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意思范文
时间:2023-03-30 19:26: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意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8静夜思同步练习(II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作业
(共5题;共26分)
1.
(6分)看拼音,写汉字。
yāo
he
xuán
wō
liè
qie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liě
zuǐ
dāo
qiào
yǒu
hēi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6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各”的第一笔是“一”。(
)
(2)“觉”中一共有四个点。(
)
(3)课文《一个接一个》中“唉,要是不上学就好了。”因为:“我”确实不爱上学。
(
)
3.
(6分)拼一拼,写一写。
chūn
tiān
liǔ
shù
xún
zhǎ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yě
huā
táo
huā
dàng
qiū
qiā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
(5分)读一读,连一连。
5.
(3分)看图,选词填空。
辆
棵
支
一________笔
一________树
一________车
二、培优作业
(共1题;共9分)
6.
(9分)读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回答
(1)将诗句补充完整。
饮湖上初晴后雨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诗中描写了西湖上的________
(3)写出下面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潋滟:________
亦:________
奇:________
相宜: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作业
(共5题;共26分)
1-1、
2-1、
2-2、
2-3、
3-1、
4-1、
5-1、
二、培优作业
(共1题;共9分)
6-1、
篇2
怎么读?
对于小学生而言,就是放开声音,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也就是说,阅读不能只用眼睛看,必需大声读出来。这是因为儿童内部语言系统尚未充分发展,大声朗读可以使注意力集中,通过朗读把不熟悉的文字符号变成已经熟悉的口头语言,读出声音来自己听到了,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诵读还要做到以下要求:
1.诵读,要读出语感
什么是语感?从字面理解,就是语言的感觉。对于小学生而言,读出语感,就是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出节奏也就是停顿,读出轻重。
对于诗文的节奏问题,我们可以在学生读了一定数量的诗文之后,帮助学生概括出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形式定为“二二三”,如:“淡妆浓抹总相宜”,将五言绝句的节奏一般形式定为“二三”,如:“空山不见人”。在诗中重读的是诗的重点词,或者是韵脚。但古诗的节奏和重读不是绝对的,如:如“返景入深林”一句,节奏就应该是“二一二”。读唐代元稹的《》,诗的后两行“不是花中?筑偏?筑爱菊,此花开尽?筑更?筑无花”,诗人直白了内心的想法,说明了自己对情有独钟的理由,朗读时应语气肯定,干净利落,而不需加重拖长韵脚。
让学生读出语感,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老师的范读,老师朗读时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的表情、充沛的情感,就是对学生最好的语感培养。德国一位作家写过一本书,名字叫《朗读者》,其中有这样一句:“老师朗读的声音是学生永久的记忆”,我认为,任何美妙的录音都代替不了老师的朗读,因为老师的朗读是有感情的、有温度的,能把作品中蕴含的东西最直接、最生动地传递给孩子们,以致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永久地保留下来。所以老师在课堂上不要吝啬您美妙的声音,因为一切语言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触”,而提高古诗文语感最直截的方法也是多“薰习”而已。
2.诵读,要读出情感
情是古诗文的魂,它渗透在字里行间,与事、景交融,诸如爱国情(陆游的《示儿》)、山水情(李白的《望天门山》)、儿女情(刘禹锡的《竹枝词》)、朋友情(高适得《别董大》)、母子情(孟郊的《游子吟》)等。读出情感,是古诗文教学最大的难点。有的老师会认为,只要古诗的意思明了了,自然就读出感情来了,其实不然。如何让学生读出古诗文所蕴含的情感呢?要想让学生真正读出情感,必须通过诵读引领学生入境,正所谓“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只有入境,才使自己情感的倾诉,自己心灵的歌唱。那么学生如何入境呢?我先来讲几个例子。我在教学《望天门山》和《饮湖上初晴后雨》时,先让学生对比着读,并引导学生说出李白和苏轼笔下的山和水,在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要求学生边读边展开想象。于是有学生说,我脑子里《望天门山》的山是高的、陡的、直插云霄的,水是湍急、汹涌、哗哗响的;而《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山是朦胧的、神秘的、笼罩在雨中的,雨是明艳的、波光粼粼的。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画面,这时再引导学生读,就自然读出情感来了。再如教学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时,让学生边读边想象,从诗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我们来做小结:打鱼人的小船在风浪中起伏不定,时隐时现,像一片树叶,场面惊险,处境艰辛。之后让学生通过这首诗想象:吃鱼的可能是一些什么人?打鱼人会有怎样的艰辛?这时候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读,自然就会读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王松洲老师在执教《两小儿辩日》时,他采用了情境再现的方法,让学生找出两个小儿辩斗的部分,读一读,演一演。老师旁白提示说:“一儿坚持曰、反驳曰、争辩曰、扯着嗓子曰、指着鼻子曰、拉着对方衣服曰。”请过这种情境再现方式的诵读,学生亲自感受到了两小儿争得面红耳赤的情景。通过以上的例子,大家不难看出,要想引导学生诵读出感情,学生头脑中要有画面,要引领学生入境,正所谓“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学生要感同身受,这样的读才能读出感情,让人感动,才能“酒不醉人人自醉”。
3.诵读,要读出美感
古诗文很美,美在综合。古诗文可说是一种精练的综合的文学艺术,它往往将文字、绘画、音乐有机地统一,借助有限的文字来表达一种和谐的意境:有的抑扬铿锵,有的缠绵悱恻,有的迭沓酣畅,有的悠扬明快,有的清新含蓄……要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出诗所蕴含的美,我们可以借助一些辅助手段。如教学王维的《使至塞上》时,我们可以采用绘画的方法,观赏风光录像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蕴含的美感,相信学生在画完、看完之后,再读这首诗时,就会带出诗中所蕴含的意境和美感。
4.诵读,要读出好感
古诗文的诵读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把这种习惯培养到课外,只有让学生对古诗文的诵读“意犹未尽”,愿意自己在课外再接触,才能对古诗文产生好感。如教学《古风》做总结时,可以提示学生:我们所学的《锄禾》也是李绅所作,也名《悯农》。《锄禾》既表现了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又告诫人们要尊重劳动、爱惜粮食。我们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还有许多像《悯农》这样脍炙人口的诗文正等着你们去诵读呢!这样就自然将诵读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使学生产生了在课外找诗读的欲望,产生了对古诗文的好感。
四者之间的关系是:读出语感是基础,读出情感是提高,读出美感是升华,读出好感是延续。
诵读的好处:诵读古诗文,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诗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增强语感,提高文化素养,丰富和积累语言材料,继承汉民族语言文字的精华;诵读不仅有利于理解诗文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还有利于增强记忆力;通过诵读,脑子里积累的材料多了,写作或讲话时才能信手拈来,出口成章,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对人的气质和自信心的培养也很重要。(概括为:理解内容、提高素养、丰富积累、增强记忆、利于写作)
多读的目的是为了背诵,有一句话叫做熟读成诵,这是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背功”大加赞赏之词。熟读成诵应该有一定数量,前人大致形成了这样的看法:为了培养学深最基本的读写能力,至少要让他们背诵二百来篇文章。在私塾中广为流传的《古文观止》,就选了历来有定评的200多篇。有了这样一个基础,才能广泛涉猎,进一步深造。其实我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教授的意思,那就是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
篇3
生活体验;语言文字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7—0074—01
一﹑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补白”
古诗句子间跳跃性很强,有的仅是简单的组合,形象若有若无,却留有更广阔的想象余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古诗时,要唤起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神思飞扬,浮想联翩。
如,在教学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时,我是这样做的:
师:借助注释,谁来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生: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十分美丽,下雨时的西湖美景也非常的奇妙。
师: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然后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完后,我出示一段文字,并让学生说说我想的和他们想的有什么不同?)
生:老师的想象力更丰富,我们只是把字意串起来了。
师:老师是通过想象来补白的,你们能用这种方法再说说这句诗的内容吗?
实践证明,在教学古诗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去想象诗句中未曾出现的内容,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总之,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真正走进诗人所描绘的意境中。
二﹑利用生活体验进行“补白”
古诗语言精练,表达简洁,意蕴深远,而学生的领悟是有限的。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来感悟古诗的主题思想﹑感情以及意境。
如,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展开想象:老夫妻会说些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小儿的性格怎样?如果你在溪边剥莲蓬,还会说什么?有怎么样的动作?心情怎么样?……教师把这些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感受来完成补白。
实践证明,学生在接到教师抛给的问题后,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进行古诗的补白,而且内容很精彩。
三、用语言文字进行“补白”
语言文字是表达感情的工具。在古诗补白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所思所想。
如,教学古诗《乡村四月》时,我是这样做的:
师:“绿遍山野白满川”中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生:遍。
师:你抓住“遍”字想象,用一个比喻句,让画面变活、变美。谁能给我们说说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生1:此刻的山野已经变成了绿色的海洋,像打翻了绿色的颜料似的。
生2:山原绿得好像是画家笔下的画。
生3:这绿色仿佛是山原的绿衣裳,充满了生机。
……
学生语言表达的热情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有的学生还写出了一整段的画面描写。此时,学生的“补白”就是倾吐,是享受。教师也情不自禁地朗读学生的补白,这无疑给学生的“补白”内容又增添了一份生动。
篇4
关键词:识字教学;理解方法;朗读训练
古诗――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虽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然光彩夺目。古诗――文学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虽时间久远,却一直被传诵。古诗清新深远的意境,字里行间所蕴含的哲理,对陶冶青少年的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有着重要意义。真正涉及学古诗应该是从三年级开始的。低年段的古诗教学只停留在诵读上,对于诗歌的意思并不要求。三年级是学古诗的起始阶段。三年级的古诗教学也是比较特殊的。下面,我就谈谈对三年级古诗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识字教学是古诗教学的重要任务
随文识字教学即是一种教学要求,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小学的古诗教学中要合理地运用好这种教学方法。明确学文和识字的关系,将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提高语文古诗课堂的教学效率。三年级古诗教学,很多老师不知不觉就上成了高年段的课,一直沉浸在创设情境、理解诗意、体会情感之中。而忽略了识字写字的教学。三年级的根本任务仍然是识字、写字。
比如,在教学《乞巧》时,可这样指导生字“乞”与“气”的不同点:
师:“乞”与哪个字长得很像,老师把它们请出来,观察一下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乞”的下面部分是“乙”,“乙”就像一个人在跪着,你们可以根据这个来猜测一下“乞”的意思。
评析:林一纯老师先从字形相似点出发,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笔画上有什么不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再根据字形结构想象字义,真正让学生掌握了这个生字。
师:这首诗中有两个生字的读音是一模一样的,你们发现了吗?(出示“宵”“霄”的课件。)
师:(一边画出“宵”的象形字,一边解释字义)古时候们是根据太阳来推测时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月亮出来了,人们就回到家里休息了。“宵”的意思就是晚上。再给“宵”组词。那雨字头的“霄”,你们能用这样的方式联想一下吗?
评析:“宵”“霄”这两个生字是这首古诗中的难点,学生也经常会写错了。但听了林老师的这节课,我豁然开朗了,林老师的生字教学十分扎实,从生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入手,来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就顺理成章了。只有扎扎实实地把生字过关了,才更有利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掌握。
二、三年级的古诗教学应该教给学生理解古诗的方法
1.学会看注释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古诗的课堂教学中不但要教授学生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学习古诗而言,学会看注释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教学生学会看注释。如,《夜书所见》中“知有儿童挑促织”。注释2为“挑”:捉。注释3为“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这句诗就可以通过看注释来理解诗意了。
2.了解诗人以及写诗时的时代背景
学一首诗,不能只单纯地停留在诗的表面上,要让孩子更多地获取有关这首诗的背景资料,想象作者当时的心情,才有可能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感悟作者所表达的真实情感。这就要求老师要对古诗相当熟悉,对古诗文所表达的意境要有独特的体会,从而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品味古诗文。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要让学生了解诗人少小离家求学,孤独无依的感觉,才能更好地体会游子思乡思亲之情。
3.创设情境,体会情感
写景诗大都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美好景色。如,三年级的《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咏柳》《春日》。在教学中就要善于引导学生剖析字句,展开联想,欣赏其优美的景趣。如,在教《饮湖上初晴后雨》时,可借助运用现代多媒体,适时播放有关西湖的风光片,让学生欣赏西湖的美景,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感受、理解“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抒情诗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以情激情,引导学生深刻体验,具体感受作者的感情,引起共鸣。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引导学生明确这首诗抒发诗人做客他乡时,对兄弟非常怀念的心情。
三、反复朗读是古诗教学最基本的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孩子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有人说,古诗是无谱的音乐,欣赏音乐要用“心”聆听,整体感悟,那么古诗教学也应该是这样的。很多教师都会觉得古诗教学很难,不好把握,教师讲解得少,学生理解不够透彻,朗读的时候感情出不来;讲得多,又变成教师的“一言堂”了。不知道到底要给学生讲多少,要他们理解多深,这个“度”不好控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在古诗的教学上要尽可能地少一些理性、冷静的分析,而更多的是需要启发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体会,读出自己的想象力和鲜明的个性,教师要努力以诗化的形式传达诗意之美。因此,对于新学的一首古诗,一定要让孩子们充分地朗读,读出诗韵,读出它的音乐感。
在三年级的古诗教学上可适当地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古诗朗读方法的掌握,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终生受益!
1.押韵
韵是古典诗歌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在三年级的古诗教学中只要适当地让学生了解“押韵”就行,主要应落实在朗读上。在朗读的时候对韵脚就要恰当地重读,非韵脚的音要读得轻一点。例如:《望天门山》可以让学生注音:开(kāi)、回(huí)、出(chū)、来(lái)。在比较中知道在这首诗中,“开、回、来”押韵,而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音韵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自然而然地就读出音乐感,让人能够感觉到悦耳顺畅的音韵之美!
2.节奏
诗人在诗歌中抒怀不是平板的,而是波澜起伏的,这诉之于文字便成了诗歌的节奏。在三年级的古诗教学中,可以教给学生古诗断句法,在诗句中的停顿,读出诗的节奏感。
3.语调
在同一首诗歌中的每一句话中,它们的语调也是有高有低的。所以在三年级开始学古诗,就要让学生明白:古诗的诵读应该有起伏感和层次感。不同风格就要用不同的语调来读。比如,写景的,我们就可以读得欢快一点。蕴涵深刻情感的,我们就可以把语调放低一点,读得缓一点。在读每句话时,一般我们都遵循升语调时声音越来越大,句尾拖长且上扬,降语调时,由强到弱,句尾处语调平缓。这样就读起来跌宕起伏,取得相应谐趣的效果,可以很好地表达出古诗的意境。
4.启发想象,读诗情
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因此,不仅要读出诗韵,读明诗意,更要感悟诗情。感悟诗情最好的途径之一就是想象。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一边朗读,一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学生学习古诗时,就应该借助想象、联想,补其空白,走进作者所描写的情感世界,感悟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
当然,朗读还要体现层次性,每次朗读都要有不同的要求。先读通,再读懂,后感悟。只有在反复的朗读中,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滋味,才能获得更大的美感享受。
篇5
就古诗文而言,教参的课程安排是一首古诗一节课,但是对于预习充分的学生来说,这太过单薄,学习两首又太过紧凑。在这样的情形下,课堂拓展延伸无疑是最合适的方法。
一、同一诗人作品的纵向拓展
同一诗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写出的诗歌的意境、思想各有不同,但前后的诗歌作品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拓展延伸同诗人的作品,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诗人语言风格的感受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片段:
师:时间一天天过去,可是王维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仍然是那么的强烈。许多年后的一天,家乡的一位朋友来到长安,王维心中有千万句话想问这位朋友,但话到嘴边却只问了一句:我窗前的那株梅花开花了没有?这就是王维的另一首思乡诗《杂诗》。
生:“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师: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生:读出了王维对家乡深深的思念。
通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杂诗》的前后对比,学生很容易发现这两首诗的地点不同,时间也不同,但心情是一样的,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学生通过比较学习,加深了对《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理解、感悟,实现了文本与超文本的有机结合。
二、同题材作品的横向拓展
面对同一自然景观、同样的边疆战事,诗人们有不同的感慨。面对离别,诗人也各有情怀。围绕同一题材而抒写的诗作,在诗的海洋中比比皆是,倘若能适当延伸,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片断:
师:你知道苏轼和西湖都有哪些不解之缘吗?
生1:苏轼在杭州做知州,他为西湖疏通河流,还造了苏堤。
师:不光是苏轼和西湖有缘分,我们的诗人白居易也和西湖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游了西湖后写下了《钱塘湖春行》。
师:为了纪念白居易,我们把白沙堤称作白堤。请大家背一背这一类的古诗。(生背有关西湖的古诗)
学生在品读交流中豁然开朗:同样是西湖,却承载着诗人不同的心境和情怀。这样对教材内容进行开发重组,既丰富了课程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三、同主题作品的集约拓展
小学阶段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是相同或相近的。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改变传统的“逐首教学”“逐环教学”的模式,整合资源,凝聚主题,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片段:
师:《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以酒相送的送别诗。(出示《赠汪伦》)这首诗是以什么相送的送别诗?
生1:以歌相送。
师:(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是以什么相送的?
生2:以目相送。
师:(出示《别董大》)这首诗又是以什么相送的?
生3:以话相送。
师:仔细读读这四首诗,你会发现,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主题。
生4:都是以情相送。
师:对,诗由情生。这些送别诗都饱含着诗人的感情,对亲人,对故土,对朋友的真情。
这个环节巧妙地运用了“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方法,使学生不仅读懂了一组送别诗,而且领悟了这一类诗歌的表达方法,以诗带诗,举一反三。
《乡村四月》教学片段:
师:“绿遍山原白满川”这是一个怎样的绿色世界啊!许多诗人也写过这种绿,你们知道有哪些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师:在蒙蒙细雨中,除了子规的叫声,你还听见了哪些声音?(青蛙的鸣叫、白鹅的歌唱、虫鸣的声音……)
师:是啊,这些声音,诗人们也听到了。(出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教师运用了“一句带多句”的迁移法进行延伸性阅读。用古诗中的“绿”、古诗中的声音的同主题进行集约式拓展,让学生领略古诗中同主题诗句的魅力,一方面使学生了解诗文的意思,另一方面使学生的阅读有一种广阔感和纵深感。
篇6
充资料;表演;续编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20―0072―01
“留白”作为绘画艺术中的一种创作手法,在文学作品中也被广泛地运用。语文教学中的“补白”是针对“留白”而言的,其通常是针对文本中的空白点或生发点,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结合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合理地补充课文中语言的空白、情感的空白以及意境的空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学生独特的创造力,为文章“留白”的地方进行个性化地补白,使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能够独立的思考,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意思,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
一、创设情境补白
情境创设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手段,良好的情境创设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里。利用情境的创设进行补白,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女娲补天》时,笔者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女娲的辛劳与坚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想象女娲经过几天几夜的寻找,走过很多地方,遇到很多困难,她的脸、手和脚,会变成什么样子。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补白,使学生通过想象,对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的理解更加深刻。
二、通过仿写补白
课堂教学中,依据文本的语言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仿写训练,是使学生的语言由积累过渡到内化、由吸收转化为表达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语言与思维共同发展的有效策略。在仿写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进行补白,既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又能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如,在《搭石》一课的教学中,笔者紧紧抓住“总要”和“理所当然”两个词,引导学生不断地创造各种情境补充空白,使最终的结局都是人们“总要”、“理所当然”地帮助他。在进行仿写与补白的过程中,学生看到了乡亲们金子般的心。
三、利用标点补白
在文学作品中,标点符号是一种虽微小却不可缺少的语言工具,它的价值并不亚于文字。一个看似平常的标点符号,可以增强表达效果,延伸出文本中的未尽之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能抓住标点符号中的未尽之意设计补白,将会使文本所表达的内容更加鲜明。例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笔者大胆地对课文进行了改动,把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末尾的句号改成省略号,从而让学生发挥想象,畅所欲言,共同描绘出威尼斯白天的热闹景象。把句号变成省略号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动,却在瞬间给文章注入了活力,使学生对威尼斯的热闹有了更加生动和清晰的认识。
四、充实资料补白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往往要根据教学内容补充一些资料。资料的恰当补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之后,笔者为学生详细地介绍了坡这个人,笔者的资料补充引发了学生的深入思考,使学生感受到:一个始终追求美的人,他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被生活的艰辛所打败的。于是,学生不再只是单纯地读诗,更多的是通过这首诗来阅读苏轼的一生,阅读他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五、借助表演补白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基于这样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尝试将课堂表演引入教学,通过表演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活力。例如,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时,笔者请两名学生分别扮演陶罐和铁罐。学生通过表演,使抽象的文字变成了生动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于是,傲慢的铁罐和谦逊的陶罐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六、续编故事补白
篇7
一、引导学生体验古诗的语言之美
在古诗中,传神的字眼随处可见,它的妙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古诗的语言之美。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教学时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讨论:“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为什么用“绿”字?用“绿”字有什么好处?通过对照比较品味,让学生感悟到:诗人经过反复推敲,精心筛选,觉得都不理想,只有“绿”字最为恰当,极富于表现力。通过咬文嚼字,反复吟咏,反复品味,学生不仅深悟了全诗浓浓的乡情,而且欣赏了诗人锤炼语言的非凡功力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获得美的熏陶,受到美的感染。古诗的语言美,还表现在语言的音乐美。古诗语言简练,句数整齐,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朗朗上口,读起来自然而然产生音乐美。因此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验古诗的韵律美。如《滁州西涧》,教师可以按诗的特点指导学生用“ /”符号划分节奏,然后引导学生反复品读。“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让那悦耳的声音和优美的韵律相映成趣。只有让学生根据韵律反复吟诵,仔细品味,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语言之美。
二、引导学生体验古诗的意境之美
诗的意境是诗人想象的疆域,感情的领土,形象的王国,艺术的世界。读诗如果能进入意境,就会如临其境,如遇其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中获得启迪,受到熏陶,沉浸于美的享受中。在古诗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例如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营造一定的氛围,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古诗时,理解“潋滟”一词描绘的西湖画面时,可以出示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并且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夏日里,假如你就是苏轼,在万里无云的晴空下,此刻你正坐在西湖的凉亭中,迎着徐徐的微风,惬意地举起了手中的酒杯。除了波光闪闪的湖面,你还会看到哪些美景呢?”在让学生感受雨中西湖画面时,可以让学生观看雨中的西湖云雾迷蒙的样子,再让他们想象:“雨中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另外,对于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古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作品所给的内容展开想象,让他们眼前浮现诗中所描写的画面。如《寻隐者不遇》一诗的教学中,可以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诗人在松树下会问童子什么问题?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概据童子的回答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对话表演。通过学生的自我体验进一步领悟到了诗的意境之美。
三、引导学生体验古诗的情感之美
诗的本质是抒情的。古诗中有深沉的爱国情,浓烈的思乡情,美好的朋友情,温馨的骨肉情等.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细心品味,反复诵读体验古诗的情感之美。陆游《示儿》一诗,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感。李白的《静夜思》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王安石《泊船瓜洲》一诗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体验诗人的爱乡之情。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深。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四、引导学生体验古诗的画面之美
篇8
一、潜心涵咏,推敲词句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离开了语言,谈不上文本细读。文本细读的关键在潜心涵咏,涵咏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我们必须对文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轻易放过,要细细体会它们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字里行间的用意,用心聆听文字背后的声音,留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进行充分的思辨批注。让他们在读中感,在思中悟,在辨中明,在说中得。教师要作为引导者,在学生推敲字词中,加以指导、点拨,拓展学生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桥》这篇文章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文中还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可让学生用心体会洪水急速上涨的危急画面,配以动态的录象画面,把洪水疯狂肆虐的魔鬼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运用这些修辞手法的好处,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在第15~27自然段有关“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描写中,教师可以紧紧抓住两个“吼”字做文章。先是老汉的第一次“吼”,为何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而第二次“吼”,他却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读到最后四段时,学生恍然大悟,明白了他们俩是父子的关系。这样的结构安排与平时所学文章的过程叙述差异在哪里?在独特的结构安排中,感受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此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两个“吼”字进行不同的理解。让学生读出生气、读出批评、读出命令、读出威严和不容争辩等,感悟老汉对儿子深沉的“爱”。学生通过多次朗读,体验同一个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表达的不同涵义,在情感上深化了自己的认识。
二、深刻思考,还原生活
记得沈大安老师说过:“ ‘文本’很重要,但‘生本’更重要,语文教学要从‘文本’走向‘生本’。” 学生有自己的年龄心理特点,他们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有时我们需要换位思考:如果让孩子们来读这个文本,他们会怎样解读?通过阅读会领悟到怎样的意义呢?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教者要紧紧围绕“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句话,让学生重构故事。师:“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母亲会说这句话?”“那么,父亲又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说出这句话呢?”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到底谁说得对?”课中,教师环绕“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对矛盾来训练“说话”,学生用自己独特体验来感受文本语言,内化之后再用自己的语言习惯表达出来;让学生积极发言,说得顺理成章,从而激活学生思维,熏染学生的情感。
细读文本既要投情入境,又要还原生活。文学作品是生活的反映,如果我们把作品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思考,就会有更深的感悟。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在你生活中,像母亲这样的爱,有吗?”“父亲的爱,那种类似‘糟糕透了’的爱,有吗?”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例举了一个个感人的例子。通过读和说,学生的语感逐渐培养起来,学生的精神和人格得到了升华。
三、知人论世,纵横比较
语文专家建议:解读文本也不必一味靠自己冥思苦想,查阅必要的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作家生平介绍、写作时代背景、作家的其他作品、作家创作意图的阐述,以及前人对这部作品的评论,无一不是我们打开文本大门的钥匙。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多首苏轼的诗词。如教《题西林壁》时,教师可以查阅许多材料,了解了苏轼的生平,分析了写作背景,剖析了诗文的特色。此外,教师还可以阅读了吴小如先生的鉴赏文章。这首七绝是以“理趣”见长而引人入胜的,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织在一起。这首诗描写自然景物,精警有新意,耐人寻味。诗中字面意思浅显,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课中,教师要把重点放在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注意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学习,探讨诗的含义,交流讨论的心得。通过这首诗的学习,学生明白: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客观全面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真切感受诗文带来的审美情趣。
篇9
一、嚼字品词,充分感受古诗词的艺术魅力
1.感受诗词的语言特色
古诗词的语言几经锤炼,每一个字、词都不可替代。一个字往往倾注了诗人的情感,展示了诗歌的整体意境。因此,古诗词的阅读离不开对某一个字或词的鉴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仔细品味每一个字词赋予整首诗的特定感情基调。
比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千古传诵。据说“绿”字是诗人反复推敲与修改的结果,之前分别试了“到”、“过”、“入”、“满”等字,但都不尽如人意,直到用了“绿”字,诗人才满意。教师在引导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用“过”字来代替朗读,然后比较用“绿”字后所呈现出的朗读效果,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朗读体验分析“绿”字到底好在哪里。从词性上来看,“绿”字以形容词作动词的用法使诗句具有了动态的效果,不仅表现了春天到处是绿色的、生机勃勃的特点,而且还有“吹绿了”的意思,将春风拟人化,更增添了动态美。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具有典型性的字词,通过咀嚼品味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博大精深。
2.领会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
诗人为了增添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往往会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在《诗经》中就普遍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来满足表达的需要。而这三种表现手法对后来的古诗词创作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使诗人创作时兼顾“内容”和“形式”。所以,教师在古诗词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加强阅读的效果,必须要深入地分析诗人在创作上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产生的效果。
比如贺知章的《咏柳》,全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对柳条的喜爱之情。比如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诗人借助拟人的表现手法,赋予柳条人的情感,并将柳条当作美人。“万条垂下绿丝绦”更是运用夸张和引典的手法写出了柳枝的婀娜多姿。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循循善诱、由浅入深地分析诗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并让学生结合诗句进行分析,谈一谈该种表现手法的作用。
二、将思想、情感融入古诗词阅读中
1.体现思想性
古诗词的用语凝练有加、言近旨远,有一定的启发性,使人回味无穷,从而促使读者反思自己的行为。另外,古诗词流传至今,经过了时间的洗礼,一些诗人的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在古诗词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去挖掘诗人在诗中表现的思想特点,并帮助他们体会这一思想结晶的动人之处。
比如,在学习于谦的《石灰吟》一诗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感受诗人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为了加深学生对这首诗所流露出的思想的感受,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于诗人于谦当时所生活的社会背景,并向学生提问,让其设身处地地感受于谦的抉择,体验其伟大的情操。
2.激发学生的情感
古诗词以凝炼的语句为载体,向读者传达了诗人积蓄多时的情感,或是积极向上,或是悲伤难抑,常常引人共鸣。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在情感表达上的特点,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其真正感受到古诗的魅力。
比如在学习《赠汪伦》这一首七言绝句时,除了要让学生感受到李白的诗歌才华,还要让他们切身体会到知心朋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从小培养他们对友谊的重视。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分析哪些字词较好地传达了友情。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体验上台来表演朋友之间离别时的场面,再谈谈自己是如何与朋友相处的。最后,教师引导大家深化阅读的意义,将友情扩展到其他各种情感上。
三、将美育融入古诗词阅读
1.感受图画美
文字和图画均可表现事物,文字具有抽象、可加工的特点,而图画则具有直观的、静态的审美特点。古诗词所谓“情景交融”,正是借意象和意境将文字与图画巧妙地联结了起来。而王维的诗画作品,正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代表。因此,教师在阅读分析的过程中,要注意诗画的相辅相成,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共同发展。
比如在阅读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诗时,教师要特别注意诗人所勾勒的早春图。通读全诗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诗人所用意象的特点:全诗借助黄鹂、翠柳、白鹭等意象刻画了早春万物复苏的自然景象。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深入阅读,想象诗人所描绘的世界,并让学生试着画出来。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会发现,诗人运用了多种颜色,比如“黄”、“翠”、“白”等,这些颜色具有鲜明轻快的特点,给全诗笼上明媚愉悦的基调。
2.体会音乐美
古诗词讲究格律,特别讲究对仗和押韵,因而具有音乐美。比如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中,诗人押的是元音“i”,除首联外,其余几联的尾字分别用了“奇(qi)”“子(zi)”“宜(yi)”来押韵,便于传颂。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押韵所产生的音乐美和韵律美。
另外,古诗词还讲究停顿、重音、语调、语速等。比如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首联两句诗的停顿点明显不同,显示出较强的节奏感。至于语调和语速则要结合诗词中诗人所想要表达的特定的思想感情。情感比较愉悦的,语调的抑扬顿挫则要表现出轻快的效果来,语速相对较快。反之,则要放慢语速。这些只有多加强朗读、背诵,才能够加深体会。
四、开展以古诗词阅读为内容的主题活动
以活动为载体的古诗词阅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让学生深入地理解诗词的内涵,从而强化其对诗词的认识和理解,甚至能够准确地洞悉诗人的创作意图。因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开展主题活动,用多种形式辅助阅读,从而提高古诗词阅读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寓教于乐。
1.诗词演唱
诗词在古代都是唱出来的,诗乐一体,更具感染力。诗词演唱作为阅读的另一种形式,也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诗义。教师可以在班内举办诗词演唱活动,把诗词填入曲子,进行演唱。也可以采取竞赛的形式,选出“十佳诗词歌手”,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融入现代流行元素的演唱活动不仅能够催生古诗词新的生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诗词演绎
诗歌语言是凝练的,为很多情节和细节展开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立足于这一诗词特点,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诗义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对诗词的内容进行扩展,写成剧本,再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比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中运用多种手法表现了诗人听闻朝廷收复河南河北后欣喜若狂的心情。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诗人的心情,通过具体细节表现出来,比如诗人听闻消息后的神情、动作、对话等,通过表演,再现诗人当时的情绪。通过诗词演绎,可以让学生各展其能,发挥所长,并能够使学生切身地体会到故事创作的背景以及诗人的思想情感,提高阅读的效果。
五、结束语
篇10
一、唐诗宋词中体现出来的旅游价值
杜甫在《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将泰山的“宏大”、“雄伟”的形象美展现出来;白居易在《忆江南》中写道:“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把江南景色的色彩美写得美不胜收;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把沐浴在晨曦中的白帝城描写得如画一样。
江南水乡民居以苏州城里的沿河民居最具特色。唐人杜荀鹤曾诗赞苏州水城风光:“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城内水网密布,河道经纬贯通,而且水、路平行,河、街相邻,故大量民居邻水而建,形成前街后河的格局,家家户户门前是热闹的大街,后门则紧邻河道,层层台阶直趋水面。人们在这里取水、洗涤、停泊舟楫,有的人家还叠石为基,使建筑飞临水面,形成“人家尽枕河”、“楼台俯舟楫”的景观。在较窄的河道上,有些居民则跨水而建,此岸为大门、内院,彼岸为生活用房,河上修建廊桥连接两岸,形成一户人家,为水城平添几分姿色,别有风韵,这种格局现在仍然能够看到,而正是杜荀鹤在唐代诗坛的地位和诗句的出名,才使得人们倍加关注这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民居,启发现代人的旅游意识,逐渐成为了一种旅游资源,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游客前往。
唐诗宋词不仅把自然山水的美态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而且用词简洁、一字传神。
二、利用唐诗宋词开发旅游资源的优势
(一)优秀诗篇数量多是主观条件
在世界旅游中,纯粹的文化旅游并不多见,作为诗路的旅游,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全唐诗》《全宋词》记载了大量的优秀诗篇,诗人诗作中描写之处差不多都考证地出来,在今天仍可以找到对应的地域或景观。如到了四川就会想起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咏怀古迹》;到了杭州,就会想到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到了赤壁就会想到《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些诗词都是千古流传下来的,已是妇孺皆知,这是开发诗词旅游最大的优势。
(二)开发诗词旅游受到多方面支持是客观条件
1、旅游新线路,引起专家重视。以唐诗和宋词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已经引起了专家的重视。有专家分析,“唐诗之路”与闻名的“丝绸之路”、“茶叶之路”和“瓷器之路”相当,这是一条相对而言“文化味”特浓的“诗歌之路”,如果将各个保存完好的景点犹如珍珠般串成一线,必将强化区域旅游特色,带动区域文化和经济发展。
2、经济效益大,得到政府支持。开发诗词旅游已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如在河南省开封市建造中华宋词园的创意已被开封市政府采纳,正在研究如何把宋词与开封这座七朝古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3、适合大众口味,客源市场大。在中国推行义务教育制度的今天,几乎没有一个人不会背几首唐诗宋词,所以开发这样的旅游资源是符合大众口味的。
三、以唐诗宋词为主题的诗词旅游开发策略
(一)确定客源市场
在实行素质教育制度的今天,教育者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诗词积累。从小学到初中,要求学生背诵《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并举办比赛活动来刺激学生背诗词的积极性,所以现在初中毕业的学生对一些著名诗词都非常熟悉。但同时存在一个问题,学生不明白诗词表达的意思,囫囵吞枣,会背不会用。开发诗词旅游正是给这些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理解和运用诗词的课堂。
自古以来,中国的唐诗宋词对外国人都有巨大的吸引力,他们对诗词的韵律、平仄、格式充满了好奇。开发诗词旅游正可以吸引这些外国游客,开拓海外市场,扩大国际知名度。
所以依托唐宋诗词认知的主体,根据开发的层次可以确定一个较为广泛的市场结构,开发新的旅游形式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利用唐诗宋词进行旅游宣传,提升旅游地形象
唐宋旅游诗文的生产量堪称我国历史之最,现在已不仅仅是人们争相唱诵的山水之作了,在某一角度它已成为对旅游景观潜在细腻的宣传方式。许多旅游经营者就用唐宋文人及诗歌来做旅游景点的宣传,提升旅游地的形象,如河南云台山茱萸峰以王维曾在此写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为旅游宣传方式之一;剑门蜀道风景区以李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作为对沿线险要地势、峻丽风光的描述。苏轼在赤壁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使三国时期的战场赤壁名垂千古。由此可见,诗词成为了一种无形的广告。
(三)工作人员要有较高的诗词鉴赏能力
旅游文学在旅游工作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诗词的积累对于导游人员具有双重意义。首先是丰富导游人员的旅游文学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精神境界;同时,丰富导游人员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其次是让导游人员以老师的身份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学艺术的手法,向旅游者传授旅游文学知识,并指导旅游者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进而激发旅游者的游兴,增加旅游的情趣。
任何一个项目开始时都会遇到困难,步履维艰,但一个好的项目是有极大发展前途的。以唐诗宋词为主题的诗词旅游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它依托悠久的历史文化,扩大了旅游文化的内涵,符合现代旅游的发展潮流,因此,它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参考文献:
[1]韦燕生.中国旅游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