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风字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3-29 09:42: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带风字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垃圾,要是我就算见了面都当不认识。
3、因为钱背叛兄弟情谊,这么些年是瞎了狗眼了。
4、笑着哭最痛,真的好痛好痛,这种痛,从未有过。
5、兄弟,别了,终会再见!
6、别把朋友看得太重了,一担背叛你,你就伤得更重了。
7、一旦友情破裂,不过是其中一方已不再是弱者,不再同病相怜的彼此,又怎么可能再保持以前的友谊。
8、我觉得突然陷入了低谷,工作泡汤,爱情泡汤,就连我最信赖的朋友也会背叛我。
9、被朋友伤害了的时候,别怀疑友情,但提防背叛你的人。
篇2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岁月里,很想划着竹筏,迂回于“山如碧玉簪,水作青罗带”的绮丽风光,穿梭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画廊,或许这里的某个地方会出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奇丽景象,或许还有人愿在作一次“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妙论。美妙的诗歌充实着生活,渐渐地,我体会到我们每个人心中都需要 一间诗意的小屋,因为诗已成为生活的一抹亮色,我们需要将它的光辉放大,让它在我们的心灵更加缤纷灿烂。
诗歌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精神“奢侈品”,它总会有意无意的是我们超越世俗及功利,变得高压和纯净。翻开诗歌的乐章,那些丰姿绰约的大师们,充一张张发黄的书页上站立起来,从一个个鲜亮的文字中活跃起来,一袭古装,长袂飘飘,跨越时空,姗姗而来:且不说清俊飘欲的李白,沉郁顿抑的杜甫,豪放旷达的苏轼,闺怨婉转的李清照,单是古朴雄浑的陈子昂,闲静淡远的孟浩然,英雄气壮的辛弃疾就已经让我们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他们或浅唱或低吟,或高歌或劲放,让我们澄净,让我们沸腾,而那或执白或含蓄的表达方式也在诗中以最丰富的姿态展现,让我们学会斟字酌句,推敲篇章。将清新秀丽,大气豪迈的诗句引用到作文也为文章增色不少。 我觉得做一个中国人是幸运并且幸福的,我们生活在一个诗歌的国度,学习诗歌,品读诗词,给心灵腾一间诗意的小屋,才不会让心灵空虚遗憾! 让心灵变得诗意盎然当然要从很多发面慢慢积累。可以先从整体上理解诗的内容和意境,即使有个别字句难以理解,也可以通过联系上下进行推敲;还可以抓住诗词中的名句及奇字妙词品析,每首诗中往往会有一两句美妙的诗句,其中必蕴含了深远的内涵;另外分析修辞手法运用生动的诗句也是极有利的,理解他们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联想运用事物。
读了许多,自己也想尝试这些几首诗句,但总觉得自己的感情表达得不够出色,于是更加努力的学习诗歌,品味诗歌中的韵味。所以,首先营建这间诗意的小屋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都要用它来装饰我们的精神家园。 我想诗歌的魅力就在于透过文字,能体会其中极其蕴含深刻的感情与意境吧。无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都是我们享用不尽的民族艺术文化。在有空的时间,品一杯香茶,赏几首诗词,它会成为我们心灵生活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篇3
雍正珐琅彩是在康熙珐琅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帝王喜爱,于是便邀请了具备珐琅制作技艺的洋人人宫,设置珐琅作坊,研制出用珐琅彩料在瓷胎或紫砂胎上绘制图案。雍正年在怡亲王监理下,研发出珐琅彩料,令景德镇窑厂烧制出莹润薄透的瓷胎,由宫廷画师以色彩明艳的珐琅彩料在白胎上作画,并在宫中设炉二次烧造。
博物院的雍正珐琅彩瓷特展,以“金成”“旭映”为题名。“金成”“旭映”是雍正时期珐琅彩瓷上经常出现的两枚印章,尤其是画有红彩花卉的作品上,一定会看到这两枚印文。“金成”“旭映”这两枚印文的意思就是金红彩的成功像朝阳一样辉映瓷界。
雍正皇帝文采风流,诗书双绝,按他的喜好与品位设计的珐琅彩瓷器中诗、书、画、印四绝成为雍正年瓷器的一大亮点。
在装饰纹样上,由于雍正皇帝倡导“内廷恭造式样”,并亲自提出“秀雅”“细致”的要求,指定唐岱、戴恒、贺金昆、汤振基及郎士宁等宫廷画家为画珐琅器制作样稿。无论是满饰人物、花鸟、山水纹样的器皿,还是装饰有诗、书、画、印四种组合的器皿,无不美轮美奂。
可以说,没有雍正皇帝就没有精致高雅的珐琅彩。如果没有怡亲王的辅佐,也成就不了有作为的雍正皇帝。雍正皇帝受人诟病最多的是得位不正以及对兄弟的残忍刻薄,但观他与十三弟怡亲王允祥之间的真挚情谊,足以令人动容。怡亲王虽然英年早逝,但也为雍正皇帝做了不少事情。常提起的是为雍正在西山卧佛寺建行宫,还有妥善处理了江宁织造曹家抄家之事等。雍正珐琅彩却少有人提及,应该说雍正珐琅彩是怡亲王秉持雍正旨意领导造办府工匠的呕心沥血之作。雍正皇帝以“克殚忠诚,至纯至恪,事事为朕实心办理”来描述怡亲王办事的态度。还曾御笔亲书“忠敬诚直谨慎廉明”八个字匾额赐怡亲王。这一切让我们体悟到这一对皇家兄弟的感情和合力创造雍正珐琅彩“帝王品位”的不懈努力。
下面我们拣选几件珐琅彩瓷器进行赏析,从它们的“诗书画印”“诗语画梁”中感悟雍正珐琅彩瓷“内廷恭造”的“帝王品位”。
长治久安侈口碗(图1、图2),器外壁绘蓝色奇石上立着一只雉鸡,雉鸡身边围绕着丰满稻谷、粉色月季及蓝色野菊。稻穗掩映之下绘着九只鹌鹑,或啄谷,或嬉戏,或展翅。外壁另一面绘墨书诗句“永奠金瓯开寿域,升平同乐万年春”。诗句前后有“佳丽”“金成”“旭映”三枚红料印章。此碗用九只鹌鹑和个头高的雉鸡来表达“久(九)安(鹌)长治(雉)”的吉祥寓意。“永奠金瓯开寿域,升平同乐万年春”也是以帝王的口吻来赞颂“金瓯永固,同乐长春”,体现了雍正皇帝的艺术趣味。
萱花月季碟(图3),敛口、浅弧壁、矮圈足,碟内平素无纹,器外壁以赭墨画湖石,石旁有黄色萱花及石竹花,并有两只蜜蜂飞舞其间。另一面有唐代诗人李峤《萱》中的五言律诗腹联“色湛仙人露,香传少女风”。诗句前有“佳丽”“金成”“旭映”三枚红料印章。器底带“雍正年制”两行蓝料宋体字双方框款。
绿地桃竹碟(图4),器外壁一面彩绘粉色桃花两枝、低矮翠竹,蓝色奇石与多彩灵芝。另一面墨书写有“映水却疑乘浪暖,绿崖故是倚云栽”的诗句(图5),此乃明代诗人申时行的七律《桃花》之颔联。诗句前有“佳丽”“金成”“旭映”三枚红料印章。器底带“雍正年制”两行蓝料宋体字双方框款。
万寿图碗(图6),碗内无纹,外壁绘月季花、芙蓉花及湖石、蜜蜂、蝴蝶,另一面墨书写有“朝朝笼丽月,岁岁占长春”诗句。这两句诗不知出自哪位诗人,它的意思是天天朗月高挂,永远春暖花开。诗句前也与以上两碟相同,均有“佳丽”“金成”“旭映”三枚红料印章。
石榴花鸟图碗(图7),外壁以赭墨皴擦湖石,石块两旁开满黄色萱花。石上有两只黄鹂鸟,或仰望,或回望,鸟前有一高大挺立的石榴树,树上果实累累,鲜红欲滴。外壁另一面墨书唐诗人温庭筠五言律诗《海榴》的腹联:“蜡珠攒作蒂,缃彩剪成丛。”意思是黄色锦缎包着蜡珠一样的石榴子。诗句前有“佳丽”“金成”“旭映”三枚红料印章。
五伦图碗(图8),此碗外壁绘有奇石、梧桐、牡丹、矮竹,其上有凤凰、鸣鹤、鸳鸯、鸽子、黄鹂各一对。另一面以墨书写“盛世凤凰应纪历,羽仪四佐协纲常”的诗句。雍正皇帝在做亲王时写过一首《五伦图歌》,诗中以凤凰、鸣鹤、鸳鸯、鸽子、黄鹂五种禽鸟,象征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伦。他认为“五伦”是老少贤愚,尤其是立志追慕忠孝的人不可或缺的重要准则。这个五伦图大概是图解雍正皇帝这首诗的吧!
青绿山水碗(图9),一面是青绿山水画一河两岸的田园风光,画面为二人对弈于竹篱茅舍之间,舟上渔夫摆渡于夹岸小河之上。另二人务农于田畦垅亩之中,正是夏日微风闲适富庶的景象。外壁另一面墨书写有“连村多绿树,长日啭黄鹂”的诗句,这两句出自宋朝戴《郊夏夜行》五言律诗的颔联。诗句前有“寿如”、后有“山高”“水长”三枚红料印。器底带“雍正年制”两行蓝料宋体字双方框款。
篇4
小学语文教科书所入选的古诗,更是古诗中的精品。学习这些古诗,学生不但可以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的一些情况,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还可以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更可以感受古代文学作品的精美。在历来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在每册课本中一般都有四篇左右。而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标中,除课本有一定的古诗内容外,还另行推荐了80首,要求学生学习背诵。这些都说明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古诗的要求愈来愈高,古诗教学愈来愈受到重视。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古诗教学,并力求探索出教学古诗的新思路。
古诗具有意境美、语言美、音乐美的特点。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读古典诗歌时,必须指导学生在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诗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进入诗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优美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一、重诵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重要性。古诗尤其要重视诵读,因为古诗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学生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音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感染。
要想有滋有味、传情达意地诵读一首古诗,就要做到反复诵读,读中悟情。古典诗歌是富有音乐美的文学样式,它讲究韵律,乐感极强,语言凝练精辟,富于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琅琅上口。正因如此,我们应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听读、范读、领读、齐读、配乐读,真正体现诗句朗读中的音乐美,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和语势。在教学中,坚持以诵读为本,通过反复诵读,反复吟咏,体会古诗的韵律、意境。古诗教学的课堂,就应该是读的课堂,是情的课堂,是悟的课堂,以读入情,以情带读。语文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情感,在读中悟;画面,在读中呈现;主题,在读中明了,于是,学习任务,也在读中完成。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投入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从千锤百炼的诗眼、千古传颂的佳句上把诵读和语言的品味、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整合在一起。不同的感悟,就有不同的诵读。古诗语言凝练,诗人寥寥数语,要表达的情怀却在字里行间,古诗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学生只有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才能品出诗的真味,才能与诗人产生共鸣。这诗与情,情与境的交融,就是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
二、重品悟
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或咏物寄情,或抒情启思,首首脍炙人口、境界高远,蕴涵哲理,令人叫绝的文字背后,都隐含着诗人彼时彼刻的心情故事。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掘诗中的美、展示美、体验美,令学生赏心、悦目、悦耳,进而获得精神的愉悦,使古诗教学产生特有的美的教学效益。教师应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力戒刻板,张扬创新。对古诗的教学,叶圣陶曾经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志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话。”我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诗歌都充满了诗情画意,教师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诗情画意地教古诗,教出古诗的诗情画意。
感悟古诗,不在体会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欣赏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段爱、那颗心、那种味?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根据诗句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想象作者所描绘的人物、情节、场面等,品味深蕴其中的浓浓情怀。
每首诗歌创作都有一个特定的时代环境,让学生直接接触时代或人物故事,能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现代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为教学带来了一片新的天地。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初步了解古诗的历史背景,触摸诗人的创作心境和内心。例如:一位老师在古诗教学中通过播放音效,引导学生将“胡尘”两字化为这样的画面:战马嘶鸣、铁蹄肆虐,秋风中瑟瑟的茅屋在狼烟中化为灰烬,白发苍苍的老人惨死在金兵的铁蹄下……王老师点评道:此景此境,怎不让人顿生悲切凄凉之情?古诗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将诗句化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幕幕立体的场景,使学生从旁观者的角色转为当事人的角色,学生才能投身其中,去体会诗人的情感,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将诗人的情感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学生此时仿佛已不是学习者、朗读者,而就是诗人,他们的心完全沉浸在古诗描绘的意境中。于是,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就在情境的召唤和引领下,喷涌而起。
三、重积累
古诗浩如烟海,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古诗量不多。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大学生学习古诗的量,走出课堂,拓宽学生诗词的阅读视野。
1.联系拓展,以诗带诗。在学习一首古诗时,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如在学习《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可以引出关于送别的其它古诗:《别董大》、《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等。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教师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从而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2.见缝插针,大量诵读。鼓励学生主动背诵,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利用点滴时间,引导诵读,日积月累,数目可观。
篇5
语言学中国古代诗歌语音学文字学一、中国古代诗歌评论概述
中国历史有着深刻的诗歌传统,从最初的《诗经》《楚辞》开始到魏晋南北朝的乐府民歌,再到有唐一代的诗歌盛世,一直绵延到宋元明清的封建同时代时期。清朝王国维曾提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但是诗歌毫无疑问是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的文学体裁。而对于诗歌的评论、分析、研究也有着深刻的历史,从东汉毛亨的《诗经训诂传》开始,中国古代文人就着眼于诗歌的研究,同时产生了一大批价值极高的诗歌评论作品,诸如南朝梁・钟嵘《诗品》、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宋・严羽《沧浪诗话》、明・洪迈《容斋续笔》、清・翁方纲《诗法论》。
然而几千年的中国古代诗歌研究史,学者们把大量精力放在了对于诗歌“意”的研究上,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诗歌语言的分析。清朝王国维关于读书的三重境界的论述正可以作为一个古代中国学者在诗歌评论上的三种选择,“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国古代的诗歌评论正是在这种注重个人理解的维度上不断前进着,审美主体通过个人感悟的形式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解读诗歌。
但是,诗歌和语言的关系密不可分,在中国古代,也已经有了一些评论家关注到了从语言的角度去分析诗歌,而不仅仅是从个人感悟和诗歌意境的层面去评论。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诗歌主要是从语音学和文字学两个方面进行的,语音学主要指的是诗歌的用韵、平仄,文字学则主要关注的是诗歌的用字、对仗等问题。
二、语言学角度出发的诗歌研究
1.语音学角度的诗歌研究
语音学角度的诗歌分析,是由中国古代诗歌重视格律、声韵的特点决定的。中国古代诗歌从《诗经》开始就有着较为明确的押韵要求,到了南北朝时期,梁朝的沈约提出了汉语四个声调的问题,并且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诗歌中的平仄、押韵、对仗等问题,从而形成了当时极盛一时的“永明体”。这种讲究格律、对仗的诗体到了唐代全面繁荣,形成了有唐一代的格律诗,并且影响了其后的中国文学史。格律诗讲究用韵、平仄、对仗、句式,因此从语音学的角度去分析诗歌是有必要的。
所谓“平仄”指的是诗歌中的汉字声调长短、平调与升降调或者促声调的交替使用。这对于保持诗歌的节奏有重要作用。平声与现代汉语的阴平、阳平相对应,是一种既平且长的声调;仄声则是指的上声、去声和入声,上声、去声与现代汉语相同,入声是一种短促的声调。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能够在诗句中形成高低起伏缓急相对的变化的美感。平仄的要求具体到格律诗中,就是讲究“黏”“对”“拗”“救”。“黏”是指一首格律诗上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五言句第二字、七言句第四字平仄相同;“对”是指一首格律诗同一联的出句与对句五言句的第二字、七言句第四字平仄相反;“拗”是指的不符合“黏”“对”规则的平仄使用;“救”,则是根据“拗”的具体情况,在其他部位改变平仄规则,从而使诗句重新达到音律和谐的方法。
中国古代诗歌讲究用韵有着非常深远的历史。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诗歌需要把用韵纳入到考虑范围内。古典诗歌的押韵一般都较为规范,一般来说是隔句押韵,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韵脚一般都落在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上。格律诗有着严格的用韵规则,一般来说按照“平水韵三十韵”的平声韵进行押韵,不押邻韵。但是对于古体诗,押韵的要求并不那么严格,有时可以使用邻韵,甚至还有抱韵、交韵甚至是不押韵的情况。押韵造成的语义作用是将汉语诗歌的句意后移,诗句的语义重心一般都落在“三字尾”上。对于篇幅较长的诗歌,还可以使用转韵的方法让全诗始终保持在一种较为和谐紧张的韵律状态。
此外,探究中国古代诗歌的语音学层面,还要注意到汉语大量的连绵字。汉语中,特别是古代汉语,有着大量音韵和谐的连绵字,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双声联绵字和叠韵连绵字,这些对诗歌的影响都是广泛且深远的。
2.文字学角度的诗歌研究
文字学分析是由汉字强大表意功能决定的。在每一种语言中都有着较为鲜明的层级性,在汉语中,语素、字、词、短语、句子、段、篇、章等构成了一个等级鲜明的系统,而从文字学角度分析中国古代诗歌更能明确看出汉字的特点。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会提出哪个字是全诗的“诗眼”问题,所谓“诗眼”,指的就是能够将生动形象表现出诗的意境、增加诗的韵味的特定字,一般来说都是动词或者形容词,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一下就将春风带来的影响,为江南带来无边春色的诗意生动地表现出来。再如贾岛“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以及“推敲”的典故,都将个体汉字在诗歌中的作用完美诠释出来。
因此,从文字学角度分析中国古代诗歌,首先是要分析诗歌的“字”,将“练字”之法在评论诗歌时充分重视,这一点在刘勰《文心雕龙・练字第三十九》章中有生动表述。“练字”是将诗句中的重点字词不断修改、调试,以期达到语境中最佳诗学的修辞效果,所谓“点铁成金”、“一字千金”正是对这种情况的描述。
比字词更高一个等级的汉语单位是句子。古典诗歌的句法值得做深入研究。中国古代诗歌有着严格的句子字数规定,从《诗经》的四言,到汉乐府的五言,再到唐代的七言,甚至还有从三字到十字不等的古代歌行。单就格律诗而言,不仅字数固定为五言或七言,而且句子结构也有着严格规定,绝大多数格律诗的句式都是“三字尾”,亦即句末三字有独立意义。
汉语有大量虚词,虚词的使用在古代诗歌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杜甫《戏为六绝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句,虚词“与”在此作为并列连词使用,既连接“身”“名”两个单独的字,又连接“尔曹身”“名俱灭”两个短语,正是杜诗中虚词使用的典范,同时也是虚词在古代诗歌运用中的生动体现。
三、小结
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成语音学、文字学两个层面分析中国古代诗歌评论的特点,提出了汉语中虚词、诗词在古典诗歌中使用的特殊性,并且对“诗眼”问题、平仄问题、用韵问题做了简要分析介绍。
参考文献:
[1]甘玲.中国古代诗学和语言学[D].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07.
篇6
课内掌握情况较好,课外掌握量与年级并未完全成正比,而是因班而异。四年级两个班的语文老师对古诗文的记诵有经常性的要求,其中有个班平时对古诗文教学比较重视,每周都有学习要求,并落实检查。虽然各年级学生或多或少都掌握了一定量的古诗文,但对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显然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六年级,距离“背诵160篇”的要求相去甚远。
在对教师对课外古诗文记诵的要求调查中,我们发现,指导课外阅读经常的有2个,落实检查2人;定期有3人,落实检查2人;偶尔的有5人,落实检查的4人。在有无列入教学计划的调查中,有书面计划的0人,有,但未诉诸文字的6人,没有计划的4人。(样本:教师10人)从对教师的调查可以看出,少数教师意识到了指导学生背诵古诗文的重要性,并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但多数教师没有真正落实这方面的要求。询问原因,因为考试大多考课内的古诗,所以老师不想再增加学生的负担。
显然,这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去甚远,如何扩大古诗积累,在孩子们心中扎下深厚的传统文化之根?
1.环境建设,营造氛围
作为培养学生成长主阵地的校园,在进行环境建设时可以给古诗文这一传统文化经典留出一席之地。校园里、教室中不妨悬挂张贴一些内容合适的古诗文书法作品,并定时进行更换;花木上悬挂的标牌除了介绍其植物学知识外,可附上一首以它为题(材)的小诗;校园广播中可以时常传出些古诗文诵读吟唱的声音;课前准备时间,特别是语文课,提倡读背古诗文,凡此种种。借助各种媒介,师生用智慧和汗水共同创建一个充满诗韵的现代校园环境,使学生置身其中,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经典的熏陶和感染。此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2.教材改革,行动之本
现在我们使用的教材在古诗文编录数量上不是很足,最多是每册安排两课四首古诗。同时我们也不能做到每册教材添加大量的古诗文。我们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内容编排上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充实体裁,开阔眼界:在现有的五绝、七绝基础上, 适度增加五言、七言律诗、乐府诗、宋词、元曲以及简短文言文的数量。力求体裁的丰富多彩,比例适当。
(2)拓宽题材,全面滋养:除教材中多见的写景诗篇外,对写人、记事、抒怀、寓理的诗文也适当增补,力求题材广泛。
(3)科学排序,有效运用:选文之后的编排,要讲究整体的有序性。一二年级可以按低段要求,篇幅宜短小易背,数量以每学期十五首左右为宜。三四年级为中段,内容难度可以适当增加,题材和体裁更丰富些,数量以每学期20首为宜。五六年级为小学高段,编排难度再适当提高,可以增加一些律诗、宋词、元曲、简短文言文或片段,数量以每学期23到25首为宜。
3.教法改革,以点带面
课内古诗文的教学,绝大多数教师还是秉承传统,采用“讲解法”,而且,教学时往往不是从学生已有基础为起点。其实,古诗文的教学可以采用很多灵活多变的方式,来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课堂是点,课外是面,以点带面才能做到大量积累古诗文。
适当时候,我们可以以诗人或诗句为载体学诗。当教材中出现某个古人的作品时,可以引导学生以这个古人为专题,收集古人所写的诗词,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对比,整理体现作者风格的诗句。如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课后,让学生收集积累李白写的诗歌,如《早发白帝城》《赠汪伦》《秋浦歌》等,甚至是《蜀道难》《将进酒》中的名句。当学生在大量地阅读、对比李白的作品后,一定会感受到他大气磅礴、飘逸洒脱的诗风。再如教学《赠汪伦》时,可以联系其他诗人的送别诗,体会不同诗人的不同情感与风格。这样,学生在大量诗句的体验中,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从而积累古诗文。
篇7
小川,本名洪梅,女,。鲁迅文学院十七届高研班学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诗集《飘过季节的风》,散文集《小川》,现供职甘肃刘家峡电厂。
静水流深。我总是感受诗人李孟伦的沉默。沉默得若有所思,沉默得意味深长。不过,我知道,在他的沉默里,一定有诗情的“泛滥”。
我说过,他清瘦的身体里蕴含着“肥厚”的思想。我曾担心,这种单薄和憔悴,如何承载诗人激情的大起大落。随着了解,这担心显然多余。无论他多大幅度的动与静,都有着他自己最好的表达与释放。夜深人静,无以安眠的激情澎拜,这时,他作诗;静下来,有了几分闲情,他挥毫写字;热情来了他饮酒;无忧而熟稔的时候,他俏皮。这就是他。鉴于自己对人惯常的判断,我就知道,他有着诗人的特质。
从《青黄集》、《走入世纪的瞳孔》、《创世纪》和《在万物入睡的地方》四部诗歌集里,李孟伦的诗句蕴含着哲理,暗示了灵魂与肉体的转换,比如:“生在墓外/活在墓里”(《关于人》),墓外肉体的挣扎与煎熬,墓里灵魂的自由自在。这种表述,从哲学的高度触及了宇宙的生命意识,与西方宗教里的天堂有着某种一致性;
“在这样的冬夜里/我的房子在睡了/我还在醒着/在这样的冬夜里/我的周围在睡了/我还在醒着/在这样的冬夜里/我的世界在睡了/我还在醒着/在这样的冬夜里/我的冬夜在睡了/我还在醒着”(《谁能告诉我》),他像一个狡黠的善辩者,轻而易举地玩味着“醒”与“睡”;
不仅如此,散见的佳句随处可拾:“抬头天不荒/低头地不老”(《问西风落叶》);
“独钓流水/钓出了片片鳞光”“抛洒南天/打湿了瓣瓣流火的诺言”(《秋望》);
“ 我坐在母亲辫子上/坐出一肩秋霜”、“今天有暖阳/最适合回家”(《发现》);
“走不过水田/走不出心田”、“最始的收获/最终在荒原”(《风景》);
“笔带日月/袖卷烟霞”(《谁能明了》)
“忍不住纵情朗笑/唤起了既倒的南海”(《我》)
“已是黎明/不见红日”、“用发亮的语言/找个位置加冕”(《写意》)
“与自己的女人一起/流放的思想”(《大雁飞过》)
“一个世界/一个传说/在水下滋养/在水下流放/在水下辉煌”(《青鸟还在树上酣睡》)
“村里有条小河/痉挛数个世纪”(《村里有条小河》)
“日子啊原是水/淋湿了我的眼”、“空气是水/呼吸是水/粮食是水/死也是水/生也是水”(《发现》)
李孟伦的诗,开头与结尾都很讲究,每每妙语叠出,显出智者的圆融。如果我们有心,尽可以摘出若干条孟伦语录,那一定也是珠玑满目的。做到这样,不仅靠的是阅历、识见、灵性,更有一份大海蕴藉的豪放之处。我最喜欢他的《写意》:“云卷云舒九万里/山是山水是水/满眼风雨/打湿了多少心事/提不起/已是长河落日/读我诗文三五篇。”“如今,坐看南天云起/门扉半掩/关不住一山春绿/垒起莺泪的最高花/燃红朝阳/有谁欣赏/一点孤鸿在天边。”
李孟伦的诗作中,母亲的篇幅很多,比如,《母亲,孩儿值时回家》、《又想起母亲》,甚至在《有谁知道》,也是母亲韵味十足的描述。这与他对故乡神圣母性的崇拜,不谋而合。《日落云憔悴》、《日丽风轻》、《我不慌不忙地走过日月》、《让我用肉体深深爱你》、《闲剪一盏灯》、《我向大地要碗早餐》,等等,篇幅虽短小,却拥有大视线,显示着一种超越。而稍长的诗《我站在五指峰巅》写的很满,从诺亚方舟,写到麒麟 ;从南山的南风写到玛利亚的梧桐;五指峰巅到不再逐日的夸父;凤凰,女娲;孔子,耶和华;黄河,长江;地铁,月亮;五角大楼,到东方以及《我从尘土中走来》,架构宏伟,力度坚硬。“生死”、“母亲”、“家”、“海防林”,这些关键词,纠缠在很深的情结里,让他爱得如火如荼,否则,他也不会在长篇巨著里有着更详尽的表述。情结,成为他敏感而良心深厚的爆发点,抑或是激情点。膨胀出来,就是最血性的东西,也成为最感染人的东西。
赏诗犹如听钟,各有各的“好“处。对我来说,于其人于其诗,从来都回避不了大海,回避不了水和月的情怀的。看来,他今生离不开海洋了,伴着潮汐《大海在他的脚下澎湃》;他也似乎永远走不出李白的月光,黑暗里总有浪漫的光亮;他良心深厚,来自海洋潮湿的目光寻觅汶川姑娘“你在哪里?”写给玉树“一个亲近太阳的地方”。 他的骨子里是诗,灵魂是诗,生活是诗,爱也是诗。
日子是绵长的,也是短暂的,该失去的都失去了,只有文字自由无限。只要你愿意,文字就会为你完成时间上的跳跃,空间上的转移,呈现出创作风格的走向。《青黄集》、《走入世纪的瞳孔》、《创世纪》、《太阳之门》、《在万物入睡的地方》相继出版,每一部都凭证着李孟伦作为一个诗人,其精神生命的坚守,超越了世俗,所以他底气十足地放出诗行——“把僵冷的文字燃烧/烘烘这潦倒的时日”。正是养育他的天涯海角,才使得他对自己的作品有着这样宏大的命名。
伴着四本诗集,李孟伦完成了个人之于时代的奏鸣,我知道这有多淋漓尽致。再次读来,已经没有隔阂。熟稔的关系让我对他的诗作有了更深入的解读。这种深入的解读,有了总结和归纳,对于孟仑的文学创作也有了清晰的认识。尤其是在他的新作《万物入睡的地方》,我有了惊喜的发现,这本诗集每一个小辑,都有水有月有生死。这就更加肯定了我对于他诗作脉络最初的把握。
诗情,诗眼,自是他书籍封面下华丽的暗涌。慰藉也好,微妙也罢,都是一种不留遗憾的表白。犹如表演者的独奏,自己成了自己的听众,所谓与灵魂的对话,就是关照内心,不必念及任何人对此的反应。灵魂是不堪装饰的,你太会感动了,反而感动不了别人。无论如何,生命中我们都会留下自己的喜怒哀乐。如果你是文人骚客,它就是你的诗句,你的文字,你的画卷,你的书法硬笔;如果你是常人百姓,它就是你鬓上的雪山,蹒跚的脚步,佝偻的背脊。
我从不轻看诗人,诗人怎么可能是专业的呢?诗完全是迸发,近乎是一个天赋的领域。说山你会近山,道海你会就海。李孟伦久居海南,海风的涤荡,让他的文学细胞不至于淹没在格格不入的商患之中。孜孜追求,自甘寂寞,为自己一切感受化作清纯汹涌的海水,或欢乐,或哭泣。感伤与惆怅,成为沉浊和昏聩的神奇,放歌与低诉全都写在碧波之上,令我们饶有兴致地专注谛视,潜心听远。万泉河畔,五指山巅,海浪潮汐,在“万物入睡的地方,笑看风浪万丈。”是谁赋予了诗人史诗般的生命呢?大海!
他说,无论什么形式的创作过程,无论什么境遇,他都不能放下诗歌。无疑,诗歌不仅贯穿他整个的生活经历,也深深烙进他的心,他的骨骼。因为,串联所有的诗歌,你会发现,他兑现了自己灵魂的承诺,为自然,为生命,为大地,为宇宙,在参差不齐的诗句里找到了着落,用他的诗说:“行走云笺/光灿九天/还大地一片心愿”。
篇8
【关键词】诗歌教学 选修教材 审美价值 实用价值
提起诗歌,对学生来说,可谓“爱你不容易”,高二的学生接触的诗歌并不多,对诗歌的感受力不强。许多学生反映,一首诗读完了仍一片茫然,不知所云,提笔做题,更是无处入手,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对照,相去甚远,他们学诗歌的信心大受打击,有些学生甚至体会不到诗歌的美,认为诗歌没有实用价值,不愿花时间去学。针对这种现状,利用《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这本选修教材,从审美的角度熏陶学生,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从知识和方法上去引导他们培养实用技能,与高考能力衔接,与生活乐趣衔接,才能真正发挥这本选修教材的作用。
一、从审美的角度熏陶学生情感
把充满生命美感与体悟的诗词,上成单纯的知识讲解、做题训练课,必然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因此,选择一些可实际应用、可鉴赏陶冶、可探索研究的篇目,让学生课前做好准备,课上教师设计好激趣的环节尤其重要。要让学生感受到诗中的美,就要注意下面几个环节:
1.读出诗味。根据诗歌的情调特点,教师进行配乐朗诵示范,学生个别朗读,分组朗读,全班朗读,读出情味,读出节奏,读出韵律之美,有感情地朗诵,让学生进入一个曼妙的境界,体会诗人的喜怒哀乐。
2.品出画美。让学生在理解了整首诗的情调后,创造性地再造画面,以散文的语言描绘生动的画面,并以画相配,让学生在谐趣的氛围中领略诗画之妙。如学了《早雁》一诗,可让学生根据前四句的内容,用散文化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再现画面。
3.悟出情美。注重学生的个性解读,抓住诗中的字词、色调,整体把握形象,体悟诗人的情之美。诗无达诂,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对学生合理的个性解读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肯定,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恰当地设计一些探究题,让学生提出问题,在设疑、质疑、解疑中提高对诗歌情感的认识能力。如学《小松》,可设问:“从诗中你悟出什么?”
二、从做题的角度提高答题技能
每学完一类诗,让学生归纳这位诗人的诗歌特点、这类诗的特点,老师展示各种题常考的问题及答题模式,如归纳咏史诗鉴赏步骤:首先,知史实,了解何地(古迹)、何时、何人、何事。其次,明观点(对史实有何看法)、析目的(联系生平背景际遇,明感情,悟意图)。掌握两种目的:述己志(感慨个人遭际)、忧天下(思考历史、借古讽今)。熟记常见情感:(1)叹朝代兴亡变化;(2)感慨岁月瞬息变幻;(3)讽刺当政者荒;(4)借古伤怀。再次,赏技巧:借古抒怀、直接议论、以景衬情、对比。
在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基础上升华到如何具体去表达对作品的定向理解,学生会欣然地接受,这一举措,为高三诗歌总复习作铺垫。
三、从写作的角度积累素材,掌握技法
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提醒学生学会从中积累写作素材,从美词佳句中体会其意境特点,适用写作方向,感悟哲理哲思,为议论文提供论据素材,为记叙文提供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素材。疏理归纳有关亲情友情的诗句、读书学习的诗句、立志自励的诗句、战争节日情景感受的诗句等,为高考作文作好充分的准备。诗歌中艺术手法如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都可为学生写散文及记叙文提供参考,在学诗时注意引导。写元宵节可引用“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通过咏物诗《葡萄》《小松》学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可让学生尝试用这种手法写咏物散文;学了《蜀相》,从“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体会以景衬情的手法,学会在记叙文和抒情散文中用景物描写衬托人物的心情感情;学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懂得如何在写作中运用以声衬静的写法;通过学习《题乌江亭》,比较写项羽的三首诗,学会从不同角度辩证地分析评论历史人物。
四、从实用角度指导人生
篇9
一、词语中数字的含义及如何教学生品读
1. 词语中数字的含义
在词语、成语及俗语中出现的数字,除了有些表示数量、顺序之外,还有一些表示时间的长短、事物的大小等。下面是笔者参与唐汉的《唐汉解字》及查阅《新华词典》摘出的几个数字的含义。
“一”有以下几种含义:①数量小,小许:如“一些、一撮”;②动作短暂,时间短:如“一下子,一会儿,歇一歇”;③专一不二;如“一心一意”;④满全:如“一生”;⑤相同:如“一样,大小不一”。
“二”表示:①次的、二等货:比如“二手车”;②间接的:如“二手资料”;③不专一:如“一心二用”。另外,“两”有时指“成双配对的事物”,如“两个黄鹂鸣翠柳”、“小两口”。
“三”表示多次:如“三思而行、三番五次”。“八”表示各个方面:如“四面八方、四通八达”。“九”表示最大、最多,比如“九牛一毛、九死一生”;表示最大或事物的极至:如“九重天、九霄凌云”。“十”表示塞满具足:如“十足、十分”。“百、千、万”分别表示大、全部、极至等意识,如“百家争鸣、一了百了、千言万语、千疮百孔、万物、万不得已”。
另外,有些数字组合表示特定的含义,如“万一”表示极小、很意外,“略知一二”中的“一二”表示一点点。
2. 如何教学生品读词语中的数字
1) 据词定义、避免拆词
要结合整个词语来理解数字的含义,不能把词拆开来读、理解。比如把“七嘴八舌”拆开来解释,就成了“七张嘴、八条舌”。
2) 找出规律,适当概括
数字的含义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一”常含有“数量少,动作短暂”的意识,像“走一走、看一看”等,而“九、十”常含有“数量多、满”的意识,如“九牛一毛、十全十美”。找出其中的规律,对数词的含义进行概括,就比较容易掌握带数学的词语的正确含义。
3) 学会迁移,一通百通
在学会了一些数词的含义后,下次出现类似的词语时就应该会迁移。比如从“三番五次”中得知“三”表示多次后,下次再碰到“三”的词语时,就应该想到它是否也含有多次的意思。
4) 合理联想,推测意思
有些词语我们可以进行合理想象推测含义。一般情况下,带有小数字的词常含有次数多、对象多、概念大的意思。又如“万一”,可以这样想“一万次中只发生一次”,就是很意外的意思了。
二、诗句中数词的含义及如何教学生品读
1. 古诗中数词的含义
古诗中常运用数词来表达数量的多少,程度的深浅,时间的长短等含义。笔者对《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中几首带数词的古诗略作分析,概括出古诗中的数词大致有如下几种含义:
第一种是实指,表示具体的时间或数量等。比如“毕竟西湖六月中”,“草长莺飞二月天”,“乡村四月闲人少”,“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的数字分别表示具体的时间和数量。
第二种是虚指,古诗中大部分数词表示虚指,有的表示时间长、路程远,比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有的表示数量多,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等等。
数词的虚指还可以分两种:a表示大概的程度,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指开出稀疏的桃花;b夸张的说法:如“飞流直下三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分别形容瀑布之长、潭水之深。
另外,有的是特指,表示特定的含义,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中“九州”指中国。
2. 如何教学生品读古诗中的数词
1) 分出虚实。首先引导学生分别出数词的虚实,不要把虚的数词看成实数而误解诗句。
篇10
1.直接引用
在作文中,直接引用相关诗句,或对情境进行渲染或对话题或观点进行印证与证明,会使文章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增强作文文采。
①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
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有的人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的人渴望“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也有的人为“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而感动。
2.灵活仿用
有许多优秀的诗词,对于不同的作文话题,却不能完全直接引用。这时,我们就可以进行巧妙的仿用。在仿用的时候,主要是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诗词本身便于仿用;二是话题适合使用诗词;三是仿写不要歪曲古代诗词;四是所仿写的原诗句为多数读者所熟悉。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究竟是李白坚定信念的表达,还是他报国无门悲伤至极时的自我安慰。我不是李白,我不知道。然而我却知道时下这句话极为流行。高考落榜生,高喊着这句名言跳楼自尽;无业青年,哼着这句话游手好闲;下岗工人,默念着这句
话自暴自弃。我虽不知道李白的本意,但我深知,上述这群人视这句名言为珍宝,只不过是因为它变成了软弱、自卑、不求上进堂而皇之的挡箭牌。这看似表达自己内心充满自信的话,其实正映射出他们内心的绝望与空虚。他们高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而心中却深信:“天生我辈已无用,千载良机不复来”。我想,李白的不幸多半是环境造成的,可现在的那些人呢?他们的不幸也大都是环境、机遇所致吗?
3.巧妙变用
通过裁剪、修改原诗文的语句,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写作,它没有特别的标识符号。这种写法,要在充分理解诗词的基础上,围绕情境或话题,将其变化为另一种方式进行再现,或者保留这种形式,或在立意上更深一层或反其义而用之,这种写法,我们暂且称之为“变用”。
①当你背上行囊上路时,当穿过西风凋碧树的季节,穿过为伊憔悴的隘口,待到白发披头的时候,站在人生的彼岸再回首,你会发现原来你所选择的是对的,而且通过彼岸的路是多条的。
②当岁月流逝与时光轮回都无处可寻时,你蓦然回首,会发现有一样东西藏在时光长剧的背后,这一折的回目便是:诚信。
㈡巧妙使用诗词的几大好处:
引用、化用古诗词,能使文章庄重典雅,语言流畅。这既可以避免描述性语言的刻板平淡,又可以克服议论性语言的繁冗拖沓。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文章中恰当地引用古今中外经典的诗句和言论,或名人轶事,既可见作者的思想含量、文化底蕴,更能看出作者的语言功底,是使文章有文采、有文化底蕴的重要策略之一。
考场作文恰当灵活地引用诗词名句,主要具有如下几大好处
一是使文章语句具有意蕴,使文章富有“文采”。
二是使行文多姿多彩,在作文构思上显得“新巧”。
三是能够体现考生的文化底蕴和作文潜能,体现考生炼字、炼意的能力。