起,时刻反省自己,修炼自我,那么我们必将无愧于心,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份神圣而光荣的职业。

  小学教师师德培训心得

  踏出社会,步入工作岗位已有一段时间,在这期间,通过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耳朵、自己的心去真正聆听、去感受,如何才能做好学生心目中具有师德的好老师呢?这也是我所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在学校,教师是学生的表率,其言行举止,甚至兴趣爱好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师德,才能为人师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师爱是师德的灵魂,“谁爱学生,学生就爱他,只有爱学生的人,他才能教育学生。”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

  每一位学生有他自己的人格,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理解,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肯定。只有让师爱扎根于育人的土壤,用心去和学生交流,用爱去和学生沟通,建立起师生间的真挚情感,才会叩响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接受你的教诲。因此,我们对学生要真诚相待、真心关爱,用师爱的真情去感染他们、帮助他们,用师爱去换取学生的尊重与理解;用师爱去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在师爱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学生都应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我们应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差生。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掉一个学生。慈祥的笑容、亲切的言语、文雅的举止,以及善解人意的目光,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灵,更能取得教育的实效。教师,应以虚怀若谷的胸怀,诲人不倦的精神,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去照亮学生的心灵,去培养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适应时展。虽然我们无法象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们却可以象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自己的学生。

篇10

张晖明,1956年7月出生,江苏南通市人。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教授、现代企业理论与实践方向博士生导师;兼任比利时卢汶大学和日本关西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市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企业联合会常务理事;上海联华超市、上海梅林正广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独立董事和顾问。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技术进步科技体制创新、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管理问题。发表专著8部,论文近200篇。获省部以上科研奖励7项。

简单化的背后是功利主义盛行

新沪商:您一直关注创新领域,也参与到不少高新技术文化的决策中。最近您发现在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认识和实践中,存在着一种追逐时髦、不求甚解、急功近利的风气,而忽略了它本来的面目?

张晖明:是的。现在人们一说到“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产业升级”就夸夸其谈,而对于它们的真实内涵却少有人静下心来琢磨。

举个例子,很多人认为先进制造业就是造大飞机、造卫星、造太阳能光伏电池,这些没错。但我问你,瑞士手表是先进制造业吗?印象中好像不是吧。但是,瑞士手表有几百年的工艺传统,很时尚,很有收藏价值,还打上了一个国家的世界形象,在全球分工中占据了无可比敌的地位。它怎么不是先进制造业呢?

一说先进制造业,我们往往就将传统产业和先进产业对立起来。其实,先进制造业是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成长发展而来的。瑞士手表走了几百年,应该说它还是先进的。瑞士人在手表上镶嵌了一块钻石,就有了收藏价值,这就与当代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方式结合起来,说明它在与时俱进,一直保持着它的先进性。

又比如,什么是现代服务业?我们习惯上划分,一种是传统服务业。比如餐饮业,认为是传统服务业,档次较低。但哪个人哪天不吃饭?问题是,我不仅吃了饭填饱了肚子,我还在吃饭的场合享受了某种文化,而且去了以后还想去。当一个餐饮业要让人经常光顾时,不仅仅满足填充饥饿的功能,更多需要的是享受这种餐饮的文化。你说它先进不先进?我觉得它很先进。有人性化的服务,有人性化的环境,超越了物质生活的层面,上升到了对生活质量、对文化的体验,不是平面化、单纬度的生活享受,而是一个立体的享受,那就是先进的。

我们一般将金融划为现代服务业。其实,金融业是古老的行业,英国人从17世纪开始就有信托典当,这就是金融业。你能完全说金融业就是现代服务业?这样理解过于简单化了。诸如此类的简单化理解,容易造成我们对工作方案、对政策取向、对社会成员的误导。而这种简单化的背后,是功利主义盛行,现代经济素养和文化素养缺失的表现。

并非“买来”才是“高新化”

新沪商:在您看来,又该如何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化”、“产业升级”这些热词?

张晖明:首先,什么是高新技术?它是相对我自己手中拥有的产业、技术、管理驾驭能力而言,比我高,比我新,就叫高新技术呢?还是在全球竞争格局下,与国外其他企业或者跨国公司相比,装备技术水平高低之间的落差比呢?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

如果我认为,我不如别人,就应该“买来”,那就忽略了自己手中原来的技术。一旦别人先进,我就买来,那必然造成“买来主义”的依赖性思维方式和简单的照抄照搬,培养不出内生的自信,难以在学习积累的基础上注入自己的智慧,形成自己的创新。反之,如果我在自己原有技术的基础上更多地注入针对适合中国市场、中国消费者、中国产业结构特点的创新元素,可能使得我手上掌控的物质要素的产出效率得到提高,那也是进步。这不也是“高新化”了吗?这样节约、低成本地实现了升级和发展。

但今天,我们很少去研究发展的成本,只说产出了多少GDP,但是从来没想过要拿到这个GDP我们投进了多少,买来了多少,不看发展的成本到底有多高,这与科学发展观是背离的。

技术进步是升级市场做透也是升级

新沪商:再说“产业升级”。我们一般认为技术装备进步了、产品更新换代了,就升级了。您是怎么理解“产业升级”?

张晖明:我们通常把升级理解为“硬升级”。比如手机,我们过去用大哥大,今天用3G,都不脱离具体形态,是使用价值的升级。这样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企业更多在比拼装备的技术含量,结果升级就变成了不断“买进”新的设备和技术。

但往往我们在没有把某个产品的市场做透的情况下,就“心无旁骛”地投入升级了。比如,把桑塔纳2000升级到桑塔纳3000,这叫做升级。但是,为什么今天“普桑”还很有市场呢?因为普桑的市场还没有做透。当然,不是说不要做新的产品,而是要处理好新和旧的关系,要处理好供给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是否能匹配。

上海的产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在这个问题上要反思,就是有没有把产品的市场做透。本世纪初时,对上海产业发展阶段的判断认为,上海在全国是工业化比较早的城市,因此工业发展必然表现为在轻工业基础之上发展重工业。于是当时大家都冲着莺化工阶段去了,去做石化、汽车、钢铁,而没有把轻工业的市场做夫做透,结果原来的轻工业都做没了,老字号一度全军覆没。这给我的启发很大。升级是什么?技术更新是升级,而市场做透也是升级。市场占有率提高,客户对产品的依赖度提高,这是永远的市场。所以对于升级的理解不要只在装备技术含量、规模上去思考,应该在市场做透,规模做大和消费者信任度提高这些方面思考,这样升级的内涵才完整。

产业化不是简单的产品化

新沪商:再说产业化?

张晖明:“产业化”,是市场化、规模化。当然规模化是有一个过程的。首先是要市场化,科技创新要与生产生活方式相结合。你的创新技术最后要为消费者接受,消费者无论从物质意义或者心灵意义上对这个产品有了享受。如果没有这些,怎么能说是产业化?换句话说,要把高新技术转化为设计,转化为产品,转化为营销方案,转化为消费者行为的改变,这才是完整的对创新的理解,对产业化的理解。

我们现在说产业化,好像只是追求能不能做出一个产品,但是不管能不能用。企业说,我可以做出来,但做出来后这个新产品是否有市场?在有市场的情况下,又是否能完全跟上市场发展的节奏,从而做到把市场掌控在自己手里?这些涉及到商业模式能力,市场操控能力,特别对产业节奏的理解能力。所以产业化不是简单的产品化,还包含着市场化,规模化,和消费者购买行为之间的匹配。而我们现在考核企业创新能力就是新产品产出

率,这脱离了产业自身发展的规律,这往往会对企业产生误导,结果产业化变成为时髦而时髦,为产品而产品。

“为”与“不为”政府角色如何扮演

新沪商:在前不久召开的浦江创新论坛上,经济学家吴敬琏无不忧虑地指出,眼下在科技创新领域,由政府出面分钱、分物、分人的做法仍然相当普遍政府将“为”与“不为”的概念混淆了。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政府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张晖明:说到政府和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关系,主体应该是企业,政府不能直接帮助企业去做决策。但正如吴老所说的,现在政府在帮助选项目,甚至选技术路径。我们通常对政府的概念是很抽象的。但是回到现实中,政府一定是某些具体的产业部门。到具体部门的时候,又涉及到具体当事人的利益。政府“不为”就是不要直接帮助企业选项目,选技术路径。项目来自哪里?来自市场。市场谁最先感知?“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定是企业。所以要尊重企业。

但现实是技术创新在某些领域某些时段,碰到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巨大障碍。我们作为学者,开始理解并不深刻,但是接触了一些企业后,感触就很深了。有的企业说,你不要认为我这个技术好,我这个技术应用起来是很难的。因为一旦使用我的技术,就意味着把人家的技术颠覆了,就意味着把别人的前期投入全都泡汤了。这个时候就有某种力量出来阻碍创新技术的推广。政府发挥的作用,应该是在标准的认定上,应该考虑全社会在什么时候把这个技术标准采用了,而不是直接参与选择项目。

企业创新要有变失败为财富的机制

新沪商: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是现在企业界流行一句话:“不创新等死,创新找死,”企业为何陷入创新的两难境地?

张晖明:我们的企业和国外的企业处于不同市场的“位势”上。我们的企业处于劣势,而发达国家的企业已经走在前面。第一,发达国家企业内再生产资金循环是围绕着成熟产品的投入产出,围绕着拓展市场的投入产出,围绕着研发的投入产出,西方企业在这几个循环之间已经产生了1+1大于2的效应。尤其研发与产出的良性循环,支持了企业长期的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研发投入的现金流有高额的回报,不仅表现在产品上,还表现在一些具有专利技术标准的收费能力和受益能力,所以研发中现金流的投放之后回报是倍加的。在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起步阶段,研发阶段的现金流是净投放,研发成果的回报至少在5年之后,而我们令天的企业忍受不了,但是国外的企业已经熬过了这一阶段,经受住了这个考验。它的研发已经是一个可以带来高回报的投入。

第二,研发项目选择的技术风险。技术选准了没有?当年日本人在模拟信号技术上做得不错,坚信这个产品有生命力。但美国人做数字信号技术,结果数字技术战胜了模拟信号技术,日本人全军覆没。这就涉及到研发着力点的选择、方向和路径问题。

第三,选了某个项目后执行中的干扰和各种不确定因素的风险。也许选了这个科研项目但最后不成功,这就意味着前期的投入全都白白流失了。从企业行为意义上说眼前的投入是白自流失的,但是如果有一个好的创新体制,这个白白流失恰恰是企业创新中不可回避的经历。因此需要研发团队的稳定性,审慎性,敏感性,通过自觉意识来积累失败的教训。有一些企业是专门使用经历过失败的人,希望将这些人把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变为财富,我们需要这样的一个机制。

但是我们今天的企业没有这样的机制。第一,团队不稳定,经常发生跳槽的问题,这与激励机制有关系。第二,心气浮躁,这是文化积淀的问题,企业创新需要持续跟踪所形成的信念、文化、团队合作精神和对某些问题的经验性、敏锐性的累积能力。我们现在讨论核心竞争能力,它是一种“默会”知识,就是“不能言传的知识”。这是研发团队要形成一定的默契,甚至是领军人物使一个眼色,就能理解他的意图。

要做到这个境界,就要很热爱很投入事业,还要给员工合适的报酬,要有凝聚人心的企业文化。而我们今天对研发激励机制是不够的,往往是谁权力大谁就能力强。

“不断改悔”没有一成不变的理论

新沪商:现在一些高校出现了一种怪现象,认为做实际问题研究的是下里巴人,档次不够;而一些在SCI和NATURE上发表的高精尖论文,却又离现实问题太远 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张晖明:一度确实有这样的说法,认为做产学研结合是低端的,不是国际前沿的。如果你是关注现实问题比较多的人,那就会被认为是下里巴人。这是没有处理好社会总体分工。一个社会创新的体系,有最前沿的国家队,也有注重实际应用的地方队。即使在国家队里也可以分成理论型和应用型。社会要有分工,有一批人做学术研究,高精尖,但是有一批人集中精力做国民经济主战场需要的项目。

但是今天的学术界有一种不好的倾向,为学术而学术,非常学究气。有报道说,中国的学者参与国际会议,有著名的“3S之说”:见了面“shake hands”(握手)和“have a smile”(微笑),然后坐下来就是“keep silence”(沉默),不说话了。我们的科研课题来自哪里?一定要来自实践,而不只是头脑里。今天我们看到很多的成果是文化的积累,是有学术意义的。但是一种学术如果不能对实践有解释力,有指导意义,那只是起到了对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延续的作用。

新沪商:对现实问题的关照是您的偏好,这与您个人经历有关吗?

张晖明:我在农村5年的经历对我影响很大。1973年我高中毕业后在农村待了5年。人心好像天然具有向善和向上的天性,当时我在农村生产队带着一帮年轻人做病虫害防治的时候,就开始琢磨为什么人家的地产量高我们的产量低,这也是一个初始的经济学的思考。到了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已经是农村基层的骨干,村里的党支部副书记了。

进了大学,我的老师蒋学模先生,做的是现实经济理论的研究,他总是说要“不断改悔”,今天用时髦话说是“与时俱进”,他对我的影响很大。今天我对经济问题的研究,对主流经济学的很多东西我们要学习,要理解,但是把这些理论用于中国的实际时却不能照抄照搬。所以我有一种强烈的将理论转化为应用,对实践产生干预指导的思维取向。现在我一边做专业研究,一边也积极地与创新第一线的企业对话,成为几家企业的独立董事,参与到企业治理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