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会计制度范文

时间:2023-03-24 17:40: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企业会计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企业会计制度

篇1

关键词:新企业会计制度;执行情况;弊端

0 引言

新企业会计制度自2000年财政部印发并实施以来,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但是从当前的新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情况来看,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很多企业并没有将企业会计制度引进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管理中,而是依旧沿用老版的企业会计制度,导致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出现许多漏洞,不能与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向适应,严重损害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以重庆市的新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为研究对象,探讨当前新企业会计制度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1 样本选取、研究方式内容以及结果分析

(1)研究样本。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精确性,本次研究选取重庆市具有代表性的企业3623家,样本选取的企业在属性、规模上都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大中型企业有1230家,占据样本总量的33.95%,小企业1562家,占据样本总量的43.11%,金融企业832家,占据样本总量的22.94%。

(2)研究方式。由于新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调查属于审计方面的性质,在实际操作会有所困难,同时存在一定的误差,在确保调查经费的可承受能力的基础下,本次研究采取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实地调研。问卷内容涉及财会机构设置、企业存货和固定资产核算、资本定价、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方法、财务报表的填表方式与内容、虚拟货币交易规则、借贷费用资本的规则、无形资产转让的会计处理方式等。问卷方式通过直接给予、电子邮件发送、网上在线问答以及邮件寄送四中方式进行,其中直接给予方式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102份,问卷有效份数1100份;电子邮件发送1000份,回收950份,有效问卷920份;网上在线问答成功800份;邮件寄送方式发放问卷623份,回收500份,有效问卷450份。根据以上问卷回收和有效问卷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有效问卷的回收概率为90.26%,问卷调查效果显著。

(3)研究结果总体分析。在3623家样本企业中,有3270份问卷调查有效,有效问卷回收概率为90.26%。在3270份有效问卷调查中,仅有1632家企业能够根据新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进行财务会计管理和核算,执行效率为49.9%,其余1638家企业对于新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度不佳。

2 新企业会计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1)财会人才短缺。在重庆市所调查的样本企业中,导致新企业会计制度执行效率低下的最关键的因素是财务会计人才短缺。重庆市的中小规模的企业占据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经营规模较小、经济实力较弱,因此在人才聘用和薪酬待遇方面与大型企业相比具有较明显的劣势。在所调查的3623家企业中,小企业1562家,占据样本总量的43.11%,在问卷调查结果中,大部分企业只设定了1至2名财会人员,充分表明财务会计人员短缺现象极为严重,要知道财务会计人员是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的主体,没有一定制度执行的主体,制度将无法落实执行。此外很多企业并不重视新企业会计制度的落实,企业本身没有设置专门的会计机构,会计核算工作干脆直接交由出纳人员兼职。此外,很多企业所聘用的财务会计人员都没有会计资格上岗证书,无证上岗现象频繁,导致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偏低,严重阻碍了新企业会计制度的推广和执行[1]。

(2)新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内外动力和需求欠缺。首先,企业的外在推动能力欠缺企业在会计信息数据的外部使用推广力度不够,导致削弱了会计监督职能。尤其是没有公开对外集资权限的小企业来说,企业的债权人和税务等没有公开的财务报告。现今很多企业更多地关注自身的会计税务、物价、工商、统计等信息,而对会计工作的监督缺乏,最终导致企业对财务信息没有迫切的需求,国家财政部和税务部没有强调明确的要求和定期的检查,导致企业在退订新企业会计制度时没有外在动力的支撑。再加上很多企业管理者认为自身企业的实力远远够不上上市的水平,在集融资方面没有确切的需求,而企业的财务报告只是关系到自身的经营状况方面的问题,因此企业自身没有新企业制度执行的内部需求[2]。

(3)缺乏健全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管理体系。我国很多企业并不重视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专门的财务会计机构欠缺,财务人员、硬件配备相当不足,有的企业将财务会计工作交由出纳或销售人员兼职,导致权责部分,财务管理系统混乱的局面。在没有科学规范的内部财务控制管理系统的引导下,企业的资金账目混乱无序,很多资金流通、现金出入账信息失真,会计信息数据的记录和处理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从而为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埋下了严重的财务危机。再加上一些企业的账户处于长期记账和挂账的状态,很多账目不能及时的处理,很多重要的会计凭证没有得到科学妥善的管理,最终导致账目信息混乱。此外,很多企业在财务核算的主体上界限不清,只是公司财产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明,导致个人侵占公司财产的现象屡次发生,严重损害了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4)会计造假现象屡见不鲜。企业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通常会以做假账的方式屏蔽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数据,故意将企业的产权和股东的产权模糊化,从而有权力随意调动企业的资金,并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很多企业甚至通过关联资产转移的方式,以非法投资和虚假投资的方式转移公司财产,通过不正当目的进行非法票据集资,虚假注册,虚假账户关联,从而达到逃税、逃债、骗货的目的。

(5)新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标准不统一。以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为例,很多小规模的企业在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过程中,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经营规模、经济实力等基本条件来执行相关制度,如果新制度中有与小企业现实状况不符合的标准,则屏蔽执行。再加上小企业内部的会计基础较为薄弱,财务会计人才短缺、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偏低,最终导致新制度在执行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

(6)缺乏对新企业会计制度的培训教育。由于很多企业自身并不重视新企业会计制度的推广,再加上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经营规模的闲置,没有开展切实有效的培训和教育,导致企业内部很多人员对这项新制度的了解和掌握并不深,最终导致新企业制度的执行效率低下。

3 强化新企业会计制度执行工作的对策

(1)紧抓重点,实事求是。新企业会计制度在我国各大企业中屡次受阻,最大的问题在于企业自身的认识上,因此企业必须主动提升自身对于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的意识,端正态度,强化财经法纪知识,消除会计知识、政策、法规方面的认知误区,找出与自身企业发展相适应的重点制度进行深入贯彻和实施,坚持"紧抓重点,实事求是"的原则。

(2)清楚负面因素,创造有利内外部条件。企业应该深入职工基层,消除负面因素,创建会计财务部门,优化部门结构和人员设置,为企业创造强大的制度转换的需求,并强化外部动力对促进新企业会计制度转化的作用,从而为企业创建优越的内外部条件。

(3)内外联动监督,强化新制度的培训和宣传。新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必须建立在人的基础之上。企业职工,尤其是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对新制度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关系到执行效率。因此,企业必须加强新企业会计制度的培训和宣传,将其纳入财会人才培养的教育范畴中,促进新企业会计制度的顺利执行。同时企业必须对自身的新制度执行情况展开内外联动的监督,内部依靠企业自身的监督审查机构执行,外部依靠政府税务部的监督机构执行,从而形成内外联动的监督和审查,全方面地督促新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

4 结束语

当前新企业会计制度在执行方面主要存在财会人才短缺、制度转换的内外动力和需求欠缺、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欠缺、会计造假、制度执行标准不一、系统的培训教育缺乏等方面的弊端,因此企业必须清楚新制度执行过程中的负面因素,实事求是,突出重点,深入职工基层,强化新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最终将新企业会计制度全面有效地落实。

参考文献:

篇2

财政部制定并颁布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旨在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增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该制度特点:一是打破行业所有制和组织形式的界限,建立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大、中型企业,并在此基础上对特殊业务的核算办法进行规范(如工交企业成本核算办法、商品购销存核算办法、进出口业务核算办法、房地产商品开发核算办法等);二是兼顾小规模企业不对外直接筹资的特点,制定小规模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三是考虑到金融性企业经营的特殊性,制定金融性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该制度实施后对企业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一)新《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了企业必须计提各种资产减值准备(即: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又称“八项准备”)。这些准备的提取,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企业的利润将大幅下降;其次是由于目前除上市公司外,大部分企业仅计提了坏账准备和商品削价准备,其它各项准备均未提取,企业存在大量的减值资产,八项准备的计提将使企业资产减少,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很大影响,在实施新制度初期,表现特别明显。

(二)待处理财产损失不许跨年挂账,开办费、递延资产等费用性资产项目的取消,也将直接冲减企业利润,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三)或有事项在同时满足: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可能导致企业现金流出、能够可靠计量时,企业应根据预计可能计提负债,并直接增加企业当期费用。

(四)借款费用资本化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几种情况以及资本化金额的具体计算公式。此外,还明确规定:在确定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时,与专门借款有关的利息收入不得冲减所购建的固定资产成本,所发生利息收入直接通过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五)《企业会计制度》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即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典型的如对收入的确认,新制度则抛开收入取得的形式,从实质上取得收入这一主要原则出发,规定了收入确认的几个条件,要求企业以这几个条件为收入确认的判断标准。如售后回购,本质上不是一种销售,而是一项融资协议,整个交易不应确认为收入;再比如,融资租赁,从法律形式上看,承租人并不具有所有权,但与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转移给了承租人,承租人应作为资产入账。

(六)严格按照资产定义确认和计量各项资产,指出资产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而不是由未来交易事项形成的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如果企业某项财产不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则该财产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各项待处理财产损溢,应于期末前查明原因,并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

(七)《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偿债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应付债务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不再记入当期损益,而是记入资本公积。这一规定使许多企业原来可以通过债务重组进行操纵利润的情况,得以严格控制。

(八)对非货币易:一是不再区分同类资产交换和非同类资产交换,一律将非货币易视为同类资产的交换进行处理;二是与对债务重组账务处理规范相似,放弃了使用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确定标准的做法,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相关的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只有在发生补价的情况下,收到补价的企业才根据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为基础,确认收益。

(九)在资产负债表中,部分项目以其账面价值填列,而不是以其账面余额填列。如“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项目,都是以其账面余额扣除计提的准备后的金额填列。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固定资产”项目,应分别“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净额”等项目填列;对于超过1年到期的委托贷款,其本金和利息减去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净额,也并入“长期债权投资”项目;对于“长期应付款”项目,应根据“长期应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代销商品款不单独作为负债项目列示,而是作为存货项目的一个减项(抵减项处理)等等。

(十)在资产负债表中,还增加了“预计负债”和“已归还投资”及“实收资本(或股本)净额”项目,分别反映企业预计负债的期末余额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按合同规定在合作期间归还投资者的投资及归还投资者投资后的实收资本(或股本)净额。在利润表中,适当归并了“折扣与折让”,“存货跌价损失”两个项目,它们的相关内容分别归并到“主营业务收入”、“管理费用”等科目中反映;在补充资料中适当增加了“会计政策变更增加(减少)利润总额”、“会计估计变更增加(减少)利润总额”、“债务重组损失”等项目。

(十一)增加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方法。即在租赁开始日,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入账价值。

(十二)按新制度的规定,企业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取得的价款与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利息来核算,不再通过“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支出”科目核算,而是按其差额记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出租无形资产的租金收入和出租成本,仍通过“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支出”科目核算)。

二、进一步扩大了会计与税收的分离,加大了企业税收核算工作的难度

在过去,企业的会计核算与税收核算基本一致,随着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税务制度的不断调整,会计与税收逐步从统一走向分离。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税收制度在不断补充和完善,税收制度在某些方面已完全脱离了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而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将更加扩大会计与税收的分离,使企业会计难以服从税收。如提取各项减值准备,3年以上应收账款全额提取坏账准备,预提或有支出以及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而调整的会计记录等都将影响企业纳税调整。新会计制度要求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核算,因此,既要符合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又要准确计算缴纳所得税,对于会计人员来说,又是一项新的挑战,尽快提高业务素质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三、对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进一步规范,有利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新企业会计制度对各项具体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作出明确的信息披露要求,会计信息披露作为企业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企业应把会计信息披露作为一项制度化、日常化工作来管理和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的加强促使企业重视会计信息,努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满足企业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从而不断扩大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力。

篇3

一、短期投资实现的投资收益的账务处理差异

(一)企业持有短期投资期间所得利息或现金股利的账务处理差异

新旧企业会计制度对于“企业持有短期投资(股票、债券)期间获得的除取得时已记入应收项目的现金或利息外的利息或现金股利”是否作为短期投资实现的投资收益这一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在:

1、《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持有短期投资期间收到的除去在取得时已记入应收项目之外的利息或现金股利,直接作为收到当期的投资收益处理。相应的账务处理为:收到被投资单位发放的现金股利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投资收益”、“其他应收款”科目。

2、《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规定基本上与《工业企业会计制度》相同,公司收到发放的现金股利、利息,直接计入当期实现的投资收益。相应的账务处理为: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股利”、“应收利息”、“投资收益”等科目。

3、新企业会计制度则规定:短期投资持有期间所收到的现金股利、利息等收益,不确认投资收益,而作为冲减投资成本处理。相应的账务处理为:企业在收到被投资单位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息等收益时,对取得时已记入应收项目之外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短期投资”科目。

(二)企业出售短期持有的股票、债券或到期收回债券实现的投资收益的账务处理差异

1、《工业企业会计制度》不要求企业在持有短期投资期间对短期投资提取“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因此,在出售短期持有的股票、债券或到期收回债券时,企业只需按收到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短期投资账面余额贷记“短期投资”科目,按收到款项与短期投资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2、《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要求公司在待有短期投资期间应对短期投资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同时调整当期投资收益。公司在出售短期持有的股票、债券或到期收回债券时,按实际成本转账,但不同时调整已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账务处理时,只需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短期投资”、“投资收益”科目;待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时再对已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予以调整,当期投资收益的净额。

3、新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在持有短期投资期间应对短期投资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企业在出售短期持有的股票、债券或到期收回债券计算当期的投资收益时,要同时结转该项投资已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账务处理时,按实际收到的余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已提的跌价准备,借记“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按短期投资的账面余额,贷记“短期投资”科目,按未领取的股利或利息,贷记“应收股利”、“应收利息”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二、长期股权投资实现的投资收益的账务处理差异

(一)关于是否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差异

新旧企业会计制度在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实现的投资收益方面的差异在于企业在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是否对其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工业企业会计制度》不要求企业在持有期间对长期股权投资提取“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在处置时也不需考虑长期投资减值因素,直接按处置时收到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处置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两者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即可;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和新企业会计制度则明确要求企业在持有期间根据具体情况对长期股权投资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在处置时需考虑长期投资减值因素,结转该项投资对应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账户余额,以正确计算处置该项长期投资的收益。账务处理时,按实际收到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长期投资账面余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账户余额借记“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二)长期股权投资按成本法核算时取得的投资收益的账务处理差异

对于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成本法核算时取得的投资收益,《企业制度》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两者都未考虑“清算股利”的相应,而新企业会计制度则对此作了规定:股权持有期内应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确认投资收益。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账务处理上,企业应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中属于本企业享有的部分,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部分,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两者之间的差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三、长期债权投资实现的投资收益的账务处理差异

相对而言,新旧企业会计制度在这一方面的差异较小。《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1、企业溢价或折价购入的债券,其溢价或折价应当在债券存续期内分期摊销,以调整企业持有债券期间各期的真实利息收益。溢价购入的债券,按当期应计利息,借记“长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按当期应分摊的实际支付价款中的溢价部分,贷记“长期投资(债券投资)”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折价购入的债券,按当期应计利息,借记“长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按当期应分摊的实际支付价款中的折价部分,借记“长期投资(债券投资)”科目,按应计利息与分摊数的合计数,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2、企业长期债权投资持有期间不考虑减值准备,也较少考虑企业中途处置长期债权投资的情形,因此只需在债券到期收回本息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长期投资”科目和“投资收益”科目。

《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则规定:

1、企业认购溢价发行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债券,应于每期结账时,按应计的利息,借记“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应计利息)”或“应收利息”科目,按当期应分摊的溢价,贷记“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折价)”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投资收益”科目;购入折价发行的债券,应于每期结账时,按应计利息,借记“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应计利息)”或“应收利息”科目,按应分摊的折价,借记“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折价)”科目,按应计利息与分摊数的合计数,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篇4

关键词:会计行为 优化 制度创新

会计行为主要是会计人员通过会计活动为他人提供相应的会计信息的活动。企业会计人员行为的动机是两方面见的,一方面作为企业的一员要跟企业的其他员工一起来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另一个方面是追求自身风险的最小化。当企业的行为跟目标出现不一致的时候,会计工作人员处于对自身的考虑,会转嫁可能出现的危机。所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显得非常重要。

一、企业会计行为优化

(一)企业会计行为问题

1、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在很多企业中,普遍存在会计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的现象,这些会计人员没有系统的专业知识,缺乏相应的职业道德。根据一项调查统计显示,我国从事会计工作的员工,真正受过正规教育的比重不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可见一斑。与此同时,这些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受到了限制。

2、企业对会计行为缺乏必要的监督

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在会计制度制定的时候,没有很好的贯彻相关内部审计制度,这样就根本没有办法确保管理部门制定的方针是不是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也没有办法保证管理信息是不是安全可靠,财产是不是完整。企业的资金流失就是企业没有做好会计监督工作,从而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相对比较混乱,财务松散,管理工作成效不高。还有一部分企业在进行采购和存储的时候没有进行控制和监督,导致企业资金和财产的流失。

(二)企业会计行为优化策略

1、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会计从业人员不但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人员,同样也是监督人员。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需要一支合格的会计人员队伍。在这个队伍中,成员需要掌握专业的会计知识和财务制度,能够具有忠实的职业道德,坚持自己的原则,忠于职守。要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就必须要建立一支经过正规专业培训的会计从业队伍。就当前我国会计人员存在的现状来看,要改变这种素质不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就需要对他们进行正规的专业培训,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这样就从源头上提高了会计信息真实的可能性。

2、完善监督机制

企业的内部会计制度建设需要在国家、社会以及企业管理人员的共同监督下完成的,有效的监督更有利于企业的管理。社会监督机构在企业经营不合格的情况下要求企业进行改正,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对企业管理的辅助作用。为了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需要立法机关、审计部门以及其他监管部门共同作用,对企业的会计制度进行监督。比如,立法机关负责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执法机关对企业违法行为进行制裁,审计机关对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执行进行监督等等。

3、制定激励机制

优化会计行为需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确保工作人员能很好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当企业把工作人员的物质激励以及会计工作的效果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能很好的激发会计人员的工作热情,激励他们发挥自身的潜能。除此之外,要优化会计行为还有给工作人员公平的待遇,管理人员要根据员工的具体工作状况和作出的贡献来给于员工相应的报酬。建立客观、公正的考核标准,通过这些标准来评判会计工作人员的会计行为。还可以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从而调动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

二、创新会计预算制度

在企业会计制度创新过程中,要加强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这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前提,也是会计制度细化的重要表现。主要包括内部损失的成本、外部损失的成本以及产品营销等更方面的费用,这些都可以通过会计核算信息反应出来。根据企业的销售预算以及生产预算,还有相关的利润目标,综合形成了成本预算。要使得成本预算编制具有科学合理性,就需要在预算完成之后,建立各项的成本费用预算的标准,要具体到个人。同时,在预算编制制定完之后,在遇到周围环境变化或者企业内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要做出适当的调整。这些才能保证会计预算的科学合理性。

三、创新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首先,企业领导者要明确对企业工作的领导责任。企业领导者需要对企业会计的工作进行负责,对企业的会计机构、机构负责人员、会计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执行会计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监督,保证企业内部会计康工作的实施,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有效性,保证会计人员忠于职业道德,表彰先进的会计工作人员。其次,要明确总会计师对于企业会计工作所担负的领导责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总会计师要组织领导这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要积极参与企业的经济分析和决策问题,还要负责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要对专业人员的设置提出具体的方案。再次,要明确会计机构负责人以及主管人员的职责。企业根基自身的实际状况,设置内部机构,明确机构负责人并对其作出相应的职责分工。最后,要明确会计机构与其他职能机构的合理分工关系。会计职能部门与其他部门,比如,采购部门、销售部门等都有很密切的关系,在日常工作中会有业务联系,这就需要进行合理的公愤,加强部门间的合作。

综上所述,会计是一门管理型学科,企业会计行为与制度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会计工作的成败,建立一个良好的企业会计制度,规范会计行为,对于处理企业的利益关系、完善企业管理都有着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溪清。从核算会计到管理会计之间的转变途径[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11

篇5

实施企业新财会制度需要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导向确保新财会制度的顺利实施。

实施新财会制度首先要核实调整国家资本金的入帐价值,有利于勘察设计单位公平竞争。并根据新财会制度的原则要求制定相应的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和内部会计制度,规危内部财务活动,加强成本核算,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勘察设计单位实施企业新财会制度,根本上改变了勘察设计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模式,对其改企建制和对外开放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新财会制度、勘察设计、注意问题及对策

[论  文]:为适应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需要,规范勘察设计单位财务会计工作,财政部先后颁发了与国际接轨的勘察设计企业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于96年元月l日全面实施。由于对新制度的认识、理解和存在财会人员业务素质的差异,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既有执行中的,也有制度本身不完善而引发的。现结合工作与学习的体会,对实施企业新财会制度中应注意的一些共性问题及对策谈几点看法。

一、实施勘察设计企业新财会制度需要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导向

勘察设计单位长期在事业管理体下运行,执行预算会计制度,财务管理与企业财务管理有较大差距。目前,勘察设计单位还没有改企建制,基本还是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执行新企业财会制度,改企滞后没有配套措施,具有超前胜;产生一些与实际不相适应的问题。新旧制度、新旧体制、新旧观念交替过程中的冲击十分激烈。勘察设计单位一般没有设总会计师,矛盾反映在财会部门,使得执行新企业财会制度有一定的阻力。

在上述情况下,需要思想政治工作配合,贯穿其间。通过正确的导向,帮助领导干部和财会人员对企业新财会制度强理解和认识;进一步解放思想,在观念上换脑筋,克服计划经济的财务管理模式在思想观念中形成的思维走势,逐步确定企业新财会制度的新观念。通过正确的导向,使领导干部和职工自觉配合财会部门执行企业新财会制度,确保企业新财会制度顺利实施。

二、应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和内部会计制度

大中型勘察设计单位应设总会计师。总会计师要根据财政部《关于工交企业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的指导意见》,结合本单位生产经营的特点以及内部管理的需要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并组织实施。在执行企业新财会制度的现在,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尤为重要。

我院制定的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己于95年2月经我院职代会讨论通过运行,又结合企业新财会制度的有关规定修改完善。这是我院加强财务管理,规范内部财条活动,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我院还统一制定以会计科目为主要内容的内部会计制度。一级科目按《勘察设计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二级和三级科目根据分类原则、经营管理及编制报表的需要制定。财会人员入手一册。执行前先组织财会人员学习,进行必要的业务指导,使之能正确使用。以规范会计核算,使核算工作有章可循,避免处理业务中的随意性,方便会计报表指标汇总。会计科目全面、直观地展示本单位会计核算的内容和范围,有利于各岗位财会人员全面掌握业务。

此外,勘察设计单位应制定和逐步完善适合本企业的内部报表体系。以保证领导决策的需要,增强单位的经济应变能力和预测能力。

三、建立资本金制度后必须核实调整国家资本金

资本金是指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注册资金。资本金制度是国家围绕资本金筹集、管理以及所有者的责权利等方面所作的法律规范。

勘察设计单位设立时一般都有一定的国拨资金,其中用于固定资金部分按当时购建各种固定资产的原值入帐。实施企业新财会制度后,将原固定资产基金转作国家资本金,未对原有固定资产基金按现值进行调整。形成各单位实收资本中的国家资本金与现值严重背离。加之,有的勘察设计单位很少进行清产核资,调入、调出、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不及时进行帐务处理,使转换后企业的国家资本金与现值严重不实。在以上情况下建立起来的资本制度,势必弱化其应起的作用。这是新制度实施首先暴露出来的问题。勘察设计单位应当全面进行清产核资,,核实现有国家资本金的入帐价值。以保证企业新财会制度执行后资本金应起的作用,也有利于勘察设计单位公平竞争。

95年下半年,我院对固定资产进行了全面清理。按新制定规定重新划分固定资产标准,逐台(项)建立明细卡片,做到了帐卡物相符。根据院的实际情况分别进行管理,按部门配备固定资产实物责任人,做好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工作。

目前,我院还有待于按市场价格重估、核实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调整国家资本金。

四、必须按企业新财会制度要求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新制度改革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分类方法,适当提高了折旧水平。并规定了折旧年限的弹胜区间。勘察设计单位应在国家规定的弹胜区间内选定适合本单位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折旧年限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确需变更,应在变更前报主管财政机关批准。

95年下半年,我院清理固定资产后,按经济性质进行分类。分为建筑物、电算设备、通讯设备、勘察专用设备、运输设备、其他设备六类。其他设备又分为办公用具、声像设备、机械动力设备、晒图复印设备四个小类。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平均年限法。在新制度规定的弹性区间内根据院的承受能力确定折旧年限为:房屋40年。电算设备8年、通讯设备7年、勘察专用设备10年、运输设备10年、其他设备6年。

净残值率确定为4%。

我院在清理固定资产、建立明细卡片的同时,按规定逐台补提了折旧。

现在,按季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计提折旧,列入使用部门成本。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单位为避免按新制度计提折旧加大亏损,可能以行业特点为由不按新制度要求核算固定资产折旧。人为地把折旧当成调增利润或减少亏损的手段,使单位经营成果在新制度执行后趋于不真实。这种随意性是制度不允许的。

五、实施企业新财会制度要加强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反映企业管理工作质量、管理水平和领导水平。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竞争能力。勘察设计单位领导必须切实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加强成本管理。

执行企业新财会制度影响利润的因素有:

1.改革资金管理办法。按规定原在专用基金中列支的奖金等项目改在成本中列支,减少利润。

2.改革固定资产折旧。缩短折旧年限,折旧额增加,减少利润。

3.改革长期负债核算办法。将长期负债发生的利息和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引起利润减少。

4.改革坏帐处理办法。允许在年终按应收帐款余额的一定比例(3—5%)计提坏帐准备金,当期利润相应减少。

5.实行资本保全制度。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不能冲减资本金,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将才相应减少利润。

综上所述,实施企业新财会制度将会使盈利单位利润减少,微刊单位潜亏暴露,亏损单位亏损增加。如果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成本降低措施,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年终将有不少勘察设计单位出现亏损或严重亏损。

目前,勘察设计单位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有:

l.成本观念淡化。对降低成本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忽视利润的来源。

2.核算制度不全。没有严密的成本管理制度、成本核算体系及考核办法。

3.成本贡任不明。成本没有明确的责任界限,没有降低成本的考核指标,职工的收入没有与成本挂钩。

4.损失浪费现象严重。

以上是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也是勘察设计单位管理的薄弱环节。采取措施改善,是当务之急。建议措施如下:

1.增强全员成本意识。勘察设计单位全员职工都要关心成本,为降低成本尽心尽力、献计献策。发扬节约一个铜板的风气,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在抓收入的同时,抓好以成本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经济核算,把工作重点放在健全原始记录、降低成本上来。

2.加强必要的基础工作。首先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包括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实行定额管理,严格计量验收和物资收发领退制度以及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保证成本核算的统一性和真实性。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价格和必要的修订工作制度。

3.改进成本核算方法。财会制度改革,指出勘察设计单位应按项目进行成本核算,这是勘察设计企业成本核算的方向。勘察设计单位应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特点,选择适合的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及成本核算方法。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应按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分别归集。

4.实行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依据有关标准,对实际发生的生产经费进行严格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把各项耗费限制在预先确定范围之内的一项管理工作。”包括事前、事中、事后对成本进行预测、计划、核算和分析的全过程。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

(1)制定费用限额。在上年费用实际平均水平的基础上,考虑当年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的变化,以及节约的潜力,采用平均先进水平,制定先进合理的费用定额。费用定额可以按单项制定,也可以归类制定,或两者结合制定。

我院对机关职能部门制定有办公费、差旅费、文印费、业务招待费等单项费用定额。

(2)编制费用讨戈。编制费用计划,由院财会部门组织,各职能处室、设计所、分院以费用定额为基础,根据生产计划,考虑节约费用的要求编制。经院财会部门会审、平衡后,汇编成全院按季分月的成本费用计划,经院务会讨论,主管财务院长批准后下达执行。

(3)实行定额管理,严格费用开支。各职能处室、设计所、分院,根据落实的费用指标实行定额管理,按费用定额严格控制开支,月份(或季度内费用支出数额不能超过定额。

建立审批制度。费用开支应分级确定审批权限,按费用计划发生的费用,经相应权限领导批准、审核无误后才准予报销。

篇6

(一)能够为企业财务性质的转变奠定基础

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内外部的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企业的财务活动由过去简单的资金收付转变为资金的筹措、适当的投资决策以及相应的日常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企业财务性质的巨大转变对会计工作内容及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相关的会计预算管理体制不仅能够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更重要的是能够与现代企业的财务活动性质相匹配,为企业财务性质的优化及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从一些成功企业的经验可以看出,实施会计预算管理体制,是企业在当今市场条件下加强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EVA值。

(二)能够实现会计预算管理有效程序化

目前实行的会计预算管理主张程序化管理,主要通过会计工作人员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讨价还价”过程而将所要预算的指标进行慢慢分解,并使相应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责任单位。而对于会计工作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程序化管理,对企业拥有的资金进行详细计算以及合理的预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管理程序,使企业高层的管理工作人员明确企业内部资金的使用情况。

(三)实现企业资金的有效利用,有效避免资金短缺和资金周转困难现象

企业内部从上至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节节相扣,无论哪个部门由于资金缺乏而造成的工作失误都会对整个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而有效利用企业内部的资金并对现有资金进行预算,可以合理地分配资金,避免了由于资金短缺对企业发展造成的制约作用。另外,实行会计预算管理还能使企业内部的资金得到很好的周转,确保每个部门工作的正常运转。

(四)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不仅可以有效衡量企业对股东投入资本的利用效率,同时还能够弥补每股税后利润指标的不足。而实行企业会计预算政策可以对企业内部的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利用净资产率的具体计算方法,使用于发展企业自身经济的资金的有效率大大提升。

二、企业会计预算管理制度实施的现状分析

我国各大企业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将会计预算管理制度应用到日常管理工作中,使企业的财务状况有了非常明显的转变。比如,收支状况日趋平衡;资金预算较为准确;违纪现象日益减少等。但是,由于受到中国整体经济体制以及企业间竞争力的影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会计预算制度的实施,对企业的整体发展带来危害。经过众多专业人员研究,目前有关企业会计预算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一)会计预算管理工作不到位,资金管理的“松散性”较大

从目前众多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其经济水平并不容乐观,而且存在诸多令人棘手的问题有待解决。根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导致这类问题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便是会计预算的管理工作不到位。许多企业集团在日常工作中忽视了预算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至今尚未建立完整、健全的会计预算管理体制。有的企业虽然规定了相关制度,但都只流传于形式,导致有章不循、随意更改预算金额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相关的会计工作人员不能做到在其位谋其职,对资金的管理及其不严密,导致企业内部的资金松散、去向不明,严重影响了企业自身经济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二)现行企业会计预算管理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企业的债务和收支情况,净资产收益率较低

最近几年,我国大力实施财政政策,大部分企业为了发展自身的经济,打开国内市场,发行了大量的外债,这些债务均为政府的现实负债,都应当在相应的会计报告中予以反映。但是,由于会计预算自身的局限性,现行的有关条例并不能提供该方面的完整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与此同时,企业的净资产率的计算也受到影响,大大降低。久而久之,夸大企业可支配的财政金额、造成债务与收支不平衡等现象都会涌现出来。

三、企业会计预算管理制度思路创新的构想

恰当的企业会计预算管理制度能够有效促进该企业经济的发展,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我国企业内部的高层管理者必须深刻认识到会计预算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针对目前该方面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大胆创新,提出合理、可行的构想。

(一)建立完善的会计预算管理制度和工作体系,强化监督力度,确保该工作的有效进行

强有力的管理体制是任何工作有效开展的必备前提,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中也不例外。在企业的日常发展中,相关的管理人员要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以及国际发展的新形势,创新并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会计预算管理体系,对会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严格要求,加大对企业内部资金的管理,确保收支平衡。除此之外,管理者要强化监督力度,及时提出会计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二)对现有的会计预算系统进行升级处理

篇7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内控制度

一、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保证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一系列方法与措施以进行自我调整、规划、约束、评价和控制。内部控制主要对企业信息质量、企业经营活动对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以及企业经营的整体情况进行控制,是进行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工具。企业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性、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

二、内部控制制度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

1.企业内部控制能够使企业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透明性得以保证

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要求企业的经营状况必须在财务报表中完整体现,因袭,通过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相互监督并彼此制约、分工合作,最终,各部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体运转的有效监督促进了会计信息实现透明性与完整性。

2.企业内部控制能够使企业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真实性得以保证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使得会计信息的披露能够向利益相关者更为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有利于企业及时发现并改正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会计信息真实性和正确性得以保证。

3.企业内部控制能够使企业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得以保证

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遵循法律法规,而遵循法律法规也是企业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原则。内部控制使各部门之间相互监督,及时发现并改正企业财务行为的问题,确保企业的会计活动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三、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与问题

1.内部控制现状

由于公司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内部控制乏力的现象出现。在许多企业的内部,都存在着“一股独大”的现象,这使得企业的股东大会、监理会及董事会完全掌握在个人的手中。同时,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内部人集执行权、控制权和监督权于一身,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的职责分工混乱。因此,控股股东或内部人就能对公司的财务进行操控,这就为欲谋私利者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如果不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就将会给企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企业内部控制理念的缺失,造成对内部控制的忽视。由于我国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素质还普遍较低,因此,对内部控制理念的认知还存在较大的欠缺,对其内涵也是模棱两可,使得我国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同时,我国的许多企业尚未有成文的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统一的内部控制标准,或者内部控制不健全,缺乏整体协调性,未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2.会计信息质量现状

财政部于2002年组织开展了对部分企业2001年度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工作。接受检查的烟草等行业192户企业以及相关的91户会计师事务所被查出资产不实115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24.2亿元,利润不实24.2亿元,有22户企业存在账外设账问题。被检查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较严重,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会计信息质量较低,随意改变会计要素的计量方法和确认标准,长期投资管理混乱,利润被人为操纵,合并会计报表编制不够规范等。这些说明目前我国企业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会计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审计工作的监督力度不足,会计工作中的部门集权与等贪污瞒骗行为未能及时发现,随意性与模糊性管理未能得到有效遏制,这些均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四、从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出发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1.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的治理结构是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执行的基础,内部控制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监督作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应改善股东结构,并适度分散股权,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以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此外,应注重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降低管理部门人员私自操纵或者制造虚假财务报告的风险,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提高企业人员素质,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尤其注重加强企业管理高层人员的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同时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与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道德修养,使之不敢或自觉杜绝参与会计工作中的造假。

2.制定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

根据《内部会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同时结合企业自身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情况,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首先,企业应进行严格的授权控制和职责划分,实现职责分明;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工作目标、作业程序以及控制标准,并进行定期考核。做实会计基础工作,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信息系统。健全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明确职责,责任落实到个人。

3.加强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以及各项规定的落实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监督,及时发现并反馈存在的问题,提供建设性意见。对各部门的财务资料进行不定期核实和检查,减少会计信息的失真,提高会计的信息质量。每个企业都应单独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不能将审计机构与其他部门重叠,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可靠。

4.相关人员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和报告

为了使内部控制制度发挥其最大的效用,相关人员应该对其进行定期的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制作成报告,披露给外部的相关人员获知。企业对内部的控制评估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它不但能够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避免虚假财务信息的出现,降低财务风险,还能够通过内部制度的自我评估,及时的发现企业生产经营中潜藏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

五、小结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必须高度重视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加强会计工作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的控制,合理划分职责权限,做到分工明确、相互制约与监督。作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前提,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透明性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中学.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J].商城现代化;2006年13期

篇8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过度投资;展望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1958年Modigliani和Miller对企业投资问题做出了开创性研究以后,国内外学者在放松的MM定理假设的条件下提出了各种关于企业投资行为的理论,试图解释各种因素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随着这些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从会计信息质量这一视角来研究企业投资行为问题逐渐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会计信息质量可以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

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会计信息质量与过度投资如何选择替代变量来准确计量;会计信息质量影响企业过度投资的机理分析;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过度投资未来研究方向的探讨。上述问题是研究二者之间关系所必需的三个步骤,本文对前两个部分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二、会计信息质量与过度投资测度方法的研究

(一)会计信息质量测度方法研究综述。在会计信息质量的实证研究当中进行定量评价一直是学术界的难题。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般是从以下四个方向对会计质量定量评价:

1、以信息披露质量代替会计信息质量。因为上市公司主要是以财务报告的形式向外部披露会计信息,因此学者就以信息披露质量作为替代变量来研究会计信息质量。Wright(1996)曾以AIMR指数代替会计信息质量来研究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

2、以会计盈余质量替代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Rajgopar等(2006)在研究财务报告质量和股票回报率的关系时,采用了计量应计项目和现金流量之间关系的DD模型中的残差项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替代变量;Verdi(2006)、Biddle(2008)则是采用改进DD模型中的残差项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替代变量。

3、以会计确认的稳健性替代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Basu(1997)提出,会计盈余对经济损失的反映要快于经济利润,这种现象是由于会计稳健性而引起的,因而把这种会计盈余反映经济损失和经济收益的非对称及时性作为会计稳健性的测量方式。

Bushman(2005)利用上述反映会计稳健性的模型来替代会计信息的质量,研究投资决策和会计信息的相关关系。

(二)对过度投资测度方法的研究。过度投资是由Jensen(1986)首次引入了的,他定义为:“企业现金中满足以资本成本进行折现后NPV>0的所有项目所需资金之后的那部分剩余现金流量”。后来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补充,代表性的有Richardson(2006)将过度投资定义为超出企业资本保值和净现值为正值的新投资后的投资支出。立足于本文的研究视角,本文倾向于Richardson对过度投资的界定。学术界对过度投资计量模型的采用也并未达成共识,目前应用较普遍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FHP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判别模型。FHP(1988)认为,托宾q值和现金流量都影响投资,通过推导得出模型用来计算理想投资规模,此模型也可以用于计算投资-现金流敏感系数,获得融资约束程度的替代变量。

2、Vogt现金流与投资机会交互乘项判别模型。FHP模型很难判断投资现金流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是产生于自由现金流理论的投资过度,还是源于融资约束理论的投资不足。Vogt(1994)根据现金流水平和企业成长叉项的系数符号来区分两种效应。当自由现金流假说的投资过度行为存在时,交叉项系数为负;当融资约束导致投资不足时,交叉项系数为正。

3、Richardson残差度量模型。上述两个模型共同的问题是不能对每一公司一年度的非效率投资进行量化。而Richardson(2006)的残差度量模型解决了上述问题。模型通过投资模型的残差对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进行量化,其将净投资分解为预期投资和非预期投资两部分,后者为实际投资与预期投资之间的差额,正残差表示过度投资,而负残差为投资不足。由Richardson开创的这一模型在辛清泉等(2007)、魏明海等(2007)、李青原等(2010)的研究中得到了应用。

三、会计信息质量影响过度投资机理分析的研究

(一)通过股权融资成本间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间接研究的方法指的是通过研究会计信息质量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间接证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助于提高企业投资效率。

Diamond等指出增加公开披露信息的数量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增加股票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越高,信息量越大,就越能减少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使非知情的潜在投资者更愿意投资于公司,从而降低融资成本。

曾颖、陆正飞(2006)以深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披露总体质量、盈余激进度和盈余平滑度作为信息披露水平指数,研究发现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样本公司边际股权融资成本较低。

(二)直接研究会计信息质量在缓解企业投资问题方面所起的作用。Bushman、Smith(2001)认为,会计信息的使用在以下三个方面影响了企业投资和经济业绩:会计信息有助于决策者识别好的或坏的投资机会;会计信息的形成和披露能够约束经理人的行为;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的披露能够有效减少逆向选择和流动风险,缓解企业投资的融资约束。

Biddle等(2008)以美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会计信息质量有助于减少公司资本投资不足和过度,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通过改善契约和监督,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而提高公司投资效率。

李青原(2009)以我国的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在引入审计质量变量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通过改善契约和监督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而提高公司投资效率。之后又研究发现,会计信息质量与私人产权控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地方所属国有企业控股上市公司的投资过度显著负相关,会计信息质量与私人产权控股投资不足显著负相关。

袁建国等(2009)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过度投资存在显著负相关,在自由现金流量较多的上市公司中,会计信息质量与过度投资呈现出更强的负相关。

(三)研究会计信息质量的某项具体特征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Botosan(1997)以1990年年报中制造企业自愿披露数量建立了一个自愿披露指数,以此替代会计信息质量,研究发现高度透明的会计信息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有助于优化企业的投资行为。

王宇峰等(2008)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会计稳健性越好的企业,在投资机会下降时会更及时地削减投资,使其投资效率更高。朱松等(2010)通过研究发现稳健会计政策会降低企业的资本投资规模,但对于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投资不足。

四、研究现状简评及展望

迄今为止,国外关于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投资行为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研究内容正向更深的层次发展,而国内的相关研究较少。

其一,由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难以刻画,如何选取最合适的变量替代会计信息变量将是未来学术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现有文献多强调会计信息质量的某个或某几个特征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而忽视了把会计信息质量看作一个整体研究其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首先整合会计信息质量的学者是Biddle和Hilary(2006)以盈余激进性、损失避免性、收益平滑性和及时性组成一个度量会计信息质量的综合指数。李青原(2010)以应计质量、会计稳健性和盈余平滑度为基础,运用百分位数赋值方法构建了一个度量会计信息质量的综合性指数,不仅有效地规避了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还大大增加了数据分析样本进行了多种计量分析,增强了验证的稳健性。这种整合性的评价方法无疑增加了评价的科学性和稳健性,且必将引领会计信息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的新潮流。

其二,通过梳理近些年来一些学者从会计信息质量的角度研究对投资效率的文献,笔者总结这一研究未来发展的两个方向大体为:一是横向扩展研究,即通过增加限制变量的方式扩展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分析,如李青原(2009)增加审计监督因素、增加最终控制人的因素,袁建国等(2009)增加自有现金流因素等来研究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这样横向的不断丰富会计信息质量在一定限定因素下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二是纵向深化研究,即分别深入地讨论会计信息质量对非效率投资的两个方面: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影响分析。由于对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和投资不足的研究也处于引进和探索阶段,以前多从公司治理、负债治理、股利政策等方面来探讨对其影响和治理作用,从会计信息质量的角度来深入讨论对上市公司的这种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是比较新的研究视角,既能丰富投资理论,还能纵向地丰富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理论研究。

(作者单位:山东财政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李青原.会计信息质量、审计监督与公司投资效率[J].审计研究,2009.

篇9

关键词:新时期下;企业财务部门;财会内控制度;审计工作;分析和研究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财务部门财会内控制度的审计工作是其较为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对当下企业财务部门财会内控制度的审计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其存在自身的发展弊端,无法满足当下社会的发展需求,管理体系存在众多弊端。下文将详细对企业财务部门财会内控制度的审计工作弊端进行分析和阐述,并给予相关举措和建议。

一、新时期下,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弊端阐述

(一)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

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企业的财务体系发展带来较大影响,增加了企业的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提高了企业的无形资产的地位[1]。但是当下众多企业中,其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没有把无形资产放在主要位置,使得在实际的财务评估过程中,极大的忽视了无形资产的实际价值。无形资产在企业的内部的管理制度体系内,但是企业没有及时把握这一优势,使得企业的利用内部控制体系来进行财务的管理工作,降低了财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2]。

(二)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性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在实际经营管理工作中,要想保证自身的长远发展,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石,也是企业发展自身的必要工作任务,但是现阶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极大的忽视了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存在较多发展弊端。众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较为关注经济的增长,关注自身的利润效益,企业财务部门没有给予财会内控制度的审计工作该有的关注,致使企业财务部门财会内控制度弊端重重,为企业的发展带来阻碍[3]。

二、新时期下,财务审计工作的建议举措

(一)贯彻实施和完善财务制度,使其满足社会的发展

当下,企业的发展来说,其和政府具有紧密联系密。企业财务部门财会内控制度的建立,和不同机构和部分具有紧密联系,受到政府和不同机构的认可。因此,要想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要增加自身和政府机构的联系性。站在政府机构的角度来说,其要增加对企业的关注度,给予企业相应的支持。其一,对于政府机构来说,其要增加自身的职责明确性,把属于自身工作范围内的本职工作做好。其次,增加自身和企业的联系性,增加对企业的发展过程的关注度,建立完善和科学的财务制度,保证企业财务部门财会内控制度审计工作的有效进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其二, 政府机构在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价时,要把企业工作人员的利益和内部评价体系结合到一起,全面贯彻企业财务部门财会内控理念,保证财政部门财会内控制度的完善性[4]。

(二)增加审计工作和指引工作的完善性

目前,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在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审计体系和企业的咨询体系是独立运作,行使各自不同的职能和权利。对我国的会计法律进行分析和研究,其给出对于审计的主体单位,其会计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时,不可以进行咨询业务的服务,要保证企业的审计工作和企业的咨询工作的独立性。但是,当下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其尽管建立了单独的咨询体系,但是其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其和审计投资事务仍然存在较大联系。而且,在实际过程中,审计工作人员和咨询工作常常相互采纳意见,进而极大的阻碍了企业的发展。面对这一形式,针对管理体系,要增加对这一现实的关注度,增加审计工作和指引工作的完善性,建立合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对于违反管理体系的体系进行惩罚,保证审计工作和指引工作的完善性,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增加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对于企业财务部门财会内控制度的审计工作来说,为了保企业财务部门财会内控制度的审计工作的高效进行,要增加对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关注度,对企业财务部门财会内控制度的审计工作人员进行及时的专业知识培训和操作技能培训,保证具备较好的工作能力,使其满足现代化企业的发展需求,保证其具备较好的工作能力和操作 能力,其次,企业财务部门财会内控制度的审计工作人员,也要树立科学工作目标,全面贯彻爱岗敬业理念,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文明水平,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5]。

三、结论

新时期下,要想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首先要完善企业财务部门财会内控制度的审计工作的弊端,全面贯彻实施和完善财务制度,使其满足社会的发展,增加审计工作和指引工作的完善性,增加对会计注册师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关注度,保证企业财务部门财会内控制度的计工作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刘玉廷. 严格遵守会计准则 提供高质量财务报告 认真履行社会责任[J]. 会计研究,2010,01:7-13.

[2]张双珍.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当代经济,2010,20:26-27.

[3]林婷.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探讨[J]. 会计师,2014,02:66-68.

篇10

为了取得有关数据资料,笔者共发放93份调查问卷,调查40多个小企业,回收问卷75份,回收率80.65%,实际有效问卷73份,占回收总数的97.33%。该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小企业的业主、财会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采取无记名填写方式,以确保调查的可信度和效度。针对上述四种影响因素设计的问题分别按不同程度分别给予不同的变量值进行统计分析。均值越高说明正面影响越大,均值越小说明负面影响越大。

一、《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影响因素分析

(一)企业内部对《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影响分析 企业内部人对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态度取向的调查相关数据见表1。

从表1有关数据可知,小企业业主、财会人员、一般管理人员对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的态度取向值在1―2之间,其中业主和财会人员的态度取向值更接近1(即没有必要),这说明企业内部人对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的总体意向是持消极态度的。此态度取向主要取决于企业内部对《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效果的不同认识,或者是基于不同的利益需要。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多数小企业继续执行原《企业会计制度》,符合小企业标准只是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必要条件,但并非符合小企业标准的企业就必须执行,如有条件也可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因此调查中此类小企业的内部人士普遍认为,只要执行其中一种会计制度规定就可以了,加之企业转换会计制度需要付出成本,所以《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中的不完全确定性,给部分对制度认识不足的企业开了绿灯,导致小企业内部人对《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产生消极态度。

(二)企业外部对《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影响分析 企业外部压力对《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的影响值见表2。

从表2可知,四项指标中只有财政部门的影响是正效力的,其影响值接近2.5,其他三项指标都接近1(即没有压力)。在调查过程中,许多小企业反映,目前是否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并无硬性规定,也无检查落实。财政部门只要求派员参加小企业会计制度学习,企业之所以认为财政部门的压力值较大,是因为学习过程的压力,而不是执行的压力。中小企业局也组织《小企业会计制度》学习,但也只是走形式。税务部门侧重是否按规定纳税,并不区分执行哪种会计制度。而金融机构关心的是企业还贷能力。正是由于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对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没有形成必要的压力,导致《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乏力,使企业对新制度的执行持观望态度。

(三)信息使用者对《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影响分析 信息使用者需求对《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的影响值见表3。

从表3可知,无论是外部信息使用者还是内部信息使用者对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没有形成任何压力。实践中小企业的股东、税收部门、银行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而这些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程度不高。尤其是小企业的经营者,本身经营素质就比较低,大多对企业实行粗放经营,除了关心盈利指标外,并不要求企业会计提供更多的信息。由此,造成小企业会计信息不全面、不准确,也给《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贯彻执行增加了难度。

(四)企业自身因素对《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影响分析 企业自身条件对《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的影响值见表4。

表4的资料显示,四项指标均值都在1.5以下,说明大多数小企业自身条件是不能满足《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的需要的。调查中笔者发现不少小企业会计机构设置不规范,甚至不设置会计机构。即使设置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分工也不明确,缺乏完善的内部牵制机制。这些都给《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较低,难确保《小企业会计制度》准确无误地实施。调查发现,个别小企业会计人员也认真地组织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显然在这样一支小企业会计队伍中要求做到快速、高效、准确、无误地贯彻《小企业会计制度》确有困难。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差,也不利于《小企业会计制度》在短期间内实施。会计基础工作是做好会计核算的前提,但实践中许多小企业都没有严格执行会计制度,甚至缺乏明确的成本核算方法与制度。

二、《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