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欧与朱丽叶简介范文

时间:2023-04-12 13:21: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罗密欧与朱丽叶简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罗密欧与朱丽叶简介

篇1

[关键词]影像视角;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主题

把原著作品改编为影像化的视听语言是当前电影史上的巨大飞跃,电影改编是基于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而又突破原著的故事模式,通过全新的视觉对文本主题进行重新解读。透过改编电影,我们能进一步挖掘其凸显的主题元素,从而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解读文学与电影之间的关系。要把经典文学巨作转化为现代化的语境,同时也要呈现出影片的深厚思想主题,这无疑是对电影创作者的巨大挑战。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立足于原著的主题元素,并对其进行创新和诠释。因为主题元素是文学和电影中的主要内涵,所以提取文本中的主题元素,并对其进行丰富和创新,才能再现原著中的精髓。

一、莎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及其电影改编

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洋溢青春色彩的悲剧,故事背景放置在16世纪的意大利,当时两大家族存在根深蒂固的矛盾和仇恨,但两家的儿女却在一次舞会中一见钟情,并决定私订终身。罗密欧为了报朋友的血海深仇而将朱丽叶的兄长杀害了,这一行为遭到了亲王的流放。同时朱丽叶的父亲向朱丽叶施加压力,强迫她嫁给帕里斯,在这种情况下神父给朱丽叶吃了一种假死药,并秘密通知罗密欧赶回来与之相见,而当罗密欧匆忙赶回墓穴的时候并不知道朱丽叶是假死,所以他也为了追寻爱人而去当场就自杀了。当朱丽叶醒来的时候看到罗密欧已经没有气息的时候,她毫不犹疑选择了自刎,两人都为了爱情而付出了生命。失去了儿女的父母才真正领悟了仇恨只会带来永不停息的死亡,最后两家的仇恨终于消除了。

戏剧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成为一部永恒的经典之作,从16世纪至今,剧作不断地被搬上银幕舞台,分别改编为歌舞剧、音乐剧和电影等。其中1954年由意大利导演的同名电影在很大程度上忠实了原著的精神和主题内涵,并再现了原著的舞台特色,无论是人物的对白还是故事表演,都与莎剧保持一致。而在1996年改编的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后现代激情篇》则把故事背景移植到当代,从现代文化语境的视角出发探寻一些热议话题和精神渴求,这一次的改编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莎剧的舞台特色,凸显出一种真实性和生活化,借助浪漫主义的手法来凸显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真挚情感。1992年公映的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则通过音乐和舞蹈两种丰富的艺术形式来诠释这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并凸显出暴力与爱情两大主题。除此之外,1962年导演的《西区故事》也在很大程度上汲取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内容,使其具有典型的美国式特征。纵观多次的电影改编,《罗密欧与朱丽叶》始终都围绕着爱情、死亡与暴力三大主题展开故事的叙述,并引起了广大观众对时代的解读和解构母题的现代化意义。

二、改编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电影主题

(一)爱情

众所周知,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主题始终都围绕男女主人公的浪漫爱情而展开故事的叙事,而主人公的爱情产生方式是“一见钟情”,所以改编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立足点就从“见”开始,凸显出男女主人公在视觉上的凝视,影片中描写了当男主人公罗密欧初次见到朱丽叶的时候就忍不住赞扬她的美丽与高贵,并把原著中涉及的火炬、白鸽等视觉词汇构建成为电影艺术的视听画面。四部改编电影在诠释爱情主题的过程中都着重突出男女主人公在视觉上的凝视,甚至把原著中的单向凝视转化为两人的相互对望,从而在那一刹那则产生了情感的交流。1996年改编的后现代激情版则安排男女主人公在鱼缸前相见,并点燃了爱情的火苗。但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自由恋爱并不受到双方家庭的认同,在他们的爱情之间还隔着门第、财富、身份等方面的界限,但是他们的爱情是纯洁而又真诚的,所以一见钟情的爱情也成为文学创作中的经典模式。

正因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是不掺杂任何世俗因素的,所以电影改编则立足于这一点突破了原著对主要人物的身份设定,在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着重围绕着一个贵族小姐与街头痞子之间的爱恋,罗密欧始终都穿着破旧的衣服,说话油腔滑调,是一个典型的街头青年。而朱丽叶则是一个舞台上的公主,她无视那些打扮光鲜的贵族,而是注视着穿着不正、英俊爽朗的罗密欧。从中无疑可以看出俊美的外貌和身强体壮的身躯则成为相互吸引的因素,而其他是强制附加的因素。一见钟情的爱情确实很浪漫,但也难以抵抗现实的拷打,人们往往会用理性的态度去看待这一段爱情,所以电影改编则通过一个后现代的深化故事来诠释这个唯美的爱情,强化影片的爱情主题。

(二)死亡

在西方的文学史上,爱情与死亡是永不消亡的主题,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往往会以死亡的方式终结。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其中的经典案例,在莎翁笔下,爱情的最高境界就是为爱牺牲,所以原著中描写了罗密欧误以为朱丽叶已经死去了,他也选择为爱而去,跟随朱丽叶的灵魂一起漂泊,抛弃这副空洞的躯壳,抗拒世俗的钳制,在这里安息永远陪伴着她。

在表现“死亡”主题上,电影改编基本上都是根据原著来构建男女主人公为爱而殉情的死亡结局,但在1962年的《西区故事》中则突破了原著的死亡模式,影片中的男主人公并不是殉情,而是被别人狠狠打死了,而女主人公手中握着抢,她没有因为爱人的死亡而自杀,虽然她的内心已经近乎绝望了,但仍然活下来了,这一死亡结局的构建是电影改编的一个亮点,因为它站在不同的视角重新诠释了爱情与死亡的艺术内涵,影片关注生命,重视人生价值的体现,所以让女主人公活下来了,这不仅是尊重生命的表现,也寄予了人性化的创作思想,女主人公独自活着的悲痛并不少于死亡的结局,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孤独地活着需要承担失去爱人的悲痛更加悲壮、令人感动,这是一种根植于心底的痛,是支撑生命的精神寄托,在女主人公心中成为一段美好而又伤感的回忆。如同另一部经典电影《泰坦尼克号》也对活着的爱情回忆展开了美好的编制。事实上,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深化死亡主题的过程中,对传统意义上的爱情悲剧进行了重新审视,殉情的方式并不是惟一见证爱情的方式,爱情并不一定要通过死亡来证明。殉情,展现出来的是死者对爱情追求的勇气;活下去,则凸显出生者对生命的坚守,隐忍心中的苦痛,拖着一副破碎不堪的躯壳孤独地活在这个没有希望的人间。

(三)暴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暴力始终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无论是孩童之间的打闹还是家国之间的对抗,人类的暴力行径一直在持续,并成为文学艺术上的焦点主题。莎剧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暴力往往与爱情、死亡联系在一起,而电影改编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强化,着重深化了暴力主题。四部不同的改编电影在开头部分都刻画了街头暴力的场景,而且暴力的场面愈加激烈。原著中描写了两个家族之间的仇恨,所以对暴力的描写主要集中在两家仆人的纷争中,暴力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但在1954年改编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则把暴力的场景进行了渲染,突出了影片的暴力主题。原著中冤家对决在1996年改编电影中则演变为激烈的街头枪战,两个家族分别代表了黑社会的两大对头,而且人物出场的时候都会佩戴枪支。但改编电影中塑造的男主人公罗密欧是一个稳重的青年,他并不会参与到暴力中,即使是最后出手杀人也是迫于无奈的情况下。表现暴力主题最具创新的改编电影的当属《西区故事》,影片对暴力的强化几乎超过了对爱情主题的刻画,甚至故事的结束也是通过描写暴力追杀的场景。另外,电影改编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暴力进行了批评,原著中描写了罗密欧的殉情情节被改编为在歌舞场景中男主人公被人枪杀,这一结局的设置显然体现出在人类的世界中时常发生暴力、战争,所以创作者借此呼吁人类应该爱好和平,寄予了构建和平世界的期望。

与原著相对比,改编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着重凸显了暴力主题,通过塑造一个个残酷的暴力场景来说明暴力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暴力往往都是出于内心中积攒许久的仇恨,在原著中的结尾部分,莎翁通过朱丽叶父亲的口吻来阐述了暴力的根源来自于仇恨,而在改编电影《西区故事》中也特写了玛莉亚对仇恨的认识,影片中描写了玛莉亚手中举着枪,对两个暴力帮派仇恨地说他们都是杀人的凶手,她也可以杀人,但是她心中对这些人已经没有仇恨了。从中就可以得知玛莉亚对仇恨的认识更具现实意义,她指出的仇恨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普遍心理因素,只要产生了仇恨的心理就很容易驱使个体去杀人,玛莉亚的话语道出了暴力产生的根源,即人类心中存在仇恨的意识。因此,要减少暴力的发生就要让人类消除心中的仇恨,并寻找一种方式去和解心中的不悦,从而营造一个和平的生活环境。影片中也进一步描写了当两个敌对帮派听了玛莉亚的话都放下了武器,两个派别的关系也得到了缓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原著《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电影改编在一定程度上更具现实意义,电影把原著中的爱情、死亡和暴力主题实现了升华。莎剧之所以能经由多次的电影改编,关键是这部戏剧中的主题元素具有超越时代的共性,它反映出当前人类共有的心理特征,而电影改编正是抓住了这一特性对主题元素进行深化,从而在心理上与观众实现共鸣。四部改编电影都抓住了原著的爱情、死亡和暴力主题,并对主题元素进行丰富和诠释,通过影像化视听语言呈现出一段浪漫而又隽永的经典故事。

[参考文献]

[1] 莫小青.继承与颠覆――谈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电影改编[J].世界电影,2003(04).

[2] 黄金金.在颠覆中传承经典――鲁霍曼电影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后现代主义探析[J].考试周刊,2012(18).

[3] 张世君.《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电影改编的关键元素[J].当代电影,2004(03).

篇2

【关键词】罗密欧与朱丽叶;遮蔽;本真状态

在伊甸园中,亚当和夏娃看到蛇后有了恐惧,“蛇对女人说:‘神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吗?’女人对蛇说:‘园中树上的果子,我们可以吃;惟有园当中那棵树上的果子,神曾说,你们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们死。'。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1]蛇的预言中蕴含了人的自由地承担,隐含的是人的主体性的发现,即萨特所说“存在先于本质” [2]。罗密欧与朱丽叶有了爱情后便有了恐惧。“恐惧不同于害怕和类似害怕的那种概念,那些概念涉及某些确定的东西,而恐惧所涉及的是由可能性而产生的、作为可能性的自由的现实。”[3]亚当与夏娃是因为有了“眼睛明亮”的可能性而恐惧,而罗密欧与朱丽叶则是因为有了爱情而恐惧。前者为耶和华所不允许,后者则为现世的仇恨意念所不允许。两者都是意念的作用力,从真理状态达到了人类存在的重演,“重演毋宁是当下时代对曾在此的可能性的应答。这种应答保持可能事物的可能性质,从而为当下时代开启新的生存。”[4]亚当与夏娃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在真理的向度上达到了同构。对于罗密欧与朱丽叶来说,仇恨的意念是与耶和华等同的。他们所开启的都是人类共同的东西:走向人的自由与自由的人。“当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讨论自由时,他以为自由具有一种构成性的意义。”[5]

亚当与夏娃的被逐是因为吃了智慧树上的禁果,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因为有了爱情才有了如此的境遇。他们因爱情而进入了本真的无善恶状态,因此提伯尔特的死并没有使朱丽叶要杀死罗密欧。爱情是两个人处于陌生状态中的相知,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对爱情的追求,他们有家的可能。罗密欧与朱丽叶对家的反叛,恰恰是对家的追寻。这两个家是有显著区别的,前者是世俗社会中的,后者则是伊甸园中的。人由血缘的自然关系进入情感的自然关系,伊甸园中的亚当与夏娃是本真状态中的爱情,走出伊甸园后的亚当与夏娃和他们的后代们则创造了意念,也被赋予更多意念性的东西,包括善恶本身。

爱情果总有吃完的时候,被丘比特射中的心也总有流完“血”的时候,这时就是爱情的终结。在《罗密欧与朱丽叶》剧中,莎士比亚没有将悲剧拖延到世俗生活之中,而是将悲剧提前,使生活的悲剧提高到了生命的悲剧,悲剧是在爱情中开始的。而鲁迅的小说《伤逝》则是爱情延续到婚姻,在一种社会的挣扎里完成的悲剧。

遮蔽是从两个家族的累世宿怨开始的,剧中的开场诗就揭示了两个家族处于自我遮蔽的状态。两个家族的人笼罩在仇恨之中,但他们并没有实在的体验,仇恨和宿怨只是虚拟的,它只存在于过去的某个空间中,是一个静止的瞬间。它本身并不能流传到后世,只是一个处于消逝状态的瞬间。而时间也是意念性的,是虚拟出来的,它使仇恨得到了蔓延和记忆。作为时间是不存在的,人类创造出来的只是一种记忆的方式,它已经脱离了空间,也是虚拟的,不是本真的存在。它排斥了人的个体,只剩下人的血缘群体。人类自身的本真感觉已经在时间的抽象里被抽象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孔子的话完全是他所处的空间里的感觉,是此在时间中的存在,这是一种机缘,只在孔子此在的那一刻中有这种感觉。在以后的时代里,这样的空间性已经被完全抽象,没有了自我的感觉,只剩下抽象的时间“十有五、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和它们所对应的意念“志于学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人只有此在才是本真的,宿怨对于此在的我来说只是意念,它不是经验之物。戏剧中的假面舞会是个隐喻,是对人们处境的隐喻,假面是人们自我遮蔽的遮蔽之物。在舞会上,提伯尔特之于罗密欧的仇恨仍是意念的作用,也是自我的遮蔽。而罗密欧与朱丽叶则“看穿”了面具,揭去了遮蔽之物,才有了本真的感觉,因此,他们获得了爱情。

罗密欧与朱丽叶仍旧称呼对方为“仇人”、“仇敌”,但它们作为意念在他们身上的遮蔽作用已经去除了。本真的感觉去除了意念,去除了遮蔽,才有了两个人的爱情。自然之爱超越了世俗的意念。

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也同样看到了这一点,“原始人把自己的名字看成某种具体的、实在的和常常是神圣的东西。”《罗密欧与朱丽叶》剧中的两个家族笼罩在这种思维中,他们的仇恨与他们的姓氏凯普莱特和蒙太古紧密相联。血缘的权力掩盖于其下,已不为人觉察,处于遮蔽状态的人,只有服从这种血缘的权力,“自我处于权力的监禁之下” [7]。前遮蔽状态是“一种监视的目光,每一个人都在这种目光的压力之下,都会逐渐自觉地变成自己的监视者,这样就可以实现自我监禁”[8] 。于是,人进入了自我遮蔽的状态之中,“人被抛入一个渗透到社会每一个角落的权力网络当中” [9]。而罗密欧与朱丽叶已经抛弃了这样的思维,打破遮蔽后拥有的是此在的本真感觉。这样的感觉与他们的行为一致,在行动的向度里获得自由,他们最后的自杀,是对脱离意念的自由的诠释,是通向海德格尔的“本真的向死存在”。海德格尔定义本真的向死存在为:“先行到死,看清楚了丧失在常人之中的日常存在,不再沉陷于操劳和操持,而是自立于自己的生存策划种种的生存的可能性,面对由畏敞开的威胁而确知他自己,因负重而激起热情,解脱了常人的幻想而更加实际,在向死的存在中获得自由。”[10]

在原始状态,“有些专门割取敌人脑袋的人是一些极真诚和极忠实的人,还有些人怀着虔诚之心和责任感施行着残酷的仪式,或者带着正直的信念去杀人。原始人同我们一样急于珍视某种道德态度。他们的善同我们的善一样好,他们的恶同我们的恶一样恶,只是善恶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而道德判断的过程是一样的。”[11]这是意念对人的遮蔽,这种遮蔽是对人的禁锢,与把人投入监狱中一样,他们创造了精神的统治和肉体的毁灭。所以提伯尔特杀死迈丘西奥完全是意念的作用力,事实上这两人之间并没有实在的“仇恨”的感觉,完全是所谓的“宿怨”的蔓延。这样看来,人在一定程度上,仍受原始意识的笼罩。也即荣格所说,“因为它们割裂了我们世界那井然有序的进程,使任何事物都似乎变得可能了。它们对我们的影响表现了原始心理还并没有消亡。”[12]与意念紧密关联的是权力,或者说意念所掩盖的是权力,被意念所遮蔽的实质是某种权力的作用在起作用。这种意念的权力在剧作中也无处不在,“权力是处于弥散状态的东西,权力无所不在,不是说它(下转第57页)(上接第56页)包容万物,而是说它来自各方。权力不是一个机构,不是一种结构,也不是我们具有的某种力量。”[13]所以凯普莱特对朱丽叶激烈的拒婚言是意念遮蔽下的权力的爆发,它将意念的权力本质瞬间显露在我们面前,权力是现象内里的构成,这恰与福柯的理论相符合,即权力对生命的占有和管理的表现之一是对肉体的规训。

莎士比亚的剧中总是有一些人充当预言家的角色,这是剧作家的暗示,也是生活的必然。但预言与人的不能阻止厄运之间又形成了悖论。预言本身是人对生活的瞬间的感悟,而瞬间本身是人的本真状态,因为人的真实与自由只在此在的瞬间之中。“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之后,新科学带来这样的证据:除三维世界,即我们感官的世界之外,还存在着第四维,即时间维,以及第五维,即精神心理维。人们已经证明有可能感受尚未发生的事件。人们为我们展现了新的前景,使我们认识到精确科学与直接宗教的密切关系。”[14]人是一种不断消逝的存在,预言本身成了生活的一种存在可能。预言是镜子本身,人只能在镜子里看到自己而不能有所作为,所作为的只是自我的掩饰、化妆,其实质是自我的遮蔽。

罗密欧瞬间感受的顿悟和他对生的此在的感知,已经上升到哲理的向度。只是人对此在的瞬间的感知是稍纵即逝的,很快又被新的意念和欲念所遮蔽,真理只是此在的瞬间为人所拥有,在下一个瞬间,它已经消逝。

戏剧是一种人类命运的隐喻,即人类是在碎片化的瞬间里获得生命的,打破了历来的决定论,莎士比亚发现了人类在未来的历史中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当然这只是剧作家在戏剧创作中偶然打开的,它并不代表剧作家对人类未来的认知,只是一种此在的瞬间。由此,剧作与生活形成了不同的空间里的同构,一样是对真理的洞见和达到。剧作无疑是电影的前身,现代文明是一个碎片化的文明,电影则是最碎片化了的人生的集合,是瞬间的极端化。瞬间显现的是命运的可能性,并最终成就了命运。

【参考文献】

[1] 彭小燕著.《存在主义视野下的鲁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5][8][9] (挪威)G?希尔贝克,N?伊耶著.童世俊,郁振华,刘进译.《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丹麦)克尔凯郭尔著.刘继译.《恐惧的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10] 陈嘉映编著.《存在与时间读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6] 楼宇烈.《论语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4.

[11][12] 荣格著.苏克译.冯川校.《寻求灵魂的现代人》,[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

[13] 李银河著.《福柯与性-解读福柯性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篇3

[关键词]文学名著;电影改编;教学功能;综合能力

课题项目:本文系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项目。

英语文学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语言和文化方面给学生提供了鲜活的文本资料,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正如美国哈佛大学英语系兼比较文学系主任詹姆斯·安格尔称,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文学作品可以“拓展一个人的灵魂”,并给他带来“终生的(审美)愉悦”。(2008:6)然而,文学教育的效果一时不那么明显,因此往往被一些短视和功利的教育者和学习者所忽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猛烈冲击下,在扩招带来的激烈竞争下,在高等教育长期与市场脱节造成的严峻的就业压力下,象牙塔中的很多大学生开始重技能轻人文,热衷于追求四六级、口译或BEC等在劳动力市场上含金量较高的证书,文学经典在他们看来成了没有“钱途”的鸡肋。不少高校一再压缩文学课的课时,无法引导学生细读品味;有些教师授课时空有激情而不讲究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文学教育逐渐式微,陷入越来越尴尬的境地。

一些文学课教师在感到忧心焦虑的同时,开始求助于名著改编影视这种现代化手段来挽回学生对于文学经典的兴趣。的确,电影观摩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之一。在我院的刘仪华教授关于英美文学必修课的问卷调查中,有65%的学生表示对此有浓厚兴趣。(2008:138)而笔者2008年对于选修英美女作家与作品这门课的222位学生所做的调查中,高达88%的学生最欢迎这种方式。(2010:127)不排除相当一部分学生避重就轻,怕苦畏难,在细读文本领略文字的美和对经典进行“快餐式”消费之间选择了后者,但也有学生在欣赏完电影后自觉找到原著来读,甚至把它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来立题。“一部成功的电影会促使文学原著的畅销,甚至使其成为文化热点”,(王松林、李洪琴,2003:24)现在的“90后”大学生疯狂追捧的《哈利·波特》系列和《暮光之城》系列正是典型的范例。当上一部电影留下一个悬念,观众如果等不及在续集中看“下回分解”,就会去找原著揭秘。在正式的中文译本出版发行前,网上已经流传了很多“哈迷”和“暮迷”自愿分享的译文,可见只要有兴趣的驱使,貌似很难的文学作品也不见得就啃不下去。

对于教授英美文学课程的老师来说,电影是他们苦心孤诣引导学生重新接受文学经典的“垫脚石”,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然而笔者认为应该从基础英语的教学开始,更充分地发挥电影的功能。

在传统的课程设置上,大一大二是基础英语学习阶段,学生接受的主要是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然而教师往往发现学生在需要表达的时候言之无物,头脑空洞。到了大三大四的高级英语学习阶段,学生开始接触文学、语言学、跨文化交际之类专业知识,教师这时又发现学生理解经典名著有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名著改编电影正好可以解决两个阶段脱节的问题。系统充分地利用电影教学手段,可以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传统的语音课上,教师往往以学生的发音标准化为己任,其实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达到交际的目的才是最主要的。学生如果只是接受英式或美式的标准发音,会影响他们对其他地域和阶层的人群发音的理解。日本人、印度人、俄国人、阿拉伯人说起英语常常会带有本民族语言的口音,而他们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也没有问题。在英语国家里,不同的人群也会因为身份、职业、性别、种族、年龄等因素带有不同的发音。因此,很多接受标准化发音训练的中国学生到了国外,听起千差万别的发音时觉得无所适从,而他们说英语时,得到的评价常常是标准而没有特点。教师可以播放电影的片段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人说话的方式,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然后举行小组配音比赛,通过竞争机制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如果只是发音标准无懈可击,而在需要交流的时候无话可说,那也只能沦为学舌鹦鹉而已。在口语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的时候,教师往往发现有些学生不愿意开口。教师提供的一些抽象的话题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灵感、诱导他们表达的欲望。播放名著改编的影视可以给他们增加不少鲜活的话题,让他们热衷于讨论剧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训练他们用翔实的材料去充实自己的观点,用严密的逻辑去反驳他人的观点。

听力上的问题未必完全是技巧性的,有时是文化性的。笔者在教授听说教程的时候发现:即使词汇和语音没有任何障碍,学生也不能理解一个简单句子的含义,原因就在于文化背景的隔阂。书上讲到韩国民族信佛教的家庭和信基督教的家庭对圣诞节的接受大相径庭,前者根本不承认这个节日的存在,后者则用传统的韩国食物庆祝。学生对这段听力很难理解,因为我国缺少基督教氛围,圣诞节只是一个商业化的噱头。在欣赏了改编自狄更斯的同名小说《圣诞颂歌》这部影片后,他们对圣诞精神有了具体的认知,也明确意识到这个西方节日的宗教属性。

笔者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发现,学生很少会用到曾经阅读的内容。他们常常读归读,写归写,把两者完全分裂开来。不管是精读还是泛读,很多学生的阅读习惯往往是碰到一个生词就停下来查字典,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在很大程度上偏重于单词和词组的使用,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结构的把握却一带而过。这样下来,学生对读过的文章内容没有印象,记忆里只剩下单词和例句,写作的时候也联想不到课本里现成的引言和实例。然而,很多学生却往往对很久以前观看过的某个电影片段记忆犹新,在作文中也经常引用。笔者建议用电影作为学生写作的资料库,给他们提供不竭的鲜活材料。

蒋静仪主编的《阅读教程》第一第二册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Reading Salon,推介两本文学名著供学生阅读。比如第一册的第一单元推荐的是《简·爱》,而此单元的主题是亲子关系。关于这部小说学生或多或少了解一些内容,但一般对童年简·爱同情怜悯,而对成年简·爱赞赏钦佩,并没有关注两者间的有机联系。笔者要求学生在观看电影时重点思考简·爱的童年对她成年后的性格的影响。在写作观后感的时候,很多同学发现了简·爱年幼时她的舅母一家对她精神上和肉体上的虐待和她后来不顾社会地位的悬殊和传统礼仪的束缚勇敢地向罗切斯特表白爱意之间的内在联系:正因为从小就在一个缺爱的环境中成长,简·爱对爱的渴望才如此不顾一切。

到了高级英语学习阶段,英美文学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上涉及了大量的作家和作品,教师限于课时只能蜻蜓点水,学生也因此只能走马观花。对于文学作品本身没有感性的认知就很难形成鲜明的印象,而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正好可以弥补这个不足。在两三个小时中,学生就能领略一部作品的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教授“英美女作家和作品”这门选修课时,笔者在课上穿插了诸如《诺桑觉寺》《时时刻刻》《奥兰多》等名著改编电影的欣赏和讨论,让他们见识到除了《简·爱》《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乱世佳人》等他们熟知的名著之外,还有很多“次著名”的文学经典也值得研究。每一部电影笔者都会给学生提示关键点——奥斯汀在《诺桑觉寺》中所讽刺的哥特式文风在电影中的呈现,《时时刻刻》中三代女性对命运的反思和生死的抉择,《奥兰多》中所表现的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让他们边观看边思考,而不只是耽于视听享受。

电影改编有三种类型,一是移植型,即电影尽量忠于原著;二是再解释型,即电影对原著进行个性化的解释甚至评论;三是模仿型或再构思型,即电影对原著的故事结构和人物进行别出心裁的彻底改写或模仿和讽仿。(王松林、李洪琴,2003:22)比如1968年版佛朗哥·泽菲雷里导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不仅布景和服装符合16世纪意大利维罗纳的特点,男女主角的年龄也都接近原著,就是经典的移植型。1996年巴兹·鲁赫曼导演的《罗密欧+朱丽叶:后现代激情篇》虽然沿用莎士比亚的台词,却让罗密欧与朱丽叶穿越到了当代时代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维罗纳海滩,他们家的世仇也成了两个对立帮派间为了争夺地盘而导致的械斗和枪战,这属于再解释型。1961年的歌舞片《西城故事》借用莎翁原著的基本架构,却把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名字换成了托尼和玛利亚,台词也换成了现代语言,并通过歌舞去呈现,是再构思型的杰出代表。与第一种相比,第二种和第三种具有更强的创造性和艺术性,因此更适合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研究的对象。

自2007年以来,笔者一直担任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所指导学生通常只涉猎过古典文学。笔者通常建议他们比较影视改编和经典名著在人物、场景、情节等方面的异同,然后再得出孰高孰低的结论。每年都会有不少优秀文学作品被搬上舞台,除了传统文学经典(如莎士比亚和奥斯汀的作品)之外,还有现当代的得奖作品(如获诺贝尔奖的耶利内克的《钢琴教师》和获布克奖的拜厄特的《占有》)或畅销作品(如尼芬格的《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和邝丽莎的《雪花和秘密的扇子》)。学生可以选择古典名著的影视改编,也可以选择现当代的热门作品的翻拍,以便在浩如烟海的文学评论中找到一个新鲜独特的切入点。迄今为止,笔者指导学生撰写了《小说〈傲慢与偏见〉与其2005年电影改编版之比较》《小说〈名利场〉与其2004年电影改编版之比较》《后现代版的莎士比亚——比较1961年的〈西城故事〉和1996年的〈罗密欧+朱丽叶:后现代激情篇〉》《被隐藏的文本——比较拜厄特1990年的小说〈占有〉和2002年的电影改编》《成功乃失败之母——比较2002年电影版〈认真的重要性〉和1895年的原著剧本》和《从小女孩到大女人——比较刘易斯·卡罗尔的小说〈爱丽丝漫游仙境〉与2010年蒂姆·伯顿的电影改编》共6篇毕业论文,学生在比较之后往往会发现:虽然影视有原著所不及的感官冲击力,但是由于时间所限,必然在大量删改中损失原著的广度和深度,有时导演还会为了电影的商业价值牺牲原著的艺术价值。

在基础英语阶段,名著改编电影不啻为丰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灵丹妙药;在高级英语阶段,名著改编电影依然是学生亲近名著的有效手段,但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阅读原著基础上对其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最终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

[参考文献]

[1] [美]詹姆斯·安格尔.人文学科的重要性:主谈英语文学[J].外国文学评论,2008(04).

[2] 刘仪华.名著改编影视与外语研究性学习——以高校英美文学课为个案[J].电影文学,2008(18).

[3] 黄立丰.关于大学英语专业文学课的调查与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2).

篇4

[关键词] 《发条橙》;“异化”;悲剧;问题

改编自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同名小说的影片《发条橙》,自问世以来就备受争议。其中大量的暴力和性的内容使其在许多国家遭遇禁演,在英国更是被禁演达30年之久,直到影片导演库布里克辞世之后,它才得以与英国观众见面。

作家伯吉斯曾经在《再吮发条橙》一文中说过,“我想没有必要提醒读者,书名的意义是什么。发条橙本身是不存在的,但老伦敦人用它作比喻。其寓意比较怪异,总是用来形容奇怪的东西。”[1]在电影中,主人公亚历克斯就是这样一个装了发条的橙子,表面上是一个充满汁水、生命力旺盛的有机体,实际上却是一个被安装了发条的机械怪胎。亚历克斯原本是一个生命力饱满的年轻人,他凭借人性和原始生命力的冲动行事,主动地选择做一个恶棍,但是却因此触犯了社会规则,最终被意识形态所改造和规划。在亚历克斯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人与异己社会的强烈对峙,亚历克斯以其特立独行的方式来反抗所谓的文明社会,但是即使他用尽全身力气也无法冲破文明的樊笼,最终不可避免地被社会意识形态所规划,然而按照社会需要所改造的人却又无法融入社会,个人始终处于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境地。这就是影片《发条橙》的悲剧性之所在。

一、人与异己社会的对抗

在西方文学史上,把文明和社会看作是人的异化产物的观点由来已久。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到霍布斯,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异化”一词的内涵经历了多次诠释和演绎。异化的哲学含义首先是由费希特确定的,“即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这个对立面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与主体对立。”[2]人类创造了社会和文明,但是社会和文明却日益成为一种外在于人类的独立力量,束缚人类的发展,与人类主体相对立。在西方文学史上,许多作家都对“异化”主题进行了深刻的表现和探索,《发条橙》即是反思该主题的又一力作。

在传统文学和电影中,“人与异己文明的关系总是通过一些相对固定的模式(人物、情节等)体现出来。社会或者是冷酷无情地挫伤了年轻人的奋发努力,或者是让老年男女遭到惨无人道的抛弃;或者是阻止不同阶层的人相爱,或者是让兄弟反目,亲人为敌相互残杀。”“作家们往往把善良、富于感情、正直等美德赋予属于个体的人,而把文明、社会等塑造成一种邪恶的体系,一架摧残人的美德和人性的恶魔机器。”[3]203人与异己文明的对立主要表现为崇高的个人与恶魔般的文明、社会体系之间的对立。例如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作者赋予了罗密欧和朱丽叶极为真挚的感情――爱情,但是这种崇高的感情却因为家族仇恨而被禁止和摧残,即使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抗争以失败告终,他们的毁灭也带有悲剧性的崇高和壮烈。而在《发条橙》中,导演库布里克则给我们展示了一种新的个人对抗异己社会的方式――以对“坏”的选择来对抗“好”的社会。

在充满暴力与性的未来社会里,亚历克斯和他的同伴无恶不作,殴打醉酒的乞丐,与其他流氓团伙斗殴,妇女,谋杀“猫夫人”……然而,亚历克斯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妥。在他看来,他不过是依据本能欲望行动,泄欲是他活着的意义,作恶则是他的个性和生命力之所在。在影片中,除了亚历克斯的卑劣行径之外,让我们印象深刻的还有无处不在的古典音乐,尤其是贝多芬的交响曲,始终伴随着亚历克斯的行动,贯穿于电影始终。罗曼•罗兰在他那本著名的贝多芬传记中这样描写盛年的贝多芬:“他完全放纵他的暴烈与粗狂的性情,对于社会、对于习俗、对于旁人的意见、对一切都不顾虑。……所剩下的只有力、力的欢乐,需要应用它,甚至滥用它。”[4]在这层意义上,亚历克斯与贝多芬有着惊人的相似,不顾他人的意见,只凭性情行事,只不过贝多芬将激情融入了音乐,而亚历克斯的个性和生命力则外化成了卑劣行径。亚历克斯并非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有多恶劣,但是他依然主动选择放纵激情和欲望,做一个恶棍,因为他不想被动地被体面的社会选择做一个好人。“他的坏,恰好是他的个性所在,是一种极端的对自由和人性的追求。”[3]207亚历克斯正是以对“坏”的选择,以对自由和人性的极端追求,来对抗“好”的异己社会。

二、“异化”的悲剧

亚历克斯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来反抗异己社会对人的压迫和窒息,但是就算他用尽了全身力气,也难以冲破文明的桎梏,不可避免地被意识形态所改造和规划。在杀死“猫夫人”之后,亚历克斯被警察抓住并投进了监狱。为了早一点儿出狱,亚历克斯主动要求尝试一种新的科学实验,接受改造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先是给亚历克斯注射药物,然后给他穿上束缚衣,用夹子夹住眼睑,强迫他观看各种暴力和的影片,让他一见到女人就痛苦恶心,一见到打架斗殴就想吐。在完成一个疗程以后,亚历克斯当众在舞台上展现了一次治疗效果。一个凶恶的男人对他百般挑衅和侮辱,但是身体的痛苦抑制了他殴打这个男人的冲动,“顺从地”舔舐男人肮脏的鞋底。当一个的漂亮女人走上台来,他脑中闪过的念头“就是想把她压在地上,和她抽送”,但是“突然恶心的感觉一闪而现”,他控制不住地呕吐起来。亚历克斯不再是一个能够进行道德选择的人,身体的痛苦抑制了作恶的欲望,他只能选择向善,或者说,除了向善,他别无选择。纯粹的善取代了纯粹的恶。随着治疗和改造的完成,亚历克斯用对“坏”的选择来对抗“好”的社会的行动的权利也被取消了,他无力再与这个异己的社会作抗争,被迫成为这个体面社会所要求的良好分子,苟活于世。个人的抗争在庞大的社会和文明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象征着人性和生命力的贝多芬交响曲,也从亚历克斯曾经的最爱变成了难以忍受的魔音,人性和原始生命力被残忍地了。

体面的社会按照自己的需要将亚历克斯改造成了一个“好人”,然而讽刺的是,被改造成好人的亚历克斯却无法再融入这个体面的社会。当他是个为非作歹的小流氓的时候,他的生活没有丝毫不适,相反,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比许多人过得更有激情,更称心如意。可是,当亚历克斯作为好人重返社会的时候,他反而无法正常地生活。当他回到家里时,发现自己的房间已成为他人的卧室,连自己作为儿子的身份也被侵占,父母疼爱他人胜过喜爱自己。当被老乞丐殴打时,身体的痛苦使他无力还手。当被以前的同伴溺水时,他也不再有以前的凶狠,只能默默承受。当被作家亚历山大折磨时,他也别无他法,只能选择终结生命。在他与社会之间,无端多出了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将他隔离在社会正常生活之外,把他逼得走投无路。

面对异己社会的压迫,作为个体的人不得不挣扎和反抗,然而在庞大的社会体系面前,个人的抗争又是那么微不足道,根本无法撼动社会和文明的根基,因此,个体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失败的结局,被纳入社会意识形态的整体框架。当社会以强权的形式改造了个体以后,个体却反而不能融入社会,无法正常地生活。作为个体的人与异己的社会和文明,始终处于这种格格不入的境地。个体在强大的异己社会面前无所适从,找不到出路。

三、存在的问题:对抗方式的合理性

面对异己的社会和文明,亚历克斯采取了一种新的方式来与之抗衡,他的悲剧也不禁让人扼腕叹息,但是这里面也存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亚历克斯采用的方式是否合理。亚历克斯以放纵自己的欲望,以对“坏”的选择的行动来反抗社会,表面上看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仔细思考一下,我们不禁要问,难道因为反抗的对象是庞大的异己社会,他的胡作非为就能够被接受和包容吗?难道因为他的结局是悲剧的,他之前犯下的罪行就能一笔勾销吗?难道他对自由和人性的极端追求只能以作恶的方式来实现吗?

在影片里,导演有意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后半部分,即亚历克斯接受治疗及之后的遭遇,强调亚历克斯的悲剧结局,以此来强化影片的主题思想。而对于前半部分亚历克斯的卑劣行径,导演则采用了一种美化的方式来展示,以致许多观众都对亚历克斯的遭遇深表同情,而忽视了他之前的罪恶。《发条橙》被认为是“暴力美学”的代表作之一。所谓暴力美学,就是“以美学的方式,诗意的画面,甚至幻想中的镜头来表现人性暴力面和暴力行为”[5]。与暴力美学相关的一类作品有着共同特征,“那就是把暴力或血腥的东西变成纯粹的形式。”[6]在影片中,亚历克斯的暴力和都是以舞台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仿佛那只是一场游戏,不是真正的施暴。例如,比利男孩在一个破败的剧场折磨一个可怜的女子,就像一台正在演出的舞台剧,之后双方的斗殴也像是在表演,夸张的肢体动作,配合欢快的芭蕾舞序曲,对观众造成强烈的冲击。导演有意让观众跳出影片,制造出一种围观的效果,将施暴表现为一场游戏,把暴力本身消解为纯粹的形式美感。又如,亚历克斯在折磨作家时,一边优雅地唱着《雨中曲》,一边野蛮地施暴,他对作家的踢打,更像是配合乐曲的舞蹈动作。在这里,音乐原有的道德净化力量成了亚历克斯实施性与暴力的点缀。导演用非常规的肢体动作和音乐的普世道德力量冲淡了亚历克斯施暴的罪感。

对于为什么要以疏远和美化的方式来解决暴力问题,库布里克解释说:“这大概是因为,不论在原著还是在电影里,故事都是由Alex叙述的,所有事情都通过他的观察得到的。由于他对于自己做了什么有自己独特的视角,这或许会对疏远暴力有一定作用。”[7]在笔者看来,这可能只是一个借口,或许正是因为导演库布里克看到了亚历克斯采取的方式是不合理的,才用疏远和美化的方式来消解亚历克斯的邪恶,将施暴转化为游戏,用这种“投机取巧”的形式掩盖影片存在的问题。事实上,对人性和自由的追求,不一定非要以作恶的形式表现出来;激情和生命力也不是只能通过实施暴力来释放。亚历克斯完全可以像贝多芬一样,将人性和生命力融入音乐之中,或者通过其他体面的、道德的途径来对抗异己的社会和文明。

四、结 语

作为个体的人与庞大的异己社会和文明总是处于格格不入的境地,而个体的抗争总是会被社会的强权所消解。在异己社会面前,不是每个人都拥有亚历克斯的反抗精神。但是,即使反抗的激烈如亚历克斯,也无法逃脱被社会规划的命运,这就是电影《发条橙》要为我们展示的现代悲剧。

[参考文献]

[1] a娜.《发条橙》中音乐与暴力犯罪的关系及其启示[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2] 杨梅双,申倩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3] 易丹.断裂的世纪――论西方现代文学精神[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

[4] 蔡强华.电影与音乐的完美诠释――由《发条橙子》想到贝多芬[J].剧影月报,2002(06).

[5] 陈颖.论暴力电影中意识形态的缺失[J].淮海文汇,2007(06).

[6] 郝建.“暴力美学”的形式感营造及其心理机制和社会认识[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04).

篇5

【关键词】幼师英语教学 英语话剧表演 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B-0107-02

近年来,社会对学前英语教育越来越重视。由于幼儿学习新语言的接受能力极强,家长们也越来越注重培养孩子从小学习英语。幼师学生将来肩负着培养幼儿英语学习的重任,社会对幼师毕业生的英语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现实中大部分报读幼师的学生,文化基础尤其是英语基础相对较差,学习能力有限,很多学生往往更注重弹唱跳演这些才艺的学习,轻视文化课的学习。尽管幼师学校英语教学面临一定的尴尬,但也并非无计可施。通过比较分析,幼师学生与其他中职学校学生最大的区别是:幼师学生有音乐、舞蹈和表演方面的特长,在英语学习中较其他中职学生多一分优势。本文根据幼师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分析英语话剧表演的概念及优点,探索幼师英语课堂中有效运用英语话剧表演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优秀的幼儿英语教师。

一、英语话剧表演及其优点

所谓英语话剧表演,是指以英语对话为主的戏剧表演,主要叙述手段包括对话和独白,还可以使用音乐、歌唱、道具等来辅助表演,通过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普通课堂上的话剧表演并不完全等同于电视节目上的戏剧表演,课堂话剧比较轻松、随意,可有人指导,也可自己摸索。话剧表演在英语教学中有以下优点:

第一,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很多中职学生的表演欲和集体荣誉感都很强,一旦有表现的机会都想给教师和学生留下好印象。他们会倾尽全力做到最好,发挥自己的潜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使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由枯燥单调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

第二,有利于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纠正错误发音以及提高听力。话剧表演首先要求学生看得懂,明白剧情的来龙去脉,口语相对弱的学生会主动请教口语好的学生,纠正错误发音。在对话表演的过程中,观赏者努力倾听表演者的对话。对学生来说,这比直接听着念课文有趣多了,无形中也提高了听的能力。通过话剧表演,学生在听、说、读、译、记等方面都得到锻炼,从而提高交流与交际能力。

第三,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提高胆量。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会达到忘我的状态,不知不觉地忽略了观众,尽情地享受表演。实践证明,随着在众人面前表演和说话的次数增多,学生逐渐变得开朗、大胆起来。

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及团体协作精神。英语话剧表演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这种教学活动形式,使教师与学生有全新的感受,学生不仅参与程度高,而且学习热情高涨,对知识的理解和领会更深刻,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比如对文段对话的修改,对剧本的编写,对各种情境的创设及人物表情动作的把握,对道具的制作及运用,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增强动手能力,改变过去教师一味灌输知识的状态,还给学生属于自己的舞台。

第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个人魅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在表演中,学生会尽力演好自己扮演的角色,努力向观众传达他们所诠释的人物角色和人物心理,有助于学生表演能力的发展。通过观赏同学的表演,根据自己对剧本人物的剖析,对表演者进行评价,交流心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精彩的片段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和对话,或者指导学生自主选择剧本文段,把英语融入自己的表演中,在表演中学习英语,在学中取乐,乐中学习。

二、英语话剧表演在幼师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并非每一授课内容都适合采用话剧表演,因此,教师首先应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文片段进行表演;其次,成立小组相互协作查阅资料,剧本定型,再让学生推选表演角色;再次,指导学生根据剧本进行表演。为保障话剧表演在幼师英语教学中得到有效运用,应做好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阶段:动员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应尽最大的努力调动全班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表演对于个人的成长及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实效性。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对英语的掌握程度进行分配形成小组,4至6人一组,分好组选出小组长,小组长通常是英语口语基础和协调能力优者为上。

第二阶段:准备阶段。在此阶段,如何选取合适的剧本很关键。英语教材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剧本”,只要是两个人以上的对话就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剧本。或者在网络上有很多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教材内容有联系的剧本,还有个别有才华的学生甚至自己会编写英语剧本。本文中阐述的话剧表演例子就是学生在网络上自主查找选取的材料。以“荆轲刺秦王”( The man wants to kill the king )、“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同桌的你”(my deskmate)、“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等文段为例,学生对所选文段进行研读,也可根据实际表演的需要适当地增减角色及修改对白。学生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研究角色,寻找或制作相关道具,自主讨论分配角色进行排练。

第三阶段:表演阶段。学生表演时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展现不同的风采。同一个小品各组之间的表演风格也不尽相同,比如“荆轲刺秦王”文段比较搞笑,有些同学喜欢英式发音,有些喜欢采用美式发音,各种风格掺杂在里面,表演荆轲的学生还自主用纸制作了匕首,秦王贴了胡须,学生夸张的表演,引来阵阵欢笑。“音乐之声”中学生选取了有歌曲舞蹈The Lonely Goatherd的文段,表演富有趣味性和艺术性。而话剧“同桌的你” 选取的音乐采用了自作的简易英文版“同桌的你”, 由组员演唱。故事通过回忆读书时期同学间搞笑的片段,又表演出了主人公的同桌毕业后成为乡村教师救助孩子的动人事迹,催人泪下。又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片段里,学生对原来的故事结局进行了修改,改成两人殉情后化做蝴蝶。这些都是学生的二度创作。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教师要很好的统筹整个局面,因为对于这些英语水平还比较局限的学生而言,出错或者怯场忘词都是难免的。

第四阶段:评价阶段。学生都在乎别人的看法与评价,表演者需要得到他人的肯定来树立自信心,或者得到他人的指导改进自己。没有表演的学生就是观众,要求学生认真观看, 参与到评价表演的活动中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鉴赏能力。最后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并作出最后的评定。值得强调的是,虽然大部分学生的英语说得比较生硬,但在教育中,我们都能体会到赏识教育比批评教育的作用更大。在老师的表扬和激励下,学生会更加坚定地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实践表明,英语话剧表演的运用,为幼师英语教学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但由于受到课堂时间限制,课余需要较多时间进行准备等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一味地采取这样的戏剧表演法,教学时所选择的表演必须是合情合理,目的明确,可行性强的,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适时适当地运用,不能滥用。当然更重要的是要针对学生对英语掌握的程度选择不同层次的活动,在有效的情境中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语言活动,才能够达到学生愉快地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张兼中.外语教与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3]程可拉,邓妍妍,晋学军.中学英语新课程教学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朱海燕.英语课堂的表演策略[J].中国校外策略,2012(25)

[5]娄沂.戏剧教学在幼师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2 S1

篇6

[关键词] 影视服饰; 艺术特征; 表意功能; 文化内涵

长期以来,无论是理论建设还是实际创作,对电影中服装造型的研究都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影语言的现代化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电影艺术对于视觉风格的营造也越来越重视,在观众欣赏到的电影中,服装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电影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也向观众交了一张满意的答卷。我国大陆影片《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都曾荣获威尼斯电影最佳服装设计奖,华语电影《卧虎藏龙》也曾荣获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这些奖项都让我们看到,一部电影的服装造型设计和它的艺术特征都对电影整体的风格产生催化的作用。服装作为电影中人物造型的重要手段,它除了是电影创作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之外,还像场景、节奏、光效、镜头等其他造型语言一样在电影中承担着表意功能,从而向观众呈现出极高的审美意义与艺术价值,在现阶段的许多影片中,服装造型已突破了以往的传统表现方式,其造型语言逐渐向现代风格转变。

一、影视服饰的艺术特征

(一)审美特征

电影对服装美学价值的要求越来越高,服装也逐渐成为许多电影中吸引观众视线的一个闪光点,尤其是服装的独特个性和呈现出来的装饰美都是设计师们一直追求的。影片《花样年华》中,女主角张曼玉总共换了23件旗袍,影片中的她是一名冷香端凝的已婚女子,从开头到结尾,她的身体都被那23件花团锦簇的旗袍包裹得密不透风,华美的旗袍令人炫目,片中的她因不同的旗袍显得时而忧郁、时而悲伤、时而雍容、时而大度,她每穿着一件旗袍都显示出她内心的情感,虽然旗袍不间断地换,但她身上成熟柔美的气息是无法换掉的。电影《无极》中的服装造型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形式美”,造型师通过对图案、色彩的运用来给服装寓意,从而刻画出人物的性格与细节特征,丰富镜头画面的变化。电影中男主人公的服装色彩采用的是红色调,他所穿的盔甲是红色的,以此凸显他的高大威猛,盔甲上所绣的图案是条纹状的,代表着他沉稳的性格,他的服装造型在沉稳中透着艳丽,其整体色彩和谐统一。影片中女主人公正值豆蔻年华,穿的是白底绣花裙,纯白的底色中透着粉粉的暖意,体现出的整体造型纤细柔美,亭亭玉立。电影中男女主人公的服装造型与色彩截然不同,形成刚柔与红白、深浅、浓淡的鲜明对比,通过色彩的反差与服装的形式美感冲击着观众的视觉神经,产生既对立又统一的视觉效果。

(二)表意特征

表意功能指的是电影中服装造型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体现了设计者对电影中故事情节、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的主观理解,并通过服装这一表现形式将其中蕴涵的象征、隐喻呈现在观众眼前,服装是电影语言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是它所呈现出来的色彩有着象征和隐喻的表意功能。改编于莎士比亚著名戏剧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电影中,男主人公罗密欧家族的穿着多为冷色系的深绿色、蓝色和紫色,象征着这是一个古老久远却已经没落的家族,而女主人公朱丽叶家族的穿着则多为暖色系的红色、橙色和黄色,象征着这是一家狼子野心的暴发户。电影《英雄》中,设计者用颜色代表着各种情怀,白色是美丽的死亡,蓝色是最崇高的较量,红色是最炙热的生命,绿色是最宁静的回忆,黑色是最博大的胸怀,它们充分发挥了服装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影视剧《倚天屠龙记》中,那些被男主人公张无忌领导的明教魔头令我们印象深刻,为了对得起魔教的称号,设计者将他们的服装色彩大多采用深绿色,暗示着这些“魔头”内心的阴暗与歹毒,女二号周芷若的服装色彩最初是明亮的暖色,但从她继承峨眉派掌门人后由善变恶,因此设计者也将她的服装色彩由明亮变成灰暗,由暖色变成冷色,呈现出她角色性质的转变。

(三)流行特征

服装的流行元素是促进人们进行消费的一个重要特征,可以说,服装因流行而存在。在许多被人追捧的经典电影中,其中服装造型的设计往往作为时尚的风向标,引领着时装潮流,而这些服装的潮流也通过电影中人物造型的华丽服装呈现在观众眼前。电影《潘多拉的盒子》中扮演露露的路易丝・布鲁克斯在电影中的造型风靡全球,紧跟而来的纯洁与魅惑并存的齐眉波波头成为时尚潮流,引领大众。电影《上帝创造女人》中碧姬芭泽首次将朴素简单的工装女裙穿得美艳动人,变身性感尤物。著名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拍摄的电影中,女演员大多选用金发女郎,她们都有着矜持的外表,同时也有着外表掩饰下的撩人欲望;她们都拥有冷漠的神情,却同时拥有一颗火热的心。

二、影视服饰的文化内涵

(一)影视服饰顺应时代背景

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涉及个人组成的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它还是一种表现社会活动的形式,它能够帮助观众了解和识别电影中时代与社会的变迁,通过电影中人物穿着服装的款式与样式,观众就能很容易地分辨出故事发生的年代。我们翻阅历史就能看见上面记载了人类生命历程的每一个瞬间,将服装与历史合二为一,一部宏大而意义深远的史诗便诞生了。在人类发展的最初,用来记载历史、将历史传承给后代的载体是书籍,人们将自身文明进程的脚步用生动的语言文字记录下来,然而语言文字仅仅只是一种抽象、空洞的描述,它所产生的效果远远不及视觉化形象那么生动、丰富,在这方面,服装就有着语言文字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尽管现阶段的服装艺术还不是那么系统、那么严谨,但它能将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由平面变为立体、由抽象变为具体。所以尽管经过了时间的沉淀,但仍然有许多历史人物形象长期活跃在电影屏幕上、一直生活在社会人群中,这正是因为服装不仅对人物的外形特征,甚至对人物的性格个性都能进行描述与深化,所以观众在银屏上看到的“人”是粗犷的、飘逸的、痴情的、威武的、温婉的,等等各形各色的人,服装艺术将他们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观众眼前,如见真人。

(二)影视服饰里的中国传统文化

服装记载传承着人类的文明历史,中国的服装史就是一部中国的文化史,它有形、有色、有声。古时深衣、背子、襦裙的廓形都充分地描述出中国人的生活、步伐与激情,青、白、朱、玄、黄五种颜色更是涵盖了宇宙中的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这是中国人以自己独特的思考触角对哲学的阐述,除了满足了人们外在的物质需求外,服装还体现出华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它是华夏民族在特定的时代大背景下各区域习性、风俗、心理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表现。在影视剧《贞观长歌》《雍正王朝》中,对皇帝服饰上的图腾要求十分严格,上面都绣着龙凤图形的花纹,龙头绣在服装的正面,龙身则盘旋成团而坐,这样的图腾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它代表着皇帝能够稳坐江山。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弯曲的线条绣在服装的下摆,这些线条被称为水脚,在这些水脚的上面绣着波涛汹涌的水浪,水浪的上方又有许多山石宝物,名谓海水江涯,它寓意着吉祥延绵不绝,同时还寓意着万世升平和一统山河。除此之外,那些水浪也代表着平民百姓,唐太宗李世民曾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皇帝的服饰上绣上水波条纹,就是要时时刻刻提醒皇帝百姓的重要,民贵君轻才是治国之道。

(三)影视服饰中的西方传统文化

古罗马是著名的文明古国,古罗马人的装束一般是先穿上白色的麻布长袍――丘尼卡,再在外面披上宽敞的外衣――托加,托加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前后,解释为“和平时期的衣服”,它由古希腊时的希玛申演变而来,只是后来人们将希玛申的长方形改为了椭圆形,它代表了罗马人民独特的高贵气质,只要看着人们身上穿着的托加,我们就能清楚地分辨出他们的身份地位如何,那时候的托加就好比如今现代社会中的名片,是人们身份地位的彰显。在电影《埃及艳后》中,女主人公克丽奥佩・托拉穿着的丘尼卡多为颜色艳丽的红色、黄色和紫色,整体造型也十分贴身,服装在胸部位置有开衩设计,在显示出她高贵身份的同时也凸显出她对权力的贪婪欲望。男主人公凯撒的服装多为紫色边饰的托加,那是泰雅紫,供官员与祭司专用,代表着尊贵无比的身份地位,在克丽奥佩・托拉为他生的儿子小凯撒的身上也同样穿着这样的托加,充分体现出凯撒对儿子的疼爱,他希望儿子长大后能够继承自己所有的权力。

(四)影视服饰中的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在特定的时代大背景下不同民族在民间逐渐形成的一种风俗现象,通常体现在道德评价、民间风俗和区域性的传统民族节日等领域上,而人们在许多节日盛典上对服装的穿着十分讲究,如在祭祀哀悼时,人们穿着的服饰通常为黑白两色;在婚嫁喜庆时,人们穿着的服装通常为红色;在民俗节日时,人们通常穿着绣有连年有余、龙凤呈祥图案的服装,希望以此表达自己对吉祥的祝愿。不同时期的文化思潮也会对电影服装中的民俗文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儒家思想强调的是封建伦理纲常,所以在服装的色彩上则强调表现出本色,在服装的面料上表现为对简朴的主张。此外,还有许多民间传说、寓言和神话故事构成了设计者对服装创新的灵感来源,在影视动画《大闹天宫》中,相比日本动画和迪斯尼动画的造型,影片中的神话人物造型的设计是完全不同的,它们彰显的是华夏民族的个性魅力与独特风格,其中孙悟空、玉皇大帝、巨灵神的造型设计都来源于华夏传统文化中的京剧脸谱、门神、敦煌壁画、彩陶等,这些都是服装设计的灵感来源。

三、结 语

电影是一种文化需求,它是为了满足人们内心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而诞生的,一部好的电影向观众传递的不仅是一个故事情节或是它的艺术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观众的精神体验。在《京华烟云》《汉武大帝》《大明宫词》等影视剧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好的服装不仅能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审美愉悦,同时还能弘扬我国民族的气度与精神。服装本身就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它作为影视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现剧情背景、表达人物性格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风向标,它在与电影的完美结合中向观众展现了中国文明的历史发展轨迹。

[参考文献]

[1] 孙晴.影视服饰造型艺术浅论[J].电影文学,2011(04).

[2] 王诤.影视镜头中的服饰文化传递[J].新闻爱好者,2010(05).

[3] 邓伍英,邓美珍.影视服饰的文化符号及社会意义[J].山东文学,2008(01).

[4] 彭红.电影服饰的美感探寻[J].饰,2006,2(03).

篇7

摘要 《圣经》是全球范围流传最广,印数最多的一本书,西方文学深受《圣经》的影响。但丁、莎士比亚和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都有着深厚的《圣经》情结。本文主要从这三位著名作家的作品中,来分析《圣经》对他们的文学创作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圣经》 但丁 莎士比亚 列夫・托尔斯泰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作为基督教的圣书,《圣经》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一部书,一向被认为是西方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自中世纪以来,《圣经》有“唯一的书”和“书中之书”的称号,它渗透到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影响了西方各民族人民的信仰、道德、精神和文化生活。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也能找到《圣经》的影子。《圣经》故事被文学创作不断引用,《圣经》中所宣扬的仁慈、宽恕和博爱精神,也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但丁、莎士比亚和列夫・托尔斯泰是西方文学史上不同时代的三位大师,他们的作品被后世传诵,而在他们的经典巨著中,也体现着《圣经》思想的影响。

意大利诗人但丁的长篇叙事诗《神曲》,被认为是世界伟大文学作品之一。全书分三部分:《地狱》、《炼狱》和《天国》,共14233行,分为100个诗章。书中描述但丁在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引导下,遨游地狱和炼狱,到达炼狱之巅时,又得到青年时的情人贝雅特里齐的引导,得见天国的美景。仔细阅读《神曲》会发现,诗中多处提及了《圣经》人物亚当、亚伯拉罕、挪亚、摩西、大卫、耶稣、圣母、彼得等,对《圣经》中的说教、象征、启示、福音等,均有详尽的刻画和展示。这部作品除了单纯的文学意义外,还有寓言的意义。它所描写的但丁的行程,就是但丁的灵魂的历史,也就是他的心灵走向上帝的过程,给每个读者作为规范,帮助他探索一条过道德生活的“直路”,以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所以,但丁这部有着宗教哲理和神学韵味的文学杰作,其指导思想与《圣经》神学理论乃是一脉相承的。

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也与《圣经》有着密切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莎士比亚作品对《圣经》典故的巧妙运用;二是《圣经》的观念和精神(主要指仁慈、宽恕、博爱)对莎士比亚创作的巨大影响。

《威尼斯商人》是一部集中体现仁慈、宽恕和博爱精神的喜剧杰作。全剧以爱情和友谊为主题,贯穿着对真诚爱心的颂赞。安东尼奥是作家着力歌颂的人物,是一个心肠最仁慈的人,热心为善、多情尚义。在法庭上,他坚持正义,甘愿照约受罚。面对苦难默默忍受,表现出耶稣基督那种死而无怨的美德。显然,莎士比亚在这里,更多地以理想的基督徒为模型,塑造了安东尼奥这一艺术形象。同样,在莎士比亚的早期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那位帮助一对青年情侣结合的劳伦斯神父,就是仁爱的象征。剧作结尾时,正是由于他的劝说,两个世代相仇的家族才言归于好,这种宽恕与和解的基督教精神,与古希腊悲剧中冤冤相报的复仇观念形成鲜明的对比。

莎士比亚在其作品中对《圣经》故事的引用之多,使他成为引用《圣经》典故的大师。莎士比亚通过阅读《圣经》不仅获得了他所需要的知识,显然也领悟到了宗教改革家们的思想精髓。莎士比亚作品与基督教及其《圣经》的关系,早已为研究者们所关注。美国学者樊戴克曾经作过统计,莎士比亚的每一出戏剧引用《圣经》的平均次数是十四次。莎士比亚剧作常常由于恰到好处地运用《圣经》典故,而使人物形象更加形神兼备,情趣盎然,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魅力。在《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因安东尼奥放债不收利息,致使自己压低了高利贷利息,而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在第一幕第三场,夏洛克狡猾地借用《创世纪》中的典故为自己狡辩,神情活现地表现出为赚钱不择手段的极度贪欲,暴露出他希望金钱“像母羊生小羊一样地快快生利息”的深层心态。这样,莎士比亚通过巧妙地运用《圣经》典故,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19世纪俄国伟大的小说家列夫・托尔斯泰,也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他的一生追求、他的所有著作,都与基督教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代表作三大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及《复活》,书中都引用了《圣经》中的话来作为题辞。他在《复活》这部小说中严厉批判了沙皇专制制度下的官办教会,认为官办的教会玷污了基督教纯洁的教义。他提倡一种清洗干净的新型宗教,也就是托尔斯泰主义――宣扬宽恕和博爱,勿以暴力抗恶,提倡道德自我完善。他认为男女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公爵和马丝洛娃精神上的“复活”,正体现了基督教精神的“复活”和人性的复归。公爵作为一个陪审官,当他在法庭上发现被告玛丝洛娃,原来正是年青时代被他过的少女卡秋莎时,终于良心发现,开始了一系列的忏悔赎罪活动,最后得到了玛丝洛娃的宽恕,感受到爱与善的力量。这就表明了《复活》这部长篇小说宣扬的是基督教的博爱精神。

通过对上述三位作家经典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圣经》对他们的创作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在他们的作品中深刻地体现出来。因此,当我们欣赏这三位大师的作品时,很好地领悟《圣经》的精神能帮助我们更透彻地理解这些作品的深远意义。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圣经》是一座文学宝库,一份宝贵的历史资料。《圣经》带给我们无穷的思想价值、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可以说,不了解基督教《圣经》文化,就很难很好的了解西方文学的本质。

参考文献:

[1] 姜华:《〈圣经〉对莎士比亚之影响》,《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2] 朱维之:《基督教与文学》,上海书店,1992年。

篇8

[关键词] 《圣经》;英美文学;影响

一、引言

英美文学是世界文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具有《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这两大传统的根基,英美文学如果离开这两大传统根基那么就无从谈起。其中,两大根基之一的《圣经》对于英美文学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圣经》是基督教的圣书,其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这俩个部分组成,自从中世纪开始就出现了“书中之书”和“唯一的书”的称号,而且《圣经》在世界文学宝库内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在英美的流传是非常广泛的,而且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圣经》是世界古典文库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内容独特、形式多样、卷帙浩繁、意蕴深邃,其对于英美文学史的形成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圣经》,那么就要重新撰写一部英美文学史。本文对《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进行了探析。

二、在很多英美文学作品中都以《圣经》作为重要素材

在西方,尤其是英美等国的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常常以《圣经》作为重要的素材。长诗《贝尔武夫》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古老的作品之一,在这部著作中就谈到了上帝,而且说该隐的后裔含有妖怪格兰代尔,而在《旧约全书・创世纪》章中就有该隐的故事,在《圣经》中说上帝创造出的第一个男人和亚当和第一个女人夏娃的儿子就是该隐,他因为嫉妒,诱杀了弟弟亚伯,这使他成为了世间的第一个罪人,因此在《贝尔武夫》中将嗜血成性的格兰代尔说成是该隐的后代,这和《圣经》的精神和相符合的,因此可见《圣经》对英国文学著作的影响。类似于《贝尔武夫》这类以《圣经》作为素材的文学作品在英美文学中是非常之多的,比如弥尔顿的《失乐园》、惠特曼的《草叶集》中的《亚当子孙》等都属于此类的作品,由此可见,《圣经》在英美文学的创作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三、《圣经》中的词句或人名被直接引用为英美文学作品的标题或者人物名称

为了渲染作品的气氛、奠定作品的基词而直接援引《圣经》作为题目,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例子是非常多的。例如美国作家廉・福克纳的作品《押沙龙,押沙龙》就是非常明显的例子,其讲述了一个具有雄心壮志的要发家立业的人,但其一生却只是惨淡经营,人生较为示意,这是一个悲剧的故事。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福克纳想要表明现代文明解体的根本原因是人的堕落,人心目中的恨压倒爱,从这个角度来看,作者使用《圣经・旧约全书》中的“押沙龙”的名字作为其书名,其寓意可谓至深。在《圣经》关于押沙龙讲述的也是一个悲剧的故事,福克纳认为人性的丑恶是导致这种悲剧的主要原因,如果人性不进步,那么悲剧的故事就会重演。因此福克纳援引《押沙龙,押沙龙》作为题目具有统领全篇的效果。

四、《圣经》的观念和精神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创作具有重大影响

圣经》的观念和精神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创作具有重大影响,例如,“替罪羊”在世界文学中反复的出现,被无数的作家使用,而这一文学原型就是源自一个宗教的典故。在《圣经》中说,上帝为了对亚伯拉罕的忠诚进行考验,叫他将他的独生子以撒带到一个指定的地方,并将其杀了献给上帝,而正当亚伯拉罕要将以撒用刀杀了之时,出现了一个天使对他进行组织,说“我现在知道了你对上帝的敬畏,在前面的林子有一只羊,你可以杀了羊来祭献给上帝,亚伯拉罕将羊杀了代替以撒祭献给力上帝,于是“替罪羊”这一文学原型就出现了,并且在后世的文学创作中被多次的使用,比如霍桑的代表作之一《红字》中有白兰这样一个人物,其最终的回归将替罪羊原型的主要特征很好的体现了出来,这也很好的体现了《圣经》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之深。再如,仁慈、博爱、宽恕的基督精神在《圣经》中始终鲜明的贯穿着,而伟大的文学家莎士比亚的著作将《圣经》中的博爱思想体现的非常鲜明,其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被誉为“爱”与“美”的颂歌,另一部作品《威尼斯商人》也集中的体现了博爱、宽恕的精神,这也体现出了《圣经》对于英美文学的影响之深。

五、总结

《圣经》这样巨著,其内容非常的丰富,而且文体多样,其本身就体现出了非常高的文学成就,纵观英美文学史,其很多地方都流露着《圣经》的身影,由此可见《圣经》对于英美文学的影响的影响之深,本文对《圣经》对于英美文学的影响的影响进行了探析,主要探讨了很多英美文学作品中都以《圣经》作为重要素材、《圣经》中的词句或人名被直接引用为英美文学作品的标题或者人物名称、《圣经》的观念和精神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创作具有重大影响这三个方面,其实《圣经》的影响更广,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谢莉.《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文学教育(上)》.2012年5期.

篇9

ぃ酃丶词] 《诺丁山》;唯美;感悟

一、故事梗概

诺丁山,英伦一个美丽街区,有着午后温暖的阳光和童话般爱情故事发生的浪漫土壤。 William经营着一家生意惨淡的旅游书店。自从离婚后,他的爱情生活一片空白,还要忍受行为怪异、不修边幅的室友斯派克。Anna是美国著名的好莱坞影星,她的玉照出现在各个杂志的封面上,一举一动都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在好莱坞呆腻了的她,来到异国他乡的伦敦寻求刺激。 一个平淡无奇的星期三,Anna走进William的书店里,她优雅的姿态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接下来两人坠入爱河……

二、唯美的情感期盼

编剧理查-科蒂斯说过:“我有时躺在床上不能入眠,便会浮想联翩:如果我到一个经常吃饭的朋友家里,带了一个著名的人,麦当娜或其他人,情况会是怎样的?我的朋友会怎样反应?谁会装酷?在吃饭期间会怎样?他们事后会怎么说?这就是这部电影的切入点:一个普通人与一个著名的人不可思议地相遇,他们的生活会变得怎样?”

或许大部分人认为影片中的爱情故事在现实中是不会发生的,因而大明星Anna普通却唯美纯真的爱情更令我们深深为之感动。本来以为像Anna 那样的大腕明星多半会把爱情建立在利益和名誉之上,而她却选择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男人。以她的身份而言,她显然是有很多选择的。换做演艺圈其他女性可能不会这样做,因为婚姻在一些女性看来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当然还是希望这样的机会可以使她们扶摇直上。 Anna喜欢William,是因为他和他周围的人活得真挚、淳朴、简单、快乐。Anna是一个年轻貌美的电影明星,然而光环的背后是太多无奈和苦楚。 例如,影片中有一个情节展现的是William和Anna去餐厅小坐,听到邻桌有人正在高谈阔论,对Anna进行评头论足。有个家伙先是说Anna的气质十分吸引人,后来就说她像大多数女演员一样,十分随便,人尽可夫。这对Anna是莫大的伤害。人们看到的只是她华丽表面的荣耀,而很少有人知道荣耀背后的辛酸。以至于在William妹妹的生日聚会上,当每个人说出自己的心酸故事以证明自己是最失败者,Anna的真情表露却被大家认为是一场精彩的表演而已。Anna内心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爱,而不想只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正是这样的大明星Anna, 和一个离婚了的、没有任何“前途”的、被朋友戏称为“软蛋”的William相爱了。他们之间看似有着天壤之别, 但又有着共同之处,即都是渴望爱与被爱的世间凡人,因而也唤起了我们对于男女主人公唯美爱情的期盼。

三、唯美的心路历程

电影《诺丁山》以其浪漫幽默的爱情故事、灿烂明朗的影片格调荣获当年最佳爱情喜剧 。尽管只是个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发生的美好童话,但是每次听到朱丽亚•罗伯茨哽咽地说出 “Im just a girl standing in front of a boy,asking him to love her…”这句话时都会莫名其妙的感动。茫茫人海,相遇是缘,人生总有许多的邂逅和相识。爱需要勇气来面对流言蜚语,每一朵爱情玫瑰的绽放都那么难能可贵,所以每一段爱情故事才会如此动人。

影片用艺术的模式演绎了很多我们或许经历的情感历程。当William在自己的书店,无意间看到红极一时的明星Anna在他的书店,十分惊讶,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会想到他们会再次相遇。William送走Anna后,出门去买了一杯饮料端着回书店,结果在街道拐角撞到了Anna,打泼的饮料弄湿了Anna的衣服。此时他们或许觉得这应该是上天安排的缘分。 William第三次见到Anna,他们已经决定开始一段感情。Anna来给William的妹妹过完生日后,二人偷偷进入一个私人花园,然后坐在花园里畅谈着。花园里气氛温馨、恬淡,是我们最喜欢的。当William看到Anna被她美国的男朋友吻的时候,他的心都碎了。他不知道她有男朋友,很显然他已经爱上她了。Anna因为风波无处可去,就来到了William家,他收留了她,然后二人的感情到达了。得知Anna来英国拍戏,William 兴冲冲去找她,当听到Anna对别人说自己只是她的一个普通朋友,William彻底地绝望了,然后悄悄离开了。 Anna回头来找William,问他是否还爱着她,他的心已经死了,所以拒绝了她。 令我们庆幸的是影片最终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完美的结局:男女主角相偎在他们曾经流连过的长椅上,女主角耸起的腹部说明两人的结晶即将出生。

最重要的是影片展现的近乎完美的爱情感受。邂逅,生活中或许缺少,抑或没有,但是电影向我们呈现了;爱情,生活中可能平淡,也可能绚烂,电影中我们体验了。在诺丁山的一家书店,我们见证了什么叫怦然心动,平淡的生活因为这小小的一面之缘而变得激情。很多人可能抱怨影片中爱情只是童话,现实中不可能出现,那是因为自己的生活中就根本未曾拥有过这样的激情。

四、唯美的音乐、对白

看惯了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欧美电影,而此部《诺丁山》画面舒缓,背景音乐意味深远,对白真切、简洁、幽默、感人,正是这部电影的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如当William的妹妹第一次看到大明星出现在面前,“我X”脱口而出以及她独具特色的装束,使这个人物的生活层次与性格立刻鲜明了。贝尔夫妇不相信大明星会光临寒舍,说道: “Can the most famous film star in the world fall for just an ordinary guy?”为影片增添了欢快的元素。朱丽亚•罗伯茨在平民的生日聚会上说出“I am just a girl,standing in front of a boy,asking him to love me”道出了她的很多无奈。这句话足以让William悔悟自己错误的决定,勇敢地去追逐自己诺丁山之梦。 她和他都盼望有份真正的爱情,爱情面前,人人平等,不论民族,不分贵贱,所以既有西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经典之爱,也有东方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世之爱。 影片中还有许多经典的电影对白,幽默至极,看后让我们忍俊不禁。例如,朋友为了使William尽快从失恋的状态中摆脱出来,为其介绍很多女友。一次在饭桌上,当他的生食主义女友谈到蔬菜时,说道:“我们认为蔬菜和水果也有灵魂,所以我们不赞成烹饪,更不赞成直接从树上摘取食物,我们只吃落在地上的食物。” 又如William拿着一束黄颜色的小花来到酒店找Anna,没想到酒店里正在举行记者招待会。助理问William是哪个报社的,他看到桌子上有一本介绍赛马和赛狗的《马与狗》杂志,灵机一动说自己是《马与狗》杂志的。

电影里原创音乐及插曲Diane Warren的“From the Heart”、John McElhone的“In Our Lifetime”、Sharleen Spiteri的“In Our Lifetime”和Elvis Costello的“she”都是经典之作,不仅动听而且与电影情节配合得很默契。William由于受到爱情打击,怅然若失地走在街道上,这时一首爵士风格的音乐响起,伴着William失落的神情,走过秋冬春夏,这组画面和镜头浓缩了William对爱由无奈到绝望再到勇敢面对的心路历程。影片的每一首歌曲都已成为流行的经典。“she” 把本片的情感层次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使这部爱情喜剧让大家在笑过之后仍有所回味,久久不能释怀。“she”的演唱者英伦老生Elvis Costello也因此而成名,为亿万歌迷影迷所熟知。 “she”和“Notting hill”一度成为人们心中不可磨灭的经典。 听着动听的旋律,赏着唯美的画面,品着一杯清茶,人生足以。

五、唯美的镜头画面

该片导演和摄影深知“唯美”的感召力,创造了无数精美的画面和令人难以忘怀的精彩镜头,唯美至极。这些温馨、唯美的画面让人感动。感动源于心灵与心灵的融合,思想与感情的碰撞。

剧组选取了伦敦西郊有着异域风情的诺丁山为影片的外景地。 这里是多元文化的融合之地,富人与穷人、葡萄牙人和牙买加人与英国人共同生活在一起,是来自不同世界的人相遇并共存的理想之地。波多贝罗大街(Portobello Road)是诺丁山最著名的旅游商业街,经常有销售民族装饰、木雕制品和银器用品等的特色小店遍布街边,另外还有画室、书店及花店穿插其中,成为一道多元文化气息浓郁的独特风景线。因而电影在一开始,导演就对诺丁山的波特贝露市场一通狂拍――卖鲜花的、卖水果的、卖蔬菜的、卖小日用品的、卖古董的、卖中国瓷器的、卖廉价首饰的。街道两旁有好多小店,当然也包括William的小书店。

当大明星Anna和诺丁山小店主William同住事件被记者发现,Anna离William而去后,William怅然若失地穿过波特贝露市场,这时能看见一个个水果摊上草莓又红又大,绿而粗的芹菜像素色的花在菜床上盛开,雨滴打在诺丁山的石块街道上发出滴答声, 短短的一段路程,从风起叶落飘雪又走到三月艳阳,浓缩了一年四季的变迁,真是美轮美奂, 更是贴切地表达了男主人公当时的心境。Anna在William的生日聚会上享受了平民生活的乐趣之后,与William闯入某私人花园,花园清幽与宁静,美丽至极。William在极度失落的情绪下,缓步走出Anna居住的酒店,坐上一辆公交车,而车身上是大幅的Anna拍的电影广告。导演和摄影知道观众有多么喜爱童话,多么向往童话般的爱情,所以把画面拍得像童话一样精美,让人流连忘返,欲罢不能。

六、结 语

一部《诺丁山》让观众体验了剧中人爱的滋味,让我们为爱而陶醉,为爱而痴狂。编剧巧妙的构思,导演唯美的设计,加上朱莉亚•罗伯茨和休•格兰特出色的演技,将戏中角色刻画得细致入微,是这部影片的魅力所在。但是影片更多的还是唤起了人们对唯美爱情的向往。爱情的真谛,莫过于让所爱的人幸福。爱的最高境界,是一种不求回报、默默奉献、无私的境界。当然,我们之所以感动,还因为现实生活中每个男人女人心中都有一个《诺丁山》式的爱情梦。

[参考文献]

[1] 晓茜.钟情诺丁山[J].绿色中国,2008(02).

篇10

[关键词] 经典;超越时空;至死不渝

电影是一门综合性的大众艺术,电影通过银幕塑造审美化的典型、直观的视听形象,凭借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声音,凭借直观性和逼近生活的真实感,再现与反映现实生活。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是电影永恒的主题。“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种生生世世天上人间的爱情故事,在电影界是备受青睐的一个题材类型,一百多年的电影史,给我们演绎着各式各样的经典爱情。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魂断蓝桥》《罗马假日》到八九十年代的《布拉格之恋》《泰坦尼克号》,再到2000年后的《50次初恋》《天使爱美丽》,这一部部经典爱情影片为人们奉献了一个又一个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一部优秀的影片不仅能给人奉上一桌视觉的盛宴,最重要的是它能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陶冶。曾经让1990年的好莱坞影坛为之轰动的电影《人鬼情未了》就是这样一部当之无愧的经典作品,第一次看的时候收获的是感动和震撼,第二次、第三次再重新欣赏,仍然是感动和震撼。

《人鬼情未了》是由美国导演杰里•朱克(Zucker Jerry)执导的一部爱情科幻影片,英文名字是ghost,还另有中文译名《第六感生死恋》《幽灵》,《人鬼情未了》这个名字是最富有深意的,它印证的正是影片的主题――男女主人公之间那种超越生死、超越时空的爱恋之情。

影片中的主人公Sam和Molly是一对相亲相爱的恋人。一天晚上他们看戏归来,受到歹徒的抢劫。在搏斗中Sam中枪身亡,Molly悲痛欲绝。Sam变成了一个幽灵,却发现朋友Carl是谋害他的主谋,目的是为了窃取银行的巨款。如今Carl又对Molly展开了追求。为了保护Molly,惩罚凶手,Sam对Carl展开了报复。完成了心愿的Sam终即将前往天堂。在消失之前,Molly终于见到了显出身形的Sam。两人紧紧地相拥……单纯就故事而言,这部影片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的魅力之所以经久不衰,笔者认为就在于以下三点:一是它演出了真情,塑造了一段不圆满但却异常美丽的爱情故事;二是那段和影片同时成为经典的背景音乐,那是主人公生死爱情的见证,也是影片的一大亮点;三是主人公穿越生死爱情的纽带――黑人灵媒Oda Mae Brown,这是影片的另一亮点。

魅力之一:阴阳阻隔不了爱情故事。这是这部影片的主题。Sam与Molly深深相爱,影片中,他们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传达着无限的爱意。在他们生前的爱情中,有一个片段给我的印象至深,Molly在深夜难眠的时候做陶器,Sam从后面伸过手来,满怀深情地拥抱她,抚摸她,两人共同塑造着新的作品,黏土从他们手中轻轻滑过,浓浓的爱意也从紧紧相扣的十指间缓缓流淌,这时,外面的一切已经不复存在,他们眼中只有彼此,他们尽情享受着相爱的甜蜜。这是影片中最具浪漫气息和艺术氛围的一幕。但是,美丽的东西总是不会太长久,Sam说: “当我感到快乐时,我最害怕的就是失去它。”越害怕失去的东西越是难以挽留,这句话,为他们的爱情设了一个转折符号,为后来剧情的发展埋下了伏笔。枪声响起,Sam追着匪徒远去,然后转身回来,却发现Molly正抱着自己流血的身体――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幽灵,这一残酷的现实预示着他们人间的爱情已画上了句号,爱情的下一站,也就是整个影片的中心――人鬼的爱情故事即将上演。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描写爱情的话:因为爱情常常是不可预知的,所以它的消逝很多时候也往往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如果深爱过,则爱就永远不会被我们忘记。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爱情的转瞬即逝、不可挽留而又不能忘记,它才能打动亿万观众的心。

莎士比亚有句名言: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不是永远走一条平坦的道路的。那么Sam和Molly的爱情之路就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更合适了。阴阳相隔,他们欲爱不能,却又情深义重。Sam死后,Molly想念她,常常一个人发呆,那种无助的眼神、悲凄的表情无不令人动情,而Sam,成为幽灵的他,看到心爱的人伤心却无能为力无可奈何,他想说的话爱人听不到,他想抓住她,却次次扑空,想帮助她却处处跌倒,这是怎样的一种煎熬啊!这时我们看到的Sam脸上那种让人痛彻心扉的焦灼。但爱情的力量是巨大的,这种力量让死神也为之却步。为了能帮助自己的爱人,他缠着火车上的幽灵,学会了接触现实中的东西,这在以后的故事发展中,又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正是这种本领,让他惩治了杀害自己的坏人,保护了自己的爱人,完成了在人间未了的心愿,走向了天堂。在离去之前最后显形,和Molly的告别更是感人至深,那是真正的天人永隔。喜剧不一定来得美丽,而悲剧有时却挟着华丽而来,让你愈觉得美丽的破碎的心痛。这段超越时空的生死恋情,带给我们的也许就是这种美丽的破碎的心痛。

魅力之二:主题曲Unchained melody。南京师范大学影视学科开拓人袁玉琴教授在她的《电影文化诗学》一书中说到:“电影作为一种综合的视听艺术,音乐是其重要的叙事手段,在电影众多表意符号中,音乐具有独特的表意功能,它对人的情感触动最敏锐。一些微妙而复杂的情感或情绪,用画面或语言文字(对白、独白、字幕等)都难以表达,但用音乐表达起来却十分准确……” “ oh,my love,my darling,ive hungered for your touch a long,lonely time and time goes by so slowly,and time can do so much …”这首歌的中文名字曾被译为《永恒的旋律》。作为影片的主题曲,它在影片中一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出现是那个最浪漫的情节片段――男女主人公一起制作陶器,这段音乐的出现,给本来就浪漫的画面更增添了一份浪漫的情调。在这里,音乐的听觉形象和画面的视觉形象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把男女主人公那种柔情蜜意表达得淋漓尽致。主题曲的第二次响起是在Sam附在通灵者Oda Mae Brown身上和Molly相会时,音乐播放的是同样的旋律,而两个相爱的人却是阴阳相隔,两个人那种痛苦、深情的拥抱,那种对爱人的呼唤与渴望,都凝聚在那一句“Ive hungered for your touch a long”。第一次缠绵是甜蜜的、充满幸福感的,而这次却充满了凄凉、阴冷的味道,这时音乐成了一种媒介,让人们的思维在时空中来回穿梭,再一次把这段超越时空的恋情推向。乐曲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影片的结束,当柔和的天堂之光笼罩了Sam,Molly抬起脸,眼中满含着泪水,目送Sam渐行渐远,那种留恋、痛苦和绝望,配上那段如泣如诉又华美凄迷而且只保留了旋律的音乐,给人以痛彻骨髓的凄凉,留下的是永恒的眷恋和不朽的经典……“人世间还有比这更让人心碎的场面吗?” 这也许是很多观众看到此处的感觉吧。

美国著名电影作曲家赫尔曼说过:“音乐实际上为观众提供了一系列无意识的支持。它不总是显露的,而且你也不必要知道它,但它却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在《人鬼情未了》中,主题曲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Unchained melody的每一次出现都恰如其分地表现了电影的主题,让这段超越时空的恋情更加感人。有人曾经这样说过,不知道是 Unchained melody成就了这部电影,还是这部电影捧红了这曲Unchained melody。

魅力之三:生死恋情的纽带――灵媒Oda Mae Brown。男女主人公天人相隔,但又深爱着对方,渴望那种超越生死超越时空的相遇,所以灵媒Oda Mae Brown的出现是《人鬼情未了》中不可或缺的一笔,她为阴阳相隔的一对恋人搭起了一座鹊桥。影片中Oda Mae Brown靠装神弄鬼而赚取钱财,起初她是自私的,她开始对Sam的帮助也是被迫的,她初次去见Molly遭拒绝时转身就走,这个动作活灵活现地表现出了她的不情愿;面对400万的支票,她毫不掩饰她对钱的热爱之情,但在Sam的催促下,她还是恋恋不舍地捐出了那400万。最终Sam和Molly的那种至死不渝的爱深深感动了她,唤起了她内心的爱心和善良,她开始心甘情愿地去帮助他们,并且义无反顾,连她最讨厌的鬼魂附身她也肯为他们去做,也正是因为有了她的帮助,阴阳相隔的一对恋人在诀别之前才得以相见。她的每一处表演都入木三分,让人捧腹大笑又让人感动不已。有了她,男女主人公的生死恋情才得以续演,她是人鬼情的纽带。另外,她的出现给悲剧影片增添了几分喜剧色彩,给这一段隔世情缘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人鬼情未了》为我们演绎了一段让每一个人感动的隔世情缘,肉体虽然阴阳相隔,但精神却能相通,爱情却能永恒的故事,再加上优美的音乐,怎么能不令人动情呢?古今中外,这种凄美缠绵的爱情故事不知道打动了多少人的心,又有多少人为情而生,为情而死,恐怕难以说得清了。《庄子•盗跖》里那个为爱情抱柱而死的尾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为情而死的青年;双双化蝶而去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留给世人的是一段哀婉、一声叹息;罗伊和马拉那段闪电般成熟起来,却让一个人因为爱对方而献出了所有,让另一个人把这份爱永远地放在自己的心里的爱情,也不会因故事的结束而消逝;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被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400多年前用喜剧的形式改编出来的爱情故事,也早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为一部伟大的爱情史诗……他(她)们像《人鬼情未了》一样,演绎着世间的爱情传奇。炽热的爱情,连死亡也要为它让道,这就是爱的力量。

列宁说曾说过:“对于我们来说,在一切艺术样式中,最重要的就是电影。”他肯定了电影对人们产生的重要影响。那么像《人鬼情未了》这类经典的影片,它的魅力更是无穷,它用一段经典的爱情故事唱出了人生的悲欢离合,起起落落。银幕落下,留给人们的是永远的感动和震撼……

[参考文献]

[1] 蒲震元,李胜利,等.电影批评:返向21世纪[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2] 袁玉琴,等.电影文化诗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3] 邵牧君.西方电影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吴冠平.20世纪的电影[M].北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5] [匈]巴拉兹.电影美学[A].世界电影理论著名译丛[C].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