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罗培斯范文

时间:2023-04-11 11:22: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格罗培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就在冬季转会窗即将关闭时,皇家马德里俱乐部官方宣布以350万欧元的转会价格与塞维利亚俱乐部达成协议,迭戈・洛佩斯实现了“回家的梦想”,犹如一针强心剂大大振奋了球迷。

皇马前传

迭戈・洛佩斯和卡西利亚斯同是皇马青训营的优秀人才,但与卡西利亚斯的年少成名不同,迭戈・洛佩斯是从青训营一级一级攀升至一线队的,在皇马的各级青年队都留下了足迹。

尽管在西班牙青年联赛的卢戈队没有取得出场机会,但迭戈・洛佩斯1.93米的身高和极高的天赋得到了皇马球探的认可,皇马以15万欧元将迭戈・洛佩斯带到伯纳乌球场。在这里,迭戈・洛佩斯获得了发展空间,西丙青年联赛出场30次,以出色的表现当选了青年联赛的最佳门将。随后,皇马将其租至西乙阿尔科拉队,不过在乙级联赛他被遗忘在替补席上,但这并不影响他在重返伯纳乌后,以优异的表现升入皇马B队,距离最高的舞台已经无限接近。不走运的是,一次伤病使他在那个赛季的出场记录仅有一次。遭遇低谷的洛佩斯并没有丧失信心,一年之后他代表皇马预备队出战32场,表现稳定、令人放心。

在“银河战舰Ⅰ”的末期,迭戈・洛佩斯升入到皇马一线队,他也终于站在了西甲联赛的舞台上。不过他始终处在卡西利亚斯的阴影下,后者早已成为风头正劲的世界级门神,迭戈・洛佩斯只能在替补席上等待属于他的机会。

两年的时间里,这位天赋异禀的门将长期坐在替补席上,特殊的位置只能使他眼睁睁看着其他队友被换上换下,出战四场正式比赛是他第一段皇马生涯仅有的发挥才华的时间,尽管洛佩斯不懈努力,但卡西利亚斯稳定的出场让皇马的球迷只对他“情有独钟”,无处施展才华的迭戈・洛佩斯,为了自己的发展,无奈选择了离开。

黄潜铁闸

2007年夏天,比利亚雷尔向洛佩斯抛来橄榄枝,能够获得稳定出场机会对于不甘心一辈子替补的洛佩斯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转战情歌球场后,“黄色潜水艇”的球迷们发现这是一笔绝好的买卖。要知道,比利亚雷尔是以600万欧元换来一位只有四次顶级联赛正式比赛出场的替补门将,这是一笔冒险的交易。

不过迭戈・洛佩斯用事实证明,比利亚雷尔赚了。在处子季里,迭戈・洛佩斯就出场了28次,表现得十分稳定,成为了“黄色潜水艇”后防线上最稳定的铁闸,帮助球队杀入冠军联赛。2008-2009赛季,迭戈・洛佩斯在西甲联赛中出场38次,冠军联赛出场9次,扑救156次,发挥十分出色。

在比利亚雷尔,迭戈・洛佩斯的才华和能力得到了世人的肯定,这其中也包括两位名帅:德尔博斯克和弗格森。

迭戈・洛佩斯曾与曼联产生绯闻,他在冠军联赛小组赛中两次零封了曼联,《阿斯报》为他撰写的评论标题为“迭戈・洛佩斯带我们进入16强”,他出色的发挥也吸引了弗格森的注意,爵爷一度希望引进迭戈・洛佩斯来接替范德萨,据西班牙媒体透露曼联当时开出的报价高达1700万英镑,这是当年比利亚雷尔引进洛佩斯的价格的三倍。不过,洛佩斯却对此毫不动心,“我在这里过得很快乐。”时任比利亚雷尔主帅巴尔韦德说:“洛佩斯是我们最需要留下的主力!”

在俱乐部的表现也让洛佩斯获得了国家队的征召,老帅德尔博斯克在2010年世界杯前给予了洛佩斯和蒙雷亚尔等表现优异的非豪门球员机会,而在西班牙对阵马其顿的比赛中,迭戈・洛佩斯更是上演了自己的国家队处子秀,随后又参加了联合会杯的比赛,不过遗憾的是洛佩斯最终遗憾落选西班牙征战南非世界杯的23人名单。

当比利亚雷尔在2010-2011赛季取得第四名并再度杀进冠军联赛时,人们都期待“黄色潜水艇”能重现当年里克尔梅时期的辉煌,只可惜期望变失望,比利亚雷尔非但没有重塑辉煌,反而因为欧战拖累了联赛。欧冠小组赛六连败,联赛更是一败涂地,在该赛季西甲收官战负于马德里竞技后,“潜水艇”排名倒数第三,跌入乙级。对于这次变故,迭戈・洛佩斯并没有太大的责任,毕竟球队由于财政危机被迫在很多位置上放走了关键球员:后防中坚戈丁被卖至马竞,中场发动机卡索拉放给马拉加……再加上球队换帅频频,更衣室风波不断,“黄色潜水艇”无法浮出水面看似意外实则必然。

降入西乙后,比利亚雷尔球员成为了各大豪门哄抢的对象,迭戈・洛佩斯也在此时宣布加盟塞维利亚。也许是还没有适应新环境,新赛季的前几轮,洛佩斯并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表现,随后他不得不将主力位置交还给塞维利亚的一代门神帕洛普,毫无疑问,迭戈・洛佩斯又一次失宠了。

赛季过半后,卡西利亚斯的手指骨裂迫使皇马需要一名经验丰富的门将来应对即将到来的魔鬼赛程。于是,迭戈・洛佩斯听到了让他回家的召唤声。

再续前缘

在离开六年后,迭戈・洛佩斯又一次回到了这个他成长起来的地方,尽管他知道也许回来之后在未来会长期打替补,但洛佩斯依旧毅然决然地回归到陷入门将危机的老东家:“我会一开始就全力以赴。我会努力训练,与队友竞争位置,让球队能因此获益。”

迭戈・洛佩斯当年离开时肯定没有想到自己还有踢国家德比的机会,人生就是如此神奇,回归皇马的首场比赛就是国王杯半决赛对阵巴萨,洛佩斯用精彩的表现证明了自己,他扑出了巴萨数次有威胁的射门,无论是阿尔维斯的大力斜射,还是梅西的单刀都被经验丰富的洛佩斯一一化解。

篇2

《最佳路径》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课。

二、设计理念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它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课文的阅读感悟中给予学生一种积累,即告诉学生学会打破习惯思维方式,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寻求解题方法,并学会延伸,学以致用。

三、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的是世界建筑大师、迪斯尼乐园的设计者格罗培斯在迪斯尼乐园临近开放之际,正为其景点之间的路径设计焦躁不安之时,受到卖葡萄的老奶奶“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的启发,产生了“撒下草种,提前开放”的设计策略,最终所形成的路径被评为世界最佳路径。

四、学情分析

本文语言朴实简明,情节清晰明了。内容与前一课《苹果里的五角星》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包含着一定的创新思想,理应学生比较容易体会。但是,格罗培斯设计路径之中蕴含的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路径的设计策略中包含的尊重他人,给人自由的人文思想,这一核心主题也许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从课文中获取在生活实际中学会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的人文内涵。

六、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感悟迪斯尼乐园的最佳路径设计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课文蕴含的哲理。

(二)难点。

如何让学生理解这“最佳路径”蕴含的人文思想。

七、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若干、课件,迪斯尼乐园、格罗培斯等相关资料。

八、教学时间

两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想跟大家聊一个问题,我校厕所门前路旁的花坛里的花草多被同学踩坏了,这反映了什么问题呢?

生:我们有些同学不爱护花草,着急了就从上面飞过。

生:他们不选好的路径走!

师:是啊,我们应该选择好的路径走,但有时想选一条最佳的路径却很难?

生:真的吗?

师:迪斯尼乐园听说过吗?

生:最好玩的地方!“米老鼠”“唐老鸭”就“诞生”在那里!

师:可在建筑这迪斯尼乐园各景点间的路径时,却把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难住了!

生:怎么可能?

师:不信?就请看第六课《最佳路径》。

(二)自主学习,理清脉络。

师: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并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同学间可交流初步阅读后能解答的问题,也可提出新的问题。

生:阅读。

师: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生: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最佳路径设计的经过。

师:你能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来给课文分段?

生:阅读分段。(略)

师: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最佳设计?格罗培斯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设计理念?格罗培斯获得成功的原因?

(三)合作交流,点拨升华。

师:请各小组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阅读,划出相关的语句,并相互交流。看哪个小组找得最准确?

生:边读边划边交流。

师:为什么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最佳设计?

小组代表:……按照足迹,铺设道路。

师:格罗培斯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设计理念?

小组代表:是从一位老太太成功卖葡萄的方法获得启示的。

师:格罗培斯获得成功的原因?

小组代表:格罗培斯对待“微不足道”的问题同样认真对待。……

师:读到这儿,可以看出格罗培斯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对路径设计的要求之高,总是力求完美,追求最佳,并为之付出艰辛的劳动。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严肃、精益求精。

师: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还有什么要质疑的吗?

小组代表:老师,我觉得那位老太太这样卖葡萄也有不好的地方。要是有人不投入5法郎就摘走一篮葡萄怎么办?……

师:是呀,起初老太太也有这样的担心,可是事实证明她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她的葡萄总是最先卖完。

生:她相信别人,别人也尊重她。……

(四)问题探究,思维创新。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做人就是这个道理。你对人信任,给人尊重。别人也会给予你同样的甚至于更大的信任与尊重。大家交流到这儿,还有没有质疑?

生:这项奖不能颁给格罗培斯,因为这是受老太太的启发,并且是游客自己走出来的。

师:这位同学说得好,格罗培斯他获奖感言也是这么说的。其他同学觉得该不该发给他?

生:虽然他们都采用了“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但老太太卖葡萄的方法是无奈之举,而格罗培斯是自觉地为人着想!

生:就凭他谦虚的胸怀,精湛的设计,精益求精的精神也应获奖!

师:还有,假如格罗培斯不愿意认真对待这“微不足道”的小问题,会最终有这样的联想吗?

生:还因为他对小问题也认真对待……

(五)拓展延伸,能力迁移。

师:那么大家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生:你做细小的事情都那样一丝不苟,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师:格罗培斯从老太太的做法中深受启发,获得成功,你从格罗培斯身上得到了什么启发呢?

生:他送给我们一个道理:有的时候,不知怎么办的时候,给人自由,任其选择,也许是最佳路径。

师:看来,我们得好好感谢格罗培斯,给他一段颁奖词。谁来试试?

生:你不仅为迪斯尼乐园选择了最佳路径,而且为我们找出了一条最佳路径。……

师:在这里,老师真诚祝愿我们每一位同学能以格罗培斯为榜样,不断进取,精益求精,创造“最佳”。

(六)回顾反思,总结提高。

师:课前老师想跟大家聊了一个问题,我校厕所门前路旁的花坛里的花草多被同学踩坏了,这除了建议同学们爱护学校花草外,现在大家学了本课外,觉得还有什么方法解决”?

生:学校的花坛建筑时,也应考虑最佳路径。

师:是啊,我们在正确引导学生的同时,我们的建筑设计者、学校管理者也应以格罗培斯为榜样……

(七)作业布置,应用实践。

1.课件投影:课文链接《创新的奇迹》。

师:拾荒者王洪怀。如果收一个易拉罐,才赚几分钱。但将它熔化了,当金属材料卖,多赚六七倍钱。结果他一跃成为百万富翁。这从中说明了什么?

生:因为他像格罗培斯一样认真,极力追求“最佳路径”。

2.阅读讨论《走近母语》中的《儿子和列车》。

师:父亲为了旅客而放弃救儿子,儿子听父命令,立即卧趟铁轨后让过火车。儿子除听父亲话外还有什么原因?

篇3

【关键词】高阶思维能力;网络环境;大学生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化产业加速的发展,网络网格化管理的新型城市管理创新模式逐渐落实于各项城市管理之中,通过分层分区的管理,这种模式可以将通过基层的单位将一个城市行政性的划分,而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在大学校园里,充分的使用城市管理中的网络网格化管理,现今,中国高校管理者的研究课题重点都放在如何针对问题控制在基层上解决的上面。以学生住宿地方为基本网格单元,学校管理部门通过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对其进行分区,方便以区为单位乃至整个校园的管理,十分方便。

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引入先进的思想,以针对学生个人发展,培养学生自主能力为主,而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则是教育中的重点问题,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应该基于高阶学习的特性,即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合作能力等,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一、以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为指导思想

学校的管理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特性,学生管理是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发展自身能力,应该将教育是思想引入到管理中去。高阶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者的创新、问题求解、决策、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团队协作、兼容、获取隐性知识、自我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力。而这些能力恰恰都是学校应该去引导与培养的,而培养学生能力不单单要落实在课堂,更应该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的管理工作去,不能秉承以机械管理方式。

而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基于高阶学习的,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性、自主性、探究性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与更密切的联系,从而锻炼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提供更多的资源让学生干部更了解管理知识,让同学们能更加密切的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等。

二、学生自我管理网络网格化体系建立的背景

高校学生管理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是为了更好的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收集学生管理中难得可贵的信息资源和在学生管理中遇到的各项问题,掌握学生管理的最新信息,更好的为学生服务,高校中采用将学生宿舍划为网格,形成学生自我管理网络网格化体系。

充分利用数据库提供的数据,使基础平台人工化,以学生宿舍为全体网格区域的范围,以班委会、党团干部为各项责任人,以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学生时刻的思想动态为管理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学生时期容易出现的各项潜在问题和造成问题的不稳定因素及时的进行收集、分析、处理、排查和反馈,对突出的事件及早的控制和监督处理。这种以实现对全体学生全面覆盖、及时跟踪的管理格局,将是以班级为整体,宿舍为网格的最新创新的学生管理模式。这个名为学生自我管理网络网格化体系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是建立在收集学生基本信息的平台上的,此平台采用分级制管理模式,以学生的各项管理为切入点,逐步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逐步更新管理能力和管理机制,以便更好的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引入高阶思维能力培养模式,构建学生自我合作,自主探究能力,是我们实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根本,是我们的指导原则,也是我们的实施方式。

三、学生自我管理网络网格化体系的具体内容

在高校中推动实行学生自我管理网络网格化体系是为了解决在学生管理中,遇到的粗放式管理和"消防式"的工作方式等问题,将其转向精细化管理和"防疫站"的工作方式,最大程度的推进学生工作,减少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加快工作尽早走上新台阶。

推进的模式具体实施如下:

1.以全体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党员预备党员同志、各班班团干部为划分网络的基数。以qq群,公共博客的常见的网络空间为平台。

2.对各宿舍形成的网格进行落实责任的管理、各个宿舍的舍长担任其本宿舍网格管理的责任,承担网格的第一负责人,确实落实真实基础信息的收集和学生不稳定因素的考察工作,第一时间向负责本网络的班委上上报真实的不稳定因素并及时做好前期的稳定和控制的工作。管理各分管网格的班委是所在管辖网络的直接负责人,对舍长提供的信息进行细化、处理、核实,对排查出的真实不稳定因素做好前期的稳定和控制的工作。

作为班长,要及时做好本班所有网格的信息收集的工作,第一时间记录并掌握学生的相关信息,及时记录、反馈、核实、上报和参与处理学生的突发事件,并做好稳定网格安全的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

系专职辅导员主要负责信息的整理、稳定事件的发展和事件处理后的存档工作,做好各项信息处理工作时,台账明细,档案管理规范,能具体真实的反馈出本系所管辖的各个网格最新动态相对应的管理情况。

管理层级如下图所示:

3.各部门明确具体工作要求。各个班级网格管理负责人要认真做好信息的记录,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处理问题,主动与班级同学交流感情、增进彼此间的友好关系,及时了解班级同学日常生活及学习状况,及时报告问题,强化自身责任意识。

第一,要定期召开例会,内容为通报近期的重点工作的完成情况、目前的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近期的工作安排;以及对全体宿舍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意义等,要求参加的人员为分管宿舍的辅导员和各班班长。

第二,落实网格管理人员的责任制。网格管理人员要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良好管理作风,负责宿舍网格管理的辅导员要定期向上级汇报,切实做好学以致用,在这个网络网格化体系实施的过程中,各级的工作者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认识程度,增强做好学生自我管理工作的使命感,让自己更有责任和紧迫,目的使所有学生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并快乐成长。

第三,确定学生网络管理员,让学生们在利用网络空间时杜绝无用的,不健康的信息在网络空间的出现。使网络空间正规化,更加高效的保障管理工作。

网络空间的自主化可以使学生利用网络了解更多的管理知识。使学生干部发挥他们的作用,实现自我管理。培养学生干部的自主性。而同学们也可以在网络中自主寻求对于自己有用的信息。这样就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与探究性,使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增长。

当建立学生的自我管理网络网格化体系之后,要在各个校园中建设一支有力的大学生管理工作者的队伍,通过学生自我管理网络网格化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增强学生管理上的自主性,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为大学生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品牌培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张蓉.构建柔性管理为核心的大学生管理新模式[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76

[3]魏剑波,赵冬亮.学长制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发展模式及作用研究[J].教育研究,2010,(2):94

篇4

中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向来有重视读的传统,但在传统教学中,读还只是停留在“读”上!这就是说,我们对语文教学中的读,还只是理解为口头上的读。而真正的读,除了口头上的重复之外,实际上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加工过程。只有从心理加工的角度来研究读,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读出“真滋味”。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读可以分为自读、精读、诵读三个阶段,笔者就以这一划分标准,谈谈其中的心理加工过程。

一、注重原有经验,自读读出“真滋味”

笔者这里所说的自读,是指建立在学生个体经验的基础上,学生在初次接触文本之后进行的阅读。从心理加工的角度来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利用的是自己原有的经验,因而这个自读的过程,就是学生原有经验被新阅读的文本激发的过程。值得强调的是,这一过程体现在教学中必然是有些粗糙的,也就是说,学生的阅读结果与教师的期待是存在一定距离的,但这种阅读对于学生的体验获得是至关重要的。

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下同)第三课《燕子》的教学为例。本文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在解决了工具性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先自主阅读。通过自读课文,我们可以发现,本文中所用词语以及对燕子、对景物的描写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生成初始的体验。事实上,在笔者的课堂上,在学生初读之后再让他们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他们会有非常精彩的回答。有学生说,燕子是他熟悉的动物,因为他家屋檐下就有一个燕子窝,他曾经观察过一只小燕子长大成一只大燕子的过程,对燕子“剪刀似的尾巴”(原文语)感触更是深刻;有学生说,每年燕子秋去春回,最多的时候,屋前电线上能够停上几十只燕子;有学生对燕子缺乏直接的认识,但他们可以通过对文本的理解,结合课本上的插图,自我构建出对燕子的认知。笔者曾经做过一个工作,即让学生在自读之后画出一只燕子的样子,结果学生把“乌黑光亮的羽毛”“剪刀似的尾巴”在图中体现得特别明显。从学习心理的角度来看,用画图的方法表示阅读后的认知,是一种图景的表示方法,符合小学生的认知习惯,而学生所画之图则反应了学生对所读文本的细节感知,因而具有实际的教学价值。

教学实践表明,在注重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读,可以使学生形成宝贵的初始经验。借用一个比喻,自读文本犹如打开一瓶美酒后,用鼻子嗅到的那股醇香。

二、注重价值引领,精读读出“真滋味”

显然,自读之后的动作应当是精读。精读异于自读之处在于,其不仅需要自身的原有经验,更需要学习共同体内其他对象的引领——这里主要是指教师的引领。教师应在尊重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让学生去发现自己没有能够发现的“真滋味”。这里的“真”异于自读中的“真”,自读中的“真滋味”更多的有“本真”的意思,而精读中的“真滋味”则体现在接近文本主旨的“真”。

例如,在《最佳路径》一课的教学中,学生自读课文之后的“真”往往体现在学生的注意力首先被“迪斯尼”这一关键词的吸引上(事实上这是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体现在对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出“世界最佳设计”路径的感叹中。然而,仅仅限于这样的认识显然又是不够的。那怎样才能让学生的认识再深入一点呢?笔者的设计思路是通过问题的驱动,来促使学生的认识走向深入:格罗培斯被称之为世界建筑大师,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路径的设计会让他伤脑筋?什么样的做法让格罗培斯受到了启发?如果你是格罗培斯,你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只有在与自己思路的比较中,学生才能发现格罗培斯的聪明,直到发现他的伟大)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非常重视价值引领。笔者以为,引领既不应是观念的直接灌输,也不应当是理念的故弄玄虚,引领就应当是带着学生一起去探究未知的思想,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才可能真正读出“真滋味”。

三、注重个体体验,诵读读出“真滋味”

在小学语文中,有些文本是需要诵读的。“诵”意味着什么?“诵”意味着感情的投入。而感情又从何而来呢?笔者以为,最为关键的是学生的个体体验。诚然,许多经典文本,如中国的古诗、中西方的散文等,都需要文本主旨含义的引领,但这些价值观念如果无法与学生的个体体验结合起来,那学生就不可能真正诵读出文本的“真滋味”。从学生心理发生的角度来看,诵读意味着文本与学生个体感情的交流,直到交融。

如在《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的教学中,如果只是基于简单的思维去教学,你会发现学生在读文本时很难读出“永远”的含义。只有学生在认识到护士叶欣“这里危险,让我来吧”这句话背后的感情含量时,只有学生将这种大爱与母爱、父爱、师爱联系起来时,他们才会感受到“永远”的力量。如此,学生诵读此文时,才能用发自他们内心的真挚感情,去驱动自己的阅读情感,并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将文中的一些重要语段读出来。

个体体验是学生在面对文本时,通过自读、精读,让文本触发出灵魂深处的真实情感,是个体认识在文本的驱动之下得到的升华。有了丰富的个体体验,文本才能成为学生内心的一种认识,而不是浮于表面的浅层理解。

篇5

教学中,什么方法才是最佳呢?笔者认为探究、合作、创新才是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教学呢?

一、诱发探究心理,激发探究兴趣

激发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抓住学生心理,创设良好的探究情境,利用兴趣去点燃学生探究的热情,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可探究性,使学生进入一种好奇而迫切要探究问题的状态。

如:在教“圆柱的侧面积”时,笔者特意设计了一节“给圆柱做新衣”的实践活动课。活动紧抓生活性、趣味性和应用性,按照“欲擒故纵――山重水复――一石激浪――柳暗花明”的步骤进行。教学伊始,笔者提出:“这节课大家一起动动手、动动脑,来给圆柱裁剪一件合体的新衣。”一下子激起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愿意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他们根据现有材料,量一量、围一围、剪一剪,然后笔者引导全体学生去自己感悟、自主发现,从而获得“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佳境。

二、把握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研究者

目前的学校教育,课堂仍是主阵地。因此,把握课堂、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探究成分是探究性学习的基础。为了提升数学的探究成分,笔者认为应当把握以下两个环节:其一,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一个主体去从事研究;其二,暴露思维过程,不仅要给学生成功的范例,还应展示失败和挫折,让学生了解探索的艰辛,体验探究的快乐。

例如,在学习了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后,笔者把一个小红薯带进了课堂,请学生计算一下它的体积。起初学生都愣住了,有的说教师没教过;有的说红薯的形状太不规则了,无法套用公式。过了一会儿,生1打破僵局:“老师,用搅拌机把红薯压成泥,倒在正方体模型里,压平,再测出它的长、宽、高,这样体积就出来了!”大家都点点头,这时,生2也举手发言:“我也有办法,把红薯蒸一下,它就会像橡皮泥一样变软,这样就可以拍一拍、挤一挤,使它成为长方体,这样也能计算吧。”笔者马上强调他们的想法很有意义。生3急不可待地说:“老师,您给我一个天平,我先称一称红薯的重量,然后在红薯上切下1立方厘米的一小块,也去称一称它的重量,我想,这个红薯的重量是这一小块重量的多少倍,这个红薯的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的多少倍”。笔者满怀惊喜地说:“你是根据同一种物质的体积与重量成正比例来解决这个问题的。”生4也发言:“老师,把你喝水的玻璃杯借给我,它是圆柱体的,我先量一量它的底面内直径,在杯里装水,这样我就能算出水的体积,然后再把小红薯放进水里,又能算出一个体积来,两次体积的差,就是小红薯的体积。”最后笔者让大家回去再用另外的方法试一试,并验证。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更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探究空间,培养探究能力

在学生探究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质疑,从而生成新的探索内容,并进一步应用所学知识,主动发现和解决相关问题,享受自己探究的成果与快乐,培养探究能力。如学习利率计算后,笔者让学生运用收集到的不同存期的利率,解决选择用什么方式来存压岁钱比较合算。再有运用比例知识来绘制“美丽的校园”平面图,笔者领学生到校园里走一走,遇到了难测的物体,如旗杆长度,可以改测旗杆上绳子的长度;也可以用别的物体的影子与旗杆影子相比较,再测量别的物体长度,通过这样的知识迁移,旗杆长度可便知晓。以此类推,再选用合适的比例尺,一幅“美丽的校园”图便可跃然纸上。这样的活动不仅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6

1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1.1引入情境,激发探究心理。一堂课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创设情境尤为关键。如教学《第一次抱母亲》课前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问:这首歌是歌颂谁的?当学生知道这是歌颂母亲的歌曲后,揭示课题,引导学生质疑课题。

音乐导入迅速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为全文的学习定下基调。质疑课题这一环节可以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引发阅读期待。另外,我还用图画展现形象,产生美感,把学生引入情境。

1.2角色参与,激发学习兴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阅读教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没有亲身体验,就不会有心灵的震撼,也不会在思想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课本中有很多文章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人物个性也很鲜明。教学中,如果教师能让学生亲身经历文中角色的动作、语言,体验角色的心理活动,与他们同喜同悲、共乐共怒,无疑能使学生对文本感到真实、亲切,从而强化感受,进而引发共鸣,并且在共鸣中动情。如在学习《最佳路径》时,我以“如果你是格罗培斯的秘书,你会怎样向工人解释电报内容?”“如果你是评委你为什么把最佳设计奖颁给格罗培斯?“如果你是格罗培斯,你想对后辈说什么?”等问题诱导学生进入角色,使教材描写的客观世界成为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把教材中的“此情此景”变成了学生的“我情我景”。这样一来,学生就融“我”入境,于“身临其境”之中进行推测、想象探索文中人物情感变化的轨迹,在角色参与、角色转换中不但丰富了想象,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增进了情感体验,升华了思想认识,学生所体验到的远远超出了课本上局限的内容。不仅如此,这样的问题设计开放性极强,便于学生敞开心扉,宣泄情感,从而驱动了他们一颗颗灵动的心,激发了他们飞扬智慧的语言。学生的精神、情感、思想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体验中也得到了浸润、感染和丰富。

2引导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要想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领会、去发现,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2.1小组合作开辟自主空间。教师作为引导者,应有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我从很早就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如在教学《鸟语》这一课时我提出这样的学习目标:①选择小作者和一种鸟对话的内容进行学习。(可分为:a.布谷鸟b.喜鹊c.其他许多鸟三组进行)②通过具体的语言体会小作者对这种鸟的喜爱。③说说从这种鸟的语言中小作者悟到了什么?对你有什么些的启发?④练读本小组选学的段落,读出感情。各组可采用不同的读书方式,在读的同时相机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内心感受,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长此以往,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在以后的读文中就会自觉地给自己小组提出学习要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那学习的兴趣可想而知就会更浓了。

另外小组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语文教学中,如能让学生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鸟学习,后在小组内交流,那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会大大提高。我还是以《鸟语》为例,由于这篇课文几个自然段结构相似,所以我让学生选择喜欢的一种鸟,然后再选择相应的段落学习,学生在交流中情绪高涨,全班交流时个个跃跃欲试。文章内容就在学生朗读交流、展示中理解、感悟了。而教师只是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参与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2.2质疑问难,发现问题自主学习。创造性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中国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如在学习《第一次抱母亲》时,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为什么第一次抱母亲?是怎么抱的?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第一次抱母亲,母亲什么感受?“我”是什么感受?……)

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3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点

篇7

实际上,对于中国艺术家通过平行展大规模搭乘威尼斯双年展顺风车的现象早在双年展开幕之前就引起了国内艺术界的极大关注,随着四月初中外策展人申报的一系列平行展方案的获准和公布,网络媒体特别是微博上就出现了吐槽调侃的帖子,及至威尼斯双年展开幕,嘲笑抨击的声音更是达到了顶峰,与此同时,支持赞成的观点也开始见诸媒体。

攻击自有攻击的道理,赞赏自有赞赏的缘由。让我们不急于做出判断,先来看看导致纷争的原委,叙述一下这次双年展的概貌和中国艺术家的参展情况。

本届威尼斯双年展共有88个国家参加,其中包括新增的梵蒂冈、安哥拉、巴哈马、巴林、科特迪瓦、科索沃、科威特、马尔代夫、巴拉圭和图瓦卢10个国家馆,总策展人马西米利亚诺・吉奥尼(Massimiliano Gioni)为这一届双年展确定的主题是“百科宫殿”(The Encyclopedic Palace),顾名思义,这个标题带有海纳百川、无所不包的意思,正如美国著名艺术评论家杰里 ・ 萨尔兹(Jerry Saltz)所言:“吉奥尼不会严格地划分高级与低级艺术,精英艺术或者是民间艺术”。从上一届开始,威尼斯双年展由主题展、国家馆和平行展三部分组成。

双年展的总主题和平行展的低门槛似乎给中国艺术家大规模“占领”威尼斯提供了某种必然性和合理性,而中国艺术家也确乎抓住了这样的历史性机遇。下面让我们清点一下中国艺术家参加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具体项目。

中国馆是中国艺术家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正规军”,自2005年中国在威尼斯双年展设立国家馆,这是中国馆的第5次亮相。本届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是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王春辰,他以“变位”(Transfiguration)为主题,携何云昌、胡曜麟、缪晓春、舒勇、童红生、王庆松和张小涛等7位艺术家登陆水城。对于前几届中国馆的展览,国内学术界一直保持着谨慎的缄默态度,就本届而言,除了当事人,圈内其他人士也较少发表评论。关于这一届国家馆的主题“变位”一词,策展人王春辰做了这样的解释:“通俗的说,变位就是变化,位置的改变、状态的改变、趋势的改变都叫变位。但这里,更强调中国之变、艺术之变和中国传统到当代的变化。因为我们每天都感觉这种变化,所以说变位比较适合用于描述中国的状态。另外,这个词汇与‘百科宫殿’也有关系,‘百科宫殿’意味着总体性、包容性和不分古今中外,这里面把多样性容纳进来,其实就是一种状态,那么变位其实也是如此。”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馆原本为阿尔塞纳尔岛(Isola Arsenale)上的一个油库,前4届的策展人和艺术家都为油库中多个巨大的油罐伤透脑筋,展览设计及其效果也因此大受限制,这一次开展前那些油罐终被搬除,因此展览空间和效果大大改善。

除了中国馆,近10个由中国当代艺术组成的平行展给威尼斯带来了中国艺术家人数的爆棚,也正是这些规模庞大的“游击队”饱受争议。

第一,由王林担任总策展、罗一平和瓦莱斯 ・ 格罗丽娅(Vallese Gloria)作为执行策展的中国独立艺术展“未曾呈现的声音”(Voice of the Unseen)是规模最大的平行展,参展艺术家多达156位。展览场地面积接近5000平方米,几乎与主题展展厅面积相近。展览共分为记忆、历史、底层、身体、家庭、废墟、村落、风景和巫咒9个单元,其内容的丰富性与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百科宫殿”交相呼应。参展的156位艺术家的分布情况是:1,“记忆”(23人):冯峰、冷军、秦文、徐光福、段江华、何工、马堡中、叶永青、田太权、刘大鸿、徐唯辛、管怀宾、任戎、王承云、张念、韩子健、武艺、贺丹、薛、薛松、张震宇、梁越、余友涵;

2,“历史”(13人):田世信、金锋、戴耘、魏光庆、庄红艺、傅文俊、黄钢、魏青吉、李新建、虞村、任思鸿、胡志颖、奚建军;3,“底层”(13人/组):张建华、李正天、李占洋、欧阳星凯、孙平、卯丁、沈桦、谭海山、李孝萱、李一凡、沈朝方、温普林、“底层人文摄影组”;4,“身体”(23人):曹晖、赵能智、何成瑶、常咒、王华祥、符曦、贾涤非、吴天章、俸正杰、琴嘎、杨勇、郭伟、熊宇、熊莉钧、向庆华、王强、杨剑平、张羽、吴松、陈小丹、陈友桐、孟涛、邱光平;5,“家庭”(12人):戴光郁、邓箭今、师进滇、罗发辉、郑力、曾晓峰、宋永平、王嘉伟、毛旭辉、陈君、陈启基、胡顺香;6,“废墟”(19人/组):杨述、王岩、陈家刚、原弓、焦兴涛、应天齐、何跃、唐勇、李枪、邓乐、苍鑫、黄淋、马德升、张大力、李南凤、奚乐、张健君、沈也、“01小组”;7,“村落”(11人):雷子人、常徐功、曹原铭、朱成、张湘溪、陈卫闽、王炎林、何崇岳、李杰、梁绍基、杨晨;8,“风景”(21人):黄岩、吴翦、王易罡、苏新平、郭晋、江衡、叶洲、叶放、傅中望、杨千、陈长伟、宋钢、王川、朱小禾、王纯杰、梁铨、刘子建、李纲、杨志麟、徐震、蔡锦;9,“巫咒”(21人/组)尹光中、侯俊明、董重、陈宇飞、魏言、陶发、陈文令、史金淞、左正尧、忻海洲、叶强、刘建华、黄彦、李秀勤、许仲敏、郑达、李甸、顾雄、叶双贵、左小祖咒、“行为艺术小组”(和丽斌、萨子、余极、周斌、罗子丹、幸鑫、贾茜兰)。

第二,中国大型独立项目“文化 ・ 精神 ・ 生成”(Culture ・ Mind ・ Becoming)共分三个单元。第一个单元“重探”(Re-discover)由荷兰独立策展人卡琳 ・ 德容(Karlyn De Jongh)策划,蔡国强、张洹、、尚扬、庄、杨识宏、周春芽、叶永青、张方白、李真、应天齐、张国龙、瞿倩梅、郑重宾、黄致阳、沈克龙、华庆、黄钢及韩涛等19位艺术家参展,展出的作品包括绘画、雕塑和装置等品类。第二单元“放大”(Igradimento),由黄笃、杨心一共同策划,参展艺术家19位,分别是、张洹、“拆了旅行社小组”(翁奋、文武、黄学斌)、毛栗子、苏轲、杨帆、耿旖旎、侯晓威、李华、刘正勇、孟思特、张凯、李象群、李真、范娅萍、黄心健和张巍。第三单元“处境―方力钧作品展”(Fang Lijun:A Cautionary Vision)由意大利都灵市立现当代艺术馆馆长达尼洛 ・ 埃克尔(Danilo Eccher)策划,这是方力钧在威尼斯举办的大型个展。三个展览共计艺术家39人。

第三,吕澎和意大利著名评论家阿基莱・伯尼托・奥利瓦(Achile Bonito Oliva)共同策划的特别邀请展“历史之路―威尼斯双年展与中国当代艺术20年”(Passage to History:20 Years of la Biennnale di Venezia and Chinese Contemporary),聚集了陈曦、崔岫闻、方力钧、李青、刘炜、刘小东、毛旭辉、隋建国、王广义、汪建伟、、严培明、叶永青、尹朝阳、岳敏君、曾梵志、展望、张培力、张晓刚和周春芽等20位艺术家。展览设威尼斯军械库和成都当代美术馆两个展场。展览内容由两大部分构成,一部分是20年来中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图文资料、文献和出版物;另一部分则是被邀请的20位参展艺术家的作品,涵盖了绘画、雕塑、装置、影像和新媒体等不同媒介的艺术形式。

第四,肖戈策划的平行展“大运河”(The Grand Canal)有、邱志杰、王度、肖鲁、黄锐、彭小佳、石青、白崇民、“无关小组”(陈志远、高飞、郭立军、贾宏宇、李良勇、牛轲、王贵琳、叶楠)、章燕紫、何昊远和高洁等19位艺术家参展,作品包括绘画、雕塑、装置、影像和行为艺术。

第五,张玮和喻高共同的策划的“心・跳”(Mind・Beating)平行展吸引了陈丹青、方振宁、萧长正、谭平、喻红、刘小东、朱小地、王国锋、李天兵、“数术小组”(马峻、马吉麒)、赵淑红、张新军、“不确定小组”等16位艺术家参展,作品涵盖电影、现场绘画、现场偶发事件、装置、雕塑、摄影和超自然预测等。

第六,梁克刚、意大利帕多瓦大学艺术史系教授伊泰罗 ・ 弗兰(Italo Furlan)和艺术史在读博士生徐栎栎共同策划的“无常之常―东方经验与当代艺术”(Confronting Anita:Oriental Experience in Contemporary Art)平行展容纳了包括梁克刚本人在内的31位艺术家,其他30人分别是何多苓、王璜生、梁绍基、萧昱、邵译农、郭工、邵帆、史金淞、高伟刚、李勇政、任芷田、李洪波、康剑飞、萧潇、马良、李纲、谭勋、石珩伯、关晶晶、郭燕、李松华、于凡、魏青吉、张帆、刘传宝、尤良诚、贾真耀、杨铭和丁炜。从展览主题就可知道,该展览将东方文化元素的当代转换成果做了集中展示。

第七,冀少峰和意大利策展人亚历山大德罗・里瓦(Alessandro Riva)联合策划的平行展“对望―中意当代艺术展”(Crossover:A Dialog between the Chinese School of Hubei and the New Italian Art Scene)共有31位中意艺术家参展,其中中方艺术家杨国辛、郭正善、李邦耀、傅中望、马林、袁晓舫、肖丰、魏光庆、张展、贺棣秋、朗雪波、刘波+李郁、王晶、詹蕤、郭子等15人,全部来自湖北。作品涵盖装置、影像、雕塑、架上艺术和综合媒材等形式。

除了上述群展之外,平行展还包括一些艺术家的个展。

应意大利知名当代艺术项目“威尼斯计划”邀请,钟飙在威尼斯圣玛利亚教堂举办了主题为“幻真的宇宙”(The Universe of Unreality:Zhong Biao's Visions)的个人展览,策展人由美国伊利诺大学教授徐钢担任,展出融合绘画、装置、影像、音乐、交互设计等元素的综合艺术作品。

陈平、秦冲、幸鑫和张羽应“国际艺术事务基金会”(Global Art Affairs Foundation)邀请,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个人结构”(Personal Structures)项目展览。该项目由卡琳・德容(Karlyn De Jongh)和莎拉・戈尔德(Sarah Gold)策划。

平行展(The Collateral Events)开始于2011年的54届威尼斯双年展,在此之前的这类展览叫展。第54届有两个中国艺术家参加的平行展亮相威尼斯,分别是王林策划的“碎裂的文化=今天的人?”(共15位艺术家参展,其中13位中国艺术家、2位意大利艺术家),台湾的陆蓉之、意大利的伦佐・迪・伦佐和德国的李乐共同策划的“未来通行证―从亚洲到全球”(共有全世界近150位艺术家参展,中国艺术家和张晓刚等参加了该展览)。据说,本届双年展共有平行展40个,中国艺术家就占了8个。中国艺术家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数量井喷式的暴增令全世界始料未及。

如果说数量如此众多的平行展的举办已经足够令人惊讶的了,那么还有一些中国艺术家“鸠占鹊巢”、参加其他国家馆的展览甚至大规模“占领”外国馆的现象就更令人难以置信了。

篇8

关键词:有效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随着当前教育制度的不段完善,对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这些年的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语文课堂变得越来越生动,学生的个性以及综合能力得到了发展,人文精神得到了张扬。但随着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很多教师在文本解读时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要么浅尝辄止;要么拿来主义;要么曲解误读;要么脱离文本。这样的解读,必然避免不了课堂教学的苍白、无聊、无效。再看当下的语文教学,重学习方式变革而轻文本解读的现象愈演愈烈,有的老师甚至将“形式”作为决胜课堂的砝码,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阅读课堂出现了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的现象,其结果势必导致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

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说明,新的理念虽然深入人心,但行之有效的方法还是总结得太少,因此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重视单元导读,整体把握文本。

解读教材发现,每个单元都是围绕一个专题把各项教材内容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每组教材通过简单的“导语”点出本组的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编排体系,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加强整合的思想。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首先关注导读的导向,正确深入的解读文本,根据导读有意识、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训练。

二、创设情景,引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因此,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习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充分融入情景的基础上形成情感共鸣,从而提高学生对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效果和效率也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1.实体情境。在中低年级语文教材常识性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实物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和理解。如《要下雨了》一课,有条件的话,可让学生观察“鱼出水面,燕子低飞”这些自然现象,了解下雨前动物的特点;又如《找春天》、《秋天的图画》、《秋天的雨》此类涉及山川日月、花鸟鱼虫等的教学内容,如有条件,可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细致观察、体验认识,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趣。

2.展示情境。教师根据讲解的需要,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的电脑课件来对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展示。再现教材中的情境。这样,能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而对文章内容产生感悟并在阅读之中进行释放。这不仅有利于阅读教学提高有效性,同时对于学生写作也是一种良好的培养方式。

3.想象情境。运用扩散思维的方法,启发学生合理想象,揣摩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关注人物的命运,让学生真正“进入角色”,强化感受,由“动情”到“悟理”。 如在教学《一诺千金》中小男孩为了按时还钱辛苦地工作,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想象他在劳作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设身处地思考。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整堂课学生始终能以饱满的情绪参与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引导质疑,培养思维习惯。

在课堂上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则应是隐性的,是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存在。在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方面,必须要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古人道:“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质疑问难,是学生感悟和理解文本的关键,是学习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质疑问难,有利于创新阅读教学方法、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需“由浅入深”。 先学会提出一般性问题,然后逐步过渡到会对教材提出一些“理解性的问题”,进而能提出一些更有“探索性”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如在教学五年级《最佳路径》一课,教师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看了这个题目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就题目提出了一些一般性的问题,如:“哪里的路径是最佳路径?”“什么样的路径是最佳路径?”……这些问题的提出为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教师再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并稍加点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教师让学生进一步提出一些“理解性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游客走出来的路径就是最佳路径呢?”学生通过读、议结合,加上老师的点拨,很快深入课文,体会到格罗培斯在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最后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更有“探索性的问题”:“格罗培斯为什么能成为建筑大师?”“什么是人生的最佳路径?”等等。老师再适当抓住契机,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学习。

四、自读自悟,倡导合作探究。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比如,对于一些中心十分明确的课文,可以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体会;接着,小组合作展开研讨,学生交流体会,合作探究;最后,全班集体交流、反馈学习成果。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学生“自主、合(下转第61页)(上接第24页)作、探究”的过程中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的感悟,而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文本,并在与他人的交流讨论中巩固了知识,发散了思维,锻炼了能力。

在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

1.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首先在阅读教学中的,教师不能提过多的问题,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过多或者是过难,那么留给学会进行思考以及讨论的时间就比较少了,往往学生还没有完全进入到思考的状态就已经没有时间了。思考时间如果不能满足,学生就无法对问题以及课文中的内容进行较为深刻的认知和领悟,也不可能实现对能力的培养。

2.教师需做好引导工作。在学生在对文本提出问题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和比较,让学生学会去提问题,并提高问题表达的准确性,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同时教师要学会善于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倾听和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所提出的这些问题,引导和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思路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肯定学生,提高学习信心。

篇9

一、教师应该做到“三必须”

1.必须保证货源充实

一个超市的经营者要想生意兴隆、财源不断,就必须拥有充足和丰富的货源供顾客选择。同样,一个和谐的课堂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因此教师平时要多听较高级别的观摩课,从中吸取有益的营养,多做教学反思,提高教学品味。同时,教师要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只有这样,才能使教案更出彩,面对学生时,才能满腹经纶。然而很多时候,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大家的教学过程“如出一辙”。其实真正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要归纳、提高和再创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一定要意识到教育不是工业,不能批量生产,教育应该是农业,需要创造特色。

2.必须推出促销活动

促销活动是超市经营不可或缺的一张王牌,这些活动往往是随重大活动而生的,的确能大大提高销售额。而在课堂上,教师应多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让学生从活动型教学中获得真知、获得主动。譬如,在讲授7A Unit 6课文的第二课时时,我事先让学生准备好服装,模仿文中的大概情节在课上进行了一场服装表演,学生们在表演中不知不觉将课堂上所学到的一些句子运用到实际中。这节课的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学生人人参与,空洞的说教没有了,有的是鲜活的实践。学生们都说这个活动让他们印象深刻、受益匪浅。但值得教师注意的是,课堂活动在课前就应精心策划,不可随意在课堂上进行,否则这样的课堂不仅不能出彩,反而可能引起混乱,影响课堂效率。

3.必须及时掌握反馈信息

超市的经销商往往会在每天的购物结束后清点货物,及时掌握货品的销售状况,了解哪些货品比较受顾客的喜爱,哪些货品还未能被顾客接受。同时,商家会不时地向顾客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喜好从而调整销售策略,以达到最佳的销售状态。而教师也应该在每天课后及时反思教学过程并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调整教学进度。太难的内容要适当地变易,太简单的知识要适当地拓展深化。比如在讲授现在进行时态的语法时,我先对学生先前学过的知识进行了测试,了解他们的语法水平。当学生们基本掌握现在进行时后,我又对这部分的语法进行了一个测验,目的是了解学生对这个语法掌握的程度是否达到我的教案上的预期水平,从而调整第二天的教学内容。

二、学生要做到“三选”

1.自选学习目标

在传统的教学中,包括现在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目标都是由教师制定的,但往往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有异,兴趣爱好有别,这个目标可能会使后进生达不到,而某些优等生对这个目标不感兴趣。而在超市型学习模式中,教师对待学生不能“一刀切”,就像超市不能把一种产品卖给所有人一样。我们应该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自己根据能力选择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获得不同层次的成功。然后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展示和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让全体同学对自己没有选择的知识再进行补充,以达到拓展自己的学习目标。比如,我在教授7B Unit 5课文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文中救火的故事,在课前我给他们布置了预习作业,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分成了三个层次:(1)对文章进行缩写(人物、时间、地点都要包含);(2)选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并学会串联;(3)选出文中出现的新单词,并了解他们的意思。同时我规定了每一小组都必须保证每个学习目标都被选到。在课上我要求每个小组都分工合作,将三个学习目标进行整合,然后引导其他组的成员对展示小组成员进行提问,每个组员都要参与。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都在活动中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从其他人身上提高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效果很好。

2.自选学习方式

当学生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时,他就能够学好,并变得热爱学习。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教育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让课堂上充满乐趣,这样就很容易形成主动和生动的个性化氛围。比如在学习7B Unit 6诗歌时,学生对英文的诗歌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但是由于第一次接触这种形式的课文,单靠老师讲解是很枯燥的,学生未必会理解。于是我让学生们自己选择学习方式,并给他们提供了几种求助方式:查阅工具书、和同伴一起探讨、找老师帮助。在课上,学生们可以根据这三种方式自由选择并组成小组。无论是哪种组合,他们都和自己的搭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共同探讨和研究诗歌,气氛活跃。在活动检测中我发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翻译水平远远超过我一个人讲,大家听所带来的。

3.自选作业形式

篇10

[关键词]企业理论;实体资本;虚拟资本;企业黑箱;道哲学;阴阳

作者简介:徐 鸣(1956―),男,江西财经大学当代财经杂志社(南昌,330013),研究员。研究方向:现代企业理论与企业管理。

企业是什么?企业的边界在哪里?当我们回顾企业理论的历程,企业犹如一个深不可测的“黑箱",各派学术观点众说纷纭,以至于张五常说:“我们不知道企业究竟是什么”。[1]要打开企业这个“黑箱",我认为中国的“道”哲学为我们提供了方法论工具,那就是顺应“阴阳”。在当代,企业的资本构成正在发生质的变化,特别是在知识型企业中,“阳”性的物质资本比重在不断下降,“阴”性的人力资本、智力资本比重越来越大,并在企业中起主导作用。

一、新古典企业理论:企业是一个利润最大化“黑箱”

新古典企业理论是与古典企业理论一脉相承的。从道家的观点分析,古典企业理论和新古典企业理论都是从“阳”的视角来分析企业本质,立足于企业的“有形”资源和“实体资本”因素的组织和协调,重视企业外部因素的影响,企业内部“阴”性的“无形”资源和“虚拟资本”的因素被忽视了。

(一)古典企业理论

亚当•斯密虽然在《国富论》中,从来没有直接论述企业理论,但他以“别针工厂”的例子说明了分工协作能促进工厂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暗示了企业为什么存在与发展原因。既然分工协作导致企业不断地发展,那么企业的规模是不是会一直扩大下去吗?斯密认为企业的规模不会持续地扩大,它将受地区消费结构以及市场范围的限制,为此,他专门在《国富论》中写了“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一章。他指出,当市场规模很小时,分工会导致分工的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进行交换,进而影响效益的提高。[2]所以, 斯密在讨论分工的同时,也描述了分工的协调机制――市场,由于“看不见的手”的自发力量,使每个人都为自己利益最大化行动的同时,使人们的交互行为达到和谐的效果。

(二)新古典企业理论

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企业理论把企业看作一个“黑箱",从“黑箱"的一端投入土地、资本与劳力等生产要素,从“黑箱"的另一端输出产品。在这种前提下,企业被定义为:将若干投入转化为产出的生产经营性组织。企业被视为单纯的生产者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是它的唯一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理性的生产者在能够获得市场完全信息的前提下,根据技术、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等约束条件有效地组织生产,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在这种条件下,企业的生产函数被定义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厂商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可能的生产要素组合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这样,企业的内部运行就如一个“黑箱”,从而企业唯一的功能是根据边际替代原则对生产要素进行最优组合,实现最大的产量或最低的生产成本。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必须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点上作出生产决策,从而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配置。

新古典企业理论放弃了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的影响,单纯从“阳”性生产因素―― 物质资本的方面上分析企业的生产运营,企业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提供物质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新古典企业理论忽略了企业内部的管理和组织对于企业获利能力的影响,因为管理和组织属于无形的“阴”性生产因素,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还没有认识到管理和组织的重要性,而把物质生产放在第一位。企业的概念只是为了把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分开,只是为了区分生产者与消费者理论含义的不同。在这种理论中企业所需要的就是劳动、资本、土地等几类生产要素,并以之来决定分配关系。在新古典企业理论中,企业只是一个生产单位而已,当然它也可以是一个人的单位。

新古典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的生产属性是企业性质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属性,但只是简单地将企业视作一个生产函数,未能认识到企业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以及企业内部或企业与外部的联系问题。新古典企业理论还把企业看作是同质的,决定企业的活动边界和生产率的变量是外生的。严格的“供给――需求"分析框架是静态的,这样,企业自身的交易性质和能力问题被完全忽视了。

二、现代企业契约理论:企业是一组交易契约的集合

新古典企业理论长期在理论界起支配地位,直至科斯(Coase)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并形成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企业契约理论,才标志新古典经济学及其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黑箱"论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道家的观点来看,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企业契约理论的出现,经济学家的目光已经从企业的“阳”――“有形”和“实体资本”因素转向企业的“阴”――“无形”和“虚拟资本”因素了。因为交易本质上指的是所有权的转移,体现的是一种人们之间的“无形”关系,交易费用可以认定为企业中的一类“虚拟资本”。所以我认为,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企业契约理论主要是从“阴”――“无形”和“虚拟资本”的视角来探索企业的本质。

关于交易成本的概念,最早康芒斯对交易的理解是全面而深刻的,他认为交易指的是所有权的转移,也即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包括:(1)买卖交易,即作为市场上平等主体的买卖双方的交易;(2)管理交易,即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的交易,主要是上、下级之间命令与服从关系;(3)限额交易,即企业或组织对个人进行的各种交易。康芒斯指出:“这些交易都是机能上的相互依赖,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称之为‘运行中的机构’的整体。交易本质体现的是一种人们之间的关系,企业的存在必然会与外界发生各种交易与联系,没有交易的企业不能称其为企业。”[4]但在康芒斯后人们的注意力一直在生产方面,忽略了交易问题。

直到科斯在1937年发表了《企业的性质》一文,并在40 年后引起经济学界对资源配置方式进行重新思考,人们才注意到交易问题的重要性。科斯通过引入“交易成本”这一全新范畴,弥补了新古典企业理论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终极目标,脱离企业现实状况的缺陷。科斯指出,迄今为止对企业的起源所给出的解释都是有缺陷的。特别是,企业的存在不能用“斯密”式的劳动分工用语来说明。虽然劳动分工自然会产生对某种整合力量的需要,但是由于价格机制可以满足这一需要,那么需要企业家控制的是什么呢?科斯对企业中权威命令替代价格机制的解释是,后者这一协调机制比前者具有成本节约的优势:“建立一个企业是有利可图的主要原因似乎是,使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5]按照科斯的观点,这些成本包括,营销(或契约)成本、使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其中包括搜寻和谈判成本)。他指出行政机制(科层企业组织)和市场机制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协调生产手段,企业的存在与否在于它究竟能在何种程度上替代价格机制,替代的效率边界取决于交易成本的节约程度。[5]

科斯认为,当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交易的边际成本,等于在市场上组织同样一笔交易的边际成本时,企业的边界达到最大。企业契约之所以能够节约交易成本,是因为直接通过市场组织生产,某一生产要素需要与同它协作的生产要素签订一系列契约,而通过企业家权威组织生产,这种生产要素只需要与企业家签订一份契约,“一系列契约被一个契约替代了”[5],发现相对价格的交易费用就大大降低。因此,企业组织是市场机制的替代物。市场交易费用与组织协调管理费用相等的均衡水平确定了组织的边界,企业成长的动力就在于节约市场交易费用。

科斯之后,威廉姆森(OWilliamson)、克莱因(Klein)、格罗茨曼和哈特(Grossman & Hart)等试图从不同侧面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交易成本理论。他们以交易为基本分析单位,观察企业内部的交易、契约和组织结构,将企业作为资源配置的机制,强调其交易属性,在假定交易形式不影响生产过程的前提下,侧重于从企业能降低交易成本的角度对企业的本质和边界进行阐释。科斯及其追随者的交易成本理论、契约理论、理论、资产专用性理论、产权理论等统称为现代企业契约理论。

现代企业契约理论虽然对新古典企业理论提出了挑战,它注意了企业的交易性,但它忽略了企业的生产性,它在指责新古典企业理论是“利润最大化黑箱”的同时,自己却陷入了“交易成本最小化黑箱”。[6]对照康芒斯交易的概念,现代企业契约理论对企业内部交易的性质与特征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但对于企业外部也即市场交易成本的研究与关注则相对缺乏。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与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多种基于合作的企业组织形式――企业战略联盟和虚拟企业,这是现代企业契约理论无法作出解释的。

三、演化经济学企业理论:企业是资源与能力的创新组织

演化经济学的基础是动态演化的有机世界观,20世纪80年代其发展成为西方经济学中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新流派。与主流经济学相比,演化经济学以适应行为(包括惯例和创新行为)代替了理,以有序结构代替了均衡结构,以渐变和突变代替了静态不变,在经济学理论上进行了重大突破。演化经济学体系以“新奇"为研究中心,强调经济的演化过程包含着周期性出现的新奇和创造性,并由此产生和维持制度、规则、商品和技术的多样性。

(一)熊彼特:“创造性毁灭”论

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是演化经济学的鼻祖,演化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分支而出现应归功于他对创新过程的研究。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本质特征就是创新,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是一个“创造性毁灭"的过程。借用生物学,熊彼特把不断地从内部彻底变革的经济结构,不断地毁灭旧产业、创造新产业称作“产业突变”,认为这种创造性毁灭过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事实。这种观点非常类似于生物学中“间断均衡”的生物进化理论。熊彼特认为经济发展的质变可以是渐近的,也可以是非连续的。[7]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写道,我们应当“仅仅把经济生活中不是外部强加给它的而是内部自发的变化”理解为“发展”。[7]他认为,主要的发展过程就是“实现新的组合”,而且在竞争的经济中,“新的组合意味着竞争性地消灭旧的组合”。实现新组合的是企业家,所谓企业家,并不是一种职业或工作,而是创造性运用资源组合的独特能力。企业家的活动就是一系列创造,正是它们造成了不间断的竞争性经济重组活动和经济增长。企业家心理活动的变化导致创新活动的变化并进而导致总体性经济波动。[8]

熊彼特“创造性毁灭"的创新理论为后来学者研究企业的动态能力理论提供了思路,他对竞争过程的基本性质予以重新定义:实质性的市场竞争不是价格竞争,而是创新竞争,他的“创造性毁灭"观点,“非连续历史跳跃"观点是对边际替换概念的否定,其与《易经》“日新之谓盛德”的思想不谋而合,是从求新求变中去发现去创新。[9]而从当代经济学来看“创造性毁灭"的源泉来自于企业的“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

熊彼特使我们明白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是经济进化的发动机,企业具有超越外部经济条件的自主能力,而且能够塑造市场条件。熊彼特还把创新和发明分开。他认为,虽然大多数创新可以追溯到过去的某个发明,但创新并不一定来自发明,发明亦不一定必然引起创新,发明对分析经济变迁过程并不重要,它是一个外生性因素,而创新是一个内生性因素。熊彼特关于创新和发明的区分,既推动了技术进步的理论发展,又加快了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而我认为熊彼特暗示了:企业的创新和发明都源于企业的“虚拟资本”――发明起源于企业“智力资本”,而创新起源于企业“人力资本”。

(二)彭罗斯:“资源―能力”二分法

艾迪斯•彭罗斯(Edith Penrose)于1959年出版了《企业成长理论》。在这本书中她进一步深入研究企业成长问题并提出了企业内生成长论的思想。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最具革命性的贡献在于将“资源"与“服务(能力)"区分开来,提出了“资源―能力"二分法,并明确地将“服务(能力)"界定为企业成长的源泉。这体现了中国哲学中的“阴阳”分析方法,其将“阳”的“资源"与“阴”的“服务(能力)"区分开来,这为以后的企业资源基础论、企业核心能力论、企业动态能力论等理论奠定了学术基础。

从“阴”的视角来看,在彭罗斯那里,企业的生产机会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的未利用服务,而这种服务能够为企业带来扩张。因此,企业成长是内生性的,企业成长的源泉就是企业内部资源所形成的服务(能力)。彭罗斯认为,服务分为企业家服务和管理服务,企业家服务用以发现机会,管理服务用来实现扩张。而真正有进取心的企业家不把需求看作给定的,而看成是它应当能够创造的。[10]

彭罗斯认为,对于企业而言,资源是企业为自己使用而购买、租借或生产的有形物品,以及使这些资源得以高效运行的雇员,这属于企业“阳”的方面;而服务是这些资源创造出来的,为企业生产运作做出贡献。一种资源可以被看作可能的服务流,而这属于企业“阴”的方面。由于服务(能力)只能产生于资源的使用过程,“阴阳和合”从而使每个企业的能力是独特的、异质的。

彭罗斯强调了能力的默示性和难以捉摸的性质,认为许多知识是不能被正式传授或通过语言进行交流的,而只能在“干中学”进行传递。这显然是表达了“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这类企业中的“虚拟资本”问题,尽管她没有用“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这个概念。她认为:“‘企业’必须被赋予比企业理论中的‘企业’更多的属性,而这些属性的重要性,不能简单地由成本和收益曲线来表示”。[17]

彭罗斯的观点引发了学者们开始重视资源――能力与企业成长的关系,进而关注在无形资源与资源特性方面的研究,而这实质上是把企业中的“虚拟资本”――“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作为企业成长的源泉来研究。虽然彭罗斯早在1952年就对经济学中的生物学类比提出了批评,但内生成长一直是演化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所以,霍奇逊(Hodgson)仍认为她属于演化经济学派。[11]

(三)纳尔逊和温特:自然选择理论

纳尔逊和温特(Nelson and Winter)批判地继承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和西蒙(Simon)关于人类行为和组织行为的理论,在他们1982年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中,提出了一个吸收自然选择理论和企业组织行为的综合分析框架。[12]他们借用达尔文“自然选择”的思想,认为在经济中,也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 其思想本质与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不谋而合。他们认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也如物种竞争一样,赢利的企业增长扩大,不赢利的企业收缩衰弱,直至被淘汰出局。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不断创新,扩大自己的优势和在行业中所占的份额,因此,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原因。

纳尔逊和温特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两大理论支柱――利润最大化和经济均衡进行了全面地批判,他们认为这两个概念妨碍了新古典理论充分认识经济变迁的特点。纳尔逊和温特的演化理论认为,经济主体(特别是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但不是利润最大化。他们受西蒙等人的影响,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这就使得企业的决策不能是最优的,企业对自己选定的方案感到满意即可,而这个方案不一定是最优方案。纳尔逊和温特基于有限理性和知识的分散性强调了“惯例”概念。“惯例”――我认为是起源于康芒斯对“习惯法”的论述,其内涵与管理学的“智力资本”概念类似。[13]企业的生产计划、价格确定、研究与开发资金的分配等都遵循以“惯例”为基础的行为方式,而不是随时计算最优的解决方案。

纳尔逊和温特把每个企业的“惯例”看成是企业知识和经验的载体,由于“惯例”的无形特性,它实质上体现为企业中的“虚拟资本”――“智力资本”。各个企业的“智力资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它们构成企业之间相互区别的特征和异质性。企业的“惯例”或“智力资本”是可以“遗传”的,如果企业按照惯例运转能够获得满意的收益,那么这些“惯例” 或“智力资本”往往不会发生变化。但是,如果企业的运转出现异常而使收益低于某一个限度时,企业将有可能对“惯例”或“智力资本”进行调整。

纳尔逊和温特提出了“搜寻”概念,把企业努力调整惯例的行为称为“搜寻”。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以及市场开拓活动都属于这种“搜寻”行为。[18]我认为,“搜寻”是在已知的技术和惯例中寻找适合自己需要的东西,这主要体现在“智力资本”的获得上;而创新则是通过研究和开发去寻找原来没有的技术和惯例,这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的激励上。创新意味着改变原有的惯例,创新使创新者对非创新者有较大的优势,从而获得较多的利润。纳尔逊和温特还以企业拥有的智力资本对企业进行了分类。基于“惯例”、“搜寻”、“创新”和“选择环境”等概念,纳尔逊和温特对整个企业理论研究的基础进行重构,提出了经济演化理论,为演化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四、基于演化视角的企业理论

在前面我们提到彭罗斯的“资源―能力”二分法为以后的企业资源基础论、企业核心能力论、企业动态能力论等理论奠定了学术基础,由于它们都着眼于生物学的视角,注重于企业的内生增长,所以,我将三者统列为演化企业理论学派,下面就这三派观点作个简要分析。

(一)菲尔特、巴尼的资源基础论

资源基础论是在彭罗斯内生成长理论的基础上,经过沃纳•菲尔特、巴尼等人的发展而形成。菲尔特于1984年在《战略管理杂志》上发表的《企业资源基础论》一文入选“年度最佳论文”之后, 资源基础论获得了应有的重视。[14]菲尔特在文中借鉴了彭罗斯的观点,明确提出了“资源基础观念”(RBV)一词,视企业为一有形与无形资源的独特组合而非产品市场的活动,认为以“资源”代替“产品”来进行企业战略决策,对当代企业来说将更具有现实意义。我认为,这标志着将人们习惯的企业战略思考由“阳”的“产品”观念转变为“阴”的“资源”观念, 其“资源”内涵与彭罗斯的有形物品不同,是有形与无形资源的独特组合,而更注重于无形资源,从而我将其作为“阴”来看。此种转变将战略制定的基础由外部的“阳”的“产业结构分析”,逐步转移到内在的“阴”的资源与能力分析的“资源基础观念”上。反映了企业战略视角由产业结构的“实体资本”分析,逐步转移到企业内部的资源与能力的“虚拟资本”分析上。之后,资源基础论不断发展,巴尼(Barney)、皮特拉夫(Petelaf)、爱密特(Amit)、格兰特(Grant)等学者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6年,巴尼在探讨企业的竞争优势时,发现企业可由本身的资源与能力的积累与培养,形成长期且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并将其称之为“资源基础模式”。他认为,如果战略资源在所有相互竞争的企业中均匀分布而且高度流动的话,企业就不可能预期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某些企业之所以能在产品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就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不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获得低价格高产出的战略资源。巴尼在1991年提出了一个较为综合的分析框架,来阐述企业产生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特性。他认为,具有下列四个特征的企业资源才是可持续竞争优势,即有价值、稀缺性、不可模仿性、不可替代性,它有助于判断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他认为企业资源包括企业内部所有的资源,可以分成3类:(1)物质资源,是指企业的厂房、设备、机器、原材料等以物质形式出现的可以看得见的资源;(2)人力资源,指员工、经验、培训、关系等与人有关的资源;(3)组织资源,是指正式的结构,包括正式与非正式的计划、控制、协调系统、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非正式关系等与组织有关的资源。[15]

(二)海默、帕拉德的核心能力理论

海默(Hamel)和帕拉德(Prahalad)在1990年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从而形成了核心能力理论。核心能力理论认为,资源与能力不同,能力是配置资源的主体能力,企业的本质是“能力的集合体",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的核心能力,而资源基础论忽视了人的作用,偏离了企业成长的本源。也就是说,核心能力理论的观点不同于资源基础论,而与彭罗斯的观点是一致的。在此,我们能够清晰地发现,资源基础论与核心能力论的观点分歧恰好来源于彭罗斯理论中的“资源―能力"二分法,一个立足于资源,另一个则立足于能力。但我认为,这二者都比彭罗斯的观点更进了一步,资源基础论中的“资源”包括了“智力资本”等无形资源,而核心能力论的“能力”则更强调“人力资本”等无形资源,所以二者都是重视企业中“阴”性的要素,他们都是将人力、智力这类“虚拟资本”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

核心能力理论将核心能力定义为各种技术和生产技能的组合,它贯穿于公司金字塔式的生产过程中。成功的竞争者能够进入新的、表面看起来毫不相关的行业或经营领域,具有核心能力的企业似乎更具有多元化扩张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是开发新的经营业务的源泉,它是组成公司战略的核心。海默还形象地将多元化的企业比喻成一棵大树,树干和主枝是核心产品,小的支干是经营业务单元,树叶、花和果实是最终产品,提供营养、支撑和稳定性的根系是核心竞争力。如果企业仅仅盯住竞争者的最终产品,就会忽略竞争者的真正实力,正如只注意叶子就会看不到一棵树的力量一样。[16]

虽然核心能力的思想非常具有解释力,但有的学者认为核心能力没能对公司战略制定提供实践意义上的指导,它是一个精致的理论,但在实践中却不好操作,缺乏可依赖的工具。堪培尔认为,能力的概念比核心能力的概念更广阔些,它包括整个价值链(核心能力只体现在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力对消费者来说更可见,而核心能力对消费者来说是很少看得见的。因此,在面对竞争者方面,最好的母公司应该比其各个战略经营单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16]

(三)提斯等人的动态能力理论

1997年,提斯等人参考核心能力概念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核心能力是独特能力、组织惯例和核心竞争力,而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构建和重构企业内外部能力以应付快速变化的环境的才能。他们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流程•位势•路径的模型(即3P模型),并指出动态能力的本质内嵌于各种各样的组织和管理流程中,而这些流程是由企业的资产位势(特别是专用性和互补性资产)和历史演化路径所塑造的,它们决定着企业的竞争优势。艾森哈特和马丁则认为,动态能力是一系列具体的可识别的组织过程,这些具体的过程包括产品开发、市场拓展、收购整合、策略性联盟、业务部门的剥离和战略决策制定过程等等。从这些研究结论中可以看出,动态能力既不是模糊的,也不是同义反复的,而是一系列具体的可识别的组织过程。导致企业发生变化的活动有很多,并不是所有导致变化的活动都能称为动态能力。[17]

在提斯等人的研究中,把动态能力的“能力”严格限定为“惯例”,即限定为智力资本范畴。这种理解得到了学术上的广泛认可。“组织能力”是一个严肃的概念,其严肃性在于它必须是一种惯例。如温特所说:“即兴发挥从来都不能称之为能力”。动态能力不仅关注企业特有的组织惯例,其焦点更是放在克服能力惯性的创新和开拓能力上。在动态环境中,动态能力崇尚建立开拓性学习能力。开拓性学习能力是为了在长期内向企业提供新的战略观念而进行的侧重于变革的学习。因此,企业为了获得持续竞争优势,需要具备进行创造性毁灭的能力。

企业动态能力主要是由企业中的“智力资本”――组织设计和“人力资本”――人力资源管理这两个因素决定的。这是因为:一方面企业通过智力资本,建立科学的组织结构,形成企业业务多样化的动态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来促进动态能力的形成,并强调人力资源管理从几个方面着手:选人要重视知识的宽度和深度;职位描述概念要详细具体;以培训来扩展员工现有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以及激励成功,宽容失败。

动态能力观学者认为,以波特(1980)等学者为代表的产业结构分析和以沃纳•菲尔特(1984)与巴尼(1991)等学者为代表的资源基础观,无法解释为什么某些厂商比其他的厂商能在动态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表现得更好。他们认为资源基础观的不足在于,厂商在建立有效且具竞争力资源时,必须基于动态产业环境与竞争状况的考虑,且以市场测试来考验资源,因为资源的真正价值应该取决于市场力量。厂商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厂商的管理与组织流程、专用性资产和发展路径。而位于稀缺性的、顾客需求的、且能用于消费者愿意付钱购买的商品上与具有专属集的资源,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资源。因此,动态能力观比产业结构分析和资源基础观更能够解释厂商竞争优势的来源。[18]

动态能力理论更接近于中国的《易经》思想,它立足于企业的“变易”,即从企业与环境的动态变化中,去把握企业的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的“阴阳和合”,最终达到企业持续稳定地良性循环和增长。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五常.经济解释:张五常经济论文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3]杰克•J.弗罗门.探究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63、5。

[5]科斯.企业的性质[A].企业的性质起源、演变和发展[D].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6]高保中,柳 欣.新制度经济学的困境与出路[J].政治经济学评论,2005,(1).

[7] 熊彼特. 经济发展理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8]盛昭瀚,蒋德鹏.演化经济学[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

[9]南怀瑾.易经系传别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10]彭罗斯. 企业成长理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1]杰弗里•M•霍奇逊.演化与制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0.

[12] 纳尔逊,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3]徐 鸣.论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的“虚拟资本”性质[J].当代财经,2007(8).

[14]Wernerfelt B, 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4,(1).

[15]巴尼.企业资源与持续竞争优势[EB/OL].wenkubaiducom/view/6cdc2930b90d6c85ec3ac6

cahtml.

[16]夏清华.从资源到能力:竞争优势战略的一个理论综述[J]. 管理世界,2002(4).

[17]鄢德春.动态能力论足以挑战资源基础论吗?[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2).

[18]罗 珉,刘永俊.企业动态能力的理论架构与构成要素[J].中国工业经济,2009(1).

From Real Capital to Virtual Capital: Dao of Modern Firm

Theory Evolution: Analysis from China's Daoism

Xu MingAbstract: From the evolution of firm theories, the development of firm theory in economics has undergone three stages: neo-classical economics, neo-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Evolutionary Econom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a's Daoism, the three-stage development of firm theory evolves from tangible resources and real capital emphasizing on yang to intangible resources and virtual capital emphasizing on yin, and finally to the stage of integrating tangible resources with intangible resources, mixing real capital with virtual capital, which emphasizes on the integration of yin with yang. The final stage represents the trend of integrating tangible resources, real capital with intangible resources and virtual capital for analysis, which reflects holistic and harmonious philosophic view of Lao-tze and is closer to the nature of firm in real economic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