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名言范文
时间:2023-03-20 00:47: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名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最难受的感觉不是成为陌生人,而是逐渐陌生的态度。
2、分手了,他失去的是一个爱他的人,而你失去的却是一个不爱你的人,何须伤心。
3、得到的时候你在毁,失去的时候你在悔。
4、有时候,有个可以依靠的肩膀,和一个懂我的沉默的人,就是我唯一需要的。
5、很多时候,看的太透反而不快乐,还不如幼稚的没心没肺。
6、什么叫快乐?就是掩饰自己的悲伤对每个人微笑。
7、他爱不爱你,问你的心,别问你的耳朵;你爱不爱他,问你的泪眼,别问你的笑颜。
8、最重要的是风度、气质、学识。如果都没有,只能靠勇气。
9、学着做你自己,并优雅地放手所有不属于你的东西。
10、不知道是越来越独立,还是越来越心虚,走了这么久,发现唯一靠得住的还是自己。
11、有人说:闭上眼还能看到的人,就是你最爱的人。
12、宝宝,我数星星,你智商差点,你数月亮。
13、小时候我们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后我们笑着笑着就哭了。
14、谎言与誓言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听的人当真了,一个是说的人当真了。
15、别沮丧,生活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就证明你挂了。
16、成长是一场残忍的掠夺,抢去天真,夺走单纯。
17、没有人在意你的青春,也别让别人左右了你的青春。
18、真正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一切都那么值得,包括不可避免的伤害。
19、这世上最累的事情,莫过于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心碎了,还得自己动手把它粘起来。
20、别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己感觉幸福就是幸福。
21、主动久了会很累,在乎久了会崩溃!
22、当时间埋没你的脚印,命运重塑你的脸庞,停下脚步,猛然发现寂寞在左,回忆在右。
23、想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华丽的跌倒,胜过无谓的徘徊。
24、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
25、天气就跟女人一样,善变!天气预报就跟男人一样,不靠谱。
26、有时候很累,不想说话也不想动,不需要安慰和陪伴,只想要一个人呆着。
27、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做的事情,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去的地方,无论有多难,有多远。
28、习惯了寂寞之后,一个人就是全世界。
29、爱是一种病,我赶上了;你是我的药,我上瘾了。
30、不要为了取悦别人或试图成为某个人。做你最原始的自己,比做任何人的复制品都来得好。
31、所谓成长,就是逼着你一个人,踉踉跄跄的受伤,跌跌撞撞的坚强。
32、其实,有些藏在心底的话,并不是故意要去隐瞒,只是,并不是所有的疼痛,都可以呐喊。
33、认识我的人以为我很静,了解我的人以为我很疯,只有懂我的人才知道其实我很忧伤。
34、真正成功的人生,不在于成就的大小,不在于地位的高低,不在于金钱的多少,不在于名气的有无;而在于:是否努力地实现自己的目标,是否充实而快乐地活着!
35、有时哭泣并不是软弱,而是因为坚强了太久。
36、生病的时候有人陪,闷的时候有人说话,哭的时候有个肩膀,回家的时候有张笑脸面对,这就是我所需要的安全感。
37、有时候,我们做错事,是因为该用脑子的时候却动用了感情。
38、欲望就像野草,美德犹如花朵。是让野草丛生,还是让花朵盛放,这完全取决于你的生活方式。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地图。
篇2
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工具,已经走进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从它刚刚兴起直到现在的风靡一时,年青的我们凭着对新鲜事物特有的接受能力,一直都是它忠实的应用者,无论是学习、休闲还是交流,网络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是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利处的同时,由于我们辨别是非的经验不足,一些网络糟粕也随之侵袭着我们的心灵。到底怎么样才算是文明上网?反过来网络最大的文明又应该是什么?
其实,关于网络所出现的问题,早已引起了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关注,XX年11月,团中央等8个单位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倡"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只要我们正确健康地上网,网络就会成为我们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现在,我们不仅学校有电脑,而且很多家庭都有了电脑,那我们在使用网络时该注意什么呢?
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现在人们对我们中学生上网有一种普遍的看法:即不是玩游戏就是聊天。其实,网上学习,天地宽广。在网上学习,可以查关于学习的资料,也可以在bbs上与同学交流学习的经验。这样好的条件,何乐而不为呢?但凡是不良信息的网站,不应该浏览;不健康的聊天室,都应该马上离开;如果不小心点击出了不健康的页面,应该马上关闭。
篇3
关键词 网络域名 侵权 解决机制
中图分类号:df523 文献标识码:a
一、网络域名的性质
2011年,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icann)宣布开放最新通用顶级域名,扩展目前以“.com”“.net”“.org”等结尾的20多个常用通用顶级域名的范围。icann在2011下半年正式实施新通用顶级域名项目。开放和扩展域名将为互联网用户提供更多选择、改善搜索引擎结果、促进应用创新和刺激经济,将有助于提高终端用户对商业品牌的认知程度,识别域名滥用和侵权行为,为保护和推广企业品牌提供机会。在icann2012 年公布的1930个新通用顶级域名申请名单中,只有41个来自中国的通用顶级域名申请,其中只有20个中文域名,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和民众仍对这一领域缺乏了解。
由于ip地址难以记忆,造成使用的不便,记忆方便而研发的代替ip的地址管理系统的技术这便是域名。根据信息产业部的《中国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第二条的规定,“域名是互联网上识别和定位计算机的层次结构式的字符标识,与该计算机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相对应。”对于网络域名具有什么样的法律性质,在国际公约与外国立法中都尚未有具体的法律性质的规定,我国法律体系中也还未对其作出定义。这也就引起了对网络域名法律性质的争论,但基本上是围绕网络域名权是否属于知识产权范围。在2001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第三条规定: “域名纠纷案件的案由,根据双方当事人争议的法律关系的性质确定,并在其前冠以计算机网络域名;争议的法律关系的性质难以确定的,可以通称为计算机网络域名纠纷案件。”这一条规定并没有将网络域名纠纷进行定义,只是进行了为这类案件规定了案由名称。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是就知识产权的定义来说,是指人们通过劳动所创造的并以一定形式表现出来的智力成果。在《建立世界知识产权公约》中涉及到知识产权所保护的对象所下的定义的关键点也在智力活动与创新。知识产权的具有的特征是创造性、专有性、智力成果,就此来看网络域名,可以肯定其完全符合这些要求和特征。首先,域名当然具有创造性。网络域名是用来在互联网世界里对互联网协议地址进行识别的字符标识,需要有独特创造性。其次,域名的非物质性再明显不过,可以说它完全存在虚拟空间之中。最后,虽然其存在于虚拟空间,但是显然网络域名是我们能感知、识别与使用的客观存在的。传统的知识产权客体相比较,域名完全可以归属到其中,而非存在类似权利至于物的特殊性。当然并不是说域名本身是归于法律保护,而是将域名权归于知识产权保护范畴内。将网络域名权归于知识产权保护范畴类并没有系统法律体系支持,只是在域名管理的一些规定里部分体现。对于网络域名侵权案件基本上是以驰名商标保护或不正当竞争来审理。
二、网络域名侵权纠纷
在百度诉奥商案件中,被告奥商网络公司、联通青岛公司和联通山东公司利用网通的互联网接入网络服务,在百度的搜索结果页面强行增加广告进行推广宣传。百度公司诉称,“三被告的行为使原告不能正常向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导致了大量的网民误以为三被告实施的广告是原告故意设置的,严重削弱了原告作为搜索引擎营销服务商的竞争力……大量带走原告的现有和潜在客户,已经给原告造成了大量的客户流失,直接损害了原告的经济效益。”百度认为被告的行为是对其域名权的侵害,法院认为三被告的行为构成的不正当竞争。在网络域名侵权纠纷中,一般情况下域名侵权向不正当竞争靠拢,或者依据商标权的保护来解决问题。对于网络域名纠纷中侵权认定很重要的一条是“恶意”,是域名侵权纠纷的构成要件。在这一案件中被告的行为很明显符合《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有关“恶意”的规定。在《解释》的第五条规定:“被告的行为被证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具有恶意:“(一)为商业目的将他人驰名商标注册为域名的;(二)为商业目的注
册、使用与原告的注册商标、域名等相同或近似的域名,故意造成与原告提供的产品、服务或者原告网站的混淆,误导网络用户访问其网站或其他在线站点的。”
在网络域名纠纷大致分为域名的抢注与域名的混淆,首先,域名的抢注是指行为人明知是他人享有在先权利的商号、商标、企业名称或其他标识,仍将该标识抢先注册申请为自己的域名,以他人长期积累的商誉牟取自己的利益,或者持域名高价卖给这些企业。良好的商誉,驰名商标的树立需要权利人长期努力经营,但是一些行为人由于权利人的商号、商标等标识往往蕴含着其长久经营建立起来的良好商誉,一旦被行为人抢先注册获得这些网络域名就坐享其成,而由于域名具有唯一性,真正的权利人将不能以自己商号、商标注册,这种行为扰乱了社会经济的正常秩序,也会增加正当经营者的经营成本。这样的行为完全符合《解释》第四条的规定:“被告对该域名的注册、使用具有恶意。”应当被认定这样的行为人注册、使用域名等行为构成侵权或不正当竞争。互联网在我国刚刚兴起的时候,国内许多企业对域名的商业价值一无所知,完全没有预见到互联网商业活动的发展潜力,导致很多知名品牌被国外一些机构和个人抢注,当国内企业想要取回域名之时,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就算是像百度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也遭遇过被抢注。百度进入日本,很快发现其域名baidu.cn.jp已被人抢注,日本知识产权仲裁中心裁决cbc株式会社将域名强制转让给百度公司。很显然,对于域名的抢注是很常见的一种侵权行为。第二种是域名混淆,指行为人故意注册与其他经营者的域名、商标等类似的域名,造成消费者对其他产品等的混淆,误导网络用户访问其网站,以达到获取市场更大份额经济利益的目的。这种行为客观上滥用他人的竞争优势,有时甚至构成对他人竞争优势的贬损,显然具有搭便车的不正当竞争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规定了不正当竞争手段从事市场交易的形式,具体有:(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4)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在王林阳与杭州都快网络传媒有限公司计算机网络域名侵权纠纷一案中,杭州都快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用其拥有的19floor.net建立了与《都市快报》相一致的网站及其论坛,在杭州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且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是先注册的 19floor.net,它还有《都市快报》这一实体报纸发行。王林阳注册的19floor.com从注册到网站的构建都是模仿19floor.net。经法院审理认定“从网站的论坛架构和页面设置看,在后注册使用的19floor.com网站论坛无论是色彩、板块设置,还是在栏目类型、页面构架均与之前注册并具有一定知名度的19floor.net网站存在同和相似之处。从结果来看,在两个论坛上发贴的许多网民对于所进入的网站产生了混淆,误入网站的情况时有发生。”最后法院认定王林阳侵权,行为人在注册相似的域名之后,还对自己的网页网站等内容做出处理达到其混淆的目的,是不正当竞争行为。根据《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域名纠纷案件中,对符合本解释第四条规定的情形,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构成侵权的,应当适用相应的法律规定,构成不正当竞争的,可以适用民法通则第四条、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这个案件法院就是依据《商标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裁决。
三、我国对网络域名侵权纠纷的司法救济
现在对于网络域名的争议程序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网络域名侵权纠纷的司法救济大致有以下三种方式:首先是诉讼,网络域名侵权纠纷案件基本上作为民事纠纷受理。《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对于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注册、使用等行为的民事纠纷,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审查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其次是仲裁,根据我国《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络域名作为一种财产权益是非常明显的,且不属于《仲裁法》第三条规定排除仲裁的内容之列。2006年颁布的《域名争议解决办法》第十五条规定了,在依据《域名争议解决办法》提出投诉之前,争议解决程序进行中,或者专家组作出裁决后,投诉人或者被投诉人均可以就同一争议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所在地的中国法院提起诉讼,或者基于协议提请中国仲裁机构仲裁。这一条规定表明诉讼与仲裁救济是可行的手段。
最后,是cnnic对网络域名秩序的管理。cnnin是经信息产业部批准,中国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和域名根服务器运行机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负责运行和管理国家顶级域名“.cn”、中文域名系统及通用网址系统,以专业技术为全球用户提供不间断的域名注册、域名解析等服务。2002年起实施的《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可以指定中立的域名争议解决机构解决域名争议。”国际组织icann建议cnnic解决域名争议的范围限制在商标权人与域名注册人之间的争议。第一,争议解决机制只能管辖由故意的、恶意的域名注册所引起的域名争议;第二,该域名争议仅指针对商标或者服务商标可能构成侵权的争议。在上述限制之下,可能对商号、地理标识以及姓名权构成侵权的故意、恶意域名注册所引起的域名争议不在争议解决机制的管辖范围之内。现在cnnin认证的域名争议解决机构有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下面的域名争议解决中心和香港国际仲裁中心。《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任何人就已经注册或使用的域名向域名争议解决机构提出投诉,并且符合域名争议解决办法规定的条件的,域名持有者应当参与域名争议解决程序。”根据这一规定,域名争议解决机构解决一定的域名纠纷,成为域名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一部分。《国际互联网域名程序报告》建议域名管理机构将域名争议解决机制构建为 “行政性”程序,从而避免与法院诉讼产生冲突。建议包括:(1)提供域名争议解决机制并不排除当事人将争议提交相关内国法院进行诉讼;(2)行政性程序作出的裁决并不构成对内国法院具有拘束力的判例;(3)行政性程序之后,当事人仍然应当享有在相关内国法院进行诉讼的权利;(4)假设争议一方在行政性程序进行过程中提起诉讼,则争议解决机制有权决定行政性程序是否中止或径直作出裁决;(5)有管辖权的内国法院作出的判决,经承认执行程序后,其效力应当高于在内容上与其冲突的争议解决机制的裁决。在《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了:“域名争议解决机构的裁决服从于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可以看出域名争议解决机构的裁判的效力是弱于法院判决和仲裁的,因为域名争议解决机构只能被归于私力救济,并没有国家强制力。这一机构是基于cnnic的认可与授权,裁决的结果只限于否定投诉人的投诉、注销域名或是将域名转移给投诉人,并没有让丧失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四、网络域名争议解决程序的未来发展
网络域名争议解决程序的完善将对互联网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而网络域名争议解决程序未来的发展方向大致有以下几点:首先是网络域名争议解决程序适用范围的扩大。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在2000年征集意见,着手研究修订域名争议处理程序,在2001年9月公布了关于域名争议处理程序的报告《互联网域名系统中的权利识别与名称使用》。这一份报告建议将域名争议处理程序扩大到商号权、姓名权等等范围,建议建立解决国际组织名称及通用域名与域名冲突等问题的争议解决机制。其次是处理域名争议的语言多样化。互联网的内容现在可以通过世界228个国家所使用的6700种语言表达出来,多语言化和国际化是互联网不可阻挡的趋势。域名系统原本只建立在英语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的基础上,基本以拉丁字符为主,但是世界上大多数人并不使用拉丁字符,域名系统的字符限制成为阻碍非拉丁字符用户使用互联网的“最后的数字鸿沟”。因此,非拉丁字符的国际化域名逐渐被引入二级域名和顶级域名。国际化域名现在可应用于350多种文字,例如中文、韩文、希腊文、日文、俄文等。中国信息产业部批准成立的cnnic就肩负着使用中文域名的责任。最后,当前目际顶级域名体系下的icann 为核心的域名管理体系和以udrp为主干的域名争端解决机制为目前我国域名管理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比较优良的借鉴模板。我国未来的域名主管机构可以改造与完善自身结构,并以国际比较先进的域名
争端解决机制为基础建立起一套更为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域名争端解决机制,从而通过规范域名管理,促进网络经济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郑成思.知识产权论.法律出版社,1998版.
篇4
谣言古已有之,但互联网时代的谣言更加凶猛可怕。谣言搭载上网络之后,传播速度惊人,传播广度也得到极大的扩展。伴随着论坛、博客、微博等公共信息平台的开放,网络谣言越加猖獗、声势喧嚣,成为困扰社会和谐发展的一大难题。
而互联网从来都不是纯粹的虚拟空间,它与现实社会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网络谣言的泛滥,不仅会污染网络环境,降低互联网自身的公信力,还会严重扰乱现实中正常的社会公共秩序。比如今年的“抢盐风波”,正是网民利用日本核泄漏事故,在网上“日本核辐射会污染海水导致以后生产的盐都无法食用,而且吃含碘的食用盐可防核辐射”等谣言而引发的,一些市民听信谣言疯狂抢购食盐,而不法经销商也乘机哄抬价格,牟取暴利,在全国范围内造成了极大的社会恐慌,市民们也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
无论是利用网络宣泄、报复,还是受经济利益驱使通过造谣来吸引眼球、增加点击率,不管出于何种目的,网络谣言的频频出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互联网的确到了需要规范、需要净化的时候了。
近期多起网络谣言事件查明,相关责任人和网站受到应有的处置可谓大快人心,也显示了相关管理部门加大查处力度、坚决抵制网络谣言的决心。谣言止于公开,越是在信息传播与流通不甚顺畅的氛围下,越是容易滋生谣言。作为政府机关,除了加强信息监管力度外,还应增加信息透明度,及时权威消息,使谣言不攻自破。
篇5
【关键词】网络;名誉权;侵权;网络名誉权
一、网络名誉权的研究现状及其重要性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了名誉权保护的长效机制。首先从宪法的高度确立了名誉权,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其次从民法、刑法等多方位落实了对名誉权的法律保护,如:《民法通则》第101条、第120条;《侵权责任法》第2条、第36条等。
尽管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可以将调整传统名誉权的法律规范应用于互联网,但这种司法实践是无可厚非的,我国现有案例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如2007年6月扬州大学法学院周立胜副教授诉“西祠胡同”名誉权侵权案;2007年李亚鹏诉新浪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名誉权案以及2011年药家鑫父亲诉张显侵犯名誉权等。
二、网络名誉权的含义、特征
所谓“网络侵犯名誉权”是指通过互联网在网上登载包括文字、图片等各种形式的信息,毁损公民或法人的名誉,降低其社会评价,造成严重后果并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网络名誉侵权是在特殊的网络环境下对于名誉权的侵害行为,是传统名誉权的一种延伸,无论网络主体还是网上活动都是虚拟空间里的现实存在。网络名誉侵权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网络名誉侵权具有虚拟性。侵权人的信息以无形数据的形式,网民可以自由复制粘贴或者直接链接侵权信息。
第二,网络名誉侵权具有隐蔽性。以信息海量性著称的网络,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想要及时找到侵权信息是难以实现的。
第三,网络名誉侵权具有特殊性。它主要是通过捏造事实诽谤、侮辱他人人格,对某种事实的恶意评论,散布他人的隐私,致使其社会评价降低、名誉受损。
第四,网络名誉权侵权责任者具有不确定性。这里所说的责任者不仅仅指侵权言论的者,还包括网络内容提供商、网络服务提供者、非盈利性的网主等。由于未全面实行网络实名制,侵权者的真实情况很难确认。
三、网络名誉侵权相关问题的探讨
(一)网络名誉侵权的主体范围。传统名誉权中的侵害行为主要是指以言语、文字、漫画等方法贬损他人的社会评价,使其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所以侵权主体主要是指利用上述方式侮辱、诽谤他人名誉的自然人或法人。而网络名誉侵权的主体除此之外,还应该包括网络接入提供商、网络内容提供商、网络服务提供者等。因为作为平台的提供者,其有义务对社会大众在其平台上的信息进行审查考核,虽然事先审查与考核几乎不可能做到,但是作为网络的管理者可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平台的提供者如未能履行此种职责,亦应承担责任。
(二)虚拟主体是否可以成为权利主体。网络名誉权产生于自由、开放的网络“虚拟社会”,对于虚拟主体是否享有名誉权,存在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不应该有网络名誉权之说,因为网络空间的行为主体均属虚拟,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或者自然人和法人之间通过网络实施侮辱、诽谤行为与现实生活中实施此等行为存在本质区别。第二种观点认为虚拟主体对应的是现实的主体,而网民对熟知的虚拟主体的评价也必然影响到其现实的生活,因此网络虚拟主体是网络名誉权的主体。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虚拟主体作为网络名誉权的主体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三)网络名誉侵权是承担严格责任还是过错责任。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侵犯他人名誉权应承担一般侵权责任,因此言论者的责任认定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而对网络服务提供商是否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不同的声音。
笔者认为,网络虚拟环境的管理者对于信息的时间、方式无法事先预知和管理,如果让网站经营者承担严格责任会降低网络的巨大外部效应,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承担任何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只有在信息后才行使一定的义务,故对其责任认定应以“合理时间”为尺度。所谓“合理时间”是指在信息后的一段合理时间内管理者必须承担筛选、鉴别信息,如果未能及时“过滤”则应承担民事和行政责任。
四、如何加强网络名誉权的保护
一方面,网民有权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言论,享受法律赋予的话语权。孟德斯鸠将自由定义为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因此真正的网络自由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自由。网民在互联网上发表言论时要注意:对涉及他人隐私的文字和图片以及视频要慎重对待,如遇到此类信息,不要转载或下载;确保言论的真实性,客观地描述事实;在发表自己的看法、评论时应避免情绪化,对言论对象施加言语侮辱,即使其所发表的内容真实,也不影响侵权的成立。
另一方面,网络服务商在网络传播中应对网上信息进行把关和编辑,但是也不可能做到及时而有效地剔除所有非法信息。因此,对网络服务商的立法管理应当平衡多方利益,加强自律与监管。另外,虽然很多网站已经通过技术软件能够过滤掉一些敏感语言,但是网民通过改变词汇的形式依然可以上传,而且不同的网络服务商对侮辱性语言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统一网上侮辱性语言的标准确有必要。
参考文献
[1] 许鑫,丁馗.网络环境下名誉侵权及保护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2).
[2] 杨涛.“虚拟人”也应有名誉权[N].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4.
[3] 刘超.简论网络名誉侵权的概念和特征[J].法制与社会, 2009(31).
[4] 吴瑛.虚拟空间的隐私侵权责任与言论自由保障[J].新闻大学,2001.
篇6
关键词:身份认证;RSA签名;Windows;CryptoAPI
1引言
在以WEB形式提供服务的系统中,用户的身份鉴别至关重要,它是维护系统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决定了系统的后续动作。任何安全系统的实现都需要针对威胁等级和所要保护的信息的重要性,结合自身能力选择恰当的方案。当前流行的是采用用户名和密码(口令)登录的传统方式,其优点是用户易于接受、易于使用、成本低廉、不必再对基础设施进行投入即可得到基本的安全保障,只需简单的软件就可达到目的,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种方式所面临的威胁主要是网络窃听、中间人攻击。用户密码若以明文在网络上传输极易被恶意攻击者窃取。例如:在共享式非交换网络中,各种网络监控软件可轻易截获网络传输的数据;交换式网络本来被窃听的可能性很小,但随着Dsniff的出现、ARP欺骗威胁的日益现实,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用户密码历来是安全系统被攻击的首选目标,一旦泄漏会直接威胁到系统的正常运转。因此,大多数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应用,一般均在传输密码前先对其进行加密(利用DES、Rijndael等算法)。不过,这种方法仍然无法完全避免被窃听的危害,暴力攻击仍然是可能的,对弱口令更是如此。
如果采用了妥善的密码策略,则窃听造成的危害等级就会有明显下降。但是安全系统的安全性与易用性之间的平衡点很难掌握。试想如果被要求每半个月更换一次密码且不能与以前20个密码重复,用户会有怎样的反应呢?而且,更现实、更严重的威胁是中间人攻击。当前已有大量实例显示通过冒险的服务站点骗取用户信息并不难,大多数用户在享受网络的方便、快捷时很少考虑安全问题。屡见不鲜的个人信用卡资料被盗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2公开密钥算法验证方案
公开密钥算法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密码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最著名、应用最广泛的当属RSA算法,以至于一提公开密钥算法一般都是指RSA算法。RSA算法提供两种密钥――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在RSA算法中,用公开密钥加密数据,用私有密钥进行解密实现普通的加密。但是,同样可以使用私有密钥加密而用公开密钥解密。这个特性使得RSA可以用作签名算法。发送方传送文件时,同时传送对文件摘要的RSA签名;接受方用同样的算法计算文件摘要,使用发送方的公开密钥解密签名,比较其是否一致即可鉴别文件是否是伪造的。
可考虑采用公开密钥算法进行数字签名来实现WEB站点的身份验证。用户申请服务时,主机产生一随机字符串发送给用户,用户用自己的私钥对该字符串签名并传回主机,随后主机使用该用户的公钥验证用户身份。
验证服务器给出随机字符串,客户对字符串进行数字签名,验证服务器验证签名的有效性,验证通过,客户得到要求的服务。
由于整个签名过程避免了用户私钥在网络上传输,从而杜绝了窃听的可能。对于中间人攻击,发起攻击的人只能得到用户名、随机字符串及其密文,破译出用户私钥的难度极大,以至于不值得或无法实现。即使有人发起选择密文攻击,由于此方案的特点――验证服务器自己保管用户的公钥,事实上用户的公钥也是保密的,他也无法获得用户私钥。若再加上适当的用户响应时间限制则安全性更好。从而,此方案实现了比传统方式更好的安全性,虽仍不及其他更严格的身份鉴别协议完善,但可以方便地使用ASP、JSP实现,不需投入硬件设施,而且可以直接与所要保护的服务系统整合在一起,更适于要求综合考虑安全性、易用性、成本等因素的中小型网络系统应用。
3利用公开密钥算法RSA建立公/私钥系统
在诸多公开密钥算法中RSA算法被研究得最多,已非常成熟,在世界上许多地方已成为事实上的标准。而且其专利已到期,我们可以毫无障碍地使用。虽然随着技术的发展,它要求模数的位数越来越多(当前要求1024位,推荐1280位),导致加/解密速度缓慢,但对于局域网这样的应用,显然用不着如此之多的位数。因此,采用RSA算法是值得一试的。由于现在许多密码学教材都有关于RSA算法的详细内容,网上对RSA算法的原理及实现也有许多材料,例如:FLINT/C、GNU MP、Miracle等等,这里对RSA算法产生公/私钥的详细步骤不再赘述。
有一个很简便快捷的实现方法,就是利用Windows CryptoAPI函数建立用户公/私钥库。使用Windows CryptoAPI时,先调用CryptAcquireContext()函数连接加密服务程序,再配合CRYPT-EXPORTABLE参数调用CryptGenKey()创建密钥,最后调用CryptExportKey()函数输出密钥。如此可方便地产生自己的密钥库。
4结束语
上面给出的是利用RSA实现WEB站点的身份认证的一个初步构想。为把注意力集中于验证服务的原理上,程序设计中一些实际问题没有包括在内。实际上,在ASP脚本的编写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安全性,对所有用户输入均应进行有效性验证。密钥在数据库的存储应该先用哈希摘要,再用对称加密算法加密。全部服务页面均应验证页面的上一页属性,以避免非法用户绕过身份检查。
参考文献
[1]王继林,等译.现代密码学理论与实践(英),Wenbo Mao.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篇7
关键词:网络信息;生命周期;新浪微博;半衰期;普赖斯指数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梁芷铭,钦州学院法律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广西钦州535099
引言
1991年8月6日,伯纳斯·李在创建的第一个网址中解释了万维网的工作原理等内容,万维网的便捷性促使互联网进入了飞速发展期。随着网络信息的增长,用户对于可用信息的搜索变得困难,所以对于信息的管理利用显得更加重要。另外,随着3C-技术的在我国的普及,我国手机网民表现出爆发性增长态势。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4.64亿,占网民总体八成以上,移动网络、手机终端在我国互联网发展中开始扮演起主导角色。
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上网比例的增长刚好为微博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微博在我国互联网界迅速崛起,2009年8月新浪微博开始公测,新浪微博是目前我国用户数最大的微博产品,截至2013年3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增长到5.36亿,其中有76.5%的活跃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登录。
而作为社会网络的应用之一的微博,它的社会影响力日益凸显。所以利用网络计量学的相关理论对新浪微博进行信息生命周期研究,得出一系列有用的结论,能够有效的帮助用户利用信息,也有助于企业界在新浪微博上开展有效的营销活动。
一、国内外研究评述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信息越来越重要,其老化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因而对文献信息老化的研究越来越多地转移到对网络信息老化的研究。网络信息老化的概念是随着文献信息老化以及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发展而产生的。因此,网络信息老化研究也继承和借鉴了文献老化的诸多思路,包括测度指标和测度方法等。网络信息老化测度的主要指标仍是半衰期、普赖斯指数等;测度方法主要是链接分析法,是文献老化研究中引文分析法的引申。另外,由于网络链接的特殊性,出现了如链接衰减和链接失败等问题,逐渐成为网络信息老化研究的重点内容。
目前关于信息老化的研究,国外理论方面和实证方面都产生了丰硕的成果,国内的研究也有很大的进展。但该领域的研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对研究方法和工具的科学性存在分歧;二是国内的实证研究严重滞后;三是对信息老化的测度仅局限于物理层面,而没有从语用,即信息对于用户的效用价值的角度去研究。
另外,对于微博的国外研究都显示都有一个共同点,都在研究通过Twitter上的强大的社会关系传播或搜集有用信息。这也正符合了EvanWilliams所说“我们认为Twitter是一个信息网络而不是社会网络,因为它告诉人们他们关注的事情正在发生着”。国内研究微博客主要从新闻传播、危机公关和图书馆应用等方面展开了应用性的探讨。
随着时间的推移,已产生的信息内容或日渐陈旧,或已被包含在更新的信息之中,其利用价值不断减小,甚至失去生命力,我们将这个过程称之为信息的老化。关于“信息老化”,学术界迄今尚无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信息老化是指信息的有效价值随时间流逝而衰减的现象。
在传统文献老化规律研究领域,已经形成了以半衰期(Half-Life)和普赖斯指数(PriceIndex)为主要指标,以负指数模型、巴尔顿一凯普勒老化方程、布鲁克斯老化方程等为方法的研究体系。张瑞在《信息老化综述》一文中提到网站是信息老化的基本研究对象,对于某个网站,要测量的指标包括宏观(引用)半衰期、微观(被引)半衰期、动态半衰期和普赖斯指数。本文最终选择了微观(被引)半衰期和普赖斯指数两个指标来研究新浪微博的信息老化问题。其中,某网站的普赖斯指数=(发表时间不超过某段时间的被引网页数量/被引网页总数)×100%,本文在测定新浪微博的普赖斯指数时将“某段时间”定义为一个月。
二、新浪微博的生命周期曲线分析
(一)网络信息的生命周期曲线
网络信息存在老化现象,也具有明显的生命周期特性。马费成等人在《网络信息的生命周期实证研究》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将普遍意义上的网络信息的生命周期定义为:网络信息从产生到失去效用价值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和整个过程。
在上述文章中,作者经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后定性的描绘出网络信息生命周期的曲线(图1)。网络信息存在老化现象,也具有生命周期。网络信息的生命周期是指网络信息从产生到失去效用价值的过程,分为成长、成熟、衰退三个阶段。
如图1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网络信息的效用价值,曲线定性描述了网络信息从产生到消亡各阶段效用价值变化的大概趋势。其中A点表示网络信息的产生,D点表示网络信息的消亡,从A到D之间的过程就是网络信息的生命周期全过程。
从图1可以看出,网络信息一旦产生就迅速步入成长期,表现为其访问量急剧上升(如A-B段所示);然后步入成熟期(如B-C段所示),直至网络信息的访问量逼近最大值,这一阶段是信息价值利用的黄金期;然后就进入到衰退期(如C-D段所示),表现为网络信息的访问量逐步降低,直至归零。通常而言,A-B段在时间长度上会远远小于C-D段,即网络信息的成长期短于衰退期。
M点表征了网络信息虽已是衰退期甚至是已经消亡,但是其效用价值被重新激活的情形,这时它将启动一个新的生命周期,一样遵循着成长、成熟、衰退的三阶段发展路径。而激活的原因包括网络信息的更新、外界环境的变化等。
对该曲线的理论解释如下:
(1)网络信息效用价值的变化是网络信息的生命周期的外在体现。网络信息的效用价值是指向实践的,就像商品一样,不推入市场接受洗礼,不投入社会发挥作用,是没有价值的。唯有“应用”的潜力得到全面开发,网络信息的效用价值才能充分体现。对于整个生命历程而言,处在不同阶段的网络信息具有不同的效用价值。而网络信息的成熟期,是其生命周期中价值实现的最高点。
(2)人是认识网络信息和实现网络信息价值最大化的主体。网络信息的整个生命历程,都是与人互动的过程。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高级生物,能够有意识地调控事物的发展趋势,使其向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因此,网络信息在与人这个认知主体发生相互作用时,其效用价值将会得到全面的开发,人们也必将寻找并使用对自身最有价值的网络信息去解决实际问题。
(3)主体对网络信息的需求和利用程度决定了其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主体对于现有网络信息的不满足、质疑和对新信息的需求,成为网络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力。随着主体对网络信息的充分认识和应用,网络信息的效用价值逐渐衰减,并脱离社会实践需要,于是再一次对网络信息的不满足、质疑和对新信息的需求产生。主体不断更新的需求,成为网络信息生命周期周而复始、螺旋式上升的进化动力。
(二)新浪微博的生命周期曲线
笔者于2013年5月20日晚22:30,对于新浪微博中《热门话题》版块“一周评论最多”的微博中选取前十名的微博进行回溯观察,利用软件“网络信息采集大师”和Excel收集各微博各时间段的评论数并绘图。从发帖时间算起,每隔一个小时统计一次,每个微博都统计十次。笔者认为“一周评论最多”的微博有比较好的代表性,而且评论数较多,时间跨度大,能更好的反应出完整的生命周期。另外,笔者还将第一个小时的时间段分为四段,分别统计了这十条微博在发表后一个小时内评论数的增长情况。图2所示为十条微博的所有评论说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
对比图2与上文中的网络信息生命周期曲线,可以看出第一个观察期(即第一个小时)是信息的成长期,后面整个9个小时都是衰退期。而新浪微博中用户所的微博成熟期特别短或者没有成熟期,这可能与微博本身的特点有关,由于微博用户中很多人用的是手机端口,而微博中有“关注”的机制,所以一条微博在之后,博主的粉丝在第一时间内看到微博的概率相对于传统的论坛、新闻网等要大得多,这一点从图2中第一个小时的曲线斜率很大也能表现出来。另外,微博中信息更新速度特别快,一批微博不久,博主再次更新微博或者其他用户同一主题的微博都会导致这条微博被覆盖(即不容易被新登录的用户看到),所以可以看到衰退期的前半段曲线的斜率的相对值也是很大的。
而观察图3中的各曲线可发现,基本上每条曲线的大致趋势还是符合前文学者所总结的网络信息生命周期曲线的,但是同样也是看不出他们存在明显的成熟期。其中有三个曲线在后面9个时间段里出现了明显的回升,为此,笔者对照时间数据进行了细致观察与分析。三者的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时间的分析可知,上述三条曲线之所以会出现明显的回升,主要跟时间有关,一般各微博的评论在02:00-07:00这段时间内都会明显的将少,因为大多数用户在这个时间段都在休息,而图3中最后一条曲线产生的原因则是由于此博主的粉丝都集中在23:00之后上网,所以才会出现第二个明显的评论。由此可见网络信息的生命周期与网络用户的行为密切相关,在进行网络信息生命周期的实证研究时,用户行为的统计分析是很重要的。
假定评论数的多少表明此微博的效用价值。那么根据图3中每条曲线在进入第二时间段时降幅都是很明显的,可以推断出新浪微博中这些热点话题的效用峰值应该出现在此微博之后的一刻钟内。
三、新浪微博网络结构单元的老化研究
笔者于2012年5月20日的00:10-00:30利用Altavista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功能,通过Webmaster功能与by date range选项测试新浪微博的相关链接数,根据上文中的相关公式计算出新浪微博的微观(被引)半衰期及普赖斯指数。结果如表2所示,表中其他数据来源于前面学者的研究归纳。
透过表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新浪微博的半衰期为8天,普赖斯指数为0.860。对比其他网站的半衰期与普赖斯指数,我们发现新浪微博的这两个指标很接近论坛和BSS这类网站。事实上,新浪微博作为微博产品之一,是社会网络的一种,是Web2.0的应用之一,这与论坛和BSS的性质是一样的。而社会网站中信息更新速度很快,因此新浪微博的信息老化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另外,对比表中内链接数/总链接数这一数值,发现新浪微博的这一指标值更接近高校图书馆的值。但SOSO与水木清华的此项指标数值也很高。赵蓉英、段宇峰、邱均平等学者已有研究指出:“网站中指向内部的链接通常会占到总链接数的60%~80%,有些网站的比例甚至更高,其作用在于将混乱、独立的网页组织变得富于层次和逻辑性,属于结构性链接。经验表明,资源性网站的这一指标值较大,占总链接数的比例也较高。”而新浪微博的内链接数占总链接数的67.7%,处于60%~80%之间,可以说新浪微博属于非资源性网站。
四、新浪微博的信息生命规律应用
新浪微博自从2009年8月公测以来,用户人数呈指数增长,而新浪微博以其特有的运营方式集中了大批的公众人物,各领域的专家及各企业的加盟,所以新浪微博对普通大众是很有吸引力的。我们对新浪微博的信息生命周期进行研究,目的是能帮助用户更好的利用信息,管理信息。针对其应用,本文分以产品营销、品牌传播、形象建设等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产品营销
话题是微博特有的表现形式,用户可以就某一话题进行讨论,这种形式就类似于论坛里的跟贴。新浪微博里针对话题的微博数增长是相当迅速的,就像“六一儿童节”这一新话题在一天之内的微博数量以超过两万条。所以如果有某个儿童产品需要在新浪微博进行营销活动,这是一个大好机会,可以在宣传自己产品的同时,在博文中加入“六一儿童节”这一主题,那么这些博文被转发或评论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而且发帖时间要避开用户上网低谷期,因为在这个时期信息的生命周期曲线会发生改变,其效用价值会大大减小。其次,在营销活动的高峰期,发微博的时间间隔最好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因为根据上文研究发现,在微博一个小时后,其效用价值达到最高。
(二)品牌传播
由于新浪微博巨大的用户群体的吸引,很多品牌纷纷在新浪上注册官方帐号,以求达到品牌传播的效果。这些品牌在进行传播活动时,必须要做的事情就是微博,他们需要的是通过微博的来吸引越来越多的粉丝,粉丝越多,博文被转发或评论的机会就越大,这样就可以像滚雪球一样不断的扩大此品牌的粉丝群,借此达到扩大知名度的目的。通过上文中的图3可以看出,一条微博在3个小时后被评论数(即其效用价值已经减到很小),所以这些品牌用户应将发微博的时间间隔控制在三个小时左右,以达到其被关注的目的。
(三)形象建设
新浪微博沿袭了新浪博客的运营方式,最先找了一批公众人物在新浪进行实名注册,以此来吸引这些公众人物的粉丝加入微博。事实证明这种运营方式是很成功的,公众人物和新浪微博达到了双赢的状况,很多公众人物在新浪微博中提供了其知名度,新浪微博也坐稳了国内第一大微博产品的宝座。
因为公众人物有其特殊性,他们本来的粉丝就很多,所以当他们一出现在微博中,受到疯狂追捧是肯定的。于是加入的公众人物如何扩大自己的粉丝群并建立良好的形象便显得尤其重要。当然他们发帖的主题对于形象建设也很重要,但具体发什么类型的博文才最易受到关注,这需要对新浪微博的用户群进行用户行为调查分析才能得知,这也刚好是笔者想要继续研究的课题,本文讨论发帖的时间间隔。笔者认为这时博主的发帖时间间隔也应控制在3个小时左右,因为这同品牌传播的目的一样,需要的是吸引多数人的注意。
五、结论及不足之处
本文对国内外对于微博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发现国内外的学者对于微博的研究都刚刚起步。而微博作为新兴的社会网站,其应用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因此笔者从网络信息老化的角度对其信息生命周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以求得出一些有指导意义的结论。笔者对新浪微博进行实证研究后得出如下结论:(1)新浪微博的信息生命周期去曲线基本符合前人提出的网络信息生命周期曲线,其信息效用价值在15分钟内达到最大;(2)新浪微博网站的半衰期是8天,普赖斯指数是0.86,与其他网站的数据比较后发现,其老化速度相当来说比较快。
由于各方面原因的限制,本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难以获取大量的可靠数据。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导致了数据采集的困难,再加上时间、人力、物力的限制,很难获取大量的原始数据。
篇8
该文章以国内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取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文献研究的综合方式进
>> 国外名校网络视频公开课的配套服务解析 由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引发的高校工科实验教学探讨 美国名校网络公开课的尴尬 国外名校公开课对我国高校课程的启示 利用国外名校公开课程对高等代数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 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 以世界网络名校公开课作为通识教育素材的教学反思 国外网络公开课进高校课堂的路径与策略研究 策略与借鉴:国外网络公开课传播营销分析 国外名校公开课对农业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教学的启发 网络视频公开课建设研究 关于网络公开课的思考 名校“公开课”现象对高校通识教育模式的启示 美国名校公开课爆红,国内何时赶上? 走进欧美名校公开课 试论网络公开课传播形式与效果 网络公开课:打破封闭的围墙教育 网络公开课在学习中的使用 冷场的公开课 公开课的戏份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潘凌,王国锋. 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对中国公开课建设的影响[J]. 山东社会科学,2012,(8).
[3] 黄艾禾,陈薇. 开放课启示录[J]. 中国新闻周刊,2011,(12).
[4] 贾义敏. 国际高等教育开放课程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1).
[5]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事实意见,2011.
[6] 吴柏安. 网络淘课族折射成人教育缺位及对策[J]. 继续教育研究,2012,(1).
篇9
【关键词】 名老中医经验;冠心病;证候要素;贝叶斯网络
名老中医辨证规律的研究是继承与发扬中医学术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从证候要素、应证组合规律入手,通过建立冠心病心绞痛名老中医诊疗数据库,运用贝叶斯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对证候要素及所属症状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发掘名老中医冠心病心绞痛辨证规律,探索中医传承的新模式及切实可行的新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临床资料来源于“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课题子课题:陈可冀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任继学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李培生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颜德馨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赵冠英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沈宝藩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张学文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共收集冠心病医案115例,其中男性78例,女性37例;年龄37~73岁,平均(58.4±10.2)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1年,平均(4±2.56)年。前瞻性病例51例,回顾性病例64例。
1.2 诊断标准
冠心病心绞痛诊断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会专题组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1]。
1.3 病例入选标准
符合诊断的稳定性心绞痛、初发劳力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静息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
1.4 病例排除标准
①伴有重度心律失常、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为Ⅲ、Ⅳ级者)、脑梗死(急性期)、重度肺功能不全等急性疾病者;②合并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③按ICD-10诊断规范,“心绞痛”为次要诊断的病例;④未控制的高血压(1周内静息偶测血压≥160/95 mm Hg)。
1.5 研究方法
1.5.1 数据预处理 按照《中医诊断学》[2]、《中医药学名词》[3]将中医证候、症状进行规范使之统一,如:“阳气不足,痰瘀阻滞证”、“胸阳不足,痰瘀阻滞证”与“阳虚,痰瘀交阻证”均统一为“阳虚血瘀痰阻证”,“食欲不振”、“纳少”、“纳差”与“纳呆”均统一为“食欲减退”。将复合症状分解为单个症状,如将“口渴多饮”分解为“口渴”、“多饮”;将证候分解为最小证候形式,如“气虚血瘀”、分解为“气虚”、“血瘀”。
1.5.2 质量控制及数据挖掘方法 以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历115份建立SQL2000数据库,数据由2人2机分别录入,最后经审核校对与原始病历一致。运用Excel软件统计频数、频率,运用Weka3.4数据挖掘软件对证候要素-症状关系进行贝叶斯网络分析。
2 结果
2.1 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案证候要素组合规律研究
115例冠心病心绞痛病案中证候要素组合形式从单证到5证共有21种组合形式,其中五证以上组合情况见表1。
2.2 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案常见证候要素提取
本研究以出现频率大于5%为标准提取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案中常见证候要素,以能覆盖临床常见病证的95%为目标,提取结果为:血瘀、痰浊、气虚、阳虚、阴虚、内热、血虚、气滞,肝郁不是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常见证候要素。见表2。表1 115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例证候要素组合情况表 表2 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案中常见证候要素
2.3 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案证候要素诊断研究
本研究中,名老中医所关注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共有74个,运用贝叶斯网络从原始数据出发发现证候要素与症状间的因果关系,并用概率定量表示这些因果关系的强度,以P值0.5为界判定证候要素的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提高中医诊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结果如下。①血瘀。主要症状:紫默舌(0.636)、口唇青紫(0.628);次要症状:胸痛(0.466)、脉弦(0.461)。②痰浊。主要症状:腻苔(0.755);次要症状:脉滑(0.573)、厚苔(0.155)。③气虚。主要症状:乏力(0.782)、气短(0.621);次要症状:脉细(0.542)、脉弱(0.421)。④阳虚。主要症状:脉迟(0.69)、畏寒(0.643);次要症状:脉沉(0.595)、气短(0.595)、自汗(0.31)、乏力(0.262)。⑤阴虚。主要症状:红舌(0.75)、脉细(0.721);次要症状:口干(0.558)、少苔(0.212)、脉数(0.173)、裂纹舌(0.058)、盗汗(0.058)。⑥内热。主要症状:红舌(0.864)、黄苔(0.609);次要症状:口干(0.438)、口苦(0.427)、便干(0.136)、多食(0.136)、易饥(0.136)、喜饮(0.136)。⑦血虚。主要症状:淡白舌(0.688)、面色白(0.639);次要症状:脉弱(0.562)。⑧气滞。主要症状:胸闷(0.917)、胸痛(0.75);次要症状:脉涩(0.583)、脉弦(0.25)。
3 讨论
常用证候要素提取可反映名老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病机特点的认识。本研究根据“证候要素”[4]理论提取到名老中医冠心病心绞痛8个证候要素,按其病性分为实性要素和虚性要素,反映了本病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为主,其中血瘀在92.17%的患者中出现,成为冠心病心绞痛最主要的病理因素。陈可冀院士对冠心病血瘀证的研究揭示了瘀血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多种因素相关,存在于整个病理过程中[5]。本研究结果和微观研究相吻合,提示针对瘀血的治疗是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关键环节。
贝叶斯网络是指基于概率分析、图论的一种不确定性知识的表达和推理的模型。直观上讲,贝叶斯网络表现为一个赋值的复杂因果关系网络图,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表示一个变量,即一个事件,各变量之间的弧表示事件发生的直接因果关系。它能直接从数据出发获取知识,从数据中发现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并用概率定量表示这些因果关系的强度,表示出定性知识和定量知识。
本研究通过实时采集名老中医诊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信息,形成名老中医冠心病心绞痛诊疗数据库,运用贝叶斯网络提取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案证候要素相关症状,并以条件概率的形式表示出各相关症状在名老中医辨证中的贡献度,反映了证候诊断的实质,将名老中医辨证经验转化成了定量表示的知识,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开辟了新的途径。
名老中医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应证组合特征: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组合最多的形式是三证组合(47.83%),其次是二证组合(41.74%),虚证最少(6.07%),虚实夹杂证最多(72.17%),尤以虚实夹杂的二、三证组合常见。单证只出现血瘀证,二证组合以血瘀+X(其他证候要素)最多(81.25%),三证组合以血瘀+痰浊+X最多(72.73%),四证组合为气虚+血瘀+痰浊+X。气虚痰浊血瘀证是冠心病最常见的证候,阳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血瘀证、阳虚血瘀痰阻证、血瘀痰阻证和气虚血瘀证是冠心病的常见证候。
名老中医证候要素研究的意义在于:证候要素是证候的最小单位,它以解析的方式展现名老中医辨证过程,由源到流,条分缕析,有助于全面理解名老中医的辨证思维。以量化的证候要素去组合证候,不仅具有规范性,更增加了辨证的灵活性,有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1374-1375.
[2] 邓铁涛.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701.
[3]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463.
篇10
上可以搜索到我们的语文知识;在学校的标语上有做人的道理与名人名言,这些都是
我们的语文知识。
在生活中,我们的语文知识就像一本厚厚的书,里面记载着我们这么所年的劳动成
果。
在网络中,我学到了许多有关语文的知识。我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水平不强,所
以,每天早上我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电脑上 看几篇作文。我觉得电脑上的作文
种类多,文章优美,题材新饮,所以我每天在电脑上看一作文而不是在作文书上看。
我在电脑上还看一些名人名言、名人故事以及一些古诗词。我要求自己每天背诵5条
名人名言、1个名人故事和2首古诗,背会了然后写在一个笔记本上。我相信,只要每
天这样坚持下去,每天比别人多学一点,在语文方面一定会收获到比别人更甜美的果
实。
在网络中不光是通过看作文、积累名人名言,名人故事和古诗词能学到语文知识,
在我们玩游戏的过程中也能学到语文。我们。我们在与好友、同学聊天时,要组织语
言,这就用到了我们语文学的知识。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有操作说明,我们要按照操
作说明才会玩游戏。这里的操作说明也用到 了我们的语文知识。
生活中处处都有我们的语文知识,只要我们细心发现、仔细观察,平时到看课外
书,多积累一些优美词句,那么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就会有所提高。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