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4-02 22:37: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植树问题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教学片段】
一、探索规律
师:今年春节前夕,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发生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性天气,造成农业受灾、交通受阻、供电中断,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据专家分析,这种灾害性天气是受拉尼娜现象引起的。为了恢复原来的生活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植树造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节是哪一天吗?
生:3月12日。
师:一个希望小学要美化环境,想在一条长24米的小路一边栽树(两端要栽),可以怎样栽呢?需要多少棵树苗?请大家小组合作设计一个栽树方案,并将设计方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合作要求:小组里可以根据不同的间隔长度,做好分工,并做好记录。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后,教师利用幻灯展示各小组设计方案。
师: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生1:棵数比间隔数多1。
生2:总长÷间隔长度=间隔数。
生3:间隔数比棵数少1。
……
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两端都栽”时,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吗?
生1:棵数=间隔数+1。
生2:间隔数=棵数-1。
师:同学们都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很快找出了植树问题中蕴涵的规律,真了不起!下面我们就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应用规律
1.师出示例题: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学生独立解答并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
100÷5=20(个)……间隔
20+1=21(棵)………树苗
师:20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加1?
生1:间隔数。
生2:因为两端都栽树,棵数比间隔数多1。
2.课件出示: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树,一共种了36棵树,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汇报:列式为:36-1=35(个),6×35=210(米)
师:求出的35表示什么?
生:表示35个间隔。
师:为什么36要减去1呢?
生:因为两端都栽时,间隔数比棵数少1。
3.对比以上两题的解法。
师:上面两道题的解题思路有什么不同?
生1:第1题是求树的棵数,先求间隔数,再用间隔数加1得到棵数。第2题是求第一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先求间隔数,再用间隔数与间隔长度相乘得到距离。
生2:都要先求出间隔数,但求间隔数的方法不同。
三、拓展延伸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也可以看成植树问题呢?
生1: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钟敲完。12时敲响12下,需要多长时间?
生2: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一共有几个站点?
师:希望同学们把植树问题中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反思】从简单的事例中去发现规律,这是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著名数学家波利维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笔者从创设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情境引入,让学生感知“点与间隔”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推理、验证、画线段图等方法让学生探究出棵数与间隔数的规律。再出示生活中的植树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深深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
篇2
【教学片段】
下面是俞老师教学的“植树问题”片段。
课前板书:
20米路,每5米分一段,一共分几段?
20米路,每5米种一棵树,一共可种几棵?
1.平均分引入
师:读第1题,小朋友们会做吗?有没有不会做的?怎么做?
生:20÷5=4。
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生:因为是5米分一段。(师画线段图)
生:因为是平均分。
师:求段数,用除法,这是一个求平均分的问题。
2.问题展开
师:读一读第2题,这是个种树问题,你会做吗?
生:20÷5=4。
生:20÷5+1=5(棵)。
师:你同意哪个算法?说说你的理由。
生:应该是5棵,开头也要种一棵,所以是5棵。
生:4个间隔种5棵树。
生:除非一头不种是4棵。
师:(画图)从0米开始就种一棵,一棵一棵往下种,一共种了5棵树。
3.沟通对比
师:这两道题像不像?像在哪里?
生:都是20÷5=4。
生:都是用除法计算,而且数字相同。
师:为什么都用除法做?
生:因为都是平均分。
师:不一样的地方是第1题只要一个算式,第2题要两个算式,都是4段,为什么种树要加1?
生:因为有4个间隔,两端都要种。
生:棵数比间隔数要多1。
师:我们把以前学的植树问题先忘了好不好?而平均分分出什么来?种树是种在哪里?
生:平均分分出段,种树是种在点上,点数比段数多1。
师:我们在数学上学到了平均分,而生活中园林工人种树是种在了点上,点数比段数要多1。
师:除了种树,植树工人把树种在点上,还有什么人也把什么放在点上?
生:路牌、路灯、挂灯笼、锯木头……
师:这样的事情多不多?(指着第1题)这是数学问题。(指着第2题)这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4.延伸拓展
师:有个小朋友领了5棵树去种,发现这头有房子,你怎么办?
生:一头有房子就不种,还剩1棵,还给老师。
师:还有个小朋友去种树,种好后把2棵树还给我,你猜是怎么回事?
生:两头都被房子挡住了。
师:一头种一头不种,树的棵树与间隔数相同,两头都不种,树的棵数就是间隔数减1,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种5棵,要看路的具体情况。
【教学反思】
俞老师的课,数学与育人浑然一体。听完俞老师的“植树问题”教学,很是震撼,也一下子打开了我的心结,为什么学生害怕解决新的问题?原来教学中缺少像俞老师那样的体会学以致用的课。俞老师在课中让学生体会了所学知识与应用的关系。
俞老师通过“一共分成几段”和“一共种了几棵”这两个问题的对比,让学生看到了植树问题不过是除法运算的应用而已。而笔者在教学“植树问题”时,会先给学生很多概念,如段数、间隔数、棵数,再来发现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接着归纳总结“植树问题”的三种不同类型相应的计算公式,试图通过建立模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如此,学生感觉到“植树问题”是独立于平时所学的数学之外的,概念众多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有的学生干脆减少思维过程,通过死记硬背公式来应付。而俞老师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了平时所学的数学是有用的,把知识的结构脉络连成一体,打通气脉。“植树问题”的知识源头在平均分即除法运算。如下图:
在这一节课上,俞老师让学生两次体会了“学”与“用”的关联。第一次,由平均分引入,体会分段问题这是以前所学的除法,而植树问题是除法运算的应用,所不同的是除法分成了段,而植树问题是种在点上。第二次,由植树问题的一般情况再应用到特殊类型。棵数等于段数加1是植树问题的“宗”,其余两种情况只是它的应用而已。在“宗”的基础上减1、减2即可。整节课俞老师让学生体会到学到的知识是有用的,学和用不但相关联,而且学和用有差距,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篇3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做合一 魅力课堂
“教学做合一”认为做是学和教的中心,需要根据做的方法确定学和教的方法,学生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深化理解,并教给他人知识。与“实践出真知”理念一致。新课改下,为了培养综合素质强的人才,有必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践行“教学做合一”理念,让学生真正在做的过程中观察、体验、实践、反思、总结与应用,实现数学素养的提升。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教学做兴趣
“教学做合一”属于“生活教育论”的基本观点之一,也就是说,提倡在生活中参与实践和学习。由此,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到,为激发学生参与教学做的兴趣,也为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氛围中感知与实践是非常有必要的。借助生活素材、生活画面、生活故事、生活问题等,在多媒体、实物、语言的辅助下,创设生活化情境,能有效激活课堂,促进学生参与教学做。
如教学《方程》知识时,我拿来天平,引导学生感知方程的含义。教师提出问题:“假设苹果一样重,都是200g,左边放一袋苹果和400g的梨,右边放2kg的砝码,天平平衡,请问这袋苹果有多少个?”天平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实验器材与生活器材,购物需要称东西,学生能从中感知左边重量等于右边重量,天平才会平衡。如此在生活化情境下,学生将方程的等式与天平进行比较分析,方程左边相当于天平左边,平衡相等于等号,方程右边相等于天平右边。进一步建立方程200x+400=2000。由解答可以知道有8个苹果。创设生活化情境,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激发学生参与教学做的兴趣。
二、激励实践探究,展开教学做过程
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后,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做实践。引导学生质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进一步互动交流、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由此完成教学做合一的过程,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深化理解,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教学做合一”指出,做是学和教的中心,“做”即为实践探究过程。需要重视实践探究过程,激励学生全身心参与,运用多方法、多模式,展开科学预设、活动探究,引导学生总结反思,建构知识网络,强化综合能力。
如教学《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时,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我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展开“校园绿化面积”的教学做合一。学生分为6人一组,带着皮尺、笔、纸等来到校园中,开始观察和统计有几处绿化,并记录下来,再对每处绿化植被的面积展开测量、画示意图。对于规则图形圆、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绿化植被,直接用测量、画图并计算的方法。对于组合图形,运用分割、组合的方法计算。通过学生参与生活实践,鼓励学生自主建构、合作交流、实践探究,在教学做合一中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深化对数形结合、数学模型思想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应用数学,提升学习质量。
三、引导总结反思,提升教学做质量
“教学做合一”做是学和教的中心,也就是说,学和教的方法需要基于做的方法确定。为了真正实现高效学和有效教,教师要秉承教学做合一的理念,让学生在做中实践探究,掌握知识与方法,提升能力,需要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通过自身实践引导,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思路,提升学生“做”的意识,并在“做”完成后,引导学生总结反思,理清思路,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再细致、有条理地教给他人。实现知识与方法的融会贯通,强化学生合作交流、创新思考、实践应用的能力。
如“植树问题”是小学数学课程中非常经典的数学问题,涉及分类讨论思想、类比划归等数学思想。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关于“植树问题”展开课题实践探究。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实践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反思。植树问题分为两端都不种、一端种、两端种、环形种法这几种不同的植树方法,经过画图或动手实践(运用教具或在生活中观察统计)、举出特例、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等过程,了解到一端种的情况下,若是一排,总距离为L,间隔为k,那么种植的棵数n=L÷k,两端种即为n=L÷k+1,两端都不种即为n=L÷k-1,若是两排,则在原基础上乘以2。同时,植树问题可以延伸到环形种树、路灯安装、排队问题等。引导学生总结反思,在各小组的互动交流过程中,学生相互交换经验和方法,实现综合素质提升。
在“教学做合一”理念下,教师要科学预设,创设良好的生活化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再结合教师的科学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互动交流、建立方案、动手实践,以此在实践探究中完成教学做合一的过程,并通过总结反思,实现学生间的相互教、互助学,优化教学做合一质量,促进学生建构完善的知识网络,提升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篇4
近日执教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一课时,根据本课时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确定了主要的教学任务是通过探究发现植树问题的规律并让学生尝试运用这一规律灵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主要教学环节:情境中感知――探究中体验――探讨中建模――运用中深化,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索,合作中体验,探讨中理解,操作应用中建立数学模型,体会“化归”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明白生活中看似不易解决的问题其实可以转化成已学过的简单问题进行处理,感悟数学的实用性。
一、情境中感知
片断1:喜欢猜谜语吗?人人都有两棵树,一棵左来一棵右,不长叶子不开花,劳动致富全靠它。谜底是什么?(手)请同学们举起右手,仔细数一数,说说手指个数与指缝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左手呢?
在生活中什么地方也存在这种现象?(课桌凳的摆放、不锈钢护窗、排队做操……)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开课伊始,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双手,以猜谜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顺势引导学生数出手指个数与指缝数,明白手指数比指缝数多1,初步感知数学源于生活,体会植树问题在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建立“点数比段数多1”的表象,为进一步学习植树问题奠定基础。
二、探究中体验
片断2:为了建设“绿色校园”,学校德育处准备开展“美化家园、绿化校园”为主题的大队活动,需要在校门旁12米长的花坛里种上一行小叶黄杨树,要求每隔3米种一棵,请你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并说明设计理由。
(1)独立活动,设计方案。提示学生可以用画线段图、摆学具等方法帮助理解题意。
(2)小组交流,说明设计方案及理由。
(3)分组汇报。预设学生设计方案:
方案1:5棵。两端都种。这样可以让学校有更多的绿色。
方案2:3棵。头尾都不种。因为节约成本。
方案3:4棵。一端种另一端不种;成本既不太高,绿色又不会太少。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它能给予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和情感体验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思维。”因此,让学生充分享受、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而学生真正的生活经验应该是他们身边熟悉的事物,是能够激发他们感情因素的事物,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感兴趣,产生共鸣,激发探究的欲望,为活动化的数学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在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时,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帮助学校德育处设计小叶黄杨树种植方案这一条件开放的植树问题。在任务驱动中,提示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借助线段图、学具的摆放等操作分析题意,将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成直观的、可操作的实物,在数形结合中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从旧知识向隐含的新知识迁移,明白解决植树问题的常用策略。
三、探讨中建模
片断3:师在各组汇报后提问:同样是12米的通道,为什么有的种3棵树,有的种4棵树,还有的种5棵树?哪些小组愿意到黑板上“种一种”?(画种树示意图)
仔细观察黑板上的各种种植方法,思考:这三种不同的种植方案中种的棵数与间隔数各有什么关系?思考好后,在小组内说一说,将意见统一后推选一人进行汇报。分组汇报,集体交流:
方案1:两端都种;种的棵数=间隔的个数+1。
方案2:头尾都不种;种的棵数=间隔的个数-1。
方案3:一端种另一端不种;种的棵数=间隔的个数。
师:能举例验证“种的棵数=间隔的个数+1”吗?如果一共有n个间隔,你知道要种多少棵树吗?(n+1棵)在生活中都有哪些现象与植树问题相似?……
笛卡儿曾经说过:“数学是使人变聪明的一门科学”,而数学思想则是传导数学精神、形成科学世界观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学生形成良好知识结构的纽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桥梁。本节植树问题的教学,就是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思想――“化归”思想,即复杂问题简单化。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画图、摆放学具帮助理解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同时老师在课堂中适时进行有效指导,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探讨中不断反思、交流、修正,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一般策略,归纳出解决植树问题的一般方法,逐步培养科学探究的方法、态度、习惯等,渗透“化归”数学思想,学会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构建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
四、运用中深化
片断4: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现象与植树问题很相似?举例说明并说说它们各属于植树问题中的哪一种类型,应该怎样解决?
学生汇报:在马路边安装路灯;开运动会时,操场边插的彩旗;锯木头;爬楼梯;教室里的课桌排列次序,同学们排队做操,敲的钟声……
篇5
(一)重“教师”,轻“学生”
不管是日常的教学常规课,还是大型的公开课研讨,教师只满足于完成规定的动作,对自选动作缺乏实足的信心。对于课后的教学的评价,大多也只是一群老师听课、个别评课,再加上一个名师讲座这样的模式。这样的模式必然是以师为本,从本质上就轻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重“结果”,轻“过程”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过多关注教师教的结果也就是学生的成绩。成绩的高低关系着教师的脸面,关系着学校的考核。在课堂上,大多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把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直接给学生,问问题时,总希望学生都能答到自己所要的点,从而可以让课堂完美无缺,可料,过多的追求完美的课堂,失去了部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信心,失去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也失去了不少同伴互助的启发,这必然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三)重“批评”,轻“表扬”
40分钟的课堂,教师一味滔滔不绝,什么都想讲给学生,占用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导致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少而又少;此外,当抛出一个问题后又急于让学生回答,但是在有限地时间里,加上思考的时间不充分,学生答错的几率大大增加,不免造成课堂的尴尬,不免受到教师的批评。在课堂上,我们要多给与学生学习主动权,多给学生一些参与和思考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学生评价的阐述[M2] :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应以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为依据,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评价得到的信息,可以了解学生数学学习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进行总结与反思,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三、基于“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的评价目标分析
(一)教材分析:《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本单元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课标》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本课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设计的。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理解题意,找到规律,为后面的解决实际问题做铺垫。
(二)教学目标评价及制定依据:学生是初次接触“植树问题”,但在实际生活中,学生都经历过手指、排队、钟等“植树问题”的原型,只是还不能将这些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从五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学生逐步学会区分概念中的本质与非本质属性,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但他们的思维活动仍带有很大成分的具体思维,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和自身的探究。《课标》中关于第二学段目标有以下阐述:“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所以我把教学目标设为: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模型思想。
篇6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设的一个内容,以单元为呈现形式,独具特色。它主要是通过借助学生观察猜想、实验操作、探究推理等手段,向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这一内容虽然不多,但其内容新颖,与生活联系密切,活动性和操作性较强。但随着实验的深入,各种困惑也随之而来,如教学目标定位失当、数学思考落实不足、数学活动徒具形式、过度追求生活化与趣味性等。这说明有不少具体问题需要进一步澄清。我通过进一步研读 《数学课程标准》及对"数学广角"内容的教学,摸索出如下点滴体会:
一、 "数学广角"的定位
1."数学广角"主要教学目标是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明确提出:"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心理发展规律以及所学内容的特点,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应采用逐步渗透、深化、螺旋上升的方式编排。"基于这样的指导意义,人教版实验教材在编排"数学广角"时,主要是通过一些比较简单的事例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数学探索活动的过程,逐步增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能力,体会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因此,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广角"的主要教学目标。渗透的理想境界是"润物细无声"。
2.数学广角与传统应用题教学的关系 。
"数学广角"不同于传统的应用题教学,虽然有些数学广角的内容来自传统应用题内容。如"鸡兔同笼"、"植树问题"。传统的应用题虽然也注重联系实际,但主要是作为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一种手段,呈现的大多是答案唯一的问题,往往缺乏开放性;传统的应用题也重视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但主要是看能否解答书上的问题。教学中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学生的解题过程很大程度上成了"理解数量关系――搜寻记忆的图式――运用对应图式作解答"的一个过程。而"数学广角"强调体验和抽象的过程,呈现的问题更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能依靠简单的模仿和记忆,而是需要积极思考,不断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通过观察、操作、猜想、实验、抽象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使他们在提高数学思维水平的同时,体会到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3.数学广角更加注重数学思考。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不可分割有机整体。
数学思考就是在面临各种问题情境,特别是非数学问题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其中存在的数学现象,并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也就是使学生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没有数学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应当说数学思考主要的就是数学思维,当然不仅是思维训练,还有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二、提高"数学广角"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从教学目标的把握来看,数学广角的教学应当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学会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尝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
因为数学广角是面向全体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意图是让每一个学生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因此,要防止把数学广角当作奥数培训课进行"英才"教育,它需要更多地、有计划地创设实践活动,让全体学生去观察、研究、尝试,重在活动中对思想方法的感悟。
2.合理开发、整合教学内容
内容是教学的载体。数学广角的内容有明确的教育内涵和主题空间,数学思想方法是它的灵魂和核心。对教师来说,作为课程资源的使用者,应对教材中的数学广角内容认真分析,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时间上的调整和内容上的取舍,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数学活动结合得更加紧密,更有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熏陶。如我在教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时,因为教材上例题和练习只有7题,我就补充了更多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素材让学生去体验,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如:1只小狗的重量等于2只小猫的重量,4只小猫的重量又等于2只小兔的重量,1只小狗的重量等于几只小兔的重量?又如:我出了两道题,在第一小组的12人中,做对第一题的有8人,做对第二题的有10人,每人至少做对一题,两题都做对的有几人?这都是学生较熟悉的题材,学生易于融入,也易于思考,从而也体会到了集合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的主动应用意识
从数学思想方法的特点和形成过程来说,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有一个不断渗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数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210-01
感悟一:从学生自己的生活出发。案例1∶5的乘法口诀。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4的乘法口诀,学会的同学举手(生纷纷举手),请大家数一数举起的手指是几个几?(一个5)谁能用学会的乘法算式表示出你的一个手的手指数?口诀是什么?生:乘法算式是5×1=5,口诀是一五得五。师:非常好。(找一名同学)举起两只手,现在又是几个几?一共有几根手指?(2个5,共10个手指)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能得出什么样的口诀呢?生:5×2=10,口诀二五一十。师:每个人只长了两只手,如果想要算三只手有几个手指怎么办?生:(讨论)跟别的同学借一只手也可用其他物品代替。师:很好,请一名同学向其他同学借一只手,你想给大家提什么样的问题?生:现在是几个5?用乘法算式如何表示?口诀是什么?生:现在是3个5,是15,用乘法算式表示是:5×3=15,口诀三五十五。师:4个5怎样表示?(借2只手)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现在是几个5,是多少?用乘法怎样表示,口诀是什么?生:4个5是20,算式5×4=20,口诀四五二十。师:现在老师再借给他们一只手现在是几个几?(5个5)数一数是多少?怎样列式,口诀是什么?生:是25根手指,列式5×5=25,口诀五五二十五。
反思:生活处处有数学,只有把数学体现在生活中才有活力和热情,才能把书本上的数学问题变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按照书上所给的乒乓球这个例题进行教学,而是从学生最熟悉的双手展开学习,变陌生为熟悉,变死板为生动,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的探究中来,同时通过向同学借手使学生知道互相帮助,能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而教师最后把自己的手借给学生,更使学习气氛高涨,达到了师生共同参与的目的。因此,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从他们能感觉到、触摸到的生活实际入手,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感悟二:从学生的家庭生活入手案例2:《简单的数据整理》师: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家收集信息并填写表格,都完成了吗?生:完成了。师:请大家把表拿出来(拿其中两名同学的表作示范)
小组讨论:从表中的信息上,你想到了什么?小组1:我们通过讨论后发现现在每个家庭所消耗的塑料袋特别多,这样很不好,因为塑料袋是白色垃圾,能污染环境而且塑料袋四处乱飞,很不美观,因此我们建议每个家庭都应该使用布袋或篮子,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小组2:我们小组认为现在家庭用水量太大了,大家都知道现在地球上水资源缺乏,如果再不节约用水恐怕再过几十年后就没水可用了,我们提倡每个同学都能为自己的家庭制定一份节约用水计划书,合理利用水资源。小组3:我们建议节约用电,减少能源的消耗,特别是要减少冰箱的使用量,因为冰箱费电又能产生弗里昂破坏臭氧层。
反思:本课仅仅通过简单的表格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其原因就在于这张表格的内容来源于每个学生的家庭,而且与现实社会中一些热点问题如节约用水等紧密联系,这就为单调的数学课注入了新的生气和活力。作为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他已经开始关注周围的一些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而且想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因此,在这一时期从他们的家庭生活入手,关注他们身边的每一件事,让他们觉得数学在生活中无所不在的作用,会使数学课折射更大的魅力。
感悟三:从周围的社会环境着眼案例3:《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师:根据你们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北方春天的气候特点是什么?生:风沙大、干燥。师:为什么会出这种现象呢?生: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植被被破坏。师: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是什么?生:植树造林。师:你们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吗?生:想。(生积极踊跃)师:现在学校想组织植树造林,涉及到哪些必须解决的问题?生:(讨论交流。)生1:我们小组觉得首先应该决定到哪儿植树?生2:我们小组认为应确定去多少人。生3:还有要知道栽什么树最好。生4:要想好怎样去的问题。师:你们想得可真周到,现在我们就要来解决这些问题。
篇8
一、注重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它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一个对所学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学生,就比其他同学先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学习过程中,他的探究欲望更强,他的思考更敏锐,当然他的思维也更有深度,而且能有更多的时间来推敲教师提出的问题。
二、注重教学目标的把握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要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找准教学的起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使教学目标切合实际。例如,某位教师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出示衣服标签上的成份含量,并问学生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的百分数,接着让学生交流、讨论每个具体的百分数的含义,然后很顺利地归纳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三、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
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在教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才能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例如,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编儿歌的活动。出示: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请学生编出无数只青蛙的儿歌,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编出:ɑ只青蛙ɑ张嘴,2ɑ只眼睛4ɑ条腿。
四、注重从生活中挖掘教学资源
学生学习数学,要能积极地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萌发出学习新知的欲望,进而理解、体会、感受新知识。例如,教学“面积单位”时,一位教师通过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的面近似1平方分米,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分米有多大……课堂变得有趣、活泼,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丰富而又形象的学习场景,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五、注重预设与生成
有效的生成离不开精心的预设,而精心的预设必须通过课堂的生成才能实现其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使预设与生成达到和谐统一,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六年级植树159棵,比三年级植树的3倍少42棵,三年级植树多少棵?在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尝试完成题目,学生的列式有:
①159×3-42
②159÷3-42
③(159-42)÷3
④(159+42)÷3
这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哪种解法是对的,哪种解法是错的,为什么?
篇9
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就在于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既是出发点,又是最终的归宿。在教学中,我们要彻底摒弃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灌输,而是要在把握学生学情,设计好教学预案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自主提问,使整个教学活动处于生成之中,实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这才是有效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第一,学生质疑,引导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的发现与提出。就数学教学而言,解决实际问题可能只是对某一个或某几个知识点的运用,而学生的自主提问则代表着学生思维的全过程,是学生经过主动思考与思维后从现实生活中所提炼与抽取出来的数学问题,这正是推动学生不断进取、自主发现与创造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具有启发性与探索性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的发现与提出。如植树问题研究的是树的棵数和植树长度以及棵与棵之间的距离等数量关系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学生所熟悉的在街道两旁开放的路段种植柳树以及围绕着湖泊封闭路段种植树木来创设情境,这样更能唤起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思考的积极性,此时教师再加以必要的启发与诱导,学生自然就可以提出具有价值的问题来,从而经历了从生活素材中提取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第二,主体探究,引导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一是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合作学习这是现代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发挥群体的优势来解决个体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合作学习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要与学生的独立思考结合起来,否则就只能是表面热闹,而无实质性进展。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独立的思考与思维,通过问题信息的整理来确立解决问题的思路,实现对知识点的选择与加工。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合作交流,才能实现思维的碰撞,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二是学生探索与教师引导相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并不是学习的附属,不管不问,放任自流,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只有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结合起来,才能确保学生在整个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与自主探究,才能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才能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探索有效的问题解决评价方式
评价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积极认知的推动力量,让学生看到成功与不足,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这也正是小学数学实际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之一。但这并不是以往的结果性评价,以一个分数来决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要知道学生素养与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的渐进与积累的过程。因此,对于不同阶段的学习也不能采用同一的标准,而是要切实与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认知规律相结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起初要考查学生能否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现实生活中提取问题,并运用所学解决问题,而随着学习的深入所考查的是学生能否独立地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数学问题,运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能否完整地表达思维过程,是否学会自我反思。这样关注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更加贴近学生学情,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可以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从而使学生在评价中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思维与能力的提升。
三、总结
篇10
一、恰当要求,把握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恰当,直接决定着教学过程中目标的达成度,也将直接决定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教参上也说每一册数学广角单元的安排,主要都是通过简单的事例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或者介绍一些比较著名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经验和能力。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接触这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数学探索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根据这些,我们既不能拔高要求,脱离轨道,也不能降低要求,敷衍了事。
二、突出主体,体现价值
“数学广角”的教学,不但要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还要使学生会用这些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和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一学期,笔者对《植树问题》这一课进行认真的备课:既考虑到情境的创设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也考虑到教学时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渗透方法,自主建构。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种树”时还是跃跃欲试的学生到“应用规律”时一个个都像在猜谜,加1·减1·还是不加不减·勉强参与的只是那几个在校外学奥数的学生。看来这样的设计无法顾及全体学生的发展,没有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还体现什么价值·反思整节课:因为课前没有较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小组合作也只停留在表面,急于得出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这样只重结果,学生似懂非懂,又怎么去应用规律呢·在反思中,笔者找到了症结,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设计,首先创设情境后先独立思考,再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有的学生画草图、有的学生画线段图、还有的学生直接列算式,然后笔者采用反问的形式以及课件的巧妙演示,数形结合,渗透数学学习方法,给学生提供多次体验的机会,让学生有扎实的学习基础,有效地促进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这样为下面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一根将“发现规律”与“运用规律”链接起来的拐杖,使学生永远站在主体的位置。
三、巧用素材,有效提升
练习在数学教学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数学广角”的巩固练习创设了许多现实的、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作为学习的素材。有的教师如果是平时上课会按教材一题一题讲解,不考虑素材安排的目的;如果是上公开课,因为“数学广角”的练习题量也不多,教师又会自己创设出好多的素材来巩固。究竟如何去巧用素材,使数学知识有效提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