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思想范文
时间:2023-03-22 04:03: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荀子的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天论》中,荀子指出,天星坠落、社木鸣叫、日蚀月蚀、风雨不调、怪星常见于天等现象,人们不了解其原因而感到奇怪是正常的,但若畏惧这些现象就大可不必。他解释说:这些现象“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荀子认为最可怕的是“人妖”,即统治者“政令不明、举措不时、本事不理”所造成的灾祸。只要政治清明,人们不迷信,就是有了自然灾害也不会形成太大影响。天地自然的变化都按自己的规律运行,不受人的意志干扰,用荀子的话来说就是“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匈匈也辍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商周以来的君主,常以君权天授为中心,论证自己权力的合理性,荀子却明确地说,天对于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圣王、暴君都与天无关。这对于传统的天命观显然是巨大的冲击。
荀子的天论达到了那个时代所能够达到的思想高度,对于它在思想史上的价值的确应当充分肯定,但若硬给它带上一顶“唯物主义”的桂冠,则大可不必。论者一般以为荀子提出了与唯心论的“天人合一”说相对立的“天人相分”理论。其实,“天人相分”说,只是论者对荀子思想的一种理解,荀子自己并没有说过“天人相分”,他只说过“明于天人之分,则谓至人矣”(《荀子·天论》)。荀子所强调的是要弄明白天和人各自的名分。这里的关键在于“天人之分”的“分”,不是作为动词的分别、区分之意,而是作为名词的职分、名分之意。在战国时期的文献材料中也有许多作为名词的“分”字之例,如:《孟子·尽心上》谓“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商君书·定分》篇谓“名分已定,贫盗不取”,都是典型的例证。这些文献材料证明,作为名词的“分”字之义在于“职分”和“名分”。郑玄注《礼运》谓“分,犹职也”,是正确的。“分”字的这个意义,有时也被写作“份”,这个意义上的“分”字也应当读为“份”之音。
荀子关于天人关系的思路是:天有常规,人有等级,高明的人便会“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荀子·荣辱》)。荀子所提倡的“明于天人之分”,其目的就在于此。荀子所说的“不怨天”的“知命者”就是“明于天人之分”的“至人”,亦即“顺命以慎其独”(《荀子·不苟》)的君子。所谓“明于天人之分”,意即明白天、人两者的名分、职分而不可僭越。当然我们这里不是说这句话完全与天人的区分、划分没有关系,而只是说其主导思路在这里并非是区分天与人的界限。
“天”的名分、地位,亦即“天”的属性如何呢?荀子对此曾经进行过许多分析。战国时期诸子的天论从多种角度进行过探析,或谓天为自然之天;或谓天为神灵之天;或谓其为伦理之天。在荀子的理论体系中,天虽然并没有绝对摒弃自然属性,但“天”的自然属性是湮没在它的神的属性之中的。人们对于高高的天和运行着的日月、星辰等有自然的、直观的印象。荀子正是利用了这种粗糙表象来阐述天的神秘属性。荀子认为
“天”不仅是有目的、有意志的神,而且还有自己的道德属性,“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变化代兴,谓之天德。”“天”的道德属性里面,荀子认为最重要的是“诚”,“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荀子·不苟》),天的笃实不欺的品格,是它造就万物的保证。《荀子·天论》从各个方面论证了天的公正无私、毫不偏袒的品格。由于天的公正无私,就使得人们在社会动乱时不会产生对于天的怨恨之言,所谓“知天命者不怨天”(《荣辱》)的道理就在此。荀子指出,天是人世间的统治者的圭臬,说他们应当“居如大神,动如天帝”(《荀子·正论》)。所谓“天帝”本来是人按照世间君主的形象塑造出来的,但荀子却颠倒过来,以为世间的君主乃是“天帝”的影子。
篇2
关键词:《正名》;荀子;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于20世纪60年代诞生在美国,中国的社会语言学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也经历了初创、迅速发展、稳定深入三个阶段。虽然在我国社会语言学起步较晚,但是对社会语言学的一些基本问题的研究却在很早就已经出现,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保留下来的典籍中,其中荀子作的正名篇能较集中地反应对语言的看法,其论述至今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一、语言的产生
荀子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名,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名”指的是事物的名称,“名无固实”是说名称不是固定的指称某一事物的,名称和事物之间本来没有什么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名称只是代表了客观事物的符号而已,也就是说语言名称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本初是任意的。这和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纲要》里所讲的“语言符号是任意的”的这个意思表达是一致的。虽然在名和实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也并不意味着名就可以任意的指称事物,联系“名”和“实”的是约,即是指社会的约定。“异于约谓之不宜”,语言和客观事物之间经过社会的约定俗成之后,他们的关系就会固定下来,成为了标准,再就不能任意更改,并且还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正像索绪尔所讲“事实上,一个社会所接受的任何表达形式,原则上都是以集体习惯,或者同样可以说,约定俗成为基础的”。
“名无固宜”和“约定俗成”从任意性和强制性这两个方面阐述了语言符号的特性。任意性指的是语言符号在产生之初是任意的,与客观事物之间没有什么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强制性是指语言在社会生活的实际运用当中,就具有了一定的强制性。
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之一,荀子运用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提出了“约定俗成”的理论,开创性的指出了语言是“任意性”和“强制性”的结合,正确的阐述了语言的社会本质,对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历时和共时的社会语言观
从历时的角度讲,语言是一个在继承中发展着的系统。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相应的发生着变化,荀子在《正名篇》中对此也有比较较深刻的阐述,例如,“后王之成名,刑名从商,爵名从周,文名从《礼》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他还进一步解释说,“若有王者起,必将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名。”荀子此说不仅阐述了一个制名的方法,而且也是一个对语言也需要创新也需要发展的一个表述。“名”不是一成不变的,既有循旧,也有作新。循旧名与作新名都是制名的方法。前者是对前代语言文化的继承和袭用,保证了语言的稳定性和继承性,使得交际能够顺畅地进行,后者强调了语言也需要适应变化了的社会观念,语言是在继承中发展的。荀子“循旧作新”的语言观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是对孔子的循旧束新、过分强调语言的永恒性和稳定性的一种纠正。
从共时的角度来看,荀子也揭示出了语言具有方言与共同语的区别。在荀子生活的战国时代,汉语方言主要有南北两系,南系有楚语和越语,北系为夏语。周游列国的荀子,对各地的语言、风俗等有着广泛的接触,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在《儒效篇》中说:“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这就说明荀子已经认识到语言的地域变体,方言就像风俗习惯一样随居住地和环境不同而不同。他在,《荣辱篇》中说:“譬之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错习俗之节异也”。这就好像越人习惯使用越语,楚人习惯使用楚语,君子无论居住在什么地方都习惯使用雅言一样,不是自然具有的本性和认识能力使他们这样,而是由于他们的习得和风俗习惯不同所造成的。在这里,荀子不仅强调了语言因地理环境因素而产生的地域之别,形成各地地域方言,而且还超越地域方言,关注到了专属于社会集团变体的共同语――雅言。雅言又称夏语或诸夏之言,是在吸收了各地方言中最好的部分及最共通的成分之后而行成的书面语。所以,雅言不仅适用范围广,而且王室宫廷和读书人等君子争相使用。写文章不用雅言,必然会造成交际上的障碍。
三、语言的社会功能
“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则慎率民而一焉,故析辞擅作名,以乱作名,使民疑惑,人多辨讼,则谓之大奸,其罪犹为符节度量之罪也,故其民莫敢拖为奇辞以乱正名,故其民,则易使,易使则公,其民莫敢托为奇辞以乱正名,故一于道法,而谨于循令矣,如是则其迹长矣,迹长功成,治之极也,是谨于守名约之功也。”
“名定而实辨”指的是事物的符号名称确定下来之后,不同的事物之间也就好区分和辨别了,那么道术也就能够得以施行,意志也就能够得以畅通,人们也就遵从并且取得一致的认识。荀子还对“以乱正名”的人进行了批判,称他们为“大奸”其罪恶不亚于假造契券、尺称的罪恶,这样人民就不敢乱用名称,也就变得真诚朴实,也就容易使役,长此以往,人民依于法制,遵守命令,为政者也就可以成就功业,长治久安了。荀子完全是从当政者的角度来论述语言功能的,他把语言的规范同治理国家、治理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在某些方面夸大了语言的功能。
“异形离心交喻,异物名实玄纽,贵贱不明,同异不别;如是,则志必有不喻之患,而事必有困费之祸,故知者为之分别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贵贱明,同异别,如是则志无不喻之患,事无困废之祸,此所为有名也。”
荀子在这里指出了语言具有“别同异”、“明贵贱”的功能。不同的人群,他们的形体容貌和心理是不同的,尊卑和贵贱如果不分明,相同和不同如果没有区别,这样必然会造成模糊不清的病症,而事物势必就会有困顿荒废的祸患。所以,制定名称来指称客观事物,就可以使贵贱高低分明,相同和不同清晰了。“别异同”是指语言还具有认识的功能,能够区分不同的事物,指出事物的异同。“明贵贱”是指语言能够区分高低、贵贱,这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语言是没有阶级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荀子揭示了语言在社会发展中草创之初的任意性、历时和共时的社会语言观、语言的社会功能。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荀子的很多思想与现代语言学理论几乎可以说是不谋而合。但是,荀子的语言观终究是附属于封建政治理论思想的,他更为关注的是语言的社会政治功能和道德教化功能。尽管如此,他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精要入微的分析对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仍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中国古典语言学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现代第一部《中国语言学史》中,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强调过荀子的社会语言观、语言的继承和发展观以及语言变异等语言问题,肯定了作为哲学家的荀子对语言学理论的突出贡献。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荀子对语言的社会本质、语言的地域变体以及社会变体的论述,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结构与语言的共变关系,追溯共同的发展历程提供了很好的历史的渊源和知识佐证。荀子的这些经典的语言观也成为了中国社会语言学发展的导向路标之一。(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参考文献:
[1]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瑞士】费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纲要.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3]《诸子集成》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
[4]陈原《社会语言学》商务印书馆,2000.
篇3
【关键词】人欲;以农为本;富民;富国
一、义利论和人欲论
荀子认为人有好义和好利两个倾向:“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 ①按照他的性恶论,好利是生而有之,好义则是后天教育的结果:“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 ②求利是人的天性,但是没有限制的求利会造成人与人之间无休止的争夺,必须用义来进行调节。荀子对此做了深入的分析:“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多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 ③ “人能群”就是人能形成群体性的社会,人在社会中有等级职业及相应的利益分配,分配的标准就是义。人类社会因为有义才能有秩序,形成合力,并产生强大的能量,使万物为人所用。因此义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本质属性,并是人成为万物灵长的愿意。这样义、利就是人所两有了。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而荀子却说义、利为人所两有,无论、不管君子还是小人都是一样的。这是理论上的进步。但同属儒家学派,荀子仍然主张以义克利,并把义和利看做是对立的两极,两者非此即彼。但这只是荀子谈义利时的观点,而在他的人欲论中,实际上表示了他对个人身份相当的那种私利的肯定。
对利的需要从主观上说就是人的欲望。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欲望,而且每个人的欲望都是没有区别的:“凡人又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尔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又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④人除了必须的生存欲望,还有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夫人之情,目与极色,耳欲极声,口欲极味,鼻欲极臭,心欲极佚。此五极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⑤荀子认为人除了满足直接消费的欲望外,还有持续不断的积累财富的欲望。荀子没有考虑人的欲望千差万别,更没有讨论形成某些欲望的社会原因,而只将欲望归之于人性。
荀子强烈反对靠“寡欲”和“去欲”来治理国家,而主张“道欲”和“节欲”。他认为人欲的有无和多少都无关于治乱,因为“欲不待可得,所受乎天也;求者从所可,受乎心也。”人欲是先天就有,对欲望的追求则决定于人心。所以,天下的治乱在于满足欲望的行动是否合乎义,在于能否处理好主观与客观、需要与可能的矛盾。即使人欲过多,只要满足人欲的行为合义,也无伤于国家的治理。所谓满足欲望的行动合义,就是要对欲望有所节制,天子也不例外:“虽为天子,欲不可尽也。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 ⑥
孔子、孟子都承认人性对富贵的追求,但都把欲望看成是人性中消极、不义的阴暗面。荀子则对人欲持肯定得态度,这在认识上是很大的进步。肯定人欲就要考虑如何满足人欲,这体现在荀子的富民富国思想中。
二、荀子的富民富国思想
荀子是一位犀利的现实理论家,他以敏锐的眼光观察历史和社会,提出了富民主张,认为人人皆向往富、追求利是,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绝不应该逆此而行。
荀子认为思富而弃贫,是人固有的本性。例如,荀子曾说:“今人之性,生而又好利焉。” ⑦ “不富无以养民情”。⑧ “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 ⑨他认为这种“好利求富”的欲望,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不会分什么“君子”或者“小人”。
富民是反“均平”的思想。随着封建生产方式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而原来的奴隶主贵族,一步步由富而贫,有的成了破落户。面对这种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孔子提出“均无贫”的主张,他说:“有国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⑩而在孟子看来,封建国君“辟土地,充府库”的“今之所谓良臣”为“古之所谓民贼”。孔孟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即主张“均贫”。荀子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极力反对“分均”,他说:“分均则不偏,势齐则不一,众齐则不使。有天有地而上下有差”,“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是天数也。” {11}荀子认为,名分都是相同的,就无法治理,势位相等就不能统一,众人一样就很难役使。所以不能绝对平均分配社会财富,必须有贫富等级存在。而且荀子认为,求富为人之本性,富就不会被少数人所垄断的 。
“富民”会不会导致“国弱”呢?先秦诸子的看法是不同的。孟子只讲富民,不讲富国。他说:“易其田畴,薄其赋税,民可使富也”。{12}荀子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富民和富国是相辅相成的,相互联系的,富民的过程就是富国的过程,即“下富则上富”。荀子对此作了很详细的解释:“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彼裕民故多余,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上以法取焉,而下以礼节用之。余弱丘山,不是焚烧,无所藏。夫君子奚患乎无余”。{13}这段话的大意是,统治者要按照规定征从赋税,按照礼仪制度节约用度,使民有余力,国家才能富足。就是说,老百姓财富有了积累,经济上宽裕了,才会有能力扩大再生产,把田地种好,这样粮食就会成倍的增长。反之,老百姓贫困,就无法向土地投入,导致土地越种越贫瘠,产量越来越少,这样国家的赋税收入就会逐渐枯竭。按荀子所主张的“田野什一”之税征收,生产的粮食多了,国家赋税就自然会增加。荀子把富民与国富联系起来,并把国富建立在民富的基础上,在当时那是很先进的。那么,通过怎样途径才可以达成共同富裕的目标?
第一,开源节流和节用裕民。
关于开源节流,荀子说:“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故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垣窑仓禀者,财之末也;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意思是,百姓的财富生产是本,是源,国家贮藏财富和征收赋税是末,是流。“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14}做到“上下俱富”。荀子认为这是“知国计之极”的表现。从以上知,荀子开源节流的主张就是要多生产,少征税,将收入的农产品尽量的保留在民间。“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说明国家财政收入的提高应建立在人民拥有财富增加的基础之上。
关于节用裕民,荀子说:“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荀子的节用思想与墨子的节用有很大区别。墨子主张无差别的节用,荀子则主张有等级的节用,即“节用以礼”,人的身份不同,节用的标准也不同。而且荀子还主张通过满足人的消费欲望以调动人的劳动生产积极性,从而得以让财富不断的增加。什么是“裕民”?荀子说:“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民时,如是则国富矣。夫是之谓以政裕民”其中所列的裕民政策,除了“省商贾之数”之外都属于轻徭薄赋的范畴,这是裕民政策的核心内容。荀子讨论了是否实行裕民政策会造成的不同后果:“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故知节用裕民,则必有仁义圣良之名,而且有富厚丘山之积矣。”“不知节用裕民则民贫,民贫则田瘠以秽, 田瘠以秽则出实不半……则必有贪利纠取之名,而且有空虚穷乏之实矣。此无它故焉,不知节用裕民也。” {15}
第二,以农为本。
荀子提出了“强本”“务本”等主张。荀子认为,要富民富国,就必须竭力发展农业生产。与传统思想家一样,荀子把农业生产看作是衣食之源,也是社会财富的根本来源。他主张,发展农业生产这个根本,首先要有足够的劳动力。他明确提出:“士大夫众则国贫,工商众则国贫” {16}要富就得“省工贾,众农夫”。就是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多了就能增加社会财富,使民和国都富起来,反之,脱离农业生产的人过多,财富就会减少,上下俱贫。荀子还要求封建统治者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管理:“修堤梁,同沟浍,行水潦,安,藏,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耕艾”;“相高下,视肥磘,序五种,省农功,谨畜藏,以时顺修,使农夫朴力而寡能。” {17}不仅要兴修水利,防治水旱灾害,而且要察看土质好坏,因地制宜,精耕细作,同时还要保护自然资源,如保护山林湖泽,草木鱼鳖等。此外,荀子认为,光是增加农业劳动力还不够,还得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无夺农时”,使农夫“朴力而寡能”,如“罕兴力役”等,其目的是为了稳定农业劳动力,保证农作时间,并使农民老实的、专心用力的从事农业生产,努力耕作。、
第三:肯定工商业地位
荀子在论述“强本”时,主张“省工贾。众农夫”的主张,但我认为这同法家的“强本抑末”有很大区别。荀子的意思只是与农业地位相比较而言,工商业的地位和作用稍逊,但是他并没有完全轻视和否定工商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荀子认为,农业生产活动离不开工业,工业也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就以当时的手工业来说,铁工,木工,陶工等生产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有利于农业生产,能都使“农夫不吹削,则器用巧便,而财不匮矣”。{18}这就是说,制造质量好的灵巧的生产工具,有利于发展生产,增加财富收入。
荀子主张“王者之法”要做到“通流财务粟米,无有滞留”,“四海之内若一家”。“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緎,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旌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故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农夫不削,不陶冶而足械用,工贾不耕田而足菽粟……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19}这里荀子虽然没有明指商业,但显然只有商业才能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消费者之间起到互通有无的作用。
荀子认为工商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于经营工商者给予了肯定评价。
三、小结
荀子认为追求欲望的满足是人的本性,这也成为人们积极从事劳动生产创造社会财富的原动力。人类的整个历史过程中,都重复着满足人欲,产生新的人欲,再满足新人欲的循环。而满足欲望的途径有很多,荀子的思想在当时具有前瞻性,他不仅认识到国家统治政策的重要性,还意识到自然与环境的基础作用;尽管他继承了中国古代一贯的农本思想,但是也没有肆意贬低工商业。荀子带有朴素唯物主义的经济思想,不仅在当时非常先进,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注释:
①《大略篇》
②《荣辱篇》
③《王制篇》
④《荣辱篇》
⑤《王霸篇》
⑥本段引文均见《正名篇》
⑦《性恶》
⑧《大略》
⑨《荣辱》
⑩《论语·季氏》
{11}《王制》
{12}《孟子·尽心上》
{13}《富国》
{14}本段均引文《富国篇》
{15}同上
{16}同上
{17}《王制篇》
{18}《王霸篇》
{19}《王制篇》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荀子 传统文化 心理卫生
荀子作为先秦时期儒家最后一位集大成者,“集百家之学说,成一家之言”。荀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荀子》一书中。这部著作不仅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经国策略,而且还有较全面、较系统的心理卫生思想,本文就其中蕴含的心理卫生思想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对我国当前的心理卫生与保健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客观认识自我并悦纳自我
在现代社会,人们所面临的种种困惑和追问,无不与自我认识这一主题息息相关。而荀子早在两千多年前提出了人性恶与人贵论思想,这对当代人如何正确认识自我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同另外两个儒学大师孔子和孟子相反,荀子并不避讳谈论人性的弱点,他从人的本质欲望着手,提出并阐释了“人之性恶”,并把这些人性固有的弱点看作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欲望人人都有,譬如“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性恶》)人们的欲望就是这样“穷年累世而不知足”。(《性恶》)荀子认为,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优势,而忽视自身固有的不足,就会盲目乐观、自以为是,难与人相处。过高或过低地评估自己,都易导致自满或自卑,不利于自我的成长。如果看清楚了人性之中本来就存在的缺陷,正所谓“其善者伪也”,经过后天的努力,我们将会发现自己愈来愈好。相比之下,认为人性本善的孟子则由于对人的本质太过于乐观而显得有些理想主义了。甚至在当代,一提到荀子的性恶论,就有不少人唯恐避之不及,这种现象实质上则暴露出了人们不敢正视自我的极度脆弱心理。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使得人们的自尊心急剧膨胀,惟我独尊,不能够也不愿意正视并接受自身仍存在的缺欠。
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就会丧失信心,缺乏朝气和积极性。因此荀子在谈论人性弱点的同时,并没有忘记探讨人的优点。他提出了非常有影响的“人贵论”思想。“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非相》)在荀子看来,人与动物和植物相比其高贵之处在于:人有分辨、判断、自我认识等高级的智慧,而其他生物则不具有,这便为人类认识自我提供了可能性。
所谓“吾日三省吾身”,即通过内省形成客观的自我认识和评价,并悦纳自我,对个人内在的心理与外在行为及人际关系皆大有益处,这正是现代人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条件。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认识自己,是人类的最高智慧。”老子也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尤其在当今二十一世纪,“以人为本”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认识自我将成为人类个体乃至整个社会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基本前提。
二、心平愉――保持良好的心境
荀子对愉悦的心境所产生的积极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心平愉,则色不及佣而可以养目,声不及佣而可以养耳,蔬食菜羹而可以养口。”(《正名》)意思是说,心境愉快时,虽然没有美好的供养,但耳、目、口、身却也能觉得享受到了美好的东西。同时荀子也指出了消极的情绪所产生的不良后果:“斗怒,害也”,(《臣道》)“快快而亡者,怒也。”(《荣辱》)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荀子关于情绪的说法是非常有道理的。培根也曾说过:“在吃饭、睡觉、运动的时候,心中坦然,精神愉快,乃是长寿的最好秘诀之一……至于心中德情感及思想,则应避嫉妒,焦虑,压在心里的怒气……”现代心理卫生学研究也表明,乐观、开朗的人大多高寿,其原因在于:如果一个人能够经常保持平静恬淡的心境,减少心理冲突,就能够使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得以维持。而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行,又有利于提高自身免疫系统的功能,自然能够维持身心的健康。
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呢?荀子认为,人的需要的合理满足以及对不合理欲望的有效节制可以使人产生心理上的平衡。欲望人人都有,这是很自然的。当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人就会处在一种紧张状态中,心理平衡就难以维持。但是,个人欲望是不可能完全得到满足的,即使通过努力进取,也只能一部分得到满足。尤其在当代社会,过度的物欲不仅败坏着人的道德意志,而且也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荀子所主张的“进则近尽,退则节求”的思想在当今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他要求人们在可以进取的情况下,就尽量使自己的合理需求近于满足;在应该退让的情况下,就应节制自己的不合理的欲望,这样才有利于维持心理上的平衡状态。
三、治气养心,修德养生
荀子认为,养生必养心。“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修身》)意思是说,用调理血气来保养身体,其寿命之长可排在彭祖的后面,用培养自己的好品德来达到自强,其名声可与尧、舜相媲美。“治气”方能养心,“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则无他事也。”(《不苟》)荀子说:“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毅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修身》)意指如果血气刚强,就用心平气和使其柔顺;如果思想深沉而不明朗,就用坦率忠直使其改变;如果勇猛凶暴,就用循规蹈矩去帮助;如果行为轻率,就用动静有法去限制;如果心胸狭隘,就用广博宽大使其开阔。“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修身》)荀子认为,遵循礼仪,获得良师的指点,爱好专一是调理血气、修养心境的最佳途径。
荀子还推崇修德养生的观点。他认为 “有德则乐”,“乐则能久”,人应该把对完美道德的追求放在第一位。“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修身》)意志、道义可以超越富贵、地位,注重道德品质的修养就会看轻身外之物,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优越感,达到心理上的平衡。人生真正的快乐莫过于心胸坦荡,精神上充实愉悦,因而只有“贤者”,即道德修养高的人才能享受心灵的平和轻松。孔子就曾说过“仁者寿”,“有大德必得其寿”,“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说明我国古人早已认识到,良好的道德和性格本身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道德高尚和性格开朗的人,就不会患得患失,这样就能免除各种焦虑烦恼,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状态。
四、化性起伪――重视学习,加强主观努力
荀子提出了“人性本恶”之后,并没有对人的恶的本性感到失望,相反,他提出了“化性起伪”的主张,认为人性经过加工改造是可以变恶为善的。荀子认为后天的学习是改造人性的必要条件,因此他非常重视学习。“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劝学》)他又说:“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仪然后治。”(《性恶》)
荀子还强调了人的主观努力在“化性起伪”中的重要价值:“故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小人君子者,未尝不可以相为也,然而,不相为者,可以而不可使也……然则能不能之与可不可,其不同远矣,其不可以相为明矣。”(《性恶》)为什么“小人”不能成为“君子”,“君子”也不能成为“小人”呢?关键在于“肯为”与“不肯为”,能为而不为或可为而不为。“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只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成功的。大多先哲都是靠这样一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信念来成就自我的。荀子还强调学习重在实践,“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劝学》)学习必须要亲身实践,深切体验,即所谓的“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学习,并在实践中充实和完善自己,这对于那些因心灵空虚而饱受各种心理问题困扰的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
五、居必择乡,游必就士――环境塑造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机能是对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人的心理和行为取决于当前的刺激、个性特征、整个环境及特征。“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变也,所渐者然也。”(《劝学》)荀子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荀子尤其注重生存环境中习俗对人性的影响。一个人要变恶为善,就应积极主动选择生存环境,即所谓“居必择乡”。因为居住在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中有利于积累“善”的品质,从而改善自己与生俱来的“恶”。“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积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不苟》)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普遍的制约作用,通过选择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开外界的不良因素影响,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中,使心理也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好的环境中,人自然会受到好的影响;而在恶劣的环境中,人即使有学好向善的愿望,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坏的影响。
除了自然环境会对人的心理产生重要影响外,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主要涉及周围人的素质、整体氛围及人际关系等。荀子就十分重视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并就如何选择交往对象、交往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交往的艺术等方面做了精辟的阐述。“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修身》)意指选择交往对象时要慎重,应该明白哪些是帮助我的人,哪些是害我的人,也即“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修身》)多与品行高尚、志同道合的人交往,这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素质,还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荣辱》)在交往中,应该使用中肯的话来赞美别人,避免用恶言中伤别人。“谈说之术: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譬称以喻之,分别以明之”,(《非相》)指说话的艺术在于,用严肃端庄的态度来对待人,用正直真诚的态度跟人相处,用坚强的信心来帮助人,用巧妙的比喻让人感悟,用分析的方法让人明白。在现代社会中,自然环境恶化,人际关系淡漠,环境适应困难等等问题,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理健康,也同样向人们的心理健康提出了挑战。然而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可以有意识地选择有利的生活环境,培养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使身心保持俱佳状态。因此,荀子关于交往艺术的论述在今天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身体力行。
动静结合,形神俱养
荀子在养生方面主张形神俱养,以动养形,以静养神,动静结合。动,指精力分散杂念起;静,指精力专一无杂念。荀子指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天论》)说明人身体好坏与寿命长短,决定于后天各种保养条件是否完备,以及是否适度地运动,强调了运动对人体健康的意义。相反,若“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天论》)即忽略养生而又缺少身体活动的人,老天爷也难以使他健全,当然不可能健康长寿了。“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天论》)则进一步说明了勤劳健身的重要性。在衣食无忧、营养充沛(甚至过剩)的当代社会,不少人就因为缺乏运动而忍受各种疾病的折磨。现代科学研究也证实了“生命在于运动”的合理性,经常进行适度的运动不仅有利于人体生理功能的健康发展,同时还会带来良好的心理状态。当今的全民健身运动意义正在于此。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荀子提倡的“动时”,即运动要适度,符合自然规律,而非盲目地过度运动。长时间的持续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都容易引起人的疲劳。因此,荀子还认为,只修身不修心不足以达到维护身心健康的目的,必须配以恰当的修心之法进行恒久的锻炼,也就是“虚壹而静”,(《解蔽》)做到了虚心、专心与静心,就达到了最大的清澈澄明的境界。当人进入“静”的状态时,心境是恬淡虚无的,身体是极度松弛的,一切顺其自然,这就是最好的养神状态。尤其对于脑力劳动强度较大的人来说,静坐不失为一种极佳的修心方法。
参考文献:
[1]赖纯美,陈耔伶.荀子名言的智慧[M].长沙:岳麓书社,2004.
[2]荀况著,牟瑞平译注.荀子[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
[3]高觉敷等.中国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篇5
摘要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荀子是一位非常重视教育问题的思想家,他一生游历讲学,曾在稷上宫——当时百家争鸣的场所和学术中心,广览各家学说,还被尊为“最为老师”,并三次任学宫祭酒。荀子涉取诸家学说,成为百家争鸣中的集大成者。在他的著作中,有《劝学》、《修身》、《性恶》、《礼论》、《儒效》、《解蔽》等篇章。从不同角度论述教育和学习问题,内容十分丰富。
关键词 明分使群;起伪化性;谨顺其身;虚一而静;隆师亲友
荀子(公元前313—238年),名况,尊为卿,战国末期赵人(今山西安泽人),是我国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荀子一生虽命运多舛,然其思想博大精深、穿越时空,三十二篇鸿文巨制尽显中华民族智慧之灵光,不愧为诸子百家之集大成者。其教育思想更是他学说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教育的社会意义
“群”是荀子提出的一个范畴,他从群体和社会的角度对人类的学习和教育作了探究。他在《王制》篇中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声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既如此,维护人类群体就是人类的首要问题,此其一;其二,为了维护群,必须“制礼义以分之”。“明分使群”,这二者都离不开教育。
首先,人通过群而生存,学习又是生存的重要形式或特征之一,而人的长处是“善假于物”,学习教育正是人类“善假于物”的表现。这里学习的意义已不限于人们道德和知识方面的增长,而是与整个人类的生存特征——以群体的形式善于利用、制造外物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有了联系。学习受教育成了人类的本质内涵之一。其次,学习保证了人之群的实现。按照荀子的逻辑,人类要生存、发展,必须结合成群,但由于“人生而有欲”,就“不能不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荀子礼论》)这种纷危害人类群体的存在,为了使群体免遭破坏,就要有“分”,“为之制礼义以分之”,而礼义要外加于人,就必须通过学习、受教育。可见学习教育对于人类的存在具有根本意义。正如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同时也应提出建设“和谐教育”,使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促进。
荀子不仅从群体、社会的角度对学习、教育进行了关照,而且他认为教育对“性本恶”的个人改造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育的作用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他说:“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礼论》);“天职既立,开功既成,形具而神生” (《天论》),即人同万物一样是天地自然的产物,基于这一事实荀子认为人的本性首先是自然性。自然生就的本能便是性,而性的外延是情、欲,荀子又说:“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以所欲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可免也。”(《正名》)荀子认为,人的性、性、欲有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1、感官欲望
《性恶》篇说:“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息,此人之情性也”。也就是说耳、目、口、舌等感官所好,饿了想吃饱,冷了想穿暖,累了想休息,这些都是人的性情的本性。
2、好利
好利无疑是以感官满足为基础的一种主观欲望,具体表现为对财富的追求与占有,《荣辱》篇说:“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了也,然而穷年累月不知足,是人之情也。”《性恶》篇中也说:“夫性恶而欲得者,此人之情性也”。在感官满足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更多物质财富的享用,而且这种追求生生世世都不会因满足而停止,这就是人之常情。
3、嫉妒心
嫉妒心可谓是好利的外延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性恶》篇说:“生而有疾恶焉”。荀子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嫉妒憎恨的心理。
4、好荣恶辱
《荣辱》篇说:“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王霸》篇说:“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为圣王,兼制人,人莫得而制也,是人情之所同欲也”;“名声若日月,功绩如天地,天下之人应之如景向,是又人情之所同欲也”。这是说王者都有制人而不被人制的共同心理,有功高盖世与日月争辉的追求,有天下百姓都如影随形的愿望,这是一种权利欲。
感官欲、望好利、嫉妒心、好荣恶辱四个方面的表现,荀子一并都视为人的本性,于是进一步论述说:“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亡焉。(《性恶》)
荀子认为人的天性中有导致恶的因素,而善则是后天形成的,本能中不存在道德和理智。如果听任人的天性自由发展而不加节制,则会带来不可收拾的恶果。因此,对人性必须进行改造,即实施教育。其最根本的办法是起伪以化性,实现“性伪之合”。所谓的“伪”,是与先天的“性”相对的,指后天的人为作用,泛指一切通过人为的努力而使人发生的变化。《性恶》篇中说:“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为人者,谓之伪。”即:学了就能收到成效,经过人为造成的,叫做“伪”。那么,性与伪何以可合? 荀子认为:“无性则伪之无所知,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全,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故曰:……
性伪合而天下治。”
除根本办法之外,荀子认为在环境的选择、教育者、受教育者的修身养性等方面下功夫也是改造性恶的有效途径。
环境和习俗的熏陶是一个人成长的土壤,在《劝学》篇中荀子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与作用做了精辟的论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所以说有什么样的风俗,就会有什么样的习性。东西南北的各族孩童,生而啼声无异,及其长,习性各异,原因就在于此。而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教师的教育是依一定的规矩对人加以改变的过程,也就类似于木工用墨线、微火使木变直、为轮的过程。而个体的努力荀子称之为“积”,即不断地注意积累知识和提高道德水平,就这样不断地变化本性,使之“长迁于善”,就能“长迁而不返其初”了。(《不苟》)《儒效》篇又说:“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而师法者所得乎情,非所受于性,不足以独立而治。”意即:人没有师法,本性就会任意发展;有了师法,就会增加知识的积累。师法来自于学习教育。在现实生活中,莎利文老师在海伦凯勒的成长与成功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充分说明了教师的重要性。
修身对改造性恶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修身》篇中,荀子论述了以学习礼义来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他在《正名》中也说:“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先天本性的表达要由“心”去加以节制。所以我们应通过礼义的学习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可以改造性恶的过程形象地比喻成一棵树的成长过程,本性犹如一粒种子,环境犹如土壤,教育好比培植环节,修身乃是开花结果。再优良的种子种在再优良的土壤中如果没有精心的培植,也会大大减小成长为为人所用的可造之“材”(贤能之士)的可能性。由此可见,教育是使人的本性由恶变善的重要手段。
三、教育的目的
荀子在《劝学》中说:“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于为圣人。”这反映出荀子教育目的的主张。
首先,出于走向统一的时代需要,也出于荀子礼法兼治的政治理想,他要求培养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或者说是具有儒家学者身份且长于治国理政的各级官僚。
在《儒效》篇中,荀子将当时的儒者划分为三类,即大儒、雅儒、俗儒。他认为俗儒只是徒然学得儒者的外表,峨冠博带,道貌岸然,但对先王之道,对《诗》、《书》、《礼》、《义》只会做教条背诵而已,全然不知其用,“以欺愚都而求衣食焉”。雅儒的言行已基本符合儒者风范,不自欺欺人,但智慧却不能补足法制教令没有涉及到的地方,他们只能使“千乘之国安”。而大儒是最理想的一类人才,他们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以已知推知未知,自如地应对从未见闻过的新事物。任用这样的人“则百里之地久,而后三年,天下为一”。显然教育应当以大儒为最佳目标。
其次,教育还以传授知识,传承文明为目的。
在《劝学》中,荀子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形象地说明通过教育、学习,不仅能接受前人的文化知识,还能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发展,以超越前人。这表明荀子认为教育的目的还在于传授前人的知识,传承中化文明。确实,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人类在代代相承,逐步走向文明的过程中如果离开教育,后果简直无法想象。
四、教育的方法、原则
荀子的教育理论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其中关于教育方法和原则亦在《劝学》、《性恶》、《修身》、《儒效》等篇章中都有涉及。
1、荀子关于学习的过程和思想方法的分析相当的完整而系统。
在《儒效》篇中,有:“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其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己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人,其道百举而百陷也。”
这一段话表明了学习的不同阶段与过程的统一的思想。荀子认为见闻、知、行每个阶段都有充分的意义,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其一,见闻。荀子认为见、闻是学习的起点和获取基础知识的来源,即人的学习来源于口、目、耳、鼻等感官对外物的接触,从而形成不同的感觉,这就使学习活动成为可能。在见闻的基础上,学习必然向更高一阶段发展,这就是“知之”。其二,知。荀子在《懦效》篇中说:“举统类而应之,……,是大儒者也。”换言之,学习且善于运用思维的功能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能应对前所未遇的事件。这就是知——思维在学习过程中的意义。由此可见,荀子十分重视思维这一环节。从外界获取的知识通过大脑思维处理后,最后付诸于“行”——学习的最高阶段。其三,行。荀子认为:“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这也应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荀子将“行”作为学习的目的和最终归宿,来检验由见闻、知而得来的东西是否切实可靠,只有到此时,“知”才能算是真正“明”了。荀子的“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在这里他注意到学习是见闻、思考、行动三者相环相扣的过程,将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及“吾到一以贯之”所道出的学与思、一以贯之的关系论述得非常精微,至今仍值得我们反复玩味。
2、荀子对于教与学的方法也有所研究。我们分别从教授方法和学习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教授方法。 荀子关于教学方法的论述主要可以归为两条,即“问而后告“和”谨顺其身“。关于”问而后告“,可谓是孔子”不愤不启,不排不发“的继承。荀子在《劝学》中说:”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三,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响矣。“单从表面上看,荀子此观点似乎有些不近人情,教师为何要到学生问时才告呢?但从深层次思考,我认为荀子的”问而后告贵在启发学生独立、积极地去思考问题,提出质疑,这种出发点不正与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所提倡的创造性学习、启发式学习如出一辙吗?可见荀子教学思想的超前性和进步性。而关于“谨顺其身”,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到:“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 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面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礼;色从,而后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 ;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 ,谨其身。”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教育者要时刻注意受教育者的求学状态,来把握适当的教学时机,还要根据他们提问的内容决定是否要回答或怎样回答。对于提出那些粗野恶劣、不和礼法的事不应回答;对于为了“争气”者,不应与之辩。而教育者应“不傲、不隐、不瞽 ,谨顺其身”。
(2)学习方法。 关于学习的方法荀子认为学习者自身不但要有“专一积学”的吃苦精神,还要有“虚一而静”的心理状态,同时还要注重“善假于物”的手段,做到“隆师亲友”,并始终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
首先,荀子认为学习者学习要专一、精进不已。作为《荀子》一书首篇的《劝学》就说到:“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用形象的话语告诉我们学习要专一的道理。当然,在选择人生目标和道路时也应如此。在选定专一的目标后更要注意艰苦学习、不断积累的过程,所以荀子对“积累”的论述也有很多精到之语。如《劝学》所云:“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驾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就是最有名的例证。他认为才性高的人如果心志不专,没有毅力,也将一无所成;反之,才性低的人 只要矢志不渝、持之以恒,也可达到理想的彼岸。故在《修身》篇中说:“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相悬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耳。”这段论述皆对比鲜明地告诉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锲而不舍、持之心恒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其次,荀子还注意到学习时的心理状态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因而他主张学习时应当“虚一而静”。“虚”,是指虚心不抱成见,“不以所己臧害所将受”。 (《解蔽》)即不因已学知识而影响对新知识的接受。“静”,是指心态要平各宁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
再次,荀子把学习的过程看作是获取并使用工具的手段,他认为人的优点在于能够利用已有知识。他在《劝学》中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里的“假于物”即是把学习看作是工具的意思。
然后,在外界条件方面,荀子还提倡学习者应“隆师亲友”。从而将教师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并称,把教师作为治国之本。当然,教师参政必须有其中介,那就是施教,即礼义的传授。所以,归根结底荀子是在推崇教师地位的同时,无形中让礼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尊严。《修身》中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无安之礼之为是也。”教师俨然成了礼的化身。
荀子既然如此重视教师,那么对于为师之道也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他认为;“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这里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博习不与”即学习广博并不包括在内。这体现了荀子对儒学重道轻艺的传统的维护,也与他所提倡的专一,重礼相联系,故“博习”不可以为师。二是他列举的四种可以为师的人,即是说教师要有尊严与威望,有丰富的阅历和坚定的信仰;要能有条不紊地讲述;要精通细微深奥之理并善于阐发,如是可以为师矣。显然荀子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较高,但决非不可企及。着与我们今天所要求的提高教师素质、实施素质教育有相通之处,足见荀子思想的穿越时空性。
篇6
论文关键词:荀子,辞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荀子的辞及其功用
“辞”在《易经·系辞》中就有由“辞”来断定吉凶的意思。“辩吉凶者存乎辞”、“辞也者各指其(卦或爻)所之”。“所之”,指出事物情况趋向何处,即通过辞推断事物情况的吉凶。《墨子·小取》中已提出“以辞抒意”。“意”就是人的思想,“以辞抒意”就是用判断表达人的思想。而表达一定思想内容的“辞”,其名辩形式是判断,语言形式则表现为语句。荀子继墨家之后更清楚地阐述了“辞”的本质,在《正名》篇把辞定义为:“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辞是联结两个不同对象的名以表达一个思想的。这里的“以论一意”与墨家的“以辞抒意”是一致的,而“兼异实之名”,则更加明确地说明了辞是由不同的名组合而成的,揭示了名辞之间的关系,比墨家“以辞抒意”的界说前进了一步。从荀子对辞的界定中可以看出:辞是由名构成的。荀子认为,“累而成文,名之丽也”。这里的“累”即积累,联结。“文”即是辞。名与名之间的联结、配合就构成辞,即语句。这是传统逻辑的内容,却在荀子关于辞的定义中得到了体现。
在荀子的逻辑思想里,辞主要有两方面的功用:一为知名,一为达意。
1、知名
何为知名?知名就是准确地连名成辞,对名恰当的的运用。
“名闻而实喻,名之用也。累而成文,名之丽也。用丽俱得,谓之知名。”(《荀子·正名》)
“名闻而实喻”是说单举一个名,只能使人明了其所指之实,这是“名”之用。“累而成文”,把两个以上的名联结在一起成为文句(辞),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就叫“名之丽”,名之用与丽都很恰当,即能准确恰当地运用一个名才能算真正懂得、了解一个名。
2、达意
荀子在谈论名辞的作用时指出:“故名足以指实,辞足以见极。”这里的“极”就是“本”的意思,即辞的作用就在于能够表达思想主旨。孔子也说,“辞达而已”,不求过分地文饰。荀子说:“彼正其名,当其辞,以务白其志义者也。”就是说,要用正确的名和恰当的辞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主旨,反对任何不顾辞所表达的确定思想而“玩奇辞”的人。他批评惠施、公孙龙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只能是“彼诱其名,眩其辞,而无深于志义者也”。
二、“辞当”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言语问题上,孔子主张“雅言”,孟子提倡“善言”,二者都强调言必有信、言必有义,反对言而无实、远离实际、不近人情的“空言”。荀子在言辞问题上强调“辞当”,反对邪说、辟言。然而人的言辞怎样才能算恰当?荀子对此作了四个方面的要求:
一要信。荀子强调言必有信,以不信为耻。如《非十二子》所说:“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能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已。”并把“言无常信”的人称之为小人。古有《曾子杀猪》的故事,也恰恰体现圣贤不因小事而损信的实践践行。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回来后杀猪给孩子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把猪杀了。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以“信”字作为自己言谈和教育学生的根本,不能单纯迎合上级领导的意图而扭曲客观事实,也不要因为善意的谎言来掩盖个别同学的缺点。只有这样才能教师率先做到守信,才能使同学养成“耻不信”的风尚。
二要达。荀子对辞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务白其志义”,即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能够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是立辞的目的,也是用辞的基本要求,否则就会辞不达意。但是,荀子还主张“言辩而不辞”。“彼名辞也者,志义之使也,足以相通则舍之矣;苟之,奸也。”当一个辞已经将自己的主要思想表达清楚,并为对方所理解,就没有必要再画蛇添足地说了,否则就会陷入惠施的“蔽于辞而不知实”的错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当今特别是90后独立意识比较强的大学生作思想政治工作时,不仅要注意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更要注意避免言过其词的过多的说教。卖弄词句滥情的说教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大降低。
三要雅。荀子虽然没有像孔子那样提出雅正之言,但把立辞的标准定为合礼义,认为其人在言谈时必须要“礼恭”、“辞顺”、“色从”。“礼恭”就是其人内心充满恭敬,“辞顺”就是言辞表达和顺,“色从”就是谈话间性情温和,面露谦虚。荀子的这些要求虽然是强调在与人论辩时所要保持的君子之风,但在今天我们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仍然要注意尊重学生,理解包容学生。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一项庄严的使命,而且是一项高超的艺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的技巧和语言的艺术性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教师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在遇到犯错误的学生时,居高临下易,平心待人难;心有怨怒易,慈心相见难;自以为是易,设身处地难;简单打压易,晓理动情难;反唇相讥易,据理力争难。
我们教师始终应记住破除学生身上的错误思想并不等于把这个打倒,只可智取、情化,或者以理服人,不可冷嘲热讽,更不可污言秽语去伤害学生。因为所有的犯错误的学生都是有原因的,问题也不是他一个人造成的,其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环境等诸多因素在影响一个人的心理。所以,我们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理,才能从情感上赢得学生,进而引导教育学生。
篇7
论文关键词:荀子 养成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
一、荀子养成教育方法的内容
荀子积善成德的养成教育法,也就是苟子所说的:“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在苟子看来,长期的学习和积累可以养成习惯,习惯可改变人的本性、思想和素质,良性的积累可以“跛鳖千里”、“丘山崇成”,而恶性的积累则会导致“江河可竭”、“六骥不致”。因此,荀子积善成德的养成教育方法注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学生良性的积累,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在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同时又要注意防微杜渐,防止恶性积累,养成“圣人”般的高尚品德。荀子养成教育方法以“性恶论”为基础,以“成圣”为教育目标,以“积和靡”为本质内容,更注重自我的反省和环境熏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二、荀子养成教育方法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必要性
1.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单向灌输为主,学生对道德准则和规范只限于书面的记忆和理解,并没有深入实践考察,造成他们知与行脱节,进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完善与否的标准,教师们更多地强调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全盘、机械、被动接受,忽视了学生道德心理与道德能力的培养,不能使这种道德准则和规范真正内化为学生实际的行为和习惯。审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强调知识灌输,忽视道德素质、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知识的教育,忽视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学目标的实现,忽视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养成;强调制度的约束,忽视学生自律能力的提高等等。我国德育教育面临着种种矛盾:一方面呼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强调的却是文化素质的教育;一方面无时无刻不在强调德育的地位,另一方面德育不过是在课堂教育中稍稍加以落实。上述这些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道德情操、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2.荀子养成教育方法的优势。
荀子养成教育方法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是一致的,而且更符合中国文化传统,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更具有可操作性,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财富。苟子养成教育方法是一种以“克己自省、迁善改过的修身自得”、“身体力行、躬行践履的实践示范”、“循序渐进、积善成德的持续培养”和“环境渗透、制度规约的熏陶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苟子的教学实践中,强调对立与统一,反对将矛盾双方的任何一方面作孤立的绝对的强调,既坚持人性本恶,又重视化性起伪;既坚持积善成德,又注重持之以恒;既坚持理论学习,又凸显躬身实践;既坚持制度约束,又强调行为自律;既坚持人本观念,又重视客观环境。苟子在长期的实践中提炼出的养成教育方法主要在于解决德育基础化问题。
3.荀子养成教育方法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必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时代主题,是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青少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是否能健康成长又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人才的优劣。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注重养成教育的传统并未过时,批判性地继承中国养成教育传统的精华,对于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大有裨益的。因此,用苟子养成教育方法探索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高尚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其现实意义,实现苟子养成教育方法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是势在必行的。
三、运用荀子养成教育方法,加强和改进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1.注重环境,准确把握“适应性育人”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新情况。
荀子充分认识到环境对人的这种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良好的环境对人起着重要的教化作用,不同环境培养的人的精神气质是不同的,社会习俗与环境对人的品德与行为的塑造是至关重要并且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使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是很重要的。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环境育人作用的重要意义,并且重视对这些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研究、分析,及时掌握环境变化的动态,坚持道德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优化社会大环境及个体生活小环境,准确把握“适应性育人”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新情况,从个人到家庭到学校到社会,营造出一个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环境,使青少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及教育对象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切实增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第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内部环境,培养良好的品行。苟子认为:环境对人固然重要,但环境对人们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最终要取决于人们自己。当外部环境差、个体内部环境好时,个体可以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同时,个体还能或多或少影响、优化外部环境,人不是机械地被客观环境所决定。既然所有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及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都要通过个体内部环境的作用才能实现,那么优化个体内部环境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成功的根本与前提。我们必须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良好的品行,使其形成良好的内部环境。
第二,建设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校园外部环境,使青少年的人格在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校园环境中得到升华。学校环境是青少年形成认识、发展情感、实践行为形成的重要因素,是行为习惯形成发展的主要外部条件,对青少年具有潜在而巨大的教育功效。首先,我们要创建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其次,我们要营造奋发向上的校园精神环境。最后,我们要建立健全校园制度环境。
第三,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外部大环境,着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营造出一个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环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方面,不断充实富有时代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积极开发优秀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推广易于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另一方面,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加大基本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和必要礼仪等的宣传力度。
2.践行实践,积极探索“全方位育人”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子。
荀子非常重视实践,认为人的道德品质好坏和行为习惯的优劣是通过实践来衡量和反映出来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也只有把思想转化为行为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荀子“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是说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身体力行,才是道德养成教育的最终目标。苟子十分倡导学以致用,非常重视实践的作用,强调认识的目的在于实践。他提倡言行一致,并强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把思想认识、道德信念转化为实际的行为,重视实实在在的践行对于个人道德修养、事物发展的价值和作用。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把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了纯粹的理论问题,课堂教学成了“假、大、空”的说教与灌输。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全方位育人”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实践的基础上把青少年学到的和认识到的知识变为他们的自觉的行为和习惯,才能真正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第一,旗帜鲜明地弘扬“知”,用正确的“知”来武装、指导“行”。“知”就是青少年必须知晓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思想。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符合青少年思想认识形成和发展规律,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规律的“知”,坚持教书育人,积极改进课堂教学,开展全员教育,这样才能正确指导学生的行为。
第二,丰富“行”的形式与内涵,在“行”中促进“知”的升华。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出单纯靠课堂教育的框框,努力把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禁锢在校园里,不能脱离社会现实,不能回避社会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实事求是地分析、解释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种种现象。我们必须坚持实践育人,广泛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新情况、新问题,辨别出现的不合理的价值取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在“行”的过程中达到“知”的升华。
第三,坚持“知行统一”,打牢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础,知荣明耻的道德心理是自觉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思想基础。坚持知行统一,不断巩固和深化荣辱心理体验,是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必须把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看作是一个实践过程,引导青少年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在知行统一中形成特殊的荣辱心理体验,在奉献中感到骄傲和自豪,在实践中陶冶道德感情、锤炼道德意志、增强道德信念,做到知行合一,加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重视自律,努力构建“一体化育人”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和规范的建设不完善,很多制度的制定内容不具体,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由于家庭教育没能积极教育和引导,青少年缺乏克己、自责、自省的能力;社会道德失范现象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制度的约束和青少年行为的自律显得尤其重要。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极力倡导人人是主体的全员参与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育人”的新机制,把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第一,制定合理的、具体的约束制度。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过于宽泛,缺乏一套系统的行为规范,因而要求不够明确,不够具体,而易流于形式。因此,我们应该借鉴苟子养成教育方法,制定出一套适合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规范,并落实到青少年的行为上。
篇8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在项目建议书阶段,部分建设单位会自主完成投资估算,将经审批后投资估算结果作为最高限额,但这种模式下,漏项问题严重,因此部分建设单位将会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委托设计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等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后结合这些内容编制投资估算。本文将针对工程造价咨询公司主导下全过程造价管理办法进行研究。
一、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项目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结合现有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展开形式来看,设计人员需结合设计委托到现场进行调查,确定设计方案,向造价人员提供数据上支持,完成后续估价或预算工作。造价人员自身对工程概况了解并不深入,而设计人员在确定方案过程中主要关注方案所体现出的安全性、实用性等内容,对经济性关注不强。在这两点作用下,项目设计方案并不能达到技术与经济有效融合,成本控制工作的展开必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2.项目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对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来说,项目招投标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工程建设项目内部存在不公正交易现象。部分工作人员利用自身职务之便,直接指定“关系户”,这一类“人情工程”在造价上难以有效控制,必会对项目实施最终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2)部分施工单位为自身利益,一味要求追加工程费用,这样状况可能导致工程造价超额。
3.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于施工材料来说,部分建设单位所使用的材料价格管理办法较为落后,不能针对材料采购量、存储量等进行科学计算,无法应对市场中施工材料价格不断波动,最终导致材料采购及应用过程中出现成本无法控制的问题。其次,对于施工组织来说,部分施工单位并不能针对现场人力、物力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进而导致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量浪费现象,如不能针对此现象进行控制,那么造价超额也将成为必然。
4.项目竣工结算阶段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如果不能针对施工单位所编制的工程结算书进行详细核查,结算中可能存在的冒算多算、高套定额单价、高套取费标准等现象将无法得到有效制约,工程整体造价无法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工程整体的经济效益将会大打折扣。结合现有数据来看,对施工单位结算审查核减率一般在15%~25%之间,也就是说,造价管理人员必须能针对施工单位竣工结算做好审查工作。
二、针对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分析
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应辅助建设单位完成投资分析定性、合同造价条款审核、工程变更价款等工作。为了保障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实施能达到预期效果,相关单位及造价人员应能结合以下几点内容完成相关工作:
1.对项目设计阶段造价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
首先,造价人员应对工程项目基本资料进行收集,充分了解工程所在地水电路情况、地质情况、主要材料及设备价格等信息,在保障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因为基础资料不准确或真实性较低而影响投资预测及经济分析等工作开展。其次,设计人员应与造价人员展开密切配合。在了解设计意图基础上,造价人员应与设计人员共同针对不同设计方案经济性进行考量,分析不影响设计方案性能的同时降低造价成本的方法,最终完成方案优化工作。在工艺流程更简单、设备选型更合理的基础上,工程造价成本自然能得到更好的控制。最后,建设单位应针对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审查,必要情况下可以通过图纸审查中心的设置来保障方案设计质量。在设计图纸质量得到有效监督及审查的基础之上,项目整体造价自然能得到更有效的控制。
2.对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
首先,招投标过程中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根本上避免作假或不公平交易等现象。在这过程中,应由专业人员对招投标工作展开情况进行监督,提升标的编制质量及评标人员职业素养,避免此类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工程造价超额问题。在评标过程中,评标人员应能针对投标单位的社会信誉、资质情况、施工能力等进行考察和评定,避免只关注造价成本而导致整体工程无法按时交付或在施工质量上出现问题的状况,此类问题反而会导致工程造价的大幅上升。
3.对施工阶段造价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
对施工材料价格的严格把控是控制工程造价最为主要的途径之一,在保证材料质量满足施工标准要求的基础之上,相关人员必须能针对市场上各类材料价格的波动情况进行详细考察,在此基础上制定采购方案,避免施工现场出现材料大量堆积或库存不足等问题。对施工组织方案来说,施工方应与造价人员共同针对不同施工方案在技术上、经济上表现进行对比,选择最为合理的方案,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工程造价自然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更为有效的控制。对于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浪费问题来说,建设单位应通过监督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来避免此类问题出现,并向施工方明确大量浪费问题出现时其自身需要承担的责任,确保施工方能主动做好造价控制工作,从根本上避免施工原材料及现场各类资源的浪费。
4.对竣工结算阶段造价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
发包方可以与承包方预先在合同中对双方协定的调整因素进行说明,并明确哪几种物价可以波动,波动到什么程度时才能调整。一般情况下,当变动范围处于合同价的±5%这一范围之内时,承包方应承担这一变动,若变动范围在5%~20%之间时,那么则应由承包方负责10%,发包方负责90%,当超过20%时,双方则应重新签订合同。在这结算方法的作用下,承包方在造价控制过程中的积极性将能得到很好的促进,进而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篇9
关键词:“自训”模式;大学生军训;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280-02
大学生军训是大学生的“第一堂课”,是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1987年国家教委等六部委以文件形式指出了大学生军训的重要意义以来,国内高等学校积极投入到大学生军训的研究与实践之中,大学生军训的内容、形式、方式方法不断完善,形成了部队派军官到高校组织训练、开展基地化集中训练、高校组织“自训”等多种模式,大学生军训在大学育人方面的作用日益突显。本文将围绕在“自训”模式的大学生军训中如何做好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归纳总结。
一、“自训”模式的大学生军训有利于新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大学生军训“自训”即军训完全由学校自行组织并施实,军训教员由在校老生担任,依托老生带新生的军训模式,目前在湖南、陕西等省部分高校开展。“自训”模式的大学生军训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军训中由部队及军官造成的学校管理方面的约束因素,高校完成掌握了军训的主动权,可更好地将军训与学校育人思路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人力资源,在开展新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1.在校老生担任军训教员,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首先,教员是在校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学校开展大学生军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更好地服从学校的管理,更好地配合学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而不会像部分部队军官那样过分地强调训练效果,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脱节,仅仅是为了训练而军训,使得大学新生的“第一堂课”过于单调;其次,学生教员本身的言行举止会深深的影响新生,新生在几周的集中训练中将与教员建立深厚的感情,教员是他们进入大学的第一位“老师”,他们主动地从教员身上吸取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点,而学生教员往往都是各方面表现非常优秀的学生,他们这种言传身教的教育将对新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起到重要的作用。
2.学校自订军训内容及方案,能促进军训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自训”模式的大学生军训,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学校,学校可以根据自身育人思路和目标,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安全稳定工作等方面制订适合自身的军训工作内容和实施方案,使军训工作较好地融入学校育人工作。当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逐年下降,心理承受能力大不如前,生活自理能力及是非辨别能力都成为不少大学生面临的问题。军训作为大学生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将直接面对这些问题。很明显,传统的以队列为核心的军训已经不能完全解决上述种种问题了,而“自训”模式的军训可以在军训内容及方式方法上考虑到上述因素,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将军训与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使军训更好地适应当代大学的育人要求。
3.学校各单位团结协作,形成合力,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自训”模式的大学生军训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它在某种意义上提高了军训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因为军训基本不需要校外力量的介入,成了全校性的工作,领导会更加重视,各部门会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学校的各种资源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各单位团结协作,形成合力,有利用军训工作的开展,更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二、如何在“自训”模式的大学生军训中做好新生思想政治工作
1.以学校育人工作为目标,制定科学的思政工作内容。大学生军训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内容需要结合学校自身的育人宗旨及学生的特点来制定,“自训”模式的军训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其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2)国防、时事及爱国主义教育;(3)纪律及法律教育;(4)校情、院情及集体主义观念教育;(5)正确的爱情观教育;(6)积极上进、自我表现的意识教育;(7)帮助完成角色转变教育等。学校的军训思想政治工作在融入这些内容的同时,还要结合学院的办学特色、学生的特征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实际,因人制宜,突出重点,形成特色,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科学性。
2.以品学兼优学生为对象,选拔培养好学生军训教官。在“自训”模式的军训中,学生教员的选拔要以身心健康的学生党员、优秀团员、学生干部以及退伍返校的优秀学生为主,因为这些学生思想政治过硬、语言表达能力强、组织能力强、有集体观念和大局意识、熟识校情、学习经验及方法丰富,能较好地给新生予以指导,有利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选拔学生教员要做好动员与发动工作,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因为选拔本身就是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表现的平台,是锻炼学生的一种途径。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要做好参选学生的思想政治审核工作,确保学生教员思想的纯洁性。选拔时要结合学生的形象气质、队列动作及口令表达等方面综合考虑,评委要以熟悉大学生军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为主,不能让不合格的“关系户”“照顾生”进入学生教员队伍,确保学生教员队伍的高质量。
对学生教员要进行一定时间的集中培训,培训一般在暑期比较合适,培训的内容以军事教学及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为重点,覆盖自身队列动作、队列纪律及条令、国防时事政治、内务整理、军营歌曲及活动等内容。培训要采取集体学习生活、教官讲授示范、班排学习、单个辅导、小组讨论交流、观摩、会操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教员充分感受军训的氛围,尽快完成由学生到教员的角色转变。
篇10
【关键词】反思能力 自主学习 听力 网络环境
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并倡导课堂教学与在校园网上运行教学软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的学习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化的方向发展。作为重要的语言输入方式,听力在语言习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听力水平差成为不少中国大学生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的一大障碍,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掌握必要的听力策略和方法。
反思活动关注学习过程,使得行为主体能够以批判性的眼光全面审视学习过程,而反思性学习策略的灵活运用以及反思能力的发展则有赖于扎实有效的训练与培养。
国内外针对学生反思策略的研究基本聚焦于传统课堂环境,[2]-[7]对在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的反思策略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本研究试图探索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中,反思策略培训对网络自主学习的影响。
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1)通过实验前后网络自主听力成绩的对比研究,分析反思能力培训是否有助于提高网络自主听力学习效果?
(2)实验班和对照班的网络自主听力学习效果与反思行为运用的情况有何不同?何种反思行为影响网络自主学习成效?
2.研究对象
受试者为某高校非英语专业一年级本科生,共248人。实验班128人,对照班120人。实验班教学引入反思策略培训,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两班都采用课堂听力教学与新时代视听说网络教学平台相结合的方式,课堂听力教学每周2课时,网络教学平台规定每周完成1个单元。所用教材一致。
3.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包括:听力考试成绩、反思问卷和访谈。
(1)听力考试试卷
鉴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的信度和效度,运用已考真题的听力部分作为测量工具,试题包括: 短对话、长对话、短文理解和听写填空,满分为35分。
(2)反思问卷
问卷借用了Kember et al[1]的“测量反思水平的问卷”。
(3)访谈
为了切实了解问卷分析中的问题,在实验中期(第一学期末)和后期(第二学期末), 随机抽取实验班和对照班高分、中分、低分组各3名学生进行访谈。
4.教学实践
教学采用显性方式,培训贯穿于课堂教学和网络辅导,相关内容在网络平台上。培训形式包括:课堂内外对于反思的讲解和网络平台上的辅导、电子档案袋、合作学习、反思作业和同伴评估。
5.数据收集和处理
听力成绩取自2011年9月、2012年1月和2012年7月的听力测试。客观题均采用机器阅卷,听写填空的阅卷由不担任受试教学任务的教师承担。问卷由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发给学生填写并当场收回。实验班发放135份, 收回有效问卷128份, 对照班发放125份, 收回有效问卷120份, 共收回有效问卷248份。采用SPSS13.0软件对问卷及成绩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结果与讨论
1.实验班和对照班成绩分析
根据表1, 实验班和对照班第一次听力成绩的平均数、标准差都很接近,t检验表明,前测听力成绩间无显著差异(t=-0.299,p=0.766>0.05)。根据第一学期末数据统计分析, 两班在平均数和标准差上均体现出较显著差异(t=3.391,p=0.001
2.实验班和对照班的网络自主学习效果与反思行为运用的情况
表2列举了三个语言水平(高、中、低)学生4类反思行为使用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及t检验结果。
分析表明,在习惯、理解和反思行为中, 两班高分组和中分组都存在显著差异,而低分组只在习惯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深层反思行为方面,两班只有中分组存在显著差异。
实验班高、中、低分组的理解性、反思和深层反思行为的使用频率均高于对照班相应组。三类反思策略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高分组、中分组和低分组,而对照班各组的行为无规律,培训提高了反思策略的运用水平。
实验班高分组、中分组、低分组的反思策略排序一致, 由高到低依次为理解、反思行为、深层反思行为和习惯。高分组和中分组的理解为高频,而低分组为中频,表明实验班高分组和中分组能有选择地、有意识地利用所听材料的语言和语境等信息,对主题思想和重要细节进行预测和理解,填补漏听或没听懂的信息。但两班低分组无显著差异。访谈表明,可能是由于低分组学生语言基础知识薄弱。
反思行为方面,实验班中分组比对照班均数高0.345,可见策略培训大幅提高了其反思行为的运用能力。两班高分组的反思行为差异不如中分组对比显著,可能因为高分组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有意无意地使用了反思策略。低分组的反思行为有一定提高,但与对照班相比无显著差异,是由于他们缺乏管理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训并未促使其反思行为发生质变。
深层反思行为方面,实验班高分组为高频,而中分组和低分组为中频。实验班能较客观地进行深层反思,对学习态度、注意力、动机、情绪等进行监测和调控,并能监控和评价学习目标和计划、学习策略、学习材料、学习结果。
习惯方面,低分组使用最频繁,中分组其次,高分组最后。实验班高分组习惯均数明显低于对照班,说明经过培训,高分组减少了无意识行为,增加了有意识的反思行为。中分组的习惯有明显改善,而低分组仍缺乏必要的思考和监控意识。
结语
研究表明:(1)实验班英语听力成绩进步明显优于对照班,反思策略培训有助于提高网络自主学习的成绩;(2)问卷调查和访谈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培训前后的反思能力呈现显著差异;(3)语言水平不同的学生使用反思行为的水平差异较大, 相对于中分组和低分组,实验班高分组各类反思行为的使用更频繁。
参考文献:
[1]Kember,D.“Development of a questionnaire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reflective thinking,”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25(2000).
[2]Lor,W.,“Studying the first-year students’experience of writing their reflection journals with the use of a webbased system”(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98).
[3]Nunan, D.“Learner strategy training in the classroom: an action research,”TESOL Journal 6(1996).
[4]Whitney,M.D.“Critical reflection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through audiotaped journals,” System 30(2002).
[5]孙立立、钱小陵:《元认知指导下的反思性物理学习》,《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4年第3期。
[6]杨静:《语文反思性学习的操作策略》,《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年第6期。
[7]喻晖、徐锦芬:《培养大学生反思性英语学习能力的实证研究》,《外语研究》200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