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3-18 05:42: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张衡的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电池问题:若是用电池的要首先看看电池是不是太旧了,电压不够也会热水器打不着火。
2、电磁阀故障:若点火的时候只听到点火声,没有电磁阀“嗒”磁吸声,可能为:a、电磁阀损坏或者老化,电磁阀老化,会不受控制,在打火开始时能吸合一下,打得着火,但随即闭合又熄火了; b、燃气压力过高或过低,使用钢瓶气的热水器会出现钢瓶减压阀输出压力过高或过低使用热水器不能打着火;c、电磁阀有脏物。电磁阀不能过气,燃气(天燃气、液化石油气、 人工煤气)就不能出来,不能出来,以致点不着火。在确认电磁阀好坏之前要确认点火器控制电路是否正常,若有故障,不能控制电磁阀吸合。
3、点火器故障:脉冲点火器和控制器有一方有故障,热水器均不能正常点火。
4、点火针或感应针问题:a、点火针偏位或老化时点火十分困难,可更换或将点火针正确安放; b、感应老化,可将感应擦亮安放好(使火焰不管大火还是小火能充分烧着感应针)即可。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金属化球团工艺;还原风机;转子失衡;故障分析;动平衡技术
金属化球团生产工艺是近30年才发展起来的非高炉炼铁工艺的一种,适合回收处理钢铁企业氧化铁皮、转炉污泥、除尘灰等含铁含锌粉尘等废料,该工艺既有利于节能减排,又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目前已成为国内外钢铁企业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
作为一项新兴炼铁工艺,其在发展与完善过程中将有诸多问题有待我们去发现、分析与解决,烟气系统还原风机失衡振动故障的分析与处理就是其中一项。
一、金属化球团工艺系统中还原风机的工况特点
金属化球团生产工艺(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以含铁海砂、炼钢污泥、氧化铁皮及高炉灰为原料,辅以煤粉、固体粘结剂压制成球,在转底炉1300~1400℃的高温状态下氧化铁与煤粉发生还原反应,形成金属化率80%以上的金属化球团;金属化球团在转炉炼钢工艺环节可直接代替废钢作为冶炼原料或稀释剂、冷却剂使用。工艺流程简示如下:
在以上工艺流程中,还原风机的主要作用是抽风保持炉内负压、并将废气经烟囱外排,其工况条件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工况环境温度高。经换热器-喷淋塔降温的转底炉烟气在风机段的温度在100~400℃左右。
(二)介质烟气含尘量较大。含有固体粘结剂的生球经高温焙烧后,部分化合物气化随烟气外排至风机段,在低温状态下易凝结成烟尘颗粒,造成风机段烟气含尘量大。
(三)介质烟气含化学成分复杂。金属化球团生产工艺主要目的是处理钢铁企业固体废弃物,其生产原料(氧化铁皮、转炉污泥、高炉灰等)及辅料(固体粘结剂等)均不同程度的含有S、Cl等元素,在转底炉高温状态下反应会形成S2-、Cl-离子,与烟气中的水汽结合后呈酸性、腐蚀性强。
以上工况条件极易造成金属化球团工艺系统还原风机转子失衡,进而引起风机振动超标。
二、日照钢铁金属化球团生产线还原风机转子失衡状况及原因分析
日照钢铁共有两条金属化球团生产线,于2010年5月投入生产,其中烟气系统还原风机相关参数如下:
风机型式:单吸入、双支撑离心式抽风机
风机型号:HFY-AR210F
进口流量:16000m3/min
进口压力:-8000Pa
全 压:8500Pa
叶轮直径:2100mm
风机转速:1450r/min
转子材质:HG-60
出口线速度:159m/s
电机功率:630KW
在生产过程中,多次因风机转子不平衡导致振动超标、造成故障停机。根据以往的故障情况,造成还原风机转子失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风机转子及机壳内壁粘灰结垢
还原风机于2010年10月首次出现振动超标。其故障特点是:
1.风机轴承座径向振动0.13mm,轴向振动0.05mm,反差明显;
2.风机突发性振动,一小时内急剧上升超标,且有继续上升趋势;
3.风机转动时噪音加大、机壳有摩擦异音;
4.轴承温度正常。
原因分析:根据轴承座轴向、径向振动幅度初步分析为风机转子平衡有问题。现场停机开盖检查发现,转子及机壳内壁粘灰结垢非常严重,属于粘灰结垢不均匀造成风机转子失衡、局部结垢脱落造成风机振动急剧上升直至超标。
还原风机转子粘灰结垢是与金属化球团工艺系统介质烟气特性有关系的。经喷淋塔-换热器降温、除尘器净化过的烟气湿度很大,未除净的粉尘颗粒虽然很小,但粘度大、粘附性强。当它们通过还原风机时,在气体涡流的作用下会被吸附在叶片非工作面上,特别在非工作面的进口处与出口处形成比较严重的粉尘结垢,并且逐渐增厚。当灰垢粘附不均匀、或部分灰垢在离心力和振动的共同作用下脱落时,转子的平衡遭到破坏,引起风机整体振动。
解决办法:粘灰结垢引起的风机失衡振动通过清灰即可解决。现场对粘附物料的物理特性进行试验分析后发现:①该混合物质冷态下质地坚硬,但经高压温水冲刷时极易混合于水中,因此采用高压水枪清理风机结垢是一种非常便捷的解决办法。②同时该物质在高于150℃的温度下即可液化,失去粘附能力,因此经总结对比后,生产操作过程中通过控制风机进口烟气温度(150~300℃),很好的解决了风机粘灰结垢问题,延缓了检修周期。
(二) 风机转子受侵蚀或冲刷磨损
2011年2月,污泥线还原风机发生突发性振动超标、振幅急剧上升超过0.12mm。除机壳内无摩擦异音外,其故障特点与风机转子粘灰结垢失衡状态下的故障特点相同,可直接判断为转子失衡引起的风机振动。
原因分析:现场停机开盖检查发现,风机转子无粘灰,叶片受侵蚀变薄、背部有明显侵蚀性沟槽,且叶片与轮毂处焊缝有开焊,属于转子受侵蚀磨损、局部耐磨片开焊脱落造成动平衡破坏、振动超标。
提高风机进气温度控制了转子的粘灰结垢问题,但高温环境加快了烟气中酸性离子对叶片及焊缝的侵蚀,而且少量大颗粒和许多微小的粉尘颗粒随同高温、高速的烟气一起通过还原风机时,使叶片遭受连续不断地冲刷、造成不锈钢焊缝底部掏空。当侵蚀或冲刷磨损逐渐加深且不均匀、或受侵蚀和冲刷磨损后的局部耐磨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脱落,就会引起风机转子失衡、造成风机振动。这是造成本次叶轮不平衡、风机振动的根本原因。
解决办法:因侵蚀或冲刷磨损而造成的风机失衡振动只能通过补焊加配重块、重新恢复转子动平衡来解决。具体步骤及要点是:①补焊;修补开焊和受侵蚀的焊缝、重新恢复叶片和轮毂的连接强度,叶片受侵蚀严重时还须考虑对叶片及耐磨层进行堆焊加固;补焊与堆焊时应尽量保证各叶片焊材的均匀用料。②重新进行动平衡校正,对不平衡的转子加配重块使之重新恢复平衡状态。
三、金属化球团生产工艺烟气系统风机转子失衡故障预防措施
风机转子失衡振动是一类常见的、对生产和运行产生影响很大的故障,还原风机作为金属化球团生产线的核心设备,发生风机失衡振动直接给生产带来以下不良影响:
(一)故障诊断复杂、处理时间长,影响工业化连续生产、进而影响产量;
(二)使设备保养周期缩短,增加设备维护成本,加重设备维护劳动强度;
(三)对设备本体产生损伤,降低设备预期使用寿命,特别表现在轴承的早期损坏;
(四)突发性振动故障容易扩大,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和减少还原风机转子失衡振动故障是金属化球团生产线安全顺行的保障。根据金属化球团烟气系统工艺特点及转子失衡故障分析,改善与预防措施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通过添加药剂改善介质烟气的酸性环境、延缓腐蚀。转底炉烟气系统自动加碱装置技术改造项目正在审批立项过程中,实施后通过向烟气系统的精确加碱,可有效中和介质烟气含有的酸性离子,确保风机在中性或弱碱性的烟气工况中运行,以解决风机叶片的酸性腐蚀问题。
(二)采用热喷涂技术或陶瓷粘接对风机转子添加保护层。即用特殊的手段将耐磨、耐高温的金属或陶瓷等材料变成高温、高速的粒子流,喷涂到叶轮的叶片表面,形成一层比叶轮本身材料耐磨、耐高温和抗氧化性能高得多的外衣,这样不仅可减轻磨损造成叶轮动平衡的破坏,还可避免腐蚀性气体对叶轮的侵蚀。目前比较常用的处理方式有:①对转子进行碳化钨热喷涂;②对叶轮表层粘接特种陶瓷片。
(三)在转子备件订货和以后同类工程的风机设备选型时,选用抗腐蚀能力强的不锈钢叶轮。
(四)对烟气及除尘系统整体改造,降低烟气含水、含尘量,净化烟气环境。
(五) 加强日常监控检测,随时掌握风机整体运行状况,避免故障扩大、杜绝恶性事故发生。
四、现场动平衡技术在风机失衡振动故障排解过程中的应用
无论是采用热喷涂处理的叶轮,还是采用各种方法清灰除垢的叶轮,其效果都不会是一劳永逸的;风机在长期使用后,仍会出现因转子失衡而引起振动超过允许上限值的情况。风机转子本体的不平衡问题只能通过动平衡校正来解决。
以往叶轮的动平衡校正通常是在动平衡机上进行的,已不能适应现代工业节奏紧凑、低停机率的生产要求。风机现场动平衡技术是一种成熟、实用的维修技术,它是在不拆除设备的情况下,直接进行转子部件的动平衡校正(需要便携式动平衡仪器),可以简便、快捷和经济地解决不平衡问题。与以往的方法相比,风机现场动平衡技术的主要优点为:①避免繁琐的拆装工作,节省了拆装和运输费用,缩短了维修时间。②保存了原有的安装精度,提高了整个还原风机系统的平衡精度。
(一)测试方法简述如下:
测试设备:动平衡分析仪,型号VA-11M,日产
接线示意:
测试步骤:
1、在风机主轴上贴反光条,安装测速传感器、测振传感器(水平方向)并连线到位,动平衡分析仪测得风机转子通频振幅Vrms0、工频振幅V0、相角φ0的初始值,存储;
2、焊接试重块后重新启动风机,动平衡分析仪测得加试重后的通频振幅Vrmsl、工频振幅V1、相角φ1,对比初始值Vrms0、V0、φ0,输入试重块的重量,仪器可自动求得动平衡解算结果(配重值和加配重的角度);
3、去除试重块,按动平衡分析仪解算结果加配重,重新启动后测风机振动满足振动验收标准即可。
测试时间:对熟练的现场测试人员,完成上述工作只需l~2小时。
(二)试重配加的辅办法:
在以上现场动平衡的测试过程中,动平衡分析仪是给不出第2步试加配重的具体方位及重量的,而试加重量的大小和加重方位至关重要,它有利于减少机组平衡启停次数,缩短平衡时间;对于高速运转、且振幅严重偏高的离心式风机来说,配重块加错方位会引起风机振幅增大、严重时会造成故障扩大为事故,在此情况下,试重配加的的辅办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速运转的失衡风机转子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对风机主轴产生径向外拉力,利用这一原理我们可以准确判断转子失衡方位。对于运转速度超过1000r/min、振幅超过0.06mm的风机,试重方位可采取一种非常简便的方式来辅助确定,其操作办法如下:
1、砂纸打磨风机轴承座与机壳之间的风机主轴,擦机布擦拭干净,目的是方便主轴着色;
2、风机运转状态下,用红蓝铅笔或石笔轻触风机轴承座内侧主轴,力度不可过大,以着色但不划完主轴一周为原则;
3、停机检查主轴,在主轴留下间断性划痕则说明操作成功;取划痕中点沿轴向划记号,其反方向180°即可判断为试重块添加方位。
篇3
关于廉政的书法作品欣赏
关于廉政的书法作品图片1
关于廉政的书法作品图片2
关于廉政的书法作品图片3
关于廉政的书法作品图片4
古代廉洁故事
西汉史学家——司 马 迁
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任太史令时,朝中最得势的将军李广利千方百计想拉拢他,便派人给他送来一对珍贵的玉璧。司马迁之女对这对晶莹透亮的玉璧非常喜欢,司马迁却深情地开导女儿说:“玉璧贵在无暇,人也应如此。如果我收下这对玉璧,心灵上就会留下斑污,并要受制于人。”说完,便命人把玉璧退了回去。
汉代天文学家——张 衡
汉代天文学家张衡曾两度任朝廷太史令,永和初年又出任河间相牗地方官犊。当时,世风日下,弊政甚多,但张衡法治严明,着力打击那些地方豪强劣绅。为此,有的富豪便派人暗中送来“金错刀”,进行贿赂。然而,张衡并没有被金钱所诱惑,他愤然拒收“金错刀”,使这些富豪的阴谋彻底破产。张衡坚持“法治不失志”,过了不久,郡中上下肃然,民风大正,百姓安居乐业。
篇4
到现在为止,这本书我已经基本读完。书中的每一位人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十分的生动有趣,他们都克服了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最终为我们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们的那种精神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激励着我们这一代的人们。
当我读到“铁杵磨针的少年李白”的时候,我知道了学习应该要有“铁杵磨针”的韧劲,而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李白从老婆婆那里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他日后成为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并为我们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
当我读到“爱数星星的孩子张衡”的时候,我知道了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不光要学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还要经常主动观察周围的其他事物,并要对不明白的要细心的进行研究。张衡就是经常细心观察天象,才能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天文的仪器——浑天仪。在那之后,他又发明了世界上最早观测地震的仪器——地动仪。
当我读到“立志气象科学的沈括”的时候,我知道了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人们经常说能够提出问题才说明把书本读的相对透彻,也就是这个道理。沈括就是从小就爱在学习中思考,并且下工夫去钻研,才写出了我国气象方面的巨著《梦溪笔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人留下来的名言。意思是说只有书读的多,那么在写文章的时候才能够做到“文如泉涌”;只有把书读的很精,那么才能够在作文章的时候写出“点睛之笔”;只有把书读的很透,那么在叙述的时候做到“信手拈来”。
最主要的是,我在这本书中学到了古人的那种坚忍不拔毅力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曾经有人说过“成功=1%的天才+99%的勤奋”,这说明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必须要牢记他们的这些事迹,并用此来时刻提醒自己,那么才能够在学习上取得好的成绩。
前天晚上,我让妈妈在我生日的时候送我一份礼物。妈妈笑着问我想要什么,我对妈妈说我还想要类似《100位名人成材故事》的书,因为我从其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从妈妈那嘉许的眼神中,我明白了书对我学习的价值,书对我人生的价值。
篇5
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蔡伦改进造纸术;《九章算术》;《神农本草经》;张仲景和华佗的医学成就;张衡的地动仪。
通过归纳秦汉时期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成就,提高学生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汉时期文化的繁荣昌盛,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并能从中感受到我国古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激发民族自豪感,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秦汉时期许多科学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贡献巨大。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秦汉时期文化是秦汉时期历史的重要内容,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这一时期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医学和数学的成就和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在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当时的世界科技领域中也处于领先地位。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形成时期,秦汉时期的科技成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炎黄子孙的骄傲。先进的科学技术又是与秦汉时期的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和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密切相关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这一时期先进科学技术的代表,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它毫无疑问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秦汉时期的先进科学技术,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明创造的,这些科技成果运用于生产劳动后又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
重点分析:
1.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造纸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它不仅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而且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2.数学和医学方面的成就
成书于东汉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九章算术》的思想方法对我国古代数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隋唐之际,《九章算术》已传入朝鲜、日本,现在更被译成多种文字。
这一时期中国的医学水平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书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对以后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华佗也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生,他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又具有救死扶伤的精神,被人誉为“神医”。华佗制成的全身剂“麻沸散”,此项发明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
3.张衡发明地动仪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在东汉时期,地震更加频繁,给人们带极大的痛苦,由于当时对地震现象还不能做出科学地解释,以为是神灵主宰,造成了人们的恐惧。张衡冲破神学迷信思想的束缚,制造出地动仪,通过实际检测,宣扬了他的科学观念,具有进步意义。地动仪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此类的发明早1700多年,显示出我国古代科学家非凡的创造力。
难点分析:
初一的学生对于地震的知识只是初步了解,物理还没有学习,而地动仪的工作原理无论是地震学知识,还是物理上的力学知识,都是学生难以深刻理解的;对于地动仪的作用学生容易误以为只有预报、预测地震才有用,而对及早了解地震的意义认识不足,这些都会对学生学习和理解产生一定的障碍,因而将这一部分内容定为难点。
重点突破方案
一、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1.请学生阅读课文和有关图片,找出造纸术发明以前的书写材料:陶器、龟甲、青铜器、竹木简或帛。
2.请学生阅读课文和有关图片,了解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制成“蔡侯纸”。
3.请学生结合书上造纸术外传示意图,制作我国造纸术外传时间表,并搜集史料,讨论造纸术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
4.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可简单介绍纸的生产原理和过程,或课外带领学生参观造纸厂,了解纸的生产工艺,亲身感知历史。
二、“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
1.请学生阅读课文和小字内容,了解张仲景和华伦的主要医学成就。
2.请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有关张仲景和华伦的故事,感受他们身上的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
本课难点突破方案
张衡和地动仪的发明
1.利用PowerPoint演示地动仪的工作情况,使学生感受动态效果。
2.搜集有关张衡在科学方面的贡献的资料,感受张衡的科学精神。
教学设计思想
以电脑课件演示,使科技成就能够让初一的学生初步理解,科技成就的发明过程和简单工作原理。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造纸术、数学、医学
教学难点:地动仪的工作原理和一些科技名词的理解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1.秦汉时期的起止年代,经历过哪几个朝代?(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共440年。秦、西汉、新、东汉)2.这一时期内,我们学过的哪些内容是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秦的统一、秦长城、秦兵马俑、汉丝绸之路等)然后总结,这一时期,国家统一、人民生活安定、经济迅速发展、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加强,秦汉时期文化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演示板书)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我国劳动人民已经掌握了造纸技术,今天已在许多地方出土了汉代的纸张,大家请看屏幕。(演示纸出土的地点)
纸在今天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最主要是用作书写材料。大家想一下,古今中外,在纸发明以前,人们用什么作书写材料呢?(学生回答略)
这些书写材料同纸相比,有什么缺点呢?
(演示纸同其他书写材料优缺点对比,停在汉纸)
竹木简在纸发明以前是人们的主要书写材料,但由于竹木简很笨重,带来许多不便。据说,秦始皇一天批阅的竹木简奏章重120多斤,到了汉武帝时依然难免其苦,大家教材,这是文人东方朔给汉武帝上的一个奏本,用了3000片竹简,两个人吃力地抬进宫,汉武帝看了一个月。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轻便、实用、经济的书写材料,于是造纸术应运而生。大量的考古发掘都发现了属于西汉前期的纸,从而证明了纸的发明是在西汉。人们最先造出来的纸叫絮纸,后来发展为麻纤维纸,再改进为植物纤维纸。(演示纸的改进)
纸是人们受到什么的启发而造出来的呢?大家看这个"纸"字的偏旁,对,与丝织有关。人们用上好的蚕茧抽丝织物,一些劣质的茧只能制成丝棉。制丝棉要把蚕茧煮烂,再放在水竹席上打烂做成丝棉,这时竹席上会留下一些丝,干后形成薄丝棉片,揭下可以用来书写文字,由此受到启发人们制成了丝絮纸,后来,人们又用麻做原料制成麻纤维纸。但无论是絮纸还是麻纸,其原料来源少,纸的质量还有一些欠缺,真正使我国造纸术名扬世界还是在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以后。
105年,宦官蔡伦总结以前人们的造纸经验,经过反复试验,改进了造纸术。我们看屏幕。(演示蔡伦像、汉代造纸过程)
造纸术后来传遍了世界各地。(演示造纸术传播图)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大家看英国大科学家培根对包括造纸术在内的四大发明的评价。(演示弗兰西斯·培根的一段话,返回主菜单)
秦汉时期数学方面的成就主要是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全书分九章,故称《九章算术》,这是我国第一部古代数学专著,奠定了我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返回主菜单)
秦汉时期的医学成就主要有:(演示医学成就表,让学生划书)1.《神农本草经》2.张仲景。3.华佗(返回主菜单)
秦汉时期还有许多成就在世界上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们看一下大科学家张衡。(演示张衡像)他制造了演示日月星辰运行的浑天仪,还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演示地动仪的工作情况)地动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惯性原理,哪边发生地震中间的都柱就倒向哪边。这就好像大家坐公共汽车时有这样的感受,当汽车启动时,我们倒向后边;当汽车刹车时,我们倒向前边,这就是惯性现象。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比欧洲同等的地动仪早1700多年。张衡除制造地动仪、浑天仪外,还在文学、史学、数学、天文、历法、地理、机械制造等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所以我们应称其为伟大的科学家。为了纪念张衡在天文学方面的杰出贡献,国际天文组织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月球上的一座山。(演示返回主菜单)
篇6
与此同时,张衡、祖冲之、郭守敬等人通过对天文的不懈观察和推算,为后代的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流传至今的许多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例如嫦娥奔月、敦煌壁画中的神女飞天、《西游记》里的天兵天将等,无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想象力以及对外部宇宙世界的神往。
古书记载,一年中秋节,唐明皇在后宫和妃子们饮酒,很是郁闷不乐。众人忙问何故,唐明皇感慨道:“都说月宫里有仙子,美妙绝伦,可惜我虽为天下君王,也无缘看到!”这时,席间一位姓罗的道士笑盈盈地接荐道:“只要皇上愿意,这又有何难呢?”只见他举起手中的拐棍往空中一划――果然,唐明皇眼前一亮,一条银色的“天梯”自天而降,直通“月宫”。唐明皇大喜过望,顺着“天楼”轻松地走进了“广寒宫”。只见嫦娥仙子与白衣仙女们正载歌载舞,迎接他的到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明皇游月宫”的故事。虽然只是罗道士与宫廷乐师头领李龟年联手导演的一出“舞台剧”,但人们对宇宙神秘世界的向往却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神话毕竟不是现实,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为标准,最早的载人航天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
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S・基姆(Herbert・S・Zim)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喷气发动机》(Rockets and Jets)一书中提到,“约当14世纪之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动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但缺少科学技术的“飞天”之举只能换来悲壮的回忆,万户的血肉之躯在一声巨响中被炸得粉碎。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月球上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作为兵器的古代火箭,在宋、元、明代有过几百年的辉煌历史。以古代火箭为基础,在随后的历史发展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一步步将飞天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篇7
关键词:临沂;乐舞百戏;画像石;戏剧因子
中图分类号:J809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戏曲从起源到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的过程,吸收了许多艺术形式的内容,正如许金榜在《中国戏曲文学史》中说:“中国戏曲是一种最全面的综合艺术,许多艺术形式都对戏曲产生过影响,比如在歌舞表演中又包含着诗、音乐、舞蹈、杂技、雕塑、美术等因素。”而百戏正是戏曲艺术汲取养份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
《辞海》是这样解释“百戏”的:
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秦汉时已有。汉代又称“角抵戏”。包括各种杂技幻术(如扛鼎、寻H、吞刀、吐火等),装扮人物的乐舞,装扮动物的鱼龙曼延以及带有简单故事的《东海黄公》等。……南北朝后亦称“散乐”。……元代以后,百戏内容更加丰富发展,一般均习用种种乐舞杂技的专名,百戏一词逐渐少用。
张衡的《西京赋》和李尤的《平乐观赋》对当时的百戏表演作了华丽生动的描写,以《平乐观赋》为例:
方曲既设,秘戏连叙,逍遥俯仰,节以鼓。戏车高H,驰骋百马,连翩九仞,离合上下。或以驰骋,覆车颠倒。乌获扛鼎,千钧若羽。吞刀吐火,燕S鸟N。陵高履索,踊S旋舞。飞丸跳剑,沸渭回援。巴渝隈一,u肩相受。有仙驾雀,其形蚴虬。骑H驰射,狐兔惊走。侏儒巨人,戏谑为耦。禽鹿六,白象朱首。鱼龙曼延,山畏蜒山阜。龟螭蟾蜍,挈琴击缶。
结合《西京赋》可知,两赋中记载的百戏节目涉及到幻术、杂技、乐舞、扮人表演、扮物表演、有简单故事情节的竞技表演、类似于后世舞台美术的布景等。很多学者指出,百戏是戏曲的母体。如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说“然其(元杂剧)与百戏及滑稽戏之关系亦非全绝,……虽在今日,犹与戏剧未尝全无关系也。”吴国钦在《中国戏曲史漫话》中说:“我们可以说,中国戏曲孕育于百戏的摇篮之中。百戏不一定都是‘戏’,但中国戏曲却是百戏中之一‘戏’。它一开始就和其他的姐妹艺术如歌唱、舞蹈、杂技、武术等结下不解之缘”。
人们往往把南戏与元杂剧视为中国戏曲正式形成的标志,什么是戏曲呢?王国维在《戏曲考原》中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后来,在《宋元戏曲史》中他又补充道;“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这里提到戏剧包含的几种要素,歌、舞、科白、演(代言体的人物扮演)、故事。结合前人对于百戏的理解,可以说,在山东临沂汉基出土的乐舞百戏图中至少包含着以下几种戏剧因子:乐、舞、杂技、化装表演、竞技性的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因为百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戏剧,其整体的戏剧形态尚未从“散”、“百”、“杂”的“伎乐”中完全独立和分化出来,所以我们只能说其个别节目具备了今人所认为的戏剧因子。
一、就乐的方面而言,戏曲演出均离不开音乐作为剧情的烘托,而汉代百戏的演出多有音乐的伴奏。汉代民间乐舞即俗乐大盛,史称“是时郑声尤甚”,皇亲国戚“目极角抵之视,耳穷郑卫之音”。子夏解释郑卫之乐为“进退俯仰,奸声以滥,溺而不止,及优侏儒,疆杂子女。”(《礼记・乐记》)汉代,宫廷雅乐徒有其表,“常御及郊庙皆非雅声”,宫中“掖庭材人”(宫中女乐)和上林苑乐府,“皆以郑声施于朝廷”(《汉书・礼乐志》),可想而知沂南汉墓主人(山东沂南北寨村1954年出土的东汉墓,其中有乐舞百戏画像石,以下简称沂南《百戏图》)肯定也是喜俗乐而非雅乐。汉乐府的种类有歌曲(如相和歌)、舞曲(如《巴渝舞》、《公莫舞》、《铎舞》等“杂舞”)、散乐、“四夷乐”、鼓吹乐等。为百戏、俳优、杂技等伴奏的称为散乐。在沂南《百戏图》中,(如图)
可以看到伴奏的各种乐队组合,共22人,乐器也有多种,秦序在《中国音乐史》提道有鼓、铙、钟、磬、箫、竽、瑟、筑等乐器。而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编《中国戏曲史图鉴》则提道钟、馨、鼓、鼗、排箫、竖笛、笙、瑟、埙等乐器,可见因为出土画像石的清晰度的原因导致人们对其中乐器的不同推断。乐队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左边上半部分,一人击建鼓,一个敲编钟,一人敲编磬。这里的建鼓与《词源》中对建鼓的形制介绍很相符:
古乐器。《仪礼・大射》:“建鼓在阼阶西。”即指此鼓。其形制:以大鼓穿径为方孔,贯拄其中而树之,柱上施华盖,顶饰金鸾,柱下有四足,饰以卧狮。也称应鼓。
图中华盖两层,亦称羽葆。编钟两个,挂在一个虞(木架)上。编磬四个也挂在一个虞上。乐器前均有一个乐者在演奏。击磬人后面有一人端坐。左下,则为三组坐着的乐人。第一排五人击鼓,最右边一人手拿短梃似在指挥,这与今天京剧的音乐伴奏有相似。在京剧的伴奏中,武场的鼓师(旧称打鼓佬)是乐队演奏打击乐和管弦乐的指挥者。中间一排乐人也是五名,最右一人在敲饶,旁边三人吹排箫,最左边一人吹埙。后排四名乐人,最右边一人似在击筑,或鼓瑟,最左边一人吹笙。
还有一部分乐人在图右边鱼龙曼衍之戏中。三人坐在长席上,最右边一个似在吹竖笛。三位乐人后有一人端坐。三人下面是车戏,车上有建鼓,前排两人吹排箫,后面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吹长笛。车后有三人,足前各置一小鼓,左手持长梃,可能一边踏鼓一边用长梃击之。
鱼龙曼衍之中还有一种乐器名鼗,即小鼓,象今天的拨浪鼓一样。龙戏、鱼戏共有五人持鼗。
旧时戏曲的场面(即伴奏人员)在舞台上是可以被观众看到的,不知是否与百戏的这种开放式演奏形式有关。可以想见,在整个百戏的演出中,音乐伴奏是贯穿始终的。
二、就舞的方面而言,中国戏曲“无动不舞”,凡是动作都舞蹈化了。沂南《百戏图》中舞的成分极为鲜明。当中有著名的《七盘舞》,一人刚刚从盘上纵蹑而下,蹬弓步,衣袖飞扬,正如张衡《七盘舞赋》所描绘的,“盘鼓焕以骈罗”,“历七盘而屣(一作纵)蹑”。鱼龙曼衍之戏也可以看成是一种舞蹈。沂南《百戏图》中的鱼、凤、豹都是人扮成兽,即戴上拟兽的面具作各种各样的舞蹈动作,称为象人。“象人戏”就是由伎人装扮表演的动物戏、人物戏和神仙戏。拟豹之人手中挥一面小旗,拟鱼之人跪一膝,右肩扛人造鱼,手中持鼗。图中戏兽之人也是有动作的,如戏龙(马扮的)之人、戏鱼之人、戏凤之人,他们手中有持鼗的,有持梧桐树的(含义大约是凤栖梧),想来一定与拟兽之间有某种动作的对应关系,就象今天的舞狮子、舞 龙表演一样。
在临沂出土的汉墓画像石中有大量乐舞图像,其中舞伎的长袖与今天的戏曲关系密切。戏曲中的水袖,是在传统的蟒、帔、开氅、褶子等服装的袖端,缀有一尺上下的白绸。运用水袖的动作有助于表现戏曲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感情,并可加强舞蹈美。戏曲服饰是在明代服装的基础上加工而成,水袖即是明代“套袖”的夸张形式。但细思之,服装的演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代服饰的流行元素都是后世服饰吸取的养分之一,尤其是作为舞伎的长袖,它舞动时的美感必定会在水袖形成的过程中起过至关重要的影响,甚至有人说水袖即由汉时舞伎的长袖演变而来。在1974年临沂银雀山八号墓出土的乐舞俑中就有类似于今天水袖表演的舞俑图,图中舞伎衣袖约有半尺,一袖后垂,一袖前垂。(如图)
三、就杂技而言,中国戏曲区别于西方戏剧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技求艺,运用特殊的技术手段来表现艺术的内涵。技能、技巧的训练对于戏曲演员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杂技与戏曲的关系也是显而易见的。沂南《百戏图》中涉及到跳丸剑、掷倒、寻檀、跟挂、腹旋、高(i恒)、马技等。最左边就是一个飞剑跳丸的人。两手掷四把短剑,两足跳跃,身后有五个镂孔的圆球。稍右是“寻植”,一人额上顶一根十字形的长竿,竿上横术两端,有两个小儿,全身倒悬,在空中翻转着,正如张衡《西京赋》所形容的:“突倒投而跟挂,譬陨绝而复联”,动作极为惊险。在竿的顶端放着一个圆盘子,有一小儿正在腹旋,即用腹部撑在圆盘子上在高空旋转。七盘舞也有一定的杂技的成分在内。图的中间最上方是“高躯”,象今天的走钢丝一样,有三个女孩子在绳上表演,绳下倒插着四把尖刀。左右两个女孩子在绳上轻盈地跳跃,中间的女孩子两手握着绳子在两脚朝天拿大顶,这种表演带有极大的危险性。龙戏中龙身上驮着一个大瓶子,有一女子正站在瓶口舞动带有流苏的长竿子表演。图右上方是马技表演。左右两名女子在疾驰的马上或双手按在马背上双足腾空,一手持戟,或舞动一根长长的带有流苏的绳子。今之戏曲“趟马”动作,就是吸取了马技表演的精髓并进行了简化。车戏中车厢内建鼓上设有平板方架,板上有一小儿双手按架,两脚朝天拿顶翻腾。戏曲中的“做”与“打”的部分包含着一些特技的成分,比如我们看到跳丸剑时很容易联想到今天戏曲舞台上的把子功“打出手”,即以一个角色为中心,同其他几个角色相互配合作抛掷传递武器的特技,形成种种舞蹈性的惊险场面。而腹旋、拿大顶、翻跟斗在武戏中也很常见。
四、就表演而言,中国戏曲被称为“表演艺术”,表演是戏曲最基本的表现方式,而且,戏曲还是一种妆扮的表演艺术。周贻白先生曾说:“表演的意思,是把一个故事的全部情节或部分情节,由演员们扮演剧中人物,用歌唱或说白以及表情动作,根据规定的情境表演出来。”戏剧表演不仅需要妆扮以改变演员的造型与形象,还需要演员化为剧中人物去活动。
临沂汉墓出土的百戏图充分体现了表演的因素。象人舞是要用到面具的,而角抵戏《东海黄公》也要用面具,这就是一种化装表演,也可视为一种特殊的造型艺术,体现了百戏中包含的美术因素,这也是戏曲的艺术手段之一。今天的戏曲中也有模拟动物的戏,如《白蛇传》中的虾兵蟹将,西游戏中的孙悟空、猪八戒、各色妖魔都是由艺人借助于动物形状道具表现某种动物的造型。
《东海黄公》同时也是竞技表演的代表。角抵,相传起源于战国,是秦汉时流行的竞技表演。角抵戏的名称始见于《史记・李斯列传》:“二世在甘泉,方作角抵优俳之观。”应劭集解日:“战国之时,稍增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相夸示,而秦更名曰角抵。角者,角材也;抵者,相抵触也。”文颖注曰:“案:秦名此乐为角抵,两两相当角力,角伎艺射御,故曰角抵也。”可见角抵戏与武备有关。梁代任P《述异记》对角抵戏的来源是这样记载的:“秦汉间说蚩尤氏耳有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三三两两,头戴牛角而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这段话指出角抵戏是蚩尤戏的遗制,则其来源更为久远。到汉代,角抵逐渐演变为表演故事性的乐舞杂技“角抵戏”,其中包含戏剧艺术的本质要素,即冲突,从而使情节更引人入胜。《东海黄公》是最著名的角抵戏,在张衡《西京赋》里有关于它的记载和评论:
东海黄公,赤刀粤祝,冀压白虎,卒不能救。挟邪作蛊,于是不售。
《西京赋》的叙述过于简略,在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里也对此事有所描述:
余所知有鞠道龙,善为幻术,向余说古时事:有东海人黄公,少时为术能制蛇御虎,佩赤金刀,以绛缯束发,立兴云雾,坐成山河。及衰老,气力赢惫,饮酒过度,不能复行其术。秦未有白虎见于东海,黄公乃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三辅人俗用以为戏。汉帝亦取以为角抵之戏焉。
篇8
“天上是星星的花园;水面是星星的镜子。”我坐在板凳上,抬头仰望着美丽的星空,情不自禁地赞叹道,“这是真是良辰美景啊!”虽是深夜,天黑漆漆的,可一衬上这繁星,天空呈现的是深沉的蓝色!
看着看着,我渐渐睡着了……“这孩子,怎么在外头睡上了!醒醒,醒醒!”不知是谁在我耳边轻轻唤着我的名字,“会着凉的,进屋去吧!”“不嘛,不嘛!星星还没睡呢,他们……在举行派对呢……”我迷迷糊糊的回应着。已是深夜,寒风一阵阵吹来,我趴在桌子上,却感受不到外面的寒冷。
早晨,当我揉着眼睛,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时,星星不在了!他们狂欢了一个夜晚之后,都回家睡觉了!还有一两颗晨星在天空闪烁着,显然没有了昨晚的活泼欢快,看样子他们已经累坏了。“咦,是谁给我盖上了棉被?是星星吗?昨晚是谁再叫我?是星星吗?”我迷惑不解。“妈妈,你知道星星的家在那里吗?”我问道,“呵呵,其实啊,天空就是他们的家!”妈妈回答道,“可是,为什么我看不见啊?”我着急的问道,“他们一直在天上,只不过太阳的光,使你看不到他们了!”妈妈笑着说。
星星是大自然的小精灵,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星星只有美丽能形容!其实他们就像人类一样,拥有喜怒哀乐,自古以来,许多祖先都赞美过他们,也有许多祖先把他们编织成各种神话故事与星座,伟大的天文学家张衡,还曾经与星星结下不少缘分!星星时时刻刻在看着我们成长,他们也需要我们不断的发现,让我们一起像星星这个古老的奥秘进发吧!
思明区故宫小学五年级 月明
篇9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人的认识总是从外部丰富多彩的世界通过感官经过抽象概念化形成的,所以学习一定要从生动丰富的情景开始,因此我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利用计算机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多媒体集成性为学习者创设了生动丰富的情景:设计一幅满天繁星并伴有音乐的美丽星空,画面以gif小动画作点缀,营造出了生动的画面效果.让学生在这种情景下试着数数星星,优美的情景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情景的创设满足了学生的情感,艺术和审美需求,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鼓励了学生去自主学习和探索。
提供学习时空,让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以往的教学中,低年级的识字一直是一个难点,尤其新教材加大了识字量,课堂教学中往往难以按时完成,而教师又很难做到针对学生不同学习情况使所有学生全部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识字任务,难免造成部分学生识字生疏,量少。在网络环境下借助计算机正好可以为学生提供这样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
学中玩,玩中学
在识字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用文字,声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将音,形,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显示给学生。一年级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我设计了一个“游戏乐园”模块来巩固学生的识字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牢汉字。
营造表演的氛围,让学生愉快学习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必须有一个过程,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共同探究,尝试合作学到知识的乐趣。在学生独立识字后,我设计了小组合作,用生字卡片的形式相互交流,进一步巩固了识字效果.在识字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互帮互学,又加强了学生的团体精神。在教学中给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快乐学习。学文中让学生把课文读给自己的小伙伴听,让学生邀请好伙伴一同表演等,师生共同唱歌表演,这些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变学习活动为学生的情感内需,而且极大的增强了学习的有效性,尽可能扩大了学习的全体性参与,把学习变成一件愉快的事。
感受语言,体验情感
首先,阅读的目的在于获得意义,而意义的获得有赖于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如,在学生对张衡有了初步的了解后,用“你喜欢张衡吗?为什么喜欢?你能读一读那句话吗?”这样一个连续的问题,给学生指明了思考的方向,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其次,语文教学是一个认识和情感相生相伴,互相促进的过程。因此,认识必然与情感相随,而语言训练若离开了情感,便如同失去了灵魂一般。在网络环境的帮助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任意选择想要学习的段落来重点学习。将自己的想法和老师,同学们一起交流。因此,活动设计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感受语言,体验情感。
利用internet拓展课文内容,丰富学生知识
在很多课文学习完内容后,我就利用网络及时拓展。如将“张衡小故事”,“星空直播站”介绍给学生,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激发了学生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天文知识的兴趣。在学习中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查找资料的能力。同时学生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到了获得新知识的快乐。
总之利用网络网络优势辅助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课不论是前期准备工作,还是课堂教学过程,都让学生们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但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作为教师,同样也让我受益匪浅。课前准备工作,现场组织教学工作的难度都大大增加了;对教师的课堂组织应变能力,学习困难的即时诊断,能力发展水平即时估价能力,知识的准备水平,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等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些对于我这个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来说还有些欠缺,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路上敢于否定自己,不断学习以拓展知识面,深化对各类知识以及知识整体的理解……
篇10
这里灯会的主题是"奥运之光".举目四望,只见灯火通明,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入口处是一副对联:修文文化促发展,祈福福娃迎奥运.五个可爱的福娃灯,也在门口迎接游人的到来.接着走过激光灯阵,看到地上星星点点的亮光,抬头却不见光束,我好奇的四处寻找光点的来源时,只听到一阵响亮欢快的锣鼓声,于是,我拉着妈妈随着人流一起来到了锣鼓队灯跟前.
只见展台上一字排开的"锣鼓手"们威风凛凛,各各昂首挺胸,聚精会神的看着前面站在一面大鼓上的"指挥",随着"他"手中指挥棒的舞动,敲击着整齐激动人心的鼓点,为我们的奥运会加油助威呢!而站在台前的福娃们也练起了自己的绝活:有的在练拳击,有的在玩射击,有的在练武术,有的在打棒球......
继续向前走,一条巨龙船上的故事灯组吸引了我.这组灯讲述了好多历史上很著名的事件,我最喜欢的是"关羽刮骨疗毒","三顾茅庐","鸿门宴""张衡和地动仪"这四组,还亲自给它们拍了照片呢.你看,关羽的骨头都刮的透出来了,而他却谈笑自如.一边的华佗大夫动作显得小心翼翼,眼里充满了对关羽的敬佩之情.忽然,我发现关羽怎么没有胡子?我记得<<三国>>里说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呀.仔细一看,哦,原来他把胡子咬在嘴里了.这样的疼一般人一定忍受不了,关羽真了不起!
"现代奥运--顾拜旦"灯组上站着"奥运之父"--顾拜旦,背后展台中间有三只和平鸽,下面是夺目的奥运五环,后面还有一串柳叶.这组灯虽然造型普通,但它让我知道了"奥运之父"顾拜旦,妈妈还给我讲了他为奥运事业贡献出毕生精力的事迹.顾拜旦在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中遇到了重重困难,可他执着发展体育事业的意志从不动摇。是他坚持奥运会是属于世界的,应该在全世界不同城市举办,奥运会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我听了后很敬佩他,可是,有"奥运之父",那"奥运之母"又是谁呢?
排了十来分钟队后,我进入了"九曲黄河灯阵".这个灯阵的外型像是一座正方形的城堡,身在阵中时,才发现它真是走也走不完,左拐右弯,绕来绕去,听说它全长一千多米呢.我在阵中欢快的跑着,妈妈在后面不停的喊:"慢点,等等我!"灯阵中一片欢声笑语,盏盏红灯映红了人们的笑脸.走出灯阵时,我感觉快绕晕了,真不愧是"黄河阵"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