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一刻范文

时间:2023-03-30 19:20: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精彩一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精彩一刻

篇1

一大早,全校师生就来到了运动场,他们有的安排场地,有的整理服装,有的安放运动器材,忙得不亦乐乎,原本寂静的赛场一下子热闹起来。

随着宣布运动会正式开始,各班队伍依次入场。此时进行曲骤然响起,一个又一个班级排着整齐的队形,大踏步向主席台走来。他们个个衣着鲜艳,面带笑容,昂首阔步,展示出青年特有的朝气与活力。

当大会宣布运动比赛正式开始,整个赛场顿时沸腾起来,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络绎不绝。你看那径赛场上的运动员,一个个如矫兔般飞离起点,像利箭般冲向终点,引得在场的观众兴奋不已。不论选手是否获得第一,他们都会得到观众的赞美和鼓励。因为在观众的心中,这些运动员都发挥出了不屈不挠,顽强拚搏的体育精神,他们是运动场上的英雄,是我们学校的“刘翔”。女子800米和男子1500米是考验选手体力和毅力的项目。它虽然不如短跑那样让人兴奋,令人激动,但是绝对比短跑更加让人感动。在比赛中,选手要面临的不仅是身体上的考验,更是心理上的考验。参加这个项目的运动员真正体现了努力拚搏,永不服输的运动精神,它给我们的感受远比成绩要丰富的多。

篇2

赵晨曦

我胸前别着鲜艳的大红花,得意洋洋地走出校门,家长们的目光都向我投来。

期末考试圆满地完成了,星期四,我兴奋地跑进教室里,期待着我的成绩。到了教室,大家几乎都来了,我便走到位子上去。因为班主任去结婚了,所以由李老师来公布成绩。只见老师手里捧着两朵大红花,说:“想不想知道第一名与第二名呀?这可是奖品呢!”听到这话,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老师大声地说出:“第一名是赵晨曦。”我听了,立刻跑过去,心情无比地激动,真想马上告诉我的亲人们。我精心挑了一朵大红花,笑眯眯地回到了位子上。

放学了,我胸前别着大红花,走起路来昂首挺胸,别提多高兴了!迎着家长们的目光,我跑到了妈妈的旁边。

这精彩的一刻会永远记在我脑海中,那将会成为我的“光辉历史”!

指导教师

篇3

儿时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大学四年的踌躇满志,可是当有一天真正的站在讲台时候,才发现是自己是如此的无力如此的苍白。失望,迷惘,怀疑,各种各样的滋味如同五味瓶摔倒在心间。精彩一课,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呢?

在探索中……

魏书生的大名如雷贯耳,他是如何练就的?不得而知,但是我想他那巨大的人格魅力下除了人文关怀外,肯定是有着渊博的知识,但凡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这些都似乎必不可少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各行业对语文老师的要求,“语文难教”是同行对语文教育事业的认知和理解,但是上好精彩一课肯定是所有语文老师的梦想,怎么办呢?

于是选择拜师听课,学校中也不乏优秀的语文老师,他们的风格迥异,或热情,或严谨,或温和,或严厉……但是他们又是相同的,因为他们都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在学生们的心目中呼声都是非常的高,看着心中很是羡慕。请教,听课,虚心的向他们学习。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似乎学到领悟到了一些。

第一,老师怎样才能自信?人言“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堂课四十分钟,可见台下的你是需要付出多少。古代文学,近现代文学,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广袤无垠的地理,王侯将相,稗官野史……你要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所以精彩一刻的背后,是需要你艰辛的付出。博览全书也许是最好的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力争让自己的语言在知识的光辉上生色,要自己的思想闪光,只有才能让学生的课堂不枯燥。相信一名学识渊博的老师是大家都很敬重的,因为他有着良好的语文素养?而所谓语文素质“是指运用语文这个工具进行书面和口头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平时语文学习中所积淀下来的人文素养而形成的对美的感受能力、对社会和人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等等”。这种能力的培养就是需要你平时不断的给自己充电,让自己时刻都处于知识饱和的状态,这样的你才会更有自信,才会在讲台上更好的挥洒自如。

第二,课堂中老师的位置,老师在教学中始终都是积极的引导者。逐步培养学生“言之有理”的思维方式。真正以学生为本,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结论。新课标的教学观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主,变革教学方式”,因此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或满堂灌式教学方式受到极其严峻的挑战。教师在引导过程中主要以鼓励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共同完成。要尊重学生的思考和结论。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不采取随便粗暴否定的态度。先去寻找他发言中的闪光点,激励性的语言评价使他们看到了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从而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有信心,这样他们就成为了课堂上的主角,才能避免把生动活泼的语文课上成死气沉沉的课,让我们的学生“爱”上我们,“爱”上我们语文课。在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更新的今天,树立新型的师生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已经是必然的趋势。开放,活泼,生动,快乐,应该是新课标语文教学的主格调。

篇4

这天,我上《鸟的天堂》,同学们正深情地朗读: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的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忽然,一只老鸹像一架失去航线的飞机一样从窗外撞了进来,大家都在专心读课文,没有人理会它。我心想:它很快会飞走的,不必理睬。谁知,这老鸹不但没有飞走,还飞上讲台踱起步来,喉咙里不时发出“咕咕咕”的声音,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有同学问:“老师,这是什么鸟?”“俗称老鸹。”还有的问:“它怎么进来的?”从窗户飞进来的,笨!”一个同学接过话茬说。看来这只老鸹是个问题,我突然灵光一闪,笑着问大家:“你们知道这老鸹为什么要飞进来吗?”“它飞错了地方。”“唔,既然是飞错了地方,那就让它从哪儿来回哪儿去。”说着很自然地抓起老鸹放飞了,教室里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反思 对一些意外事件,有时可以通过师生交流自然而然地解决问题。如上述例子我采用问话:“你们知道这老鸹为什么要飞进来吗?”同时,我准备了几种预案,如有学生说:“是飞累了才进来的。”我会说“既然累了。我们就让它回去好好休息吧”而送走它。如有学生说:“是进来找朋友的。”那我会说“现在大伙儿都在学习,不便接待客人”而把它送走。如果大家都不说,我也会说:“看来你们读得太好了,连老鸹也想飞进来表扬你们。现在它的心意已经表达了,就让我们一起把它送回家吧!”

学生抛来“仙人球”

执教老舍先生的《猫》一课,当我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交流疑问时,有个学生提出:课文第三自然段“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这句话前后矛盾,既然说它胆小,那就不能说勇猛。前面说“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后面又说“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也是矛盾。这个意见立即得到大多数学生的支持,看来这个问题还比较尖锐。可是,我备课时没有想到。怎么办呢?我脑海中开始搜索名师的课堂实录,忽然想起孙双金老师的“抛功”,于是我在肯定这位提出问题的学生认真读书、善于思考的同时,让大家再认真读读课文,注意联系上下文来思考,读后想一想这段话前后矛盾吗?再读思考后,同学们有完全不同的两种看法,我将他们分甲乙两方代表不同观点进行讨论。最后认为这段话不矛盾的乙方占了上风,他们说:“这里的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是说它有时很胆小,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但有时它又很勇敢,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你是怎么想到的?”“从第一句话: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想到的。”“同学们再认真读读第一句话和第三段两句话想一想乙方同学说得对不对?”经过比对阅读,大家都认为乙方同学说得有道理。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作者写猫前观察的细致及遣词用句的准确。通过描写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既胆小又勇猛”把猫性格实在古怪表现得淋漓尽致。

反思 对学生提出我备课时没有想到的棘手问题,我并不急于下定论,而是让学生再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认真思考。引导学生展开辩论,结合课文内容寻找答案,说清理由。最后让学生再循观点正确方的寻找方法进行比对阅读、验证答案。这个环节中我主要做了接、抛、引三方面的工作,让学生在质疑中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最终解决问题。

公开课突然“停电”

一次,我在多媒体教室上《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观摩课。学生学完课文后我安排了一个环节:观赏从网络下载的西沙群岛风光。旨在引领学生进一步体会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激发学生对西沙群岛的热爱。正当学生津津有味地观赏沙堆上色彩斑斓、千奇百怪的贝壳时突然停电,教室一片哗然。怎么办?我急中生智,对正在议论纷纷的同学说:“我们来玩个游戏,好吗?”生:“什么游戏?”“画心中的西沙群岛,可以画欢腾、蔚蓝的海水;可以画在海里游来游去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鱼群;可以画沙堆上色彩斑斓、千奇百怪的贝壳;可以画时而在空中引吭高歌、呼朋唤友时而在树上翩翩起舞、尽展的海鸟;还可以画身体庞大、样子可爱的海龟。你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最后还要写上你的大名和你的感受。好吗?”“好!”接着我让学生来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心中的西沙群岛。这个环节化意外为精彩,也使得我这堂公开课得以顺利进行。

篇5

“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同学们各个怀着兴高采烈,争先恐后地跑进明亮的教室。咦!同学们这是干么?他们为何如此兴奋呢?喔,原来这节课是要举行活动啊!我也跟着同学们兴奋起来,但又很紧张:上台该怎么表演呢?啊,老师终于来到教室了,热闹热闹的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同学们的紧张的呼吸声都听得一清二楚!

第二小组自告奋勇要第一个上台,他们的主持人不止一个,题取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他们要借此活动好好赞颂一下老师整天的辛勤劳动!

这小组里的人,头脑还真是不简单,真够聪明的——他们把五色缤纷的蜡纸剪成碎纸片,装进气球里,然后把气球吹得圆鼓鼓的,挂在黑板的钉子上。一位同学先满带真情实感地朗诵了一首赞颂老师整日辛勤劳动的诗歌,话音刚落,这小组同学脸上的表情都变得很神秘。他们请老师上台去,捂住耳朵,闭上眼睛,请两个自愿的同学上去把气球刺破。只听“砰砰” 两声,气球被同学刺破了,只见五彩缤纷的碎纸片顿时从气里爆发出来,同学们各个看得目不转睛,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阵阵赞叹:“多美呀!”刚才那一幕真像多如牛毛的花蝴蝶在教室里翩翩起舞,真是美呆了!老师也惊讶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

这小组的活动真精彩,轮到另一小组表演了!后来表演的小组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变得信心满满的,而我也一样。因为第二小组的人表演得令场下的同学们拍手叫喊,他们的节目实在太耐人寻味了!

篇6

一、有限制的二次开发教本

对教材进行积极的二次开发,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学生实际,让数学与生活结合得更紧密一些,改变了教学内容孤立、封闭和僵化的弊端。然而,我们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偏差,其中突出的问题是,对于教学内容进行了过多、过早的补充,随之是对教本内容进行了随意性的删减,极端的表现是将教本抛到一边,另起炉灶。其做法背后的原因是对教材的解读能力不够,更是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加和减》单元中,有一位教师在执教“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新授课时,课才上到10分钟,一名优秀学生提问一个三步计算的问题,教师给予了热情的回应,并引导孩子们进行了分析和解答。在教师的鼓励下,其他学生也千方百计提出各式各样的三步计算问题,教师组织讨论逐一解答。由于拔高了教学要求,教学的后30分钟只讨论了3个三步计算的问题,大部分学生越听越糊涂。这样的做法是教师对于教学重点把握不准,教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忽略了大部分学生的真实需求,使课堂变成了教师和少数优秀学生的舞台。

可见,教师在迈进课堂之前,应吃透教材,深入地挖掘教本中编者的意图,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把握重点和难点,合理地进行了教本的二次开发,科学地构建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在充分挖掘和使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适时、适量补充教学内容,在对教本做“加、减法”时,要经过反复的斟酌,从而实现教学内容开放,让教学效果显著。

二、强有力的参与自主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过程不可替代,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学习选择的余地更大了,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更多了,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我们也感受到了自主学习给学生、给课堂带来的可喜变化。但是,教师们又常常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让学生信马由缰,漫无目的地去“探究”,特别是在关键之处,教师们缺少那“临门一脚”,缺乏必需的有效的指导。例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有一位教师先复习几道20以内的退位减法,再出示例题“23-7”,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算法,先通过摆小棒动手操作,接着小组汇报说说各自的想法,有的说,个位减7不够,我就从20里减7得13,再加上原来个位上的3得16;有的说个位上3不够减7还差4,我就从20里取出4得16;有的说个位上3不够减7,我就从20拿出10变成13-7得6,剩下10再加6得16……课堂气氛热烈,孩子们展现了他们灵活广阔的思路,以及求新求异的积极思维,教师都一一给予肯定和表扬,最后又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说出“做一做”中各题的口算过程。

算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在这个关键的收尾阶段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由于教师没对众多解法加以分析、比较,没有强调第三种方法的重要性,使得学生没有掌握最基本的方法,尽管课堂充满生机而热热闹闹,但对学生的后继学习,特别是学习多位数减法、小数减法和除法造成了困难,教师需要在后面的时间里花费更大的时间和精力。

三、让课堂沉寂冷静下来

数学课堂上,必须要让学生的智慧受到挑战。“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师应设计少而精的问题,激疑启智,让学生有质疑的机会,并在质疑、释疑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离开了这些,表面热热闹闹,那将是海市蜃楼,昙花一现。所有的形式,无论是小组合作、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等,都必须以“问题”为核心。由此来说,沉寂的课堂更值得我们关注,因为学生静静地、独立地思考是数学课堂上最为艳丽的风景。

例如,笔者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先出示了这样一组图形:

8个同样大小的小方格组成了一个长方形,9个同样大小的小方格组成一个正方形,6个同样大小的小方格组成了一个三角形。学生通过数小方格,能够很容易地判断大小,得出:正方形面积>长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接着,教师出示了这样一组图形:

由于三个图形中的小方格大小不一样了,学生在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之后,课堂上陷入一片沉默,我很欣喜这样的沉默,因为这代表了学生正在全力迎接智慧的挑战,我微笑着耐心等待,最终学生们达成了共识,因为组成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小方格大小不同的情况下,无法直接比较判断图形的大小。基于这样的分析,自然地引出了面积的单位,学生们兴致盎然地开始了后继学习活动。

篇7

一、开展合作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社会发展更需要相互合作,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学会合作。课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合作的机会,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重大意义,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合作意识。

例如:教师在学生对“统计”的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后,为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掌握、吸收内容。教师让学生统计一下班级中短发女生的人数。学生在教师布置完任务后,都很积极地投入到统计中,学生发现自己数人数、自己统计很耗时、耗力。于是,教师抓住此机会,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活动,让学生自由结组,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这个任务。学生也都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自由结组,在结组后,学生分工合作,每个学生负责统计一排学生中短发女生的个数,并做好记录,之后,再将每个学生统计的人数相加。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后,学生们都明显感到轻松,而且完成的效率也很高。

学生在合作活动中,相互合作,各尽其职,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了最好的任务效果。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促使学生体验了新知的生成,还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到合作的重大价值,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开展辩论活动,促进有效参与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意见分歧,教师不应直接用标准答案来解决学生的分歧,更不能对这些分歧视而不见。学生的分歧点、矛盾点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教师要抓住这一机会,引导学生开展辩论活动,以促使学生深入思考,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推进学生更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时,为了更快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道练习题:比较2和2.0的大小。一部分学生很坚持地认为2.0大于2,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2.0与2相等。每个学生都认为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而教师并没有直接肯定或否定他们。而是巧妙地利用这一矛盾点,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活动,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反方观点:我们学过的整数知识中有两位数大于一位数、三位数大于两位数的知识,就比如20是大于2的。所以同理,可以说2.0大于2。正方观点:我不同意对方的观点,对方给出的整数的知识点很正确,我方很赞同,但是现在2.0是一个小数,根据我们刚学过的小数的知识点,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要看两个部分,首先先比较小数点前的数的大小,若是相等再比较小数点后的数字。这样我们需要比较小数点以后的数,2.0小数点后的数是一个0,事实上是可以去掉的,所以我方认为2.0=2。反方观点:我方同意对方观点,我方混淆了整数与小数。

学生在辩论的活动中,自己探索出真理,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很好地改正。教师以开展辩论的形式,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开口”,实现了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演绎了精彩的数学课堂。

三、开展操作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如何将许多学生认为单调的数学课上成生动活泼的数学课,这是教师需要首要考量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操作活动。以“活动”激活学生兴趣,以“操作”推进学生动手、动脑,促使其手脑并用,让学生更加真切地体验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时,教师为了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有关“平移”的知识。学生利用手中的三角板、直尺等工具,亲自动手操作,探究平面图形平移的特点。有的学生画出一个三角形,然后借助三角板和直尺这两种工具进行平移运动。在完成平移后,开始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图形经平移后除了位置发生变化,其余的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于是,学生为了更进一步地证实自己的猜想,开始实践测量。学生利用直尺测量出平移前、后一些边的长度,之后分析这些数据,根据自己测量的数据,学生发现,平移前后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唯一变的就是三角形所在的位置。

学生在这个实践操作活动中,真实地体验了平移知识的生成。这种运用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取得了高效的教学效果。

篇8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没有兴趣,我们的一切探索计划就会落空”。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要激发学生产生好奇心,这样学生就会带着疑问去寻求答案。很多学生或因为对科学课不感兴趣,或因为重语、数、英而轻其他学科,抱着对科学课无所谓的态度。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就必然懒得思考,也就很难提出质疑。在教学活动中,我十分重视采用趣味实验、模型、投影、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教学《淀粉的踪迹》时,以小魔术的形式演示“白纸显字”的小实验,教学《混合身边的物质》部分时,演示“清水变牛奶”的小实验等等,使学生感到十分新奇,纷纷质疑“怎么回事”,个别学生甚至怀疑有假。我则趁势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进而引导学生对自己产生的疑问展开探究。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自然而然地也就产生了质疑意向。教学中,我利用课本上的小资料、“阅读与拓展”材料等,适当结合课外资料,增加他们学习探究科学的兴趣,如介绍富兰克林探索雷电的故事、海尔蒙的实验等,引导学生认识到质疑对正确开展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二、突破思维定势,演绎课堂精彩

心理学表明,缺乏创新意识,往往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他人(尤其是权威)已有知识的迷信,二是对自己已有知识的迷信。这种迷信严重阻碍了创造性思维活动,当然也就没有质疑了。因迷信教师、书本而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或因害怕自己的质疑会遭到老师、同学的批评或耻笑,造成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一问学生一答,或只有教师的问而无学生的答,甚至整堂课没有一次学生的质疑的现象并不鲜见。

在教学中,我经常教育学生不唯书、不唯师,要敢于对书本知识和老师的观点进行质疑。同时,我勇于接受学生的质疑,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质疑空间,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他们勇于质疑。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特别是在开始阶段,运用激励机制,使学生能大胆设想,敢于质疑。让学生大胆地问,毫无顾忌地问。如学生回答问题不正确,不一棍子打死。如在上《磁铁》一课时,我问学生:“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有磁铁?”其中一个学生答“剪刀”,引来了学生的一片哄笑,我及时地补充、修正,说:“一般的剪刀上是没有磁性的,不过,这个同学的想法有创意。假如,剪刀上有磁性,会怎么样?”这样,学生不再嘲笑了,反而讨论开了……

三、拓展质疑空间,演绎课堂精彩

爱因斯坦说:“我们可体验到的一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奥秘时的情感。”我想,这种隋感体验应该是愉快的,甚至是令人陶醉的。如果我们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思维的乐趣,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对于学生摆脱“本本”将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疑的产生应源于学生对某一事物的观察和感知。怎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感知活动中去呢?我的做法是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步骤,利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巧设疑问,以趣激疑、以问设疑、以疑导思,诱发学生的另类思维。

从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始,用实验、故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质疑情境,如《了解空气》一课,我首先演示了“纸的奇遇”实验,当学生看到烧杯中的纸团被压到水下却并没有如他们预期中的被浸湿时,顿时被激起了求知欲,这时我又适时提问:“是谁保护了杯中的纸团不被浸湿呢?”学生根据实验事实,初步推断出可能与空气有关,那么究竟是不是空气呢,由于课堂一开头就引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自然也就产生了如我们怎样才能看到空气、摸到空气等等一连串的疑问。

四、强化课后延伸,演绎课堂精彩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教学的开始,质疑是教学的主线,教学的最终结果绝不应当是用所传授的知识完全消灭疑问,而应当是在初步解决已有疑问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的新疑问。在课外,我经常让学生自制学具,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经常有意识地布置一些课外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外动手动脑。学生在探究中往往会有一些意外的发现并进行质疑,进而会寻求教师的帮助解决。这时,只要适当地加以引导,就能让学生在操作、观摩、思考中逐步增强质疑意识。如在凤仙花苗的生长变化观察中,一位学生观察到子叶与第一对真叶的不同,跑来问我,为让这刚刚萌发的好奇心长大,我没有直接解答,也没告诉他下一节课中就要解决这个问题,而是鼓励他继续仔细观察,并让他自己去查资料解决,结果这位同学在下一节课上很详细地向其他同学介绍了自己的发现和找到的答案。

一堂精彩的科学课,结尾应让学生感觉意犹未尽,令人回味,诱人深思。临下课的几分钟是“授之以渔”的最佳时机,将学生的思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离开课堂,并产生无穷的探究动力。

篇9

一、无缝对接视野,拓展课堂的时空

1.信息入构,立体抽象知识内在的联系

例如《 24时记时法 》是三年级上册的教学难点,内容比较抽象和深奥,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之初,根据课本内容设置了动态的多媒体课件,通过白天和黑夜的转换,嵌入时间条,让学生从动画中体会到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区别与联系。因为学生比较喜欢在新鲜活泼的画面中探索学习,所以效果非常好。在形象的动画中,学生看得目不转睛,抽象的思考也有了形象的支撑。

数学学科的概念化、理论化使得学生常常感到枯燥,无法深入体会其中的道理所在,就会形成认知上的冲突。如何化解其中的矛盾呢?可以采用动静结合,声像兼备的多媒体教学来进行突破。在多媒体使用中可以让学生有丰富的感官体验,将抽象的东西变成形象的,然后通过形象化设计,让学生调动一切因素,投入自己的心力到教学难点之中,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突破。

2.信息入情,整体促进数学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 相遇问题 》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人相向而行的概念,我运用多媒体设计,让两个人演示一遍,然后再将线段和人物演示同步结合,通过这样教学,多数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其中的内容。又如,在课堂中学生无法保持长久的有意注意时,教师应该如何引导,从而再次引起学生的注意呢?教学中我采用一些诸如“勇闯关口”等游戏来激发兴趣,这种方式的呈现在网络中非常简便。在多媒体网络中有一些画面和语音提示,既能鼓励学生的斗志,活跃气氛,又能给学生带来新奇感,很多学生都乐于参与其中。在线网络的数学游戏,其中一些环节,诸如出题的环节,也可以通过电脑直接解决,既减轻了教师出题的负担,又增强了训练时效。

3.信息入境,群体拓展数学思维的创新

在教学《 分数大小 》的时候,我采用多媒体将分数引入,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比如在课件设置中,设计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猪八戒和孙悟空两个卡通形象,并以猪八戒要吃西瓜来作为动画载体:“猪八戒想要多吃,但是悟空说:‘咱们4人平分,每人吃1/4吧。’猪八戒就生气地说:‘不行,一定要多吃,起码要吃1/6或1/7。’(猪八戒这句话一说出来,弄得所有人都嘲笑他)小朋友,你知道大家为什么嘲笑八戒吗?”在这个情境中,有各种鲜明的色彩比对,还可以听到人物对话,创设出了最佳的学习情境,诱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从教学的层面来说,现代信息技术几乎可以解决一切动态图像的问题。只要在教学中遇到枯燥难解的问题,学生无法理解透彻时,都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其直观生动的优势,让学生看到整个动态的演变过程,进而理解其中的道理。这与教师的单纯讲授显然不能同日而语。另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不受课时的约束,不受空间的限制,不受人力资源的障碍,它能把一些课堂中很难深究的知识原理通过网络学习表现出来,例如学习《 24时计时法 》以后,学生提出了“谁发明了24时记时法?”“古代人是怎样记时的?”“世界上的时间都一样吗?”等一系列问题,要解答这些问题,光是课堂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因而让学生借助网络了解这些知识,有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无痕对接视线,拓展交流的时空

1.思接千载,让交流的氛围民主通畅

例如在教学《 圆的周长 》中“圆周率”这个概念时,在学生弄清周长的意义后,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以O为端点,延长出射线L,在射线L上任取一条线段作直径动态地画出大小不同的圆。让学生仔细观察后质疑:“在这些圆中,谁的周长最长?”“你猜想圆的周长大小与圆的什么有关?”“能猜出是什么样的关系吗?”“能用数学方法计算出来吗?”提出了很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猜想圆的周长大小与圆的直径有关。学生根据课件的演示能很自然地推理出研究圆的周长就得研究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的关系,然后再进一步研究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得出“圆周率”这个概念。课后又将课堂延伸到网络交流平台,让每个学生都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设疑解惑。

2.视通万里,让合作的过程双向和谐

在平时课堂的小组合作中,我们大都看到的是个别学生“鹤立鸡群”,而多数学生充当“看客”和“听客”的现象,而在信息技术网络教室里,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各小组成员的分配采用互补的形式,即把层次高的、中等的、低的相互搭配,使学生在学习时能互相带动,互帮互学。比如让小组研究有关“24时记时法”的拓展知识并形成知识小报,各个小组成员之间就要相互协调分工,有的负责查找资料,有的负责版面设计,有的负责文本输入,有的负责图片处理等。这种合作方式,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非常有好处。

利用信息技术,每个学生都能将自己的观点向其他同学展示,让学生在自己同伴中比较,从同伴中学习,从而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无形对接视域,拓展发展的时空

信息技术具有形象性、生动性、高效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突破教学难点、拓宽知识面上有着很大的优势。但在教学中,常常有教师无法把握所学的内容,更不能对学生的学情有所了解,这使得信息及时的运用就失去了意义。看似课堂热闹无比,实则学生随心所欲,教师束手无策,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成了数学教学中的花架子。

1.把握技术,精心预设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融合过程

例如在《 千米的认识 》教学中,其中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建立“千米”这个长度概念。小学生毕竟缺乏生活阅历,也没有相关的长度概念。如何才能让三年级的学生理解并且获得直观的感受呢?为此我结合课件,设计了这样的演示过程:首先让学生进行预估和猜想,针对校门口至车站的距离,进行推理判断。然后用多媒体进行呈现,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距离是从校门口到教学楼之间的100米距离,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1 000米和100米之间的关系连接。比如你可以走几个来回?这样,千米就不再是理论上的概念化东西,而是能够感知到的,与自己的行动相互关联的一个实实在在的长度单位了。

从这里不难看出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意义所在。它不但能营造气氛让学生有新鲜感,而且还能让学生反馈知识的了解过程,加强学生的知识接收。因此,作为教师,在备课之初就要充分地思考多媒体运用的目的何在、怎样指导、怎样进行调控等问题。

2.锤炼艺术,完美驾驭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实效

在低年级教学中,比如在《 加法初步认识 》的课堂环节,学生不能很快地建立加法的概念,单纯通过一遍一遍地拿东西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可以采用多媒体呈现的立体过程来让学生发现问题。教材中有两个气球,可以将气球制作成动画图,屏幕上演示两个气球被放在同一个盒子里的过程。然后同步让学生动手摆放一些小棍,进行加法的实践操作。这样演示和操作同时进行,避免了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学生就可以调动全部精力投入到加法的理解上,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的目的,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不应贪大求全,也不应认为越先进效果就会越好。多媒体教学要通过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组合应用,形成合力,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资源最大化。如面对年级低的学生,形式可以适当丰富些,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多一些;对年级高的学生,展示不能过于直观和浅显,更不能过于简单重复,设问的、探究性的、合作交流的可以多一些。

运用多媒体要重视页面的选择和界面的设计,使图形清晰、音响悦耳、主体突出,将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完美地整合。因此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平时少见、难见和难以理解的事物和形象在短时间内显示出来,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敏捷性。

篇10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领会略读教学的性质,明确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把握好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让略读教学也同样绽放异彩呢?我通过对人教版六下第21课《我最好的老师》的公开课教学实践,谈谈我对略读教学的几点认识。

一、领会略读课文教学性质

圣陶先生在1941年出版的《略读指导举隅》一书中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悉了例子,只是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由此看来,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精读和略读同样重要。两种不同的阅读方法就学生的成长和实际应用作用而言,略读更具有独立阅读的性质,更贴近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更具有实用价值。

叶老前辈说:“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须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旁的文章;他日出校之后,为了需要与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文章;这种阅读都是所谓应用。使学生在这方面打牢根基,养成习惯,全在国文课的略读。”可见,略读课的教学性质,就在于指导学生半独立阅读,通过个性化阅读获取信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其地位是学生从课内阅读通向课外阅读的桥梁,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二、明确略读课文教学目标

略读课文具有较明显的独立阅读的性质,主要是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略读课文,教师更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不要逐段讲读,只要“粗知大意”即可,要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如《我最好的老师》一课的教学目的就可确立为:

1.通读全文,能运用已掌握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

2.通过自主阅读,获取课文信息,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在个体自读合作交流和老师点拨中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3.进行浏览、跳读、扫读等快速默读方法的训练,提高阅读速度。

4.进一步学习和运用“用具体事实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这教学目标正是基于“略读课文是学生从知识的掌握到运用的过渡工具”,这一认识来确立的。

三、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略读课文教学目标的确立,为我们教学策略的探索指明了一个方向,更为重要的是要在略读教学实践过程中把握不同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1.巧用“导语”,简化教学。

例如略读课文《我最好的老师》课文前的导语是:“科学精神是科学家从事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对我们来说,科学精神也需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一点一滴地培养。默读下面的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在学生读导语,明确学习任务后,我先让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概括的,这样学生就能自主地运用以前学到的概括方法来读懂课文。接着我让学生运用速读法快速捕捉课文信息,明白作者为什么称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最后,再引导学生用本单元学到的“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的写作方法,随堂练笔,反驳作者朋友的观点。课堂教学设计围绕课前导语展开,抓住两个重点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适时疑点再读读,趣点再品品,重点处多走一个来回,整堂课教学环节简单,收效良好。

2. 放手实践,给予独立。

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站在更亮的舞台中间。如《我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我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一开始的快速默读,学生把握了课文主要内容,捕捉到课文重要信息,初步理解怀特森先生是作者“最好的老师”的原因。接着让学生再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当全班学生群情激愤时,怀特森先生是怎样向他的学生解释的,明白怀特森先生的良苦用心。最后,围绕“终身受益”一词再次反复读文中几处关键语句,自主领悟“这种终身受益的教训”益在哪儿。为下面的随堂练笔做了铺垫。

3. 重点聚焦,略中有精。

虽说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教学讲究“略”,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不加总结与反刍,读到的东西就会成为过眼烟云。因此略读教学要做到“精略相辅,略中有精”。

如《我最好的老师》一课,在学生粗知课文大意后,我确定了两个精读点。一是在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时,我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把课文有关语句进行删改,提取有用的信息,更换角色,走入文本,来当当怀特森先生向他的学生作一番解释,让学生明白怀特森先生的良苦用心。二是在理解“最好的老师”时,让学生自读课文,抓住“终身受益”这个词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来体会。整堂课我抓住了这两个着力点,重打细敲,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将让人终身受益,从而就理解了为什么作者称怀特森老师是他“最好的老师”这个教学重点。这就是“略中有精”,整体把握求“略”,重点感悟求“精”。

4. 方法迁移,循法而学

略读课文一般安排在本单元的最后,这样编排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迁移精读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和人文内涵,让略读课文发挥总结、延伸的作用。因此在略读教学中还应当瞻前顾后,把单元组几篇课文有机融融合,注重方法迁移,循法而学,最大程度地发挥略读课文承上启下的作用。

例如略读课文《我最好的老师》教学,通过课始的导入:“这一单元的前三篇课文让我们明白了科学精神是科学家从事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对我们来说,科学精神也需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一点一滴地培养。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老师。”我很自然地就把学生带进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中。在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我让学生采用浏览、扫读、跳读等速读方法,寻找能说明“怀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师”这一观点的具体事例。最后让学生再运用这个方法进行随堂练笔。这里既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做了总结和提升,同时又让学生感悟写法,进行了拓展延伸。

总之,略读课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正确认识,教学得法,它发挥的作用并不比精读课文小。因此,略读教学,也可以很精彩。

参考文献:

[1]叶圣陶.略读指导举隅[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194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